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前儿童游戏论

学前儿童游戏论

学前儿童游戏论
学前儿童游戏论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游戏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象征性游戏

又称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它是学前儿童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象征过程,从而反映儿童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2.恩物

福禄倍尔为儿童设计的游戏玩具,他认为恩物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是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恩物能够使儿童得到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

3.复演说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它认为,游戏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重现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祖先的动作和活动,游戏是人类遗传活动的表现。

3.前练习说:又称生活预备说,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格鲁斯,它认为,在童年时代就要游戏,游戏提供了儿童准备参加严肃生活的途径,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最好的预备。4.游戏的觉醒理论

又称内驱力理论,代表人物是伯莱因,它认为,觉醒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当机体缺乏刺激时,机体采取游戏的方式来增强刺激,提高觉醒水平,使机体感到舒适。

5.学前儿童游戏的评价

是指对学前儿童游戏的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评价,包括对游戏环境创设、游戏组织实施和游戏现场指导的评价,二是对学前儿童游戏发展水平的评价。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感觉运动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

答:说法正确。

感觉运动游戏也称机能性游戏或练习性游戏,主要是2岁前儿童进行的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构成,使学前儿童的感觉或运动器官在运用过程中获得快感的一种游戏形式。

2.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是指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体验。

答:说法错误。

纽曼的游戏特征为(1)内部控制(2)内部真实(3)内部动机。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研究有哪些发展趋势?

(1)从理论的发展来看,理论本身由纯思辨的性质向实证的性质转变。

(2)从游戏价值观的变化来看,对游戏的发展价值的认识由思辨的、不全面的或有所侧重的,发展到确切的、全面的认识。

(3)研究的范围逐渐拓宽,不仅注意纯理论的问题,而且逐渐注意应用问题。

(4)从研究的技术来看,由不注重条件控制的自然主义的研究发展到注重条件控制的实验室研究,现在又出现了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有条件控制的自然观察的方法。

2. 学前儿童游戏的情景特征有哪些?

(1)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

(3)活动的难度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4)儿童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3. 学前儿童游戏形式的发展表现出哪些趋势?

(1)游戏动作的渐次连贯

(2)游戏语言的准确化

(3)游戏持续时间的推延

(4)游戏规则的明朗化

(5)游戏活动的社会化

4. 按照儿童社会性发展划分的游戏包括哪些类型?

(1)无所用心的行为或偶然的行为

(2)旁观行为

(3)单独游戏

(4)平行游戏

(5)联合游戏

(6)合作游戏

5.学前儿童游戏对于儿童发展有哪些价值?

(1)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身体发展。

(2)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3)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4)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例论述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1)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学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

①儿童在游戏中熟悉周围的人和事,了解他人的想法、行为和情感。

②儿童在游戏中掌握交往的规则,学习分享、谦让、合作等社会交往技能。

(2)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

①游戏有助于儿童学会区别自我和他人,克服自我中心化。

②游戏有助于儿童从他人角度来看问题,学会理解他人。

(3)游戏使学前儿童学习社会角色,增强社会角色扮演的能力。

①游戏使儿童实现了性别角色的认同。

②游戏使儿童理解了社会角色的特征。

(4)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①游戏有助于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

②游戏有助于儿童理解和遵守规则。

③游戏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5)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增强自制力。

①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控制冲动,增强自制力。

②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抗拒诱惑,增强自制力。

2.举例说明如何指导学前儿童的结构游戏。

(1)丰富和加深儿童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2)为儿童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时间和场地。

