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章 圈闭和油气藏

第四章 圈闭和油气藏

第四章  圈闭和油气藏
第四章  圈闭和油气藏

第四章圈闭和油气藏

一、.圈闭的概念

圈闭:地下适合于油气聚集的场所它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储集层和封闭条件。

从地质特征看,圈闭是周围被致密层所限定的储集体。

从成藏动力学角度看,圈闭是周围被高势区所围限的低势空间。

二、圈闭要素:储集层、盖层、遮挡条件

遮挡条件:断层遮挡(封闭)、盖层本身的弯曲作为遮挡

岩性变化遮挡(封闭)、地层不整合遮挡

圈闭高度和圈闭面积是衡量圈闭大小的两个重要参数

圈闭面积是油气充满圈闭后的最大含油气面积。

背斜圈闭的构造幅度与闭合高度

构造幅度:以区域倾斜面为基准。

闭合度:过溢出点的水平面为基准

背斜构造,在区域地层不倾斜时,背斜构造幅度与闭合高度相当;

随着区域地层倾斜程度加大,背斜的闭合高度越来越小,甚至不存在闭合高度.

断层圈闭的溢出点与闭合度和闭合面积

断层圈闭的闭合面积由封闭断层线与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围限的面积。

溢出点取决于遮挡层和盖层的封闭质量

三、油气藏的概念和工业标准

(一)油气藏的概念

油气藏:是相当数量的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在一个油气藏内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气、水界面,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元。

1.油气藏的概念:圈闭中聚集了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

若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则称为油藏;若其中只聚集了气则称为气藏;若聚集了油和气则称为油气藏。

圈闭是油气藏形成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

圈闭都有油气聚集

2、油气藏的特点: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统一的油(气)水界面

“单一圈闭”:单一的储集层(体)、统一

的压力系统、统一的油气水界面

3.油气藏中油气水分布

(1)油气藏:气在上,油居中,水在下;存

在油-气界面、油-水界面

(2)油藏:油在上,水在下;存在油-水界

(3)气藏:气在上,水在下;存在气-水面

(4)关于油水界面(气水界面)

实际中不是一个截然分界面,而是过渡带,过渡

带的厚度取决于岩性;一般是水平的,但受水

动力影响也会倾斜。

(5)同一背斜中有三个储集层,分别组成三

个圈闭、三个不同的压力系统,具有不同的油

气水边界,就应该认为是三个油气藏。

四、圈闭和油气藏的度量

(一)圈闭的度量

?圈闭的大小,主要是由圈闭的有效容积确定的。它表示能容纳油气的最大体积,是评价圈闭的重要参数之一。

?一个圈闭的有效容积,取决于闭合面积、闭合度、储集层的有效厚度和有效孔隙度等参数。

①溢出点:油气充满圈闭后,油气开始流出的点。是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点位。

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②闭合度(闭合高度):圈闭的最高点与溢出点之间的海拔高差。闭合度:是指圈闭顶点到

溢出点的等势面垂直的最大高度。

③闭合点:从另一角度来描述溢出点的特征,意即闭合的最低点,低于该点位臵,圈闭就不存在了(不闭合),或超出圈闭的范围。

④闭合面积:通过溢出点的储层顶面构造等高线所圈出的面积。闭合面积:在静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定的封闭区的面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通过溢出点的水平面与储集层顶面及其他封闭面(如断层面、不整合面、尖灭带等)所交切构成的封闭区(面积)。

⑤有效孔隙度:根据实验室、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求得。

⑥储集层有效厚度:按照有效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分级的标准,扣除储集层中非渗透性夹层而剩余的厚度。

2.储集层有效厚度和有效孔隙度的确定

?储集层的有效厚度是指在一定压差下,具有工业性产油(气)能力的那一部分储集层的厚度。

?储集层的有效孔隙度是指储集层中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的百分数。(二)油气藏的度量

(1)含油边界与含油面积

①外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储层顶面的交线.简称含油边界

②内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储层底面的交线.又称含水边界

③含油面积:含油外边界围成的面积

(2)油(气)柱的高度:油(气)水界面至油藏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3)充满系数:含油面积与闭合面积(圈闭面积)的比值。或油气柱高度与闭合高度的比值(4)边水和底水:

边水:分布在内含油边界以外的水

底水:存在于油层下面的水

(5)油(气)藏高度

是指油(气)藏顶点到油(气)水界面的正交距离。

(6)含油(气)边界和含油(气)面积

油(气)水界面与储集层顶、底面的交线称为含油边界。

由相应含油边界所圈定的面积分别称为内含油面积和外含油面积。

(7)气顶和油环

在油气藏中油、气、水具有气居顶、油居中,水在下的分布特征,气居顶称为气顶。油在气水之间,平面上是环带状分布,称油环。

五、圈闭和油气藏的分类

(一)圈闭和油气藏的分类原则

自然界油气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其分类原则体现在科学性和实用性两方面。

(二)圈闭和油气藏分类方案 1.圈闭的成因分类

圈闭分类系统表 大类 构造圈闭 地层圈闭 水动力圈闭 复合圈闭

亚 类

1.背斜圈闭

1.岩性圈闭

1.构造鼻和阶地型水动力圈闭

1.构造-地层复合圈闭

2.断层圈闭 2.不整合圈闭 2.单斜型水动力圈闭 2.水动力-构造复合圈闭

3.裂缝性背斜圈闭 3.礁型圈闭 3.纯水动力圈闭 3.地层-水动力复合圈闭

4.刺穿圈闭 4.沥青封闭圈闭 4.构造-地层-水动力复合圈闭

5.多因素构造圈闭

5.多因素地层圈闭

2. 油气藏的烃类相态分类

我国目前采用的烃类相态分类方案。

3. 油气藏的驱动类型分类

油气藏中的油气流到井口必须有一定的压力,这种驱动油气流出油层,并经井筒到达井口的动力称之为油气藏的驱动力。

一般划分为溶解气驱油气藏、气顶气驱油气藏、底边水驱动油气藏和混合驱动油气藏。 4、分类的目的

油气藏有多种分类方案:按油气藏相态,按油气藏形态,按圈闭成因

从勘探角度,油气藏的分类:一要反映相同类型油气藏的共性以及不同油气藏的差异性;二要反映油气藏形成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

油气藏按圈闭成因进行分类,能体现不同类型油气藏形成条件的差异和分布特点的不同

二、油气藏按圈闭成因的分类 1. 构造油气藏

① 背斜圈闭油气藏 ② 断层圈闭油气藏 ③ 裂缝性油气藏

④ 岩体刺穿接触圈闭油气藏

2.地层圈闭油气藏

①地层不整合覆盖圈闭油气藏

②地层超覆圈闭油气藏

3.岩性圈闭油气藏

①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油气藏

②透镜体圈闭油气藏

③生物礁油气藏(?)

4.复合圈闭油气藏

①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油气藏

②地层-岩性复合圈闭油气藏

③构造-地层复合圈闭油气藏

5.特殊圈闭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

水动力圈闭油气藏

深盆气藏、固体水合物、煤层气、水溶气

第二节构造油气藏

构造圈闭:由于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

构造油气藏: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构造圈闭:背斜圈闭、断层圈闭、岩性刺穿圈闭

构造油气藏: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岩性刺穿油气藏、裂缝性油气藏

一、背斜圈闭和背斜油气藏

1、

背斜圈闭:由背斜作用而形成的圈闭,由于地层褶皱形成背斜遮挡层而形成的圈闭

背斜油气藏:背斜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背斜学说”(I. C.White,1885):早期找油理论

背斜油气藏在世界石油储量上占重要地位

背斜圈闭的特点:储集层顶面拱起,顶部和四周被非渗透地层所封闭.

