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简纲要

精简纲要

精简纲要
精简纲要

导言部分:

语文学:又叫传统语言学,是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之前的语言研究,这时的语言研究尚未独立,语言学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庸而存在,语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古籍和语言教学,从而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或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服务。

古印度的语文学:记载宗教典籍的梵语,巴尼尼《梵语语法》

古希腊、古罗马语文学:哲学。古希腊第欧尼修《希腊语法》

中国的语文学:汉代“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

语文学时期的特点:

1.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文献中的文字和典籍。

2.语文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3.其成就为后来真正的语文科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综上所述可见,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从对古代文献典籍的解释到对古代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研究,再到活的现代语言的研究;以描写各种语言的现状、追溯它们的历史、探索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为任务。

第一章:

什么是语言的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思维功能。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1.一方面,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存在的形式。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从哲学的意义上讲,语言和言语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2.另一方面,语言是对言语的规范,语言来源于言语而又作用于言语,言语或言语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语言规则。英语、汉语各有规则,普通话的规范

语言交际功能的发挥语言如何发挥它的交际功能?

语言是怎样发挥其交际功能的呢?具体地说,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就是信息的编码、发送、传递、接收和解码的过程。

①编码说话人为了传达某种信息,首先需要在语言中寻找恰当的词语,并按照语法规则把这些词语编排起来,组成正确的句子。再将一定的语义内容和一定的语音形式结合起来。

②发送编码完成,通过发送器把语音形式输出。口语的发送器是肺、声带、口腔、鼻腔、舌头等发音器官。一定的语音形式规定发送器相应的运动过程。发送器必须准确、清晰地把编成的语音形式输出。

③传递语音形式一旦输出,语义内容即附着于语音形式进行传递。口语的声波负载着语义内容通过空气或电路传递到听者那里。在这个阶段需要排除各种干扰,使语音形式保持基本特征,不失本真。

④接收语音形式通过空气传到听者那里,听者的接收器开始工作。在口语交际中,接收器是听觉器官。接收器必须正确地辨认语音形式,否则会产生接收误差,“张冠李戴”。

⑤解码听者把接收到的语音形式“还原”为语义内容,从而理解说者所传达的信息。

交际功能是语言最基本的社会功能(语言还是思维的工具)。交际功能是语言的生命力所在,它决定着语言的生死存亡。任何一种语言,只有当它能够充分发挥其交际功能,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的时候,这种语言的生命力才能越来越旺盛;反之,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某种语言失去了它所依附的社会,不再充当这个社会的交际工具,那么它的生命力也就随之丧失。

怎样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依靠语言来维持。人们的共同生产、共同生活需要语言来协调。没有语言,人与人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语言对于全社会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得遵守共同的语言规则;同时,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语言的规则恰恰表现在它的各种风格变异、社会变异之中。但各种变异都是在共同的基础上产生,各社会集团仍保护全民语言,发展全民语言,遵循全民语言的共同规则,不以任何个人、任何社会集团的意志为转移。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社会现有的交际工具不止语言一种,文字、旗语、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灯语(红绿灯)以及身势、表情等交际

工具也都在交际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而语言则是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一)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1、语言与思维的依存关系

“自言自语”:用语言帮助思考。用自己平常的语言(方言或普通话)。用英语对话,先脑中汉语翻译成英语。“Chinese English”

2、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1)语言对思维有固定的作用。(2)语言对思维有再现作用。

3、语言的存在,就是为了表达思维内容的,因此,语言又离不开思维。语言的作用,一是伴随思维过程,二是表达思想成果。(二)语言和思维是两种异质现象

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物质的,而思维是使用工具的主体,是一种精神活动。

2、语言与思维的生理机制不完全等同。

3、语言和思维的构成方式不同,且构成形式并非一一对应。词语表达概念,句子表达判断和推理。词语和概念非一一对应,一个词表达多个概念,多个词表达一个概念。

4、语言具有民族特点、地方特点,而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

第二章:

什么是符号?

符号是用于传递信息、指代事物和思想的标记。①视觉符号(哑语、旗语、红绿灯)②听觉符号(钟声、号声、音乐、语言)③触觉符号(盲文)

符号与征候的比较

共同之处:符号与征候都有代替性,即符号或征候都可代替它们标志的那个事物。

不同之处:

(1)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与事物之间有自然、必然的联系。而符号与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则没有必然的联系。

征候:“早上起来地面全湿了”“闻到花香”

符号:约定俗成、不可论证

文革“祖国山河一片红”,红卫兵提议改红绿灯。

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点头表示否定

(2)符号是人为的,征候一般是自然形成的。

语言符号的性质

每种符号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方面——形式和内容,符号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表达一定内容的声音,即语音,也称语音形式;语言符号的内容即语义,必须依靠一定的语音形式表现出来。这两个部分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部分,语言符号就不存在了。简言之,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的统一体。音义之间的关系如同水的H和O,一张纸的正反面

语言符号的特点

(一)任意性。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的统一体,但它的音义结合却是任意的,音和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而完全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自然形成的习惯。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借朱丽叶说:"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姓名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叫做玫瑰的这一种花,要是换了个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的芬芳”。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把声音叫“能指”,意义叫“所指”,

(二)强制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创制语言符号时的情形而言的,从语言发生学的角度而言的。语言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就具有了强制性。它约束人们、迫使人们去遵守它的规则,任何个人或社会集团都无权对它进行改动。塞尔维亚的故事:猫(清洁)、木楼(崇高)、火(美丽)、水(善良)

你们家的“清洁”带着“美丽”爬上了“崇高”,快用“善良”把“美丽”扑灭吧。

(三)线条性。当符号与符号组合,形成更大的单位时,只能在一条线上展开。作为符号形式的声音,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延伸,不可能在同一时间里说出两个符号或两个声音。换句话说,语言符号不能在两维的面上或三维的立体空间同时展开。

(四)约定性。音义结合的任意性不等于随意性,音义结合通过社会认可才成为语言符号。叫社会的约定俗成。《荀子·正名》: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一、语言的层级体系

被纳入语言层级体系的单位有:音位、语素、词和句子。其中,音位不是语言符号,因为符号是音义结合的。语素、词和句子是音义结合体,是符号和符号序列。那么,语言单位怎样构成一个层级体系的呢?

下图的含义

(一)语言是一套层级装置。这个层级装置分为两层三级。两层:底层是音位层,语音形式。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层;三级:语素、词、句子。

注意图中的交叉的部分 。它是指音义结合体在不同的―级‖里有不同的性质。

譬如:

―山‖既可能是个语素,也可以是词,有时还可以是个句子。它在―钟山风雨起苍黄‖中是个语素,处在第一级;在“山下旌旗在望”中,又是个词,处在第二级;在“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中,还可以是个句子,处在第三级。

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一)组合和替换是语言的运转方式

组合:语言符号顺着时间顺序前后相续,构成高一级单位。比如音位与音位的组合。―student‖即―s -t-u-d-e-n-t‖。

替换:言语链上每一个符号可以换成别的符号以构成新的符号序列。如cat,可以换成cap 、pat 、bat 、pit……

(二)组合关系(syntagmatic relation )

组合关系:两个以上连续的语言符号有条件、按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关系。

比如:―小学生‖是偏正关系,―学生小‖是主谓关系,―学小生‖述宾关系。

(三)聚合关系paradigmatic relation

能互相替换、具有相同性质和作用的语言符号之间的类聚关系。如果把语言符号的组合看成是一根链条,每个符号就是一个链环。这样,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形成一种聚合关系。

为什么说语言能力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第三章

什么是语音?

语音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①语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外壳。语言符号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音义结合的统一体。

我 讲授

(聚合关系)

小品

硕士学位 攻读 演 赵本山 小张 语言学(组合关系)

②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否则都不是语音。把人的声音同自然界的声音,同动物的声音区别开来。但并不是所有人类的声音都是语音,比如打鼾、打喷嚏,它们属于征候。③能载负、传达为人们理解的有交际意义的声音。可以和意义结合的才是语音,这是最核心的。社会生活交际中,语音和表义之间发生误会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方言之中。例如:警察和妓女的例子;师院和四院的例子。

音素和音标

(一)音素——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phones)

从语音的自然属性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只要音质有一点点不同,我们就把它划分出来,当作不同的音素。

(二)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音标有两种,一种是属于某种语言的(如汉语拼音方案),一种就是记录各种语言语音的国际音标(国际语音学会1888年公布)。

把音素看成是人发出来的声音,音标就是记录它的符号,就像语言和文字的关系是一样的。

1、音标是记录音素的标记符号。音标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音标是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不够用就用希腊字母等补充。但音标和字母不是一对一的。

2、汉语拼音也是一种记音符号,但还不是象国际音标那样严格意义上的音标,因为汉语拼音的字母符号与音素并不是意义对立的,如a代表了四个音素,i代表了三个音素;另外,汉语拼音的运用还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拼写规则,如i和u在音节前要写作y w,iou uei uen与辅音声母相拼时要省略韵腹等。所以汉语拼音与单纯的记音符号-——音标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语音四要素

(一)音高。也叫音频(HZ),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即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振动次数越多,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音高决定于频率,那么频率决定于什么呢?频率是由发音体的物质材料决定的,决定于发音体的粗细(厚薄)、松紧、长短。(一般来说,发音体松的,长的,宽的、厚的,声音要低一些。)

音高在有的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汉语(声调语言)就是利用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构成四声(阴、阳、上、去)来区别意义的。如:yi zhi:yí zhì(一致),yì zhì(意志),yīzhì(医治),yìzhí(一直),yízhì(遗志),yí zhǐ(遣址),yǐzhì(以至),yì zhì(抑制),yìzhǐ(抑止)……

(二)音强(音重)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音强决定于发音体音波振幅的大小。推动发音体振动的外力大,音波的振幅就大,发出的声音就强;反之,外力小,振幅就小,声音就弱。音强在语言中区别意义的作用

比如:汉语普通话:

地道——地道妻子——妻子

反正——反正大爷——大爷

俄语:Мyka: 若Мy’ka(面粉)若Мyka(痛苦)

英语:conduct(行为)con’duct(指导)

(三)音长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振动持续的时间长,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在一些语言或方言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

英语[si:t]seat——[sit]sit(坐);

[ i:p]sheep(羊)——ip]ship(船)。

广州话的―街‖[ka :i55]——“鸡”[kai55];

(四)音质(音色、音品)音质指声音的性质,即一个声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基本特征,又叫―音色‖、―音品‖。

从音质的产生来看,音质的不同决定于三方面的因素:1、发音体不同。(小提琴和长笛的声音不同)2、发音方法不同。(轻拢慢捻抹复挑,)3、共鸣器或共鸣状态不同。(大提琴和小提琴)音质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

音位和音位变体

(一)音位(phoneme)是指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定义包括的含义

1、音位是能够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语音单位,是对音素的抽象和概括。

2.音位是就具体的语言(或方言)而言的,换句话说,音位是属于具体的语言或方言的。

3.音位是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最小的语音单位。

(二)音位变体(allophone)音位变体是指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属于同一音位的不同音素。也叫做同一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音位变体一般分为两种: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

1、自由变体在某种语言(或方言)中,出现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语音条件、语音环境)中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不同音素。比如四川许多地方、重庆人的n、l不分。

2、条件变体在一定的语言(或方言)中,各有一定的出现场合而属于同一音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素(环境互补、发音相似而属于同一音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素)。前面讲过的汉语普通话中/ a /的几个变体[a]、[]、[、[]、以及英语中的[p]和[ph]均属此列,它们各有自己出现的场合,出现条件受环境的制约,因而叫做条件变体。例如:

这三个主要元音是三个不同的音素(前a、央A、后α),国际音标予以不同的标记,如把“盖”中的[a]念成舌位居中的[ A ],顶多听起来有点别扭,却不改变词义;正因为这三个音素在汉语普通话里不区别词义,所以这三个音素可以归为一个/ a /音位。音位与音位变体之间的关系

音位与音位变体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般是由个别组成的,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个别是一般的一部分,是一般的具体表现。音位变体是个别,是音位的具体表现。音位是由音位变体组成的,通过音位变体表现出来。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言语实践中,我们所接触到的大量的是一个一个的音位变体,而不是那种在音质上十分标准,十分典型的音位。

非音质音(suprasegmentalphoneme)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长、音高、音重等单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1、调位(toneme) 某种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高单位。调位是汉藏语系诸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这些语言中,调位是词的语音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同一个音节,只要声调不同,语音形式和意义就不同。比如汉语,其声调同元音、辅音一样占有重要地位。ma55 妈ma35 麻ma214 马ma51骂

2、重位(stroneme) 某种语言(或方言)里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重单位。―重位‖在英语、俄语里是一种重要的辨义手段(也称势位)。如英语:content [’k ntent] 内容

content [k ? n’tent] 满意

普通话里也有与―轻声‖相对的重音,试比较:①这事让我大意了。②这篇文章的大意。

3、时位(chroneme)某种语言或方言里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长单位。比如:

广州话:[ka:i55] 街[kai55 ]鸡[sa:m55 ]三[sam55 ]心

日语:おじさん伯父、叔父おじいさん祖父、外祖父おばさん伯母、叔母おばあさん祖母、外祖母

语流音变(sandhi)语流音变指音位组合时,由于各种相邻音位的影响,或者说话的高低、快慢、强弱因素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的某种变化。语流音变的主要形式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一)同化(assimilation)

语流中两个相邻不同音位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

(二)异化(dissimilation) 语流中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同或不相近了。其中,不起变化的音叫做异化音,发生变化的音叫被异化音。辅音、元音、声调都可能发生异化。

异化在汉语普通话的声调里表现得比较多,如―上上相连前变阳‖。

上声的变调

(1)两个上声相连,前者变阳平35:美好、领导、水果、选举、展览、野草。

(2)在非上声字前,调值由214变21:首都、语言、强大、尾巴。

去声的变调:两个去声相连,前者一般变53:去向、大肆、痛快。

(三)弱化(lenition)

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叫做弱化。比如汉语的轻声,即弱化音节。―来吧‖ lái ba……弱化为[ ],hǎo de 弱化为[]。其他“爸爸”、“哥哥”、“弟弟”等。英语里有很多弱化现象,如冠词a→[],an→[],非重读元音,助动词,代词等一般都要弱化。

(四)脱落(deletion)

语流中有些较弱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或者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脱落往往是弱化的进一步发展。如北京人口语中的―不知道‖(burdao),―电视台‖(dianrtai),―干嘛去‖等。―俩‖、―仨‖、―甭‖都是由于脱落而合并成一个音节的。

第四章:

什么是语法语法是客观上潜存在人们头脑里用词造句的规则。

同时,语法学家也在对客观上潜存在人们头脑里用词造句规则进行整理、归纳和描述。对同一语法现象,不同的语法学家有不同的解释。(两个方面)

语法单位语法单位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音义结合的片断。在―她在十字路口徘徊‖这句话里,―她‖、―在‖、―十字‖、―路口‖、―徘徊‖都是语法单位,而―徘‖或者―徊‖则不是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有大有小,从小到大依次有:语素、词、词组、句子。

(一)语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可将其分为词根语素、词缀语素、词尾语素三类语素。

1、词根语素能够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如老师、老虎、石头、木头中的―师‖、―虎‖、―石‖、―木‖。

2、词缀语素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前缀:第一、老张中的―第‖、―老‖,in-,im-,un-,super……中缀:英语handiwork 中的―i‖,statesman 中的―s‖。后缀:英语较多:-er,-or,-less,-tion……

3、词尾语素加在词干后面,改变词的形式而不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改变词的语法形式,增加词的语法意义。前面两类体现词的词汇意义。)英语book加s构成复数,s是词尾语素词根、词缀、词干、词尾

词的分类:

按照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分类,词可以分作―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①有实在意义,概括反映人们对现实成果的认识;②能作句子的主要成分;③许多实词能单说,单独回答问题。(独词句) 虚词:①意义较虚,只起语法作用;如―和‖、―连‖、―或者‖、―因为‖ ;②不能作句子的主要成分,如―在‖、―了‖、―着‖、―过‖、―吗‖ ―of‖、―in‖、―to‖、―from‖;③不能单说或单独回答问题。

什么是形态?形态——也叫做词形变化,指词与词组合时发生的词形变化所形成的聚合。

在英语和俄语这样的语言中,很多词如名词、动词要进入句子必须以变化的形态才能参加组合,如英语的I am going to watch TV tonight。其中的am,going,to watch等都是变化了的,变化后才可进入组合。形态变化总是组合关系所要求的,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中,词形不变化就不能进入组合。

构形法(使词形发生变化的方法)

1、附加法。附加法指在词干后附加词尾的方法。这种附加法只改变词的语法意义,不改变词汇意义。附加法是许多语言用以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有效方式,尤其在印欧语中应用得很广泛。英语:young→younger→youngest great→greater→greatest

2、内部屈折(法)又叫交替法(音位交替)。指以词根的语音交替变化为手段的一种方法。语音交替的结果是语法意义的改变。语音交替在日尔曼语、俄语和印地语是表达各种语法意义的一种有效方式,如:(英)foot——feet tooth——teeth sing——sung man——men 也有辅音交替:build——built send——sent

3、重音法(重音移动法)利用词中重音移动的方式,以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英):’produce n(产品)——pro’duce v(生产)(俄):―手‖ру’ки(单数二格)’руки(复数一格)

4、重叠法利用词根的重叠(部分的或全体的)以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

汉语普通话里的很多动词和形容词可以重叠:讨论——讨论讨论,商量——商量商量;形容词的重叠表示程度较强和加强语气的作用,如―漂漂亮亮‖、―干干净净‖、―舒舒服服‖、―亮亮堂堂‖等等。动词的重叠常常表示体的意义或行为的持续。如汉语:看——看看,走——走走,说——说说。

5、异根法用不同的词根表达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意义。如在印欧语中有些语言运用人称代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不同的格,如:(英)I——me she——her we——us 也常常表现在形容词的比较级上:(英)good——better——best

常见的语法范畴

1、性(gender)―性‖是某些语言里名词及形容词用词尾标志或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上的性别观念。语法范畴所表示的―性‖不一定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性‖,不受客观事物的制约。甚至表示人或动物的名词的性往往同它们的自然性别不吻合。如“太阳”,在法语中是阳性,在德语中是阴性,在俄语中是中性名词。在生物学上有性的词在语言中不一定有,在德语中,“少女”、“妇女”都是中性名词。

2、数(number)在语法中运用词形变化表明某类词(主要是名词)的数目的含义,即―数‖的范畴。

数的语法范畴,有两数系统和三数系统:前者分单数和复数,后者分单数、双数和复数。如英语有单数、复数的变化。

(英)cat——cats book——books box——boxes

3、格(case)格的范畴是指名词或代词一些有类似词形变化的词的一种语法范畴,它表示短语或句子中词与词相互之间语法关

系的一种语法范畴。英语中有主格、宾格、所有格:I、me、my;they、them、their。

俄语有六个格:

主格перо钢笔尖属格пера钢笔尖的与格перу给钢笔尖

宾格перо把钢笔尖工具格пером用钢笔尖前置格(на)пере在钢笔尖上。

4、时(tense)动词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的语法范畴。这些时间以说话的时间为准。如英语动词分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汉语没有时的范畴。

5、体(aspect)表示行为动作进行的方式或状态的语法范畴。不同的语言表示体的范畴各不一样。比如俄语有完成体和未完成体,英语则有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有的语言中,时和体的范畴之间的差别并不十分清晰,如英语中所说的―现在进行时‖实际上包括时和体两个方面:现在时,进行体;―过去完成时‖则是:过去时,完成体。

