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部2017综合实践课程纲要

教育部2017综合实践课程纲要

教育部2017综合实践课程纲要
教育部2017综合实践课程纲要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

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

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

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二)基本理念

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

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

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

知识社会的挑战。

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本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

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

进行活动设计。

3.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

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

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在

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

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

4.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

本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

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倡多

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要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

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分析考察课程实施状况与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

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

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段目标

1.小学阶段具体目标

(1)价值体认:通过亲历、参与少先队活动、场馆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理解并遵守公共空间

的基本行为规范,初步形成集体思想、组织观念,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感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责任担当:围绕日常生活开展服务活动,能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生

活的意愿。

(3)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4)创意物化: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运用常见、简单的信

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2.初中阶段具体目标

(1)价值体认:积极参加班团队活动、场馆体验、红色之旅等,亲历社会实践,加深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能主动分享体验和感受,与老师、同伴交

流思想认识,形成国家认同,热爱中国共产党。通过职业体验活动,发展兴趣

专长,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态度,具有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

(2)责任担当: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围绕家庭、学校、社区的需要开展服务活动,增强服务意识,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愿意参与学校服务活动,增

强服务学校的行动能力;初步形成探究社区问题的意识,愿意参与社区服务,

初步形成对自我、学校、社区负责任的态度和社会公德意识,初步具备法治观念。

(3)问题解决:能关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深入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能

主动运用所学知识理解与解决问题,并做出基于证据的解释,形成基本符合规

范的研究报告或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4)创意物化:运用一定的操作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一定的想法或创意付诸实践,通过设计、制作或装配等,制作和不断改进较为复杂的制品或

用品,发展实践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提高创意实现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学

习实践,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字化产品的设计

与制作能力。

3.高中阶段具体目标

(1)价值体认:通过自觉参加班团活动、走访模范人物、研学旅行、职业体验活动,组织社团活动,深化社会规则体验、国家认同、文化自信,初步体

悟个人成长与职业世界、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增强

根据自身兴趣专长进行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的能力,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和感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

(2)责任担当:关心他人、社区和社会发展,能持续地参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关注社区及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热心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形成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理

解并践行社会公德,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3)问题解决:能对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广泛的实践探索,提出具有一定新意和深度的问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增强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及时对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审视、反思并优化调整,建构基于证据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形成比较规范的研究报告或其他形式的

研究成果。

(4)创意物化: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实践,熟练掌握多种操作技能,综合运用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增强创意设计、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和物化能力。形成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的意识,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活动方式

学校和教师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并基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设计活动主题和具体内容,并选择相应的活动方式。

(一)内容选择与组织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应遵循如下原则:

1.自主性

在主题开发与活动内容选择时,要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自

主选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从特定的角度切入,选择具体的

活动内容,并自定活动目标任务,提升自主规划和管理能力。同时,要善于捕

捉和利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指导学生深化活动主题,不断

完善活动内容。

2.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在“动手做”“实验”

“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

在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

创新能力。

3.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具体活动内容具有开放性。

教师要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专长,打破学科界限,选择综合性活动内容,

鼓励学生跨领域、跨学科学习,为学生自主活动留出余地。要引导学生把自己

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家庭、学校、社区的持续互动中,不断拓展活

动时空和活动内容,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实践能力、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

断获得发展。

4.整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要结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

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均衡考虑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

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活动主题的探究和体验,要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联系,强化科技、艺术、道德等方面的内

在整合。

5.连续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设计长短期

相结合的主题活动,使活动内容具有递进性。要促使活动内容由简单走向复杂,使活动主题向纵深发展,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范围,促进学生综合素

质的持续发展。要处理好学期之间、学年之间、学段之间活动内容的有机衔接

与联系,构建科学合理的活动主题序列。

(二)活动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及其关键要素为:

1.考察探究

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

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

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

它注重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

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考察探究的关键要素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选择方法,研制工具;获取证据;提出解释或观念;交流、评价探究成果;反

