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一

《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一

《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一
《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一

《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D)

A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B心理过程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

C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由被试对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引起的反应是(B)

A自变量B因变量

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

3.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年代是(B)A1897年B1879年

C1887年D1878年

4.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是(B)

A.弗洛伊德B.华生

C.罗杰斯D.斯金纳

5.神经系统的基本机构与功能单元是(C)

A.神经系统

B.周围神经系统

C.神经元 C.突触

6.大脑皮层上的枕叶是(A)中枢。

A.视觉

B.听觉

C.言语

D.感觉活动

7.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B)。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

8.下列选项属于无条件反射是(C)。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

9.刚刚能够引起同类感觉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是(A)。

A.差别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

10.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B)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1.教师在上课时,既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的注意特性是(B)。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12.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B)组块。

A.9+2

B.7+2

C.5+2

D.6+3

13.先前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后继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是(B)。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

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14.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B)。

A.想象

B.表象

C.映象

D.表征

15.构成人类知识基本成分的思维形式是(D)。

A.语言B.词汇

C.定义D.概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2.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感觉阈限值越低,感受性_越高_,感受阈限值越高,感受性越低。

3.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_和_周围神经系统。

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__感官的客观事物各个属性和部分_整体__的反映。

5.注意的基本特征是_指向性__和_集中性__。

6.艾宾浩斯揭示的人类遗忘规律是_时间的函数__,它反映了遗忘的先快后慢的特点。

7.根据想象的创造性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___和_创造想象__。

8.智力技能就其对象、方式和结构而言,具有观念性、内潜性和紧缩性。

9..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它的变化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

10.提出人格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__奥尔波特____,提出人格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_卡特尔________。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心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答: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与物质现象相对应的概念,它包括人的一切精神活动,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气质、性格、能力等。

人的心理现象复杂多样,为了研究的方便,一般把它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紧密联系,统一在人的行为活动中。个性心理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精神)面貌,即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和个性过程机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已经形成的个性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并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

2.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答: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感觉和知觉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

(1)两者都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2)两者都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3)两者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人脑的活动。

2、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反映的内容不同。

(2)产生的性质不同。

(3)生理机制不同。

3、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

(1)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

(2)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

(3)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及个体心理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

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如果要想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光靠感觉和知觉是不行的,还必须在感觉、

知觉的基础上进行更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记忆、想象、思维等。

3.简述记忆的三个主要环节。

答:记忆过程由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组成,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过程即对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它们有序而完整地统一于记忆活动中。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保持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与经验的过程;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知识与经验的过程。过去经历的事物不在面前而把它们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是回忆;过去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们辨认出来的过程是再认。

4.简述问题解决过程。

答:问题解决过程是指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称为算子),将问题状态由初始状态经过一系列中间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问题解决者遇到各种问题情境,这些问题情境的总和构成了问题状态。认知心理学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三种状态:初始状态是问题解决的最初状态:目标状态是问题解决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将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其间需要通过的各种操作而产生的各种不同状态,即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之间的各种状态称为中间状态。上述三种状态统称为问题空间或问题状态空间。信息加工理论认为,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过程。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试述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

答: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

动机斗争是个体在确定目的时对自己各种动机进行价值权衡并做出选择的过程。

包括以下四种形式:

双趋冲突:又称为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个体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难以取舍的心理冲突。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冲突;

双避冲突:又称为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个体必须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样强度的负面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即:左右为难,进退维谷而使人困扰不安的心理冲突;

趋避冲突:又称为接近-回避冲突,是指个体对同一目标既想接近又想回避的两种相互矛盾的动机而引起的心理冲突;即:爱吃甜食又怕胖,想求人帮助,又怕被拒绝;

多重趋避冲突:又称为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由于面对两个以上或者多个既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又遭个体排斥的目标或情境而引起的心理冲突。这是一个需要用较长时间来考虑得失、权衡利弊。比如跳槽顾虑到的多重问题;

2.试述气质与性格的联系与区别

答:性格和气质关系十分密切,它们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都是人脑的活动。在西方,许多心理学家把性格和气质都包括在人格中。在苏联,部分心理学家把气质包括在性格之中。

一般认为,气质和性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不同。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性格的生理基础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基础上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状态,使性格特征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地表现为情绪饱满、情绪充沛;黏液质的人表现为操作精细,踏实肯干等等。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状态。例如,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形成自制力这种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科学实验人员应该具有冷静沉着的性格特征,这种要求在职业训练中有可能掩盖或改造他原来具有的容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胆汁质的气质特征。

3.能力发展存在哪些个体差异?应该如何看待能力的个别差异?

答:所谓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

(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有高低的差异。大致说来,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常态分配:两头小,中间大。

(二)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有早有晚。有些人的能力表现较早,年轻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有些人则在较晚的年龄才表现出来。

(三)能力结构的差异: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由于能力的不同结合,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例如,有人长于想象,有人长于记忆,有人长于思维等。

(四)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性别差异并未表现在一般智力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中。

《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二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人的心理特征包括(D)

A感觉、知觉和记忆B需要、动机和兴趣

C思维、语言和情感D气质、性格和能力

2.由被试对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引起的反应是(B)

A自变量B因变量

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

3.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心理学家是(C)A马斯洛B詹姆斯

C冯特D卡特尔

4.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机能主义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

A.弗洛伊德B.华生

C.罗杰斯D.詹姆斯

5.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生理机制是(D)

A.神经系统

B.周围神经系统

C.神经元

D.突触

6.大脑皮层上的顶叶是(D)中枢。

A.视觉

B.听觉

C.言语

D.感觉运动

7.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B)。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

8.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C)。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

9.刚刚能够引起同类感觉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是(A)。

A.差别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

10.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B()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1.司机在开车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的注意品质是(B)。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12.短时记忆广度为(B)组块。

A.9+2

B.7+2

C.5+2

D.6+3

13.后学习与记忆的学习对先前学习与记忆材料的干扰作用是(C)。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

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14.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C)。

A.想象

B.表象

C.记忆

D.表征

15.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C)。

A.语言B.问题

C.思维D.概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

心理规律的科学。

2.认识过程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与关系的心理活动,

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3.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4.感觉是人脑对_直接作用__感官的客观事物各个属性和部分_整体__的反映。

5.有意后注意是在_有意_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_意志努力__的注意。

6.“学而时习之”说明复习是记忆之母。根据遗忘发展的规律,复习时应该做到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_运用多种感官复习_和_掌握复习的“量”__。

