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玉米螟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

玉米螟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

玉米螟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
玉米螟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乐东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是我国重要的南繁育种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香蕉之乡”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县年种植水稻40万亩,蔬菜30万亩,香蕉12万亩,橡胶16万亩,芒果9万亩,玉米5万亩,龙眼2万亩,荔枝1万亩,还有槟榔、番薯和花生等作物,是海南省的农业的生产大县。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作物病虫害种类增多,发生危害严重,一些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为把病虫害危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的危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根据历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与农业界同行进行农业技术交流,以相互切磋学习,共同提高绿色防控技术水平,为农作物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1、农业防治技术 1.1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布局。 1.2栽培管理。精耕细作,适时抢墒播种或覆膜,促进早出苗、出壮苗。加强水肥管理,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采取微灌、滴灌并注意田间排水,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发 1.3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侵染源;秋耕深翻,降低越冬虫源;结合中耕除草,及时清除田间、地埂等杂草,减少虫卵。

2、生态控制技术 大力开展植树种草,绿化荒山荒坡,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宜于蝗虫等害虫栖息、繁殖的生境。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建设,将分散的小块耕地连结成大面积农田或退耕还林还草,最大限度地减少田埂、夹荒、地边、地角等适宜蝗虫、草地螟产卵场所。在准确预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优势产业的发展,因地、因时制宜,种植宜发害虫非喜食的作物,如木薯、小杂粮等,以避害或减轻危害。推广采用覆膜起垄或搭架栽培,提高垄间通风透光,采用微灌、膜下滴灌,避免大水漫灌,注意雨后及时排涝,降低田间湿度,保护地并加强通风、透光、降湿,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3、物理防治技术 3.1黄色粘虫板诱杀 主要利用害虫的趋黄性,在温室大棚内设置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可用于防治蚜虫、粉虱、斑潜蝇等。作物定植后在温室大棚内选用0.25m×0.2m或0.4m×0.25m的黄色粘虫板悬挂在蔬菜大棚的行间、株间,高出植株顶部,随植株生长的高度及时调整黄板的高度,每亩地挂黄板20-30块。当板上粘满虫子时及时清除或更换。设置黄板以预防为主,主要在害虫发生初期使用。 3.2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频振式杀虫灯主要利用害虫的趋光特性引诱害虫,并通过高压电网将害虫击晕后落入接虫袋,然后用人工方法或生物防治或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将害虫消灭,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可在玉米、蔬

【玉米螟防治技术】玉米螟施药方法

【玉米螟防治技术】玉米螟施药方法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为害寄主种类多达150种以上,其中玉米为害最重。每年可造成产量损失5―15%。一、危害特点 玉米螟以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而导致减产。初孵幼虫为害玉米嫩叶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玉米打包时幼虫集中在苞叶或雄穗包内咬食雄穗;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幼虫虫龄已大,大量幼虫到雌穗上为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千粒重降低,在虫蛀处易被风吹折断,形成早枯和瘪粒,减产很大。 二、形态特征 成虫:玉米螟成虫体长13―15毫米,体黄色(雌)或黄褐色(雄)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 卵:玉米螟卵块由20―60卵粒呈不规则鱼鳞状排列,单粒卵椭圆形扁平,出产时乳白色(似蜡滴)渐变淡黄色,虫卵孵化前中央有黑点(俗称黑头卵)。

幼虫:玉米螟幼虫初孵时体长1.5毫米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头壳棕黑色,体污白色,体背毛片明显。 蛹:玉米螟蛹15―19毫米,纺锤形、黄褐色、体背密布细小波状横皱纹,臀刺黑褐色、端部有5―8根向上弯曲的刺毛。 三、发生条件 玉米螟发生的轻重和为害程度与越冬基数、气候、天敌及寄主植物的种类、品种、生育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越冬基数:一般幼虫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卵量和被害率就高。如果百秆越冬活虫量在50头以下发生轻;在50―100头发生中等;在100头以上幼虫死亡率在10%以下发生较重。 气候条件:温度和湿度影响玉米螟最大,适于玉米螟各虫态发生的温度范围在15―30℃之间、旬平均相对湿度在60%以上。在玉米生长期间温度可以达到要求,这时各地玉米螟发生数量常与当地湿度和降水有密切关系。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要点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要点 摘要:文章论述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赤眼蜂;玉米螟;防治技术 1 赤眼蜂形态特征及生活史 1.1 形态特征 赤眼蜂属于膜翅目、小蜂总科、纹翅卵蜂科、赤眼蜂属的一种寄生性天敌。它是专门寄生在许多害虫卵的小型寄生蜂。赤眼蜂的成虫体长约0.3-1.0毫米,体呈黄色或黄褐色,复眼和单眼均呈红色,故称为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蜂。 1.2 生活史 赤眼蜂为完全变态昆虫。它的各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予蛹-蛹-成蜂五个发育阶段,完成这五个阶段叫做一个世代。一般完成一个世代历期约12天左右,其中卵期1.5天、幼虫期2.5天、予蛹期3.5天、蛹期3.5天,发育到成蜂后经20小时左右破卵飞出寄主卵。 2 赤眼蜂防治害虫的作用机理 赤眼蜂是一种寄生在昆虫卵内的寄生蜂,它防治害虫的作用机理是:赤眼蜂雌蜂的成蜂将卵产在害虫卵内,蜂卵在害虫的卵内很快孵化为幼虫,并立即取食害虫卵内的营养,使害虫在卵期死亡不能孵化出幼虫。但赤眼蜂却以害虫的卵液作为养料,在害虫卵内生长、发育到成蜂后破壳羽化而出,经交尾后,又继续去寻找新的害虫卵作为寄主寄生、繁殖。如此循环不断,将害虫消灭在卵阶段。

