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言断句导学案

文言断句导学案

文言断句导学案
文言断句导学案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一、知识储备:

(一)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用在一句话的末尾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

(二)文言断句的步骤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4、常用虚词是标志。

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6、词性词义研语法,名词代词帮助判。

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8、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三)整齐句式:对偶、排比、反复、四六句

(四)对话、引语常用标志:曰、云、言、白、语、道、谓、对等

(五)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者,……也。……者也。

被动句:为……所,见……于。

其他固定句式:“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六)常见虚词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二、方法探究

用斜线(/)给下面文段断句,并小结出断句的方法。

1.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方法小结:

2.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

方法小结:

3.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方法小结:

4.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方法小结:

5.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方法小结:

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方法小结:

三、牛刀小试

1.或谓郊岛孰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常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四、巩固训练,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1.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2. 孙权喻吕蒙读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 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4.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5. (09北京卷)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6. (2012浙江)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7.(2012重庆)(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五、提升演练

1.(2014新课标Ⅰ卷)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2.(2014江西卷)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3.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上意解,命往陕西以知府用。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

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B.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C.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D.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4.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泰岩乃稔为异人长揖请罪因煮酒扶坐相语甚欢。舟人乃曰:“萍踪相遇,愿赠以言。天下大乱,各自爱,余亦从此去。”

下列各句中,断句正确的一句是()(3分)

A.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泰岩乃稔为异人/长揖请罪/因煮酒扶坐/相语甚欢

B.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泰岩乃稔/为异人长揖请罪/因煮酒/扶坐相语甚欢

C.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泰岩乃稔为异人/长揖请罪/因煮酒扶坐/相语甚欢

D.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泰岩乃稔/为异人长揖请罪/因煮酒扶坐/相语甚欢

5.文龙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也,其可相逼邪?”强之,卒不屈,乃械系送杭州。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众叹曰:“有斯母,宜有是儿。”为收葬之。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

B.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

C.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

D.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

6.良以陛下不厚其身,不私其欲,绝甘以同卒伍,辍食以啖功劳。今者攻围已解,衣食已丰,而谣讟方兴,军情稍阻。岂不以勇夫恒性嗜货矜功其患难既与之同忧而好乐不与之同利苟异恬默能无怨咨此理之常固不足怪。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岂不以勇/夫恒性嗜货/矜功其患难/既与之同忧/而好乐不与之同利/苟异恬/默能无怨咨/此理之常固不足怪。

B.岂不以勇/夫恒性嗜货矜功/其患难既与之同/忧而好乐/不与之同利/苟异恬/默能无怨咨/此理之常/固不足怪。

C.岂不以勇夫恒性/嗜货矜功/其患难既与之同忧/而好乐不与之同利/苟异恬默/能无怨咨/此理之常/固不足怪。

D.岂不以勇夫恒性/嗜货矜功其/患难既与之同/忧而好乐/不与之同/利苟异恬默/能无怨咨/此理之常/固不足怪。

文言断句练习参考答案

三、牛刀小试

1. 或谓/郊岛孰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常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

译文:有人评论孟郊和贾岛谁更贫困。一个人说:“贾岛更贫困。”另一个人就问:“你怎麼知道的?”他说:“根据他们的诗知道的。孟郊的诗说:‘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在那清澈的水中耕田种稻,在青山上砍柴然后背回家中)贾岛的诗说:‘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常苦干。’(市场上柴草堆积如山,家中寒冷没有炊烟;井裏有甘甜的泉水,锅裏常常没米做饭)孟郊家柴米自足,可是贾岛家柴米全都没有,根据这个知道贾岛家更贫困。”

2.C 刘敞陪侍英宗讲习诵读,常常依据经典阐明事理,趁机用这些故事来讽谏。当时两宫正好有小人说挑拨离间的话,谏官有时指责得过于直接了当,(效果不甚明显)。刘敞奉上《史记》给英宗看,到了尧把天下禅让给舜那一节时,拱手对英宗说:“舜这个人身份非常卑贱,尧把尊为禅让给他,天和地顺应尧,老百姓拥戴尧,没有用别的什么方法,只是尧有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的高尚品德,这种德像阳光一样照耀着天地之间罢了。”英宗站直身子脸上露出感动的表情,知道刘敞是在用经义名理来暗示劝告他。皇太后听说这件事后,也非常高兴。

