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分析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

分析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

分析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
分析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

分析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如果没有信息化,企业的改造、重构、工业化的进程就会怠慢,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和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的阐述和它们两者的地位来论述企业信息化和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是企业更好的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于置身于全球化市场的企业来说,信息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信息化必然重要可只凭信息化企业也不一定成功只有在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有效的结合起来才会使企业发展得更好。

关键字: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管理;企业管理;有机结合

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rend, if there is no information-based, enterprise reform, reconstruction, will neglect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will become a major problem. In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rporate management of the relevant knowledge and their status both to describe corporate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are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a better foundation and prerequisite for development. Exposure to global market for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n irreversible trend. Importa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bound to be just information-based business success is not necessarily only in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effective business development will make even better.

Keywords:Enterprise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目录

引言 4

一、对企业信息化的初步认识 4

1.1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含义 4

1.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平台 4

二、企业管理[10] 5

2.1 企业管理的定义和企业发展的阶段 5

2.2 对企业管理的认识[1] 5

三、企业管理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 6

3.1 企业管理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 6

3.2 培养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综合人才7

四、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7

4.1 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7

4.2 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7

五、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8

六、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的途径8

七、案例分析:9

7.1 东莞运城制版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案例[11] 9

7.2 金蝶ERP金风科技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案例[13] 10

八、总结11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引言

当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结构的重大变化,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在各种科学技术中,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当前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影响了每个企业的发展。本论文主要围绕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重点阐述了只有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健康发展。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动力;企业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它们两者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开的。以下就是从各个方面来论述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一、对企业信息化的初步认识

1.1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含义

企业信息化是指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资金流动、客户交易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使各层次的人们掌握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使企业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率。企业信息化能极大地提高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的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缩短产品研制生产周期与上市时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优化服务,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

1.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平台

企业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就应该先来了解有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运行平台的相关知识: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运行平台是指企业信息化建设依赖的软硬件环境。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计算机硬件环境;二是运行企业管理系统的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硬件平台的建设

硬件环境是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是企业管理系统赖以运行的平台。目前,企业硬件环境的建设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建设。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规划和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硬件环境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特定的技术发展策略、企业的机构设置和布局、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等众多因素。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以说,企业的网络环境解决方案是针对每一个企业而言的,不可能让许多企业使用一个通用的标准方案缺乏经验的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咨询公司或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商为其提供服务。

在指定网络技术方案时。应该考虑几个原则:先进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可维护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以及标准化原则。

2、软件平台的建设

软件平台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工作站操作系统、浏览器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的选择。

分布式网络计算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计算机网络服务器一般分为: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通讯服务器。企业应根据网络体系结构的要求来购置网络服务器和选择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IBM、DELL等很多厂商都提供专用网络服务器。目前,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包括Unix、Windows NT和Novell NetWare 等。网络工作站操作系统主要包括:Windows系列、OS/2、Unix、Macintosh,工作站操作系统的主要依据是管理软件对运行平台的要求。服务器数据库主要适合于大型企业的使用,代表系统主要有Oracle、Sybase、Informix、SQL Server和DB2等。服务器数据库系统处理的数据量大,数

据容错性和一致性控制好。

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在于给企业带来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就说,只有当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才能使企业有信息化的动力。也只有面向市场的企业,才有可能理智地有计划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技术,来推动核心业务的发展。

二、企业管理[10]

2.1 企业管理的定义和企业发展的阶段

1、企业管理是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根据企业运作的规律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市场需求,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目标的活动的总称。

2、从管理和组织的角度,可将企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业时代早期的所有权形式,企业的拥有者也就是管理者,企业主要以学徒的形式雇佣工人。第二阶段是严格的等级制度。金字塔式结构具有责任分工明确、便于管理等优势。但这种功能上互不干涉的顺序模式也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航空、汽车、金融服务行业,许多产品和服务都要求职能部门之间要能高度协调,所以,又产生了第三代的组织形式就是矩阵组织形式。它尽量克服第二代管理方式所带来的一些问题,由于没有涉及权力分配问题,实际运用的效果并不理想。第四代的管理方式则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来保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各职能部门间的交流。第五代管理则是组织结构扁平化、对等的知识联网、集成的过程和对话式的工作。组织结构扁平化意味着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任命跨职能的任务团队,进行对等的知识联网,使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接点。这使得企业能够把人员集合起来,按照市场机会去组织跨职能的工作。原来团队的成员彼此依赖各自的能力,现在形成了协作关系。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项目的领导,在一个项目中担任领导,在别的项目中支持别人的领导。人们是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样就可以感到自己的权利和价值。显而易见,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更能够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7]我国的企业处于转型经济时期,相当多的企业,其业务流程是无设计的,随意性很大的,管理基础非常薄弱。在没有清晰的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或者是由IT厂商照搬其它企业的业务流程设计,根本无法运行,变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

其实由上面的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可以看出企业的管理方式的改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可以直接的说是随着社会网络化和社会信息化变化而变化的。企业管理和企业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的引起另一个的变化,是缺一不可的。

2.2 对企业管理的认识[1]

1、作为一种管理活动,企业管理必须服从管理的一般规律,以及企业运作及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1)企业管理必须从环境的特点出发。企业的资源状况决定了企业的目标、行动计划、组织工作、管理方法等,因此,管理活动绝对不能脱离企业当前资源状况。

(2)有效的企业管理是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为条件的。企业的资源包括现已拥有的资源和通过转换能得到的资源。尽可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获取所需资源,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重要条件。

(3)有效的企业管理必须全面的发挥管理职能。全面发挥管理的职能就是要使管理的多项职能都要得到及时、全面地发挥,不能片面的发挥,充分发挥其功能所应达到的程度。由于企业管理的复杂性,如果管理职能不能全面充分发挥,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2、企业管理的层次及其任务:

(1)高层管理(即战略管理):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和计划、为了取得未来的成果而做出的决策。确定标准:确定榜样、建立和维持人的组织职责。建立和维持与外部环境的重要关系。危机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无法预知的危机须由高层管理正确的处理。

(2)中层管理:基于部门定位,积极服务与部门客户。通过部门之间的协作,支持实现公司总体经营目标。

(3)基层管理:是实施对业务处理的过程,就是对具体工作职责和任务进行管理。监督和督促员工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反馈信息。

3、企业管理的领域:

一般而言可将管理分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和战略管理等5个层次。

(1)营销管理,利用营销研究并决定最适当的产品、价格、粗小与配销策略,来满足顾客的欲望与需求,进而取得市场并获得最大利润。

(2)财务管理,即运用最有效的理财方式与理财工具使企业增资,并形成公司游行及无形资产价值极大化的活动,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企业资产的管理、成本费用的管理、利润管理,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等内容。

(3)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从事人力资源及服务工作,包括人员的选用、训练,人际关系的调整、协调与合作等范畴。

(4)生产管理,是指组合一切可用的资源,制造有形的产品或劳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5)战略管理,组织与企业往往面临资源有限的问题,因此资源必须针对当前重点集中应用,而非广泛使用[10]。

三、企业管理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

3.1 企业管理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广泛深入地应用于管理过程,人们已经无法离开管理业务过程来谈其中应用的信息系统。在规划和设计信息系统时,人们常常把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分开,但在现代高度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例如通过信息网络发一个订单,或者发一个付款通知,就不能说清楚它们到底是属于哪个?

