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EMS技术领域专业特点分析指南

EMS技术领域专业特点分析指南

EMS技术领域专业特点分析指南
EMS技术领域专业特点分析指南

CNAS技术报告

环境管理体系技术领域专业特点分析指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前言

本技术报告基于对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EMS)技术领域的划分结果(见CNAS-TRC-010技术报告),从操作层面上对EMS技术领域的专业特点分析的内容及方法给出指导性意见。本文件供EMS认证机构及CNAS认可评审员参考。

本技术报告提供了典型技术领域专业特点分析的案例,并非标准的分析方法,仅供参考之用。

本技术报告由CNAS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报告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本技术报告主要起草人:尹晓敏、张国兴、顾江源、李亚鸣、王顺祺、王瑜、田秀敏、刘立新、杨晓涛、徐佳。

环境管理体系技术领域专业特点分析指南

1 引言

CNAS- GC12《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能力管理实施指南》第4.2条明确规定了“认证机构的能力分析和评价系统至少包括以下活动:1)根据对EMS技术领域的环境因素特征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同时,CNAS-AC01《认证机构认可申请书》中关于扩大业务范围的申请需要提交的材料有“申请认可业务范围包含的技术领域划分及风险程度的确定过程记录及专业特点分析”。由此可见,技术领域的专业特点分析是能力分析评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确定EMS技术领域人员能力需求和制定人员能力准则的基础性工作。

2 范围

本文件基于CNAS-GC12《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能力管理实施指南》中关于EMS技术领域分析的要求,以及CNAS-AC01《认证机构认可申请书》中关于扩大业务范围申请提交材料的要求,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对EMS技术领域专业特点分析提供基础性指导意见。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引用文件,注明日期的,仅引用的版本适用;未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技术报告。

CNAS-CC01:2015《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CNAS-CC121:2013《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及认证的能力要求》

CNAS-GC12:2013《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能力管理实施指南》

4 术语和定义

上述规范性引用文件给出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报告。

5 EMS技术领域专业特点分析要求

本文件基于对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EMS)技术领域的划分结果(见CNAS-TRC-010技术报告),考虑到技术领域专业特点分析与人员能力准则的要求是相关联的,并且作为制定人员能力准则的输入。因此,根据CNAS-CC121:2013《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及认证的能力要求》和CNAS-GC12:2013《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能力管理实施指南》,对技术领域的专业特点分析提出要求,并将39大类认证业务范围中的19.05蓄电池及电池的制造行业中细分后的铅酸蓄电池的制造(一级)作为典型技术领域,提供专业特点分析的示例。

EMS技术领域的专业特点分析至少应包括:

1)技术领域涉及的主要环境术语;

2)技术领域涉及的典型产品及其生产工艺流程;

3)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适用时,包括产品设计过程);

4)主要环境因素的运行控制措施;

5)技术领域涉及的主要环境计量;

6)技术领域涉及的环境监视和测量技术;

7)技术领域涉及的潜在环境紧急情况及应急管理;

8)技术领域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

9)技术领域涉及的与场所有关的要素;

10)技术领域涉及的环境绩效评价。

6 资料性附录

附录:典型EMS技术领域专业特点分析示例(以铅酸蓄电池的制造为例)

附录:典型EMS技术领域专业特点分析

—铅酸蓄电池的制造

1.蓄电池及电池的制造行业产品特点及环境风险程度分析

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与储存的装置,它通过反应将化学能或物理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即一种化学电能,它由两种不同成分的电化学活性电极分别组成正负极,两电极浸泡在能提供媒体传导作用的电解质中,当连接在某一外部载体上时,通过转换其内部的化学能来提供能量。

在19.05蓄电池及电池的制造行业中,有不同类型的电池产品,按电池所转化的能量来源,工作性质、形状、电解性质及活性物质的保存方式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不同的电池产品其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环境因素及对环境影响有很大的不同,依据其相似性来分类,比较典型的有铅蓄电池、各类圆柱型干电池(一次或可循环充放)、各类不同形态的锂电池(一次或可循环充放)、太阳能光伏电池等。依据国家产业政策,汞电池、镉镍电池、开口式铅蓄电池已淘汰不生产了,圆柱型干电池、纽扣电池和锂电池,除金属外壳外,基本是自动化生产线,流程不长,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环境敏感程度应属于二级风险,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生产的环境风险也较低。19.05中潜在污染影响最大、环境敏感程度最高、环境风险程度为一级的应是铅酸蓄电池生产。蓄电池制造包括了铸造、机械加工和电化学等工艺过程。而铅酸蓄电池为现在生产规模最大和使用最广泛的蓄电池,可用于通信、电

力、汽车等行业,其特点是使用寿命长、反应效率高,且价格便宜。但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铅烟、铅尘、酸雾、含铅含酸废水、铅渣铅泥等含铅危险废物及使用大量的硫酸等危险化学品,由于铅的毒性较大,对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早几年,造成儿童体内血铅超标的污染事件屡见报道。因此,我们将铅酸蓄电池的生产单独划分了一个技术领域,并作为典型的EMS技术领域进行专业特点分析。

2. 环境术语

2.1 蓄电池

指能将化学能和直流电能相互转化且放电后经充电能复原重复

使用的装置。

2.2 铅酸蓄电池

又称铅蓄电池,指电极主要由铅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一般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电池槽、电解液和接线端子等部分组成。

2.3 开口式铅蓄电池

酸雾直排式结构,内部气体与外部气体压力一致的蓄电池。《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已列为淘汰类产品。

2.4 密封铅蓄电池

当铅蓄电池在规定的设计范围内工作时保持密封状态,但当内部压力超过预定值时,允许气体通过一个可复位或不可复位的压力释放装置逸出的铅蓄电池。

2.5 免维护铅蓄电池

在满足规定的运行条件下,使用寿命期间不需提供维护的蓄电池。

2.6 化成

通过一定的充放电方式将其正负极物质激活,以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的过程。

外化成:极板化成俗称外化成,也称槽化成,即将生极板先在化成槽中进行充电后,经水洗干燥,成为荷电状态的干式极板的工艺。

内化成:电池化成俗称内化成,内化成是直接将生极板组装成电池,灌注电解液后,经充电化成制造电池的工艺。

2.7 电池极板

指电池中的正负两极,正极是在由铅制成的格栅表面涂上正极铅膏,负极是在由铅制成的格栅表面涂上负极铅膏。通常涂填铅膏的格栅中还含有钙、锡、铝等元素,铅膏中还含有硫酸钡、碳黑、木质素等膨胀材料。

