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军事理论课复习资料

2015军事理论课复习资料

2015军事理论课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中国国防

1、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2、国防的基本类型为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3、扩张型国防是指某些经济发达的大国,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许多地区的利益,实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打着防卫的幌子,对别国进行侵略、颠覆和渗透。

4、自卫型国防在国防建设上以防止外敌入侵为目的,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以达到维护本国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5、联盟型国防即以结盟形式,联合一部分国家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6、中立型国防主要指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繁荣和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制定了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

7、扩张型国防的特点:

是把本国的“安全”建立在别国屈服的基础上,把“国防”作为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干涉他国内政的代名词。

8、联盟型国防中有扩张联盟和自卫联盟两种;从联盟国之间的关系看,有二元体系联盟和多元体系联盟两种。

9、现代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它是一种全新的国防现象和国防实践活动。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

10、国家的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陆及领水的底土和领空。

11、领空指的是领陆及领水的边缘线向天空延伸的一种领土理论。

12、领陆包括陆地、岛屿;领水包括内水、领海。

13、国防建设的定义和内容

国防建设是国家为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国防建设包括:武装力量、边防、海防、空防、人防及战场建设,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建设,国防法规与动员体制建设,国防教育以及与国防相关的交通运输、邮电、能源、水利、气象、航天等方面的建设。

14、国防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5、国防精神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抗外侮,捍卫祖国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强烈意识。国防精神的主要内容有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尚武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6、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对于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最突出的无非两件大事,一个是发展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

17、国防教育中需要强化的五种观念为国土观念、国力观念、国是观念、国魂观念、国耻观念。

18、现代国防的组成主要包括武装力量建设、国防体制建设、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国防工业建设、战场建设、军事交通、人力动员准备、对人民群众进行国防教育、建立国防法规等。

19、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国防指导思想有: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等。

20、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国防建设思想有:富国强兵、寓兵于民等。

21、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国防教育思想有: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等。

22、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国防斗争策略有: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等。

23、中国地方学校的军事教育起源于商朝。

24、古代兵制主要包括有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兵役制度等方面内容。

25、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五大兵种为:车兵、步兵、骑兵、水军、火器部队。

26、我国古代典型的国防工程建设有城池、长城、京杭运河、海防要塞等。

27、长城故址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东至辽东(鸭绿江),史称万里长城,现存明长城,全长6300多千米,横贯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九省、市、自治区。

2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面积为1260多万平方千米。

29、我国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可归纳成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二是以现代化为中心建设国防;三是以自力更生为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防。

30、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31、国家与国防的关系为:

国防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国防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国家的性质、制度、政策决定着国防建设。

32、我国的国防性质与类型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利益是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统一。因此,我国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我们坚持和平自立的防卫原则,永不搞侵略扩张,也不允许别国侵占我国一寸土地。在外交上,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友好合作,不做超级大国,不称霸,不依附经济大国,不同它们结盟。我国的国防完全是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而是属于积极防御、自卫型的国防。

33、我国国防建设的宗旨是:(1)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2)保卫国家的安全与发展;(3)坚持自卫立场,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第二部分军事思想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萌生成型、成熟繁荣、充实提高、系统完善四个历史时期。

2、《周易》是现存的第一部反映古代军事思想的著作,《军志》和《军政》是代表并反映西周军事思想的专著,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

3、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思想达到了鼎盛。出现了一大批代表性的军事人物和军事名著。比较著名的军事思想家有老子、孙武、伍子胥、范蠡、鬼谷子、吴起、商鞅、孙膑、尉缭等。如《孙子》、《吴子》、尉缭子、司马法、鬼谷子等作品,以《孙子兵法》最为著名,代表了这一时期的军事思想上的最高成就和发展水平。

4、春秋战国时期,在攻城守城上,提出了“习用器械、集兵攻城、错绝其道、阻援攻虚、守不失险、守必出之、中外相应”等方法。当时的墨家就是以守城而著称,《墨子》中《备城门》专门研究守城之法,核心思想是“城池修,守器具,樵粟足,上下相亲”。