信息化工程是七分管理,三分技术。在信息化建设中,公司一般都设立了信息中心,它是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部门。信息中心是一个集管理和技术于一体的部门,拥有一定的、重要的管理权限,来管理和协调企业的信息资源,参与制订企业信息化规划和企业总体发展的战略。信息中心是信息化建设的首脑。实际上,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是用来满足管理的需要,信息技术也将会提高管理的水平;从技术角度看,管理要纳入信息系统的规范运作,先进的管理思想不断融入信息系统中。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就像数学思想和数学模型一样是解决问题的依据和基础。企业信息化的实质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进行的更高层次上的管理重组,我国大多数企业投入较多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更多的是注重设备上的投资和技术上的更新,而忽视了与此相应的管理模式方式上的转变,因而,并未取得投资回报,甚至出现负效益,信息化和管理脱节会使企业不能正常的发展。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信息化社会,信息的存储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的存储技术最近几年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又为数据管理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带来了很大的保障。多媒体数据库的发展使得信息的管理实现了可视化,使得人们对信息的访问更加便捷。

企业管理不管是传统管理还是现代管理都是企业生存的一个基本条件,没有管理的企业是不成为企业的。就像我们经常说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是同一个道理的。管理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好的管理企业就像一盘散沙,就算你有再好的企业信息化也是枉然的。企业信息化是依托在企业管理上的。

3.2 培养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综合人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管理也是越来越重要了,现在社会中的管理人员,特别是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人才是非常缺乏。企业管理人员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主力军,企业管理人员不

了解信息化的基本知识,企业管理信息化就无法实现。一部分管理人员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有丰富的经验,他们主要根据自己的主观认识,他们认为信息化对他们的地位构成巨大的威胁,不愿意主动分析吸收新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倡导由于传统习惯思维,继续沿用过时的管理思想或过时的管理手段的管理者去学习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操作方法,而是学习获得分析、决策信息的管理理念;专业技术人员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复杂的增长变得越来越狭窄,特别是不能协调整个系统在业务中的营作。系统在宏观上处于支离破碎的局面而影响了总体效益的实现,技术人员处于多种制约和局限中不能自拔。使企业负责人不能够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进行领导。综上所述,企业信息化投资与建设,必须与组织设计、管理流程开发紧密结合,这也是国际上成功的企业信息化,必须辅之以专业的管理顾问长期合作,正因为如此,企业管理在信息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大中小企业都在培养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不论在任何方面,企业的管理与企业信息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企业才会发展得好。

四、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4.1 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企业信息化包括销售、生产、服务等方面内容,而实质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融合世界先进管理思想的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的一种手段。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企业的全面信息化。它包括着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和企业的外部沟通信息化。

由以下两方面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一方面网络信息化强化了企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监控,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为客户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强了企业内部员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决策管理者与一线员工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制造有活力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信息化给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企业发展得更好。

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是新经济时代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信息化应用水平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所以企业信息化是我国目前的头等大事只有很好地推进企业信息化,我国的经济才能得到更完美的发展。我国从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以来,经济建设正飞速发展。

4.2 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信息化能够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并且可以进一步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使各项资源能综合、合理、集约、高效地使用,使资源整和达到最优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随着企业获得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不断提高,企业可以跟踪世界上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成果以及更广泛信息的共享,尤其是与外部的消费者有了更直接和密切的联系,能够使企业第一时间知道消费者的需求,这样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新阶段,从而使管理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比如:网络营销系统就是最好的证明,企业在传统营销中,一般分销渠道相对较长且信息反馈较慢,企业与消费者不能做到“一对一营销”,造成费用高,服务跟不上等问题。Internet 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技术条件,企业不仅从网上获取大量的需求信息,依靠网络进行预测和决策,而且有许多交易行为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这样便于管理者对于企业的有效管理。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不是单纯的硬件环境,而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信息和手段。正如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比较,缺乏效率是最致命的弱点。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只有进行管理革命,而信息化建设将会对企业的管理变革提供一个最佳的平台和工具。中国企业转向全面的管理革命。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它使企业管理更高效,使企业运作更理想;没有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也只是像一潭死水,不会发展,不会进步。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动力。它们二者必须有机结合在一起才会使企业发展得更好。

五、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能使信息方便、高效地存储、使用、修改、积累和传播,从而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发生从量到质的改变提供了条件。但我们不能过高地估计信息技术在这种改变中所起的作用。这样认为只靠信息技术就可以解决企业所有问题的想法是危险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就信息技术与企业的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来说,就好像交通工具和路的关系。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是使自行车变成汽车,而不能使弯路变成直路。信息技术只能提高业务流程的速度,但业务流程的清晰程度和合理性则取决于设计和管理。

信息技术必须与其他的管理要素结合在一起才更加有效。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软件和硬件技术的不断成熟,信息技术在趋于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虽然信息技术有超过人们想象的能力,但我们不能认为只要有信息技术就不用管其他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了,必须让信息技术与其他管理因素相结合。信息技术无论作为企业的战术手段还是战略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它的作用也是不可磨灭的,它是企业管理的动力。

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管理的发展,只有信息技术与企业的其他管理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使信息技术真正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使企业的发展如日中天。

六、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的途径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有机的结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想做到信息化与管理实践相结合,作为使用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业务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了解信息工具与技术都可以从哪些方面对管理业务起到促进和改进作用,不但要了解计算机、信息网络能够做什么,还要了解计算机和信息网络不能够做什么,客观冷静地透过商业炒作去选择适用的技术工具,并在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业务专长与引导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管理实践的结合。

