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民主党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_葛丽君

我国民主党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_葛丽君

我国民主党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_葛丽君
我国民主党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_葛丽君

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参政党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特有的政治现象。加强民主党派建设,是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和现实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党派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民主党派建设中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剖析民主党派建设的现状,探求解决民主党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对于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现状分析;对策思考D665 

1008-6269(2011)01-0026-03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2010-10-26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民主党派参政作用与发展趋势研究》(L08BDJ004)阶段性成果;

大连市社会科学院立项课题《大连高校民主党派新特点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对策研究》(10DLSK147)阶段性成果

葛丽君(1968-),女,汉族,黑龙江木兰人,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理

论教学与研究工作;魏晓文(1955—)女,汉族,吉林大安人,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朱琳琳(1971—)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

参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特有的政治现象,是对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和政治生活中地位的明确界定。改革开放以来,各民主党派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民主党派的建设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正视民主党派建设的现状,深入研究民主党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探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对于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新时期民主党派建设的现状总体上来讲是好的,各民主党派努力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以政治交接为主线,以参政议政和自身建设为重点,自身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按照建设成为2l世纪高素质的参政党的要求,各民主党派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各民主党派先后于1979年、1983年、1988年、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7年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不断修改各自的组织章程,适时地制定各自的纲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选举新的领导机构,顺利地完成了换届工作,积极稳妥地实现了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开创了各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工作的新局面,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目前,八个民主党派的总人数已经达到72万多人。在组织发展中,各民主党派按照各民主党派中央《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1996年)、《关于加强自身建设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1999年)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纪要》(2004年)等文件精神,把组织建设的重点放在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后备干部上。民主党派成员的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中青年已经成为民主党派的主体。目前参政党组织发展总体上活力良好,但组织建设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这既包括各民主党派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也包括一个民主党派在不同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在成员数量不断增多、组成结构更为复杂的同时,各民主党派的职业性、地域性、历史性等传统组织特色面临冲击。由于跨界别发展成员,各民主党派界别特色越来越模糊,趋同化现象日趋明显;新成员占绝大多数,与民主党派的历史承继关系逐步淡化;各民主党派都提出了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社会阶层中适度发展新成员,但其特有的独立性、流动性和不稳定性,给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带来许多问题。一些地方的民主党派在组织发展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缺乏计划性、盲目攀比、追求数量、忽视质量、培养不力、考察不够等问题。尤为突出的矛盾是缺乏政治热情高、参政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当前,各民主党派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明显体现出拥护和参与改革开放的思想趋势、谋求新的社会定位的思想动向,主动地把加强思想建设、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积极稳定、健康向上是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主流,但也出现了政党意识弱化、思想意志软化、个性心态强化、思维方式老化等不容忽视的思想倾向。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信念日趋复杂,表现出一定的模糊性,一些成员理论学习不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政党意识淡薄,缺乏对履行参政党党员义务的责任感,对一些问题的

一、民主党派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组织不断拓展,结构尚需调整

(二)思想不断进步,误区依然存在

我国民主党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葛丽君,魏晓文,朱琳琳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认识往往脱离中国国情,不能客观、辩证地对待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存在某些偏激情绪,甚至影响到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一些民主党派新成员在价值观方面呈现趋利务实的多样化的倾向,思维方式出现多向性特点,功利意识较强,更加关注个人利益,而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相对较弱,对民主党派的性质、任务、奋斗目标并不十分了解;极少数成员受西方政党制度思想理论的影响,对民主进程操之过急,对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必然性、优越性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对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合理性、科学性产生怀疑,部分民主党派成员把自己当作“在野党”、“反对党”,喜欢站在共产党的对立面看待问题、行使监督权。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老套陈旧,缺乏战略性思维,缺乏新思路和实效性,注重形式,内容弱化。如何克服这些思想和行动上的误区,从实际出发提高思想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解决好民主党派组织的迅速壮大与思想建设相对薄弱的矛盾,解决好民主党派成员成分的复杂化和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单一化的矛盾,做好对年轻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已经成为参政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

近些年各民主党派和学术界对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的呼声日渐增强,并从根本任务、目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例如,2004年7月4日,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三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关于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参政党理论建设的意义、内涵、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以及加强理论建设的主要措施,强调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建立一套工作管理机制,完善研究机制,建立理论研究激励机制,注重理论人才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批政治方向正确、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进取、有志于参政党理论研究的骨干力量。但是长期以来,民主党派的理论建设工作主要是由中国共产党引导并推动的,其理论相当程度上源自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从内容到形式,参政党理论建设基本上都参照了执政党的经验,缺乏自己的独特个性,没有形成独具特点的定型的民主党派理论建设。参政党自身缺乏理论建设的整体规划,在理论建设主动意识上有所欠缺,在理论建设上不够深入和系统,对参政党的性质、任务、理论建设的规律、原则、内容等基本问题,以及如何处理与执政党的关系,在什么样的程度范围中与共产党保持一致,在什么样的程度范围保持自己的特色,发挥参政党独特的作用,如何把握这个度等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民主党派理论研究人才缺乏,理论研究队伍尚不够壮大。参政党的理论建设与其地位和现实的需要还存在着“不适应”和“不符合”的问题。理论建设尚不成熟已经成为制约参政党参政能力提高、影响参政党建设的“瓶颈”。

各民主党派切实把加强参政能力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参政能力不断提升,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高。在中国政治舞台上,非中共人士担任领导职务进一步增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人数比例不断上升,在各级人大和各级政府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参政党的政治把握、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合作共事、组织协调“五大能力”均有所提升,但目前仍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一方面民主党派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度评价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继承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拥护中国特色政党制度,高度肯定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发展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另一方面民主党派也存在参政意识不强、自觉性不高、参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尚不成熟、参政能力建设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问题。民主党派作为政党实体的功能发挥不够。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能力建设中最重的两个方面,然而在具体的政治运作过程中,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有些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在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个体参政能力的提高,而忽视整体参政能力的提升;注重于代表人物的“代言”,缺乏一个完整的政党形象。

