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心理学与建筑设计的宜人性研究

环境心理学与建筑设计的宜人性研究

环境心理学与建筑设计的宜人性研究
环境心理学与建筑设计的宜人性研究

目录

摘要 (2)

引言 (2)

1 环境心理学的起源 (2)

1.1 环境 - 行为 (2)

2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

2.1 平面布局 (3)

2.2 造型设计 (4)

2.3 空间构成 (5)

2.4 色彩运用 (6)

2.5 环境设计 (6)

结语 (7)

摘要

首先对环境心理学的概念、起源和研究内容进行了简介和引入,指出其在建筑设计领域已得到重视和应用,可从建筑的平面布局、造型设计、空间构成、色彩运用、环境设计等方面加以考虑。就这些方面的应用结合医院建筑给予了说明,旨在引起建筑设计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的同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建筑设计医院

引言

环境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方法探讨环境的一门学科 ,即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符合人们心愿和要求的环境 ,实质也就是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它以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最适在(human2environment optimization)为主题。它是心理学的一部分 ,是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行为)与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文化的等) 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 ,是汇集心理学、建筑学、人类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多门学科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1.环境心理学的起源

对建筑环境与心理、行为之间关系的关注 ,最早在古希腊就已出现 ,如雅典卫城中的帕提侬神庙运用檐部内倾 ,角柱有侧脚来矫正视觉错误;用柱子卷杀等来避免柱子中部显得过细的错觉的产生。19世纪出现了有关理论。真正产生是20世纪60年代。那时现代建筑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新建筑 ,这些建筑无视使用者的行为需求 ,环境也是单调并缺乏人性的。与此同时,工业化的大发展导致了城市环境的恶化 ,这些都对居民的身心和行为产生了影响,人们开始关注建筑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并涉及诸多方面 ,最终产生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新兴领域。 1.1 环境 - 行为

既然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这之间究竟是何关系呢?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也在不停的

从环境中获取信息 ,并做出反应。而人的任

何行为不仅取决于这一环境的客观性质 ,更

取决于他主观对环境的认识 ,也就是说,影

图1 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

响人们行为的是社会场合 ,而提供线索的是客观物

质环境 ,人们总是按照个人对环境线索的获取和领会来采取行动。

心理学调查发现 ,人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会产生一种共鸣。好的环境令人愉悦并产生美感。反之,会产生厌恶 ,不想逗留。举例体会一下 ,如符合功能要求的大型百货商场 ,若设计中柱子过多 ,柜台、货位的摆放没有考虑顾客的心理和行为需求,超过顾客的把握范围 ,嘈杂拥挤的环境使人透不过气来,自然就谈不上深层次的审美和愉快购物了;另如纽约五六十年代建造的一所学校没有窗户 ,家长认为这会将孩子与环境隔离而引发了抗议。此外 ,像学校建筑中考虑小学生“一拥而上”的行为特点 ,大学校园的营造应重视场所感、文化氛围的营造等都是从环境心理学角度给予了考虑。既然环境影响人,人是有目的性和主动性的,就可以通过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创造出行为需要的环境 ,使它们共处于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中 ,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承受环境。

2.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环境心理学起源于建筑学的研究 ,它研究的基础理论中人、建筑、环境关系的研究占主要方面。现在我国建筑也越发重视环境心理学的研究 , 并在一些设计领域中进行了应用 ,如幼儿园、医院及一些新建住宅、大型超市中。如在住宅建筑中,考虑到孩子、成年人、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行为特点是不同的,那么其各自的生活环境也应该是有差异的 ,只有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特点创造合乎人性需求的环境才是和谐的。体现在建筑设计上,环境心理学可从平面布局、造型设计、空间构成、色彩运用、环境设计等方面加以考虑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 ,这里以医院建筑为例来阐述。

2.1 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是建筑设计的关键 ,它的合理与否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果。从心理学角度讲 ,建筑平面应尽量满足人在不同场合下较高层次的需要。其设计应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考虑到人的生活习惯、行为特点等因素,将二者结合起来安排流线、房间分布和大小等。如建筑师波特曼提出的“人看人”的共享空间的成功运用即证明了这一点。在医院建筑中 ,如病人住院后必然希望有一个幽雅、舒适而又安全可以信赖的环境以便及早的恢复健康 ,通过高效率的护理单元加上良好的室内环境可以较好的实现这一需求。

图2护士站设在中间的双走廊形式相对于中长走廊缩短了护理路程 ,提高了护理效率。南北弧形 平面的错位组合

和病房中卫生间移至外墙使护理更便捷

的同时获得了较好的采光通风 ,增强了

患者的心理安全感和生理舒适感。而就

医院中的门诊大厅平面布局来说 ,其形式

经历了 60 年代的集中、封闭大厅到开敞大厅、分散大厅最后转变为今天的加入中庭的合厅的一系列变化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是不断进步和值得思考的。在建筑平面设计中 , 将建筑学与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等结合可以获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2.2 造型设计