(3)帮助儿童掌握结构的知识和建构的技能。

(4)培养儿童正确对待结构材料和建构成果。

(5)针对儿童的发展水平培养建构活动的目的性和坚持性。

最新学前儿童游戏价值.pdf

举例说明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儿童最喜欢游戏,渴望游戏,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并认识 周围的世界,他们在游戏中快乐,在游戏中探索,在游戏中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儿童与游戏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游戏促进儿童生理的发展 游戏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和发育,游戏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游戏促进大脑的发展。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能够锻炼思维,在跳跃奔跑过程中身体机能得到了发展。 儿童活泼好动,游戏正好满足了儿童的身体素质的需求,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不管哪种游戏都能促进儿童的身体机能发展。如表演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角色进行动作、表情、语言的表演、这些表演动作都能让儿童的身体体能得到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素质健康地发展。 在各体育活动中,利用游戏的形式组织的体育活动都能让儿童在游戏中练习走、跑、跳、平衡、钻、爬等身体动作,也还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运动器材,如沙包、绳子、皮球、键子等 让儿童得到体育锻炼,从而达到锻炼儿童身体增强儿童的体质,促进了儿童身体素质的全面 发展。 二.游戏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1.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语言游戏在幼儿教室里随处可见,它常常发生在最平常的环境里。例如,小班小孩喜欢自言自语,他们满足于自己对自己说话的快感。3岁儿童在游戏中进行言语交往,且交往的时 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充分证明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在角色游戏中,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语言交往成为区别角色游戏和其他活动的要素之一 为儿童从同伴那儿学习新的词汇和概念提供了机会。游戏又提供了重复练习语言及同伴互相 学习的机会,使幼儿学的有趣和自然,游戏极大程度的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2.游戏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以其特有的没理吸引儿童,让儿童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 要作用。 自由的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会积极开动脑筋,遇到问题会想办法解决。 例如,在建构性游戏中,儿童会发挥自己想象力,用积木或者雪花片搭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学前儿童游戏论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学前儿童游戏论》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1、场依存性个体主要有哪些行为特征?(5分) 答:1.依赖于周围的感知场景。 2.倾向于对环境作出整体的把握,易受当时场景的影响。 3.相信权威。 4.把周围人的脸部表情作为一种信息来源。 5.对人有兴趣。 6.与相互交往的人有密切关系。 7.对他人很敏感,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社会性技能。 8.相互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2、我国游戏与课程融合有哪几种形式?(5分) 答: (一)分离型——游戏和教学在时间段上彼此是分离的、独立存在的。 (二)交叉型——教学的内容在游戏中得以运用。或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又回到教学中来解决。 (三)融合型——教学追随和支持着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教学和游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以游戏为中心的学习”。教学活动在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 3、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有哪些?(15分) 答:儿童游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的社会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必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游戏活动中外在的客观条件和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等方面。 1.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 (1)游戏机会斯米兰斯基和克罗恩指出:在学前期缺乏游戏活动机会的儿童会体验的学习各科的困难。 (2)游戏时间游戏时间是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保证。 (3)游戏场地游戏场地儿童游戏的空间,低进行游戏不可缺少的条件。场地的大小、在室内还是室外、场地的结构、空间的密度等,都对儿童游戏产生影响。 (4)游戏材料游戏材料是儿童用来玩的玩具和材料,它既是游戏的物质支柱,同时对游戏的性质、内容产生影响。 2.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 (1)同伴同伴主要是谈过直接参与、榜样和强化来影响儿童的游戏。 (2)儿童自身的年龄、性别儿童游戏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儿童的自身条件。每个儿童的性别、年龄、气质、兴趣爱好能力等对其游戏具有一定影响,是每个儿童的游戏具有自己的风格。 (3)健康状况儿童自身的健康状况,对其游戏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4)认知风格个体的认知风格是指个体不同的理解、记忆和思维方式,它包括感知方式、个性、智力和社会行为的因素,其中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两种

学前游戏论离线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学前游戏论》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2014秋学习中心:余杭学习中心—————————————————————————————第一章幼儿游戏概论 一、名词解释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 游戏精神:是超越自己,不断挑战,能欣赏游戏,能从游戏中得到快乐于满足感。 二、辨析题(请判断以下儿童行为是否是游戏) 1、明明在数学区里,拿起卡片,对应卡片上的数字夹夹子,夹好之后立起来, 数字小人就可以站好了,他看起来对自己的本领很自豪。(是) 2、今天莉莉选择的是玩橡皮泥,老师请她做一个小胖猪试试,并为她提供了范 例,莉莉就努力做起来。(否) 3、浩浩早上一到幼儿园就拉上他的好朋友袁帅进了建构区,两个人插了一把机 关枪、一把手枪,接着就对着打起来,一边嘟嘟地开着枪,一边炫耀着自己的枪最厉害。(是) 三、简答题 1、游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积极的情绪体验;内在动机;自主性;特殊的真实与想象;重过程,轻结果;内在规则与次序。 2、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生长发育;游戏能促进儿童肢体动作和运动力能力的发展; (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游戏能促进儿童感官的发展;游戏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游戏促进儿童思维发展;游戏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游戏有助于儿童良好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二章游戏的理论流派 一、名词解释 生活预备说:德国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卡尔、格罗斯认为,在幼儿时代就要游戏,而游戏是未来生活中最好的预备。 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 顺应: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二、连线题(请将下列游戏理论及其代表人物用画线的方式进行匹配)