2.8 铅烟

铅烟指铅料熔化过程中,大量铅分子克服液面阻力逸出的具有一定速度和功能的蒸汽,铅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凝集,氧化成极细的氧化铅颗粒,其直径小于或等于0.1μm。

2.9 铅尘

铅尘指在铅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漂浮于空气中的含铅固体

微粒,其直径大于0.1μm。

2.10 硫酸雾

又称酸雾,通常指大量漂浮的硫酸微粒形成的烟雾。这里指铅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化成、灌酸及充电等工序产生的含有硫氧化物废气的气雾。

3.典型产品及其生产工艺流程

铅酸蓄电池是以铅和硫酸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能量储存和转化

装置,其制造是一种多工序、多物料、密集形的作业方式。

在铅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铅锑合金、铅钙合金或其他合金铸造(或者拉网)成符合要求的不同类型的各种板栅。同时,电解铅通过铅粉机,氧化筛选制成符合要求的铅粉。铅粉和稀硫酸及添加剂混合后涂抹于先前制造好的板栅表面再进行干燥固化从而得到生极板。生极板再经过化成工序,制成熟极板,最后不同型号不同片数极板根据不同的需要组装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蓄电池。此外,在化成工序,如果采用内化成工艺,即先将生极板组装成电池,再行进行化成。

铅酸电池生产主要设备包括熔铅炉、铅粉机、铸板机、和膏机、涂板机、分片机、打磨机、电池化成水槽、酸雾净化装置、灌酸机、充电机、称片机、叠片机、铸焊机、端子机、包封配组机以及生产线上的监测设备。

典型的生产主要工艺流程简图见下图1:

图1 铅蓄电池生产主要工艺流程简图

4. 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

各主要生产工序的工艺过程、主要环境因素及环境影响分析见表1。

表1各主要生产工序的工艺过程、主要环境因素及环境影响分析表

电解铅 铅粉生产 和 膏

涂 板 铝合金 固化干燥 板栅制造 灌 酸 壳盖密封 装配焊接 分板修板 极板化成

充放电 成品包装 入 库

注:环境影响类别分为:A、向大气排放;B、向土地排放;C、向水体排放;D、原材料、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E、能量释放(如热、噪声、振动、火灾等);F、废弃物;G物理属性

5.主要环境因素的运行控制措施

5.1 向大气排放的主要环境因素及其污染防治技术

5.1.1 铅尘和铅烟

铅尘和铅烟大多数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式进行处理。湿法工艺又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类。物理法有水吸收法、静电法和过滤法。其中水吸收法是目前最简单、普遍的方法。以水为吸收液是根据铅烟比重大的特点,利用物理吸收的原理进行净化,水吸收法的净化率与净化设备的型式与操作有关,可采用加料塔、喷雾洗涤法和旋流板塔

等。有的企业采用湿式喷淋吸收法,吸收液主要为稀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其效果更好一些。

熔铅、板栅、组装工序产生的铅烟污染物,采用湿式除尘器,目前多采用铅烟净化器。

制粉、和膏、分片、组装工序产生的铅尘污染物,采用干式除尘器,目前多采用布袋除尘器或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国内企业一般都只用一级除尘。其中,制粉工序应该在铅粉收集后设有除尘设施铅粉机采用整体全自动密闭式集气罩;熔铅锅、熔铅炉、和膏机、灌粉机采用局部密闭式集气罩;铸球机、铸板机、涂板机、化成槽采用上吸式集气罩;焊接工作台采用侧吸式集气罩;分片机和装配线采用下吸式集气罩。

5.1.2 硫酸雾

在化成、灌酸及充放电等工序中产生的硫酸雾,主要采用酸雾物理捕捉过滤器、逆流方式洗涤、碱液喷淋中和吸收等方法处理。

所有含铅尘、铅烟、硫酸雾净化后的气体应由排气筒排放,所有排气筒高度应不低于15m,排放氯气的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25m。

5.2 向土地排放的主要环境因素及其污染防治技术

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能在企业周边的人群、土壤、水体中富集,具有长期性、累积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铅蓄电池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浮渣、废极板、废和膏、废铅蓄电池、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等大量含铅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不当,会对土壤、地表或地下水体造成污染。对含铅危险废物,要严格按照《危险废物

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环保总局令 1999.10.1)的相关规定进行危险废物管理,交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处理。应针对含铅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铅蓄电池生产要使用大量硫酸,储运、卸车、使用过程中潜在的泄漏会对土壤、地表或地下水体造成污染。应针对硫酸储运、卸车、使用过程中潜在的泄漏,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涂板及极板传送工序应配备废液自动收集系统,并与废水管线连通,供酸工序应采用自动配酸系统、密闭式酸液输送系统和自动灌酸设备,禁止采用人工配酸和灌酸工艺。淋酸、洗板、浸渍、灌酸、电池清洗工序应配备废液自动收集系统,通过废水管线送至相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5.3 向水体排放的主要环境因素及其污染防治技术

5.3.1 含铅废水

在和膏、涂板、化成、灌酸及充放电等工序中会产生含铅废水,企业为岗位职工专设的淋浴房、洗衣房排放废水及地面清洗废水也都为含铅废水。含铅废水排放的监控采样位置应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铅蓄电池含铅废水处理工艺有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生物法等,其中化学沉淀法目前使用较为普遍。化学沉淀法又可以分为氢氧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碳酸盐沉淀法等等。所用的沉淀剂有:石灰、烧碱、硫化盐、纯碱以及磷酸盐。其中氢氧化物沉淀法应用较多。通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药剂,使药剂与重金属污染物发生

化学反应,形成难溶的固体生成物(沉淀物),然后进行固液分离,从而除去废水中污染物的一种处理方法。

5.3.2 含酸废水

在涂板、化成、灌酸、充放电等工序及产品测试检验中会产生酸性废水,基本上均采用化学中和法。

企业应按照环境监测管理规定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 353-2007)的要求,规范水污染物排放口,废水总排放口应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并与环保监管部门联网。

5.4 固体废弃物及其污染防治技术

5.4.1 含铅危险废物

铅蓄电池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含铅危险废物,在熔铅过程中会产生的浮渣,和膏、涂板工序中会产生废铅膏,铸板、涂板工序中会产生废极板,测试检验中会产生废电池,废水处理会产生污泥等。要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 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应设置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不得露天堆放,堆放要防渗、防雨、防风、防晒,防止扬散、流失、渗漏或者造成其他环境污染,贮存设施应设警示标志,不同危险废物应分类存放并设识别标志。含铅危险废物不应存在超时存放的情况,要求不得超过1年。须作好危

