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美国第五章翻译

当代美国第五章翻译

当代美国第五章翻译
当代美国第五章翻译

当代美国

第五章

美国在一场文化战争中诞生,当时十七世纪早期的殖民者脱离出了英国,而且每一拨新移民的到来也加剧了这种文化冲突。美国社会是一个种族、民族、移民、多元化社区、城市、郊区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体。社会评论家一般同意政治学家Andrew Hacker的总结,美国正越来越分成两个民族:黑人和白人-隔离的、敌对的以及不平等的。许多的观察者认为美国的阶级少但似乎由于学识和性别,富人和穷人的两级分化越来越明显。社会学家Robert Putnam 看到大多数美国人在独自奋斗,抱怨人们的社区参与性减弱。

另一方面,美国社会有它的捍卫者。历史学家Stephan and Abigail Thenstrom认为就种族而言,说由黑人和白人组成的美国是一个民族,是不可分割的更加正确。社会学家Alan Wolfe认为美国的社区精神正在发展,在写于1998《毕竟是一个国家》一书中她是这么说的。David Brooks坚持说美国梦作为一种同化力量,仍然具有活力,他的观点的细节可以在他的书-《通往天堂的驱动器》中找到:现在我们生活的方式和未来一样。当去调查关于持续的文化战争的事,多数美国人不确定正在被问到的是关于什么,但他们更可能会坚持维护传统的价值观,虽然他们对这种价值观的定义不尽相同。

阶级

对多数美国人来说,拥有一个获得更好生活的机会远远比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是平等的来的重要。美国人能够看到美国社会有富人和穷人,但他们通常会淡化社会阶级存在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分化和自动的不平造成的阶级意识和阶级冲突并不真正存在于美国人的经历中:并不是特别地仇视或者屈从富人;机会均等的神话一直存在着;个人对自己负责;人们从贫穷到富有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都减弱了已出现的阶级冲突。一般而言,人们都乐观地对待他们的生活,而且他们认为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辛勤的工作,他们能获得成功。一些人却不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在过去三十年,美国社会的流动性下降,"穷忙族"的美国人人数不断增加-他们即使每周工作40小时仍然很穷。经济学家Paul Krugman说,"收入会上升的神话总是在现实之上",虽然"美国曾经是代际间流动最明显的国家"。2005年,美国社会的不平等比自二战后的任何时期都严重,穷人家的孩子更少有机会流向更高一级的阶层,来自中产阶级的孩子却仍然有这个机会。

二十世纪的每二十年-除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产阶级在商品质量、财产所有、可支配收入方面,不断地提高着他们的生活水平。在美国,尽管收入悬殊,绝大多数的美国人都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任何时候进行的民意测验,只有占总数20%的美国人把自己归为其他的阶级。关于中产阶级是什么,可以这样理解:住在曼哈顿,且每年有20000美元的收入;住在爱荷华州的乡村,每年赚35000美元;或者有类似的物质奖励和生活质量,当然,房子要比在爱荷华州的房子大很多,都可称之为中产阶级。在爱荷华州每年赚200000的人可以称之为上层阶级。这样想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中产阶级包括至少受过高中教育-更可能是有一个大专文凭-在哪里工作和生活有一些好的选择,而且不用接受政府救济。中产阶级是工人阶级,可以分为坐在办公桌面前的白领和需要流汗的蓝领。许多美国人认为如果他们有自己的房子,他们就是中产阶级。2003年美国68.3的人拥有自己的房子。

政治理论家Michael Lind用Overclass这个词来形容这些有资产的管理者、政治家。他们每年的工资在60000美元到200000美元之间,有股票收益,通过教育、努力工作和运气而获得成功;他们住在郊区、往返工作、支持着他们在的社区;他们似乎在运行着整个国家-他们也确实是如此;属于Overclass的成员不在有资本的精英和那些有遗产继承的人之中-那些人是高于这些管理者的超级大富豪。David Brooks已经解释了在Overclass之间有一

场文化战争-"金钱贵族"和"知识贵族"之间的分歧-这些受过教育的阶级的分歧在于这些经商的管理者和这些注重传播知识的职业者(教师、学者、记者、艺术家、医生)之间。

在美国,从一个人的种族可以看出他属于哪个阶级。Lind认为阶级冲突被这种包容性减弱了,属于少数民族的Overclass进入上层阶级的领域-大学、职业运动、法律公司、宗教组织以及政府部门。非裔美国人、西班牙裔美国人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Overclass领导者用他们自己成功的例子提供了美国梦实现的例子。冲突会发生,当少数民族的Overclass在职位升迁上碰到隐形瓶颈时,就会用象征性公平控告白人中的Overclass,就像Clarence Thomas法官曾经在参议院确认听证会时控告过的职业不法行为。Thomas大打"种族牌",用"高科技私刑"-旨在把一位黑人法官排除出最高法院-指责议员。在当代美国,当黑人高调宣扬种族歧视黑人时,白人通常会退缩-Thomas最终赢得了他的职位。冲突也会发生在白人男性中,他们觉得自己是反向歧视的受害者-当雇主提升少数民族的工人或者是妇女到更高的职位,即使这些人的测试成绩、教育程度和被雇用的年限都不如白人男性。

美国的乡村和城市

当许多的评论员认为美国是由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的分裂建构起来的,另一些人却认为经济上的差异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种分裂。真正的分裂,它们很大,存在于人们对自我的概念和人们在哪居住上。生活在大都市之外的美国人经常批评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生的反文化运动、多元文化运动和女权主义运动带来的变革。他们支持回归传统、守法、道德严格、爱国和宗教家庭价值观。相比之下,生活在城市中的美国人,更支持在家庭中男性和女性的真正平等,想有一个更宽松的道德准则,许多人公开表示爱国他们会感到不安,以及更可能形容自己是"不信教的"。生活在乡村的美国人不读《纽约时报》,他们听的电台中充斥着关于当地筹集资金的活动、在小旅馆开的集会以及教堂提供的服务的消息。生活在乡村的美国白人更倾向于把票投给共和党人。大多数生活在城市中的美国人,特别是生活在沿东海岸和西海岸的城市中的人,会投票支持民主党人。不像生活在城市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特别的,生活在乡村的美国人想的不一样:"我是普通的。没有人比我好,也没有人比我差。在上帝面前我是谦卑的。"

然而很少人会质疑城乡是隔离的。美国人继续经历着人口向乡村的逐步流动-一种人口的分散。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准备回到农耕时代,相反,美国人利用通信和交通带来的好处,让他们可以在家里工作,或者把生意搬到城市和郊区之外。由于卫星技术、互联网、传真机的运用以及物流系统的完善(像联邦快递),乡村不那么与世隔离了。最近的移民趋势是,有移民把家安到南部和西部的小城镇-几十年前,那里的人们搬去城市,人口骤减。

基本上,美国人喜欢过自己的生活,不希望其他的人用自己建构和相信的生活方式去打扰他们,只要其他的人不要太吵闹或者侵犯他们的生活就好。绝大多数美国人生活在社区中,会加入由让他们感到舒服的家人、朋友和同事组成的社交团体中;他们不关心也不想去改革其他的团体。一位作家提过,在美国"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因为美国人会定居到一个地方是基于文化吸引力、有多重选择可选的考虑。但是,一个中产阶级退出公共活动会使该社区蒙受损失-因为美国人去独自奋斗,回避由较多成员组成的、传统的组织活动,更多地把他们的闲暇时间花在有朋友和家人在的小圈子里。许多其他的人认为恰好是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将美国社区和美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当面对重大威胁时,像911事件,美国人迅速团结在一起,缔造着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神话。

贫穷和富裕

贫穷在美国历史上无处不在:奴隶、贫穷的美国白人、一拨拨无论他们能找到什么工作工资都很低的移民工人比比皆是。在二十世纪啊早起,社会评论家Jacob Riis指出,有10%的纽约人和20%的波士顿人生活在极度贫困中。也许Riis的判断并不中肯。现代研究者估计,到1900年,至少有40%的美国人在贫困中。到20世纪后半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工资上涨、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及双收入家庭出现,使得贫困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到1990,官方统计仍然有3200(近乎13%)的美国人还未脱贫。相比之下,1993年由欧洲发起的研究表明5700万(约占17%)欧洲人处在贫困线之下,尽管有大幅变动:丹麦6%、德国11%、英国22%、葡萄牙22%。2003年,美国官方数据表明有3590万(占12.5%)穷人(来自2004年美国的人口普查)。美国市长会议报告称有17%的饥饿者和13%的无家可归者对食物和住所的需求不断增加。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繁荣,富裕阶层暴富、中产阶级更富、穷人阶层更穷,使得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贫富悬殊急剧扩大。这种贫富悬殊多是由于工作的性质、互联网变革、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使得美国人在工厂工作的机会减少、对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需求的增加而造成的。穷人集中在市中心附近,他们的移动住宅遍及美国南部和西部、印第安人专用地,在中西部租用农舍,或者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他们无家可归、无人照管。他们中的多数为了使家人生活在一起,常常奋力挣扎却仍然入不敷出,他们的生活随时都可能陷入更加绝望的境地中。

