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属的通性

金属的通性

金属的通性
金属的通性

金属的通性:导电、导热性,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一般情况下除Hg外都是固态

12、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①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如Hg、Ag

②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如Fe、Sn、Pb等

③电解法:适用于活泼金属,如K、Na、Al等(K、Ca、Na、Mg都是电解氯化物,Al 是电解Al2O3)

13、铝及其化合物

Ⅰ、铝

①物理性质:银白色,较软的固体,导电、导热,延展性

②化学性质:Al—3e-==Al3+

a、与非金属:4Al+3O2==2Al2O3,2Al+3S==Al2S3,2Al+3Cl2==2AlCl3

b、与酸: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常温常压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c、与强碱:2Al+2NaOH+2H2O==2NaAlO2(偏铝酸钠)+3H2↑ (2Al+2OH-

+2H2O==2AlO2-+3H2↑)

大多数金属不与碱反应,但铝却可以

d、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

Ⅱ、铝的化合物

①Al2O3(典型的两性氧化物)

a、与酸:Al2O3+6H+==2Al3++3H2O

b、与碱:Al2O3+2OH-==2AlO2-+H2O

②Al(OH)3(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具有吸附作用

a、实验室制备:AlCl3+3NH3?H2O==Al(OH)3↓+3NH4Cl,

Al3++3NH3?H2O==Al(OH)3↓+3NH4+

b、与酸、碱反应:与酸 Al(OH)3+3H+==Al3++3H2O 与碱 Al(OH)3+OH-

==AlO2-+2H2O

③KAl(SO4)2(硫酸铝钾)

KAl(SO4)2?12H2O,十二水和硫酸铝钾,俗名:明矾

KAl(SO4)2==K++Al3++2SO42-,Al3+会水解:Al3++3H2O Al(OH)3+3H+ 因为Al(OH)3具有很强的吸附型,所以明矾可以做净水剂

14、铁

①物理性质:银白色光泽,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能被磁铁吸引。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铝,排第四。

②化学性质:

a、与非金属:Fe+S==FeS,3Fe+2O2===Fe3O4,2Fe+3Cl2===2FeCl3

b、与水:3Fe+4H2O(g)===Fe3O4+4H2

c、与酸(非氧化性酸):Fe+2H+==Fe2++H2 与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会被氧化成三价铁

d、与盐:如CuCl2、CuSO4等,Fe+Cu2+==Fe2++Cu

Fe2+和Fe3+离子的检验:

①溶液是浅绿色的

Fe2+ ②与KSCN溶液作用不显红色,再滴氯水则变红

③加NaOH溶液现象: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①与无色KSCN溶液作用显红色

Fe3+ ②溶液显黄色或棕黄色

③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15、硅及其化合物

Ⅰ、硅

硅是一种亲氧元素,自然界中总是与氧结合,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硅有晶体和无定型两种。晶体硅是带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有脆性,常温下不活泼。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成光电池等能源。

Ⅱ、硅的化合物

①二氧化硅

a、物理性质:二氧化硅具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熔点高,硬度大。

b、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是H2SiO3的酸酐,但不溶于水

SiO2+CaO===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SiO2+4HF==SiF4↑+2H2O

c、用途:是制造光导纤维德主要原料;石英制作石英玻璃、石英电子表、石英钟等;水晶常用来制造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光学仪器、工艺品等;石英砂常用作制玻璃和建筑材料。

②硅酸钠:硅酸钠固体俗称泡花碱,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无色粘稠的液体,常作粘合剂、防腐剂、耐火材料。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实验室可以用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反应制备硅酸:

Na2SiO3+2HCl==2NaCl+H2SiO3↓

③硅酸盐:

a、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种类多,结构复杂,常用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组成。其表示方式

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如:滑石Mg3(Si4O10)(OH)2可表示为3MgO?4SiO2?H2O

b、硅酸盐工业简介:以含硅物质为原料,经加工制得硅酸盐产品的工业成硅酸盐工业,主要包括陶瓷工业、水泥工业和玻璃工业,其反应包含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

水泥的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成份是

Na2SiO3?CaSiO3?4SiO2;陶瓷的原料是黏土。注意:三大传统硅酸盐产品的制备原料中,只有陶瓷没有用到石灰石。

16、氯及其化合物

①物理性质:通常是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溶于水,有毒。

②化学性质:氯原子易得电子,使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等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作氧化剂。与水、碱溶液则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既作氧化剂

又作还原剂。

拓展1、氯水:氯水为黄绿色,所含Cl2有少量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大部分仍以分子形

式存在,其主要溶质是Cl2。新制氯水含Cl2、H2O、HClO、H+、Cl-、ClO-、OH-等微粒

拓展2、次氯酸:次氯酸(HClO)是比H2CO3还弱的酸,溶液中主要以HClO分子形式存在。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漂白)的易分解(分解变成HCl和O2)的

弱酸。

拓展3、漂白粉: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容易保存,工业上以Cl2和石灰乳为原

料制取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须和酸(或

空气中CO2)作用产生次氯酸,才能发挥漂白作用。

17、溴、碘的性质和用途

溴碘

物理

性质深红棕色,密度比水大,液体,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强腐蚀性紫黑色固体,易升华。气态碘在空气中显深紫红色,有刺激性气味

