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还原历史真相

还原历史真相

还原历史真相
还原历史真相

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60年前,年轻的她们在被称作“慰安所”的人间地狱里遭受凌辱;60年后,她们已风烛残年,没有经济来源,大多数人在凄苦中辞世。60年来,她们不愿也不敢向身边的人提起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她们痛恨这个名字———“慰安妇”。等不到历史的真相的她们,正在逐渐老去,死去……等到这些历史的见证人都不在了,明天,我们以什么见证历史?“给予这些历史见证人以经济和精神上的援助,她们不该带着历史孤独地死去!”苏智良呼吁道。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系主任,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主任。1992年以来,苏智良致力于“慰安妇”研究。9月1日,苏智良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他计划年底在上海师范大学校内成立首个中国“慰安妇”资料馆,并在近2年内保留一个“慰安所”,作为历史的见证。她们的晚年孤独潦倒记者(以下简称记):从1992年至今,您从事“慰安妇”研究已经13年了,现在尚在人世的“慰安妇”还有多少人?苏智良(以下简称苏):在20多万名中国“慰安妇”中,能够熬到日军投降而幸存下来的,人数并不多。从1993年至今,我们共找到100多位原“慰安妇”,但近些年来,她们陆续去世。她们的讲述,还原了曾经不为历史所记载的真相。据我们所知,现在仍然健在并且生活在中国内地的原“慰安妇”只有35名,分别生活在北京、上海、山西等9个地方。上海也有两名朝鲜籍的“慰安妇”,她们现在精神上仍很痛苦,并且不愿意公开她们曾经的经历。记:这些幸存的原“慰安妇”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苏:不好,很不好。“二战”中幸免于难的她们,遭受长期残酷的摧残,绝大多数丧失了生育能力,晚年陷入了孤独潦倒的凄凉境地。身体上,她们普遍有慢性病如骨头酸痛、神经痛、哮喘、妇科病等疾病;精神上,她们带着羞愧的心情苟活至今,耻于对别人讲这些经历;经济上,她们没有收入,生活窘迫,无儿无女,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也难以维系。在我们调查早期中,曾经听说有一个武汉受害者由于贫病交加,孤身一人,实在无法活下去就卧轨自杀了。去年我去看山西的一名受害者,她住在农村,80多岁了,烧饭、洗衣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完成。她告诉我,她曾不小心摔了一跤,两个多小时后,自己醒来,摸着爬回了自己家,喝完一口水后还要忙着准备自己的晚饭。对日索赔,她们很有勇气记:你刚才提到在上海有两名朝鲜籍老太太,她们并不愿公开她们曾经的经历,主要原因是什么?苏:战争给她们留下的创伤太惨烈了,“慰安妇”的经历使她们遭受了身心巨大的创伤,烙印一生。老太太不愿公开,很大原因是子女不支持。记:那些选择“说出过去”的原“慰安妇”,公开经历前后,她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吗?苏:在以前,她们公开身份后,可能会遭到当地人的歧视。已经死去的原“慰安妇”侯冬娥在生前饱受歧视,在她所在的村庄里,大家不叫她真名,称她是“进过炮楼的”,更有人拿她的遭遇当笑话说。一个雨天,她重重摔倒在村口,因为嫌她“不干净”,没人肯过去扶她。这十几年来,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她们在公开身份后,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同情,生活也得到了改善。记:你在接触了这些曾经被强迫沦为“慰安妇”的中国妇女后,发现她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苏:精神上的慰藉和无歧视的经济援助。经济援助可以改善她们的生活现状,而精神上,她们需要的是加害者的道歉和周围人的关心。袁竹林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慰安妇”,她曾哭诉说:“我这一生,全毁在鬼子手里了,我80多了,没有几年能活了,日本政府应该尽快赔偿,我等不及了!”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有“慰安妇”勇敢站出来进行对日索赔,山西的两起,海南的一起,我国台湾的一起,但是目前都没有结果。五年来,国内捐款3万元记者:说起经济援助,现在她们能有多少生活补贴?苏:对于“慰安妇”问题的研究,国内起步比较晚,我们研究中心(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对这些人进行资助。钱不多,给她们每人每月100元的补贴。对这些老太太(大概20余名)来说,一个月100元,可以让她们不用为生存而担忧。但问题是,每年研究中心的捐款根本不够支付这些老太太的生活补贴。中心的捐款主要来自海外募集,国内募集的很少,从2000年到去年为止,收到国内捐款1万多元。今年海外援助比较少,相对来说,国内的募捐增多了,现在收到将近2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拒绝了日本“亚洲妇女国民基金”的“帮助”,因为日本政府想通过这个基金

会来赔偿。现在基本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抵制这个基金,因为它很暧昧,我给你点钱你就不要再说话,它不是明确地作为认罪以后的赔偿。记:除了援助,我们还能为她们做点什么?苏:我认为,对这些饱受磨难的老人,应该有制度性的保护与帮助。首先,应该马上确认受害者,然后给予受害者一个制度上的援助,来改善她们的生活。不仅是一般生活费,还有医药健康上的援助;也可以资助她们去打官司,去为她们争得应得的利益。此外,应该有一个国家性重大调查项目,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问题。因为这批人证,随着时间流逝,正在快速消失。比起韩国,我们对“慰安妇”的关注有待提高。在韩国,当地慈善基金会为那些幸存的“慰安妇”建立“老年公寓”,聘请专门的人员来照顾她们,让她们安享晚年。所以,我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群体来关心她们,支援她们。首个资料馆将在上海成立记:8月8日,日本首家“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在东京开放,在国内有相应的资料馆吗?苏:没有。我一直在想,这些老年人走后,明天我们以什么来记忆历史?所以我打算在年内在上海师范大学建立国内首家“慰安妇”资料馆。资料馆由两个板块组成,展览和影视教育。展览以图片、实物的形式展出一些受害者的实际情况,战后的索赔以及现在的幸存者的生活状况等。在影视教育板块,我们将会放映一些国际会议、国际法庭有关“慰安妇”调查的相关纪实片。这个资料馆正在筹建中,我们争取今年就把它做出来。上海曾经有过150所慰安所,三分之二已被拆除。我们设想过在虹口区东宝兴路“大一沙龙”(上海第一个慰安所)建立纪念馆,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纪念馆还未建立,但我们依然在努力,希望保留上海第一个慰安所,作为历史的见证。《》

