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悦读让阅读成为生活习惯-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

悦读让阅读成为生活习惯-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

悦读?让阅读成为生活习惯

------读书节活动结果展示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广大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构建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培养读书的生活习惯,根据校领导的指示和倡议,图书馆面向中外师生,举办第二届读书节征文和征图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悦读?让阅读成为生活习惯”。该活动在宣传部、图书馆的共同配合下现已圆满结束,经过严格的评审,结果已经揭晓。现在与大家分享。

一、征文活动

1. 主题:关于阅读、读书生活、阅读的收获、在图书馆的读书经历等方面的内容;题目自拟;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和对书籍和阅读的热爱;

2. 文体不限,字数在3000字以内;

一等奖:

阅读——心灵的后花园

王月

题记:至远至近之物是心。人不过是在俗世的烦恼和无忧的极乐之间稍事休息----“一休哥”真人版电影。

回头望望走过的路,遇到的风景,你会心地一笑,这一微笑有对过往的怀念,有对逝去的感怀,有对经历的感慨,有对遗憾的释然。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无论寻找什么,都是在奔跑着,行走着,时缓时慢。走累了为灵魂找个居所小憩一下,拾起一卷或美丽或深刻的文字,那里有真性情,有百态人生,时而掩卷遐思,时而泪流满面,时而淡然一笑,这便是书籍的魅力所在。这样的生活恬淡充实,拥有她,唯有珍惜她,是的,在化茧成蝶的过程里依然有甜蜜和感动,体味真正的美丽心灵和美丽人生。自己是何等的幸福,又处于激扬青春的年代,在书籍的世界里,尽情体味生活的种种,思考生命的无常,痛苦和悲欢。阅读让你体味书中的美妙和激情,徜徉在那份自然,情感,和爱的世界里。

读犹太文学让我发现了另一片天地,犹太人那种在传统与现代中的摇摆更让我想到今天的中国,我们的传统文化似乎也处于极大的危机中。张载的那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每每看到,听到,想到这几句都让我精神为之振奋,或许这是那种担当的使命深深的感染了我,也让我更加坚定地学好我们

自己的文化,尽管我是学西方文化的学生,一直觉得有了自己的东西再去看外面的东西会更全面,而不至全盘接受。这次的课程论文准备通过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再见,哥伦布”对比中华文化和犹太文化中关于“礼”的重要性和启示。

说到孔子思想中的“礼”,不得不提及自己和几位师兄师姐一起创办的“复性读书会”,《大学章句序》中有言“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处于期间,则天地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读书会的成立宗旨即在于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读书会自2011年10月成立以来,已走过了一年多的历程。曾经有幸参与传统书院的系列研习活动,感触颇深。又结识了北大国学社各位同道和他们一起读书,听清华各位儒学老师的讲座,参与北师大的辅仁读书会活动,很受启发,也很感动,经典的魅力如此无穷,让我萌生了在自己校园里继续读经典,阐释经典。而北语这一“小联合国”似乎更加担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虽然没有哲学系的专业水准,却挡不住大家对我们古代哲学的热情。而且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国人应以什么样的姿态向外国人展示自己,又该如何弘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对于西方哲学,自己一直很喜欢尼采的文字。每每读过尼采都更加敬佩尼采的坚毅。尼采的孤独,那种在痛苦中迸发的力量歇斯底里,似乎让生命先经历死亡之后再次重生。是的,要让生命归于虚无之后才会有力量。尼采对他的医生奥雷尔说,“你经历过生命吗?你的一

切都没有自己选择过,没有真正在生命其中,尽管你有成就,很富裕,而你一直站在生命之外。”最后,奥雷尔的心理问题解决了,尼采真正地有了了解他的朋友。那一瞬间,他也落泪了,第一次坦露,第一次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孤独。然而,他没有停滞于此,而是继续着他的孤独之旅,奔赴意大利约见一个有名的预言家查拉图斯特拉,在那里完成他的那部有名的著作。某种意义上说,“查拉图斯特拉”即是尼采,他看到了,也洞穿了当今及以后的世界,一位超前的思想者,在不合时宜的时代注定不被理解而被视为疯癫者。今天人们终于理解他,尊重他的学说,甚至觉得他是我们灵魂最好的伴侣。

