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word版)2017年2季度全院不良事件汇总分析

(完整word版)2017年2季度全院不良事件汇总分析

(完整word版)2017年2季度全院不良事件汇总分析
(完整word版)2017年2季度全院不良事件汇总分析

2017年第2季度全院不良事件统计与分析

一、本季度主动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统计

(一)按类别统计

表1

图1

由表1、图1所示:2017年第2季度全院不良事件上报例数共计175例,其中,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例数最多,占到全院的50.86%;其次为诊疗、药品不良事件,分别为17.15%、12.0%;输血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最少,占全院1.14%。

(二)按级别统计

表2

图2

由表2、图2所示:2017年第2季度全院未发生Ⅰ、Ⅱ级不良事件,Ⅲ级不良事件例数最多,占总体82.29%。

(三)按科室统计

表3

图3

由表3,图3所示:2017年第2季度发生并主动上报不良事件较多的科室为普通外科三病区10例;消化科病区、综合手术室均9例。

(四)一、二季度上报例数对比

由上图所示,全院不良事件上报例数由第一季度127例上升到175例,增加37.80%。

(五)一、二季度不同类别不良事件对比

由上图所示,与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安全设施、输血不良事件例数呈降低趋势;其他不良事件上报例数均增加。

(六)一、二季度不同级别不良事件对比

由上图所示,与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三、四级不良事件上报例数均增加。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及改进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

2017年二季度全年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89例,较2016年二季度相比增加上报47例;本季度延迟上报不良事件例数为14例,延迟上报率为15.7%,较一季度下降

22.9%,本季度“0”事件上报科室儿科,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二)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汇总表:

(三)事件类型及例数

(四)与2016同期不良事件上报例数比较

(五)2017年二季度与2017年一季度主要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对比

(六)各级不良事件例数及比例

(七)各级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及比例

(八)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柏拉图

由以上图可以看出:

1、本季度不良事件上报例数较2016年同期增加47例。

2、本季度主要护理不良事件类型为标本问题、跌倒/坠床、用药安全。

3、给药错误较上季度下降1例,管路脱落较上季度下降2例、技术操作并发症下降1例。跌倒坠床较上季度上升1例,标本问题较上季度上升25例。

4、本季度Ⅱ级护理不良事件1例、占%,Ⅲ级护理不良事件80例、占90%,Ⅳ级护理不良事件8例、占9%。

5、52%的护理不良事件责任人均为N1级护理人员。

(九)频发护理不良事件专项分析

1、标本问题:二季度共上报标本问题31例,6例为标本凝血、9例为标本溶血、8例为试管使用错误、4例由于主班护士医嘱处理错误、4例主要由于护士明显违反操作规范。

1.1原因分析

1.2根因分析

发生标本问题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为:

(1)采血操作不规范。(采血时针头贴于血管壁、血液注入试管内未充分摇匀,未沿试管壁注入血液,止血带压迫过紧)

(2)缺乏相关检验知识(对于非常规检验项目护士不知晓对应试管及标本盒,如:高血压五项、粪/尿培养、人类白细胞抗原测定、微量元素、丙肝/乙肝DNA血液检测、血粘度等)。

(3)医嘱执行制度落实不到位。

(4)采血前未评估患者饮食及用药情况。

1.3整改措施:

(1)严格落实责任护士工作流程及职责。(7:30-8:00,责任护士核对分管病人血标本采集项目,完成静脉采血工作)

(2)护士长组织科室护士(尤其是主班及责班护士)认真学习检验科下发的《标本采集手册》,将科室非常规检验项目及对应试管制表,贴于电脑旁边,方便主班护士查看,避免由于试管错误造成的二次采血。

(3)床边培训动脉及静脉采血操作规范,确保每位护士均掌握影响标本质量的操作要点,最大程度减少二次采血。

(4)护士长做好各班次考核工作,确保制度落地。

2跌倒/坠床:

2.1数据分析:

二季度共上报13例,其中跌倒8例,62%,坠床5例,占38%;一季度共上报跌倒/坠床高风险患者为870人,发生跌倒/坠床的高风险患者为5人,高风险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57%;二季度住院患者人日数为95425,二季度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136‰,较2017年一季度上升0.011‰,二季度跌倒/坠床伤害率为46%,较2017年一季度上升4%。

由以上图表分析可以看出:

(1) 13例跌倒/坠床患者中1岁及60岁以上患者占85% ;男性患者占54%。 (2) 跌倒/坠床主要发生在大夜班(3:00—次日8:00及8:00-14:30)占85%,主要发生在病房占50%,发生科室外占25%。

(3)发生跌倒/坠床的主要因素为患者健康状况,占39%、环境因素占15%、药物因素占15、其他因素占31%。

(4)跌倒/坠床高危患者占38%、非高危患者占62%。

(5)在夜间4:00-5:00的跌倒/坠床均在患者如厕时发生,上午8:00-14:30均在患者下床活动或外出检查时发生。

(6)发生跌倒/坠床的患者主要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及术后患者。 2.2原因分析

2.3根因分析

发生跌倒/坠床的主要原因为:

(1)健康宣教不到位

(2)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

(3)患者自身疾病原因且依从性差

(4)评估不准确、未做到动态评估。

2.4整改措施:

(1)各科室针对60岁以上患者(慢性病、肿瘤及术后患者)要加强监管,责任护士对此类病人要做到时时宣教(巡视病房时、做治疗护理时、交接班时),护士长对宣教的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每位重点患者及家属知晓跌倒坠床的防措施及跌倒/坠床带来的危害要,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危患者跌倒坠床均发生在凌晨4:00-6:00患者如厕时,所以夜班护士应加强此时间段对高危患者的巡视频率,关注8:00-14:30时段慢性病、肿瘤及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存在的危险因素,确保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3)护士长床旁指导责任护士对评估工具的使用,使每位责任护士对评估工具的使用掌握达到熟练程度。责任护士对重点患者要做到动态评估,时时掌握患者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

