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总结.doc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总结.doc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 ?公共建筑的类型:

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2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延仲,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3 ?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

内在因索: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4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群体建筑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5 ?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

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而的要求以及精神方而的要求

6 ?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集散广场活动场所停车场所

7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与与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

一般公共建筑总平而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岀入口冇比较方便的联系;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述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來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

9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

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

10?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11 ?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

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乂优美的室外环境。

3)运用绿化,雕蜩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的空间环境艺趣,一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第二章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1?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核心问题:

功能分区人流疏散空间组成室外环境的联系

2 ?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次要问题:

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

3 ?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

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4?一般出入口,通道,过厅,门亭,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等称为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

5 ?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

水平交通垂直交通枢纽交通。

6.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按使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1)基本属于交通联系的过道、过厅和通廊。如旅馆,办公室等建筑的走道和电影院中的安全通道等;2)主耍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其他功能服务的过道、过厅或通廊。如医院门诊部的宽形过道,小学校的过道或过厅;

3)各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与厅堂。如展览馆陈列厅等建筑的过道,园林建筑小的廊子。

7 ?公共建筑中双面通道中采光不足的解决办法

一般是依靠走道尽端开窗,或借助于门厅,过厅或楼梯间的光线采光,

有时也可以利用走道两侧开敞的空间来改善过道的采光,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局部采用单面通道,述可以利用走道两侧房间的门或亮子,高窗的措施进行间接采光

8 ?设计是要注意:

满足疏散最小宽度满足功能要求

一般在公共建筑中专供通行用的过道,宽度常在1.5m以上,例如旅馆;办公建筑要做到1.5?2m 或者更宽些;学校建筑一般为2?3m,医院门诊部为3?4m左右。

9 ?空间组合中的垂直交通:

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

10 ?楼梯的主要形式:

直跑,双跑,三跑,剪刀式,旋转式,曲线式

11 ?楼梯设计的要求:

选择好适当的位置和数量 根据功能和防火规定

建筑楼梯梯段的最佳坡度为26。34:最人坡度不宜超过38。,楼梯段部位净高《2.20m,楼梯平台部 位净高《2.00m 。

]2 ?各类楼梯特点:

直跑楼梯:导向性强,指向单一,贯通空间,可布置在人流较大的大厅中表达严肃气氛

双跑楼梯:可节省交通空间,使用性强,

三跑楼梯:装饰性强口J 壇加空间的活泼轻松气氛,有趣味性。

13. 坡道的坡度一般为8%?15%,在人流比较集中的部位,则需要平缓一些,常为6%?12%。此 外,坡道设计述应考虑防滑措施。坡道所占的而积通常为楼梯的四倍,处于经济上的考虑,除非 特殊的需要如多层停车场外,一般在室内很少采用。

14. 自动扶梯的坡度较为平缓,通常为30°左右。单股人流使用的自动扶梯,多采用810mm 的宽 度,每小时运送人数约为5000?6000人左右,运行的垂直方向升高速度为28?38m/min 。

优点:1)不需要等候。2)没有地坑和顶部机房。3)停电还能使用。

15?电梯:特点:服务层多,使用方便,效率高。

电梯设计时应该考虑的要求:

1) 按防火规定要求,配置辅助性质的安全疏散楼梯。

2) 每层电梯出入口前,应考虑有停留等候空间。

3) 在8层左右的高层公共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几乎起同等重要的作用,

4) 在超过8层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5) 因电梯本身不需要天然条光,所以电梯间的位置可以比较灵活。

16?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两个方面的要求:

功能方面要求精神方面要求

17 ?功能分区的要点:

当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时,需耍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 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

18 ?功能分区的首要目的和原理:

满足各功能的相互独立使用 适当的建立联系 便于管理 方便人流的引导

19. 功能分区中应注意的问题:

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因使用性质不同,往往存在着不同的人流特点:冇的人流集散比较均匀, 有的乂比较集中。一般反映在人流组织上,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平面和立体的两种方式。平面疏散 适合与较少的人流场所,立体疏散方式适合于较多的人流场所。 平面组织方式:即把不同的流线组织在同一平面的不同区域。

立体组织方式:即把不同的流线组织在不同的层上,以垂直方向把不同流线分开。

在某些公共建筑的流线组织中,往往需要运用综合的方式才解决,也就是说,有的活动需要按平 面方式进行安排,有的活动则需要按立面方式加以解决。 ① 动、静区威耍分开 ③有声音干扰的空间应加以隔离 ⑤将最好的朝向及位置给予主要功能空间

