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庆市实验学校2016届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重庆市实验学校2016届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重庆市实验学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大豆磨浆

B.

西瓜榨汁

C.

蛋糕切块

D.

木瓜酿酒

2.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O B.H2O2C.O2D.O2﹣

3.下列物质中,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氢氧化钠 D.大理石

4.夏季汽车轮胎容易发生爆炸,这是因为轮胎内的气体分子()

A.体积增大 B.质量增大 C.间隔增大 D.个数增多

5.Na2SO4、K2SO4等硫酸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6 B.+4 C.0 D.﹣2

6.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铁粉作食品保鲜剂 B.浓硫酸做干燥剂

C.液氮作冷冻剂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7.关于电解水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数目不变B.水分子体积改变

C.原子种类不变 D.分子种类不变

8.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烧碱去除油污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C.用自来水洗手 D.用汽油清洗油污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 D.

10.“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21*cnjy*com

A.电解水:2H2O2H2↑+O2↑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 H2+CO

C.太阳光分解水:2H2O2H2↑+O2↑

D.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4+H2O CO+3H2

11.下图是身边一些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A.厕所清洁剂B.酱油 C.牛奶 D.厨房清洁剂

12.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 除去CO中的少量H2O和CO2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a2CO3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K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D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用磁铁吸引

A.A B.B C.C D.D

13.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升温到60℃B.恒温蒸发部分水

C.加入一定量的水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固体

14.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有单质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

15.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转化流程如图所示:已知MFe2Ox中Fe为+3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出处:21教育名师】

A.SO2是大气污染物B.SO2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Y的数值为4 D.SO2发生了分解反应

16.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某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至b段对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

C.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

D.a至d段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小题,共20分)

17.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1)2个氮原子;

(2)硫酸铁中的阳离子.

18.化学实验室要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A、B、C,并设计了如图流程:

(1)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2)金属C是,操作a的名称是.

(3)已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显+2价,请写出步骤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9.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填字母,下同)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3)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如图是CO2参与的一种“碳转化”.

①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O 2+6H2═C2H4+4.21*cnjy*com

②将CO2通入Na2CO3溶液中,只生成Na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0.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色;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填序号);

(4)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

21.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

A、矿泉水

B、蒸馏水

C、雨水

D、自来水

(2)如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3)我国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标准为:

感官指标化学指标细菌指标

水质无色无味澄清pH6.5﹣8.5 细菌总数<100个/ml等

测定水样的酸碱度可选用(填字母).

A、酚酞溶液

B、石蕊溶液

C、PH试纸

(4)利用氯化钠制备碳酸钠的同时可以得到氯化铵,如表为氯化铵的溶解度:

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①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铵固体或改变温度,得到如图2相应的溶液A~E.溶液D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E中析出晶体g.

②将盛有溶液E的小烧杯放入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向大烧杯内加入NaOH固体,小烧杯内的固体溶解,原因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2b463453.html,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22.小明参观某盐场,带回来一些盐田中盐堆旁的水样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观察到自己带回的水样有些浑浊,要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应采用的方法

是 .操作时应选择的仪器是玻璃棒、(填如图1序号) ,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2)小明想从操作(1)后的澄清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操作时应选择的仪器是(填如图2序号) .

23.资料表明:在不同温度下,CO 可将Fe 2O 3还原Fe 、Fe 3O 4中的一种或两种. 为探究温度对该反应产物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Ⅰ.Fe 3O 4与盐酸反应,得到FeCl 2和FeCl 3的混合溶液

Ⅱ.用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FeCl 2和FeCl 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FeCl 2溶液 FeCl 3溶液 加入Fe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成浅绿色 加试剂A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过程】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用酒精灯和酒精喷灯作为热源进行CO 还原Fe 2O 3的实验,检验得到的黑色固体的成分,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与解释

①取少量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 稀盐酸

②向步骤①所得的溶液中,滴加试剂A

甲组: 固体溶解,无气泡冒出

加试剂A 后,溶液变成红色 黑色固体的成分是 , 甲组用CO 还原Fe 2O 3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乙组:

固体溶解, ; 加试剂A 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黑色固体的成分是Fe

【实验反思】

(1)结合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温度会影响反应的产物

b.试剂A用于检验FeCl3溶液

c.进行CO还原Fe2O3的实验时,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

d.得到的黑色固体的质量一定小于参加反应的Fe2O3的质量

(2)有人认为乙组的实验结论有欠缺,你是否认同此观点,其理由是.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7分)

24.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含量,某同学称取20g黄铜(含铜和锌)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9.6%的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稀硫酸100g,求: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2)将反应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87.4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6年重庆市实验学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大豆磨浆

B.

