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接入网技术》知识点总结

《接入网技术》知识点总结

《接入网技术》知识点总结
《接入网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谁提出接入网的概念: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关于接入网的框架建议(G902)和我国的接入网体制规定,描述了接入网功能结构、接入类型、业务节点及网络管理接口等相关内容,接入网有了一个较为公认的认定。

公用电信网:长途网、接入网、中继网

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的,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接入网可以经由Q3接口经行配置和管理。

3个接口界定:网络侧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经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相连。

业务节点接口(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业务节点接口(SNI)是接入网(AN)和业务节点(SN)直接的接口/用户网络接口(UNI)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参考模型:ITU-T建议G803的分层模型(电路层CL、传输通道层TP和传输介质层TM,TM 可划分为段层和物理介质层)

模型体现接入网的重要特性: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3.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个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4.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该网管系统通过标准化接口连接电信管理网TMN。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接入网主要功能:用户端功能、业务端功能、核心功能、传送功能、AN系统管理功能。

用户端功能UPF主要作用是将特定的UNI要求与核心功能和管理功能相适配。

业务端功能SPF主要作用是将特定SNI规定的要求与公用承载通路相适配,以便于核心功能处理;也负责选择有关的信息,以便在AN系统管理功能中进行处理。

核心功能CF处于UPF和SPF之间,其主要作用是负责将个别用户端口承载童虎或业务端口承载通路的要求,与公用传送承载通路相适配,还包括为了通过AN传送所需要的协议适配和复用所进行的协议承载通路处理。

传送功能TF为AN中不同地点之间公用承载通路的传送提供通道,也为所用传输介质提供介质适配功能。

AN系统管理功能AN-SMF的主要作用是协调AN内UPF、SPF、CF和TF的指配,以及操作和维护;也负责协调用户终端和业务节点的操作功能。

拓扑结构:物理配置结构/逻辑配置结构,五种类型:星型结构、双星型结构、总线结构、环形结构和树形结构。

接入网分类:有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有线接入网:铜线接入网/光纤接入网,无线接入网:固定无线接入网/移动无线接入网(蜂窝通信、地面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等)

铜线接入网、光纤接入网、混合接入网、无线接入网

接入网系统组成:铜线接入网:端局与交接箱之间可以又远程交换单元RSU或远端机RT、分线盒

光纤接入网: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光分配终端ODN/ODT、光网络单元ONU、相关适配功能设备AF组成,还可能包含若干个与同一OLT相连的ODN。

无线接入网:主要由移动台MS、基站BS、移动交换中心MSC和与公用固定通信网相连的中继线等构成。

接入网提供的综合接入业务:即在同一个网络中同时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3种业务。1.普通电话业务的接入。2.综合业务数字网业务的接入。3.数字数据网络专线业务的接入。4.有线电视业务的接入。5.Internet业务的接入(局域网公户的接入、一般终端或主机用户的接入、分组网上的同步异步终端及局域网用户接入)。6.其他业务的接入(分组交换数据业务的接入、E1租用线业务、2/4线音频专线接口)。

第二章

HDSL的基本构成:交换机—G。703接口—HSDL收发信号机==铜线对==HDSL收发信号机—G。703接口—用户终端

HDSL关键技术:

1、HDSL帧结构:

(1)映射的含义:将E1线路上的2Mbps信号分成若干速率较低的信号,每路信号用一对铜双绞线传输,这一过程称为映射。

(2)线路编码:

1、HDB3码

其编码规则是:当二进制信码中连“0”个数不超过3个时,其编码规则与AMI码的编码规则相同;当二进制信码中连“0”个数超过3个时,每遇到4个连“0”,则用一个取代节(“000V”或“B00V”)予以替代。

2、2B1Q码

四进制码组表示二进制码组,4个电平-2 -1 +1 +2与二进制的关系,00→-2 01→-1

10→+1 11→+2 2B1Q码的码元周期是比特周期的两倍,速率是比特的一半。特点

I 实现电路简单,使用经验成熟。

II 旁瓣较多,会引起码间干扰。

III 低频成分较多,已造成群时延失真,引起码间干扰。

3、CAP码

CAP码是一种有冗余的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码。与2B1Q码相比

I 带宽减少了一半,传输效率提高了一倍。

II 没有旁瓣干扰,减少了码间干扰。

III 通带低端3dB点在20KHz一下,受低频能量丰富的脉冲噪声级高频的近端串音等的干扰程度较小,群时延失真引起的码间干扰也较小。

IV 通带高端的信号功率为零,近端串音也较小。

V 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4、回波抵消

实现在一对双绞线上进行ISDNBRA双工传输。

码间干扰与均衡

码间干扰的含义

由于用户线路的传输带宽限制和传输特性的不理想,会使接收信号发生波形失真。从发送端发出的一个脉冲,到达接收端时,其波形常常被扩散为几个脉冲周期的宽度,从而干扰到相邻的码元,形成所谓码间干扰。

均衡器的含义

均衡器能够对线路的衰减频率失真和时延频率失真予以校正,也就是说,将线路的非平直衰减频率特性和非平直时延频率特性分别校正为平直的,从而消除所产生的码间干扰。

2、HSDL2

设计目标:

①一对线上实现两线对HDSL的传输速率;

②获得与两线对HDSL相等的传输距离;

③对环路损坏(衰减、桥接头、串音等)的容忍能力不能低于HDSL;

④对现有业务造成的损害不能超过两线对HDSL;

⑤能够在实际环路上可靠地运行;

⑥价格要比传统HDSL低

线路编码

HDSL2采用了先进的频谱形成和编码技术,获得了接近信道理论极限的良好性能。

1、FDM:上行流和下行流信号使用不同的频段。

2、回波抵消:上行流和下行流信号共享同一频段。

3、ADSL技术特点

ADSL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不对称”,即:

将大部分带宽用来传输下行信号(即用户从网络下载信息);而只使用一小部分带宽来传输上行信号(即接收用户上传的信息)。

TV(机顶盒)

ADSL系统组成同轴电缆

交换机—ADSL(局端)------双绞线----ADSL(远端)PC

电话机

4、传输带宽

ADSL基本上是运用频分复用(FDM)或是回波抵消(EC)技术,将ADSL信号分割为多重信道,简单地说,一条ADSL线路(一条ADSL物理信道)可以分割为多条逻辑信道。频分复用法