2、作为开发单位或开发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了解管理实践,对具体的管理过程,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实际工作方法与步骤,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信息技术与工具所能发挥的作用与限度,有恰如其分的估计,在开发过程中与业务人员紧密配合,使系统能满足管理实践的需要。要想使信息化与管理实践结合,开发人员与管理人员要相互学习。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例子:电动机的应用。电动机的应用初期,和工作机结合得不够紧密,所以它的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后来和工作机械的各部件结合得愈来愈紧密,优越性也就发挥得愈充分。当然这需要电动机的形态与工作方式要适应工作机部件的要求,同时也需要使工作机的部件乃至与工作机的总体设计都考虑到电动机应用的可能性。工作机的演化以及电动机和它的进一步结合,这些都是由于生产进步的要求。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发展也和电动机的应用相似!在21世纪,计算机将无处不在,而且相当一部分也摆脱了原来的形态。有些显示器像壁画一样挂在墙上,也有些简单的显示设备就在工具或生活器具的座上或手柄上,输入设备也不是都像现在这样主要靠键盘,而是多种多用的,如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等。如果我们看一看今天像指甲大小的单片机的性能已远远超过初期摆满一个大厅的电子管计算机。更何况是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呢,由此看出,信息化和管理之间也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只有让它们相互融合在一起才会更好的发挥它们的功能。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兼顾两者的发展,用时间和技术来使它们融为一体。

七、案例分析:

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管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需要足够的基础因素支持,企业就必须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包括财务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生产

管理,计量管理等,做到数据准确、完备、客观、及时。

7.1 东莞运城制版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案例[11]

东莞运城制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运公司”)是议价专业生产各类凹印版辊的跨国企业,多年来致力于为凹版印刷厂家提供高质量的版辊。我们就来看看东运公司的存储方面的问题:光盘图库未作任何电子方式的存储与备份,使用时需要一张张地查找,这样不仅容易损坏光盘,而且效率低。对光盘的管理也困难,有时借出去的光盘不及时追回来会导致光盘的丢失;设计完成的作品,只能存储在本机硬盘上难以共享;设计完的作品需要打样送给客户和输出公司,若他们不满意还要重新修改,重新打样,还要派专人往返送稿,这样不但耗费时间,也增加了多余的打样与人员开支。东运公司下设三家工厂,拥有员工3000多人,其中500多人为专业技术人员,月生产标准版辊15000余支,业务正处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东运公司亟需建立有序、快速、稳定的存储系统,同时解决客户、输出公司与东运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难题。

公司鉴于上述的问题采取了企业信息化:HP Open View存储镜像软件支持通过IP LAN/WAN 执行远程拷贝。由于HP NAS 2000s提供安装引导软件,设备的安装过程和管理十分简单。投入使用后,由于NAS 2000s可以直接与磁带机进行连接,大大提高了文件的存储安全性,并减少了备份时占用的网络资源。并且还可实现跨平台档案共享,不同客户端(包括Windows95/98/ME/NT/2000/XP、MAC、Linux、Unix等)都可直接连接到NAS存取档案,实现了档案的交换与共享。此项功能使东运公司下设的三个工厂之间,实现了快速资源相互共享,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NAS 2000s高达24 TB的可扩展存储容量,可将光盘素材库里的档案全部搬到NAS上,便于检索及共享。透过Web浏览器,授权用户可使用IP地址或URL名称,直接连接到NAS上。现在,东运公司可以把设计稿直接放在NAS上供客户审核,不必再为送、取设计稿样而浪费人力。NAS 2000s还提供了打印服务器功能,可直接连接。公司采用了企业信息化使企业繁杂的资料有序的存储在了存储软件中,达到了远程共享,使企业效率提升了许多。

东运公司采用存储软件后,信息存储备份从原始的手工操作转换到自动化操作,原来庞杂、无序的信息存储变得井然有序。与以前相比,工作强度大幅度降低,同时工作效率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大大的提高了东运公司在同行中的市场竞争力。在如此庞大的公司里,管理者在没有实施信息化时它也不会使管理发挥得更好,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单纯的管理而没有运用信息技术就是传统的企业发展方式,企业就很难发展,企业的效率低下,企业的发展很慢。这样没有好的信息技术做支撑,虽然企业还是发展可它的发展是没有达到顶峰的。东运公司在没有实施信息化时它的管理虽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整个企业的发展效率也是很不理想的。所以说只有使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才会使企业更好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如果这个企业有了这些软件的支持可是没有好的管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东运公司还这样的良好的发展下去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好的管理再好的软件支持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因为管理是一切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好的管理和好的企业信息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才会发展的很好,使企业健康的发展。

7.2 金蝶ERP金风科技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案例[13]

金风科技股份公司成立于1998年,目前公司已投大批量化生产的产品包括针对不同气候类型的600KW及750KW风力发电机;将要投运的产品包括800KW风力发电机及1200KW直驱式风力发电机;计划开发的产品包括1500KW、2000KW及2500KW风力发电机。

由于风机产量低,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等环节效率低等因素,2001年之前就应用计算机,可是在许多管理方面还比较薄弱,所以企业的信息化很难推进;现在要同时发展协调两者的关系才能提高该企业的发展。建立企业信息化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加强企业的财务和制

度管理显得尤其重要。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实现网络化、数字化环境,提高管理水平;还有助于实现开发、生产、管理、销售等各环节的信息化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拥有4700平方米的研究生产基地,分布信息点252个,拥有文件服务器和拨号服务器及路由器、台式计算机48台,笔记本电脑24台。规范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行政办公室主任兼任主任职务并且聘请新疆大学有关信息专家为专门顾问。这为实现办公效率的提高和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提供了保证。就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就算你有了一定信息技术可你没有较硬的管理作为基础企业的发展照样会缓慢不前。

2004年初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武钢等人多次赴外地参观考察,借鉴成功的企业信息化方案,确定了金蝶K/3解决方案作为金风科技ERP系统的管理软件。金风科技进行的ERP建设主要包括:基于财务管理系统、生产制造管理系统、工作物流管理系统。软件部分主要实施ERP 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协同设计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等。这些软件的具体应用将企业的管理带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趋于规范化。信息的快速交流让每个员工快速的了解企业内部的信息和同类行业的产品信息。业务人员逐步理解了ERP系统真正意义,实现了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财务部门对业务运做真正意义上起到地监督作用,加强了企业的管理手段,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结合企业信息化和企业管理的优势加快发展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培养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综合性的人才。通过上述的办法实施后,近年来,企业已能够自主生产大型风电机组,而且实现了企业总产值每年百分之百的递增,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04年,销售总额达到了25000万元。由于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和好的企业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显著的成果: (1)产品设计周期缩短20%