3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应用技术 赤眼蜂是卵寄生蜂,只有在害虫卵期时释放才能收到防治效果。因此准确、详细掌握靶标害虫成虫的发生时间、产卵习性及落卵数量及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3.1 玉米螟的预测预报 3.1.1 化蛹进度调查吉林省地区从6月1日开始,西部地区从5月20日开始,每5天调查一次越冬代玉米螟化蛹情况,直到化蛹率达20%为止。在玉米秸秆垛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每点取40棵玉米秆进行剥秆调查,共计调查200棵,记载幼虫数量,计算化蛹率。 3.1.2 成虫发生期调查黑光灯诱捕玉米螟雌、雄蛾。 3.1.3 田间百株卵量调查调查玉米田间百株卵块数。 3.2 放蜂时间 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到20%时,后推11天为第一次放蜂时期(约7月5—10日),间隔5天,即第一次放蜂后推第6天为第二次放蜂期;黑光灯同时诱到玉米螟雌、雄蛾2天后即可放蜂;当玉米田间百株卵块达到1~2块时,即可放蜂。 3.3 放蜂数量和点数 每亩(667㎡)共释放赤眼蜂1.5万头,为一个释放点。分两次释放,第一次释放数量为0.7万头,第二次释放数量为0.8万头。 3.4 赤眼蜂田间释放方法

玉米螟的防治

玉米螟的防治 中文名称:玉米螟 英文名称:European corn borer 中文别名:玉米钻心虫 拉丁学名:Ostrinia nubilalis 分布区域:亚洲玉米螟分布于亚亚洲温带和热带、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克罗尼西亚;欧洲玉米螟分布于欧洲、北美洲、西北非及小亚细亚。 在我国除青藏高原未见报道外,均有分布。以亚洲玉米螟为主。 形态特征:成虫黄褐色,体长10~14毫米,前翅内横线呈波状纹,外横线锯齿状暗褐色,前缘有两个深褐色斑。后翅略浅,也有两条波状纹。卵椭圆形,黄白色。一般20~60粒粘在一起排列成不规则的鱼鳞状卵块。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体背淡褐色,中央有一条明显的背线,腹部l一8节背面各有两列横排的毛瘤,前4个较大。蛹纺锤形,红褐色,长15~18毫米,腹部末端有5—8根刺钩。

为害作物:玉米、高粱、谷子、棉、麻、豆类 为害症状:玉米螟以幼虫为害。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3龄后幼虫蛀入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幼虫为害棉花蛀入嫩茎,使上部枯死,蛀食棉铃引起落铃、腐烂及僵瓣。 分类属性:鳞翅目,螟蛾科 发病特点:玉米螟发生世代,随纬度变化而异。东北及西北地区一年l~2代,黄淮及华北平原2~4代,江汉平原4~5代,广东、广西及台湾5~7代,西南地区2~4代。玉米螟均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被害部位及根茬内越冬。各地越冬代成虫出现的时间,广西在4月上至5月上旬;湖南5月中下至6月下旬;山东5月上至6月中旬;北京5月下至6月中旬;辽宁6月中至7月中旬;黑龙江、吉林6月中下至7月中旬。在北方越冬幼虫5月中下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下至6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盛发,在春玉米或高梁上产卵。一代幼虫6月中下旬盛发为害,此时春玉米正处于心叶期,为害很重。在棉花、玉米混种区,若春玉米面积小,棉花受害也会较重,造成断头和倒叶。二代幼虫7月中下旬为害夏玉米.(心叶期)和春玉米(穗期)。三代幼虫8月中下旬进入盛发,为害夏玉米穗及茎部。在春玉米种植区,玉米收获后,二代成虫则转移到棉田产卵,为害棉花青铃。幼虫老熟后于9月中下

