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标准化”建设 “美丽乡村”,成就美丽中国

“标准化”建设 “美丽乡村”,成就美丽中国

“标准化”建设 “美丽乡村”,成就美丽中国
“标准化”建设 “美丽乡村”,成就美丽中国

“标准化”建设“美丽乡村”,成就美丽中国

武汉大学重医代培班周钰菡

标准化,是对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统一规范的行为,它包含三个主题词:“社会生产”、“服务活动”、“技术要求”,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达到规范的技术要求,这个行为叫做标准化。“美丽乡村”的建设和推进是一项意义重大但难度极高的工作,标准体系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美丽乡村”的建设效果。因此,要想把“美丽乡村”建好,先要把建设的标准体系建好。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从中央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到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各级地方政府,对于“美丽乡村”的概念、建设目标与标准、发展路径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共识。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任务,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在未来长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美丽中国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应对近年来“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重大举措,更是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福祉、保护和开拓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空间的百年大计。胡锦涛同志的论述中指出,“美丽中国”建设绝不仅仅是局限于生态文明的视野中,而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美丽中国”是一个包含了多维度、多任务、多进程的立体化、综合化的发展过程。

作为未来长期发展中的重要历史任务之一,“美丽中国”建设的推动必须要和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各方面中心

工作结合起来,扎扎实实逐步推进。其中,我们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中国”是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过程。

“美丽中国”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全程综合推进的一个过程,“美丽乡村”则是“美丽中国”在现实中扎实落地的基本支柱。在当代中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美丽乡村”恰恰是新四化的交汇之点,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建设和国家全面发展的历史方向。“美丽乡村”的根本目的是建设更高程度的现代文明、信息化手段和技术的全面普及应用、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根本提升、人民生活幸福程度的加速提高,这些努力方向和着力点都恰恰是我们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说,没有“美丽乡村”的普遍发展,“美丽中国”就缺乏坚实有力的现实物质基础。

“美丽中国”是“美丽乡村”题中应有之义。如前所述,““美丽乡村”建设的实现有赖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很难想象,“美丽乡村”的建设能够脱离开更加绿色、高效的生产方式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持续发展,脱离开决策效率更高、服务更周到、工作机制更灵活的政府,脱离开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思想道德和科学素养持续提升的文化环境,脱离开民生更幸福、社会管理不断创新的社会环境。而这些,恰恰都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目标。我们也可以说,没有“美丽中国”的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就成了镜花水月。

“美丽乡村”建设的宗旨是什么,这是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只有把这个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解决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才会有的放矢、

落到实处。否则,极有可能成为中看不中用的“面子工程”或半途而废的“半拉子工程”。

“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北一位乡镇党委书记李昌平上书国务院总理反映“三农”问题的困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提高农民生活和环境质量,从精神到物质上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为村民提供最适用和便利的生活方式,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

说一千、道一万,“美丽乡村”建设的宗旨就是农民的幸福安居,如果不突出和强调农民的幸福安居,就谈不上真正的美丽乡村建设。

在“美丽乡村”创建指标体系的设置中应处处体现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融合发展的考量。“美丽乡村”创建要实现体系化,从整体规划入手,再分步实施。

要建设好美丽乡村,必须要有科学的、合理的、经济的、系统的规划设计,如何整治溪流、如何美化环境、如何利用现有的人文景观,这些都需要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用科学的方法去比对,用三维的思维去规划和设计,然后再“一张图纸管到底”地去建设,才能塑造出有特色的乡村风貌。

“美丽乡村”标准建设不是白手起家、完全的从无到有,也不是对现有标准的简单挪用、生搬硬套,它需要立足于已有的标准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合创制、融合创新,对制定标准不够的领域,主动把缺少的部分补上去。

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原则,用标准化打造乡村生活新

环境、开辟乡村生产新空间、推动乡村公共服务新发展、注入乡村管理新模式,以点带面做好标准体系的推广、实施工作,确保标准体系实施到位、效果明显。通过标准化规划引导,村庄空间更加合理,农民建房更加有序,农居风貌更加和谐,特别是在村庄环境提升专项设计指导下,通过深入挖掘整合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有效彰显村庄“一村一景”与“多景一区”的特色,显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韵味。