圈闭面积由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闭合而成

圈闭的形态,取决于背斜的形态:长轴背斜、短轴背斜、箱状背斜、伏卧背斜等构造圈闭:构造变形(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成的圈闭。

构造油气藏:处于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藏。

构造圈闭和油气藏共有五种。

2、背斜油气藏:储集层及盖层形成的背斜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藏。

(一)背斜圈闭形成机理

非渗透性盖层下方为层状储集层形成的背斜,便形成背斜圈闭。

在静水压力条件下,背斜核部为储集层顶面以下的相对低势区。

圈闭顶点即为储集层形成的背斜最高点;圈闭面积为通过溢出点背斜储集层顶面等高线所围限的面积

(二)背斜油气藏基本特点

1.油(气)水界面近水平,其与储集层顶面交线与储集层顶面等高线平行。烃柱高度等于或小于闭合高度。

2.通常储集层具有较好的物性,油(气)藏具有较大的规模,特别是多层油(气)藏连通形成的块状油(气)藏。

3 .油层常呈层状展布,同一储集层中常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在同一压力系统中具有同一油(气)水界面近水平。事实上,多层具有独立压力系统背斜圈闭是多个背斜圈闭的纵向上联合。

(三)背斜油气藏类型

按背斜成因分:

1. 后生背斜油(气)藏:储集层及盖层沉积、固结成为水平岩层以后,发生褶皱作用形成的后生背斜圈闭,其中油(气)藏为后生背斜油(气)藏。

2. 同生背斜油(气)藏:储集层及盖层沉积在沉积作用的同时,发生褶皱作用形成同生背斜圈闭,其中油(气)藏为同生背斜油(气)藏。

3.差异压实背斜油(气)藏:由于不同部位的储集层及盖层压实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压实背斜圈闭,其中油(气)藏为差异压实背斜油(气)藏。注:差异压实背斜可以是同生的,少数情况也可以是后生的。

4. 刺穿背斜油(气)藏:由于底辟作用形成刺穿构造,与刺穿构造相伴可形成刺穿背斜圈闭,其中油(气)藏为刺穿背斜油(气)藏。注:刺穿背斜一般是后生的。

5.逆牵引背斜油(气)藏:由于逆牵引作用形成的背斜圈闭,其中油(气)藏为逆牵引背斜油(气)藏。注:逆牵引背斜可以是后生的,也可以是同生的。

二、断层油气藏:

储集层上倾方向或其他各个方向断层带为非渗透层形成断层圈闭中的油气藏。

(一)断层圈闭形成机理

断层带由于破碎作用形成断层泥或其他作用(如:胶结作用)可以成为非渗透层。在储集层上倾方向,断层带便可阻止油气逸散。注:断层圈闭一般要盖层配合,单一的断层带封闭情况是极少的。

(二)断层油气藏基本特点

1.上倾方向为断层封闭,下倾方向油(气)水界面与储集层顶面交线与顶面构造等高线平行。

2.断层油气藏储集层的物性常较好,油层常呈带状展布。

(三)断层油气藏主要类型

断层圈闭可分两大类四亚类,相应的断层油气藏也有两大类四亚类。

1.断层与单斜岩层配合:(1)单个断层与单斜地层配合;(2)多个断层与单斜地层配合。

2.断层与褶皱岩层配合:(1)正断层与褶曲配合;(2)逆断层与褶曲。

三、裂缝性背斜油气藏:

背斜圈闭中储集层为裂缝性储集层,则形成裂缝性背斜圈闭。裂缝性背斜圈闭中油气藏称为裂缝性背斜油气藏。

(一)裂缝性圈闭形成机理

褶皱岩层原来为非渗透层,经过裂缝作用使背斜中部分岩层(易碎岩层)成为储集层。通常,裂缝孔隙度与背斜岩层曲率有关(见前文),在背斜转折端常具有最大裂缝孔隙度。(二)裂缝性背斜油气藏基本特点

1. 油(气)分布在裂缝带中,油(气)层分布常不规则。

2. 储集层储集能力较小,但渗透性好。因此,在开发时常表现为产量迅速衰减特点。(是裂缝性油气藏共同特点)。

(三)裂缝性背斜油气藏主要类型

按岩石类型分:

1. 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藏:

2. 其他岩石类型裂缝性油气藏:

四、刺穿油气藏:

储集层上倾方向的非渗透层为刺穿体,便形成刺穿圈闭。刺穿圈闭中油气藏为刺穿油气藏。

(一)刺穿圈闭形成机理

主要有两类刺穿体:

1.沉积岩刺穿体:储集层下方低密度的或低黏度的非渗透性沉积层(如:泥岩、盐岩)失稳,形成刺穿体,其两侧储集层发生倾斜,刺穿体作为封闭层,便形成刺穿圈闭。

2.岩浆岩刺穿体:岩浆岩向上倾位,形成刺穿体,其两侧储集层发生倾斜,刺穿体作为封闭层,便形成刺穿圈闭。

(二)刺穿油气藏基本特点

1.储集层上倾方向有刺穿体,下倾方向油(气)水界面与储集层顶面构造等高线平行。

2.储集层孔渗性能较好,油(气)层常呈带状分布。

(三)刺穿油气藏主要类型

1.按刺穿体岩石类型分:盐岩刺穿油气藏、膏岩刺穿油气藏、泥岩刺穿油气藏和岩浆岩刺穿油气藏。

2.按储集层与刺穿体相对位臵关系分:盐(膏、泥)栓(核)遮挡油气藏、盐帽沿遮挡油气藏和盐帽内透镜状油气藏。

由于地壳运动使储集层顶面发生了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在其中聚集了烃类之后就称为构造油气藏。

根据其变形或变位及储层的变化特点可分为:背斜圈闭和油气藏、断层圈闭和油气藏、裂缝性背斜圈闭和油气藏、刺穿圈闭和油气藏。

一、背斜油气藏

1、概念

背斜油气藏:由于储集层发生褶皱变形,其上部又为非渗透性岩层所覆盖遮挡,底面或下倾方向被高油气势面或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而形成的圈闭即为背斜圈闭,聚集油气后,成为背斜油气藏。

背斜圈闭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从穹窿状一直到狭长高背斜;闭合面积大小不一;有的是完整的,有的被断层复杂化。

2、背斜油气藏的油气分布特征:

(1)油气局限于闭合区内;

(2)背斜油气藏中的储油层呈层状展布,尽管绝大多数油层的储集性纵、横向存在较大的变化,但应是相互连通的。

(3)相互连通的多油层构成统一的块状储集体,常形成巨大油气藏。

3、背斜油气藏的成因分类:

(1)褶皱作用形成的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主要在侧压力挤压作用下而形成。这类背斜多见于褶皱区,背斜轴向一般与区域构造线平行;两翼倾角较大,不对称,靠近褶皱山一侧较另一侧缓;闭合高度较大,且伴生有断层。

区域上这种背斜分布在褶皱区的山前坳陷及山间坳陷,常成排成带出现。

(2)与基底活动有关的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在地台区由于基底断块上升,使上覆地层隆起而形成同生背斜构造。

其特点是:直接覆于基底之上的地层弯曲较显著,有时还可遇到受基底断裂控制的继承性断裂,向上地层弯曲渐趋平缓,而后逐渐消失;两翼地层倾角缓,闭合度小,闭合面积大,此类背斜常成带分布,组成长垣或大隆起。

(3)与同生断层有关的逆牵引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滚动背斜的成因解释有两种,一种是认为同生断层下降盘靠近断层面的岩层因重力下跌使地层下垂弯曲而形成,另一种是认为同生断层下降盘尤其靠近断面处岩层厚度较大,促使地层在断面附近向着断层面“回倾”而形成。

?图为我国华北含油气盆地黄骅拗陷港东油田位于北大港断裂构造带东南部,是港东主断层南部下降盘上的逆牵引背斜构造。

(4)与塑性流动物质有关的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由于地下塑性地层受不均衡压力作用,向着压力降低的上方流动,使上覆地层弯曲形成的背斜圈闭。地下塑性地层常见的有盐岩和泥岩类,其中尤以盐岩占主要。(5)与剥蚀作用及压实作用有关的差异压实背斜和油气藏

二、断层圈闭和油气藏

1、概念

断层圈闭是指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圈闭,聚集油气后即成为断层油气藏。这种类型的圈闭分布很广,在各含油气盆地中广泛分布,尤其我国东部断陷式含油气盆地中更是为数众多。断层圈闭的闭合面积是通过溢出点的储层顶面构造等高线和上倾方向断层线构成。