玉米虫害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6期 摘要:唐山市丰润区是粮食主产区,每年粮食作物面积大,玉米占主要地位,由于病虫害每年损失10%左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起关键作用。本文对本地区玉米的虫害玉米螟提出针对性防治对策。 关键词:玉米;虫害;玉米螟;药剂 唐山市丰润区是农业大区,农业作物面积达165万亩,其中玉米面积68万亩,占总面积的42%,玉米总产量达到34万t,每年因病虫草害损失大约占玉米总产量的10%左右,唐山地区6月进入雨季,相对温度大,有利于普遍发生二代粘虫,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都有发生。尤其今年多阴雨,气温适宜,6月底,多点调查发现,春玉米有虫株率达15%,夏玉米平均有虫株率达10%。此期为玉米心叶期即大喇叭口期,是粘虫普遍发生及防治关键期。进入8月份,发生三代粘虫多点调查平均密度为2~5头/m2,平重地块达8~15头/m2,幼虫以2~3龄期为主。这是穗期防治关键期。今年玉米虫害发生严重,预计有些地块减产20%。现将玉米虫害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介绍给广大农民,希望为玉米的丰收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 什么是玉米螟 玉米螟,又名玉米粘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200种以上,主要危害玉米、高梁、谷子、甜菜、番茄等重要作物。 2 玉米螟的危害 玉米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玉米螟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为害症状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1~2龄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孔洞,3龄以上幼虫危害叶片后呈现不规则的缺刻,暴食时,可吃光叶片。大发生时将玉米叶片吃光,只剩叶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当一块田玉米被吃光,幼虫成群迁到另一块田为害。一般地势低、杂草丛生的田块受害重 3 玉米螟的危害症状 玉米螟是钻蛀性害虫,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钻入茎部,取食髓部,影响养分输送,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严重的无籽粒。为害的茎秆易被大风吹折,造成严重减产。玉米心叶被幼虫为害后,展开的玉米叶片上出现一排排小孔,幼虫还可钻入雄穗取食,往往造成雄穗根部折断,幼虫常取食雌穗的花丝和嫩苞叶,并能蛀入重轴或取食细嫩籽粒。 4 形态特征 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mm,翅展24~35mm,体背黄褐色,腹部末端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 卵:卵粒长约1mm产,扁平椭圆形,数粒到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 蛹:长15~18mm,黄褐色,呈长纺缍形,蛹尾端有刺毛。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5mm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背面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主要是幼虫期为害玉米。 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 5 发生规律 唐山地区,发生原因是进入6月,降水过程较多,土壤及空气湿度大,一年可发生三代,以二三代危害夏玉米为主,以末代老熟幼虫在作物的茎秆,重轴或根茬内越冬,也有的在杂草中越冬,玉米秸秆中越冬虫量最大。 翌年越冬幼虫陆续化蛹、羽化。成虫多在夜间羽化,羽化后第二天交配,第三天开始产卵。卵多生产在玉米的叶背面中脉两侧,少数产在茎秆上。产卵期7~10天。幼虫有5个龄期,3龄以前潜藏,4龄以后钻蛀危害。幼虫具有趋触、趋糖、趋湿、避光等特性。老熟后在危害部位附近化蛹。在我们唐山地区,第一代卵产于春播玉米心叶期。幼虫孵化后最后集中于玉米喇叭口处,取食未展开的嫩叶。雄穗打苞后幼虫转移到苞内取食,雄穗散开后幼虫多进入5龄,沿茎秆向下转移而蛀茎。 第二、三代螟卵一般发生在玉米花丝盛期,幼虫孵化后大量侵入玉米花丝丛取食,部分在叶腋处取食花粉和花药,发育到4~5代龄后,有的取食雌穗籽粒,有的钻入穗轴,更多的向下转移,蛀入雌穗柄或下部茎秆。 6 防治方法 6.1 农业防治 于越冬幼虫羽化以前,处理玉米、高粱、棉花等越冬寄主的茎杆,消灭越冬虫源;早春处理越冬寄生。玉米螟以老熟幼虫在秸秆、玉米芯、根茬内越冬,春季4月下旬前处理完,这样可起到压低越冬虫口基数的作用。留作饲料的秸秆要铡细、铡碎。用作沤肥垫圈的秸秆要铡短、压碎、沤烂;选育抗虫品种。如农大108等。 6.2 生物防治 玉米螟蛾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杀卵;是玉米心叶中期用白僵菌颗粒剂施入心叶喇叭口中杀幼虫。 6.3 药剂防治 6.3.1 抽雄前即大喇叭口期,颗粒剂防治。春、夏玉米抽雄前药剂防治,是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也是保产的重要环节。① 是1%1605颗粒剂,每株1.5~2g,撒入心叶喇叭口;②是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按1:50混细土配成毒土,每株2g撒入心叶;③是5%甲基异硫磷颗粒剂按1:6拌煤渣,每株2g,撒入心叶;④是1.5%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煤渣,每株1g撒入心叶。 6.3.2 玉米穗期药剂保护。①是药液灌注雄穗:常用药剂有18%杀虫双水剂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90% 玉米虫害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郑 玲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农牧局,河北唐山 064000) ·153·

赤眼蜂如何防治玉米螟

赤眼蜂如何防治玉米螟? 赤眼蜂在自然界的种类很多,现在应用的防治玉米螟的赤眼蜂是松毛虫赤眼蜂,一般在玉米螟成虫产卵始期向田间人工释放赤眼蜂,使其将卵产在玉米螟卵内,而使虫卵不能孵化成幼虫,达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怎么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吧!

放蜂时间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共放两次蜂,第一次在玉米螟产卵始期,一般是指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或者玉米田百株玉米落卵率为1~1.5块(鱼鳞状虫卵落到玉米叶片上)的时候,后推10天,第一次放蜂,间隔5~7天第二次放蜂,每次放蜂10000头。

放蜂方法 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玉米螟生物防治方法中的一种,采用这项技术时地块必须连片,应在玉米螟产卵初期开始放蜂,每亩地放蜂总量为20000头,第一次每亩地10000头,第二次每亩地10000头。

蜂卡别法 将蜂卡均匀分开(一般每个蜂卡约70粒柞蚕卵,每粒柞蚕卵可出70~80头赤眼蜂,一般每亩地别放2个蜂卡),固定于玉米中部叶片背面的中间背光处,方法为选一棵玉米植株中部叶片,将叶片向下卷成筒状,然后用牙签或针线别在圆筒内既可。

设释放点 每亩设置2个释放点,从放蜂田的边垅开始数第15条垅为第一个放蜂垅,顺第一放蜂垅向里走15步为第一个释放点,再沿垅向前走30步为第二个释放点,顺第二放蜂垅向里走30步为第二个释放点,按上述方法以此类推。

注意事项 1、放蜂时应选择晴天早晨,避开中午或大风天气,如有大降雨,应在雨后放蜂,小雨不影响。 2、取到蜂卡后,立即别到玉米叶片上,最晚不超过1.5天。 3、玉米螟孵化时间与赤眼蜂出蜂时间要吻合。 4、赤眼蜂蜂卡是免费发放的。 5、一般赤眼蜂蜂卡应该由镇级部门统一组织放蜂专业队别,如果当地有违规行为可向当地政府投诉。

玉米螟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玉米螟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摘要:阐述了玉米螟的发生、危害及防治,结合当地实际,分析总结出了玉米螟的发生危害特点、原因及预测预报方法,提出了综合防治的措施。 关键词:玉米螟;发生危害;防治技术 临夏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其中玉米作为一种高产高效作物,在全县粮食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2010年,玉米种植面积达0.97万hm2,占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9.40 %,玉米总产量达70 207 t,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53.80 %。玉米螟俗名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发生危害也日益加重,因此,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玉米螟危害,对提高我县粮食生产意义重大。 1 玉米螟的发生危害 1.1 玉米螟发生特点 玉米螟在临夏县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玉米秸秆、穗轴或根茬中越冬,幼虫在6月下旬发生,初孵幼虫取食叶片造成花叶,在玉米打苞时钻入雄穗中取食,而后4-5龄幼虫钻蛀穗轴或雌穗及附近茎秆内蛀食并造成折断,严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因此玉米大喇叭口期是防治玉米螟危害的最佳时期。 1.2 玉米螟危害特点 玉米螟在我县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初孵幼虫在心叶内取食嫩叶,使玉米心叶出现花叶,当被害叶展开后,在叶片上形成不规则的半透明状或排孔。玉米抽穗后大部分幼虫钻蛀茎秆、天花、雌穗等处,破坏植物组织,阻碍养分的输送,造成减产。 1.3 玉米螟的习性 玉米螟的成虫大多在夜间活动,有强烈的趋光性,成虫产卵多在叶背中脉两侧,有时也产在茎秆、雌穗苞皮等处。产卵对植株高度有选择性,喜欢在长势旺盛、叶色浓绿、植株高大的玉米上产卵,50 cm以下的植株多不去产卵,因此高大茂密的玉米田块产卵多,受害严重。 1.4 玉米螟发生条件 影响玉米螟发生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越冬幼虫的多少,越冬虫量大,冬春气