到2003年,官方划分的贫困线是一个四口之家一年的收入低于18811美元,一个两口之家一年的收入低于12024美元,按照这样的划分,17%的美国家庭处在贫困中,这个比例可能会更高,如果算上这些每年的收入低于24500美元-经济学家认为这个收入是划分是否是中产阶级的门槛。20世纪90年底后期,极度贫困的家庭年收入低于10000美元,比规定的门槛低14%。影响一个家庭最新的经济状况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这个家庭中主要赚钱的劳动者的教育水平。没有高中毕业证的劳动者会看到自己的工资平均每年下跌12%。那些高中毕业的劳动者的工资每年增长12%;那些受过专科教育但是没有毕业证的劳动者每年工资增长18%;以及那些拥有学士学历或者更高学历的劳动者每年工资增长30%,甚至增长的更多。

许多超级富裕以及Overclass家庭搬到了"有门槛的社区"-那里有高高的篱笆、安全的保卫、只有很少的人有经济实力买得起那样的房子,他们使自己和普通人隔离开来,过着奢华的生活。另一些人搬往更远的郊区,那些地区都不可以称之为郊区的地方-那里既没有历史也没有确定的风俗习惯,等着这些新来的人重新去创造、去重塑边疆社区。哲学家George Santayana 说,"美国人没有去解决问题(像交通问题、犯罪问题、文化战争问题等),他们只是把问题放在一边。"2000年,七分之一的美国家庭年收入超过100000美元。700万的美国家庭拥有不止100的资产,接近25万人拥有至少1千万的个人资产。

显然,收入的再分配能使一个国家大多数人生活地更好,与之相对的是中产阶级会从富裕到相对贫穷。设定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能够实现那个想法,但是,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会极力反对,把那种举动称为不道德的、非美国式风格的、社会主义风格的、而且可能称之为像撒旦般邪恶。支持收入再分配的评论家指出,显示贫困人口的数字在不断增加,人们贫困的时间更长,拥有电缆通道可以上网的是富人,无论他们是生活在郊区还是市区。而且美国世俗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以及基督教的救赎观都支持平等主义信条是美国社会结构的核心。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支持机会均等,一些人也称应该更加关注结果的平等。

美国家庭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人们寿命的延长以及3-4代人的家庭关系发生了变化-孩子们与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关系疏远了,家庭活力也随之发生变化。母亲们的健康和孩子们儿童保育条件极大地改善了,使得婴儿们能够活到成年。成年人活得更长,能够享受一段更长的-现实主义者所说的-"儿童后时光"。离婚更加普遍,因为人们活得更长,不愿在一段不幸福的婚姻中度过余生-这也是由于妇女们能够获得高薪水,比较独立而导致的结果。另外,美国劳动力的流动性-人们喜欢跨国或是环游世界般地去找工作-影响了家庭纽带的关系,有亲人要照顾的成年孩子有时离他们年迈的父母居住的地方有千里之远。

2003年,美国有8100万至少有两个人组成的家庭,七成的美国人称结婚比单身好。男子平均的初次结婚年龄是27.1岁,女子是25.3岁。62%的美国家庭有一个或两个成员,家庭的平均人口是3.2个人(来自2002年美国的人口普查)。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自由革命运动发生至今,美国双亲家庭减少。单亲家庭数量急剧上升,伴随着的是离婚率的不断上升,使得要养育小孩的单身妇女陷入贫困之中-因为双收入对过上中产阶级生活越来越重要。反过来,这也引起了人们对家的未来感到焦虑和不安,许多人认为自己要陷入危机之中。这是对旧时光的一种缅怀:女子待在家里,男子出去工作,孩子易于管教,过得比"普通人"要好,家里有两辆车可以开出去。这种回到过去的生活模式要求妇女们放弃30年所得到的一切、回到父权的家庭模式,这是许多人不愿考虑的事。

中产阶级的家庭可以分成传统的家庭模式和现代的家庭模式,他们非常矛盾,不知道他们应该为他们自己建构一种怎样的家庭模式。绝大多数人都体验着文化冲突-传统的家庭观对当代的自由家庭观。传统的家庭观反对离婚,支持家庭成员们住在一起,孩子们服从他们的父母,妇女关注家里的事以及扮演好母亲的角色,每个人都信仰上帝。当代自由的家庭观认为道德准则不要那么严格,配偶双方都是自由的劳动者,孕育孩子不是因为想要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后代,而是为了给自己带来快乐,使用自己的权利以及性自由带来的结果。有钱,也是使家庭破裂的原因,许多有移动电话、手机以及有可支配收入的年轻人成长得太快。但是,虽然很多父母抱怨现代的家庭模式,却很少有人愿意回到20世纪中期的生活。

同性恋话题和家庭生活话题一直备受争论。2004年,打着传统价值观的名号,共和党候选人和信教者提出只有一种被官方承认的婚姻-由一个生来是男人的人和一个生来是女人的人组成。基督教的福音教会信徒认为上帝创造的家庭是由亚当和夏娃组成的,而不是由亚当和亚当组成、夏娃和夏娃组成。美国没有一个州承认同性婚姻,即使是在佛蒙特州和马塞诸塞州也只是允许同性因双方受益、互相负责而结合在一起,并不把这种结合称为婚姻。1996年,国会通过了婚姻保卫法,该法给合法婚姻下了个定义-婚姻应该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结合。

即使美国在2002年有4019280的初生儿,此时的出生率是1.39%,跌到一个世纪以来历史的最低水平。生孩子已经不流行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不生孩子。1970年,超过半数的美国女性有3个孩子以上。经济学能帮助解释出生率的下降。在过去,孩子们能够增加家庭收入,但在当代美国,父母们从孩子们身上不能得到经济实惠,反而更有可能把抚养和教育孩子的高额成本看成是一种资源的损耗。对于那些选择妊娠的妇女来说,主要动机是希望孩子的到来给家庭带来幸福;大多数人想要做父母的体验。一些男性想要做父亲的权利,却不愿支付其费用,所以他们从不结婚,或者是快速和孩子的母亲离婚,而且经常拖欠孩子的抚养费-因而成为失责的父亲-他们失去的名誉比他们获得的更多。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孩子仅和单身母亲生活在一起;也可以说成是,接近十分之七的美国孩子与父母共同居住。研究表明,中产阶级的父亲会花比以前更多的时间与他们的孩子待在一起49%的夫妻说共同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抚养一个出生在1999年的孩子到18岁的平均费用估计在236600美元。如果这个孩子要上大学,费用会翻倍。

对于绝大多数的美国青少年来说,家庭外的生活就是围绕学校、兼职工作、购物,同时也要担心上大学的事、做运动和交朋友。大多数的青少年被父母和老师灌输了这样一种对自我潜能地理念-渴望成功、害怕失败。大多数青少年在16岁的时候就考到了驾照,此后很快,就拥有了自己的车-特别是对于那些生活在郊区、父母都有工作的青少年。来自中产阶级的青少年有更多的社交活动:放学后做运动、参加聚乐部、加入志愿者组织、上音乐或舞蹈课以及工作。上学时间从早上8点开始、下午3点结束。青少年性行为比例不断下降,那些在15到19岁之间的青少年从来没有性交行为高到54%-创下三十年新高。在美国南部和西部的部分地区,青少年自愿同意禁欲宣言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一宣言被大众称为"贞操

誓言"-在他们上大学或者是结婚之前避免性行为。在一个由主要开展宗教活动的组织发起的"银环活动"中,有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戴上了银环,承诺在结婚的时候,他们将银环,将他们的童贞献给他的妻子或她的丈夫。艾滋病的肆虐,普遍保守的环境也是其影响因素。自1991年以来,由于人们节育、使用节育装置以及做堕胎手术,少女妊娠的人数相应减少了。2002年,仍然有10到19岁的少女生出了432000个孩子。

