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费恩曼物理学

费恩曼物理学

费恩曼物理学
费恩曼物理学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讲义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辅导讲义 1、电荷 ①当一个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特点时,我们就说该物体带有电荷。自然界中的电荷只有两种类型:正电荷和负电荷,在数学上分别对应正数和负数。一个简单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例子是原子结构中的质子和电子。 ②使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带上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和感应起电。初中的重点在于摩擦起电,要清楚丝绸摩擦玻璃棒和毛皮摩擦橡胶棒这两个例子中各物体的带电情况。 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根据同种电荷之间相互排斥的特点人们制造了一种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问题:(1)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开合表示什么? (2)实验探究:如何判断一个泡沫塑料球是否带电以及带何种电荷? ④描述电荷多少的物理量称之为电量,用字母Q表示,其单位为库仑(C)。在各种带电微粒中,一个电子或者一个质子所带的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元电荷是物理学的基本常数之一,常用符号e表示,通常取e=1.6×10^-19C。注意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 2、导体和绝缘体 我们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导体的电阻率都很小,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 我们把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绝缘体的电阻率都很大,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是常见的绝缘体。 理解:①上面所谓的导电依靠的是自由电荷,那么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物体中所含自由电荷的多寡。对金属导体而言自由电荷指的是自由电子。 ②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在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扩展:①半导体:我们把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称之为半导体。 ②超导体:某些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电流不再产生阻碍作用,也就是说其电阻变为零了,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之为超导体。使用超导体制成的导线可以消除因电流的热效应而产生的损耗,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而言超导体很难实现。

基础物理英语讲义

? 首页 ? 物理学 ? 8.01 物理学 1999 秋季课程 影片教学 本课程正在进行字幕听打计划,如需观看成果或协助,请浏览相关网页。 审定:无 审定简介:无 翻译:李继军 译者简介: 长江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编辑:朱学恒 编辑简介: 中央大学电机系毕业 奇幻基金会执行长 翻译经验超过十年,曾任出版部门总策划。 运行这部分里的 .rm 档需要RealOne? 软件 RealOne? Player software is required to run the .rm files in this section.

Walter Lewin 教授悬挂在单摆上证明单摆的周期与单摆的质量无关.这个展示在第十讲的录影里. (图片由Markos Hankin提供,物理系演讲演示组) Professor Walter Lewin demonstrates that the period of a pendulum is independent of the mass hanging from the pendulum. This demonstration can be viewed on the video of Lecture #10. (Image courtesy of Markos Hankin, Physics Department Lecture Demonstration Group). 这个录影索引提供了一个关于本课程的细目录.它给出了每一课中相应段落的起始时间.进入某个特别的段落,只需要在RealPlayer视窗中打开该课并调整滑条到指定的起始时间 The Video Index gives a breakdown of topics and the start time of the corresponding segment in each lecture. To access a particular segment, play the lecture in a RealPlayer window and adjust the slider bar to the designated start time.

高中物理选修3-1静电场 物理学讲义

高中物理选修3-1 静电场

第0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知能准备]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 电荷和 电荷. 电荷的性质: ; 。 2.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 (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 电,获得电子的带 电. (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电荷. (3)接触起电:不带电物体接触另一个带电物体,使带电体上的 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上.完全相同的两只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荷量分配规律:两球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均分配;原来两球带同种电荷的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在两球上.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 4.元电荷(基本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 =1.60×10-19C.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 ,或者是电荷量e 的整数倍.因此,电荷量e 称为元电荷.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由美国科学家 用实验测得的. 5.比荷: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 m q .电子的比荷为 kg C m e e /1076.111?=. [同步导学] 1.物体带电的过程叫做起电,任何起电方式都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电荷. 2.在同一隔离系统中正、负电荷量的代数和总量不变. 例1 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 C .物体带电+1.60×10-9C ,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D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解析: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而引起的,物体带电荷量一定为e 的整数倍,故A 错,B 、C 、D 正确. 例2 如图1—1—1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 ) 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C .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个球,再把两球分开 D .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 图1—1—1