四、巩固训练

1.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2.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3.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4. 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译文: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

5.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译文:天道,就像是拉开弓弦射箭一样,弦位高了就要压低一些,弦位低了就要抬高一些。用力大了就要加以减损,用力不够就要加以补足。天道,是减损有余的而补给不足的。但人之道却不是这样,总是减损不足的而供给有余的。有谁能够把有余的拿来补给天下不足的呢,只有能够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道者才能做得到。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会自恃,有功劳却不居功自傲。

6.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译文:而(我)广泛粗略地阅读经书史籍,姑且盲随世俗,写所谓的时文的原因,都是穿凿经书传文,把彼此的说法并联到一起,而成为漂浮浅薄的文字,生怕不能取悦时人,没有高超出众像古人那样自成一家之言。

7. 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译文:人要蕴蓄才德,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古圣先贤的言、行才能成其大。从圣贤伟大的事迹,以观其利用之道;藉圣贤不朽的言论,以求其立言之意。默识古圣先贤的言行而实得之,并融会贯通,以蓄成其善德。”

五、提升演练

1.D翻译:宰相李揆恃才自夸而嫉妒贤能,因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平列,便嫉恨他,奏请他任国子祭酒,暂且留在史馆从事修撰以贬低他。于休烈安然自处,毫不介意。

2.D翻译:孟祥在深山中隐匿而无法被当朝者所启用,穷苦卑下,就像冰雪非常寒冷的冬天,等到他用善行推及旁人,并且有成全事物的心性,这不是(之前的事情)的结果,就像是雪有孕育生物消弭灾害的功效(是本身就存在的)。

3.D浙江总督李卫曾经在苏州捕人,童华因为李卫没有文书不肯交人,李卫发怒了,向皇帝诽谤他。世宗召见童华,指责他沽名钓誉。童华回答说:“我为国家竭尽全力,近于沽名;一心一意为了百姓,近于钓誉。”皇上的不满消除了,任命童华到陕西担任知府。

4.A舟人买酒回来后,斜视着那女子,好像已知道她所说的话,看起来有点儿生气的样子,泰岩了解这些后,对他佩服为异人,作长揖向他请罪。于是煮酒坐下,相谈甚欢。舟人就说:“我和您萍水相逢,希望拿几句话赠送给您。天下大乱,各自珍重,我也从此离开。”

5.B文龙指着自己的肚子说:“这里面全都是节义文章,难道你们逼得了我(投降)吗?”元军再三强迫他,最终他也没有屈服。于是元军将他戴着刑具押送到杭州。陈文龙从离开兴化就绝食,到杭州就饿死了。他的母亲被关在福州尼寺中,病得很厉害,没有医药,身边的人看着都哭了。陈文龙的母亲说:“我和我的儿子一起死去,又有什么遗憾呢?”也死了。众人叹息:“有这样的母亲,正应该有这样的儿子。”把她收殓埋葬了。

6.C实在是因为陛下没有厚待自己,没有自私自利,摒弃美好的食物来和士兵同甘共苦,省下自己享用的食物给有功劳的人去吃,如今围困已经解除,陛下的衣食已经丰富起来,却又谣言兴起,军人的情绪渐生隔阂,难道陛下不知道军人的性情,好财夸功,危急患难的时候已经同他们共忧患,却在和平安乐的时候不和他们共享利益,如果不是性格恬淡静默的人,怎能不心怀怨恨而口发嗟叹之声呢!这是常理,本来就不值得奇怪。

最新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

最新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 一、真题再现 1、(2020年新高考卷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2、(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彪之又上疏执据。时人比之张释之,时当南郊,简文帝为抚军,执政,访彪之应有赦不。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B.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C.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广东高考文言断句学案