财务问题仍然是美国人最大的顾虑,甚至比恐怖主义问题、战争问题和教育问题更重要。在过去十年中,美国人形容自己的经济状况既不是优秀也不是良好的接近75%。当被问及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的难易程度时,7%的人说"非常容易",43%的人说"容易",36%的人说"困难",以及12%的人说"非常困难"。美国人对生活有很高的期望,而且认为美国看起来有取之不尽的商品可以供他们选择。那些有较高收入的人想要更高收入的人,以及这些收入已经是最多的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会花费所有他们赚的钱去过上最奢侈、最享受的生活;另一类是想要使用更昂贵的东西-一幢更大的房子、新款的车、定制的衣服以及异国情调的假期。从世界的视角来看,美国人是富有的群体。由大学毕业的家庭成员维持生活的美国家庭平均的年收入在714000美元,25岁以上的美国人当中有26%的人有本科或以上学历。David Brooks指出那些家庭的收入水平比世界95%的人都要要,他用"散发着臭味的富裕"

形容这种情况。

社会学家Judith Schor称美国人"工作过度"和"消费过度",他研究了当代美国人的家庭生活,总结说美国人陷入了工作-消费的周期循环中,这削弱了美国人与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确实是这样,美国人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更长,和家人一起的时间更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竞争加剧、消费显著以及美国人长期持有的观念-"更多、更新就是好"导致了这种情况。Schor指出美国人的物质水平是个人作为成功者还是失败者的主要标志,而且他们已经从和隔壁邻居比较财产向"高消费"的"新型消费主义"转变。当代美国家庭有了新的生活方式参照点,来自电视上他们看到的生活方式,或者是来自他们的同事和老板。通过尝试效仿他们,一个家庭成员可能会把他的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人幸福置于危险之中。

社会理论家John Woolman曾经说道,一个人可能是"必须要努力工作",因此也减少了和社区和家人的联系。对美国家庭而言,为了追求财富他们必须要那样做。父母们想要他们的孩子在婴儿时期就和来自Overclass阶层的孩子"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上着私立学校、穿着时髦的衣服、玩着最新的小发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些父母们要工作更长的时间,得到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来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想要的东西提供资金。这是可以理解的,社会竞争激烈,这些人想要也相信他们的下一代会过上比他们更好的生活。父母们可能会想去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他们不能也不会那样做,因为如果那样做了,就会威胁到他们孩子的地位和减少成功的机会。美国的文化是,也总是一种需要的文化,但是这种需要已经变成了"必须要",这种必须要现在包括移动电话、家庭电脑和"iPods"。那些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满足他们孩子的需求的父母感到痛苦,觉得他们做父母的权利被剥夺了,也责怪自己是一个失败的父母。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父母没有一个家庭做财政预算,也没有一个家庭为未来打算省钱;相反,他们用支票或者是信用卡花光他们所有的工资。

不断增加的债务负担对于用信用卡购买商品,同时每月的最高收入没有高过他们的最低消费的贫困家庭来说最为沉重,因此他们一直在负债。中产阶级一样感到开支过度;单身女性和少数民族也在欠的钱比他们能够支付多之中。有孩子的双收入家庭和丁克家庭(双收入却没要孩子)因为有两份收入能够支付他们的账单,但是他们对生活的高期望以及高消费的生活模式也会让他们欠债。个人收入和债务情况会影响人们对整体经济的看法。因此那并不令人惊叹,穷人对未来的看法更消极,因为物价的上涨速度高过他们工资增长的幅度。自1997年来,美国的最低工资每小时5点15美元一直没有增加过。

女性

至少有两个世纪,女性一直是美国人口最多的组成部分,但是近二十年,女性们挑选市场上的工作一直受限制。此外,种族、阶级、婚姻地位、政治权利以及与移民的分歧使得女性能够做更多和男性一样的事。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在当代美国的女性自1960年以来,在私人生活领域和公共生活领域的参与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当代美国,女性有快接近平等的机会找到工作、接受教育、实现自己的抱负等等;然而,“接近平等”不是真正的平等,女性们仍要继续努力,去为创建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奋斗着。

劳动力薪酬的增多,以及随着九世纪早期工业化的发展,给了女性机会在婚姻之外能够自食其力,但她们的选择也有限,主要是做一些“女性的工作”,所得到的薪水也比男性低。女性被认为是男性的助手,次要的赚钱人,主要是做家里的事。“男女各半边天”的理念使女性转变了虔诚、纯洁、顺从和“真正女人应在的领域”的家庭主妇的角色。在1830年到1840年开展的女权运动就是抗议这种对女性的不平等,这个运动也推动了十九条修正案规定妇女在大选中有选举权。对女性权利所所得到的努力大多是使美国白人女性受益,少数民族的女性因为种族歧视仍未获得应有的权利。二战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运动加快了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脚步。

女性长期被看成是“弱势群体”-生理上虚弱需要被保护。虽然政府在二战期间呼吁“女性发挥作用”,填补工厂中的空缺,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有法律法规和社会制度为了保护女性的安全和健康,限制了女性工作的时间-当然,这也使得妇女少的薪酬变的合理起来,限制了女性的职业选择,使女性仍然要依靠男性。早在1923年,女权主义者就认为应该改变这种局面,美国应该颁布平等权利修正案-“这个国家或者这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州不应该因为性别原因剥夺法律赋有的平等权”。为使国会能够通过这个修正案所作的努力失败了,直到1972年才再次被人提起,那时国会迅速通过了这个平等权利修正案,并把它送去各个州进行裁决。因为三个州不同意在宪法上增加这个修正案,它没有被通过,这也称为美国历史上五个没有被通过的修正案之一。

平等权利修正案失败的部分原因是,女性中的保守主义者强烈反对这个修正案,她们害怕那将会改变传统上支持女性拥有孩子的监护权的决定,也害怕会让女性在战时参军;严格信教的女性紧紧接受圣经的告诫,一个女人应该支持她的丈夫并依附于他;大的公司老板反对这个修正案是因为要支付女性员工更高的薪水;许多自由主义者认为修正案不必要是因为1964民权法案已经明确禁止了在性别和种族上的歧视,法案确定实施的项目已经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影响最高法院也重新解释了宪法的第十九条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推翻了带有歧视的法律和条例。

通过惩罚那些因为女性员工不愿接受性骚扰而阻止她们工作升迁的雇主,女性作环境大大改善了。性骚扰诉讼是控告那些雇主让不接受性要求的女性工作的不舒服,或是阻止她们的升职加薪,法律绝大多数时候会支持一个不接受性骚扰女性的索赔,虽然一些例外也高调发生着。在1991的电视听证会上,法律教授Anita Hill指责最高法院的提名人Clarence Thomas过去有性骚扰过女性。全国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对男性雇主的不当行为提起诉讼。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明显的性别歧视已经减少,在各个职业领域的女性不断增多。这种增多已经跨越了种族和民族的界限。Madeleine K.Albright 是第一位女性国务卿

(1998-2000),Condoleezza Rice是第一位担任国家安全顾问的女性(2001-05)。2005年,Rice成为美国国务院第一任非裔美国女性首脑。2002年,百分之57的美国女性获得了学士学位,百分之59获得了硕士学位,百分之47获得了博士学位-教育使得女性能够进入高薪工作领域。妇女已经获得了选举历史上能选举的最高职位。2005年,14位女性获得美国参议会的席位-她们来自缅因州、加利福尼亚州以及华盛顿特区;65位女性获得了众议院的席

位;上百女性成了法官;黑人妇女Shirley Franklin是亚特兰大州的市长;以及有两位女性服务于美国的最高法院。

女性升迁的瓶颈仍然存在,女性仍然是“粉领”工作的首要选择,如秘书工作、护士、小学教师、服务员以及图书管理员工作。这使得同工同酬和合法地“比较价值”问题仍在争议之中。托儿所数量大大增加,然而花在这些私人所有的托儿所上的费用也却更高了。许多有工作的母亲被迫把孩子留给祖父母带或者把孩子独自留在家。国会在1993年通过了家庭成员医疗休假法案,规定妊娠女性和准妈妈们的产假。然而,没有规定她们是带薪休假,大多数单身母亲或是贫困的女性不能承受太长时间的无薪休假。

堕胎争议是一个悬而未决的政治话题,可分为保守派和自由派。最高法院经常会裁决这样的案例,要决定偏向女性有控制自己身体的权利还是偏向社会有保护生命的权利。虽然大多数的裁决都是5:4,最高法院还是坚持支持女性有权决定是把孩子生出来还是做堕胎手术的原则,这条原则是因对1973年Roe v Wade的判决而建立起来的。到2000,每1000个胎儿中,有306个流产了,五分之四做堕胎手术的是单身女性、或是少女,而且估计自1973年以来,美国人大约做了4500万例堕胎手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人为了争取更多的女性权利做了许多努力,但是仍然有许多的权利要去争取。女性参政、上大学的人数大大增加-特别是有25%的研究法律的女学生-预示着女性将来会争取到更多的权益。但是,2004年虽然女性在各个领域的人数都增加了,做同样的工作,男性赚一美元,女性只能得到76美分;贫困女性k可能是贫困男性的两倍多;而且几乎没有女性在公司里担任最高职位。