2. 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

①两盘地层的对接情况:砂-泥对接封闭性好砂-砂对接封闭性差

②断层断穿地层的岩性:泥岩发育封闭性好,砂岩发育封闭性差

③断层的活动性:反复活动的断层封闭性不好

④断层的性质:压性断层的封闭性好;张性断层的封闭性差

⑤断层的产状:倾角小封闭性好;倾角大封闭性差

⑥断层带其他封堵物的形成:被沥青、矿物充填的封闭性好

3. 断层圈闭和油气藏的主要类型

(1)断鼻圈闭和断鼻油气藏

鼻状构造的上倾方向被断层所封闭形成的圈闭称为断鼻圈闭

(2)断块圈闭和断块油气藏

由弯曲断层或多条断层配合,形成两面、三面甚至四面为断层围限的圈闭称为断块圈闭(3断层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

有两方面:1)遮挡作用:断层封闭时,形成断层圈闭

2)运移通道作用:断层不封闭

圈闭形成前的断层可作为油气来源通道;

油气藏形成后的断层对圈闭切割而破坏油气藏.

4、断层油气藏的垂向分布特点

受断层的活动性和断层封闭性垂向上的变化,在断层附近形成多个层系/段含油气。或呈串珠状、或F状、或T状。

5、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断层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或者同一断层在不同的位臵,常起着封闭或通道两

种截然相反的作用。对油气藏的形成至关重要。

(1)封闭作用

封闭作用是指由于断层的存在,使油气在纵、横向上都被密封而不致逸散,其结果是形成油气藏。断层是否起封闭作用取决于断层本是否封闭和断层两盘岩性的接触关系。

断层本身的封闭性决定于断层带的紧密程度,它与断层的性质、断层角砾岩和断层泥是否存在以及断层带中流体的情况有关。

?

?断层横向上是否封闭则取决于断距的大小及断层

两盘岩性的接触关系。若断层使储层上倾方向完

全与非渗透性岩层相接,则为完全封闭(图中B);

上倾方向的上方部分与非渗透层相接,则为部分

封闭(图中A),与渗透层相接,则为不封闭(图

中C)。

(2)通道作用

?断层另一种作用是破坏原生油气藏,成为油气运

移的通道。其结果是油气运移至浅处,若遇圈闭

可形成次生油气藏;若无遮挡油气逸散至地面而

散失。

三、岩体刺穿圈闭和岩体刺穿油气藏

岩体刺穿接触圈闭:由于岩体(盐体、岩浆岩体、泥火山)刺穿接触遮挡而形成的圈闭

1. 盐体刺穿圈闭和盐体刺穿油气藏

2. 泥火山刺穿圈闭和泥火山刺穿油气藏

3. 岩浆岩体刺穿圈闭和岩浆岩体刺穿油气藏

四、裂缝性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是指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裂缝的油气藏

1.裂缝性油气藏的特点

①裂缝性油气藏常呈块状:不同储集层中的油气具有共同的油气水界面和统一的压力系统

②同一油气藏不同油气井之间产量相差悬殊

③实验室测定的岩心渗透率与试井渗透率相差悬殊

五、断层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

断层圈闭的形成条件是断层必须是起封闭作用的,那么在平面上必须是断层线与储集层的构造等高线构成闭合的状态才能形成圈闭。那么根据断层与储集层的平面组合关系,可将(1)断层圈闭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1、弯曲或交错断层与单斜构造结合组成的圈闭和油气藏(图中A)。

?2、三个或更多断层与单斜或弯曲岩层结合形成的断层或断块圈闭和油气藏(图中B)。

?3、单一断层与褶曲(背斜的一部分)结合形成的断层圈闭和油气藏(图中C)。

?4、逆和逆掩断层与背斜的一部分结合形成的逆(或逆掩)断层圈闭和油气藏(图中D)。

(二)断层油气藏的特点

1)油气层上倾方向或各个方向被断层所限;

2)断层油气藏常具多、杂、乱、散特点;

3)储集层渗透性好;

4)油气常富集在断层靠油源一侧。

六、裂缝性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1、概念

裂缝性背斜圈闭:在背斜构造控制下,致密而脆性的非渗透性岩层,由于各种原因可以出现裂缝特别发育而使孔隙度和渗透性变好的局部地区,周围则为非渗透性围岩和高油气势面联合封闭形成的油气低势区,称为裂缝性背斜圈闭。聚集了油气之后即形成裂缝性背斜油气藏。

2、分类

裂缝性背斜油气藏按储集层的岩石类型,可分为碳酸盐岩和其他沉积岩两大类。图为扎格罗斯山前带中加奇萨兰裂缝性背斜油气藏,储集层为灰岩中的裂缝。

3、裂缝性背斜油气藏的基本特征

?裂缝性背斜油气藏的基本特征油气分布总体上受背斜构造控制,但具有油气分布不规则的特征。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使油气藏的油气产量,油气柱高度及油气层压力

分布极不均一。

七、刺穿圈闭和油气藏

1、概念及形成机理

?刺穿圈闭:地下岩体(包括软泥、泥膏岩、盐岩及各种侵入岩浆岩)侵入沉积岩层,使储集层上方发生变形,其上倾方向被侵入岩体封闭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刺穿圈闭。

聚集油气后称为刺穿油气藏。

2 、分类

?刺穿油气

藏的主要类型

有:①、盐栓

(核)遮挡圈

闭和油气藏;

②、盐帽沿遮

挡圈闭和油气

藏;③、盐帽

内透镜状圈闭

和油气藏(图

中Ⅰ①、②、

③)。

?形成刺穿

构造的同时,

常伴生断裂、

岩性尖灭、不

整合以及刺穿

上方的隐刺穿背斜和断层,形成与刺穿有关的隐刺穿油气藏(图中Ⅱ④、⑤、⑥、⑦)。

3 .刺穿油气藏的特点

1)油气在上倾方向一侧被刺穿岩体所限,其下倾方向油(气)水边界仍与构造等高线保持平行。

2)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连通性。

刺穿构造按刺穿岩体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岩体刺穿、泥火山刺穿和岩浆岩刺穿等。

第三节地层圈闭和地层油气藏

地层圈闭:由于地层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又称与地层不整合面有关的圈闭。地层油气藏:地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分两类:

地层不整合覆盖圈闭: 位于不整合面之下,以不整合面为遮挡条件的圈闭

地层超覆圈闭: 由于储集层和盖层在不整合面之上超覆沉积形成的圈闭

一、地层不整合覆盖油气藏

1.潜伏剥蚀突起圈闭与油气藏(古潜山圈闭和古潜山油气藏)

2.潜伏剥蚀构造圈闭与油气藏

1.潜伏剥蚀突起圈闭和油气藏古潜山圈闭和古潜山油气藏

①圈闭形成机理:地壳抬升→风化剥蚀→形成古地形突起→地壳下沉→被不渗透地层覆盖

②油气藏基本特点:油气藏呈块状,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统一的压力系统

③分布:长期风化剥蚀的地区.遭受剥蚀的地层.