鲜为人知造句

鲜为人知造句 【拼音】:xiǎn wéi rén zhī 【解释】:鲜:很少;为:被。很少被人知道,知道的人很少。 【成语接龙】:鲜为人知——知书达理——理直气壮——壮志凌云——云泥之别——别有洞天——天真无邪——邪不胜正——正经八百——百折不屈——屈指可数——数见不鲜 【近义词】:不为人知、无人问津、默默无闻、 【反义词】:家喻户晓、众所周知、路人皆知、妇孺皆知、尽人皆知、人所共知、名闻遐迩、声名远播、举世闻名、誉满天下、远近驰名、赫赫有名、家见户说、广为人知。 【造句】: 1、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美国人觉得中国远在天边海角,鲜为人知,令人心驰神往。 2、那条瀑布背后有一个漂亮的山洞,至今也鲜为人知。 3、每个人都有自己鲜为人知的事情和字迹埋于内心的秘密,所以我们与他人分享内心是一定要真诚的心贴心的交流。 4、那一块块雕着花纹的木板,镶嵌着少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5、虽然那件事鲜为人知,但真相早晚会大白于天下。 6、阿布拉菲亚先生喜欢用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来支持他的论点。 7、这是投资界一个鲜为人知的“恐怖秀”。 8、人们很惊奇地发现那个鲜为人知的人竟创造了历史。

9、较鲜为人知的公司购买广告是为了向客户解释它们是谁。 10、没有听说过某部鲜为人知的外国法律不能成为抗辩的理由。 11、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12、这些秘密鲜为人知,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13、通常人们只看到他过着奢华的生活,其背后的辛酸故事却鲜为人知。 14、鲜为人知的是其实每个守身如玉的好姑娘都有个独角兽爱人。 15、每个时代都会发生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16、地球上还存在着很多鲜为人知的奥妙。 17、我知道有一家鲜为人知的餐馆,我们可以去。鲜为人知造句。 18、我知道有一家鲜为人知的餐馆,我们可以去。 19、雷锋可歌可泣,鲜为人知,锋芒毕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20、这张照片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21、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在医学院里很少教授关于营养的知识,在那儿,对付大多数问题的办法就只有药物。 22、小明每天看起来都过得无忧无虑的,大家却不知其背后还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23、在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 24、他做事非常低调,解决了很多困难却鲜为人知。 25、他了解每支美洲杯队伍的帆船,它们的技术革新,它们的缺点等等,以及这背后众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关于古装剧篡改历史的调查报告

关于人们对于古装剧篡改历史的看法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XXXX 班级:学院: 调查地点:通过网上发布问卷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学生群体及社会人士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调查时间:2013年11月 关键词:古装剧、篡改历史 一.前言 古装剧是指时代背景设定为古代,以古代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亦包括架空历史但穿着古装并模仿古人习惯的电视剧,演员们也会穿着古装登场。“古装”只是一种对过去继、承性名词的说法,古装剧类电视剧中角色的穿着并不是还原到那个朝代的“古装”,服装华丽,优美。可见导演再设计服装时的目的并不是求真,而是求美,是求一种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有时又让人物角色穿上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没有出现的服装,所以一般从故事所讲的背景来界定更为准确。宫廷剧很受观众青睐,它以皇宫里雍容华贵的生活为背景,描述朝廷上大臣之间尔虞我诈,正义与邪恶较量,或后宫中妃嫔间勾心斗角的后宫生活。曾有影视机构统计显示,这几年来开拍播出的宫廷戏不下 20 部。那些饰演古装剧的皇帝、妃子迅速走红,成为了演员出名的最好的捷径。古装剧中女人们勾心斗角,男人们争夺帝位,荧屏已经成了“后宫的天下”。与古装剧的高收视率相比,其网上点击率更呈现几何倍数增长,这直接导致了古装剧版权费的飙升,如《后宫?甄嬛传》独家网络版权的费用更是已突破了 2000 多万元。 近年来,古装剧的盛行,使得都能举出几部古装剧,比如《甄嬛传》、《宫》、《步步惊心》等等。古装剧充斥了整个荧幕,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特别是穿越类型的古装剧很多。上一轮的古装剧热潮可以追溯到老版的《还珠格格》,掀起了一波清宫戏的大潮,而且特别受青少年的喜爱,直到现在每年都还会有电视台重播《还珠格格》。中间虽然有低谷,但很快就由金庸武侠剧再掀一轮高潮。不过,随着广电总局连续发出关于“古装”题材的限制令,以及观众们的审美疲劳,古装剧的发展势头急转直下。然而,从2011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古装剧的数量明显增多,而且比现代剧的数量远远多得多。在《宫》系列的爆红之后,穿越剧和宫斗剧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热烈追捧,但它们的情节都明显出现了雷同的情况。《宫》和《步步惊心》都通过穿越来表现同一朝代同一时间的故事,只是人物的重要性以及故事的情节有所改动而已。对此情形,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表示了担忧,他认为目前宫廷剧层次很低,“如果说对应的低层次的宫廷戏就是‘让古代人做现代的事’,现在的这些宫廷戏也没达到。他们无非就是给古装戏披了件娱乐的外套。这件娱乐‘外套’无非就是三角恋、人工呼吸、学现代人撒娇这些元素,甚至也没有触及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针对此情况,广电总局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古装剧题材拍摄的剧情的合理性以及忠于历史的程度。 关于历史和演绎的争议,与有关专家的看法不同,《陆贞传奇》的总制片人于正在相关访谈中直言:“我不想把它定位为历史剧,也不想定位为戏说剧,它就是一部青春、好看的、带有正能量的古装电视剧。”该剧编剧张巍也认为,“《陆贞传奇》只是一部古装剧,并不是历史剧,陆贞、高湛都与真实的历史无关。”对此,有人打趣说:照此推论,一部电视剧需要“历史”的时候就是历史剧;不需要的时候,就只把它看作一部“古装剧”好了。于正认为,自己的剧有助于人们去了解历史。《陆贞传奇》播出后引发的观众历史考据热,也证明了这一点。对于是否会对收看该剧的青少年造成历史观混乱,他反驳道:“肯定不会。这段历史不会出现在课本里。哪怕有人看了电视剧后以为这就是历史,那么,至少我所呈现的主人公在剧中都是通过努力不懈地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就是正能量。如果有观众因为看了电视剧又去查了历史,那就是普及历史知识了。”对于于正这一看法,很多人认为其实强词夺