种族

美国是一个肤色分明的国家,通常分为黑色人种和白色人种。种族平等仍是一个被推迟的梦。很容易就会注意到美国需要解决生活在市区的非裔美国穷人问题,新纳粹分子问题以及种族偏见问题。另一方面,像非裔美国专栏作家Willian Raspberry叹息的那样,"说美国黑人取得了进步会被认为是一种异端邪说…(当研究者)写道黑人生活的条件、白人对黑人的态度以及种族间的联系已经得到全方位的改善了,这种说法会被认为是对美国黑人的攻击。"在雇佣、职位升迁、贷款买新居、买房确定邻居以及知识水平、犯罪方面,种族歧视仍然太普遍了;最近一项研究称"种族进步的火车在50年前就已离开车站,一直是在缓慢的行驶"。生活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非裔美国人想象不到他们能够取得怎样的成功,即使他们所取得的成功不是均匀地分布在不同阶级和不同种族中。Andrew Young-一位成功的非裔美国政治家-经常会谈发生在他生活里的变革:"如果有人告诉我,我会成为乔治亚州的国会议员、成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成为亚特兰大州的市长,我一定会说那是我在教堂祷告时都不敢想的事。

表5.3说明了美国多种族的分布情况,美国人一般认为个人成功或者是失败,是他(她)自己的原因。像Andrew Young一样的个人,成功了。但是当一个群体集体索求权利的时候,大多数的美国人以及宪法的解释者都会犹豫,因为给了这个群体特权的时候就是对现在不属于这个群体和过去不属于这个群体成员的歧视。棘手的问题是,是否要为了使一个群体受益而去歧视个体。这个回答用宪法来调解更困难,特别是处于最底层的群体不像以前那么弱势了。

二战前,约有87%的黑人陷入贫困之中,也未能接受教育。在当代美国,74%的美国人在贫困线以上,93%的人活跃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美国人(工作着的和在找工作的)已经找到了工作,25岁以上的人有75%高中毕业,16.5%的人获得了学士学位,75000人博士毕业,75000人获得了医疗、牙医或是律师文凭,以及当前有140万非裔美国学生在上大学。每个人都认识电影演员Morgan Freeman、脱口秀主持人Oprah Winfrey和美国国务卿Condoleezza Rice,以及成百上千的非裔音乐家和体育人物。毫无疑问,事情在像更好的方面发展。

但是种族隔离没有消失,经济收入也是不平等的。黑人贫困率是白人的三倍,失业率是白人的两倍,和白人每一美元相比,黑男性平均只赚78美分,女性平均赚74美分。由单身黑人女性维持的家庭是白人单身女性的三倍,而且超过一百万的黑人男性在坐牢活着是在假期。这种情况使得单身女性、未受教育的女性以及有孩子且失业的女性更加贫困。即使是这些有工作的女性-大部分是打零工-也在贫困之中。2004年,仅只有两个州允许犯人有投票权,同时其他的41个州剥夺了这些在服刑或在假释期的人们的选举权以及4个州永久剥夺了犯过重罪人员的选举权-投票权的剥夺使这些早已在社会边缘的人们进一步被社会遗弃。

个人向上流动也存在瓶颈,他们发现他们在升往公司最高管理层的时候,升迁突然停止了。法院经常会审理因辐射而遭受歧视的案件。2000年11月,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种族歧视案件发生了-可口可乐公司因忽略有色员工的升职被迫交纳1920万美元给非裔美国员工。1997年,德士古石油公司因为同样的原因罚款了1760万美元。很明显,当谈到机会均等问题时,美国法院除了罚款不愿对种族歧视问题作进一步制裁。

评论家抱怨美国白人住在"这儿",黑人住在"哪儿'',即使白人和黑人有比例地混合居住在一起,也仅每一百户白人家庭中夹杂着12户黑人家庭。当非裔美国人谈种族融合时,他们倾向的是50户白人家庭和50户黑人家庭混合在一起;当美国白人谈种族融合时,他们的意思是混合的比例能够反映美国社会的状况就好了。不想打破黑人社区的文化,所以黑人家庭买房子时继续喝其他的黑人家庭靠在一起-白人家庭也是这么做的,使得美国的种族隔离仍然存在,因此美国也仍是一个阶级、肤色、亚文化界限分明的国家。

2000年,三分之一的非裔美国人住在郊区,有时候完全和白人隔离开来,但通常是一种棋盘式的分布模式,纵横交错的黑人街道、白人街道,反映了文化与文化之间很强烈的偏见。比如在加利福尼亚州的Vallejo市有着116760工人,2001年它的人口比例是:30点4%w为人、24%为黑人、26点1%为亚裔以及16%为拉丁裔,使得它成为美国种族比例最平衡的城市之一。然而,那里的市民说种族间很少有联系,除了孩子们会在街道上一起玩之外。一旦青少年们上了高中,他们就会按种族线把自己划分开来,和其他种族的联系越来越少。在Vallejo市的市民们谈到在多种族混合的日常生活时是宽容的,人们很少敌对,通常是静闲适地生活在一起。种族间彼此的态度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即使自由派经常引用"美国黑人无处可去,白人歧视黑人",即使是保守派认为'政策并不坏',美国梦仍使任何人能够找到工作,能够结婚,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非裔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经历就处在那两种观点之间。

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移民更容易融进美国社会,虽然那并不总是如此。这两个群体曾经都遭受过欧裔美国人的虐待。但在近二十年,亚裔美国人和西班牙裔美国人地位已经在非裔美国人之上了-2003年,亚裔美国人获得的最高学位人数的比例以及所获得的收入在美国是最高的-比美国白人平均收入高出7500美元以上;西班牙裔美国人成为美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群体。这些变化也造成了和非裔美国人的冲突-他们已经在这个国家生活了四个世纪,这些新来的移民却在劳动力市场上蓬勃兴起,拿走了任何可以得到的工作,总是在向更好的工作流动。辛勤工作,常常感恩的亚裔和西班牙裔的移民,以及美国总是有-除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外-多余工作者的工作机会这个事实,使得保守派增加了对黑人犯罪、享受福利待遇的妇女继续不结婚地生孩子,"懒惰的"穷人的争论。非裔美国人害怕承受被那样比较带来的痛苦,以及担心受到剥削-那些持种族分层主义的雇主把他们放在最后被考虑的员工名单上。

在历史上,大部分不能找到好薪水的工作都会责怪自己,而不是责怪社会或是责怪政府。许多社会学家认为,长期被压抑的非裔美国人形成了一种"贫困文化"-除非有政府的大规模干预,他们遭受的歧视和现实状况不能被改变。研究表明贫困的非裔美国人同时还缺乏

自信,不愿去做得到的薪水少于他们过去觉得不公的薪水以及低于他们目前期待的薪水的工作。有太多的人自己还是孩子的就已经生了孩子-可能是因为这种生育行为能够给他们绝望的生活带来价值感和存在感。由于缺乏教育,生活在靠打零工维持生活的家庭中,其他的美国人愿提供最低的支持这样的事实,他们可能一直处在贫困之中。

犯罪和惩罚

美国人依靠法律维持一个有序、平等、自由的多元化社会。有着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的律师,美国了常利用法院体系去解决大大小小的纠纷,信任这些法官们有能力用宪法来制裁由个人、群体、政府甚至是法律自身带来的不公正行为。法院依照联邦法、州法,宪法以及相似案子的判决-称为先例,来实施制裁和下判决。

宪法也规定了许多对被控告的罪犯的权利。特别是,修正案第四条到第八条规定了:应有的法律程序;快速而公开的陪审团审判;不能实施残酷和不合常规的刑罚;对抗性的制度体系;保持沉默的权利;请律师的权利;呼唤证人对质的权利;不能对同一犯人实施二次审判;不用支付额外的保释金以及警察不能强迫证人。最高法院进一步规定了警察必须告知这些因犯罪要接受审问人的这些权利。通常情况下,一个警员必须要这样说:你有权保持沉默。但是如果你放弃保持沉默的权利,任何你所说的话将作为呈堂证供。你有请律师的权利,律师可以在审判期间一直出现。如果你请不起律师,会为你制定一名免费的律师。你能明白我想你解释的这些权利吗?