建设美丽乡村,一定要注意克服土地浪费、规划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及不符合生态原则的设计等问题,高扬生态文化理念,充分体现对环境的关爱乃至对整个生物圈的尊重。

通过中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创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一批有较强区域特色、有竞争优势的专业特色村和特色产业。

一是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大力发展以“青山、碧水、野趣”为特色的“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经济,农民就业门路和增收空间不断拓展。

二是促进生态农业高效发展。将环境优势变为经济效益,积极培育高效生态农业,大大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

三是传统的村落往往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孕育而生,集山、水、田、宅为一体,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秀丽的田园风光。美丽乡村的规划与设计,应该充分尊重现有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达到山地有山地的特色、水乡有水乡的风格、平原有平原的品位。

四是凸显对乡村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保护民俗,尊重乡村文化和历史。民俗,即民间风俗,指某一民族或区域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

形成个性,扩大和演变,服务于民众的日常生活。

深厚的历史文化、淳朴的乡风村俗、质朴的伦理道德和紧密的邻里关系构成了看得见、摸得着,有着巨大有形和无形影响力的民俗。这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交融的和谐,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理想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在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尽可能使村民体会到原有的熟悉生活与交往氛围,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归属感。

五是注重可持续发展,促进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规范化供给,确保农村医疗、教育、社保、文化、通讯等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与城镇“种类无差异,质量相一致”。

“美丽乡村”建设不得不考虑以下问题,一是投资与回报的平衡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投资建设“美丽乡村”,都要把握投入和产出的平衡点,探索运营和服务模式;二是体制和机制创新问题,“美丽乡村”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各部门协调统一,需要创新体制机制;三是安全可靠问题,“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确保信息技术安全、网络安全、信息资源安全、管理安全等等;四是资源共享和标准化问题,“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和行业壁垒;五是“美丽乡村”建设效果评估问题。为此,我国需要先在比较成熟的地区开展试点示范,逐步建设“美丽乡村”。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起草组 2014年12月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一、背景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美丽中国的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国家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农业部等相关部委纷纷出台一些措施和政策来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于2012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12〕12号),开展了以美丽乡村建设等十项主要改革重点的示范试点。2013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农改[2013]3号),决定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农业部办公厅也于2013年初发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全国各地已全面拉开美丽乡村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涌现出了浙江安吉、福建长泰、贵州余庆等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存在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差别大等突出问题。农村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单元,与城镇相比,整体存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基础薄弱、农民素质低等劣势,在如何实现“美”的过程中,在建设主体内容、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个环节上依然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使得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无法得以有效的巩固和持续发展。 标准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抓手和创新驱动力。2010年国标委首次将安吉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列为第七批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创新地将标准化的应用从农业、工业逐渐转向为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 一、编制背景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美丽中国的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国家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农业部等相关部委纷纷出台一些措施和政策来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于2012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12〕12号),开展了以美丽乡村建设等十项主要改革重点的示范试点。2013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农改[2013]3号),决定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农业部办公厅也于2013年初发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全国各地已全面拉开美丽乡村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涌现出了浙江安吉、福建长泰、贵州余庆等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存在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差别大等突出问题。农村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单元,与城镇相比,整体存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基础薄弱、农民素质低等劣势,在如何实现“美”的过程中,在建设主体内容、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个环节上依然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指南方案方针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5年6月1日实施。 1.范围 标准规定了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和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建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以村为单位的美丽乡村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事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6 标准电压 GB/T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T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T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5768.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 GB/T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T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6453(所有部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T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9379 农场户厕卫生规范 GB/T 27774 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通则