教案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概述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总课时51 理论实践25 26 课程类别□职业通识通用课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职业基础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实习实训课课程□课外素质教育课程 所选教材《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李章琼主编,江苏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第4次印刷。 参考资料《学前儿童游戏活动设计》,韩文瑛、肖胜强,人民邮电出版社;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霍习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 《学前儿童游戏》,雷湘竹,华东师大出版社,2012年05月出版; 《学前儿童游戏活动与指导》,么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01月出版。 教材分析 本专业所选择李章琼主编的《学前儿童游戏指导》一书,涵盖了学前儿 童游戏概述、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其他 游戏、游戏治疗八个部分。 本章“学前儿童游戏概述”是本书的起始章节,包括对学前游戏的概念、特点、性质、分类等几个部分的重要的内容,在本学期的学期中,起着至关 重要的基础作用。本章内容以理论知识偏重,介绍了本课程对学前教育专业 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并且提出了学习的要求。 掌握本章节的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三个基本问题,辨析游戏和儿童游戏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游戏是 幼儿园基本活动”这一原则,同时了解本学期知识要点的大概框架,因此在 本门课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题教案 课程 名称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专业班级任课教师课题 名称一、学前儿童游戏概述 行课日期2017/9/11——教研室审核签字学习目标:了解游戏的一般概念,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游戏学说,理解游 戏的本质特征,认清游戏乐趣的自足机制,明辨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区别,深刻理解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熟悉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 领会游戏教育的科学涵义。了解游戏在幼儿生活中的地位,理解游戏是幼儿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的根本需要,理解游戏在幼儿身体发展、智力和语言的发展、意志品质和个性的发展以及情感的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学情分析本门课程是三年制高职学前院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进入大学二 年级,已经系统学习过学前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了解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在学习本门课程时,每个章节的理论学习和实训,都应该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教学和实践。 同时,其他的专业实践课也陆续展开,进入二年级会学习《幼儿园活动 设计与实施》、《幼儿园科学教育》、《幼儿文学》、《环境创设》以及其他艺术类等课程,学生在本门课程的游戏设计和练习时,应充分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最后,鉴于本专业培养的都是幼儿园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 实践的重要性,教学和考核都应体现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视。 教学思路首先通过破冰游戏导入,帮助教师增强对新班级的了解,也让学生体验 到游戏的乐趣和作用。然后通过分享、讨论师生儿童时期与现在所玩的游戏,归纳总结游戏的概念,学习学前儿童游戏的性质和特点。接着通过活动图片 展示,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带领学生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以及 不同游戏发生的年龄阶段。最后帮助学生重点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自主性”,理解“游戏是幼儿园最进本的活动”这一原则。 学时分配3课时

学前儿童游戏论名词解释整理自学考试

学前游戏论名词解释1>恩物:德国幼教家福禄培尔为幼儿在园游戏、作业设计的玩具和材料,主要6种。 2、蒙台梭利教具: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为训练儿童的知觉、进行感观教育和 发展智力而设计的14种教具,构成其教育的核心。 3、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 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将主题角色游戏的组 织分成:开始一进行一结束。 4、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德国席勒和英国斯宾塞。游戏是儿童和高等动物对剩余精力的 一种无目的的消耗。 5、生活预备说:代表人物是德国格鲁斯。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游戏 是准备生活阶段儿童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预演说、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 6、复演说:代表人物美国霍尔。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 进化过程及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 7、成熟说:代表人物荷兰拜敦代克。游戏是儿童操作物品进行活动,是幼稚动力的一般 特点的表现。 8、补偿说/发泄论:即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游戏是儿 童的精神宣泄,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再现那些难以忍受的体验,缓解心理紧张,减少忧虑。 9、同化: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已获得的图示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 10、顺应:儿童为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示或技能。 11 >内驱力:有机体的需要状态,能够引起、激起行为,或给行为以动力。 12、探索动作:对当前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关系、事物变化与自己动作之间关系的考 察,是感知觉的联合运动。 13、机能性角色: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来标识模仿 对象。 14、互补性角色:以角色关系中另一方存在为条件的角色扮演。

学前儿童游戏论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游戏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象征性游戏 又称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它是学前儿童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象征过程,从而反映儿童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2.恩物 福禄倍尔为儿童设计的游戏玩具,他认为恩物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是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恩物能够使儿童得到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 3.复演说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它认为,游戏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重现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祖先的动作和活动,游戏是人类遗传活动的表现。 3.前练习说:又称生活预备说,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格鲁斯,它认为,在童年时代就要游戏,游戏提供了儿童准备参加严肃生活的途径,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最好的预备。4.游戏的觉醒理论 又称内驱力理论,代表人物是伯莱因,它认为,觉醒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当机体缺乏刺激时,机体采取游戏的方式来增强刺激,提高觉醒水平,使机体感到舒适。 5.学前儿童游戏的评价 是指对学前儿童游戏的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评价,包括对游戏环境创设、游戏组织实施和游戏现场指导的评价,二是对学前儿童游戏发展水平的评价。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感觉运动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 答:说法正确。 感觉运动游戏也称机能性游戏或练习性游戏,主要是2岁前儿童进行的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构成,使学前儿童的感觉或运动器官在运用过程中获得快感的一种游戏形式。 2.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是指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体验。 答:说法错误。