2.潜伏剥蚀构造圈闭与潜伏剥蚀构造油气藏

①圈闭形成机理:不整合面之下的地层具有一定的构造形态

(背斜或单斜),被不整合面之上的不渗透地层所封闭

②特点:油气层的分布受构造控制

③分布:地层不整合面以下地层存在古构造的剥蚀区

二、地层超覆圈闭和地层超覆油气藏

①圈闭形成机理:盆地水进时,地层不断超覆沉积在不整合面上.泥岩超覆砂岩形成盖层,不整合面在侧向形成遮挡。

②分布:地层超覆圈闭主要分布在盆地的斜坡地带(盆地的边缘;古隆起的周缘)

第四节岩性圈闭和岩性油气藏

岩性圈闭:由于储集层岩性、岩相和储集物性的变化而形成的圈闭。

岩性油气藏:岩性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岩性油气藏勘探难度大,但领域宽广,勘探潜力巨大。

一、岩性圈闭的分类

储集层岩性、物性的纵横向变化可以在沉积作用过程中形成,也可以是成岩后生作用过程形成。原生岩性圈闭,次生岩性圈闭

1、原生岩性圈闭

由于沉积环境不同,导致沉积物岩性发生变化而形成圈闭可以发生在碎屑岩地区,也可发生在碳酸盐地区

(1)在碎屑岩沉积盆地中,沿地层上倾方向,砂体的尖灭形成上倾尖灭圈闭;或者砂体向四周被泥岩包围形成砂岩透镜体圈闭。

(2)在碳酸盐岩地层中高能环境下的各种高孔颗粒岩相向四周相变为低能环境的泥灰岩从而形成圈闭。

原生岩性圈闭的类型

砂岩岩性圈闭:砂岩透镜体圈闭,砂岩上倾尖灭圈闭

碳酸盐岩岩性圈闭:碳酸盐岩颗粒岩透镜体圈闭

鲕粒滩、生物介壳滩、砂屑滩、点礁、礁滩

2、成岩次生圈闭

指沉积岩在成岩后由于各种地质因素导致一定范围的地层孔渗性发生改变而形成圈闭。包括两种情况:

不渗透地层局部形成渗透地层

渗透性地层局部形成不渗透遮挡层。

最常见的是在碳酸盐岩地层中,由于次生作用例如淋滤作用或白云化作用,形成很多次生孔隙,不渗透性地层变为渗透性地层,在低渗透岩层中形成高渗透透镜体,从而形成具备储存能力的圈闭。

二、原生砂岩透镜体圈闭和油气藏

(1)圈闭形成机理:

砂岩储集层是由沉积期间砂体向四周相变为不渗透性地层而形成的圈闭(2)原生砂岩透镜体圈闭分布

受砂体分布控制

(3)砂岩透镜体油气藏的特点

1)单个规模小2)横向呈条带分布3)多分布在源岩地层中,属于源内油气藏

三、砂岩上倾尖灭圈闭和油气藏

(1)圈闭形成机理:砂岩储集层在地层上倾方向相变为泥岩,形成砂岩尖灭

上倾尖灭的形成的两中情形:

①沉积上倾尖灭:

②沉积时为下倾尖灭,后构造变动导致反转而表现为上倾尖灭:

(2)上倾尖灭圈闭和油气藏的分布

①盆地的斜坡区:断陷盆地的缓坡带、古隆起的边缘

②受砂岩尖灭线的控制

四、生物礁圈闭和生物礁油气藏

1、生物礁与造礁生物类型

礁:造礁生物原地堆积,形成突起的地貌特征

造礁生物类型:珊瑚类、海绵类、苔藓虫、层孔虫、藻类

2、礁形成的背景条件

?礁的生长及其性质取决于生态、地貌及构造沉陷速度

?礁生成在海底的形态台阶上。

?礁在局部构造顶部、构造鼻、挠曲上的分布极为广泛

?水下堆积起来的各种沉积形体——沙坝、沙嘴、沙洲、较老的礁上,都可能成为礁生长的基础

?一些沉没的火山建造,常常是礁生长的基础

?古潜山隆起部位常见

3、礁的岩相特征

?礁核:礁的主体,生物岩和粘结岩组成,具有高孔隙度

?礁前:礁迎风的一面,塌积岩和礁前角砾岩,具有高孔隙度

?礁后:礁背风的一面,由白云岩、石灰岩、页岩及硬石膏等互层沉积

4、生物礁孔隙发育

?高能环境下,发育一定的原生粒间孔和生物格架孔;

?常暴露于大气淡水中,淋滤作用活跃,容易形成溶蚀孔隙

?强烈的重结晶和白云岩化形成次生孔隙

5.生物礁油气藏的特点

①厚层块状,储层物性好,产量高②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③成群成带出现④油气一般分布在礁核

第五节其它类型油气藏

一、复合圈闭油气藏

是指圈闭条件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控制而形成的圈闭油气藏。

1、构造-地层复合圈闭油气藏

2、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油气藏

3、岩性-地层复合圈闭油气藏

二、水动力圈闭油气藏

?在水动力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油气聚集,一般聚集在挠曲位臵或鼻状构造中。

?常呈“悬挂”状态,油水界面倾斜

三、深盆气

特点:是一种具有气水倒臵、负压异常、储层致密、不受构造控制、分布广泛、储量巨大等特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四、隐蔽圈闭和隐蔽油气藏

哈尔鲍蒂(H.T.Halbouty) (1972,1982) 将地层圈闭、不整合圈闭、古地形圈闭等统称为隐蔽圈闭(subtle trap )。

萨维特(C.H.Savit),(1982),所谓隐蔽圈闭(subtle trap ),是用目前普遍采用的勘探方法难于圈定其位臵的圈闭。

翟光明(1982)认为“隐蔽油气藏/圈闭”概念多指“目前勘探技术手段尚不易识别和找到的各种油气藏,包括隐蔽的构造油气藏和地层岩性油气藏”。

隐蔽油气藏: 一般指目前勘探技术手段尚不易识别的非构造圈闭所形成的油气藏.

深层油气藏

1. 深层油气藏 随着全球油气工业的发展,油气勘探地域由陆地向深水、目的层由中浅层向深层和超深层、资源类型由常规向非常规快速延伸,水深大于3000m的海洋超深水等新区、埋深超过6000m的陆地超深层等新层系、储集层孔喉直径小于1000nm的超致密油气等新类型,将成为石油工业发展具有战略性的“三新”领域。深层将是石油工业未来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也是中国石油引领未来油气勘探与开发最重要的战略现实领域。 关于深层的定义,不同国家、不同机构的认识差异较大。目前国际上相对认可的深层标准是其埋深大于等于4500m;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将埋深为3500~4500m的地层定义为深层,埋深大于4500m的地层定义为超深层;钻井工程中将埋深为4500~6000m的地层作为深层,埋深大于6000m的地层作为超深层。 尽管对深层深度界限的认识还不一致,但其重要性日益显现,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在深度超过4000m的地层中进行了油气钻探,80多个盆地和油区在4000m以深的层系中发现了2300多个油气藏,共发现30多个深层大油气田(大油田:可采储量大于6850×104t;大气田:可采储量大于850×108m3),其中,在21个盆地中发现了75个埋深大于6000m的工业油气藏。美国墨西哥湾Kaskida油气田是全球已发现的最深海上砂岩油气田,目的层埋深7356m,如从海平面算起,则深达9146m,可采储量(油当量)近1×108t。 中国陆上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超深层拓展,进入21世纪,深层勘探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在塔里木发现轮南-塔河、塔中等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区及大北、克深等陆相碎屑岩大气田;在四川发现普光、龙岗、高石梯等碳酸盐岩大气田;在鄂尔多斯、渤海湾与松辽盆地的碳酸盐岩、火山岩和碎屑岩领域也获得重大发现东部地区在4500m以深、西部地区在6000m以深获得重大勘探突破,油气勘探深度整体下延1500~2000m,深层已成为中国陆上油气勘探重大接替领域[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探井平均井深由2000年的2119m增长到2011年的2946m,其中,塔里木油田勘探井深已连续4年超过6000m(见图1.1),且突破了8000m 深度关口(克深7井井深8023m);东部盆地勘探井深突破6000m(牛东1井井深6027m)中国近10年来完钻井深大于7000m的井有22口,其中,2006年以来完钻19口,占86%目前钻探最深的井是塔深1井,完钻井深8408m,在8000m左右见到了可动油,产微量气,钻井取心证实有溶蚀孔洞,储集层物性较好,地层温度为175~180℃最深的工业气流井是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博孜1井,7014~7084m井段在5mm油嘴、64MPa油压条件下日产气251×104m3,日产油30t,属典型的碎屑岩凝析气藏;最深的工业油流井是塔里木盆地的托普39井,6950~7110m井段日产油95t、气1.2×104m3。 图1.1 中国石油探井平均井深变化图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的识别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的识别练习 要求:(一)阅读各图构造等高线及储层分布图。在平面图上找出溢出点位置(用字母C表示),圈定闭合面积,计算闭合高度,确定圈闭及油气藏类型,并写出结果。 (二)结合储集层分布的变化及油气水分布情况,绘制给定剖面线的圈闭和油气藏横剖面。 练习题: 图1—1 某油层顶面构造图 1—正断层;2—油层顶面等高线;3—产气井;4—产油井;5—产水井;6—剖面线; A区:油气藏类型:背斜油气藏;闭合度:h=70m;油柱高度:h o= 40m ;气柱高度:h g= 35m ;B区:油气藏类型:断块油气藏;闭合度:h=85m;油柱高度:h o= 40m;气柱高度:h g= 10m ;(??) E区:油气藏类型:断块油气藏;闭合度:h=45m;油柱高度:h o=20m;气柱高度:h g=10m;

