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煤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

煤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

煤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
煤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

煤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

中国矿权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2112305064.html,)发布时间:2012-2-14 12:54:18 本标准以中波科技合作项目"煤层冲击倾向性的研究"等成果及十几年来广泛应用为依据,参考了原煤炭工业部颁布的《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对MT/T 174-1987《煤层冲击倾向指数测定方法》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修改了煤的动态破坏时间、弹性能量指数的测定方法,补充了冲击能量指数的测定及煤层冲击倾向性分类。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代替MT/T 174-1987。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煤炭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淑坤、齐庆新、康立军。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及冲击倾向指数测定所采用的设备、仪器、试件、测定步骤和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冲击倾向性分类以及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加工成标准试件的煤的冲击倾向指数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MT 44-1987煤和岩石单向抗压强度及软化系数的测定方法

3 定义和符号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和符号。

3.1 煤层冲击倾向性bursting liability of coal

煤体所具有的积蓄变形能并产生冲击式破坏的性质。煤层冲击倾向性的强弱,可用一个指数或几个指数来衡量。冲击倾向性分强冲击倾向、弱冲击倾向、无冲击倾向。

3.2 动态破坏时间duration of dynamic fracture

煤试件在单轴压缩状态下,从极限强度到完全破坏所经历的时间,单位ms,用DT表示。

3.3 弹性能量指数elastic strain energy index

煤试件在单轴压缩状态下,当受力达到某一值时(破坏前)卸载,其弹性变形能与塑性变形能

(耗损变形能)之比,用WET表示。

3.4 冲击能量指数bursting energy index

煤试件在单轴压缩状态下,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中,峰值前积蓄的变形能与峰值后耗损的变形能之比,用KE表示。

4 煤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名称及分类指数

煤层冲击倾向性按煤的冲击倾向指数值的大小分3类,类别、名称及指数见表1。

6.4 含水状态试件制备后,放在底部有水的干燥器内1~2d,使试件保持一定湿度,但试件不得接触水面。

7 动态破坏时间测定

7.1 测定系统

图1给出了磁带记录仪记录动态破坏时间的测定系统,也可采用能满足测定精度、可实现动态破坏时间曲线记录的其它测定系统。

7.2 测定步骤

7.2.1 测定前核对试件分组、试件编号,检查加工精度并测量尺寸,对试件节理、裂隙、含水状态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描述,并填入附录B(提示的附录)的表格中。

7.2.2 开动材料试验机,使其处于可用状态。将载荷传感器、试件置于材料试验

1-下承压板;2-球形座;3-载荷传感器;4-试件;5-上承压板;

6-动态应变仪;7-磁带记录仪;8-记忆示波器;9-函数记录仪

图1 磁带记录仪测定系统

机下承压板的球形座上,并使三者轴线重合,见图1。调整球形座,使试件受力均匀。加压时应加保护罩。

7.2.3 按各仪器使用方法连接电路,进行预热、试与检查,使其处于工作状态。选择合适的记录速度、增益,保证在最低和最高载荷下信号不失真。

对于试验采用磁带记录仪的记录方法,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a)先启动磁带记录仪磁带,然后以0.5MPa/s~1.0MPa/s的速度对试件加载直至破坏,继续记录5s后停止磁带记录。

b)记录破坏载荷、带速、道数、放大倍率、磁带走码及测定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对破坏状态进行描述或摄影,分别填入附录B、附录C(提示的附录)的表格中。

C)磁带机倒带到初始带码,以记录时的带速、放大倍率回放载荷信号。用记忆示波器捕捉煤试件的动态破坏过程。在X-Y函数记录仪上绘出动态破坏时间曲线。标注试件编号、破坏载荷、时间标距等。

7.3 测定结果计算

7. 3.1 煤的动态破坏时间由动态破坏时间曲线来确定,见图2。确定方法可按附录A (提示的附录)进行。将动态破坏时间值填入附录B、附录C的表格中。

7. 3.2 每组试件的动态破坏时间(取整数)按式(2)计算:

(2)

式中DTs--平均动态破坏时间,ms;

DTi--第i个试件动态破坏时间,ms:

ED-破坏时间;CD-破坏过程;OC-加载过程

图2 煤的动态破坏时间曲线

n--每组试件个数。

注:DT、DTi、DTs的计算结果取整数。

8 弹性能量指数测定

8.1 测定系统

测定系统见图3。测定也可采用能够绘出加卸载曲线的其它仪器、仪表。

1-下承压板;2-球形座;3-载荷传感器;4-试件;5-上承压板;

6-位移传感器;7-磁力表架;8-X-Y函数记录仪;9-动态电阻应变仪

图3 弹性能量指数测定系统

8.2 测定步骤

8.2.1 测定前核对试件分组、试件编号、检查加工精度、测量尺寸。对试件节理、裂隙、含水状态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描述,并填入附录D(提示的附录)的表格中。

8.2.2 材料试验机度盘的选择按5.2a)执行。

8.2.3 任取3个试件,按MT 44煤和岩石单向抗压强度测定方法进行试验,测出煤的平均破坏载荷值,以此为参考值,估计用于测定弹性能量指数的试件的卸载值。

8.2.4 将载荷传感器和试件放在材料试验机下承压板的球形座上,并使三者的轴线重合,见图3。调整球形座,使试件受力均匀。

8.2.5 依次将载荷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同动态电阻应变仪、X-Y函数记录仪连接,见图3。接通仪器电源,预热、调试、检查,使之处于待机工作状态。