6、态(voice)态是动词中表示动作和主体关系的语法范畴,或表示施受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如:(英)We must envelop the enemy. (我们必须包围敌人)The enemy has been enveloped. (敌人已被包围)

主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被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承受者。

7、人称(person)以动词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由谁发出的,动词的语法形式随主语的人称变化而变化。英语里只有一个―be‖随人称的变化而变为am、is、are,其他行为动词剩下一些残余,如第三人称单数:he writes,she reads;俄语就多了,如前面讲过的例子。

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

语言学中有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叫―语言类型学‖,分析人类的语言类型。这叫做语言的形态分类,最早提出―语言的形态学分类法‖的是十九世纪德国语言学家施莱歇尔,洪堡德作了完善和补充。

从语法结构的角度进行划分,可将世界上的语言划分为四大类型: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式综合语。

(一)孤立语(isolating language)

孤立语有两大特点:1、缺乏词形变化。2、词在句子中的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

孤立语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南部,特别是汉藏语系中的许多语言,如汉语、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缅甸语、马来语等。(二)粘着语(agglutinative language)特点:

1、没有内部屈折的语法手段;

2、附加成分粘附在词干上,界限分明;

3、每个语法形式(附加成分)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

阿尔泰语系的语言以及日语、朝鲜语等属于这一类。

(三)屈折语(inflected language)

1、广泛使用内部屈折为主的词形变化手段来表达各种语法意义。

2、一个语法形式可以表达几个语法意义。

3、词尾与词干结合紧密。

印欧语系和闪含语系的大多数语言都属于屈折语,英语、俄语、法语、德语、印度、伊朗、阿拉伯语都是这种语言。

(四)复式综合语(incorporatinglanguage)特点:

1、用各种词缀连接于动词谓语之上,一个动词相当于其他语言的一个句子;

2、语素与语素互相编织在一起,不能独立运用。

这种结构类型多见于美洲印地安人的语言。

句式的变换

句式的变换就是运用增加、删除、换位变更结构形式等手段,把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以弄清句法意义,适应表达上的需要。第五章:

(一)什么是词汇?词汇指的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一种语言只有一个词汇,但这个词汇可以包含成千上万——多达几十万个词语。我们在日常用语中所说的―词汇丰富‖、―词汇贫乏‖中的词汇并不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这个词汇,那是指的―词语‖。

(二)词汇的构成词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基本词汇:在词汇体系中,有些词标志着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这些词以及表示事物关系的常用词的总汇就是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词汇的基础,

基本词汇的特点:

1、全民常用性。

2、历史稳固性。

3、能产性。

一般词汇: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一般词汇。缺乏历史稳固性和变化迅速是一般词汇的两大特点。同时,也不一定是全民常用的。一般说来,新词、古词、外来词以及前面提到过的行业用语、方言、科技术语等,都属于一般词汇。

词的词汇意义

词汇意义指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

词义包括词的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

理性意义: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概括和反映。这种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比如对―鸟‖这个词的解释是:―脊椎动物,卵生,嘴内无齿,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龙骨突起,会飞‖,这就是它的理性意义。

附加色彩:词义的附加色彩包括语体色彩、褒贬色彩。例如,同一个概念―死‖,就可以有各种带感情色彩的词义表示。―逝世‖、―牺牲‖、―捐躯‖(褒义);―见阎王‖、―寿终正寝‖;―上西天‖(贬义)。“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贬义)

除此之外,由于民族心理,社会习惯的不同,词义往往会带上―国俗伴随意义‖(connotation)。喜鹊在中国含有喜庆吉祥义,但在俄语、德语、法语中还指“小偷、饶舌妇”的意思。“十三”在西方很多国家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最后的晚餐》中出卖基督的犹大,处在第十三这个位置上。香港有些酒店没有十三号这个房间,有这个房间也没有人登记。八十年代中国产收录机“红灯牌”,在东南亚销量不好,使人联想到“红灯区”;国产电池“白象”,在国外销量也不好,因为英语中“white elephant”除了指动物外,还有“无用的而通常是昂贵的东西”的意思。有一种国产内衣“紫罗兰”,可能是为了迎合外国人,“紫罗兰”在有的外语中有“同性恋、性变态”之嫌。

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

派生意义的产生首先要有其客观现实基础。派生义及其所指的事物的某一方面一定有些什么联系,这种联系成为派生义产生的线索——即与客观现实密切相关。

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主要是―引申‖,引申又可分为―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

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如―习‖,本义是―数飞也‖,《说文》的解释即鸟反复地飞的意思。“鹰乃学习。”由这个本义比喻而派生出―反复练习、温习、复习‖的意思。―复习‖、―温习‖是一种反复多次的行为,与反复地飞有相类似之处,这就是一种―隐喻‖的方式。

隐喻(Metaphor)是和明喻不同,不用like或as表示出来,而是进行隐藏的比较的这样一种修辞手段。隐喻又称暗喻。表达方法:A是B。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例如:

1.He is a pig.他简直是头猪。(比喻:他是一个象猪一般的人,指肮脏,贪吃的人。)

2.She is a woman with a stony heart.她是一个铁石心肠的女人。(比喻:这个女人冷酷无情。)

3.Mark Twain is a mirror of America.马克·吐温是美国的一面镜子。(用镜子比喻美国的现实,很贴切。)

例如:

All the world's a stage.(Shakespeare)

换喻:与隐喻不同的是,换喻不是现实现象的相似,而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的高频率出现在人们的心目中产生了心理定势,人们就用其中一种现象去指称另一种现象。前面讲过的―兵‖属于换喻。

转喻(Metonymy)是指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密切关系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物,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联想‖。转喻又称换喻,借喻或借代。

又,换喻,转喻:一种一个词或词组被另一个与之有紧密联系的词或词组替换的修辞方法,如用华盛顿代替美政府或用剑代替军事力量 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one word or phrase is substituted for another with which it is closely associated, as in the use of Washington for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or of the sword for military power.

例如:

1.The kettle boils.壶水开。(用the kettle壶,表示the water in the kettle 壶水)

2.He is fond of the bottle.他喜欢喝酒。(用bottle装酒的瓶子,表示wine酒)

3.Grey hairs should be respected.老人应受到尊重。(用grey hairs白发,表示old people老人)

4.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笔要比剑更锋利。(用pen笔,表示article文章)

5.I am reading Lu Hsun.我在读鲁迅的作品。(用Lu Hsun鲁迅,表示Lu Hsun's works鲁迅的作

6.笔墨官司

7.五角大楼

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同义词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概念意义不同、附加意义不同、使用功能不同等几个方面。

(1)概念意义的差别

A词义所指的范围大小不同

词义所指的范围大小有区别的同义词,指称的都是同一事物,但所代表的概念外延有大小之分。例如下列各组同义词,前一个词指称的范围就比后一个词的范围大:

边疆——边境战争——战役食物——食品气候——天气局面——场面支援——声援早晨——凌晨——拂晓事情——事件——事故时代——时期——时间——时刻

B词义的轻重不同

词义轻重不同是指一组同义词的意义在程度上有高低、强弱、轻重之分。例如―恳求‖和―请求‖,基本意义都一样,但―恳求‖的程度要比―请求‖深、重。又如:

改革——改良蔑视——轻视违背——违反摧毁——摧残竭力——努力绝密——机密——秘密制止——阻止——劝止

C词义的着重点不同

表示动作行为和性质状态的同义词之间往往存在词义的着重点不同。例如―隐藏‖、―隐瞒‖、―隐蔽‖都有―把真相或实际情况掩盖起来不让人觉察、了解‖的意思,但―隐藏‖侧重于躲藏,不让人发现;―隐瞒‖侧重于瞒骗,不说出事实真相,使人无从了解;―隐蔽‖侧重于遮掩,把真面目遮盖起来,不让人发现。又如:

制造——创造粗重——粗壮凝望——观望——仰望——展望

D词义的适用对象不同

有些同义词,适用对象有上下、内外之别,有长幼、性别之分,选用哪个词语要看说听双方的身份、地位而定。例如―爱戴‖用于对上级、长辈,―爱护‖用于对下级、晚辈;―赡养‖用于长辈,―抚养‖用于晚辈;―令尊‖、―令堂‖、―令爱‖、―虎子‖用于对他人父母子女的尊称,―家父‖、―家母‖、―小女‖、―犬子‖用于对自己父母子女的谦称。再如―结婚‖,既可以用于男子,也可以用于女子,而―成家‖一般用于男子。下列同义词都有适用对象的差异:

岁数——贵庚玉体——身体玉照——照片芳龄——年龄

反义词

1、反义词:即意义相反的词。所谓―相反‖,指词义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是矛盾或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排斥,互相对立。

反义词所反映的两个方面必须属于同一个意义领域,即同一类现象。

2、反义词的词义与现象之间的两种对立关系

一种是在―对立‖中间留下空白,可以插进别的词,比如―左‖和―右‖可以插进―中‖,―冷‖和―热‖可以插进―温‖和―凉‖。另一种对立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对立。如―正‖和―反‖,―男‖和―女‖,―出席‖与―缺勤‖等等,中间没有空白,不能插进别的词。

3、反义词在不同语言中的对应关系

反义词在不同的语言中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如汉语的―长、短‖与英语的―long, short‖是一对反义词。汉语可用―长‖与―短‖来表示―优点‖与―缺点‖,如长处、短处;英语有short coming表示―缺点‖,却没有与之相对的long coming 来表示―优点‖。

4、反义词的修辞效果

反义词的运用,可以突出事物或现象的对比或矛盾,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如―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成语中有些由反义词构成的组合,既有音节的美感,又有很强的表现力,如―东奔西走‖、―说长道短‖、―横七竖八‖、―藏头露尾‖。

5、多义词的多向反义聚合

―正‖有很多个意义都有自己的反义关系,如正——邪、斜、误、反、歪、偏、副、负。

(三)同义词与反义词的关系

客观现实现象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有相近的关系,也有对立的关系。词义在反映这些现象时也就存在着同义和反义两种不同的关系。

同义中的―同‖与反义中的―反‖是对立的统一。一方面,反义词是异中有同,以―同‖作为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同义词又是同中

有异。

“言内意外” 两个要点:

(一)语言表达思想有其局限性。

(二)语言交际或文学作品中,往往采用委婉、含蓄的手法,使得言语活动或结果有一种―言内意外‖、―弦外之音‖的效果。 唐代诗人朱庆余有一首诗《闺意献张水部》是这样写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在字面上看,这首诗的意思是非常简单,写的是新婚妻子向她丈夫询问自己化的妆是不是时髦得体。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在作这首诗之前,朱庆余已经向张水部献上了一份自己的诗作,请他帮助推荐,现在是借用这首诗来问张水部自己的诗作是不是合乎应试的要求。

第六章

汉字能否进行改革,为什么?