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1. 玉米螟的为害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高发性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幼虫为害玉米、高粱、谷子等作物。水果玉米最容易发生玉米螟危害,原因是水果玉米甜度高。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在玉米大喇叭期取食心叶,造成作物"茬叶",抽穗后钻蛀穗柄和茎秆,使被害植株营养和水分运输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雄发育不良,影响结实。 玉米螟虫的大发生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即与6月下旬~8月下旬雨水多少有关。如果雨量少,气温高,玉米螟发生受限制,有的农民采取措施,防效不明显,因为本来就没有大发生。反过来,如果这段时间雨水较多,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玉米螟发生和为害,这样条件下,采取措施防治玉米螟,可以较大程度降低玉米螟为害,防效达70%~80%。 2.玉米螟的发生特点 2.1生活史 地理位置不同,地势和气温不同,发生代数也不同。大部分地区一年发生3代,第1代幼虫在6月中旬盛发,为害春玉米的心叶;第2代幼虫在7月中旬盛发,为害夏玉米心叶、春玉米穗;第3代在8月中旬~9月上旬,为害夏玉米穗。最后玉米螟均以末代老熟幼虫在寄主秸秆、穗轴或根茬中越冬,次年生长季节开始化蛹、羽化。 2.2习性 成虫大多在夜间活动,有强烈性诱性和趋光性。成虫产卵对植株高度有选择性,高大茂密的玉米田块玉米螟产卵多,受害严重;幼虫具有趋糖、趋湿、趋触性。幼虫经过几次蜕皮,老熟后在被害部位化蛹。 3.发生原因 3.1气候条件 湿度对玉米螟的影响最大。相对湿度越大,产卵量越大,当空气湿度为80%时产卵量达到高峰。干旱环境不利于卵的孵化及幼虫成活,温差大于12℃时,对玉米螟的发生也极为不利。 3.2越冬基数越冬基数的大小与越冬寄主秸秆和穗轴的残存量以及茎秆含有的越冬虫量有很大关系。越冬基数越大,春季幼虫成活率越高,第1代发生为害越严重。 3.3天敌玉米螟可被许多天敌捕食和寄生。如赤眼蜂对玉米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赤眼蜂数量大、寄生率高时,第3代玉米螟发生就不会严重;若赤眼蜂发生偏晚,则往往不能控制第3代玉米螟的大发生。 3.4玉米品种的抗螟性不同玉米品种有不同的抗螟性,这与品种中含有的抗螟素多少有关。同一品系生育后期抗螟能力降低。一般说来,硬粒型品种较马齿型品种抗螟性强。 4.防治措施 4.1农业防治 玉米螟幼虫是在玉米和高粱的秸秆和茬子中越冬,采取烧柴、封垛等方法处理越冬寄主,是减少虫源的基本措施。一般用白僵封垛,用80亿孢子/g以上的菌粉加10倍细土,用量是100g/m2,用喷雾或手撒均可。 4.2生物防治 现在推行的是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既对人、畜、作物安全,对环境无污染,又不伤害天敌,是防治玉米螟的主要措施。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利用赤眼蜂产卵于寄主害虫卵内完成发育而消灭害虫卵的一项技术。6月中旬在放蜂区定点调查玉米螟的蛹、羽化程度,当玉米螟化率达20%时,向后推10天为第一放蜂时间,5天后进行第二次放蜂,让这两批蜂寄生于卵盛期前与产卵盛期的玉米螟卵。每亩放蜂1.5万头,第一次放蜂7000头,第二次放8000头。放蜂时,每亩选一个放蜂点,根据每亩放蜂量,将蜂卡撕成小块,每点1块。放蜂时每一小块卡用牙签别在玉米中部叶片打弯处的背面,防止雨淋。放蜂时,地边、地头、上风头可适

如何防治玉米螟

如何防治玉米螟 肃宁县植保植检站---于朝辉 7月份正是玉米疯涨的黄金季节,但是也到了病虫害的多发季节。其中玉米螟就是主要的害虫之一。玉米螟也叫钻心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危害着玉米的正常生长,受害的玉米苞商品价值大降,经济损失大于产量损失。那么玉米螟防治用什么药?怎么防治玉米螟呢?下面就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玉米螟分布广、食性杂、为害大,为害的植物有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20多种,是一害作物的唯一虫态,以幼虫蛀茎取食,破坏组织,造成籽粒不饱满,青枯早熟,风折倒伏,甚至颗粒不收,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危害严重年份产量损失率可达20%以上。 主要危害玉米。玉米螟危害面积和造成的损失也逐年上升,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的减产30%以上 为更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危害,一方面要掌握防治方法,另一方面又要了解该虫发生危害特点及如何确定防治对象田和防治适期。 一、玉米螟的发生危害特点玉米螟一生要经过成虫、卵、幼虫和蛹4个阶段。成虫白天隐藏在玉米叶片下和杂草丛中,晚上活动、产卵。成虫有趋向植株高大、生长嫩绿的玉米田产卵的习性,在高度为33厘米以下的植株上很少产卵。卵块多产在植株中下部叶片背面。1头雌成虫能产卵5~12块,