5、“兵不顿而利可全”、“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国家必须追寻的最佳战略目标,它构成了孙子战略思想的核心,也是战争本质和战争效益观在孙子战略思想中的生动体现,它既是孙子战略思想的立足点,也是它的归宿点。孙子所说的“不战”不是指束手而待,无所作为,也不是对敌人姑息放纵,而是指相应地采取一些“非战”的积极手段,运用各种谋略、外交斡旋,心理攻势等,迫使敌人在权衡利弊之后放弃武力对抗。

6、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充实提高时期是指元前3世纪至公元10世纪中期,从秦统一中国到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至五代,大约1300年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军事人物有萧何、项羽、刘邦、张良、韩信、卫青、霍去病、刘秀、班固、曹操、诸葛亮、司马懿、李世民、李靖等;兵法著作有《黄石公三略》、《淮南子·兵略训》、《战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等。比较著名的战争有:巨鹿之战、垓下之战、漠北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这一时期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高度重视战略谋划;作战指导思想有新的发展。国防指导

思想呈现新的特点。

7、中国军事思想系统完善时期指辽、宋、西夏、金诸政权并立时期和元、明、清(前期),从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的兵法著作有:《百将传》、《守城录》、《武经总要》、《三十六计》。

8、毛泽东军事思想经历萌芽、产生、形成、完善四个阶段,萌芽于青年学生时代,产生于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并成熟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国防建设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继续得到发展和完善。

9、遵义会议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完整科学体系的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的一个起点。文献著作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它们系统地论述了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的理论和原则,以及研究和指导战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一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已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并经受了战争实践的考验。

10、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国防建设理论。

11、毛泽东无产阶级战争观主要包括战争的起源和根源、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战争的性质、无产阶级对战争的态度和战争的最终目的等。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遵循战争规律研究指导战争;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指导战争;坚持辩证的观点研究指导战争。

12、人民战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战争的正义性,二是广泛的群众性。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基础是:(1)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战争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3)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1)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2)以人民军队为骨干。(3)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和战略后方。(4)广泛深入地动员人

民群众。

1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划时代发展;(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军事思想;(3)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广泛的影响;(4)毛泽东军事思想仍是我军的指导思想。

1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指毛泽东指导战争和指挥作战的原则和方法。它是毛泽东高超战争指导艺术的总结,它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规律,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十分精彩的部分。表现在:1、立足全局,审时度势;(1947年的“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千里挺进大别山,拉开战略进攻,大决战的序幕)2、灵活用兵,因敌制胜;(辽沈战役、“零敲牛皮糖战术”、百万雄师过大江)3、集中兵力,运动歼敌;( 蘑菇战术、陕北三战三捷、运动战)

15、我国从建军以来经历了“十次大裁军”。到2005年底,我军的员额已精简至230万人。这标志着我军从结构上更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

16、新阶段,我国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一如既往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17、新军事变革的本质与核心是信息化。其目的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四个创新”。(1)创新军事理论,推动军队建设转型。(2)创新军事技术,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武器是进行战争的物质手段,也是衡量战争与军队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3)创新体制编制,重组军队组织结构,使军队的体制编制向着精干、高效、合成的方向发展。(4)创新作战方式,适应新的战争形态。

第三部分国际战略环境

一、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1.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世界上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

2、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主要特征

总体和平与局部战争、总体缓和与局部紧张、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A 局部战争更加频繁 C 军事安全更加突出

B 军事变革进程加快 D 国际安全问题多元化

二、国际战略格局

1、定义: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相互关系的基本结构。它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总体框架,表现了世界力量的分布、组合和对比。在国际战略格局中,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事务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起着主导作用,通常被称为“极”或“力量中心”。

2、样式

单极格局---一个力量中心,以下类推

两极格局

多极格局

3、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1)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由苏联一国发展为多国,帝国主义势力在大战中受到极大的削弱,美国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美苏两国之间很快由同盟转化为对手,并于50年代后期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垒的秩序——冷战格局。

(2)两极格局终结

4、多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一超独霸图谋面临挑战

其一,美国经济在未来几年即使不出现衰退,其总产值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也不会再有大的增加。