将带宽分为两部分,分别分配给上行方向的数据以及下行方向的数据使用,再运用时分复用(TDM)技术将下载部分的带宽分为一个以上的高速次信道(AS0、AS1、AS2、AS3)和一个以上的低速次信道(LS0、LS1、LS2),上传部分的带宽分割为一个以上的低速信道(LS0、LS1、LS2),这些次信道的数目最多为7个。

回波抵消技术

将上传带宽与下载带宽产生重叠,再以局部回波消除的方法将两个不同方向的传输带宽分离。

影响ADSL系统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衰耗

在ADSL系统中,信号的衰耗同样跟传输距离、传输线径以及信号所在的频率点有密切

关系。传输距离越远,频率越高,其衰耗越大;线径越粗,传输距离越远,但所耗费的铜越多,投资也就越大。

(2)反射干扰

桥接抽头是一种伸向某处的短线,非终接的抽头发射能量,降低信号的强度,并成为一个噪音源。从局端设备到用户,至少有二个接头(桥接),每个接头的线径也会相应改变,再加上电缆损失等造成阻抗的突变会引起功率反射或反射波损耗。

(3)串音干扰

一般分为近端串音和远端串音。串音干扰发生于缠绕在一个束群中的线对间干扰。

(4)噪声干扰

噪声产生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家用电器开关、电话摘/挂机以及其他电动设备的运动等,这些突发的电磁波将会耦合到ADSL线路中,引起突发错误。

5、ADSL的调制技术

(1)加扰及解扰:通过加扰将包或是信元的数据大小随机化以避免“连串的1或者是0”的现象发生,再利用解扰的功能将被加扰的位还原。

(2)FEC编译码:将大约是传输数据的几个百分点的冗余,经过复杂的演算和精确的编码后,加到传输的位中,接收端可以检测并校正传输中的多位错误,而不必再进行重传操作。(3)交错:通常介于FEC模块与调制模块之间,是将一个代码字平均展开,从而将储存在数据中的长串错误也展开,经过展开以后的错误才能由FEC来处理。

(4)整波:就是维持传输数据适当的输出波形。它必须将外频噪声给予恰当的衰减,但对于内频信号的衰减则必须达到最低的程度。

(5)补偿:在不同速率的信道以及多变的噪声环境中,其发送端及接收端采用补偿器,以便使系统的信号获得最佳传输。

QAM调制技术

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波幅调制)是一种对无线、有线或光纤传输链路上的数字信息进行编码,并结合振幅和相位两种调制方法的非专用的并被广泛使用的调制方式。常见的级别有:QAM-4、QAM-16、QAM-64和QAM-256。

CAP调制技术:

是QAM技术的一个变种。输入数据被送入编码器,在编码器内,m位输入比特被映射为k =2m个不同的复数符号An=an+jbn,由k个不同的复数符号构成k-CAP线路编码。编码后an和bn被分别送入同相和正交数字整形滤波器,求和后送入D/A转换器,最后经低通滤波器信号发送出去。

ADSL的传输方式

ADSL帧中的位流可以分割,一个ADSL物理间信道最多可同时支持7个承载通道,其中4个是只能供下行方向使用的单工信道(AS0~AS3),3个是可以传输上行与下行数据流的双向(双工)承载通道(LS0~LS2),它们在ADSL物理层标准中定义为次信道。

可以在指定时间内激活的最大子带数目和传输的承载通道数目依赖于传输级别。传输级别依赖于ADSL环路可以达到的线速率和子带的配置。子带可以被配置成最大化子带数目或者最大化线速度。

AS0是必须被支持的,支持的数据速率范围是32kbps~1.536Mbps(北美地区)(完全是32kbps的倍数),对于欧洲和其他地区不适合。

AS1支持的数据速率范围是32kbps~3.072Mbps(北美地区)或2.048Mbps(欧洲和其他地区)(完全是32kbps的倍数)。

AS2支持的数据速率范围是32kbps~4.608Mbps(北美地区)或4.096Mbps(欧洲和其他地区)(完全是32kbps的倍数)。

AS3支持的数据速率范围是32kbps~6.144Mbps(完全是32kbps的倍数)。

LS0支持的数据速率范围是16kbps加上32kbps~640kbps (北美地区)。

LS1和LS2支持的数据速率范围是32kbps~640kbps (北美地区)。

ADSL超帧结构

(1)ADSL帧头的功能

链路是如何配置(AS和LS)的,速率是多少,以及如何在ADSL帧流中对其进行定位。

一个ADSL嵌入操作通道(eoc)。

传送承载信道的同步控制。

一个操作控制通道(occ)用来远程控制和速率适配。

循环冗余校验(CRC)进行检错。

前向纠错(FEC)比特。

操作管理与维护比特(OAM)。

★ADSL分布模型

1、比特同步模式

基本含义:指链路一端(ATU-R)缓冲区内的任何比特(快速数据或交错数据)会在另一端(ATU-C)的缓冲区内弹出。

恒定比特率频带<= 4 电路交换服务ATU-C ATU-R

时分复用比特同步接口

恒定比特率频带

电路交换服务ATU-C ATU-R 分组适配器

时分复用用户分组网

恒定比特率频带

分组交换服务ATU-C ATU-R 分组适配器

时分复用用户分组网

恒定比特率频带

ATM交换服务ATU-C ATU-R 分组适配器

ATM信元复用用户ATM网

★VDSL系统组成

端局远端

双绞线双绞线----

光纤

★VDSL的传输模式

1、STM模式:不同设备和业务的比特流在传输过程中被分配固定的带宽。

2、分组模式:不同业务和设备间的比特流被分成不同长度、不同地址的分组包进行传输;所有的分组包在相同的“信道”上,以最大的带宽传输。

3、ATM模式:有3种形式。

ATM在VDSL网络中可以有3种形式:

第一种是ATM端到端模式;

第二种分别是ATM与STM混合使用;

第三种分别是ATM与分组混合使用。

★VDSL线路编码

(1)CAP(Carrierless Amplitude/Phase modulation,无载波调幅/调相技术);