如果负责逮捕的警官没能告知犯人的这些权利,或者是不按固定的程序搜查和发现证据,法庭将会释放这个被控告的犯人-即使有证据指向他犯罪了。

在大多数美国人的一生中,至少会牵涉近一场法律诉讼,不管是刑事诉讼还是民事诉讼。法律制度是对抗性的,分为被告和原告,法官和审判团要根据既定规则听取呈现的证据。民法负责解释大量的法律行为,像个人因意外的财产损失、离婚、孩子的监护权、"精神损失"、意外的人身伤害、违约、或者是因种族和性别的歧视行为控告彼此,要求经济赔偿。民法案件包括起诉麦当劳出售烫咖啡,包括集体诉讼不合格的胸部填充物的制造商,也包括当代非裔美国人因遭受"后奴隶压力综合症"要求的一般赔偿。最多的诉讼是关于邻里之间因太吵闹的音乐、咬人的狗和太高的篱笆而引起的一些小冲突。民事法庭经常会补偿高于实际的财产损失和医疗费用,包括惩罚那些因"疏忽"而造成的财产损失。大部分民事案件都不涉及入狱时间-虽然不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和不服法庭判决的人可能会关进监狱。

刑事诉讼是控告那些危害个人,进一步来说,危害社会的罪犯。最常见的指控是关于谋杀、强奸、袭击、入室盗窃、非法用药、偷盗、内部交易、贪污、虐待儿童、绑架和纵火。州法院处理绝大部分的案件,也有的案件通过美国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审理。刑事案件一般通过由十二名公民组成的审判团进行审理-他们听取证据后,必须一致同意、以合理的怀疑判定这个犯人有罪。被告可以跳过审判团-通过和上诉人达成的"辩护交易",同意以较轻的罪名认罪以换取减刑,或者用罚款代替长时间的审判和不确定的判决。如果被告太穷而请不起律师,国家就会为其指派一名"公设辩护律师",并帮其支付费用。这些公设辩护律师承接了大量案件,受过的训练最少,最年轻,也是所有审判律师中所得到的薪酬最低的。因为80%犯重罪的是穷人,因此是由指定的辩护律师为其辩护,美国的司法体系也被看成是基于财富的,偏袒中上阶级的体系。除此之外,大多数的陪审团成员都是来自登记的选民中,很少有穷人参与,这个惯例使得中产阶级和年长者掌控制裁决定。

众所周知,美国的犯罪率很高,法律制度的活力使得大多数的观察者认为美国的犯罪率比实际的犯罪率高得多。几乎每部好莱坞电影都会围绕一个犯罪事件,或是有包含犯罪的情节;报纸和电视用一个接一个的苦难故事吸引观众的眼球,他们知恐怖悲伤的故事比大团圆的故事更卖座;而且电视收视率也表明了观众想看到包含法庭和警官办案的剧本。像一场带暴力情节的爱情故事。

美国有超过17000个独立的警察部门,有着近百万的警官;有着近250000名参与法律实施的文职人员。这是一笔昂贵的费用。2001年,总共花在法庭、警官和犯人身上的费用是1670万美元。这些数字是惊人的,即使我们知道美国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美国在监狱的人数比也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要多,在克林顿当总统时期,监狱里的人数超过673000,比美国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2003年12月30日,有2212475名犯人关在监狱之中,有六百万人处于缓刑或是假释期。美国的监狱以拥挤著称,上百的监狱由和各州签署了合同的私人公司负责运营,监狱的最大功能是拘留和惩罚,而不是使他们改过自新。

从十九世纪早期以来,美国有着高组织犯罪团伙,像电影《纽约黑帮》充分展示的那样。在这样一个多种族的移民社会,使得这种隶属关系制度化了。2002年,在给一个帮派下定义是后-"三人或三人以上为了重复犯罪活动聚集在一起的群体",司法部门统计出了全国有21500个不同的帮派,涉及731000人次。主要因种族、民族和语言组织起来的团伙是随机犯罪,占当代美国每年的15000例以上的谋杀案的大部分。

全社会大量枪支的存在增加了违法犯罪的数量,毫无疑问也增加了因意外被枪射杀的孩子的人数,大众普遍关心前一个问题。比如,在乔治亚州的Cartersville市,有一条城市条例要求每个家庭都要有一把枪,并把它放在随时可拿起阻止入侵者的地方;哪些没有枪支的家庭将被重罚。Cartersville市的入室盗窃率几乎为零。支持使用枪支的全国枪支协会不断用一些时髦的标语"枪不杀人,是人杀人"、"如果禁止枪支的使用,自由犯罪分子才会有枪"游说人们自己要对自己负责,而不是靠政府。

1994年,国会通过了一些法律规定;购买枪支要等待五天,以便联邦调查局能够对枪支购买者的背景进行调查;禁止杀伤力强的武器;对所有的枪支进行登记;延长用枪支犯罪者的刑期;有过犯罪前科的人禁止购买枪支。从1994年到2001年的这段时间,总共调查了3000万人以上的欲购枪支者的背景,约有689000个请求被驳回。"枪支回购"活动是各个社区用钱买回人们手中的枪支,或者是人们自愿把枪支交给社区。是否这些举措有利于降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违法犯罪率是有争议的。最高法院继续用修正案的第二条进行解释,个人有拥有枪支进行自卫的权利。美国的诞生与武器密切相关,先后用武器杀死了法国人、西班牙人、英国人、印第安人、墨西哥人和各州之间用武器相杀,也用武器开拓了西部。美国目前存在着大量的武器,不可能收回这些武器,这似乎也是美国生活的一个固定特征。911事件后,美国人购买枪支弹药的数量创下历史纪录,仅2001年10月这一个月就出售了1029691支新枪。

克林顿承诺"严惩犯罪",国会也通过了1994打击犯罪法案下拨300亿美元用于各州增设100000名以上在街上巡逻的的警员。这个法案也加重了对贩卖毒品者的刑罚。越来越多的人被关进监狱,他们待的时间也更长。监禁增多的部分原因是社会对犯罪分子的疲倦和法官们为了竞选连任这个职位延长了犯罪分子的刑期。打击犯罪法案的影响和十年来的经济繁荣使得犯罪率不断下降;2000年的犯罪率跌至四十年来的最低水平,据报道有260万起大部分是关于毒品和偷盗回来犯罪案件和15000起杀人案件(多是杀死朋友或家人的)非法犯罪的人数1993年的一半,犯罪率低于西欧的犯罪率。

1999年,在科罗拉多州的Colunbine高中和乔治亚州的Heritage高中,"普通"的白人学生杀死了他们的老师和别的白人学生,全国为之震惊。那是值得思考的,如果杀人的是黑人学生或者被杀死的是黑人,人们的反应可能会大为不同,就年轻的黑人罪犯来说,不管他是行凶者还是受害者,他的犯罪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这仍是美国社会的特征,白人犯罪仅是他个人的犯罪,不会去责怪所有的白人,但是黑人如果犯罪就要承受对一个群体的谴责,而不仅仅是责怪他个人的犯罪。在相似的案件中,法院对黑人的刑罚比白人重的多,而且白人可以做"辩护交易",请资深律师为他们减刑刑罚。

三分之一的黑人要在监狱中度过一生或者是度过他人生的某个阶段;2003年,监狱里

44%的犯人是黑人。和其他的群体相比,非裔美国人最后因犯谋杀罪而被判死刑的人数同它的人口是不成比例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曾经指责美国"种族、民族和经济地位看起来是决定谁将会判死刑或者是谁将不会被判死刑的决定因素。"黑人不是唯一被判死刑的群体。自成立以来,美国就用死刑惩罚那些特别恶劣的谋杀者。Timothy McVeigh在2001年被处以死刑,因为她用一卡车炸弹炸毁了俄克拉荷马州的一栋联邦大楼,致168人死亡。Karla Faye Tucker在被加入死刑名单上时皈依了基督教,这件事上了世界头条,她得到了天主教教皇和美国新教领袖的支持-他们要求德克萨斯州的州长乔治布什赦免她-她在1998年被处决了,因为她用一把尖嘴锄进行了一次特别残忍的二次谋杀。州长有赦免任何人的任何犯罪,但他们很少使用这种权利去推翻选民选民支持的法院的裁决。

1972年Furman v Georga 事件是仅有的一次例外,最高法院取消了修正案第八条规定的"使用残酷和不寻常手段"的死刑。那段时期,由于法院的休会,美国连续五年没有实施死刑。到2004年12月3日前,有945人被处以死刑,3417人在死刑名单上等待注射死刑、电刑或者是绞刑。等待死刑的时间平均是12年。终止死刑的话题一直备受争议。十二个州和哥伦比亚地区没有死刑,有六个州自1976年以来没有执行过任何人的死刑。最近的民意调查显示支持死刑的人数比从2000年的64%上升到2004年的69%。从图5.3可以看到一位站在最高法院门前抗议死刑的孤独者。