历史名人的10个成语故事

历史名人的10个成语故事 1、四面楚歌的故事(主要人物:项羽) 故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r?ng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jiǎ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p?ng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gāi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yú姬jī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pàn自刎wěn而死。 释义: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周围环境,而导致自己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在我们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日常行为表现不好,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喽。 2.破釜(fǔ)沉舟的故事(主要人物:项羽) 发音:p? fǔ ch?n zhōu 释义:一般用来比喻决心战斗到底,勇往直前,拼死一战。表示下了极大的决心,舍出一切,必欲达到目的的作法。 故事: 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复国后的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军包围。被项梁、项羽叔侄等各路义军拥立的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让他们带领军队前去援救赵国。但是,宋义把兵带到安阳就不再前进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项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与赵军里应外合,一举打败秦军。而宋义则希望赵、秦两军打得精疲力尽之时再发兵,以坐收渔翁之利。于是他严令军中不准轻举妄动。与此同时,宋义又宴请宾客,

苏联解体的误解 解密档案中的历史真相

苏联解体的误解解密档案中的历史真相 苏联解体的误解 ——从解密档案中寻求历史真相作者:特约记者黄军甫 采访嘉宾:华东师大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沈志华 时间:2011年12月 黄军甫:12月25日是苏联解体20周年,国内各界对此都很关心。您是国际著名冷战史、苏联史专家,此时此刻一定感慨良多吧。沈志华:是的,作为一个苏联历史研究者,特别是一个理想主义时代的亲历者,每每想到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便有一种异常复杂的情感油然而生。当年听到苏联解体的消息时,我就想,一个存在93年的老党、74年的大国,怎么说没就没啦,并且事先似乎没有任何征兆。现在通过看一些材料得知,苏联解体的事,连中央情报局都没有任何感觉。黄:看您的书也好,和您交流也好,感觉您有一个基本观点:一种历史,只有让它离去一定时间,我们才能科学地研究它,完整、全面地把握它。那么,苏联解体已经20年了,东欧剧变更是过去20多年了,现在应该可以对一些问题作比较清晰和准确把握的时候了吧?沈:黑格尔有一句名言:智慧的猫头鹰到黄昏才起飞。研究历史必须要以原始资料为基础,这是对史学家的起码要求。第一是当年的公开报道;第二是外国学者的著

作。但是,这两种材料都无法构成历史叙事的主体,还有后来的一些当事人回忆,都是第二位的。那么,核心的史料是什么?原始档案。不过,档案有一个解密期的问题。目前比较开放的是东欧各国的档案,特别是涉及原来执政党的文献,几乎全部都解密了。所以,现在确实是研究苏联、东欧剧变原因的大好时期。历史学家应该也完全可以加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黄:过几天就是苏联解体的纪念日,这几天俄罗斯又因杜马选举闹出许多事情,所以,虽然20年过去了,国人对我们这个北方邻居的兴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浓。不过,对于学术界和政界来讲,最感兴趣的问题恐怕还是苏联解体的原因。多数人认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基本上就两个原因:其一是美国搞和平演变的结果,其二是戈尔巴乔夫背叛社会主义的结果。沈: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仍旧把苏联解体这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归咎于你提到的两个原因。这两点是不是原因?当然是。但它们恰恰是所有原因中最表面的、最浅层次的原因。熟悉马列主义和苏联历史的人都知道,共产党人是要埋葬资本主义的,是要搞世界革命的。因此,苏联和美国的斗争,或明或暗、或文或武,你死我活,世人皆知。但为什么人家没败你败啦?是你自己有问题。这就是毛泽东讲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另外,把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归咎于戈尔巴乔夫的背叛更是荒唐。马克思

你不知道的中国经济的真实内幕!

你不知道的中国经济的真实内幕! 如果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么,统计数据也可以用来粉饰业绩。不仅中国如此,国外也一样。不过,无论如何粉饰,都经不起推敲。一旦不真实,是可以被发现的,因为数据之间存在彼此的勾稽关系。鉴于最近大家对中国经济是否见底争议颇大,笔者不妨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深度剖析来揭示GDP背后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2015年GDP增速只有5%吗不少很资深的国内经济学家,也对GDP数据产生怀疑,认为去年6.9%的GDP增速是虚假的。海外的舆论更是对中国的GDP提出质疑,或许是因为2015年进口额下降了13.2%,表明内需大幅下降。不过,GDP所覆盖的经济指标实在太广了,不能仅就一两项指标来“略见一斑”。但统计部门需要反思的是,为何大家总不相信统计数据。不过,本人认为,仅就GDP这一个数据而言还是比较接近现实的。仍以中国进口贸易为例,之所以进口额大幅下降,与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有关。中国已经是全球制造业的第一大国,故进口的多以大宗商品为主,如铁矿石、原油等,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在2015年下降幅度甚至超过20%,即便进口量没有下降,价格因素也会导致进口额的大幅下降。目前,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消费市场份额:水泥、猪肉、镍、煤炭、钢铁、铝、铜、铅都超过40%,因此,如果只统计第