第七章:

语言发展的原因

(一)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演变的基本条件

1、社会的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

2、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和接触也必然要影响语言的发展。

3、社会的分化和统一要影响语言的发展。

(二)语言结构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引起语言的发展演变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语言系统下面有子系统及其要素,这些要素以及每个要素内的各个单位都处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呈现出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其中某一因素因为种种原因而发生了变化,破坏了原有的平衡,那么系统内部有关部分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间的关系,使其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譬如,古汉语词语结构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汉语的词语结构是以双音节为主。这种词汇系统的变化,却是由语音系统的变化引起的。 在古汉语中,语音系统比较复杂:塞音、塞擦音等声母有清浊之分,声调分平、上、去、入,韵尾两套:、、,、、。这样,音位与音位的组合方式比较多样,单音节的词之间能够保持有效的区别。如辨[]——变[],道[d]——到[t],拒[g]——贵

[k],因而单音节占优势。后来,语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浊音清化了,全浊声母(塞、塞擦音声母)清化后与同部位的清声母合流了,如:

浊声母消失后,声母趋于简化;声调中入声字散归四声,入声消失,声调亦趋于简化;韵尾中,鼻韵尾-m 与-n 合流,塞音韵尾、、全部消失(有的方言里还保留着),韵母趋于简化。

语音简化的后果必然是同音词的大量增加,如―辨、变‖都念[p];―道、到‖都念[t];―柜、贵‖都念[k],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符号,其区别性受到干扰和破坏,给交际带来困难。这样,原来的平衡就被打破了,为了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和统一,汉语的词的音节结构进行了调整,办法是加长词的长度,增加了大量的双音节词。如辨——辨别,变——变化,道——道路,到——报到,柜——衣柜,贵——富贵。发展到今天,双音节词已在现代汉语中占了主导地位,使汉语系统内部的各要素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

(三)语言的交际功能和交际价值的实现是语言发展的又一重要条件

语言作为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只有在交际需要的推动下才会不断地得到发展,如果一旦失去交际功能,丧失交际作用,它就会停止发展而衰亡(逐渐)。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希伯莱语。希伯莱语是犹太人最早用的语言。犹太教的《圣经》就是用希伯莱语写成的。后希伯莱语为亚拉姆

(平) P h 蒲、菩、爬、皮

(仄) P 步、部、备、倍

[b]

语所代替,逐渐消亡。再往后,亚拉姆语又为阿拉伯语所代替。犹太人散居欧洲各地后,犹太圣教地耶路撒冷被阿拉伯的巴勒斯坦人占据。二战以后,一部分犹太人掀―犹太复国热‖,他们把巴勒斯坦人赶出了自己的家园,建立了以色列国,于是又恢复了希伯莱语进行交际,希伯莱语―复活‖了。

语言发展的特点

(一)渐变性

事物由量变到质变有的采取爆发的方式,如自然现象中的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社会现象中的武装暴动、暴力革命等;有的则采取渐变的方式,如从猿到人的转变、生产工具的改革等等。语言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工具,其演变自然不能采取爆发的方式。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交际工具,它无时无刻不处在一种持续的运转之中,不会产生突变。―革命式‖的变动对于语言来说,既无必要,也不可能。

(二)不平衡性

语言演变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语言系统的各个要素的发展速度不同,有快有慢。这是由语言系统的各个要素与社会发展的联系的密切与否决定的。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系统的各部门发展变化的速度不平衡。其中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是词汇,因而词汇对社会的反应最灵敏,变化比较快。语音和语法则稳定得多。

2、在语言系统的某一部门内部,同样的语言现象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其发展也不平衡。比如北京话的/k、k、x/ 、/ts、ts、s/两组音在与韵母拼合的时候只有开、合二呼,而/ 、、/在与韵母拼合时却只有齐撮二呼,这里存在互补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即见组、精组由于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演变结果。(今天的、、组是从k、ts两组演变而来的,演变的条件是:洪音前的k、ts保持不变,而细音前的k、ts却变成了、、,―洪‖、―细‖是其发展不平衡的条件。)

3、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地区也可以不一样,即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不同地区的表现。汉语发展到今天,已分为七大方言区,各方言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北方方言区大多数已没有入声,更没有辅音韵尾-p、-t、-k,但在粤方言里,保留了全部辅音韵尾,入声不仅保留,还分作上阴入、下阴入和阳入三种;古见组字不论洪细,大都读作、、,.如根、斤[k-],叩,求[],海、希[x-]。

第二节语言的分化

一、语言随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语言的分化指一种统一的语言因为社会的不完全分化或完全分化而产生的方言差别或者方言差别进一步扩大形成不同的语言。

语言分化的原因总的说来是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语言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分化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

首先,在一个统一的社会里,由于政治、经济的原因,或由于交通的原因,可能形成地域上的不完全分化。在这种不完全分化的社会里,由于社会本身可能具有的封闭性,语言的发展(包括新成分的出现、固有成分的改变或消失)不大容易波及到其他地区,这样,就出现语言的初步分化——地方变体,叫做地域方言。

其次,大规模的集体迁徙,也会产生语言的分化。典型的例子是客家话的形成。客家人的老家在中原、华北一带,由于历史的原因,从东晋到明朝初年间,曾有过三次向南方的大迁徙。现在客家人聚居在广东东北部和江西南部,成为汉语的一种独特的方言。方言形成以后,仍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方言发展的方向不外乎三:

其一,继续保留自己的特征,作为该语言的方言继续存在下去,如汉语方言就是这样。

其二,特征逐渐消失,为共同语所代替。

其三,特征进一步扩大,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如随着古罗马帝国的解体,分裂成现代西方各民族国家,拉丁语也就分化为现代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等。

社会方言(Social dialects)

(一)什么是社会方言?

社会方言: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语言变体。(二)社会方言的表现

1、表现在年龄或性别方面。

2、年龄上的差异。

3、不同的阶级、阶层里也有不同的社会方言,一般称之为阶级方言或阶层方言。

社会方言的特点,可能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表现出来,但比较突出地表现为部分用词的不同,尤其由于行业、职业、阶级、

阶层的原因。

(三)个人使用社会方言与个人所处言语社团的关系

其一,一个人因其交叉地生活在几个言语社团之中,他就可能同时掌握几种社会方言。

其二,同一言语社团的人也并非固定地使用某一种语言形式,而是因其交际环境、交际对象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四)社会方言及其风格变体与全民语言的关系

1、是全民语言的支流。其材料和结构规则都是全民共同的。

2、是丰富全民语言词汇的一个重要方面。―短平快‖、―越位‖、―到位‖、―二传手‖等术语已运用到其他领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术语―无意识‖、―自卑感‖、―优越感‖、―内倾‖、―外倾‖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用语。

地域方言(dialects)

(一)什么是地域方言

地域方言指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或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

日常生活中所叫的―方言‖,以及教材或方言学著作上所谓的―方言‖,实际上是指的―地域方言‖。平常所说―×话‖,也指地域方言。(二)方言的确定

1、语言本身的差异。

2、是否属于统一的社会和各方言之上是否还有一个共同语作为各地区人们的交际工具。

既同源,又有差异的语言,如果不是从属于一个统一的社会,一般不能算作方言,而要算作不同的语言。但也有特殊情况:如美、英的英语;西班牙和南美大多数国家的西班牙语,这种特殊情况是殖民的结果。

(三)地域方言的形成

1、由于政治、经济的原因,自然经济的自我封闭性,使人们彼此减少往来,减少交际,各地使用的语言产生分歧并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不同的方言。

2、由于战争或其他社会原因发生的移民现象,也是产生方言的原因。如客家方言的形成。

3、地理因素。在政治不统一,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方言的界限常常与自然的交通屏障一致。由于大山脉、大江河、大森林以及大型沼泽地带的阻隔,妨碍了居民之间的往来,时间久了,两地语言产生了分歧,也会逐渐形成各具特点的方言。如长江下游的镇江以下的部分,江南岸是吴方言,江北岸是北方方言。

(四)研究汉语方语的意义

1、为了更快地推广普通话,需要对现代汉语各方言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求出各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从而帮助方言区的人们更迅速、更准确地学会普通话。

2、通过几个发展速度不同的方言进行比较研究,求出汉语发展演变的轨迹,帮助人们了解汉语发展的历史面貌,为构拟古汉语语音提供旁证。

3、弄清楚汉语各个方言的特点以及它们彼此的关系,对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一)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如意、法、西、葡、罗、普鲁凡斯语来自拉丁语;英、德、荷兰、瑞典、丹麦等语来自日尔曼语等。这些语言可称为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亲属关系都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和生物学上所说的―亲属‖是两回事。亲属关系只是指语言间的历史同源关系;亲属语言指有共同历史来源的语言。

(二)谱系分类(genetic classification)

对有共同来源的语言,按照它们的亲属关系进行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依照语言间的亲疏关系的亲属程度把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语群等。语系是分化最大的类,同一语系之下可以分化为不同的语族,一个语族又分化为不同的语支乃至语群。关于世界所有语言的谱系分类,倾向性的意见认为,依其亲属关系可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一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以及非洲、美洲的语言。

第三节语言的统一

一、语言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语言的统一指方言之间的分歧减少、互相接近以至于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民族共同语的过程。

总的说来,语言是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但具体的语言的统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语言统一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语言分化和统一的比重是不同的。

(二)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各个语言走向统一的时间、速度、方式都是不同的。

(三)汉语书面语与口语发展不同步的原因。

汉语口语与书面语不同步,重要的原因是汉语的书写形式——方块字,使得汉语的口语发展不象拼音文字那样,读音变了,拼写也跟着变。汉字却不变。同样的书面形式,不同地区的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不同时期的亦可有不同的读法。

至于方言至今未得到完全的统一,这是因为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很多,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其中,经济的力量举足轻重。

二、共同语

(一)什么是共同语?