8.2.6 开动材料试验机,使上承压板与试件接触(但此时试件应未受力)。安装位移传感器,调整X-Y函数记录仪的零点,放下记录笔。然后,以0.5MPa/s~1.0MPa/s的速度对试件加载。当加载到平均破坏载荷的75%~85%时,以相同的速度卸载,卸载至平均破坏载荷的1%~5%,同时绘出载荷__变形曲线。然后继续对试件加载直至破坏,记下破坏载荷,描述破坏特征,填入附录D的表格中。

8.3 测定结果计算

8.3.1 测定结果检查:

测定结果应满足式(3):

0.7Pc≤Pc,≤0.9 Pc(3)

式中Pc--试件破坏载荷,k N;

Pc--卸载时载荷,k N。

当Pc,不满足上式时,该数据舍弃,然后补充试件数量,直至满足上式要求的试件数不少:

8.3.2 弹性能量指数计算:

8.3.2.1 单一试件弹性能量指数计算:

图4给出了弹性能量指数的计算示意图。

弹性能量指数按(4)式和(5)式计算:

(4)

图4 弹性能量指数计算图

ФSP=ФC-ФSE

(5)

式中WET--弹性能量指数;

ФSE--弹性应变能,其值为卸载曲线下的面积(见图4画斜线部分),cm2;

Фc--总应变能,其值为加载曲线下的面积,cm2;

ФSP--塑性应变能,其值为加载曲线和卸载曲线所包络的面积,cm2。

弹性应变能、总应变、塑性应变能可用求积仪求出,也可用其它方法求出。

8.3.2.2 每组试件平均弹性能量指数计算:

对于一组试件,其平均弹性能量指数按式(6)计算:

(6)

式中WETS--弹性能量指数平均值;

WETi--第i个试件弹性能量指数;

n--试件个数&

注:WET、WETS、WETi计算结果取一位小数。

9 冲击能量指数测定

9.1 测定系统

冲击能量指数测定采用电液伺服试验机或刚性试验机进行。图5、图6给山了两种试验系统实例。

9.2 测定步骤

1-上承压板;2-试件;3-球形座;4-垫块;5-下承压板;

6-磁力表架;7-位移传感器;8-控制柜;9-X-Y函数仪

图5 电液伺服试验机应力应变全程曲线测定系统

1-上承压板;2-刚性柱;3-磁性表座;4-位移传感器;5-试件;6-载荷传感器;

7-球形座;8-下承压板;9-动态电阻应变仪;10-X-Y函数记录仪

图6 刚柱式刚性试验机应力应变全程曲线测定系统

9.2.1 按7.2.1的规定,描述内容,并填入附录E(提示的附录)的表格中。

9.2.2 度盘选择按5.2a)执行。

9.2.3 电液伺服试验机的应变速率范围一般为0.5×10-5~1.0×10-5mm/s,试验时根据试件的力学特性和试验机类型选择适应的变形速率。

9.2.4 采用电液伺服试验机的测定步骤如下:

a)将试件置于试验机的下承压板中心,调整球形座,使试件受力均匀。

b)开动试验机,使试件与上承压板接触便停机。此时,载荷显示器有少许的载荷指示,这时将位移传感器安在上、下承压板之间,位移信号输出端接入X-Y函数记录仪的位移端子上。调整、检查函数记录仪,使之处于工作状态。

c)调整、检查试验机各旋钮,使之处于正确的工作位置。放下记录笔,开动试验机,按给定的变形速率对试件加载至极限载荷之时,可适当调整应变速率直至残余强度之后任意一点停机,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绘出。将破坏载荷、破坏状态描述填入附录E的表格中。

9.2.5 刚性试验机的试验方法由类型而定,按9.2.4步骤进行。

9.3 测定结果计算

9.3.1 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特性:

两类典型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如图7所示。以过峰值C点的垂线CQ为分界,峰值后曲线位于CQ右侧为、I类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位于CQ左侧为Ⅱ类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具有Ⅱ类曲线的煤属强冲击倾向,毋需计算冲击能量指数。具有I类曲线的煤试件计算冲击能量指数。

图7 两类典型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

9.3.2 单一试件冲击能量指数:

图8给出冲击能量指数计算示意图。

冲击能量指数按式(7)计算:

(7)

式中As--峰值前积聚的变形能;

图8 冲击能量指数计算示意图

Ax--峰值后耗损变形能;

KE--冲击能量指数。

注:

1. As的值等于0C曲线下的面积,Ax的值等于CD曲线下的面积。As 、Ax的值可用求积仪求出,或用其它方法求出。

2.D为残余强度的初始点,D点的确定方法是:做0C曲线的切线交ε轴于E,截取QF=QE,过F点做ε轴的垂线与峰后曲线的交点即是D。

9.3.3 每组试件平均冲击能量指数:

对于一组试件,其平均冲击能量指数按式(8)计算:

(8)

式中KES--冲击能量指数平均值;

KEi--第i个试件冲击能量指数;

n--试件个数.