7.根据创造性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_再造想象__和创造想象___。

8.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不同,把它分为_形象思维_、动作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9.智力技能就其对象、方式和结构而言,具有观念性、内潜性和简缩性。

10.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它的变化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答:美国心理学家在因素分析时发现一般智力因素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卡特尔认为,流体智力几乎可以参与到一切活动中去,所谓流体智力是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这些能力大部分是先天的和依赖于大脑的神经解剖结构的,并且多半不依赖于学习。卡特尔认为,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所谓晶体智力是对流体智力应用的结果,大部分属于从学校中学到的能力,如词汇和计算方面的能力。卡特尔认为,通常这两种智力包含在人和一种智力活动中,很难分开,流体智力是晶体智力的基础。在人的一生中,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液体智力随着个体生理机能的衰退而减低,一般在14岁左右达到顶峰,以后逐渐下降。晶体智力到达高峰的时间比液体智力晚,在45岁左右才开始缓慢下降。

2.简述气质类型。

答: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目前最常用的气质分类方法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气质学说——将人的气质分为黏液质、多血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每个人的气质都不单纯地属于某个类型,而应该是多种类型的混合。

(1)胆汁质

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有顽强拼劲和果敢性,但往往缺乏自制力和耐心。思维具有灵活性,但经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意志坚强、勇敢果断,但注意力难于转移。

(2)多血质

多血质气质类型的人活泼好动,外向,喜欢与人交往,容易适应新环境。兴趣广泛但易变化,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方面缺乏耐力。

(3)黏液质

黏液质气质类型的人,内向,态度持重,自我控制能力和持久性较强,不易冲动。办事谨慎细致,但对新环境、新工作适应较慢;行为表现坚韧、执着,但感情比较淡漠。

(4)抑郁质

抑郁质气质类型的人,多愁善感,体验深刻和持久,但外表很少流露。内向,谨慎,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易畏缩,但对力所能及且枯燥乏味的工作能够忍耐,不善于交往,比较孤僻。

3.简述能力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

利进行的心理特征。

能力与知识之间既有紧密联系,也有区别。

(1)能力有和识属于不同的范畴。

(2)能力和知识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

(3)能力和知识的发展水平不同步。

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过程。

答:问题解决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有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和心理因素。

(1)知识表征的方式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2)刺激模式:是个体知觉到的问题组织形式,它对问题解决或起促进作用或阻碍作用。

(3)功能固着: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务通常的功能,看不到它可能存在的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

(4)问题解决定势

问题解决定势简称定势,是指问题解决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问题解决的心理准备状态。定势既可能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也可能使人的思维呆滞,限制个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解决问题。

(5)原型启发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因受到某种客观事物的启发而找到问题解决途径和方法的过程叫做原型启发。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为原型。

(6)动机和情绪状态

一个人的动机状态,对问题解决起着不同的影响作用。

(7)人格特征

能否顺利地解决问题与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气质类型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方式。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试述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主要的心理学学说及其代表人物。

答: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内容、方法以及研究目的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产生了不同的学说。大致有以下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

(1)构造主义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冯特认为心理学的内容是对人的意识经验的分析。意识可以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他首创内省法,对自己内在经验感受进行观察和分析。

(2)机能主义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是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即意识流,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而不是像构造心理学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例如,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关心什么是思维,而机能主义心理学则主要关心思维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3)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心理学不应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的、可测量的个人行为,并以刺激—反应(S—R)之间的关系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意识不能观察和测量,所以意识不应该包括在心理学研究范围内;个体行为的基础是反应的关系,即此反应的形成与某刺激相关,了解了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即可了解人的行为;个体的行为都是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4)完形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墨于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所创立。Cestdt为德文,含有“整个形体”和“完形结构”的意思。完形心理学主要是研究知觉与意识,其目的在于探究知觉与意识的心理组织历程,它以直接经验或现象经验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他们既强调观察法,也不反对内省法,完形心理学的方法主要是一种纯粹的经验的观察。对完形心理学而言,各元素的总和不是意识的整体,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为在集中知觉时,增加了一层心理组织,因此,它对知觉方面的研究有很大贡献。此外,完形心理学研究知觉组织,而知觉组织与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历程有关,为此完形心理学的研究为后来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所创立。精神分析不但是现代心理学理论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19世纪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最大的理论之一。精神分析理论极为庞杂,对于人格的发展动力,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生本能、死本能等观念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对于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以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器和性征期以及认同、恋母情结等观念来解释个体心理发展的历程;对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结构,并以冲突、焦虑以及各种防卫机制来解释个体人格发展的动因。以后的精神分析学者坚持弗洛伊德的一些基本原则,但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所发展,如更加强调自我在人格中的作用,不再过分强调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或泛性论的作用,而重视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这些心理学者被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

(6)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杰斯为代表在20世纪50年代所创立,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在理论取向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论对人的异化,反对他们的反理性观点;反对行为主义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论的观点,也反对行为主义以零碎的、片面的反应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行为主义研究的是由零碎反应集合而成的行为,而不是表现行为的完整的个人。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人,应研究人类的复杂经验,如动机、价值、情感、生活责任以及生命的意

义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类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因此要改善环境以有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7)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变而成。认知心理学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从广义上说,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的注意、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过程。从狭义上说,认知心理学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指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和提取过程的研究。认知心理学是多学科结合的结果,它一方面吸收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如完形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也受到其他学科的推动,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语言学的影响,同时计算机科学的进展也对认知心理学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认知心理学是目前在心理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研究范式,它对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2.用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解释人类的记忆系统。

答: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看着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并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这三个系统无论在信息的编码、加工、储存和提取方式上,还是在信息储存的时间长短上,都不同于其他系统。

1)、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瞬时记忆有如下特点:a、瞬时记忆记住信息的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因为瞬时记忆的信息首先是以感觉后象的形式在感觉通道内加以登记的,所以瞬时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b、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9-20比特),但保留的时间很短,图象记忆保持的时间为0.25-1秒,声象记忆保持的时间可以超过1秒,但一般不会长于4秒;c、如果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或者说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会被转入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有如下特点:a、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5-9个项目;b、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即容易记得语言文字的声音,而不是它们的形象,非语言文字的材料主要是形象记忆。C、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所以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d、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不管是机械记忆,还是运用记忆术所做的精细复述,都可能转入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有如下特点:

a、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数量都是无限的;

b、长时记忆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

两类;c、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们是不会意识到的;d、长时记忆的遗忘或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干扰又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过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系列位置效应是干扰对记忆效果造成影响的非常明显的例子。