(2)加快产品投放市场进度20-30%

(3)协助企业降低总成本10%

(4)协助企业增加利润15%

(5)不断创新,取得技术成果

总之,通过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及财务业务一体化进程,配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目标管理体系在企业中应用,逐步细化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整体优化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充分利用企业内的各项资源,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公司应用信息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收益,公司研发及技术部门建立了大型图形工作站,通过建立门户网站“金风网”在互联网上宣传普及洁净能源知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为公司作了广告宣传。金风科技坚信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企业决策能力与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它的出发点是对的,可如果没有企业管理作为基础它也不可能成功的。就像开始它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可是管理跟不上不成功,后来它兼顾了两者使企业发展得很旺盛。

上面这个例子就能很好的说明: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和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结合。只有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才会使企业更好的发展起来。这是企业实施证明得到的,是不可质疑的;但它们两者的协调问题又是企业的一大难题。

八、总结

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动力;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两者融为一体才能使企业更好的发展。市场引导企业,而市场信息是千变万化、非常活跃的,企业要适应市场并谋求领先,就必须根据瞬息万变的信息,要不断调整,创造良好的管理。良好的管理是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没有好的管理,企业就难于发展。

综上所述,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是有机不可分离的,没有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也不可能

发展得淋漓尽致,这样企业的收益也不会很好;没有良好的企业管理,只有单纯的企业信息化,企业的所有设备也只是一种摆设,根本就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才是企业更好的发展的一个途径。

参考文献

1、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

2、游文丽,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的思考,商业研究,2003,(3)

3、申林,走出信息化的陷阱,企业研究,2003,(1)

4、田利媛,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经营与管理,2001,(2)

5、孙勇,“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创新,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11)

6、李荣华,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广东科技,2003,(11)

7、滕佳东,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商业研究,2004,(1)

8、叶茂林,企业信息化管理及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

9、赵涛,管理学案例库,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4)

10、周三多,管理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1、《东莞运城制版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案例》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18917236.html,/

12、《解开企业管理与信息化千千结》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18917236.html,/

13、《金蝶ERP金风科技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案例》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18917236.html,/

14、《企业信息化经验之管理创新要扎根企业依靠信息技术实现》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18917236.html, 电脑报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录 中文摘要 前言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 2. 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 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 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 2.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3. 信息人才不足。 4. 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 5. 企业行业分布广,需求复杂。 6. 信息化进程与企业发展不匹配问题。 7. 信息化“一揽子”解决方案问题。 8. 环境问题。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1、遵循效益原则 (1)效益启动原则 (2)低成本原则 (3)渐进性原则 (4)可持续原则 2、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 (1)目标定位至上的策略。 (2)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规划要同步。 (3)重视跨行业的协同模式。 (4)企业的应用基础。 (5)政府良好的政策扶持,相关的倾斜优惠政策,完善的奖惩执行力度。 (6)社会的大环境给他们创造有利条件。 (7)提升管理者的素质,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 (8)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结语 六、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信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渠道。本文针对中小企业占我国 注册企业99%以上的实际状况,分析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的意义及目前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 前言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在国内大约有829万家,总产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0%,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信息化的水平,其需求和采购意向直接影响着IT设备相关生产厂商的生产。因此,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特点,了解其实施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并一直是IT设备厂商关注的焦点和国家政府部门制定决策的依据。 一、业信息化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业务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加入WTO以后,企业将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特别是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 2.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在综合运用好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信息的采集、共享、利用和传播,不仅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只有实现信息化,企业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实现健康发展。 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其中,运营自动化是基础,决策智能化是顶峰。 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加企业间的技术流通,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内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

信息化项目投资效益分析的方法与案例精讲

信息化项目投资效益分析的一个方法与案例 李劲华 在国家的指导和支持下,加上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企业加快了信息化的进程,为了让IT的投资价值显现出来,需要一种合理的评估和效益分析方法。信息化项目的投资效益分析出现的许多理论、原则和方法,例如:总体拥有成本TCO、经济增加值EVA、总体经济影响TEI、平衡记分卡BSC,等等,但是,这些方法由于下列主要原因,使得企业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不能计算出信息化项目的投资效益: 缺乏可操作性:这些方法都没有给出具体可以运用的具体步骤和工具; 没有统计数据:这些方法基本上是源自国外,其中使用的指标和数据不能直接应用; 缺乏应针对性:这些方法的通用性强,但针对性弱,它们既可以应用到CRM、ERP,也可以应用在PLM或者EIP,在实际应用中缺乏说服力。 最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推广信息化进程,利用各种形式投入专项资金,扶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笔者所在的企业曾分别获得国家和省政府的信息化贷款、拨款等资助。由于信息化专项资金额度

巨大,企业在决定是否申请资金、需要多少的时候,除了考虑企业的发展,最关心的就是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什么企业可以收回投入资金并获得赢利。 下面,结合笔者所在公司获得国家信息化资金支持后,介绍我们在信息化项目投资分析方面的具体实践,期望给国内同行更多的帮助。为了方便起见,以后称笔者所在公司为X公司。 1.1. 信息化效益分析的考虑因素 我们认为信息化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模型的构成主要有三个方面:指标、参数和数据。简单而言,指标是济效益分析模型的变量组,是分析信息化经济效益的一组计算公式,可以包括例如总体经济影响TEI、财务净现值NPV、总体拥有成本TCO等,合适的模型指标可以充分表明信息系统应用的整体经济效益。这些模型元素通常是一些计算公式,其中的变量是企业的关键基础数据,表示企业的实际的经营和管理水平,这些数据通常可以从企业的财务、统计报表中得到;常量参数表明企业通过应用信息系统在生产、市场、服务、产品与研发等方面的绩效改进程度,是应用信息系统的可以达到的牵引目标。在X公司分析信息系统应用的经济效益、确定指标和参数这两个要素时,我们的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公司经营和管理的主要问题、发展战略以及公司对信息系统的关键需求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挑战以及对信息系统的关键需求,是企业的战略决策之一,是企业投资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认识。对于项目投资效益分析,主要体现在