文言文断句学案 一、考点说明及教学目标 【考纲内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E级(运用)。 【考纲阐释】文言断句其实是考测学生对文句内容的理解。因此,将断句考点单列,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题型变化】由主观题变成选择题,难度有所降低,分值由4分变为3分 【教学目标】 1.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 2.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 3.学会灵活运用方法,提高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树立对文言文断句的信心。【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 二、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唐伯虎断句》: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 设疑:有些句子有好几种断句方式,从语法结构和这句话本身的含义上看都通顺。那么怎么去确定哪一种断法是符合题意的呢? 三、方法寻津 1、回忆自己会用的断句技巧,并写下来,越多越好。 2、断句前提:看语境,悟语感。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在语境中,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趣事:教授让学生标点: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女生的答案是: 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而男生的答案却是: 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可见语境十分重要!! 故事:阔少年断错句娶错妻: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你能还原当时阔少年与黑中介各执一词的语境吗?

3、掌握几种有效的断句技巧 【窍门一】 发现规律:看看下列语段断句时有什么特点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识记规律: 运用规律给下面句子断句: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子房功也 【窍门二】 发现规律:看看下列语段断句时有什么特点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识记规律: 运用规律给下面句子断句:于是余有叹焉……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窍门三】 发现规律:看看下列语段断句时有什么特点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识记规律: 运用规律给下面句子断句: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

文言文学案(二)三人成虎

训练二三人成虎·初阶·哲理 魏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来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曰:“二人言,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曰:“三人言,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魏远于市议臣者过三人愿王察之也”魏王曰:“寡人知之矣。”及庞恭自邯郸反,谗口果至,遂不得见。 ——西汉〃刘向《新序〃杂事第二》 文本浅注 【魏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庞恭,魏国大臣(《战国策〃魏策二》也写作“庞葱”),与魏国大将庞涓同族;太子,指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即下文的魏王)的太子,不详为太子申(后在与齐的马陵之战中战死)或太子嗣(后为魏惠王继承者魏襄王);质,为人质;邯郸,赵国国都。 【今】如果。 【及庞恭自邯郸反,谗口果至,遂不得见】此句于义不通,赵仲邑《新序详注》认为当写作“于是辞行,而馋口果至。及庞恭自邯郸反,遂不得见”。 课后小练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字。 及.庞恭自邯郸反.: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1)断句 夫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魏远于市议臣者过三人愿王察之也 2)翻译 。3.用“/”给下面的文言片段断句,并翻译这段文字。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卷十五·察今》【参答见文档末尾】

作法简析 魏国之庞恭将偕太子前往赵国为人质,害怕离开之后国中有小人中伤自己,故在临行之际,以事为喻,欲使魏王终不相疑。庞恭之设喻为问,魏王一曰“否”二曰“疑”三曰“信”,正庞恭之所料也;庞恭遂揭示所喻之旨,魏王曰“知”,亦庞恭之所料也;待庞恭归,事件之发展,亦庞恭之所料也。末句“果”“遂”二字妙。 文史常识 【刘向】 字子政,西汉宗室,著名的学问家、文学家。撰有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别录》,整理《战国策》,并撰有《新序》、《说苑》两部带有小说性质的历史故事类编,还撰有被认为是妇女史的《列女传》一部。 【《新序》】 西汉刘向所编撰的一部以政治讽谏为目的的历史故事类编,后经过宋朝著名文学家曾巩的整理。书共十卷,分“杂事”(五卷)“刺奢”(一卷)“节士”(一卷)“义勇”(一卷)“善谋”(两卷)五个部分。 【魏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春秋战国的“质子外交”】 见于史籍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质子外交”事件发生在春秋时期。据《左传〃隐公三年》所载,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事实上已经发生变化,当时在周朝廷执政的郑国国君郑庄公与周天子因权力争夺发生矛盾,为了表明“心迹”,周天子与郑国互派了人质,这就是著名的“周郑交质”事件。自这之后,周王室和诸侯之间、各诸侯国相互之间达成暂时军事或政治同盟之后互派质子以增进信任的情况逐渐普遍。我们较为熟悉的其他反映过这一现象的著名文章有“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等,我们熟悉的春秋战国间做过质子的著名人物有晋怀公公子圉、燕国太子丹、秦昭襄王嬴稷(秦宣太后芈月与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弟)、秦始皇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嬴子楚、楚怀王、楚考烈王熊完等。需要说明的是,“质子外交”并非春秋战国时期所特有的外交现象,可以说,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质子外交”。 成语辨析·三人成虎 【基本意义】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成分意义】常用作独立的分句。例:所谓三人成虎,如今那王将军失去了朝廷的信任,再也没有机会重回军队了。 【色彩意义】贬义。 【近义成语】A众口铄金: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文言断句学案

