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清道咸时期中朝学人之交谊_以张曜孙与李尚迪之交往为中心_孙卫国

清道咸时期中朝学人之交谊_以张曜孙与李尚迪之交往为中心_孙卫国

清道咸时期中朝学人之交谊_以张曜孙与李尚迪之交往为中心_孙卫国
清道咸时期中朝学人之交谊_以张曜孙与李尚迪之交往为中心_孙卫国

清道咸时期中朝学人之交谊

——以张曜孙与李尚迪之交往为中心

孙卫国

摘要:朝鲜通译李尚迪自1829年到1864年,35年间12次来华,结交了上百位清朝士人,其中张曜孙被其视为知己,彼此保持了近三十年的交往,结下了深厚情谊。事实上他们只见过三次面,但每次都举行雅会,之后绘成图画,题诗唱和,诉说情感。随后十几年没见面,但始终记挂对方。交往双方都很积极主动,书函往来不绝。他们皆通过对方,与相关的士人群体交往。因而道咸时期中朝士人交往,体现着群体化的特点。张曜孙积极主动向李尚迪介绍其家族情况,请求李尚迪为其家人诗文集作序评点,在他们的交往中,有着深厚的家族身影。李尚迪在与清人交往中,得到尊重与认同,其诗文集在北京获清朝友人帮助刊行,受到普遍赞誉。透过他们的交往,可以说道咸时期的中朝文化交流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张曜孙;李尚迪;《海邻尺素》;《海客琴尊图》;《春明六客图》;清代中朝文化交流史

1637年,朝鲜被迫臣服于清朝,成为清朝藩国,但是朝鲜君臣在相当长时期内具有强烈的反清心态,尽管政治上是清朝藩国,文化心态上则长期高举“尊周思明”的大旗①,视清人为夷狄,对清朝在文化心态上予以鄙视。直到乾隆三十年(1765),洪大容在北京结识严诚、潘庭筠、陆飞等三位浙江举人,并有“七日雅会”,从此掀起了朝鲜士人与清朝学人交往的热潮。朝鲜燕行使踏着洪大容的足迹,纷纷来到北京,积极与清朝学人交往,吟诗论文,交流思想,诉说情感,从此中朝学人进入一个大交往的时代。时间滑入道咸时期,中朝学人间的交往出现了新特点,交往双方是否见面已经不重要,甚至于根本未见过面,但是长期保持着书信往来。且交往并非只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出现了群体化、家族化的特点,张曜孙与李尚迪的交往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尽管中韩学术界围绕他们二人的交游,从文学的视角,已经发表了不少论著②颇具启发性。但多注重李尚迪与张

收稿日期:2014-02-2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S008)

作者简介:孙卫国,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和中朝关系史研究。

①参见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②有关李尚迪的研究,中、日、韩三国皆发表了不少论著。日本出版了藤塚鄰著、藤塚明直編:《清代文化の東傳—嘉慶、道光學

壇と李朝の金阮堂》(东京:国书刊行会,1975年,第473-478页)专题讨论张曜孙与金正喜、李尚迪之交游。韩国出版了李春姬:《19世纪韩中文学交流:李尚迪?中心??》(首尔:学文社,2009年)以及???:《张曜孙?太平天国?亂:『海邻尺素』所载记事?????》(《东洋古典硏究》,16?,2002年);郑后洙:《『海邻尺素』转写本考察》(《东洋古典硏究》,第19辑,2003年);郑后洙:《『海邻尺素』13种转写本对照》(《东洋古典硏究》,第20辑,2004年)等论文。中国温兆海出版了《朝鲜诗人李尚迪与晚清文人交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徐雁平:《玉沟春水鸭江波:朝鲜诗人李尚迪与清国文士交往研究》(《风起云扬:首届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温兆海有《朝鲜诗人李尚迪与清代“江亭文人”的雅集》(《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朝鲜诗人李尚迪与晚清诗人张曜孙交游行述》(《东疆学刊》2013年第1期、《朝鲜诗人李尚迪与晚清文人交流的历史价值》(《延边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等多篇论文。张维:《清道咸时期中朝文人交往方式探析:以李尚迪为中心》(《延边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多重个人往来与文学交流。

曜孙二人之间的交游情形。笔者试图以他们二人的交往为中心,从群体与家族的层面,深化对他们二人交游的研究,并揭示道咸时期中朝学人交往的新特点,以就教于海内外方家。

一、张曜孙家世及其与李尚迪之初识

李尚迪(1803-1865),字惠吉,号藕船。朝鲜王朝太祖李成桂后裔,所谓“簪缨世胄”也。他的职业是通事,担当译官,在朝鲜王朝这样的等级社会,地位并不高。曾从学于金正喜,能诗善画。他担当朝鲜王朝燕行使的译官,分别从纯祖二十九年(1829)到高宗元年(1864)十二次来华,结交了大批清朝士人。李尚迪曾写过《怀人诗》与《续怀人诗》,怀念他所结交的清朝士人,有近百人之多。情真意切,令人感佩。其中,与张曜孙的交往,尤为突出,或许可以作为分析他结交清朝学人的一个案。

张曜孙(1807-1862),字仲远,号升甫,晚号复生。江苏武进人,出身书香门第。其伯父为张惠言(1761-1802),清代著名词人、散文家。与同里恽敬共治唐、宋古文,欲合骈、散文之长以自鸣,开创阳湖派。张曜孙父亲张琦(1764—1833),早年以医为业。嘉庆癸酉(1813)中举人,甲戌(1814)进士。道光癸未(1823),方叙知县,掌邹平县事,时年已六十。张惠言与张琦皆是清代晚期著名词人,是常州词派的重要代表①。张琦夫人汤瑶卿(1763-1831),出身常州名门,知书能诗。他们育有四女二子,长子早夭。四女皆有才,颇有声名,且皆有诗文集传世。即长女张英有《澹菊轩诗稿》四卷、词一卷,世称澹菊轩夫人。次女张英,有《纬青遗稿》一卷,嫁后不久殁。三女张纨英,有《邻云友月之居诗集》四卷、《餐枫馆文集初编》二卷。四女张纶英,有《绿槐书屋诗》三卷。英另选有《国朝列女诗录》,以补《撷芳集》和《正始集》之不足②。张曜孙为末子。所谓“贫弱不达而为名族,称大南门张氏”③,张曜孙乃出身于这样的诗书之家。

张曜孙,嘉庆十二年(1807)生,道光二十三年(1843)中举人,二十六年(1846)湖北候补道,选授武昌知县。次年,加知州衔。咸丰元年(1851),调补汉阳知县,擢汉阳同知。次年,太平军克汉阳、武昌,自缢未遂,免官,旋复官。有《楚寇纪略》。咸丰五年(1855),胡林翼委以督粮道。两年后,以道员补用。咸丰十年(1860),免官。同治二年(1863),为曾国藩司营务。张曜孙只获得了举人功名,一生为地方小官,乃清朝官场中的中下级官员。

事实上,张曜孙多才多艺。他继承父业,在医学上颇有造诣。他父亲对其医术也颇为赏识。“曜孙生而知医,君以为胜己。”④关外本《清史稿》载:“阳湖张琦、曜孙,父子皆通儒,以医鸣。取黄元御扶阳之说,偏于温。曜孙至上海,或劝士雄往就正,士雄谢之。号叶氏学者,要以士雄为巨擘,惟喜用辛凉,论者谓亦稍偏云。”⑤在妇产科领域贡献良多,有《产孕集》一书传世,全书二卷,初刊于道光年间。全书分为十三篇,上下二卷。张曜孙去世不久,此书得以重刊。同治七年(1868),包诚的《重订产孕集序》曰:“阳湖张氏仲远,以名孝廉服官楚北,所在有声。幼精医理,奉母汤太夫人命,著《产孕集》。其卷分上下,为类一十三门。条析病状,援据方书,胪列治法,约略已备……仲远生前曾向予言,此集虽已行世,所惜遗漏尚多,今后有暇,续作补遗,因循未果,每以为憾。今集重

①黄晓丹:《常州词派的早期创作对张惠言词学理想的继承与拓展》,《西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②有关张家诸才女的研究,参见SusanMann,The Talented Women oft he Zhang Famil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7。黄晓

丹:《早期常州词派与毗陵张氏家族文化研究》,苏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黄晓丹:《清代毗陵张氏家族的母教与女学》,《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③(清)包世臣:《皇敕授文林郎山东馆陶知县加五级张君墓志铭》,张琦:《宛邻集》卷六,《续修四库全书》本。

④(清)包世臣:《齐民四术》卷三《农三》,潘竟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305页。

⑤(清)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五百二《张曜孙传》,关外二次本。

订刊成,予据所见所闻,博采约收,更作补遗,以续其后。”①光绪二十四年(1898)有重刊本。

对于张曜孙的医术,李尚迪的老师金正喜也相当佩服。尽管金正喜并未见过张曜孙,但在给他人信中称:“张仲远世守黄法。仲远父子,医理极精。第以燥土降逆暖水蛰火之法,为问得其药方,并叩现证,要一良剂似好,伏未知如何?燥土降逆之法,恐有相合处矣。卸却重担,夬理闲装,消摇林泉,寔为胜服清凉几剂,然未敢知果能谐此否。”②因为金正喜痰火攻心,身体日差,与友人商讨治病之法,而提及张曜孙之医术,希望前往北京的朝鲜友人,能够向张曜孙请教,求治疗疾病之方。可见,张曜孙懂医术,也为朝鲜所知。

张曜孙在小说、诗文、篆刻方面亦颇有造诣。著有《谨言慎好之居诗集》十八卷。另有《续红楼梦》二十回,系未完稿本,后为周绍良珍藏,书前有周先生所作签云:“此书系张仲远观察所撰,惜未卒业,止此九册,外间无有流传。阅后即送还,勿借他人,致散失为要。阅后即送北直街信诚当铺隔壁余宅,交赵姑奶奶(即万保夫人)。”正文每面八行,行二十五字③。张曜孙的篆刻亦得到金正喜的称颂。金正喜在给权彝斋信中说:“东海循吏印,自家仲转示,闻是张曜孙所篆云,大有古意,是完白山人嫡传真髓,恨无由多得几颗。从前以刘柏邻为上妙者,尚属第二见矣,览正如何。”④对张曜孙篆刻水准予以极高评价。收到他的印章,甚至改变了金正喜对于篆刻方面有关人物的看法。

张曜孙的朋友们,对他评价甚高。杨淞致函李尚迪,称颂张曜孙曰:“仲远叔,今往京陵,其医、其诗词、其骈文,当世有识者咸重之。而其人行谊可风,五伦中几无遗憾。相知中,未有能及者。恐世人未尽知,坿告执事,当必谓然。”⑤评价之高,无与伦比。

李尚迪第一次以通事身份来华,乃是在道光九年(1829年,纯祖二十九年),随同冬至兼谢恩使行来京。结识张曜孙,乃是他第三次来华期间。有关他们初识,潘曾玮述其过程曰:吾友仲远者,臯文先生犹子,前馆陶令翰风先生仲子也。世其家学,道光丙申游京师,主(住)吴伟卿比部宅。宅故襄平蒋相国旧居,其中有园、有亭、有台、有池,而仲远遂

日以吟咏啸傲其间。是冬,朝鲜使者入都,访仲远居,不能得。后访于汪君孟慈,乃得之

见。则致金君所赠楹联,辞中述渊源所自,末署丙申初夏书。仲远异之,以其时尚未抵京

师,无缘得闻于海外也。自是遂相往还,后之奉使来者,必造访焉。而与李藕船尚迪最相

契,书问酬答,至今不绝。⑥

其所谓道光丙申(1836)冬,李尚迪访张曜孙居所,未见到张曜孙。当时张曜孙所居乃是其姐夫吴廷鉁吴赞之宅,而李尚迪与吴是旧识,故而可以推断,李尚迪乃前往拜访吴廷鉁,初次见到张曜孙,则是在汪喜孙(孟慈)家里。张曜孙自言:“道光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孟春,与藕船仁兄相识,匆匆握别,未畅所怀。越六月,复以使事来都,晤于客馆。意外之遇,喜慰无量,爰赋五言一章奉赠,以志踪迹,即乞削正,而见答焉。”⑦可见,有关他们二人初识之时间,张曜孙自述与潘曾玮之描述略有不同。潘说丙申冬,李尚迪前往拜访未遇,后在汪喜孙(孟慈)家得见,故相识。依据张曜

①(清)张曜孙:《重订产孕集》之《重订产孕集序》,第798页。后有同治辛未年(1871)八月吴大彬、潘志厚跋。

②[朝鲜王朝]金正喜:《阮堂先生全集》卷三《与权彝斋》,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编刊:《影印标点韩国文集丛刊》第301册,第55

页。

③(清)张曜孙:《续红楼梦》之《说明》,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页。

④[朝鲜王朝]金正喜:《阮堂先生全集》卷三《与权彝斋》,第54页。

⑤《海邻尺素》中之杨淞函。《海邻尺素》亦名《海邻尺牍》、《兰言汇钞》等,现以钞本传世,藏于韩国多个图书馆和美国哈佛大学

燕京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⑥(清)潘曾玮:《自镜斋文抄》上《张仲远海客琴尊图记》,光绪丁亥刻本,页1b-2a。

⑦《海邻书屋收藏中州诗》,梦华斋抄本,页5a。

孙之说,与李尚迪初次见面为道光十七年(1837)孟春之际,当时他们虽然相识,但几乎都没有过多交谈。应该说李尚迪来吴赞居所之时,他们是见过面的,或许因为人多,故而二人说话并不多。六个月后,李尚迪第四次来华期间,他们在客馆(即汪孟慈家)意外相遇,分外高兴,始订交。遂以诗歌唱和,张曜孙诗曰:“论交合行藏,所志在道德。大廷与空谷,同气皆莫逆。况逢远方才,业术互赏析。清怀感蘅芷,高义订金石。萍踪寄天壤,睽合慨浮迹……盛时无中外,薄海同一域。所嗟迫人事,尘网各羁勒……沧波鉴此盟,相要永无极。”①可见,他们第二次见面时订交,方开始密切交往,直至辞世,长达近三十年的友情,令人感佩。与以前的几代中朝学人交往相比,他们的交往又有些新的特点。

张曜孙与李尚迪交往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乃是1837年的初识与订交,当时张曜孙还未获功名。第二阶段则为1842年到1846年,他们在北京两次见面,两次雅会,因有《海客琴尊图》、《海客琴尊第二图》②及相关诗文留存。期间,张曜孙于1843年中举人,开始走上仕途。第三阶段则是1846年以后,张曜孙南下,离开北京,补湖北候补道,选授武昌知县,从此再无见面机会。但彼此间情感日笃,相思日深,书函往来,诉说衷肠;诗文唱和,表达情感,寄托思念。在他们的交往中,背后有着家族与士人群体的身影,透过他们的书函往来呈现出来,给我们展示了中朝文人交往的新特点。

