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优秀教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优秀教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优秀教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优秀教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问题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根据图象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体会具体到一般数学讨论方式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的哲理。培养学

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展示函数图象,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而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指数函数性质的归纳,概括及其应用。

【学法与教具】

1.学法:观察法、讲授法及讨论法。

2.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设置

①在本章的开头,问题(1)中时间x 与GDP 值中的 1.073(20)x y x x =∈≤与问题(2)

t 1中时间t和C-14含量P的对应关系P=[(2

,请问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②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15730

1][()]2

t P =t

57301把P=[()变成2,从而得出这两个关系式中的底数是一个正数,自变量为指数,

即都可以用x y a =(a >0且a ≠1来表示)。 二、讲授新课

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x y a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提问:在下列的关系式中,哪些不是指数函数,为什么? (1)22x y += (2)(2)x y =- (3)2x y =-

(4)x y π= (5)2y x = (6)24y x = (7)x y x = (8)(1)x y a =- (a >1,且2a ≠)

小结: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来判断说明:因为a >0,x 是任意一个实数时,x a 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

00

0,0x

x a a x a ?>?=?≤??

x

当时,等于若当时,无意义 若a <0,如

1(2),,8

x

y x x =-=1先时,对于=等等,6在实数范围内的函数值不存在。 若a =1,11,x y == 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意义,只有满足(0,1)x y a a a =>≠且的形式才能称为指数函数,5,,3,31x x x a y x y y +===+1

x x 为常数,象y=2-3,y=2等等,不符合

(

1)x y a a a =>≠且的形式,所以不是指数函数。

我们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函数的图象,即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研究。

下面我们通过

先来研究a >1的情况

用计算机完成以下表格,并且用计算机画出函数2x y =的图象

研究,0<a <1的情况,用计算机完成以下表格并绘出函数1()2

x

y =的图象。

从图中我们看出12(

)2x

x y y ==与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通过图象看出12()2

x

x y y y ==与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实质是2x y =上的x,y 点(-)

x y x,y y 1

与=()上点(-)关于轴对称.2

讨论:12()2

x

x y y ==与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所以这两个函数是偶函数,对吗?

x

②利用电脑软件画出115,3,(),()35

x x

x x y y y y ====的函数图象。

问题1:从画出的图象中,你能发现函数的图象与底数间有什么样的规律。

从图上看x y a =(a >1)与x y a =(0<a <1)两函数图象的特征。

问题2:根据函数的图象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特殊点、单调性、最大(小)值、奇偶性。

问题3:指数函数x y a =(a >0且a ≠1),当底数越大时,函数图象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5

(1)在[,]x a b f x a 上,()=(a >0且a ≠1)值域是[(),()][(),()];f a f b f b f a 或

(1)x y a a =>

(01)x y a a =<<

(2)若0,x f x f x x ≠≠∈则()1;()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R; (3)对于指数函数()x f x a =(a >0且a ≠1),总有(1);f a =

(4)当a >1时,若1x <2x ,则1()f x <2()f x ;

例题:

例1:已知指数函数()x f x a =(a >0且a ≠1)的图象过点(3,π),求

(0),(1),(3)f f f -的值.

分析:要求(0),(1),(3),,x f f f a x π-1

3的值,只需求出得出f()=()再把0,1,3分别代入x ,

即可求得(0),(1),(3)f f f -.

提问:要求出指数函数,需要几个条件?

补充练习:1.函数1()()2x

f x =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是多少?

2.当[1,1],()32x x f x ∈-=-时函数的值域是多少? 解:

(1),0x R y ∈>

(2)(-5

3

,1)

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44

2

x y -= (2)||

2()3

x y =

分析:类为(1,0)x y a a a =≠>的定义域是R ,所以,要使(1),(2)题的定义域,保要使其指数部分有意义就得 。 三、归纳小结 1.理解指数函数(0),101x y a a a a =>><<注意与两种情况。

2.解题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可有利于清晰地分析题目,培养数型结合与分类讨论的数

学思想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例题

例1:比较下列各题中的个值的大小 (1)1.72.5 与 1.73 (2)0.1

0.8-与0.20.8-

(3)1.70.3 与 0.93.1

解法1: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如第(1)小题,用图形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 1.7x y =的图象,