文言文断句学案 一、明确高考考点 (一)2010年高考广东卷 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二)近几年来,断句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借助实例,得出断句规律 (一)看例子,找规律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 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4、有使者入城 ..与孔 ../.蒉聩 .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 ./.城 悝登台 5、四年春/齐侯 ./楚子 ..使 ./蔡 .溃/遂伐楚 ..以诸侯之师侵蔡 也/不 ../唯是风马牛不相及 .处北海 ..处南海 ../寡人 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二)文言文断句规律: Δ注意事项 1、“云之曰”、“问之曰”、“言之曰”、“谓之曰”等不要拆开;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2 (1)子曰/何事于仁// (2)子张曰//君子尊贤而容众/…… 3、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三、学以致用 试以规律完成下列断句: 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完整版)2018年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强化练习答案

2018年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强化练习 题组一客观选择题组 1.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惟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选自《世说新语·识鉴》) 对文段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A.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B.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C.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D.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郗超和谢玄不和。这时,苻坚打算灭了晋期,已经占据了梁州、岐山,又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淮阴。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有些不赞成的言论,只有郗超同意,他说:“这个人一定能成事,我过去曾经和他一起在桓宣武的军府共事,发现他用人都能人尽其才,即使是小事,也能使每个人得到适当安排,从这里推断,想必他能建立功勋。”大功告成以后,当时人们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敬重他不因为个人的爱憎而埋没别人的长处。 2.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未一日,风浪大作,舟中人咸归咎于先生,请弃柩,先生不可,而风益暴,求者益众。先生曰:“汝曹可为设祭,吾祝告死者以不得已之意。”众舁柩至船头,为陈设祭品。先生衣冠而出,登木而坐,谓众曰:“速投之海。”众愕然,请先生下,先生曰:“吾不下矣,吾与俱投于海耳。”众大惊,争前挽先生,先生叱曰:“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正相持间,风浪亦息,先生笑曰:“舟平如常,汝曹何纷纭乃尔?”于是仍舁柩下。而自此风恬波静,安抵粤东。 船启航不到一天,风浪汹涌,船上的人都把罪过归在高先生身上,请求丢掉灵柩,高先生不同意,可是风刮得更猛,请求的人更多。高先生叹息着说:

高考“文言文断句”导学案(附练习及答案译文)

高考“文言文断句”导学案 (附练习及答案译文) 一、故事引入 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的美人,非常高兴。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帐。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 什么是断句呢?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二、考点解读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4分)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 (《史记·太史公自序》)【答案】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 【解析】文言文断句停连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语感和文意理解的综合能力,属能力层级B(理解)。除了通过判读文意进行划分之外,考生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文言语段中的虚词、重复出现的实词等典型标志帮助断句。该题中前三处可根据虚词判断出来,后几处则根据文言文多用骈句的特点可判断出来。 三、方法指津 (一)基本方法:通读全文,把握文意。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文言文阅读答题策略与方法学案