二、李尚迪与以张曜孙为代表的清士人群体之交谊

李尚迪自从道光九年(1829)第一次到北京,到同治三年(1864)最后一次来京,三十五年间十二次来华,这在朝鲜使行人员中,相当罕见。他是通译,汉语很好,与清人交流毫无障碍。每次他都主动与清朝士人交往,不仅与老朋友相会,而且不断结交新朋友。一旦见过面,他都想方设法与他们保持联系。每次到北京后,即便见不到老朋友们,也会留下书函礼物,托在北京的朋友转交。而他所结交的这些中国朋友,他们之间本来就是朋友,相互介绍,从而形成了一些群体,构成了一个彼此交融的网络。

事实上,当时清朝文人间,经常举行诗会、文会,并且形成了一些诗社团体。如嘉庆九年(1804),原籍南方诸省小京官和文人,开始在北京创宣南诗社,先后入社者有陶澍、周之琦、钱仪吉、鲍桂星、朱为弼、潘曾沂、吴嵩梁、林则徐等三十余人③。李尚迪第一次来京时,结识了吴嵩梁,成为很好的朋友,也因此多次参加宣南诗社的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与清人交往的圈子。后来又有“江亭文人”,“是指道光九年至二十年以北京宣南‘江亭’为中心,由修禊、雅集活动而形成的士人群体”④。主要有汪喜孙、黄爵滋、符兆纶等人,成为李尚迪交往的另一个重要群体。在三十多年与清代文人交往中,李尚迪先后与宣南诗社、阮元学派、“江亭雅集”、常州地域文人和“顾祠雅禊”文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⑤。张曜孙是常州地域文人的一个重要成员,与其他社团之间也有着密切联系。李尚迪结识清朝文人的方式,主要是参加清代文人之“雅会”,雅会期间,与清人吟诗作赋,挥毫作画,随后又为画题诗唱和,成为他们交往的重要方式。透过分析张曜孙与李尚迪交往的故事,可以深入了解当时朝鲜使行人员与清朝士人的交往方式。

李尚迪的住所名为“海邻书屋”。李尚迪弟子金奭准编的《藕船精华录》中,收录一篇金奭准所写

①《海邻书屋收藏中州诗》,梦华斋抄本,页6a-b。又见张曜孙:《谨言慎行好之居诗》卷二,光绪甲辰刻本。

②《海客琴尊图》的“尊”字,亦作“樽”。

③参见陈玉兰:《清代嘉道时期江南寒士诗群与闺阁诗侣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280页。

④温兆海:《朝鲜诗人李尚迪与清代“江亭文人”的雅集》,《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⑤参见温兆海:《朝鲜诗人李尚迪与晚清文人交流的历史价值》,《延边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的《李藕船先生传》,其曰:“噫,卅余载与中州人交游寤寐者(王鸿尺牍),自公卿大夫以至山林词客,咸有投赠,颜其书屋曰海邻(《顾卢纪事》)。乃自题一联曰:怀粤水吴山燕市之人,交道纵横三万里;藏齐刀汉瓦晋砖于室,墨缘上下数千年(符葆森《国朝正雅集诗注》)。”①可见,李尚迪将自己的书房称为“海邻书屋”,现流传下来的《海邻尺素》中,一共收录了五十多位清人给李尚迪的信,收录张曜孙的书信数量仅次于王鸿,提及张曜孙给李尚迪书信二十一通,《海邻尺素》抄录其中十通②。另有清人与李尚迪唱和诗文之《海邻书屋收藏中州诗》,亦以钞本传世,全书百余页,其中收录了张曜孙给李尚迪的诗文三十一首(篇),乃是最多的。李尚迪在其文集中也收录多首致张曜孙诗文。

张曜孙与李尚迪交往的故事,在《海客琴尊图》、《海客琴尊第二图》和《春明六客图》三幅“雅集图”中,得以充分体现。诚如前面提及,李尚迪结识张曜孙,乃丁酉年(1837)孟春李尚迪第三次来华之时,订交于同年夏李尚迪第四次来华之际。在李尚迪滞留北京期间,他们就经常举行雅会,其中有一次雅会在吴廷鉁家举行,李尚迪自言:“丁酉夏,君与余燕集于伟卿留客纳凉之馆。”③之后,吴廷鉁乃将这次雅会绘了一幅画,名之曰《海客琴尊图》,作为他们交往的见证。张曜孙非常重视这幅画,道光十九年(1839),他特地写了一首诗《自题海客琴尊图》,诗曰:

黄金台空马骨死,此地胡为着张子;十年作赋思问天,不信天门竟万里。一车碾破长安尘,挥洒不惜丹壶春;士安多病辑灵素,扁鹊鬻技游齐秦。朝出都门暮九陌,溽暑严寒

苦相逼;满目疮痍望救心,微权斟酌回天力。儒冠儒术诚无用,倒屣公卿绝矝宠;卤莽时

名得失休;消磨心力年华送。莺花尺五东风天,玉骢金勒多少年;主人怜我苦抑欝(谓吴

比部伟卿留客纳凉之馆),手辟三径供流连。一笑纷纷皆热客,歌笑无端激金石;野性难

辞轸盖喧,同心零落岑苔迹。忽然海客天外来,握手便觉忘形骸;飘流人海渺一叶,眼底

直已无群材。招要裙屐蓬门开,胜赏那复辞深杯;高吟一篇琴一曲,天风海水浮蓬莱。欢

宴方阑促征役,客归我亦还江国;倦侣栖迟白下游,神交浩荡沧溟隔。吴君知我忆旧游,写出新图增感激;事业中年剩友朋,遭逢一例伤今夕。青山青青白日白,良会浮生几回

得;但结清欢便不孤,苦求知己终何益。披图我正感索居,驿使忽送双鱼书;谪仙文彩秀

东国(时适得朝鲜李藕船书,索作分书并刻印石),爱我翰墨如明珠。鲸波千丈招灵桴,银

台琼馆神仙都;挥弦独赏伯牙曲,痛饮好卧长房壶。相携世外足千古,局促尘壤胡为乎?

呜呼,局促尘壤胡为乎,古来骐骥騄耳多盐车(道光十九年三月张曜孙自题于白门节署,右拙诗呈政并乞题赐征咏)。④

这首诗清楚地交代了《海客琴尊图》的来历,乃是吴伟卿为张曜孙所画,道光十九年(1839)三月,张曜孙写了这首诗歌,深深地表达了结交李尚迪时,他内心之激动,“忽然海客天外来,握手便觉忘形骸;漂流人海渺一叶,眼底直已无群材”。结交李尚迪那种欣喜之情,无以言表,同时表达了他对李尚迪的敬意以及交往的寄望。张曜孙当即将此诗寄给李尚迪,李尚迪也写了唱和诗。其曰:“有酒如渑琴一曲,竹深荷净无三伏。醉来握手贵知音,后会宁叹难再卜。青衫何事滞春明,书剑飘零误半生。痛饮离骚为君读,大海茫茫移我情。”⑤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夫马进先生论及在洪大容与严诚的交往

①[朝鲜王朝]李尚迪著、金奭准编:《藕船精华录》之金奭准《李藕船先生传》(仿史传集句之例),朝鲜王朝高崇六年刻本,页3a。

②《海邻尺素》一共有十四个版本,每个版本抄录书信的数量不一,几乎每个版本中所抄录张曜孙的信数量都仅次于王鸿的书

信,乃第二多的。这里说“十通”,只是大多数版本所录之数目。

③[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诗》卷七《张仲远(曜孙)嘱题比屋联吟海客琴樽二图》,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编刊《影印标点韩

国文集丛刊》第312册,第195页。

④《海邻书屋收藏中州诗》之张曜孙《自题海客琴尊图》,页7a。诗中括号内的文字,乃原文所附说明性的文字。

⑤[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诗》卷七《张仲远(曜孙)嘱题比屋联吟海客琴樽二图》,第195页。

中,体现了东亚世界中“情”的世界①,张曜孙与李尚迪的交往之时,则延续了这种“情”的世界。

道光二十五年(1845)正月,李尚迪第七次来京时,与张曜孙等清士人又举行了一次雅会,张曜孙信函中说:“自道光乙巳(二十五年),与阁下重晤于京师,作《海客琴尊弟(第)二图》。”算来这是他们的第三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之后他们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但是丝毫没影响他们的交往。此次见面后,张曜孙请吴冠英绘《海客琴尊图》第二图②,画中有十八人,李尚迪说:“入画者:比部吴伟卿(赞)、明府张仲远(曜孙),中翰潘顺之(遵祁)、补之(希甫)及玉泉(曾玮)三昆仲,宫赞赵伯厚(振祚)、编修冯景亭(桂芬)、庄卫生(受祺),吏部姚湘坡(福增)、工部汪鉴斋(藻)、明经张石州(穆)、孝廉周席山(翼墀)、黄子幹(秩林),侍御陈颂南(庆镛)、曹艮甫(懋坚),上舍章仲甘(岳镇)、吴冠英(俊)。冠英画之,共余为十八人也。”③可见,这次雅会有十八人参加,除李尚迪外,其他十七人皆为清朝士人,他们构成一个群体。李尚迪诗曰:

十载重揩眼,西山一桁青。题襟追汉上,修稧续兰亭。颜发俱无恙,庄谐辄忘形。今来团一席,昔别隔层溟。记否怀人日(尝于癸卯燕馆人日,得张仲远、王子梅书,有诗记其

事),依然逐使星。马谙燕市路,槎泊析津汀。往迹寻泥雪,良缘聚水萍。延陵佳邸第,平

子旧居停(燕集于吴伟卿比部留客纳凉之馆,时仲远寓此)。冻解千竿竹,春生五叶蓂(时

乙巳新正五日也)。胜流皆国士,幽趣似山扃。投辖从君饮,焦桐与我听。杯深香滟滟,

调古韵泠泠。此日传清散,何人赋罄瓶。愿言钟子赏,休慕屈原醒。北海存风味,西园见

典型。古欢等观乐,中圣剧谈经。文藻思焚笔,词锋怯发硎。已知交有道,矧感德惟馨。

海内留图画,天涯托性灵。百年几相见,万里即门庭。④

该诗深深地表达其与张曜孙的深厚情谊,因为当时张曜孙已离开北京,常年在湖北,交通不便,无法及时获得李尚迪的消息。张曜孙一直到1849年,读到《恩诵堂集》中的这首诗,才作《读恩诵堂集次尊题海客琴尊第二图诗韵》,其中有曰:“初识藕船,犹未通籍,甲辰奉使来都,秩三品矣。”⑤此诗曰:“天外传诗册,披吟眼倍青。壮怀千万里,游迹短长亭……”⑥之后再接《奉怀再次前韵》曰:“三载东瀛梦,沧波万里青;旧欢留画卷,别思恋旗亭……”此诗后有文字曰:“七言近体及前首,皆前岁之作,冗杂未能奉寄,顷以振灾居村寺者半月,稍得余暇,因写前诗并缀此编。夜寒呵冻,不复成字。己酉冬至后十日曜孙并记。”⑦此诗作于己酉(道光二十九年,1849)冬,当时张曜孙在湖北赈灾,天寒地冻之时,尚考虑和李尚迪之诗。诗中寄予了深深的思念之情。通过两次雅会,然后根据雅会情况作画,再为此画,彼此作诗唱和,表达相思之情,成为他们交流的重要方式。尽管相隔数千里,天各一方,数年不获消息,但是他们内心始终牵挂着远在天边的朋友,成为当时一文人一种重要的交往方式。这一幅画,数首诗,成为他们情谊的见证。

1845年春在北京的相见,对于李尚迪与张曜孙来说相当重要,也是李尚迪与清朝学人交往的一个重要的年份。除了《海客琴尊第二图》外,吴俊还画了一幅《春明六客图》,孔宪彝作《题春明六客图并序》,序曰:“乙巳(1845)春,余与张仲远、陈梁叔、黄子幹三君,同应部试在京。王子梅走书介仲远,乞貌余于是图,请至六七,以事未果。既而,余与三君皆报罢,仲远铨武昌令,将先后出

①参见[日]夫马进:《朝鲜燕行使与朝鲜通信使:世界视野中的中国、日本》,伍跃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83页。

②李尚迪在诗中说:“乙巳正月,张仲远倩吴冠英绘《海客琴尊》第二图。”参见《恩诵堂集续集》诗卷一,第249页。

③[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诗卷九《追题海客琴尊第二图二十韵》,第200页。括号中的名乃笔者所加。

④[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诗卷九《追题海客琴尊第二图二十韵》,第200页。括号中的字乃原文即有。

⑤《海邻书屋收藏中州诗》之张曜孙《读恩诵堂集次尊题海客琴第二图诗韵》,页9a。

⑥《海邻书屋收藏中州诗》之张曜孙《读恩诵堂集次尊题海客琴第二图诗韵》,页9a。

⑦《海邻书屋收藏中州诗》之张曜孙《奉怀再次前韵》,页9b-10a。

都。仲远复申前请,遂合写一卷,寄子梅于济南。六客者,仲远、梁叔、子幹、子梅与余,及朝鲜使臣李君藕船也。余与李君实未识面,今读子梅自记之辞曰:风潇雨晦,独居岑寂之时,展视此图,不啻见我良友,何其情之笃欤?率题二截句志意。他日春明重聚,或践六客之约,则此卷以为嚆矢矣。”①可见,《春明六客图》,乃是以1845年,他们在北京之相遇相会为题材,而创作的一幅画。在他们与李尚迪交往之时,张曜孙等四人同为进京参加会试的举人,而李尚迪是来自朝鲜的通译。从洪大容开始,清朝进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严诚、陆飞、潘庭筠等人,与洪大容等交往就十分密切,而张曜孙等人与李尚迪相识之际,也是参加会试的举人,他们也极为热衷与李尚迪交往。在朝鲜人看来,与这些尚未有进士功名的中国儒生交往,更能获得真情,更能成为好朋友,因而他们也很乐意交往。因为初识时,尚是贫寒之士,以后交往也就更为真切。

以后王鸿在致李尚迪书函中,向他说明《春明六客图》之情况,曰:“《春明六客图》,吴冠英所画,甚佳。中首坐阮太传,书卷首君也。次仲远、次弟及陈良叔、孔绣山、黄子幹也,皆杂坐水石树竹间。包慎伯作记,秦澹如、孔绣山皆各有文,余则海内名流公卿题咏,吾兄题诗于此纸,以便裱于卷中……兄诗如写不完,此纸乞转恳贵国工诗书者,题于后亦可。兄书字不必大,纸长可多请几位名人书之。不然,卷子太大太粗,不能再乞名人题耳。”除介绍《春明六客图》的来历,具体内容以及题咏情况,更重要的是希望李尚迪也在此图上题诗,并希望他能够请朝鲜诗人题诗。“前画兄真面并仲远、子乾、澹如、梁叔与弟六人。仲远书首曰《春明六子图》,仿古人竹林七贤、竹溪六逸也。五人序记题咏,随后录寄。吾兄可先寄一诗否?”后来给李尚迪的信函中,多次提及此图中诸人命运,即如:“仲远久不得音信,存亡未卜,曹艮甫亦然。六客图中,惟孔绣山、黄子幹在,春明晨星寥落,展卷浩叹。”②王鸿向李尚迪求唱和诗,李尚迪遂作《子梅自青州寄诗,索题春明六客图》③以应之。