(4)护理部及护士长对上述工作加强监管,与科室及个人绩效挂钩。

3给药错误

3.1数据分析

二季度给药错误共上报11例,其中Ⅲ级事件7件;Ⅳ级事件4件。发生在给药环节6例,占54.5%;医嘱处理/转录环节3例,占27.2%;2例发生在药物配置环节、占18.1%。8例给药错误N0__N1级护士发生率占72.7%;用药错误的主要类型:漏用药3例、身份识别错误3例、延迟用药1例,药物名称错误2例,其他错误2例。

3.2原因分析

3.3整改措施:

(1)加强N0-N1护士核心制度的学习与监管,严格落实“零”容忍管理20条,与科室及个人绩效挂钩。

(2)护士长严格督查医嘱执行制度及流程、住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查对制度的落实情况,让护士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严格落实N0级护士岗位职责,护士长应清楚科室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做好科室人力资源弹性调配,必要时向科护士长上报。

(4)护理部及护士长做好重点时段(9:00-14:00)用药环节的督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4技术操作并发症 4.1数据分析

二季度共上报9例技术操作并发症,6例为高危药品外渗,2例体外循环意外失血(血液净化),1例体外循环管路凝血(血液净化)。

4.2整改措施:

(1)未保证患者输液安全、降低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并发症(药物外渗),要求各科室逐步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尤其针对使用高危药品及刺激性较强药物的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率要达到100%,护理部将定期督查。

(2)针对体外循环意外失血及体外循环管路凝血,请专科进行详细分析,规避同类技术操作并发症再次发生。

5管路脱落

5.1数据分析

二季度管路滑脱共上报7例,其中Ⅰ类管路4例(CVC置管1例、气管插管1例、胸腔引流管1例、膀胱造瘘1例)占57.1%;Ⅲ类管路3例(胃管2例、尿管1例)占52.9%;均为Ⅲ级事件。本季度共上报脱管高风险患者553例;高风险患者发生脱

2018年第二季度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2018 年第二季度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按照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2012年版)》要求,我院制定了非处罚性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鼓励医护人员主动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现将2018 年第二季度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以利于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1、2018 年第二季度共计上报32 例不良事件。其中护理不良事件为15 例,占所有不良事件的47%;设备不良事件2例,占6%;医疗不良事件12例,占38%;药事不良事件3例,占9%。 2、上报科别统计:内科5 例、外科3 例、妇科、中西医结合科8例、耳鼻喉科1例、门诊1 例、检验科2 例、口腔科1 例、手术室4 例、放射科1 例、供应室1 例。 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类型(2018 年第一季度):治疗查对事件2 例、其他事件3 例、导管操作事件 1 例、医疗技术检查事件 1 例、诊疗记录事件 2 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1 例、基础护理事件1例、医疗处置事件 1 例。 4、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占比。 分析: 1、调查发现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均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针对出现的问题对相关科室都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及整改要求,并要求科室积极进行处理。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 2、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占第二季度总不良事件的47%,其中查对事件、跌倒事件、执业暴 露事件问题较突出。护理部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3、本季度医疗和护理在查对不良事件上出现问题较多。医务科拟联合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在平时督导检查中加强对查对制度的督查力度。 4、本季度上报的12 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出现问题类型最多的为其他事件、治疗查对事件、诊疗记录事件。以超声科的治疗查对事件为代表作根因分析: 具体问题: ①患者做心电图检查时将患者性别“男”误写成“女”,病人发现后告知医师,医师技术 更换报告 ②外科医师发现超声科将报告部位的“左”“右”写反。 ③放射科医师将患者刘x与患者蒋XX的DR片装反。 本季度超声科出现查对事件为 2 例, 2018年第一季度为3 例: ①患者行坐骨结节囊肿超声检查后,超声科医师出具的报告将患者检查部位表示“左、右”写反。 ②检查医师床旁C超定位后出具报告,误将另一患者身份信息录入,导致信息错误。 ③患者住院后在超声科检查完毕,在发给患者的报告中未在报告中记录“心包积液”,检查医生发现后及时修正报告并更换报告单,但未追回错误报告单,导致病历内出现两份“心脏彩超检查报告单”。 查找原因: 1、2018年第一季度时,医务科调查发现超声科上午病人过多,很多时候科室内部中午都需要加班以出检查报告。并且这种情况下,等待过多的患者容易产生不满、激惹心态。一定程度上对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也会造成影响。于是医务科组织超声科、临床科室在2018年 3 月中旬进行了沟通协调,调整成住院患者非手术、非急诊情况下不在上午安排检查。一定 程度上减轻了超声科检查负担。

跌倒的不良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 发生时间:事件类型:跌倒 病人资料:姓名:吕均,床号:9床,性别:男,年龄:87岁,住院号:1071207,诊断:1、直肠癌术后复发、2、下消化道出血、3、失血性休克、4、肛周脓肿。是否造成病人损伤:否 是否造成护士伤害:否 简要经过及处置要点:病员于年月日19:11下床时未坐稳不慎将头部撞在床头柜上,立即通知医生,询问病员,自诉无头昏、恶心、呕吐、心慌等症状。血压141/84mmhg,P116次/分,R21次/分,指尖随机血糖10.8mmol/L。查体发现右侧颞部有一约5*4cm皮下血肿。专人护送急诊做头部CT,CT结果显示:1、右侧额、颞、顶部薄层硬膜下积血,有占位效应;2、右侧颞部皮下血肿。于8月6日复查CT结果显示:右颞部皮下血肿已消失。给予:1、吸氧3L/分。2、请神经外科医生会诊。3、医生护士共同与家属沟通,家属表示理解,无抱怨情绪。4、告知护士长、科护士长,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原因分析: (一)护士方面: 对跌倒评估量表的掌握程度不够,患者病情变化时未及时进行风险再评估。(二)患者方面: 患者高龄,有多病种,入院时跌倒评分为75 分,为高风险患者。给予双侧床栏保护,跌倒危险标识,穿防滑拖鞋,向病员及家属解释防止跌倒的相关事项,并告知24小时留家属陪护。 (三)管理方面: 管理督查力度不够,没有进行每班检查和督促。 整改措施 (一)再次培训学习“跌倒评估表”,加强对重点环节评估的管理(入院、病情变化、手术时) (二)对患者及家属再次进行预防跌倒知识的宣教,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三)各班加强勤巡视,特别是夜班、餐后、起床时跌倒易发生的关键时段。科室意见:同意上述讨论意见。 参加讨论人员: 护理部意见:

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分析.doc

2017 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一、 2017 年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 1、本年度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9 例,事件类型及图示如下 2、上报不良事件科室分布 3、上报的9 例不良事件中,共涉及护士10 人,层级比例如下 二、发生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一)医嘱执行错误鱼骨图分析 护士 医生 未严格执行制度 违规开具医嘱思维定式 未澄清模糊医嘱缺乏有效沟通医嘱执行错误 宣教不到位 方法 (二)护理投诉鱼骨图分析 护士患者 宣教不到位 知识缺乏 态度不佳 门诊无护输液室无士站标识 呼叫系统护理投诉 环境 1.工作人员不遵守规章制度是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最主要原因,从上报的 9 例不良事件中,有 8 例均由护理制度执行不严格造成。 2.上报的不良事件涉及的 10 名护士中, N2 以上层级护士

竟占了 6 名,除未认真履行制度外,医护人员的沟通不良,造成 信息缺失,护士思维定式,造成信息偏差,导致了治疗护理部位 错误、医嘱执行遗漏等不良事件。 3.根据不良事件上报科室分布,说明个别科室有管理者监 管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门诊治疗室,未澄清模糊医嘱及未严格 查对导致治疗部位错误的情况已不是第一次发生。 4.护患之间的沟通不良,主要为护士缺乏对患者的告知和 宣教,导致患者抽血前进食。另外,护士未解释操作目的,未主 动邀请患者核对治疗部位,导致治疗部位错误,并且未能及时发现。 5.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故障也影响了患者安全。 三、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措施 1.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教育,严格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是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关键措施。 2.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及时澄清模糊医嘱,避 免思维定式,防止执行错误医嘱。 3.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加强护患沟通,加强患者宣教,主 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医疗护理活动。不仅能减少护患纠纷,还 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4.加强护士业务学习和技能训练,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护 理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要不断更新观 念、更新知识,更新技术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遇到危急事件才 能沉着、冷静,有条不紊,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5.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人人都是管理者,及时发现安 全隐患,落实防范措施,确保护理工作安全。

2017年跌倒不良事件相关因素分析

2017年跌倒不良事件相关因素分析2017年莱钢医院跌倒发生科室及例数

发生跌倒患者年龄分析:

跌倒发生的地点 患者跌倒发生地点 卫生间10 坠床 5 走廊 2 轮椅 1 院内 1 床边 2

跌倒患者相关疾病 跌倒患者的相关疾病诊断 脑梗死9 高血压 6 冠心病 4 糖尿病 4 房颤 1 蛛网膜下腔出血 1 白内障 1 低钠血症 1 尿毒症 1 下肢动脉闭塞 1 肺癌 1 胃恶性肿瘤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 颅脑外伤 1

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时间分布

分析: 1、跌倒发生高危人群:老年患者(60-79岁)、内科及神经科住 院患者,多于一个疾病诊断的患者易发生跌倒。2017年所有跌倒患者中发现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患者至少有两个诊断,多数患者有3个及以上诊断。心脑血管疾病易导致人体脑动脉供血不足,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骨骼肌肉力量的协调,使患者反应滞后而发生跌倒。另外,60-79岁老年人有一定的自我照顾能力,能完全自理或部分自理,对自身活动能力评估过高,不愿意麻烦别人,这也是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的原因。 2、2017年跌倒时地点综合分析,跌倒发生地点以卫生间最多, 其次是坠床,主要原因是卫生间地面湿滑,部分马桶,水池漏水,在小组追踪和检查过程中发现,有跌倒安全隐患上报的患者所在的病房仍存在马桶裂缝,地面湿滑情况,未能引起科室管理人员及护士、清洁工重视。病房过道有障碍物也是引起患者跌倒的环境原因。跌倒小组在追踪的过程中,发现床尾摇把未归位,餐桌立在病房墙壁及挂在床尾情况,部分科室仍然存在,但病人及家属的依从性差。

2017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docx

2017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报告为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对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有效、可行措施,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现将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系统分析。 一、总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科室统计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布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种类统计 按当事人层级统计

二、不良事件的来源及后果 2017年共发生9例护理不良事件,来源于全院各科科室。其中不良事件4例,无后果不良事件4例,隐患事件1例。引起投诉3例,赔偿1例。 三、根据各类统计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如下:

三、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改进措施 1、护士长定期组织学习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身份识别制度,交接制度等,必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管理,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的执行。 2、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照级别护理巡视病房,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床栏、约束带等,同时告知家属留陪人,必要时悬挂安全警示标识。 3、护士长组织学习各种操作流程,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间简化流程,不能存在懒惰心理,稍一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4、护士长加强监管力度,明确各班工作职责,严格落实责任制排班,保证每位病人每天都有自己的责任护士。执行弹性排班,保证护士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当中去。 5、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有预见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加强与患者之间、医生之间、科室这间的沟通,多说一句话、多走几步路也许就能减少很多不良事件的发生。 6、责任护士要有效落实各种风险评估,对高风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严格交接班并有效落护理措施。 7、对全年发生的不良事件,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警示教育,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将不良事件发