共同语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是从交际工具使用范围着眼的一个术语,这个使用范围可大可小。可以是世界性、地区性的共同交际工具,也可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社会)或一个民族内通用的语言。

民族共同语:在一种语言的某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引导方言发展以至最后取代方言的共同交际工具。

(二)共同语形成的条件

一种方言能否成为基础方言而发展为共同语,一般来说,要具备以下条件:

1、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地;

2、通行地区广,使用人口多;

3、能够代表整个语言的发展趋势;

4、如果有文字,往往有用这种方言写成的大量文献。

三、共同语的规范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就会经常产生一些新的成份或新的用法。这些新的东西包括:①个人的创新;②方言的渗入;

③其他语言的影响;④古语的残存等等,都会使语言成分的用法或充实、或改变。这中间,并非所有的―新‖东西都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只有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东西才会被语言接纳,反之,就是规范的对象。

(一)规范的原则

1、以基础方言为依据的原则。

2、约定俗成的原则。

3、发展的原则。规范化的标准应随语言的发展而不断进地行调整。

(二)规范的途径

1、语文政策。

2、语文工作者本身的努力。制定、编印正音手册;出版规范词典;制定正字法;出版规范的语法著作。

3、依靠宣传、舆论的引导,争鸣的方式。

第八章:

借词

1、音译词。词是音义结合的统一体,只有音和义都是从另一民族语言借来的词语,即音译词,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借词。汉语的借词很早就有了。―菩萨‖、―塔‖、―袈裟‖、―刹那‖等是随佛教的传入借自印度;―胡同‖、―褡裢‖、―站‖、―蘑菇‖等是借自蒙语的词;―沙琪码‖、―埋汰‖、―罗索‖等是从满语借来的;汉代从西借入的词有:―葡萄‖、―石榴‖、―苜蓿‖、―玻璃‖、―菠萝‖等。

关于意译词。意译词是利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词根、词缀)和造词规则构成的新词去表达外来事物。比如,telephone→德律风→电话,microphone→麦克风→扩音器, seminal→习明纳尔→课堂讨论。其中,―电话‖、―扩音器‖、―课堂讨论‖等词是意译词,意译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借词。

2、音译加意译词。这种借词是一部分是音译,一部分是意译。如―冰激凌←(英)ice cream ,ice意译为―冰‖,cream音译为―激棱‖;―迷你裙‖←(英) miniskirt, mini(小)音译为―迷你‖,―skirt‖意译为―裙‖。对于这类既非完全音译,又非完全的意译的词语,使用词语的人仍觉得它是―舶来品‖,而非―国货‖。所以把它归入借词。还有―香槟→香槟酒‖;―坦克→坦克车‖等等。

3、借形词。主要指日语里由汉字构成的新词,称之为―借形词‖。用汉字写出来的日语词借过来,如―景气‖、―取缔‖、―故障‖、―引渡‖等。

语言的融合: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的交际工具,其他语言则因不再使用而逐渐消亡。

语言的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汉语在历史上曾和不少民族的语言发生过接触,其结果是有的少数民族语言被汉语融合了。

二、融合的条件

(一)主观条件

统治者推行语文政策来学习语言,使得语言融合成为现实。如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就是典型的例子。魏文帝自改姓―元宏‖,并下令王公贵族学习汉语。―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宣布废除鲜卑语而改用汉语。

(二)客观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一般地说,在经济上、文化上处于先进地位的民族的语言要替代(或同化)经济、文化落后民族的语言,前者被西方语言学家称之为―优势语言‖。而政治上、军事上是否处于绝对的优势,并不是决定的因素。

2、各民族的杂居。

三、自愿融合与被迫融合

自愿融合:在语言的接触中,有些民族的统治者,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放弃本民族的语言,选用经济、文化比自己先进的民族的语言。比如鲜卑族放弃鲜卑语而选用汉语,满语与汉语的融合开始是被迫的,后来是自愿的。

被迫融合:有的民族的统治者,为了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但是迫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最终还是不得不放弃本民族的语言,选用经济、文化比自己先进的民族语言。比如女真语与汉语的融合。

要注意区分―被迫融合‖和―强迫同化‖。强迫同化是征服者利用军事、政治的优势,迫使被征服者接受征服者的语言并放弃自己的语言。这是民族压迫和种族灭绝的一种形式,强迫同化总是要引起强烈的反抗,而且在一般的情况下,征服者并不能都取得成功。

四、融合的过程

语言的融合一般要经过双语现象,最后导致一种语言排挤、替代另一种语言而完成语言的统一。

双语现象:被融合的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说两种语言:即本族语和在融合中占双语现象是语言融合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由之路。

一、“洋泾浜”(pidgin)

“洋泾浜”指在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几种不同的自然语言成分混杂而成的语言变种。

―洋泾浜‖的特点:

(一)语音当地化。如用上海的语音系统去发英语的音,用l代替r,green发成geleen。

(二)词汇数量很少,大部分来自英语,少部分来自当地语言或其他语言,甚至造一些词。chin-chin,chow-chow,die-lo,pay-lo,say-lo,bye-lo。由于词汇量少,有此事情需要拐弯抹角的办法去指称。

(三)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受当地语法规则的影响。如加―量‖词,换(四)只有口头形式,没有书面语,只用于特殊场合(商业交往),不作母语或第一语言,变体很多。

三、国际辅助语

曾经有过许多尝试创制出一种各国人民、各族人民都能接受的,国际通用的语言,这样的方案出现过几百种,但都不理想。比较成功的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L. L. Zamenhot 在1887年创造的―世界语‖(Esperanto)。所以,世界语Esperanto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1887年创造的一种人工语言。

Esperanto的特点:

(一)语音特点。28个字母代表28个音素,做到了象国际音标那样―一音一符‖,单词重音永远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

(二)词汇特点。904个词根,词根可以自由复合成词,可以构成1万多个词。派生词的构成可以利用一套丰富的前、后缀,方便灵活。实词有划一的形态:比如名词以–o收尾,Popola Cinio ―人民的中国‖,nacio ―民族‖,internacio ―国际‖。动词不定式收-i,形容词以-a 收尾;副词以-e 收尾等等。

(三)语法规则16条,整齐划一,简单明确,无一例外。

局限:

1.对欧洲人来说似曾相识,但对其他地区的人来说,依然是一种陌生的、不易掌握的语言。

2.毕竟是人造语,难以成为第一母语。

3.进入交际,仍然会发生演变。

第九章:

一、研究语音演变的依据。

如何知道语音发生了演变?一般说来,凭借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方言之间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二是记录了语言过去状态的文字。

(一)根据方言或亲属语言间的差别来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

语言发展的特点之一是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使得同一语言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代表某一语言现象的不同发展阶段,我们正可以从地域的差别(空间的差异)中去探索有关语言现象的发展过程(时间的差异)。

(二)根据记录语言符号的文字来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

文字与语言相比,更具有保守性。语言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语音发生了变化,而文字却仍然保留了原来的面貌。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文字这种―滞后性‖去探索语音原来的面貌。

从文字的角度来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拼音文字比较方便,但汉字因其与汉语的特殊的关系,就显得困难得多。汉字则要从其他方面来考察语音的变化:

1、从形声字的声符考查古音。

汉字是意音文字,之所以称为―意音‖文字,因其有大量的形声字。形声字中,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比如―粑‖,―米‖表意,粮食做的;―巴‖表音。―杞‖,―木‖表意,―己‖表音(相近)。但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与今天的读音已相去甚远了,如―蔡‖的声旁是―祭‖;―移‖的声旁是―多‖;―解‖的声旁是―角‖;―通‖的声旁是―甬‖……都与今天的读音不一样,这只能说明是语音演变的结果。

2、根据―反切‖考查古音。

反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使用十分普遍。反切即用两个字的读音来拼出另一个字的读音的方法,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如―张‖,知当切。但如果我们用现代汉语的读音去用上下字切音,就会发现,被切字的多数都与现代读音有所不同了。如―东‖,德红切;―列‖,良薛切等等。这亦说明了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

3、根据古诗词的韵脚考查古音的演变。

古人作诗、词,是十分讲究押韵、平仄等格律的,要求十分严整。但有些诗词用今天的读音去读,却并不押韵了,如―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侧‖,―识‖今天不押韵了,但在古音中应当是押韵的,都是入声字。这也可以看出语音的历史演变。

4、通过借词的读音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

古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语音发生了变化,从一些借进来的外来词中可以见到这种变化的痕迹,因为这些借词都是用当时的汉音去对译的。比如佛经中的―佛陀‖是梵语的Buddha的音译,说明―佛‖字在古汉语中是念[ b ]音的,还有一些别的译法,―浮屠‖、―浮图‖、―勃塔‖、―勃陀‖等等,据以可此推论,―佛‖、―浮‖、―勃‖的声母都是[b],而且是浊声母。

三、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

类推作用:在语言的某种语法规则的影响下,其他规则向这种规则趋同的演变,也就是语法形式按某种占主导地位的规则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比如古英语―book‖(书)的复数形式是―bec‖,―cow‖(母牛)的复数形式是―kinc‖,而其他多数可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加词尾如hand ——hands, eye——eyes等等。在类推的作用下,―book‖、―cow‖的复数形式也变为―books‖、―cows‖了。