初中物理全部讲义

第 1 讲磁原子和星系 【知识要点】 一、磁体 1.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每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分别是 N 极(北极)和 S 极(南极)。 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磁场 1.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叫做磁场,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 2.磁场是有方向的,放在磁场中的某一点的,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这一点磁场方向。 3.磁感应线是人们为了方便、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分布情况的假想曲线,磁体外部的磁感应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 S 极。 常见的磁感应线分布图 三、电流的磁场 1.著名的奥斯特实验首先表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流 具有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其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3.右手螺旋定则 a.对于通电直导线:用右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 向,那么弯曲的四指就表示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 b.对于通电螺线管:用右手 握住通电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 四、原子 1.物质构成了物体,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 2.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 a.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原子中存在着电子,建立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他认为整个原子就好像是一个均匀分布的正电荷的蛋糕,而电子则是一颗颗嵌在其中的葡萄干。 b.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行星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恒星),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行星)在核外空间里绕核高速旋转。 c.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根据量子理论,建立了原子的“电子云模型”。 *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某区域内出现,好像带负电荷的云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电子云模型是目前认为最科学的原子模型。

初三物理电学基础练习题上课讲义

初三物理电学基础练 习题

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后,灯泡L熄灭,电 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电阻R断路 B. 电阻R短路 C. 灯泡L短路 D.灯泡L断路 改:若两只电表的示数都变大,则选() 2. 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时观察到:L1和L2两灯均不亮,电流表 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A. L1断路 B. L2断路 C.电流表断路 D. 电流表短路 3. 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如图中A、B、C三处的电流大小.为了进一步探究A、B、C三处的电流大小的关系,总 结普遍规律.他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4.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L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已知电路中各处均接触良好.(1)请写出发生上述现象的三个可能原因:①______②_____③ __________. (2)为进一步确定原因,小华同学将一个电流表正确串联在该电路中,闭合开 关S,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情况. 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 (写出一个可能原因); 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 .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3 (3)小明同学准备用一根导线并连接在电阻R 两端,根据灯泡能否发光进一步确定原因.此操作方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 . 5.如图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当开关Sl 闭合、S2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Sl 和S2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6.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 闭合后,L1、L2均能发光,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 数.过一会儿,灯都不发光,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A . L1灯丝断了 B. L2短路 C. L3灯丝断了 D. L4短路 E .电流表烧坏 7.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1、S 2,两灯都发光,当把开关S 2 断开时,灯泡L 1的亮度及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 A .L 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B .L 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 C .L 1的亮度增大,电流表示数不变 D .L 1亮度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8. 箱子表面上有A 、B 、C 三个接线柱,其内部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阻,还有 部分导线.小梦用如图乙的小灯泡对其内部连接情况进行了研究,记 录情况如下表.请在图甲中画出内部接线的电路图。 9.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都能发光,并且两块 电压表的指针所指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L1两端的电压是 _______V ,L2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V 。 1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后,小灯泡 L1、L2 都正常发光,电