在图象上找出横坐标分别为2.5, 3的点,显然,图象上横坐标就为3的点在横坐标为2.5

的点的上方,所以 2.531.7 1.7<。

解法2:用计算器直接计算: 2.51.7 3.77≈31.7 4.91≈

所以, 2.531.7 1.7< 解法3:由函数的单调性考虑

因为指数函数 1.7x y =在R 上是增函数,且2.5<3,所以, 2.531.7 1.7<

仿照以上方法可以解决第(2)小题 。

注:在第(3)小题中,可以用解法1,解法2解决,但解法3不适合 。

由于1.70.3=0.93.1不能直接看成某个函数的两个值,因此,在这两个数值间找到1,把这两数值分别与1比较大小,进而比较1.70.3与0.93.1的大小 。 思考: 1.已知0.70.90.80.8,0.8, 1.2,a b c ===按大小顺序排列,,a b c 。 2. 比较1

1

32a a 与的大小(a >0且a ≠0)。

指数函数不仅能比较与它有关的值的大小,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实际的应用。

例2截止到1999年底,我们人口哟13亿,如果今后,能将人口年平均均增长率控制在1%,那么经过20年后,我国人口数最多为多少(精确到亿)?

分析:可以先考试一年一年增长的情况,再从中发现规律,最后解决问题:

1999年底 人口约为13亿

1.7x y =

经过1年 人口约为13(1+1%)亿

经过2年 人口约为13(1+1%)(1+1%)=13(1+1%)2亿 经过3年 人口约为13(1+1%)2(1+1%)=13(1+1%)3亿 经过x 年 人口约为13(1+1%)x 亿 经过20年 人口约为13(1+1%)20亿

解:设今后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经过x 年后,我国人口数为y 亿,则

13(11%)x y =+

当x =20时,2013(11%)16()y =+≈亿

答:经过20年后,我国人口数最多为16亿。

小结:类似上面此题,设原值为N ,平均增长率为P ,则对于经过时间x 后总量

(1),(1)(x x x y N p y N p y ka K R =+=+=∈像等形如,a >0且a ≠1)的函数称为指数型函数 。

思考:P68探究:

(1)如果人口年均增长率提高1个平分点,利用计算器分别计算20年后,33年后的我国

人口数 。 (2)如果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2%,利用计算器2020~2100年,每隔5年相应的人口数 。 (3)你看到我国人口数的增长呈现什么趋势? (4)如何看待计划生育政策? 3.课堂练习

(1)右图是指数函数①x y a = ②x y b = ③x y c = ④x y d =的图象,判断,,,a b c d 与1

的大小关系;

(2)设31

212,,x x y a

y a +-==其中a >0,a ≠1,确定x 为何值时,有:

①12y y = ②1y >2y

(3)用清水漂洗衣服,若每次能洗去污垢的

3

4

,写出存留污垢y 与漂洗次数x

的函数关系

式,若要使存留的污垢,不超过原有的1%,则少要漂洗几次 归纳小结:

本节课研究了指数函数性质的应用,关键是要记住a >1或0<a <时x y a =的图象,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性质 。本节课还涉及到指数型函数的应用,形如x y ka =(a >0且a ≠1)。