注:KE、KES、KEi的计算结果取2位小数。

附录 A

(标准的附录)

煤的动态破坏时间的整理方法

A1 煤的动态破坏时间的整理方法

煤的冲击倾向性的强弱,采用综合分析的整理方法。图A1图A2图A3给出了动态破坏时间典型曲线。

A1.1 对于抗压强度较高、完整性好的煤样,煤的动态破坏时间典型曲线如图A1所示,其中DT 值为试件从极限载荷至完全失去承载能力时所经历的时间。

A1.2 对于脆性较高、裂隙发育的煤,动态破坏时间曲线出现一个以上的台阶。台阶基本分两种情况(图A2),一种情况为台阶处载荷值呈增加趋势(图A2a),DT值为载荷呈明显下降的拐点起至载荷为零时所经历的时间:另一种情况为曲线近似水平(图A2b),DT值根据经验可取降荷率为15%~20%之间台阶处起至载荷降为零时所经历的时间。降荷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η——降荷率;

P c——极限载荷,kN;

P′——台阶最高点载荷值,kN。

A1.3 对于抗压强度一般的煤,其动态破坏时间曲线也可能出现多个台阶或台阶不明显的斜线,但试件承载能力总是趋于下降(图A3),DT值由图A3直接确定。

P c——试件破坏载荷,kN;DT——煤的动态破坏时间,ms。

附录B

(提示的附录)

煤的动态破坏时间测定记录表

送样单位:采样地点:测定日期:

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及治理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602 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及治理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及治理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朱仙庄煤矿位于宿县矿区宿东向斜的北部,设计年产量120万t,1983年投产。主要可采煤层为10煤层(平均厚度2.3m),8煤层(平均厚度9.98m)和7煤层(厚度1.5m)。煤层间距分别是75m和20m,倾角12°~40°;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矿井南翼8层煤曾经发生过瓦斯动力现象;矿井地压大;煤尘有爆炸危险,爆炸指数在31.4%~50.81%之间;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发火期在3个月左右,为一级自然发火矿井。从1986年至1998年共发生过18次自然发火事故,不仅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危及职工人身安全,而且打乱了矿井的正常生产秩序。特别是1997年“2.10”事故,造成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通风区长等8人遇难,教训十分惨痛。为此,朱仙庄煤矿痛定思痛,认真地吸取了教训,总结了经验,强化了安全管理。实现了近2年无自然发火事故。 1 朱仙庄矿煤层自然发火情况及特点 1.1 煤层自然发火的特点 朱仙庄煤矿自1986年至1998年12a间先后共发生

煤及其顶、底板冲击倾向性

目录 1 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鉴定依据与内容 (1) 2.1 鉴定依据 (1) 2.2 鉴定内容 (1) 3 采样与试样加工 (2) 3.1 采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试样加工 (2) 4 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 (2) 4.1 试验设备与仪器 (2) 4.2 煤岩冲击倾向性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3) 4.2.1煤的冲击倾向性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3) 4.2.2顶板岩层的冲击倾向性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4) 4.3 试验结果 (5) 4.3.1 煤样的物理、力学性质 (5) 4.3.2 岩样的物理、力学性质 (6) 4.3.3 煤层冲击倾向性鉴定 (9) 4.3.4 顶板冲击倾向性鉴定结果 (11) 4.3.5 底板冲击倾向性鉴定结果 (12) 5 结论与建议 (12) 5.1结论 (12) 5.2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鉴定依据与内容 2.1 鉴定依据 本次试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和《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开展,具体包括: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3561.1-2009 《采样一般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3561.3-2009 《煤和岩石块体密度测试方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3561.6-2009 《煤和岩石含水率测定方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3561.7-2009 《单轴抗压强度测定及软化系数计算方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3561.8-2009 《煤和岩石变形参数测定方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3561.10-2010 《煤和岩石抗拉强度测定方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3561.11-2010 《煤和岩石抗剪强度测定方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5217.1-2010 《顶板岩层冲击倾向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5217.2-2010 《煤的冲击倾向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 (10)东大煤矿相关地质资料。 (11)检测合同。 2.2 鉴定内容 此次煤及其顶、底板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冲击倾向性鉴定项目如下: (1)煤的物理、力学性质 分别测试煤样的视密度、含水率、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

煤层号

采矿证指定的开采煤层为8,9,10,16#煤层;划定矿区范围内可采煤层为8,9,10号煤层,从表4—1可以看出,可采煤层中:9号煤层可采为9—2号煤层,16号煤层中可采为16—2号煤层,因此本核实报告只对上述4个煤层进行叙述。 二。指定开采煤层分述 1,8号煤层 赋存于下二叠统P1SX1地层上部,,煤层厚度0.90—1.97米,平均厚度1.49米,区域属主要开采煤层,煤矿范围属全区可采煤层。 三。煤层 一,含煤性 该区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共含煤20层,自上而下编为1—19号。上石炭统太原组第一岩段含14,15,16,17,18,19号煤层,称丙煤组,14号煤层为薄煤层或煤线,只个别点可采,16号煤层全区发育,为主要可采煤层,15,17—1号煤层属局部可采煤层,18号煤层为薄煤层,局部沉积。第二岩段含11,12,13号煤层,下二叠统山西组第一段含7,8,9—1,9—2,10号煤层,称乙煤组,其中7号煤层为薄煤层及煤线,局部沉积,9—2,10号煤层全区较发育,为全区主要开采煤层,8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第二岩段含5,6号煤层,第三,四岩段含2,3,4号煤层,称甲煤组,为薄煤层或煤线,仅个别点可采。

含煤地层平均总厚171.83米,平均煤层总厚15.01米,含煤系数8.7%,煤层结构属复杂至简单。 煤矿范围内含煤14层,煤层厚度,可采情况,煤层间距见表4—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点号X坐标Y坐标 1 1,4382820.00 36408000.00 2,4382820.00 36407000.00 3,4383200.00 36407000.00 4,4383200.00 36407460.00 5,4383675.00 36407450.00 6,4383610.00 36406657.00 7, 4384720.00 36406610.00 8, 4384550.00 36407325.00 9, 4384165.00 36407370.00 10, 4383320.00 36408000.00 剔除16号煤层面积 1,4383200.00 36407460.00 2,4383200.00 36407000.00 3,4382820.00 36407000.00