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

信息在感觉记忆保持的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2秒钟,其中一部分信息受到了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系统,如果信息极为强烈深刻,也会一次性直接进入记忆系统。但是,如果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未被注意,则会很快消失。短时记忆里的信息主要是来自于感觉记忆,也有些是从长时记忆系统来的信息,这是当某人需要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规则来加工信息时便从长时记忆中提取,提取出的信息回溯到短时记忆系统,帮助短时记忆系统对信息进行有意的加工。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后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得到长久保存。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人类记忆系统中三个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尽管它们在信息的持续时间、记忆的容量、信息编码方式以及信息存储与遗忘机制方面都不相同,但它们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记忆种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切配合在一起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记忆系统。

3.试述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答:性格是指与社会道德评价相联系的人格特质,表现为个人的品行道德和行为风格。性格是人格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

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品格,是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之中。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格。因此,人对显示的稳定态度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又体现了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两者有机地统一在心理特征之中。

性格是个人后天形成的道德行为特征,具有稳定性,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性格是在人的社会时间活动中,在与现实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俗话说,“本性难移”,正体现了性格的稳定性特征。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是鲜明的体现了后天环境对人的性格态度以及行为方式所形成的影响。

《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三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C)

(A)感觉(B)反应(C)知觉(D)阈限

2.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D)

(A)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B)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C)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有预定识记目的并能运用有效识记方法的识记是(C)

(A)无意识记(B)机械识记(C)有意识记(D)不随意识记

4.对人类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B)

(A)冯特(B)艾宾浩斯(C)高尔顿(D)马赫

5.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B)

(A)概念(B)思维(C)想象(D)语言

6.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问题解决是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A)过程。

(A)认识操作(B)意志执行(C)情绪控制(D)需要理解

7.一个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是(B)

(A)情绪(B)意志(C)思维(D)知觉

8.对活动过程的兴趣是(C)

(A)物质兴趣(B)精神兴趣(C)直接兴趣(D)间接兴趣

9.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是(D)

(A)IQ=智力年龄/实足年龄*100(B)IQ=实足年龄/智力年龄*100(C)IQ=(X-X)/S(D)IQ=100+15Z

10.人的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统称为(B)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

11.大脑皮层上的颞叶是(B)中枢。

A.视觉

B.听觉

C.言语

D.感觉运动

12.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C)。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

13.刚刚能够觉察出刺激物最小刺激量的是(C)。

A.差别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

14.开车过程中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的注意特性是(B)。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15.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形式是(B)。

A.物理特性

B.言语复述

C.语义与表征加工

D.口语加工

16.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材料的回忆产生的干扰作用是(B)。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

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17.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B)

A.情绪B.情感

C.低级情绪D.高级情绪

18.面对两难选择时的动机冲突是(C)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20.粘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C)。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知觉的基本特征有知觉选择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恒常性和知觉整体性。

2.情绪情感的功能有动机功能、适应功能、调节认知和信号功能。

3.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4.高级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是神经过程的强度、_平衡性___和__灵活性____。

5.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感觉和知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对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两者的区别如下:

(1)产生的来源不同。

(2)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

(3)生理机制不同。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表现如下:

(1)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

(2)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

(3)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及个体心理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

2.简述思维的基本特征

答: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

(一)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反映的不是个别事物或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以及事物的内在联系。(二)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不是反映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而是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即通过一定的媒介反映客观事物。

3.简述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答: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

能力与知识之间既有紧密联系,也有区别。

(1)能力有和识属于不同的范畴。

(2)能力和知识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

(3)能力和知识的发展水平不同步。

4.简述再造想象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

答:再造性想象是指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务新形象的过程。

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有赖于两个条件:

一是正确理解言语或语词的描述和图形或符号标志的实物的意义。

二是丰富的表象储备。

记忆是想象的基础,记忆表象即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表象储备越丰富,再造性想象就越准确和充实。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注意及其基本特征

答: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指向性,二是集中性。

指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活意识总是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事务,而离开或忽略其他对象。人在觉醒状态时,周围的客观事物是很多的,但人们在某一时刻并不把这些客观事物都作为自己心理活动的对象,而只是选择一定的客观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所谓"逐鹿者不见山"即此例。

集中性指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离开其他无关事务,而且也指抑制其他无关的活动,从而使注意对象能够得到鲜明而清晰的反映。其表现为:心理活动在指向于一定客体的同时,一方面会离开其它无关客体,另一方面会主动地抑制和排除无关事物的干扰,甚至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而保证对指向对象反映的清晰性、鲜明性、准确性。根据注意的指向对象性质,也可以将注意分为:外部注意活环境注意和内部注意或自我注意。

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特征是注意状态的两个方面。注意指向性是注意集中性的前提和基础,注意集中性是注意指向性的体现和发展,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使心理活动具有组织性、积极性、清晰性和深刻性。伴随着心理活动过程发生发展并贯穿始终。

2.试述气质与性格之间的关系

答:性格和气质关系十分密切,它们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都是人脑的活动。在西方,许多心理学家把性格和气质都包括在人格中。在苏联,部分心理学家把气质包括在性格之中。

一般认为,气质和性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不同。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性格的生理基础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基础上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状态,使性格特征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地表现为情绪饱满、情绪充沛;黏液质的人表现为操作精细,踏实肯干等等。气质还影响性格形

成和发展的速度和状态。例如,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形成自制力这种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科学实验人员应该具有冷静沉着的性格特征,这种要求在职业训练中有可能掩盖或改造他原来具有的容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胆汁质的气质特征。

《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四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姓名:学号:成绩: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3.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D)。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

C个性心理特征D心理现象

2.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是(C)。

A.弗洛伊德B.华生

C.马斯洛D.詹姆斯

3.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是(D)。

A.树状突

B.细胞体

C.突触

D.神经元

4.大脑皮层上的额叶是(D)中枢。

A.视觉

B.听觉

C.言语

D.感觉运动

5.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B)。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

6.刚刚能够觉察出同类刺激物差别的最小刺激量是(A)。

A.差别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

7.教师在上课时教师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的注意特性是(B)。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8.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形式是(B)。