制度建设是民主党派建设中带根本性、长期性和保障性的建设。只有加强制度建设,才能促进参政党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目前,民主党派从中央到各地组织在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和工作机制上初步形成了基本的运行模式。以民革为例,普遍建立了领导班子办公会议讨论和审议参政议政重大事项的议事制度;相继出台了《关于参政议政工作的暂行规定》、《参政议政调研经费使用办法》、《参政议政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立了提案征集与筛选机制,如参政议政成果汇报会以及实行调研课题招标制度等;建立了参政议政工作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但民主党派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工作做得还不够,民主党派成员大都是分散的,干部是兼职的,活动是业余的,参政党的“松散型”组织管理和完善制度体系的缺失必然对民主党派建设产生负面影响。中国各民主党派成员多为科技、文教、医药出版、经济等社会各界的中上层人士组成。他们多是社会精英,关注社会民生与国家发展,不仅代表本群体而且也从社会整体利益和广大群众角度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虽然民主党派成员每年都有在各地的参观考察活动,但民间大众对民主党派的直接接触和联系渠道并不畅通,民主党派的宣传力度也不到位,例如,各民主党派的中央网站点击率不高,统计数字更新不够及时。

民主党派的发展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的试金石和风向标,是巩固中国政党制度的重要保证。民主党派建设必须适应新世纪的形势要求、参政兴国的使命要求、政治交接的发展要求、多党合作的政治要求,自觉遵循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政治联盟特点、体现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等重要原则,将各方

(三)理论不断完善,尚且缺乏特色(四)能力不断提升,但仍不尽人意(五)制度不断健全,体系尚需完善二、加强民主党派建设的对策思考

面建设有机统一起来。

在民主党派建设中,需要坚持同一性,把握差异性,探究共产党建设理论与参政党建设理论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参政党理论建设的自身规律和民主党派的各自特色,而不是将执政党的经验和模式简单机械地套用;需要加强参政党建设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转换研究范式,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要建设参政党的问题以及参政党建设的前提、条件、目标、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等方面研究参政党建设的一般原理,从思想建设、理论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和规律出发,研究参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从参政党的地位、功能作用、职能,应通过什么方式,按照什么途径,遵循什么原则和规律方面来探索参政党发挥其功能的运行原理;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健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视野、树立问题意识、结合多党合作实践的出发,推动参政党的理论创新。要调动多方力量,培育多元化理论建设主体,继续大力发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研究机构的作用,为民主党派的理论选择和政治发展提供宏观和全局的指导;发挥人才荟萃的优势,在民主党派内部尤其是培养中青年的理论骨干,使民主党派拥有建立自己的理论研究队伍。总之,需要探索和创立具有民主党派建设特色的总体思路和建设格局。这一总体思路,既要符合我国的政党制度框架,又要具备参政党的自身特色,使之相辅相成,既要借鉴执政党建设的经验,又要有自己的内容和要求。

各民主党派要坚持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关键,提高民主党派核心的组织领导能力,提升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社会影响力和人格魅力,培育与中国共产党志同道合的旗帜性人物。以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为基础,健全机关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要坚持“三个为主”的方针,在不断扩大各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同时保持各党派鲜明的组织特色,严把质量关,确保参政党组织发展的有序性。工作的着力点是选拔和培养民主党派新一代领军人物,尤其是要关注和培养新一代领军人物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这需要从民主党派的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两个方面下功夫、做工作,真正实现政治交接、政治对接。这是巩固和拓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关节点。

各民主党派要从强化政治引导和培育优良品德两个方面入手,以引导民主党派成员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基本理论教育的重点,协助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增强贯彻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深化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对本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任务、政治地位及历史使命等方面的综合认识,摆正自己的政党位置,定准自己的社会角色,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自觉性,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包括政治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在内的参政党的“政党意识”。通过加强政治引导和理论学习,巩固民主党派建设的思想基础,提高民主党派的整体政治素质,提升民主党派的政治把握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工作的多维发展,调整工作视角,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工作内容上突出界别特色,突出理性认知,富于时代性;工作方法手段上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凸显多样性;工作对象上结合民主党派成员价值观念多元化,体现层次性和针对性。不断拓宽思路,优化和开发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渠道,改进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介质,善于发现、挖掘、利用现代载体,增强网络媒体功效,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渗透性和感染力。

各民主党派加强能力建设,当前的关键是提高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能力。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要扩大参政议政的范围,从经济建设、文教科技、社会保障、服务民生领域向民主政治拓展,从对局部、具体、某一领域的问题与事务的参政议政向更多地从宏观、全局、战略高度的参政议政延伸。提高参政党民主监督的能力,需要增强政治透明度,保障民主党派充分的知情权;需要及时进行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党派成员的政治参与的专业化程度;需要畅通监督渠道,健全法制,依法保证监督权利和监督效力;需要执政党认识到位,加强执政党接受参政党监督自觉性。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既取决于参政党自身的努力,又取决于执政党的支持,中共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与引领是优化参政监督环境、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关键。

当前各民主党派必须把制度建设与建立健全参政党机制结合起来,着力打造行之有效的理论学习与研究制度、组织发展与建设制度、内部与党际的民主监督制度、党际交往与政治参与制度等,正确处理制度建设与其他方面建设的关系,为参政党的健康发展和增强中国政党制度的包容力提供制度保障。要发挥民主党派敢于直言进谏、与中共默契配合的传统优良作风,发扬民主党派精英政治的优势,顺应时代发展,打造更具创新和开放意识的参政党。民主党派建设的制度体系要与参政党政治定位和参政功能相衔接,充分凸显参政的特色。