一、第二产业的GDP,则中国的GDP也明显超过美国而成为全球老大。中美之间的GDP差距实际是在第三产业,中国第三产业的占比在2015年首次超过50%,但美国却要占到80%左右。因此,大家在评估中国GDP增速的时候,往往只关注实体经济的状况,如企业的盈利状况,包括经济学家们也是如此。这也不奇怪,术业有专攻,经济学家们不太研究众多统计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结构。如果只统计第一、第二产业GDP之和的增速,按我的估算,中国2015年的GDP增速为5.6%,确实与大家的判断比较接近。但大家的习惯总是不全面去看数据,如2015年M2的增速是13.3%,比2014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但GDP增速却比2014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没有人质疑M2的真实性吧,M2也多多少少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体量。中国的M2是美国的两倍,但经济规模却只有美国的60%,明显不相称。如果在 M2如此庞大的基础上,经济规模还要缩减,那么,大家是否又要质疑GDP被低估了呢?的确,金融不创造“价值”,但创造GDP。2015年金融业的GDP增速达到15.9%,这主要是靠股市活跃的交易所做的贡献,当然,如果没有银行业予以资金的支持,信托、保险业的积极参与,证券业自身也不可能有那么大能量。2015年A股的交易金额竟然要占全球股市交易金额三分之一以上,使得第三产业的GDP增速达到8.3%。如果刨去股市对GDP的贡献,那么,去年名义

鲜为人知的1999年中国大学扩招内幕

鲜为人知的1999年中国大学扩招内幕 随着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失败,“大跃进”一词也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谁能想到,到了1999年,中国大学也来了个“大跃进”式的扩招,让大学生这一昔日的天之骄子群体,一下子颜面无存,就业状况比农民工还差劲。也许有人会说,大学扩招毕竟让更多的人上了大学,整体上提高了中国国民的素质。其实,这只是一种盲目乐观的看法,善良的人们不知道的是,1999年中国大学的“扩招”压根并不是为了发展教育,提出扩招建议的不是教育专家而是一些鼠目寸光的经济学家。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者汪庆华在学术期刊《The China Journal》上撰文,回顾了扩招的前前后后。他认为,扩招体现了“游击队决策风格”。所谓“游击队决策风格”是与机制化的正常官僚决策机制相对的,其特点是政治挂帅、重意识形态,多采取群众动员方式,不确定性强。本来,这种决策风格更多的存在于改革开放前。那时,继承的是延安时期的教育风格,削弱职业教育家的权限,实施群众路线和群众运动,采取基于阶级的教育观。这种教育管理风格到了改革开放时期有了明显的变化:虽然仍坚持政治挂帅,但非职业教育人士对决策的干预频率和程度减少。在20世纪90年代,教育决策逐步走向标准化和常规化。那时,教育政策的决策有几个层级。教育部作为日常政策的最高行政决策机关,得到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政策支持。同时,教育部经常性征求学者、主要教育机构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当然,重要决策仍需最高领导层拍板。 中国大学扩招的政策于1999年6月出台。此前,按照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规划,高等教育需“稳步发展”,到2000年,规模达到600~650万人,到2010年发展至1000万人。“高等人才供应应适当小于需求数量。”现在看来,这个规划是非常合理的,高等教育只能是“稳步发展”,如果突然来个“大跃进”,那样造成的灾难不是人们所能想象和应付的。 可是,事情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从1996年开始,人们开始热议:如何让18岁至22岁的中国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百分比达到15%,并有人攻击教育部的政策过于保守。

揭露历史真相 红溪惨案

红溪惨案华侨溯源 1740年10月,荷兰殖民当局在爪哇巴达维亚城(今雅加达)大规模屠杀华侨的事件。因城西有一条河,名红溪,是肇事地点之一,故称为红溪惨案。 1619年荷兰殖民者占领雅加达,当地劳动力甚缺,荷兰殖民者不择手段从各地诱骗华侨,甚至到中国东南沿海掳掠人口,供其役使。后殖民者嫉视华侨在发展经济上所起的作用,又怕他们同当地人民联合起来反抗殖民统治,转而采取严格限制入境,乃至推行排华政策。1727年和1736年作出规定,逮捕“失业”和无居留证的华侨。1740年7月,殖民当局下令捉拿被诬为窃贼的华侨。有些无辜被捕的华侨或被虐杀,或被投入大海。城内华侨纷纷逃往城外,公推黄班为首领,准备进攻巴达维亚城。但走漏消息,殖民当局有所准备。 10月9日,殖民者以搜查军火为名,命令城内华侨交出一切利器,荷军挨户搜捕华侨,不论男女老幼,捉到便杀,对华侨进行血腥洗劫。屠杀持续7天,城内华侨被杀近万人,侥幸逃出者仅150人,被焚毁和劫掠的华侨房屋达六、七百家,财产损失,无法估计。 荷兰殖民者在爪哇、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制造了“红溪惨案”,屠杀华侨近万人。但当第二年荷兰派使者来华谢罪时,乾隆大帝却回答说:“天朝弃民,不惜背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 据文献记载,从1740年荷兰殖民当局制造的“红溪惨案”开始,印度尼西亚曾发生过许多起大规模的排斥、屠杀、迫害华侨华人的惨剧。 如1945年11月的泗水惨案、 1946年3月的万隆惨案、 同年6月的文登惨案、 8月山口洋惨案、9月的巴眼亚底惨案、 1947年1月巨港惨案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印度尼西亚仍经常发生许多较大规模的反华、排华动乱,如1963年3月至5月从西爪哇蔓延到中、东爪哇的排华骚乱、1965年至1967年全印尼性的排华浪潮、1974年由反日运动引起的排华骚乱、1978年雅加达由学生示威引发的反华骚乱、1980年11月中爪哇的排华暴动等。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种大小程度不同的反华、排华流血事件此起彼伏,几乎每年都在印尼各地上演。1998年5月,本是一场反对当时印尼总统苏哈托的政治运动也演变成为一场震骇世人的排华暴乱。据不完全统计,暴乱期间,仅印尼首都雅加达就有5000多家华人工厂店铺、房屋住宅被烧毁,约170名华人妇女被强暴,近1200名华人被屠杀。同时发生在梭罗、巨港、楠榜、泗水、棉兰等地的类似暴乱所造成的华人生命财产损失更是无法估量。1999年,棉兰华人的数十艘渔船和数十辆卡车被焚毁,5000多吨货物被抢劫;万隆的一家华人纺织厂被焚烧。2000年5月骚乱二周年之际,数以千计的暴徒集结雅加达,对华人商店进行了攻击和抢劫。印度尼西亚华人的命运引起了全

