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章 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不包括

A 双向性

B 相对不疲劳性

C 绝缘性

D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E 生理完整性2.关于兴奋在中枢的扩布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有中枢延搁

B 总和

C 不衰减

D 单向扩布

E 兴奋节律的改变

3.参与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受体属于

A 毒蕈碱受体

B N型ACh门控通道

C M型ACh门控通道

D促代谢型受体 E突触前受体

4.兴奋性化学突触的传递过程不包括

A 突触前膜的Ca2+内流

B 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

C 突触后膜的超极化

D 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电位

E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升高

5.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 突触前膜的预先超极化 B突触前膜的预先去极化

C 突触前抑制性递质释放过多 D突触前抑制性递质释放过少

E 突触后膜的超极化

6.脊髓内由Renshaw细胞构成的回返性抑制使用的神经递质是

A 乙酰胆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γ-氨基丁酸

D 多巴胺

E 甘氨酸

7.抑制性突触的产生过程不包括

A 突触前膜的预先去极化

B 突触后膜超极化

C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D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E 有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

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增高?

A Na+ 、K+ 、Ca2+ 尤其是 Ca2+

B Na+ 、K+ 、尤其是Na+

C K+ 、Ca2+ 、Na+尤其是K+

D Na+ 、K+ 、Cl-尤其是Cl-

E K+ 、Ca2+ 、Cl-尤其是Ca2+

9.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增高?

A Na+

B K+

C Na+和K+

D Ca2+

E Cl-

10.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首先产生于下列哪个部位?

A 胞体

B 树突起始处

C 轴突起始处

D 轴突分支处

E 树突棘

11.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侧枝与Renshaw细胞间的突触传递使用的递质是A 乙酰胆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γ-氨基丁酸

D 多巴胺 E甘氨酸

12.反射活动的简单与复杂关键在于反射弧的哪个部分?

A 感受器

B 传入神经纤维

C 反射中枢

D 传出神经纤维

E 效应器

13.中枢活动的后放效应主要是由于神经元池中存在着哪种联系方式?

A 辐散式联系

B 聚合式联系

C 单突触联系

D 连锁式联系

E 环路式联系14.与丘脑的感觉接替无关的感觉传导道是

A 视觉传导道

B 听觉传导道

C 嗅觉传导道

D 本体感觉传导道

E 浅感觉传导道

15.来自特异投射系统的神经纤维主要终止于

A 大脑皮层中央后回的第四层

B 中央前回的第四层

C 中央后回的各层

D 中央前回的各层

E 丘脑腹后外侧核

16.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的特点不包括

A主要起自丘脑髓板内核群 B 点对点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

C 失去了特异性感觉传导功能

D 是各种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途径

E 进入大脑皮层后分布在各个层次

17.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特征不包括

A 多突触接替

B 易受药物的影响而发生传导阻滞

C 刺激该系统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

D 主要是通过丘脑特异投射系统而发挥作用

E 是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

18.大脑皮层第一体感区的功能特征不包括

A 位于中央后回

B 代表区的大小与体表部位的面积大小有关

C 上行感觉纤维交叉投射

D 投射区的总体安排是倒置的

E 头面部代表区的内部安排是正立的

19.传导慢痛和内脏痛的神经纤维主要是

A Aα纤维

B Aγ纤维

C Aδ纤维

D B 类纤维

E C类纤维

20.内脏痛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 引起情绪反应

B 定位不明确

C 传入神经纤维属于Aγ

D 对内脏的牵拉刺激敏感

E 主要表现为慢痛

21.以下哪种研究方法在揭示皮层感觉代表区的规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 记录脑电图

B 记录皮层诱发电位

C 记录皮层电图

D 记录事件相关电位

E 膜片钳

22.脑电图对于以下哪种疾病的诊断有重要辅助作用?

A 癫痫

B 精神分裂症

C 高血压

D 糖尿病

E 智力低下

23.脑电图的主要波形,按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A α-β-θ-δ

B β-α-θ-δ

C α-β-δ-θ

D β-α-δ-θ

E δ-θ-β-α

24.异相睡眠的主要特点有

A 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

B 血压下降

C 心率减慢

D 做梦

E 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升高

25.当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引起

A 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

B 梭内肌收缩

C 肌梭的敏感性增强

D 梭外肌收缩

E 梭内肌与梭外肌同时收缩

26.当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引起

A 肌梭传入冲动增加

B 梭外肌收缩减弱

C 梭内肌收缩减弱

D α-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减少

E α-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不变

27.在下列关于肌紧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屈肌的肌紧张表现明显

B 主要的生理意义是维持站立姿势

C 肌紧张的反射中枢在脊髓

D 肌紧张的感受器是肌梭

E 表现为同一肌肉不同运动单位的交替性收缩

28.在哺乳动物的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会出现

A 脊髓休克

B 去大脑僵直

C 去皮层僵直

D 呼吸暂停

E 血压增高

29.在脊髓作为反射中枢的反射活动中,不包括

A 屈肌反射

B 腱反射

C 血管张力反射

D 排尿反射

E 翻正反射

30.震颤麻痹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 纹状体的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异常