⑦不同类型的空间要相互分开

20 ?公共建筑的人流聚集与疏散:

② 冇联系的空间相互要建立联系

④有污染的空间要加以隔离

⑥对外联系紧密的空间应设置在底层 ⑧主要功能空间与次要空间布局应便于使用

21 ?公共建筑空间组合的人流组织问题实质:

是人流活动的合理顺序问题。它应是一定的功能耍求与关系的体现,同时也是空间组合的重要依据。它在某种意义上,会涉及到建筑空间是否满足使用需求,是否紧凑合理,空间利用是否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人流组织屮的顺序关系是极为重要的。

22 ?公共建筑中的人流疏散:

有连续性的(医院,商店,旅馆等)和集中性的(影剧院,会堂,体育馆等)。有的公共建筑的疏散屈于两着之间的,兼冇连续和集屮的特性(展览馆、学校建筑等)。

23 ?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特点:

在高等学校屮阶梯教室所容纳的人数,小型的为90J50人,屮型的为180-270人,大型的为300 人以上。

24 ?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组织常用基本方法:

岀入口合并设置岀入口分开设置。

25?影剧院,会堂人流疏散的特点:

电影院的人流活动多具有连续性,且各场次屮间休息的吋间一般较短,所以常要求入场口与散场口分开设置。但是出入口的位置,应密切结合总图的道路系统和室内席位的具体情况妥善安排,使疏散设计达到方便,安全,快捷的要求。在考虑剧院,咅乐厅,会堂建筑的疏散时,需要密切注意缓冲地带人流停留时间,切忌各部分Z间的疏散时间失调,超过安全疏散的允许范围。

26 ?体育建筑人流疏散的特点:

体育馆建筑具有集散大量人流,疏散吋间集屮的特点,所以在安排人流活动吋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口,以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

27 ?体育建筑常用的布置方式:

1)在观众席内设置横向通道,即在同一标高疏散口Z间的联系通道上

2)只设纵向走道方式,即以纵向走道直接通往各个疏散口。

第三章公共建筑的造型艺术问题

1?公共建筑造型艺术涉及的内容:

基本特点室内空间室外体形民族形式地域文化构图技巧形式美规律等

2 ?多样统一:

即是建筑艺术形式普遍认同的法则,同样也是公共建筑造型艺术创作的重要依据。公共建筑是由各种不同使用性质的空间和若干细部组成的,它们形状,大小,色彩,质感等不相同,这些客观存在着的千差万别的因素,是结构建筑形式美多样变化的内在基础。

3 ?简述公共建筑艺术形式的特殊性:

建筑艺术不能像其他的艺术形式,它只能通过一定的空间和体形,比例和尺度,色彩和质感等方面构成的艺术形象,表达某些抽象的思想内容,如如庄严肃穆,雄伟壮观,富丽堂皇,清幽典雅, 轻松活泼等气氛。

4?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的最不同点(最大特点):

建筑艺术可捉供英他艺术形式没冇可供人们使用的空间

5?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于建筑空间序列中活动,所产生的卬象及所所构成的综合艺术效果,因为有

了吋间因素,常称建筑艺术为四个向量的艺术(四维空间v吋间>)。

6?形式美规律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如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视觉与失察等构图经验。

7?建筑的空间与实体,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而,抓住它并认真地去剖析,运用一定的构图技法把它

解决好,则是建筑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

8.建筑的空间与技术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1)建筑技术水平对建筑的空间形状是冇很大的约束力。

2)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乂给空间形式的创新提供各种可能性。

9 ?艺术创作中值得深入思考:

1)多样统一应是所有的建筑环境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原则。

2)形式与内容的辨证统一,既是建筑艺术形式创作的普遍法则。也是公共建筑艺术形式美的创作准绳,因而需要正确解决内容与形式Z间的I?办调,并善于运用娴熟的艺术技巧和新的技术成就, 更好地为创新的建筑艺术形式服务。

3)正确对待传统与革新的问题,善于吸取建筑历史传统优秀的创作经验,取其精华,取其耕粕, 做到“古为今用,外为中用",在公共建筑艺术创作中,力求不断创新。

空间形状:(常见的有几何图形和不规整图形)空间的围透划分与序列导向。在设计时耍根据不同空间所处的1()?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的形状:

1)规则的儿何形:给人严肃,庄重的气氛和感觉,如古代宫殿和宗教建筑,近现代某些政治性、纪念性较强的建筑。

2)不规则的自由形:给人开敞,活泼,轻松的感觉,如园林建筑、旅馆以及各种文娱性质的公共建筑。

11?空间的尺度:

就是人们权衡空间大小、粗细等视觉感觉上的的问题。

12 ?空间的尺度与细部关系:

1)空间的尺度感表现在参照物体与建筑的内部构件的比例关系上。

2)人们观察空间时,尺度以及和人体相关的细部尺度(如踏步,栏杆等)作为参照物。來衡量空间的体量,以此体会到空间气氛的宏伟粗壮和亲切。

3)细部尺度的设定影响人们对整体空间的感受,如在大的建筑空间中,如果缺乏必要的细部处理,则会使空间尺度产牛变小的错觉,甚至使人感到简陋和粗笨。相反,如果细部处理过分细腻, 也会因失掉尺度感而产生繁琐的感觉,因此注意尺度的推敲,把握控制与处理。

13 ?常见的划分空间的方法:

1)空间组合屮界而的围透,是空透还是封闭一些,两者的效果是迥然不同的,需要依据设计意图而定;

2)室内空间环境的划分,应根据设计的意图,采用如半隔墙,空花墙,博古架,落地罩或家俱组合等方法,以取得空间之间既分又合,隔而不死的效果;

3)在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还应对人流的导向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14 ?对外部体形与室内空间统一的正确理解:

绝不是简单地把室内空间当做内容,把外部体形作为形式去理解,建筑外部体形的艺术形式是一定思想内容的反映,而建筑形式又可反作用于内容。

15. 公共建筑造型设计中取得统一的三种方式:

1)以简单的几何形体取得统一

2)通过共同的I■办调要素达到统一

3)以主从分明而达到统一

16?“韵律”按其形式特点可分为四种类型:

连续的韵律、渐变的韵律、起伏的韵律、交错的韵律

连续的韵律:其构图手法系强调运用一种和几种组成要素使以冷暖和重复出现产生的韵律感。

渐变的韵律:此种韵律构图的特点使常将某些组成要素如体量的大小高低色调的冷暖浓淡,质感的粗

细轻重等做有规律的增强与减弱,以造成统一和谐的韵律感.

起伏的韵律:该手法虽然也是将某些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的增减变化所形成的韵律感,但是它与渐变

的韵律有所不同而是在体形处理中,更加强调某些因素的变化使体形组合或细部处理高低错落。交错的韵律:系在建筑体形构图屮运用各种造型因素,冇体量的大小,空间的虚实,细部的梳密等,做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相互穿错的处理形成一种丰富的韵律感。

17?建筑构图中比例问题,一般包括两方面问题:

一是建筑整体或它的某个细部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二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Z间的关系

18.在建筑设计构思屮,常运用光线的明暗,颜色的冷暖,质地的粗细等对人的视觉所引起的不同感受,借以增强各种建筑形象的特色气氛。一般来说,暖色调给人们以亲切热烈的气氛,冷色调则给人以幽静深沉的感受,亮光易突出材料的质感和色彩,并能使光滑材料闪闪发光,使粗糙的材料因造影导致色彩暗淡等。

第四章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1?公共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结构形式: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2 ?常用的结构选型:

1)对于一般标准的中小型公共建筑,如中小学校和卫生院等,多选用墙承重结构;

2)在高层公共建筑中,如宾馆,大型办公楼等,多选择框架或框剪结构体系;

3)而对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如剧院,会堂,体育馆,大型仓库,超级市场等多选择空间结构体系。

3 ?混合结构体系与公共建筑:

混合结构形式以砖或石墙承重及钢筋混凝土梁板系统最为普遍优点:①取材容易②造价不高③构造简单④使用广泛⑤施工方便

缺点:①不能做灵活的大跨度的空间②抗震性能较差③要保证墙体的刚度。

进行建筑布局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为了保证墙体有足够的刚度承重墙的布置应做到均匀,交圈,并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2)为了使墙体传力合理,在有高层的建筑中,上卜?承重墙应尽量对齐,门窗洞口的大小也应有一定的限制;