加强民主党派建设,发挥参政党作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执政党和参政党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必须坚持以理论建设为前提,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为保障,以参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构建参政党建设的系统工程,提升参政党的整体实力,增强我国政党制度在世界范围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深入发展。

(一)确立总体思路,形成建设格局

(二)搞好政治交接,培养领军人物(三)优化思想教育,破解思想误区(四)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参政水平

(五)健全制度体系,培育优良作风

责任编辑:罗振建

小学“书香校园”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小学“书香校园”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校虽小,但是老师们敬业精神强,学习的欲望高,学生也形成了一种活泼上进,勤学乐思的良好习惯。自从去年启动“书香班级”建设研究以来,我们的书香味甚是浓厚,全校师生掀起了热爱读书,比赛读书的高潮。首先是领导的重视,上级的关爱,社会的支持,使全校师生有好书可读,这是我校书香校园创建的前提条件。近几年来,上级为我校添置了2000多册图书,现在图书室有3000多册图书。 去年我校为给创建书香校园打基础,部分开展了建设“书香班级”研究的活动,我们成立了一个课题组对“书香校园”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书的香气就像花香一样弥漫在校园及校园的各个角落,读书对学生来说成了每天必做的事情,大家非常快乐地从书中汲取知识的阳光和雨露,学校和校园每次活动都以读书为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现将我们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建设方法介绍如下: 一、统一思想,是建设书香校园的前提条件 随着各方面学习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家长认为孩子不读书就没有出路,“读书”更加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读书都成了必需品,这无疑是气象万新的春日,照亮了书香校园建设者前进的道路。那么如何取得老师、学生、家长的配合呢?

1、教师方面,全体师生主要是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可通过会议学习、专题讨论、日常监督等方式,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机会享受学习,享受阅读。 2、学生方面,班主任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例如:①榜样激励法,请班中“发言大王”、“写作之星”“朗诵之星”等酷爱读书的学生讲述自己爱上读书的经历,或者讲述读书奇闻轶事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阅读产生兴趣②变通法,主要指作业的完成,如对课内有些作业感到太容易,可以以适量的课外阅读来代替。由于环境轻松、自由,此法很受学生欢迎。③体验成功法,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班上交流亮相,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家庭方面,语文教师深入每个学生家庭,进行说服指导。主要是提高家长的认识,提高他们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营造书香家庭重要意义的认识,以赢得坚实的后盾。 二、营造书香环境,是建设书香校园的必要条件 1、口号,学生坚持的精神支柱。在营造书香环境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口号对全体学生的影响。如“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就作为我校读书活动的口号进入了学生的心里,学生每天看一眼,每天念一遍,作用不可小视。 2、校园布置书香气。有的在黑板上、教室一角,开设“格言栏”、“成语苑”、“诗歌园”,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拓宽知识面;背诵名人名言,学习名人的读书方法,感受读书名人刻苦读书的精神。“学生园地”刊有关读书知识及学生制作的读书小报等。时刻营造出了一种让

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娄山关镇中心学校 教师队伍建设三年(2015—20仃)规划 ――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学校跨越发展 一、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现我校共有在编教职工111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0名,40周岁以下教师人,占全体教师总数的%从学历结构上看,大学本科学历共人,占全体教师的%,大学专科学历人,占全体教师的%,中师及以下学历人,占全体教师的% ;从职称结构上看,高级教师2 人,一级教师99人,二级教师9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县级骨干教师7人。有省级名师工作室一间。学校共成立3个教研组。 从目前的师资结构来看,我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年龄结构是很不错的,有能力推动我校健康发展,但是“教到老,学到老”,教师唯有 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要建立起一支理念领先、业务精湛、拼搏向上的教师队伍,我校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教育发展的的要求不相适应;教师队伍专业知识、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发展提出的研究型教师队伍的需求;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紧迫的任务,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更好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十八大三中全会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贵州省教育厅关于教育继续教育工作会之精神,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育的发展,依据我校教师队伍现状,深化教育改革和课题研究、强化名师工作室在学校教育和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引领示范作用,辐射周边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为桐梓县教师队伍整体提高做出贡献,为娄山关镇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模范带头作用,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全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力平台。

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建筑行业的大发展,建筑工程领域对于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希望借助先进的工程技术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率,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先进的工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工程领域的效益,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技术工程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1建筑工程技术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自身调节能力不断增强,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的管理理念不断优化,建筑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逐渐步入管理现代化阶段。建筑经营管理包括对于建筑项目过程全方位的管控,建筑工程技术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影响着企业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提高建筑工程技术水平也越来越得到建筑企业的重视,逐渐上升成为营销到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核心地位。不断推动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成为了建筑行业的普遍诉求。建筑工程技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1.1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安全性是建筑工程的基础问题,要保障建筑各个方面符合国家的各项规定,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安全性成为了工程技术最先需要保证的问题,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程序不断科学化,建筑材料的制作与选择也更加丰富。在整个建筑项目工程中,工程技术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项目工程会受到气候天气影响、地形地势限制、建筑规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先进技术所发挥的保障安全性作用至关重要,通过质量检测、科学施工等环节保障项目的安全。 1.2影响建筑工程的效率 工程技术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由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求不同部门、不同工种的共同协作,工程技术的提高将为协作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建筑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资源浪费;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设备,提高项目建设效率;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建筑工程技术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工程发展飞速,行业竞争激烈,建筑行业对建筑工程技术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了飞跃。比如在接地设计技术、抗震技术、防渗漏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质的提高,结合具体的地形地势、气候天气等施工条件等因素制定选取不同而处理方案,推动着项目工程施工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师资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加快我院发展,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为进一步调动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队伍和政治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打造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学院将贯彻创特色、创品牌的战略思想,遵循“壮大队伍、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强化实践、注重师德、提升水平”的原则,通过培养、引进、外聘高层次人才等途径,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为核心,为学院重点和特色专业、特色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学院的教育教学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增添新鲜血液,为学院的逐步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以及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真正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为实现我院成为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省内一流职院的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二、建设目标 2011-2015年,通过5年的努力,争取实现以下目标: 为重点和特色专业、特色学科配齐学科团队。 专任教师(含校外兼课、兼职教师)总人数500人左右,师生比控制在1:20以内。 辅导员队伍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以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队伍为培养目标,总体上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力求到2015年,培养出省内知名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通过专、兼、聘等多钟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工作队伍。 通过专、兼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熟悉政策、经验丰富、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工作队伍。 40岁以下青年教师硕士化,2015年专任教师硕士比例达到50%,专业教师中具有或攻读博士学位的达到7人。 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到90%。 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及其他正高职称人员超过20人,具有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人员超过120人,教师职称结构合理。 市级专业技术人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省级及以上国内访问学者及以上专家、学者达到15人。 三、实施方案