2019年第一季度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2019年第一季度不良事件 总结分析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2019年第一季度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2019年第一季度全院上报不良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共171例,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 一、2019年第一季度不良事件数据汇总 与 2018年第一季度同期相比:图1 例数 年度 1月 2月 3月 共计 2018年 13 12 32 57 2019年 61 45 65 171 二、2019年第一季度不良事件上报汇总: (一)根据上报类型汇总:图2 (二)按 上报科 室统计:图3 事件类型 药物相关事件 医疗医技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事件 职业暴露事件 行政后勤事件 共计 上报例数 58 46 33 23 9 2 171

从如上情况看,连续三个月有80%的科室上报不良事件,仍有20%的科室没有上报一份不良事件,尤其是部分医技科室,至今未上报一例。就是有些已经上报的科室,存在完任务现象,甚至个别科室存在造假行为。部分科室对不良事件上报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说对不良事件上报的意识不强,发生医患纠纷或出现责任心导致的严重后果都未认为是不良事件。 本季度对不良事件上报较好的科室有:彩超室、呼吸内科、产一科、神经内科一病区、肾内科、眼科、儿科三病区、普外科一病区、骨科二病区、康复医学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二病区、重症监护室、急诊科。 三、各类不良事件汇总分析: (一)医疗医技不良事件 2019年第一季度医务科共追踪调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40例。多为Ⅲ、Ⅵ级事件,分别为26例和8例,有6例属Ⅱ级事件(见下图)。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2016年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XXXXXX人民医院质控科 随着人们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进一步明确以“病人安全”为导向,自从2014年我院制定了非处罚性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以来,各科室严格监控和管理,按规定及时、主动上报,2016年度各科室上报不良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312例,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现将各科室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以利于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及纠纷,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一、2016年度不良事件数据汇总 1.1-12月上报例数:图1

2.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科室分布:图2 3. 不良事件分类:

4.2016年与2015年不良事件对比,见图4 图4 2016年与2015年各类不良事件对比

4. 各类不良事件1-12月趋势,见图5 5. 不良事件发生场所,见图 6 图5—2016年1-12月趋势图

二、2016年各类不良事件汇总分析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1.医疗不良事件分类: 图7—-医疗不良事件分类柏拉图2. 医疗不良事件分级:

3.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小结: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由医生上报7例,护士上报19例。绝大多数属于Ⅳ级事件,占73%,主要是医嘱事件,Ⅲ级事件占27%,主要有医疗处置事件、用药错误等。 医嘱事件16例,其中录错药物数量5例、录错药物剂量4例、漏录电脑4例、录错患者3例;医疗处置事件4例,包括胸腔闭式引流操作2例,导尿操作2例;用药错误2例,包括用法错误、提前用药各1例;跌倒事件2例,均为脑血管疾病患者夜间坠床;意外事件1例,为住院处录入身份信息错误;输液反应1例。 (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1.护理不良事件分类: 2.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

2018年第二季度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2018年第二季度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按照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 准细则(2012年版)》要求,我院制定了非处罚性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 鼓励医护人员主动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现将2018年第二季度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 分析,以利于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1、2018年第二季度共计上报32例不良事件。其中护理不良事件为15例,占所有不良事 件的47% 设备不良事件2例,占6%医疗不良事件12例,占38%药事不良事件3例,占 9% 2018年第二季度各上报部门不良事件占比图 医务科 38% 护理部 药剂科 设备 科47% 2、上报科别统计:内科5例、外科3例、妇科、中西医结合科8例、耳鼻喉科1例、门 诊1例、检验科2例、口腔科1例、手术室4例、放射科1例、供应室1例。 2018年第二季度不良事件科室上报情况

987 65432 1111

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类型(2018年第一季度):治疗查对事件 2例、其他事件3 -1-

例、导管操作事件1例、医疗技术检查事件 1例、诊疗记录事件 2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例、基础护理事件1例、医疗处置事件1例。 2018年第一季度医疗不良事件类型占比图 分析: 1、调查发现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均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针对出现的问题对相关科 室都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及整改要求,并要求科室积极进行处理。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总结。 4、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占比。 治疗查对事件 其他事件 导管操作事 医疗技术检查事件 诊疗记录事件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基础护理事件 医疗处置事件 2018年第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占比图 13% 跌倒 7% 职业暴露 查对错误 管路滑脱 其他皮肤损伤 静脉输液意 外20% 仪器设备故障 25% 17% 8%9% 13% 20% ^20%

2017年上半年不良事件质量分析总结

2017年上半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质量分析整改总结 医疗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是发现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护理事故、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的重要措施。医务科和护理部继续推行鼓励不良事件呈报,无责呈报机制,通过对医疗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相关制度的学习及对相关表格的修订等措施鼓励医师与护理人员主动上报。减少或者杜绝瞒报不良事件现象发生。对2017年上半年医疗、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后,提交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总结如下: 2017年上半年我院医务科、护理部共接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91起,其中医疗不良事件4例,护理不良事件17例,药品不良事件56例,器械不良事件14例,输血不良事件0例。 (图表一)

(图二)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 今年上半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4例,其中检验目的错误占1例,知情同意告知不全面占1例,检验科室生物安全暴露风险1例,其他1例。在上报的不良事件中检验目的错误最为重要,由于临床科室及时发现并联系检验科利用原标本补做检查项目,及时做了补救措施,未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分析原因主要为医务人员查对制度未落实好,沟通环节未做好,未规范操作流程,检验人员主观意识强,检验单字迹书写不清楚,检验单特殊检查未作标识;检查项目用字母简 称书写。

化验单 制度 检验科室 医务人员 检验目的错误 未认真核对操作流程不规范 责任心不强 未按流程接收 沟通不到位 规范查对制度操作流程标本接收制度 书写正规 字迹清楚 未认真查对 不细心 未监督 管理缺陷 接收后未询问 主观意识太强 不用字母简称代 替特殊检查标识明显页面干净 管理制度 (图表三) 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 今年上半年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17例,具体不良事件的分布情况及例数如图表四所示:

2018年第二季度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2018年第二季度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按照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2012年版)》要求,我院制定了非处罚性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鼓励医护人员主动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现将2018年第二季度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以利于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1、2018年第二季度共计上报32例不良事件。其中护理不良事件为15例,占所有不良事 件的47%;设备不良事件2例,占6%;医疗不良事件12例,占38%;药事不良事件3例,占 9%。 2、上报科别统计:内科5例、外科3例、妇科、中西医结合科8例、耳鼻喉科1例、门诊1例、检验科2例、口腔科1例、手术室4例、放射科1例、供应室1例。 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类型(2018年第一季度):治疗查对事件2例、其他事件3 38% 47% 9% 6% 2018年第二季度各上报部门不良事件占比图 医务科 护理部 药剂科 设备科

例、导管操作事件1例、医疗技术检查事件1例、诊疗记录事件2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1例、基础护理事件1例、医疗处置事件1例。 4、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占比。 分析: 1、调查发现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均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针对出现的问题对相关科室都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及整改要求,并要求科室积极进行处理。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 2、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占第二季度总不良事件的47%,其中查对事件、跌倒事件、执业暴露事件问题较突出。护理部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3、本季度医疗和护理在查对不良事件上出现问题较多。医务科拟联合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在平时督导检查中加强对查对制度的督查力度。 17% 25% 9% 8% 17% 8% 8% 8% 2018年第一季度医疗不良事件类型占比图 治疗查对事件 其他事件 导管操作事件 医疗技术检查事件 诊疗记录事件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基础护理事件 医疗处置事件 20% 20% 20% 13% 13% 7% 7% 2018年第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占比图 跌倒 职业暴露 查对错误 管路滑脱 其他皮肤损伤 静脉输液意外 仪器设备故障

2019年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记录

2019年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记录 时间:2019年04月26日15:00 地点:行政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护士长及护士长助理 主持人:总护士长姚美芳 内容: 一、不良事件经过: 1.2019-01-20 09:00护士给患者(34床蒋国治,男,84岁,住院号:19010504,诊断:脑梗死后遗症)肌肉注射异丙嗪1 2.5mg,患者家属询问打针的原因,护士告知其药理作用,09:10家属再次提出疑问,核对发现打印的执行单撕错误,把28床的药和34床的姓名连在一起,护士操作前未认真核对,对操作目的不知晓,导致打错针。立即汇报医生,向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并密切观察病情,患者无不适。 2.2019-02-22 16:35小夜班护士接班时发现患者(45床张件称,男,83岁,住院号:19020337,诊断:慢支急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还有一组液体莫西沙星未输注,但患者已拔针,经查对发现中午班护士拔针时未认真核对,下午白班护士也未发现,向患者做好解释安抚工作,16:46给予输液,未造成不良后果。 3.2019-02-28 09:30 患者(21床李俊明,男,70岁,住院号:19020739,诊断:食道癌术后化疗后)阿洛西林钠组液体结束,护士罗某某换上丹参川芎嗪即离开,5分钟后家属到护士站反应滴管内有东西、杂质,护士张某某察看发现为两组液体混合后产生不良反应,滴管内有絮状物和杂质沉淀。立即更换输液皮条,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后输入丹参川芎嗪,向病人做好解释并告知医生。病人无不适主诉,情绪稳定。 4.2019-03-31 09:55患儿(17床钱美瑶,女,8岁3个月,住院号19031062,诊断:急性支气管炎)医嘱予头孢西丁皮试,护士同时带

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全年)

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造成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科室护士长现场督导不力、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病情,造成了护患矛盾产生,严重影响了医疗护理安全。 一、护理不良事件来源及后果 2017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4起,给药差错2例,院内压疮2例,来源于内儿科2例、妇产科2例,其中一般差错3起,护理缺陷1起。 二、发生差错人员结构 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助理护士(N0);2人;初级责任护士(N1):2人; 初级责任护士(N2) 0人。 三、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 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有时凭借主观印象,如给病人进行治疗时只喊床号,不喊姓名,更换液体时未做到姓名、药名、输液卡、三对照,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输错药) 2.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没有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对病人观察和巡视,没有认真落实病人交接班制度,健康教育没有告知清楚,对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无预见性,如:剖宫产术后病人,护理和健康指导缺如,未向病人反复强调潜在的安全隐患。

3.护士消极倦怠心理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由于护理工作平凡琐碎,技术与服务要求高,精神高度紧张,思想压力大,易引起护士的消极倦怠心理,表现出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热情,对待病人冷漠。 四、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措施 1.认真学习护理核心制度,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医生下达医嘱后,护士先对医嘱进行认真检查,对有疑问的医嘱,查明问清后方可处理。执行医嘱时必须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确保医嘱执行准确无误。发放口服药要让家属签字,用药需认真落实操作前、中、后的查对。科室应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细化查对制度执行流程,正确实施治疗。 2.护士长加强护理工作督查职责,特别是重点护士、重点病人的护理工作督查。护士面对的是生命的延续和生存的质量,因此,保证护理安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应成为每一个护士自觉行为,护士应不断加强护理理论学习,善于观察分析和总结护理经验,全面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消除护理不良事件的隐患。

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报告

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 析报告 (2018年2季度) 随着人们对法律意识普遍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在就医过程中维护自身权益,从而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护理安全就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预防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医疗护理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护理部积极查找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加强管理及防范措施,确保患者安全。现将2018年2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统计分析如下: 一、2018年2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汇总 表1 2018年2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表 图1 2018年2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图 表2 2018年2季度护理不良事件科室分布表