B 黑质的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受损

C 红核的神经递质释放量异常

D 下丘脑的调节功能异常

E 边缘系统的调节功能异常

31.关于小脑对随意运动的调节功能,错误的是

A 通过小脑脊髓束对运动进行调节

B 接受脊髓小脑束的本体感觉传入

C 脊髓小脑主要调节肌紧张

D 前庭小脑参与维持身体的平衡

E 皮层小脑参与运动计划的形成和运动程序的编制

32.关于大脑初级运动皮层的特征,错误的是

A 对躯体运动的交叉性支配

B 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C 运动区定位的总体安排是倒置的

D 接受来自皮肤的浅感觉传入

E接受来自关节肌腱等深部的感觉冲动

33.控制四肢远端肌肉精细运动的传导通路是

A 皮质脊髓束

B 顶盖脊髓束

C 网状脊髓束

D 皮质脑干束

E 前庭脊髓束34.小儿麻痹遗留的肢体肌肉萎缩主要是由于

A 脊髓血液供应不足

B 神经-肌接头部位的兴奋传递功能降低

C 失去了运动神经对肌肉的营养作用

D 高位中枢的抑制作用加强

E 高位中枢对脊髓的易化作用减弱

35.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神经支配不包括

A 皮肤和肌肉的血管

B 汗腺

C 心肌

D 骨骼肌

E 平滑肌

36.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所引起的机体变化不包括

A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B 心跳减慢

C 促进胃肠运动

D 促进消化液分泌

E 促进胰岛素分泌

37.下丘脑在内脏调节中的作用不包括

A 摄食

B 水平衡

C 生物节律

D 内分泌

E 排便反射

38.突触前受体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A 调节突触前膜的Ca2+内流

B 调节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

C 促进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

D 促进囊泡膜的再循环

E 机制突触前膜转运体的活动

39.传入侧支性抑制的形成是由于

A 突触前膜的预先去极化

B 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C 兴奋性神经递质破坏过多

D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E 突触前膜的预先超极化

40.既参与突触前抑制,也参与突触后抑制的神经递质是

A γ-氨基丁酸

B 甘氨酸

C 多巴胺

D 谷氨酸

E 5-羟色胺

41.下列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有静息电位而没有动作电位

B 有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C 有分裂再生能力

D 具有缓冲胞外K+的功能

E 具有摄取神经递质的功能42.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的起始核团是

A 髓板内核群

B 腹后核

C 感觉接替核

D 联络核

E 接替核和联络核43.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 刺激的强弱

B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C 传入与传出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D 反射中枢的突触接替次数

E 效应器的敏感性

44.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

A 翻正反射

B 紧张性肌牵张反射

C 腱反射

D 屈肌反射

E 交叉伸反射

45.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的功能主要是

A 抑制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B 直接兴奋α-运动神经元

C 提高肌梭的敏感性

D 发动肌牵张反射

E 抑制肌牵张反射

二、问答题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何不同?解释其形成原因。

2.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与中枢的突触传递有何异同?

3.试述经典突触传递过程。

4.试述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形成机制和生理意义。

5.试述丘脑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

6.内脏痛与皮肤痛比较有哪些特点?

7.脊髓能完成哪些主要的反射?各自的反射弧与生理意义是什么?

8.脊休克的形成与恢复说明了哪些问题?

9.如何理解在运动调节过程中的"最后公路"原则?

10.低位脑干在运动调节中有何作用?

11.大脑皮层在运动控制和调节中有何作用?

12.试述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内脏调节中的作用。

13.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在内脏活动的调节中各有何作用?

14.两个睡眠时相的特征和生理意义是什么?

第十一章神经系统参考答案

1.(D)2.(C)3.(B)4.(C)5.(B)6.(E)7.(A)8.(B)9.(E)10.(C)

11.(A)12.(C)13.(E)14.(C)15.(A)16.(B)17.(D)18.(B)19.(E)

20.(C)21.(B)22.(A)23.(B)24.(D)25.(D)26.(A)27.(A)28.(B)

29.(E)30.(B)31.(A)32.(D)33.(A)34.(C)35.(D)36.(A)37.(E)

38.(B)39.(D)40.(A)41.(A)42.(A)43.(D)44.(B)45.(C)

系统解剖复习习题 神经系统(中文)

网络练习题(神经系统部分) 杨新文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神经系统的的描述哪一项就是正确的? A、脊髓表面的灰质称皮质。 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与脑神经。 C、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髓与脊神经。 D、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在中枢聚集,称神经节。 E、按部位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 2、成人脊髓下端平齐 A、第1腰椎体下缘 B、第2腰椎体下缘 C、第3腰椎体下缘 D、第1骶椎体下缘 E、第2骶椎体下缘 3、脊髓第6颈节段平对 A、第4颈椎体 B、第5颈椎体 C、第6颈椎体 D、第7颈椎体 E、第8颈椎体 4、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胞体或轴突受损伤时,它所支配的骨骼肌失去随意运动,表现为 A、不能完成反射活动 B、肌张力增高 C、不出现肌萎缩 D、属痉孪性瘫痪 E、伴有痛温觉消失 5、关于楔束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A、位于脊髓后索全长 B、主要传导下肢的深感觉与精细触觉 C 、在脊髓后索中位于薄束的内侧 D、属第二级感觉纤维 E、起于中胸部T4以上的脊神经节细胞 6、脊髓空洞症(即脊髓中心部位产生空洞)临床表现为

A、引起双侧相应部位痛温觉消失 B、引起双侧相应部位运动障碍 C、引起双侧损伤部位以下痛温觉消失 D、引起双侧损伤部位以下运动障碍 E、引起双侧损伤部位以下痛温觉消失与运动障碍 7、唯一自脑干背面出脑的脑神经就是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三叉神经 D、展神经 E、面神经 8、下列哪个核团发出舌咽神经的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A、上泌涎核 B、下泌涎核 C、疑核 D、孤束核 E、楔束核 9、支配瞳孔括约肌与睫状肌的节前纤维起于 A、动眼神经核 B、动眼神经副核 C、滑车神经核 D、展神经核 E、面神经核 10、关于原裂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A、将小脑分成叶片的浅沟 B、绒球小结叶与小脑半球之间的沟 C、绒球小结叶与小脑后叶之间的沟 D、小脑前叶与小脑后叶的分界 E、小脑下面前1/3与后2/3交界处的横行深沟 11、关于丘脑的描述错误的就是 A、背侧面的外缘处有前后走向的丘脑髓纹 B、内侧面参与构成第三脑室的旁壁 C、以下丘脑沟与下丘脑分界 D、外邻端脑的内囊

神经系统疾病试题

一、A型选择题 1 关于中央性尼氏小体溶解下列哪项不正确: A.是不可逆的病变 B.神经细胞肿胀、变圆 C.胞核偏位 D.胞浆苍白均质状 E.神经元与轴突断离时可出现 2 神经元急性坏死的镜下特点不包括: A.神经元核固缩、胞体缩小 B.胞浆尼氏小体消失 C.红色神经元 D.泡沫细胞 E.鬼影细胞 3 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扩张积水: A.脉络丛乳头状瘤 B.室间孔阻塞 C.导水管阻塞 D.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阻塞 E.蛛网膜下腔粘连 4 关于婴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为主 B.颅内压升高症状 C.角弓反张 D.脑脊液中糖原减少 E.脑脊液培养可找到病原体 5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 A. 小胶质细胞增生 B. 神经细胞变形坏死 C. 软化灶形成 D. 早期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 E. 病变以大脑皮质、基底核及视丘最为严重 6 脊髓灰质炎具有以下特点,除外: A.显性感染中麻痹型最少见 B.以脊髓腰膨大病变最严重 C.瘫痪常发生在下肢 D.不会引起吞咽困难 E.晚期可见受累脊髓前根萎缩、变细 7 下列哪种镜下改变有助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 A.血管套 B.噬神经现象 C.卫星现象 D.筛网状软化灶 E.小胶质细胞结节