3)墙体的厚度和高度,应在合理的允许范围

4 ?框架结构体系与公共建筑:

优点:①承重体系与非承重体系统有明确的分工

②分割室内外空间的围护结构和轻质隔断是不承受荷载的

③层高高一些④抗震性好⑤开窗很随意。

5?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常选用6-9m的柱距结合功能要求与空间处理,排列一定形式的柱网和轻墙,力求做到空间体形的完整性和结构体系的合理性。

6 ?悬索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运用:

突出特点:

1)悬索结

构的钢索不承受弯矩,可以使钢材耐拉性发挥最大的效用,从而能够降低钢材的消耗量;

2)施工吋不需要大型的设备和大量的模板,施工期限较短。

7 ?悬索结构一般的形式:

单曲悬索双曲悬索鞍形悬索。

8 ?马鞍形悬索结构优点:

1)在观众厅容量相同的条件下,椭圆形比赛大厅能获得更多的视线较好的席位;2)在相同的条件下,一般马鞍形悬索结构的技术经济指标优于其他结构形式;

3)马鞍形的屋盖形式,使观众厅的空间利用较为合理,有利于咅质和空调的处理;

4)马鞍形的悬索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抗风和抗震性能较好,并有利丁?排除雨水。

9?空间薄壁结构(壳体结构)在公共建筑的运用:

突出特点:

1)壳体结构的刚度,取决于它的合理形状,而不像其他结构形式需要加大结构断面,所以材料消耗量底。

2)厚度可以做的很薄。

3)壳体结构本身具有骨架和屋盖的双作用,而不像其它结构形式,只起骨架作用。

10?空间网架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运用:

特点:

①押耗的钢材量较少②用于大跨度公共建筑,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③空间平板网架具有较大的刚度。

11 ?建筑设备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电器照明、通讯线路、闭路电视、网络系统、自动喷淋以及煤气管网等。

1)热水采暖:温度低,安全热惰性大,保温稳定,适用于医院,幼儿园或旅馆等类型公共建筑2)蒸汽采暖:温度高,安全热散量大,室温不稳定适用于学校,会堂,影剧院等其他类型:地板辐射采暖,带型辐射采暖以及热风采暖等

13?空气调节:温度(22°C?26°C)湿度(40%?65%)

集中空调系统:

优点:具有服务面大,设备固定,机房集中,管理方便,风速较低和容易消声。

缺点:机房大,风道粗,层高大等弊端,对高层建筑颇为不利。

高速诱导系统:

优点:送风量较少,风道端面也不大,并能省掉冋风管道。

缺点:风速偏高,产生的噪声偏大,因而需要采取冇效的消声措施。

风机盘管系统:

优点:各个单独空间可自行调节保温,不用时也局部关闭风机等。

14 ?人工照明应

满足下列要求:

1)保证舒适而又科学的照度;

2)适宜的亮度分布和防止V玄光的产生;

3)选择优美的灯具形式和创造一定的灯光环境的艺术效果。

15 ?人工照明分类:

照度分布: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

受光情况:直接照明半直接照明间接照明漫射照明

16 ?解决眩光问题主要途径:

1)加大灯具保护角,控制光源不外露(光源与人眼处于0?30。时眩光最强烈);

2)还可以采取提高光源的悬挂高度,选用间接照明或浸射照明等减弱眩光的措施

17 ?评价建筑设计是否经济应考虑的方面:

建筑用地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建筑材料结构形式设备类型装修构造维修管理。

18 ?常用面积系数:

有效面积系数二有效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二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而积:有效而积减去交通而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X衡量环境好坏的标准

19 ?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的若干用地定额:

小学生每个学生为15—30 屮学生为20-35 m2,400床以上的医院,每张病床为90-100 m2

20. 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交通便利、城市公共设施比较完备、具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2)不应选在冇害气体和烟尘影响较人的区域内,与噪声源及贮存、易燃、易爆物场所的相关距离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

3)场地干燥,排水通畅,通风良好。

第五章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

1?公共建筑设计按不同的组合方式可分为:

分隔性的空间组合连续性的空间组合观演性的空间组合高层性的空间组合综合性的空间组合

2?分隔性空间组合(常称Z为“走道式”的建筑布局):

分类:内廊式优点:走道所占的面积相对较小,一般比外廊式布局经济;

缺点:这种布局的房间朝向有一般欠佳,且容易造成走道采光不足;外廊式优点:几乎所有房间可以争取到良好的朝向,通风与采光;