书香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八肯中小学 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总结 近一学期来,我校积极响应总校的号召,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构建书香校园”的实践活动。因此我们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氛围,提倡师生多读书,读好书。以“阅读优秀书籍”为途径,全方位、立体化、持续性地开展读书活动。让师生亲近书籍,在阅读中实现与大师的对话,为学生精神的成长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使阅读成为学生最为自然的生活状态,用阅读让学生的精神亮丽起来,在校园里掀起了读书热潮。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下小结: 一、确立目标: 成立“一把手”的工程,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引导学生读大量的书,读各方面的书,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及自己的方法进行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学生喜欢读书,有效读书。尽量的或超量完成《课标》的要求。 二、注重学习与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研究型教师,必须从扎扎实实的读书学习、认认真真的反思感悟做起。为了推进教师的读书活动,我们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①利用校有图书室书本资源,加上订阅的报刊,采用借阅的方式,由全校教师自由选择自己所喜好的书本。②全天开放校阅览室,教师利用空课时间进行学习相关教育理论。③作好相关的读书摘录,并写出读书体会。 三、以创书香班级为重点,全面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在校园里,处处都有提示师生读书的名言或警句,文化墙写上古诗

词,师生时时背诵。办公室布置更是充满文化气息。 在活动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营造真正的书香校园,关键在教师,基础在班级。因此,我校在注重教师学习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建设书香班级,开辟书源、保证时间、适当指导、激发兴趣也是深入开展读书活动的关键。我们制定了读书读书活动具体要求,有计划的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我们开展的活动有: 1、学生读书活动 ①营造书香环境: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以及教室墙壁,布置一些读书的名言,也可是自创的格言,营造教室的书香氛围; ②每个班级开设小小读书角。每个学生至少提供一本好书,到本班班主任老师处登记,所有的书籍登记后供全班调配,互相借阅。 ③开放学校阅览室,学生可以直接在阅览室自由阅读。 ④一、二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作为“读书时间”,三、四年级每周安排两节课作为“读书时间”,内容为自由选择。 ⑤设定“三读”时间。 2、认真组织举行“读书手抄报”活动。学校举行了“读书手抄报”活动。 3、抓好经典诵读,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经典诵读教育是我校的一大特色,自活动以来已经取得良好效果。主要经典为:《三字经》、《百家姓》、《爱莲说》、《陋室名》、《岳阳楼记》等,具体操作有: 学校在文化墙粉刷名家名篇,供师生随时阅读。发动全体家长的支持,让学生人人购买图书,全校学生保证每天的集体诵读活动。为了使学生学习古诗文不枯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文课堂上安排演讲

新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建设探究

新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建设探究 新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建设探究 ——以辽宁师范大学为例 张丽杰 (辽宁师范大学人事处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新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关系学校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和专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本文试图通过对辽宁师范大学新专业师资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师资结构的分析,找出我校新专业师资队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步伐随之加快,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新专业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辽宁师范大学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挖掘自身的办学潜力,提高办学效益,积极地增设了一批新专业,通过引进或培训等多种手段,不断充实新专业师资队伍,有力促进了新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保证科研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以辽宁师范大学为例对新专业的师资队伍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和改善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一、新专业及其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一)新专业设置及师资概况 辽宁师范大学自2002年至今,先后开设新专业15门,分别依托各学院的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遍布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各大学科。在学校51个本科专业中,新增专业数量占全部专业数量的29.41%。现有新专业师资总数157人,其中,2003~2008年新引进教师88人,占新专业

师资总数56.1%。新专业师资队伍的不断充实,保证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较好实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新专业师资队伍状况及问题分析 1.新专业师资队伍现状 学校高度重视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年龄结构,目前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新专业师资队伍。在学历方面,以提高学历层次、提升整体素质为重点,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职称方面,积极扶持新专业师资队伍的发展,保证新专业教师的高级职称比例,不断优化职称结构。为使新专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学校在不断优外新专业师资结构的同时,特别加强了新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做法是:依托学校现有博士、硕士学位点、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的教师;积极地引进校外高层次人才,充实新专业师资队伍;吸收大量学历层次高的毕业生,补充为新专业师资队伍的骨干教师。积极有效的做法,使学校在新专业的建设中取得了较大进展,新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数量逐渐充实、实力逐步雄厚,有利地保障了新专业的发展建设。学校现有新专业师资15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3人,占新专业师资的52.9%,研究生学历教师82人,占新专业师资的52.2%。 2.新专业师资队伍问题分析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以及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学校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也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师资队伍结构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15个新专业中,有四个专业没有正高级职称教师;个别专业高级职称比例低于50%;音乐表演和艺术设计专业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分别占本专业教师的84%和87.5%,学历层次低,结构不合理。 第二,缺少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整体建设有待于加强。建立一支结构优化、科学合理的学术梯队是师资建设的前提,梯队建设不完整、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国内外教育培训机构教材建设现状研究-教育文档