险废物贮存情况的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须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环保总局令1999.10.1)的规定,交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处理。应针对含铅危

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对含铅废旧劳保用品,如废口罩、手套、工作服、帽子等应统一回收,按危险废物处置。

5.4.2 一般固体废弃物

对废塑料、废包装物等一般固体废弃物,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相关规定执行。

企业应制定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

管部门备案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产生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应针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5 原材料、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须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评估验收。企业应开发和推广高容量密封型免维护铅电池、卷绕式、双极性、铅碳电池(超级电池)等新型铅蓄电池,和膏应采用自动加料,自动控制搅拌速率和温度,板栅铸造采用扩展式(拉网、冲孔、连铸连轧等)先进工艺技术。强化生产中的用水、用电、用气的计量、统计、考核管理、所有使用水、电、气的工艺环节均应安装计量仪表进行计量,并制定严格的定量考核制度。企业不得采购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再生铅企业生产的产品作为原料。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应积极履行生产

者责任延伸制,利用销售渠道建立废旧铅蓄电池回收系统,或委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再生铅企业等相关单位对废旧铅蓄电池进

行有效回收利用。

5.6 噪声及其污染防治技术

能量释放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噪声污染。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从而干扰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听力损伤、心理影响。噪声源按产生机理分为三类:由机械碰撞、摩擦产生的机械噪声,如电机运转;由气体流动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如空压机、风机的进气、排气;由电磁场变化引起的磁致伸缩所产生的电磁噪声。铅蓄电池等生产型工业企业产生的主要是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防噪声污染的治理对策有:选用低噪音设备;采用吸声隔声材料或结构;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如以液压式替代传统的机械式;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使之处于良好运转状态;将高噪音设备置于密闭的隔声室内;采用减振垫或柔性连接;使用消声器、隔音罩等降减噪设备设施;以及合理布局,动静分开;指向性改变,降低对敏感点的噪声强度等。

6.环境计量

依据《清洁生产标准铅蓄电池工业》(HJ 447—2008)等,有:

6.1 设备有效运转率:指在指定时间内实际完成的电池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按电池组装线平均,%。

6.2 单位产品取水量,m3/(kVA·h):一定的计量时间内,指

每生产1kW·h电池的取水量。

6.3 水重复利用率:指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

6.4 化成工序耗电量:一定的计量时间内,某类蓄电池的化成工序合格极板平均电耗,kW·h/(kVA·h)。

6.5 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指单位量(kVA·h)产品的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量(末端处理前)。铅蓄电池生产该类指标主要为废水产生量、COD产生量、总铅产生量。

6.6 单位产品的废水产生量: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企业生产废水产生总量与铅蓄电池产量之比值,m3/(kVA·h)。

6.7 单位产品的COD产生量: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生产每kVA·h铅蓄电池的COD产生量,g/(kVA·h)。

6.8 总铅产生量: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生产每kVA·h铅蓄电池的铅产生量,g/(kVA·h)。

6.9 污染物排放总量:某一时段内各种污染源排入环境中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

7.适用的环境监视和测量技术

7.1 铅蓄电池企业废水、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监视和测量技术见表2

表2 废水、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监测采样技术方法、分析方法标准及监测频次要求

7.2 企业应按照有关法律和《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等规定,建立企业监测制度,制定监测方案,对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其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并公布监测结果。

7.3 企业应按照有关法律、《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要求,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

8. 潜在环境紧急情况及应急管理

8.1 铅蓄电池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铅危险废物,应针对含铅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避免或减轻意外事故对土壤、水体可能造成的

污染。并将制定的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按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8.2 铅蓄电池生产要使用大量硫酸,储运、卸车、使用过程中潜在的泄漏会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应针对硫酸潜在的泄漏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8.3 应针对废水、废气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发生意外故障时,以及水处理设施外排废水超标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9. 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9.1 法律法规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版);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版);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环保总局令 1999.10.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

《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保部 2011.5.18)。

9.2 标准及其他:

《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4-2013);

《清洁生产标准铅蓄电池工业》(HJ 447-2008);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铅蓄电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1659-1989);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519-2009);

《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3)163号);

《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GB13746-2008)。

9.3 地方性的法规、标准等。

10. 与场所有关的要素及其管理

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能在企业周边的人群、土壤、水体中富集,具有长期性、累积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即使企业达标排放,长期累积也会对周围土壤、植物、人群造成一定的污染,从而引发污染事故。铅酸电池厂占地面积大多较大,产生的含铅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铅蓄电池生产所在区域的总体布局、地形、地貌、河流、风向等自然条件,也需要在EMS审核中加以考虑。有条件的地区应将现有生产企业逐步迁入依法批准设立的县级以上工业园区相

应功能内。禁止在《规划》划定的重点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重金属污染防控重点区域内新、改、扩建增加铅污染物排放的生产项目。所有新建、改扩建铅蓄电池及其含铅零部件项目必须有所在地省级以

EMS能量管理系统介绍

EMS能量管理系统介绍

————————————————————————————————作者:————————————————————————————————日期:

EMS能量管理系统

1 引言 1.2.1 项目名称 名称:EMS能量管理系统 研发设备: 1、监控主机 2、EMS Master 3、EMS Slave 1.2.4 用户 1)直接用户 项目完成后的直接用户为微网电站。 2)潜在用户 海岛、政府办公大楼、小区建筑型等是其潜在用户,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储能微网项目、或并网项目。 1.2.5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类型蓄电池的成本减低和普及,微网、储能电站会有一个越来越大的市场。 在微网系统中,为了协调各个发电设备,需要有一个功能调度设备完成功率分配工作。 本系统带有RS485接口,可以满足与远程监控系统接口,可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无人值守。 1.2.6与其他监控系统通信 通信协议:MODBUS RTU

物理接口:RS-485 1.3 定义 EMS能量管理系统:微网中负责管理各种发电设备、负载设备的功能调度、管理设备。 EMS上位机: EMS Master: EMS Slave: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 要求 2.1.1 功能要求 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引起广泛的重视。大规模太阳能光伏微网发电系统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有效方式之一,微网系统中发电调度是系统中最核心的装置之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稳定和太阳能的利用和转换效率,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能量管理单元是根据收集到的各个发电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负载的用电数据,做出合适的判断,管理、控制各设备正常运行、保证电网稳定的装置。将光伏、风电和柴油发电相结合,以获得间歇性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电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保证能够提供持续的高质量电能供应。另外,系统运行费用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均降低了。光伏阵列、蓄电池、风电机组、负荷、柴油发电机组是这个系统中的主要部分,如何能保证能量在这几部分中合理的分配以达到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建设永兴岛微电网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能量管理系统就是要解决光/风/柴/储/负荷之间的配合问题,使得系统能够协调运行,既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降低柴油消耗、保护环境。