每块有几十至100多粒卵。卵产下时乳白色,随后变为淡黄色,孵化前为黑色。温度在20℃以上,卵经2~8天孵化成幼虫。初孵幼虫一部分在原玉米株上危害,另一部分吐丝下垂,随风飘到邻近的玉米上取食。幼虫有5龄,低龄期群集在玉米心叶、雄蕊和玉米苞上危害,是防治关键时期。玉米心叶受害出现半透明斑点和小孔,附近有虫粪。玉米苗期受害,植株干枯死亡;玉米生长中后期受害,茎被蛀,养分和水分运输受阻,易被风吹折。雄穗抽出时受害,不能开花,多呈黄白色,枯死;抽出后受害,上部枯白,中部折断,影响授粉。雌穗在结实前受害,往往不结实;结实后受害,籽粒被蛀食且有虫粪,影响产量和品质。温度16~30℃及多雨的季节有利于玉米螟大发生;高温干旱、相对湿度40%以下,成虫发生量显着减少;台风暴雨天气玉米螟的卵和低龄幼虫大批死亡。 二、防治对象田和防治时间通过查卵和查幼虫确定药剂防治时间和防治对象田。 1.查玉米田着卵情况,定防治对象田:根据玉米螟发生期预报,按照玉米苗情分类型,每种类型选一块玉米田调查成虫产卵情况。2.查卵色变化和孵化进度,定防治日期:每天查看上述标记的卵块颜色变化和孵化进度,当卵色转为黑色、孵化卵块占卵块总数50%~80%时为防治日期。 3.查心叶、虫孔、幼龄虫,定防治日期:通过查卵确定药剂防治对象田和防治时间,难度较大、花工多,

玉米螟防治方法

玉米螟防治方法 摘要:1、农业防治①处理秸秆,消灭越冬虫源。收获后将有虫的玉米秸秆用作燃料或铡碎沤肥。用作工业原料的秸秆、穗轴当年用不完的,要封垛存放,隔年使用。②设置诱集田。利用雌蛾喜好高大植株产卵的特点,春播时在正常播期前1个月种植小面积早播玉米作诱集带,诱集成虫产 1、农业防治 ①处理秸秆,消灭越冬虫源。收获后将有虫的玉米秸秆用作燃料或铡碎沤肥。用作工业原料的秸秆、穗轴当年用不完的,要封垛存放,隔年使用。 ②设置诱集田。利用雌蛾喜好高大植株产卵的特点,春播时在正常播期前1个月种植小面积早播玉米作诱集带,诱集成虫产卵,使用高效农药一举歼灭。 ③结合田间管理清除虫源。如利用间苗、定苗及果菜类的整枝打杈清除有虫卵或幼虫的植株,集中销毁。 ④选用非玉米螟寄主进行间作。在一些地方习惯使用玉米与辣椒间作,以减轻病毒病的发生,但有时躲过了病毒病,却加重了玉米螟对辣椒的为害,应注意避免。 2、生物防治 2.1以菌治虫 即使用苏云金杆菌或白僵菌进行处理,方法有两种:

①于心叶中期(玉米螟卵处于孵化初期至孵化盛期)施用白僵菌或苏云金杆菌颗粒剂消灭幼虫。颗粒剂可以自行制作,白僵菌颗粒剂是将每克50-500亿的白僵菌孢子粉500g与过筛煤渣5kg拌匀,苏云金杆菌颗粒剂是将苏云金杆菌乳剂15mL同砂粒3.5kg拌匀制成,每株用2g施入玉米心叶内。此外每亩用白僵菌粉250g与陶土750g混合喷粉,也可达到较好的防效。 ②早春使用白僵菌封垛,即在越冬幼虫化蛹前用白僵菌对寄主秸秆根茬进行喷粉封垛,用量为每平方米100g。 2.2以虫治虫 即利用自然或释放的赤眼蜂消灭玉米螟。为了提高田间自然赤眼蜂的寄生率,可采用增加间作物的方法。例如在玉米田内间作绿豆,可增加赤眼蜂的数量。此外,利用人工释放赤眼蜂方法防治玉米螟,即在越冬代幼虫孵化率达到20%-30%后的第11天放第1次蜂,以后每4-5d(天)放1次,连续放3次。放蜂量为每亩15000-30000头。 3、化学防治 目前最为普遍的方法是在玉米心叶末期施用含有化学农药的颗粒剂。颗粒剂可使用市售的制成品,如0.1%氯氟氰菊酯颗粒剂,每株施用0.16g;3%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煤渣后,每株施用2g; 1.5%辛硫磷颗粒剂,每株施用1g;5%杀虫双颗粒剂,每亩用200g 与细土4kg拌匀后撒施。如果没有现成的颗粒剂时也可以使用化学农药和过筛的煤渣参照配制白僵菌颗粒剂的方法配制。自行配制的颗粒剂应经过药效及安全性试验后,再大量使用。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一、农业措施: 1、推广抗螟品种:在适合种植区域推广抗螟品种. 2、处理越冬寄主。一是推广秸杆还田,在有条件地方采用机械灭茬还田,既能降低虫源基数,又能培肥地力;二是烧 掉剩余秸杆。 二、生物防治: 1、白僵菌封垛。就是对上年的玉米秸杆垛进行药剂处理,消灭在秸杆内越冬的玉米螟,降低虫源基数,达到防治的目 的。在玉米螟化蛹前(我市一般在6月上、中旬)用白僵菌粉对去年的玉米秸杆垛进行喷粉处理,用药量为每立方米秸杆用 1:40白僵菌粉(一份白僵菌原粉兑40份滑石粉)0.5公斤,对垛内和垛外进行均匀喷粉封闭; 2、田间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玉米螟化蛹初期,对玉米螟的羽化进度进行调查,准确预测玉米螟成虫田间产卵高 峰期(我市一般在7月中、下旬),每亩地选1个放蜂点,放蜂15000头,分两次释放,间隔7—10天,第一次放蜂7000头, 第二次放蜂8000头。 2、田间投撒颗粒剂防治。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我市一般在7月初)将白僵菌颗粒剂或杀螟丹颗粒剂投撒在玉米心叶中, 每株3—4粒,用药量每亩约0.5公斤。