缺点:容易造成交通走道过长,辅助面积过大,建筑进深过小等缺点。

3 ?连续性的空间组合

五种基本形式: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串联兼通道的空间组合形式

放射兼串联的空间组合综合大厅的空间组合形式

4.体育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是除应保证体育运动的基木要求Z外,还应保证观众席有良好的视线与

音质条件,影剧院、会堂建筑空间组合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观众厅、舞台、休息厅及门厅之间的关系。

5.高层性的空间组合

高层建筑分类:

板式:指高层部分的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体形像板块状

特点:容易争取自然的通风与采光不利于抵抗水平推力。

塔式:平面形状有正方形、三角形、“Y”字形、“T”字形和圆形等。

塔式高层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将主要的使用空间布置在外围,而将垂直交通空间、盥洗厕所、设备管道、附属用房等集中布置在中心部位。

本章其他重点:

1)门厅交通枢纽布置示意图

2)走道式平面布置分析图

3)某县级医院布局分析图

4)串联空间组合基本形式示意图

5)体育建筑功能关系分析图解

6)一般剧院平而布置示意图

7)塔式超高层建筑平面基本形式图

分析题

1、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分析著名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的建筑设计成就,并徒手绘制其平面图。

答: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采用了围屮有透、透屮有围、围透结合的方法,从而达到了空间序列衔接紧凑,冇机联系的境界。使人进入展览空间之后,沿隔断布置所形成的参观路线不断延伸,在行进中可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到几个层次的空间,这种在运动中所看到的不断变迁的视觉构图,也可称Z为四维空间的景彖。定会引起人们浓郁的观赏兴趣。所以,该馆在室内空间处理上,以灵巧多变化分空间导向,使空间序列显现出异常丰富和流畅的构思意境。

2、结合你所熟悉的建筑实例,探讨一下交通空间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并徒手用单线绘制其首层平面图。

(可从功能分区、人流组织与防火疏散、形式构图及空间组织等多方面展开论述。耍求概括性强, 书写规范、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充实)

3、根据天津塘沽火车站的总平面图和平、立、剖面图,请结合本课程所学理论知识,谈谈你对天津塘沽火车站整体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的认识。

(可从基地特点、室外环境构成要索、室外功能分区布局、人流组织与疏散、形式构图及室内外空间组织、造型及色彩等多方面展开论述。要求概括性强、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充实、书写规范)答:由丁城市干道广场斜交的特定状况,因而在考虑站前广场时,除了满足集散人流与组织车辆交通的要求外,还把圆形候车室大厅的入口部分面对城市干道的轴线,人流在临近广场的干道上, 就可以看到车站主体建筑造型的全貌,做到了广场总与布局与建筑空间形体紧密配合,完整统一。

车站结合了地段不对称的环境特点,采用分散的空间组合形式,在布局中通过空间与形体的处理,使建筑群与站丽广场和站场比较□然的结合起來,并在外宾与通廊Z间,布置庭院绿化,借以增强建筑环境空间的层次感,其轻松的气氛和滨海城市的风貌相I■办调。

在室内设计构思中,充分考虑了人流人流互动的特色,布置了开敞通透的旅客大厅,并以流动空间的设计手法,将售票空间及其他组成部分,用庭院联系成-组完整的群体。为了沟通大厅与售票厅的空间联系,把售票厅的低顶棚向大厅方向延伸,并把售票处的弧线墙延伸到大厅室内,创造出既隔又连、相互渗透、相互延伸、融为一体的环境氛围,从而可以使旅客比较□然的步入候车大厅或沿着导向性极强的曲线墙到达检票口,空间Z间异常流动通畅。

4、试分析比较天安门广场和圣马克广场在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方面的不同特点?答:天安门广场是以天安门为广场屮轴线的重心,在屮轴线上布置了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雄伟庄严的纪念堂,并与正阳门相对应,显示其广场的宽阔和有节奏的尺度变化,再加上东西两侧的人民大会堂和革命历史博物馆,使广场围合成为大尺度的空间。另外,犬安门至纪念碑Z间,深长而宽广的砌石广场铺地与周围松柏绿地的围合处理,是室外空间艺术效果更加突岀。