语法中的类推作用,有时会受到限制。比如西方好多语言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变化,几乎没有一条规则没有例外。类推作用可使许多词的变化趋于整齐划一,从而使人易于掌握。但是,传统习惯有巨大的影响,类推作用能否奏效,要看习惯势力的大小。对于那些习惯势力大的不规则变化,―类推‖往往难以发挥作用。比如英语的有些名词的单复数的变化,man ——men, sheep(同形);动词不规则变化,形容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等等。

(一)词义演变的原因

1、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现象的变化。例如―床‖,按刘熙的说法是―人所坐卧曰床‖,《说文》:―安身之几坐也。‖可见,在古代,床既是坐具,又是卧具。后来出现了专供人坐的用具,如―椅子‖、―凳子‖等,―床‖的词义也随着发生了变化,《现代汉语词典》对―床‖的解释是:―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

2、人们对现实现象认识的发展或深化。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心之官则思‖,于是许多与思维活动有关的字都以―心‖作意符。―思、想、念、愁、虑‖等等,现代汉语里依然有―心里想‖这样的说法。但随着料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人认识到―心‖是供血的器官,于是词义的解释发生了变化。

3、词义与词义之间的相互影响引起词义的变化。一个词的意义在词义系统中,并非处于孤立的状态,而是受到别的词的意义的制约的,因而当一个词的意义发生变化时,可能引起与它有关的词的意义的变化。

例如―深‖的本义是从上到下或从里到外的距离大,与―浅‖是一对反义词,后来,―深‖的意义发生变化。增加了几个义项:一是不易懂的意思,即―深奥‖;一是指感情上或关系上的密切,即深厚等等。―浅‖的本意是指―不深‖,即从上到下或从里到外的距离小。与深的意义变化相对应,―浅‖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增加了几个与―深‖引申义相反的几个义项:一是与―深奥‖相反的―浅显‖义,一是与―深厚‖相反的―浅薄‖义。

另外,在词汇中如果产生了一个与原有的某个词的意义相当的新词,原词意义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一个词的意义在反映现实现象时都有自己大致的范围,如果词汇中增加了表示同一范围的现实现象的词,那就会引起这个词的意义发生变化。如―汤‖古代泛指热水,《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由于近代汉语词汇中增加了意义相同的词―热水‖、―开水‖,结果就使这个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现在―汤‖一般是指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

4、组合关系的改变也会引起词义的改变。如:―赴‖、―美‖等词。

(例可参见叶、徐本250页)

(二)词义演变的途径.

1、引申。以一个意义为基础,以此派生出与这个意义有关联的新的意义,即把原有词义所概括中的某一点加以突出或延伸。

从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直接引申,一类叫间接引申。

直接引申: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新的意义。如―月‖字的字形象月缺的样子,本义是―月亮‖。后来人们根据月亮运行的明晦圆缺这种周期现象,把从朔到晦称为一月,于是―月‖产生了表时间的意义

间接引申: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既所谓―展转为他训‖。―习‖字从―羽‖,本义是鸟反复地飞,频繁地飞。《说文解字》:―习,数飞也。‖《礼记·月令》:―鹰乃学习‖。这里的―习‖用的是本义。由反复练习引申为对某事物反复接触而产生的反应、习惯。《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荀子·大略》:―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这后两句的―习‖是用的间接引申意义。

2、吞并。指一个词义―吞并‖另一个词义,或与之合流,引起词义的变化。比如―肌‖和―肉‖在古代分别很严,《说文解字》:―肉,胾(zì)肉,象形。‖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肉。……人曰肌,鸟兽曰肉,此其分别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凡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汉书·樊哙传》:―哙即饮酒,拔剑切肉食之。‖后来,―肉‖专表鸟兽之肉的意义消失,―肉‖的意义吞并了―肌‖的意义,于是,―肉‖的意义变为―人或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韧的物质‖,与―肌肉‖的意义基本相同。类似的还有“皮”“肤”。

3、组合能力的改变。词的组合能力的变化,也能使词义发生变化。―被‖在古代有一个义项的意思是―遭受(不幸之事)‖,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身亦被十余剑。‖现代汉语除保存原义之外,―被‖亦可和非表不幸之事的词语组合了,如―他被选为人大代表‖。

(三)词义演变的结果

1、词义的扩大。指词的一个义项原来所概括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小,演变后,这个义项所概括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来的大了。如―菜‖《说文解字》:―菜,草之可食者。‖《国语·楚语下》:―庶人食菜,祀以鱼。‖―菜‖的本义是可以吃的草本植物,以及用这类植物做成的菜肴(即素菜)。但现在荤菜、素菜都称―菜‖了。英语place 通过法语place(地方、广场)的媒介借自拉丁语platea(大街、市场),现在泛指一切地方。

2、词义的缩小。指演变后词的一个义项所概括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来的小。―丈人‖原来指年长男人的通称,现在专指―岳父‖。―子‖本来兼指男女。《战国策·赵策四》:―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中的―子‖指儿子。《诗经·卫风·硕人》:―齐候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中的―子‖指女儿。现代―子‖变为单指儿子。―金‖古汉语指一切金属,现代汉语指稀有金属―金‖。―wife‖在中古英语指一切妇女;deer在莎士比亚时代泛指一切动物;girl在中古时指未成年的男女。

3、词义的转移。指词义概括反映的本来是甲类客观事物,演变后,变为概括反映乙类事物,词的指称对象不同了。例如汉语的― 腳‖《说文解字》:―腳,胫也‖。―胫‖指人的小腿。后来―脚‖变成了―人或动物的腿的下端、接触地面支持身体的部分‖。―涕‖本指眼泪,如《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汉以后转指鼻涕了。如王褒《僮约》:―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

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6018-47 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完 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所教的是八年级七个班,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左右,男女生人数差不多个半,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都喜欢运动,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大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操,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操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 教材的难点: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2020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20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0分) 1.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当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利润实行() A、归国家所有 B、归企业所有 C、用于工人的工资 D、四马分肥 【准确答案是】:D 2.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 A、“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B、“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C、“向科学进军” D、“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准确答案是】:C 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不要四面出击 B、调整、巩固、充实、提升 C、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准确答案是】:D 4.1975年着手对各方面工作实行整顿的是() A、周恩来 B、叶剑英 C、邓小平 D、华国锋 【准确答案是】:C 5.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的会议是中共十届() A、三中全会 B、四中全会 C、五中全会 D、六中全会 【准确答案是】:A 6.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系统阐述了() A、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B、增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准确答案是】:C

7.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最鲜明的特点是() 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以人为本 D、与时俱进 【准确答案是】:A 8.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发生上。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 A、机器制造业 B、纺织业 C、冶铁业 D、采掘业 【准确答案是】:B 9.规定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并“班列六部之前”的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准确答案是】:A 10.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是()

【免费下载】Word操作练习题大全学生练习答案

Word2003操作练习题【 例3-11 】:将以下素材按要求排版。 (1)、将标题字体设置为“华文行楷”,字形设置为“常规”,字号设置为“小初”、选定“效果”为“空心字”且居中显示。 (2)、将“陶渊明”的字体设置为“隶书”、字号设置为“小三”,文字右对齐加双曲线边框,线型宽度应用系统默认值显示。 (3)将正文行距设置为25磅。 【 素材 】: 归去宋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殇,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眇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暑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答案与解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归去来辞”,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将“中文字体”下拉框设置为“华文行楷”,“字形”选择框设置为常规,“字号”选择框设置为“小初”,选定“效果”框中的“空心字”复选框,并保存. (2)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居中”按钮,将文字居中显示。 (3)选定“陶渊明”,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将“中文字体”设置为“隶书”,“字号”设置为“小三”,并保存。 (4)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右对齐”按钮,将文字右对齐显示。 (5)再次选定“陶渊明”,单击“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设置”中选定“方框”;在“线型”下选择双曲线;在“应用范围”框中选择“文字”,单击“确定”按钮,并保存。 (6)选定正文,单击“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单击“行距”框右端的下拉按钮,打开下拉列表,选择“固定值”,然后将后面的“设置值”设置为25磅,并保存。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语言学纲要》模拟试题

《语言学概论》考核题型与分章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0分) 四、分析说明题(每小题5分,计20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计30分)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15分) 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二、判断正误(15分) (错)1.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错)2.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对)3.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三.思考题(70分) 1.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 三和四同时在教室看书,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四坐在中间位置。 A.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三说:“我马上关上。” A、B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2、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思维时常常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A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对事物的分类可能不同。 英文中的“uncle”,与汉语中伯父、叔父、姑父;堂伯、堂叔、堂姑父、姨父、

七年级体育课程纲要

体育与健康(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背景 学生情况:?七年级共六个班,每班约五十人左右,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中学体育教学课标》以及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并在传授中渗入思想道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目标 1、使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学习田径、跳跃、力量、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品质。

内容 实施 一、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思、即玩中有所得,处处体现了新课标中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学习方式 1、? 采用游戏,提高学生积极性

2、? 注重启发诱导,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能主动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有意识的让学生自主锻炼,自我检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三、实施对策 将所学到知识分组归类进行复习,注意各个知识面上的联系,又通过讲、评、议、练等形式巩固内容,加强知识面的巩固。 1、开学初,我将根据本校工作的安排,结合我校体育组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校体育运动队训练计划。 2、加强对教材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运动能力。 3、认真备好每节课并保证每一节体育课学生都有收获。 4、立足平时课堂教学的质量监控,以“平时课”、“家常课”论质量、论教师的水平。注重教学过程的实效性,学科功能的本质性,质量效能的根本性,进一步深化对新课程质量管理。 评价 学期成绩以百分之呈现,由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评价(40分)、终结性评价(60分)。 一、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40分)=课堂表现(20分)+课后锻炼情况(10分)+过程测试成绩(10分)