10大管理创新以及案例分析

10大管理创新以及案例分析 营销方式越来越简捷,组织结构越来越富有柔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企业越来越注重发挥各种资源整合的力量。而引领这一系列变化的,正是管理创新! 从设计创造价值、供应链整合,到对产品、设计、研发、IT等进行外包而获利,以及并购管理方式等进行的创新,简言之,管理创新就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条件,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改进和改造。通过管理创新,培育和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方式,使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中国CEO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选出的10项,只是中国企业近年来实施管理创新实践的代表。 或许昨天,中国企业曾因某些方面缺乏创新而交过学费;而今天,中国企业也因方方面面的管理创新而飞速发展,闪耀世界! No.1设计创造价值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通过更好的设计,可以使产品获得更高的价值。这一点,早已被国外的诸多大型企业所认识和应用。譬如韩国三星,他们认为,杰出的外观是增强产品亲和力的有效途径,对这方面的孜孜以求,使其确立了现代工业设计杰出代表的地位。 典型案例:家居企业博洛尼认为,橱柜行业也跟时装、汽车等时尚产品一样,有自己独特的风向标,意大利的设计无疑是前沿潮流的代表。他们从意大利高薪聘请了首席设计师,让博洛尼展示出纯正的意大利风格。披上了意大利时尚设计的外衣,博洛尼的品牌效应凸显,迅速坐上国内整体厨房业第一的位置。 点评:很长一段时间,设计在中国遭受冷遇——从制造商到消费者,大家对设计的认识还很狭隘,特别是有些制造型企业,一味地强调低成本,并不把设计看成一门管理或一项必要的投资。这使不少中国企业交了高昂的学费。 博洛尼以及其他具有“设计创造价值”理念企业的成功,至少给人们这样的启示:要使设计体现价值,首先要认识到设计的价值!只有将关注设计融入企业的DNA,以产品卓越的性能为基础,满足人们对视觉审美的品味,才能使产品整体表现得以飞跃,使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力得以提高。 No.2外包获利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根据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将某个或某些部门或业务转包给更加擅长和专业的企业进行管理和经营的行为,强调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关键业务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涉及产品外包、设计外包、研发外包、人力资源外包、物流外包,以及IT外包等多种形式。 典型案例:汽车制造行业零部件多,自己去做采购物流,要费很多时间,上海通用就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中远集团。中远按照通用要求的时间,把原材料直接送到通用的生产线上。这不但使上海通用的生产线基本做到了零库存,包装成本也大幅下降。 上海通用将物流外包的模式,在国内的制造型企业,尤其是做零库存的生产企业是非常实用的。在实施业务外包时,企业应认真分析,挖掘竞争对手难以获得和复制的资源和优势,将其演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扬长避短的业务外包,才能够使企业真正获益。 No.3供应链整合 影响力指数:★★★★☆

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

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为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科技部目前已联合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成立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地方也建立各级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 根据计世资讯(CCW Research)03年的研究报告,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数据: 同时,从《赛迪2003年IT服务分析报告》中也可以看到,03年IT服务市场规模达544亿,其中大型企业占到43.3%;在IT咨询服务市场,03年市场规模24亿,其中制造业占到22.1%。 从以上数据中都可以看出,制造业信息化规模巨大,尤其是大型企业占了其中近一半的投资比例。 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已呈现出“滚雪球效应”,投入较大的企业已取得一定成效并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由此造成企业信息化投入的再度增加。同时,不同细分制造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状况和投入数额也再次印证了滚雪球效应,处于两个极端的行业企业平均年IT投入额度相差近200多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以上行业的巨额经济增长。2003年1-10月份,石化、汽车、冶金、石油四个行业实现利润高、且增长较快,合计实现利润1584.4亿元,占重点企业实现利润的51.9%,同比增长均在50%以上,因此这四个行业的信息化投资规模也排在前列。 需要更多的分析报告,请到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18917236.html, 钢铁、汽车、石化行业的特大型企业无疑是2003年度制造业信息化的焦点。有关资料显示,这些行业的特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国家巨额的国债资金支持。 钢铁行业:到2003年底,我国钢年产量200万吨以上的20家企业100%上了信息化项目;钢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47家企业中有41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87%;钢年产量50万吨

企业信息化成本与效益分析

企业信息化成本与效益 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内容摘要】??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也是企业改善管理、适应市场和技术发展变化的重要举措。企业信息化的成本和效益控制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成败。所以,对企业信息化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企业信息化进行了概述,指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然后,重点论述了企业信息化成本和效益的构成与表现,成本与效益均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我们需要针对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信息化不断地融入到企业管理中,让信息化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实现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成本?效益?构成?对策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砝码。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必然会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开展信息化建设,是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企业如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处理和反馈信息,那么就能在白热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可以说,信息化建设是企业走向胜利的必由之路。 一、企业信息化概述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各个领域采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广泛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逐步实现企业运营的全面自动化,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具体到一个企业,企业信息化就是要实现企业生产过程和业务处理的计算机化、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 企业信息化以企业业务流程改进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应用智能网络工具,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所有数据、信息和知识进行集成和管理,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也是企业改善管理、适应市场和技术发展变化的重要举措,其意义十分重大。 (一)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

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与框架 企业集团是通过资本为联结纽带,联结多个法人主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体。在组织结构上,往往具有多级法人,多层组织结构,机构庞大,人员众多;在业务经营上,往往跨多个行业,实现业务多元化;在管理上,强调资本运作、战略管理、风险控制和集团资源的整合。 企业集团的这些特点,增加了企业管理和运营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因此,只有通过信息化才能实现企业未来战略目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企业间或产业链上相关业务有机整合,进行快速有效沟通,为集团高层领导决策提供必要依据。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许多集团企业发现下属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一个比一个先进,有的甚至还获得技术创新、软件设计大奖等,而作为数据集中的集团却不尽如意。往往是基层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越多,“信息孤岛”现象就越严重。由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相对独立,造成企业间数据沟通、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数据沟通、企业与客户、上下游物流供应链的数据沟通只能靠网上简单的提交表单和EDI的电子报文实现。常常是领导需要数据作为决策依据时,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无法保证,数据通过电子、传真等各种方式上报后,再经过手工汇总、分析填报,整个过程至少要花上1到2周。另外就是数据不一致现象严重,经常是各部门的报表出来后,相同指标不同部门数值却不相同,使得经营分析者无所适从。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中单纯的以“实用快上”、以“需求满足”指导应用,缺乏对信息的总体规划。因此,我们说合理、科学的信息规划是集团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前提。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信息化的核心是通过网络与信息技术,改善现有业务流程,使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1.有效的领导是信息化实施的保障 经验告诉我们,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一把手原则”。信息化的实现过程根本上是组织重组、流程再造的管理过程,如果没有一把手的坚定信心和强有力的执行决策,是难以有实质性推动的。 2.合理、科学规划是信息化成功的前提 企业集团的信息规划在遵循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更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制定应对方案以满足信息化需求。确定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的战略部署,信息规划还应包括企业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3.需求驱动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满足需求为目标是信息化的价值所在。深入地对企业需求进行挖掘,以业务需求为根本,以规划为指导,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以管理中的瓶颈为突破,以满足业务需求为目的,并且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终极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建设。 4.注重效益是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以效益为核心,而有效益的信息化建设才能进入良性发展,才能得到领导的长期重视和支持,信息专业人员队伍也才有生存的可能