8 感染狂犬病的人或动物,脑部主要的组织学特征是: A.Lewy 小体 B.神经纤维缠结 C.Negri小体 D.Duret小体 E.淀粉样斑块 9 下列不符合沃一弗综合征的是: A.周围循环衰竭 B.皮肤大片紫癜 C.双侧肾上腺严重出血 D.蛛网膜下腔多量脓液堆积 E.见于暴发型流行性脑脊膜炎 10 缺血性脑病不会发生下列哪种情况: A.大脑白质首先受累 B.急性死亡的重症患者尸检可无典型的神经元急性坏死 C.大脑皮质层状坏死 D.海马锥体细胞损伤、脱失、胶质化 E.边缘带梗死 11 脑梗死和脑挫伤相区别的形态学特征是: A.病变区灰质暗淡,与白质分界不清 B.病变局部水肿,杂有出血点 C.病变呈楔形,底朝表面,尖端位于深层 D.病变区皮质全层坏死 E.病变区皮质浅层分子层结构完好 12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经 A. 消化道 B. 呼吸道 C. 输血 D. 蚊虫叮咬 E. 密切接触 13 下列哪项脑脊液检查结果不支持为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 A. 含大量中性粒细胞 B. 蛋白增多 C. 糖含量增高 D. 涂片找到肺炎球菌 E. 脑脊液浑浊、灰黄色或黄白色 14 镜下见瘤细胞排列形成典型菊形团的是: A.星形胶质细胞瘤 B.少突胶质细胞瘤 C.髓母细胞瘤 D.神经鞘瘤 E.脑膜瘤 15 脑膜瘤的基本类型不包括:

神经系统总论

神经系统总论 一、神经系统区分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中枢部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部即周围神经系统,分脑神经和脊神经。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周围神经按分布,可区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周围神经有运动成分和感觉成分,分别称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或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内脏神经分布于心肌、平滑肌和腺体,不受主观意识控制,又称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植物神经的传出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和付交感神经。 二、神经系统组成 神经系统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1.神经元neuron 分类 依突起的多少: 假单极神经元pseudounipolar neuron 双极神经元bipolar neuron 多极神经元mutipolar neuron 依功能:

感觉神经元sensory neuron 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 联络神经元 依轴突的长短: Golgi I型(长) Golgi II型(短) 依神经元内所含递质: 种类较多 神经纤维的类别: 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 突触synaps: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突触间隙 2.神经胶质 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 少突胶质细胞oigodendrocytes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反射弧reflex arch: 感受器——感觉中枢——神经中枢——运动神经——效应器 四.神经系统的术语 白质、灰质 皮质、髓质 神经、神经纤维 神经节、神经核 脑神经 一、十二对脑神经出脑部位: 端脑:嗅神经 中脑: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脑桥: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延髓: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二、脑神经的纤维成份共7种: 感觉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特殊感觉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特殊感觉纤维、运动纤维、一般躯体运动纤维、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9-周围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答案资料

周围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答案 【填空题】 1.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物质基础是反射弧,包括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2.31对脊神经包括8 对颈神经,12 对胸神经, 5 对腰神经, 5 对 骶神经和 1 对尾神经。 3.脊神经中含有4种纤维成分,即躯体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 4.脊神经干很短,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4支即前支、后支、脊膜支 和交通支。后者又可分为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 5.在人类胸神经前支保持原有的节段性走行和分布,其余各部脊神经前 支交织成丛,形成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4个神经丛。 6.颈丛皮支主要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 ,肌支主要有膈神经。 7.臂丛有三个束,分别称为内侧束、后束和外侧束。 8.臂丛在锁骨下部有至上肢的五大分支,即肌皮神经、正中神经、 尺神经、桡神经和腋神经。 9.支配前锯肌的神经是胸长神经,支配背阔肌的神经是胸背神经, 支配肱桡肌的神经是肌皮神经,支配三角肌的神经是腋神经,支配拇收肌的神经是尺神经。 10.肱骨外科颈骨折时,易损伤腋神经,致方形肩畸形;肱骨中段骨 折,易损伤桡神经,致垂腕畸形;肱骨内上髁骨折,可能损伤尺神经,致爪形手畸形。 11.股神经最长的一个皮神经称隐神经,大腿肌前群由股神经支配, 内收肌群主要由闭孔神经支配,后群肌主要由坐股神经支配。12.臀大肌由臀下神经支配,股二头肌由坐骨神经支配,腓肠肌由 胫神经支配,胫骨前肌由腓深神经支配。 13.腓骨颈骨折常伴随腓总神经损伤,导致小腿肌前群和外侧群瘫 痪,呈马蹄内翻足畸形。 14.胫神经损伤后主要表现为小腿后群肌无力,出现钩状足畸形。 15.脑神经中含有7种纤维成分,即: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特殊躯体感 觉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16.脑神经中,属于感觉性的脑神经有嗅神经、视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属于运动性的脑神经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属于混合性的脑神经有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17.动眼神经分别支配眼球的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 上睑提肌、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18.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名称是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19.一侧展神经损伤可引起外直肌瘫痪,产生内斜视。 20.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的分支有鼓索、岩大神经和镫骨肌神经; 其颅外分支有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九)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 1.属于病理反射的检查是( ) A.角膜反射 B.膝腱反射 C.巴宾斯基征√ D.凯尔尼格征 E.布鲁辛斯基征 解析: 2.对瘫痪患者的护理,下列错误的是( ) A.保持肢体功能位 B.观察呼吸肌有无麻痹 C.鼓励患者自主运动 D.穿脱衣服时,先穿健侧,并先脱患侧√ E.鼓励患者适度患肢功能锻炼 解析: 3.原发性癫痫原因不明,最可能的相关因素是( ) A.脑膜炎 B.恶性脑肿瘤 C.遗传因素√ D.脑外伤 E.尿毒症 解析: 4.对昏迷患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