《文言文阅读答题策略和方法》学案 教学目标 1、在文言文阅读实践中,探究文言文阅读试题解题策略。 2、熟悉题型,熟练掌握答题方法。 3、培养学生踩点得分的意识,提高得分率。 一、阅读《南史·王猛传》,完成1-4题。 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少贫贱,以鬻畚为业。猛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少游于邺都,时人罕能识也。惟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遁而不应。遂隐于华阴山。怀佐世之志,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温察而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杖义讨逆,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温默然无以酬之。温之将还,赐猛车马,拜高官督护,请与俱南。猛还山咨师,师曰:“卿与桓温岂并世哉!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猛乃止。 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招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及坚僭.位,以猛为中书侍郎。时始平豪右纵横,劫盗充斥,乃转猛为始 平令。猛下车 ..,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鞭杀一吏,百姓上书讼之,有司劾奏,槛车征下廷尉诏狱。坚亲问之,曰:“为政之体,德化为先,在任未几而杀戮无数,何其酷也!”猛曰:“臣闻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为明君翦除凶猾。始杀一奸,余尚万数,若以臣不能穷残尽暴,肃清轨法者,敢不甘心鼎镬,以谢孤负。酷政之刑,臣实未敢受之。”坚谓群臣曰:“王景略固是夷吾、子产之俦也。”于是赦之。 猛镇冀州,坚遣猛于六州之内听以便宜从事 ....,简召英俊,以补关东守宰,授 讫,言台除正 ....。俄入为丞相,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坚尝从容谓猛日:“卿夙夜匪懈,忧勤万机,若文王得太公,吾将优游以卒岁。”其见重如此。 猛性刚明清肃,于善恶尤分。微时一餐之惠,睚眦之忿,靡不报焉,时论颇以此少之。(节选自《晋书·王猛传》) 1、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招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 B.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招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 C.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招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 D.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招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僭”是超越本分的意思。“僭位”是指越分窃据上位。文中“及坚僭位”意思是说苻坚登上皇位并不是合法的。

2019文言文断句方法公开课学案

巧用技法,明辨句读 ——文言文断句方法例谈学案 班级姓名号数 【学习目标】 1.熟悉课本文言文基本断句模式。 2.探究、归纳总结断句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初步感知: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二、导入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三、考点聚焦 句读含义:中国古代没有标点,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要读书,首先就要识字,断句。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关注中考题型:文言文断句题:加强诵读和断句训练,培养文言文语感 中考卷近三年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断句能力,分值3分。 【基本题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客观题 2、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主观题 四、方法指津 (一)考场妙招: 1、关注语句层次,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语段或要断句子的上下文,了解文 意。通读语段或语句上下文,看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有几个层次,这样才能准确断句。 2、先易后难,先凭语感将能断开的断开,再逐步缩小范围,最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 子。 3、断句后检查验证断句的正确性。一要检查语意是否通畅,二要检查内容是否合理。(二)自主探究: 示例1: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示例2: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结论一:

文言断句专题学案

文言断句专题学案 一、文言断句高考真题回放 例1.2014年全国卷1断句试题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例2.2014年全国卷2断句试题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例3.2015年全国卷1断句试题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C.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北京高考语文讲义第十四讲 文言文的断句、翻译 导学案

第十四讲文言文的断句、翻译 一、断句方法 做断句的三个步骤是:先读后断再检查 (一)读懂是关键,词汇、语法要掌握。 例1.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 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答案: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二)利用虚词,帮助断句 例2.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答案:人之生斯世也/ 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 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 /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 /未之思也/ 特一间耳 例3.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qìng显现)于前不可类之 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答案:客有为齐王画者 /齐王问曰 /画孰最难者/ 曰 /犬马最难 /孰最易者/ 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 /旦暮罄(qìng显现)于前 /不可类之/ 故难/ 鬼魅无形者/ 不罄于前/ 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三)观察句式,准确断句 例4.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说苑》) 答案: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四)找出动词,句意自见 例5.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答案: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汇总及详解答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汇编 一、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 于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二、2014年高考新课标II卷 (韩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