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信息系统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投资所面临的挑战,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本以及信息系统经济效益的步骤和方法,最后谈了IT“黑洞”的成因。 【关键词】:信息系统,经济效益 引言 许多企业现在都建立了计算机信息系统,为企业研究市场、做出经营决策提供了各种数据信息。不少企业的信息系统运行良好,对促进企业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有些企业所开发的信息系统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甚至遭到病毒侵害,出现了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因此,对信息系统开展经济效益分析,提高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已迫在眉睫。 一、分析信息系统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经济效益就是要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资源占用取得尽量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有用成果。它的一般概念可用如下公式表示: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消耗+资源占用)。 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就是要以最少的系统操作人员、系统开发维护人员和设备,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服务。对信息系统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具有重要意义:1检查分析计算机的利用情况,使计算机设备能被充分利用。通过检查分析,可以让信息系统正常投入运行,各种设备得以充分利用,尽可能提高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 2分析研究信息系统能否及时、准确地提供企业需要的各种信息。只有分析了各种情况及原因以后,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促使信息系统更好地满足企业不同的信息需求。 3检查分析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得到了认真贯彻。企业在使用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一般应建立起组织开发控制、软硬件控制、安全性控制、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控制、输入控制、输出控制等规章制度。检查分析制度

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能够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4分析信息系统中各岗位的技术操作人员是否能各尽其才,才尽其用。通过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信息系统中各岗位人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5通过分析、研究和探讨,开辟信息系统的新用途。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因此,通过分析和研究,不断听取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能够进一步拓展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从而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二、信息系统投资所面临的挑战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变革,旧的企业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改造企业管理手段和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20 世纪50 年代开始应用于企业管理,人们预期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可以促进企业管理规范化,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事实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并没有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有调查显示:80 %~90 %的信息技术投资并未达到预定目标;80 %到位迟或超过预算;40 %以部分失败告终或最终放弃;不足25 %完全符合了企业和技术的目标;只有10 %~20 %满足所有既定工作标准。 从宏观层面上看,各行各业在IT 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尤其是一些高技 术和竟争比较激烈的行业,但是投资收益并不乐观。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在20 世纪80 年代,美国企业在IT 应用上投资了1 万亿美元。尽管投资巨大,但白领人

中小企业管理案例分析

一、张明晖的提拔 本案例可以分析中小企业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组织职权设计时, 1、要以事为中心,因事设机构、设岗位、设职务、配备适宜的管理人员,做到人与事的统一。 2、权责对等、适度授权 3、中小企业应该采取扁平的组织结构。管理幅度大一些,管理层次少一些 4、在部门化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是:现实性;弹性;最少化;均衡性;统一指挥。 5、应该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做到集权和分权相平衡。应根据组织的发展阶段和需要决定 集权还是分权。 二、美特斯邦威的虚拟经营之道 本案例可以说明中小企业可以采用虚拟运作或虚拟经营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所给材料中“哑铃式结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在“哑铃式结构”中,企业将某些业务外包给社会上具有业务优势的厂商。 B,在“哑铃式结构”中,企业应集中力量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C,在美转斯邦威的“哑铃式结构”中,企业本身要突出的是设计、研发和销售功能,被外包的是生产制造功能。 D,在美特斯邦咸的“哑铃式结构”中,企业的生产制造和销售都被虚拟化了。 (二)分析问答题:见举例分析题(一) 启示:虚拟运作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充分借用企业外部力量,以增强自身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均瑶走出“中国制造”发展新路 本案例可以用来说明中小企业可以采取怎样的品牌战略。中小企业在自身创建名牌的条件还不是十分成熟的条件下,应该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均瑶走出"中国制造"发展新路的概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D ) A、均瑶通过和世界知名品牌合作,选择“借壳”世界品牌的方式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可以省时.省力的获 得巿场份额. B、均瑶通过成为世界知名品牌的特许经销商.可以节省大量市场推广的资金. C、要想成为国际品牌的合作者,均瑶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研发创意水平. D、通过和国际品牌合作,均瑶的产品以"质优价廉"的特点不断获得市场的青睐. (二)分析问答题: 1.均瑶是怎样走出传统的"中国制造"发展模式的?请试从经营模式和品牌战略两方面来分析. 在经营模式上,均瑶通过获得国际赛事或大型活动特许经营授权的方式,为知名品牌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 均瑶通过借用品牌(或称商标许可)的方式,使得国际品牌成为自身产品的核心竟争力,从而借助品牌附加值提升产品价格,扩大市场份额,最终实现利润的增长. 2、上迷案例对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有哪些启示? 中小企业应该重视品牌的作用,应重视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求得生存和发展.同时应该认识到,品牌的创建和维护需要长期的时间积累和大量的资源投入,在时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借用品牌、与知名品牌合作的方式获得品牌效应,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 林娜娜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林娜娜 发表时间:2018-10-26T19:28:30.00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作者:林娜娜 [导读]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不断更新改变,人类迎来了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企业渐入信息化建设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始创新企业管理。文章对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浅谈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面临的问 (厦门大学,上海 200000) 摘要: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不断更新改变,人类迎来了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企业渐入信息化建设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始创新企业管理。文章对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浅谈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路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 1 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1.1企业信息化的涵义 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管理机制中各个模式环节的现代技术的应用,它加速了企业信息之间的传递、加工和处理的速度与效率,令这些有效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可靠的利用。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发展依据,促进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让企业的管理机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运营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创建良好的企业管理氛围。 1.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表现 减少企业员工的工作强度,实现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在原始的记录、输入、输出计算机系统之外,其余的流程工作如信息的计算、数据的分类、资料的存储等相关工作,都交由计算机系统本身来处理完成。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通过计算机系统来维护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既能使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精准、明确,又能快速、有效、及时的提供管理信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模式密切了企业各个部门间的工作连接,加快了企业间业务办理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快速运转,为企业创造良好效益、提高效率经营奠定有效的文化基础。 2 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概述 2.1企业管理创新内涵 “创新经济学之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 年首次提出了企业“创新”的概念。并将企业创新情况划分为五类:一是由企业设计生产一款新品种,这个新品种是大众不知不熟悉的产品款型或这种产品具有较新的功能或新特性; 二是采用一种新的未经生产制造管理部门认可或检验部门检测验证确定的新的加工工艺或生产方法; 三是开拓发展新的营销市场,将传统产品在新的营销市场中新的消费群体中进行销售; 四是获取产品生产原材料或半成品材料供货新渠道,并加以控制或管理。五是实现企业内部改革,重组或进行整合,使企业以新身份、新面貌面向市场。企业管理创新是集中企业优质资源,创造更高效的企业目标管理或企业责任控制,新资源组合能有效进行全过程、每个环节的详细控制。一般情况分为五类: 一是创新经营思路、制订新方案且实施效果较好;二是新建主体机构或重组主体机构高效运行,成为企业的核心组织或动力; 三是制定或完善激励机制,改进或重新制定管理方法,加强协调力度,提升生产绩效; 四是创新管理模式; 五是完善或创新管理制度。 2.2信息化建设必要性探讨 21 世纪是科技时代,信息经济发展时期。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必然的趋势,随着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家在通信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巨大投入,推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当今社会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每个环节管理、物流运输、资金往来、销售经营、内部管理、分析评估市场环境变化等数字化的过程。通过互联网和信息系统进行加工处理,整理出企业所需的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企业领导决策层,抓住市场有利时机、优化企业配置、集中优势资源组合生产要素,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生产经济效益。而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可将企业内部所有活动通过信息化技术串联形成生产经营领导决策管理网络管理体系,使生产成本降低效率达到最高,生产质量达到最好管理水平提高,从而赢得市场上的销售话语权,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也是企业参与国际竟争的要求。 2.3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关系 企业管理创新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方法或路径,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运行管理,使企业信息化得以顺利实施。信息化建设模式改变了传统企业管理流程与管理方式,不再追随现有的管理模式,自创一套独有的新型管理模式,使企业管理更规范、更科学。而要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向前推进,企业必须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实行新的管理运营模式,制定有效的考评机制。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不进行信息化建设,将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新模式融为一体,企业很难进步、很难发展、更难创新管理,就会迷失方向无法前进,可能会孤立存在或被社会抛弃。 3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 3. 1 投入存在不足 虽然多数企业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全面创新企业管理。但仍有一些企业高层领导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对企业管理创新认识不足,对信息化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系统性强理解不透彻。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不积极、不重视。有的企业满足于现状,认为企业目前经济效益还行,不愿增加投入再搞创新。有的企业刚开始也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对企业使用信息技术充满期望,希望能获得短期投资效益,但事与愿违不仅得不到理想的经济收益达到投资预期,还要继续投入资金,使一些企业高层领导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失去积极性和信心,放缓了信息化建设前进的脚步。 3.2能力有所欠缺 企业改革、企业发展除了需要正确的决策和雄厚的资金,还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可在一些企业中有部分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不