事实上,这种雅集图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一般多是描绘士大夫、文人在非正式场合和睦交谊的聚会场景,着重刻画并渲染参加者的身份、行为、活动乃至整个聚会的气氛④。雅图集大体上兴起于三国时期的“文会图”,后来成为东亚世界的共同现象。清代文人生活中,雅集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朝鲜使行人员的加入,更为这种雅集图增添了国际性的意味。既是中朝学人交往的方式和见证,同时充分说明,当时中朝学人的交往呈现出群体化的趋势。而张曜孙与李尚迪交往的《海客琴尊图》两幅图,名称中特别突出“海客”二字,乃是凸显李尚迪的重要性,或者说某种程度上,这种雅集图本身就是以李尚迪为中心,突出他在清代文人群体中的重要地位,《春明六客图》亦含有类似的意义。张曜孙与李尚迪交往的背后,是李尚迪与清代文人群体交往的缩影。

三、张曜孙南下及其家族与李尚迪之交谊

1845年,张曜孙与李尚迪相见后,次年张曜孙获湖北候补道,选授武昌知县,遂南下武昌后,多年在湖北为官。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但是二人依然保持着时断时续的联系,尽管多年不见,彼此相互牵挂。在张曜孙与李尚迪的交往中,还有着深深的家族印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张曜孙是代表着他家族在与李尚迪交往。

当时张曜孙为官的湖北并不太平。太平天国起义风起云涌,广西金田起义后,一路北上,攻陷①孔宪彝:《对岳楼诗续录》卷三《题春明六客图并序》,咸丰丁巳刊本,页10a-10b;又见《海邻书屋收藏中州诗》之孔宪彝《题春

明六客图并序》,页29b-30a。

②以上均见《海邻尺素》之王鸿函。

③[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续集》诗卷二《子梅自青州寄诗,索题春明六客图》,第258页。

④参见金宝敬:《“雅集”绘画题材在李氏朝鲜的流布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湖南长沙、岳阳后,咸丰二年(1852)十一月,进逼武昌、汉阳。咸丰帝急令清军围堵,且令“汉阳同知张曜孙素得民心,请督令办理团练堵剿”①。尽管咸丰帝寄予厚望,但在太平军的猛烈攻击下,次年一月,武昌、汉阳被攻陷。张曜孙自缢未遂,被革职,但仍滞留汉阳。同年八月,咸丰帝再谕:“兹复据该署督等奏称现拟买船更造,委已革同知劳光泰、张曜孙估买江船五十只,改造战船。骆秉章亦饬属买钓钩等船五十只,运赴湖北,一律改造。”②张曜孙依然戴罪办事。咸丰四年(1854)下半年,清军夺回武昌、汉阳,“以克复湖北武昌、汉阳二府城,赏……同知张曜孙……等花翎……余升擢有差。”③不仅官复原职,且赏花翎。后升湖北署粮道,咸丰九年(1859)十一月,“户部奏道员(张曜孙)欠完米石,饰词拖延”,咸丰帝下谕:“湖北署粮道张曜孙于应征武昌县任内南米,借口迭遭兵燹,饰词捏禀,实属有心延宕,著交吏部从重议处,以示儆戒。其欠完米四千九百余石,勒令赶紧完解,入册造报。官文、胡林翼听信该员捏报,率行题咨,著一并交部议处。”④再次被免官。张曜孙在湖北为官十几年间,两度被免职。军事倥偬,官场不顺,李尚迪远在朝鲜,虽多年不见,依然十分挂念。

事实上,他们二人尽管分隔千里,彼此交往从未断绝。道光二十三年(1843),张曜孙“刻其三十六岁像于古砚之阴,并识乡籍生年、月、日及与余车笠之谊,寄自阳湖”,于是,李尚迪乃于每年六月初九日张曜孙生日之际,“供此砚为仲远初度寿”,铭曰:“贻我一方砚,睹君万里面。端人与端石,德性两无间。以此著书等其身,以此证交传其神。望江南兮荷花节,年年袍笏拜生辰。”⑤张曜孙任职汉阳同知后,寄给李尚迪一紫泥水盂,李尚迪作诗曰:“交淡如水,官清如水。濯之江汉,泥而不滓。”⑥寓意他们二人乃君子之交,情真意挚,源远流长。从道光二十五年(1845)他们相晤于北京之后,就再也未见过。张曜孙信函中说:“自道光乙巳(二十五年),与阁下重晤于京师,作《海客琴尊弟(第)二图》。其明年(二十六年),曜孙授武昌令出都,戊申(二十八年)得吴伟卿书,知复与阁下相晤,又寄到《恩诵堂集》刊本。曾次韵奉题五言长律一篇,又次韵奉怀五言一篇,又七言律一篇,并近作十数篇,寄吕尧仙转交东便。自后遂绝,不得音耗。”⑦但是李尚迪则时时念及他,到北京后皆会询问张曜孙近况,并留礼物,托人转交。

因为军事倥偬,书函阻断,有段时间,李尚迪未收到张曜孙的信函,不知其状况,而他对中国南方太平天国战事亦有所闻,有一次李尚迪翻检箱箧,发现了罗浮道士黄越尘寄诗及吴僧达受拓赠彝器文字,勾起了他想念张曜孙的心思,遂写诗曰:“故人消息杳难知,南国干戈满地时。箧里眼青如见面,六舟金石越尘诗。”“起看欃枪卧枕戈,宦游多难奈君何。几时重续琴樽会,同听王郞斫地歌。”⑧表达深深思念情感之同时,也寄予着担心与牵挂。咸丰五年(1855),李尚迪收到王鸿信函,提及张曜孙在楚地殉节,李尚迪十分悲痛,“为之恸哭者弥日。乃于季夏九日,仲远览揆之辰,供仲远画像砚,茶酒以奠之”⑨。在家为之祭奠,祭祀诗曰:“殉节张司马,风声继渭阳(君母舅汤雨生将军,癸丑殉金陵之难)。有文追魏晋,余事作循良。血化三年碧,名传万里香。须眉见平昔,雪涕砚

①《清文宗实录》卷七六,咸丰二年十一月上乙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95页。

②《清文宗实录》卷一〇四,咸丰三年八月下癸巳,第549页。

③《清文宗实录》卷一五〇,咸丰四年十一月上丁卯,第626页。

④《清文宗实录》卷三〇一,咸丰九年十一月下辛卯,第397页。

⑤[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续集》文卷一《张仲远画像砚铭·有序》,第232页。

⑥[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续集》文卷一《水盂铭·有序》,第235页。

⑦《海邻尺素》之张曜孙函。

⑧[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续集》诗卷二,第256页。

⑨[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续集》诗卷二,第258页。

池傍。”①表达深深的追思情怀。咸丰七年(1857),李尚迪作《续怀人诗》五十七篇,序曰:“曩在道光壬辰秋,余有《怀人诗》廿八篇,盖寄怀海内朋旧之作也。其后又屡入春明,交游益广,较之壬辰以前,不啻倍蓰。而今于数纪之顷,历数诸人,或遗忘其姓名,或闻声相求,爱而不见者则并阙之。作《续怀人诗》五十七篇,以志暮年停云之思。”其中有怀张曜孙诗曰:“言语文字外,相许以知己。偶作武昌宰,除夕呼庚癸。楚氛近何如,无路问生死。”②早在两年前,李尚迪就获知张曜孙殉节的噩耗,但始终不忘“知己”之情,也有点不敢相信他已经殉节了,诗词之间,寄托着深深的牵挂。咸丰八年(1858),李尚迪再赋诗曰:“海外犹存白首吾,金兰消息滞阳湖。”注释曰:“自粤寇滋扰后,不闻张仲远、吕尧仙音信久矣,二友俱阳湖人。”③表明乃挂念他们二人。

一直到咸丰九年(1859),张曜孙得到李尚迪《恩诵堂集》,才获知李尚迪为他所做的一切,当即给李尚迪写了一封长信,曰:“集中《松筠庵宴集》、《题春明话旧图》、《春明六客图》、《种青藤歌》、《续怀人诗》、《怀人诗》并及鄙人,复以子梅传讹之耗,于生日供画像设奠,赋诗哭之,惓惓风义,并世所希。感愧之余,涕泪横集。古云一死一生,乃见交情,然未有能亲见良朋之哀挽者!曜孙何幸,而得阁下用情若此耶……曜孙为武昌令五年,调汉阳令一年,擢汉阳同知,时咸丰二年壬子春也。”④然后叙述他在湖广与洪秀全太平军作战情况,末述及家人故旧情况。李尚迪收到这封信,已是咸丰十年(1860)中秋节以后,真可谓喜出望外,当即赋诗四首,以志其情。序曰:“中秋望后二日,得张仲远观察客冬至月自湖北督粮使署寄书,乃十余年寇乱以来初有之信也。喜而有作,率成四律。右三首略缀仲远兵间经历之状,末一首即自述近况尔。”⑤其中一首曰:“为君十载几沾襟,乱后音书抵万金。好在琴尊经百劫(君所藏书籍碑版书画,悉毁于兵燹,惟《海客琴尊图》尚无恙云耳),还从戎马惜分阴(寄示近作《惜分阴斋稿》,卷首有印文曰‘戎马分阴’)。满头萧瑟霜华冷,落笔淋漓剑气深。暇日女媭联唱地,一般忧国见丹心。”⑥可见,十几年未通音讯,却依然记挂对方;十几年未见面,依然是好朋友,《海客琴尊图》就是他们交往的见证。此后,他们又恢复了书函往来,直至去世。同治元年(1862),李尚迪年六十,他特别赋诗《六旬初度,述怀示天行》,内有诗句:“朋旧记贱齿,书画远介眉(谓张仲远、孔绣山)。多少风树感,烦冤说与谁。”⑦诗中点出,张曜孙与孔绣山特别送给他书画以祝寿。

如果说洪大容来华之际,积极主动地与清朝学人交往,开创了一个交往的时代。李德懋、朴齐家、朴趾源等人继续发扬光大,同时自柳琴来华请求清朝学人李调元与潘庭筠,给《韩客四家诗》写序之后,朝鲜学人又掀起一股请求清朝学人给自己的文集、诗集写序的热潮,甚至于朝鲜大提学洪良浩,亦请清朝礼部尚书纪昀给他的文集与诗集作序,成为一时风尚。而进入道咸年间,朝鲜学人继续请求清朝学人作序之外,清朝学人亦请求朝鲜学人如金正喜、李尚迪等作序,交往进入一个更为深入、彼此互动的时代。而且这种交往已不仅仅限于两位交往者之间的互动,而是两个家族间的互动与交流,在张曜孙与李尚迪的交往中,这种特点十分明显。

①[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续集》诗卷二,第258页。

②[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续集》诗卷四《续怀人诗(有序)·仲远张观察(曜孙)》,第269页。

③[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续集》诗卷五《怀人用逭暑韵》,第277页。

④《海邻尺素》之张曜孙函。

⑤[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续集》诗卷七,第291页。

⑥[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续集》诗卷七,第291页。

⑦[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续集》诗卷九《六旬初度,述怀示天行》,第304页。

表1张曜孙家人与李尚迪交游表

诚如前面提及的,张曜孙出身于一个诗书之家,其伯父、父、母、四位姐姐以及他的外甥、外甥女们,皆擅长诗文书画,而在张曜孙与李尚迪的交往中,几乎能见到其家族每个人的身影,因为张曜孙常常将子侄辈的书画作品寄给李尚迪,同时又经常替姐姐们向金正喜与李尚迪请求作序或跋。下面以他们的书信及相关资料,列表1说明张曜孙家族与李尚迪之交往。

从上页表1可知:第一,张曜孙极其珍视李尚迪这位朝鲜朋友,通过各种方式,毫无保留地将其家人介绍给李尚迪,让他了解家人的情况。可以说,李尚迪不只是张曜孙一人的朋友,而是他们整个家族的朋友。张曜孙既向李尚迪介绍他自己的长辈,同时亦毫无保留地介绍他的夫人、孩子,甚至于小妾以及同胞姐姐和诸位外甥女。李尚迪亦极其珍视张曜孙的友情,对其家人给予热情的回应,这是以往中朝士人交往中鲜见的。

第二,张曜孙家人对于李尚迪也非常了解。张曜孙家人中,与李尚迪有过直接交往的,还有他的堂兄张成孙和大姐夫吴赞(廷鉁),尤其是吴赞,因在京中为官,与李尚迪见面的机会较之张曜孙还多,且交往比张曜孙更早,张曜孙与李尚迪初次见面,就是在吴赞家中。彼此情感也十分亲密。前面提及的《海客琴尊图》就是吴赞所画,他也是画中人物之一。因为张曜孙在北京时间不多,外地为官,李尚迪来京时,往往难以见面,他们的书函往来,往往由姐夫吴赞转交。吴赞在给李尚迪的书函中也常常提及张曜孙之行踪,成为张曜孙与李尚迪交往的重要中介。例如,“仲远去秋力疾入闱,荐而未售,冬间加剧,至今未痊,有春融北上之说,能否成行,未可必也,复书当再促之。”“仲远因县境被水,勉力办灾。甚为竭蹷。”“舍亲张仲远因两江陶制府相延治病,敦促起程,于去岁(十八年,1838)十一月初旬,驰装南下,濒行有奉寄图章四方、印色两合,属附东便寄尘。仲远甫行,东使适至,木匣二件,谨代收存。即日附便寄南,秋后当有报书矣。”“惜仲远南旋,运卿游幕下,不得同聚。”①可见,给李尚迪汇报张曜孙之行迹,成为他书函中不得不说的内容,可见,吴赞深知他们二人关系之密切,这样就更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也更加密切了他们二人的关系。