2013最新电视剧大全_内地最新电视剧_好看的国产电视剧

2013最新电视剧大全_2013内地最新电视剧 新恋爱时代 已完结/共34集 类型:青春现代情感 主演:姚笛任重高露郑凯张凯丽吕良伟曾泳醍王阳张檬 爱情公寓第四季 类型:都市爱情情景喜剧 主演:娄艺潇陈赫邓家佳王传君孙艺洲李金铭 陆贞传奇/女相 已完结/共59集 类型:历史古装青春 主演: 赵丽颖陈晓乔任梁杨蓉吴映洁张可颐 天天有喜 已完结/共70集 类型:爱情家庭古装 主演: 陈浩民穆婷婷陈紫函谭耀文 精忠岳飞 已完结/共69集 类型:历史古装剧情 主演: 黄晓明罗嘉良吴秀波邵兵林心如丁子峻刘诗诗郑佩佩 火线三兄弟 已完结/共40集 类型:战争历史情感 主演: 张涵予刘烨黄渤孙宁 追鱼传奇 共40集 类型:爱情古装神话 主演:赵丽颖关智斌戴娇倩丁子峻李子雄曹馨月白珊张明明程泓唐妤萌孟瑞杨明娜 宝贝 已完结/共40集 类型:家庭剧情 主演:雷佳音张萌张铎牛莉佟瑞欣

新洛神 集数:65集(删减版)68集(未删减版) 类型:古装历史戏说爱情 主演:李依晓杨洋张迪李进荣 战雷 已完结/共32集 类型:青春战争爱情 主演:姚芊羽张博邢佳栋李健张宁江 全民公主 共32集 类型:现代爱情青春 主演:安以轩孙艺洲李承铉周韦彤 上阵父子兵 已完结/共28集 类型:剧情战争情感 主演:范伟闫学晶张桐衣珊 爱的创可贴 已完结/共36集 类型:现代青春爱情 主演:陈彦妃张睿家曾之乔杨蓉魏千翔 箭在弦上 已完结/共42集 类型:爱情历史战争 主演:蒋欣靳东陈龙潘之琳何明翰 枪花 已完结/共32集 类型:爱情青春悬疑 主演:王丽坤刘丛丹程皓枫黄俊鹏三浦研一 天才碰麻瓜 共30集 类型:青春现代情感 主演:路宏林佑威姜瑞佳张子文杨帆 盛夏晚晴天 已完结/共46集 类型:剧情爱情家庭 主演:刘恺威杨幂吴建飞王骁梁又琳

精史上十大历史故事

史上十大历史故事 中国,这个世界上唯一将五千年文明延续至今的国家,有着辉煌、光耀古今的历史;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至今,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传奇人物,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故事令我们回味无穷。经过一个寒假的整理,我总结出史上十大着名的历史故事 一、《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二、《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三、《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四、《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五、《刮骨疗毒》 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将士们见关羽箭伤逐渐加重,便派人四处打听名医。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治伤。华佗切开肉皮,用刀刮骨。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再看关羽,一边喝酒,一边下棋。过了一会,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我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从前一样。华佗先生,你真是神医呀!"华佗说:"我行医以来,从没见像你这样了不起的人,将军乃神人也。" 六、《皇甫谧浪子回头》 皇甫谧,魏、晋年间人,是西晋着名的学者和医学家。皇甫谧小的时候玩劣异常,被村子里的人称为小霸王,一次,他将同窗受气包家的枣树的树皮铲掉,使得枣树枯萎,全村人看到他,都不理他了,在婶婶的教育下,皇甫谧终于浪子回头,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 七、《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着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八、《华佗拜师学艺》

著名错字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

著名错字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 导读:著名错字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 天下第一错字 地点:承德避暑山庄 错字:避暑山庄——“避”右边的“辛”多了一横 典故:之所以说它是天下第一错字,因为它是由皇帝亲笔手书,且悬于国家重要场所的门前。“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此错字是康熙亲笔御书,题写于康熙五十年。康熙多写一横,臣僚应该当即看出来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谁也不敢提醒皇帝写错了,结果就造就了这天下第一错字。在清代,承德避暑山庄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场所,皇家接待各少数民族的首领,如蒙古、西藏、新疆等,都是在避暑山庄,不知那些首领们看到这个错字会作何感想。 最有说法的错字 那些错得恰到好处的别字 地点:杭州西湖 错字:花港观鱼——繁体“鱼”字四点变三点 典故:“花港观鱼”碑,也是康熙皇帝的御笔,“鱼”字少一点是“有意写错”。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题字时他想“鱼”字下面有四个点,四点代表“火”,鱼在火下烤,还能活吗?于是有意少写了一点,三点成“水”,这样鱼便能在湖中畅游,潇洒地活了。 最富哲理的错字