从本质说 ,建筑造型就是立体空间的三

维造型。作为艺术 ,建筑不能不对其造型形

式做出特别的处理而使之包容相当丰富的精

神性的内容。 建筑造型给人的更多的是视觉

感受 ,它对于满足人们正常的视觉心理需求

是相当重要的。 了解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后 ,

可结合它处理建筑物的尺度、体量、比例、

形状、细部等 ,既满足单纯的审美需求 ,又满足

人的心理方面的需求。如大体量、大尺度带来的压抑和视

觉上的冲击感;良好的比例带来的井然有序的和谐感;形状

和细部带来的意义表达和情感的传达等。如图3广东省佛

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减轻庞大体量对城市和患者产生的压

抑 ,将建筑形体南北两端都做了45°的转角 ,以白色清新

的双臂欢迎状形体围合着前面的绿地和广场 ,获得了绿

化 ,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噪音的干扰。图4圣迭戈儿

童医院融合当地独特的建筑风格 ,以坡屋顶、钟塔等建筑

造型 ,消除了儿童对医院的恐惧感 ,迎合了儿童的心理需

求 ,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图2 1-护士站;2-医生办公室;3-值班室;4-仪器室;5-治疗室;6-配药室;7-走廊;11-卫生间;12-阳台

图3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图4 圣迭戈儿童医院

2.3 空间构成

不同的空间形式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气氛。巧妙利用空

间形式的特点 ,往往可以营造出迥异的气氛 ,有意识地使

之产生某种心理上的作用和精神上的感受。对于空间环境

心理方面的设计 ,可根据人的心理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

系 ,个人空间和他人空间的交叉 ,空间的开敞感和封闭感

等 ,恰当的组织空间 ,包括空间的围合、敞开、曲线变化

等 , 调整空间的形状、面积、高度、距离等 ,并结合装

修、色彩、光线等手法获得良好的空间氛围。如在医院中

利用医院街来组织空间 ,既获得了开敞明亮的空间感 ,又方便寻址 ,满足了识别性的需求(图5) 。同时通过绿化、空间层次的变化可获得丰富的空间感受 ,使患者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此外 ,如在建筑入口处加入过渡空间 ,使人从嘈杂的街道在慢慢的体验变化中进入到建筑内部。

2.4 色彩运用

建筑色彩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的视觉心

理 ,可以激发人们的种种心理反映。它可以

产生温度感(冷、暖) ,动静感(兴奋与沉静 ,

轻松与抑郁等) ,距离感(远、近) ,轻重感(轻、 重) ,面积感(放大、缩小) 。如在一些医院建筑中外墙一改过去清一的白

色 ,加入色彩 ,赋予了建筑新的感受。图6为青

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该建筑依山就势 ,以丰

富的建筑造型配合红瓦和局部色彩的运用同周围

的绿树、蓝天形成和谐的画面 ,给人以亲切、温

和的感受。 此外色彩的医疗功能已得到证实并在

医院中得到应用 ,如浅紫色在现代产室中的运用

可对孕妇起到镇定、安静作用;绿色可起到降低眼

压 ,减轻视疲劳 ,安定情绪等作用。心理学家研究

图5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长厅

图6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景 图7 儿童病房的室内色彩处理

发现孩子们喜欢能激发欢乐情绪的鲜明色调。如图7室内墙面粉刷成儿童喜爱色 ,如蛋黄、 桔红等。色彩是“最经济的奢侈品” , 和谐适当的建筑色彩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理、 生理上的美感和愉悦。结合环境心理

学理论 ,在建筑中重视色彩的运用 ,使建筑具有人性情

感 ,符合现代人对环境的审美需求。

2.5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 ,包括室内环境、室外

环境以及大到城市环境的设计。建筑环境对建筑物起到修

饰、点缀及烘托的作用。建筑物与环境对人产生直接的视

觉印象和感受 ,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如喜悦、舒适、烦

闷等。对人们的行为起到引导作用。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考虑环境的绿化、采光、通风、噪音等对人们心理产生的影响 ,能进一步完善环境设计。室内环境 ,可在建筑内部空间的尺度、比例等把握的基础上 ,通

过室内材料的质感和色彩的运用以及家具、植物、

灯具等的合理布置 ,如在室内突出视觉焦点 ,建

立各部分的平衡 ,以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如

图8医院内部环境的营造,柔和的灯光、木质的

座椅增添了无限温馨,和绿色的植物、采光天井

共同围合出一室内焦点区域。医院中室外环境对病人的康复也极为重要,绿化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消除忧虑; 同时对医院的空气起到净化作用; 户外场地可以提供娱乐和交往空间等(如图9) 。

以上对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从五

个方面进行了粗略的阐述 ,当然其应用还有诸多内容和更多的细节 ,这需要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建筑不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住人的机器 ,而是与人的感受 ,人的心理密切联系的环境。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必将澄清人们对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或空间的感觉、经验、认知 ,使建筑师的设计不再限于依赖狭隘图8 医院内部环境

图9 利用角部的小山坡营造了一处静谧幽雅的休息花园

的功能主义 ,而能进入一个合乎人性需求的境界。而目前的问题是设计者多是功能的设计者 ,环境心理理论研究者又缺乏建筑设计的足够技能 ,造成了两种领地之间的断带区域。因此把建筑设计与对环境和使用者心理因素的关注结合起来具有重要意义 ,这就需要广大设计人员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应用到设计中来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2] 李长洙译,徐苏宁审.国外医疗·公益建筑.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出版社,2001

[3] 刘梅.建筑造型与视知觉1建筑科学,2006(12) :45 - 46

[4] 王殿宏,贺显.论建筑空间的环境与气氛.设计研究,2007(1):51 - 54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术语中英文对照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术语中英文对照