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空间环境统一布局中强调了各种对比的效果,如窄小的入口与开场的广场之间、横向处理的建筑与竖向挺拔的塔楼之间、端庄严谨的总督宫与神秘色彩的教堂之间,采用了一系列强烈对比的手法,使广场空间环境给人以既丰富多彩,又完整统一的感受。

绪论

1.如何理解“梃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瀚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

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

填空

1.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0

3.《园冶》的作者是计成。

选择

1.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

外在因素。(BCD )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

B.周围环境

C.地段状况

D.城市规划

2.公共建筑前而往往后退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其主要用途是(B )

A.供人们观赏主体建筑Z用

B.用来疏散人流

C.供人们活动用

D.作停车场地

3.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内在因索。(ABC )

A.公共建筑木身的功能

B.经济

C.美观

D.城市规划

4.作为优秀的建筑总体布局的例证和典范,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D )

A.卢浮宫

B.圣彼得人教堂

C.罗马图拉真广场

D.意人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问答题

1.简述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关系。

(一)开敞场地(集散广场)人流.车流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如影剧院.体育场馆.铁路客运站等,艺术处理要求较高。

(二)活动场地如体育馆?学校.幼儿园等需要设査运动场.球场.游戏场等,位置应靠近主体建筑的主要空间及出入口。

(三)停年场地包括汽车停年场与口行午停年场。位置一般耍求靠近出入口并防止影响建

筑物的交通与景观,节约用地口J以设置地下停车场。

(四)其他场地如杂务院.锅炉房.厨房等。单独设置出入口,位置尽最隐蔽。

2.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值得借鉴的经验有那些?或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宗外空间环境。

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建筑群体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用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乂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3.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

利用环境作用:从布局出发提炼周围环境中的存利因素,将其纳入公共建筑人造环境的设计屮去,使其成为有机整体。

改造环境的作用:高燥周囤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保留有特点的因素.

创造环境的作用:充分利用坏境的有利因素,排除不利因素根据需要进行整体设计满足设计构思的总体设想.

4.公共建筑群体的室外空间环境组合时,应考虑几方面问题?

(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更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川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原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

(3)运用绿化,雕鴉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的空间环境艺趣,一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5.室外空间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哪些?(6分)

1.建筑群体(1分)

2.广场道路(1分)

3.绿化设施(1分)

4.雕塑壁画(1分)

5.建筑小品(1分)

6.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1分)

6.简述群体空间组合的类型和特点。

(一)分散式布局建筑可划分成若干单独的建筑物,然后将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空问组合体系。女II:医疗建筑.交通建筑?博览建筑.游览建筑等。(3分)

(二)中心式布局某些性质相近的公建集中设置。如:商服中心?体育中心?展览中心.市政中心等。(3分)

7.我国明清故宫建筑空间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

答:天安门、午门及太和殿是明清故宫建筑空间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

1.进入大清门首先是千步廊,经过这个狭长的空间后,岀现于处横向展开的广场,迎而是高大的天安门城楼,对比效果强烈,形成笫一处高潮。

2.进入天安门后,与端门Z间形成一个较小的空间,顿为收敛。过端门,呈现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空间,尽端是雄伟的午门,有萧杀威猛的气氛,构成第二个高潮。

3.午门和太和门Z间乂变成横向广庭,舒展开阔。经太和门进入太和广场,是巍峨崇高的太和殿,形成笫三个

高潮。

&谈谈天津塘沽火车站整体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的认识。

(可从基地特点、室外环境构成要素、室外功能分区布局、人流组织与疏散、形式构图及室内外空间组织、造型及色彩等多方面展开论述。要求概括性强、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充实、书写规范)

答:山于城市T道广场斜交的特定状况,因而在考虑站询广场吋,除了满足集散人流与组织车辆交通的耍求外,述把圆形候车室大厅的入口部分而对城市干道的轴线,人流在临近广场的十道上,就町以看到车站主体建筑造型的全貌,做到了广场总与布局与建筑空间形体紧密配仑,完整统一。

车站结合了地段不对称的环境特点,采用分散的空间组合形式,在布局小通过空I'可与形体的处理,使建筑群与站询广场和站场比较自然的结合起来,并在外宾与通廊之间,布置庭院绿化,借以增强建筑坏境空间的层次感,其轻松的气氛和滨海城市的风貌相协调。

在室内设计构思中,充分考虑了人流人流互动的特色,布置了开敞通透的旅客大厅,并以流动空间的设计手法,将代:票空间及其他组成部分,用庭院联系成-组完整的群体。为了沟通大厅与售票厅的空间联系,把售票厅的低顶棚向人厅方向延伸,并把售票处的弧线墙延伸到大厅宗内,创造出既隔乂连、相互渗透、相互延伸、融为一?体的环境氛围,从而可以使旅客比佼口然的步入候年大厅或沿着导向性极强的曲线墙到达检票口,空间Z间界常流动通畅。

9 ?试分析比较天安门广场和圣马克广场在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方面的不同特点?