那些错得恰到好处的别字 地点:江苏扬州大明寺平山堂 错字:“风流宛在”——“流”字少一点,“在”字多一点 典故:在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刘坤一是为追念曾在扬州主政的欧阳修所作。原来,历史大名人欧阳修在扬州时是个“风流太守”,在风情万种、色艺双绝的扬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了不少韵事。刘坤一把“风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写一点,“在”字多一点,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点风流,多点实在,极富哲理。 最令人叫绝的错字 那些错得恰到好处的别字 地点:山东曲阜孔府 错字: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下联中的“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 典故:原来错字的妙处在于:“富”不出头,意思是“富贵无头”;“章”字下的一竖出头,则表示“文章通天”。两个错字,一下子就体现孔府这个非常门第的身份,不只没有人说它是错字,游人明白后反而连连叫绝。 出现次数最多的错字 那些错得恰到好处的别字

令人震惊的历史真相(别吓到)

令人震惊的历史真相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评价:大概是秦始皇在阿房宫那边的工作太忙,把这事给忘了吧。 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 评价: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评价:原来唐朝并未超越隋朝。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是没问题的。) 评价:原来我们以前学到的历史都是骗人的。 注:由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产马地尽在蛮族之手,导致宋朝从始至终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躯抵挡蛮族铁骑的冲击,所以宋朝的胜利一般都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倘若一段时期宋朝对外胜率低于60%,那基本就意味着亡国了。 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人类在退化?(身体方面) 6.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评价:原来历史并不总是进步的。 7.同样是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万吨。

从电视剧看新人的职场关系生存法则

从电视剧看新人的职场关系生存法则 一、《美人天下》 《美人天下》在江苏等卫视播出近半,收视节节攀升,以1.12%的全国平均收视稳居黄金档电视剧冠军。宫中险恶步步惊心,就连一向懦弱的皇帝李治都在剧中变成了“腹黑男”,是各有各的使命,各有各的心计。李小璐扮演的贺兰心儿不仅能生存下来,还能从一小宫女变成宫中红人,更是每一步都走得精妙。有热心网友透过她的成功上位,总结出各种职场生存法则,供上班族们参考。 法则一:帮派之争,最好别掺和 「宫中案例」 贺兰心儿一入宫就卷入司苑房掌司方灵素与司计房掌司金巧玉的争斗中,两人在宫中分别拉拢各房宫女,拉帮结派。 在拉拢心儿的时候,方灵素对她许诺,只要她肯加入,就可以随意拿走司苑房的任何东西,而当时她房里的三角锥正是心儿想要的“越狱”工具。金巧玉则采用的是恐吓方式,要是心儿不肯加入,她就不给心儿买药。面对威逼加利诱,心儿很清楚自己的最终目标是把王皇后带出皇宫,一旦卷入帮派之争,实难脱身。所以她一次次拒绝了二人的拉拢,在被金误会已加入方的阵营后,也是极力撇清。 「职场秘笈」 在职场上,若加入某一帮派,自然是有得必有失。比如心儿,若加入司苑房,肯定能拿到三角锥,但就没有了请金巧玉帮忙买药的机会,无法两全其美;而且若加入了其中一派,立马会成为另一方的敌人,所有的发展都会受限。不过,心儿还是落入了方灵素的陷阱中,方假意让心儿帮自己拿盆花送到司苑房,这一行为让宫里很多人错以为她已加入司苑房。事后,心儿虽向金巧玉百般辩解,也很难获得对方谅解。 法则二:善于发现团队每个人的优点 「宫中案例」 为了帮助王皇后逃出皇宫,心儿组建了一个“越狱小分队”,她很善于发现周遭每个人的优点,并加以利用。比如,心儿发现宫里的隋炀帝红袖公主是掌握巨大宝藏的人,她可以提供资金来源;司膳房的苗凤娘可以提供快马和武林高手的帮助;大明宫有暗道的秘密,只要到了丹凤门的那口井,她们就有逃出皇宫的希望,而看守这条路线的是裴少卿。 「职场秘笈」 在这个“越狱小分队”里,心儿虽不是身份最显赫的,但她却充当了团队首领职位,哪

解疑“喀琅施塔得事作”的历史真相

解疑“喀琅施塔得事作”的历史真相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喀琅施塔得是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这里曾被誉为“革命的堡垒”,不向沙皇专制政权屈服的“红色共和国”。众所周知,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曾经被誉为“革命的先锋”“革命的中坚力量”“俄国革命中的莫大骄傲”。托洛茨基多次在这里发表演说,宣称:“喀琅施塔得的名字是俄国革命史册上的光荣的一页。”“喀朗斯塔得人过去和现在都不会背叛飘扬在他们的舰队上和军舰上的旗帜。”我们与水兵之间存在着“坚不可摧的革命相互信任”fzl 在十月革命前波罗的海的水兵是夺取政权的关键力量,各个党派都知道,谁掌握了水兵,就等于掌握了夺取政权的希望,而波罗的海舰队海军倾向性很明确,支持布尔什维克推翻临时政府。1917年4月列宁从国外返回俄国时,是这些“红色水兵”担负起保卫列宁的职责。当布尔什维克遇到危机时,列宁多次发出过“我们找水兵去”这样铿锵有力的誓言。10月30日列宁在告人民通告书中向观望中的民众昭示:“忠于革命事业的波罗的海舰队来支持起义