第三,张曜孙向李尚迪介绍其家人,根据情况与辈分,方式有所不同。道光二十九年(1849),其大姐夫吴赞殁,张曜孙给李尚迪写信,提及家人道:“伟卿之卒,在今岁五月中。家孟缇女兄以袷殡未归,尚居京邸。曜孙少悲衔恤,终鲜兄弟,惟三女兄相依为命,今皆茕茕孤孑,飘泊无家。叔、季两女兄已迎居官舍。明季,伟卿归魂故山之后,亦当迎之,以联肉骨之欢……子女二人,甥辈子女五人,及婢妾之解文翰者,女兄督课之,读画、评诗、论文,染翰门以内凡十二人,煮茗倾觞,怡然足乐。”②清楚地介绍其姐情况,将其三位姐姐都接到身边,予以照顾。其子侄辈则在其诸姐的教导下,“读画、评诗、论文”,真可谓一门书生。因而在其后十几年的交往中,张曜孙对于李尚迪从不掩饰其家人的情况,总是毫无保留地向他介绍其家人近况。尽管李尚迪未必见过张曜孙的家人,但张曜孙在给李尚迪的信函中,每每提及家人近况。如咸丰九年函中曰:“女兄孟缇居常熟,婉、若绮仍居官舍。婉之子慈庆,已成立,有二孙,若绮之子臣弼以知州官此,均尚能督子女,读书赋诗,临池作画。曜孙一子晋礼,从戎得县令,尚未令谒送也。”③向李尚迪道及家人状况,娓娓道来,尽显亲密。咸丰十一年(1861)致函李尚迪曰:“女兄三人,尚同居无恙,以翰墨相欢娱。去年寇乱吴中,孟缇先期全家来楚,未与其难,甥辈并为小官,所谓为贫而仕也。女甥辈读书为诗画,并与年俱进。惟皆遣嫁,各处一方,不复能如前此致执经络帐矣。其境遇亦多枯瘁,或歌寡鹄,或困薤盐,

①以上吴赞书函,皆出自《海邻尺素》。

②《海邻尺素》中张曜孙函。

③《海邻尺素》张曜孙函。

诗能穷人,殆有然耶。”①尽管张曜孙四位姐姐皆已嫁人,但其三姐、四姐皆招婿上门,故一直与张曜孙一家住在一起,其大姐夫吴赞死后,大姐亦携家人归来依附于张曜孙,张曜孙对李尚迪毫无保留,介绍家人状况,使他了解其全家情况。

第四,因为其四位姐姐皆为才女,张曜孙在介绍之同时,多次请求李尚迪为其姐的诗文集作序,并不时将其姐之诗文集以及诸子侄辈画作、书法、写生作品,寄给李尚迪,与他共同分享。张曜孙对于子侄辈的教育非常重视,不论男女,一律督促他们读书。其姐张纨英曰:“余幼好诗书,窃愧不学,浏览经史不能尽通其意。慨班氏教男不教女之说,念女子不读书终不获明义理之精,习俗易摇而性情易纵。因命长女采苹、次女采蘩入家塾读书,及笄出塾,仲远弟复教之,遂粗能诗画。”②1862年,李尚迪六十大寿,张曜孙令其子张执之、女俪之以及其外甥女王右星彩苹,一并作书画,一同寄给远在朝鲜的李尚迪,以示庆贺。李尚迪收到之后,当即作诗,予以称颂。对张曜孙子执之所作隶书道:“君今年几何,游萟得深造。即此八分书,骎骎欲跨灶。”称颂其女所作写生曰:“有炜一枝笔,写生妙八神。谁知散花手,游戏现前身。”③言辞之间,备显亲昵与期望。

在他们相识不久,张曜孙与其诸姐唱和诗文,作《比屋联吟图》,道光二十七年(1842),李尚迪应邀为此图作诗,曾言:“仲远有《比屋联吟图》,即与诸令姊妹唱酬之作也,尝属余题句。”④其诗曰:“步屧从容三两家,唱妍酬丽写烟霞。梦残春草池塘后(君从兄彦惟殁已五年矣),无恙东风姊妹花。”“是处朱陈自一村,宦游人有滞金门。大家消息三千里,欲寄邮筒更断魂(君姊兄吴伟卿比部从仕京师,而澹菊轩夫人工诗有集,时人拟之曹大家)。”“金刀莫报四愁诗,话雨燕山未有期。我亦归田多乐事,东西屋里读书时。”⑤诗文之中,对于他们家诸姐予以称颂。对于张曜孙一门好诗书,李尚迪十分了解,后来特别称颂曰:

吾友张大令仲远,以名父之子,邃传家之学,与四姊氏均工诗文,各有其集。而叔姊婉夫人受书法于馆陶君,深得北朝正传。妻包孟仪夫人笔意,亦有乃父慎伯之风。虽使

班昭复作于九原,卫铄并驱于一世,庶无媿焉。仲远近自武昌,寄示其女俪之,女甥王涧

香、筥香、锜香,孙少婉及侍姬李紫畦写生共十二幅、各系题款,不惟秀韵逸致,直造乎宋

元以上,别有分势草情,沈酣于汉魏之间,则岂无所本而能哉。原夫夙承庭训,无忝宗

风。慈竹覆阴,棣华联韡,为歌淑女君子之什,延誉幼妇外孙之辞,夕酬和于盐絮,朝挥洒

以簪花。相与诵诗礼之清芬,宁止述绘事于彤管。嗟乎!古之才女子,专精一艺者,故自

不乏,兼工三绝则未之或闻。乃者,仲远之门,人人凤毛,家家骊珠。无施不可,有为若

是。何其才福之全,而风雅之盛也!诗曰绳其祖武,传曰人乐有贤父兄,此之谓乎。涧

香、筥香、少婉、俪之诗篇诸作,余尝读寒柳唱和之卷,而诧为玉台嗣响,心窃钦仪者久矣,

因牵连以书之。⑥

张曜孙将其族中诸女辈所绘画名曰《棣华馆画册》,寄给李尚迪,请其作序。所谓棣华馆,张曜孙自言:“官舍一室,榜曰棣华馆,为女兄燕集之所。书楹帖曰:禄不逮亲欣有姊,世真知我更何人。”⑦乃是其在汉阳官舍中之一室,专门供其诸姐们吟诗作赋、练习绘画之所。将她们绘画编成一

①《海邻尺素》之张曜孙函。

②(清)张纨英:《餐枫馆文集》卷一《棣华馆诗课书后》,清道光宛邻书屋刻本。

③[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续集》诗卷九《仲远命哲嗣执之,令爱俪之夫人暨王甥右星各作书画见寄》,第304页。

④[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诗》卷八《题中远三姊绿槐书屋肄书图》,第197页。

⑤[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诗》卷七《张仲远(曜孙)嘱题比屋联吟、海客琴尊二图》,第195页。

⑥[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续集》文卷一《棣华馆画册序》,第226页。

⑦《海邻书屋收藏中州诗》之张曜孙《奉答春日得书见怀之作次原韵》,页8b。

册,故名之。一般而言,在那个时代,家中女辈不但不能为外人所识,往往有所避忌,更何况是对外国人而言。张曜孙对于李尚迪不仅不避讳、不隐匿,而且主动将家中诸女辈的画册,不远千里寄呈,可见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序中提及的张曜孙家中女辈有:张曜孙四姐婉夫人、妻包孟仪夫人、女儿俪之、侍姬李紫畦,外甥女王涧香、筥香、锜香,孙女少婉,一共八人。她们皆工书画,真乃一门书香,诸女辈皆才气逼人,所谓“仲远之门,人人凤毛,家家骊珠”。而且皆工诗,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家族。

张曜孙四姐张纶英善书,张曜孙写了《绿槐书屋肄书图序》曰:“绿槐书屋者,馆陶官廨之内室,叔姊婉受书法于先府君之所也。庭有古槐因名,后遂以名其所居之室……府君论书,多与包先生相合……姊独心领手闲,能传府君之法,宜府君之深喜也。姊性婉柔,体瘦弱,若不胜衣,而下笔辄刚健沈毅,不可控制。为方二三寸正书,神彩骏发,端严遒丽;为分书,格势峭逸,笔力沉厚……姊一女子,生当其间,负殊绝之姿,得亲承先府君指授,功力勤奋,又足以相副而有成,殆非偶然也已。姊其勉之哉!姊始学书年三十一,今年四十七矣。姊以衰老将至,大惧无成,辱府君之训,因作是图以自励,且志感焉。”①金正喜文集中有一首诗曰《题张曜孙四姊绿槐书屋图》,曰:“闺藻天然古北碑,更从隶法点波奇。绿槐影里传家学,龙虎雄强属黛眉。”②李尚迪亦赋诗曰:“见说清风林下吹,薪传家法北朝碑。琉璃砚畔槐阴绿,停笔还思授字时……记否簪花传墨妙,一时声价重鸡林。”③后来,张曜孙又特别致函李尚迪,请求他为其大姐张孟缇《澹菊轩诗稿》题辞,其曰:“孟缇女兄,年七十矣。前刻《澹菊轩诗》四卷,板毁于楚中。今又得续稿四卷,拟并前稿刻之。阁下辱为昆仲交,又与伟卿有缟纻之交,敢乞赐题一言,为千秋增重,至至恳恳!”④李尚迪欣然作诗一首,其中有曰:“传看诗笔惊四座,腕力能扶大雅轮。汉魏之间得嗣响,班左以降视下陈。谁家幼妇工盐絮,百篇无此醇乎醇。一时纸贵争先睹,廿年前已付手民。”⑤评价极高。为其姐姐们求序,也将其姐姐们的诗文集传到朝鲜,在朝鲜赢得了声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国际声誉。

以往都是朝鲜文人请求中国文人作序,中国文人请求朝鲜文人作序,几乎没有,李尚迪自己都说:“噫,中朝士大夫与我东人投赠翰墨,不以外交视者。自唐至元明,若杜工部之于王思礼,高骈之于崔致远,姚燧之于李齐贤,李侍中之于李崇仁,皆能延誉无穷。近代则纪晓岚叙耳溪之集,陈仲鱼刊贞蕤之稿,风义之盛,由来尚矣。未闻有求其诗文之序于东人。”⑥这不仅仅是一种求序的行为,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意义,既是一种文化的回流,同时更是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因为张曜孙的家人们,尤其是他的姐姐们根本不可能直接接触朝鲜燕行使人,但通过张曜孙,使得他她们的名声传到了朝鲜,受到朝鲜士人的关注。同时,因为得到朝鲜士人的序跋,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他们在中国的名声。当时江南一带女诗人很多,能够得到国际上关注的并不多,所以通过这种交往,扩大了她们的影响与知名度。客观地讲,这或许是张曜孙不遗余力地向李尚迪介绍其家人诗文成就的一个附带原因吧,因而,在张曜孙与李尚迪交往的背后,反映了张曜孙家族的情况。

①《海邻书屋收藏中州诗》之张曜孙《绿槐书屋肄书图序》,页49a-52a。

②[朝鲜王朝]金正喜:《阮堂先生全集》卷一〇《题张曜孙四姊绿槐书屋图》,第182页。

③[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诗卷八《题中远三姊绿槐书屋肄书图》,第197页。

④《海邻尺素》之张曜孙函。

⑤[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续集》诗卷九《仲远重刻伯姊孟缇夫人澹菊轩诗集属题一言》,第302页。

⑥[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续集》文卷二《子梅诗草叙》,第245-246页。

四、李尚迪与张曜孙等清人交往之心态

李尚迪十二次来华,几乎每次都积极主动与清朝士人交往,几十年间,一直保持书信往来的清人有上百人之多。与张曜孙一生见面也不过三次,但彼此之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情感。尽管数年之间没有联系,彼此依然牵挂着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朋友。他们这种交往有着怎样的心态?他们这种情感是当时清人与朝鲜人交往的普遍情况还是个别案例?尽管清道咸年间,朝鲜学人已经积极主动地与清朝学人交往了,以李尚迪的十二次使行为例来看,像李尚迪这样的朝鲜使行人员并不多,因为相对于其庞大的使团来说,李尚迪毕竟只是个案,因而透视他们交往背后的心态,就显得颇有必要。下页表2分析李尚迪十二次来华使行人员情况,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李尚迪十二次使行中,以冬至使名义出使的有七次,其中十次使行,兼有谢恩名义。朝鲜使行中,每年冬至使是最为重要的使行。朝鲜对明朝每年有冬至、正朝、圣节、千秋四次最重要的使行清朝初年,无千秋使,但有岁币使。《通文馆志》曰:“自崇德以来,无千秋使而有岁币使,至顺治乙酉,因敕谕乃并三节及岁币为一行,而必备使、副使、书状官三员,名之曰冬至使,岁一遣之。”①《通文馆志》对朝鲜使团人员的分工给予更为细致的介绍:

冬至行使一员(正二品结衔从一品)、副使一员(正三品结衔从二品)、书状官一员(正五品结衔正四品,随品兼台纠检一行。书状官逐日记事,回还后,启下承文院。出《经国

大典》。国初赵文刚末生回自京师,以耳目所观记,别为条启。书状官为闻见事件自此

始)。堂上官二员(……万历壬寅为重使事,传命周旋之地,权设递儿随事赴京,而不限其

职品)、上通事二员(汉、清学各一员,后仿此)、质问从事官一员(……)、押物从事官八员(……)、押币从事官三员(……)、押米从事官二员(……)、清学新递儿一员、医员一员、写

字官一员(……)、画员一员(……)、军官七员、偶语别差一员、湾上军官二员。②

可见,朝鲜使团成员中,最为重要的三位就是正使、副使和书状官,他们是具体负责使行任务的执行者,其他人员都是为他们服务的。李尚迪十二次燕行,都是作为译官前行的,从第八次开始,他升为首译。在整个使行团中,他属于事务性的人员,地位并不高。在李尚迪十二次使行中,尽管其他使行人员也有过与清人交往的事例,但都没有人像李尚迪这样热心于与清人交往。表2中所示,从流传下来的燕行录中,虽然也有记录三使人员与清人交往,但只是零星的交往,偶然性的事件,而不像李尚迪那样,除了必要的使行任务外,还花大量的时间、精力与清人交往。因为每次使行人员都有二三百人,李尚迪这样热心与清人交往的成员,只是极个别的特例。

李尚迪之所以如此热心与清人交往,一方面,他通汉文,与清人交流毫无障碍,同时,与他对中华文化的仰慕有关。乙卯年(1855),李尚迪作诗曰:“藐余三韩客,生性慕中华。中华人文薮,自笑井底蛙。俯仰三十载,屡泛柝津槎。交游多老宿,菁莪际乾嘉。”③在与清朝文人交往之中,他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文化之精深博大,因而他要担当起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使者之重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与清人交往中,他受到尊重,他的思想可以得到共鸣和肯定。朝鲜王朝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两班贵族掌控朝政,李尚迪只是一名中人,乃庶人,尽管满腹经纶,但在朝鲜王廷中得不到肯定,职位得不到升迁。朝鲜使臣金永爵说:“国俗……专尚世阀,名分截然,等级极多。士夫世世为士夫,庶人世世为庶人。庶人虽有才德,无以为用……阶级一定,十世不得免。如李惠吉者,文

①《通文馆志》卷三《事大》上,首尔:首尔大学校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影印本,2006年,第85页。

②《通文馆志》卷三《事大》上,第87-89页。括号中的字,原文乃小字,予以说明。

③[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续集》诗卷二《子梅自青州寄诗,索题春明六客图》,第258页。