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化学

性质能与氯气反应的金属、非金属一般也能与溴、碘反应,只是反应活性不如

氯气。氯、溴、碘的氧化性强弱:Cl2>Br2>I2

18、二氧化硫

①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1:40),密度比空气大

②化学性质:

a、酸性氧化物: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亚硫酸(中强酸):SO2+H2O

H2SO3

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

SO2+Na2SO3+H2O==2NaHSO3

b、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是一种暂时性的漂白

c、具有还原性:SO2+Cl2+2H2O==H2SO4+2HCl

18、硫酸

①物理性质:无色、油状液体,沸点高,密度大,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②化学性质:酸酐是SO3,其在标准状况下是固态

物质

组成性质浓硫酸稀硫酸

电离情况

H2SO4==2H++SO42-

主要微粒 H2SO4 H+、SO42-、(H2O)

颜色、状态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无色液体

性质四大特性酸的通性

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a、吸水性:将物质中含有的水分子夺去(可用作气体的干燥剂)

b、脱水性:将别的物质中的H、O按原子个数比2:1脱出生成水

c、强氧化性:

ⅰ、冷的浓硫酸使Fe、Al等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钝化ⅱ、活泼性在H以后的金属也能与之反应(Pt、Au除外):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ⅲ、与非金属反应:C+2H2SO4(浓硫酸)===CO2↑+2SO2↑+2H2O

ⅳ、与较活泼金属反应,但不产生H2

d、不挥发性:浓硫酸不挥发,可制备挥发性酸,如HCl:

NaCl+H2SO4(浓)==NaHSO4+HCl

三大强酸中,盐酸和硝酸是挥发性酸,硫酸是不挥发性酸

③酸雨的形成与防治

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包括雨、雪、雾等降水过程,是由大量硫和氮的氧化物被雨水吸收而

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是化石燃料及其产品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的生产等产

生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SO2 H2SO3 H2SO4。在防治时可以开发新能源,对含硫燃料进行脱硫处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19、氮及其化合物

Ⅰ、氮气(N2)

a、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

b、分子结构:分子式——N2,电子式——,结构式——N≡N

c、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氮氮三键结合非常牢固,难以破坏,所以但其性质

①与H2反应:N2+3H2 2NH3

②与氧气反应:N2+O2========2NO(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有毒)

2NO+O2===2NO2(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溶于水气体,有毒)

3NO2+H2O===2HNO3+NO,所以可以用水除去NO中的NO2 两条关系式: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 Ⅱ、氨气(NH3)

a、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常用作制冷剂

b、分子结构:分子式——NH3,电子式——,结构式——H—N—H

c、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一水合氨) NH4++OH-,所以氨水溶液显碱性

②与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l,现象:产生白烟

d、氨气制备:原理:铵盐和碱共热产生氨气

方程式: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装置:和氧气的制备装置一样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

(注意:收集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减缓排气速度,收集较

纯净氨气)

验证氨气是否收集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收集满

干燥: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Ⅲ、铵盐

a、定义: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如Cl-、SO42-、CO32-)形成的化合物,如NH4Cl,NH4HCO3等

b、物理性质: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

c、化学性质:

①加热分解:NH4Cl===NH3↑+HCl↑,NH4HCO3===NH3↑+CO2↑+H2O

②与碱反应:铵盐与碱共热可产生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氨气,故可以用来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如:NH4NO3+NaOH===NH3↑

+H2O+NaCl,,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是实验室检验铵根离子的原理。

d、NH4+的检验:NH4++OH-===NH3↑+H2O。操作方法是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是否变蓝,如若变蓝则说明

有铵根离子的存在。

①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硝酸因为挥发HNO3产生“发烟”现象,故叫做发烟硝酸

②化学性质:a、酸的通性:和碱,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b、不稳定性:4HNO3=== 4NO2↑+2H2O+O2↑,由于HNO3分解产生的NO2溶于水,所以久置的硝酸会显黄色,只需向其中通入空气即可消除黄色

c、强氧化性:ⅰ、与金属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常温下Al、Fe遇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以用铝制或铁制的容器储存浓硝酸

ⅱ、与非金属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 d、王水:浓盐酸和浓硝酸按照体积比3:1混合而成,可以溶解一些不能溶解在硝酸中的金属如Pt、Au等

21、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①原子组成:

原子核中子原子不带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组成质子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

②原子表示方法:

A:质量数 Z:质子数 N:中子数 A=Z+N

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质子数多少,确定了质子数就可以确定它是什么元素

③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16O和18O,12C和14C,35Cl和37Cl

④电子数和质子数关系:不带电微粒:电子数==质子数

带正电微粒: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带负电微粒: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⑤1—18号元素(请按下图表示记忆)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⑥元素周期表结构

短周期(第1、2、3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2、8、8)

元周期(7个横行) 长周期(第4、5、6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18、18、32)

素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元素种类为26,若排满为32)

周主族(7个)(ⅠA—ⅦA)

期族(18个纵行,16个族) 副族(7个)(ⅠB—ⅦB)

表 0族(稀有气体族:He、Ne、Ar、Kr、Xe、Rn)

Ⅷ族(3列)

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

⑧元素周期律:

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

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

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

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所以在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金属性最强的是Fr (自然界中是Cs,因为Fr 是放射性元素)

判断金属性强弱的四条依据:

a、与酸或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以及释放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越剧烈则越容易释放出H2,金属性越强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c、金属单质间的相互置换(如:Fe+CuSO4==FeSO4+Cu)

d、原电池的正负极(负极活泼性>正极)

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三条依据:

a、与H2结合的难易程度以及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结合则越稳定,非金属

性越强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c、非金属单质间的相互置换(如:Cl2+H2S==2HCl+S↓)