煤层按倾角分类

煤层按倾角分类: 近水平煤层< 8 缓(倾)斜煤层 8 ~ 25 中(倾)斜煤层 25 ~ 45 急(倾)斜煤层> 45 按厚度分类: 薄煤层< 1.3m 中厚煤层~ 3.5m 厚煤层> 3.5m 稳定性分类: 稳定煤层 较稳定煤层 不稳定煤层 极不稳定煤层 评价煤质的常用指标:水分( W )、灰分( A )、挥发分( V )和固定碳( FC )、发热量( Q )、胶质层厚度( Y )、粘结指数()、含矸率。 中国煤的分类。 工业储量,可采储量,远景储量,设计损失煤量的概念。 A 、 B 、 C 、 D 级储量,煤炭储量分类表。钻孔柱状图,地质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常用的采掘工程图。 2. 煤田的划分 煤田、井田的概念。煤田划分为井田的原则及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井田储量、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以及三者之间关系: 我国各类矿井服务年限的要求。储量备用系数 K 的含义及取值。井型的概念。 井型分类。 大型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120 、 150 、 180 、 240 、 300 、 400 、 500 万 t/a 及 500 万 t/a 以上的矿井; 300 万 t/a 以上的矿井为特大型矿井。 中型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45 、 60 、 90 万 t/a 。 小型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9 、 15 、 21 、 30 万 t/a 。 3. 井田内的再划分 常用井巷名称及含义。阶段、水平、开采水平的概念。 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阶段内再划分:采区式和带区式划分。采区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的确定。阶段再划分为带区的条件。采区和带区的开采顺序。 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排水系统。 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的概念及范围。 4. 井田开拓 井田开拓及开拓方式的概念。开拓方式按井筒形式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 立井开拓:立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的巷道布置及主要生产系统。立井单水平分带式开拓的巷道布置及主要生产系统,分带式开拓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斜井开拓:斜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的巷道布置及主要生产系统。斜井井筒的布置及适用条件,底板穿层斜井和顶板穿层斜井。 平硐开拓:平硐的形式:走向平硐和垂直走向平硐。两者的适用条件。 三种开拓方式比较和综合开拓。 5. 井田开拓中几个问题分析 上、下山开采的概念。上、下山开采在掘进方面、运输方面、排水方面通风方面的不同特点及其优缺点。下山开采的适用条件。 水平高度的概念。影响开采水平高度的主要因素。开采水平高度的确定。 开采水平大巷包括阶段运输大巷和阶段回风大巷。根据煤层数目和间距不同,阶段运输大巷有分煤层运输大巷、分组集中运输大巷及集中运输大巷。各种大巷布置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井筒位置确定原则。

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和标志性气体测定实验指导书

各位同学: 由于今年上半年矿井火灾防治的两个实验报告没有交,现在学校参加教育部评估,所有同学都必须补上实验报告,在2013-9-18(星期三)中午之前交上来!事关教育部评估,请大家认真仔细撰写实验报告,出现问题个人负责! 实验日期:第三周星期一为2013年3月11日,其它时间大家往后推,查日期! 课程名称实验名称实验 类别实验 类型 实验 要求 学生 层次 任课 教师 准备教师指导教师班级实验 人数 每组 人数 实验 学时 数 实验时间地点 周 次 星 期 节次 矿井火灾防治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3 3 1 3 姚建王轶波姚建、王轶波安全 B101-2 42 8 2 3 一1-2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3 3 1 3 姚建陈绍杰姚建、陈绍杰安全 B102-3 42 8 2 3 四1-2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层自燃的标志性气体检测 3 3 1 3 姚建王轶波姚建、王轶波安全 B101-2 42 8 2 5 一1-2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层自燃的标志性气体检测 3 3 1 3 姚建陈绍杰姚建、陈绍杰安全 B102-3 42 8 2 5 四1-2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3 3 1 3 姚建王轶波姚建、王轶波安全B104 29 8 2 3 一3-4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3 3 1 3 姚建陈绍杰姚建、陈绍杰安全B105 27 8 2 3 二1-2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层自燃的标志性气体检测 3 3 1 3 姚建王轶波姚建、王轶波安全B104 29 8 2 5 一3-4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层自燃的标志性气体检测 3 3 1 3 姚建陈绍杰姚建、陈绍杰安全B105 27 8 2 5 二1-2 安科楼218