第一章--EMS系统教案资料

第一章EMSS系统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是指紧急情况下在合适的地域内提供人员、器械、设备,以保证协同有效的健康服务体系。其主要任务是对创伤病人和急症病人的院前救治,以及将对病人的现场处理和转运途中治疗情况提供给医院工作人员。目前,急救医疗服务已向国际化、全球化发展。国际SOS 急救援助公司总部设在日内瓦,现已在23 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机构和急救中心。世界各国大中城市的相关综合医院也都开放了国际急救医疗绿色通道。全球性的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已经形成,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急救医疗体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对形成较早、发展较快,并且特点和优势显著,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下面就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急救医疗体系的发展及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的现状作一下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EMSS的基本模式 一、国外EMSS的发展情况 (一)美国 美国从20 世纪50 年代起就有急救专业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现场救治和施行手术,1973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 法案》,1976 年完成了立法程序,形成了全国急救医疗网。随后,又相继建立了院前急救、现场和途中救护以及重症ICU、CCU 监护体系。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就开始了空中救护,目前用于空中救护的有直升飞机,远距离运送时应用固定翼飞机。空中救护人员经过专门的培训并24h 值班,求救者可从事故现场直接拔打免费电话提出请求,或由急救信息中心决定是否采用空中救护,在20~40min内组队出发,一般2h 内可将伤员运送到医院。急诊医师都要经过3~4 年正规急诊专业培训获得资格证书才能上岗。美国对普及急救知识教育极为重视,规定警察、司机、消防队员、大中学校师生都必须接受心肺复苏和现场抢救、自救的培训、要求1/ 3 以上的人民群众学会院前急救。 (二)德国EMSS的发展情况 德国的急救医疗服务实行保险制,医疗费用由政府、企业主和职工3 方分担。大部分病人运送工作由红十字会完成,急救中心归属红十字会组织和管理,是一个设备先进的指挥系统,全国使用“110”急救电话号码呼叫。运输工具有救护车和直升飞机。无论陆地救护还是海上及空中救护,德国的救援工作都是高效率的,目前德国有54 个海上救护站,61 艘救护船专门用于海上救援工作。有36 个直升救护机基地,执行50~70km 半径的急救任务,几乎覆盖了近95 %的领空,医务人员于5 ~20min 可抵达灾害或事故现场,20~45min将伤病员送到医院。 (三)法国EMSS的发展情况 法国于1936 年就建立了急救医疗系统,是一种以医师为主的全国性服务,并且利用派出专科医师进行现场急救服务。全国大部分地区开设免费急救热线“15”,由急救医疗系统中心接听,并统一指挥、组织各个急救医疗系统或私人急诊值班医生和私人救护站实施院前救护。而且急救医疗系统与消防部门的第一目击者和全科医师密切配合,必要时派出一个有全套设备和配备包括急诊专科医师或麻醉师和一名护士在内的医疗组的可移动加强监护病房,到危及生命的急诊或严重创伤病人处。可移动重症监护病房内设备齐全,相当于医院的一个小型ICU ,包括全套气道管理设施、胸腔引流装置、便携式机械通气机、复合心电镜、除颤器、静脉内导管和液体、抗休克裤、固定用的真空垫等。目前,法国的急救医疗网络已遍布全国,共有105个急救医疗系统中心和350 个移动急救服务单位,有31 个卫生直升机基地,覆盖90 %以上的国土, 直升机覆盖半径为(21 ±14) km,医务人员保证在(12 ±7) min 内抵达救护现场,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四)英国EMSS的发展情况 英国的急救医疗发展较早,全国现有140 多个急救医疗机构。1948 年政府即开始实行“国家卫生服务制”,向所有居民免费提供医疗服务,包括急诊医疗在内,成为欧洲唯一的国家医疗体制国家。英国急诊工作的特点是服务项目种类繁多,急救站不仅为急救病人和意外事故的伤员服务,而且负责转送非急症的病人,转运工作很多,对于紧急情况下出车,国家有统一的标准要求,即在接到呼叫后3min 内出车,7min 内到达出事地点。 二、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起源与发展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EMS)解决方案系统架构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EMS)解决方案系统架构一 能源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是以帮助工业生产企业在扩大生产的同时,通过能源计划、监控、统计、消费分析、重点能耗设备管理和能源计量设备管理等多种手段,合理计划和利用能源,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信息化管控系统。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的电力及能源管理系统(PEMS); 电力管理和控制系统(PMCS);(PMCS)电力监控系统;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先进节能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和设备成为了企业的首选。节能减排的自动化技术除了高能效电机、变频器、过程自动化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之外,还有面向冶金、有色、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六大“三高”行业治理的成套专用优化系统和专用控制装置,比如特种执行器和特种检测技术,除尘、脱硫优化控制技术,固体废物焚烧的最优控制技术,废液的检测、分离和控制技术,节能、降耗的卡边控制技术,最优燃烧控制技术,最优调速控制技术,热能转换和传递优化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也是推进我国高端工业自动化产业化的重要方面。 节能减排在我国的推进离不开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节约能源已经作为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国策,对于“十一五”规划中单位GDP能耗节能减排20%的任务,企业不应该把它仅仅作为约束性指标,而是应该把节能减排融入到长远发展的战略中去,这对企业的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到一定程度,企业管理水平也提升到一定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三者有机结合,节能减排也就会大行其道了。 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的不断普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的提高,众多企业

EMS系统管理办法(暂行)

EMS系统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EMS系统的管理,确保EMS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并不断完善、优化系统,稳定生产、提高生产率,促进公司生产、经营的不断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职责 1、自动化推进项目组 (1)负责公司EMS系统的发展规划、立项、选型。对EMS系统硬件及软件的购置、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更新报废等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对新建或改造项目中EMS部分进行审核、施工跟踪、验收。 (2)负责EMS系统采集设备的维护、检修、点检、程序定期备份工作。 (3)负责EMS系统采集设备的备品备件计划上报工作。 (4)负责制定EMS系统的检修计划。 2、信息化处 (1)负责EMS系统服务器、网络和通讯设备的维护、检修、点检、程序定期备份工作。 (2)负责EMS系统服务器、网络和通讯设备的备品备件计划上报工作。 3、供应处 负责按计划采购EMS系统备品备件。 4、能源处 负责EMS系统中新建或改善项目在工艺方面的确认及新增功能需求的提出。 5、工程管理处 负责公司EMS系统中技改项目施工的组织、跟踪与验收。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用于全公司EMS系统。凡是本公司内从事上述范围内的EMS系统的建设、维护、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此管理办法。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是公司设备管理制度的专业性完善及补充,若与设备管理