注意:“相互证明”——由依据可以证明强弱,由强弱可以推出依据

⑨化学键: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共价键极性键

化学键非极性键

离子键

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的形式形成的化学键,一般由非金属元素与非

金属元素间形成。

非极性键:相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A—A型,如:H2,Cl2,O2,N2中存在非极性键

极性键: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A—B型,如:NH3,HCl,H2O,CO2中存在极性键

离子键:原子之间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一般由活泼的金属(ⅠA、ⅡA)与

活泼的非金属元素(ⅥA、ⅦA)间形成,如:NaCl,MgO,KOH,Na2O2,NaNO3中存在离子键

注:有NH4+离子的一定是形成了离子键;AlCl3中没有离子键,是典型的共

价键

共价化合物:仅仅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如:HCl,H2SO4,CO2,H2O等

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的化合物,如:NaCl,Mg(NO3)2,KBr,NaOH,NH4Cl

22、化学反应速率

①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v==△C/△t

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浓度:浓度增大,速率增大温度:温度升高,速率增大

压强:压强增大,速率增大(仅对气体参加的反应有影响)

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其他:反应物颗粒大小,溶剂的性质

23、原电池

负极(Zn):Zn—2e-==Zn2+

正极(Cu):2H++2e-==H2↑

①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a、有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者其中一个为碳棒)做电极,其中较活泼金属

做负极,较不活泼金属做正极

b、有电解质溶液

c、形成闭合回路

24、烃

①有机物

a、概念:含碳的化合物,除CO、CO2、碳酸盐等无机物外

b、结构特点:ⅰ、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一定形成四根共价键

ⅱ、碳原子可以和碳原子结合形成碳链,还可以和其他原子结合

ⅲ、碳碳之间可以形成单键,还可以形成双键、三键

ⅳ、碳碳可以形成链状,也可以形成环状

c、一般性质:ⅰ、绝大部分有机物都可以燃烧(除了CCl4不仅布燃烧,还可以用来灭火)

ⅱ、绝大部分有机物都不溶于水(乙醇、乙酸、葡萄糖等可以)

②烃:仅含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甲烷、乙烯、苯的性质见表)

③烷烃:

a、定义:碳碳之间以单键结合,其余的价键全部与氢结合所形成的链状烃称之为烷烃。因为碳的所有价键都已经充分利用,所以又称之为饱和烃

b、通式:CnH2n+2,如甲烷(CH4),乙烷(C2H6),丁烷(C4H10)

c、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加,状态由气态(1—4)变为液态(5—16)再变为固态(17及以上)

d、化学性质(氧化反应):能够燃烧,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同甲烷

CnH2n+2+(3n+1)/2O2 nCO2+(n+1)H2O

e、命名(习惯命名法):碳原子在10个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命名

④同分异构现象: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现象,称之为同分异构现象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物质之间称为同分异构体

如C4H10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3(正丁烷),CH3CHCH3(异丁烷)

甲烷乙烯苯

分子式 CH4 C2H4 C6H6

结构式

不作要求

结构

简式 CH4

CH2=CH2 或

电子式

不作要求

空间

结构正四面体结构平面型平面型(无单键,无双键,介于单、双键间特殊的键,大∏键)

物理

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煤道坑气的主要成分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有毒

化学

性质①氧化反应:

CH4+2O2 CO2+2H2O

②取代反应:

CH4+Cl2 CH3Cl+HCl

①氧化反应: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C2H4+3O2 2CO2+2H2O

②加成反应:

CH2=CH2+Br2

③加聚反应:

nCH2=CH2 —CH2—CH2—

产物为聚乙烯,塑料的主要成份,是高分子化合物①氧化反应:

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2C6H6+15O2 12CO2+6H2O

②取代反应:

a.与液溴反应:

+Br2 +HBr

b.与硝酸反应:

+HO-NO2 +H2O

③加成反应:

+3H2 (环己烷)

用途可以作燃料,也可以作为原料制备氯仿(CH3Cl,麻醉剂)、四氯化碳、炭黑等石化工业的重要原料和标志,水果催熟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制造塑料,合成纤维等有机溶剂,化工原料

注: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有上有下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两端的原子与其他原子直接相连的反应:只上不下

芳香烃——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称为芳香烃。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易取代,难加成)。

25、烃的衍生物

①乙醇:

a、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易挥发的液体,可和水以任意比互溶,良好的溶剂

b、分子结构:分子式——C2H6O,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官能团——羟基,—OH

c、化学性质:ⅰ、与活泼金属(Na)反应:

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

ⅱ、氧化反应:燃烧:C2H5OH+3O2 2CO2+3H2O

催化氧化:2CH3CH2OH+O2 2CH3CHO+2H2O

ⅲ、酯化反应: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金属物理通性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金属物理通性 一、单选题 1.科学家将液态的金属镓(Ga)充入碳纳米管中,发明出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该温度计通过电子显微镜进行读数,精确度较高,其测量范围在18℃~49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纳米管中的镓为液体 B.金属镓的体积在10℃~500℃之间随温度的变化比较均匀 C.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0℃~500℃之间随温度的变化很小 D.Al(OH)3、Ga(OH)3均是两性氧化物 2.下列关于金属单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金属都具有良好的传热性和导电性 C.大多数金属都具有延展性 D.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但差异较大 3.金属原子一般具有的结构 ..特点是() A.有金属光泽,能导电,有延展性B.最外层电子个数少,容易失去C.熔点和沸点较低D.核外电子个数少,容易失去 4.从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看,先是青铜器时代,后是铁器时代,而铝的利用只是近百年的事,造成这个先后顺序事实的最主要因素是() A.金属的导电性B.金属的延展性 C.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D.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5.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 B.金属具有导电、导热和延展性 C.金属都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密度 D.金属都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6.某合金与铁的物理性质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还知该合金耐腐蚀、强度大。从以上性能看,该合金不适合作( ) A.导线B.门窗框C.炉具D.飞机外壳7.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一般都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 B.金属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熔点 C.所有金属都是固态 D.金属单质都能与稀H2SO4反应产生H2 8.下列性质中体现了金属物理通性的是() A.铜能导电传热、有延展性B.铝常温下不溶于浓硝酸 C.铁能够被磁铁磁化D.钠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9.金属原子一般具有的特点是() A.有金属光泽,能导电,有延展性 B.熔点和沸点较低 C.最外层电子个数少,容易失去 D.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10.金属的使用是人类拓展自身能力的标志之一。人类利用几种常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金、铜、铁、铝,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 A.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B.金属的熔沸点高低 C.金属的活泼性强弱D.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二、综合题 1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1)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的____________性;工业上制造热交换器、散热器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____性。 (2)铝条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片刻后取出洗净,立即浸入硝酸汞溶液中,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出铝条用滤纸吸干,在空气中铝条表面慢慢长出整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该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实验展开研究。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对“铝热反应”的现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过程 【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铁的性质。 【学生】探究、回顾。 【学生探究】教材P38 思考与交流 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引导学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钠 【板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金属钠(Na)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探究钠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教材P39实验3-1) 【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问题】刚才切开钠时看到银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泽,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探究,推导出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3.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1)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

金属的通性

金属的通性:导电、导热性,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一般情况下除Hg外都是固态 12、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①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如Hg、Ag ②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如Fe、Sn、Pb等 ③电解法:适用于活泼金属,如K、Na、Al等(K、Ca、Na、Mg都是电解氯化物,Al 是电解Al2O3) 13、铝及其化合物 Ⅰ、铝 ①物理性质:银白色,较软的固体,导电、导热,延展性 ②化学性质:Al—3e-==Al3+ a、与非金属:4Al+3O2==2Al2O3,2Al+3S==Al2S3,2Al+3Cl2==2AlCl3 b、与酸: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常温常压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c、与强碱:2Al+2NaOH+2H2O==2NaAlO2(偏铝酸钠)+3H2↑ (2Al+2OH- +2H2O==2AlO2-+3H2↑) 大多数金属不与碱反应,但铝却可以 d、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 Ⅱ、铝的化合物 ①Al2O3(典型的两性氧化物) a、与酸:Al2O3+6H+==2Al3++3H2O b、与碱:Al2O3+2OH-==2AlO2-+H2O ②Al(OH)3(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具有吸附作用 a、实验室制备:AlCl3+3NH3?H2O==Al(OH)3↓+3NH4Cl, Al3++3NH3?H2O==Al(OH)3↓+3NH4+ b、与酸、碱反应:与酸 Al(OH)3+3H+==Al3++3H2O 与碱 Al(OH)3+OH- ==AlO2-+2H2O ③KAl(SO4)2(硫酸铝钾) KAl(SO4)2?12H2O,十二水和硫酸铝钾,俗名:明矾 KAl(SO4)2==K++Al3++2SO42-,Al3+会水解:Al3++3H2O Al(OH)3+3H+ 因为Al(OH)3具有很强的吸附型,所以明矾可以做净水剂 14、铁 ①物理性质:银白色光泽,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能被磁铁吸引。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铝,排第四。 ②化学性质: a、与非金属:Fe+S==FeS,3Fe+2O2===Fe3O4,2Fe+3Cl2===2FeCl3 b、与水:3Fe+4H2O(g)===Fe3O4+4H2