采矿专业笔试题考试题库

采矿专业笔试题 一.填空题 1.<试题编码0274>ZY5600/20/35中Z的意思是支架、Y的意思是掩护式20的意思是___。 标准答案:最小支护高度为2000mm 2.<试题编码0283>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完成___、___的工序,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完成工作面的___工序,液压支架用于___工序。 标准答案:破煤,装煤,运输,支护 3.<试题编码0174>近水平煤层煤层倾角小于8°;缓倾斜煤层倾角在___之间;倾斜煤层倾角在___之间;急倾斜煤层倾角大于___。 标准答案:8-25°,25-45°,45° 4.<试题编码0170>采区回采率:薄煤层不小于___%;中厚煤层不小于___%;厚煤层不小于___%。标准答案:85,80,75 5.<试题编码0172>起吊设备时,必须有专人检查起吊___,发现有断丝时禁止使用,起吊钢丝绳的破断力要大于设备重量的___倍。 标准答案:工具和绳索,5 6.<试题编码0288>国家和煤矿的基本安全生产方针是___。 标准答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7.<试题编码0180>采煤工作面必须有两个___,一个通向进风巷道,一个通向回风巷道,巷道高度综采工作面不得低于正常___,且支护良好。 标准答案:安全出口,1.8m 8.<试题编码0281>基本顶初次垮落前的初次失稳或工作面矿压显现加剧的现象称为___;基本顶周期垮落前的工作面矿压呈现加剧现象叫___;两次周期来压之间的距离称为___。 标准答案:老顶初次来压 ,周期来压 ,周期来压步距 9.<试题编码0273>探放水的原则是___。 标准答案: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10.<试题编码0173>生产矿井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___内改变巷道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供风量不得低于正常供风量的___。 标准答案:10min,40% 11.<试题编码0177>当采高超过3m时或片帮严重时,液压支架___,并___,防止片帮伤人。 标准答案:必须有护帮板,及时使用 12.<试题编码0175>掘进工作面炮眼布置按其用途和位置可分为:___、___和___三类。

第三章 含煤地层与煤层

第三章含煤地层与煤层 第一节含煤地层 我省的聚煤时期有四期:一是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包括石炭世本溪组、早二叠世太原组、山西组及石盒子组下部地层);二是早中侏罗世淄博群的坊子组;三是古近纪的五图群和新近纪临朐群的山旺组;四是零星分布的第四纪泥炭层。现对各时期含煤地层岩石特征和分布规律分述如下: 一、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 图3.1.1 山东省石炭系—三叠系露头分布及地层区划图(采用山东岩石地层) 1.月门沟群;2.石盒子组;3.石千峰组;4.二马营组;5.重要断层;6.二级、三级地层分区界线;7.鲁西地层分区; 8.济南—淄博地层小区;9.济宁—临沂地层小区;10.华北平原地层分区;11.鲁东地层分区我省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在沂沭断裂带以西普遍分布,沂沭断裂带中,仅

有零星分布(如莒县)(图3.1.1),断裂带以东未见古生代地层发育。在鲁西,无论是鲁中隆起区,还是鲁西南坳陷区、鲁西北坳陷区,石炭二叠系均广泛分布,只是后期由于受历次构造运动抬升,而剥蚀作用的强度不一,各地石炭二叠系的保留厚度有很大差别。其中除淄博、章丘等煤田保留较全外,其它大部分煤田,石盒子组中、上部地层及石千峰群多被剥蚀,石盒子组以下含煤地层,一般都有所保留。在鲁西北地区,在聊考及齐广断层的作用下,新生界喜山期盖层下陷幅度很大,石炭二叠系埋藏较深,剥蚀和保存的情况还不甚清楚,据胜利油田的钻孔资料分析,在凹陷的某些地区,可能有晚二叠世晚期的地层保留(图3.1.2)。 b) (一)石炭纪含煤地层-本溪组(C y 我省的石炭系与华北其它地区一样,缺失下石炭世地层,只发育上石炭世本溪组。主要是一套陆表海碳酸盐台地与泻湖、堡岛体系相交替的含煤沉积建造。沉积厚度差别较大,一般总厚 8~60m。在鲁西广泛分布,多被上覆地层所掩盖,仅有淄博、新汶等地有出露。现叙述如下: 主要由紫色、黄绿色泥岩、页岩为主,夹铝质页岩、铝土矿,底部常具不规则铁矿层,上部偶夹黄灰色砂岩,局部含薄煤层。以奥陶系古风化界面为界,与马家沟组平行不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同时由于该古风化的剥蚀面凹凸不平,致使本组沉积厚度各地变化较大,有时即使在同一煤田,其厚度也同样不稳定,一般厚为8~60m。沂沭断裂带以西的本溪组厚度自西向东和向东北、东南有增厚之趋势。而且本组底部普遍发育有紫色铁质泥岩(山西式铁矿层)、黄灰-灰白色铝土质泥岩、高岭石粘土岩,及青灰-灰白色铝土岩(G层铝土岩),将这段铁铝岩系称湖田段。局部地区(枣庄、新汶、沾化一带)湖田段之上的碎屑岩变薄或尖灭,湖田段即相当于本溪组,自南向北时代由老至新。与下伏马家沟组平行不整合接触,顶以太原组最底部一层稳定分布的灰岩(草埠沟灰岩或徐家庄灰岩)之底为界与之整合接触。常见植物化石有:Linopteris brong- niartii,Neuropteris gigantea,Bergeria等。属晚石炭世。 主要矿产有铝土矿、硬质耐火粘土矿、G层铝土岩中伴生镓元素。 (二)二叠纪含煤地层 我省的二叠纪含煤地层有早二叠世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中下部地层。