A.患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 B.吸痰严格无菌操作,每次吸痰不超过25秒√ C.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压疮 D.每日做口腔护理 E.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解析: 5.脑血栓形成的超早期治疗时间一般是指发病后的( ) A.1 h内 B.2 h内 C.3 h内 D.4 h内 E.6 h内√ 解析: 6.发现脑出血患者突然出现脑疝症状,在通知医师的同时首先应( ) A.给予吸氧 B.静脉滴注甘露醇√ C.静脉滴注5%葡萄糖 D.置于高枕位 E.尽快准备辅助呼吸 解析: 7.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护理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 ) A.避免搬动 B.各项操作要轻柔 C.头部略低,防止脑缺血√ D.液体人量每日不超过1 500 ml

E.头部置冰袋 解析: 8.护理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以下哪项不妥( ) A.帮助心理康复 B.病情稳定后开始锻炼 C.进食后保持卧位√ D.训练自行排尿 E.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 解析: 9.吉兰.巴雷综合征最早出现的表现是( ) A.下肢远端迟缓性瘫痪√ B.肌肉萎缩 C.四肢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 D.尿潴留 E.呼吸肌麻痹 解析: 10.诊断癫痫的主要依据是( ) A.体格检查 B.头部X线片 C.脑CT、MRI D.脑脊液检查 E.病史和脑电图√ 解析: 11.癫痫持续状态首选药物是( ) A.苯巴比妥钠注射

中枢神经系统教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临床医技课使用教材临床医技学 讲授内容神经系统的放射诊断第五篇第二章(页码180-221) 教学时数 2学时授课时间 2007年1月3日3-4节授课人龙玉授课形式课堂讲授 教学方法讲授法班种年级2003级中医专业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对颅脑的影像检查方法有较全面的认识,熟悉常见病的影像诊断。 二、教学分级要求 1.了解神经系统的X线及CT检查方法 2.掌握颅脑CT的正常表现 3.熟悉颅脑常见病的CT表现:颅脑外伤与脑血管疾病 4.了解神经系影像常见英语词汇及征象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颅脑外伤之颅内出血的分类及CT表现。 2.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 (二)教学难点 硬膜外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

教案续页 一、检查方法(15分钟) (一)头颅平片:外伤 (二)DSA脑血管造影:肿瘤,血管病变 (三)CT扫描:应用广泛 平扫,增强,CTA,MPR,3D CT脑灌注成像 (四)MRI扫描 SE,水抑制,弥散,灌注为目前常用。 MRS能够提供肿瘤或正常脑组织的代谢信息,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目前在临床应用方面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 (五)脊髓造影 常规脊髓造影 CTM MRM 二、正常影像解剖(30分钟,CT/MR图片逐层讲解) (一)颅骨X线正侧位片解剖:颅缝,血管压迹 (二)脑CT/MR解剖:以图片讲解CT/MR常规扫描各层面中大脑、小脑、脑干及脊髓的影像解剖,打好阅片基础。 三、脑血管疾病(以CT/MR病例讲解,30分钟) (一)脑梗塞(5分钟) 1.CT表现 超急性期(最初4~6小时):CT检查脑实质密度多无明显异常。当梗塞面积较大时,可见脑皮质密度稍降低,正常脑灰白质分界模糊、消失,脑沟变浅。 急性期:(2~5天):表现为低密度灶,周围脑沟变浅、消失。 亚急性期(1~2周):组织坏死和水肿逐步达到高峰(发病后3~5天),仍表现占位效应;7~10天水肿逐渐消退,一般于2~3周完全吸收,占位效应消失。 慢性期:脑软化灶,其周围脑沟、脑池和脑室扩大,皮质萎缩。

神经系统练习题(含答案)

神经系统疾病》练习题 一、A1 型单选题 1、可表现为急性突发性头痛的疾病是 A、脑血管疾病 B、脑肿瘤 C、高血压 D、败血症 E、急性中毒 答案:A 2、保持急性意识障碍病人呼吸道通畅的护理,错误的措施是 A、仰卧位 B、肩下垫高 C、及时吸痰 D、抽搐者进行适当约束 E、有幻觉者要防止 走失和伤人毁物 答案:A 3、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见于 A、椎间盘脱出症 B、多发性神经炎 C、内囊病变 D、桥脑损害 E、脊髓横贯性损害答案:B 4、病变同侧面部感觉缺失和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此种感觉障碍称之为 A、末梢型 B、后根型 C、节段性 D、传导束型 E、交叉型 答案:E 5、一侧面部和肢体运动障碍。称之为 A、单瘫 B、偏瘫 C、交叉性瘫痪 D、截瘫 E、局限性瘫痪 答案:B 6、截瘫常见于 A、周围神经病 B、内囊出血 C、脊髓横贯性损害 D、高颈段病变 E、肌病 答案: C 7、不符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一项是 A、病损部位在大脑皮质、内囊、脊髓等 B、无明显的肌萎缩 C、肌张力痉挛性降低 D、 腱反射亢进E、病理反射阳性 答案: C 8、破伤风病人的角弓反张位,其肌张力的改变称之为 A、僵硬 B、强直 C、痉挛 D、僵直 E、震颤 答案:D 9、上运动神经元性病变引起的肌肉僵硬、活动受限,其肌张力的变化称之为 A、折刀样强直 B、不随意运动 C、共济失调 D、扭转痉挛 E、铅管样强直 答案:A 10、处于脑出血急性期的病人,定时翻身应注意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A、动作轻柔 B、保护关节 C、防止牵动头部 D、观察受压情况 E、协助生活护理 答案:C 11、护理有吞咽障碍的病人进食,不妥的措施有 A、病人取坐位、头稍前倾 B、提供安静的进食环境,进食时不要说话 C、小口、慢咽,充分 咀嚼,尽量自己进食D、有面瘫者,宜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舌根部E、进食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误吸的表现答案: D 12、三叉神经痛不应有的表现是 A、面部发作性剧痛 B、患侧面部皮肤粗糙 C、痛性抽搐 D、随病程的延长面部痛觉减退 E、有触发点 答案:D

第二章_神经系统(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试题)