图1—2 某油层顶面C—D剖面图 图2—1 某地层底面构造图及其下伏油层等厚度图 1—某地层顶面等高线(m);2—储层等高线(m);3—产气井;4—产油井;5—产水井;6—剖面线油气藏类型:透镜体油气藏;闭合度:h=160m;油柱高度:h o=80m;气柱高度:h g= 40m ; 图2—2某油层F—E剖面线横剖面图 纵比例尺:1:4000

1—砂层所在地层顶面等高线(m);2—砂层尖灭线;3—砂层等厚线(m);4—剖面线

图3—2 某区地层A—B剖面线横剖面图 纵比例尺:1:4000 图4—1 某区砂层构造图及不整合面等高线图 1—不整合面等高线(m);2—某砂层顶面等高线(m);3—某砂层侵蚀终止线;4—剖面线 图实4—2 某区砂层P—Q剖面线横剖面图 纵比例尺:1:5000

推荐-构造油气藏 精品

构造油气藏 由于地壳发生变形和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油气在其中聚集,就形成了构造油气藏。它是最重要的一类油气藏。它进一步可分为背斜、断层、裂缝及岩体刺穿构造油气藏。 一、背斜油气藏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褶皱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背斜圈闭,称为背斜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称为背斜油气藏。这是一类在勘探史上一直占据最重要位置的油气藏。在油气勘探历史早期,因为这类油气藏易发现,所以认识较早。随后在1885年由美国地质学家提出了“背斜学说”,在油气勘探史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背斜油气藏在油气储量和产量中仍占居重要位置,并且是油气勘探早期阶段的主要对象。后来,随油气勘探的深入,易于发现的背斜油气藏越来越少,并发现了一些非背斜油气藏。到二十世纪初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莱复生,系统地提出了非背斜油气藏的学说并进行了系统分类。 背斜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形态较简单,油气聚集机理简单,也易于用地震方法发现,是油气勘探的首选对象。背斜油气藏从成因上看,也可分为五个亚类。 (一)挤压背斜油气藏 由侧向挤压应力为主的褶皱作用而形成的背斜圈闭的油气聚集。特点:两翼倾角陡,常呈不对称状;闭合度高,闭合面积小;常伴有断裂,主要分布在挤压型盆地的变形带,我国西部盆地以此类为主。 m 气水 界面 气水 界面 图四川盆地卧龙河气田剖面图

(二)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由于基底断块热隆升的差异沉降作用而形成的平缓、巨大的背斜构造圈闭油气聚集。 特点:两翼地层倾角平缓,闭合度小,闭合面积大,常呈穹窿状。 主要分布在地台内部坳陷和边缘坳陷中,常呈组或带出现,形成长垣或大隆起带。如大庆长垣,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加瓦尔。 (三)披覆背斜油气藏 这类背斜是由地形突起及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 形成机理:在沉积基底上常存在有各种地形突起,由结晶基岩、坚硬致密的沉积岩或生物礁块等组成。当其上有新的沉积物堆积后,这些突起部分的上覆沉积物一般较薄,而其周围的沉积物较厚,因而在成岩过程中,由于沉积物厚度和自身重量的不同,所受到的压实程度不同,结果便在地形突起(潜山)的部位,上覆地层呈披覆隆起形态,形成圈闭。这种构造也有人称为披盖构造或差异压实背斜。 特点:形态一般为穹隆状,顶平翼稍陡,闭合度和幅度下大上小,两翼倾角下大上小。如渤海湾盆地的济阳坳陷的孤岛及孤东油田。主要分布在台区。 (四)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成因:由地下塑性物质活动的结果。在特殊的沉积环境中,坳陷内可堆积巨厚的盐岩、膏岩和泥,它们在地下高温、高压下一般呈较强的塑性。在上覆不均衡重力负荷或侧向水平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蠕动,可在上覆地层薄弱地带发生底辟上拱,使上覆地层发生变形,形成底辟拱升背斜圈闭。 特点是背斜轴部往往发育地堑式或放射状断裂系统,顶部陷落,断层将其复杂化。甚至有的在宏观上呈背斜形态,但具体到油气聚集单元往往已没有完整的背斜圈闭,而是被断层分割成众多的半背斜或断块圈闭。例如我国渤海湾盆地的东辛油田、科威特的布尔干油田。 (五)滚动背斜油气藏 形成机理:沉积过程中,由于张性断层的块断活动及重力滑动,边沉积边断裂,堆积在同生断层下降盘上的砂泥岩地层沿断层面下滑,使地层产生逆牵引(与正牵引比较),形成了这种特殊的“滚动

第四章 圈闭和油气藏

第四章圈闭和油气藏 一、.圈闭的概念 圈闭:地下适合于油气聚集的场所它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储集层和封闭条件。 从地质特征看,圈闭是周围被致密层所限定的储集体。 从成藏动力学角度看,圈闭是周围被高势区所围限的低势空间。 二、圈闭要素:储集层、盖层、遮挡条件 遮挡条件:断层遮挡(封闭)、盖层本身的弯曲作为遮挡 岩性变化遮挡(封闭)、地层不整合遮挡 圈闭高度和圈闭面积是衡量圈闭大小的两个重要参数 圈闭面积是油气充满圈闭后的最大含油气面积。 背斜圈闭的构造幅度与闭合高度 构造幅度:以区域倾斜面为基准。 闭合度:过溢出点的水平面为基准 背斜构造,在区域地层不倾斜时,背斜构造幅度与闭合高度相当; 随着区域地层倾斜程度加大,背斜的闭合高度越来越小,甚至不存在闭合高度. 断层圈闭的溢出点与闭合度和闭合面积 断层圈闭的闭合面积由封闭断层线与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围限的面积。 溢出点取决于遮挡层和盖层的封闭质量 三、油气藏的概念和工业标准 (一)油气藏的概念 油气藏:是相当数量的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在一个油气藏内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气、水界面,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元。 1.油气藏的概念:圈闭中聚集了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 若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则称为油藏;若其中只聚集了气则称为气藏;若聚集了油和气则称为油气藏。 圈闭是油气藏形成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 圈闭都有油气聚集 2、油气藏的特点: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统一的油(气)水界面 “单一圈闭”:单一的储集层(体)、统一 的压力系统、统一的油气水界面 3.油气藏中油气水分布 (1)油气藏:气在上,油居中,水在下;存 在油-气界面、油-水界面 (2)油藏:油在上,水在下;存在油-水界 面 (3)气藏:气在上,水在下;存在气-水面 (4)关于油水界面(气水界面) 实际中不是一个截然分界面,而是过渡带,过渡 带的厚度取决于岩性;一般是水平的,但受水 动力影响也会倾斜。 (5)同一背斜中有三个储集层,分别组成三 个圈闭、三个不同的压力系统,具有不同的油 气水边界,就应该认为是三个油气藏。