指数函数教案

指数函数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②能由指数函数图像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③指数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 ④培养学生作图与读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逐步使学生学会共同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例引入指数函数,激发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的学习兴趣,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种重要的函数模型,并且由广泛的用途,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让学生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是认识世界的有效手段。 二.教学重点 1. 指数函数的概念的理解; 2. 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三.教学难点 底数a 对函数值变化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1. 以生活实例引入新课 材料一:一把一米长的尺子第一次截去它的一半,第二次截去剩余部分的一半,第三次截去第二次剩余部分的一半,依次截下去,问截的次数x 与剩下的尺子长度y 之间的关系。 (学生思考,老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捕捉学生交流中的有效信息,并简单板书。) 材料二:(细胞分裂问题)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 x 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 y 与 x 的函数关系是什么? (方法同上) 从问题的解决回到数学问题:比较关系式:x y )2 1 (=,x y 2=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老师及时总结得到如下结论) 在x y ) 2 1(=和x y 2=中,每给一个x 的值都有唯一的一个y 值和它对应,因此关系式 x y )2 1 (=和x y 2=都是y 关于x 的函数,且函数形式相同,解析式的右边都是指数形式, 且自变量都在指数位置上。 由此引出函数模型x a y = 2. 讲解新课 ⑴.指数函数的概念 一般的,形如x a y =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 (其中x 是自变量,a 称为指数函数的底。) ⑵.指数函数概念理解和辨析 ①函数2 x y =与x y 2=有什么区别?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精品公开课教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第一课时) 一、概述 ·指数函数是高中新引进的第一个基本初等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在高中数学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及其他初等函数的基础,当然指数函数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应重点研究. 二、教学目标分析 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2.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指数函数的图象所过的特殊点. 3.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体会研究具体函数及其性质的知识展示过程和思考方法,如从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特别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研究函数的方法等.4.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善于在现实生活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在上一小节,学生学过了有关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等知识,将指数幂由整数集推广到了实数集,这为本节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打下了学习的基础. 2.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有关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的知识,并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在研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时,学生可以类比前面讨论函数性质的思路来研究,由于正在形成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研究问题,所以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获取指数函数的性质还可能会感到有所困难.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把研究抽象函数概念及性质的方法,类比地应用到研究指数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2 3.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信息技术对学生理解知识的支撑,尽量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等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提供数学实验模型. 4.注意渗透和运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利用指数函数图象获取指数函数的性质是重点,充分利用函数的图象,让学生发现、概括、记忆函数的性质,提高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指数函数教学案例反思.

集合与函数教学案例反思 一、教材分析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的一些内容.本章中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学生将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去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函数的学习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思维从静止走向了运动、从运算转向了关系.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一个基本主线,有了这条主线就可以把数学知识编织在一起,这样可以使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一些.函数与不等式、数列、导数、立体、解析、算法、概率、选修中的很多专题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用函数的思想去理解这些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出发点.反过来,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加深了对函数思想的认识.函数的思想方法贯穿于高中数学课程的始终.高中数学课程中,函数有许多下位知识,如必修1第二章的幂、指、对函数,在必修四将学习三角函数.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作业与试卷部分缺失,导致易错问题分析不全面.通过布置易错点分析的任务,让学生意识到保留资料的重要性. 2.学生基本功较扎实,学习态度较端正,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没有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有些内容已经淡忘.通过自主梳理知识,让学生感受复习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 3.在研究例4时,对分类的情况研究的不全面.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应用几何画板制作了课件,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感知,体会

二次函数对称轴与所给的区间的位置关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三、设计思路本节课新课中渗透的理念是:“强调过程教学,启发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没有把梳理好的知识展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梳理.一方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网络化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希望学生养成知识梳理的习惯.在本节课中不断提出问题,采取问题驱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全面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分析、交流合作,从而进行有机建构,解决问题,改变学生模仿式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恰当的应用信息技术,从而突破难点.四、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 A:能从集合间的运算分析出集合的基本关系.B:对于分类讨论问题,能区分取交还是取并. 2.理解函数的定义,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A:会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B:会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知识梳理,了解自己学习的不足,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把学习的内容网络化、系统化.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领悟知识的横、纵向联系,体会集合与函数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认识到材料整理的必要性,从而形成及时反思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课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1课时)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社A 版,数学必修1 教学内容: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 能力目标:通过定义的引入,图像特征的观察,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从具体到一般及数形结合的方法 3.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参与过程,培养他们手脑并用、多思勤练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图像 难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指数函数的性质 教学流程设计 (一)指数函数概念的构建 1.探究:本节问题2中函数)0()2 1 (5730≥=t P t 的解析式与问题1中函数 )20,(073.1* ≤∈=x N x y x 的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把对应关系概括到x a y =的形式,学生思考归纳概括共同特征 2.给出指数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3.剖析概念 (1)规定底数a 大于零且不等于1的理由: 如果a =0,?????≤>无意义 时,当; 恒等于时,当x x a x a x 000 如果,2 1 ,41,)4(,0= -=