煤自燃倾向性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5分) 1.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在常温下氧化能力的内在属性。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 1.煤的吸氧量的测定(以一路为例): 答:(1)实管:开一路,闭其他三路,六通阀置于脱附位置,测氮气流量为30±0.5㎝3/min氧气流量为20±0.5㎝3/min,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 同时按启动,大约3min后,按结束。记下A实值。 (2)空管: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取下样品管,吹净煤灰及玻璃棉后,放回原处,同时将六通阀置于脱附位置,测定氮气和氧气的流速,此时 的流速应与测定实管时的流速相近。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吸附5min 后进行脱附、启动、结束等操作,记下A空值。 三. 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 1.煤自燃倾向性测定平行实验误差及分类。 四.问答题(共10分) 1.仪器使用前后注意的事项 答:(1)开机时必须先通载气后通电,停机时应先停电10分钟后,再关闭载气,氧气可在断开电源的同时关闭。 (2)仪器在启动状态下,操作过程中,气路中无样品管时必须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 五.计算题(共15分) 1.有一粒度<0.1mm(0.15—0.1mm的占70%)的煤样,St..a d=1.60%,Vdaf=30.00%两次平行测得吸氧量分别为0.71cm3/g .干煤,0.69cm3/g .干煤, (1).试计算此煤样的吸氧量,(2).判定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燃等级。 解:平均吸氧量=(0.71+0.69)/2=0.70(cm3/g .干煤) (1)此煤样的吸氧量为0.70cm3/g .干煤 (2)此煤样的自燃倾向性为自燃 自燃等级为II级

一.名词解释:(共5分) 1.煤的吸氧量:煤在常温常压下,每克干煤吸附流态氧的量。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 1.煤自燃倾向性测定平行实验误差及分类。 三. 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 1.煤的吸氧量的测定(以一路为例): 答:(1)实管:开一路,闭其他三路,六通阀置于脱附位置,测氮气流量为30±0.5㎝3/min氧气流量为20±0.5㎝3/min,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 同时按启动,大约3min后,按结束。记下A实值。 (2)空管: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取下样品管,吹净煤灰及玻璃棉后,放回原处,同时将六通阀置于脱附位置,测定氮气和氧气的流速,此时 的流速应与测定实管时的流速相近。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吸附5min 后进行脱附、启动、结束等操作,记下A空值。 四.问答题(共10分) 1.检验过程的注意事项 (1)仪器在启动状态下,操作过程中,气路中无样品管时必须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 (2)测定时六通阀的切换时间与峰结束时间也要保持一致。 五.计算题(共15分) 1.有一粒度<0.1mm(0.15—0.1mm的占70%)的煤样,St..a d=1.20%,Vdaf=33.64%两次平行测得吸氧量分别为0.56cm3/g .干煤,0.60cm3/g 干 煤,(1).试计算此煤样的吸氧量,(2).判定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燃等级。 解:平均吸氧量=(0.56+0.60)/2=0.58(cm3/g .干煤) (1)此煤样的吸氧量为0.58cm3/g .干煤 (2)此煤样的自燃倾向性为自燃 自燃等级为II级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质指标的分级

中国煤炭分类(2008-06-19 10:04:30) 中国煤炭分类: 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 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 在于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当按b值划分的煤类与按Y值划分的煤类有矛盾时,则以Y值确定的煤类为准。因而在确定新分类的强粘结性煤的牌号时,可只测Y值而暂不测b值。 (中国煤煤分类国家标准表)

实验一----煤自燃倾向性测定

实验一煤自燃倾向性测定 实验目的: 1、了解ZRJ-1型煤自燃倾向性测定仪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构造; 2、掌握利用ZRJ-1型煤自燃倾向性测定仪测定煤在常温常压下对 流态氧的吸附特性的步骤和方法。 实验器材:ZRJ-1型煤自燃倾向性测定仪、煤样、氧气瓶、氮气瓶、皂膜流量计 实验步骤: 一、仪器常数测定 1、准备工作 (1)样品管的连接 将四支已标定体积的空样品管,分别连接1、2、3、4气路,并检查有无漏气。 (2)供气及供电 打开氮气和氧气钢瓶,给定压力0.4Mpa。 测流速:用皂膜流量计分别测定载气氮和吸附气氧的流速。将六通阀置于脱附位置,分别打开各路的切换开关,依次测定载气氮和吸附气氧的流速,N2:30±0.5㎝3/min, O2:20±0.5㎝3/min。 供电:打开主机、打印机电源开关,相应指示灯亮 (3)选择测定条件 设定【柱箱温度】30℃,【衰减】1,先选择【热导温度】80℃,【桥温】70℃,待温度稳定后,按【启动】键,走基线。

调基线:打开任一路切换开关,其他三路置于关闭状态,用面板上“调零旋钮”依次将各路基线调至一定位置,半小时内基线漂移应不大于0.3mv,按【停止】键停止走基线。 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同时启动秒表计时,吸附五分钟后,将六通阀置于脱附位置,同时按【启动】键,打印机绘制谱图及打印脱附峰面积。 2、测定步骤 (1)扣除气路中的死体积 准备工作就绪后,打开第一路开关阀,其他三路关闭。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吸附5分钟,关闭第一路,打开另一路,同时将六通阀置于脱附位置,按【启动】键,绘制色谱峰和打印峰面积。此峰面积为仪器气路中死体积相应的峰面积,其数值仅于操作条件有关,不参与仪器常数的计算,不必记录。 (2)样品管相应峰面积测定 打印结束后,立即关闭打开的第二路,打开第一路。再次按【启动】键,绘制色谱峰和打印峰面积。此峰面积为相应样品管的峰面积值,是仪器常数计算的依据。 按此方法重复测定5~10次,得到第一路与第二路相关的测定值,以同样的方法测定第一路和第三路、第四路相关的测定值,计算相应的平均值后求的第一路的仪器常数。其他各路仪器常数的测定方法按同样的操作进行。 (3)设定仪器常数计算的有关参数,直接得到仪器常数的测定

3煤层及其顶(冲击倾向性鉴定)

汶上义桥煤矿3煤层及其顶、底板 冲击倾向性鉴定 试验报告 煤科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岩石力学实验室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2012年10月8日