(2)DMT(Discrete MultiTone,离散多音频技术);

(3)DWMT(Discrete Wavelet MultiTone,离散小波多音频技术);

(4)SLC(Simple Line Code,简单线路码),是一种4电平基带信号,经基带滤波后送给接收端。

●差错纠正

VDSL下行信道能够传输压缩的视频信号。压缩的视频信号是要求有低时延和时延稳定的实时信号,这样的信号不适合用一般数据通信中的差错重发算法。为了得到压缩视频信号允许的差错率,VDSL采用带有交织的前向纠错编码。

●信道分配(上行多路复用)

(1)有源网络终端

将多个用户设备的上行数据单元或数据信道复用成一个单一的上行流,多路复用单元或数据通信机制就成为用户端网络负责的工作,VDSL单元只简单地在两个方向送出原始数据流。一种类型的用户端网络是星形结构,将各个用户设备连至交换机或共用的集线器,这种集线器可以集成到用户端的VDSL单元中。

(2)无源网络终端

每个用户设备都与一个VDSL单元相连接。无源网络终端必须加入多路复用上行单元或数据通信机制。信元授权协议,采用时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

★VDSL存在的问题

1、不能确定VDSL能可靠传输数据的最大距离

原因在于:

一是由于短的桥接头和用户的非终端接入等,对电话、ISDN或ADSL都不产生任何影响,而对某些结构的VDSL造成很大影响。

二是VDSL占用业余无线电台的频率范围,每一条架空的电话线都相当于一根天线,可以发送和吸收业余无线电频带的能量,所以,均衡低信号电平(避免辐射干扰到业余无线电台)和高信号电平(抵抗业余无线电台的干扰),就成为确定线路性能的一个主要因素

2、业务环境问题

虽然上行和下行数据速率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但是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的VDSL将使用ATM信元格式来载送视频及不对称数据通信信息。

3、用户设备分配及电话网络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接口

4、开销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

与ADSL相比,ADSL是直接与本地交换相连接的,所以VDSL的开销比ADSL小得多。5串音问题

6无线频率干扰问题

第三章

★试比较Cable Modem 和ADSL Modem的接入性能,说明它们各自的优势。

1、通路带宽

(1)Cable Modem

下行通路一般提供30Mbit/s以内带宽,可以由500~2000个用户共享此带宽。上行通路的共享带宽约为2Mbit/s。

(2)ADSL Modem

工作在点对点的应用中,不能共享带宽。

下行带宽可达1.5 Mbit/s到6 Mbit/s或9Mbit/s(除非ADSL用户居住在乡村地区,绝大多数用户可以达到6Mbit/s)。

上行方向的非共享带宽范围为16~640Kbit/s

2、吞吐量

(1) Cable Modem

当大量用户同时进行传输时,使吞吐量剧增时,Cable Modem 的业务将受损。

(2)ADSL Modem

为适应业务量增加的需求,从ADSL接入节点到网络,需要用更大容量的中继线来替换,如从DS1改为DS3或OC-3。

3、经济性

(1)Cable Modem应用

连接到一个用户只需要一个Modem,其费用预计比ADSL低。

同时,要实现双向的HFC需要更换目前有线电视网上使用的单向放大器,升级改造费用较高。

(2)ADSL应用

连接一个用户需要两个ADSL Modem,ADSL设备成本显然高于Cable Modem,不需要更换双绞线,升级费用较低。

4、业务性能

(1)Cable Modem

标准的Cable Modem应该能够通过合理的流量工程来处理CBR、VBR和ABR业务。实现ABR业务的话,来自所有激活的Cable Modem的资源管理(RM)信元会过度占用珍贵的共享上行带宽资源。可能的解决方法是把头端作为所有激活的ABR连接的代理。

(2)ADSL

可以处理CBR、VBR和ABR业务。对ABR业务,连接是点对点的,因此不会有Cable Modem的那些限制。

5、可靠性

(1)在Cable Modem应用中,CATV是一个树型网络,有线电视线路极容易造成单点故障,如电缆的损坏、放大器故障、传送器故障等,都会使这条线上用户的使用中断。

(2)ADSL应用中,采用星型网络,ADSL Modem按点对点的方式工作,其故障只影响一个用户。

6、安全性

Cable Modem 应用中,由于共享同媒质环境,所有信号进入到所有的Cable Modem中,从而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有意或无意的线路误用、窃听和业务盗窃现象。因而需要保护线缆,增强加密和认证功能。

在ADSL点对点体系结构中,用户驻地不大可能产生窃听现象。

★影响Cable Modem运作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放大器的双向问题

2、频率灵活性

★ Cable Modem的内部结构主要有哪些组成部分?并简述Cable Modem的工作原理。

1.组成部分:双工滤波器、调制器解调器、 FEC/交织模块、去交织/FEC模块、数据成帧模块、MAC处理器、数据编码模块、网卡、中央处理器、存储器。

2.工作原理:

在下行链路中,通过内部的双工滤波器接收来自HFC网络的射频信号,将其送至解调模块进行解调。信号经解调后送至去交织/FEC模块进行去交织和纠错处理,再送至数据成帧模块成帧,最后通过网络接口卡到达用户终端。HFC网络的下行信号所采用的调制方式主要是64QAM或256QAM方式。

在上行链路中,用户的访问请求先由MAC模块中的访问协议进行处理,系统前端接纳访问申请后,用户终端产生上行数据,并通过网络接口卡把数据送给电缆调制器。在电缆调制器中先对数据进行编码,再经交织/FEC模块处理,送入调制模块进行调制。上行链路通常采用对噪声抑制能力较好的QPSK或S-CDMA调制方式。

★Cable Modem在加电之后是如何完成初始化过程的?

①获得上行信道参数②测距(Range)③建立IP连接④建立时间⑤建立安全机制

第四章

★将以太网技术应用到公用的网络环境中,主要有哪些解决方案?