其二,美国在国际政治上推行强权主义政策,对别国事务横加干涉,在道义上树敌颇多,丧尽人心。

其三,美国到处插手,势必造成其力量的分散使用和过度消耗。

其他国际力量中心也在成长壮大。

除美国外,其他力量中心主要是指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

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多极化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意愿。未来世界的多极化,与之相伴随的是各主要力量及其影响力的相对均衡化,是走向摒弃强权政治的国际关系民主化,是承认世界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多样化。

三、国际安全形势

世界安全形势是指当前世界安全的总体状况以及战争与和平的发展趋势,它是整个国际形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战略环境动态表现。

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所谓安全观就是一个国家对安全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安全问题的主张,它包括对安全的界定、对威胁的判断以及如何维护安全等内容。

我国所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四、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具有复杂性。

1、14个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8个海上邻国。韩国、朝鲜、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文莱等国家。

朝鲜、越南既是海上邻国也是陆上邻国。

2、是人口与军队最密集的地区。中国周边地区的人口大国多、军事强国多。

3、有领土与海洋争议最尖锐的矛盾。我国是一个陆海大国,陆地边境线长达2.2万多千米,有1260万平方千米领土,我们有1.8万千米长的海岸线。领土争端没有彻底解决,领海争端又趋激烈。

五、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

(一)外敌入侵威胁减弱

(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三)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

六、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威胁

威胁的三个因素:一是利益冲突。二是威胁企图。三是威胁能力。

(一)美国对中国安全环境有综合性影响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尤其是近年来不断推行霸权主义行径,到处插手世界各国的内部事务,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来威胁。美国对我国安全的威胁主要表现在:

·军事上对我实施包围挤压

·科学技术上实施长期封锁

·经济贸易上制造贸易摩擦

·意识形态上推行西化图谋

·国际事务上干涉我国内政

1、美国将其全球战略重心转向亚太

原因:第一,导致美国全球战略重心转移的根本原因,是亚洲在崛起。第二,在亚太建立美国控制的“北约版”组织,以主导亚太事务。第三,应对中国崛起。第四,“重振美国”,维持霸权。

2、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对我国的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第一,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使得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更加复杂化。第二,消耗中国的精力。随着美国的战略东移,原本本来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的中国,现在在国防、外交等多个方面都遇到了一些麻烦和棘手的问题。第三,分化和削弱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积极的一面:第一,加快了(亚太)区域内

经济的一体化。第二,中国在面对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的过程中会产生压力,而这种压力又会促使中国来进行积极的应对,调整自身的结构,把这种压力变成动力。第三,美国要在亚太地区发挥积极作用,必然不能忽视中国,反而会进一步促使中、国之间的经贸及其他多个方面深层次的合作,这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机遇。

(二)日本对我国安全潜在威胁呈上升趋势

1、工业高度发达,科技世界领先,经济势力强大、武器装备先进。

2、国防战略由防御性向进攻性战略转变

3、军国主义根基雄厚。

4、加强对与我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钓鱼岛、东海划界)

(三)印度对我国领土侵犯和威胁

(四) 东南亚国家与我国在南海的岛礁和领海争端

南海争议涉及六国七方,我们提出的建议是"领土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基本形势是:"岛屿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

基本策略:

1、加强政治外交斗争

2、加紧综合开发利用

3、加强军事斗争准备

(五)俄罗斯对我国安全的影响不可忽视

(六)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问题

七、我国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一)践行新战略安全观

(二)完善周边安全机制

(三)增强综合国力建设

(四)扩展安全战略视野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十分复杂,客观上对我国安全构成了不利影响。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把这种影响降到了最低点,促进了改革开放。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安全的现实与潜在威胁,增强防范意识。

八、朝鲜战争对新中国的影响

①增强了国威,突出了中美核心问题

②东北亚冷战格局形成

③推动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④加剧了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对立

九、对印自卫反击战发生于1962年,两地作战;一是阿克塞钦地区、二是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

十、中苏珍宝岛之战发生于1969年;珍宝岛位于中国东北乌苏里江中心航道中国一侧,历来是中国的领土。

十一、中国于1974年的西沙保卫战中收回了永乐群岛。

十二、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区进行

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的范围包括四川、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贵州、陕西、青海、甘肃和宁夏等13个省、区,他们全部位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