指数函数优秀教案

2.2.2 指数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初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能力目标:通过定义的引入,图像特征的观察、发现过程使学生懂得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适时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参与过程,培养他们手脑并用、多思勤练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难点:底数a 的变化对函数性质的影响,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利用多媒体 动感显示,通过颜色的区别,加深其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引导观察发现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感受、事例引入 1. 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指数的运算性质,今天我们来学习与指数有关的函数。首先什么是函数?(生:答略) 2. 函数关系主要是体现两个变量的关系。我们来考虑一个实际的例子:大家对“非典”应该并不陌生,它与其它的传染病

一样,有一定的潜伏期,这段时间里病原体在机体内不断地繁殖,病原体的繁殖方式有很多种,分裂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来看一种球菌的分裂过程: PPT演示:某种球菌分裂时,由1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 个,。如果说我们引入两个变量x—分裂次数,y—细胞 数目,请问我们现在能不能建立y关于x的函数的关系?我们发现分裂次数与细胞数目能够建立一种函数关系:y=2 * x€ N 3. 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人要走完一段路,第一次走这段路的一半,每次走余下路程的一半,请问最后能达到终点吗? PPT演示:如果说我们引入两个变量x—次数,y—剩下路程,请问我们现在能不能建立y关于x的函数的关系?我们发现次数与剩下的路程能够建立一种函数关系: 1 * y=(2)x,x € N 4. 学生分组讨论,培养观察能力 问题: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分数指数幕?请问大家刚才两个函数 能不能输入其它非正整数的数呢?(PPT演示) 1 因此,我们得到了这样两个函数:y=2x和y=( 2)x x € R 问题:大家还能举出形式和刚才差不多的函数吗?(PPT演示) 大家还能从这些特征中,概括出一个式子来表示它们吗? 底数大于0且不同,指数均为x x

高中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教学的案例分析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高中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教学的案例分析 系别:理学系 学生姓名:李莹 学号:12583143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级:2012级 完成日期:2016年4月14日 指导老师:刘明苏帆

高中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教学的案例分析 摘要:数学被许多高中生认为是一门特别难的学科,学起来难度较大,最富有挑战的内容当属函数了,其中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方程的计算、公式的数量、图像的分析都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本文就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教学案例来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教学实践,从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案例出发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函数的理解和运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作为两个基本初等函数是高中数学中最重要的,是高考数学试卷中考查函数单调性、奇偶性、定义域、值域等的重要载体;它也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之一。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理解函数之间的关系,并正确绘制相关函数的图像,通过把数据和图像联系到一起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很艰巨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案例分析,三角函数,指数函数

Trigonometric and Exponential Functions Teaching Case Analysis in High School Abstract: Many high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s is considered a particularly difficult subject, difficult to learn content, undoubtedly the most challenging function, the contents of which involved very extensive, calculated equations, formulas, images are analyzed for students is a challenge. In this paper, teaching cases trigonometric and exponential functions to carry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teaching practice, from the case starting trigonometric and exponential functions are analyzed, can improv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 and use. Exponential and logarithmic functions as two basic elementary function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high school math, college entrance test in mathematics papers monotonic function, parity, domain, range and other important carrier, it has also been a ho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ne of the issues. So for teachers,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able student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 and draw the correct image correlation function, through the data and images linked together resolved capacity issues, but also very difficult task of teaching. Keywords: case analysis, trigonometric, exponential functions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一、标题与单位 指向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数学5 必修A版》(人教版)第二章(2.1.2) 建宁一中肖秀勇 二、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的内容在知识体系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也非常广泛。它不仅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这节课在授课的时候借助了空间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我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把这部分内容分为两节课来讲。其一,探究图象及其性质;其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这是第一节课,所以所讲的内容是“探究图象及其性质”。作为常见函数,它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函数的理解,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为学习对数函数、幂函数以及等比数列的学打习下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指数函数的定义,熟悉指数函数的图像特点及其性质。能画出指数函数的简图,会判断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并能根据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同底幂的大小。 2、能力目标:一方面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归纳和问题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运用图形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升数形结合的能力,感悟事物的本质,培养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类比,回顾归纳从图象和解析式这两种不同角度研究函数性质的数学方法,加深对指数函数的认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之重要;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研究函数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数学组第39号考生杨婷。我说课的题目是《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首先是说教材,然后是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最后说教学评价。下面开始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是高中数学教材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中的内容,是三种基本函数中学生学习的第一类基本函数;在上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根式,分数指数幂,无理指数幂以及它们的运算,为说明指数函数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曲线提供了实际背景。而这节课的学习又是对上一节课的升华;学习了指数函数能更好的掌握数学某些问题中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建立数学模型,还能将数学模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像。 2.能力目标: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 3.情感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和研究具体函数及其性质的过程与方法,如由具体到一般的过程,如数形结合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教学难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探索指数函数性质的过程。 四、教法与学法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采取: 1、由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引入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指数函数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2、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正确地形成概念。 3、在鼓励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教会学生对指数函数有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并顺利地完成相应计算。