一路上,经历许多曲折,却也充满感动,读书让我心灵永远有座后花园,那里宁静而美丽。在胸中有梦的时候,即使途遇挫折,即使流泪流汗,即使百转千回,即使惊涛骇浪,心中依然有快乐。一直认为读书可以教我做人,给我桃花源般的佳境,与大师对话,成为他们的朋友,乃人生一大幸事!其实,理想的生活状态是读书、行路,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也是“知行合一”。无论在哪,我们都可以感悟生活,叱咤风云的你,理性缜密的你,安静温婉的你,天真如赤子的你,知性大方的你,每个侧面都是真实的,也是值得珍视的。

坐在校园的长椅上,手握一卷,静静地享受片刻这份温暖和恬静,微风拂面,两只小麻雀在身边嬉戏——温馨、幸福。读书让我体会了更多的美丽和感动,让我看到悲壮中的坚强和力量。也是在这时觉得自己自由,似乎再也不用忙碌,只是静静思考,任凭周围的一片喧闹,

自己却是有着另一个安静的世界。或许自己有时也如同盗梦空间的女主人公一样迷失在自己的梦幻里,将现实与梦境混合。阅读让自己和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很庆幸自己如今致力于自己挚爱的文学,似乎那种神圣感照耀心灵,盛满感动。还记得自己曾写过一首小诗,那便是自己所崇尚的生活:

逍遥游

赏文陋室长夜里,

熙攘芜杂淡若风;

粉末戏剧浮生梦,

生旦净丑世间情;

展卷挥墨抒真意,

琴韵书馨阅金经;

品茶寒山菩提下,

真水无香道自生。

读书让自己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里,依旧清楚自己的方向,而我们终要达到的是最后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那时你是睿智的,豁然开朗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亲爱的朋友,拾起手中的书籍,愿你也早日进入此境!

给读书一点时间

人文研二李幸

当下,国人的阅读量正在下降。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4.39本的人均阅读量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参考下其他国家,当下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为每年11本,法国为8.4本,日本为8.5本。由此可见国人阅读量并不算很高,与一些发达国家想比仍有差距。

在问及受访者不读书的原因时,获选率最高的选项是“工作忙,没时间”,这一比例达到了42.8%。忙,正成为大家不读书的挡箭牌。

大家似乎都很忙。尤其是身处大城市里,行人神色凝重,脚步匆匆,仿佛背后有个叫“生活”的怪物驱赶着你前行。生活节奏的加快并没有让我们得到更多的空闲,反而被时间追着东奔西跑。其实,时间是世上最公平的裁判,每人分得的那份都一样。有的人可以用它来造一座金字塔,有的人则只能用来捏一只泥塑像。

对于国人来说,眼下的问题不是应不应当读书,应当读什么书,而是要给读书一点时间。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全民阅读的黄金时期,尤其是青年人,对人文社科类书籍的阅读可谓如饥似渴。可以说,阅读是那个时代最为绚烂的底色。阅读热情的高涨自然与时代环境紧密相关,纵是到了九十年代,国民阅读量仍保持在60%以上,何以在新千年急转直下呢?

可以说社会整体氛围不同了。而今功利主义大行其道,“读书无用

论”不定期成为媒体和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人们不再追求理想、关注内心,票子、房子、车子反而成为大家生活的轴心,一切围着它们转。当金钱成为评判是非优劣的唯一标准,那么这个社会正在下行的滑梯上冒险。

相较于读书,人们更关心的是股市、楼市的波动,豪华的车展,以及存折里的余额。这种社会风气反映到出版物中,就是各种成功学、致富书籍泛滥成灾。它们用劣质的塑料纸包装出一个个神话:十天重塑全新自我,一个月摇身变为百万富翁。其内在逻辑是“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也恰迎合了人们浮躁的心态和快速成功致富的渴望。这类书籍的大量出版就像在图书市场投下一枚枚烟雾弹,将出版行业搅得乌烟瘴气。一方面,人们在追名逐利时无暇读书;另一方面,很多人把时间浪费在烂俗的成功学书籍中,可谓得不偿失。

另一个问题是,人们读书的时间正在被网络蚕食侵吞。互联网自从被发明以来,渐渐将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在都市里几乎像空气一样成为生活所必需。

网络的出现使得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高效。尤其是以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这种类似大百科全书网站的兴起,世界被一个个词条浓缩于此,我们得以即时获取需要的信息。倘若要查培根的《论读书》中的片段,过去可能要先找到培根的文集,然后按照目录检索文章。如果手头没有书,还得先购买或者去图书馆借阅。而在网络时代,几乎一切概念、知识点都能从中检索到。所以互联网公司打出的广告语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