学前游戏论简答题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形成性考核册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1.幼儿园玩具使用的常规有哪些? 答:根据个人或集体游戏的需要,有计划地拿取玩具,教育幼儿不要多占或独自占有玩具,需要其他小朋友手中的玩具时,应在取得对方同意后再使用,教育幼儿不争不抢;大家都喜欢的玩具应轮流使用,要爱惜每一件玩具,做到轻拿轻放,并主动地拣起掉在地上的玩具,不丢不乱扔玩具;不把玩具放入口中,游戏后需要洗手;发现玩具损坏及时向教师报告;游戏结束后,应把全部玩具收拾得井然有序;要定期对玩具消毒、清洗、修补等。 根据玩具的功能及教育意义具体可以把玩具分为哪些类型? 答:社会性玩具,认知性玩具、活动性玩具、科学性玩具、语言表演玩具、音乐玩具、娱乐玩具、结构游戏玩具。 3.创设户外游戏场地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一,地质地貌多样化;第二,设备、材料多样,注重搭配;第三,合理的区域分布;第四,保持环境的自然性。 4.如何进行规则游戏的指导? 答:(1)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 1.选编适合幼儿的规则游戏; 2.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3.准备游戏场地和所需材料。 (2)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1.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2.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规则; 3.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4.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 5、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原则 答:(1)游戏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规则游戏的游戏性与教育性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与教育性的关系) (2)灵活性原则(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变换游戏玩法、规则;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6.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1.家庭,包括亲子关系、育儿态度、家庭结构,2.同伴,3.电视,4.课程方案

学前儿童游戏论 笔记整理 自学考试

第三章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与特征 1、评述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⑴观点: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⑵价值:肯定了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 ⑶局限:没有全面客观地展示出—儿童游戏作为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的游戏的本质属性和主体性价值。 2、评述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 ⑴观点: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 ⑵价值:强调了游戏制约于儿童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儿童对前辈经验的掌握;主张游戏是生活的反映。 ⑶局限:否定游戏作为一种自发自由的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3、游戏作为主体性活动的特征表现 游戏是儿童主动的;独立性的;创造性的活动 4、确立游戏主体性本质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是什么 ⑴强调儿童在游戏中内部主观体验的决定地位,有助深化对游戏活动结构的整体和全面的认识。 ⑵对游戏活动中儿童能动地控制驾驭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属性予以承认和肯定。 ⑶揭示游戏中儿童主体性发挥、发展的功能特性,体现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要、有益于儿童主体性的培养,实现游戏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价值。 ⑷承认和肯定了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 ⑸促使我们在引导儿童游戏实践中,以尊重儿童主体性为根本前提和基础。 5、我国对游戏特征的一般认识是什么 ⑴是儿童主动自愿的活动。 ⑵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 ⑶没有社会实用价值或强制性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⑷伴随愉悦情绪。 6、侧重与非游戏活动对比的游戏特征的表述。 ⑴游戏是由内部动机所控制的行为 ⑵游戏中儿童注意的是活动的手段而不是活动的最终目的 ⑶区别于探究行为⑷区别于工具性行为 ⑸不受外部强加规则的束缚⑹要求参加者主动积极地活动7、与成人游戏相比,儿童游戏具有哪些不同 ⑴工作是成人的主要活动。 游戏是儿童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调节情绪的主要途径。 ⑵成人游戏的目的是休息放松。 儿童需通过游戏积累经验,尝试今后可能的发展道路。 ⑶成人游戏带有相当功利性。 儿童游戏多为带有想象色彩的象征性游戏,少功利性。 8、什么是游戏特征的“三内说” 即纽曼提出的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 9、简述法国克罗伊斯对游戏特征的分析 ⑴自由⑵松散⑶易变⑷非生产性 ⑸由某种规则和玩法所支配⑹虚构的 10、简述游戏的愉快与严肃特征的辩证关系 ⑴是愉快的活动⑵不是非严肃的活动⑶伴随着愉快体验的严肃表现 11、简述游戏的手段性与目的性的辩证关系 ⑴无外部强加的目的⑵有目的的实践活动⑶手段重于目的 12、简述游戏中的自由与约束特征的辩证关系 ⑴自由的⑵有规则约束的⑶自愿遵守规则的 13、简述游戏的假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⑴假想的活动⑵从属于现实⑶用假想改变现实 14、简述游戏的练习性与探索性的辩证关系 ⑴游戏是已有知识技能的练习 ⑵游戏水平在探索中提高⑶游戏是在力所能及范围里探索 15、试述游戏的纵向结构要素 ⑴外部行为表现: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材料 ⑵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动机与体验 ⑶外部条件:成人为儿童创设的游戏物质环境和通过成人的言行举止以及成人行为与儿童行为的交互作用过程形成的游戏心理环境。 16、游戏中儿童的动作、角色、言语都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⑴动作:探索、象征和嬉戏 ⑵角色:机能性角色、互补性角色、想象或虚幻性角色 ⑶言语:伙伴间交际性语言,角色间交际性语言,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