图2 2018年2季度护理不良事件科室分布图 二、护理不良事件来源及后果: 2018年4月至6月,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0例,来源于10 个临 床科室,发生率居首位的是:药物调剂分发错误事件6例,占总数30%(药房发错药物5起,护士配错药物2起,发错口服药1起)。导管操 作事件4例,占20%,其中较为严重的是腹腔引流管意外拔出一例, 本季度发生患者跌倒两起,需要大家引起重视。 三、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 1 、二季度发生的20例不良事件中12例发生在3年以下护士身上,3例发生在5年内护士身上,1例发生在10年以上护士身上,说明年轻护士是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也说明科室对低年资护士培训、督导存在不足。 2、二季度20例不良事件中12例是因为查对不到位引起,说明核心制度、操作规程没有认真执行。 3、护士对病人情况不了解,告知宣教、跌到预防、病房巡视等方面也存在欠缺。 四、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 1、护士长加强监管,对年轻护士要加强培训、考核、督察,帮助她们积累经验,培养她们良好的工作习惯,增强工作责任心,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及工作能力,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2、对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科室要注意整改,措施要切实有效并不断改进,核心制度要真正落实到位,提高执行力。 3、加强与病人沟通,提高病人信任度。

跌倒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跌倒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一、事件经过: 2015年月日时,患者在一楼放射科大门口前散步,不慎跌倒,致左脸颧骨处皮肤有轻微擦伤,患者意识清醒,可配合治疗,主诉:左脸颊部有轻度疼痛;查体观察左脸颊擦伤处无瘀斑及血肿,患者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口语清楚,对答切题,测血压:125/67mmHg,脉搏:72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告知医生,医嘱予碘伏消毒伤处皮肤,另查体未发现躯体骨折及脑部损伤等情况,肢体活动正常。 二、科室对事件分析: (一)、护长调查经过:事件发生始末清楚明了,询问当班护士患者入院时给予详细的防跌倒宣教,患者及家属未足够重视,加之当日当班护士责任心不强,未发现患者自行外出,且外出无家属陪同,导致患者散步时跌倒。 (二)、跌倒主要原因: 1、管理因素:(1)针对高危跌倒患者的管理措施不强硬。

(2)护长督促不到位。 2、护士因素:(1)对患者病情掌握不够,予松懈护理管理。 (2)宣教不到位,沟通有欠缺未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 (3)护士责任心不强,对患者跌倒高危因素未重视。 (4)工作繁忙,未能及时巡视,发现患者外出。 (5)护士的安全意识不够强,缺乏安全意识教育; 3、患者因素:(1)患者性格固执,且自我评估能力不足,安全意识不够,不听从 宣教,依从性差。 (2)患者年龄较大,体质虚弱,腿脚活动不方便。 (3)外出散步时未告知医务人员,未告知其内心需求,怕打扰护士工作。 4、家属因素:(1) 家属工作繁忙,未能时刻陪在患者身边。 (2)家属对跌倒风险重视力度不够,未能协助医务人员一起督促患者防跌倒。 5、环境因素:(1)医院一楼缺乏扶手等措施。存在环境安全隐患。 6、环节因素:(1)患者较多,护理照看不周。 (2)未按规定巡视病房。 (3)交接班不认真,接班后宣教不落实。 (三)、发生跌倒危险因素(鱼骨头分析):

2017年上不良事件成因分析--护理部

2017年上不良事件成因分析--护理部

2017年半年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报告为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和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护理人员认识到落实护理规范、制度的重要性,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现将我院2017年半年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一、2017年1-6月护理不良事件汇总 表1 2017年1-6月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汇总表 类别科室急 诊 科 儿 科 病 区 内 科 一 病 区 内 科 二 病 区 内 科 三 病 区 外 科 一 病 区 外 科 二 病 区 中 医 综 合 科 骨 科 病 区 妇 产 科 病 区 重 症 医 学 科 五 官 科 病 区 手 术 麻 醉 科 消 毒 供 应 室 血 透 室 合 计 管路滑脱 1 1 2 1 4 1 2 3 1 1 6 跌倒/坠床 5 1 1 7 特殊药物 外渗 2 1 1 4 患者身份 识别错误 1 1 1 3 职业暴露 1 1 1 3 用药错误 3 3 输血反应 3 3 静脉输液 缺陷 1 2 3 患者擅自 外出 1 2 3

图表2 2017年半年护理不良事件科室上报情况 从图表1-2可以看出:2017年1-6月,各科室上报的54例护理不良事件中,管路滑脱、跌倒/坠床、特殊药物外渗较多。 图3 2017年1-6月护理不良事件分级 图表4 2017年1-6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段分布情况 2017年半年不良事件发生时段 6, 11% 23, 43% 夜间1150 110 1020304050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无法确定 2017年半年护理不良事件分级

图表5 2017年1-6月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能级情况 图表6 2017年1-6月护理不良事件各科室上报情况 从图表3~6可以看出:2017年1-6月发生不良事件54例,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白班和夜间,分别占46%和占43%;发生不良事件的人员主要以N1级护士为主,主要原因: 1、白班时段为治疗高峰期。 2、夜间时段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和夜班护士疲劳,跌倒坠床、管路滑脱易发生在此时段。 3、N1级护士较多,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预见性差、风险意识不强、专科知识欠缺等。 三、2017年1-6月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图7 2017年1-6月护理不良事件柏拉图 16 23 14 1 510152025N0 N1 N2 N32017年半年不良事件责任护士层级分布 2017年半年不良事件各月上报情况 9 9 9 8 6 13 2468101214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pdca第一季度医疗不良事件分析持续整改

p d c a第一季度医疗不良事件分析持续整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2015年第二季度医疗不良事件分析整改汇总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医务处继续推行鼓励不良事件呈报,无责呈报机制,通过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相关制度的学习及对相关表格的修订等措施鼓励医师主动上报。减少或者杜绝瞒报不良事件现象发生。 2015年第二季度肾内科共主动上报医疗不良事件 ,比2013年第1季度上报的8例,上报例数持平。 全院各科室上报来看,上报主要集中在内科科室,特别是急危重病人多的科室,如重症监护室、内三科。见图表1: 图表1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根因分析(见图表2):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促使的结果。通过图表2,我们可以看出,从医院环境、医疗器械、药品安全、医护方面、患者病情等方面,都可能促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 图表2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真因分析(见图表3) 医 疗安 全不良 药品不良反 医疗器械 医院环境 防盗措施 地面湿滑 设备有无设备老药物医护原因 医疗技 病情危患者病情 无警示牌 无扶手等设备缺 病床损 药物 不按规定 技术意护理质难以预料的 沟通不患者不沟通不 足,患