GB/T 29315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GB/T 30600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GB/T 50039 农村防火规范 GB/T 50201 防洪标准 GB/T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445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DL 493 农村安全用电规程 DL/T 5118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HJ 25.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GJ 588 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建标109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美丽乡村beautiful village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包括建制村和自然村)。 4.总则 4.1 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主体、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4.2 规划先行,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 4.3 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民参与积极性高。 4.4 集体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改善,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5.村庄规划

(完整版)北街村美丽乡村建设施工合同

尉氏县蔡庄镇北街村2017年美丽乡村 建设试点项目 施工合同 建设单位:蔡庄镇人民政府 施工单位: 时间:

协议书 发包人(全称):尉氏县蔡庄镇人民政府 承包人(全称):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建设工程施工项协商一致,订立蔡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尉氏县2017蔡庄镇北街村美丽乡村试点项目 标段名称: 工程地点:尉氏县蔡庄镇北街村 工程内容:施工图图纸及招标文件规定的所有内容。 资金来源:财政拨款 二、工程承包范围 承包范围:施工图纸、答疑纪要、洽商与变更文件内工程 三、合同工期: 开工日期:年月日 竣工日期:年月日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90天 四、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标准:合格工程

金额(大写): ¥:元 六、组成合同的文件 组成本合同的文件包括: 1、本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书及其附件 4、本合同专用条款 5、本合同通用条款 6、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7、图纸 8、工程量清单 9、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双方有关工程的招标文件、答疑纪要、设计变更、洽商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七、本协议书中有关词语含义本合同笫二部分《通用条款》中分别赋予它们的定义相同。 八、承包人向发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竣工并在质量保修期内承担工程质量保修责任。 九、发包人向承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合同价款及其他应当支付的款项。

合同订立时间:年月日 合同订立地点:尉氏县财政局 本合同双方约定签字、盖章后生效 发包人:(公章)承包人:(公章)地址:地址: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或委托代表人:或委托代表人: 电话:电话: 开户银行:开户银行: 账号:账户: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

“标准化”建设“美丽乡村”成就美丽中国

“标准化”建设“美丽乡村”,成就美丽中国 武汉大学重医代培班周钰菡 标准化,是对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统一规范的行为,它包含三个主题词:“社会生产”、“服务活动”、“技术要求”,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达到规范的技术要求,这个行为叫做标准化。“美丽乡村”的建设和推进是一项意义重大但难度极高的工作,标准体系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美丽乡村”的建设效果。因此,要想把“美丽乡村”建好,先要把建设的标准体系建好。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从中央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到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各级地方政府,对于“美丽乡村”的概念、建设目标与标准、发展路径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共识。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任务,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在未来长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美丽中国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应对近年来“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重大举措,更是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福祉、保护和开拓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空间的百年大计。胡锦涛同志的论述中指出,“美丽中国”建设绝不仅仅是局限于生态文明的视野中,而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美丽中国”是一个包含了多维度、多任务、多进程的立体化、综合化的发展过程。 作为未来长期发展中的重要历史任务之一,“美丽中国”建设的推动必须要和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各方面中心

工作结合起来,扎扎实实逐步推进。其中,我们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中国”是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过程。 “美丽中国”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全程综合推进的一个过程,“美丽乡村”则是“美丽中国”在现实中扎实落地的基本支柱。在当代中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美丽乡村”恰恰是新四化的交汇之点,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建设和国家全面发展的历史方向。“美丽乡村”的根本目的是建设更高程度的现代文明、信息化手段和技术的全面普及应用、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根本提升、人民生活幸福程度的加速提高,这些努力方向和着力点都恰恰是我们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说,没有“美丽乡村”的普遍发展,“美丽中国”就缺乏坚实有力的现实物质基础。 “美丽中国”是“美丽乡村”题中应有之义。如前所述,““美丽乡村”建设的实现有赖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很难想象,“美丽乡村”的建设能够脱离开更加绿色、高效的生产方式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持续发展,脱离开决策效率更高、服务更周到、工作机制更灵活的政府,脱离开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思想道德和科学素养持续提升的文化环境,脱离开民生更幸福、社会管理不断创新的社会环境。而这些,恰恰都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目标。我们也可以说,没有“美丽中国”的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就成了镜花水月。 “美丽乡村”建设的宗旨是什么,这是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只有把这个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解决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才会有的放矢、