三、物理防治:利用玉米螟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高压汞灯和水池捕杀玉米螟成虫。方法是于玉米螟羽化初期(我市一般 在6月中旬),在村屯附近设置高压汞灯,灯间距150米,每盏灯下设置直径为1米的水池,水深10厘米并放少许洗衣粉,灯 距水面约1米,于晚8时至次日拂晓前开灯进行诱杀,连续开灯40—50天。 四、化学防治 在越冬代玉米螟羽化盛期前(6月20日左右),取两节高梁杆,将一节去皮后浸泡在50%敌敌畏的原液中,把浸泡好的高梁 杆插入垛内40厘米处,每立方米插2-3根。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玉米螟的防治时间、方法、所用药剂。 1.2本标准适用于玉米螟综合防治。 2 综合防治 2.1防治策略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2.1.1 农业防治 收获时将秸秆拉回,堆放整齐,封垛。翌年5月20日前处理完毕。 因地制宜选择抗虫、耐虫的叶片直立型玉米品种,如黄莫417、掖单12等。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一、农业措施: 1、推广抗螟品种:在适合种植区域推广抗螟品种. 2、处理越冬寄主。一是推广秸杆还田,在有条件地方采用机械灭茬还田,既能降低虫源基数,又能培肥地力;二是烧 掉剩余秸杆。 二、生物防治: 1、白僵菌封垛。就是对上年的玉米秸杆垛进行药剂处理,消灭在秸杆内越冬的玉米螟,降低虫源基数,达到防治的目 的。在玉米螟化蛹前(我市一般在6月上、中旬)用白僵菌粉对去年的玉米秸杆垛进行喷粉处理,用药量为每立方米秸杆用 1:40白僵菌粉(一份白僵菌原粉兑40份滑石粉)0.5公斤,对垛内和垛外进行均匀喷粉封闭; 2、田间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玉米螟化蛹初期,对玉米螟的羽化进度进行调查,准确预测玉米螟成虫田间产卵高 峰期(我市一般在7月中、下旬),每亩地选1个放蜂点,放蜂15000头,分两次释放,间隔7—10天,第一次放蜂7000头, 第二次放蜂8000头。 2、田间投撒颗粒剂防治。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我市一般在7月初)将白僵菌颗粒剂或杀螟丹颗粒剂投撒在玉米心叶中, 每株3—4粒,用药量每亩约0.5公斤。 三、物理防治:利用玉米螟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高压汞灯和水池捕杀玉米螟成虫。方法是于玉米螟羽化初期(我市一般

在6月中旬),在村屯附近设置高压汞灯,灯间距150米,每盏灯下设置直径为1米的水池,水深10厘米并放少许洗衣粉,灯 距水面约1米,于晚8时至次日拂晓前开灯进行诱杀,连续开灯40—50天。 四、化学防治 在越冬代玉米螟羽化盛期前(6月20日左右),取两节高梁杆,将一节去皮后浸泡在50%敌敌畏的原液中,把浸泡好的高梁 杆插入垛内40厘米处,每立方米插2-3根。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玉米螟的防治时间、方法、所用药剂。 1.2本标准适用于玉米螟综合防治。 2 综合防治 2.1防治策略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2.1.1 农业防治 收获时将秸秆拉回,堆放整齐,封垛。翌年5月20日前处理完毕。 因地制宜选择抗虫、耐虫的叶片直立型玉米品种,如黄莫417、掖单12等。 2.1.2 生物防治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原理及技术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生活用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粮食及其制品品质及安全性日益重视。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工业加工的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上的头号害虫,它的发生危害会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是限制玉米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赤眼蜂是一类微小的卵寄生蜂,属膜翅目翅卵蜂科赤眼蜂属昆虫。赤眼蜂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和对害虫控制作用显著等特点,已成为世界上重要天敌昆虫,并被广泛用于多种农铃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取得了显著效果[1]。现就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原理及技术作一探讨。 1玉米螟的发生及危害情况 玉米螟谷称钻心虫,箭杆虫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分 布广,持续性大,危害大,危害的植物有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20多种,是一个世界性的害虫,凡有玉米栽培的国家和地区,均有玉米螟发生。幼虫是玉米螟一生中危害作物的唯一虫态,以幼虫蛀茎取食破坏组织,造成籽粒不饱满、青枯、早熟、折寮、掉棒、风蜇、倒伏,甚至颗粒不收,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据多年研究和试验证明,在玉米螟一般发生年份,螟虫平均为50~70头/百株,玉米减产5%~ 7%;中等发生年份,螟虫平均为70~90头/百株,玉米减产10%左右;大发生年份,螟虫平均为100~150头/百株,玉米 减产13%~15%。螟虫平均在180头/百株以上为特大发生年,玉米减产20%以上。我国玉米年种植面积为2500万hm 2左右,是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20%。玉米螟在各地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平均造 成产量损失在10%以上,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仅辽宁省每年因玉米螟的危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 6.5亿元。2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原理 赤眼蜂体型很小,成蜂体长仅为0.2~1.0mm ,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赤眼蜂外形十分美丽,翅膀闪着蓝紫色的银光,体色黄或黄褐,头黑褐色,上面有1对复眼和3只排列成三角形的单眼,因其复眼和单眼都是红色的,所以叫做赤眼蜂,又称红眼蜂[2]。由于赤眼蜂非常小,因此在感官上很多农民不知道它的作用,很多放过赤眼蜂的地区,一些农民都 说看不到它起了什么作用,不像施农药那样,虫子死了,效果立竿见影。赤眼蜂是把玉米螟消灭在卵初期,赤眼蜂被释放到田间以后,在田间自然羽化出蜂,雌雄交配后雌蜂开始在田间飞翔,主动寻找寄主,即主动寻找新鲜的玉米螟卵,然后用产卵管,刺破玉米螟的卵壳,将自己的卵产到玉米螟卵内,并吸取玉米螟卵内营养物质,供其子代生长发育,被寄生的玉米螟卵,不能正常发育为玉米螟幼虫,而是发育出赤眼蜂。赤眼蜂就是这样阻止了害虫的发育。赤眼蜂卵在玉米螟卵内,经过卵、幼虫、育蛹及成虫等5个阶段,最后咬破玉米螟卵壳飞出,雌雄交配后,雌蜂又去寻找新的玉米螟卵,赤眼蜂就是这样在田间循环往复,不断繁殖后代的过程中,将大量玉米螟卵消灭在卵初期,从而达到控制玉米螟的目的[3]。 3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 田间释放赤眼蜂,必须协同当地的植保部门,搞好玉米 螟的预测、预报工作,在确切掌握害虫卵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及放蜂计划。在放蜂时期上,赤眼蜂对寄生卵的新鲜程度有严格的选择性,所以放蜂时期很关键,是影响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第1次放蜂在田间玉米螟卵初期[4],以辽宁省中部地区为例,当玉米螟幼虫的活蛹率达15%左右,再往后延10d 即为第1次放蜂适期,我国北方地区防治1代玉米螟是在6月下旬至7月初,此时正是玉米喇叭口期,玉米螟卵量约占全年总卵量的20%,螟卵孵化后螟虫均集中在玉米鲜叶内,成活率高,又主要危害雄穗,临近蛀茎危害,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危害极大,导致折雄影响授粉,破坏玉米功能叶和折秆,因此控制住这阶段的螟卵至关重要。第2次放蜂再往后推5~7d ,是在玉米螟卵发生的盛期以前。此时,玉米已经抽雄,玉米螟卵量约占全年总卵量的45%,这些螟卵孵化后,螟虫大部分集中在雌穗顶部危害,这次放蜂主要是控制玉米螟对雌穗的危害,在放蜂数量上,根据赤眼蜂田间的扩散能力和田间分布规律,以及赤眼蜂对害虫卵的搜索能力,一般释放量为22.5万头/hm 2。在放蜂方法上,赤眼蜂的田间释放方法以释放即将羽化出蜂的蜂卡为主。放30~45点/hm 2,将赤眼蜂卡均匀布置在玉米田间,选玉米植株中部叶片,将蜂卡固定在叶片的背面,做到防晒挡雨。 4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成本及效益 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农民投入约30元/hm 2,可挽回 粮食损失525kg/hm 2左右,以每年繁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下转第203页)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原理及技术 鲍晓来 (辽宁省绥中县农广校,辽宁绥中125200) 摘要介绍了玉米螟的发生及危害情况,总结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原理及技术,分析了其成本及效益,以期为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提供参考。 关键词赤眼蜂;玉米螟;防治原理;技术;成本中图分类号S476.3;S435.1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1)03-0199-01 收稿日期 2010-12-28 植物护理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3期