国内外教育培训机构教材建设现状研究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学经验的累积和教学内容的总结。教材建设作为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教育培训机构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课程体系建设、特色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做好教材建设这项基础性工作,既需要行业自身不断探索和积累,也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为我国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满足气象教育培训发展需求的教材体系基本框架提出建议和对策。 、国外气象培训机构教材建设特色鲜明一)根教学模块编写模块化 教材 澳大利亚XX局培训中心(BMTC在教材体系建设理念先进,根据课程的模块化内容编写教材。以气象观测课程为例,该课程分为地面观测综述、气象学基础、机场地面气象观测、气候分析、雷达和高空观测、气象服务、操作训练、模拟实习等等,每门课程对应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就是本门课程教材,其中主要包括一些规范性手册、手册使用说明、基础知识读本,以及教师编写的BMTC培训讲义。 美国国家天气局培训中心(NWST C的教材根据其培训计划的要求而编写,在未成为正式出版教材前称作试用讲义,每门课程都配有对应的讲义。 英国气象学院(MOC培训教材根据课程涉及的教学模块编 写讲义,并配有课前学习资料,包括课前练习及答案。 美国COME是气象行业最大的继续教育资源网站。COME教材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COME课程总共有19个主题,519 个模块,总课时数为1119 个小时。几乎涵盖了气象主要学科和部分相关领域。COME课件模块和课时数分布如图所1示。 二)根据培训适用对象编写分层次的教材 发达国家有严格的上岗培训制度,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气象机构在预报、观测、服务等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覆盖率均达到100%,与之相配套有完善的上岗类培训教材。 COMETBMTC十对气象业务、气象服务和气象管理,开发了一批有针对

书香校园汇报材料文书文档

让书香洋溢生命的魅力 ——阜蒙县第一小学书香校园申报材料 建设书香校园,在校园播撒读书的种子,强化阅读的理念,营造阅读的氛围,构建阅读的课程,开展阅读的活动……努力使阅读成为师生的自觉习惯。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的确,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才;足以长才。只有每位教师和学生都觉得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的时候,才会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书香校园的建设。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一直在飘着淡淡墨香的“书山之路上默默地攀登着…… 一、提升品位校园充满书香 书香校园建设是涉及到学校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此项工作开展得是否顺利有效将直接影响到全校师生的精神生活,从而影响学校校园文化的涵发展。学校领导高度认识其重要性,全力支持书香校园建设工作在本校的开展,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书香校园建设领导小组,有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层层落实,形成管理网络。 二、多种渠道校园传递书香 打造“书香校园”,是学校的理想追求。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让读书、思考成为校园的一种风景。让孩子们在书的世界里,和教师们一同去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通过阅读,让教师和学生与知识为友,与大师为友,与真理为友,填实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享受阅读的乐趣。

1、利用国旗下讲话,向师生提出“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心灵徜徉书海“的倡议,积极宣传“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倡导全体师生参与读书、快乐读书。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书香校园的教育点,楼道、教室、树木旁、花坛中、校园的西墙、厕所的月亮门等名言警句随处可见,墙壁在说话、树木在说话、花草在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润物细无声地发挥着警示、示功能,在影响、约束、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营造溢满书香的校园文化氛围。 3、学校设有专门的图书室,现有藏书46000册,人均藏书达到30本,藏书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有国的也有国外的优秀作品集,囊括文史、社会和自然科学等。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有专职老师和图书管理员负责,做到书橱专用,整洁卫生,图书摆放整齐美观,学生阅读方便。 4、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 我们要求各班发动学生把自己和家中收藏的书籍拿到学校,充实班级图书角,各班至少达到了一人一书。各班的图书角藏书可谓琳琅满目,涉猎广泛,有科普知识,有小说评书,有历史故事,有文学评论,有人物传记,有杂志,也有趣味幽默大全等等,并汇编出了各班读书月期间的书籍目录。各班学生自发成立了图书管理小组,开展借阅管理活动,举行了好书交换活动,同学们形成了好书先读为快的愉悦读书氛围,畅游书海,各班洋溢着浓浓的读书气氛。

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富官庄镇中心幼儿园何家庄子幼儿园 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一、师资队伍现状: 富官庄镇中心幼儿园何家庄子幼儿园是2013年修建的一所新幼儿园,如何加强本园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园面临的头等任务,我们将围绕城市化进程中幼儿园如何因地制宜开展教师园本培训进行实践研究。 富官庄镇中心幼儿园何家庄子幼儿园现有教职工22人,园长1人,教师12人,保育员6名,保健员1名,后勤1人,保安2人。教师队伍总体上一方面表现出了结构较合理、学历层次在提高,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了青年教师成长迅速,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在不断提高。但新教师教学经验尚不足、老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还需进一步,所以教师总体培训任务还是比较重、难度比较大。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上级及各有关部门关于师训工作的精神,以加强师德修养为核心,以课改需求为方向,以提高保育和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开展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不断进取的教师队伍。 三、工作目标: 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目标,以针对性、实效性为原则,探索出效果好、效益高的城市化进程中幼儿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加大改革力度,深化幼儿园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一套适合本园实际的人事改革制度;优化创新保教工作机制,提高每位教师对新课程的执行力;以“六个一”为抓手,立足于教育教学的本职工作,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反思、园本培训来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四、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一个基本点”,正确处理“二个结合”,抓好“三支队伍”,贯彻“四个动作”。坚持“五个立足”;落实“六个一”。 “一个基本点”:立足本职、本岗、本园。 “二个结合”:教科研与保教工作相结合;教科研与师资队伍培训相结合。 “三支队伍”:骨干教师、中层领导、中青年教师。