第二章神经系统 一、单选题(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基底节结构() A、尾状核 B、豆状核 C、屏状核 D、杏仁核 E、丘脑 2、小脑桥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为() A、胆脂瘤 B、脑膜瘤 C、听神经瘤 D、垂体瘤 E、畸胎瘤 3、下列疾病中,可发生交通性脑积水的是() A、桥小脑角肿瘤 B、先天性中脑导水管狭窄 C、脑膜炎 D、松果体瘤 E、小脑胶质瘤 4、脑梗死是按什么分布的() A、脑实质 B、脑白质 C、脑叶 D、脑沟 E、脑血管分布区 5、高血压出血常见的部位是() A、壳核出血 B、丘脑出血 C、尾状核头出血 D、内囊出血 E、基底节出血 6、颅咽管瘤的钙化多呈() A、块状 B、蛋壳样 C、散在钙化 D、毛线团样 E、爆米花样 7、不属于脑室系统的是() A、中脑脚间窝 B、左右侧脑室 C、第三脑室 D、第四脑室 E、中脑导水管

8、下列哪类肿瘤一般不发生钙化() A、颅咽管瘤 B、垂体微腺瘤 C、脑膜瘤 D、室管膜瘤 E、少枝胶质细胞瘤 9、儿童四脑室内呈“塑形”或“钻孔”样生长的占位性病变。首先考虑() A、脉络丛乳头状瘤 B、表皮样囊 肿 C、淋巴瘤 D、生殖细胞瘤 E、室管膜瘤 10、脑肿瘤的间接征象是() A、密度 B、大小 C、形态 D、多少 E、脑水肿 11、星形细胞瘤分四级,属I级星形细胞瘤特点的是() A、常无增强 B、团状增强 C、花冠状增强 D、瘤周水肿明显 E、有占位效应 12、不发生脑膜瘤的部位是() A、大脑镰旁 B、大脑凸面 C、幕切迹 D、桥小脑角区 E、侧脑室外侧白质区 13、关于听神经瘤描述错误的是() A、脑外肿瘤 B、内耳道口扩大 C、常有强化 D、可坏死、囊变 E、一般不影响第四脑室 14、垂体瘤的CT表现不正确的是() A、蝶鞍扩大 B、鞍底下陷 C、瘤周水肿 D、肿瘤有强化 E、垂体柄移位 15、关于颅咽管瘤CT表现错误的是()

第九章 神经系统

第九章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我们知道机体各部分的功能得以正常进行,要靠神经、体液和自身三种调节方式进行调节,其中神经系统是起着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那么,神经调节的主要方式和特点,我们已在第一章绪论中进行了讨论,请大家进一步回顾。在这里我们主要复习一下神经系统的组成。 二、神经纤维的传导特性 从神经元的组成中,我们了解到轴突离开胞体一段距离后获髓鞘,称为神经纤维。神经细胞兴奋后,沿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称为神经冲动,而神经纤维的基本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 神经纤维的传导特性有四: 1.生理完整性 2.双向性 3.相对不疲劳性

4.绝缘性 三、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 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有突触传递、非突触传递和局部神经元回路。 1.突触传递 从上面的框图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通常我们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相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称为突触。 突触的结构、分类及传递特征等我们将在后面进行讨论。 2.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3.局部神经元回路 局部回路神经元:中枢内某些神经元轴突短或无轴突,它们的轴突或树突仅在某一中枢部位内部起联系作用,并不投射到远隔部位,这些神经元称为局部回路神经元。局部神经元回路:由局部回路神经元及其突起构成的神经元间的联系通路,称为局部神经元回路。这种神经元间的联系通路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提到过,比如呼吸一 章中呼吸节律的形成原理,“局部神经元回路反馈控制学说”。 四、突触 1.突触的分类

根据突触发生的部位分类:轴突-胞体突触 轴突-树突突触 轴突-轴突突触 根据突触信息的传递物分类: 化学性突触:突触处的信息传递物是化学递质。这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 电突触:也称缝隙连接。 根据对后继神经元的影响分类: 兴奋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对后神经元的影响结果是后神经元发生兴奋。 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对后神经元的影响结果是后神经元发生抑制。 2.突触的结构 突触小体: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一般反复分支形成许多小支,其末端膨大成球形,称为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可贴近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 由此可知,一个神经元可与多个神经元发生联系,也可受多个神经元的影响。突触的构成: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3.突触的传递过程 神经冲动→突触前膜→钙离子的通透性↑、钙离子内流→突触小体前移→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递质与后膜特异受体相结合→改变后膜离子的通透性→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去极化或超极化) 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

神经总论练习题

神经系统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神经系统基本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要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称为神经核B.只有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合,才称为神经C.内脏神经即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D.每个神经元均具有多个树突和1个轴突 E.神经组织中神经胶质数量多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反射的物质基础是反射弧 C.神经系统在体内起主导作用 D.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E.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是神经元 3.自主神经 A.分布于骨骼肌 B.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C.分布于皮肤 D.分布于骨 E.分布于关节 4.有关神经元的错误描述为: A.又称神经细胞 B.由胞体和树突两部分组成 C.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突起按形状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E.胞体由细胞核、细胞浆和细胞膜组成

5.脊神经节细胞属于A.双极神经元 B.假单极神经元 C.多极神经元 D.联络神经元 E.中间神经元 二、名词解释 1.神经元 2.突触 3.灰质 4.皮质 5.神经核 6.神经节 7.神经 8.纤维束 9.白质 10.髓质 三、问答题 1.简述神经系统的组成。2.简述神经元的分类。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等功能,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一个神经元都包括有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 2.是神经元之间特化的接触区域。一个神经元只能通过突触影响另一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互相联系的。大部分突触是化学突触,即冲动的传递需借助于化学递质的作用。一个典型的化学突触结构包括突触前部、突触间隙和突触后部3部分。除化学突触外,还有一些是电突触。 4.在神经系统的中枢部,灰质泛指神经元胞体及树突的集聚区域,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 5.皮质是指配布在脑表面的灰质,如大脑皮质、小脑皮质。 6.位于中枢内,除皮质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称神经核; 7.位于周围部,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称神经节。 8.在中枢部,起止、行程和功能相似的神经纤维走行在一起,组成纤维束。9.在中枢部,白质是泛指神经纤维的集聚地点,在新鲜标本,髓鞘色泽白亮,如脊髓白质。 10.分布在大脑和小脑皮质深面的白质又称髓质。 二、选择题 A型题 1.E 2.B 3.B 4.B 5.B 三、问答题 1.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周围神经系统也可根据其分布而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2.神经元可依据其形态和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

神经系统练习题(含答案)