(完整)初二物理入门讲义

引言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2.对物理是研究什么的及其物理的重要应用有初步印象,了解物理是有趣、有用的。 3.知道学好物理需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更要勤于动脑。知道对观察和实验的基本要求。 4.在学生的心里初步建立为建设祖国而学习物理知识的愿望。 二、教具 三、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难点: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引导学生进入物理的世界。 四、教学过程 引入:这学期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自我介绍,希望同学们喜欢物理,学好物理。 〔一〕物理研究什么?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做几个小实验。 演示 1.手抓笔,松开手,笔落下.问:笔为什么不往天上去而要往地下掉呢? 2.手拿平面镜,正对某一学生.这里面的像是谁?为什么镜子里会出现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像呢? 3.扇扇子.今天天气热,扇扇子有何感觉?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4.上、下课时电铃会响,电铃发声.这是怎么回事? 对于这些现象和问题,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奇.因为他们以前也许从未想过“为什么?”当然也不要求学生回答.但可问学生:这些现象分别属于哪一类物理现象(大部分学生能答出)?接着自然地导入课题:物理研究什么?〔力、热、光、声、电〕 〔二〕为什么要学物理? “为什么要学物理?”是本节课的重点,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1.物理是有趣的 问学生在生活或在其他书刊中遇到过什么现象不理解而又想知道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那些属于物理现象,今后会学到,告诉他们物理将帮助他们解开这些“谜”。 为了说明这一点,要进行四个趣味实验: 〔1〕演示课本0-2实验,让学生先猜后演示,问:鸡蛋为什么落入杯中,不随纸片一起飞出?〔第九章讲〕 〔2〕演示课本0-3实验,为什么冷水能使热水沸腾?〔十一章讲〕 〔3〕找学生用放大镜先看自己指纹,再看窗外的物体,问:两次看到的物体大小有什么不同?都是放大的吗?〔第六章讲〕 〔4〕演示课本0-5实验,塑料绳为什么捋的次数越多散得越开?〔电学部分学习〕 物理有趣,不过有趣可是不能“吃”,不能“喝”的,我们之所以要学物理不仅因为它是有趣的,更重要的在于,它是有用的。 2.物理是有用的 举例说明:我们的衣食住行、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科学技术中都离不开物理。 〔1〕我们吃饭用筷子——要用物理;假设没有摩擦力,你将寸步难行。 〔2〕假设停了电,工厂停工,电影、电视看不到,也用不上电风扇、空调、电冰箱、洗衣机,多不方便。 〔3〕假设没有物理,哪来今天的电脑、电话?哪来今天的原子弹、氢弹?人类又怎能登上月球?人造卫星又怎能上天? 〔4〕演示实验:将一个放大镜放在眼前,让学生看到老师放大的眼睛.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放大镜。你还知道它有哪些用途吗?照相机需要它,幻灯机、电影机、望远镜、显微镜需要它,你爷爷、奶奶用的老花镜就是它! 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事例,辅之以简短、明快而富有气势的语言,使学生确信物理是一门很有用的课程。进一步提出:那么,要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寒假辅导讲义专题01机械运动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专题01 机械运动 一、知识点解析 一、长度与时间 1.长度:长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 (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千米(km)、米(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相邻之间都是千进位(103),1km=103m,1m=103mm=106μm=109nm;米(m)、分米(dm)、厘米(cm)相邻之间都是十进位,1m=10dm=100cm。 (2)长度测量 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等。用于精密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2)正确使用刻度尺 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零刻线是否被磨损。如图(1)所示。

图(1)刻度尺 b. 正确放置刻度尺。如图(2)所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 记录数据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如图(3)所示,上图读数为3.80cm,下图读数为3.38cm)。 图(2)标尺的读取 图(3)刻度尺的读数

3)长度的估测:在平时,大家应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知识,估测物体长度也是生活积累的一个方面。如黑板的长度大概2.5m、课桌高0.7m、课本高30cm,篮球直径24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20c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等等。 4)总结: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使用时让刻度尺的某一刻度线对齐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测量结果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初中物理力学讲义

(一)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通常分为运动学和动力学。运动学只描述物体的运动,不涉及引起运动和改变运动的原因;动力学则研究物体的运动与物体间相互作用(即力)的内在联系。 1 运动学 1.1 运动的相对性 物体的运动总是相对于另一些选定的参考物体而言。所参照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012年A 卷题9;2011年A 卷题5 1.2 速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的定义:t S V ??= (m/s)。当Δt 趋近零时,即为瞬时速度。 例1:某物体前3秒的平均速度为6m/s ,其后2秒的平均速度为8m/s ,最后5秒的平均速度为5m/S ,求该物体在此10秒的平均速度。 s m t V S /1836111=?=??=? s m t V S /1628222=?=??=? s m t V S /2555333=?=??=? s m t t t S S S V /9.510 251618321321=++=?+?+??+?+?= 2009年A 卷题13 2 动力学 2.1 牛顿第一定律