教材建设研究

高校教材建设管理研究论文 一.研究背景 1.教材管理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21世纪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当然在管理方面涉及的范围很广,当前我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伟大的改革实践强烈地呼唤着科学理论的创新,并用于指导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而教育科学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又依赖于管理学研究方法的根本变革。因为任何科学理论都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支撑,教材管理也概莫能外。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课标教材在不断地调整和充实,要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贯彻课标精神,因此对于教材管理方面必须要有很大的提高。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课改新编的几套课标教材,与原教材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为广大教师贯彻新理念、落实课标要求、变革教学方式等提供支撑,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了一些极端,认为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可以随心所欲,随意修改,不深入钻研教材,不了解教材的重要作用,进行教学设计时和教材采购,经常犯的毛病,就是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别出心裁,创新,弄点与众不同,于是把超越教材放在第一位,结果教学后得到的评价是:重点不突出、难点为突破,无效教学。所以就造成了教材不能切实与教学联系在一起,所以教材管理至关重要。 研究课程变革,重新审视了教材在课程变革中和重要作用。要

达到大规模的变革,关键是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材料、教材对教师来说,教材管理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它与各个方面都有联系,要将这项工作做好,并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很大的精力去研究它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用最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它。 教材管理研究方法的滞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开展,导致教育与教学脱节乃至相互冲突,造成论点武断、缺乏严密精巧理论论证的严重后果”。 为此,有必要对当前我国教材管理的现状进行评估与反思。因此对教材管理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教材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教材管理方法的路径选择,以求推动教材管理的发展。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培养教材管理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用管理学知识去解决。教材方面的管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新的研究管理方式,促进教材管理新的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教材的过程和遇到的问题。从教材的方面也可探究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些许问题,以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二.高职教材建设的现状 对于高职教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许多专家都有过相关的论述,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购书的局限,造成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严重不足,大部分教材游走于本科教材与中职教材之间,存在着内容偏多、理论偏深、实践性内容严重不足等问题。

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我国建筑业及其发展历程 1.1建筑业的概念 建筑业是以建筑产品生产为对象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从事建筑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业,并没有公认的明确的概念表述,对建筑业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建筑业是指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及参与该过程的各个产业和各类活动,包括建设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构配件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环境的运营、维护及管理等;狭义的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包括房屋和土木工程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等行业。狭义的建筑业从行业特性及统计的可操作性出发,目的在于进行统计分析,通常在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时采用狭义建筑业的概念,而在行业管理中采用广义建筑业的概念。本文以广义的建筑业为概念,讨论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1.2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历史 从1949年到现在,我国建筑业经历了形成和成长、停滞和徘徊、恢复和发展这样几个上下波动的阶段,各个阶段发展具体特点总结如下。 (一)产业的形成和成长阶段(1949?1957) 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1957年为我国建筑业的形成和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建筑业发展历程及特点可用表1所述一系列事件为标志。

(二)体滞和徘徊阶段(1958?1976) 该阶段我国建筑业发展总体上呈现以下特征。 (1)在指导思想上,由于左倾思想干扰,建筑业被错误的认定为消费部门而得不到重视,有一段时期建筑业甚至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而沦为仅仅是实现基本建设的一种手段,其发展严重受阻。 (2)在发展过程中,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使建筑业的发展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而随后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将建筑设计、科研和大专院校等单位纷纷撤消,已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制度被批判,建筑<业的管理陷人瘫痪状态。同时,用非经济手段取代了经济管理。 (3)上述因素造成了建筑企业管理和施工生产的极度混乱,建筑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下降。1961年建筑业创造的国民收人仅占国民总收入的2.2%,跌至最低点。施工企业由1958年的高度膨胀到六十年代初期的髙度压缩,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由1957年的3.1%减少为1965年的2.0%。在工程造价提高近一倍的同时,工程质量普遍下降,工程事故之多为建国以来所罕见。 (三)恢复阶段(1977?1983) 1977年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我国建筑业以此为契机开始摸索自身的改革之路,进行了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并在全行业推广招标投标制。这些措施为建筑业的改革探索了道路,大大提高了我国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加大,1983年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1053亿元,净产值259亿元,分别比1976年增长了1.4倍和1.2倍;建筑业总产值和净产值占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比重也分别由1975年的8.1%和4.5%上升到9.5%和5.5%,建筑业得到了恢复和加强。 (四)发展阶段(1984至今) 这一阶段我国建筑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1)引人了建筑工程竞争机制。在1983年全行业推行招标投标制的基础上,工程项目实行公开招标投标,1984年我国招标投标面积占当年施工面积的4.8%,1985年上升为13%,1986年为15%,1987年为18%,1988年为21.7%,1989年为24%,1990年为29.5%,1993年为40.6%,1995年为46%,1996年为54%^。我国建筑业的这一变革对世界建筑工程市场乃至全球经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建立了新的劳动工资机制。经过了恢复阶段改革建筑业劳动工资制度的探索后,1984.年国务院在《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中明确提出,国有企业除必需的技术骨干外,原则上不再招收固定职工。这一政策加快了用工制度改革。在工资分配上,1984年国有建筑业企业普遍推行了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的办法,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3)加快了管理体制改革。1984年国家把建筑业的改革作为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任务分配开始走向市场调节下的招标投标的轨道,在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进行项目法施工和实施资质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加快了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