《神经系统疾病》练习题 一、A1型单选题 1、可表现为急性突发性头痛得疾病就是 A、脑血管疾病 B、脑肿瘤 C、高血压 D、败血症 E、急性中毒 答案:A 2、保持急性意识障碍病人呼吸道通畅得护理,错误得措施就是 A、仰卧位 B、肩下垫高 C、及时吸痰 D、抽搐者进行适当约束 E、有幻觉者要防止走失与伤人毁物 答案:A 3、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见于 A、椎间盘脱出症 B、多发性神经炎 C、内囊病变 D、桥脑损害 E、脊髓横贯性损害 答案:B 4、病变同侧面部感觉缺失与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此种感觉障碍称之为 A、末梢型 B、后根型 C、节段性 D、传导束型 E、交叉型 答案:E 5、一侧面部与肢体运动障碍。称之为 A、单瘫 B、偏瘫 C、交叉性瘫痪 D、截瘫 E、局限性瘫痪 答案:B 6、截瘫常见于 A、周围神经病 B、内囊出血 C、脊髓横贯性损害 D、高颈段病变 E、肌病 答案:C 7、不符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得一项就是 A、病损部位在大脑皮质、内囊、脊髓等 B、无明显得肌萎缩 C、肌张力痉挛性降低 D、腱反射亢进 E、病理反射阳性 答案:C 8、破伤风病人得角弓反张位,其肌张力得改变称之为 A、僵硬 B、强直 C、痉挛 D、僵直 E、震颤 答案:D 9、上运动神经元性病变引起得肌肉僵硬、活动受限,其肌张力得变化称之为 A、折刀样强直 B、不随意运动 C、共济失调 D、扭转痉挛 E、铅管样强直 答案:A 10、处于脑出血急性期得病人,定时翻身应注意得最主要得问题就是 A、动作轻柔 B、保护关节 C、防止牵动头部 D、观察受压情况 E、协助生活护理答案:C 11、护理有吞咽障碍得病人进食,不妥得措施有 A、病人取坐位、头稍前倾 B、提供安静得进食环境,进食时不要说话 C、小口、慢咽,充分咀嚼,尽量自己进食 D、有面瘫者,宜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舌根部 E、进食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误吸得表现 答案:D 12、三叉神经痛不应有得表现就是 A、面部发作性剧痛 B、患侧面部皮肤粗糙 C、痛性抽搐 D、随病程得延长面部痛觉减退 E、有触发点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案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2、能力目标:(1)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人体是一个各部分协调工作的统一体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难点:神经纤维和神经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学生自学讨论和教师讲解相结合 四、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篮球一个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Ⅰ.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人体在生活过程中可以通过眼、耳、皮肤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的信息。那么,人体是如何综合利用这些信息呢? (请两个学生上讲台前接抛篮球) 问:要准确接到篮球,身体各部分应该怎样默契配合?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 (学生发言,教师指导并评价,引出课题) Ⅱ.新知识教学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设问:通过抛接球活动,我们认为人体各部分默契配合中神经系统起主要作用,能不能用反面例子来说明呢? 请阅读课本P97的【资料分析】,参考屏幕上的表格,围绕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及症状来分析,尝试提问和解释。 (放映幻灯片)表格表示四种病情:1、脑血栓2、脊髓损伤3、扭伤4、脑肿瘤 (在学生讨论后,提问,说出可能的解释) 结论:1、脑与四肢有联系,脑能控制四肢活动 2、脊髓是联络脑和四肢、脑和内脏的通道 3、脊髓与下肢之间有神经联系 4、脑中的某个部位与视觉有关,脊髓通过神经控制下肢 (师生共同小结):脑与四肢和眼之间、脑与内脏之间,脊髓和四肢之间都有神经联系。 请在课本P97找到相应内容并做记号。 可见,人体各部分配合工作确实要靠神经系统来协调。 (过渡)神经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呢? (指导识图)请仔细看P98的图Ⅳ-52,并阅读相应的文字说明,试着归纳出神经系统的组成,用表解图表示出来。(首先提示表解图写法,以消化系统的组成为例,要简化) (巡视指导)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案示例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的;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了解神经元的结构,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1.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课前准备: 1.硬币若干; 2.神经系统的挂图或模型; 3.神经系统功能的录像; 4.不同细胞的图示及神经细胞的模式图。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分发给每位学生一枚硬币):今天上课以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活动。请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纸,用笔沿着硬币的外轮廓在纸的不同位置上画10个圆,给这些圆分别标上10个数字。随意写出这些数字,不要按照顺序。然后再拿起硬币,把它放到圆圈上,按照数字次序依次摆放。 学生:完成活动。 教师:这是一项非常简单的活动,这项活动涉及到那些器官? 学生:(回忆活动的过程)手,眼睛、脑等。 教师:即使一个很简单的活动也需要这么多的器官参与,而且各器官之间相互配合,有条不紊,好像受到统一的指挥,你知道身体内的这个指挥官是什么吗? 学生:神经系统。 教师:我们的身体之所以如此协调,做出许多精细的活动,主要是神经系统在起调节作用。神经系统为什么有这么完善的调节作用呢?这与神经系统的组成有关。接下来我们就学习这部分内容。 (屏幕显示教材97页中描述的四位患者)如果你是位神经科的医生,这四位患者找你看病,请你为他们诊断一下病情。 学生:(观察屏幕,思考后)老人的一侧肢体不能活动是由脑血栓引起的; 运动员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是由于腰部脊髓受到损伤引起的; 小伙子由于右侧坐骨神经受到压迫引起右下肢麻木和疼痛; 妇女失明是由于脑颅内的肿瘤压迫了大脑的原因。 教师:肢体不能运动,问题出在脑部;右下肢麻木、疼痛病因在坐骨神经,你认为脑、神经在身体内起什么作用? 学生:调节人体的各种活动。 教师:脑、神经可以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它们是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前面的活动你对神经系统还有什么了解? 学生:神经系统可以协调人体的运动。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 神经遍布在全身各处。 教师:脑与四肢和眼睛之间,脑与内脏之间,脊髓和四肢之间都具有神经联系,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展示人体神经系统的挂图,指出各组成部分在身体的位置)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又如何呢? (插播录像) 学生(根据录像):总结神经系统的功能。