表2李尚迪十二次出使清朝情况及相关记载年表

使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时间

纯祖29年(1829)十月

至30年三月

纯祖31年(1831)七月

至十二月

宪宗二年(1836)十月

至三年三月

宪宗三年(1837)四月

至八月

宪宗七年(1841)十月

至八年三月

宪宗八年(1842)十月

至九年三月

宪宗十年(1844)十月

至十一年三月

宪宗十三年(1847)十

月至十四年三月

哲宗四年(1853)三月

至九月

哲宗九年(1858)十月

至十年三月

哲宗十四年(1863)二

月至六月

高宗元年(1864)正月

至五月

使行名义

冬至兼谢

恩使行

谢恩使行

冬至兼谢

恩使行

奏请兼谢

恩使行

冬至兼谢

恩使行

冬至兼谢

恩使行

奏请兼谢

恩使行

冬至兼谢

恩使行

进贺兼谢

恩使行

谢恩兼冬

至使行

陈奏使行

告讣请谥

兼承袭奏

请行

正使

柳相祚

洪奭周

(《北行

录》)

申在植

(《相看

编》)

金贤根

(《玉河

日记》)

李若愚

兴寅君

李最应

兴完君

李晸应

成遂默

姜时永

(《輶轩

三录》)

李根友

尹致秀

李景在

副使

洪羲瑾

俞应焕

李鲁集

赵秉铉

金东健

李圭祊

权大肯

尹致定

李谦在

金永爵

李容殷

李肯洙

书状官

赵秉龟

李远翊

赵启升

李源益

韩宓履

赵凤夏

(《燕蓟

纪略》)

尹穳

朴商寿

赵云卿

金直渊

(《燕槎

日录》)

李寅命

洪必谟

备注

李尚迪为译官。

洪奭周《源泉集》中有《北行录

跋》、《书北行录后》,其燕行录

名为《北行录》,录于《燕行录

全集续集》。

《相看编》录燕行途中申在植、

李鲁集、赵启昇、李凤宁、崔宪

秀、郑煥杓、任百渊、李尚迪唱

和诗歌。

《玉河日记》录入《燕行录全集

日本所藏编》。

《燕蓟纪略》录入《燕行录全集

日本所藏编》。

此行及以后李尚迪升为首译。

《輶轩三录》录入林基中编《燕

行录全集》中。

《燕槎日录》录入《燕行录全集

日本所藏编》。

资料来源:本表资料来源于李尚迪《恩诵堂集》、《朝鲜王朝实录》、《燕行录全集日本所藏编》。相关研究参见千金梅:《〈海邻尺素〉研究》,韩国延世大学大学院国语国文学科硕士论文,2006年。李春姬:《19世纪韩中文学交流:李尚迪?中心??》,首尔:学文社,2009年。温兆海:《朝鲜诗人李尚迪与晚清文人交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才实可进用,乃拘于门阀,屈于象译,是可恨也。”①深为李尚迪抱不平。李尚迪亦郁郁不得志,他自言:“余素嗜酒,非酒无以浇块垒,但家贫不能常得耳。”②只得借酒浇愁。但与清人交往,“交满中朝,盛名冠世”③,深受清人尊敬与爱戴。他的学生金奭准用清朝士人书函与相关文献中的话,写了一篇《李藕船先生传》曰:

藕船者,朝鲜李尚迪(《海客琴樽图》梅曾亮题辞》)。字惠吉,藕船其号也(张曜孙书)。容仪飘隽(吴嵩梁诗语),其气春温,其神秋清(吴昆田赞先生像)。文采风流,令人心醉(温忠翰尺牍),以簪缨世胄(孔宪庚尺牍),养才以待时,积学以砺俗。不循名,不躁进,陶性情于圣贤书卷之中(雷文辉尺牍)。尝为金秋史侍郎高足(吴式芬尺牍),文望日隆(王鸿书)。诗有初日芙蓉之目(祁寯藻诗话),书有赵、董之骨(王鸿书)。及前席君王诵其诗篇,令秘阁锓梓,固辞之(温忠彦诗注)。其恩遇旷古罕有(叶志诜笔谈),冯誉骥谓人曰:吾读《恩诵堂集》,益深倾慕(孔宪彝尺牍),求之海内,亦不多得(周达手札)。与吴兰雪嵩梁、祁春圃寯藻、黄树斋爵滋、张仲远曜孙、王子梅鸿、孔绣山宪彝、何子贞绍基、冯鲁川志沂、许海秋宗衡,先后各以文?酬接(《春明雅集图》程祖庆记)。墨彩云飞,英词电发(邓尔恒尺牍)。时以道义相勖(王鸿尺牍),不斤斤于蓍占聚雪为欢也(王鸿书)。于是交满中朝,盛名冠世(王鸿尺牍)。咸丰庚戌太夫人弃养,昼宵读《礼》(叶名澧尺牍)。孝思毁瘠(韩韵海尺牍)。与弟尚健友笃(冯志沂尺牍)。其燕居也,四方来学者踵门(仪克中书)。寿考文章,为国人所瞻仰(孔宪彝尺牍)。奋如椽之笔,立不朽之言(吕佺孙尺牍)。续刊诗文集九编(王宪成尺牍),流传亦广,长安纸贵(张曜孙尺牍)。同治壬戌,永授知中枢府事之职(孔宪庚《顾庐纪事》)。癸亥,以国王先系源流,仍沿前明传闻之诬,奏请刊正,特命来京办理此事。时年六旬,不复充使事之劳。国王以辩诬之事重大,遴选名望素著老臣,故破格用之,乃不辱使命以还(《顾庐纪事》)。凡奉使已十二次矣(《饯春迎客图》王宪成诗注)。勤劳王事,宠锡无数(王拯尺牍)。出宰温州,民有五袴之谣(潘曾绶尺牍)……乙丑(1865)夏,疾剧。八月初五日夜骑鲸呜呼(王鸿尺牍)。先生为三韩名家之最(王拯尺牍),经明行笃性命之学,抉其精奥(汪憙孙尺牍)。文如长卿,诗似青莲(王鸿尺牍)。其冥契于神明,而显征于事物;其托辞于讽谕,而归义于忠孝。深之于学问,积之于阅历。率天理之感召,达人心之微茫。其所散布为境且万,而穷源竟委,靡不本乎情之真,因其情之真,可以知其文之至(许宗衡序《恩诵堂续集》)。功成身隐,乐志于泉石翰墨之间,可谓出处泰然,进退以礼者矣(张曜孙尺牍)。东国儒林传万言写不足(王鸿挽诗),使海内之人千载乎而谈其心迹则(王宪成尺牍)。伊川巾东坡笠,吾以想先生(吴昆田赞先生像)。④

他的生平事迹,通篇用清朝士人之书函、评价之言,即可概括,在中朝文化交流史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恐怕只有他的老师金正喜了,其他无人可比。可以说,李尚迪在道咸时期清朝文人心目中,是至高无上、最为重要的朝鲜使臣,能受到如此多的清人一致称颂,古来罕见。

与此同时,李尚迪的文集也屡经清人帮助,在北京刊行,先后刊行了四次,直至其去世。从《恩

①(清)吴昆田:《漱六山房全集》卷六《朝鲜使者金永爵笔谈记》,光绪刻本。

②[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文卷一《赠李兼山序》,第213页。

③[朝鲜王朝]李尚迪著、金奭准编:《藕船精华录》之金奭准《李藕船先生传》(仿史传集句之例),朝鲜高宗六年(1869)刊本,页2a。

④[朝鲜王朝]李尚迪著、金奭准编:《藕船精华录》之金奭准《李藕船先生传》,页1-2ab、3a。

诵堂自识》中,可以看出,李尚迪之所以编辑文集,乃是因为被朝鲜宪宗国王召见之时,宪宗曾吟诵其诗,他深受感动,故而1847年在北京期间,他开始编辑诗文集,取名为《恩诵堂集》,其曰:尚迪少承家学,壮资师友。粗涉文艺,略有撰著。上下三数十年,交游唱酬遍海内外。属草盈箧,而未尝有收录焉。顷者前席,承聆玉音,琅然吟诵臣旧作。继以文笔之

近,于中国颇嘉之。荣感惶恧,曷有至极!噫,古所谓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者,犹足为词林

文苑之所羡慕无穷,而况特受华衮于人主也乎!窃敢不计谫劣,手辑诗文若干卷,自署其

首曰《恩诵堂集》,盖纪恩也已。①

可见,正是因为宪宗国王的吟诵其诗,使得他推而编辑自己的诗文集,并以《恩诵堂集》为名,“盖纪恩也”。编成之后,经清友人帮助,在北京刊印。

笔者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书库,曾看过四种《恩诵堂集》、《续集》版本,这四种版本分别刊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咸丰三年(1853)、咸丰九年(1859)和同治元年(1862)。从书名上看,第一版书名为《恩诵堂集》,第二版称为《恩诵堂集续集》,第三版称为《恩诵堂续集》,第四版为《恩诵堂集》②。从内容上看,第一版《恩诵堂集》诗集十卷、文集两卷;第二版在第一版基础上增加了文一卷、诗一卷;第三版完全不同的诗集五卷,乃是按照年代排列。全书之中,诗歌都是按照年代排列的,所以能够清楚地了解这些诗歌的写作年代。第四版在前三版的内容基础上,又增加了诗集四卷、文集续文一卷。从装帧上看,只有第四个版本是朝鲜装帧,而书里面的内容,与前几版完全相同。估计是此书传到朝鲜后,有人将此书重新装帧,加上朝鲜的封面纸,并用朝鲜的装帧式样,因而显出此书不同的装帧风格。从板式上看,这四种书出自同一块底板,只是刊印时间不同而已。可以看出,这四个版本是一个个层层递进的,在一个地方刊行,由同一底板刊行的,在第二版续集上面清楚地印著“咸丰三年秋七月刊藏于海邻书屋”,可见刊行此书的地方称为“海邻书屋”。诚如前面提到“海邻”,乃是李尚迪书屋之名,而他在北京刊印的《恩诵堂集》,也是他自己在北京期间,在清朝朋友们帮助下刊行的。

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的第一版中,封面题“恩诵堂稿阳湖吕佺孙题”,全书两册,内有杨夫渠所题书名及李尚迪《自识》,可见,当时吕佺孙和杨夫渠都题写了书名。事实上,是张曜孙姐夫吴廷鉁具体负责此书刊行之事。这两个人题写的书名,在咸丰三年(1853)的版本中,继续得以保存。不过,在咸丰九年(1859)的《恩诵堂续集》中,则没有这两个人所题写的书名,封面为“恩诵堂续集”,没有著录题写人的名字,一册。内有“咸丰九年正月大兴刘铨富署”字样,前有“上元许宗衡海秋甫序”,交代此书之编辑刊行经过。同治元年的版本则有所变化,书封面题“恩诵堂集何绍基书题签”,杨夫渠所题写的书名还在书内保存,但没有吕佺孙所题写的书名了。因为第四版经过朝鲜人的改装,不知原刊书本上,是否如此。可见,有五位清朝学人与文集刊行有关:吴廷鉁、吕佺孙、杨夫渠、何绍基和许宗衡,而这五人与李尚迪交情甚笃,他们有许多的诗文书函往来。另外还有一位大兴人刘铨富,估计是刻工,或者是书匠。之前的朝鲜使行人员,结识清朝文人,请求清朝文人写序,但是还没有哪位将自己的诗文集在北京刊行,而且十几年间,竟然刊行了四次,李尚迪是唯一的特例。一方面说明他在清士人心目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道咸时期中朝文化的交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①[朝鲜王朝]李尚迪:《恩诵堂集》之《恩诵堂集自识》(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编刊《影印标点韩国文集丛刊》第312册,2003年),

第167页。

②韩国学者郑后洙在《北京刊<恩诵堂续集>????:<海邻尺素>记事?????》(《??????》,第28?),以《海邻尺素》

中的书信为中心,讨论了《恩诵堂续集》在北京刊行问题,指出续集的刊行主要由孔宪彝负责。

总之,相对于每次二三百人的朝鲜燕行使团而言,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中朝文化交流中的李尚迪只是特例,大多数的成员对此并不热心。李尚迪在使团中,作为通译尽管重要,但并不是担当使行任务的“三使”成员,而是为使行服务的成员之一。因为他中人出身,尽管满腹经纶,在中朝交往中贡献良多,但难以得到重用,因而内心苦闷。因为对中华文化的仰慕,李尚迪积极投身与清朝士人的交往之中,他获得了在朝鲜王朝没有得到的尊严与尊敬,清朝士人对他极为尊敬,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在与清人交往中,他体味到“情”的真挚,才学也得到肯定,清朝士人对他一片赞誉。而他的诗文集,在清朝友人的帮助下,在北京刊行四次,这是中朝文化交往史上鲜见的,表明中朝文化彼此一家,清代中朝文化交流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五、余论

清代中朝文化交流史上,如果说朝鲜北学派先驱洪大容在乾隆三十年(1765)开启了“融冰之旅”,与清代浙江举人严诚、潘庭筠、陆飞等,搭建了两国“情”的世界;北学派人士朴趾源、朴齐家、李德懋等人前赴后继地来到北京,则扩展了与清朝士人交往的舞台,纷纷与清朝士人交流思想,探讨学术,评点诗文,议论时政。他们回到朝鲜,反对“尊周”,提倡“北学”,提出改革现实政治的主张。进入道咸时期,以金正喜与李尚迪师徒为代表,与清人交往之时,在唱和诗文、交流思想、探讨学术之同时,彼此寻求思想之认同、个人价值之体现,也成为一种新的风尚。

其实,清代中朝学术文化交流史上,无论是朝鲜还是清朝,积极主动投身于交流事务中的人员,以中下级官吏为主。朝鲜方面,洪大容、朴趾源等人,只不过是使团中的随行人员,根本就不是使团中的正式成员,金正喜与李尚迪也只是下级官吏,李尚迪十二次使行中一直担任通译,正是他们成为最积极主动交往的成员。朝鲜方面尽管也有像徐浩修、洪良浩这样的两班官员,但毕竟很有限。清朝方面亦是如此,严诚、潘庭筠、陆飞当时只不过是进京赶考的举人,张曜孙与李尚迪订交时也是参加会试的举人,后来为官不过是地方上的中下级官吏。朴趾源在《热河日记》中,清楚地描述了清代高级官吏的冷漠以及中下级官吏的热心。即如潘庭筠,当他是举人之时,非常热心地与洪大容交往,中进士后,在与朝鲜人交往时,明显有了许多戒心。清人方面,尽管有礼部尚书纪昀亲自到朝鲜馆拜访柳得恭与朴齐家的佳话①,但毕竟是凤毛麟角。在李尚迪交往的上百位清朝士人中,大多数也是中下级官吏,尽管也有清大学士祁寯藻这样的高级官僚,但在《海邻尺素》中,没有收录他的来信,可见,他与其他清中下级官吏还是有分别的。