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

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 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一、队伍建设目标:;建立一支有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和能力、德才兼备的干部;二、师资建设的思路:;秉承传统,立足现状,力行愿景;三、队伍建设主要措施:;1、努力提升教师的品位,这是学校兴衰的生命线;①要提升教育理念,提高人文修养;②要提升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探索实验经常搞,论文;③要提升对外交往的品位;④共同培育和推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名 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 一、队伍建设目标: 建立一支有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和能力、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一支精于教育、长于教学、乐于奉献凝聚力强的教师队伍。力争在五年时间内使有能力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学骨干,教师队伍中有60%左右的教师具有某方面的教育教学特长,培养出一定比例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发挥骨干教师以及“三名一带“的作用。努力实现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好辐射作用。 二、师资建设的思路: 秉承传统,立足现状,力行愿景。在秉承求真务实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制订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学校内部形成一套完善的队伍建设“造血机制”。发扬实中“求实”精神,与人相处求真实,教育科研求务实,教学过程求实效,使这种“求实”的精神成为教师不断进步专业提升的内在动力。 三、队伍建设主要措施: 1、努力提升教师的品位,这是学校兴衰的生命线。 ①要提升教育理念,提高人文修养。中青年教师要努力把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平时生活的语言与思维,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常规习惯。 ②要提升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探索实验经常搞,论文总结经常写,研讨交流定期办。

③要提升对外交往的品位。积极而适度地参与对外交流,展示个人风采,得体与人交往。 ④共同培育和推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名师”,依据“名师”为“名校”。 ⑤提升教师“一专多能”的本领,提升外语水平,电脑水平与 信息素养,掌握开设三类课程的基本技能。 2、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队伍素质的首要任务。 要提高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气质风度的品位,提高思想境界,讲究修养、教养、涵养。 (一)日常教育。 (1)严格执行教师仪表规定。 (2)教育教学常规考核,责任到人,捆绑到组。 (3)营造师生共振双赢氛围,共建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4)每学期坚持征集“献爱心”、“爱差生”、“促转化”的个案。 (5)学习先进理念,不断更新观念,培育学校精神。 (6)向身边人、同龄人学习――推出校内先进榜样。 (二)集中学习。 (1)群众自我教育的群言堂――大会交流发言、总结体会与心得。 (2)典型个案的全校性分析与研究――充分利用反面教材,认真反思总结。 (3)处事待人的思想方法指导――提高教师品位、心理自我调节、化解矛盾的能力。 3、形成“立体式”培训体系,促进持续发展。

书香校园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书香校园”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读书改变命运,成长不可无书。为进一步发展师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创建学校学习型组织,办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让每一位师生都做一个真正的“读者”,都成为志同道合的“书友”,学校在XX年年申报了秦皇岛市“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创建规划。申报后学校组织中层领导、骨干教师、教研组长以及学生代表、教师代表积极进行论证和研讨,制定出了“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创建计划,并于XX年年末启动实施全面实施“书香校园”建设,我们坚信“行动就有收获”,坚信“特色就是卓越”,力求通过这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经过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几次的研讨论证,我们在XX年年末确立了创建“书香校园”特色学校的整体构想:1、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从创建“书香校园”的相关理念的培训和统一,相关措施的出台和实施进行整体谋划。2、在教师层面实施“读书伴我成长”的校本研修的基本方案。使教师“在读书中丰富自己,在读书中成长自己,在读书中悦纳自己”,关注更多的教育类专着,不断地用专家的思想引领自己的业务,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在两至三年内,使学校有充足的教师业务类藏书,在教师群体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群体中形成广泛阅读的氛围,创建“读书-实践、反思-提高”的教师校本研修的基本模式。3、在学生层面实施“我读书,我快乐”的活动。运用多种方式,开辟多种渠道,使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围绕以上的整体思路,我们开展了创建“书香校园”的各项具体工作:(一)注重硬件建设的投入。1、学校在XX年年末开始先后几次投入资金近万元,为学校教师分几次购入教育教学类专着图书500余本,大厦书系的绝大部分书、目前各位教育名家、名师出的各种教师们爱看、看了有帮助的书我们力求都为老师准备到。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图书借阅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图书,报纸,杂志的管理,合理安排学生的借阅时间,使这些图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更加注重更新校图书室的藏书和增加校阅览室的报刊杂志。学期初由区教育局统一为学生购进5000余元图书,调动图书管理员和年轻教师,在休息日里加班加点,短期内把全部新书上架,并全天借阅,方便学生阅读。此外图书室还在每班指定一位图书管理员,统一完成班级图书角的主题借阅工作,以便协助各年级的主题阅读开展。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各个班级的图书角,采取让学生自带一些,学校图书室借一些,让图书更接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更加方便阅读,班级图书角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管理,每班根据自己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编号:FS-DY-23219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根据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计划》的要求,为全面把握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找准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寻求解决教师队伍发展的突破口,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由支部副书记兼工会主席任组长,工会委员参与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内容 1.对学校现有师资状况如何? 2.怎样提高教师的素养、能力和水平? 3.怎样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二、调研时间: 10月21日-25日 三、调研形式: 1.发放征求意见表

2.召开座谈会 3、走访 4、设立意见箱 四、调研对象: 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学生、社会干部群众 五、现状分析: 1.师资结构不合理。从编制结构来看,我校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专任教师58人,后勤人员9人,民办人员2人,超编25人。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2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1%;31-50岁19人,占教职工总数的26%;50岁以上31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3%,教师呈现老龄化趋势,55周岁以上教师占35%,3-5年将有一大批教师退休。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职称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中级职称45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2%;初级职称25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4%,基本合理。从学历结构来看,本科15人,大专33人,中师及高中25人,学历达标率100%。 2.教师配备不科学。我校现有教学班16个,学生686人。语文教师15人,代课1人;数学教师14人,兼课2人;