制度或控股公司的管理制度发生冲突,按设备管理制度或控股公司管理制度执行。 第二章EMS系统的硬件设备管理 第一节新建、技改、选型 第五条新增扩建的EMS系统的设计、布局及设备选型,应符合行业技术标准的要求,满足生产工艺控制及管理需求。 第六条所有盘、箱、柜等EMS设备应符合图纸及技术要求,供应商在出厂前要进行静态调试,出厂时应有合格证和静态调试记录。设备安装前,应全面检查导线敷设及连接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及布线规范。安装完成后首次送电前必须认真校线,不得漏校、误校。 第七条应选择有较好相关业绩的系统集成商负责EMS系统的集成,系统要经过基本设计审查和出厂前的验收。选择具有相关资质及业绩的专业施工单位施工,并严格按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施工。 第八条热负荷试车之前,要经过严格的调试,并做好调试记录,根据工艺要求,需要临时修改的配置或程序,修改后要有详细记录,并在竣工资料中注明。 第九条EMS系统验收应严格按施工单位(或设备厂家)提供的试车方案(含安全措施)逐条进行,对EMS管理系统的验收要依据软件功能规格书及相关技术附件进行。验收由自动化推进项目组系统工程师、生产厂(中心)及相关处室自动化工程师或仪电工程师参加,施工单位和系统集成商上交完整竣工图纸、技术资料、调试数据一式四份(生产厂(中心)、自动化推进项目组、行政处档案室、维护人员各一份)。 第十条新建及改造EMS系统应具备以下交工资料: 1、EMS系统基本设计资料。 2、EMS系统设备设计资料。 3、EMS系统软件功能规格书。 4、EMS系统操作说明书。 5、应用软件使用说明书。 6、硬件设备及系统软件资料。

EMS能源管理系统简介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 简介

系统概述 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的成功实践证明,利用先进能源管理系统来进行能源管理,对能源的统一调度、优化能源介质平衡、减少煤气放散、提高环保质量、降低吨钢综合能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能源事故原因的快速分析和及时判断处理、能源计划编制、实绩分析、质量管理、能源预测等都是十分有效的。 针对钢铁企业能耗水平和节能技术现状,建立以能源管理业务为依托,以能源介质和主要能效设备在线监测为主要基础,融合能源负荷预测、能源供需平衡分析、能源结构和调度优化等技术,形成适用于大型钢铁企业的能源在线监测、能效分析平台和企业级能源优化系统软件,实现节能降耗的技术提升和创新,显著降低钢铁企业的能耗,可满足当前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并对实现国家节能减排总体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系统目标 能源管理系统的主要能源介质主要有:电力、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混合煤气、压缩空气、氧气、氮气、氩气、蒸汽、净环水、浊环水、软水、源水、排水、回用水、冷风等。通过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将实现以下目标: 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结合生产计划的数据,进行能源管理工作,包括能源计划与实绩管理、能源调度运行、能源质量、能源设备管理、能源效率分析、能源平衡管理、能源监察等。 能源管理系统为钢铁企业基础能源管理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和稳定可靠的先进实用平台。 能源管理系统功能

主要功能: 1) 能源管理咨询 调研企业现状,结合先进管理理论和实践,提出满足企业需要的能源管理制度、方法等。 以钢铁企业能源生产管理现状为基础,借鉴先进的生产管理思想(“先进的计划和调度”、“精益化生产”、“标准操作规范”、“准时制物料控制”、“质量控制6西格玛”、“设备效率管理”),对钢铁企业能源生产管理现状进行现场诊断,找出优势和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制定符合先进能源生产管理体系的方法和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的能源生产管理体系。提出能源生产管理咨询和钢厂能源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来指导能源生产管理系统的实施。 2) 能源系统模型 分析企业用能机制,建立能源系统基本模型。包括:能源物料的编码规则、 能源物料、物料的计量单位、计量仪表、用于能源计量的仪表、计量网络、计量点、部门能源分摊系统、计量区域、计量点平衡和计量点平衡方式等方面的数据定义,以及角色可操作仪表、能源折标系数、能源物料成本、部门能源使用定额的定义和区域计量点的配置等功能。 3) 能源计划与实绩管理 能源计划(能源年计划、月计划、日计划,包括生产计划、检修计划、自动

SCADAEMS系统的概述(DOC)

第二章(1) SCADA/EMS系统的概述 SCADA/EMS系统 功能概述 系统结构及软硬件配置 SCADA/EMS的支撑系统 SCADA/EMS前置机系统 画面调用及浏览器功能 SCADA功能 第一节SCADA/EMS功能概述 SCADA最基本的功能: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 1.1 子系统划分 1、支撑平台子系统 包括: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图形管理、报表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等。 2、SCADA子系统 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及处理、计算与控制、人机界面及告警处理等。 3、PAS子系统 包括:网络建模、网络拓扑、状态估计、在线潮流、静态安全分析、无功优化、故障分析及短期负荷预报等。 4、AGC/EDC子系统 自动发电控制和在线经济调度(AGC/EDC)。 5、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 包括:电网仿真、SCADA/EMS系统仿真和教员控制机。 6、调度员管理信息子系统(DMIS) 属于办公自动化的一种业务管理系统,通常不归入SCADA/EMS系统,但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关系非常密切。 1.2 主流系统 1、NARI 2、电科院 3、东方电子 4、ABB 5、SIEMENS