答:天安门广场是以天安门为广场中轴线的重心,在屮轴线上布置了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雄伟庄严的纪念堂,并与正阳门相对应,显示其广场的宽阔和有节奏的尺度变化,再加上东西两侧的人民大会堂和革命历史醇物馆,使广场围合成为大尺度的空间。另外,天安门至纪念碑Z间,深长而宽广的砌石广场铺地与周围松柏绿地的围合处理,是室外空间艺术效果更加突出。

意人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空间环境统一布局中强调了各种对比的效果,如窄小的入

口与开场的广场之间、横向处理的建筑与竖向挺拔的塔楼之间、端庄严谨的总替宫与神秘色

彩的教堂Z 间,采用了一系列强烈对比的手法,使广场空间环境给人以既丰富多彩,又完整 统一的感受C 第二章 填空

1. 在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中,作为垂总交通联系的于?段,常用的有楼梯?电梯.口动扶梯

及坡道等形式。2 2 ?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授常川的手段。

3.民用建筑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人类。

4. 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2 5?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而的要求,一是功能要求,二是粹神要求。

6. 在页疗建筑中,基丁?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设置2部楼梯。

7. 在公共建筑中,人流组织冇平面和立体组织两种。

8建筑造型艺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民族形式?地方风格.构图技巧和形式羌的规律。

9?一幢好的公共建筑室内外环境应具备:相互联系. 相"延伸?相"渗透?相互补充 的关系。

10.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组织形式分别是出入口合并设置和出入口分开设置。

11?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形式。

选择

1. 公共建筑空间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下列哪项不在其屮? D

A 主要使用空间

B 过渡空间

C 辅助空间

D 交通空间

2. 以下哪个房间是教学楼当中的主耍使用房间? C

3. 在研究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时,以下哪点不属于研究范畴? C

A 空间的“主”与“次”

B 空间的“动”与“静”

C 空间的“多”与“少”

D 空间联系的“内”与“外”

4. 与剧院.音乐厅建筑的疏散设计没有关系的因素是B

教室. 休息室. 卫生间 教室. 办公室? 交通联系空间 教室. 办公室. 实验室 教室. 卫*间. 交通联系空间

5.—般自动扶梯的坡度为(C

A. 20°左右

C. 40°左右

6. 公共建筑中坡道的坡度一般为(

7. 在幼儿园建筑中,属于主要使用空间的是

A.办公室

C.活动室

8. 在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中,哪些

不可作为垂直交通联系的于?段。D2

A 楼梯.

B 电梯.

C 口动扶梯

D 门厅

9. 在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中,哪些可作为垂直交通联系的手段。ABCD

A 楼梯.

B 电梯.

C 自动扶梯

D 坡道

10. 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屮核心问题是(ABCD)

A.

功能区分 B.人流疏散 C.空间组成

D.室外环境的联系 问答题

1?高校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组织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各冇何特点? 2

1出入口合并设置,疏散方向-?致但容易造成人流交叉拥挤。

2出入口分开设置 疏散快,不混乱.干扰小。

公共建筑的核心功能问题包括: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空间组成及与室外空间的联 系等。功能分区人流疏散

第三章

填空

1. 统一与多样性是建筑艺术普遍认同的形式美法则。

2. 建筑构图中“均衡与稳定”均衡按形式分为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两种。

3. 名言“形式由功能而來”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沙利文提出的。

4. 建筑构图原理的基本范畴有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微差?均衡 与稳定.节30°左右 D. 50°左右 A. 2%-5%

B. 4%-10%

C. 8%-15%

D. 10%-18%

B.厕所 D.厨房

奏与韵律和比例与尺度。

5.建筑构图的基木规律是多样统-。

相关文档
  •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

  • 安全质量工作总结doc

  •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 安全质量工作总结

  • 通信原理公式总结

  • 软件项目总结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