A.物理特性

B.言语复述

C.语义与表征加工

D.口语加工

9.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是(B)。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

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10.讲课等言语活动是(A)。

A.独白言语B.书面言语

C.内部言语D.对话言语

11.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B)。

A.情绪B.情感

C.低级情绪D.高级情绪

12.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认为作业效率在(C)激奋水平下最高。

A.高B.低

C.适中D.不变

13.面对好坏两难选择时的心理冲突是(C)。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14.性格的核心因素是(B)。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个性结构

D.气质特征

15.黏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C)。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16.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17.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A)。

A.记忆

B.表象

C.映象

D.表征

18.思维的基本形式是(D)。

A.语言B.词汇

C.分析D.概念

19.某人测验得分为105,群体平均分为95,标准差为5,此人的智商是(C)。

A.110B.120C.130D.140

20.下列选项哪种是特殊能力?(B)

A观察力B节奏感C注意力D想象力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绝对感受性越低,绝对感觉阈限值越高__。

2.人类遗忘的规律是_先快后慢__。

3.有意想象是_既定目的__和_意识控制__的。

4.记忆环节一般分为识记、保持和回忆或再认。

5.兼具两难的矛盾心理状态是一种动机冲突。

6.奥尔波特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7.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性格。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性格特征

答:性格是人格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格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之中。

性格的特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性格是人格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格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之中。

性格的特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又称为性格的认知特征。

这四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组合成统一的整体。

2.简述注意的基本特征

答: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指向性,二是集中性。

指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活意识总是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事务,而离开或忽略其他对象。

集中性指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离开其他无关事务,而且也指抑制其他无关的活动,从而使注意对象能够得到鲜明而清晰的反映。

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特征是注意状态的两个方面。注意指向性是注意集中性的前提和基础,注意集中性是注意指向性的体现和发展,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使心理活动具有组织性、积极性、清晰性和深刻性。伴随着心理活动过程发生发展并贯穿始终。

3.简述表象的基本特征

答:表象是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反映。我们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表象。

表象的基本特征有: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

表象是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间接和形象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不如感、知觉那么鲜明、完整和稳定。表象的直观形象性是指在人脑中所保持的生动的具体形象和过去感知过的对象具有相似之处。

表象的概括性是指表象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不是某个具体事物或事物的某个特点,而是一类事物所共同具有的特征,是一种类化了的事物形象。

4.简述再造想象的基本特征

答: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语言描述或根据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特点:再造想象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都较小;对于相同的描绘,每个人所形成的再造想象可以各不相同。

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有赖于两个条件:一是正确理解语词描述和图形或符号标志的事物的意义。二是丰富的表象储备。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试述人类记忆系统及其特征。

答(1)、定义: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所谓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这些经验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像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因此,记忆就可以将人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在时间上把人的心理活动联系成一个整体,甚至人可以把自己的一生的经历都联系起来。

(2)、记忆的种类

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五种:形象记忆,即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情景记忆,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语义记忆,又叫词语-逻辑记忆,是用词语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3)、记忆过程

记忆在人脑中对过去经验的积累和保存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念书、听讲、经历某个事件的过程就是识记的过程;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识记不仅获得知识经验,而且能把识记过的内容储存在大脑中;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又叫再现。

(4)、记忆的三个系统

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看着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并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1)、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瞬时记忆有如下特点:a、瞬时记忆记住信息的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因为瞬时记忆的信息首先是以感觉后象的形式在感觉通道内加以登记的,所以瞬时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b、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9-20比特),但保留的时间很短,图象记忆保持的时间为0.25-1秒,声象记忆保持的时间可以超过1秒,但一般不会长于4秒;c、如果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或者说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会被转入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有如下特点:a、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5-9个项目;b、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即容易记得语言文字的声音,而不是它们的形象,非语言文字的材料主要是形象记忆。C、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所以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d、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不管是机械记忆,还是运用记忆术所做的精细复述,都可能转入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有如下特点:a、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数量都是无限的;b、长时记忆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类;c、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们是不会意识到的;d、长时记忆的遗忘或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干扰又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过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系列位置效应是干扰对记忆效果造成影响的非常明显的例子。

4.试述影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素。

答: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或人格特征,是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范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先天素质,也包括后天因素,主要指对先天素质产生影响作用的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等。实际上,能力就是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的结果。

(1)、先天素质的影响:先天素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特点。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任何能力都无从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听觉或视觉生来就失灵者,无法形成与发展音乐才能,也不能成为画家;早期脑损伤或发育不全的人,其智力发展会受严重影响。

(2)、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1、产前环境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胎儿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2.早期环境的作用:在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智力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往往是先快后慢。3.教育条件的影响:一个人能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3)、实践活动的影响:实践活动是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所特有的积极主动的运动形式。前面提到的素质和环境、教育是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影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可以说,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4)、其他个性因素的影响: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要想发展能力,除必须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去之外,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即理想、兴趣及勤奋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力。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部分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与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1、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 2、总支出、国民收入。 3、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4、国民收入、利息率。 5、调整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 7、在IS曲线的右侧,I

《课程理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15 页 《课程理论》模拟试卷一 一、基本知识题(选择最合适的答案,每题2 分,共15 题,总计30 分) 1.现代课程论专家泰勒的代表作是:C A.《课程》 B.《课程论》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2.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由英国的哪位学者提出的:A A.斯滕豪斯 B.泰勒 C.施瓦布 3.强调学生讨论和探究的课程开发模式是:C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实践模式 4.在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中,“暂定的教育目标”要经两个“筛子”的筛选。其中一个 “筛子”是学校教育哲学,另一个“筛子”是:A A.学习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儿童心理学 5.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的特点是:C A.以课程目标的厘定为起点 B.以有争议的问题为内容 C.以集体审议为方法6.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与“逻辑顺序”相对的原则是:B A.经验顺序 B.心理顺序 C.社会顺序 7.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实际可分为不同的层次,他将课程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 其中,“在课堂里实际实施的课程”属于哪个层次:B P333 A.理想的课程 B.执行的课程 C.经验的课程 8.在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中,泰勒提出目标的确定要有三个来源,下面哪一个不属于 泰勒所指的目标的来源之一:C P97 A.对学生的研究 B.学科专家的建议 C.家长的意见 9.课程概念重构运动的代表人物是:C P24 ? A.泰勒 B.施瓦布 C.派纳 10.在“理解有关营养的重要事实和原理”这一目标中,属于“目标的内容方面”的信息是: A A.“理解” B.“营养” C.“重要事实和原理” 11.下列不属于课程内容选择原则的是:B ? A.适合学生发展水平 B.与学科逻辑一致 C.与社会生活一致 12.从课程组织的角度看,与“学科课程”对应的课程组织形式是:B