1、VLAN方式

VLAN方式的网络结构,将局域网交换机的每个用户端口配置成独立的VLAN,享有独立的VID(VLANID),利用支持VLAN的局域网交换机进行信息的隔离,用户的IP地址被绑定在端口的VLAN号上,以保证正确路由选择;同时,利用VLAN可以隔离ARP、DHCP等携带用户信息的广播消息,从而使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缺点:无法对用户进行认证、授权。需要将用户的IP地址与该用户所连接的端口VID进行绑定,通过核实IP地址与VID 来识别用户是否合法。

2、VLAN+PPPoE方式

可以解决用户数据的安全性问题,PPP协议提供了用户认证、授权以及分配用户IP地址的功能。缺点:PPP不能支持组播业务。

★以以太网技术为核心,与电话铜缆,无源光网络,无线环境相结合可以形成哪些宽带接入技术?

以太网与电话铜缆上的VDSL相结合,形成EoVDSL技术;与无源光网络相结合,产生EPON 技术;在无线环境中,发展为WLAN技术。

★基于以太网接入技术来建设可运营,可管理的宽带接入网络,需要妥善解决哪些主要技术问题?

1.Ethernet的帧格式

2.Ethernet的帧格式

3.用户和网络安全

4.服务质量控制

5.网络管理

★以太网接入技术中主要采用哪些帧格式?应如何区分不同的帧格式?

(1)Ethernet II (2)Novell Ethernet(3)IEEE 802.3/802.2 (4)Ethernet SNAP 如果帧头跟随源MAC地址的2个字节值大于1500,则此Frame为Ethernet II格式;接着比较紧接着的2个字节,如果为0xFFFF,则为Novell Ether 类型的Frame;如果为0xAAAA,则为Ethernet SNAP格式的Frame;如果都不是则为Ethernet 802.3/802.2格式的帧。

★以太网接入技术中采用了什么样的认证计费功能,主要包含哪几个环节?

用户认证授权计费(AAA)一般包括用户终端、AAA Client、AAA Server和计费软件四个环节。

(1)AAA Client与AAA Server之间采用RADIUS协议进行通信。

(2)AAA Server和计费软件之间的通信为内部协议,计费时可根据经营方式的需要考虑按时长、流量、次数、应用、带宽等多种方式进行。

(3)用户终端与AAA Client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称为“认证方式”,目前的主要技术有PPPoE、DHCP+WEB、IEEE802.1x三种。

第五章

一、PON(无源光网络)

★1.OAN组成:由光路终端(OLT)、光配线网(ODN)和光网络单元(ONU)三部分组成OLT 为ODN提供网络接口并连接至一个或多个ODN;ODN为OLT和onu提供传输;哦怒未oan提供用户侧接口并与ODN相连。Pon就是oan中的ODN,不含任何有源节点。

2.OAN的拓扑结构取决于ODN的结构。通常ODN可归纳为单星、树型、总线和环型等四种基本结构,也就是PON的四种基本拓扑结构。

◆PON功能结构:

OLT核心功能块:(1)数字交叉连接功能 ==提供网络端与ODN端允许的交叉连接能力。

(2)传输复用功能 ==通过ODN的发送和接收通道提供必要的服务,它包括复用需要送至各ONU的信息及识别各ONU送来的信息。

(3)ODN接口功能 ==提供光物理接口与ODN相关的一系列光纤相连,包括光/电和电/光转换,当与ODN相连的光纤出现故障时,OAN启动自动保护倒换功能,通过ODN 保护光纤与别的ODN接口相连来恢复服务。

OLT通用功能块:(1)供电功能(2)OAM功能

OLT服务功能块:支持一种或者多种业务的服务。

ONU的核心功能块:

(1)用户和服务复用功能

(2)传输复用功能

(3)ODN接口功能

ONU服务功能块:提供用户端口功能,它包括提供用户服务接口并将用户信息适配为

64kbit/s或n×64kbit/s的形式。

ONU通用功能块:

(1)OAM功能

(2)供电功能

对ODN的基本要求:为今后提供可靠的光缆设备;易于维护;具有纵向兼容性;具有可靠的网络结构;具有很大的传输容量;有效性高。

通常将操作维护管理(OAM)功能分成两部分,即光接入网(OAN)特有的OAM功能和OAM 功能类别。

1、OAN特有的OAM功能:包括设备子系统、传输子系统、光的子系统和业务子系统。

(1)设备子系统:包括OLT和ONU的机箱、机框、机架、供电及光分路器外壳、光纤的配线盘和配线架。

(2)传输子系统:包括设备的电路和光电转换。

(3)光的子系统:包括光纤、光分支器、滤波器和光时域反射仪或光功率计。

(4)业务子系统:包括各种业务与OAN核心功能适配的部分(如PSTN,ISDN)。

2.OAM功能:OAM功能类别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及计费管理。

★GPON协议分层:

层结构

TC 层

OMCI适配子层

ATM适配子层

GEM适配子层

ATM:SDU与PDU的转换成帧子层

PMD层

层结构

传输媒质层

识别VPI/VCI和Port-ID

提供该通道数据和高层实体的交换

GEM:SDU与PDU的转换

测距、上行时隙分配、带宽分配、保

密安全、保护切换

E/O适配、波分复用、光纤连接

(1)线路比特速率:G.984.2规范了7种系统的线路速率组合可供选择,

包括下行1244.16Mbit/s,上行155.52Mbit/s、622.08Mbit/s和1244.16Mbit/s;

下行2488.32Mbit/s,上行155.52Mbit/s、622.08Mbit/s、1244.16Mbit/s和2488.32Mbit/s。最常用的是下行1244.16Mbit/s,上行1244.16Mbit/s;下行2488.32Mbit/s,上行

1244.16Mbit/s和2.488Gbit/s。

(2)传输介质:由于PON的传输距离较短,最长为20 km,因此,与APON一样均采用比较便宜的ITU-T G.652光纤。

(3)双向传输与波长分配:双向传输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单纤WDM双向传输,上/下行采用不同的波长,上行1260~1360 nm,下行1480~1500 nm。

第二种是双纤系统,双向传输采用双纤空分复用,上/下行均采用同一个波长,上/下行方向的工作波长范围均为1260~1360 nm。这与APON对波长的分配完全相同。

目前,GPON较多采用下行l490nm波长,上行l310nm波长。

★ PON传输汇聚(GTC)层主要负责将上层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到GPON帧的适配及解适配,并分为适配子层和成帧子层。

★ GPON 帧结构:

(1)下行帧结构

对于下行速率为1244.16Mbit/s 和2488.32Mbit/s 的数据流,帧长均为125μs ,因此,1244.16Mbit/s 和2488.32Mbit/s 系统的帧长分别为19 440字节和38 880字节,但PCBd 的长度都是相同的。 净荷n PCBd n 净荷n+1 PCBd n+2

GEM 承载的TDM 和数据片段

T P-Frame =125μs

PCBd n+1

(1)下行帧结构

PCBd 由多个域组成。OLT 以广播方式发送PCBd ,每个ONU 均接收完整的PCBd 信息,并根据其相关信息进行相应操作。

PCBd 净荷

Psync

4字节 BIP 1字节 Ident 4字节 BIP 覆盖区域 PLOAMd

13字节 Plend

4字节 Plend 4字节 US BWmap

N ×8字节

下一BIP 覆盖区域

(2)上行帧结构

上行GTC 帧长为125s 。对于上行速率为1.244 16Gbit/s 和 2.488 32Gbit/s 的GPON 系统,帧长分别为19 440Byte 和38 880Byte 。每个上行帧中,包含来自一个或多个ONU 的传输突发。

PLOu DBRu X PLOAMu ONT A PLSu Payload X DBRu Y Payload Y DBRu Z

PLSu Payload Z ONT B 上行帧

★ 业务流到GTC 净荷的映射 :GTC 净荷可承载各种用户数据类型。

在下行方向,从OLT 到ONU 的GEM 帧在GEM 净荷中传送。

在上行方向,从ONU 到OLT 的GEM 帧在配置的GEM 分配时隙上传送。

● GPON 媒质访问控制 :在TDMA 接入方式中,上行方向ODN 是共享媒质,因此,GTC 必须对上行业务流进行媒质访问控制(MAC ),确保在上行方向任何时间内只有1个ONU 能够访问共享媒质,从而确保正常工作时没有数据重叠和冲突。

具体实现如下:OLT 在下行帧中,在物理媒质控制块PCB 中的上行带宽映射域US BW Map 中,传递一个指针信息,指示上行流中各ONU 开始和结束传输的时间,以保证任何时刻只有一个

ONU的数据占用共享媒质。

◆ GPON动态带宽分配:动态带宽分配(DBA)就是根据GPON系统各ONU提供的不同业务量需求,实时动态地调整其使用的上行带宽,以适应用户速率的各种变化,从而提高系统的带宽利用率。

OLT则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向ONU授权容器占用的带宽,并且一个授权只指向一个容器。考虑到业务类型,根据优先级的不同定义了四种带宽类型,分别为固定保障带宽、确保带宽、非确保带宽和尽力而为带宽。

GPON的动态带宽分配主要包括下列4个步骤:OLT通过检查ONU的带宽需求报告和/或自动检测各ONU发来的流量,进行拥塞状态检测;OLT根据拥塞状态检测的结果和预先约定的分配策略重新进行带宽分配;OLT根据更新的带宽分配信息和T-CONT类型发送授权给ONU;DBA 操作过程中管理信息的协商等。

GPON的传输汇聚(GTC)层提供ONU带宽需求报告。

★GPON测距和延时补偿:GPON的测距和补偿是通过上、下行GTC帧中10字节长PLOAM 消息净荷(Message Data)的传递和处理来实现的。

GPON测距可分为动态测距和静态测距两类。

★AON简化技术: AON技术的核心是SDH技术

1、简化SDH系统

2、简化SDH设备

3、简化网管系统

4、设立子速率

5、其它简化

(1)通道保护

采用最简单、最便宜的二纤单向通道保护方式

节省开支。

(2)指标方面

由于接入网信号传送范围小,故各种传输指标

要求低于核心网。

(3)组网方式

★SDH中的关键设备:

1、网络节点

网络节点有多种,例如64kbit/s电路节点、宽带节点等。简单的节点仅有复用功能,复杂的节点则包含信道终结、交叉连接、复用和交换功能。

2、SDH的传送设备:终端复用设备(TM)、分插复用设备(ADM)、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

★OAN所采用的SDH自愈环技术:

自愈网的含义:

自愈网就是无需人为干预,网络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失效故障中自动恢复,使用户感觉不到网络已出了故障。

基本原理:

使网络具备发现替代传输路由并重新确立通信的能力。

自愈网的概念只涉及重新确立通信,不管具体失效元部件的修复或更换,后者仍需人员干预才能完成。自愈网是由若干个不同速率的自愈环通过节点连接构成。

SDH自愈环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网络结构,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自愈环的结构可以分为通道保护环和复用段倒换环;根据环中节点之间的业务信息方向来分,自愈环可分为单向环和双向环;根据环中每一对节点间所用光纤最小数量来分,可以划分为二纤环和四纤环。

第六章

6.4 无线ATM接入

2、无线ATM信元的两种模式

(1)封装模式中,信元划分成组,使用无线MAC协议(如CSMA/CA)发送。ATM适配层划分和重组数据,ATM层执行信元复用、路由和信头生成和错误控制。在广播链路上,低于ATM适配层的协议统称为广播接入层(RAL),RAL控制空中接口的信息流。RAL包括媒质接入控制(MAC)层来控制多个终端之间的资源共享,数字环路载波(DLC)系统处理无线信道错误的影响,物理(PHY)层处理实际广播传输和接收。

缺点:有线/无线接口中的转换,对 ATM协议是不透明的,并且缺乏QoS支持。

(2)传统模式中,如传统ATM模式一样,每次传送单个信元。不需要ATM适配层,只需要ATM层和物理层。传统模式减少了封装功能,但其传输效率

不如封装模式。

缺点:额外的每个信元的信元头。

3、无线ATM的频率段选择

5GHz频率段可以提供300 MHz带宽,并且其它工作在这个频率的系统相对较少,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频率段。当未来要求更高的速率时,可能在17 GHz和60GHz频率段选择更宽的带宽。60GHz频率段比较理想地适合于多媒体应用,在这里可以寻找足够的带宽。

4、无线ATM的差错控制机制

在无线ATM中,需要有很好的错误控制机制,综合使用FEC(前向纠错编码)和 ARQ(自

动反复重传)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QoS。

5、有待加强的领域

(l)ATM移动性(2)广播接入层

4.2 无线ATM网络技术基础

一、无线ATM的传输方案

1、在选择基于无线ATM的传输方案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灵活地分配带宽和进行业务类型的选择;