《指数函数》教学案例

《指数函数》教学案例 一、相关背景介绍 本课选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 版)《数学》(必修一),指数函数是高中课程 中第一个基本初等函数,因此,先让学生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然后对指数函数概念的建立,函数图象的绘制及基本性质做了初步的介绍。课标要求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初步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有关的性质。 本节课属于新授课,通过引导,组织和探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研究具体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过程和方法,如具体到一般的过程、数形结合的的方法等,使学生能更深刻理会指数函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2)能根据指数函数的解析式作出函数图象,并根据图象给出指数函数的性质.(3)能根据单调性解决基本的比较大小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指数的有关概念来理解指数函数概念,并向学生指出指数函数的形式特点,在研究指数函数的图象时,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规律,要求学生自己作出特殊的较为简单的指数函数的图象,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况,类比地得到指数函数的图象,并通过观察图象,总结出指数函数当底分别是01a <<,1a >的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领会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积极参与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重难点:(1)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2)指数函数的描绘及性质 三、课堂教学实录 一. 问题情景 将一页白纸连续对折, (1)写出对折后的页(层)数y 与对折次数x 的关系式。 (2)设这页纸的面积单位为1,则对折后每页纸的面积 s 与对折次数x 的关系又是 怎样的? 二.学生活动 1.思考问题(1),(2)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 2.观察得到的函数2x y =,12x y ??= ??? 与函数2y x =的区别. 3.观察函数2x y =,12x y ??= ???与x y a =的相同特点. 三.建构数学(用投影仪,把两个例子展示到黑板上) [师]:通过问题1,2的分析同学们得出y 与x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1]:对折一次得到2层,对折两次得到4(22=)层,对折三次得到8(3 2=)层,所以对折后的页(层)数y 与对折次数x 的关系式,即y 与x 之间为y 2x =.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一)》优质课比赛教案设计

指数函数(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能自觉、灵活地应用其性质(单调性、底数变化图像的变化规律、中介值)比较大小。 过程与方法: (1). 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 观察、猜想、归纳、概括的能力。 (2). 从数和形两方面理解指数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分 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直 观、严谨的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学习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 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激 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 趣。 (2). 让学生在数形结合中感悟数学的统一美、和谐美,进一步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底数a对图像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概念引入: 1. 某种细胞分裂时,由一个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四个,四个分裂成八个,以此类推,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 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2.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它物质,每经过一年剩余质量约是原来的12 ,设该物质的初始质量为1,经过x 年后的剩余质量为y ,你能写出,x 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1. 2()x y x N +=∈ 2. 1()()2x y x N +=∈ 上述两个函数都是正整数指数函数,但在实际问题中指数不一定都是正整数,比如在实例(2)中,我们除了关心1年、2年、3年后该物质的剩余量外,还想知道3个月、一年半后该物质的剩余量,这就需要对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定义域进行扩充,结合指数概念的的扩充,我们也可以将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充至全体实数,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新的函数——指数函数。 一般地,函数(01x y a a a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R ∈。 结合指数的运算,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规定01a a >≠且,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你能举出指数函数的例子吗? 练习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 (1)3x y -= (2)2y x = (3)23x y += (4)(2)x y =-