金属键和金属晶体结构理论

金属键和金属晶体结构理论 在高中化学课本“金属键”一节中,简略地讲了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和金属晶体的圆球密堆积结构。在本节中将介绍这两种理论的有关史实,并对理论本身进一步加以阐述。 一、金属键理论及其对金属通性的解释 一切金属元素的单质,或多或少具有下述通性:有金属光泽、不透明,有良好的导热性与导电性、有延性和展性,熔点较高(除汞外在常温下都是晶体),等等。这些性质是金属晶体内部结构的外在表现。 金属元素一般比较容易失去其价电子变为正离子,在金属单质中不可能有一部分原子变成负离子而形成离子键。由于X射线衍射法测定金属晶体结构的结果可知,其中每个金属原子与周围8到12个同等(或接近同等)距离的其它金属原子相紧邻,只有少数价电子的金属原子不可能形成8到12个共价键。金属晶体中的化学键应该属于别的键型。 1916年,荷兰理论物理学家洛伦兹(Lorentz.H.A.1853-1928)提出金属“自由电子理论”,可定性地阐明金属的一些特征性质。这个理论认为,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失去其价电子成为正离子,正离子如刚性球体排列在晶体中,电离下来的电子可在整个晶体范围内在正离子堆积的空隙中“自由”地运行,称为自由电子。正离子之间固然相互排斥,但可在晶体中自由运行的电子能吸引晶体中所有的正离子,把它们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模型。 根据上述模型可以看出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这个模型可定性地解释金属的机械性能和其它通性。金属键是在一块晶体的整个范围内起作用的,因此要断开金属比较困难。但由于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原子排列方式简单,重复周期短(这是由于正离子堆积得很紧密),因此在两层正离子之间比较容易产生滑动,在滑动过程中自由电子的流动性能帮助克服势能障碍。滑动过程中,各层之间始终保持着金属键的作用,金属虽然发生了形变,但不至断裂。因此,金属一般有较好的延性、展性和可塑性。 由于自由电子几乎可以吸收所有波长的可见光,随即又发射出来,因而使金属具有通常所说的金属光泽。自由电子的这种吸光性能,使光线无法穿透金属。因此,金属一般是不透明的,除非是经特殊加工制成的极薄的箔片。关于金属的良好导电和导热性能,高中化学课本中已用自由电子模型作了解释。 上面介绍的是最早提出的经典自由电子理论。1930年前后,由于将量子力学方法应用于研究金属的结构,这一理论已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在金属的物理性质中有一种最有趣的性质是,包括碱金属在内的许多金属呈现出小量的顺磁性,这种顺磁性的大小近似地与温度无关。泡利曾在1927年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正是这一探讨开辟了现代金属电子理论的发展。它的基本概念是:在金属中存在着一组连续或部分连续的“自由”电子能级。在绝对零度时,电子(其数目为N个)通常成对地占据N/2个最稳定的能级。按照泡利不相容原理的要求,每一对电子的自旋方向是相反的;这样,在外加磁场中,这些电子的自旋磁矩就不能有效地取向。 当温度比较高时,其中有一些配对的电子对被破坏了,电子对中的一个电子被提升到比较高的能级。未配对的电子的自旋磁矩能有效地取向,所以使金属具有顺磁性。(前一节中介绍价键理论的局限性时已指出,顺磁性物质一般是具有自旋未配对电子的物质。)未配对电子的数目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多;然而,每个未配对电子的自旋对顺磁磁化率的贡献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对这二种相反的效应进行定量讨论,解释了所观察到的顺磁性近似地与温度无关。 索末菲与其他许多研究工作者,从1928年到30年代广泛地发展了金属的量子力学理论,建立起现代金属键和固体理论──能带理论,可以应用分子轨道理论去加以理解。(可参看大学《结构化学》教材有关部分) 二、等径圆球密堆积模型和金属单质的三种典型结构 在高中化学课本“金属键”一节中,讲到金属晶体内原子的排列,好象许多硬球一层一层地紧密地堆积在一起,形成晶体。课本中还画出了示意图。所谓等径圆球紧密堆积,就是要把许多直径相同的圆球堆积起来做到留下的空隙为最小。

《金属键金属晶体》参考教案

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理性质 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晶体模型和金属键的本质 2.认识金属键与金属物理性质的辨证关系 3.能正确分析金属键的强弱 4.结合问题讨论并深化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共性 5.认识合金及其广泛应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金属键的概念及金属的物理性质 【引入】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是什么组成了我们的世界呢? 学生回答:物质 讲述:对!我们的自然世界是有物质组成的,翻开我们的化学课本的最后一页我们可以看到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不论冬天美丽的雪花,公路上漂亮的汽车。包括你自己的身体都是有这些元素的一种或几种构成的。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认识一下占周期表中大多数的金属。 【板书】§3-1-1 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大家都知道晶体有固定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水、干冰等都属于分子晶体,靠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金刚石、金刚砂等都是原子晶体,靠共价键相互结合,那么我们所熟悉的铁、铝等金属是不是晶体呢?它们又是靠什么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呢? 【展示】几种金属的应用的图片,有金属导线(铜或铝)、铁丝、镀铜金属片等,并将铁丝随意弯曲,引导观察铜的金属光泽。叙述应用部分包括电工架设金属高压电线,家用铁锅炒菜,锻压机把钢锭压成钢板等。 【讨论】请一位同学归纳,其他同学补充。 1、金属有哪些物理共性? 2、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原子半径和电离能?金属单质中金属原子之间怎

样结合的? 【板书】一、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等。 二、金属键 【动画演示并讲解】金属原子的电离能低,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阳离子整体共同整体吸引自由电子而结合在一起。这种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就叫做金属键。金属晶体的组成粒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金属离子通过吸引自由电子联系在一起, 形成金属晶体.经典的金属键理论把金属键形象地描绘成从金属原子上“脱落”下来的大量自由电子,金属原子则“浸泡”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之中。金属键的形象说法: “失去电子的金属离子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 金属键的特征是成键电子可以在金属中自由流动,使得金属呈现出特有的属性在金属单质的晶体中,原子之间以金属键相互结合。金属键是一种遍布整个晶体的离域化学键。这种键既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 【板书】1.构成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2.金属键: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的相互作用 3、成键特征:自由电子被许多金属离子所共有;无方向性、饱和性【板书】三、金属键对金属通性的解释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用金属键理论来解释金属的特性?请一位同学归纳,其他同学补充。 【板书】1.金属导电性的解释 在金属晶体中,充满着自由电子,而自由电子的运动是没有一定方向的,但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自由电子就会发生定向移动,因而形成电流,所以金属容易导电。 【强调】:金属受热后,金属晶体中离子的振动加剧,阻碍着自由电子的运动。所以温度升高导电性下降。 2. 金属导热性的解释 金属容易导热,是由于自由电子在热的作用下与金属原子频繁碰撞从而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第一部分 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通性

金属通性 一、金属通性: 1、金属分类: (1)冶金工业:黑色金属:Fe、Cr、Mn 有色金属:除Fe、Cr、Mn外的金属 (2)密度:重金属:密度>4.5g/ cm-3 轻金属:密度<4.5g/cm-3 (3)地壳含量:常见金属:Na、Mg、Al、Fe、Cu、Ag等 稀有金属:不常见的金属,如铌、锆等 2、物理通性:(固态属金属晶体) (1)金属光泽(多银白,少有色Cu、Au:); (2)导热、导电、延展性; (3)熔、沸点有高有低:最高:W;最低:Hg 硬度有高有低:最硬:Cr;最软:碱金属 密度有大有小:最大:Os(锇);最轻:Li 【说明】:金属原子价电子较少,易失电子成为自由电子和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是金属导热性和导电性的直接原因;金属中存在着自由电子和金属阳离子之间的作用(金属键),是其具备延展性的根本原因。 3、化学通性: 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易被非金属、酸、氧化性酸等氧化剂氧化。