委托单位:汶上义桥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名称:汶上义桥煤矿3煤层及其顶、底板冲击倾向性鉴定 试验标准:《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MT44-87、MT45-87、MT47-87、MT173-87 、GB/T 25217.1-2010 、GB/T 25217.2-2010等 试验设备:德国WPM1000kN的万能试验机等 试验人员:邢润娥,陈庆钊 数据处理:杨磊 报告编写:杨磊 审核:潘俊锋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岩石力学实验室 二〇一二年十月八日

目录 1矿井概况 (1) 2采样 (1) 3试验项目 (2) 3.1 煤样的物理力学性质 (2) 3.1.1 煤样的物理性质 (2) 3.1.2 煤样的力学性质 (3) 3.2 岩样的物理力学性质 (3) 3.2.1 岩样的物理性质 (3) 3.2.2 岩样的力学性质 (3) 3.3 煤的冲击倾向性鉴定 (3) 3.4 顶、底板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 (3) 4试件加工与试验 (5) 4.1 试件加工 (5) 4.2 试件数量 (5) 4.3 试验 (5) 4.3.1 试验设备与仪器 (5) 4.3.2 试验方法 (5) 5试验结果 (7) 5.1 煤层试样物理力学性质 (7) 5.1.1 煤层试样的物理性质 (7) 5.1.2 煤层试样的力学性质 (7) 5.2 煤层围岩试样物理力学性质 (8) 5.2.1 煤层围岩试样的物理性质 (8) 5.2.2 煤层围岩试样的力学性质 (9) 5.3 煤层冲击倾向性鉴定 (12) 5.4 顶、底板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 (14) 5.4.1 3号煤顶板冲击倾向性鉴定结果 (14) 5.4.2 3号煤底板冲击倾向性鉴定结果 (14)

煤层最低开采厚度及回采率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17号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及有关规定,我委对《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办法》(煤炭工业部令〔1998〕第5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现予发布,自2013年1月9日起施行。 主任张平 2012年12月9日

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炭生产的煤矿企业。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执行煤炭开采相关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达到本规定要求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生产煤矿回采率负第一责任人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第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负责全国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煤矿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采区设计回采率不得低于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回采率标准 第七条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确定应当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原则,煤矿企业必须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第八条煤矿企业必须开采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层。可采煤层的标准如下表: 区实际情况制定。 第九条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采煤层,经具有相关资质单位论证并报请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不采或者暂时不采: (一)具有重大灾害威胁的(水、火、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 (二)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岩浆侵蚀破坏严重、不稳定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的孤立块段,开采其他煤层又不会造成破坏的; (三)受其他煤矿、煤层开采影响,无法安全开采或者开采极为困难的。

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防冲击地压试题

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防冲击地压试题 判断题 1、进入严重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人员必须采取特殊的个体防护措施。(√) 2、开拓巷道可以布置在严重冲击地压煤层中,永久硐室不得布置在冲击地压煤层中。(×) 3、在无冲击地压煤层中的三面或者四面被采空区所包围的区域开采和回收煤柱时,必须制定专项防冲措施。(√) 4、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高瓦斯、突出煤层的矿井,应当根据本矿井条件,制定专门技术措施。(√) 5、冲击地压矿井应当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采掘部署、开采顺序、采煤工艺及开采保护层等区域防冲措施。(√) 6、冲击地压危险工作面实施解危措施后,必须进行效果检验,确认检验结果大于临界值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 7、采取综合防冲措施后不能消除冲击地压灾害的矿井,不得进行采掘作业。(√) 8、必须建立区域与局部相结合的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制度。应当根据现场实际考察资料和积累的数据确定冲击危险性预警临界指标。(√)填空题 1、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的煤层,或者经鉴定煤层(或者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2、开采具有冲击倾向性的煤层,必须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 3、新建矿井和冲击地压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新煤层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必须编制防冲设计。 4、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在应力集中区内不得布置2个工作面同时进行采掘作业。2个掘进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时,采煤工作面与掘进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小于350m时,2个采煤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小于500m时,必须停止其中一个工作面。相邻矿井、相邻采区之间应当避免开采相互影响。 5、采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支架(柱)应当有足够的支护强度,采空区中所有支柱必须回净。 6、应当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初次来压、周期来压、采空区“见方”等期间的防冲措施。 7、开采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急倾斜、特厚等煤层时,应当制定专项防冲措施,并由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8、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必须进行日常监测。判定有冲击地压危险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报告矿调度室。在实施解危措施、确认危险解除后方可恢复正常作业。 9、冲击地压煤层掘进工作面临近大型地质构造、采空区、其他应力集中区时,必须制定专项措施。 10、停采3天及以上的采煤工作面恢复生产前,应当评估冲击地压危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多选题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ABCD )

新版《煤矿安全规程)自查报告(2016.9.12区局)

山东省朝阳矿业有限公司 新版《煤矿安全规程》落实整改自查报告 根据枣庄市煤炭局《关于开展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对标整改情况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枣煤传【2016】74号)及市中区煤炭局《关于转发市煤炭局关于开展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对标整改情况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的通知》(市中煤传【2016】5号文件)要求,结合矿井实际及新版《煤矿安全规程》重要变动条文专项检查表,矿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照检查表逐项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则部分 (一)第四条: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各级负责人、各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管理、投入、奖惩、技术措施审批、培训、办公会议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事故报告与责任追究制度等。煤矿必须制定本单位的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 完成情况: 1、矿建立健全了各级负责人、各部门、各岗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2、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投入、培训制度,事故隐患治理、报告制度,事故报告与责任追究制度等。 3、建立健全了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管理、投入、奖惩、技术措施审批、培训、办公会议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事故报告与责任追究制度等。 4、结合矿井生产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单位的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 (二)第五条:煤矿企业必须设置专门机构负责煤矿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人员及装备。 完成情况:设置了专门机构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并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人员及装备。 (三)第七条:对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防范措施、事故应急措施、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等,煤矿企业应当履行告知义务,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并提出建议。