学前游戏论复习题及答案(简答题)

1、简述陈鹤琴关于儿童游戏的思想观点。 答: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介绍和引进西方游戏理论的基础上,开始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工作。从1920年起,陈先生以自己的孩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长期的、连续的儿童发展研究,提出了自己对于游戏的看法:陈鹤琴认为,儿童之所以游戏,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方面与儿童游戏的力量和能力的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儿童好动的天性和游戏能够给孩子以快感有关。游戏给孩子的快感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交上的快感。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游戏的发展变化是陈先生关于儿童游戏看法中的核心思想。他主张让儿童游戏。认为游戏有益于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要发展儿童活泼的精神,非让儿童游戏不可。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关于游戏的重要发展价值,陈鹤琴指出:“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所以,幼儿教育尤其应当给孩子充分的游戏机会,依照他们的年龄,给予各种游戏材料,“实行游戏性的教育”,使他们得到完美的游戏生活。陈鹤琴关于游戏与教育的观点,对于反对成人化的儿童观为指导的摧残人性、压抑儿童天性的封建的旧教育,扭转几千年蔑视儿童游戏的传统观念,无疑具有进步意义。陈鹤琴关于儿童游戏的思想观点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基础。游戏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简述娃娃游戏。 答: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儿童游戏研究进入相对缓慢的发展时期。在这一发展阶段,游戏研究普遍重视游戏对于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游戏被看着是与童年的快乐、与未来成年人健康的生活有关的活动。在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游戏治疗的技术。人们试图用游戏治疗来帮助儿童克服情绪障碍。今天,这种游戏治疗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仍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娃娃游戏”的研究式样。这种“娃娃游戏”有各种不同的做法,一般的模式是给幼儿一大堆娃娃,它们穿着各种服饰以标志身份,如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等。这些娃娃和一些游戏材料组成了某种生活情景,如家庭环境。然后让被试在玩娃娃时,讲一个关于这些娃娃的故事。研究人员通过对儿童的行为表现的观察,对儿童所讲述的故事的分析以及在与儿童的谈话中,可以记录到大量的人格方面的因素,如攻击性、深层的情绪障碍问题等。这种娃娃游戏最初也是主要为游戏治疗服务的。后来逐渐被用于人格发展的研究,并且一些定量分析的方法也被 运用到这种研究中。 3、简述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并进行简单评价。 答: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是:(1)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

角色游戏教案97430

. 项目三角色游戏 任务1 角色游戏的概念及特点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为象征性游戏。它在儿童2、3岁时产生,在学前晚期达到高峰,其后逐渐为有规则游戏所取代。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一)角色游戏表征的特点 表征的实质是学前儿童表达意思——表意。 游戏中的这些“假想”活动对于幼儿来说都是非常“当真”的。 (二)自主性和创造性特点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自己的游戏,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选择主题、角色、材料,游戏过程中自由切换情节和发展内容,使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游戏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些创造性也是未来创造活动的萌芽。 (三)角色游戏社会性的特点 角色游戏既是学前儿童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也是学前儿童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模拟,还常常包含了学前儿童对成人社会的某种期待。 三、角色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特殊意义(信息搜索) (1)角色游戏具有游戏发展价值的独特性。 首先,它为幼儿带来极大的快乐,对其积极的情绪,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在角色游戏中,儿童独特的想象活动为儿童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并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再次,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有力地推动了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促进了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最后,在角色游戏中,言语也得到了发展。 (2)角色游戏具有游戏发展价值的全面性。角色游戏是幼儿获得动作、语言、情感、认知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全面推动着游戏发展价值的实现。 思考题:简述我所理解的角色游戏。 . . 任务2 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学前儿童游戏选择题(答案)