的人民了。”毫无疑问,波罗的海水兵是列宁取得政权的一张“王牌”,是列宁最倚重的革命力量。 然而就是这张“革命王牌”、革命的“中流砒柱”为何会在十月革命三年以后突然蜕变成与“白卫军分子和外国武装十涉者相勾结的世界帝国主义的走狗”呢?十月革命期间,由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与列宁撰写的《国家与革命》中关于国家机器消亡的宣传卓有成效,马克思对新型国家的浪漫描述和“工人当家作主”的口号深入人心,在苏维埃协助下,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工人接管工厂的情况。那时候工人们真的认为自己当家作主了,以至于把这种新型的工人自治写进法律。1917年11月14日人民委员会承认“工人有全面监督经济的权力’,工人委员会1918年在管理经济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当时集体管理被认为是无产阶级有别于其他社会阶级的、特殊的、独树一帜的标志,它是最民主的组织原则[fal短暂的工人自治制度、自我管理模式似乎充满了浪漫的理想。 革命初期布尔什维克还不清楚怎样管理国家,这些理想主义者还是非常相信革命动员阶段那些热烈的同句。况且列宁也说:“革命的利益,工人阶级的利益—这就是最高法律。; fs7列宁甚至对工人们说:“你们自己就是政权,你们愿意十什么就十什么,你们愿意

【李白的历史】历史上李白鲜为人知的事

【李白的历史】历史上李白鲜为人知 的事 【--求职信】 李白求职信“谦”“露”兼备 李白说:“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他认为求职的书信或言辞要适当地“谦”,更要适当地“露” 李百像 暑假来临,大量“出炉”毕业生,是求职的旺季。求职信和推荐书成为时下热门的应用文。 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尚谦卑,应是一种美德,用于待人接物,无往而不利,但用于求职似有自贬之嫌。毛遂就是要露一手,他说:“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所以求职的书信或言辞要适当地“谦”,更要适当地“露”。 李白《与韩荆州书》是一封求职信。韩荆州即韩朝宗,唐玄宗时官至荆州长史,輙识拔后进。李白给他的信不卑不亢,先说自己的身世:“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再说自己的身材:“长不满七尺”,这都是“谦卑”的一面。然而他“十

五好剑术,徧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非但能武亦能文。这就是他的“简历”。当时没有所谓“纱纸”文凭,那么如何可证呢?李白说:“若赐观刍荛,请给纸笔,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这就是适当地“露”。李白说:“庶靑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这是说,当您见过我的“工夫”,庶几像靑萍宝剑得到薛烛的赏识、结绿宝玉得到卞和发掘。比喻十分到位。 虽然有谓李白一生自负,未免粗豪,但他不敢为黄鹤楼而诗,敬重崔颢,是天下第一虚心人。也许他目空一切,毕竟眼里有韩荆州。信的开头说:“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李白有虚心只眼,然后可以为狂为放。他并非“了不起”,应是“了得起”。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诞辰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汉族,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秦安),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

历史上唯一的女相,真实的陆贞

《陆贞传奇》电视剧让大家知道了一个位高权重的女官,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在北齐时期,她是一位位居一品的女相。 此女真名是陆令萱,电视剧的改编总是比真实的历史更加浪漫可爱。电视剧中陆贞和王爷高湛还有一场美好的爱情,现实中,陆令萱早有一子,且因丈夫犯事,母子两人没入宫廷为奴。陆令萱被分到了长广王高湛宫中,两人关系实为主仆,并非恋人。 后陆令萱成为高湛之子高纬的乳母,在高纬继位为皇帝之后,可谓开启了陆令萱的时代。高纬昏庸,且无比信任乳母陆令萱,因此陆令萱此时在朝堂上获得了较大的权利。 在当时的朝堂上甚至甚至能够和当时的胡太后分庭抗礼,显然胡太后的心机不能与陆令萱这个以罪臣之妻出身的女人比肩,后来胡太后淫乱后宫被发现,皇帝高纬震怒,胡太后被幽禁。 胡太后被幽禁之后,陆令萱一党的臣子向皇帝举荐陆令萱为皇太后,很难说这不是陆令萱的授意,毕竟只要做了皇太后,就真的是到了权力的顶峰,然后身为皇帝的乳母,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称后的计划并未成功,陆令萱之能够有如此之成就,就在于她的不放弃,她认高湛的一个妃子为干女儿,然后成功的坐上了“太姬”的位置,“太姬”为一品,位列长公主之上。仅在皇后和皇太后之下,皇太后被幽禁,权利亦被瓜分和瓦解,不足为惧。

之后陆令萱在朝堂之上弄权达八年之久,北齐的所有奸臣都在她的麾下,可想而知当时朝堂的乌烟瘴气。陆令萱入宫后的一生都在权利斗争中度过,在北魏攻打北齐之时已经72岁,一个女人把持的朝堂,她又没有武则天的政治手腕,当时的国家一片混乱,很快就土崩瓦解,陆令萱见国破,自刎而死。 如果说电视剧《陆贞传奇》描述了一个女人玛丽苏的传奇一生,那么真实的历史告诉你何为血腥诡谲的权利斗争。