自洪大容、严诚以来,笔谈、诗文唱和,向来是中朝学人交往的方式,而朝鲜人请求清人为诗文集作序,一度也成为风尚。在以往的交往中,总是朝鲜人积极主动,清人一定意义上处于一种被动的应对和积极的回应。但在道咸时期,则变成了双方都很积极主动。交往已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群体之间的事情。李尚迪在与张曜孙交往之时,实际上也同时在与以张曜孙为中心的清人群体交往;张曜孙在与李尚迪交往之时,也透过他与其老师金正喜等人交往。交往方式是,他们在北京相识、相交,举行雅会,然后绘成图画,诗文唱和,书函往来,经年不绝,即便多年不见面,依然彼此牵挂,体现了真挚的情感。李尚迪在与清人交往中,得到认同与慰藉,在清朝士人的帮助下,在北京刊行其诗文集《恩诵堂集》,刊行四次,非常特别。而张曜孙等清人也反过来,请求李尚迪为他们的诗文集作序,双方交流进入一个双向互动、彼此都很积极主动的阶段。

在洪大容与严诚的交往、纪昀与洪良浩的交往中,都有家人的身影。严诚去世后,洪大容与严①参见祁庆富、金成南:《清代北京的朝鲜使馆》,《清史研究》2004年第3期,第113页。

诚的哥哥、儿子皆曾通信;洪良浩的儿子来北京时,也拜见过纪昀,他的孙子再来时,也与纪昀的后人有过往来,但这种交往,都只是一种父子之间的传承。而在张曜孙与李尚迪的交往中,家族的身影几乎是同时出现在他们的交往之中的。张曜孙在与李尚迪的信函中,不厌其烦地提及家人的情况,其家族中的许多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出现在张曜孙的信函中,向李尚迪请求为其家人之诗文集作序,这种情况在以往的中朝学人交往中也属少见。可见,张曜孙是代表其家族与李尚迪交往的,而李尚迪也非常乐意接受相关请托,并给予恰如其分的赞颂。因此,我们可以说,道咸时期中朝文化交流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The Friendship between Scholars from China and Korea during Daoxian Period in Qing Dynasty:Based on the Acquaintance between

Zhang Yaosun and Li Shangdi

Sun Weiguo

Abstract:Korean interpreter Li Shangdi visited China for12times during the35years between1829and1864.He was acquainted with more than100scholars from China in Qing Dynasty,and was a close friend of Zhang Yaosun for al-most30years.In fact,they saw each other for only three times.However,each time they met,they would paint the scene of their meeting into pictures,compose and chant their poems,and sing about their attachment.Even though they did not meet in the next ten years or so,they still kept each other to their heart.They were both very active in their acquaintance and wrote to each other regularly.Through each other they came to know the groups of scholars associated with the oth-er.This kind of group acquaintance is what characteri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holars from China and Korea during Daoxian Period.Zhao Yaosun introduced his family background to Li Shangdi actively,and invited Li Shangdi to write a preface to a collection of poems written by his family members.Their acquaintance wa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ir families behind them.In his acquaintance with Chinese scholars,Li Shangdi was highly esteemed.Thanks to the help of his friends,his collections of poems were published in Peking,and were widely praised in that time.Through the friend-ship between Zhang Yaosun and Li Shangdi,the history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moved in-to a new era in Daoxian Period.

Key Words:Zhang Yaosun;Li Shangdi;Letters from Sea Neighbors;Overseas Guest and the Zither and the Gob-let;Six Friends in Bright Spring;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责任编辑:宁泊】

内幕揭秘 中国为何要把一半长白山划给朝鲜中朝关系

内幕揭秘中国为何要把一半长白山划给朝鲜中朝关系 长白山一向被视为满洲民族发迹的“龙脉”之地。由于进入长白山挖参、猎捕之人众多,请政府担心这些活动会断绝龙脉。 1762年始,清政府对东北实施了长达200余年的封禁政策,严禁进入长白山地区,鸭绿江、图们江中朝边境地区成为封禁的重点地区。 后来,由于长期的封禁政策致使东北边疆地广人稀,边备空虚,潜藏着严重的国防危机。特别是清道光之后,由于沙俄等列强的侵略扩张,这种危机日益加重。这给朝鲜边民非法越境进入中国创造了客观条件。 长白山 后来,1860至1870年间,朝鲜北部地区多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民不聊生。许多朝鲜人出于生计,冒禁非法渡鸭绿江、图们江越境,到对岸中国奉天、吉林省垦荒。 之后人数众多,开垦土地越来越多,为清政府带来诸多政治、社会问题。后来,清政府于1867年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允许汉人迁移至此,后来在对待朝鲜移民的政策上也有所放松,在其“易服雉发”,准其领照纳租,加入中国国籍的情

况下留在中国。并将此咨文通报朝鲜政府。1882年8月,朝鲜国王要求清廷允许朝鲜“刷还”在中国非法垦居的朝鲜人,清朝允许朝鲜的这一做法。 但后来朝鲜移民朝鲜政府不但未刷还越境边民,反而并以穆克登碑为据,于1883年7月提出土门、豆满并非“一江之名,而为两江”的主张,认为中国延边地区的海兰江为土门江。这一主张,不仅原来的非法流民未被刷还,反而有更多的朝鲜越境民迁移至此。这一举动成为后来“间岛”问题的发端。 1885年6月,朝鲜咨清政府,再次主张土门、豆满两江之说,指称海兰江南本来是中国的延边地区为朝鲜领土,并要求双方勘界。1885年9月30日至11月29日,中朝两国派使共同勘界。但双方意见发生严重分歧:其一、关于江名,中方认为土门、豆满、图们为一江名称之谐音;朝方主张土门、豆满(图们)为两江。其二、关于正源,中方主张红丹水为图们江正源,以此水划界;朝方主张红土山水为图们江正源,以此水划界。

浅谈大国谋略

浅谈大国谋略 我想很多人都对大国间的战略,关系的演变,还有国际关系变化,及未来的趋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男孩子。当然我也不例外了,因此由于我的热爱,《中国近现代史缟要》这门课及老师的启发,在过去的这多节课中,经过老师真实生动的讲解,对好多重大历史事件中一些细节的解密,让我对那些事件的发生,变化及后果有了更真实更科学的认识与了解,还有老师同大家的探讨,及个人看了一些课外书籍后,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尤其,大国间的谋略给了我极大的感触,因此在此浅谈一下我个人的想法。 首先,我先谈一下我看过的一些书籍的内容:大体是从一战时期讲起,谈了一战之前的国际关系,然后着重讲了几个大国间的斗争,尤其分析了德国的策略,及德国开国元勋——“铁血宰相”俾斯麦,让我深感佩服。然后讲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各国采取的战略,及各国的发展,紧接着分析了二战之前的国际关系,及希特勒的上台,及希特勒采取的战略,还有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讲了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三巨头,其中丘吉尔的一句堪称经典的名言给我留下了深刻影响“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反映了这些伟人清晰冷静智慧的头脑。然后讲二战后的新的国际格局,“北约”与“华约”进行的冷战,及我国解放战争后的努力,还有我们的抗美援朝战争,同时书中也对每个时期的国际关系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对大家疑惑和误解的事情进行了解密分析,尤其对朝鲜战争,对斯大林个人,书中根据大量史事,从多方面给我们客观真实公正的进行了讲解,改正了我们的固有的,片面的看法,还原了真实。内容还包括我们新中国的外交,其中也对中俄美大国的几位领导人进行了分析,及他们的性格,功过等,分析了国家间微妙神秘的关系等等。个人觉得那些书中大概就从这些方面来讲了近现代的一些重大事件,及这些事件中大国间的相互博弈,最重要还有从而体现出的大国谋略。 而在此时对我来说,《中国近现代史缟要》的这门课也即将结束,我个人也确实觉得自己很有感触,还有通过那些书籍,尤其让我觉得大国间的谋略,跟好多因素都有关,比如有一个能时刻洞察世事,能巧妙利用各国间的微妙关系,来处理本国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的领导与决策者是相当重要的,当然还跟这个国家的民族有着很大关系等等,但在此就让我谈谈令我个人感受最深刻的领导者的“大国谋略”。

浅谈中朝关系

浅谈中朝关系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1级9班李奉 摘要 中国做为朝鲜的近邻,在历史上对朝鲜关照有加,关键时刻为朝鲜不惜“赴汤蹈火”,提供过许多的帮助,做出过许多巨大的牺性。但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朝鲜似乎对来至中国的恩惠并不领情,甚至在中朝关系上,常常干出一些忘恩负义,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导致中朝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不好的影响。 关键词:帮助;忘恩负义;影响 新华社平壤2月6日电(记者高浩荣张滨阳)今年的“中朝友好年”将成为一幅美丽的长卷画,向世人展示中朝传统友谊的巨大生机、深厚底蕴和时代风采,将为两国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和富有成效的合作提供一个大舞台,同时也将为中朝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和新的希望,有力推动中朝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1,中国驻朝鲜大使刘晓明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本条报道指出中国和朝鲜素两国来就有着非常友好的关系,而且定期还有着“中朝友好年”,还会在以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朝鲜之间的关系。个人觉得这个报道是相当片面的,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的,这其中存在不小的问题,难道实际上中国和朝鲜的关系有表面上这么融洽吗?难道朝鲜真的从心底里很感谢我们中国为他们做的一切吗?难道朝鲜愿意一直把中国当成他们的老大哥么?难道朝鲜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对得起中国为朝鲜所做的一切吗? 朝鲜虽然作为同新中国最早建交的国家之一,在一些事情上也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但是在历史上,从以前到现在,朝鲜却是经常忘恩负义,做出了不少伤害中国和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导致了中朝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不好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中国给予了朝鲜如此多得帮助,做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而且就当今国际形势来看,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比朝鲜要好,和中国处好关系,对朝鲜有着很大的帮助,那么朝鲜为什么要忘恩负义,去做出一些破坏两国人民感情和两国整体政治关系的事情呢?通过查阅相关信息,以及结合自己的一些看法,个人认为朝鲜之所以要这么做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分别是历史纠葛、领土纠纷、治国差异。 从中朝两国的历史纠葛2看:历史上朝鲜曾长期是中国的附庸国。朝鲜的第一个王朝,是由汉族于公元前1050年所建。朝鲜的国号也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并一直沿用至今。然而,长期以来朝鲜对历史上中国对该国的帮助、支援甚至作出的很大牺牲避而不谈,却对曾经的附庸经历耿耿于怀,怨恨在心。 从中朝两国的领土纠纷看:长期以来,中朝两国在长白山、和间岛的归属权上存在分歧3。长白山天池座落于中朝边界,历来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朝蜜月期,朝鲜以天池是伟大的金将军革命事业的发源地为由,提出分长白山天池一角的要求。中国为了照顾两国关系,就将天池一半和分水岭东侧的三座山峰划给了朝鲜。后来,朝方得寸进尺,继而对整个长白山提出领土要求。除领土纠纷外,中国与朝鲜存在着黄海大陆架4的争议。中朝两国有3000多平方公里的争议区;中韩两国有6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此外,中韩两国在东海还有12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中朝、中韩之间领土、领海争议面积达2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朝鲜半岛的面积。主权纠纷是国与国之间,最敏感,最难以调和的矛盾。是引发国与国之间冲突的主要原因。 从朝鲜的治国理念上看:现在朝鲜治国的两大基本原则是金日成创立的“主体思想”和其子金正日提出的“先军政治”。此外,金日成还以“主体思想”为幌子,大搞个人崇拜。篡改朝鲜战争和中朝关系历史,删除了教科书和官方通讯中关于中国志愿军参战的事实,淡化、抹杀中国志愿军的作用,将中朝人民共同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据为已有。中朝两国被誉为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朝关系及展望

中朝关系及展望 中国和包括今天南北两个朝鲜在内的整个朝鲜的关系,源远流长。远的不说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更和朝鲜密切相关。让我们中国人痛彻心脾的中日甲午战争,就是从日本侵夺朝鲜开始的。结果,应朝鲜政府之请出兵朝鲜的清朝军队,在平壤不明不白地让借机侵入朝鲜的日军占了上风,之后清军的北洋水师又在海战中全军覆没。软弱的中国清朝政府不仅损兵折将,还要赔日本银子,还被迫割让了台湾。 此后的朝鲜和中国,先后都投入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斗争了几十年,终于打到日本投降了,朝鲜半岛却分成了两半。是谁分的?不是朝鲜人,也不是韩国人,是一个美国人。他随随便便这么一划,就出来了这条三八线。虽然当时仅仅是作为苏美军队的临时受降分界线,但后来却在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的格局中变成了朝鲜半岛南北分治的政治分界线。而这个格局,显然是三八线两边的朝鲜人都很难以接受的。虽然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1948年先后成立,使得朝鲜半岛出现了两个政权,但是南北双方都想完成半岛上同一民族的统一大业--甚至不惜诉武力,摩擦不断,最终酿成了内战。虽然南北双方矛盾尖锐对立,但在完成民族统一的意愿上是具有同一性的:都不甘于充当强权政治棋盘上的棋子,都要对强者决定弱者命运的国际强权政治实行反抗和挑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北朝鲜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多的几个国家之一。不到一年之后,就爆发了朝鲜战争。这场原本属于朝鲜民族内战的战争因美国军队率先介入而转化成为一场有20个国家和地区军队卷入的国际局部战争,而且因美国军队兵临鸭绿江边危及了新中国的安全,迫使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援朝,成为这场国际局部战争中冲突的一方。 抗美援朝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金日成也是我这个年龄的中国人最早知道的外国领导人之一。我听说在我们棉布供应紧缺的时候,朝鲜的维尼纶帮助了我们。那时候,朝鲜是我们的"哥们儿",而韩国是敌视我们的。 可是,逐渐的,我开始感觉到这个"鲜血凝成的"友谊并不那么单纯,而是疙里疙瘩的。好像我们中国老是有些人对朝鲜不高兴--先是不高兴他们不赞成我们的文化大革命,之后不高兴他们不赞成我们的改革开放,现在更不高兴他们一个劲地在那里试验核武器,搞得东北亚的人和全世界的人都不得安生。有些中国学术界的人甚至把中国派志愿军出兵朝鲜抗美援朝,都说成是中国"上了金日成的当",对朝鲜的"主体思想""先军战略"等等一概嗤之以鼻。 与此同时,中国在1992年和韩国达成了建交协议。韩国不再是我们的敌国了。两国关系17年来不断升温,按照官方的说法,已经从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相形之下,虽然中国和朝鲜也保持着高层往来,也有文化交流,特别是《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还有效力,至少继续有效到2021年,但是与中韩关系相比,中朝关系明显冷清很多。两国贸易以边境贸易为主,只有中韩贸易量的零头。对于朝鲜核试验的问题,中国官方谴责的调门也愈来愈严厉。总之,从我个人的感觉,中国和朝鲜虽然建交以来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关系--历史让我们血流在了一起,《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也让我们两国成为盟友,但是中国官方和媒体造成的舆论,尤其是中国竟然认可了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已经让这鲜血凝成的友谊大大降温。 反观中国与韩国建交以来,关系已经上升到"战略合作伙伴",虽然中国奉行和平外交,也确实主张与朝鲜半岛任何一方的交往都不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但是这些年来对南北朝鲜的实质性交往,一冷一热,对比实在鲜明。 朝鲜自从进行了核试验,就成了大逆不道的"挑战者",被说成是挑战了半岛、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和安全。 中国一贯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金日成在世时,也曾与韩方达成过实现半岛无核化的共识。但是,朝鲜从无核到有核,只是表象,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追根溯源。事实已经证明,谴责