(行业分析)制造行业信息化分析最全版

(行业分析)制造行业信息化分析

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初稿)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为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科技部目前已联合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成立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地方也建立各级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 根据计世资讯(CCWResearch)03年的研究报告,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数据: 同时,从《赛迪2003年IT服务分析报告》中也能够见到,03年IT服务市场规模达544亿,其中大型企业占到43.3%;在IT咨询服务市场,03年市场规模24亿,其中制造业占到22.1%。 从之上数据中都能够见出,制造业信息化规模巨大,尤其是大型企业占了其中近壹半的投资比例。 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已呈现出“滚雪球效应”,投入较大的企业已取得壹定成效且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进壹步增强了企业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由此造成企业信息化投入的再度增加。同时,不同细分制造行业的信息化发展

状况和投入数额也再次印证了滚雪球效应,处于俩个极端的行业企业平均年IT投入额度相差近200多倍。其中壹个重要原因在于之上行业的巨额经济增长。2003年1-10月份,石化、汽车、冶金、石油四个行业实现利润高、且增长较快,合计实现利润1584.4亿元,占重点企业实现利润的51.9%,同比增长均在50%之上,因此这四个行业的信息化投资规模也排在前列。 图表:各细分制造行业大型企业未来1-2年内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 (平均每家投入) 钢铁、汽车、石化行业的特大型企业无疑是2003年度制造业信息化的焦点。有关资料显示,这些行业的特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国家巨额的国债资金支持。 钢铁行业:到2003年底,我国钢年产量200万吨之上的20家企业100%上了信息化项目;钢年产量100万吨之上的47家企业中有41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87%;钢年产量50万吨之上的58家企业中有45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77.6%。宝钢在借鉴新日铁扁平化管理、消化德国先进的热轧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台湾省中钢X公司的冶金工艺流程编码技术诀窍,打通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主线,即从订货合同—生产计划—作业计划—出厂计划的关键路径,集成全流程的质量管理和财务成本管理,建成了综合营销系统,使薄板合同交货期从45天缩短为6天。武钢的信息化思路和宝钢相似,但它的运营模式的变化过程和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相同或相似,因而更具代表性。武钢总投资俩亿的信息化壹期工程整体产销资讯管理系统于2003年1月成功上线,取得显著效益,已于年底启动二期工程。这俩家特大型钢铁企业另壹个共性特点是,都已经孵化出专业的信息化软件及服务企业。另外,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X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X公司、杭州钢铁集团有限X公司和首钢集团开始全面实施ERP,冶钢集团也全面完成企业主干网络建设等,标志着钢铁行业信息化处于大干快上的格局。2003年至2005年,钢铁企业信息化的总投资将达到40-45亿元。

企业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案例

企业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案例 ——美高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案例 青岛美高集团成立于1995年,主要生产硅胶系列产品,是典型的制造业企业。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也越来越多,企业高层仅凭主观判断和经验决策,无疑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为此,我们必须迅速变革和创新,寻求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通过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有效的管理方法解决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 一、信息化基础建设 信息化建设主要包含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硬件,一方面是软件。这两方面资源的整合,加上有效的管理机制,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就建立起来了。公司现在办公人员人手一机,建立了内部局域网,办公区与分厂之间全部互联,引进光纤,大大提高了Inter网的带宽和浏览速度,保证了资源共享和文件传输的便利条件,为以后软件建设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另一方面,网络资源也要充分的拓展和有效利用。美高集团在建厂初期就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拥有了企业邮箱,并注册了顶级行业域名,提供了灵活的站内内容搜索机制和流畅的信息发布通道,还建立了公告、售后服务、论谈等栏目的动态发布机制。定期更新网站内容,并每年在Google、 Yahoo、Baidu等搜索引擎和商业平台上做了多语言的宣传推广,提高企业知名度,挖掘潜在客户提供了强有力的网络资源和途径。 二、信息化软件系统实施 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企业软件的实施与管理。目前来说最典型的就是企业资源规划,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ERP系统,它代表了制造企业在信息时代管理革命的发展趋势。其基本思想就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条供应商、企业本身、分销网络以及客户等各个环节紧密联接的供应链,企业内部又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 ERP系统引入企业,通过该系统带动企业革新管理理念,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于现代大中型企业来说,适应信息时代管理革命的变革。ERP系统的在企业的实施成功率还是比较低的,为何实施效果不尽人意呢美高在实施的过程中,总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信息系统建设存在观念的误区 目前,主要存在四种错误倾向:一是“简单化”。认为信息化就是上马信息系统项目,完全是技术上的事情。二是“神秘化”。认为信息化太高深,需大量专业知识,自己没有能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和意义