有效地复接从突发数据到多媒体信源的多种业务;

通过无线和有线网络提供端到端的宽带业务;

现有的ATM交换设备可用于蜂窝小区间的交换;

易于与B-ISDN连接。

空中接口采用与ATM兼容的固定长度的信元中继方案,一个标准的ATM信元的净荷或其几分之一(即48字节、24字节或16字节),作为无线ATM系

统中的一个基本数据单元。同时,为了保证传输的可靠性,需要增加符合无线传输协议的信头和信尾。

三、无线ATM的参考模型

1、无线ATM系统的基准参考模型

2、无线ATM系统的参考模型

4.3 无线ATM协议

一、广播接入层协议

主要功能:高速物理层发送和接收、提供多个终端共用信道的媒质访问控制、改善无线信道质量下降的数据链路控制、无线资源的管理和元信令的无线控制。

1、无线物理层

(1)传输范围:半径为100~500m范围内的微蜂窝小区和微微蜂窝小区

(2)物理层典型的传输速率:25Mbit/s

(3)调制方案

移相键控/正交调幅(QPSK/QAM);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OFDM);扩频CDMA。

2、媒质访问控制

(1)主要功能

首先需要选择物理信道,在这些信道上建立和释放连接;其次,将控制信息、高层的信息和差错控制信息复接或分接成适合物理信道传输的数据分组。在媒质访问控制层形成多种逻辑信道,为高层提供不同的业务服务。

(2)选择MAC协议的关键因素:在保持相当高的无线信道效率的同时,以适当的QoS等级支持ATM业务类型。

(3)较为典型的MAC协议有基于时分多址TDMA的动态预约多址访问协议和基于码分多址的访问协议CDMA(如分组CDMA、可变速率CDMA等)。

(4)多业务动态预约TDMA的访问协议

3、数据链路控制

数据链路控制层是在信元发送到ATM网络层以前为减轻无线信道差错的影响所必需的。无线ATM信元头的差错保护,以及无线ATM与有线ATM信元头之间的格式转换,也将在数据链路层完成。可选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有检错/重发协议和前向纠错协议。

4、无线控制

功能:在无线物理层、媒质访问控制子层、数据链路控制子层的无线资源控制和管理功能,信令变换功能,终端移动、切换控制和无线资源管理,无线端口的终端验证/登记、功率测量/控制、切换指示/启动/证实、数据链路状态传送和中断处理,将连接状态(包括数据链路缓冲、MAC等状态)从一个无线端口送到另一个无线端口。

二、移动ATM协议扩展

主要功能是将用户的名字映射到其当前位置的位置管理;在用户的位置及终端移动时,进行动态的路由切换控制。

三、移动管理

当移动台漫游或者网络状态变化时,可能需要无线链路从一个基站切换到另一个基站。无线ATM网络的移动管理主要建立在3个重新选路技术上,即信元前向切换、虚连接树切换、动态重新选路。

第七章接入网接口技术

1.1 V5接口的接入模型和支持业务

V5接口是一种标准化的、完全开放的接口,是专为接入网发展而提出的本地交换机(LE)和接入网(AN)之间的接口,目前主要用来支持窄带电信业务。

V5接口主要有两种形式:V5.1与V5.2

2 V5接口的体系结构

2.1 V5接口的分层模型

V5接口包含OSI 七层协议的下三层:

物理层(第一层)数据链路层(第二层)网络层(第三层)

2.2 V5接口的物理层:

1、功能

主要实现AN与LE的物理连接,采用了广泛应用的2.048Mbi/s数字接口,中间加入的透明数字传输链路,能够很方便地与之相适应。

2、电气和物理特性

均应符合ITU-T建议G.703,即采用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码),可以采用同轴75?或平衡120?接口方式。

3、帧结构

符合ITU-T建议G.704和G.706,每帧由32个时隙(Time Slot,TS)组成,其中TS0作为帧开销,主要用于帧定位和CRC-4校验,32个时隙分3种:帧定位(TS0)、通信通路(TS16、TS15、TS31)、承载通路。

2.3 V5接口的数据链路层

V5接口的第二层是仅对逻辑C通路而言的。基于LAPD规程的C通路的第二层,分为两个子层,即封装功能子层(LAPV5-EF)和数据链路子层(LAPV5-DL),用于灵活地复用不同的信息到C通路上,处理AN与LE之间的信息传递。另外,AN的第二层功能还包括一个AN 帧中继子层,用于支持ISDN D通路信息。

1、LAPV5-EF

为ISDN接入的D通路信息和LAPV5-DL信息提供封装和帧传送功能,其帧结构和协议与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相似,包括标志符、封装功能地址、信息和FCS(Frame Check Sequence)校验等功能。

2、LAPV5-DL

包含在LAPV5-EF帧结构的信息字段中,提供多帧操作的建立与释放规程、多帧操作中信息传送的规程以及数据链路层监视功能,完成接入网设备和本地交换机之间相应的第三层协议实体的信息传送。

LAPV5-DL包括以下功能:

①在C通路上提供一个或多个数据链路连接,数据链路连接之间是利用包含在各帧中的数据链路地址来加以区别的;②帧的分界、定位和透明性,允许在C通路上以帧形式发送一串比特;③顺序控制,以保持通过数据链路连接的各帧的次序;④检测一个数据链路连接上的传输差错、格式差错和操作差错;⑤根据检测到的传输差错、格式差错和操作差错进行恢复;⑥把不能恢复的差错通知管理实体;⑦流量控制。

3、接入网帧中继(AN-FR)

主要功能:将ISDN端口相关的ISDN D通路帧在第二层进行统计复用送到V5接口的C

通路上,以及从V5接口C通路上接收到的帧分路到ISDN D通路上。在第二层内,各子层之间的通信是由映射功能来完成的。

接入网帧中继过程为:

①帧定界、帧同步及透明传输;

②利用ISDN第二层的地址字段进行复用和分解;

③帧检查,以确保在比特插入前和删除之后帧的完整性;

④检查无定界帧或过短的帧;