管理经济学模拟试卷Aword精品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管理经济学》模拟考试试卷A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选择题(3分X 10= 30分) 1、B 2、A 3、B 4、C 5、D 6、D 7、A 8、C 9、A 10、D 1、某年投资于厂商X的平均资本为20000美元,同年厂商X形成的税后收入为3200美元。如果此厂商的资本成本为12%,那么经济利润是多少?B (A)0美元(E)800美元(C)1200美元(D)3200美元 2、一家沙发制造商能以2500美元生产10个沙发,以2760美元生产12个沙发。12 个沙发中每个沙发的平均成本与第12 个沙发的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是多少?A (A)100美元(E)130美元(C)230美元(D)260美元 3、一种产品价格的大幅度降价,导致另一种产品销售量的减少,这两种产品属于:B (A)低档品(E)替代品(C)互补品(D)正常品 4、大米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6,如果价格上升6%,那么需求量的变化将是:C (A)-1.0%(E)+3.6%(C)-3.6%(D)10% 5、可按下面哪种条件来划分顾客,作为实行差别定价的适当基础:D (A)年龄(E)居住地点(C)购买时间(D)以上都可以 6、在()市场结构中,降低成本是企业最主要的竞争策略。D (A)垄断(E)寡头垄断(C)垄断竞争(D)完全竞争 7、如果一家厂商成功地采取了一种产品差异化战略,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应该有何变化?A (A)减小(E)增大(C)变成单位弹性(D)不受影响 8、如果两个投资方案的相对风险相同,为了比较他们的收益大小,可用 ( C )来进行判断: (A)方差(E)标准差(C)期望值(D)变异系数

宏观经济学试卷(模拟)

,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宏观经济学》试卷 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 .考试形式:开(闭)卷; 1.在宏观经济学创立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一部著作是()。 A.亚当?斯密的《国富论》B.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C.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D.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通论》 2.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A.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政府债券 B.通用汽车公司增加了500辆汽车的存货 C.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D.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另一条新装配线 3.按照平衡预算理论,政府购买的增加完全由税收的增加来支付,这将 )。 A.既不会导致通胀,也不会导致紧缩,因为它们的影响将正好相互抵消B.将导致衰退,因为税收增加导致的收缩作用比政府购买导致的扩张作 C.将导致经济扩张,因为购买增加导致的扩张效果比税收增加导致的收 D.以上均不正确 4. 若个人收入为500美元,所得税为40美元,个人储蓄为50美元,那么个 )。 A.500美元B.480美元C.470美元D.510美元5. 按照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的说法,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导致()。 A.利率上升,会等量“挤出”私人支出

C.收入和就业增加 D.投资水平上升,因为企业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 意义上的货币供给包括()。 6. M 1 A.通货和活期存款 B.纸币和铸币 C.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D.活期存款和货币近似物 7.下列哪项不是政府调整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手段()。 A.改变政府购买水平B.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C.改变税率D.改变货币发行量 8.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投资需求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投资需求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投资需求对利率也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 9.假设一国人口为2000万,就业人数为900万,失业人数为100万,那么, )。 A.10% B.5% C.11% D.8% 10.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用的货币政策包括()。 A.卖出有价证券B.降低贴现率,放松帖现条件 C.提高法定准备率D.减少税收 11.如果投资对于利率是完全无弹性的,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LM曲线的移 ( )。 A.不增加收入,降低利率 B.增加收入,降低利率 C.增加收入,提高利率 D.增加投资,增加收入 12.在既定的劳动需求函数中( )。 A.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减少 B.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 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率增加时,劳动需求增加 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率增加时,劳动需求减少 13.在以下四种情况中,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 A.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 B.物价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 C.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

管理经济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某年投资于厂商X的平均资本为20000美元,同年厂商X形成的税后收入为3200美 元。如果此厂商的资本成本为12%,那么经济利润是多(800美元) 2、一家沙发制造商能以2500美元生产10个沙发,以2760美元生产12个沙发。12个 沙发中每个沙发的平均成本与第12个沙发的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是多少?(100美) 3、一种产品价格的大幅度降价,导致另一种产品的减少,这两种产品属于(替代品) 4、大米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6,如果价格上升6%,那需求量(-3.6%) 5、可按下面哪种条件来划分顾客,作为实行差别定价的适当基础:(以上都可以) 6、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降低成本是企业最主要的竞争策略。 7、如果一家厂商成功地采取了一种产品差异化战略,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应该有(减小) 8、如果两个投资方案的相对风险相同,为了比较他们的收益大小可用(期望值)判断 9、病人到医院去看病,在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中:(医生是代理人) 10、道德风险意味着借款人更有可能用贷款用于以下哪一项投资?(一家新成立的生物 技术公司) 11、某企业投资建厂年获利70万元, 把资金投入其他风险相当的事业也可获得30万元 利润,则该企业投资建厂的经济利润是多少?(B- 40万元) 12、某企业短期平均变动成本5元/件,平均固定成本3元/件,则企业可以接受的最低 价格为多少?(C)大于5元/件 13、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下列哪种情况一定会使需求增加:(A)收入增加,同时 替代品的价格上涨 14、玉米的收入弹性为0.6,如果居民平均收入上升6%,那么玉米需求量的变化将是: (C)+3.6% 15、下列哪一种情形属于价格歧视:(D)一种产品因不同顾客的价格弹性不同而定不 同的价格 16、下面哪个行业更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结构:(D)小麦 17、如果一家完全竞争企业的边际收入、平均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分别为21元,30元 和25元。企业就应当:(B)停产退出 18、如果某人的效用函数是一条直线,此人对风险的态度是:(B)风险中立 1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逆向选择的例子?(D)一个员工在公司为其购买了医疗保险 后每次感冒都去看病 20、以下哪一项不是为解决道德风险问题而设计的方案?(A)银行查看货款人申请 人的诚信记录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标准版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型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国内生产总值2.平衡预算乘数3.流动性偏好4.基础货币5.充分就业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30题。每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一项将不计入 ...当年的GDP?() A.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B.一辆新汽车的价值; C.一辆二手汽车按其销售价格计算的价值;D.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换品。 2.在以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 ...投资的是()。 A.某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某企业建造一座厂房; C.某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某企业购买政府债券。 3.用收入法计算GDP时,不能计入GDP的是() A.政府给公务员支付的工资;B.居民购买自行车的支出; C.农民卖粮的收入;D.自有住房的租金。 4.当实际GDP为1500亿美元,GDP缩减指数为12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 A.1100亿美元;B.1500亿美元;C.1700亿美元;D.1800亿美元。 5.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元时,其消费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B.3/4;C.4/5;D.1。 6.认为消费者不只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生或可预期长期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消费理论是()。 A.相对收入理论;B.绝对收入理论;C.凯恩斯消费理论;D.永久收入理论。 7.由于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持有的货币及其他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导致人们消费水平减少,这种效应被称为()。 A.利率效应;B.实际余额效应;C.进出口效应;D.挤出效应。 8.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时,将导致均衡GDP增加()。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9.在下列情况下,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MPC=;B.MPC=;C.MPC=;D.MPC=。 10.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变得很小;B.变得很大;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D.不发生变化。 11.对利率变动反映最敏感的是()。 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谨慎需求;C.货币的投机需求;D.三种需求相同。 1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1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当收入增加时()。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模拟题一及参考答案