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方式和行为方式,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积极实施乡风文明“五个一”活动,即开展一项主题教育、一项德育计划、一个文明结对共建活动、一批“星级文明生态户”评选,一批文明村创建,全面提高农民文明素养。以农村基层活动场所为依托,建立一批农村业余文体活动队伍,组织“欢乐进农家”等系列活动,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2、促进乡村社会和谐。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保障等公共事业配套能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深化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民主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1X年1月至3月)。积极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发动全镇各村委会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提高“美丽乡村”创建质量和参与度。第二阶段: 推进创建阶段(201X年4月至9月)。全镇各村委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使乡村环境整治持续改善,镇村面貌明显改观,富民工程全面实施。第三阶段:

全面深化阶段(201X年10月至201X年12月)。积极打造我镇“美丽乡村”典型,巩固改造成果,形成长效机制。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建设工程,镇党委、政府是实施主体,村“两委”是创建主体。镇里建立了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镇美丽乡村建设的计划安排、指导协调和督查考评,同时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由党支部书记和村民主任负总责,各网格组长、驻村干部要负责指导联系村各项工作的落实,镇各站、办负责创建工作的业务指导,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加大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推行项目化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上级将给予精品村、特色村一定的资金补助。此外,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捐赠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项目开发, 篇三: XX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XX镇XX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镇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工程资料管理与工程验收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工程资料管理与工程验收 第一节工程资料的收集 工程资料的收集须在整个工程中全面反映。为确保工程资料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将在本项目配备一名专职资料员,负责整个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来往函件的收发以及反映本工程施工过程的声像资料的拍摄。 工程资料的收集范围包括: 1、商务往来文书:招投标文件、总分包合同文本、内部公文、电报、传真等。 2、重要文件:法律文件、交易契约、标准、规范、企业内部的规定等。 3、重要图表:设计文件(施工图及设计变更)、工程治商记录、施工计划图、进度表等。 4、记录要件:施工日志、施工记录等。 5、会议资料: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 6、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分项作业指导书、工程质量与安全方面的资料等。 7、电脑资料:软盘,硬盘,光盘等。 8、声像资料:重要会议的录音摄像、施工录像。

第二节工程资料的整理、归档 1、随时收集项目部办理完毕的文件,资料按“条款类目”分别存放,次月经检查齐全后,整理立卷归档。 2、资料整理归档原则: (1)资料按“条款类目”分别存放,准确地做好文件索引,在档案类 目里清楚地标明并把档案保存好,每一份文件资料都要清楚地注明它归入的档案类目,以便查找时迅速方便。 (2)每天都应进行清理归档,以免资料堆积;每月要清理一次档案,及时清除不必要保存的材料。 (3)案卷厚度一般在1.5厘米至2厘米为宜,装订前应拆除金属物,做好文件材料的检查,对破损或褪色的材料应当进行修补和复制;标题应标明作者、内容名称,文字要简炼、确切,用毛笔或钢笔书写,字迹端正。 (4)根据卷内文件之间的联系,还要进行系统排列、编号、拟案卷标题,填写案卷封面、确定保管期限、案卷排列、编制案卷目录等,档案目录主要由封面、全宗介绍、案卷目录、卷内目录组合而成。 (5)案卷要分类保管。 (6)每月对档案材料的数量、保管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 (7)工程资料的保密:对于已失去作用的档案材料要进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情况介绍说明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GBT32000-2015)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和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建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以村为单位的美丽乡村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56 标准电压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68.1 道理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 GB 5768.2道理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6453(所有部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9379 农村户厕卫生规范 GB/T 27774 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通则 GB/T 29315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GB/T 30600 高保准农田建设通则 GB 50039 农村防火规范 GB 50201 防洪标准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45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DL 493 农村安全用电规程 DL/T 5118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HJ 25.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 588 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建标 109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美丽乡村 beautiful village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包括建制村和自然村)。