因为文化的融合、文化内部间的冲突以及一拨拨大规模的移民,社会变化的太快使得要去描绘美国社会变得很困难。种族、性别和阶级的不平等-种族和性别这两类正往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但美国的贫富差距却在不断拉大。教育和宗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政府推动的社会项目-给公民一般的福利待遇也促进了这一结果。当然,要想真正了解美国社会,需要了解美国的主流文化。这些将在下一章中进行讨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1.闻一多《死水》的三美赏析: 全诗隔行压韵,最后都以双音节词收尾,读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节奏感和韵律感很强。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一行都是九个字。汉字被称为方块字,每个字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建筑体。这样每一行就形成了一个长方体;而四和长方体又构成了一个大的长方体;而全诗是五个大长方体,这就是构成了一个更大长方体。从整体外形上看,结构工整、章法整饰,节与节之间匀称,行与行之间均齐。这样的外形,与中国传统的律诗非常相象。再说绘画美。诗中“绿酒”、“白沫”、“翡翠”、“罗绮”等词汇,错彩镂金,色彩斑斓,让人产生一种眩目的视觉效果。而且作者还不满足于此,他充分运用了诗歌的语言特性,不但写了翡翠等静止的意象,而且写了青蛙的叫声这样的动的意象,动静结合使意象相互反衬,产生张力,画面更加活泼起来。这样的“三美”手法的运用使《死水》形成了总体的整齐凝重的风格,作者的那种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更是跃然纸上。 2.“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构历史 1922年,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最后一节,是“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可视为最早的以“史”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尝试。 20年代末期始,少数高校以开设了新文学研究的课程和讲座。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李何林等都讲授过现代文学的课程,并出版过文学史著作,如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之流源》、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来中国文艺思潮论》等。因此,现代文学的早期研究有很强的“当代性”。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1951年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的出版和他在北京大学所开的课。王瑶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 但随即遭到激烈的批评 195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这本文学史建构了一种激进的写作框架。在文学运动部分,用革命运动统摄文艺运动和现象;在作家作品部分,简单地使用了阶级划分的方法。 同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东北大学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第一卷。作家都被纳入“革命作家”、“进步作家”、“小资产阶级作家”、“右翼作家”等范畴进行评价。 1956年,作家出版社又出版了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下卷,作者阐发了研究现代文学的三大目的:第一,叙述“五四”以来先驱者使用文艺武器与统治阶级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实况;第二,把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斗史实和经验加以正确的叙述和总结;第三,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文学史的“历史建构”在这样一种政治文化背景下有了“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别。“非主流”的作家在不断的过滤和批判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 3.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而言的。“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学;“现代”作为性质的标志,则

浅谈许渊冲“三美”译诗理论中的“音美”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 浅谈许渊冲“三美”译诗理论中的“音美” 湖北商贸学院外国语学院/梅婷 一、 引言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诗歌可以说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之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如何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诗歌、欣赏中国的诗歌一直是许多翻译家和翻译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同时把唐诗译成法语和英语的译者,许渊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应该如何把中国诗词译成英、法文,才能使英、法文读者像汉语读者一样爱不忍释、百读不厌呢?我个人觉得译文应该尽可能传达中国诗词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在许渊冲的“三美”译诗思想中,“音美”建立在“意美”基础上并凌驾于“形美”,毋庸置疑,意象在诗歌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意美”是诗歌翻译的最基本的标准,但是许渊冲将“音美”置于“形美”之上,可见其对诗歌翻译中“音美”的重视。本文将以许渊冲的法译唐诗为例,探究其翻译理论中“音美”的体现。 二、许渊冲诗歌翻译理念之“音美” 从一般的意义说,许渊冲的译诗思想属于格律派,他提出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原则就是证明。1979 年,许渊冲就在《译诗研究》中提出了“三美”原则,并且明确指出了“三美”之间的关系:“‘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也就是说,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三者不能得兼,那么,可以不要求‘形似’和‘音似’,但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 以上论述了许渊冲“三美”译诗思想的提出。就“音美”而言,其地位在“意美”之下,“形美”之上,也可以说,在传达原诗的形式时,“音美”的传达更为重要,尤其是原诗的韵,在译诗时要尽可能保留。具体来说,“音美”的传达是以“音似”为基础的。从这个角度说,译诗不但要押韵,而且要尽可能使韵脚的声音接近于原诗的韵脚。当然,这种做法是相当困难的,但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所以译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敢于挑战。因为只达到“意美”只是达到译诗的高标准,只有在做到“意美”的同时,又能保证“音美”和“形美”的结合,才达到了译诗的最高境界。总而言之,在许渊冲看来,原诗的“音美”是一定要尽力传达的,韵是一定要尽量押的,只达到“意美”并不是忠实于原诗的做法。 三、许渊冲法译唐诗中“意美”与“音美”特征的再现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其法译为: L’ A scension Le s singe s hurlen t avec le ven t rap ide?; Le s o iseaux tourno ien t au-de ssus de I’ eau lim p ide. Feu ille s sur feu illes tom bent jusqu’ la lisi re? ; Ondes par ondes rou le la g rande r iv i re. Lo in des m iens en autom ne,je r pand s des p leurs?; M alade e t v ieux,je m on te seule la hauteur?. Le s souc is ont m is du g ivre surm es chev eux? ; Ecras, je renonce au v in peu savo ureux. 从“意似”和“意美”两方面来看,许渊冲对于这首诗的翻译在“意美”上还是做足了功课。首联两句,原诗中“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他舍弃了“天”和“沙”,译出了风急中猿猴哀鸣,清水上飞鸟盘旋,如原诗一般渲染了悲凉而又浓郁的秋意,虽不尽“意似”,却做足了“意美”。颔联两句可谓杜甫的千古绝唱,译者用“feu illes sur feuilles 叶堆叶”和“onde s par o ndes浪滚浪”把“落叶飘零,无边无际;滚滚长江,奔腾而来”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完美。颈联两句,许渊冲译作:“在秋天里远离家人,我泪如雨下;又病又老,我独自登上高处。“诗人长年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登上高台,面对秋景,不由悲从中来,译作把这情景交融的场面全部呈现,使诗人一生颠簸流离的生活跃然纸上。尾联第一句译成“烦恼苦闷使得我头发结霜”,法语中并没有白发如霜这一比喻说法,译者这种直译的方式,法国人应该能看明白,还会觉得新奇。最后一句,译者把“潦倒”翻成“Ecras被压垮”,意思表达得很到位,除了“新”字没有表现出来,整句译文基本表现了作者的意图。但是,“意美”上做得好,是不是意味着“音美”上有所舍弃呢?根据许渊冲的观点,押韵是传达唐诗“音美”的首要问题,因为“翻译唐诗即使百分之百地传达了原诗的‘意美’”如果没有押韵,也不可能保存原诗的风格和情趣”。 音美属于诗歌的形式特征之一,是否在译诗中传达音美特征从本质上是保留形式还是保留内容的问题。形式与内容始终是辨证统一的,无论哪一派别都不应该过分强调其中一者而完全否定另一者。只注重音步、节奏的韵律翻译法和既注意音步又要押韵的谐韵翻译法都因只注重音韵问题忽视其他的方面而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译文,而且,刻意追求音韵往往会束缚译者创造性的发挥,结果可能导致意义上的损失。“音美”特征的传达与否应该是译者基于自身能力,在权衡各种因素后做出的更佳选择。许渊冲提出的“三美”原则应该是译诗的理想,是诗歌形式与内容在目的语中的完美再现,在现实中自然极难实现。然而,理想对于现实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且也不是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对理想的追求有助于我们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4. - 229 -