不同:还原性的强弱(元素周期表、金属活动顺序表)、失电子的多少(化合价) 主族金属的价电子只有最外层电子,无变价:0,最高正价; 过渡金属的价电子有最外层、次外层、甚至倒数第三层电子,多变价: 如:Fe主要有:0、+2、+3;Cu主要有:0、+1、+2 4、合金: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形成条件:组成物质:≥2种(至少一种是金属) 形成:熔合(融化后的混合,达到原子状态的混合) (3)物理性质:①是混合物 ②仍具金属通性 ③合金熔点低于各组分熔点(如生铁熔点低于纯铁;钠钾呈液态) ④合金硬度一般高于各组分硬度。如Mg、Al合金(保险丝很软) (4)常见合金: ①钢:含适量C的Fe ②Mg、Al合金:机械强度大,密度小

人教高一化学课堂笔记:金属的通性

金属的通性 化合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元素以单质的形态存在 除金、铂等少数极不活泼金属外,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自然界中铝最多,其次铁、钙、钠。 物理通性: a.常温下,汞——液体,其他——固体。 b.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金铜除外) c.金属粉末多为黑色,铝粉还是银白色。 d.大多数金属有延展性,可被抽成丝或压成片,金的延展性最好。 e.合金硬度比各金属成分的大,熔点一般比各金属成分的低。f.金属一般是电和热的良导体。银和铜的导电传热性能最好。铝的导电性能也很好。铜和铝常作为输电线。 化学通性: a.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 b.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 c.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 d.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 e. 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 一、金属与非金属反应 [探究实验1] 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思考:钠具有怎样的性质。 (1、)保存在煤油中---密度比煤油大 (2、)小刀切割----质地软、硬度小 (3、)新切开钠表面的颜色与光泽:银白色,有金属光泽--与大多数金属一样 (4、)在空气中的变化:易变暗--易在空气中反应 1、钠与氧气反应 (1)常温下反应4Na + O2 == 2Na2O (白色) 钠必须保存在隔绝空气(水)环境中。实验室将钠保存在煤油里和石蜡油中,目的是防止钠被氧化成Na2O,钠被长时间氧化后,会生成Na2O2(Na2O2比Na2O稳定);同时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 (2)加热后反应[探究实验2] 把钠放在蒸发皿上加热。观察加热过程中的现象。 现象: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说课说课稿

平顶山市教育系统2012年度教学技能竞赛 人教版选修3《离子晶体》说课稿 课前说课设计 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王俊超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离子晶体》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中的第四节。 教材直接给出氯化钠和氯化铯的晶胞,接下来在科学探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影响离子晶体配位数的几何因素,并引入电荷因素和键性因素,并以氟化钙为例详细讲述电荷因素对配位数的影响,接下来讲述离子晶体物理性质的特点,为引入晶格能做好铺垫。第二部分介绍了晶格能的定义,并用表格的形式展示了一些物质的晶格能,旨在让学生根据表格总结出影响晶格能大小的因素。课本通过两个科学视野,简略介绍了晶格能的应用。 2.教材的特点 (1)从知识角度看,是对晶体类型的完善 晶体包括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和混合型晶体。离子晶体是涉及到的最后一种类型的晶体。 化学作用力包含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化学键包含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并且这几种作用力都是电性作用。其他作用力的强弱在之前都进行了系统学习,本节介绍衡量离子键强弱的因素晶格能,并且通过表格形式介绍其大小由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决定。 (2)从教材的呈现方式看,采用螺旋式组织结构编写 教材内容在不同阶段逐步扩大范围,加深程度,按照螺旋式结构编写,并非一步到位。 在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中初步学习了离子键的概念及离子化合物等知识;在本章第一节中详尽的介绍了晶体的分类、晶胞,着重介绍了用分摊法求平均每个晶胞中所包含的微粒个数。在学习以上知识之后,及时学习“离子晶体”顺理成章。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对均摊法的学习进行巩固,并逐步深化,既体现了教材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编排意图,又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既分散了难点,让学生分期“消化”,又减轻了负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3)从育人价值功能看,是电化学理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教材先讲晶格能大小比较等知识,在接下来科学视野中,介绍了晶格能的应用。不难看出,这样的安排是将前面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在具体环境中进行实践应用的过程。 我们学习化学知识,很重要的就是通过对其理论的探究,来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对碳酸盐的稳定性,岩浆的晶出规则,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水平上,缺乏对现象背后本质的认识。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时的划分 遵循化学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为了保持本节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便于学生课后复习,结合高二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利用两个课时完成对本节的进

高中化学 专题3 第1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第1课时 金属键与金属特性教案 苏教版选修3