思和改进。

2.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

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它强调

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社会服务的关键要素包括:明

确服务对象与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分享

活动经验。

3.设计制作

设计制作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并动手

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如动漫制作、编程、陶艺创作等,它注重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

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设计制作的关键要

素包括:创意设计;选择活动材料或工具;动手制作;交流展示物品或作品,

反思与改进。

4.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

色的过程,如军训、学工、学农等,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

规划能力。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包括: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实际岗位演练;

总结、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除了以上活动方式外,还有党团队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活动设计时可以有所侧重,以某种方式

为主,兼顾其他方式;也可以整合方式实施,使不同活动要素彼此渗透、融合

贯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各类活动的支持作用,有效促进问题解决、交

流协作、成果展示与分享等。

四、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与实施

(一)课程规划

中小学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的主体,应在地方指导下,对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融入

其中。要依据学生发展状况、学校特色、可利用的社区资源(如各级各类青少

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

统筹考虑,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还要基于学生的年段特征、

阶段性发展要求,制定具体的“学校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

对学年、学期活动做出规划。要使总体实施方案和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相

互配套、衔接,形成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在课程规划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预设与生成

学校要统筹安排各年级、各班级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主题、指导教师、场地设施等,加强与校外活动场所的沟通协调,为每一个学生参与活动创

造必要条件,提供发展机遇,但不得以单一、僵化、固定的模式去约束所有班级、社团的具体活动过程,剥夺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要允许和鼓励师生从生

活中选择有价值的活动主题,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要关注

学生活动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并引导其发展,为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开辟

广阔空间。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在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

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分析解决,所获得的

知识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拓展加深。防止用学科实践活动取代综合实践活动。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专题教育

可将有关专题教育,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法治教育、知识产权教育等,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让学生通过亲历感悟、实践体验、行动反思等方式实现专

题教育的目标,防止将专题教育简单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在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主

题教育活动。

(二)课程实施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体,学校要明确实施机构及人员、组织方

式等,加强过程指导和管理,确保课程实施到位。

1.课时安排

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

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各学校要切实保

证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在开足规定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活动需要,把

课时的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有机结合起来。要根据学生活动主题的特点和需要,灵活安排、有效使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学校要给予学生广阔的探究时空环境,保证学生活动的连续性和长期性。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

并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与学习场域。

2.实施机构与人员

学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中心或教研组,或由教科室、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承担起

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任,负责制定并落实学校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统筹协调校内外相关部门的

关系,联合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加强与校外活动场所的沟通协调,保证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以及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

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学校教职工要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原则上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任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开展综

合实践活动,组织其他学科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各学科教师要发挥专业优

势,主动承担指导任务。积极争取家长、校外活动场所指导教师、社区人才资

源等有关社会力量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兼职指导教师,协同指导学生综合

实践活动的开展。

3.组织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小组合作范围

可以从班级内部,逐步走向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校和跨区域等。要根据实际

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组织方式。要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能力、特长、活动需要,

明确分工,做到人尽其责,合理高效。既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又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与合作沟通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时空界限,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密切合作。

4.教师指导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应当成为学

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

全过程。

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经验,为学生提供活动主题选择以

及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构思选题,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及时

捕捉活动中学生动态生成的问题,组织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确立活动目标内容。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方案的制定过程,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责任分工、实施方法和路径选择,对活动可利用的资源及活动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等,增强

活动的计划性,提高学生的活动规划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活动方案进行组

内及组间讨论,吸纳合理化建议,不断优化完善方案。

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亲身经历与现场体

验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在现

场考察、设计制作、实验探究、社会服务等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

受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加强对学生活动方式与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找

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教师指导重在激励、启迪、点拨、引导,

不能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包办代替。还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过程的记录和活动资

料的整理。

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结果呈现方式,鼓励多种形

式的结果呈现与交流,如绘画、摄影、戏剧与表演等,对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

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表达、同伴交流与对话。要指导学

生学会通过撰写活动报告、反思日志、心得笔记等方式,反思成败得失,提升

个体经验,促进知识建构,并根据同伴及教师提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查漏补缺,明确进一步的探究方向,深化主题探究和体验。