第二节SCADA/EMS的软硬件配置 2.1 系统结构 网络及硬件特点:三网机制 调度自动化专用双网+MIS网 主网为100M平衡负荷双网 智能化100M堆叠式交换机,交换式通道,可扩展 双服务器+磁盘阵列:构成热备份系统,具备负荷平衡能力。 支持双网访问商用数据库。 集成其他符合国际标准的实时数据库。 通过MIS服务器或网桥与MIS网连接。 2.2 主网各节点功能简介 1、系统服务器 运行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负责保存所有历史数据、基础信息,如电网设备基本信息,地理信息,用户信息等,以及其他运行数据。 利用数据库引擎进行查询和统计 双机热备:双机共用磁盘阵列,分别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 2、SCADA工作站 双机热备:独立运行。

ems系统结构

系统构成 1.1 硬件构成 湖州电网能量管理系统与以往的能量管理系统不同之处是SCADA与EMS一体化,使用时对应一个统一的物理模型,减少大量接口,图形维护中进行SCADA层,EMS层,公共层的分层。公共层的应用,使系统维护员的系统建模工作量减少。 该系统使用TCP/IP协议进行网络通信。运用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建立到SQLServer 数据服务器的连接。数采器采集的数据进入到服务器,由服务器单向发信息给WEB服务器,进入局域网。而服务器仅与工作站连网运行,保证了安全和快速。服务器实现主服务器与备用服务器互为热备份。 1.2 软件构成 湖州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平台采用UNIX操作系统,用VISUALC++语言编程,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其硬、软件的可扩充性也很好。该软件系统包括支撑系统和电网分析应用两大部分。支撑系统由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图形和人机交互系统,进程管理系统,网络通信系统4部分构成。电网分析应用功能主要包括量测功能,实时状态估计,在线潮流,最优潮流,自动故障选择,故障分析等。 2 系统特点 TH-2100 SCADA/EMS正常运行后,数据采集系统周期性地(30s)运行。调度员仅需在SCADA层面上从下接菜单中选择EMS的相应功能,即可实现对电网的分析。系统如图2所示。 2.1 SCADA系统 提供实时库浏览及维护工具。可由SCADA设备自动生成遥测遥信库,浏览和修改网络上其他机器上的实时数据库,与商用的SQLServer进行同步,包括由实时库结构生成SQL库结构,实时库与SQL库内容的双向传递。 2.2 量测系统 EMS的分析应用功能以量测系统为基础。量测系统对遥测、遥信进行周期性一次映射,并进行一次粗过滤。减轻状态估计中检测辨识数据的负担,有功支路不平衡的误差为正负0.2MW,无功支路不平衡的误差为正负0.4Mvar。 2.3 状态估计 状态估计在后台周期性运行,刷新周期为1min。收敛精度为0.0001。状态估计是EMS的核心,所有的分析计算都以它为基础。基于SCADA系统采集的实时遥测,遥信信息,自动生成网络拓扑结构。将发电机、电容器、负荷视为单端元件,线路、变压器视为双端元件,把物理模型转换为数字模型。并采用最优估计原理,估算各母线的电压和相角。状态估计的合格率必须在90%以上且收敛,才能进行其他运算。估计前有预过滤功能,估计后的多不良数据辨识采用递归量测误差估计辨识法。在某次估计迭代计算后,原来判为正常量测,若其正则化残差大于坏数据上门槛,则被判为坏数据,下次估计时被剔除。原来被判为坏数据的量测,若其正则化残差小于坏数据的下门槛,则被判为正常量测。下次估计时可使用。 在湖州电网EMS中,由于湖州电网较小,220kV变电所变压器分接头挡位的正确性对状态估计的收敛性及合格率有较大影响。 2.4 在线潮流(调度员潮流) 在线潮流在给定(或假设)的运行方式下进行设定操作,改变运行方式,分析本系统的潮流分布和潮流计算特性。分为外部网静态等值和在线潮流两部分,是进行在线安全分析和优化计算的基础。不仅可以分析当前,还可以在未来和历史整个时间段上进行潮流研究,并能智能地保存典型方式。当电网有解、合环或有关设备停役操作时,可预先进行模拟,观察潮流分布,确保倒闸操作对电网的可靠安全。 同时,对潮流可进行灵敏度分析,选择有功类灵敏度用于解除过载,选择无功类用于解除过载或

能源管理系统(EMS)方案

Contents1系统方案概述2 1.1数采终端(能源子站) (3) 1.2数据监控系统(能源实时监控子系统) (4) 1.2.1能源实时监控服务器 (4) 1.2.2能源实时监控客户机 (5) 1.3数据管理与发布(能源管理和能源监控系统) (5) 1.3.1能源管理分析服务器 (6) 1.3.2能源管理系统客户机 (7) 2系统功能概述 (8) 2.1概述 (8) 2.2方案总体说明 (8) 2.3系统功能 (9) 2.3.1能源数据采集 (9) 2.3.2能源监控系统动态监视 (9) 2.3.3能源档案系统 (11) 2.3.4成本分析与分配系统 (13) 2.3.5能耗标准设定 (16) 2.3.6自定义能源报表 (17) 2.3.7其他能源分析手段 (21)

1系统方案概述 改能源管理系统方案是以罗克韦尔自动化的核心软件产品实时监控软件FTView SE、能源管理平台软件RSEnergyMetrix、以及开放性关系型数据库MSSQL为基础,并融合了现场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Web技术、SCADA/HMI技术、C/S及B/S技术等的一体化的数据采集监控系统方案。 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总目标是建立一个全局性的能源管理系统,构成覆盖能源信息采集及能源信息管理两个功能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对电能、天然气、压缩空气、采暖水、循环水和自来水等能源介质的自动监测,进而完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实现安全、优良供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系统包括3大部分内容:能源数据采集,能源数据实时监控和能源数据分析发布管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所有与能源有关的数据采集,并在能源管理部门范围内实现数据的发布,并可以为企业管理级的MES、ERP系统提供用能信息。 整个能源管理系统是以稳定可靠的工控PLC和上位管理服务器为核心并采用流行的、可靠的计算机网络构成的集中式数据采集监控分析管理系统。全厂设置一个集中能源监控中心。全厂能源调度监控中心通过网络从各能源子站中获取能源数据,实现全厂的能源数据集中监控和管理。并实现能源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归档,并通过网络实现在能源管理部门范围内的数据发布;全厂能源管理中心和各能源子站通过工厂已有网络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能源管理数采终端采用工业级控制设备PLC作为核心处理运算单元,各个能源子站都具备运算存储能力。能源管理数采终端集成以太网接口,通过光纤以太网与能源管理服务器系统实现通讯,网络构架简单明了,系统安全可靠。

能源管理系统(EMS)方案

Contents 1系统方案概述 (2) 1.1数采终端(能源子站) (3) 1.2数据监控系统(能源实时监控子系统) (4) 1.2.1能源实时监控服务器 (4) 1.2.2能源实时监控客户机 (5) 1.3数据管理与发布(能源管理和能源监控系统) (5) 1.3.1能源管理分析服务器 (6) 1.3.2能源管理系统客户机 (7) 2系统功能概述 (8) 2.1概述 (8) 2.2方案总体说明 (8) 2.3系统功能 (9) 2.3.1能源数据采集 (9) 2.3.2能源监控系统动态监视 (9) 2.3.3能源档案系统 (11) 2.3.4成本分析与分配系统 (13) 2.3.5能耗标准设定 (16) 2.3.6自定义能源报表 (17) 2.3.7其他能源分析手段 (21)