城市和城市化 2.0.1 居民点 settlement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0.2 城市(城镇)city 以非农不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0.3 市 municipality; city 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2.0.4 镇 town. 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2.0.5 市域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a city 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2.0.6 城市化 urbanization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2.0.7 城市化水平 urbanization level 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2.0.8 城市群 agglomeration 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2.0.9 城镇体系 urban system 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2.0.10 卫星城(卫星城镇)satellite town 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城市规划概述 3.0.1 城镇体系规划 urban system planning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3.0.12 近期建设规划 immediate plan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 3.0.13 城市详细规划 detailed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3.0.14 控制性详细规划 regulatory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3.0.15 修建性详细规划 site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0.16 城市规划管理 urban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 城市规划编制 4.1 发展战略 4.1.1 城市发展战略 strategy for urban development 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4.1.2 城市职能 urban function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4.1.3 城市性质 designated function of city 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4.1.4 城市规模 city size 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缅怀革命前辈激励子孙后代--恩平市三老纪念亭建筑创作设计随笔

缅怀革命前辈激励子孙后代------恩平市“三老”纪念亭建筑创作设计随笔聂福源 1、前言 恩平籍的冯桑、揭荣、吴有恒三位老共产党员、老红军, 是恩平先进的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的总代表他们的 一生是革命的一生, 光辉的一生, 在他们的革命历程中留下 了高贵的美德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建立“三老”纪念亭, 把冯棠、榭荣、吴有恒三位老革命的事迹刻在亭中, 教育和激励后人。 2、总体环境 “三老”纪念亭是建立在恩平鳌峰旅游风景区内, 努力把“三老亭”建成为既是公园的重要景点之一, 又是纪念革命先辈和教育后人的一个阵地。通过比较, 最后选定在鳌峰山东侧人工湖的小岛上。该岛原已建有三座桥与外相连。岛中有一座椭圆形小山头, 面积约3750m2 , 小山顶处比路面高出约6m。在这里建造纪念性建筑, 可以利用鳌峰山的自然山景, 人工湖的水景及周围的绿化来衬托椭。在这里, 可以想像, 山是那么青绿, 水是那么宁静, 天是那么浩瀚, 山、水、天连成一色在水面中长出了一座岛, 岛中长出了一座山, 山中又长出了建筑, 建筑又融于自然环境之中。山、水、天、大地绿化、建筑相呼应。那它会显得那么宁静,那么庄丽, 它是人民的建筑, 自然的建筑, 时代的建筑。 3、建筑造型与布局 纪念亭采用中国传统的格调, 结合地形进行平面和空间布局。英雄广场、牌坊、信仰道、纪念亭、念先园、后廊都是随地形走向, 成对称布局。以纪念亭为重点, 亭座运用了尺寸夸张, 追求超群盖世的精冲表现。后廊(五个小亭) 为衬托, 前后呼应。创造了一层层递进、雄浑含蓄的纪念性空间序列。观者的参观路线为. 过桥(收), 到英雄广场(放),过牌坊上信仰道(收), 到纪念亭前平台(放), 上基座步级(收), 到亭座内(放), 上楼梯(收), 到亭上平面(放), 下楼梯(收), 到念先园(放)。这样, 通过收放的多次空间秩序对比, 形成了丰富的变化节奏, 使观者心灵得到较深的感染。 为了使观者能“回味”纪念亭的精神和艺术, 把名人对“三老”怀念的题词刻在石碑上, 砌筑在环绕小山道路的内侧〔兼作挡土墙) 当观者游完上面后, 通过这些名人字迹引导, 让其继续环绕小山游一圈。使其在观赏、阅读名人题词时能“回味”“三老”事迹, 加深其精神领会。同时, 又可使观者从多方位来观赏亭的艺术造型, 观赏旅游风景区内的环境, 使其流连忘返。 亭的造型起卷飞檐, 盖金黄色琉璃瓦, 高低错落, 主次分明, 与风景区的环境风貌相互协调, 融为一体, 相得益彰。对主亭高度与视角的关系, 二考虑近、中、远三种视距位置的情况。近距是45°视角观赏建筑物细部的最佳形象位置,此位置就是在上信仰道的第一级平台处。中距是27°“视角既能较好观赏整体, 又能感觉到细部效果, 此位置是在英雄广场的中心。远距是18°视角, 此时, 建筑物细部不会太清楚,但能充分地感觉到以周围环境为背景的十分明确的景象,此位置就是在进岛的主桥中间。 4、寓意与象征 满足旅游心理、耗尽旅游体力所需游览的景观规模, 通常状况下, 日需游览量直接表现为游客日需游览的时间。让我们继续分析前面所假设的例子, 用图表示, 为明显起见,暂称A、B 、C 景区的原始游客及其量0―3点时分别为A3、B3、C3; 3―6点时分别为A6、B6、C6; 6―9点时分别为A9、B9、C9,则A3+A6+A9﹦a,B3+B6+B9﹦a,C3+C6+C9﹦a, 前一种的计算过程是. 比较二者图形, 前一种每一个景区都是单独考虑的.. 没有考虑景区原始游客的时间分布状态..忽略了继续游览的循环问题。故在风景区环境容量的估算过程中必须考虑区域所能耗费游客的游览时间与游客日需求的游览时间之间的比率, 因而区域的日容量估算公式应该是.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 摘要:在环境科学中,建筑环境心理学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建筑环境心理学就是运用心理学的相关方法及知识点,对建筑环境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建筑与环境还有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一个能够满足人们身心发展需要的建筑环境,实现人与建筑环境更加和谐的相处。在对建筑环境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同时还能进一步为人们带来更好的服务。在建筑环境心理学的应用中,其中涉及到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学术领域,比如环境工程学、建筑学,还有城市规划学等,所以对建筑环境心理学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将其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建筑环境心理学;建筑设计;应用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得到应用,是在近几年才兴起的。但是,在这段时间内,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在建筑行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建筑环境心理学进行研究,因为研究建筑设计以及环境设计时,都需要通过建筑环境心理学为基础对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由此可见,建筑环境心理学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通过对相应的规律以及知识进行更加灵活的应用,才能设计出一个符合人们需要的建筑环境,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本文主要对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希望对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依。 1、在建筑空间设计方面的应用