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惯性定律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可用质量来量度。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011年A卷题1;2010年A卷题17 2.2受力分析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三要素:作用点、方向、大小。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常见力的方向:重力总是垂直向下;压力/支持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受力分析的步骤:首先确定研究物体;将该物体隔离出来;逐一分析与该物体相互作用的物体对其施加的力。注意不遗漏,不凭空增加力。 例2:作出下图中物体B的受力图(物体A、B、C置于光滑的平面) 2012年A卷题15;2011、2010年A卷题23第2问;2008年A卷题23第1问;2009年B卷题4 2.3平衡条件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合外力为零。初中仅掌握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线。

费曼物理学讲义

第一卷第一章原子的运动 理查德·费曼 1-1引言 这是一门两学年的物理课,我们开设这门课程是着眼于你们,读者们,将成为物理学工作者。当然情况并非一定如此,但是每门学科的教授都是这样设想的!假如你打算成为一个物理学工作者,就要学习很多东西,这是一个200年以来空前蓬勃发展的知识领域。事实上你会想到,这么多的知识是不可能在四年内学完的,确实不可能。你们还得到研究院去继续学习。 相当出人意外的是,尽管在这么长时间中做了极其大量的工作,但却有可能把这一大堆成果大大地加以浓缩。这就是说,找到一些概括我们所有知识的定律。不过,即使如此,掌握这些定律也是颇为困难的。因此,在你对科学的这部分与那部分题材之间的关系还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前就让你去钻研这个庞大的课题的话,就不公平了。根据这种看法,前三章将略述物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科学的含义,这有助于你们对本学科产生一种切身的感受。 你们可能会问,在讲授欧几里德几何时先是陈述公理,然后作出各种各样的推论,那为什么在讲授物理学时不能先直截了当地列出基本定律,然后再就一切可能的情况说明定律的应用呢?(这样一来,如果你不满足于要花四年时间来学习物理,那你是否打算在4分钟内学完它?)我们不能这样做是由于两个理由。第一,我们还不知道所有的基本定律:未知领域的边界在不断地扩展。第二,正确地叙述物理定律要涉及到一些非常陌生的概念,而叙述这些概念又要用到高等数学。因此,即使为了知道词的含义,也需要大量的预备性的训练。的确,那样做是行不通的,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地来。 大自然整体的每一部分始终只不过是对于整个真理——或者说,对于我们至今所了解的整个真理——的逼近。实际上,人们知道的每件事都只是某种近似,因为我们懂得,到目前为止,我们确实还不知道所有的定律。因此,我们之所以需要学习一些东西,正是为了要抛弃以前的谬见,或者更可能的是为了改正以前的谬见。 科学的原则——或者简直可称为科学的定义为:实验是一切知识的试金石。实验是科学“真理”的唯一鉴定者。但是什么是知识的源泉呢?那些要检验的定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验为我们提供了种种线索,因此可以说是实验