你不知道的历史细节

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或者不愿相信的历史 史前篇 1.“黄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剥其(缺字)革以为干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赏;翦其发而建之天,名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腐其骨肉,投之苦醢,使天下人唼之。上帝以禁。帝曰:毋犯吾禁,毋流吾醢,毋乱吾民,毋绝吾道。犯禁、流醢、乱民、绝道、反义逆时,非而行之,过极失当,擅制更爽,心欲是行,其上帝未先而擅兴兵,视蚩尤共工,屈其脊,使甘其窬,不死不生,悫为地桯。帝曰:谨受吾正名,毋失吾恒刑,以示后人”。————————马王堆竹简关于黄帝蚩尤战争记载。 翻译:黄帝和蚩尤在战场上交锋,抓住了他。于是剥了他的皮做成一个靶子,叫大家射,射中多的人有赏;又剪下他的头发挂在天上,叫做蚩尤旗;还把他的胃填成球让大家踢,颠球最久的人也有赏;把蚩尤的骨肉也做成肉酱,混到苦菜酱里,命令所有的人分吃、黄帝在天下颁布禁令,他说:“禁止触犯我的律令,禁止不吃我分给你们的人肉苦菜酱,禁止扰乱我的民心,禁止不按我的路子去办。如果触犯律令,如果偷偷倒掉人肉苦菜酱,如果扰乱民心,如果不听我的话,如果不守规矩时限,如果明知故犯,如果越过界限,如果私自改动制度图自己快活,如果想怎样就怎样,如果我还没有颁布命令而先起来用兵造反,看看蚩尤共工部族的下场,他们得俯首做奴隶,他们得吃自己的粪,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在地底下给我当墓室的柱子。”黄帝最后说:“所以你们都要谨慎的遵从我,不许触犯我制定的刑律,以示后人。”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史记·五帝本纪》。 评:大家觉得哪个是真的?肯定是出土竹简。史前时代就这样。没有现代意义的道德文明。全是部落首领部落战士。为了自己的部落杀死其他部落的人。 2.所谓的上古三贤也和黄帝差不多。凶残的部落首领,为了自己部落的利益消灭其他部落。 评:从周朝开始文人们就动不动上古贤达。如果这些文人们穿越回去,是被上古贤达生吃还是熟吃呢?人类文明是不断进步的,中国文人们动不动就过去好也是毛病。 3.所谓蚩尤是苗族祖先最早出现在民国时期。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有待研究。事实上在大禹时代蚩尤部落已经向黄帝部落投降。此时黄帝部落屯兵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并降服了当时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夷部落。共同认伏羲女娲文化。所以古华夏族四个祖先,黄帝,炎帝,蚩尤,少昊东夷。 评:炎黄始祖是民国开始的。以前汉文化的源头是周朝。主要原因史前,夏商对内对外都太残暴了。人们无法接受。 4.河姆渡文化发现遗骨。经过基因检测属于棕色人种。当然他们最后消亡了。人为原因的可能性较大。

揭秘中国35个历史真相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可是真正的中华历史、中国之魂又有几个人去研究过,现在很多史料的记载错误被以讹传讹,以至于我们这些大众都差点将错误的历史认为是正统!这岂不是可笑!今天小编就盘点了65个历史上鲜为人知的真相,看你误会了多少?又懂得了多少? 【01】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又名媚娘,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 【02】秦始皇并未统一中国 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商鞅和吕不韦都是卫国人,这两人对秦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保留了他们的祖国。

秦始皇并未统一中国 【03】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中共屠杀了2亿人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中共屠杀了2 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 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600 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评价:原来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成吉思汗,那些崇拜它的人赶快醒醒吧!

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中共屠杀了2亿人 【04】清太监自述阉割过程 太监自述:净身一般选春末夏初,净身过程要遭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净身的人要像鬼叫似地嚎三四天才能过去。不管一生受多大的坎坷,也要积蓄点钱,把自己丢失的东西赎回来,死以后随身下葬。据说不赎回来,死后阎王爷也不收容,不男不女,六根不全。 清太监自述阉割过程 【05】古代帝王最“震惊雷人”的死法春秋时期,晋景公有天刚要吃饭,突然肚子不舒服,去了趟茅房。侍从左等右等,饭都凉了,还不见回来,到茅房去找,发现君王掉进茅坑,淹死了。以文笔简洁有力着称的《左传》,仅用一句话描写此事:“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发现历史的真相

发现历史的真相 最近看了一本书,《明朝的那些事》,这篇文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但我对这本书情有独钟的原因是,作者对一些历史谜案的推测。充分的合理的逻辑推断,让我们对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入。《明朝的那些事》也可以看作个人研究历史的一本研究报告。比如说吧,历史记载某年某田某皇帝干了什么事儿,史书一般就是记载事迹,而没有过多评论或者解释,明朝那些事儿就是加上作者对这些皇帝干的事儿的从人性的角度进行解释。 在历史的长河里朱允炆下落已经成为了千古谜案,但对他下落的推辞一共有四种: 童话说:朱允炆在危急时打开祖父朱元璋留下的秘密铁匣,里面有一把剃刀、一份度牒、一件袈娑和碎银币若干。于是剃发为僧,从宫后水门逃出,浪迹江湖三十余年。到四十年代一四四○年,当时的皇帝是朱棣的重孙第六任皇帝朱祁镇,恩怨已消。朱允炆才表明身份,回到宫中。终其天年。这个说法让我想起了一些神话里的情节——在危难时刻打开救命包囊,立刻有神秘渠道逃生。俨然朱元璋是未卜先知,已经知道自己的孙子有此一劫,将逃跑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野史比较好这一口,情节荒诞而又结局皆大欢喜。

自焚说:众多史料包括明史稿上都是这样记载的。我比较相信这一种说法,比较合理。在那战乱纷飞的年代,军队大批杀进城,想混乱逃出对这位养尊处优的皇帝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逃出想在江湖上漂泊数十年也是够乌托邦的,锦衣卫和特务们在江湖中寻找这样一个显眼的人物应该并不费劲。最可能的结局是建文帝看到大势已去,自杀身亡。朱棣假模假样的哀悼一番,之后的寻人一说都是掩人耳目。 终老说: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胡濙是他在水路上派出的侦探,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在朱棣死之前的某个晚上,胡濙突然深夜归来急见朱棣,具体谈话内容是千古之谜。但是有人猜想胡濙这么急的夜见皇帝,必定是发现了重大新闻。那么最有可能的是在某个乡村发现了建文帝的行踪。甚至有人考证出了建文帝所葬的地方在江苏吴县,这些考古学家实在比较强悍。后来朱棣任其在孤村僻野终老天年。以朱棣赶尽杀绝的个性来说这种可能性似乎并不大。 削发为僧说。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认为燕军破城后,建文帝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