1.儿童游戏的前提和基础是( A )。 A.基本生存的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满足 B.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C.身体活动需要的满足 D.社会交往需要的满足 2.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现象表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D ) A.认知发展的需要 B.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C.生理发展的需要 D.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3.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变换动作、姿势,可以多次重复感兴趣的动作而不受限制,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调到最佳水平,说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A ) A.生理发展的需要 B.认知发展的需要 C.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D.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4.游戏活动的外显因素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 B ) A.表情 B.动作 C.角色扮演 D.言语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现代动机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第三层次的需要即社会性与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一层次包括三种需要,分别是( BCD ) A.身体活动的需要 B.社会性交往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尊敬(认可)的需要 E.认知水平的需要 6.游戏复演说的提出者是( C ) A.拜敦代克 B.艾里康宁 C.霍尔 D.斯宾塞 7.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对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教育实践产生巨大影响的游戏理论是( C ) A.精神分析学派 B.认知发展学派 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D.元交际理论 8.强调游戏可以降低焦虑和达成愿望的补偿性满足,而且把游戏的这种作用与人格发展联系起来,突出游戏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C ) A.皮亚杰 B.蒙尼格 C.埃里克森 D.伯勒 9.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这个过程是( B )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协调 10.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这种情况皮亚杰称之为( A )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协调 11.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下列哪一学说的基础上?( B ) A.外驱力学说 B.内驱力学说 C.活动学说 D.情绪学说 12.“游戏仅仅被作为获取大纲要求所规定的知识的补充教学手段。教师常常像组织作业那样领导幼儿的游戏。”,这种游戏组织方式的理论基础是( B ) A.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B.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 C.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 D.游戏的历史性本质观 13.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强调( A ) A.成人与教育影响在游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B.游戏是儿童自由、自发的活动 C.游戏是剩余精力的发泄或运用 D.游戏是种族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 14.20世纪50年代,游戏价值观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 A ) A.身心全面发展价值 B.认知发展价值 C.行动发展价值 D.情感发展价值 15.用认知发展的术语来说,游戏的实质在于( A ) A.同化超过了顺应 B.顺应超过了同化 C.就是一种同化 D.就是一种顺应 16.在游戏治疗中,首先采用了“娃娃游戏”技术的学派是( B ) A.认知发展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D.元交际理论

学前儿童游戏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论》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1分) 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 .席勒 B .格罗斯 C .霍尔 D .拉扎鲁斯 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 ( ) A .内部动机 B .内部控制 C .直接动机 D .间接动机 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 ) A .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 .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C .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 .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 ( ) A .游戏主题 B .游戏情节 C .游戏形式 D .游戏材料 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 ( ) A .玩具 B .场地 C .时间 D .生活 6.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 ( ) A .具有教育性 B .符合年龄特点 C .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 .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7.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 ( ) A .平行游戏策略 B .合作游戏策略 C .领导游戏策略 D .指导游戏策略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1.游戏形式: 2. 同化和顺应: 3、练习性游戏: 4、智力游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简述在我国倡导亲子游戏的特殊意义。 2、游戏对儿童的身体发展有什么意义 3、请简述表演游戏的意义及指导要点。

4、简述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在游戏活动中的重要性。四、论述题(本大题19分。) 1、试论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并进行简单评价。

学前游戏论a卷答案

学前游戏论 A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C ) A.席勒 B.格罗斯 C.霍尔 D.拉扎鲁斯 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 B )A.内部动机 B.内部控制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D ) A.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 C ) A.游戏主题 B.游戏情节 C.游戏形式 D.游戏材料 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 D ) A.玩具 B.场地 C.时间 D.生活 6.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以免相互干扰,这是考虑( B ) A.各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 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 C.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D.各活动区之间的渗透性 7.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 C ) A.具有教育性 B.符合年龄特点 C.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8.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 A ) A.平行游戏策略 B.合作游戏策略 C.领导游戏策略 D.指导游戏策略 9.有规则游戏的核心是游戏的( D ) A.任务 B.玩法 C. 结果 D.规则 10.在亲子游戏中,父亲倾向于和孩子玩( B ) A.教学性游戏 B.嬉戏性游戏 C.体育游戏 D.结构游戏 二、名词解释 1.游戏形式: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 2. 同化和顺应:所谓同化,是指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而顺应是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 3、练习性游戏:又称机能性游戏。是在感知运动水平上出现的一种最初形式的游戏。它由动作构成,婴幼儿在重复的动作中获得机能性的快乐。 4、智力游戏: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自愿和愉快的情绪中,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游戏。 三、简答题 1、答:亲子游戏可以丰富家庭生活,密切亲子关系,既有利于成人,也有利于儿童。近年来关于家庭教育的一些调查研究都表明,家庭的影响与教育对于儿童的认知与个性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儿童年龄越小,这种影响越明显。其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等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我国倡导亲子游戏有其特殊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中国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是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忽视儿童的游戏与交往; 2、强调家长权威,教育方式成人化,家庭关系紧张。在我国家庭教育这种

学前儿童游戏教案

学前儿童游戏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一单元学前儿童游戏导论 第一节游戏的本质 一、“游戏”的词义 二、游戏的本质学说 三、游戏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幼儿游戏的特征 一、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区别 二、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三、幼儿游戏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学前游戏教育 一、幼儿游戏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二、游戏教育及其模式探索 第二单元角色游戏 第一节角色游戏概述 一、角色游戏的特点 二、角色游戏的结构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一、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三、促进幼儿意志品质的发展 四、促进幼儿身体和语言的发展