模拟题一及参考答案 1. 关于C +十与C语言的关系的描述中,—是错误的。(2分) A. C 语言是C +十的一个子集 B. C++是兼容C语言的 C. C +十对C语言进行了一些改进 D. C++ 和C 语言都是面向对象的 2. C++对C语言作了很多改进,下列描述中________ 使得C语言发生了质变,即从面向过程变 成又面向对象。(2 分) A. 增加了一些新的运算符 B. 允许函数重载,并允许设置默认参数 C. 规定函数说明必须用原型 D. 引进了类和对象的概念 3. 按照标识符的要求,________ 符号不能组成标识符。(2 分) A. 连接符 B. 下划线 C. 大小写字母 D. 数字字符 4. 下述关于break语句的描述中,________ 是不正确的。(2分) A. break 语句可用于循环体中,它将退出该重循环 B. break 语句可用于switch 中,它将退出switch 语句 C. break 语句可用于if 体内,它将退出if 语句 D. break 语句在一个循环体内可以出现多次 5. 以下关于do-while 语句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2 分) A. 不能使用do-while 语句构成的循环 B. do —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必须用break语句才能退出 C. do-while 语句构成的循环,当while 语句中的表达式值为非零时结束循环 D. do —while 语句构成的循环,当while 语句中的表达式值为零时结束循环 6. _____ 是给对象取一个别名,它引入了对象的同一词。(2 分) A. 指针 B. 引用 C. 枚举 D. 结构 7. 下列数组的定义中,__是错误(2 A.char cal[ ]={ ,'ch,'' a, '' r '} B.char ca2[5]= ” char C.char ca3[4]= ” char D.int array[ ]={6 ,5,3,4}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管理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完全垄断 正确答案:完全垄断是指一种市场结构,在该市场里,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而且其产品没有替代品,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障碍巨大。 2、长期成本函数 正确答案:长期成本函数反映在企业诸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条件下,产量与可能的最低成本之间关系的数学函数。 3、影子价格 正确答案:影子价格是企业增加1个单位的某种投入要素能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增量。 4、变动成本 正确答案:变动成本是指可变投入要素的支出,它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5、价格弹性 正确答案: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价格变动百分之一会使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它等于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6、公共物品 正确答案:那些没有价格,因而价格机制对其生产和消费不起调节作用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非竟争性,二是非排他性。 7、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正确答案:如果技术不变,生产中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某一个投入要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边际产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点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 8、边际投资回报率 正确答案:边际投资回报率是指在各个投资量水平上,每增加1元投资一年能带来多少利润收入。 二、简答题 9、用兼并扩大生产规模比企业自身内部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有哪些优点? 正确答案:(1)兼并的方法速度更快。 (2)兼并的方法风险更小。 (3)兼并的方法筹集资金更方便。 10、差别价格的存在需要什么条件? 正确答案:(1)企业对价格必须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2)产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被分割的市场,就是说,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之间顾客不能倒卖产品。 (3)不同市场的价格弹性不同。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卷(二)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2.挤出效应: 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3.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4.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即是一个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失业率 5.流动性陷阱:,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11@.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C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不确定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A)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在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A.通用汽车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B.通用汽车公司增加500辆汽车的存货C.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台机床 D.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另一条新装配线 4.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A.自发性支出增加 B.自发性税收下降 C.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 D.净税收增加 5.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GDP增加(、) A.20美元 B.60美元

电大大学英语B网考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大学英语B网考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4 第一部分交际英语 此部分共有5个未完成的对话, 针对每个对话中未完成的部分有4个选项, 请你从A, B, C, D四个选项中, 选出能够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It's good to have seen you again. Bye! ― _____ A. Good luck. B. It's getting late. C. Have a good dream. D. I want to see you. 正确答案: A 题目解析: 译文: 很高兴再次见到你, 再见! 解析: 答案A祝您好运。答案B太晚了。答案C好梦。答案D我想见你。正确答案选A。 2.― I was rather dissatisfied with my performance. ― _____ A. You are too proud. B. She is too excellent. C. Take it easy. D. I'm satisfied with the fi lm. 正确答案: C

题目解析: 译文: 我对我的表演真的很不满意。解析: 答案A你太骄傲了。答案B她太出众了。答案C别紧张。答案D我很满意这部电影。正确答案选C。 3.― _____ ― It's just round the corner. A. How about the corner? B. Excuse me. How do I get to Holiday Hotel? C. Is it justice? D. what is it? 正确答案: B 题目解析: 解析: 回答是在拐角处。答案A这个角落怎么样? 答案B对不起,我该怎么去假日酒店? 答案C是公正的吗? 答案D这是什么? 正确答案选B。 4.― Hello. How are things? ― _____ A. They are too expensive. B. I'm not doing anyth ing right now.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及详细答案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及详细答案

作者:日期:

《宏观经济学》试卷 、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 、国内生产净值 B、个人收入 C 、个人可支配收入 D、国民收入 E、国内生产总值 2、下列哪一项应计入GDP 中: 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 B、购买40 股股票 C、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 D、购买政府债券 E、以上各项都不应计入。 3、计入GDP 的有: A 、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算合成的收入 B、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C、出神股票的收入 D、晚上为邻居照看儿童的收入 E、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 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中的注入因素是 A 、投资;B、储蓄; C 、净税收; D 、进口。 5、政府支出乘数 A 、等于投资乘数 B、比投资乘数小1 C、等于投资乘数的相反数 D、等于转移支付乘数 E、以是说法都不正确 6、在以下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7; B、边际储蓄倾向为0.2; C、边际储蓄倾向为0.4; D、边际储蓄倾向为0.3。 7、国民消费函数为C=80+0.8Y ,如果消费增加100 亿元,国民收入 A、增加100 亿元; B、减少100 亿元; C、增加500 亿元; D、减少500 亿元。 8、如果政府支出增加

A 、对IS 曲线无响应

B、IS 曲线向右移动 C、IS 曲线向左移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政府税收的增加将 A 、对IS 曲线无响应 B、IS 曲线向右移动 C、IS 曲线向左移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位于IS 曲线左下方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都是 A、投资大于储蓄; B、投资小于储蓄; C、投资等于储蓄; D 、无法确定。 11、当经济中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如果LM 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 A 、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C、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D 、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12、一般地,在IS 曲线不变时,货币供给减少会导致 A 、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收入增加、利率下降;C、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D 、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13、如果现行产出水平为10万亿元,总需求为8 万亿,可以断定,若经济不是充分就业,那么: A、就业水平将下降 B、收入水平将上升 C、收入和就业水平将均衡 D、就业量将上升 E、就业水平将上升,收入将下降 14、在流动陷阱(凯恩斯陷阱)中 A、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 B、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 C、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D、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如果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卖出国债; B、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提高再贴现率; 16、如果名义利率为6% ,通货膨胀率为12% ,那么实际利率是 A、6%; B、18%; C、12%; D、-6% 。 17、自发投资增加10 亿元,会使IS 曲线 A 、右移10 亿元 B、左移10 亿元 C、右移10 亿元乘以支出乘数 D、左移10 亿元乘以乘数 18、由于经济萧条而出现的失业属于: A 、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卷(5)参考答案.doc

常熟理工学院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5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I、A 2、 C 3、 D 4、 B 5、 A 6、 D 7、 D 8、 A 9、 A 10、 B II、A 12、 D 13、 A 14、 A 15、 C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支出法。 2、储蓄,收入。 3、增加,减少。 4、增加,下降。 5、需求不足的失业,总需求。 6、流通中现金。 7、价格管制,配给制。 8、总需求。 9、G=aAK/K+bAL/L+AA/Ao 10>扩张性,紧缩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总需求:整个社会对产品与劳务需求的总和。 2、IS-LM模型: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决定的模型。 3、工资指数化:按通货膨胀率指数来调整名义工资,以保持实际工资水平不变。 4、紧缩性缺口: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实际总碍求与充分就业总碍求之间的差额。 5、经济周期: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四、辨析题(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错,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既指有形的物质产品,也包括无形的物质产品。 2、错,消费增量不可能大于收入增量。 3、错,IS曲线是描述2S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曲线。 4、错,充分就业是指消除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5、错,中央银行购买有价证券将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均衡国民收入是指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一致时的国民收入;潜在国民收入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

吋所能达到的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并不一定等于潜在国民收入,两者的区别在于:在总需求不足以吸收充分就业产出水平吋,会出现通货紧缩的缺口,均衡国民收入低于潜在国民收入;在总需求超过充分就业产出水平时,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缺口,均衡国民收入高于潜在国民收入;只有在总需求等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吋,均衡国民收入就等于潜在国民收入。 2、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是自愿失业,则会给他带来闲暇的亨受。但如果是非自愿失业,则会使他的收入减少,从而生活水平下降。对社会来说,失业增加了社会福利支出,造成财政困难,同吋,失业率过高又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带来其他社会问题。从整个经济看,失业在经济上最大的损失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减少。奥肯定理表明,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5%;反之,失业率每减少1%,则实际国民收入增加2.5%。 3、总供给曲线即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吋达到均衡吋,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它有三种不同的情况,即“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该曲线是--条与横轴平行的线;“短期总供给曲线”,该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长期总供给曲线”,该曲线是一条垂线。 4、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以及准备金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即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调节货币供给量;贴现政策包括变动贴现率与贴现条件,从而影响货币供给量以及利率水平。准备金率政策即央行降低准备金率,就会使银行产生超额准备金,银行作为贷款放出,从而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反之,相反。 5、 六、计算题(5分) (1) 生产阶段产品价值中间产品成本增值 小麦100/100 面粉12010020 面包15012030 (2)最终产品面包的价值为150。 (3)如果不区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按各个阶段的产值计算,总产值为370。 (4)在各个阶段上增值共为150o (5)重复计算即中间产胡成本为220。 七、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紧缩性需求管理,即国家运用财政、货币等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使之和总供给相适应,实现充 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政策措施。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增加税收和减少支出;以及紧缩性货币政策,

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六年级语文期末试题7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抄写下面一段话,要求书写正确、工整。(5分) 我的家乡安徽凤台,坐落在淮河岸边,它既没有峰峦雄伟的高山,也没有让人心旷神怡的风景区,但它有远近闻名、历史悠久的地方特产——豆腐。 。 二、看拼音写词语。(6分) bào zào xuán guàxuān xiāo yùhán chōng jǐng shìhào ( ) ( ) ( ) ( ) ( )() 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1、顾:相顾一笑()三顾茅庐()顾客盈门()奋不顾身() A、前来购买东西的 B、拜访 C、看 D、注意;照管 2、素:银装素裹()素质教育()素不相识()衣着素净() A、颜色单纯;不艳丽 B、本色;白色 C、本来的;原有的 D、素来;向来 四、按要求写成语。(8分)

1、含有动物 名: 2、含有两对反义词 的: 3、给广告词“消毒”,恢复原貌。 例:消炎药广告词:快治人口——(脍炙人口) 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 摩托车广告词:骑乐无穷——()营养液广告词——口蜜腹健() 五、根据课内外阅读填空:(24分) 1、“我们爱你——()奏出的古曲,()谱写的新歌”中,“古曲”的含义是;“新歌”的含义是。(4分) 2、默写出《烟台的海》一文中描写冬天的海波浪汹涌的句 子: 。(4分) 3、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6分)