原子物理学讲义

《原子物理学》教案 课程简介:《原子物理学》是在经典物理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之后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它上承经典物理,下接量子力学,属于近代物理的范畴。它以力、热、光、电磁等课程的知识为基础,从物理实验规律出发,引进量子化概念,探讨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的结构和运动规律,从微观机制解释物质的宏观性质,同时介绍原子物理学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上的重大应用。本课程强调物理实验的分析、微观物理概念和物理图像的建立和理解。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运动规律,了解物质世界中三个递进的结构层次,为学习量子力学和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在内容体系的描述上,原子物理学采用了普通物理的描述风格,讲述量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图像,以及支配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基本相互作用。该课程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成熟、已有定论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并能运用;第二是目前已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学生明确其物理概念和物理图像;第三是前沿研究课题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并知道其研究方向。 本课程注重智能方面的培养,力求讲清基本概念,而大多数问题需经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去掌握。部分内容由学生自行学习。 本课程原则上采用SI 单位制,同时在计算中广泛采用复合常数以简化数值运算。[通常用?(1?=10-10 m )描写原子线度,用fm (m fm 15101-=)描写核的线度,用eV 、MeV 描述原子和核的能量等。] 第一章 原子的位形:卢瑟福模型 §1-1背景知识 “原子”概念(源于希腊文,其意为“不可分割的” )提出已2000多年,至19世纪,人们对原子已有了相当的了解。 由气体动理论知,1mol 原子物质含有的原子数是1 23 10022.6-?=mol N A 。因此可由原子的相对质量求出原子的质量,如最轻的氢原子质量约为kg .27 10 671-?;原子的大小也可估计出来,其半径是nm .10(m 1010-) 量级。这些是其外部特征,深层的问题:原子为何会有这些性质?原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一、电子的发现 1879年,克鲁克斯(英)以实验说明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为电子的发现奠定基础。 1883年,法拉第(英)提出电解定律,据此推得:1mol 任何原子的单价离子均带有相同的电量。由此可联想到电荷存在最小的单位。 1881年,斯通尼(英)提出用“电子”这一名子来命名这些电荷的最小单位。 1897年,汤姆逊(son J.J.T hom ,1856-1940,英,15岁进入欧文学院读书,20岁进入剑桥三一学院学习,

《新编基础物理学答案》_第11章上课讲义

第11章 恒定电流与真空中的恒定磁场 11-1 电源中的非静电力与静电力有什么不同? 答:在电路中,电源中非静电力的作用是,迫使正电荷经过电源内部由低电位的电源负极移动到高电位的电源正极,使两极间维持一定的电位差。而静电场的作用是在外电路中把正电荷由高电位的地方移动到低电位的地方,起到推动电流的作用;在电源内部正好相反,静电场起的是抵制电流的作用。 电源中存在的电场有两种:1、非静电起源的场;2、稳恒场。把这两种电场与静电场比较,静电场由静止电荷所激发,它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非静电场不由静止电荷产生,它的大小 决定于单位正电荷所受的非静电力,k F E q =v v 。当然电源种类不同,k F v 的起因也不同。 11-2静电场与恒定电场有什么相同处和不同处?为什么恒定电场中仍可应用电势概念? 答:稳恒电场与静电场有相同之处,即是它们都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基本规律相同,并且都是位场。但稳恒电场由分布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荷产生,电荷本身却在移动。 正因为建立稳恒电场的电荷分布不随时间变化,因此静电场的两条基本定理,即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仍然适用,所以仍可引入电势的概念。 11-3一根铜导线表面涂以银层,当两端加上电压后,在铜线和银层中,电场强度是否相同?电流密度是否相同?电流强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此题涉及知识点:电流强度d s I =??r r j s ,电流密度概念,电场强度概念,欧姆定律的微 分形式j E σ=r r 。设铜线材料横截面均匀,银层的材料和厚度也均匀。由于加在两者上的电压相同,两者的长度又相等,故铜线和银层的场强E r 相同。由于铜线和银层的电导率σ不同, 根据j E σ=r r 知,它们中的电流密度j r 不相同。电流强度d s I =??r r j s ,铜线和银层的j r 不同但 相差不太大,而它们的横截面积一般相差较大,所以通过两者的电流强度,一般说来是不相同的。 11-4一束质子发生侧向偏转,造成这个偏转的原因可否是: (1)电场? (2)磁场? (3)若是电场或者是磁场在起作用,如何判断是哪一种场? 答:造成这个偏转的原因可以是电场或磁场。可以改变质子的运动方向,通过质子观察运动轨迹来判断是电场还是磁场在起作用。