第三节角色游戏的指导 一、角色游戏指导的主要内容 二、各年龄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第四节角色游戏指导与教学技能实训 项目一角色游戏的观察与记录 项目二角色游戏的教学指导计划 第三单元表演游戏 第一节表演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一、表演游戏的特点 二、表演游戏的种类 三、表演游戏的教育作用 第二节表演游戏的指导 一、表演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 二、各年龄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与指导第三节表演技能实训 项目一手影表演技能 项目二木偶表演技能 项目三歌唱表演技能 项目四综合表演技能 第四单元结构游戏 第一节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一、结构游戏的特点 二、结构游戏的分类 三、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 第二节结构游戏的指导 一、结构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 二、各年龄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三、结构游戏教学指导范例 第三节建构技能实训 项目一积木建构技能 项目二凸点型积塑建构技能 项目三分割拼图的设计与制作技能 项目四七巧板的制作与游戏指导技能 项目五其他常用拼板玩具的制作技能 第五单元体育游戏 第一节体育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二、各年龄班幼儿体育游戏的特点 三、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 第二节体育游戏的结构和分类 一、体育游戏的结构 二、体育游戏的分类 第三节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精选)《学前儿童游戏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论》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1分) 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 .席勒 B .格罗斯 C .霍尔 D .拉扎鲁斯 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 ( ) A .内部动机 B .内部控制 C .直接动机 D .间接动机 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 ) A .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 .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C .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 .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 ( ) A .游戏主题 B .游戏情节 C .游戏形式 D .游戏材料 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 ( ) A .玩具 B .场地 C .时间 D .生活 6.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 ( ) A .具有教育性 B .符合年龄特点 C .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 .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7 .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 ( ) A .平行游戏策略 B .合作游戏策略 C .领导游戏策略 D .指导游戏策略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1.游戏形式: 2. 同化和顺应: 3、练习性游戏: 4、智力游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简述在我国倡导亲子游戏的特殊意义。 2、游戏对儿童的身体发展有什么意义? 3、请简述表演游戏的意义及指导要点。

4、简述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在游戏活动中的重要性。四、论述题(本大题19分。) 1、试论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并进行简单评价。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试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题 1、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______的研究式样。 2、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___。 3、1903年我国创办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湖北幼稚园____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 机构的诞生。 4、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____、三段论式____”的方法模式。 5、生活预备说也叫预演说或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生活学家和心理学家______,他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家对象来研究的人。 6、弗洛伊德认为,_____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7、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________”的驱使。 8、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_______的协调与整合。 9、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__________。 10、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功能:以_______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________。 11、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是________,他的游戏学说奠定了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石。 12、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游戏是儿童________的活动。 13、由于0~2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_______为主。 14、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15、游戏特征“三内说”的代表任人物是 ______。 16、纽曼提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17、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有______、动作、________、言语、材料(玩具)等。 18、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_________、象征和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9、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20 、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是________与________。 21、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_______,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22、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岁)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成六种的人是_______。 23、依据儿童游戏的关键特性的不同,可将游戏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 24、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是情景转变、______、_______。 25、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的是_____,即角色扮演。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26、角色扮演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心理结构较复杂,它主要包括角色行为、_________、_______等。 27、指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是________。它构成游戏的核心。它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游戏主题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_________的发展。 28、_________是指贯穿于游戏过程的富有故事性或艺术性的具体细节,是构成游戏内容的基本要素。_________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

整理第一学期学前儿童游戏教案

第 一 学 期 学 前 儿 童 游 戏 教 案 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

各位学员: 大家好!我是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手工》这门课程的责任教师,我叫蒋巍。 期末考试已临近,为了使大家更有效地复习、掌握好这门课程的内容,我分三个方面谈一些意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三个方面是:一、关于期末复习的依据;二、关于大作业的建议;三、关于各章重点难点的把握。 在谈这三个方面的意见之前,先把这门课程的考试指南向大家明确一下。 一、考核对象 凡参加天津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小学教育(专科)市设《幼儿园手工》课程学习的学员均应参加本次综合作业的考核。 二、考核依据 本考核说明的依据是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小学教育(专科)专业《幼儿园手工》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课程文字教材。 三、考核方式 1、平时形成性考核 市电大统一安排的四次作业,分校电大的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对每位学生的平时作业给予二次以上的全批全改,给出批改意见与成绩。平时作业成绩选两次作业的平均分以8%计入本课程总成绩。 2、其他考核 由辅导教师评定学生学习小组活动等情况的成绩,其成绩以4%计入本课程总成绩。面授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讨论、学习笔记等情况,给出成绩,其成绩以4%计入本课程总成绩,根据学生网上学习、交互情况,给出成绩,其成绩以4%计入本课程总成绩。 3、期末大作业