图表3 通过图表3的真因分析,80%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为患者病情重,医患缺乏有效沟通、药品安全应用、医疗环境缺陷等方面。如何避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有效、最大限度避免医疗纠纷,需要在医患沟通、药品安全应用以及改善医疗环境等方面上提高警惕。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同比持续改进: 图表4

2017年跌倒不良事件相关因素分析.doc

2017 年跌倒不良事件相关因素分析 2017 年莱钢医院跌倒发生科室及例数 科室 神经 神经 心内 老年 职业 五官 骨一 普外 肿瘤 消化 感染 普外 内科 外科 科 医学 病科 科 科 二 科 科 一 科 例数 3 3 3 3 2 1 1 1 1 1 1 1 3.5 3 2.5 2 1.5 1 0.5 0 数 科 科 科 3 科科科二科一内科 科 例 内 外 内 病 官一外瘤外 肾 染 学 及 经 经 心 业 五骨普肿普 化 感 医 室 神 神 职 消 年 科 生 老 发 倒 跌 院 医 钢 莱 017 年 2 系列1 系列2 系列3

发生跌倒患者年龄分析: 年龄90 岁以80-89 岁70-79 岁60-69 岁50-59 岁30 岁 3 岁上 例数 2 3 7 6 1 1 1 7 6 5 4 系列1 3 2 1 90岁以上80-89 70-79岁60-69岁50-59岁30岁3岁 7 6 90岁以上 5 80-89 4 70-79岁 60-69岁3 50-59岁2 30岁 1 3岁

跌倒发生的地点 患者跌倒发生地点 卫生间 坠床 走廊 轮椅 院内 床边 患者跌倒发生地点 卫生间10 坠床 5 走廊 2 轮椅 1 院内 1 床边 2

跌倒患者相关疾病 跌倒患者的相关疾病诊断 脑梗死9 高血压 6 冠心病 4 糖尿病 4 房颤 1 蛛网膜下腔出血 1 白内障 1 低钠血症 1 尿毒症 1 下肢动脉闭塞 1 肺癌 1 胃恶性肿瘤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 颅脑外伤 1 跌倒患者的 相关疾病诊 断 脑梗死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房颤 蛛网膜下腔 出血

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2017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为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对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有效、可行措施,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现将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系统分析。本年度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23例,现与2016年在各科上报数量、事件级别以及事件类型方面对比如下: 一、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按上报科室统计:

说明:外一科、手术室、外二科、眼耳鼻喉科、内一科不良事件上报较2016年增加;急诊科、产房、内三科、儿科上报数量减少。 二、按事件级别统计:

说明:2017年与2016年相比:无不良后果事件增加,隐患事件减少三、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按事件类型统计 类型给 药 事 件 导 管 滑 脱 皮 肤 烫 伤 压 疮 事 件 跌 倒 事 件 其它事件 手 术 延 迟 检 查 延 迟 做 遗 漏 治 疗 器 械 准 备 不 足 留 置 针 封 管 缝 合 针 迸 离 手 指 擦 伤 物 品 清 点 意 外 皮 肤 划 伤 数 量 43321211111111

说明:2017年与2016年相比:在给药事件、坠床跌倒事件方面改进有成效,其中给药事件改进最为明显;2017年新增压疮事件、皮肤烫伤事件;其它事件2017年发生例数也比2016年增多,其中物品器械准备不足两年均发生 。 四、按当事人层级统计: 层 级 N1级护士 N2级护士 N3级护士 总 计 发生频数 15人次 10人次 1人次 26人次 五、按事件发生班次统计: 以上各类分析综合汇总如下: 班次 发生频数 白班 2次 早班 2次 主班 6次 夜班 13次 总计 23次

一季度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2018年第一季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上月的3个科室增加到17个科室,多为主管医生上报。其中用药错误2件,一是护士静点液体时未核对患者信息张冠李戴;二是摆药机口服摆药有一袋药摆药错误,护士未核对出来,但上述两件不良事件均未给患者造成后果,均是责任护士上报。其他是药物不良反应,排名第一的是注射用莫西沙星4例占比%,上报科室3个,均发生在静脉输注过程中,上报症状描述多为静脉刺激但也有1例患者用药后出现幻视的中枢症状。另1例患者在输注三维B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抢救时间约40分钟,后药学部虽未认定与输注药物有直接因果关系,但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较为少见。此次评审的药学专家对我院2017年多起、较集中的中药不良反应药学部分析欠缺也给予督导意见。药学不良事件的上报率提升明显,但根因分析和整改措施实施相对滞后。

从不良事件上报例数一季度的三月份上报较少较同期下降%,但从一季度各部门对上报事件的处理时长却有大幅下降较同期下降%,分析与评审时各部门对不良事件的上报、处理,无论从上报人或是科室或部门负责人都有顾虑,所以较去年同期变化较大。但一季度纠纷办的6件投诉事件中2件临床科室均同时上报不良事件较以前有较大改进。各环节的平均处理时长是天,为自上报以来最短,与质控办多次强调各部门就不良事件的关注及处理时长有关。 在不良事件上报率逐步提升的基础上,设备、耗材类事件也在持续增长,但将设备、耗材2017年仅占14%,2018年一季涉及。而设备类,特别是资源紧张的大型设备运行故障却没有一次上报。如:统计MRI 、CR 等设备运行故障2017年共计8次,平均维修时长天,按每台日工作量统计43人次计算,无论是

2017年上半年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武胜县人民医院骨科 2017年上半年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2017年上半年,我科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12件,其中发生压疮2例,跌倒、坠床4例,输液反应1例,管道脱落5例。现对上半年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进行跟踪反馈。具体情况如下: 一、上半年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汇总情况 图表1 上半年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情况 事件类型例数 管道滑脱 5 跌倒、坠床 4 压疮 2 输液反应 1 图表2 上半年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情况