5.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各学校和教师要以促

进学生综合素质持续发展为目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要坚持评价的

方向性、指导性、客观性、公正性等原则。

突出发展导向。坚持学生成长导向,通过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观察、记录、

分析,促进学校及教师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不断激

发学生的潜能,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提供依据。评价的首要功能是让学生及

时获得关于学习过程的反馈,改进后续活动。要避免评价过程中只重结果、不

重过程的现象。要对学生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挖掘其背后蕴藏的学生的

思想、创意和体验,杜绝对学生的作品随意打分和简单排名等功利主义做法。

做好写实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参与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活动

主题、持续时间、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分工及完成情况等,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如活动现场照片、作品、研究报告、实践单位证明等。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提供必要基础。

建立档案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类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

的重要活动记录、典型事实材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排、汇总、归档,形成

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档案袋是学生

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也是招生录取中综合评价的

重要参考。

开展科学评价。原则上每学期末,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和档案袋,结合平

时对学生活动情况的观察,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分析,写出有关

综合实践活动情况的评语,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明确努力方向。高中学校要结

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标准和学分认定办法,对学生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进行认定。

五、课程管理与保障

(一)教师培训与教研指导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调研,了解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专业发

展的需求,搭建多样化的交流平台,强化培训和教研,推动教师的持续发展。

1.建立指导教师培训制度

要开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兼职教师的全员培训,明确培训目标,努力

提升教师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观察、研究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规划、设

计与实施活动的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等。要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开发相应的培训课程,组织教师按照课程要求进行系统学习。要不断探索和改

进培训方式方法,倡导参与式培训、案例培训和项目研究等,不断激发教师内

在的学习动力。

2.建立健全日常教研制度

各学校要通过专引领、同伴互助、合作研究,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及时分析、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各级教

研机构要配备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研员,加强对校本教研的指导,并组织开展

专题教研、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等,通过协同创新、校际联动、区域推进,提

高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整体实施水平。

(二)支持体系建设与保障

1.网络资源开发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学校要开发优质网络资源,遴选相关影视

作品等充实资源内容,为课程实施提供资源保障。要充分发挥师生在课程资源

开发中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及时总结、梳理来自教学一线的典型案例和鲜活经验,动态生成分年级、分专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各地要探索和建立

优质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机制,打造省、市、县、校多级联动的共建共享平台,

为课程实施提供高质量、常态化的资源支撑。

2.硬件配套与利用

学校要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提供配套硬件资源与耗材,并积极争取校外

活动场所支持,建立课程资源的协调与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专用教室

及各类教学设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益,避免

资源闲置与浪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专用活动室或实践基地,如创客空间等。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强化资源统筹管理,建立健全校

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相互转换机制,强化公共资源间的相互联

系和硬件资源的共享,为学校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实

践基地等各种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提供政策支持。

3.经费保障

地方和学校要确保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经费,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

源和实践基地建设、专题研究等。

4.安全保障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建立安全管控机制,分级落实

安全责任。学校要设立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规范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及管理

措施。教师要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升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制定安全守则,落实安全措施。

(三)考核与激励机制

1.建立健全指导教师考核激励机制

各地和学校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考核要求和办法,科学合理地计算

教师工作量,将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工作业绩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和岗位聘

任的重要依据,对取得显著成效的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2.加强对课程实施情况的督查

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包括课程开设情况及实施效果,纳入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建立关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反馈改进机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要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作为检查督导的重要内容。

3.开展优秀成果交流评选

依托有关专业组织、教科研机构、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等,开展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展示交流活动,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实践创新的潜能和动力。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索成果纳入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范围,对优秀成果予以奖励,发挥优秀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中小学教师和专职研究人员持续性从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和实践探索。

附件:1.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荐主题汇总

2.考察探究活动推荐主题及其说明

3.社会服务活动推荐主题及其说明

4.设计制作活动(信息技术)推荐主题及其说明

5.设计制作活动(劳动技术)推荐主题及其说明

6.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推荐主题及其说明

背景意义

《指导纲要》的发布意义重大,很有必要。

一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迫切需要。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中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而创新实践能力相对薄弱,必须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补上实践育人短板。