第1课时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金属键的概念,理解金属键的本质和特征,能利用金属键解释金属单质的某些性质,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2.能结合原子半径、原子化热解释、比较金属单质性质的差异,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金属键 1.概念:指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成键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3.特征: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4.存在:存在于金属单质和合金中。 自由电子不是专属于某个特定的金属阳离子,即每个金属阳离子均可享有所有的自由电子,但都不可能独占某个或某几个自由电子,电子在整块金属中自由运动。 例1下列关于金属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两种带异性电荷的微粒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其实质与离子键类似,也是一种电性作用 B.金属键可以看作是许多原子共用许多电子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有方向性和饱和性C.金属键是带异性电荷的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故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D.构成金属键的自由电子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中做自由运动 答案 B 解析从基本构成微粒的性质看,金属键与离子键的实质类似,都属于电性作用,特征都是无方向性和饱和性;自由电子是由金属原子提供的,并且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内运动,为整个金属的所有阳离子所共有,从这个角度看,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例2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阳离子的物质是( ) A.氯化钠B.金刚石 C.金属铝D.氯气 答案 C 解析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既含阳离子又含阴离子;金属铝中含有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金刚石由原子组成,氯气由分子组成,都不含阳离子,故C正确。 易误提醒

高中化学备课参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金属键金属晶体 一、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1.金属键 ⑴定义:在金属单质晶体中,使金属原子相互结合的强烈作用(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金属键. ⑵形成:金属原子的部分或全部外围(一般指最外层或次外层)电子因受原子核的吸引力较弱而从原子上“脱落”下来,形成自由移动的电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金属阳离子,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⑶成键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⑷存在:金属单质或合金中 ⑸特征: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⑹ ? ? ? 金属阳离子 影响因素: 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 一般规律:金属阳离子的半径越小、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越多,金属键越强. ⑺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金属键越强,金属晶体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 2.金属特性 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易导电、导热,具有延展性等,导致它们共性的原因是金属晶体中都含有金属键. ⑴导电性: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作定向移动,因而形成电流,所以金属容易导电. ⑵导热性:当金属某部分受热时,该区域的电子运动加剧,通过碰撞,电子把能量传递给金属原子或离子.这样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递到温度低的区域,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⑶延展性: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各原子层就会发生相对滑动,但不会改变原来的排列方式,金属键并没有被破坏,所以虽然发生了形变但不会断裂.因此,金属都有良好的延展性. ⑷金属之最(物理性质):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最低的是Hg(汞);硬度最大的是Cr (铬);密度最大的金属是Os(锇),最小的是Li(锂). 3. 电子气理论 经典的金属键理论叫做“电子气理论”.它把金属键形象地描绘成从金属原子上“脱落”下来的大量自由电子形成可与气体相比拟的带负电的“电子气”,金属原子则“浸泡”在“电子气”的“海洋”之中. 二、金属晶体 1.定义:通过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即金属键)形成的单质晶体,叫做金属晶体. 2.晶体:通过晶体得到的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都有固体的熔点,而非晶体一般无规则几何外形,无固定熔点. 3.晶胞:从晶体中“截取”出来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部分,能够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基本重复单位.

《金属键 金属晶体》教案1

《金属键金属晶体》教案 ●课标要求 1.知道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2.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 ●课标解读 1.知道金属键的本质,能正确比较金属键的强弱。 2.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导电、导热、延展性等。 3.知道常见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方式。 ●教学地位 本课时内容是化学键和晶体结构的一部分。化学键和晶体结构是高考命题的基础内容,每年高考试题中都有所体现。 ●新课导入建议 当白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表面时,一部分波长的光被物体吸收,一部分波长的光被物体反射出来。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颜色,被反射的光波是什么颜色的,物体就是什么颜色。如三氧化二铬反射绿光,它就是绿色的,硫磺反射黄光,它看上去就是黄色的。若物体将全部波长的光都吸收,它就是黑色的,若全部都反射,则为白色。 大多数金属都能反射所有波长的光,因此绝大多数金属(除金呈黄色、铜呈赤红、铯呈浅黄、铋呈淡红、铅呈淡蓝以外)都呈现银白色光泽。金属的光泽只有在整块时才能表现出来,粉末状时,除个别金属(例如镁铝)外,大部分金属都呈灰色或黑色。 金属除具有金属光泽外,还有哪些共同的性质呢?让我们一块走进“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自学教材P32~37。 完成[课前自主导学]?步骤1:引入新课? 步骤2:从金属原子结构的视角去认识金属键的本质? 步骤3:引导学生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特性 ? 步骤7:学生课堂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并师生进行交流。??步骤4:(1)通过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知道影响金属键强弱的主要因素; (2)通过[探究1],学会比较金属熔沸点高低,硬度大小的方法。 ?

高一化学方程式 金属的性质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归纳与整理(化学方程式练习)一、钠及钠的化合物 (一)钠 1、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 2、在空气中加热钠 3、钠与水反应 4、钠与盐酸反应: 5、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二)氧化钠 1、氧化钠与水反应: 2、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三)过氧化钠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3、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四)氢氧化钠 1、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2、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3、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4、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5、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6、硫酸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五)碳酸钠 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2、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 3、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4、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六)碳酸氢钠 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3、碳酸钠与氢氧化钠反应: 1

(一)铝 1、铝与盐酸反应 2、铝与稀硫酸反应 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铝与氧气反应 5、铝与硫反应: 6、铝与氯气反应: 7、铝和氧化铁反应: 8、铝和二氧化锰反应: 9、铝与硝酸汞溶液反应: (二)氧化铝 1、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2、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三)氢氧化铝 1、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2、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四)氯化铝、硫酸铝 1、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氯化铝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氯化铝与氨水反应 4、硫酸铝溶液与氨水反应 5、硫酸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