通过对空间环境心理进行充分的研究以及认识,有助于帮助人们对生活空间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样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从而找到心理距离以及实际距离之间的差异,将个人空间以及他人空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于空间的开敞感以及封闭感进行有效地控制。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或者是对环境进行设计时,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对空间进行组织,对建筑物以及建筑群落加以科学的布置,将人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并且在必要时,可以对建筑的面积以及高度的问题加以调整,这些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建立在环境心理的基础之上,只有设计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了,才能够满足人们在心理方面的最本质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空间环境。 2、在建筑形式设计方面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形式的设计过程中也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因为在对环境心理学进行研究的环节中,其在建筑环境心理学中占据着很大一部分。人们更加容易对一些形状新奇或者是特殊的建筑物产生极大的好奇心,进而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反映。由此就形成了视觉心理这一概念。在建筑形式中,包含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图形、背景或者是建筑物的线条以及工艺质量等,这些因素都会让人们的视觉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同时还具有不一样的作用,这些都可以成为主要的客观环境影响因素,进而对视觉环境带来不同的效果。对视觉环境心理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后,就可以对建筑物形式进行更加完善的设计,使之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将建筑形式变得更加美观。同时,建筑物的功能性要求也能得到满足,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协调一致的效果,

设计服务承诺

设计服务承诺 一、质量保证措施: 1、我公司选择富有设计经验、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资深工程师(设计部主任)担任该项目负责人,负责与方案设计单位协调与沟通。 2、针对此项目设计,我公司与建筑设计单位,建立定期或者阶段性沟通机制,及时化解相关设计问题。 3、在方案设计阶段,强化我公司各专业设计人员对该项目的前期参与和主动参与,使方案设计与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更平顺、更高效地对接。 4、要求我公司技术人员从专业角度,对方案的功能适用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完善与改进方案具体建议。 5、在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充分尊重建筑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局部需调整时,及时主动与建筑设计单位沟通,双方取得一致意见时才做调整;当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将双方各自的设计理念及其利弊,以书面形式反馈建设单位,进行专项研究确定。 6、方案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我公司及时将本项目设计的电子版发至建筑设计单位,供其复核与比对,如有问题,及时地认真修改。 二、设计服务承诺: 1、选择优秀的设计人员,组成最佳的项目设计团队,为本项目的设计及后期施工服务。安排设计经验丰富且具有良好沟通协作能力强的工程师作为现场代表,进行全过程的技术服务。

2、加强本项目设计人员与业主、各职能部门等的配合与沟通,认真听取各方合理建议,不断优化设计。从设计、校对、审核、到审定的每一工作环节,严格执行我院的质量保证体系,精心设计、细化设计、优化设计。 3、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及时处理施工现场相关技术问题。我公司工程师在接到建设方代表通知后,对于一般问题要求的处理时间要求不超过2小时,重要问题的处理时间要求不超过4小时,并提供24小时电话技术咨询。当出现关键性技术问题时,做到随叫随到。 4、安排相关工程师定期参加现场施工协调会,及时回复设计疑义;并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程验收等方面工作。 5、设计人员在施工服务当中恪守职业道德,工作尽职尽责,不接收与该工程相关单位的礼金、红包,不索、拿、卡、要。 6、积极配合业主完成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报建工作,认真及时地回复审查意见,完善设计。 7、为建设单位及时提供必要的技术文件及相关资料,完成与项目有关的其它设计技术工作。 8、除正常的施工服务外,我公司不定期派人到施工现场进行技术回访。 9、严格管理设计变更,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与建设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对设计变更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或减少由于设计变更引起工程造价的增加。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作者:薛静, 余翔, Xue Jing, Yu Xiang 作者单位:薛静,Xue Jing(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60), 余翔,Yu Xiang(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17) 刊名: 天然气与石油 英文刊名:NATURAL GAS AND OIL 年,卷(期):2010,28(2) 参考文献(11条) 1.许乙弘Art Deco的源与流 2002 2.张建华建筑设计 2007 3.张兵城市规划实践的分析理论 1998 4.谢文慧;邓卫城市经济学 1999 5.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 2006 6.徐建刚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开发及应用/新世纪中国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丛书 2002 7.王爱华;夏有才城市规划新视角 2005 8.王祖华;蔡健;徐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2008 9.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环境保护 1982 10.许浩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 2005 11.日本建筑学会建筑与城市空间绿化规划 20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窦志.赵敏试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期刊论文]-建筑学报2002(10) 2.王民成.WANG Min-cheng浅析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9,35(26) 3.高云.金长峰试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期刊论文]-城市建设2010(9) 4.李冠.朱方位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9(27) 5.冯丹.王东军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6.彭碧.向德军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期刊论文]-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9) 7.郑伟.王健浅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期刊论文]-中华民居2010(11) 8.尹彦凤.李勇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25) 9.郑倩.Zheng Qian现代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期刊论文]-价值工程2010,29(6) 10.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08(8) 引证文献(1条) 1.胡术颖.叶崇福关于建筑设计与城市的综合探讨[期刊论文]-中华民居 20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11174014.html,/Periodical_trqysy201002016.aspx