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

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1.标准统计表

2、标准体系指导性文件(标准化法规、相关政策性文件) 收集相关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性文件项,具体名称见相关的指导性文件一览表(附件1)。 3、通用基础标准 通用基础标准共有项,其中法律法规项,国家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4、农村生产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明细表 农村生产基础设施标准共有项,其中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项,地方标准项,制定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5、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明细表 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标准共有项,收集了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项,地方标准项,制定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6、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明细表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标准共有项,收集了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项,地方标准项,制定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7、农村生活环境治理标准体系明细表 农村生活环境治理标准共有项,收集了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项、地方标准项,制定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8、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明细表 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共有项,收集了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项、地方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9、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体系明细表 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共有项,收集了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41

项、地方标准项,制定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10、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明细表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标准共有项,收集了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项、地方标准项,制定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11、农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标准体系明细表 农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标准共有项,收集了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项、地方标准项,制定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12、其他 其他类标准共有62项,收集了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12项、地方标准29项,制定标准13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黑龙江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黑龙江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篇一:XX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XX镇XX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镇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总体目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XX村卫生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背街小巷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形成长效保洁及垃圾处理机制,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建设绿色XX,进村路和主巷道有绿化景观,道路、房前屋后、渠道两旁全部绿化,并全面实施硬化、亮化工程,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XX。 基本原则:坚持以民为本,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示范带

动,用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开展;坚持长效管理,推动村级环境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民 参与,形成政府主抓、村干部包组、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任务 XX村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一)环境治理 1、切实抓好卫生整治工作。按照“清运垃圾、铲除杂草、挪走柴堆、清扫路面、刷白树木、拆除临建”的要求,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背街小巷及门前“三堆”,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消灭所有卫生死角,使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2、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加强对保洁队伍的管理,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背街小巷保洁责任路段,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日产日清”。村内各小组配备2名保洁员,负责日常保洁工作,村保洁员优先从低保户、特困户中聘用。保洁员工资主要通过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方式解决。 建筑垃圾由建房户自行清运到指定填埋场,不得和生活垃圾混倒。3、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落实保洁及垃圾处理制度、切实提升村级卫生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民居改造 1、引导现有住宅改造提升。尊重群众意愿,突出人文历史、主导产业,按照“一村一格局”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降低改

湖州市“美丽乡村”考核验收标准及办法(试行)

关于印发《湖州市“美丽乡村”考核验收标准及办法(试行)》的通知 市有关部门,各县区新农办: 为规范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强化对基层创建的指导、检查、督促,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特制定《湖州市“美丽乡村”考核验收标准及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对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 ? 湖州市“美丽乡村”考核验收标准及办法(试行)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为强化导向引领作用,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求,坚持全面系统、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按照有机衔接、把握趋向、统一品牌的要求,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严格程序、坚持标准、规范操作,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快速、健康、有序实施。 二、基本条件 申报美丽乡村的行政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城镇规划区外的行政村; 2、修编完成涵盖整个村域的村庄建设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3、村规划中心集聚点基本建成区(指新一轮村庄规划的村中心集聚点)常住人口平原一般应在300户或1000人以上、山区一般在150户或500人以上; 4、在新农村建设中村级组织战斗力较强、有一定的集体经济基础、群众积极性较高、无群体性事件发生。 三、考核指标体系 新创建村和全面小康示范村提升为“美丽乡村”适用本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共分五个方面、 32项指标,实行百分制考核,详见附件。 四、申报考核验收程序及上报材料要求 (一)申报考核验收程序 1、申报。年初由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向各县区下达“美丽乡村”创建任务建议数,由各县区对照创建要求和考核标准向市申报创建对象,创建对象在3月上中旬报经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确定。 2、创建。各创建对象对照村庄建设规划和考核验收标准,组织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和创建工作计划等,并组织实施。 3、验收。每年12月上旬,各县区对创建村进行初验,对符合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的村,于当年12月中旬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推荐。上报推荐名单须以县区领导小组名义出具书面意见。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成员单位进行审核,于12月下旬组织现场考核验收。市本级各村组织复验,三县各村组织抽验。 (二)上报材料要求 凡申请拟由市考核命名“美丽乡村”的,需提供以下材料: 1、各县区提供:申请报告、考核计分表、验收情况总结。各区还需提供区、乡镇补助资金及村自筹资金落实情况说明。 2、各村提供:申报表、考核指标现状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总结、“美丽乡村”建设前后的对比示意图或照片及说明资料。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完整版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和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建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以村为单位的美丽乡村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事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6 标准电压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68.1 道理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 GB 5768.2道理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6453(所有部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9379 农村户厕卫生规范 GB/T 27774 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通则 GB/T 29315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GB/T 30600 高保准农田建设通则 GB 50039 农村防火规范 GB 50201 防洪标准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45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DL 493 农村安全用电规程 DL/T 5118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HJ 25.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 588 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建标 109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美丽乡村 beautiful village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美丽乡村验收标准