十三、我国目前有七大军区:北京军区、南京军区、沈阳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兰州军区、济南军区。其中所辖面积最大的是兰州军区,所辖面积最小的是济南军区。

十四、如何塑造中国独特的国家形象?第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的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第二、中国是一个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团结的东方大国。第三、中国是一个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的大国。第四、中国是一个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

十五、如何看待俄罗斯属于西方还是东方?第一、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在历史上既与欧洲诸国发生紧密联系,又与亚洲诸国关系密切相关,在长期发展历史上相互影响,深度融合,单纯的说属于西方还是东方都不准确。第二、俄罗斯的发展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民族性格、发展路径都表明,俄罗斯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独特性和发展独特性,一味迎合西方的发展路子会走不通。第三,归根到底,俄罗斯应该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将经济命脉牢牢掌握在本国人民手中,而不是倒向任何一方。

第四部分军事高技术

1、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进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从军事高技术与武器装备的关系出发,直接应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侦察监视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夜视技术、军事激光技术、电子战技术、军事航天技术、精确制导技术、指挥控制技术、核生化武器技术。

2、现代作战呈现出陆、海、空、天、电全面对抗的多维性,并使现代作战的空间向远程化、立体化和前后方区别模糊化的方向发展;现代作战胜负的关键日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对抗,指挥、通信、情报与决策系统成为作战双方对抗的重心;现代作战样式更加灵活多样,远程精确打击、电子瘫痪、隐身突防、空天支援、心理战等越来越上升为主要作战样式。

3、精确制导技术: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控制武器(含导弹)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武器系统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事技术。

直接命中概率超过50%的制导武器,才能称为精确制导武器。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是由制导系统来完成的,制导系统由导引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精确制导武器分为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其中导弹占93.3%,精确制导弹药占6.7%。

4、制导方式:精确制导武器可分为自主制导、遥控制导、寻的制导和复合制导。自主制导是在导弹的制导系统计算机里预先存有拟定的飞行路线,导引系统在导弹飞行过程中能适时地发现偏差,并输出修正偏差的控制指令,控制导弹按拟定的飞行路线飞向目标。自主制导分为惯性制导、相关制导、天文导航制导和GPS 制导。

遥控制导是在导弹飞行过程中,另外设有指令站,通过不断测量目标和导弹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对导弹发出指令来修正飞行路线,使其逼近目标。遥控制导分为指令制导和波束制导。

寻的制导是导引系统接收来自目标的反射或是辐射信号,确定导弹与目标的相对位置和速度,自动跟踪目标,引导武器飞向目标。导的制导分为主动寻的制导、

被动导的制导和半主动寻的制导。

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一般要经历三个飞行阶段:初始段、中段和末段。若在其中某段或某几段采用一种以上制导方式,即称为复合制导。导弹大多采用复合制导,目的是提高制导精度,并可以增强导弹的抗干扰能力。因为任何一种制导方式都有它的优缺点,采用复合制导可以取长补短,更好的满足作战要求。

5、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其战斗部打击目标的武器。德国人于1942年研制成功了世界上最早的导弹--V-1和V-2导弹。

1960年我国的第一枚导弹东风1号导弹试验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枚弹道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

6、导弹的组成:战斗部系统、制导系统、动力系统、弹体。

导弹按作战使命可分为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的两类。

按导弹的弹道特征.可分为飞航式(巡航)导弹和弹道式导弹。

按导弹发射点和目标位置分类主要有地对地导弹、地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和空对空导弹。

按导弹的射程分类近程导弹,射程<1000千米;中程导弹,射程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射程3000~8000千米;洲际导弹,射程>8000千米。

7、精确制导弹药可分为末制导弹药和末敏弹药两类。

导弹与精确制导弹药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依靠自身的动力系统和导引、控制系统飞向目标,后者自身无动力装置,其弹道的初始段、中段需借助火炮、飞机投掷。