文言断句学案高二年级

高二会考文言复习之断句 【考点解析】 20XX年,断句首次加入山东高考范围,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分值3分;全国卷- 新课标Ⅰ从20XX年起,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句读能力,分值3分。 【基本题型】 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x处) 对于基本题型,有两点形式上需要学生注意,其一是,划线统一向右倾斜,不能左右参差不齐;其二,注意后面要求的限断几处,力求最佳得分。 【学习目标】 1.熟悉课本文言文基本断句模式。 2.归纳、探究、总结断句方法。 【知识链接】 常见虚词 句首发语词:夫、盖、且、且夫、至若、若夫、岂(岂独)、初、唯、斯、今、凡、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其前断。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句尾语气词:者、也、矣、焉、耳——陈述句尾;乎、耶、与(欤)、邪(耶)——疑问句末尾;哉、夫——感叹句尾。其后断。 特殊情况: 1.“者”作“……的人”或表示间断停顿(如,古之学者必有师)或“者也”连用其后不断。 2.“也”常用在句间,表句间语气舒缓,诵读时不停顿(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后不断。 3.“乎”有时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如:生乎吾前),其后不能断句。 常见的固定句式 表示感叹的固定格式 1、何其……也(译为“多么……啊”。) 2、一/壹何……(译为“多么……啊”) 3、(其)……之谓也/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4、直/特……耳(只不过……罢了!) 5、惟……耳(只是……罢了!) 表揣度的固定格式 1、得无……乎/耶/邪 (可译为"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2、无乃……乎(耶)(译为“恐怕……吧?”)(兼表反问) 3、……庶几……欤(……或许……吧?) 4、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 表疑问的固定格式 1、可得……欤 2、孰与……乎 3、如……何 4、奈……何 5、若……何 6、何……焉为 7、何也(何……也)8、何哉(何……哉)9、何以……?10、何所……?11、何为……? 表反问的固定格式 1、何……之有 2、何……为(何辞为?) 3、不亦……乎(不亦说乎?) 4、安……哉 5、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6、得无……乎(得无异乎?) 7、其……乎/也/耶 8、况…乎 表选择的固定格式 1、与其……孰若(无宁) ……(可译为“与其……哪里比得上(不如)……”。) 2、“不……,则……”、“不……即……”(可译为“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3、……,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4、“非……则……”,“非……而……”,(可译为“不是……就是……”,“不是……却”。) 被动句式 1、为……所… 2、受……于…… 3、见……于…… 【自我预习】——高考回放 (山东卷)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 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至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 主将接受命令后,国君就令太史占卜,斋戒三天,前往太庙,钻炙龟甲,选择吉日,向将帅颁授斧钺。到了吉日,国君进入太庙门,面向西站立;主将随之进入太庙门,面向北站立。 【教材练习】 一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如何“断句”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如何“断句”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如何“断句”?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是容易丢分的,想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先学会怎么断句,下面详细介绍了文言文的学习要领。 通读文段明大义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要想断句,先要把有关的文段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段乃至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若为记叙文。则先理出其记叙的要素;若为说明文,则先看出其对象和层次;若为议论文,则先读出其论点和论据。在领会文段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断句。 例1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注:①桀:夏桀,暴君。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要给这个句子断句,不理解句意是很难达到目的的。要理解句意,先要理解文意。这个文段是说,“今之事君者”一味地追求开辟疆土、充实府库、结交外国、打仗必胜,而不向往

王道、追求仁政,孟子认为这与民贼无异,是辅佐夏桀的做法。按照现在的治国之策,不改变当今的习惯,即使把天下给他。也不能稳坐王位一天。按照这种理解,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实词、句法多联系 在通读文段的基础上,注意联系自己掌握的古代汉语词句的知识(词法、句法等)来断句。例如,名词经常作主语或宾语,动词、形容词经常作谓语。一般来讲,动词的前后都不能断开(省略句除外),因为它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但是不及物动词作谓语例外。文言语段中常出现一些对话或引文。古人常用“日”“云”“言”等几个字来表示。一般情况下,发现了这几个字,后面即可断开。 例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部分用“/”断句。 乡人管彦少南方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 “而未知名”即还没有出名。意思完整,应当断开;“裒独以为必当自达”中,“裒”即王裒,“必当自达”是“以为”的宾语,也应停顿;“拔而友之”承前省略了“裒”,“拔”即提拔,“友”属于意动用法,代词“之”是“拔而友”的宾语,意思是提拔他并和他做朋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是一个承接关系的复句,两家的孩子刚刚出生,就互许婚姻,所以“生”“便”之间要断开。正确答案为: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