指数函数教学设计

指数函数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指数函数》教学设计 三、目标分析 1.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过程,完善认知结构,领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的理性、严谨及数与形的和谐统一美,展现数学实用价值及其在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重难点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对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节课重难点如下: 重点:本节课是围绕指数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并依据图象特征归纳其性质展开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难点: 1、对于1>a 和10<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

(完整版)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函数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象,分析、归纳、总结、自主建构指数函数的性质。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指数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对底数的分类,如何由图象、解析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 x 次后,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数 y 与 x 之间,构成一个函数关系,能写出 x 与 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学生回答: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 =2x 。 问题2: 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衰变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剩留的质量约是原来的84%.求出这种物质的剩留量随时间(单位:年)变化的函数关系.设最初的质量为1,时间变量用x 表示,剩留量用y 表示。 学生回答: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 =0.84x 。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 1.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 问题:指数函数定义中,为什么规定“10≠>a a 且”如果不这样规定会出现什么情况? (1)若a<0会有什么问题?(如2 1,2=-=x a 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2)若a=0会有什么问题?(对于0≤x ,x a 无意义) (3)若 a=1又会怎么样?(1x 无论x 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 师: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0>a 且 1≠a .

指数与指数函数教学设计

指数与指数函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初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能力目标:通过定义的引入,图像特征的观察、发现过程使学生懂得理论与实践 的辩证关系,适时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参与过程,培养他们手脑并用、多思勤练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 难点:底数 a 的变化对函数性质的影响,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利用多媒体, 动感显示,通过颜色的区别,加深其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事例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指数的运算性质,今天我们来学习与指数有关的函数。 主要是体现两个变量的关系。我们来考虑一个与医学有关的例子:我们来看一种球菌的分裂过程: 动画演示(某种球菌分裂时,由1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球菌分裂x 次后,得到的球菌的个数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y = 2 x ) (讨论) 这是球菌个数 y 关于分裂次数 x 的函数,该函数是什么样的形式(指数形式), 从 函数特征分析:底数 2 是一个不等于 1 的正数,是常量,而指数 x 却是变量, 我们称这种函数为指数函数——点题。 二、指数函数的定义 定义: 函数 y = a x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 x ∈R.。 问题 1:为何要规定 a > 0 且 a ≠1? (讨论) 回答 :(1)当 a <0 时,a x 有时会没有意义,如 a=﹣3 时,当x= 2 1就没有意义; (2)当 a=0时,a x 有时会没有意义,如x= - 2时, (3)当 a = 1 时, 函数值 y 恒等于1,没有研究的必要。 练习:下列那些函数是指数函数( )

《幂函数》教学案例与反思

《2.3幂函数》教学案例 遵义四中 石偲星 1.教学设计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3幂函数》是继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后学习的另一个基本函数。幂函数出现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与函数性质之后,进入高中以来遇到的第三种特殊函数,是对函数概念及性质的应用,能培养学生应用性质(定义域,值域,图象,单调性,奇偶性)研究一个函数的意识。本节课从概念到图象,通过探究归纳出幂函数的性质,让学生再次体会利用信息技术来探索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从教材整体安排上来看,学习幂函数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研究函数的方法,学会利用这种方法去研究其他函数。因而本节课更是对学生研究函数方法和能力的一个综合提升。 1.2教学目标 1.2.1基础知识目标 (1)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画幂函数2 1132,,,,x y x y x y x y x y =====-的图象,结合这几个幂函数的图象,掌握幂函数的图象变化和性质; (2)能应用幂函数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1.2.2能力训练目标 (1)通过观察总结幂函数性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逻辑推理和识图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1.3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从五个具体幂函数中认识幂函数的一些性质。 难点:画五个幂函数的图象并由图象概括其性质是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图象,从图象特点入手,观察单调性奇偶性。 1.4学情分析 学生学过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知道了他们的图象和性质,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为学习幂函数做好了准备,但由于幂函数性质较复杂,学生需要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所以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发现的过程。我所教的班级是遵义四中高一(23)班,总体学习程度在中等,根据学生的学情,本节课我重在基础,难度上适当适中。 1.5教学用具 本节课使用三角板,PPT ,学生准备白纸,格尺。 2.教学过程 2.1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问题1:我们都学习过2,2x y y x ==,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函数看有什么区别么? (学生讨论,很快有学生分析出区别,我于是请了成绩中等的学生回答) 同学1:一个函数是指数函数,一个是二次函数。 同学2:这两个函数自变量位置不同:。 教师:这两位同学总结的非常好,这两个函数的形式一样,自变量的位置不同,而x y 2=