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

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A.兴办民用工业 B.兴办军用工业 C.派遣留学生 D.创立新式学堂 3.1898年,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宜传的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振兴中华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4.戊戌维新时期,谭嗣同撰写的宣传变法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变法通义》 C.《仁学》 D.《日本变政考》 5.1911年夏,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爆发的民众运动是 A.拒俄运动 B.拒法运动 C.立宪运动 D.保路运动 6.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率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李达 D.毛泽东 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8.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 A.张学良 B.张作霖 C.冯国璋 D.冯玉样 9.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0.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侵略中国东北的事变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1.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晋绥干部会议 12.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 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 13.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阐述抗日战争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的著作是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论持久战》

Word综合题操作步骤

Word综合题操作步骤 1.设置多级列表,标题1和标题2的格式。 1)使用多级符号,对章名,小节名进行设置 光标定位于第1行,选择“多级列表”——选择带“标题1”格式的多级列表——“定义新的多级列表”, 设置级别1——第1章 级别2——1.1——确定。 在工具栏样式“标题1”处右击,选择“修改”,将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 光标定位于第2行——“多级列表”——选择“当前列表” 在工具栏样式“标题2”处右击,选择“修改”,将对齐方式设置为左对齐。 用格式刷修改其它标题 学会借助“导航栏”(可以按“查找”按钮),删除文中原来的编号。 保存。 (如遇第2题,第6题,第17题等,当应用小节样式1.1时,如果小节的编号前,出现了“第2章”,可以采用下面的方式来设置:在应用当前多级列表之前,先将鼠标定位于1.1节的位置,在样式快速工具栏中选择“副标题”,然后再选择“多级列表”里的“当前列表”,即可”,) 2)新建样式0000 8)应用样式0000 光标定位于正文中无编号文字,样式——新建样式——“样式0000” 将样式设置为以下样式 中文字体——楷体,西文字体——Times New Roman,字体大小,小四。 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5行,段后0.5行,行距1.5倍。 用格式刷进行修改其它无编号文字。 保存。 3)图注的设置 5)表注的设置 将光标定位于图的说明文字前——引用——插入题注——新建标签——“图”——编号——包含章节编号; 选择图片,居中;图,居中; 表注的设置,将光标定位于表的说明文字前——引用——插入题注——新建标签——“表”——编号——包含章节编号; 表注——居中,表——居中。 对文中所有的图注和表注进行设置 4)对图注交叉引用 6)对表注交叉引用 选择文中“下图”两字——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图”;

《语言学纲要》试题库剖析

绪论、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语言学 2.语言 5.文言文 6.符号 7.符号形式 8.符号的任意性 9.语言符号 10.组合关系 11.聚合关系 二、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__________ 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4.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个部分。 5.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个阶段。 6.语言是人类社会的______________,而且也是思维的______________。 7.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交际任务。例如汉民族点头表示____________,摇头表示____________,送别时挥手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_____________,手舞足蹈表示____________。 8.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____________。 9.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汉语的“舅舅、姨父、姑父、叔叔、伯伯”,英语用______________表示。 10.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 _____。 11.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_________。 12.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13.一个符号,如果没有_______,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_______,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14.语言符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______。

七年级上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七年级上学期体育教学 计划及进度表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七年级上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 锦屏中学蒋红英 本学期是初一体育教学新开始的一个学期,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结和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利用1个月的时间学习广播操。 2、知道合理安排锻炼的时间和意义,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形成积 极态度和行为。 3、完成和基本掌握本年级选择项目中的规定动作,了解所学项目的知识 与简单战术,结合游戏等多种形式获得应用技能,区分安全和不安全的运动行为,发展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能力。 4、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练习手段,发展速 度、灵敏、有氧耐力。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懂得不良行为对健康的影响,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技能发展的益处。 5、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在体育 活动中初步建立自尊和自信,积极进取,培养坚强的意志。 6、建立个人和群体的和谐关系,在体育游戏和比赛中能与同伴分配角 色,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材分析 课新的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只确定了一个内容结构框架,仅提供了不同水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基本目标;对教材内容的选择、采取的教学方式

和实施的教学步骤,都没有作明确规定;因而教师在教材选择上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建设上来,使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更能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益处。以发展学生速度、耐力、力量、柔韧、协调等素质为前提,把理论知识、跑步、跳跃、投掷、武术、健身操、素质训练、体质测验做为必修内容,将各种球类、韵律体操和舞蹈、跳绳作为选修教材。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把速度、耐力、灵敏等测试内容安排到教学中去完成。 三、学生现状分析 小学生上升为初中生,儿童转为青少年还需一个过渡期,心.生.理都还需要一个转变期和适应期,所以,原则上我们准备安排的体锻项目,活动内容,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常规做起,从点滴来抓,由易到难,由浅入课,这是本年级的一个活动趋势,大部分学生都活泼好动,表现欲、上进心强,但是普遍的体质较弱,在上课中应坚持“健康第一、安全为主”。当然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情况变化,日常教学中要灵活应变。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材的重点:培养学生自觉锻炼习惯。 教材的难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五、教学措施 1、适时、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3、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word综合操作题目及步骤(新)

注意:该题中准考证号设为:091761126100123。 1.对正文进行排版,其中: (1)章名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编号格式为:第X章,其中X为自动排序。(2)小节名使用样式“标题2”,左对齐;编号格式为:多级符号,X .Y.。X为章数字序号,Y为节数字序号(例:1.1.)。 操作步骤: 1. 选择菜单“格式/样式和格式”,修改“标题1”样式,⑴格式/段落,对齐方式 “居中”,⑵格式/编号,多级符号,选第二行的第二个,单击“自定义”,① 在“编号格式”处,插入“第”和“章”,②在“级别”处选“2”,在“编号 格式”处的最后,输入“.”,“确定”。 2. 修改“标题2”样式,格式/段落,对齐方式“左对齐”。 3. 将“标题1”和“标题2”样式应用到相应位置。 4. 切换到大纲视图,显示级别选2,删除原有的章节编号。 (3)新建样式,样式名为:“样式”+准考证号后四位;其中: a.字体:中文字体为“楷体-GB2312”,西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 为“小四”; b.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5行,段后0.5行,行距1.5倍; c.其余格式,默认设置。 (4)对出现“1.”、“2.”…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对出现“1)”、“2)”… 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 (5)将(3)中样式应用到正文中无编号的文字。 注意:不包括章名、小节名、表文字、表和图的题注。 操作步骤: 光标定位在正文处,单击“新样式”, “确定”…… *************************************************************************** *** (6)对正文中的图添加题注“图”,位于图下方,居中。 a.编号为“章序号”-“图在章中的序号”,(例如第1章中的第2幅图,题注编 号为1-2 ); b.图的说明使用图下一行的文字,格式同标号; c.图居中。 (7)对正文中出现“如下图所示”的“下图”,使用交叉引用,改为“如图X-Y所示”,其中“X-Y”为图题注的编号。 操作步骤: 1. 将光标定位在图下面那一行文字的行首,选择菜单“插入/引用/题注”,“新建 标签”-图,“编号”,选中“包括章节号”,“确定”。 2. 选中“下图”两字, 选择菜单“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图,引用内 容-只有标签和编号,选择要引用的题注,单击“插入”。 (8)对正文中的表添加题注“表”,位于表上方,居中。 a.编号为“章序号”-“表在章中的序号”,(例如第1章中第1张表,题注编号 为1-1);

语言学纲要习题答案

导言 一,名词解释(分,每小题分) ,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 二,填空题(分,每空分) .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 .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 .编码发送传递接收 .历时共时历史描写 .历史比较 .《语言论》 .索绪尔 三,问答题(分,每小题分) 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正因为有这些差别,所以古代的语言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处于附庸地位,而现代语言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产生了许多边沿性学科. 人类语言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收问题,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编码就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就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就是通过空气振动形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经过大脑的思维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收.如果受话人收到语言信息有所反馈,那么上述五个阶段则又重复一遍,只是发话人与受话人调换了. (举例说明略,可结合分析任举一个句子作说明.)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一起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很早就注意研究语言,所以语言学是古老的,但语言学直到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后来又建立了语言学的各个部门,语言研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学的确是十分年轻的.语言是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密切相关,而语言的发生又与物理,生理,心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而现代社会语言与语言的信息处理(如机器翻译,语码转换等)又涉及到数学,计算机科学,所以语言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随着语言学与别的学科的交融,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话语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宇宙语言学等等,这些也体现了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语言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语言文字是掌握科学技术,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础,而要学好用好语言,就必须利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②制定语言文字的有关政策,制定语言规范,都要在对语言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正好可以作指导;③新兴技术的出现扩大了语言学的应用范围.至于个人,同样可以利用语言学的成果,比如学习一种语言或方言,最好的办法是找到所学语言同自己母语的各方面的对应规律,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利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结合实际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举例) 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一般所说的语言学,主要是指理论语言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分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具体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专语语言学以个别的,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某一种语言的规律.从是静态研究还是研究语言的历史看,又分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的发展历史,是纵向研究,比如汉语史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在某一时代的状态(相对静止的状态),规律,对之进行客观的描述,是横向研究.如描写语言学,又分描写语音学,描写语汇学,描写语法学等分支学科,现代汉语就是共时语言学. .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

2020-2021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2020-2021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篇一】第一学期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体育教学工作在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实施《新课程课标》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体育锻炼对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和人体健康的好处,并能将学习的体育知识在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中运用; 2、初步掌握本学期新学的的各项运动技术、技能,促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逐步养成习惯,在群体活动和比赛中能够以公正、团结、协作的态度与同学友好相处。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材包括: 1、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发展你的体能;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田径;跳跃

3、体操:体操技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4、球类:篮球和排球 四、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是速度、爆发力发展的敏感期,学生活泼、好动,体育活动参与意识、竞争意识、集体意识强,特别是女生正处于身体发展快速期,伴随着“月经”的出现,部分同学开始出现害怕上体育课的问题,应该适时的作好指导。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本学期重点作好学生速度和爆发力的素质的练习。 五、具体措施 1、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充分推行“三段六部”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结合体育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关注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确立“体委轮流制——学生组织能力”研究课题,提高每个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 4、将游戏和比赛,穿插到每一节课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六、业务学习 1、认真领会课改精神,熟练各学段教材内容,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多听课,评课参与集体研讨,取其长补己之短,丰富自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2.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 A。官僚买办资本家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本家 D。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维新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 A。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B。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 C。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 D。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