隐蔽油气藏分类与勘探方法认识

隐蔽油气藏分类与勘探方法认识 摘要:随着隐蔽油气藏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其认识与深入理解日趋重要。近年来对于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复杂多样,勘探方法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总结出了部分可行的分类方法以及其部分勘探方法,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字:隐蔽油气藏,分类,勘探方法,层序地层学,三维地震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的逐渐提高,油田可采储量与采出资源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于是寻找隐蔽圈闭和隐蔽油气藏就成为大多数油区的主要勘探方向。(季敏等,2009) 自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对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和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成果和理论认识,尤其是对渤海湾盆地的研究和勘探最为深入和系统。但在隐蔽油气藏(隐蔽圈闭)的涵义和分类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混乱。目前我国对其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分类归属。笔者依据对国内外文献的调研和我国隐蔽油气藏勘探与研究历程的回顾,现对其进行部分总结并阐述自己的认识。(牛嘉玉等,2005) 1我国对隐蔽油气藏的研究 几乎与国际同步,我国地质界对非构造油气藏也在进行不断探索。我国学者对隐蔽油气藏的理解和定义形成了2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隐蔽油气藏”在涵义上等同于“非构造圈闭油气藏”,即直接沿袭和引用了A. I. Levorsen的初始定义;另一种观点是以朱夏先生为代表,认为隐蔽油气藏除非构造油气藏外,还应包含某些类型的构造油气藏,将“隐蔽油气藏”定义为在现有勘探方法与技术水平条件下较难识别和描述的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圈闭识别、描述和评价的

难易程度取决于勘探技术及方法的发展水平、盆地的勘探阶段以及盆地的类型。也就是说,在盆地不同的勘探阶段,随着针对性勘探技术方法的发展与完善,对各类圈闭目标的识别与描述愈来愈明朗化。所以,其隐蔽油气藏涵盖的圈闭成因类型也在不断变化。 从我国学者对隐蔽油气藏的两种理解和已取得的认识来看,无论是等同于非构造圈闭,还是对A. I. Levorsen的初始定义加以扩展(包含某些难识别的构造圈闭),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隐蔽油气藏作为一种油气勘探圈闭目标特性的分类,在勘探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时刻提醒油气勘探工作者们应积极开发和探索各类隐蔽圈闭目标的识别技术与方法,并明确了科技工程攻关的目标。在理论层面上,对隐蔽油气藏的石油地质理论研究都应归属于各种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的研究,即针对它所涵盖的各种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来进行石油地质理论的研讨。任何试图脱离盆地类型以及盆地勘探阶段对隐蔽油气藏进行的统一分类均是无意义的。其根本原因在于:隐蔽油气藏所涵盖的类型因盆地类型以及盆地勘探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主体由各种非构造油气藏构成。在油气藏分类方面,对非构造油气藏的分类争议较大,方案较多,一直未能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从而,对非构造油气藏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圈闭成因分类将更利于指导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牛嘉玉等,2005) 2隐蔽油气藏的分类 关于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探讨。这些分类方法主要是以传统的隐蔽油气藏的定义为基础,把地层圈闭油气藏作为隐蔽油气藏的主体,其不同之点在于对地层圈闭的概念和定义有争论。近年来,有将岩性油藏从地层油藏中分出来的趋势。(庞雄奇,2007) 在20 世纪50 年代,前苏联的多位学者对非构造油气藏也开展了大量的探讨与实践。其油藏圈闭成因分类与美国有所不同,更加突出岩性因素(砂岩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等),专门划分出岩性圈闭大类;而美国分类中的地层圈闭则包含了砂岩上倾尖灭和透镜体等类型。我国老一代石油地质学家也早已有若干圈闭成因分类方案和论述,他们结合陆相沉积盆地物源近、岩性岩相变化快等特点,均突出了“岩性”控制因素,将岩性圈闭定为与地层和构造同级的一大类。地层

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

第六节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 一、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的定义 水动力圈闭:在水动力作用下,储集层中被高油、气势面,非渗透性遮挡单独或联合封闭而形成的油或气的低势区称为水动力圈闭。在其中聚集了烃类之后则称为水动力油气藏。 油、气、水都是流体,在地层中的流动要遵循流体力学规律,流体势的作用使流体在各自的力场作用下流向各自的低势区,如果油或气的低势区构成封闭就形成水动力圈闭。油气在其中能够聚集,油水界面顺水流方向发生倾斜。水动力的作用可在多种情况下形成油气聚集,产生各种类型的水动力圈闭。 二、流体势 流体在地层中的流动要遵循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即流体整个系统在处于稳定状态以前,总是自发地由机械能高的地方流向机械能低的地方。Hubbert(1940)将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之和定义为流体的势(Φ),机械能包括压能、动能和位能,也就是说,流体在其达到势能最低值以前,总是在各自力场的支配下,由各自的高势区向低势区流动。 流体势(Φ)可表示为: 根据地层的条件上式可简化为: Φ = g·Z + P/ρ 若不考虑毛细管压力的作用, 油、气、水的势可根据定义表示为: Φw = g·Z + P/ρw Φo = g·Z + P/ρo Φg = g·Z + P/ρg

三、水动力圈闭的形成 静水柱压力P = ρw·H·g,代入流体势公式,则: Φw = g·Z + P/ρw = g·Z +ρw·H·g /ρw = g(Z + H)= g·hw hw为测试面到基准面的距离,也叫水头。 将油势、水势公式分别除以g,可得油头和气头: 再将静水柱压力公式和水头公式代入上式,可得: 上式表明ho、hg仅与hw 和Z有关。在静水条件下,hw为定值,油气势只与高程Z成反比,油气等势线与构造等高线平行,构造高部位为低势区。在动水条件下,hw顺水流方向降低,为一变量。油气势取决于水动力hw和高程Z。由hw和Z确定的ho、hg等值线构成的闭合区为水动力圈闭的位置。 四、水动力圈闭油水界面的倾斜度 在动水条件下,hw顺水流方向降低,ho、hg 等值线与构造等高线不平行,油或气水界面发生倾斜,其倾斜度与水头梯度、流体密度差有着密切关系,倾斜度可用下式表示:式中θo/w、θg/w分别代表油水、气水界面的倾斜角,dh/dl为水头梯度。ρw/ρw-ρo、 ρw/ρw-ρg称为放大系数,由于ρo大于ρg,因此油水界面的倾斜度要比气水界面的倾斜度大,

油气藏形成条件

第二节油气藏形成的条件 油气藏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油气和圈闭。而油气在由分散到集中形成油气藏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要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而且保存下来,主要取决于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和保存六个条件。归纳起来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油气源条件 盆地中油气源是油气藏形成的首要条件,油气源的丰富程度从根本上控制着油气资源的规模,决定着油气藏的数量和大小;油气源的性质决定着烃类资源的种类、油藏与气藏的比例;油气源形成的中心区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因此,油气源条件是油气藏形成的前提。 1、烃源岩的数量 成烃坳陷: 是指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广阔的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沉积区;成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体积大,并能提供充足的油气源,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聚集。 成烃坳陷在不同类型的盆地中有不同的分布形式,这与盆地的演化模式有关。平面上, 可以位于盆地中央地带(松辽盆地),也可以偏于盆地一侧(酒西盆地),或者有多个成烃坳陷(渤海湾盆地)。纵向上,由于盆地演化的不同,烃源岩的分布在单一旋回盆地中只能有一套,在多旋回盆地中常发育多套烃源岩,但主力烃源岩常常只有一个。成烃坳陷的位置也可以是继承性的,也可以是非继承性的,在不同的阶段位置产生迁移或完全改变。只有研究盆地的演化史,进行旋回分析和沉积相分析,才能把握成烃坳陷的发育和迁移规律,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 烃源岩的数量:取决于烃源岩的面积(分布范围)和厚度。