纪念性广场的设计5要点

【景观设计】纪念性广场的设计5要点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一处幽雅、和谐、安静的精神空间,是人们迫切需求的。这就注定了城市广场是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纪念性广场又是城市广场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广场,将在无形中为整座城市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一个部分,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部分,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场所,是为了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注入了雕塑、喷泉、照明等艺术手法,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典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同时又是城市空间组织中最具公共性、最具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现代文明和气愤的开放空间,是具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场所。而纪念性广场将在城市空间规划中扮演其独特的角色。 一、纪念性广场的意义 城市广场中的纪念性广场通常是指在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地区,或是以历史文物、纪念碑等为主题,用以纪念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的广场。在这类广场中,具像雕塑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被市民认同的城市标志物,主要是以为目的。有时也与政治广场、集会

广场合并设置为一体。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设计也在不断的创新。因此,现代的纪念性广场越来越趋向综合性、多元化发展。 纪念性广场是城市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集中体现的场所。一个城市是否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否具有英雄事迹、是否具有丰功伟绩、是否具有值得纪念和学习的人物与事件,都将在纪念性广场中一一体现出来。 纪念性广场作为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当然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并将在无形中为城市做出巨大的贡献。例如: 1.增强了城市的休闲娱乐空间,为忙碌的市民提供一处放松精神的空间。它结合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文化活动,满足他们对城市空间环境日益增长的艺术审美要求。在设计手法与美学设计思想上运用了对比与统一、变化与协调、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呼应与衬托、节奏与韵律等,使广场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和谐魅力、良好景观给人们以美妙的视觉艺术享受。 2.庄严、宏伟、明朗、壮丽、祥和的气氛,使人们产生积极向上、自豪、欢快和向往的情绪,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达到陶情冶性、愉悦身心的目的。 3.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当地的旅游产业的发展。纪念性广场无论是纪念人物还是事件,都是值得纪念和学习的。当它与城市的大环境、小背景相结合形成一条旅游线时,此广场不仅实现了其凭吊、瞻仰、纪念、游览的目的,同事也为本城市起到了宣传的作用,从而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吸引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到本城市旅游观光。 4.可以带动广场周围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座好的纪念性广场当然要有好的纪念品来搭配,这就给当地的人们提供了自主创业的机会。 二、纪念性广场主题的选择 在纪念性广场设计中主题的选择是重中之重,是整套广场设计方案的第一步。我们必须明确此广场纪念的是人还是事。如果是人物,又是哪方面的人物:是历史人物还是当代人物,是将军、文人、战士还是领袖。如果是事件:是战争事件,还是文化事件等。当这一切都确定以后,我们才能去确定此广场的地理位置的选择、元素的运用、文化的融入和设计手法的运用等等。 著名城市规划学家伊利尔·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广场是城市两个文明的窗口,所以应赋予广场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四章服务性园林建筑

第四章服务性园林建筑 服务性园林建筑是现代园林的组成要素,包括餐厅、茶室、接待室、小卖部、厕所等不同功能的建筑。 此类建筑一般体量不大,功能相对简单,占园林用地的比例很小(一般约2%~8%)、但因处于公园或风景区内,直接服务于游人,因而建筑物的选址和设计是否得当、功能是否合理,对增添景区与公园的优美景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设计时需谨慎对待。 第一节概述 一、选址 1、位置对选址的影响 服务性建筑需均匀地分布在游览线路上,与各风景点穿插布置。因其自身在景区环境组织中亦起了控制和点景的作用,所以原则上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过于庞大或沉重的建筑会破坏风景的连续性和氛围,宜置于景区外围。 基址的选择要反复推敲,衡量利弊,在选择最佳视点和对景区环境造成的影响两方面做出准确的评价。 通常各服务点水平间距为l00m左右,高差以10m以内为宜(地形杂或景区面积大的可适当增大。 2.场地 1)一般要求。工程地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房屋安全、基建投资和进度。在景区服务性建筑的基地,土质要坚实干爽,要充分利用原地形合理组织排水,在朝向上要尽量避免冬天的寒风吹袭或夏日的炎阳直照。 建在险峻悬崖、深渊狭谷间的各项服务性建筑要注意游客的安全,妥善安排各项安全措施,以防止失足、迷向或暴风雨吹袭等所产生的种种意外。 在平缓斜坡上营造建筑物的方法是: ①可将地面构筑成梯田状,建筑物所处地坪实际仍为平地。 ②是构筑台阶地形,建筑本身会有高差变化,与前法相比可减少挖土和