文言文断句复习导学案(公开课)教学文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 ------------------------- 文言文断句 一、学习目标:学会正确断句的方法。 二、课时安排:1 课时 三、知识链接什么叫“断句” ?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文章中并无停顿的标志,读时需要在理解的基 础上自己处理 停顿,也就是所说的“句读(j u d cu)”,这分析停顿的过程叫断句。 四、复习过程 1、教师激趣导入(所以,正确断句很重要,断错了位置,意思就改变了。那么,断句有没有规律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一下吧!) 2、明确学习目标 3、断句方法复习指导明确:文言文断句要在通读全文的前提下,结合上下文揣摩句意,在基本理解句意 后 划分停顿。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小方法来断句。这些小方法反过来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意。 师:请同学们读下列句子,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1、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孔子云/ 何陋之有 3、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4、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5、公输盘曰/ 夫子何焉为 师:断句小提示1:借助对话标志断句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以“曰”、“云”、“言”、“问”为标志。 (应考虑在这些字的后面点断,“问”字后面有宾语的应在宾语后点断。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曰”,而把主语省略。) 师:我们学过的课文如《孙权劝学》《公输》《曹刿论战》等都是以描写对话为主的文言文,同学们只要多读几遍即可把握这类句子。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断句的第二种小方法:借助文言虚词断句,请同学们自由读下面的虚词和例句。 断句小提示2: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常见的5 种情况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 高考文言文复习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文言文阅读会考选择题、翻译题及断句题。高三网小编整理了最实用的文言文断句方法和技巧,帮助广大高考生搞定文言文断句题型,确保在文言文阅读中少失分。 1.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由简单句式入手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抓住“曰、云、言” GAGGAGAGGAFFFFAFAF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广东卷中的“史官曰”。 4.常用虚词是标志 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GAGGAGAGGAFFFFAFAF

江苏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之句读停顿内容概括学案无答案

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之句读停顿内容概括 【学习目标】 1. 归纳文言文句读停顿的方法,并能用方法划出句子的准确停顿。 2. 知晓文言文内容概括提炼的注意点,并能在实际解题时运用。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崇明老人记 [清]陆陇其 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①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伯仲叔季②,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日:“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日:“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乃以一餐为率③,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④献寿。率⑤以为常。 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⑥。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老人胜,辄踊跃归。亦率以为常。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注】①鬻(yù):卖。②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③率(lǜ):文中指频次。④称觞(shāng):举杯。 ⑤率(shuài):大致,一般。⑥樗蒲(chūpú):古代一种游戏。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2.文中两次写到“率以为常”,请依次分别概括所指的两件事。 (1)第②节中“率以为常”指 (2)第③节中“率以为常”指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崇明老人的子女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中华美德。 【方法点拨】