葛浩文的隐与不隐读英译丰乳肥臀

葛浩文的“隐”与“不隐”:读英译《丰乳肥臀》 史国强 胡安江教授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一文中提到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的翻译策略,指出:“实际上,葛氏的归化译法几乎见于他的每一部作品。”胡教授以葛浩文一九八六年译的《杀夫》(The Butcher’s Wife)、二〇〇二年的《尘埃落定》(Red Poppies:A Novel of Tibet)和《香港三部曲》(City of the Queen:A Novel of Co-lonial Hong Kong)为例,得出结论:“就英语世界而言,这样的书名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西方对于中国的所谓‘东方主义想象’。事实上,这三部书在西方世界不俗的销售业绩,再次证明了葛氏遵守译入语文化规范的归化式译法起了重要的作用。”①胡文指出了葛浩文在翻译当代汉语小说方面的一个特点,但因为作者在文中着重研究的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问题,对葛浩文的翻译策略不过是稍带提及,所以拙文试图就这个话题再说几句,或可为葛浩文的行文风格勾画出一个轮廓。 阅读葛浩文的译文后能发现,“归化式译法”不是他的重要特点,更不是他的唯一特点。 至于“不俗的销售业绩”,因为胡文没有说明印数,所以这里不好推测,但据葛浩文自己说,他翻译的中国小说读者极其有限,几乎无钱可赚。② 翻译者在译文上总要留下即所谓的“个人印记”(idiosyncrasy)。无论译者如何朝原文靠拢,都无法做到韦努蒂所说的纯粹的“隐身”和“透明”。③高明的译者隐得深一些,不过如此。资深译家如葛浩文,也不例外。但对葛浩文这样经验丰富的翻译家来说,绝不是归化或异化能限定的。 要指出的是,葛在使用归化策略时是极其慎重的,尤其是书名翻译,他的异化策略反而用得更多。如,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译成The Field of Life and Death(一九七九)和Tales of Hulan River(一九七九)。再如,黄春明的《溺死一只老猫》(The Drowning ① ② ③ 见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 究》,《中国翻译》2010年第6期。 葛浩文亲口对季进说:“目前美国出版的当代中国文学作 品主要是小说,每年大概也就出版三五本的样子。肯定不 会很畅销,像莫言的《生死疲劳》能够卖一两千本就算是 好的了。莫言的小说,除了《红高粱》,一直都卖不好,连 苏童的东西也不太好卖。余华的《兄弟》可能好一些,海 外也得到好评,但是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买。”见季进《我 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 6期。 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谢天振主编.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Jeremy Munday.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李德凤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 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 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 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 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范勇主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 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 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期末总结 本学期,我们主要从西方翻译学的各个学派学习了有关西方翻译学的一些理论。所以,在进行期末总结时,我按照课本上所划分的学派,从学派简介、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评价这四个方面做了简要总结,最后简单的谈几点在本学期的学习之后我的个人感想。 在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语言学派翻译理论、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和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20 世纪50 年代,翻译的独立学科性凸显出来,一些学者开始引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这批学者被称为西方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结构主义),他们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视角出发,为翻译研究开辟新途径。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尤金?奈达、约翰?卡特福德、彼得?纽马克、巴兹尔?哈蒂姆、罗曼?雅克布逊、斯奈尔-霍恩比、费奥多罗夫(本书中将其理论放在了苏东学派中的语言学派)。 在这次总结中,我按照时间顺序对语言学派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简单概括: 1、20世纪50至90年代,对等概念是翻译研究的主要思想。以语言为中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对等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思想核心(例如:奈达: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纽马克: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卡特福德:等值?转换) 2、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派开始从语篇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并开始注重语境的研究,在此阶段,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开始逐渐接受文化意识形态对翻译学研究的影响,对翻译的文化转向起了过渡作用。 3、20世纪9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逐渐升温,翻译迎来了“认知转向”“认知翻译”逐渐形成 在语言学派之前,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人们对于翻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1罗曼·雅科布逊 2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Ⅱ) 3约翰·卡特福德论翻译转换 4尤金·奈达论对等原则 5 巴兹尔·哈蒂姆互文介入:利用翻译中缺省语篇的理论体系 6玛丽·斯奈尔—霍恩比翻译:一种跨文化活动 第二章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1乔治·斯坦纳阐释的步骤 2安托瓦纳·贝尔曼翻译及对异的考验 第三章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3凯瑟琳娜·莱丝翻译的抉择:类型、体裁及文本的个性 4汉斯·弗米尔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任 5克里斯汀娜·诺德目的、忠诚及翻译中的惯例 第四章文化学派翻译理论 12 詹姆斯·霍尔姆斯翻译学的名与实 13 伊塔玛·埃文—佐哈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 14 吉迪恩·图里描述性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15 安德烈·勒菲弗尔大胆妈妈的黄瓜:文学理论中的文本、系统和折射 16 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 17 西奥·赫曼斯翻译研究及其新范式

18 瓦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 19 雅克·德里达巴别塔之旅 20.保罗·德曼评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 21.劳伦斯·韦努蒂文化身份的塑造 第六章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22.雪莉·西蒙翻译理论中的性别化立场 23.劳丽·钱伯伦性别与翻译的隐喻 24.巴巴拉·格达德女性主义话语/翻译的理论化 25.冯·弗罗托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批评 第七章后殖民翻译理论 26.道格拉斯·罗宾逊后殖民研究与翻译研究 27.特佳斯维妮·尼南贾纳翻译的定位 28.盖亚特里·斯皮瓦克翻译的政治 29.埃尔斯·维埃拉解放卡利班们——论食人说与哈罗德·德·坎波斯的超越/越界性创造诗学 第八章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30.安德烈·费奥多罗夫翻译理论的任务 31.吉维·加切奇拉泽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原则 32.吉里·列维翻译是一个作选择的过程 33.安娜·丽洛娃翻译研究的范畴 6Roman Jakobson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 三大突破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术问题 的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提出了语音、语法、语义等一系列的等值问题。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等值论等研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对翻译所作的微观分析,无疑使人们对翻译的过程和目标,看得更加清楚了,更加透彻了。 2)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研究者开始

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形式,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 两大转向 1)语言学派的转向 2)从文化层面来审视翻译的转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他们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交际学等角度,提出了相对严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开拓出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给传统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史上名副其实的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 可布逊(Roman Jakobsor)尤金?奈达(Eugen A. Nida )卡特福特(J.C. Catford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是这批学者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史上的理 论层面。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 钱钟书《围城 》

围城作者:钱钟书主要目录:一、钱钟书及其文学风格二、《围城》(一)、海外对《围城》的高度评价(二)人生与人性的双重嘲讽(三)丰富的文化知识(四)幽默讽刺与心理深度钱钟书在现代文学史上,很有戏剧性。在建国以后的文学史上,没有钱钟书的名字,在80 年代初期的时候,他是作为出土文物被挖掘出来。在广泛的社会阅读过程中,钱钟书的文学价值才浮现出来。成为20 世纪中国文学中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很多人把他看作是现代文学的第一流作家。一、钱钟书及其文学风格钱钟书(1910――)江苏无锡人。字默存,号槐聚。父亲是汉学家钱基博,从小受家庭的熏陶,才华出众。在小学、中学,数学极差。国文特别突出。字写得也不规矩,难得把字规规矩矩地写在格子里。酷爱古典小说和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酷爱外国的侦探小说,他出众的外语,就和读外国侦探小说有关。1929 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成绩非常特殊。数学15 分,英语成绩特别优秀。一入学在学校就很有名气。个性狂傲,任意臧否人物,在二年级的时候,在随意言谈之间,就挑战朱自清、冯友兰的学识。甚至断言他父亲学识的“不足”。吴宓还推荐他到外语系当临时的教师。钱钟书在学识唯一敬佩的就是吴宓。还在《新月》上发表过书评。1935 年毕业到上海光华大学任英语教师。同年到英国的牛津大学留学。1937 年获得副博士学位。牛津聘任他为讲师,他没有接受。1937――1938 在法国生活过一段时间。1938 年回国。先后在西南联大、震旦女子文理学院等地任教。1941 年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6 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1946――1947 年,在《文艺复兴》杂志上连载长篇小说《围城》。《围城》奠定了钱钟书在现代文学上的地位。建国以后,任清华大学教授,1952 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任研究员。钱钟书的学术成就很高,他的两部学生著作《谈艺录》(1948 )《管锥篇》,显示了他渊博学识。有人说,钱钟书是现代中国第一博学鸿儒。钱钟书不仅对精通古典学术,而且对欧洲的文学知识、文化知识也非常精通,甚至令西方学者相形见绌。所以,现在有“钱学”的说法。钱钟书性格很特别,从小有一种“痴气”,一生都有痴气,混混沌沌,疯疯傻傻,没有正经的那种性格。抓青蛙,放到鞋里,拿着鞋上学。青蛙跳出来,老师罚他,他也不太在意。分不出左右来,上中学时候,穿皮鞋,不分左右脚,随意穿。当班长,因为左脚和右脚分不开,只当了两个星期。在清华大学的时候,上课不做笔记,一边看书,一边听课,有时还画漫画,同桌总是看女生,他画一幅漫画《许眼变化图》。但是,考试总是全班第一。在清华大学时候,总是看书,不分什么粗的俗的,喜欢的就看。给杨降画花脸,在英国留学时候,杨降中午练毛笔字睡着了,他拿毛笔给杨降画花脸。女儿睡觉的时候,在肚皮上画花脸。刚解放的时候,养猫,他的猫和林徽音的猫打仗,他拿竹竿帮着他的猫。钱钟书是非常富有个性的作家,其文学风格与现代文学主流作家存在巨大的差异。他和张爱玲的共同之处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家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家评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 一、美国翻译培训派 1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 2里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 3庞德:细节翻译理论、 4威尔:翻译的矛盾; 二、翻译科学派 1乔姆斯基:语言的“内在”结构、 2奈达:翻译中的生成语法、 3威尔斯:翻译的科学、 4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 三、早期翻译研究派 1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 2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 3霍姆斯 4勒非弗尔、布罗克与巴斯奈特; 四、多元体系派 1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瓦解、 2通加诺夫:文学的演变、 3佐哈尔:系统内部文学的联系、 4图里:目标系统;