填土。 ③是使用支柱结构,适用于坡度过陡或较难平整的基地。建筑物悬空能造成一种独特的景现。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坡度缓急,都需在基地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地面上,设置排水坡或开挖排水沟,便于截流。 2) 环境景观。优美的环境景观会引起游客的关注,服务性建筑在布点时应尽量发挥环境的优越条件,仔细分析所在环境的景观资源及其性质,使建筑本身与环境相辅相成,并能表达所在环境景观的特有风貌。 园林服务性建筑既为景观添景,又为游客提供较佳的赏景场所,因而在建筑选址时对建筑可借之景如何与建筑基址配合须反复推敲,衡量利弊。当建筑朝向和视野有矛盾时,可采用遮阳、隔热和其他技术手段来尽量满足视野的要求。 3、建筑空间组织与环境 1)总体布置服务性园林建筑大部分是分散设置,穿插在各风景点或游览区中,也有把功能不同的几幢建筑串联起来,组成若干个建筑空间;这种处理方式有利于节约用地,创造较丰富的庭园空间,同时也便于经营管理。 服务性园林建筑在功能上不仅要满足游客在饮食和休息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它们往往也是园中各景区借景的焦点和赏景的较佳地点。因此这些风景建筑无论在体型、体量和风格等方面部要从全园的总体布置出发,在空间组织上使之能相互协调,彼此呼应。 —些属营业性建筑的辅助用房,如厨房、堆场、杂务院等在总体布置时要注意防止对景观的损害,并要妥善解决好后勤、交通、噪音、三废等问题,不要污染风景区。 风景区各种服务性建筑一股分布在游览线上或离游览线不远的地方。游览线是组织风景的纽带,建筑则是纽带上的各个环节,彼此需相互衬托,互为因借。 2)、建筑从后属于环境服务性园林建筑除考虑其本身使用功能外,还要注意建筑在园林景区序列空间中所产生的构图作用,处理好与园林景观的主从关系,应明确以环境为主,衬托环境,建筑宜起点缀作用。

环境心理学对室内设计的作用

室内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对室内设计的作用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为了营造安全、舒适、优美的内部环境,就一定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需要借鉴很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环境意识日益充斥着生活每一个角落的今天,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已成为体现生活质量需求的基本要求之一。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到情绪。因此,作为一名室内设计者应该对环境心理学有所涉及。 然而在阐述环境心理学之前,我们要先对“环境”和“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地了解一下。在阐述环境心理学之前,我们先对“环境”和“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地了解一下。 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 关于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的关系,不少建筑师很自信,以为建筑将决定人的行为,但他们“往往忽视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以往的心理学“其注意力仅仅放在解释人类的行为上,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未加重视。环境心理学则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即是在人与环境之间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含义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心理学与多门学科,如医学、心理学、环境保护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学、生态学以及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室内环境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环境心理学非常重视生活于人工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倾向,把选择环境与创建环境相结合,着重研究下列问题: 1、环境和行为的关系; 2、怎样进行环境的认知; 3、环境和空间的利用; 4、怎样感知和评价环境; 5、在已有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 对室内设计来说,上述各项问题的基本点即是如何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处理好室内环境,使之符合人们的心愿。 二、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 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 下面我们列举几项室内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情况: 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领域性原是动物在环境中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等的一种适应生存的行为方式。人与动物毕竟在语言表达、理性思考、意志决策与社会性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但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也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围与领域,人们不希望轻易地被外来的人与物所打破。 室内环境中个人空间常需与人际交流、接触时所需的距离统盘考虑。人际接触实际上根据不同的接触对象和在不同的场合,在距离上各有差异。赫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即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 每类距离中,根据不同的行为性质再分为接近相与远方相。例如在密切距离中,亲密、

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单位信息库

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单位信息库 国内知名规划设计专家信息库 一、国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1.美国易道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香港国际工程设计咨询研究院 3.英国工程设计院 4.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 5. USA RHM 6.艾斯弧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7.澳大利亚DBJ建筑设计事务所 8.盛邦国际咨询有限公司 9. BAZO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0.德国五合国际设计公司 11.太原建筑设计(李祖原)咨询有限公司 12.英国合乐集团 13.美国东肯国际有限公司 14.亚杰克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5. 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16.迪生罗斯蔡尔建筑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17.中新佳联国际规划设计与咨询有限公司18.阿卡规划设计公司 19.英国奥雅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伟信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21.日本竹田设计株式会社 22.美国龙安建筑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23.新加坡CPG集团新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4.加拿大AB—CPL国际建筑与城市设计有限公司25.国依德尔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6.德国欧博迈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27.吕贝尔设计公司 28.美国CA规划设计师事务所 29. AAUPC 30. ARTX同轩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31.新加坡DPC国际规划与设计事务所 32.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SCP)33.裕廊国际工程(苏州)有限公司 34.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 35.法国ILEX景观规划设计公司 36.五兹贝格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37.法国AREP公司 38.澳大利亚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39.美国W&R国际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40.加拿大普迪国际设计机构 41.德国LATZ城市与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42.美国劳伦斯设计公司 二、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排名不分先后)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北京土人景观与规划设计研究院 6.亚泰都会(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城市建设研究院 8.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9.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0.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1.天津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 12.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3.石家庄市规划设计院