生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不包括 A 双向性 B 相对不疲劳性 C 绝缘性 D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E 生理完整性2.关于兴奋在中枢的扩布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有中枢延搁 B 总和 C 不衰减 D 单向扩布 E 兴奋节律的改变 3.参与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受体属于 A 毒蕈碱受体 B N型ACh门控通道 C M型ACh门控通道 D促代谢型受体E突触前受体 4.兴奋性化学突触的传递过程不包括 A 突触前膜的Ca2+内流 B 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 C 突触后膜的超极化 D 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电位 E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升高 5.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 突触前膜的预先超极化B突触前膜的预先去极化 C 突触前抑制性递质释放过多 D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E 突触后膜的超极化 6.脊髓内由Renshaw细胞构成的回返性抑制使用的神经递质是 A 乙酰胆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γ-氨基丁酸 D 多巴胺 E 5-羟色胺 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过程不包括 A 突触前膜的预先去极化 B 突触后膜超极化 C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D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E 有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 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增高? A Na+ 、K+ 、Ca2+ 尤其是Ca2+ B Na+ 、K+ 、Cl-尤其是Na+ C K+ 、Ca2+ 、Na+尤其是K+ D Na+ 、K+ 、Cl-尤其是Cl- E K+ 、Ca2+ 、Cl-尤其是Ca2+ 9.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增高? A Na+ B K+ C Na+和K+ D Ca2+ E Cl- 10.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首先产生于下列哪个部位? A 胞体 B 树突起始处 C 轴突起始处 D 轴突分支处 E 树突棘 11.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侧枝与Renshaw细胞间的突触传递使用的递质是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γ-氨基丁酸 D 多巴胺 E 5-羟色胺 12.反射活动的简单与复杂关键在于反射弧的哪个部分? A 感受器 B 传入神经纤维 C 反射中枢 D 传出神经纤维 E 效应器 13.中枢活动的后放效应主要是由于神经元池中存在着哪种联系方式? A 辐散式联系 B 聚合式联系 C 单突触联系 D 平行式联系 E 震荡式联系14.与丘脑的感觉接替无关的感觉传导道是 A 视觉传导道 B 听觉传导道 C 嗅觉传导道 D 本体感觉传导道 E 浅感觉传导道 15.来自特异投射系统的神经纤维主要终止于 A 大脑皮层中央后回的第四层 B 中央前回的第四层 C 中央后回的各层 D 中央前回的各层 E 丘脑腹后外侧核

神经系统复习题

神经系统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神经核 9、斜方体 17、交感干 2、神经节 10、灰质(皮质) 18、白交通支 3、马尾 11、硬膜外隙 19、灰交通支 4、内囊 12、神经 20、终池 5、纹状体 13、大脑动脉环(Willis环) 6、蛛网膜下隙 14、白质(髓质) 7、纤维束 15、蛛网膜粒 8、基底核 16、小脑扁桃体 二、问答题: 1.试述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 2.试述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途径(要求分别说明感受器的部位,三级神经元胞体的所在,交叉部位,重要走行及其位置和投射区)。(可用箭头表示) (针刺小指引起疼痛致手缩回,其神经传导通路是怎样的?) (针刺足内侧缘引起疼痛致足缩回,试问在此神经传导路上有哪些神经、神经节、神经核和纤维束参与?) 3.试述躯干、四肢深感觉传导途径。(可用箭头表示) (要求分别说明感受器的部位,三级神经元胞体的所在,交叉部位,重要走行及其位置和投射区)。4.试述锥体系的具体传导径路。(可用箭头表示) 5.以右眼看物时,请问神经冲动经过了哪些结构到达视中枢? (要求:感受器及各级神经元胞体名称、位置,神经纤维走行及中枢定位。可用箭头依次表示)6.某病人右侧内囊受损,此病人可能损伤哪些主要结构?会出现哪些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为什么? 7.试述脑脊液产生及引流途径。 8.大脑半球分哪几个叶?是如何划分的? 9.与眼有关的神经有哪些? 10. 分布于舌及管理舌的运动的神经有哪些? 11.左侧脊髓后索与左侧内侧丘系受损伤后所出现的症状有何不同?为什么? 12.试述内囊位置、分部及通过各部的主要纤维束。 13.内囊的血液供应为何?通过内囊膝部和内囊后肢(脚)的纤维结构是什么?其中属于感觉传导路的内囊结构有哪些? 14.某病人右侧内囊出血压迫内囊膝和后肢,此病人可能损伤哪些结构?会出现哪些感觉和运动障碍?出现的症状属何种运动神经元损伤? 15.用箭头表示硬脑膜窦血液回流情况。 16.营养大脑半球的动脉有哪些?分别来源于何动脉?各分布于何处? 17.简述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可用箭头表示) 进食时,舌有温热感,试问神经冲动传入时先后经过的神经传导通路是怎样的? 18.左侧背侧丘脑腹后核损伤时,有哪些传导路发生障碍?其症状出现在哪一侧? 19.简述皮质脊髓束的传导通路。 20.简述皮质核束的传导通路。 21.一侧动眼神经损伤和一侧视神经损伤,其瞳孔对光反射的改变有何不同?为什么? 22.躯干、四肢浅、深感觉和运动传导路各在何处交叉? 23.试分析右侧第8胸髓半横断时,可能损伤哪些结构并出现什么症状? 24.试问与语言、书写和阅读有关的中枢位于何处?损伤后可出现什么症状?

神经病学题库(第八章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内容参考)

第八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脱髓鞘疾病常见的病理改变: A.神经纤维髓鞘破坏 B.病变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质 C.小静脉周围炎性细胞浸润 D.神经轴索严重坏死 E.神经细胞相对完整 2.下列哪项与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无关: A.病毒性感染 B.自身免疫反应 C.环境因素如高纬度地区 D.血管炎导致缺血 E.遗传易感性 3.多发性硬化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A.复发-缓解型 B.继发进展型 C.原发进展型 D.进展复发型 E.良性型 4.女性,24岁,一年前疲劳后视力减退,未经治疗约20余日好转,近1周感冒后出现双下肢无力和麻木,2日前向右看时视物双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球后视神经炎 B.重症肌无力 C.多发性硬化 D.脑干肿瘤 E.脊髓压迫症 5.一青年,7个月前因轻截瘫诊断急性脊髓炎住院治疗,2周后基本痊愈;近20天来感觉四肢发紧、阵发性强直伴剧烈疼痛,用芬必德无好转,入院时查头部MRI及BAEP、SEP和VEP均正常。对确诊多发性硬化最有价值的是: A.脑电图检查 B.CSF-IgG指数增高和寡克隆IgG带(+) C.检查发现有感觉障碍平面 D.Lhermitte征(+) E.脊髓MRI检查 6.男性,40岁,因感冒半月后出现性情改变如欣快、暴躁和猜疑,以及EEG弥漫性慢波,以脑炎诊断住院20天,经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准备3日后出院。但患者病情反复,新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更应考虑MS: A.视力减退并排除眼科疾病 B.局灶性癫痫发作 C.查到感觉障碍 D.双侧Babinski征(+) E.头颅MRI检查有信号异常 7.一中年患者因感冒半月后出现眼球震颤、声音嘶哑、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最不可能的疾病是: A.脱髓鞘脑炎 B.多发性硬化 C.Fisher综合征 D.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