五、解构主义派: 1福科:解构原文、 2海德格尔:重新认识命名、 3德里达:系统的解构主义理论 4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 5解构与创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家评述 1奈达(三个发展阶段、对等概念、逆转换理论)、 2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翻译的界定与分类、翻译等值的条件与可译性)、 3威尔斯(翻译是一门科学、翻译是交际过程、翻译方法的定义与分类、文本类型与翻译原则)、 4纽马克(语义结构、翻译原则、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 5斯坦纳(翻译是理解的过程、语言的可译性、翻译的步骤)、 6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翻译理论的定位、语义与翻译、翻译的层次)、 7费道罗夫、v.科米萨罗夫的翻译理论、 8穆南(语言与意义、“世界映象”理论与可译性、意义交流与翻译、可译性与限度)、 9塞莱丝柯维奇和法国释意理论(释意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 另外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典型地体现在

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及其它以“解构为方法论”,以及以对“权力话语”的关注为重点的各种翻译理论,代表性的译论家有西门、巴巴拉.哥达德、凯特.米勒特、艾德里安.里奇、玛丽.艾尔曼、桑德拉.吉尔伯特、苏桑.格巴与埃莱娜.西苏、罗宾逊、巴斯奈特、特里弗蒂、韦努蒂、尼南贾纳、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根茨乐、玛丽亚.提莫志克、本雅明、德里达、保尔.德曼、欧阳桢、L

2019年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转) 2009-10-10 23:00 郭建中编著~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一、赫伯特?库欣?托尔曼(Herbert Cushing Tolman) 作者简介:赫伯特?库欣?托尔曼(Herbert Cushing Tolman),, “翻译的心理过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我们必须掌握原文作者的思想,第二~我们必须用译文的语言把原文作者的思想表达出来。” “阅读是一回事~翻译是另一回事。” 译者只有从原文的观点出发去阅读~才能使自己沉浸在原文的思想和感情的激流之中~才能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 “译者对原文的精神领会越深~就越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也越来越深地理解到传达原作结构的精神实质之困难。” “翻译要能在英国读者或听众中引起像原文读者或听众所感受的同样的感情。” 没有一个画家能完美地重现自然风景。最好的画家并不是用与自然同样的颜色表现自然景色中的每一个细节,最好的画家应该是有感于壮丽的自然景色~并认识到绘画艺术的局限性~然后使自己的画尽可能地接近大自然的美景。最好的翻译家也一样~他并不是在英语中精确地复制原作——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使自己的译作尽可能地接近原作。 “翻译并不是把一种外语的单词译成母语,英语,~而应该是原文中感情、生命、力度和精神的蜕变。” 我们既要忠实于原作的优美之处~也要忠实于原作的不足之处。 翻译不是解释。 “如果原作趴地蠕动~译作不可腾空翱翔。” 译文必须是地道的英语。 二、C?H?库利(C. H. Conley) 尽管一般认为翻译经典著作有助于文化和自由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但16世纪英国经典著作的翻译反而助长了反动的社会和文化专制主义。 三、亨利?伯罗特?莱思罗普(Henry Burrowes Lathrop) 16世纪英国所翻译的希腊罗马经典著作和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完全不一样。我们今天所认为的希腊罗马经典著作~他们没有翻译。恰恰相反~他们所认为的经典著作~在今天~我们认为是不重 要的~因此也并不熟悉。 四、威廉?弗罗斯特(William Frost) 从理论上来说~诗歌是不可译的。诗歌翻译只能是再创造。

奈达动态对等翻译观概述

论对等原则 张铭1尤金·奈达 尤金?奈达,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是西方翻译理论语言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1914年11月11日出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市,从小笃信基督,并对语言有浓厚的兴趣。1943年获密歇根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接着长期在美国圣经学会主持翻译部的工作,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他把语言学应用于指导圣经的翻译,创造了自己特色的翻译理论,至今发表40多部著作,250余篇论文,可谓著作等身。他还到过96个国家,在一百多所大学做过讲座,并曾来过中国13次。 奈达的翻译思想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描写语言学阶段:这一阶段,奈达结合自己在圣经翻译中的实验,主要集中研究了句法、词法和语义翻译中的问题。这一期间的代表作是《论词法:词的描写性剖析》(1946)、《圣经翻译》(1947)等。 (2)交际理论阶段:这一时期是奈达最高产,成果最丰富的的时期,他明确提出了“翻译的科学”这一概念,创立了翻译的交际学理论,并阐释了“动态对等”的翻译观,提出了“分析、重组、翻译、检验”的四步式翻译过程。代表作是《翻译科学探索》(1964)《翻译理论与实践》(1969)1等。 1与塔伯合著。

(3)社会符号学阶段:这一阶段,奈达一方面保留了交际理论的观点,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很多观点进行了修正和发展,同时开始采用社会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翻译问题。代表作有《论翻译的社会语言学理论》(1979)《意译》(1982)等。2奈达的基本翻译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句话 (1)、翻译是交际活动。 (2)、翻译主要是译意。 (3)、为了译意,必须改变语言的表达形式。3 2《论对等原则》 不存在绝对的对等 没有哪两种语言是完全一致的,无论是对应符号被赋予的意义还是这些符号排列为词组的方式,因此,就有理由认为翻译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这样,也就不存在完全精确的翻译,翻译的整体影响可能接近原文,但细节不可能完全相同。 翻译的不同类型 翻译的不同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基本因素: (1)信息的本质 (2)作者的目的或译者的目的. (3)受众的类型。4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P61 3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 .98. 4谢天振.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P38

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

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谢天振主编.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Jeremy Munday.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 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李德凤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 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000. 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陈廷佑.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

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 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 1989. 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 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范勇主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 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 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 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 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 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 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 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 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 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 《古代汉语》.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汉英经贸手册》编写组 . 《汉英经贸手册》.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 何炳威. 《容易误译的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何刚强. 《现代英汉翻译操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何刚强. 《现代英语表达与汉语对应》.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 何刚强. 《英汉口笔译技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何刚强. 《最新英语翻译疑难详解》.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 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何兆熊. 《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何自然、张达三、杨伟钧等译. 《现代英语语法教程》.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教材精讲-认知学习理论(圣才出品)

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视频讲解] 认知学习理论非常关心人类的学习,重视人在学习或记忆新信息、新技能时不能观察到的心理过程。 第一节早期认知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格式塔理论自1912年由韦特海墨提出后,在德国得到迅速的发展。由于苛勒和考夫卡的访美以及他们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这种新的理论引起了美国心理学家的注意。 苛勒于1913年至1917年用黑猩猩做了一系列试验,证明了黑猩猩的学习是一种顿悟,而不是桑代克认为的尝试错误。在黑猩猩的笼子外放有香蕉,笼子里面放有两根短竹棒,用其中的任何一根都够不着笼子外面的香蕉。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人在认知活动中需要把感知到的信息组织成有机的整体,在头脑中构造和组织一种格式塔(Gestalt)(或称为完形),对事物、

情境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形成整体理解,而不是对各种经验要素进行简单的集合。这一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的顿悟。 二、符号学习理论 托尔曼(E.C.Tolman)是一位新行为主义者。但他是一位受格式塔学派影响的行为主义者,他的理论被称为目的行为主义、整体性行为主义、符号一完形说或预期说。他以白鼠学习方位的迷宫图的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迷宫有一个出发点、一个食物箱和三条通道。实验开始时,将白鼠置于出发点,让它们自由地在迷宫内探索。一段时间后,检验它们的学习结果。检验时,再将它们置于出发点,并对各通道做一些处理,观察它们的行为。结果是,若三条通道畅通,白鼠选择最短的通道1到达食物箱;若A处堵塞,白鼠选择通道2;若B处堵塞,白鼠选择最长的通道3。 这种理论认为: ①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 ②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白鼠在学习方位迷宫图时,在头脑中形成一幅“认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