(一)铁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铁在氯气中燃烧 3、铁与硫反应 4、铁与水蒸气反应: 5、铁与稀盐酸反应 6、铁与稀硫酸反应 7、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8、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二)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 1、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2、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 3、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4、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铁 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三)氯化铁、硫酸铁 1、氯化铁与铁反应 2、硫酸铁与铁反应: 2、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氯化铁溶液与硫氰化钾反应: (四)氯化亚铁、硫酸亚铁 1、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 2、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硫酸亚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五)氢氧化铁 1、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2、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六)氢氧化亚铁 1、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氧化 2、氢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3

C4 金属的通性及金属材料

C4 金属的通性及金属材料 8.[2014·浙江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8.B[解析] 金属汞洒落后,对于无法收集的应加硫黄粉使其转化为极难溶于水的HgS,A项错误;乙酸乙酯是非电解质,它不能导电,它的水解产物乙酸是电解质(弱酸),溶液能导电,B项正确;当称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时,造成所配制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的浓度偏小,则所消耗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的体积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大,C项错误;许多氨基酸也能与茚三酮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沉淀,D项错误。 9.[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9.B[解析] 氢气能夺取灼热的CuO中的氧,使固体质量减小,A项错误;Na2O2粉末能夺取二氧化碳中相当于CO的成分形成Na2CO3,固体质量增加,B项正确;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反应前后均是固体,固体质量不变,C项错误;锌粒投入Cu(NO3)2溶液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锌置换出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铜,固体质量减小,D项错误。 7.[2014·广东卷] 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B.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3-1金属化学性质的通性与铝的特性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1 金属化学性质的通性与铝的特性 【学习目标】 1.了解钠、铝、铁等与氧气、水、酸、碱、盐溶液的反应情况。 2.体会物质性质的共性和个性。 【活动过程】 活动一:探究金属具有的共同化学性质 1.根据与金属反应物质的类型,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写出能体现这一分类的你所熟悉的化学方程式,若为离子反应,写出其离子方程式。 ⑴与O2(非金属)反应⑵与酸反应⑶与盐反应 2.画出钠、镁、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推测,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变化和表现出的共同性质。 活动二:实验探究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 1 ⒉探究铝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

活动三:实验探究金属钠、铁与水的反应 1 2.探究高温下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酒精灯应先在放湿棉花的位置上加热一会儿,待试管底部温度略高,且有部分水形成蒸气时,再将酒精灯移至放铁粉的位置加热,加热一会儿后再将导管插入到肥皂水中。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结束时,应如何操作? 火柴

点燃 ⑵点燃导管口放出的气体有何现象? 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四:实验探究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节日充氢气球的氢气从何而来?请你利用下列实验用品,寻找最佳制取方案。 实验用品:废铝片、6mol/L 稀盐酸、3mol/L 稀硫酸、6mol/L 氢氧化钠溶液、试管等。 2.实际上,人们常采用烧碱与铝反应制得氢气,而不采用铝与盐酸反应制氢气。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活动五:体会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H 2 + Cl 2 ==== 2HCl 化学计量数之比: 1 : 1 : 2 物质微粒数之比: 1 : 1 : 2 扩大N A 倍: N A : N A : 2 N A 物质的量之比: 1mol : 1mol : 2mol 标况下体积之比: 22.4L : 22.4L : 22.4L 相同条件下气 体体积之比: 1 : 1 : 2 (例题)将50gCaCO 3与足量盐酸反应,理论上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在标准状况 下得到CO 2的体积是多少? 解: CaCO 3 + 2HCl====CaCl 2+CO 2↑+H 2O 1 mol 2mol 1 mol 0.5mol n (HCl) n (CO 2)

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通性

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通性 考纲点击: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1)掌握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一、物理性质 考情播报 在高考中该部分知识的主要题型是直接考查常见无机物性质及其应用的选择题和以常见无机物的知识作为载体综合考查有关概念、理论、实验和计算的非选择题。 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中侧重考查铁、铝、钠、铜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的性质及其应用。 二、近三年来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试题 10、(2011年广东)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10、(2012年广东)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 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D.实验室用NH4Cl 和Ca(OH)2制备NH3 12、(2012年广东)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陈述I 陈述II A SO2有漂白性SO2可是溴水褪色 B SiO2有导电性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D Fe3+有氧化性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10、(2013年广东)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叙述Ⅰ叙述Ⅱ A NH4Cl为强酸弱碱盐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 B Fe3+具有氧化性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 C 溶解度:CaCO3 < Ca(HCO3)2溶解度:Na2CO3 < NaHCO3 D SiO2可与HF反应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32.(2011年广东)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 (注:NaCl熔点为801℃;AlCl3在181℃升华) (1)精炼前,需清除坩埚表面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①和② 32.(2012年广东)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主要成分有和以及未溶杂卤石。 (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3)“除杂”环节中,先加入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32.(2013年广东)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下的:

高中化学专题3.1金属键与金属特性教案

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典型例题】 1.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 A.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D.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2.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A.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 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 B.原子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 C.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 D.分子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含有其他化学键 【课后练习】 1.下列叙述中,可以肯定是一种主族金属元素的是() A.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的一种金属 B.熔点低于100℃的一种金属 C.次外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的一种金属 D.除最外层,原子的其他电子层电子数目均达饱和的一种金属 2.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主要存在() A.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B.金属原子之间的作用 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D.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3.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与金属晶体结构无关的是() A.导电性B.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延展性D.硬度 4.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的碰撞中有能量传递,可以用此来解释的金属的物理性质是()

A.延展性B.导电性 C.导热性D.硬度5.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的是()A.易导电 B.易导热 C.有延展性D.易锈蚀 6.试比较下列金属熔点的高低,并解释之。 (1)Na、Mg、Al (2)Li、Na、K、Rb、Cs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