神经系统总论整理

神经系统总论 General Introduction Nerve system 第一节神经系统概述 人类的神经系统包括: 位于颅腔和椎管内的脑和脊髓,以及与脑和脊髓相连并分布于 全身各处的脑神经和脊神经。 人体的各种活动都要有神经系统参与,各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控 制和调节下进行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一活动过 程中,神经系统首先借助感受器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剌激(信息), 通过脑和脊髓各级中枢的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身体各系 统的活动,使机体能够适应多变的外界环境,并保持内环境的相对 平衡。所以,神经系统是机体内的主导系统。 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除神经调节外,还有体液调节,这是 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形成的内分泌激素,可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从而发挥其功效。 (自身调节) 一. 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内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以及与脑和脊髓相连分布到周身各处的神经,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神经系统可作如下区分: ⒈按存在部位区分 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和周围神经系。 中枢神经系(central nervous system): 包括位于颅腔内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 周围神经系(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 ⒉按支配结构区分: 周围神经可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somatic nerves): 管理骨骼肌的运动和躯体的感觉。 内脏神经(visceral nerves):

管理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运动以及内脏的感觉。 ⒊按神经性质区分: 周围神经可分为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motor nerve:管理躯体和内脏的运动 (传出神经efferent nerve) 感觉神经sensory nerve:管理躯体和内脏的感觉 (传入神经afferent nerve) 二.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⒈协调人体内部各系统器官功能活动,保证人体内部完整统一。 ⒉调整人体的功能活动,使之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⒊人类的脑具有思维能力 因进化产生了分析语言的中枢,所以人类不仅能适应和认识世界,并能主观能动地改造世界,使之为人类服务。 三.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组成神经组织的是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细胞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功能,是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又将之称为神经元(neuron)。 ㈠神经元Neuron 胞体body:是neuron的营养和生长中心,在显微镜下可见到胞核、尼氏体、轴丘等结构。 树突dendrite:一个以上,短而分支众多。 轴突axon:只有一个,一般在走行途中无分支。长度差异极大。 胞体和树突是接受信息的部位,轴突则是传出信息的部位。

第十一章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

第十一章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突触后膜在兴奋性递质作用下发生的,使突触后N元兴奋性升高的去极化突触后电位。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后膜在抑制性递质作用下发生的,使突触后N 元兴奋性降低的超极化突触后电位。 3、突触后抑制:神经元兴奋导致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 4、突触前抑制:由于突触前膜活动的改变(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而导致的突触传递被抑制的现象。 5、反射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6、特异性投射系统:起自丘脑感觉接替核,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大脑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产生特定感觉的神经纤维。 7、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起自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团,向大脑皮层的多个区域广泛投射,调制和维持大脑皮质的激醒状态,形成感觉的不同背景的神经纤维。 8、牵涉痛: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9、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 10、肌梭:由梭内肌纤维与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末梢组成的,两端附着于梭外肌并与其平行排列的肌肉长度感受器。 11、肌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12、脊休克: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脊动物)时,横断面以下脊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失的现象。 13、去大脑僵直: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二、填空题 1.根据电生理的特性,可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纤维分为 A 、 B 和 C 三类。

神经病学试题及答案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A) 考试科目:神经病学考试类别:初修 适用专业: 学号:姓名:专业:年级: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四组。 2、12对脑神经中只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的是(),()。 3、诊断先天性动脉瘤和动脉畸形的“金标准”是()。 4、一侧大脑皮质侧视中枢发生癫痫,则两眼凝视病灶()侧;一侧脑桥侧视中枢区域出血,则两眼凝视病灶()侧。 5、脊髓型感觉障碍中侧索型表现为()缺失()保存。 6、豆状核由( ) 和( )两部分组成。 7、颅内压增高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8、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分型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9、癫痫脑电图的典型表现是(),(),(),()。

10、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治疗首选药物是()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 1、感觉检查最应注意的是() A、障碍的程度 B、有无感觉异常 C、障碍的部位 D、有无疼痛 2、双眼颞侧偏盲的损伤部位() A、视神经 B、视交叉外侧 C、视交叉 D、视束 3、脑梗死不应出现的症状及体征是() A.意识不清 B.头痛 C.肢体瘫痪 D.脑膜刺激征 4、重症肌无力运动障碍的特点是() A、持续无力 B、早期出现肌萎缩 C、全身肌肉平均受累 D、波动性肌无力 5、影响意识最重要的结构是() A.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结构系统 B. 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结

构系统 C.大脑半球 D.小脑 6、震颤麻痹出现的神经症状是() A、肌肉萎缩 B、书写痉挛 C、运动减少 D、病理征阳性 7、面瘫患者伴有听觉过敏,舌前2/3的味觉减退,其损伤平面在() A、膝状神经节平面 B、镫骨肌支平面 C、茎乳孔以下 D、鼓索平面 8、肌萎缩侧索硬化和颈髓空洞症共有的症状是() A、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B、分离性感觉障碍 C、直立性低血压 D、手的小肌肉萎缩,巴彬斯基氏征阳性 9、TIA发作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功能缺损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 A、1分钟 B、 3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10、患者突然发生面部歪斜,右侧额纹消失,右眼裂较左侧大,露齿口角偏向左侧,可能是() A、右侧周围性面瘫 B、右侧中枢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左侧中枢性面瘫 11、膝反射的反射中枢在() A、C2-3 B、T10-12 C、L2-4 D、L5-S1 12、脑干和后颅窝的病变最适宜的影像学检测手段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