指数函数的教学设计方案

《指数函数》教学设计 连江二中柳殷 一、概述 ·本节课是高中新教材必修1模块; ·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2课时,90分钟,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第一章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之后,通过对《指数》三个课时的学习后安排的。也为下面的《对数》学习做准备。 ·这节课的价值在于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对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基本初等函数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际问题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 ②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根据图象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 ③体会具体到一般数学讨论方式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 ①展示函数图象,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而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②在对不断引申的问题的思考、回答过程中,掌握联想、类比、猜测、证明等合情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让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的哲理. ②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培养自身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科学性和批判性; ③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福建连江第二中学高一年级学生,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是高一的一个差班; 2、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并对《指数》只是有较好的认识; 3、学生对生活中隐含数学问题的事件兴趣比较浓厚,对多媒体教学比较兴趣; 4、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的能力还不强。个别学生思维比 较敏捷,敢于在课堂上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性质的归纳,概括及其应用。 先行组织者策略:通过情景设置的问题探究提示出指数函数的概念。 学法设计:教师讲授,学生探究,合作交流,组织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学习。 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双主教学,注意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兴趣,增大知识信息的容量,使内容充实、形象、直观,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指数函数的教案

指数函数的教案 【篇一:指数函数教案设计】 《指数函数》教材解读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指数函数是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一册上册第二章第六节的内容。本节 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它既是函数内容 的深化,又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指数函数图像中无限 逼近渗透了极限的思想,为以后学习极限做好铺垫,对知识起到了 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这一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学 生对抽象的指数函数及其图象缺乏感性认识。为此,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指数函数的形成过程以及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是 这一堂课的突破口。因此,以指数函数的性质、图像作为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难点是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发现过程,及指数函数图像 与底数的关系 2、教材比较 与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对比发现,旧教材在各层知识采取 很精练的语言进行过渡,而新教材则在各层知识的过渡上,采用了“探究”、“思考”等小栏目进行思维上的向导,指引学生学习。因此 在使用老教材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向导性 指引,给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 3、教材的优点与不足 (1) 优点:所选教材较为简明,可以给教师较多的潜在发挥空间,逻 辑结构较为严谨。 (2) 不足:在各知识过渡上,教材处理得不够好。 比较传统单一,没有设定类似于新教材 中的“探究”、“思考”等小栏目,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所以要求 教师对教材理解深透。 指数函数的教案设计 一、学情分析 1、知识起点 学生学习了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已经掌握了研究函数的一般 思路。 2、经验起点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第一课时——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 我将根据新课标的理念、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环节,向各位老师谈谈我对这节课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函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指数幂运算和函数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研究对数函数以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它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运用待定系数法求相应函数解析式及函数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用描点法画指数函数图像,运用图像探索指数函数的性质,体会一般到特殊的研究问题方法。体会数形

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培养用不同的知识点去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习惯。提高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重点与难点 指数函的概念和性质是教学重点;对指数函数图像的探究以及指数函数的性质的理解和简单应用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层面:学生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用描点法描绘函数图象的方法,通过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学习后函函具备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2)能力层面: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技能。 (3)情感层面:学生对数学新的容的学习有相当兴趣,但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等发展不均衡。 三.教法学法分析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引导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主动观察与思考,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来逐步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过程分析