二是全面深化考试评价改革的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中考、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离不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重要载体,必须搭建好综合实践活动平台,提升并展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是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本世纪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多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是对该课程性质、形态等缺乏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实施过程中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迫切需要加强规范和指导。

研制过程

为确保《指导纲要》的先进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研制过程中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广泛调研。包括对有关地区和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经验进行

了实地考察和系统总结,为《指导纲要》研制提供了现实依据;对相关政策文

献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2000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单独或联合印发的、要求在中小学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的100多个文件进行了系统梳理,作

为提炼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的直接参考;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9个国家

或地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相关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最新发展动向等进行了

研究,为《指导纲要》制订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是专题研讨。先后召开10余次研讨会,围绕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活动形态与要素、学校课程规划与教师指导,以及综合实践

活动与学科课程、专题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反复

研讨,使《指导纲要》能在理论上站得住,实践上行得通。

三是征求意见。召开由中小学教师、校长、教研员代表和有关高校、专业

研究机构课程专家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通过网络征求各地中小学骨干教师、教研员及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有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还书面征求了各

省(区、市)、中央有关部门(单位)的意见。提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

专家工作委员会进行了审议。在对各方面意见进行梳理、汇总的基础上,对

《指导纲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2]

课程属性

《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几个基本属性:

第一,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

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第二,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

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第三,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

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

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

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

《指导纲要》强调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引导学生运用各门学

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提升。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进行深入分析。要防

止用学科实践环节取代综合实践活动。[2]

课程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

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

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

强活动育人效果。

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跨学段性质,为便于操作,在提出总目标的基

础上,具体分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突出综

合实践活动中的价值体认与践行,并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提出

学段目标。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还要求对活动内容进行

选择和组织,对活动方式进行认真设计,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等,

具备作为一门课程的基本要素。[2]

效果目标

增强活动育人效果,对活动过程的设计、组织、跟踪指导是关键。为加强

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具体指导,《指导纲要》,提炼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主要方式,将课程方案指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社区

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从活动方式角度进行了分类,规定了党团活动要求,对各类活动方式的内涵和要素作了梳理和必要规范,为各类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如社会服务主题内容可

以各不相同(公益劳动、环保志愿者等等),但都必须让学生经历发现服务对

象及其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

验等关键环节,才能收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能用“上课”的方式去“教”学生,而要成为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指导纲要》还对活动准备、实施、

总结三个阶段,教师如何加强指导给出了具体建议。

记者:十多年来,研究性学习一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指导纲要》是怎么考虑的?

答:研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学科课程,都要引导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强化主动探究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指导纲要》中所强调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

都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形式,其他几种活动方式,也都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基

本精神。如设计制作不是机械的动手操作,而要有创见,提高创意实现能

力。[2]

活动主题

向学校推荐活动主题,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落实中央有关部门专题教育要求。当前党中央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环境教育、知识产权保护等,都有充分的体现。二是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好地落地。调

查中发现,不少学校感到活动类课程设计难度较大,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为此,提供基本活动示例,加强对实施过程的具体指导,让不会做的学着做,

让会做的做得更好,使该课程可操作、能落地。[2]

实施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义重大,各地和学校要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摆

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予以加强。

一是多措并举确保开设到位。各地和学校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

所需要的教师、场地设施、网络资源、经费投入等,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为所有中小学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必要条件。要建立健全指导教师

考核激励、课程实施过程督查、师生安全保障等机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顺利实施。

二是不断提高研修水平。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指导纲要》,结合学生年

龄特点和可利用资源,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深入研究具体活动内容和

方式等,防止用上课方式“教”学生活动,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教师培训

部门和教研机构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兼职教师开展全员培训,有针对性地

组织相关研讨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三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按照《指导纲要》精神,明确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统筹管理和指导的机构及专业人员,推动建立校际间及学校与社会相关

部门间的协作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实施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情况为重要

内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各学校要明确实施机

构和人员,强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