成 妊 坳 陥 『 抽 气 分 布 关 系 图 r I j k I 1 h 1 k 九松辽中決成晟塌陥b沆气分布,B>MLng尔吗纳斯湖成好坳陷仃竟区:(?酒西誌地序西诚绘閱陥Q去/门山汕代聚集帯:优黄轉坳陥白1“]陷与天港汕气带:1-住油叩心:乙生?Ik凹階;①itk气睾象带::" 5+ illiHb 二猛地边怡 &油气运移力向T乩附陆磐线 2、烃源岩的质量 并非所有的沉积盆地都有成烃拗陷,当盆地内拗陷区一直处于补偿或过补偿状态时,难以形成有利的成烃环境,或油气潜量极低,属于非成烃拗陷。因此,一个拗陷是否具备成烃条件,还要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排烃效率来进行评价。通过定量计算成烃潜量、产烃率来确定盆地的总资源量,从而评价油气源的充足程度。只有具丰富油气资源的盆地,才能形成大型油气藏。 二、生、储、盖组合和传输条件 油气生成后,只有及时的排出,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才能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否 则,只能成为油浸泥岩。而储集层是容纳油气的介质,只有孔渗性良好,厚度较大的储集层,才能容纳大量的油气,形成巨大的油气藏,这是显然的。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也是形成大型油气藏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生储盖组合:是指烃源层、储集层、盖层三者的组合型式。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指三者在时、空上配置恰当,有良好的输导层,使烃源层生成 的油气能及时地运移到储集层聚集;盖层的质量和厚度能确保油气不致于散失。 1、生储盖组合类型

泥页岩储层特征及油气藏描述

泥页岩储层特征及油气藏描述 1、页岩气地质理论 页岩气藏因其自身的有效基质孔隙度很低,主要由大范围发育的区域性裂缝或热裂解生气阶段异常高压在沿应力集中面、岩性接触过渡面、脆性薄弱面产生的裂缝提供成藏所需的储集孔隙度和渗透率,孔隙度最高仅为4%-5%,渗透率小于1x10-3μm2。 页岩在地层组成上多为暗色泥岩与浅色粉砂岩的薄互层。在页岩中,天然气的赋存状态多种多样,除极少量的溶解状态天然气以外,大部分以吸附状态赋存于岩石颗粒和有机质表面,或以游离状态赋存于孔隙、裂缝中。吸附状态天然气的赋存与有机质含量关系密切,其中吸附状态天然气的含量为20%-85%,其成藏体现出非常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表现为成藏过程中的无运移或极短距离的有限运移,因此页岩气藏具有典型煤层气、典型常规圈闭气成藏的多重机理。 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烃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是“自生自储”式气藏,运移距离极短,现今保存状态基本上可以反映烃类运移时的状态,即天然气主要以游离相、吸附相和溶解相存在。在生物化学生气阶段,天然气首先吸附在有机质和岩石颗粒表面,饱和后则富余的天然气以游离相或溶解相进行运移,当达到热裂解生气阶段,由于压力升高,若页岩内部产生裂缝,则天然气以游离相为主向其中运移聚集,受周围致密页岩烃源岩层遮挡、圈闭,易形成工业性页岩气藏。由于扩散作用对气态烃的运移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天然气继续大量生成,将因生烃膨胀作用使富余的天然气向外扩散运移,此时无论是页岩地层本身还是薄互层分布的砂岩储层,均表现为普遍的饱含气性。 在陆相盆地中,湖沼相和三角洲相沉积产物一般是页岩气成藏的最好条件,但通常位于或接近盆地的沉降-沉积中心,导致页岩气的有利分布区集中于盆地中心处。从天然气的生成角度分析,生物气的产生需要厌氧环境,而热成因气的产生也需要较高的温度条件,因此靠近盆地中心方向是页岩气成藏的有利区域。 2、页岩气的主要特征 2.1页岩气的成因特征 页岩气的成因类型有生物成因型、热解成因型和热裂解成因3类型及其混合类型。对生物成因气而言,其源岩的热演化程度低,R o一般不到0.7%,所生成

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

第一节圈闭和油气藏的分类 圈闭和油气藏的分类既是油气藏形成的基本理论的必要部分,也是勘探和开发的需要。各国石油地质学家提出了很多关于油气藏分类的方案。有苏联石油地质学家Н.О.布罗德以储层形态为依据的分类;苏联石油地质学家М.Ф.米尔钦科提出的以圈闭成因为主、以油气藏形态为辅的分类;美国石油地质学家A.I.莱复生根据圈闭成因提出的分类等等。但从油气勘探实际需要出发,成因分类,能够充分反映各种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科学地预测一个新地区可能出现的油气藏类型,对不同类型的油气藏采用不同的勘探方法和不同的勘探部署方案。 任一圈闭的基本要素是储集层和封闭条件,封闭条件对圈闭形成和类型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以储集层上方和上倾方向的非渗透性封闭最为重要,在形成圈闭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是决定圈闭性质和类型的主要因素。圈闭的分类就是以起主导作用的封闭因素为基础,结合储集层的特点而制定的。可将圈闭分为:构造、地层、水动力和复合圈闭四大类。各大类可根据储集层上倾方向的具体封闭因素,结合储层特征,进一步划分出若干亚类。 第二节圈闭的度量 一、圈闭的度量 圈闭的大小,主要是由圈闭的有效容积确定的。它表示能容纳油气的最大体积,是评价圈闭的重要参数之一。一个圈闭的有效容积,取决于闭合面积、闭合高、储集层的有效厚度和有效孔隙度等参数。 溢出点:是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点位。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闭合点:从另一角度来描述溢出点的特征,意即闭合的最低点,低于该点位置,圈闭就不存在了(不闭合),或超出圈闭的范围。

闭合度:是指圈闭顶点到溢出点的等势面垂直的最大高度。 闭合面积:在静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定的封闭区的面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通过溢出点的水平面与储集层顶面及其他封闭面(如断层面、不整合面、尖灭带等)所交切构成的封闭区(面积)。在动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点的油气等势面与储集层顶面非渗透性盖层联合封闭的闭合油气低势区。 有效孔隙度:根据实验室、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求得。 储集层有效厚度:按照有效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分级的标准,扣除储集层中非渗透性夹层而剩余的厚度。 第三节油气藏的度量 一、油气藏内油、气、水的分布 在垂向上,由于流体比重的差异,重力分异结果使油、气、水的分布呈现:气在上,油居中,水在下的分布特征,它们之间的分界面为油-气界面和油-水界面。静水条件下,这些分界面近于水平,而动水条件下,这些分界面发生倾斜,倾斜程度取决于水动力的强弱。由于储集层中的多孔介质系统有许许多多毛细管及微毛细管孔道存在,毛细管压力的作用使天然储油中的流体按比重分异是不完整和不明显的,油-气、油-水界面并不是一个截然的界面,而是一个过渡带,过渡带的宽窄取决于储集层毛细管压力曲线的斜率,斜率越大,过渡带越宽。储层物性的不均,也会造成油气不规则的分布特征。

油气藏分类

油气藏的分类 摘要: 目前,在世界上发现的油气藏的种类众多,形成方式也各有不同,地质学家很早就认识到将这些油气藏分类的必要性。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们提出的油气藏的分类很多。其中大部分支持的是根据圈闭的形态和成因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在油气勘探中已经取得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常规油气藏的数量慢慢减少以及非常规油气藏在油气藏勘探中的地位的上升,使我们逐渐重视起这些非圈闭类的油气藏,而以往的分类方法在这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更为有效的方法对油气藏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不应该完全推翻根据圈闭分类的方法,而是应该继承圈闭分类的优点并对它的不足加以补充。本文就是在圈闭分类的基础上对油气藏在宏观上分成聚集类油气藏和非聚集类油气藏,并对两种分类分别进行了简单地划分,以此来更好地进行学术上的探讨。 关键词:油气藏分类常规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圈闭非圈闭 一、传统油气藏分类简要概述 传统对油气藏的分类一般遵循两条基本的原则: 1、分类的科学性,即分类应能充分反映圈闭的成因,反映各种不同类型油气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分类的实用性,即分类应能有效地指导油气藏的勘探及开发工作,并且比较简单实用。 根据上述两条分类原则将油气藏按照圈闭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符合油气藏,并根据具体特点细分为若干类型(表1)。 二、传统油气藏分类缺陷 可以说,传统油气藏的分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油气藏的勘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在寻找圈闭类油气藏勘探中更是如鱼得水,曾经在石油勘探中形成这样的思维“找石油就找背斜”。可见,以圈闭对油气藏分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但近些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藏的发展,如致密砂岩气、页岩气、页岩油、煤层气油气藏在储量和开采量的提高,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些所谓的非常规油气藏,而这些油气藏之所以被称为非常规油气藏,如果从发现和利用的时间角度讲,先被利用的就是常规的,后被发现的就是非常规的,但如果当初先被发