纪念性公园功能

纪念区 该区一般位于大门的正前方,从公园大门进入园区后,直接进入视线的就是纪念区。在纪念区由于游人相对较多,因此应有一个集散广场,此广场与纪念物周围的广场可以用规划的树木、绿篱或其他建筑分隔开,如果纪念性主体建筑位于高台之上,则可不必设置隔离带。在纪念区,一般根据其纪念的内容不同而有不同的建筑和设施,如果为纪念碑,则纪念碑应为建筑中最高大的建筑,且位于纪念广场的几何中心,纪念碑的基座应高于广场平面,同时在纪念碑体周围有一定的空间作为纪念活动使用,例如摆放花圈、鲜花等使用。 纪念馆则应布置在广场的某一侧,馆前应留有足够场地作为人们集散使用,特别是每逢具有纪念意义的日期,群众活动会增多,因此,设置此广场就更有意义。 对于纪念性墓地为主的纪念性公园,一般墓地本身不会过于高大,因此,为使墓地本身在构图中突出,应在墓地周围避免设置其他建筑物,同时,还应使墓地三面具有良好的通视性,而另一面应布置松柏等常绿树种,以象征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 园林区 园林区的主要作用是为游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游览观赏内容,一般在纪念性公园内,游人除了进行纪念活动外,还要在纪念活动之后,在园内进行游览或开展娱乐活动,因此,设置此区可以调节人们紧张激动的情绪,此区的布局方法及园林设施与纪念区不同。 在布局上应以自然式布局为主(不管在种植上还是在地形处理上)。在地形处理上要因地制宜,自然布置,一些在综合性公园内的设施均可在此区设置,诸如一些花架、亭、廊等建筑小品,如果条件许可,还应设置一些水景,当然一些休息性的座椅等是必不可少的,总之,休息区要创造一种活泼、愉快的欢乐气氛,同时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鲁迅公园 上海鲁迅公园,原名虹口公园,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甜爱支路,占地面积28.63平方米,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是上海主要历史文化纪念性公园和中国第一个体育公园。地理位置优越,闹中取静,年游客量700多万人次。公园经百年的历史积累和不断改造建设,不仅保留了英国公园的公布形式,保留了南大门、饮水器等历史景观和紫薇等百年大树,而且揉和了中国造园艺术,形成了上海城市公园特色,成为一座名闻遐迩的纪念性文化休息公园。园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鲁迅墓、鲁迅纪念馆,震撼近代史的尹奉吉义举纪念地梅园。有山有水有瀑布,山水之间,堤桥相连,景色优美。总体上保留了英国风景园的

环境心理学与建筑设计

环境心理学与建筑设计 摘要: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建筑,我们活在建筑之中,建筑活在我们的手中。建筑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关乎建筑的生与死,当一个建筑空间不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时,这样的空间将不被人们所认可和使用,将难逃被毁灭或改造的命运。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体,让建筑尽可能满足人的心理和空间需求。本文将通过对已建成使用的两处建筑体进行分析,通过建筑空间行为调查来阐明建筑空间中蕴藏环境心理学知识,最终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帮助人们设计出实用建筑。建筑环境心理学作为现代建筑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起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还体现着建筑的永恒价值,环境心理学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如何将环境心理学合理的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人环境 1.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人类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正是在代代相传的探索和思考过程中,人类不断解释人与环境的关系,同时也不断利用和改造环境,借以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人际交往、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着人所处的环境,也影响着人类自身。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是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实质环境与人类行为及经验之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涉及的学术领域很广,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核心,是探讨人与环境的最适化,最适化是一种理想的形式,它强调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目标取向与循环本质,具有很大的启发价值。它主要是研究环境和心理的相互关系,即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其社会——环境(尤其是物理环境)各方面的互相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心里发生发展的规律。环境心理学是对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科学。 环境心理学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产物,对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与其周围物质的、精神的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它作为一种新观念下的建筑理论,自世纪年代确立以来,迄今已逐渐发展完善。它是以建筑学、心理学、生态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的,在继承和吸收历史上合理的环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空间环境设计之中。它研究的主要过程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认知分析,寻求最佳刺激,再根据心理需求,去调整改善周围的环境。 环境心理学使广场设计不断地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空间环境设计之中。通过对环境的调查分析,寻找最合理的设想,一切结合人的心理需求,去调整改善广场周围的环境。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使广场设计更加的合理,使人感到舒适,达到人性化。因此,在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中引人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将有助于创造真正舒适、健康、人性化的空间环境。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建筑设计是微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建筑,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前提与先导,而建筑设计则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研究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建筑设计应服从城市规划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因而城市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而城市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风景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地域系统。人在任何时候都在领会城市,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间,我们对城市空间进行分析及设计,使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之间的关系协调,就是城市规划。而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因此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对城市的有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建筑作为城市构成的基础要素之一又必须服从于城市内容,他们之间在空间上是点与面的关系,好的建筑如同凝固的音乐,是城市的灵魂,但建筑也不能脱离城市环境,必须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因此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同等重要。 城市规划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建筑的问题,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曾说:“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一栋房子中;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建筑创作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存在着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问题。如北京的长安街,虽然每栋建筑单体都采用了中国最好的设计院和最优秀的建筑师的作品,而且在建筑造价上也毫不吝啬,就其艺术价值本身而言,仍然是业界人士批判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造型,而在于对周围环境的忽视,以及强烈的个体表现欲所造成的整体不和谐;再如希腊的爱琴海上有一座叫伊特拉的小岛,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尤其是摄影家和画家,被称为“艺术家之岛”,整座岛上布满了十分简单的希腊式的民居,连警察局、医院、饭店都化整为零,成为民居式建筑尺度。几百年来,岛上的居民始终恪守一个规则,就是所有建筑均不超过三层,所有外墙均为白色,这种热爱自然、相互协调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一种设计理念。可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注重周围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2 建筑设计与场地设计应协调 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对单个建筑物体的设计,还牵涉到场地设计问题。 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组成要素(建筑、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和谐,其中,建筑物是场地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与其它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析如下: (1)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即是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绿化景园设施(绿化、景园小品等)、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详细设计。 (2)从建设流程来看。实际建设流程中,一般首先是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师是在业主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前要做细化和完善设计任务的工作,包括项目的组成内容,并对这些内容的规模、形式等一些有关问题做出较为明确的认定,同时要与业主协商,