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及意义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争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的人、财、物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企业的各种资源达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决策,而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信息掌握的过程。因此,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信息的掌握、控制和有效利用。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为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1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为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 1.1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在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通过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和采用企业重组理论建设,可以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和简化,使得信息流动更为顺畅,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1.2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计算机技术广泛而深人的应用。为此。要求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要求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和教育,使员工逐渐摒弃旧的工作方式,学习掌握先进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并按先进的规程进行操作,从而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1.3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增强对外交流,创造更多的商机 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特别是Intranet和Extranet网络环境的建立,为企业在网上做广告,利用网络宣传自己提供了物质基础。网络环境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的对外交流,不仅可以改善企业的形象,而且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商机。目前,信息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等技术得到大量采用,企业如不加强信息化建设,就无法实现对外交流,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更好地介入国内外市场。 1.4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建立信息系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包括硬件购置、软件购置或开发、系统运行及维护费用等。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长远大计,它的效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战略效益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管理信息化就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为:(1)机构和业务流程的精简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2)实现

现代企业管理案例分析题[1]

德国大众公司的动态薪酬体系 德国大众是当今世界排名第五的跨国大型汽车工业公司,在美国《财富Fortune》杂志按营业额评选的世界500强中排名前30位,总部设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在我国的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分别占有49%的股份。 大众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即两个成功。第一个成功是指使每个员工获得成功,人尽其才,个人才能充分发挥;让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增强主人翁意识,参与企业管理。第二个成功是指企业的成功,使企业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使企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两个成功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在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成功。他们认识到员工应当自由支配一生中的工作时间,对每个员工都应有灵活的安排,通过使员工与其所能适应的工作位置相匹配,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防止辞退现象,保证位置的存在,要做到公司不景气时不发生辞退现象,不能遇到困难就辞退职工了事。大众公司强调要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企业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企业要建立动态的薪酬制度,以适应经济状况的变动,使企业成为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有呼吸的企业”。 构建动态薪酬体系 所谓动态薪酬体系,一是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和发展情况,以及其他有关因素变动情况,对薪酬制度及时更新、调整和完善;二是根据调动各方面员工积极性的需要,如调动管理人员、科研开发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积极性的需要,随时调整各种报酬在报酬总额中的比重,适时调整激励对象和激励重点,以增强激励的针对性和效果。这其中包括基本报酬、参与性退休金、奖金、时间有价证券、员工持股计划、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等六项。 基本报酬:保持相对稳定,体现劳动力的基本价值,保证员工家庭基本生活。 员工参与性退休金:1996年建立,员工自费缴纳费用,相当于基本报酬的2%,滞后纳税,交由基金机构运作,确保增值。属于员工自我补充保险。 奖金:1997年建立,一为平均奖金,每个员工都能得到,起保底奖励作用;二是绩效奖金,起进一步增强激励力度作用。使员工能分享公司的新增效益和发展成果。 时间有价证券:1998年建立。 员工持股计划:1999年建立,体现员工的股东价值。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2001年建立,设立养老基金。企补充养老保险相当于基本报酬的5%。 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度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doc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1 调查报告提纲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杨巍巍) 在我国,“企业文化”提出已有多年,企业文化建设愈来愈受到企业家们的重视,优秀的企业文化造就了长久不衰、优秀的企业。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长远发展,其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意义更加重大。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转型走向现代企业的需要 企业文化紧扣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模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这就决定了每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文化蕴含的内容随之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且每个阶段的企业文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企业所处时代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打造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之适应企业所处时代内外环境变化的需要,紧扣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战略,引领企业在转轨变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培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浓郁行业特色的需要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基于企业倡导、员工认同并为社会公众所理解的有特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形成的企业

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具有无限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强力支撑。因此,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行业特色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既要确立充分体现本行业的特点和规律的发展策略,又要瞄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既要构建符合企业生产经营规律,科学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又要充分发掘和调动员工的潜能,坚持以人为本;随着市场的变化、政策的调整、管理者的变动,既要适时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和微调,又要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员工素质、建设“四有”员工队伍的需要 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倡导以人为本,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技术和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通过不间断的思想教育,科学、严格的管理,充分运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饱含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主人翁精神,培养一支精通业务、严于管理、善于经营的管理团队和业务精、作风正、积极向上、思想过硬的员工队伍。有了这样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就必然能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保证企业长盛不衰。 4.企业文化是强化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 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的经验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是形成和建立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思想”,并且通过制度和机制得到集中体现。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运行机制,直接作用于员工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价值导向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企业文化

企业信息化构架分析

企业信息化构架分析 内容摘要:在企业信息化的理论界,各种理论、各种模式互相交叉,错综复杂,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混乱现象,管理信息系统从理论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本文试图从企业信息化的理论、功能模块、技术基础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企业信息化的架构,进而为广大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架构 目前,我国企业正广泛地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大力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研发、制造信息化,以实现管理科学化、向管理要效益,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系统,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我国的综合国力,使我国在加入WTO之后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然而,在企业信息化的理论界,各种理论、各种模式互相交叉,错综复杂,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混乱现象,管理信息系统从理论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本文试图从企业信息化的理论、功能模块、技术基础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企业信息化的架构,进而为广大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基础 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基础包括两个部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网络 企业信息化的运作基础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目前企业信息化的主流平台是以局域网为基础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并正朝着以Intranet为基础的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发展。 Intranet是Internet和局域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既不同于Internet复杂的结构,又不同于传统的集中式客户机/服务器的局域网模式。它集成了当今最先进的技术和思想,提供了一套企业信息系统完整的、开放的、易于应用和开发的、廉价的构架。可广泛应用于企业信息化的所有领域,正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 数据库 数据库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没有数据库就谈不上企业信息化,近年来,大中型数据库在企业信息化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