1系统方案概述 改能源管理系统方案是以罗克韦尔自动化的核心软件产品实时监控软件FTView SE、能源管理平台软件RSEnergyMetrix、以及开放性关系型数据库MSSQL为基础,并融合了现场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Web技术、SCADA/HMI技术、C/S及B/S技术等的一体化的数据采集监控系统方案。 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总目标是建立一个全局性的能源管理系统,构成覆盖能源信息采集及能源信息管理两个功能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对电能、天然气、压缩空气、采暖水、循环水和自来水等能源介质的自动监测,进而完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实现安全、优良供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系统包括3大部分内容:能源数据采集,能源数据实时监控和能源数据分析发布管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所有与能源有关的数据采集,并在能源管理部门范围内实现数据的发布,并可以为企业管理级的MES、ERP系统提供用能信息。 整个能源管理系统是以稳定可靠的工控PLC和上位管理服务器为核心并采用流行的、可靠的计算机网络构成的集中式数据采集监控分析管理系统。全厂设置一个集中能源监控中心。全厂能源调度监控中心通过网络从各能源子站中获取能源数据,实现全厂的能源数据集中监控和管理。并实现能源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归档,并通过网络实现在能源管理部门范围内的数据发布;全厂能源管理中心和各能源子站通过工厂已有网络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能源管理数采终端采用工业级控制设备PLC作为核心处理运算单元,各个能源子站都具备运算存储能力。能源管理数采终端集成以太网接口,通过光纤以太网与能源管理服务器系统实现通讯,网络构架简单明了,系统安全可靠。

能源管理系统(EMS)方案

欢迎阅读Contents 1系统方案概述 ................................................................................. 1.1数采终端(能源子站).................................................................................................. 1.2数据监控系统(能源实时监控子系统)...................................................................... 1.2.1能源实时监控服务器................................................................................................... 1.2.2能源实时监控客户机................................................................................................... 1.3数据管理与发布(能源管理和能源监控系统) ............................................................... 技术 电能、天然气、压缩空气、采暖水、循环水和自来水等能源介质的自动监测,进而完 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实现安全、优良供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从而达 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系统包括3大部分内容:能源数据采集,能源数据实时监控 和能源数据分析发布管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所有与能源有关的数据采集,并在能 源管理部门范围内实现数据的发布,并可以为企业管理级的MES、ERP系统提供用能 信息。

EMS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

1,系统基本情况 企业背景及简介 ?邮政特快专递服务。它是由万国邮联管理下的国际快递服务,是中国邮政提供的一种快递服务。主要是采取空运方式,加快递送速度,根据地区远近,一般1-8天到达。该业务在海关、航空等部门均享有优先处理权、它以高速度、高质量为用户传递国际、国紧急信函、文件资料、金融票据、商品货样等各类文件资料和物品。 ?中国速递服务公司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直属全资公司,主要经营国际、国EMS特快专递业务,是中国速递服务的最早供应商,也是目前中国速递行业的最大运营商和领导者。公司拥有员工20,000多人,EMS业务通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近2,000个城市。 ?EMS特快专递业务自1980年开办以来,业务量逐年增长,业务种类不断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除提供国、国际特快专递服务外,EMS 相继推出国次晨达和次日递、国际承诺服务和限时递等高端服务,同时提 供代收货款、收件人付费、鲜花礼仪速递等增值服务。 ?EMS拥有首屈一指的航空和陆路运输网络。依托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建立了以为集散中心的全夜航航空集散网,现有专用速递揽收、投递车辆 20,000余部。覆盖最广的网络体系为EMS实现国300多个城市间次晨达、次日递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EMS具有高效发达的处理中心。全国共有200多个处理中心,其中、和处理中心分别达到30,000平方米、20,000余平方米和37,000平方米,同时,各处理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分拣设备。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技术

装备先进的中国邮政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也将于2008年在建成并投入使用。 ?EMS还具备领先的信息处理能力。建立了以国300多个城市为核心的信息处理平台,与万国邮政联盟(UPU)查询系统,可实现EMS的全球跟踪查询。建立了以(.ems..)、短信(10665185)、客服(11185)三位一体的实时信息查询系统。 2,新系统目标 改善企业部经营,降低运作成本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规企业行为,促进行业发展 规企业部行为 改善企业形象 首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搭建网络;然后,以“把交接过程变手工为条码扫描” 为切入点,分阶段建立物流中心业务处理系统;选择1个中心、2个分点试运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全面实施整个业务处理系统;以业务处理系统为基础平台,搭建Internet数据中心 系统特点 以B/S与C/S混用的综合架构实现了企业级分布数据的集中管理 ◆各模块功能独立,组织灵活;系统采用了系统级、数据库级、应用级三级 权限,满足了安全性、责任明确性要求;条码扫描技术的应用;完善、灵活

EMS能量管理系统介绍

EMS能量管理系统

1 引言 1.2.1 项目名称 名称:EMS能量管理系统 研发设备: 1、监控主机 2、EMS Master 3、EMS Slave 1.2.4 用户 1)直接用户 项目完成后的直接用户为微网电站。 2)潜在用户 海岛、政府办公大楼、小区建筑型等是其潜在用户,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储能微网项目、或并网项目。 1.2.5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类型蓄电池的成本减低和普及,微网、储能电站会有一个越来越大的市场。 在微网系统中,为了协调各个发电设备,需要有一个功能调度设备完成功率分配工作。 本系统带有RS485接口,可以满足与远程监控系统接口,可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无人值守。 1.2.6与其他监控系统通信 通信协议:MODBUS RTU

物理接口:RS-485 1.3 定义 EMS能量管理系统:微网中负责管理各种发电设备、负载设备的功能调度、管理设备。 EMS上位机: EMS Master: EMS Slave: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 要求 2.1.1 功能要求 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引起广泛的重视。大规模太阳能光伏微网发电系统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有效方式之一,微网系统中发电调度是系统中最核心的装置之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稳定和太阳能的利用和转换效率,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能量管理单元是根据收集到的各个发电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负载的用电数据,做出合适的判断,管理、控制各设备正常运行、保证电网稳定的装置。将光伏、风电和柴油发电相结合,以获得间歇性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电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保证能够提供持续的高质量电能供应。另外,系统运行费用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均降低了。光伏阵列、蓄电池、风电机组、负荷、柴油发电机组是这个系统中的主要部分,如何能保证能量在这几部分中合理的分配以达到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建设永兴岛微电网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能量管理系统就是要解决光/风/柴/储/负荷之间的配合问题,使得系统能够协调运行,既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降低柴油消耗、保护环境。