建筑设计服务标准

WORD格式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文件 中设协字 [2016] 89 号 关于建筑设计服务成本要素信息统计分析情况的通报 各地方、各部门勘察设计同业协会,解放军工程建设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各 分支机构,各会员单位: 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维护建筑设计市场公平有序的竞争 环境,确保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组织开展了建 筑设计服务成本要素信息统计分析工作,对全国百余家建筑设计单位2013 年至2015 年三个年度建筑设计服务成本要素信息进行了调查、统计、测算和分析。 本次设计服务成本调查工作,对全国各地区不同类型的建筑设计单位进行了抽样 调查,主要收集了建筑设计服务范围和内容、服务收入、成本构成、直接人工成 本及其占总成本的权重比例、服务项目人力资源要素配置、对应建筑工程建安费 的设计基本服务成本(含税金)等大量生产要素数据信息,采集的数据在建筑设 计行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建筑设计分会组织行业专家对采集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了汇总、分析与归纳,并组织了多轮次的研讨和论证,形成了建筑设计服务两类成本要素信息,一类是建 筑设计服务不同等级工程技术人员的直接人工成本信息,另一类是对应不同额度 建安费的设计基本服务成本(含税金)的信息。现将建筑设计服务两类成本要素 信息予以通报,供建筑设计市场各相关方参考。

WORD格式 由于建筑设计市场不断发展变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将持续开展建筑设计服务成 本要素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工作,并不定期进行相关信息通报,以反映建筑设计市场的成本现状,为维护建筑设计市场秩序,反对不正当竞争,保证工程设计质量提供信息支持。 附件: 表一建筑设计服务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日法综合成本系数信息表 表二建安费与设计基本服务成本对应信息表 表三建筑设计其他服务成本附加系数信息表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2016 年12 月26 日附表一建筑设计服务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日法综合成本系数信息表 直接人工成本 技术人员等级 (元 / 人工 日) 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建筑)师2679 高级工程(建筑)师2083 工程(建筑)师1765 初级技术人员1176 注: 1.“直接人工成本”是指建筑设计服务过程中人员的工资、津贴、社会保险和人工日法综合成本 2.75 2.45 2.15 2.00 福利等支出。

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精)

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都是近数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兴综合性学科。过去人们研究探讨问题,经常会把人和物、人和环境割裂开来,孤立地对待,认为人就是人,物就是物,环境也就是环境,或者是单纯地以人去适应物和环境对人们提出要求。而现代室内环境设计日益重视人与物和环境间,以人为主体的具有科学依据的协调。因此,室内环境设计除了依然十分重视视觉环境的设计外,对物理环境、生理环境以及心理环境的研究和设计也已予以高度重视,并开始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 第一节人体工程学的含义和发展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工效学Ergonomis原出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1960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 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 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

2015版《建筑设计服务计费指导》

2015版《建筑设计服务计费指导》 1.总则 1.1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与需要,维护建筑设计市场秩序,确保设计质量和服 务质量,有助于发包人、设计人协商确定设计服务计费,编制《建筑设计服务计费 指导》(以下称《计费指导》)。 1.2发包人和设计人依法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建筑设计服务计费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合 理性。 1.3建筑设计服务计费应当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凡在建筑设计中采用本《计费指导》 未涵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或其它科技成果,有利于提高建设项目 经济效益或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经发包人和设计人协商,可以在本《计费指导》 基础上适当上浮计费额。 1.4建筑设计服务费按以下方式支付: (1)合同签订后7天内,发包人应向设计人支付设计费总额的20%作为定金; (2)提交方案设计文件后7天内,发包人向设计人再支付设计费总额的10%; (3)提交初步设计文件后7天内,发包人向设计人再支付设计费总额的20%; (4)提交施工图设计文件后7天内,发包人向设计人再支付设计费总额的30%; (5)施工图设计文件通过审查后7天内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提交后3个月内,发包人向设计人再支付设计费总额的10%; (6)工程结构封顶后7天内,发包人向设计人再支付设计费总额的5%; (7)工程竣工设计验收或投入使用后7天内,发包人向设计人支付全部剩余设计费。 1.5由于发包人原因造成建筑设计工作较大返工、修改和增加工作量的,发包人向设计 人另外支付相应的建筑设计服务费并适当延长设计工期。

1.6由于发包人原因,要求设计人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建筑设计周期定额》规 定的周期内提前交付设计文件,设计人在确保设计质量与深度的前提下采取措施予 以实现时,发包人向设计人支付赶工费。 1.7发包人因非设计人原因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设计人未开始设计工作的,不退还发 包人已付的定金或发包人按合同约定向设计人支付违约金;已开始设计工作的,设 计人完成工作量不足一半时,发包人向设计人支付设计费总额的50%,超过一半时, 支付全部设计费。 1.8本《计费指导》可作为建设项目编制立项报告、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 件中估算设计及咨询服务计费额的参考。 2.建筑设计服务内容 2.1本《计费指导》涉及的建筑设计服务内容包括设计基本服务与设计其他服务。 2.2“设计基本服务”指设计人根据发包人的委托,按国家法律、技术规范和设计深度要 求向发包人提供编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含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不含编 制工程量清单及施工图预算)文件服务,并相应提供设计技术交底、解决施工中的设 计技术问题、参加竣工验收服务。其服务计费为“设计基本计费”。 2.3“设计其他服务”是指发包人要求设计人另行提供且发包人应当单独支付费用的服务, 包括:总体设计、主体设计协调(包括设计总包服务)、采用绿色建筑设计、应用 BIM技术、采用被动式节能建筑设计、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编制施工招标技 术文件、编制工程量清单、编制施工图预算、建设过程技术顾问咨询、编制竣工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