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材料

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篇1 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呀!要知道是那些革命先烈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快乐地依偎在祖国的怀抱里。 那些革命烈士令我感动,他们每一位都是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 邱少云,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邱少云在一次执行潜伏任务时,不幸被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火焰燃烧,虽然旁边有条小河,但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影响整体战斗部署,始终趴在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 黄继光,抗美援朝时期,黄继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部队受到机枪巢火力压制的时候负责爆破任务,为了使得后续部队能够攻下高地。最终他用身体挡住了机枪枪口,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战友得以击败敌人。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如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还有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 生的叶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他们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这些爱国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让我们铭记在心中;尽管先烈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都是平凡而渺小的。但当这 平凡而渺小的生命,义无返顾地将自己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鲜血都交付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交付给正义、真理,交付给历史发展必然的民主;当其为 这一切,不惧地狱烈火的煎熬,虽九死而不悔,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就由此而燃烧并发出永不熄灭的光华。这难道不令人感动吗? 革命烈士们,多么伟大呀!他们用鲜血,把五星红旗染得鲜红。他们用生命,换来现在的和平时代。他们的身体倒在了通往胜利的道路上。他们用自己的躯体,建造了成功的大厦。他们的英雄事迹,记录了革命的艰辛,可他们没有放弃,他们用坚定的信念,赢得了胜利女神的眷顾,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还听爷爷讲过红军长征的故事,在电视上看过铁道游击队英勇抗日的事迹,那飘扬的军旗鼓舞、号召了多少热血青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后人砸烂了黑暗的旧世界,创造了一个幸福光明的新世界。

浙江省六校联盟高三文综第一次联考试题

2012年浙江省六校联考文综学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共140分) 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 ℃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 出现0 ℃层,此时0 ℃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 ℃层高度。读近50年来我 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的0℃层的变化图,完成1~3题。 1. 图示0℃层高度变化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相同时间0℃层高度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A .地面辐射不同 B .太阳辐射不同 C .大气辐射不同 D .大气逆辐射不同 3.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的a 线表示的是青藏高原区 B .近20年来0℃层高度的变化幅度变大 C .近50年来天山的雪线的高度变低 D .近5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温比较稳定 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过程。图2中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判断4~5题。 甲 乙 图2 海拔/米 年份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4200 4400 4600 4800 5000 5200 5400 a 地区 b 地区 距平值 1960—2010年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某季节0℃层高度年季变化图 图1

4.若将甲、乙两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的新图层是 5.若甲、乙分别为城市交通网和地租等值线图层,叠加后生成新图层的图形信息是 A .城市道路网类型 B .交通线与地租等值线分布 C .城市功能分区结构 D .城市商业网点分布 图4是我国内陆某区域分布图,判断6~7题. 6. 现发现该湖泊的面积在逐年萎缩。对其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 成立的是 A .人口增长迅速,流域内取水量大增 B .气候异常,蒸发量增大 C .湖泊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增加 D .该区域过度开垦,增加粮食产量 7.影响图中a 、b 、c 、d 四个聚落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水源 D .政策 读图5,回答8~9题。 8. 一艘油轮在图中②处发生石油泄漏事故,泄漏的石油随洋流扩散的方向为 A.向东扩散 B.向南扩散 C.向北扩散 D.既向东又向南扩散 9. 关于图5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地终年积雪 B.④地“晚穿长袍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图4 A . B . C . D . 图3 0 0 0 -1000 -3000 -1000 -1000 1000 3000 等高线 -1000 等深线 30o 10o 0o o ① ② ③ ④ ⑤ 图5

浅谈中韩关系

浅谈中韩关系 摘要:中韩建交24年来,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但由于韩国强势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使得东北亚区域的安全形势更为复杂、难于解决,而中韩关系也跌到历史冰点。本文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韩之间的关系变迁,阐述了我国与韩国之间的关系现状。面对复杂的安全形势,我们要清醒认识两国发展态势,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关键词:中韩关系;萨德系统;历史文化;解决途径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六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亚洲已然崛起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而中韩作为两个地区大国,自于1992年8月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关系迅速发展。中韩不断开展高层往来,增进互信共识,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 在政治方面,中韩两国近年来越来越感觉到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彼此为解决地区问题开展密切合作。中韩曾合作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韩同是东盟地区论坛的对话伙伴,参与“10+3”会谈,共同致力于地区和平与经济发展。在经贸合作方面,目前,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投资对象国,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据统计,中韩双边贸易额由1992年的50.3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3000亿美元,增长了近60倍。在文化交流方面,以韩国电视连续剧、流行音乐、游戏、服饰为代表的“韩流”在中国掀起了韩国大众文化的热潮。据分析,“韩流”对韩国经济产生的效益达45亿美元,其中在中国产生的效益就达33亿美元。同时,在韩国也掀起了被称为“汉风”的中国热。2004年底世界上第一个中国孔子学院和亚洲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 然而近期以来,由于美国、韩国强势宣布联合部署萨德系统,使得韩国开始引火烧身,中韩关系也出现了动荡,如今这股风波还在一路蔓延。接下来将分别从中韩历史关系和现状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我国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来维护国家安全。 二、中韩历史关系发展 中国与朝鲜半岛交往的历史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中韩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交往。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是中国通过海上与之交往最早最多的地区之一。在中韩交往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重大事件都与山东半岛有关联,历代山东人为中韩文化交流和中韩 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江华岛事件后中朝宗藩关系的走向

试探江华岛事件对中朝宗藩关系的影响 2011111110000165 杜宇 摘要中朝宗藩关系是东亚宗藩朝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清代前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清末随着东亚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作为“宗主国”地位的衰落,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也开始嬗变。1875年江华岛事件及《江华条约》的签订,不仅首次以近代条约否认了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还使得朝鲜与清朝之间的宗藩交往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中朝宗藩关系也由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并逐步走向破裂。 关键词:中朝宗藩关系江华岛事件影响 宗藩制度是古代中国王朝的重要外交手段,是封建时代时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关系既不同于国家内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又有异于近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宗藩关系中,藩属不需要向中国缴纳赋税,中国也不派官吏到藩属任职,但从严格意义上说,藩属又不是完全独立的。在这个体系中,中国处于“天朝”、“上国”的地位,亚洲诸国位于“藩属”、“下国”境地,循尊卑之例;亚洲诸国新王登基,需“天朝”册封,方成正统;依上下之别,亚洲诸国需定期向“上国进献贡品,以示臣服;彰大国风度,中国则以回赐朝贡、保护藩邦为己任。中国与朝鲜就是这种宗藩关系的典型,但是在清代随着东亚国际情况的变化,中朝关系也出现了嬗变。 一、清代前期的中朝宗藩关系 中国与朝鲜正式建立宗藩关系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当时朝鲜李朝的开国者李成桂受到了太祖的册封,朝鲜成为了明朝的藩属国。后金崛起后,一直对朝鲜虎视眈眈,1627年其与朝鲜达成了“平壤之盟”,这个盟约是“后金处处仿明例要求朝鲜称臣纳贡,只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对朝鲜行使册封、赐印、颁行年号的权力,以及正式确立君臣之礼等,姑且称之为‘半藩属关系’”11636年后金改国号大清,派兵攻打朝鲜大获全胜,当时朝鲜国王李倧被迫无条件的接受了《南汉山城规则》,清朝与朝鲜的宗藩之礼告成,清朝接受了明朝的外交原则和外交关系,继续和发展着与朝鲜的宗藩关系。 清代中朝宗藩关系在结构制度上与明朝大体是一致的,清朝在1637年与朝鲜订立议和协议时,已明确定下规制:“册封、奉正朔形式,岁时贡献表贺,往来礼仪,一如明制。”2大清会典和礼部规章中,除册封与朝贡两项外,其余所载甚略,两国往来都照成例办理。清朝前期,中朝宗藩关系基本上是和谐发展的,并呈现出了新的景象。 政治上,中韩两国相互地位是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关系,而中国的皇帝与朝鲜国王是君臣关系,其君主不能称皇帝,只能称国王;王妻不能称王后,只能称王妃;国王长子不能称王储,只能称世子。朝鲜的国王或世子等必须接受清朝的皇帝册封之后,其地位才正式确立。开始朝鲜是每年朝贡四次,顺治帝时改为每年一次,在正旦元旦进行,然而,以进贺、谢恩、进香、问安等名义来的使者,也 1宋慧娟.中朝宗藩关系嬗变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2《清太宗实录》卷33,崇德二年正月戊辰条。

朝核问题:国内研究综述

序言:朝核问题概念界定:冷战结束以来,朝鲜通过几次核危机使朝鲜半岛核不断扩散地问题,影响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利益攸关方主要有中国、美国、朝鲜、日本、俄国。 展开研究的意义 正文分阶段变化原因每一阶段主要的研究问题与前一阶段相比的优势不足 第一次朝核危机1992年至1994年 第二次朝核危机2002年布什上台先发制人政策、邪恶轴心国2003年推出核不扩散协议2003年6月18日朝正式宣布朝为有核国家8月27日中国组织六方会谈成为解决危机的会谈 第三次朝核危机2006年朝第一次试爆核武器2007年重返六方会谈 第四次朝核危机2013年特点上中国政策转变——支持对朝的制裁 主要问题: 描述性问题朝核问题的实质与症结、朝核问题的影响东北亚地区安全大国关系的影响(对中国对中美关系中朝关系中美朝关系) 朝核问题的处理与解决解决态度、处理措施六方会谈2003年中国六方会谈对解决朝核危机发挥的作用 解释性问题朝核问题产生的原因 价值判断性问题朝核问题的未来走向、前景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朝美两个关于朝核问题的政策前景 关于中国在朝核问题中的政策选择以及角色 六方会谈对解决朝核危机是否有用、发挥的作用、前景探析 朝核危机产生的原因 朝核危机与朝核问题的关系 "第一次危机爆发于1993年3月,第二次危机爆发于2002年10月"这两次核危机的爆发虽然间隔了几乎10年。第二次核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中国学术界的关注。以中国为主导的六方会谈成为解决朝核危机的重要平台。 克林顿政府经过两次政策调整,最终确定了对朝的全面接触政策,朝美关系一度很是接近,第一次朝核危机得以化解"小布什政府第一届任期对朝奉行/鹰派接触0政策,虽说也还坚持接

追忆中国革命先烈李大钊的英雄事迹

---------------------------------------------------------------范文最新推荐------------------------------------------------------ 追忆中国革命先烈李大钊的英雄事迹 李大钊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那时,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 1 / 6

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1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身边总有那么些好人好事,让生活更美好。 (1)稚子真心,爱的传递 宋年忠家住新闸路568弄,自幼患小儿麻痹症,不能行走,父母相继去世后,一日三餐成了她生活中最大的困难。1993年,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师生得知社区里有这样一名残疾人需要照顾后,决定每天免费为宋年忠提供一顿午餐。自此,学校高年级学生组成了一支送饭队伍,每天为宋阿姨送饭成为他们学习之外的一项重要任务,无论刮风下雨,送饭从没有间断过。每到中午时分,同学们下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食堂去拿饭,他们端着饭盒、拎着汤,赶往宋阿姨家,让宋阿姨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自己再返回学校用餐,天冷时自己的饭菜都凉了,可同学们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学校校长换了一任又一任,学生送走一届又一届。领导层变了,送饭的人也变了。唯有送饭的路没有变,送饭的责任更没有变。爱心接力棒在学生手中届届相传,爱心的

志愿军为何要撤出朝鲜朝鲜战争之后我们为什么不跟美国人一样在朝鲜驻军

志愿军为何要撤出朝鲜?朝鲜战争之后我们为什么不跟美 国人一样在朝鲜驻军? 1、朝战期间志愿军与金日成的关系就很紧张 抗美援朝期间,虽然中朝双方面对共同的敌人,利益总体上是一致的,但这并不就意味着双方没有矛盾。相反,为了争夺对战争的主导权,双方不断产生摩擦,造成了志愿军和金日成方面的关系常常很紧张。双方比较突出的矛盾有:(1)军队归谁指挥的问题。据柴成文介绍,在金日成看来,中国出动军队只是在敌情紧迫的情况下帮助朝鲜抵挡一下,因此中朝军队的指挥权自然要由朝鲜领导人掌握。而且由于存在一个国家主权问题,要朝方将自己军队的指挥权拱手让给中方,他们在感情上的确难以接受。而在毛泽东和彭德怀看来,要想打赢这场仗,无论从军事实力还是作战经验上讲,中方显然具有绝对优势,朝方的军事指挥才能则很成问题:朝方“军事指挥异常幼稚,19日下令死守平壤,结果3万人未退出多少”;朝方“虽同意在人民军中开展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但不同意建立政治委员制度”;“朝鲜党征兵问题异常严重,16-45岁男子全部征调入伍。入伍工人家属无人过问,一般群众没饭吃。一切无长期打算,孤注一掷的冒险主义从任何方面都可以看到”。同时,斯大林也明确表示过,

志愿军“当然由中国的指挥员统率”。因此在彭德怀看来,为了“对中朝人民,对几十万士兵负责”,根本不存在将中国军队交给朝鲜指挥的问题。双方就此发生争执,而由于斯大林支持中国,这就迫使金日成做出了妥协,将中朝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中方。 (2)越过三八线后是否南进的问题。当志愿军胜利地突破三八线并攻占了汉城后,彭德怀考虑志愿军在战场上已成强弩之末,并且认为联合国军是有计划撤退的,中朝联军除占领了一些地盘外,没有对敌人有生力量造成什么创伤,因此要求停止进攻,全军休整。这让朝鲜非常不满,金日成认为即便“不能消灭敌人,扩大领土也是很重要的”,要求志愿军乘胜追击。苏联大使扎哈罗夫也支持金日成说:“世界上哪有打胜仗的军队不追击敌人、不发展胜利成果的呢?这将给敌人以喘息机会,犯下丧失战机的错误。”斯大林得知中朝的争论后,来电支持“中国志愿军的领导是正确的”,还批评苏联大使不懂军事,不准他再干扰彭德怀的指挥。金日成再次被迫妥协,认为朝鲜人的观点是带有冒险性的,中方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据苏联驻朝鲜大使后来报告说:“所有这一切都严重地损害了中国人在朝鲜领导人心目中的威信。” (3)停战谈判签字的时机问题。第五次战役后,中方已经感到吃力,决定“边谈边打,争取谈判解决问题”,但“朝