庐山瀑 布: 大草 原: 长 江: 4、一年之计,();十年之计,();终身之计,() 5、吾志所向(),愈挫愈勇() 6、开弓不放箭——() 7、()知马力,()见人心。 8、()异乡为异客,每逢()倍思亲。 六、修改病句:(8分) 1、电视机里传出雄壮有力的战士们的歌声。 2、他们都跑得很快,所以跑得相当轻松。 3、刘老师好几天都没来上课,他肯定是生毛病了。 4、有没有动脑筋,是考出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七、阅读与感悟。(10)分

(财务知识)网上宏观经济学模拟试卷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在下列空格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2.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和折旧 3.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4.如果MPS=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产出增加()。 A.20亿元 B. 60亿元C。180亿元D。200亿元 5.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6.假定货币供给量人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7.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LM陡峭而IS曲线平缓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平缓而IS垂直D.LM和IS一样平缓 8.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9.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所有工人为总体,则“工龄”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B、标志值 D、质量指标 2、在变量数列中,若标志值较小的组而权数大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A、近标志值较大的一组 B、接近标志值较小的一组 C、不受次数影响 D、仅受标志值的影响 3、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时,则() A、众数为零 B、众数就是那个最大的变量值 C、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 D、众数就是当中那一组的变量值

4、某企业产品产量增长30%,价格降低30%,则总产值() A、增长 B、不变 C、无法判断 D、下降 5、已知某厂甲产品的产量和生产成本与直线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当产量为1000件时,其生产总成本为3万元,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0.6万元,则成本总额对产品产量的回归方程为 ()(4分) A、Yc=6+0.24X B Yc=6000+24X C、Yc=24+6000X D、Yc=2400+6X 6、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情况下,如果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必须() A、增加两倍 B、增加到两倍 C、增加四倍 D、增加三倍 7、抽样误差的大小() A、即可避免,也可控制 B、既无法避免,也无法控制

C、可避免,但无法控制 D、无法避免,但可控制 8、如果时间数列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同,可以拟合() A、指数曲线 B、抛物线 C、直线 D、无法判断 9、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0.4%,固定构成工资指数增长15%,则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 A、96% B、126.96% C、101.56% D、125.4%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答案有选错的,该题无分;选择无错,但未选全的,每选对一个得 0.5分,共10分) 1、影响样本单位数的主要因素是 () A、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B、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 C、极限误差的大小 D、抽样方法和组织形式的不同

管理经济学模拟试卷B

模拟试卷B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1.下面哪种情况将导致供给的减少( D )。 A. 消费者收入的增加 B.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 C. 消费者收入的减少 D.生产成本的上升 2.销售收入及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为( C ) A.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一定增加 B.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一定减少 C.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D.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一定保持不变 3.导致需求量沿商品的需求曲线变动的现象发生的情况是( D ) A. 购买者的收入增加时 B.其它商品价格变化时 C. 购买者的偏好变化时 D.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 4.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量会( B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呈现波动状态 5.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的时候,边际产量曲线及( C )相交。 A.平均产量曲线 B.纵轴 C.横轴 D.总产量曲线 6. 在管理决策中,下列哪种成本是相关成本?( B ) A.会计成本 B.机会成本 C.历史成本 D.沉没成本 7.短期情况下,厂商倒闭点是( A ) A.P=A VC B.TR=TVC C.企业总损失等于TFC D.P>MC 8.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P=100-4Q,供给价格P=40+2Q,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应为( A )。 A.P=60,Q=10 B.P=10,Q=6 C.P=40,Q=6 D.P=20,Q=20 9.规模报酬递减是在( A )情况下发生的。 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D.上述都正确 10.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型是( C )。 A.假定一个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商一定跟着提高价格 B.说明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C.说明为什么均衡价格是刚性的 D.假定每个厂商认为其需求曲线在价格下降时比上升时更有弹性 11. 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20%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题

1.MULTIPLE CHOICE. Choose the one alternativ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or answers the question. (1 point each,40 points total)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parts of the business cycles? 1) _______ A) inflation and recession B) peak and potential GDP C) real GDP and potential GDP D) recession and expansion 2) Macroeconomic policy tools include 2) _______ A) unemployment policy and inflation policy. B) monetary policy and fiscal policy. C) monetary policy and unemployment policy. D) fiscal policy and unemployment policy. 3) Fiscal policy involves 3) _______ A) the use of interest rates to influence the level of GDP. B) the use of tax and money policies by government to influence the level of interest rates. C) the use of tax and spending policies by the government. D) decreasing the role of the Federal Reserve in the everyday life of the economy. 4) Fiscal policy might be used to increase long-term growth in real GDP by 4) _______ A) motivating an increase in investment. B) encouraging saving. C) reducing unemployment. D) Both answers A and B are correct. 5) When U.S. imports exceed U.S. exports, the United States experiences 5) _______ A) a decrease in potential GDP. B) a government budget deficit. C) inflation. D) an international deficit. 6) The largest component of income is 6) _______ A) proprietors' income. B) corporate profits. C) compensation of employees. D) net interest. 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ransfer payments is included in GDP? 7) _______ A) veteran's benefits B) welfare payments C) Social Security payments D) none of the above 8) Net domestic product equal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minus 8) _______ A) depreciation. B) net exports. C) inflation. D) investment. 9) U.S. investment is financed from 9) _______ A) private saving, government budget deficits and borrowing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宏观经济学》期末模拟试题(B卷)

2012-2013学年《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B卷)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的空白处。答案选错或未选者,此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A 有形产品 B 无形产品 C 既包括有形产品,又包括无形产品 D 不能确定 2. “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 一定是对的 B 一定是不对的 C 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D 以上全对 3.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

9. 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10.消费函数的斜率等于() A 平均消费倾向 B平均储蓄倾向 C 边际消费倾向 D 边际储蓄倾向 11. 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永久性失业 12.自然失业率() A 恒为零 B 依赖于价格水平 C 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 D 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13.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A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 14.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将使() A 中国商品相对便宜,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 B中国商品相对便宜,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 C 中国商品相对昂贵,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 D中国商品相对昂贵,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 15.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 通货膨胀率为零,经济加速增长 B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C 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 D 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率等于或超过通货膨胀率 16. 如果LM曲线保持不变而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则均衡利率和国民收入如何变化(A ) A. 下降、增加 B. 上升、增加 C. 下降、减少 D. 上升、减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