《费曼物理学讲义》笔记全解

费曼物理学讲义 第一章原子的运动 引言:两学年的物理课,200年以来空前蓬勃发展的知识领域。 1、我们还不知道所有的基本定律:未知领域的边界在不断地扩展 2、涉及一些陌生的概念,需要高数。大量的预备性的训练 实验是一切知识的试金石。理论、实验物理学家 1、正确的、陌生的定律以及有关的奇特而困难的定律,例如相对论,四维空间等等之。 2、简单的质量守恒定律,虽然只是近似,但并不包含那种困难的观念的定律 那我们世界的总体图像是怎样的呢? 原子的假设(一言以蔽之),证明原子的存在,布朗运动 从原子的观点来描写固体、液体和气体。假设有一滴水,贴近观察,光滑连续的水,没有任何其它东西。用最好的光学显微镜放大2000倍,相当于一个大房间,可以看到草履虫摆动的纤毛与卷曲的身体。再放大2000倍,像从远处看挤在足球场上的人群。再放大250倍,放大10亿倍后的水的图像。 蒸发、溶解与淀积 化学反应、化学物质 从原子角度考虑这个世界最基本的物质,那么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太阳,这个由氢氦元素组成的巨大熔炉,源源不断地发生着核聚变;以至于地球的组分、人的化学组分 第二章基本物理 引言:我们在科学上所关心的事物具有无数的形式和许多属性:或许是由较少量的基本事物和相互作用以无穷多的方式组合后所产生的结果。沙粒与月亮,岩石;风与水流,流动;不同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究竟有多少颜色?我们就是试图这样地逐步分析所有的事情,把那些乍看起来似乎不相同的东西联系起来,希望有可能减少不同类事物的数目,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它们。 世界是一盘伟大的象棋,我们不知道弈棋的规则,所有能做的事就是观看这场棋赛。(张志豪的三维弹球;lol里的小细节也是一步一步探索出来的) 人们首先把自然界中的现象大致分为几类,如热、电、力学、磁、物性、化学、光、核物理等等现象,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整个自然界看作是一系列现象的不同侧面。基础理论物理:发现隐匿在实验后的定律;把各类现象综合起来。1、热与力学的综合,当原子运动时,运动得越是剧烈,系统包含的热量就越多,这样热和所有的温度效应可以用力学定律来说明2、电、磁、光,同一件事物的不同方面,电磁场3、量子化学。 这场游戏是否有底 1920年以前的物理学(一开始就从现在的观点讲起是有点困难) 1920年以前,我们的世界图像:宇宙活动的舞台是欧几里得所描绘的三维几何空间,一切事物在称为时间的一种媒介里变化,舞台上的基本元素是粒子,例如原子,他们具有某些特性,首先一个是惯性,动则同方向一直动下去,除非有力;第二个基本元素就是力,第一类力是分子间原子间作用力,确定温度升高食盐溶解变快,另一为长程相互作用,是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变化平缓的作用力,称为万有引力。这些为我们所知,它是简单的,但为什

初二物理教学讲义

八年级物理(上)暑期教学日程安排 教学时间:2014.7.15--2014.7.31每天上午10:10-12:10(7.20,7.27休息) 教学任务:八年级物理(上) 详细计划安排: 7月15日:物态变化温度 7月16日:温度的测量 7月17日:熔化与凝固 7月18日:汽化和液化 7月19日:升华和凝华 7月20日:放假休息 7月21日: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7月22日:物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及讲解 7月23日: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7月24日: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7月25日:物质的密度(1) 7月26日:物质的密度(2) 7月27日:放假休息 7月28日:新材料及其应用 7月29日:运动与静止 7月30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7月31日:考试及试题讲解 第一节 物态变化温度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②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③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理解温度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大量不同状态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物质分类的方法。②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③通过用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解释三种物态的特征,了解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感受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②通过参与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物质存在状态、特征及变化;温度的概念 【探究新知】 1.自然界中水有哪些“化身”? 2.通常情况下,物质一般以_______ 、_______ 、________三种状态存在。平时我们见到的铁是态,酒精是态,氧是态。 3.通常情况下物质有三种状态: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用一定体积。 说明:固态物质的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的间隙很小,每一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做微小的运动;当物质的温度升高后,分子间的间隙变大,分子的运动范围扩大,此时物质就以液态存在;当物质的温度升的更高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