指数函数教学案例.doc

指数函数教学案例(2) (2)采用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启发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在概念理解上,用步步设问、课堂讨论来加深理解。在指数函数图像的画法上,借助电脑,演示作图过程以及图像变化的动画过程,新技术、新工具、新模式给了学生以新的感受,从而使学生直接地接受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准确性。(有条件的可以安排在机房上课,让学生也利用函数作图器作图) 三、教学设计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启发学生逐步发现和认识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①用电脑展示两个实例,第一个是生物中细胞分裂问题(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 个分裂成2 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 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有怎样的函数关系?),第二个是放射性物质变化的例子(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剩留的质量约是原来的84%,求经过多少年,剩留量是原来的一半,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②组织学生思考、分小组讨论所提出的问题,注意引导学生从定义出发来解释两个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③引导学生把对应关系概括到形式。 学生活动:分别写出细胞个数y与分裂次数x的关系式和剩留量y与经过的年数x的关系式; 设计意图:①通过生活实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顺利引入课题,也为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做准备,扫清由概念不清而造成的知识障碍,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②由具体数字抽象概括出指数函数y=ax的模型,为研究指数函数做准备;③两个例子又恰好为研究指数函数中底数大于1和底数大于0小于1的图象做好了准备。 2.启发诱导、探求新知 (1)指数函数概念的引出 教师活动:①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函数,寻找他们的特征②请学生思考对于底数a是否需要限制,如不限制会有什么问题出现③引导学生观察指数函数与幂函数在概念上的区别。 学生活动:①学生独立思考并回忆指数的概念;②解释这两个问题中变量间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优秀教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问题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根据图象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体会具体到一般数学讨论方式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的哲理。培养学 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展示函数图象,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而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指数函数性质的归纳,概括及其应用。 【学法与教具】 1.学法:观察法、讲授法及讨论法。 2.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设置 ①在本章的开头,问题(1)中时间x 与GDP 值中的 1.073(20)x y x x =∈≤与问题(2) t 1中时间t和C-14含量P的对应关系P=[(2 ,请问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②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15730 1][()]2 t P =t 57301把P=[()变成2,从而得出这两个关系式中的底数是一个正数,自变量为指数, 即都可以用x y a =(a >0且a ≠1来表示)。 二、讲授新课 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x y a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提问:在下列的关系式中,哪些不是指数函数,为什么? (1)22x y += (2)(2)x y =- (3)2x y =-

(4)x y π= (5)2y x = (6)24y x = (7)x y x = (8)(1)x y a =- (a >1,且2a ≠) 小结: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来判断说明:因为a >0,x 是任意一个实数时,x a 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 00 0,0x x a a x a ?>?=?≤?? x 当时,等于若当时,无意义 若a <0,如 1(2),,8 x y x x =-=1先时,对于=等等,6在实数范围内的函数值不存在。 若a =1,11,x y == 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意义,只有满足(0,1)x y a a a =>≠且的形式才能称为指数函数,5,,3,31x x x a y x y y +===+1 x x 为常数,象y=2-3,y=2等等,不符合 ( 1)x y a a a =>≠且的形式,所以不是指数函数。 我们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函数的图象,即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研究。 下面我们通过 先来研究a >1的情况 用计算机完成以下表格,并且用计算机画出函数2x y =的图象 研究,0<a <1的情况,用计算机完成以下表格并绘出函数1()2 x y =的图象。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doc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以下是人教版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仅供参考。 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说明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应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我将以此为基础对教学设计加以说明。 数学本质: 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从"数"的角度用解析式不易解决,转而由"形"——图象突破,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分类讨论,通过研究两个具体的指数函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象发现指数函数的图象规律,从而归纳指数函数的一般性质,经历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探究出指数函数的一般性质,从而对指数函数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必修1》第二章2.1 .2节的内容,研究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是在学生已经较系统地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将指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之后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既是对函数的概念进一步深化,又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与幂函数的基础。因此,在教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此外,《指数函数》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体现在细胞分裂、贷款利率的计算和考古中的年代测算等方面,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还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对抽象的指数函数及其 图象缺乏感性认识的实际情况,确定在理解指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由图象得出的性质为本节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难点是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发现过程。 为此,特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直接性目标):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其简单应用、能根据单调性解决基本的比较大小的问题. 2)能力目标(发展性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增强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可持续性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体会研究函数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研究学习过程;体验研究函数的一般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对称美、简洁美。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