教材建设与管理总体情况

教材建设与管理总体情况 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职能主要是组织教材建设、教材研究、教材选用与教材评价、教材征订计划制定、自印教材管理、教材供应、协助教材费用的结算、教材样书库管理等。 教材管理一贯坚持服务理念,为师生员工做好服务。2011年、2012年经过多次修改,制定了文件《湖南农业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湘农大[2012]68号)文件,教材管理严格按制度执行,按程序办事。 每年春秋两次集中征订教材,教材选用坚持审批制度,由开课单位组织教师选择合适教材,通过系、院把关,最后形成教材选用计划,交由供应公司采购,开学前把教材发放到学生手中,使学生上课有教材。教材费结算由学校计财处按招标折扣与中标单位结算学生领取的教材费用。为了掌握、统计每学期学生使用教材的情况,通过复印每学期使用的教材重要版面,整理、统计教材的相关数据,建立使用教材“样书库”,方便对教材使用的评价与数据分析。 教材建设以编写“高质量、高级别、高档次”教材为导向,明确教材建设思路,将编写教材纳入教师职称晋升、年度目标考核的指标。每年划拔教材专项基金,资助教师编写教材与出版。对于获得的优秀教材给予一定的奖励。“十二五”期间主编教材81本,其中主编部级规划教材22本,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5本,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16本。 为实现教材供应的透明化与市场化,积极探索学校与供应商合作建设大学书店的教材供应新模式,努力推动学校教材供应模式的创新。2007年10月,学校与教材供应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使学校教材供应由传统的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科供应模式转变为由大学书店市场化供应模式。双方合作采取由学校提供场地,供应公司投资,在校园内建立大学书店,学校委托大学书店独家供应、发放学校教学计划内的全部教材,结算学生教材费用。通过双方合作,推动了教材供应服务体制的转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一、中国建筑行业概况介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将来要直接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竞争,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 管理信息化是传统产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我国建筑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 应该作为提升建筑行业竞争力的重点,这也是国外优秀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总结。 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建筑行业运行的良好与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工业发达国家在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时均采用了“狭义建筑业”的概念,而在行业管理中均采用了“广义建筑业”的概念。“广义建筑业”涵盖了建

书香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书香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书香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泾川一中书香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20xx年7月12日) 一、学校基本情况 泾川一中创建于1940年,占地12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学校有教学班58个,在校学生3656名,教职工235名。学校先后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交通便利,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好场所。近年来,我校以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以培养师生良好阅读习惯为目的,提高师生的阅读兴趣,营造人人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努力打造“书香校园”。 二、具体做法: (一)积极谋划,科学决策,将书香校园的建设工作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中。学校作为普通学校的现实情况,使学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对我校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开展读书活动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引领作用。为此,将书香校园的建设工作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中。鲜明地提出“读优秀古典文章,明理睿智;读当代优秀名篇,促学增能”的理念。每年安排学校工作计划时都将读书活动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之中加以落实。 (二)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使书香校园的活动有序、正规。近年来,我校把书香校园的创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加以实施,为此,专门成立了由教务主任为组长,年级组长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书香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具体

指导书香校园活动的有序、正规的开展。以确保将“创建书香校园”的各项活动落实到点、贯彻到面。 (三)大力宣传、广泛发动,为书香校园活动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1、精心设计每一处景点,强化育人效果。 学校聘请专业园林人员,精心设计草坪花园,实现了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和诗化,体现出活力朝气,让广大师生生活在校园里感受到朝气蓬勃,心旷神怡。通过合理种植花草树木,竖立以名人名言为主的书画牌匾,书写大方醒目的办学目标,给学生以享受、以警示、以激励、以醒悟、以勇气。 2、精心布置校园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是学生阅读的活页:各楼层“文化墙”展示了学生们的智慧;为学生公寓楼分别命以“梧桐阁”(取“凤栖梧桐”之意)、“聚贤阁”(取“聚天下贤才教育之”之意)等名字,餐饮中心命名为“毕至轩”(取“群贤毕至”之意),倾注了对学生的殷殷希望;利用学习园地及宣传栏展示学生作品,在校园草坪、石头上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 (四)以身立教,率先垂范,做好学生阅读的引路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全体教师身居教学第一线,理所应当成为学生心目中是一本活生生的大书、好书,成为阅读的旗舰、知识的海洋、生活的楷模、精神的支柱、理想的火炬。 学校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理论,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通过阅读,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地利用好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益,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高职教材建设现状与思考

我国高职教材建设现状与思考 摘要:通过对高职教材建设基本现状调研,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就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依据高职教材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在对策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具针对性的具体建议。同时,对“高职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提供了建设性的可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教材;现状调查;对策探索;指标体系制订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以来,其教材建设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解决“有无”矛盾和进入21世纪后的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如何强化高职教材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以及如何深化高职教材的改革、建设和创新是当前高职教材建设的重点。 2006年下半年,我们结合课题研究,面向全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近百所高职院校的1500余名教师和教材管理人员、2536名在校学生以及近年来在高职教材建设、出版领域较具代表性的11个中央部(委)、行业出版社的高职教材编辑及出版管理人员进行了建设现状调查工作。被调查者对我国目前高职教材建设现状,持“非常满意”的占27.3%;“比较满意”的占54.5%;6.5%的人表态为“一般”;还有 1.7%的被调查者表态为“不满意”。结果表明:我国高职教材建设目前总体状况较好,也有诸多具体问题急需我们去研究、探索和解决。 一、高职教材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次高职教材建设现状调查采用问卷法、专题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其中,以结构化问题为主的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调查主要侧重在高职教材的建设机制、教学适用性、科学水平、职业能力培养水平、教材选题来源、教材形式和出版社关注及出版高职教材状况等方面。调查结果经相关科学计算方法检验,总体是客观、公正的,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1.建设机制及总体现状 高职院校对教材建设较为重视,学校基本上均制定了一个时期及学年(年度)教材建设规划并积极组织立项建设,使本校教材建设有计划、可持续发展。学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