第三章第六节 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

第六节 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 一、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的定义 水动力圈闭:在水动力作用下,储集层中被高油、气势面,非渗透性遮挡单独或联合封闭而形成的油或气的低势区称为水动力圈闭。在其中聚集了烃类之后则称为水动力油气藏。 油、气、水都是流体,在地层中的流动要遵循流体力学规律,流体势的作用使流体在各自的力场作用下流向各自的低势区,如果油或气的低势区构成封闭就形成水动力圈闭。油气在其中能够聚集,油水界面顺水流方向发生倾斜。水动力的作用可在多种情况下形成油气聚集,产生各种类型的水动力圈闭。 二、流体势 流体在地层中的流动要遵循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即流体整个系统在处于稳定状态以前,总是自发地由机械能高的地方流向机械能低的地方。Hubbert(1940)将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之和定义为流体的势(Φ),机械能包括压能、动能和位能,也就是说,流体在其达到势能最低值以前,总是在各自力场的支配下,由各自的高势区向低势区流动。 流体势(Φ)可表示为: 根据地层的条件上式可简化为: Φ = g·Z + P/ρ 若不考虑毛细管压力的作用, 油、气、水的势可根据定义表示为: Φw = g·Z + P/ρw Φo = g·Z + P/ρo Φg = g·Z + P/ρg

三、水动力圈闭的形成 静水柱压力P = ρw·H·g,代入流体势公式,则: Φw = g·Z + P/ρw = g·Z +ρw·H·g /ρw = g(Z + H)= g·hw hw为测试面到基准面的距离,也叫水头。 将油势、水势公式分别除以g,可得油头和气头: 再将静水柱压力公式和水头公式代入上式,可得: 上式表明ho、hg仅与hw 和Z有关。在静水条件下,hw为定值,油

地质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

地质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 : 地质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 1、引言 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 如沉积岩体、侵入岩体、矿体等)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后埋藏在地下的形态。研究和实践综合表明,地质构造与油气藏的联系十分紧密,它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因而地质构造条件的优劣判断油气藏的重要因素。据此,勘探石油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是对地质构造进行详细的了解,而常见的地质构造探测手段主要为物探、遥感等,其探测结果可揭示是否存在油气藏的可能性。因此,本文对地质构造与油气藏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各种地质构造存在油气藏的可能性以及对油气藏形成的制约性,旨在探究该方向的重要意义。 2、地质构造与油气藏的影响和联系 2.1地质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 地质构造背景在盆地演化、油气藏形成条件和勘探效果等方面,有重要影响。板块构造规模大又稳定沉降、发育的大型盆地,往往形成大型或特大型油气田区。板块构造在地史中强烈的活动性,不利于古生界海相油气田的保存,但形成了众多的中、新生代陆相油田。盆地类型和沉积建造的多样性,导致中国油气资源在时代分布上的显著差异。 2.2地质构造与油气藏形成的联系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油气大多数是在海洋和湖泊中形成的,研究油气藏首先要研究沉积岩层,沉积岩层最原始的产状应该都是水平的。在地质发展历史中,地壳运动伴随着地震、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它们对地壳岩石进行改变并形成各类地质构造。因此,目前常见的沉积岩层基本上都不是水平的,而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有的发生了倾斜,有的弯曲,有的形成了断裂,还有的的出现了倒置。上述沉积岩的原始产状和位置发生改变主要归因于构造运动,它们引起了地壳岩层的改变并导致油气藏的储存表现出一定的规律。这也对油气的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查明地

油气藏的分类

三、油气藏类型 1、按照相态分类 见表3-2-。 表3-2- 中国油气藏相态类型划分表 2、按照圈闭要素分类 (1)背斜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背斜油气藏类型图 (2)断层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断层油气藏类型图 (3)地层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地层油气藏类型图 (4)岩性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岩性油气藏类型图 (5)混合油气藏及水动力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混合油气藏及水动力油气藏类型图 (6)潜山油藏类型 见图3-2-。 图3-2- 潜山油藏分类 (7)盐丘圈闭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盐丘圈闭理想示意剖面图 (8)深盆气藏 见图3-2-。 图3-2- 美国阿帕拉契亚地区百英尺砂岩深盆气藏剖面图3、按天然气组分因素分类 (1)含酸性气体气藏的划分 1)含硫化氢(H2S)的气藏划分 见表3-2-。

表3-2- 含硫化氢气藏分类 2)含二氧化碳(CO2)的气藏划分 见表3-2-。 表3-2- 含二氧化碳气藏分类 (2) 含氮气(N2)的气藏划分 见表3-2-。 表3-2- 含氮气藏分类 (3) 含氦气(He)的气藏划分 在当前工业技术条件及国民经济实际需要条件下,将天然气组分中含氮量达到0.1%及以上者,称为含氮气藏。 4、按气藏原始地层压力分类 (1)按照地层压力系数(PK)划分 见表3-2-。 (2) 四、油气藏组合模式 1、长垣油气藏聚集带 见图3-2-。 图3-2- 长垣油气藏聚集带实例图 2、古河道砂岩体油气藏聚集带 见图3-2-。 图3-2- 古河道砂岩体油气藏聚集带实例图

油气藏类型及油气田分类

油气藏类型及油气田分类 圈闭 油、气运移到储集层中以后,还不一定形成油气藏。只有在运移的道路上遇到遮挡,阻止它继续前进时,才能集中起来,形成油、气藏。这种由于遮挡而造成的适于油、气聚集的场所,通常称为圈闭。 圈闭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储集层,是具有储集油、气空间的岩层;二是盖层,它是紧邻储集层的不渗透岩层,起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作用;三是遮挡物,它是指从各方面阻止油、气逸散的封闭条件。上述三方面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结合起来,就组成了圈闭。在不同的地质环境里,可以形成各式各样的圈闭条件,根据圈闭成因,一般可将圈闭分为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三种类型。 油、气藏类型 根据圈闭类型的不同,可以将油、气藏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三大类。 构造油气藏的基本特点是聚集油、气的圈闭是由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主要有背斜油、气藏和断层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是指地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岩性油气藏是由于沉积环境变迁,导致沉积物岩性变化,形成岩性尖灭体和透镜体圈闭,在这类圈闭中形成的油气聚集。 常见的潜山油气藏是以地层圈闭为主,也有构造、岩性作用的复合成因的油气藏 根据油气藏油层中有无固定隔层,可以将油气藏分为层状油气藏和块状 油气藏。层状油气藏是指油层呈层状分布,油气聚集受固定层位限制,上下都被不渗透层分隔的油气藏,各层具有不同的油(气)水系统。块状油气藏是指油层顶部被不渗透岩层覆盖,而内部没有被不渗透岩层间隔,整个油层呈块状,具有统一油(气)水界面的油气藏。 根据地层中的原油性质,可以将油气藏分为稠油(重油)油藏、普通黑油油藏、挥发性油藏、凝析气藏和天然气藏。稠油(重油)油藏是指地下原油粘度大于50毫帕秒(原油比重大于0.9,API重度小于25度)的油藏,液体颜色一般为粘稠黑色。普通黑油油藏是指地下原油粘度低于50毫帕秒(原油比重在0.82~0.9之间,API重度在25~41度)的油藏,液体颜色一般为黑色。挥发性油藏和凝析气藏都是油品性质比较特殊的油气藏。挥发性油藏是指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原油与普通黑油相似,呈单一的液态,随着油藏流体的不断产出,地层压力不断降低,单一液体中开始有气体分离出来,从而形成气、液两相共存的这类油气藏。凝析气藏是指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地层流体呈单一的气态,随着油藏流体的不断产出,地层压力不断降低,气藏中开始有液体反凝析出来,形成气液两相共存状态的一类油气藏。表1中给出了不同类型油气藏油品性质分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