省级中心村建设成效类基本指标(100分) 一、建设规划编制及执行(5分) 1、中心村选址科学合理的,得0.5分;符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产业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衔接的,得0.5分; 2、规划人口规模达到《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要求的,得1分; 3、规划体现乡村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得1分; 4、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得1分; 5、中心村建设规划落实较好的,得1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 二、重点建设任务(75分) (一)垃圾处理(10分) 1、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较近的村庄,生活垃圾可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的方式收运处理;

其他村庄的生活垃圾通过“户集、村收、乡镇处理”等适当方式就近处理的,得3分;合理配置垃圾桶、垃圾房或垃圾池、垃圾收集和清运设备的,得1分; 2、生活垃圾及时清扫、收集,日产日清,中心村内无暴露和积存垃圾的,得4分; 3、垃圾处理选择符合农村实际和环保要求、成熟可靠的终端处理工艺,推行卫生化的填埋、焚烧、堆肥、沼气处理和垃圾发电等方式的,得2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 (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6分) 1、结合“十三五”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区域集中供水、小型集中供水等方式,扩大农村自来水使用覆盖面,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的,得4分; 2、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压水量能够较好满足生活需求的,得2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 (三)卫生改厕(7分)

1、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的,得5分,否则酌情得分; 2、无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的,得2分,否则不得分。 (四)房前屋后环境整治(6分) 1、电力、通信线路架设安全规范、无违章交越和搭挂的,得3分; 2、有序堆放杂物,实现村庄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得3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 (五)道路畅通(10分) 1、纳入年度乡村道路畅通工程的村庄,实施通村主干道路拓宽改造,路宽达到4.5米的,得2分;未纳入年度乡村道路畅通工程的村庄,除受有关政策法规和特殊自然条件限制的,通村主干道路路宽达到3.5米的,得2分; 2、村内主干道路采用水泥、沥青或者砖石等乡土材质硬化,路宽一般不低于3.5米的,得6分;

美丽乡村验收报告

美丽乡村验收报告

***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 建设工程 竣 工 验 收 报 告 ***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组 10月30日 验收主持单位:***县人民政府 建设单位:***县各有关单位

设计单位:***县美丽乡村办公室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质检单位: 验收日期: 10月28-29日 验收地点:施工现场县政府会议室 前言 根据省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县紧紧围绕“布局合理、整体美

观、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建设原则,委托北京中翰国际规划设计院,以突出实用性、安全性、美观性和经济性的思路着手编制了8个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并经过州农规委审查,上报省厅备案。***县县域村庄规划体系已经经过省级评审。 一、工程设计和完成情况 (一)项目名称及位置 工程名称: ***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工程位置:***县各乡镇(8村) (二)工程主要任务和作用 我县争取到并改进农牧区住房建设项目共1950户(困难群众危房改造450户、一般群众1500户),计划总投资117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675万元。其中在8个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县经过农村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易地搬迁住房等项目,实施住房建设825户,总投资2757.8万元。我县在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总投资1149.46万元,主要实施了,投资300万元的沙沟乡石崖村水库建设项目;投资20万元的过茫村涝池维修工程和投资50万元的塔哇村人饮工程;投资9.6万元的文化体育设施配套项目;投资24万元的公共厕所建设项目;投资75万元的5个村的卫生室项目;投资433.54万元的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楼工程;投资237.32万元(占地面积14100平方米)的村级群众文化广场,以及5村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有效提升。 各建设村共拆除小围墙15760米,清理垃圾96吨;改造院墙大门1223户。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