⑤在无二层帧发送时插入HDLC的标志;

⑥检测传输差错。

2.4 V5接口的网络层

V5接口规程中所有的第三层协议都是面向消息的协议。第三层协议消息的格式是一致的,每个消息应由协议鉴别语、第三层地址、消息类型等信息单元和

视具体要求而定的其它信息单元组成。

3 V5接口的设计

3.1 V5接口的硬件设计

3.2 V5接口的软件设计

马原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统一基本组成部分。 (2)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既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思考并归纳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29-P33) (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①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反映世界时会表现出主体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非凡创造性。人能在思维中建构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可变客观为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3、当前中国一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结合有关矛盾原理谈谈看法。(P42-P43) (1)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基本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

(完整)马原前三章知识点,推荐文档

1,马克思主义: 生命力的根源: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 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物质与意识谁是本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可知论(有)与不可知论(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观点)与形而上学 (孤立的静止的观点)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唯物辩证法(承认)与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其根 本方法) 唯心主义宿命论——只强调必然性而否定偶然性; 唯心主义非宿命论——只强调偶然性而否定必然性; 辩证决定论——坚持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 客观唯心主义——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3,运动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普遍状态;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不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无物质的运动导致唯心主义;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4,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 社会实践(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5,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形式和状态(量变与质变的依次更替);

2017考研政治马原真理8大知识点

2017考研政治马原真理8大知识点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客观的,这是因为: (1)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2)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1)二者是有区别的。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③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条件性。表现为: ①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有待于扩展。 ②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③从进程上看,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 ①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②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3)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只讲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真理观则只讲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易考分析题) (1)含义:真理是对事物正确的认识,谬误是对事物错误的认识。 (2)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①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转化成谬误,谬误转化成真理。 ③坚持真理,修正谬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做斗争。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的唯物论)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所要求和实践的本质特点,即直接现实性所决定的。 (2)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主观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作为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有这个

马原期末复习 重点整理

马原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单元: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意义:P2 2.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2.怎样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P24-25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 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实践史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1.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否定时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 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 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4.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P44-45 ●矛盾分析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

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 的。 ●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a.把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b.“两 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c.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d.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矛盾分析方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矛盾具体分 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要求我们不断强化 问题意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认识和化解矛盾,尤其是优先解决主要矛盾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单元: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P61-63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感性认识与理想认识的关系:P68-69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结构动力学心得汇总

结构动力学学习总结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感受颇深。我谈一下自己对这门课的理解: 一.结构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界对结构系统进行动力分析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保证多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安全、经济适用,是我们结构工程专业人员的基本任务。结构动力学研究结构系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力的分析原理和计算方法。它是振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一些复杂工程问题中的综合应用和发展,是以改善结构系统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和可靠性为目的的。高老师讲课认真负责,结合实例,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便于我们学生寻找事物的内在联系。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方程的建立、单自

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无限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学问题、随机振动、结构抗震计算及结构动力学的前沿研究课题。既有线性系统的计算,又有非线性系统的计算;既有确定性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影响的计算,又有随机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影响的随机振动问题;阻尼理论既有粘性阻尼计算,又有滞变阻尼、摩擦阻尼的计算,对结构工程最为突出的地震影响。 二.动力分析及荷载计算 1.动力计算的特点 动力荷载或动荷载是指荷载的大小、方向和作用位置随时间而变化的荷载。如果从荷载本身性质来看,绝大多数实际荷载都应属于动荷载。但是,如果荷载随时间变化得很慢,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影响与

静荷载相比相差甚微,这种荷载计算下的结构计算问题仍可以简化为静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问题。如果荷载不仅随时间变化,而且变化很快,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影响与静荷载相比相差较大,这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问题就属于动力计算问题。 荷载变化的快与慢是相对与结构的固有周期而言的,确定一种随时间变化的荷载是否为动荷载,须将其本身的特征和结构的动力特性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决定。 在结构动力计算中,由于荷载时时间的函数,结构的影响也应是时间的函数。另外,结构中的内力不仅要平衡动力荷载,而且要平衡由于结构的变形加速度所引起的惯性力。结构的动力方程中除了动力荷载和弹簧力之外,还要引入因其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和耗散能量的阻尼力。而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和。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

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马原》各章核心知识点归纳

绪论、主干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主干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马原必背知识点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 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 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 ,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 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第五六七章马原知识总结

思维导图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1.生产集中: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 日以集中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 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2.垄断产生原因:(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 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 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 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 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 额利润 (2)企业规模大,形成 对竞争的限制 (3)激烈的竞争会给各 方带来严重损失,为避免 两败俱伤,企业间联合实 行垄断

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 主义的真正统治者 (四)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操作形式-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作用 1)积极作用:第一,国有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 供了物质基础。第二,国家对科学研究的参与和协调,对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国家作为消费者,为私人垄断企业的产品 销售提供了有保障的市场,改善了商品的实现条件。第四,国家推行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危机的进程,从而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社会福利 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较好的 社会环境。 2)消极作用: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 固有矛盾,难以阻止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 经济干预使70年代以来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缓慢,陷入“滞胀”困 境。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状 况,反而会使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 (二)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1、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 背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个体系曾经对战后恢复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它是维护美国霸权的一个体系,造成了内部矛盾激化。)70年代,这个体系瓦解后,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 2、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是金融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他推动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不断提高。 分析:这一点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有较大的优越性,也就是说西方国家要求离开美国的控制,希望金融自由化。 3、金融资本快速发展的表现:这里简单概括。 第一: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二:金融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比例越来越大。 第三: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实体经济把一部分利润投向金融领域,金融资本膨胀。 第四:制造业人数逐步减少,金融业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 第五:虚拟经济逐渐脱离实体经济。

(完整版)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绪论 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及基精神实质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在批判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并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的科学理论成果,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不但为以往的实践检验所证实,且随着未来的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而深化。 第一,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列宁的物质概念及其意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它被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所证实和丰富,并提供了理论思维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客观规律性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结构动力学课程总结