玉米绿色防控

玉米绿色防控 [摘要] 玉米作为山西省定襄县的主要粮食作物长期连作,玉米病虫害发生有加重趋势,化学农药的使用逐年增加,玉米品质和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了影响和破坏。玉米绿色防控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从而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达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 玉米绿色防控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065-01 玉米是定襄县主要农产品之一,种植面积达到了30万亩,占到了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6.9%。由于长期的玉米连作,再加上气候、品种、防控技术等方面的影响,玉米病虫害发生有加重趋势,化学农药的使用也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着玉米品质,农业生态环境也受到了破坏。针对此种情况,定襄县积极实施了玉米绿色防控,不仅使玉米质量安全得到提高,并进

一步增强了农民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绿色防控,是在“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基础上,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提出的新型植保理念。玉米绿色防控是按照“绿色植保”理念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从而促进粮食增产、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1 农业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减少玉米病虫害。 2、对田间的玉米秸秆进行彻底清理,将剩余的秸秆集中后用泥封垛,降低病虫越冬基数。 3、采用适时迟播、浅播技术防治丝黑穗病。 4、是在玉米大(小)斑病和黑粉(穗)病发病前期,病穗未散苞前,及时摘除病株或摘除下部病叶,集中带出田外进行深埋,可有效减少小地老虎和黑穗病、大(小)斑病的为害。 2 物理防治技术 1、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控技术,利用杀虫灯的光、波、色味防控玉米螟和地下害虫。 2、采用性信息素诱杀技术。根据害虫性信息素,进行害虫种群监测和玉米螟成虫的诱杀。 3、黄板诱杀玉米蚜虫技术。黄板诱