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 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7.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 A。民族革命 B。政治革命 C。社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8.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B。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 9.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A。新文化运动 B。“二十一条” C。俄国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0.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中共三大正式决定 A。不准与其它党派建立任何联系

office计算机二级word综合操作步骤图解

office版计算机二级word综合操作步骤图解

————————————————————————————————作者:————————————————————————————————日期:

正文内容已输入,按要求对该文档进行以下设置:章样式及自动编号、节样式及自动编号、新建样式并应用、对图表添加题注并设置交叉引用、自动生成目录及图表索引、分别添加奇偶页页眉页脚等。 按下列要求对文档“DWord.docx”进行设置。(注意:以题目要求为准,注意及时保存。)首先“ctrl+A”选中全文,将全文样式修改为“正文”样式。 1、对正文(指的是除了目录索引等外的内容)进行排版,其中: 1)使用多级符号对章名、小节名进行自动编号,代替原始的编号。要求: ?章号的自动编号格式为:第X章(例:第1章),其中:X为自动排序。阿拉伯数字序号。对应级别1。居中显示。 ?小节名自动编号格式为:X.Y,X为章数字序号,Y为节数字序号(例:1.1)。 X,Y均为阿拉伯数字序号,对应级别2,左对齐显示。 【操作步骤】: a)先定义新的多级列表:单击段落组中的“多级列表”→“定义新的多级列表”。 图1 定义新的多级列表 b)如图1所示,在“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中进行以下操作: ★设置章名的样式: ①先删除“编号格式”中原有内容 ②“级别”选择“1”,“编号样式”选择“1, 2, 3, …”,“起始编号”选择“1” ③在“编号格式”的“1”前输入“第”,后输入“章” (此时“编号格式”内容为“第1章”,注意此处的“1”是域结果,灰色底纹显示) ④“对齐位置”值设为“0” ⑤“将级别链接到样式”选择“标题1” (若没有显示“将级别链接到样式”,请先单击对话框右上角的“高级”按钮)如图2所示。

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供参考)

一、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 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本学期我将通过教学实践,确实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走、跑、跳、投掷以及球类等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同时加强思想教育,确实完成教学任务,以达预期的教学效果。使他们好学、了学、爱学,快乐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操,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操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健美操动作等教材的难点:健美操操化组合动作;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三:学生现状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正处于青春期的高峰时期,心理、生理的发育波动强。男爱动,喜欢对抗性的项目:篮球、、足球、等项目。而女生则恰恰相反,喜欢娱乐性、柔韧性、游戏性强的项目。从身体素质方面来看男生力量素质差,但是灵活性和反应能力强。女生也是力量差,但是柔韧性好。对于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较薄弱,对锻炼方法模糊,不知如何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因此,这学期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择多样的教学内容,多通过集体游戏来提高凝聚力,满足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需要。因此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语言学纲要》模拟试题

语言学概论》考核题型与分章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 2 分,计30 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 1 分,计10 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0 分) 四、分析说明题(每小题5分,计20 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 分,计30 分)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15 分) 1. 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 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二、判断正误(15 分) (错) 1. 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错) 2. 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对) 3. 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三.思考题(70 分) 1. 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 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 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 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 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 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2、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 不同语言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 同。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思维时常常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A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对事物的分类可能不同。 英文中的“ uncle ”,与汉语中伯父、叔父、姑父;堂伯、堂叔、堂姑父、姨父、舅父、表姑父、表叔……等词对应。 B 相同语素构成的词,可能表示不同的概念手+纸汉:手纸日:信汽+车汉:汽

浙江省高级办公WORD综合操作步骤

在考生文件夹Word子文件夹中,已有Word.docx文件。注意:(请注意及时保存操作结果!) 1. 对正文进行排版 1) 使用多级符号对章名、小节名进行自动编号。要求: 章号的自动编号格式为:第X章(例:第1章),其中:X为自动排序。阿拉伯数字序号。对应级别1。居中显示。 小节名自动编号格式为:X.Y,X为章数字序号,Y为节数字序号(例:1.1),X,Y 均为阿拉伯数字序号。对应级别2。左对齐显示。 操作步骤: 1.单击开始-段落-多级列表-定义新的多级列表,打开“定义新的多级列表” 窗格,在窗格中选择要修改的级别为“1”,将“输入编号的格式”中“1” 的前后输入“第”和“章”,“将级别到样式”选择“标题1”. 同样,选择要修改的级别为“2”,“将级别到样式”选择“标题2”. 按确定,如下图 2.将标题1与标题2样式应用到对应章名与节名,( 注意将章名居中,并删除章和节中多余的编号,如果没有显示标题2,请单击样式右下方对话框指示器-选项-选择要显示的样式,在样式对话框中选取标题2) 2) 新建样式,样式名为:“样式0000”。其中: 字体 中文字体为“楷体_GB2312”, 西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字号为“小四”; 段落 首行缩进2字符,

段前0.5行,段后0.5行,行距1.5倍; 其余格式,默认设置。 操作步骤: 1.单击开始-样式中的快速启动器,选择左下方新建样式按钮,弹出”新建样式”对话框 2.在”新建样式”对话框中,名称改为”样式0000”,样式基于”正文” 3.单击左下方的格式按钮,分别对字体和段落格式进行设置. 3) 对正文中的图添加题注“图”,位于图下方,居中。要求: 编号为“章序号”-“图在章中的序号”,(例如第1章中第2幅图,题注编号为1-2)图的说明使用图下一行的文字,格式同编号, 图居中。 操作步骤:光标定位在第一图下方题注文字前面,点击引用-题注-插入题注,新建标签,输入新标签名”图”,单击“编号”按钮,选中“包含章节号”复选框,确定。在标签与图片说明文字之间输入空格。并使题注与图都居中(其余图片以同样方式处理)

《语言学纲要》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练习与思考】 一、填空题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发音器官。 5、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 6、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7、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和()两类。 8、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9、辅音的发音特点是主要由()和()两个方面决定的。 10、[t]—[d]的区别性特征表现为()对立。 11、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12、语音中具有辨义作用的最小单位是()。 13、一个音位通常是归纳几个音素的结果,那么,属于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叫()。14、一般把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形成的音位分别叫做()()()。15、()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它也是语音中最小的()单位。 16、汉语的音节通常可以分为()、()和()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三部分,声母和韵母是由()音位构成的,声调由超音质音位的()构成的。 17、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四种。 18、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类似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2、指出下列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 [p‘]-[p]

[f]-[v] [ts]-[t§] [n]-[l] [y]-[i] [y]-[u] 三、名词解释 1、语音 2、音质 3、音素 4、音标 5、半元音 6、音位 7、音位变体 8、条件变体 9、自由变体 10、典型变体 11、超音质音位 12、音高 13、音强 14、音长 15、区别性特征 16、二合元音 17、复辅音 18、语流音变

WORD综合操作(OFFICE2010)

WORD综合操作(OFFICE2010)操作要求:

操作步骤 注意点: 1)每次操作前一定要把光标停在要排版的正文前。 2)做错了不要乱删,用撤销按钮,做对一点保存一次,经常保存。 1.对正文进行排版 (1)使用多级符号对章名、小节名进行自动编号,代替原始的编号。要求: *章号的自动编号格式为:第X章,其中X为自动排序。阿拉伯数字序号。对应级别1。居中显示。 *小节名自动编号格式为:X.Y。X为章数字序号,Y为节数字序号(例:1.1)。X、Y 均阿拉伯数字序号。对应级别2。左对齐显示。 操作步骤: (1)设置章名、小节名使用的编号。 步骤1准备:将光标置于第一章标题文字前; 步骤1:选择【开始】→【样式】→【标题1】,多级列表设置选择菜单【开始】→【段落】→【多级列表】,点击【定义新的多级列表】按钮。选择【级别】为1;【编号格式】为“第1章”(1由编号样式决定,在1前输入“第”,在1后输入“章”);点击【更多】→【将级别链接到样式】:【标题1】;(此时不要点击确定) 选择【级别】:2,【编号格式】:1.1,点击【更多】→【将级别链接到样式】:【标题2】,点击【确定】。 步骤2:点击【样式】,修改【标题1】,单击“居中”按钮→【确定】。 修改【标题2】,单击“左对齐”按钮。

步骤3:首先选中各章标题(Ctrl+单击各章标题);在格式工具栏【样式】中选择【标题1】。 步骤4:首先选中各小节标题(Ctrl+单击各小节标题);在格式工具栏【样式】中选择 【标题2】。 (如果样式表中没有出现标题2,按Ctrl+Alt+2显示) (2)新建样式,样式名为:“样式”+准考证号后5位;其中: *字体:中文字体为“楷体”,西文字体为“TimesNewRoman ”,字号为“小四”; *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5行,段后0.5行,行距1.5倍;两端对齐。其余格式,默认设置。 (8)将(2)中新建样式应用到正文中无编号的文字。不包括章名、小节名、表文字、表和图的题注、脚注。 操作步骤: 准备:将光标置于正文文字前; 步骤1:选择菜单【开始】→【样式】右下角(弹出任务窗格)→单击左下角【新建样式】; 步骤2:在【新建样式】窗口中输入【样式名称】:样式12345;【样式基准】:正文;【中文字体】为楷体,【西文字体】为TimesNewRoman ,【字号】为小四; 步骤3:单击左下角【格式】,选中【段落】菜单项,在【段落】窗口中设置: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5行,段后0.5行,行距1.5倍;按【确定】返回新建样式窗口。 步骤4:其余格式不要改动,按【确定】按钮结束。在【样式】任务窗格中增加两项“样式12345”。 步骤5:选中正文(注意:不包括表文字不包括章名、小节名、表文字、表和图的题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