期末考试采取综合大作业形式进行,考试以本大纲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建议”中列出的“教学重点”为依据。题目请参考天津电大统一挂到“课程在线”网页“幼儿园手工”之“考试指南”,及课程互动社区之“教学活动”栏目。 本课程由电大各分校任课教师组织考核,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大作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大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80%,形考成绩占20%。 《幼儿园手工》综合考核(大作业)题目范围及作业要求 手工作业: 自选教育活动主题,完成一个科技小制作或制作一个游戏材料或教室内某一区角环境设计。 制作要求: 1、能根据教育目标设计游戏材料与科技小制作,体现教育功能和一物多用; 2、造型、图案、色彩简洁美观,工艺精美牢固; 3、材料方便易得,能合理利用废旧物品; 4、具有趣味性,便于操作使用; 5、作品尺寸不小于20cm×20cm。 下面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期末复习的依据 期末复习依据什么?要不要去寻找一些参考书或参考资料?我的意见是:需要!期末复习的依据是大家手里都有的那本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实用手工》。 首先,教材是教学用书,是带领我们步入知识殿堂的引路人,是我们由不知到知整个过程中的讲解员,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儿童权利公约》 2.福禄培尔 3.恩物,作业 4.乌申斯基 5.湖北幼稚园 6.陈鹤琴 7.三段论式 8.格鲁斯 9.惟乐原则 10.贝特森 11.游戏 12.社会性因素 13.皮亚杰,同化,顺应 14.同化;情感需要 15.维果斯基,低级心理技能,高级心理机能 16.艾里康宁 17.内驱力理论;生理机制 18.觉醒 19.探究;游戏 20.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 21.纽曼 22.控制、真实性、动机 23.克拉思诺,佩培拉 24.表情;动作;言语;材料 25.微笑 26.娃娃游戏 27.练习性游戏 28.机能性角色;互补性角色;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29.探索;象征 30.游戏物质环境;游戏心理环境

31.动机;体验 32.象征性游戏 33.感觉运动游戏 34.帕登 35.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 36.感觉运动性水平;象征性水平;规则性水平 37.以物代物;以人代人 38.扮演意识;角色认知 39.游戏的内容;游戏情节 40.游戏情节;游戏的形式 41.儿童需要;游戏动机;游戏行为 42.游戏场地;游戏时间 43.同伴关系;社会文化背景 44.年龄差异;个性差异 45.形象玩具(主题玩具) 46.角色游戏 47结构游戏(称建构游戏) 48独立自主性 49游戏的教育化;教育的游戏化 50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 51、智力游戏 51、自我效能感 53合作游戏策略 54、命题构造;自由构造 55、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B 5.B 6.D 7.A

2015学前游戏论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学前游戏论》课程作业答案 第一章幼儿游戏概论 、名词解释游戏:荷兰学者胡伊青加把游戏定义为:游戏是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愿活动或事业,依照自觉接受并完全遵从的规则,有其自身的目标,并伴以紧张、愉悦的感受和“有别于” “平常生活”的意识。 游戏精神:游戏精神不是指从事游戏的人的心境或精神状况。而是指游戏做为一个自律自足的统一体,其本身体现着意义,它将游戏者卷入其中,使它充满了它的精神。包括 自由的精神、体验的精神、对话的精神和和谐的精神。 二、辨析题(请判断以下儿童行为是否是游戏) 1、明明在数学区里,拿起卡片,对应卡片上的数字夹夹子,夹好之后立起来,数字小人就 可以站好了,他看起来对自己的本领很自豪。(是) 2、今天莉莉选择的是玩橡皮泥,老师请她做一个小胖猪试试,并为她提供了范例,莉莉就 努力做起来。(否) 3、浩浩早上一到幼儿园就拉上他的好朋友袁帅进了建构区,两个人插了一把机关枪、一 把手枪,接着就对着打起来,一边嘟嘟地开着枪,一边炫耀着自己的枪最厉害。(是) 三、简答题 1、游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游戏的基本特征:1、积极的情绪体验。2、内在动机。3、自主性。4、特殊的真实与想象5、重过程、轻结果。6、内在规则与秩序 2、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一)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 1、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生长发育 2、游戏能促进儿童肢体动作和运动力能力的发展 (二)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 1、游戏能促进儿童感官的发展 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3、游戏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4、游戏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三)游戏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1、游戏有助于儿童良好自我意识的发展。 2、游戏有助于儿童学习交往规则,掌握交往技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3、游戏有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四)游戏与儿童情绪情感发展1、游戏可以是儿童有更多积极的情绪情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