玉米螟

中文名称:玉米螟 英文名称:European corn borer 中文别名:玉米钻心虫 拉丁学名:Ostrinia nubilalis 分布区域:亚洲玉米螟分布于亚亚洲温带和热带、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克罗尼西亚;欧洲玉米螟分布于欧洲、北美洲、西北非及小亚细亚。 在我国除青藏高原未见报道外,均有分布。以亚洲玉米螟为主。 形态特征:成虫黄褐色,体长10~14毫米,前翅内横线呈波状纹,外横线锯齿状暗褐色,前缘有两个深褐色斑。后翅略浅,也有两条波状纹。卵椭圆形,黄白色。一般20~60粒粘在一起排列成不规则的鱼鳞状卵块。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体背淡褐色,中央有一条明显的背线,腹部l一8节背面各有两列横排的毛瘤,前4个较大。蛹纺锤形,红褐色,长15~18毫米,腹部末端有5—8根刺钩。 为害作物:玉米、高粱、谷子、棉、麻、豆类 为害症状:玉米螟以幼虫为害。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3龄后幼虫蛀入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幼虫为害棉花蛀入嫩茎,使上部枯死,蛀食棉铃引起落铃、腐烂及僵瓣。 分类属性:鳞翅目,螟蛾科 发病特点:玉米螟发生世代,随纬度变化而异。东北及西北地区一年l~2代,黄淮及华北平原2~4代,江汉平原4~5代,广东、广西及台湾5~7代,西南地区2~4代。玉米螟均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被害部位及根茬内越冬。各地越冬代成虫出现的时间,广西在4月上至5月上旬;湖南5月中下至6月下旬;山东5月上至6月中旬;北京5月下至6月中旬;辽宁6月中至7月中旬;黑龙江、吉林6月中下至7月中旬。在北方越冬幼虫5月中下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下至6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盛发,在春玉米或高梁上产卵。一代幼虫6月中下旬盛发为害,此时春玉米正处于心叶期,为害很重。在棉花、玉米混种区,若春玉米面积小,棉花受害也会较重,造成断头和倒叶。二代幼虫7月中下旬为害夏玉米.(心叶期)和春玉米(穗期)。三代幼虫8月中下旬进入盛发,为害夏玉米穗及茎部。在春玉米种植区,玉米收获后,二代成虫则转移到棉田产卵,为害棉花青铃。幼虫老熟后于9月中下旬进入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成虫将卵产在玉米叶背中脉附近,每块卵20~60余粒,每雌可产卵400—500粒,卵期3—5天,幼虫5龄,历期17~24天。初孵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并随风或爬行扩散,钻入心叶内啃食叶肉,只留表皮。3龄后蛀入为害,雄穗、雌穗、叶鞘、叶舌均可受害。老熟幼虫一般在被害部位化蛹,蛹期6~10天。在玉米螟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第一代卵及幼虫密度高,一般发生为害就重。温度在25~260℃,相对湿度90%左右,对产卵、孵化及幼虫成活极为有利,暴雨可增加初孵幼虫的死亡率。在春、夏玉米混种区发生重。夏玉米面积大,春玉米面积小,会集中产卵加重为害。相反夏作面积较大也会扩散发生,为害减轻。玉米螟的天敌种类也较多,在适宜条件下赤眼蜂的卵寄生率可达80%以上。玉米品种的长势、叶色及生育期等不同,对玉米螟的发生数量表现出明显差异。 流行动态: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是世界性害虫,包括欧洲玉米螟和亚洲玉米螟两种,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洲、东亚、南亚、大洋洲及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又名箭秆虫,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杂食性、分布广、危害十分严重;可取食玉米、高粱、谷子、小麦、水稻、棉花等几十种农作物及野生植物,以玉米受害最严重,其次是谷子和高梁等。吉林省玉米螟主要是亚洲玉米螟,20世纪60至70年代发生较轻,80年代后,由于杂交玉米的推广和栽培技术的改进,加上气候的变化,使田间生态环境发生了有利于玉米螟繁衍生息的变化,玉米螟的危害日趋严重,成为吉林省玉米田的重要害虫。 一、危害特点 玉米螟以第1代幼虫蛀茎危害为主,幼虫为害盛期在7月中下旬的玉米大喇叭口期。初龄幼虫在玉米心叶期取食叶肉或未展开的心叶,叶片展开后可见一排排的取食孔,形成“花叶”3龄后蛀入茎秆,造成孔洞,使受害植株的养分和水分疏导受阻,雌穗发育不良造成空瘪粒而减产,若遇风雨天气,穗下茎秆易被折断,产量损失更大。幼虫也可在穗期直接蛀食雌穗,造成嫩粒缺损、霉烂。 二、生活习性 吉林省一年发生1-2.5代,以老熟幼虫在玉米秸秆根茬里越冬为主,其次是在玉米穗轴里越冬。越冬幼虫第1代第2年5-6月化蛹,蛹期5-15天。蛹羽化成成虫后,白天潜伏在麦田或田边,傍晚开始活动,晚上八九点是成虫交尾产卵的盛期,夜间九点左右开始潜伏。成虫有趋光性,夜间飞翔力强,卵大多数产在离地50厘米以上的玉米叶背面叶脉两侧,成虫寿命5-9天,每头雌蛾产卵300-600粒。卵期3-5天,卵孵化后,幼虫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向植株幼嫩部分爬行,3龄前幼虫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3龄后幼虫大部分散钻入茎秆、穗轴、穗柄,蛀食茎、轴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和养料输送。 三、发生规律

玉米螟防治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e136722.html, 玉米螟防治技术 作者:晏禹 来源:《中国农资》2014年第02期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玉米螟是危害玉米较重的常发性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平均减产10%,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因此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对提高粮食生产意义重大。 1 发病规律 以幼虫扩散危害,有趋糖、趋触(即整个躯体尽量保持与植物组织接触和趋近的特性)、趋湿和趋光等特性。4龄后钻蛀危害,集中在心叶、幼嫩的雄穗、花丝与雌穗柄、茎杆、雄穗柄,穗轴蛀空危害,轻者影响养分运输运输,重者茎秆折断、穗柄蛀空、折断等。 2 形态特征 玉米螟成虫为体中型偏小的黄褐色蛾子,体长10~13毫米,翅展24~35毫米,前翅土黄色,中具两褐斑,还具两横纹,内横纹波纹状,内横纹似锯齿,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雌蛾体粗壮,斑纹色较浅;雄蛾体瘦削,斑纹色较浓。卵粒扁椭圆形,鱼鳞状排列成卵块。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体色淡红,背有3纵线,中央最明显;中后胸背面,各有4毛片;1~8腹背,两横列毛片,前列4个大,后列2个小;九节3毛片,中央一较大。 3 为害症状特点 玉米螟以幼虫为害。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3龄后幼虫蛀入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幼虫为害棉花蛀入嫩茎,使上部枯死,蛀食棉铃引起落铃、腐烂及僵瓣。玉米螟初孵幼虫在心叶内取食嫩叶,使玉米心叶出现花叶和排粪孔,当被害叶展开后,在叶片上形成不规则的半透明薄膜状排孔,被害严重的叶片支离破碎,不能展开。玉米雄穗抽出后,大部分幼虫开始蛀入雄穗轴、雌穗轴和雌穗以上的茎秆,造成雄穗及上部茎秆折断,影响养分运输,危害玉米籽粒,使玉米籽粒破损,发育受阻,此时也是影响玉米产量最严重的时期。 4 生活习性 成虫习性:玉米螟成虫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躲藏在杂草、茂密的作物间,夜晚飞出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玉米螟雌蛾羽化后不久开始分泌性外激素,有强烈的性引诱现象,当天既能交尾,1一2天内即能达产卵高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