西瓜榨汁

C.

蛋糕切块

D.

木瓜酿酒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进行分析判断.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大豆磨浆过程只是将大豆中的汁液磨出来,并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西瓜榨汁只是将西瓜中的汁液榨出来,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蛋糕切块将是将蛋糕的形状变了,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木瓜酿酒产生新物质酒精,是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O B.H2O2C.O2D.O2﹣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由分子的概念可知,分子的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分子.

故选C.

【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分子定义的理解应用,准确把握、理解分子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物质中,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氢氧化钠 D.大理石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A、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判断即可.

B、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判断.

C、根据氢氧化钠吸水潮解和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判断.

D、根据大理石的性质来分析判断判断.

【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常会因为挥发导致溶液变稀,故应密封保存.

B、浓硫酸有吸水性,不密封保存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被稀释,故应密封保存.

C、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且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

D、常温下大理石化学性质较稳定,它在空气中一般不会发生改变,不需要密封保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保存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4.夏季汽车轮胎容易发生爆炸,这是因为轮胎内的气体分子()

A.体积增大 B.质量增大 C.间隔增大 D.个数增多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夏天温度高,分子间的间隔要增大,据此解答.

【解答】解:夏天温度高,分子间的间隔要增大,故会使轮胎发生爆胎,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基本性质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

5.Na2SO4、K2SO4等硫酸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6 B.+4 C.0 D.﹣2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Na2S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6.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铁粉作食品保鲜剂 B.浓硫酸做干燥剂

C.液氮作冷冻剂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铁粉作食品保鲜剂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和水,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A正确;

B、浓硫酸做干燥剂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B错;

C、液氮作冷冻剂是利用液氮气化吸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A.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7.关于电解水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数目不变B.水分子体积改变

C.原子种类不变 D.分子种类不变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分子数目会减少进行解答;

B、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被破坏进行解答;

C、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进行解答;

D、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进行解答.

【解答】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分子数目会减少,故A错误;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被破坏,故B错误;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所以没有新的原子生成,故C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生成了新的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熟记化学变化的实质以及电解水的实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8.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烧碱去除油污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C.用自来水洗手 D.用汽油清洗油污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乳化作用的定义分析:洗洁精、洗衣粉等这样的能使乳浊液变成稳定的混合物的物质称为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解答】解:

A、用烧碱去除油污是利用了为烧碱能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是利用乳化作用.

C、用自来水洗手,使附着在手上的泥土等污物与水形成溶液或浊液而被冲洗掉,不属于乳化作用,故选项错误.

D、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选项不是利用乳化作用.

故选:B.

【点评】常见的洗涤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等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过程中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 D.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称量器-托盘天平;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

B、过滤实验要用玻璃棒引流;

C、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要注意左物右码;

D、根据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的操作要领作出判断与选择.

【解答】解:A、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用外焰加热灯,故A正确;

B、过滤实验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无玻璃棒引流,故B错误;

C、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要左物右码,故C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入试剂时,胶头滴管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所以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故D错误.

故选项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胶头滴管、托盘天平等的使用方法.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10.“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A.电解水:2H2O2H2↑+O2↑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 H2+CO

C.太阳光分解水:2H2O2H2↑+O2↑

D.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4+H2O CO+3H2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专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低碳经济”就是节约能源,减少碳的排放,判断制备氢气最节能的方法就是看反应条件,如果不需要消耗地球上的能源就是最节能的.

【解答】解:A、电解水需要消耗电能,故不是最节能的方案.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需要高温,故不节约能源.

C、太阳光分解水不需要消耗地球能源,只需太阳光和催化剂即可,是最节约能源的方案.

D、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需要高温,故不节约能源.

故选:C.

【点评】在化学反应条件里,高温、加热、通电等条件都是需要消耗能源的,都不利于节能减排.

11.下图是身边一些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A.厕所清洁剂B.酱油 C.牛奶 D.厨房清洁剂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解答本题依据是溶液显酸性、碱性、中性的条件,溶液的pH<7时显酸性,pH=7时显中性,pH>7时显碱性,其中呈碱性的物质其pH>7.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答】解:溶液的pH<7时显酸性,pH=7时显中性,pH>7时显碱性,其中呈碱性的物质其pH >7.结合图示由所提供的答案中物质可知,只有厨房清洁剂pH>7,溶液显碱性.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 除去CO中的少量H2O和CO2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a2CO3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K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D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用磁铁吸引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