从中国单方面援助看中朝关系走向

从中国单方面援助看中朝关系走向 「摘要」:中国对朝鲜的援助自从抗美援朝开始,至今仍未断绝。其中包括粮食、药品、资金、技术、国际支持等不同的形式。1961年7月11日,《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在北京签订,同年9月10日起生效。《条约》决定双方根据国际主义原则,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一方受到武装进攻,另一方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它援助;双方不参加反对对方的同盟、集团、行动或措施;发展经济、文化、科技合作,给予经济、技术援助等。将援助朝鲜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了。虽说是友好“互助”,可是从一开始似乎就是中国的单方面援助,而朝鲜则是一味的接受。近几年中朝之间关系不断波动,国内要求取消对朝援助的呼声也很高。中朝两国间的关系将如何发展,本在此浅做探讨。 「关键词」:中国朝鲜单方面援助国际关系 朝鲜半岛地处东北亚中心,对我国而言有着重要战略地位。朝鲜作为朝鲜半岛的国家之一,与中国山水相连,有着 1300 多公里的陆地边界线,是中国安全和对外战略的要冲。中国与朝鲜一衣带水,两国均有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同时拥有相似的文化背景,皆属于东方文明。朴实、勤奋、自强、自立与和谐相处是东方民族的共同特点。在中朝两国交往的千年历史中,无论是从文化方面还是经济方面中国对朝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近代开始,中国共产党与朝鲜共产党关系就密切了起来,并对朝鲜伸出了援手。中国共产党员在建党前夕就接触过朝鲜革命者,毛泽东与何叔衡在湖南长沙与朝鲜革命者共建“中韩互助社”。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1921年到1945年对朝鲜独立运动更是做出了巨大的援助。1926年朝鲜共产党代表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全会讨论中国革命时 说:“朝鲜革命运动得到了中国革命运动最广泛、最积极的支持”。②在1953年的侵朝战争中,中国更是倾力而出,抗美援朝;在成功的将美帝国主义驱逐出朝鲜境内后,中国又在国内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援助朝鲜战后重建。一直到今天的朝核问题,中国依然坚定不移的站在朝鲜这一边,坚持相信“朝鲜半岛无核化”,③中国对朝鲜的援助情况已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但是中朝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为中国 ① [日] 金正明:《朝鲜独立运动》(二)东京原书房1957年版,第289页。 ② 《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5-247页。 ③ 姜龙范:《朝鲜半岛核问题———朝核问题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东疆学刊,NO.3 Jul .2007。

清华大学员工揭内幕

清华大学员工揭内幕 刚毕业就进入清华大学某学院工作!结果很让我失望。 作者:一叶江山千叶红的猫扑秀 原文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517171.html,/club/read_2789129.html 我是八五年生人。今年七月从清华大学毕业,没想到在毕业之期竟争取到了留校工作的机会。当时是多么的满怀激情,说实话,我不怎么想离开这个培养、教育、给予我现象神经和知识积淀的圣地。恐怕有相当刚毕业的高校生都是能体会到我当时被留用的那种心情。 我这样的人,就是活的很天真,不愿面对现实,总觉的外面的人和世界是那么异常的伪假,是那么的狰狞而无法现象,放佛在学校里,那一切便须臾间的被屏蔽于尘间弄坊,坚挺着最后信念的大学其无法以任何变种攻破这纯真的最 周密防线。于是在我的思想维度里,我总认为大学之纯之于社会之恶,就像杀毒软件之于病毒一样可靠。

可万万没想到,当我开始接触到我的本职工作的时候,她竟使我开始渐渐苏醒,开始认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母校和当下中国教育状况。唯利是图、内幕交易,知识界与商政勾结等等等等。 我现在为了自保,只能揭露学院最近扣押的两封递交校方的投诉性质文字。 大家和我抱有同样留校幻想的同学请慎重我们的幼稚 想法! 回应“老总学员状告清华培训班忽悠人” (12月4日C19名生维权) 《南方周末》 ①象牙大纛下的魑魅魍魉们 一、让我们都搭上清华这趟高尚的车。2007 年的面授培训人数就达到5.9 万人次,赢利7个亿。清华的培训费不等,但可以以25000元为分水岭,其下几乎没有什么科目,

而其上名目繁多。其中请专家教授最贵的只不过一小时二万块,但放心这样的几乎不会出现。 二、奇怪的办公地址,奇怪的老师队伍。同样的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研究生进修班其上课地址确实千差万别,对外交流中心、职业经理人中心、科技大厦D座、经管楼、建筑馆北楼、软件院旁白色小楼、东三环 CBD……有本部校内,本部校外,继教独立校区,甚至有河北的、上海的、浙江的。而他们的办公地址往往不与清华大学有丝毫关系,几乎统统的在写字楼上,有在清河的、西直门的、西三旗的、甚至朝阳潘家园的,我见到过招我来学习的所谓清华老师,她的办公地点居然在昌平。而他们的老师总的来说素质结构奇特,我跟他们某项目的班主任也交流过,说是有好几千兼职的在做招生这一块。而这些老师学校既没有统一培训,更没有统一管理,有的基本上还不能搞清楚清华大学究竟是什么,不过他们会告诉你在赵兰院有个工行可以取钱交款,他们甚至把那个著名的万人大食堂叫做“观寿(畴)园”,其中有女老师甚至为使得我来学习热呼我为亲爱的,还亲昵的咬伤了同期的另一位学员……我在北大清华都学习过,在北大选的是国学,到清华选的是EMBA,再就是公司治理,但万万没想到在清华的这两样课中居然师资和教授讲的内容几乎

大学生演讲稿题目

大家好,我是来自xx大学的学生,我有很多的爱好,其中的一个爱好就是历史,下面我演讲的题目就是“我的历史观”。 我觉得历史是最严肃的,也是最应该严肃的,但同时历史又是最经常被忽悠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我们在写文章,在做事情,在论证问题时,总会常常引经据典——类似的情况,曾经在什么时候有谁谁谁是怎么做的。来为我们的我们行为提供参考。比如:我们讲到谦让时,我们会想到孔融让梨,讲到陈信时,会想到曾子杀猪,讲到道德修养时,会想到大儒学家朱熹,可是稍微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为什么史书上描写的这些人或事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相差这么远,就像是电视台新闻联播一样,我们总会有疑问,为什么电视里面的群众的生活,总是比现实中的我们要好,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就找不到像朱熹这样的大贤?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常常会归结于当今社会的种种缺陷,却很少有人会去想我们对历史的了解是否有误。其实我们从小便开始接受历史教育,但是我们的悲哀在于我们学到的历史太过于偏颇和有失真实。很多真正的东西都被认为的过滤掉了,导致我们以史为鉴的时候,不但不能知兴衰,反而会离正确的道路越来越远。因此我们所学的历史大多都是被忽悠的历史。 而更加遗憾的是,这种忽悠从我们伟大的先贤孔子时期起就开始了。 想到孔子,我们就会想到他的要恢复周礼,实行仁政,以德治国这些很高尚的主张,但是如果我说,孔子曾经为了谋取一官半职,弃气节于不顾,向鲁国的那些欺君犯上的乱臣贼子卑躬屈膝;而且为了维护自己的声望,罗织罪名杀死了当时的一个名声比他更大的学者少正卯,他曾说出“唯小人于女子难养也”这样的话,但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竟与卫灵公那个名声败坏的夫人男子一同乘车出去兜风,招摇过市。这些历史情结都是被我们所忽略或有意回避的。再说宋代的大儒学家朱熹,我们对他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都很熟悉,但是也正是这样一个非常强调道德操守的人,却和多名女子私通,甚至包括自己的儿媳妇。在知道了这些真实的历史之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圣贤只存在于古代,而当世却找不到这样完美的人,原因可能不仅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或许他们本来就没有我们所了解的那般完美。 再说到近代,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对近代中国历史的描述中,凡是描述晚清政府或国民党的都是软弱无能,卑躬屈膝,凡是说到革命党人和共产党人是都是愈挫愈勇,不屈不挠,这样的例子很多,但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有人天生就没骨气,甘愿背负卖国的罪名呢?同样都是中国人,人格差距就真的这么大吗?就像是我们都只宣扬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棋手,却从不提他经常出入风月场所的生活作风,我们只宣扬蒋介石是反动派,却从不提及他建设民国,领导抗日战争的呕心历血的一面。 再比如抗美援朝,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认定打败联合会国军是志愿军英勇战斗的结果,我们都相信只要意志足够坚定,就可以让小米加步枪战胜飞机坦克,却很少提及当时的苏联给志愿军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军事物资,志愿军手中的武器并不仅仅只是步枪,双方的武器差距远没有我们之前宣传的那么大。而在金日成时期,朝鲜曾一度对他的国民宣称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他们的伟大领袖英明指挥,朝鲜人民军英勇杀敌的结果,所谓的中国志愿军根本不存在,而后来中朝关系改善后,金正日又几次公开的参观中国志愿军的纪念馆。可见,历史从来都不曾真实过。 因此,在所有的做研究的学者中,我觉得最可怜的人是研究历史的人,他们明明知道好多事,却不能诉说。最可怜的人是研究历史的人,若档案馆里那一份 份早已发黄的档案能够公诸于世,历史便不再需要去研究,只是因为一些人的遮遮掩掩,便消耗了这些历史学家的一生。但是最伟大的人也是研究历史的人,正是靠了他们不懈的努力,我们才有了机会了解到更加真实的历史,更了解我们真是的过去,只有明白我们的过去是怎样子的,才能更好的理解我们的现在,及规划我们的将来。篇二:优秀大学生演讲稿:

元末明初中朝关系的变化与封贡关系的重构

元末明初中朝关系的变化与封贡关系的重构有元一代,不断对外拓疆置土,疆域空前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蒙古七征高丽、强索贡物、设达鲁花赤,肆意干涉高丽内政;高丽为求自保,与元结成“甥舅之好”。 元丽联姻的背后,是不容改变的附属国关系。高丽对元朝贡,联元征日,进献贡女,接受元朝军事、政治控制。 元丽封贡成为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特殊封贡关系。元亡明兴,朱元璋从异族手中夺取政权,复兴汉唐礼制,重建天朝礼治体系。 然明初尚未完全统一全国,北元残余势力伺机反攻,朱元璋一方面致力恢复社会生产,重建社会秩序,另一方面着手消除北元反叛势力,因此对外政策日趋保守,亦改变元朝对外扩张之政策。明朝重建对外关系与华夷秩序,建国伊始宣布十五国为不征之国,高丽便是其中之一。 明与高丽建立封贡关系,一方面籍于高丽的归顺,争取各国的向心力,扩大明朝海外影响,另则希冀以此切断北元之臂力。由于北元及纳哈出势力的存在,高丽首鼠两端,实行双面外交。 恭愍王被弑后,辛禑王上台,实行亲元外交;加之铁岭卫问题,明丽关系恶化,致使两国关系跌入最低点。李成桂即位后,为确保政权的合法性,积极实行事大之政策,谋求明朝的册封。 然朱元璋对其采取“听其自为”的态度,只代选国号,并未册封。建文帝即位初,仍延续朱元璋“自为声教”的原则。 靖难之役后,为求得朝鲜战马的供应,建文帝对朝鲜实行怀柔政策,册封朝鲜,颁布诰命,明丽关系好转。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为扩大其政治影响,实行睦邻友好

政策,朝鲜亦积极与明交往,明鲜封贡关系得到巩固。 本文将从以下四部分深入探讨元末明初中朝两国封贡关系的重构问题: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元丽封贡关系的形成与发展问题。元代的封贡制度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强权性特征,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蒙丽封贡关系的建立是在蒙军的军事征服下确立起来的;其次,两国不平等的封贡关系确立后,蒙古对高丽实行军事征服与内政干涉;再次,随着中朝两国结成“甥舅之,高丽被迫绑在征讨日本的战车上;最后,随着宗属关系的强化,高丽设立“结婚都监”不断向元朝进贡高丽女子。 贡女制度的确立是元朝封贡制度下的产物,亦是元朝强权政治的体现。第二章主要论述高丽恭愍王时期与元、明的双重交往。 元末明初,恭愍王见元朝大势已去,实行疏元亲明政策。明朝新建基于国内尚未完全统一及重建礼制诸多因素,洪武初年明与高丽友好往来。 在北元残元势力及高丽亲元派势力的影响下,恭愍王后期明丽关系恶化,明太祖对高丽观发生改变。第三部分主要探讨辛禑王时期的明丽关系。 辛禑王继位后亲元势力抬头,导致明丽封贡关系的艰难确立,特别是两国因领土问题,明丽关系一度跌入谷底。第四部分阐述明朝与李氏朝鲜封贡关系的确立与发展问题。 首先,朝鲜李太祖的亲明政策使两国关系开始打破坚冰,然而“表笺之祸”使得封贡关系的确立一波三折;建文帝在位期间,中朝封贡关系开始好转;直至永乐帝继位,两国封贡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并日益巩固。最后结语部分,主要总结元明之际,高丽(朝鲜)与北元、明关系变化,明与朝鲜典型的宗藩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主题班会: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先烈故事会

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先烈故事会 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 革命先烈故事会 主题班会 什么是革命先烈? 革命烈士是指那些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壮烈牺牲的人员。根据1980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的规定,革命烈士的称号,比以往规定的更具有严肃性,取消过去关于革命军人、革命工作人员积劳病故,革命军人因公发生意外事故死亡总称烈士的规定,同时,打破过去只限于革命军人、革命工作人员和参战民兵、民工的范围,可以扩大到全体人民,从而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英勇奋斗献身的精神。 让我们来听几个小故事吧! 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王惠民 八女投江的抗日小英雄王惠民 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的四合村。因父亲“王皮袄”参加“抗联”并任第五军军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烧毁。她和弟弟妹妹们跟着妈妈到处躲避日伪汉奸的追捕,王惠民12岁时就随父亲上山参加“抗联”第五军。不久,她爸爸英勇牺牲了,小惠民在战场上表现更加英勇。1938年10月下旬在乌斯浑河激战中,她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宝贵的生命,当时只有13岁。 丁麟章 丁麟章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时曾上过4年小学。后辍(chuò)学从师学篾(miè)匠。1926年,在家乡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平江县游击队,先后任班长、中队长。1930年7月,参加红三军团组织的第一次攻打长沙的战斗。第二年,随部编入平江县苏维埃政府警卫团,任副营长。曾参加湘(xiānɡ)鄂(è)赣(gàn)苏区历次反“围剿(jiǎo )”的战斗。主力红军长征后,调红十六师任参谋,随部留在湘鄂赣苏区坚持了3年游击战争。1938年春,湘鄂赣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时,先后任团部参谋和三营营长,并随部经皖南开赴江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0年春,在皖(wǎn)南反“扫荡”战斗中,率三营作为前锋,协同全团各部在父子岭与2000多日军展开血战,击溃了日军的10多次疯狂进攻,胜利完成了保卫新四军军部的重任。后又率部参加了收复泽县的战斗。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率部英勇抵抗,身负重伤。幸得当地老乡营救才脱险。全愈后,重返新四军,被任命为七师十九旅五十六团团长。1942年调任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六团政委。曾深入漂水等地,帮助指导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和抗日游击武装,并多次参与指挥反击国民党顽军的战斗。1945年,先后调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