从图表1-2可以看出:上半年上报的12例护理不良事件中,前三位是管道滑脱、跌倒坠床、院内压疮。其中管道滑脱5例,占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42%;跌倒坠床4例,占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33%,压疮2例,占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17%。 二、护理不良事件环比情况 图表3 2017年上半年与2016年上半年护理不良事件环比情况 项目 时间 事件类型总 例 次压疮 科内 发生 跌倒 坠床 输液 反应 管道 滑脱 药液 外渗 2016年 上半年 1 1 1 6 1 10 2017年 上半年 2 4 1 5 0 12 图表4 2017年上半年与2016年上半年护理不良事件环比情况

从图4可以看出:2017年上半年护理不良事件与2016年相比跌倒坠床事件显著上升,管道滑脱、药液外渗有所下降。 二、护理不良事件柏拉图分析 由上图看出,上半年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中管道滑脱、跌倒坠床、压疮占92%,依柏拉图二八定律,将以上类型列为改善重点,要认真分析原因并积极整改。 四、主要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一)管道滑脱

(4)床头使用防导管脱落标识,告知患者及家属该导管的重要性,及翻身活动的注意事项避免导管滑脱。

第二季度不良事件分析

第二季度不良事件讨论总结 本季度科室共上报不良事件34例,其中带来压疮13例、因核对不到位引起医嘱(治疗、检查单)执行错误7例、跌倒/坠床4例、取错药(加错药、发错药)4例、皮肤擦伤/压红3例、烧伤/烫伤2例、手术器械准备不到位1例,经讨论分析原因如下: 1、取错药(加错药、发错药)及核对不到位引起医嘱(治疗、检查单)执行错误 原因分析: 1)取药、发药、做治疗时核对不认真; 2)科室设置床号容易混淆,不利于查对; 3)无认真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整改措施: 1)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2)护士在取药、发药、做治疗等操作时均应执行查对制度; 3)科室设置的床号应易于区分,姓名相近的病人不能安排在同一病室,且在晨会上提醒大家。 2、跌倒/坠床: 原因分析: 1)护士对患者安全隐患评估不到位; 2)安全措施如床档使用不到位; 整改措施: 责任护士及值班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安全隐患评估工作;对存在安

全隐患的病人应加强安全宣教,及时使用床档等安全措施。 3、皮肤擦伤/压红 原因分析: 1)病人的压疮风险评估不到位; 2)对有压疮风险的病人宣教不到位、无交接班; 整改措施: 责任护士应全面评估患者状况,有皮肤破损风险的病人应及时建立翻身卡、认真交接班,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 4、艾灸烧伤 原因分析: 1)艾条更换厂家后,艾绒点燃后易大块落至网上; 2)灸盒内网距皮肤较近; 3)护士巡视及宣教不到位; 4)护士对艾灸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掌握不到位; 整改措施: 1)向供应部反应艾条及灸盒问题,建议更换厂家。 2)加强护士巡视及宣教。 3)熟练掌握艾灸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对有烧伤风险的病人,如感觉障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病人应禁灸或慎灸。

2017年全年护理不良事件汇总分析报告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汇总分析报告一、各临床科室上报情况: 二、分析及改进

(二)不良事件类型及分布分析 全年临床科室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共192例,督查漏报3例(一例2017.1肿瘤科输血不良;一例2017.2儿科意外拔管、一例为肛肠科输液不良),位于前位的是:跌倒55例、意外拔管32例、液体外渗22例、给药错误19例及核对错误18例,其中还发生一例医疗器械性压疮,手术室发生负极板烫伤Ⅰ类不良事件。

(三)主要事件原因分析及改进 1、全年跌倒55例,主要发生在内科系统,发生跌到患者年龄在65-80岁间,存在以下共同点: ⑴85%由看护照顾; ⑵患者并发多种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⑶跌到评估为高风险患者; ⑷80%为反复在科室住院患者,依从性差。

改进措施: ⑴针对高危跌倒发生科室,请护士长向院部申请进行卫生间、开水房的防滑处理。 ⑵科室护士长针对本科室跌倒高风险患者,应着力如何提高陪护人员管理能力,将跌倒后的严重并发症告知,将病案进行警示,同时针对此类患者应给予独立警示标识,如不可独立成下床、他需要 ⑶科室护士长指导本科室护士,针对该类患者应指导培养床上排二便训练。 2、意外拔管 全年意外拔管32例,外科病区术后拔管风险高,发生率也高,在进行不良事件反馈调查中发现主要以固定方式、宣教指导及有效沟通缺失为主,特别是气管插管的脱出。

改进措施: ⑴护理部进行相关管道护理管理培训。 ⑵针对临床科室拔管发生较高的科室进行一对一指导监管。 ⑶科室进行讨论后,找出拔管根因,特别是ICU针对低年资完善相关专科管道的管理指引。 ⑷强化沟通技巧,在置管管理中,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及管床医师进行有效沟通,确保达到有效置管的治疗意义。 3、液体外渗 全年液体外渗23例,高危药物外渗15例,手术后交接发现外渗2例,日常巡查6例;其中外渗面积3cm以内的15例,5cm以内的7例,5cm以上水泡及坏死发生1例。 改进措施: ⑴护理静脉安全管理小组进行相关安全输液护理管理培训。 ⑵针对内科发生率,要求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 ⑶罗列出科室高危药品培训学习,给予警示。 4、核对错误及给药错误 全年核对错误及给药错误共计37例,所占比例达到20%,在37例核对及给药不良事件中,有未严格执行核对操作流程,也有及时堵漏环节,错误过程大多发生于低年资护理人员,发生环节主要以肌注给药、抽血环节、口服药给予。 针对核对错误及给药错误进行分析: 改进措施: ⑴护理部针对有发生核对不良的科室,要求科室护士长针对、正确给药标准化流程进行查检采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