本编制规划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评分或检查依据。

前言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因此,“十三五”期间,围绕***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针对在发展中存在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城乡发展不协调等主要问题,集中力量,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突出特色,加快生态乡镇建设;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按照县、镇的相关部署和要求,结合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将***村打造成为以蔬菜大棚种植为主的生态旅游文化体验区。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目的与作用 本次规划工作的目的是:以***镇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为依据,在村庄管辖的地域范围内,通过对全村现状条件、规模和发展方向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调整生产结构,

将规划范围内的山、水、田、林、路的治理和生产、生活、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的建设,统筹考虑,共同协调发展。 具体讲,就是在调查了解村庄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演变、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确定村庄性质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统一规划与合理利用村庄用地,综合部署村庄经济、文化、公用事业及防灾等各项建设,统筹解决各项建设之间的矛盾,相互配合,为村庄居民提供适合我县特点、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 村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为了加快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切实贯彻资源优化配置与节地、节水、节能和节材的方针,围绕增收致富奔小康,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为村庄建设提供有效指导,为***镇农村住宅建设探索一条合适的路子。 在规划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做到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立足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方便群众生活和生产,保障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力争为整体推进镇政府“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示范和依据。 二、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

《美丽乡村涝池建设规范》地方标准

《美丽乡村涝池建设规范》地方标准 编制说明 一、项目研究背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基本上每个自然村都建有一到两处涝池。涝池,不仅是关中地区农村不可或缺的湿地,也是干旱缺水地区一道靓丽景观。但是,近年来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涝池人畜用水功能逐步消失,涝池数量不仅在锐减,管护问题也日益严重。有的地方涝池被农村生活垃圾所填埋,有的涝池成为直排生活污水的臭水坑。留存下来的涝池,不仅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还成为农村的“伤疤”。雨水和生活污水出路问题,既制约着农村的发展,也致使农村水生态、水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大力恢复和整治农村涝池,迫在眉睫。 涝池是关中农村重要的小型蓄水工程,也是黄土高原地区固沟保塬的重要措施,是农村水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切实贯彻省委书记娄勤俭关于树立系统治水新理念,加强水生态建设,构建安全健康优美水系的指示精神,以及陕西省水利改革发展工作座谈会精神,从今年起,陕西省全面启动了农村涝池水生态修复整治工程,计划“十三五”期间,全省投入22个亿,共修复整治涝池9070座。其中防洪排涝型涝池2470处,人文景观型涝池2861处,蓄水灌溉型涝池2320处,水系联通型涝池1018处,生态湿地型涝池401处,新增蓄水容积2120万立方米。

修复整治涝池是实现关中水系联通最基础、最有效的举措,是关中地区水源保护、水路治理和黄土高原地区固沟保塬的治本之策,是加强农村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途径,是我省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持续推进“三个陕西”建设,用标准化的技术手段引导和规范我省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指导美丽乡村中涝池的规范建设,使标准要求有效渗透到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2017年大荔县人民政府向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美丽乡村涝池建设规范》地方标准申请,同年,予以批准立项为2017年地方标准项目 二、标准研制过程 项目立项后大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根据我省相关部门对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及地方标准编制规范要求,首先收集整理了相关标准、文件等资料,经过对大量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特别是着重对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地方标准中对涝池建设的条款进行了研究。同时参考了《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陕西省乡村规划建设条例》等地方要求编制了本标准。 标准编制本着“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有效指导”的原则,力求围绕“美丽乡村”创建目标要求,将涝池建设要求与我省已开展的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经验成果融为一体,既符合地方标准的规范要求,又要彰显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地域特色。 为了加强标准的适宜性、可靠性,使标准内容更符合我省美丽乡村建设实际情况,做到内容规范、切实可行。3月初,由大荔县质监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考察报告