末制导弹药有寻的器和控制系统,在其弹道末段能根据目标和弹药本身的位置自行修正或改变弹道,直至命中目标。

末敏弹药不能自动跟踪目标,也不能改变飞行弹道,只能在被撒布的范围内利用其自身的探测器(寻的器)探测和攻击目标

8、精确制导武器的作战特点

一、直接命中概率高。直接命中概率高是精确制导武器名称的根本由来,也是精确制导武器最基本的特征。

二、具有自主制导能力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精确制导武器不仅具有较高的直

接命中概率,而且还通常具有“发射后不用管”的自主制导能力。

三、作战效能好。精确制导武器虽然技术较一般武器复杂,制造成本高,但由于精确制导武器具有较高的直接命中概率,因而它的作战效能好、经济效益高。

9、精确制导武器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精确制导武器是一种能够代替战术核武器,对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新型武器。精确制导武器给战争行动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确制导武器使作战样式发生深刻变化。使超视距、多模式、多目标精确打击成为可能。

二、快速解决战争。旷日持久的局部战争将被速战速决取代,精确制导武器最本质的作战特点是快速、敏捷、高效,具有速战速决的能力。

三、远程火力袭击的突然性空前增大。精确制导武器由于不断采用高技术,可在远距离上发现和识别目标,并实施准确攻击。

四、传统重型兵器受到严重威胁。坦克、飞机、军舰等大型武器将成为精确制导武器打击的首选目标。

第五部分信息化战争

1、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2、自战争产生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哪几种战争形态?

徒手战争、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或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

3、信息化战争产生和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一是数字化军队的出现;二是天军的出现;三是信息化战场的出现;四是新的作战理论的出现;五是智能兵器的出现。

4、什么是”天军”?

天军及航天部队,是运用航天兵器和航天技术在外层空间实施的作战行动,或从外层空间向地面或中低空目标实施攻击的作战部队。

5、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有哪些?

精确战、网络战、电子战、情报战、心理战。

6、什么是精确战?

精确战是指在信息的支持下,运用精确制导武器对敌人实施精确打击的一种作战.

7、什么是电子战?主要手段是什么?

电子战是指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以控制电磁频谱,为削弱和破坏对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同时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措施和行为.主要包括电子侦察,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

8、什么是心理战?主要手段是什么?

心理战是研究如何利用人的心理规律,按照己方的目的,通过有效的信息去影响和改变对方心理的行动。主要手段有:心理宣传、心理欺诈和心理威慑。

9、什么是情报战?

情报战是一个国家或集体为满足战争需要,采取各种手段,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搜集和窃取敌人情报,为其制定战争政策,方略,计划和行动方案提供依据而展开的行动。

10、什么是网络战?

网络战是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主要目标,先进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在整个计算机络上各类信息攻防作战的总称。

11、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信息资源主导化、武器装备信息化、作战空间多维化、作战节奏快速化、作战要素一体化、作战指挥扁平化、作战行动精确化。

12、 C4 ISR包括哪些项目?

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情报、侦查和监视。

13、军用智能化武器装备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智能机器人、智能坦克车辆、智能导弹、智能地雷等。

14、什么是军用智能机器人?

军用智能机器人是指能代替士兵遂行各种军事任务的机械装置。

15、作战空间多维化指哪”六维”?

陆、海、空、天、电、网。

16、作战要素一体化指哪”四个一体化”?

1、作战力量。

2、作战行动。

3、作战指挥。

4、综合保障。

17、信息化战争将要经历哪三个发展阶段?

信息嵌入时期、综合集成时期、体系融合时期。

18、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智能化武器装备将大量涌现、信息化作战平台将成为战场支撑、作战形式将发生质的飞跃、作战思想将发生重大变化。

19、信息化战争将发生质的跃进,主要体现在哪七个方面?

第一是电子战将贯穿始终。

第二是机动战将广泛实施。

第三是计算机病毒战将普遍展开。

第四是非接触作战将成为主要作战方式。

第五是隐形战将充满战场空间。

第六是太空战将大大进展。

第七是虚拟战场欺骗战将悄然兴起。

20、如何应对信息化战争挑战,大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一)加强军事理论研究,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军事理论。

(二)加强武器装备建设,发展遏制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物质力量。

(三)加强国防科技建设,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奠定雄厚的综合实力。

(四)加强军事人才培养,造就信息化战争需要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五)加强国防教育训练,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和信息化战争素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