能源管理系统EMS方案

Contents

1系统方案概述 改能源管理系统方案是以罗克韦尔自动化的核心软件产品实时监控软件FTView SE、能源管理平台软件RSEnergyMetrix、以及开放性关系型数据库MSSQL为基础,并融合了现场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Web技术、SCADA/HMI技术、C/S及B/S技术等的一体化的数据采集监控系统方案。 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总目标是建立一个全局性的能源管理系统,构成覆盖能源信息采集及能源信息管理两个功能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对电能、天然气、压缩空气、采暖水、循环水和自来水等能源介质的自动监测,进而完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实现安全、优良供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系统包括3大部分内容:能源数据采集,能源数据实时监控和能源数据分析发布管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所有与能源有关的数据采集,并在能源管理部门范围内实现数据的发布,并可以为企业管理级的MES、ERP系统提供用能信息。 整个能源管理系统是以稳定可靠的工控PLC和上位管理服务器为核心并采用流行的、可靠的计算机网络构成的集中式数据采集监控分析管理系统。全厂设置一个集中能源监控中心。全厂能源调度监控中心通过网络从各能源子站中获取能源数据,实现全厂的能源数据集中监控和管理。并实现能源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归档,并通过网络实现在能源管理部门范围内的数据发布;全厂能源管理中心和各能源子站通过工厂已有网络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能源管理数采终端采用工业级控制设备PLC作为核心处理运算单元,各个能源子站都具备运算存储能力。能源管理数采终端集成以太网接口,通过光纤以太网与能源管理服务器系统实现通讯,网络构架简单明了,系统安全可靠。

中国邮政管理信息系统

第八组 北京邮政 2.1企业概况 北京市邮政速递总公司 (北京EMS)是经国家批准经营邮政速递业务的国有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邮政特快专递国际互换处理中心。北京邮政EMS物流中心(以下简称“物流中心”)是北京邮政速递总公司(北京EMS)下属一新兴企业。 在北京邮政物流局的统筹规划下,物流中心预计 2003年要在北京完成100多个分点的建设,且业务类型将进一步多元化,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典型的集仓储、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商务配送组织。2.2典型业务流程 图 1是物流中心快递业务的典型流程。 订单接收是整个业务过程的开始;接到订单后形成一个投递配送单(即特快5联单);仓库根据五联单进行加工、包装、出库并最终形成一个邮件;邮件封至分拣中心(或其它分点),同其它揽收或投递邮件(如分点的一些揽收业务)一起,分拣中心(或其它分点)进行邮件进口接收操作,并打印进口清单;分拣中心进行邮件分拣工作,分拣到各个分点或直接封至900局,交由邮政大网;平衡合拢,如果合拢则打

印路单、封发清单,否则查找原因;趟车将邮件运至各接收局(如分点);各分点将自己的部分投递业务与分拣中心封发过来的邮件一起进行接收进口,并打印进口清单;分点进行邮件出口,即将各邮件分到该分点所属各道段、中心(或其它分点)转投等;进行进出口合拢并打印相应业务交接清单和封发清单;投递员带着相应的邮件和业务交接清单进行实际邮件投递;投递完毕,投递员归班进行投递情况登记,包括妥投、拒收、自取及再投邮件;对于妥投邮件要上交款项;该分点进行该班次的投递合拢并打印总交款单上交到公司财务;公司财务对各分点实际的揽收情况、投递情况进行收据控制和投递回钩并检查货款;公司财务部对各种投递单据、收据、发票进行管理;公司财务定期与部分大宗用户进行代收货款结算并总结各业务员揽收提成及 投递员投递提成等;仓库部门进行日常的进出库与盘点操作,以保证业务顺利进行。以上只是一个典型业务流程说明,而物流中心的实际运作更为复杂。

EMS系统结构

1.1系统硬件结构 钢铁企业主要是以生产生铁、钢材、铁合金等高能耗产品为主,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消耗大户,其能源消耗量在全国能源总产量中占很大比例。同时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接近其生产成本20%,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并且钢铁厂污染环境的直接来源主要是耗能工段。因此,提高钢铁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不但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宝钢能源管理系统EMS就是在此背景下开发的。 宝钢能源中心EMS是一个大型的在线监控系统,从91年至今完成了四个阶段的改造,通过改造和升级后,在性能和管理两方面能满足当前宝钢能源生产和管理的要求。 宝钢能源中心EMS硬件组成:IO服务器、操作站OS、应用服务器DAT、数据库服务器DB、实时数据库服务器IHIS、备份服务器BUK、报警服务器ALM、归档服务器Arc、Web服务器、工程师站WS、时间同步GPS服务器、大屏幕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组成,一下对主要EMS设备功能分担进行简要说明。 宝钢能源管理系统I/O服务器共7对14台:IOS11与IOS12,IOS21与IOS22,IOS31与IOS32,IOS41与IOS42,IOS51与IOS52,IOS61与IOS62,SWS511与SWS512互为冗余。这些服务器用于完成与现场所有的 PLC 设备及电力综保远动机的通讯,进行数据的读写,完成与其他单元的通讯(操作站等) 操作站(OS)14台:作为整个EMS系统的操作界面,对有关的能源数据和设备进行监控。包括供配电力系统调度台4台(OS001~OS004)、水道系统3台(OS010~OS012)、动力系统调度台5台(OS005~OS009、OS013),这些操作站完成潮流监视、设备状态显示、操作画面,信息显示、实时曲线、参数设定、语音报警等功能。报表操作站(MASK)1台,用于数据查询、报表查询、报表打印等工作。 应用服务器(DAT)1台:在应用服务器上装有 Windows Server 2003 中文版和 Microsof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c1175254.html, 中文版。在应用服务器上运行有管理类的应用软件。包括基本能源管理,数据查询、报表查询和打印、能源预测及能源平衡分析等模型软件及应用软件以及与数据仓库服务器(EMSDATA)的数据交换。与数据仓库服务器(EMSDATA)的数据交换采用电文方式,通讯协议为 TCP/IP。 数据库服务器(DB11/DB12)2台:采用冗余方式,一台为主,一台备用。存储统计归档数据采用 ORACLE 数据库,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安装有 Linux 操作系统、Oracle 10g 数据库企业版。该服务器完成数据的统计归档、数据压缩、数据备份。归档数据从实时数据库服务器送到数据库服务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