高考文言文断句导学案

2016 年高考文言文断句导学案 、高考真题导入 1、(2015 全国卷新课标 I ) 文言文阅读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袺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 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偹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 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 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 事中,进兵部尚书。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宣和末 //高丽入贡 //使者所过 //调夫治舟 //骚然烦费 //傅言 //索民力以妨农功 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 //奏贬蕲州安置 // B 宣和末 //高丽入贡 //使者所过 //调夫治舟 //骚然烦费 //傅言 //索民力以妨农功 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 //贬蕲州安置 // C 宣和末 //高丽入贡使者 //所过调夫治舟 //骚然烦费 //傅言 //索民力以妨农功 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 // 同苏轼奏 // 贬蕲州安置 // D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 //所过调夫治舟 //骚然烦费 //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 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 //奏贬蕲州安置 // 【答案】 A 【解析】从动词和名词的关系来看,动词“贡、过、谓”的发出者分别是“高丽、使者、 宰相”,所以以上动词应该紧跟着发出动作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故可以排除 C 、 D 。而 选项 A 、B 的不同只在于动词“奏”的主语是谁,很明显, “奏”不是孙傅自己发出的,也 不是突然冒出的苏轼发出的,而是宰相发出的动作,故“奏”不应紧跟名词“苏轼” ,所以 排除 B 。 2、 (2015 山东卷 ) 文言文阅读 武王问太公曰: ”立将之道奈何? ” 太公曰:“凡国有难 .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 ‘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 将军帅师应之也。 '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 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 ‘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 。复操斧持 柄,授将其刃,曰: ‘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 。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 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将既受命 /乃令太史卜斋 /三日之太庙 / 钻灵龟 /卜吉日 /以受斧钺 B 、将既受命 /乃令太 / 史卜斋三日 /之太庙 /钻灵龟 /卜吉日 /以受斧钺 C 、将既受命 /乃令太史卜 /斋三日 /之太庙 /钻灵龟 /卜吉日 /以受斧钺 D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答案】 C 【解析】注意陈述对象的变化,事件的切分 二、小练习 1、给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 “无为客通。 ”齐人有请者曰: “臣请三言而 已矣 !益一言,臣请烹。 ”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 “海大鱼。”因反走。君曰: “客有于 此 。” 客 曰 :“ 鄙 臣 不 敢 以 死 为 戏 。” 君 曰 :“ 亡 , 更 言 之 。” 对 曰 : “ 君 不 闻 大 鱼 乎 网 不 能 止 钩 不 能 牵 荡 而 失 水 则 蝼 蚁 得 意 焉 今夫 齐 亦 君之 水 也 君 长有 齐 荫 奚以 薛 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 无益也。”君曰:“善。” 2、用“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贫贱之致物也难, 虽欲过之奚由 ?出则 以 车 入 则 以辇 务以自 佚 命之 曰 招蹶 之 机肥 肉 厚酒 务 以自 强 命之 曰 烂肠 之 食靡 曼 皓 齿 郑 卫之 音 务以自 //而于中国无丝 //而于中国无丝 //而于中国无丝

2020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断句、解词、译句)学案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解词、译句) 一、【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方法】(1)主语和谓语之间(优先停顿)、动词和宾语之间要停顿(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可以不停顿)。例:先帝/不以/臣卑鄙。(2)发语词后要停顿(优先停顿),如“至于”、“夫”、“若夫”、“盖”、“且”等。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3)句首关联词后要停顿(优先停顿)。例:然则/何时而乐耶?(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5)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诗意个复音词的,要分开。例:可/以一战。(6)在表转折关系的“而”“则”前停顿。(7)“也”“乎”等语气词若在句中,后面要停顿。 二、【解词和译句】文言词语分实词和虚词。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虚词主要有:之、其、而、以、于、为、也、乎、夫、焉。 1、词语理解的方法:扩字法。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主要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要扩词;积累法。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积累起来,以便自如地理解运用;揣测法。联系上下文揣测其意义,这种方法切忌脱离文本,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测。 2、六字翻译法: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古文今译六字法:对译法、增删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补译法,简括为“对、增、移、留、换、补”六字。 对译法:就是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的文言词。如“野芳发而幽香”,可译为“野花开散发出清幽的香味”。 增删法:就是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变成双音节词。如“齐师伐我”,可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对少数没有相当的词表示的文言虚词可以不译或删去。“夫环而攻之”中的“夫”在译文时可以删去。 移位法:对一些与现代汉语句式结构不相同的文言句子,在译文时应换成现代汉语的语序加以调整。如“何陋之有”,是“有何陋”;又如“战于长勺”,应按照“于长勺战”的语序来翻译。 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国号、帝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不必另作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巴陵”可照录不译。 替换法:对少数文言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在译文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如“吾欲之南海”中的“吾”替换为“我”,“之”替换为“去”,全句应译为“我想要去南海”。 意译法: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3、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忠于原文内容,不随心所欲,抛开原文,凭空编造;通顺流畅,不要使句子文白夹杂;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在准确传达原意的基础上,尽量使语言生动。 三、跟踪练习: (一)读《冰雪文序》张岱,完成问题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若①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②鱼与龙不之觉耳。 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③人挹④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⑤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①若:像。②特:只不过。③恣:放纵,任凭。④挹(yì):舀。⑤奚(xī):什么。 1.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