美丽乡村的考察情况报告 县农办廖海英 根据要求,现将美丽乡村的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印象 在桐乡、长兴、安吉、桐庐、遂昌等地的实地考察以及交流中听到最多的、感受最深的、触动最大的是创业、创新、规划、整合、融合、经营等字眼。长兴的中心村培育、安吉的美丽乡村、桐庐的秀美乡村、遂昌的洁净乡村,确实值得学习借鉴。 创业创新氛围浓。创业创新关键在于付诸行动,在行动中创新,在行动中创业。为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和城乡统筹建设,桐乡进行了“两分两换”试点工作,以新市镇为依托,开展了区域建设用地、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的优化调整,既加快了要素向新市镇集聚进程,也拓展了市镇、工业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农民新村的供水、供电、供气、排污、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设施与城市一体化布局,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新一轮的村镇建设规划按照现代城市、现代家园、现代市民的标准要求,进行严格的功能区分,把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逐步引导到农民市民化、社区城镇化、城乡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城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等方面,较好地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拓展和层次提升。积极破解资金瓶颈,安吉通过组建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农业发展担保公司,探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镇贷村用”模式,通过县财政注资县信用联社1200万元作为担保,县信用联社按基准利率下调10%的利率向“美丽乡村”建设单位授信,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引领标准高。建设新农村,规划是龙头,规划更是发展力。如,长兴把加强科学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合作共建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首要工作来抓,积极发挥好规划龙头作用。目前已编制的规划19个,应修编的规划2个,需新编的规划13个。在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一是坚持规划全覆盖,强化县域一体化规划的理念,把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做到全县区域的全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全覆盖。按照“一核心三组团”、中心村、一般村的规划布局,突出抓紧做好《县域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详规》,按照平原水乡、丘陵山区等不同类型分别确定中心村的标准,设置100个左右的中心村,推进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向中心村集中。二是完善规划体系,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借助浙大规划设计专业教授、专家的力量,在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这两个龙头规划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产业发展、小城镇和村庄布局、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使全县各项规划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安吉县在“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目标指导下,以“立意上求高度、平面上求广度、类别上求纬度、推进上求经度”为架构,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坚持规划为引领,研究制订《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委托浙江大学编制完成《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安吉乡村风貌特色研究—营造技术导则》,为全县农村风貌的营造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适宜的技术指导。同时,安吉县要求各创建乡镇、村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将其他各类专项规划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

最新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5

最新版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介绍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明确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然而,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在党中央的领

导下,近年来,**县紧跟党的步伐,积极推进美丽乡村项目的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长期目标 到2020年实现“三个全覆盖”:村庄规划全覆盖、垃圾治理全覆盖、“四通五化一建”(通水、通电、通路、通宽带网,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建村规民约)全覆盖,30%村达到美丽乡村达标村建设标准,10%村达到美丽乡村示范村标准,20个村达到美丽乡村精品村标准;到2020年,100%村达到美丽乡村达标村建设标准,30%村到达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标准,40个村达到美丽乡村精品村标准;建成沿路、沿山、沿湖等不同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带。

2.年度目标 2019年,**县计划启动156个行政村的创建,完成3个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19个县级美丽乡村建设,完成151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点上重点建设2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在带上重点建设大别山旅游公路沿线的旅游文化长廊,在面上80%的行政村开展垃圾治理工作,努力构建村有出彩靓点、带有**特色、面能洁美全域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项目实施情况 美丽乡村建设依据县政府审批文件,按照“基本情况、目标任务、建设内容、投资概算、资金来源、完成时间、保障措施”等内容,规范制定年度建设实施方案。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程序和合同管理,由村民委员会与施工单位签订正式合同。项目实施过程中,村级成立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