结构动力学课程学习总结 本学期我们开了《结构动力学》课程,作为结构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结构动力学》是我们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所以同学们都认真的学习相关知识。《结构动力学》是研究结构体系在各种形式动荷载作用下动力学行为的一门技术学科。它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数学建模、演绎、计算方法、测试技术和数值模拟等多个研究领域,同时具有鲜明的工程与应用背景。学习该门学科的根本目的是为改善工程结构系统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和可靠性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动力学的基本规律,有助于在今后工程建设中减少振动危害。 对一般的内容,老师通常是让学生个人讲述所学内容,课前布置他们预习,授课时采用讨论式,先由一名学生主讲,老师纠正补充,加深讲解,同时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对较难或较重要的内容,由教师直接讲解,最后大家共同讨论教材后面的思考题,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结构的动力计算与静力计算有很大的区别。静力计算是研究静荷载作用下的平衡问题。这时结构的质量不随时间快速运动,因而无惯性力。动力计算研究的是动荷载作用下的运动问题,这时结构的质量随时间快速运动,惯性力的作用成为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根据达朗伯原理,动力计算问题可以转化为静力平衡问题来处理。但是,这是一种形式上的平衡,是一种动平衡,是在引进惯性力的条件下的平衡。也就是说,在动力计算中,虽然形式上仍是是在列平衡方程,但是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所考虑的力系中要包括惯性力这个新的力、考虑的是瞬间的平衡,荷载、内力等都是时间的函数。 我们首先学习了单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的概念,所以在学习多自由度系统和弹性体系的振动分析时,则重点学习后者的振动特点以及与前者的联系和区别,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抓住了重点。由于多自由度系统振动分析的公式推导是以矩阵形式表达为基础的,我们开始学习时感到有点不适应,但是随着课程的进展,加上学过矩阵理论这门课后,我们自觉地体会到用矩阵形式表达非常有利于数值计算时的编程,从中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和现代技术的优越性,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我们学习的兴趣。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

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27、唯物主义运动观与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8、“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可以表现在它的对立面中,即表现在静止中。”蕴含的哲理是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就不能具体地了解运动

结构动力学习题解答.docx

第一章单自由度系统 总结求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的方法和步骤。 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求法有:牛顿第二定律法、动量距定理法、拉格朗日方程法和能量守恒 定理法。 1、牛顿第二定律法 适用范围:所有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 1)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 得到系统所受的合力; ( 2)利用牛顿第二定律m x F ,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 3)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2、动量距定理法 适用范围:绕定轴转动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 1)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和动量距分析; ( 2)利用动量距定理J M ,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3、拉格朗日方程法: 适用范围:所有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 1)设系统的广义坐标为,写出系统对于坐标的动能T和势能U的表达式;进一步写求出拉格朗日函数的表达式:L=T-U ; (2)由格朗日方程( L )L =0,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dt (3)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4、能量守恒定理法 适用范围:所有无阻尼的单自由度保守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 1)对系统进行运动分析、选广义坐标、写出在该坐标下系统的动能T 和势能 U 的表达式;进一步写出机械能守恒定理的表达式T+U=Const (2)将能量守恒定理T+U=Const对时间求导得零,即d(T U ) 0 ,进一步得到系 dt 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叙述用衰减法求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方法和步骤。 用衰减法求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方法有两个:衰减曲线法和共振法。 方法一:衰减曲线法。 求解步骤:( 1)利用试验测得单自由度系统的衰减振动曲线,并测得周期和相邻波峰和波谷的幅值 A i、 A i 1。 (2)由对数衰减率定义ln( A i) ,进一步推导有 A i1 2 , 2 1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p29)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意义:(p29)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p3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本质 (p31)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p4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p32—3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6、为什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考点重点总结

《马原》复习资料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理论来源、经典著作、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答: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经典著作:两人《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新莱茵报》马《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 恩《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整理出版《资本论》二三卷 鲜明特征: (1)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应。(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 (2)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按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 (1)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2)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各派别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唯物主义VS

高等结构动力学总结

结构动力学课程总结与进展综述 首先谈一下我对高等结构动力学课程的认识。结构动力学研究结构系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力的分析原理和计算方法。它是振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一些复杂工程问题中的综合应用和发展,是以改善结构系统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和可靠性为目的的。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方程的建立、单自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无限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学问题、随机振动、结构抗震计算及结构动力学的前沿研究课题。既有线性系统的计算,又有非线性系统的计算;既有确定性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影响的计算,又有随机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影响的随机振动问题;阻尼理论既有粘性阻尼计算,又有滞变阻尼、摩擦阻尼的计算。我们是航空院校,当然我们所修的高等结构动力学主要针对的是飞行器结构。这门课程很难,我通过课程和考试学到了不少东西,当然,也有很多东西不懂,我的研究方向是动力学结构优化设计,其中我对于目前的灵敏度分析研究比较感兴趣,这门课程是我以后学习的基础。 二十世纪中叶,计算机科学发展迅速,有限元方法得到长足进步,使得力学,特别是结构力学的研究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研究范围也得以拓宽。长期处于被动状态的结构分析,转化到主动的结构优化设计,早期的结构优化设计,考虑的是静强度问题。但实践指出,许多工程结构,例如飞行器,其重大事故大多与动强度有关。同理,在航天、土木、桥梁等具有结构设计业务的工作部门,运用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技术,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20世纪60年代,动力学设计也称动态设计(dynamic design)开始兴起,但真正的发展则在八、九十年代,现正处于方兴未艾之际。“动态设计”一词常易引起误解,逐被“动力学设计”所取代。进入90年代以来,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的研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尽管如此,它的理论和方法尚有待系统和完善,其软件开发和应用与工程实际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迄今尚存在着许多未能很好解决甚至尚未涉足的问题。因此,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今后的研究任重而道远,将充满众多困难和障碍,面临各种新的挑战,但它的学术价值和发展前景也异常诱人和辉煌。 在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的初期采用的是分布参数设计法,它属于解析方 法,Niordson率先应用此种方法研究了简支梁固有频率最大化的设计问题,利用拉

【马原】重要知识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3、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是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中客观的普遍的现象;是指矛盾的共性、绝对性。 第二、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是指矛盾的个性、相对性。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四、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包括的是个性中本质的东西,它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第五、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性寓于(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只能通过个性而存在;共性统摄着个性,个性总是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割裂了这种联系,就会导致类似“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第六、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随事物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变,共性与个性可以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6、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