7煤层地质情况

7煤层地质情况 是区内主要的可采煤层,也是辅助标志层(B 辅);位于煤系的上部,上距5-3煤层底界10.5~29.0m ,平均21.63m ;下距10煤层顶界5.5~20.5m ,平均10.79m 。 该煤层见煤点共63点,煤层总厚1.00~3.43m,平均2.33m ,一般2.00~2.60m ;大于1.30m 占90%;大于2.00m 者占68%;大于2.00m 者分布于井田东西两区域。有益厚度1.00~3.06m ,平均2.20m 。可采性指数为100%、煤层的变异系数为23.7%,属稳定型煤层(表3-10)。 表3-10 7煤层厚度稳定性评价表 7煤层为简单至较简单结构,含矸石者占41%,含矸1~2层,绝大多数含矸1层,一般位于煤层中部,矸石者总厚0.07~0.89m ,平均0.30m ;含矸点主要横向分布在井田中部,见图4.2.5~3;据本次勘探统计岩性为泥岩,偶见粘土岩。 该煤层的直接顶板以粉砂质泥岩为主,其次是泥质粉砂岩、泥岩,少数为粉砂岩、细砂岩;未见伪顶。直接底板以泥质粉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其次是细砂岩,少数点见粉砂岩;偶见伪顶,岩性为泥岩。 综上所述,7煤层层位稳定,全区发育,属全区可采的稳定型中厚煤层。控制程度高(表3-11),煤层对比可靠,煤层厚薄区域划分较清楚,该煤层与1、3煤层同属本井田最主要可采煤层。 表3-11 7煤层控制程度表(以总厚度统计) 7煤层瓦斯 可燃物瓦斯含量为7.00~21.11ml/g ,平均12.97ml/g ;煤的瓦斯含量为5.25~16.12ml/g ,平均9.45ml/g ;瓦斯成分:CH 4为67.98~98.39%、平均91.09%;C 02~ C 0 8为0.35~2.48%、平均1.01%;CO 2为0.16~1.92%、平均1.14%;N 2平均2.44%。

煤自燃倾向性测定方法

目录 煤的自燃倾向性是矿井防灭火工作的基础,为此我国《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所有煤矿都要对开采煤层的自燃倾向性作出鉴定。进行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是一项系统、复杂、严谨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对煤的自燃倾向性的测定工作进行规范和细化,因此编制了煤自燃倾向性测定方法的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将介绍测定工作的仪器、测定方法、测定结果的整理分析等内容,以供测定人员学习和参考。使测定人员对测定工作有较全面和系统地了解,顺利地完成测定工作。 2009年8月8日 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煤自燃倾向性测定目的 (1) 4 煤自燃倾向性测定方法 (1) 4.1 仪器设备及用具 (1) 4.2 煤样的制备与管理 (1) 4.3 测定步骤 (2) 5 煤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及分类指标 (2) 5.1 煤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 (2) 5.2 煤自燃倾向性分类指标 (2) 附录: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4)

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方法、分类指标及分类等级。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 GB/T 20104-2006 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 GB/T 212-2008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4-2007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 217-2008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GB 474-2008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 482-2008 煤层煤样采取方法 3 煤自燃倾向性测定目的 煤的自燃倾向性是矿井防灭火工作的基础,为此我国《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所有煤矿都要对开采煤层的自燃倾向性作出鉴定。 4 煤自燃倾向性测定方法 4.1 仪器设备及用具 煤自燃性测定仪、精度0.0001g的分析天平、煤样粉碎机、标准分样筛(孔径0.10、0.15mm各一个),专用样品管、氮气及氧气钢瓶。 4.2 煤样的制备与管理 (1)煤样水分影响进一步粉碎时,自然干燥后将全部煤样破碎至10mm以下,用堆锥四分法缩分至100~150 g,用于制备分析用煤样,其余煤样按原包装密封后封存作为存查煤样。 (2)煤样粉碎时,必须使100~150g分析用煤样全部粉碎至0.15m m以下,并要求0.10mm~0. 15mm的粒度应占70%以上。 (3)粉碎后的煤样在广口瓶内密封保存,并在30d内完成各项测定。

如何根据煤层的厚度确定工作面的长度和走向

1、如何根据煤层的厚度确定工作面的长度和走向? 答:放顶煤条件下,工作面走向一般为1000~2000m,工作面长度一般为100~200m。 2、放顶煤条件下,如何根据顶板性质布置巷道(不同用途的巷道位置、数量)?答:放顶煤条件下,一般煤层厚、储量较大,工作面走向较长,回采工作面相应的服务时间也较长。该条件下,确定矿井开拓方式(不同用途的巷道位置、数量)必须要考虑顶板的性质。通常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回采巷道布置在煤层中(跟煤层底板);顶板岩性较差、矿山压力较大时,要增大巷道的支护强度,同时工作面回采期间,要加强巷道的维护。 3、放顶煤如何软化煤层? 答:对煤层注水。 4、放顶煤条件下,怎样在煤体中进行瓦斯抽放? 答:从瓦斯抽放时间上讲,采用采前预抽(2~3年)、边采边抽、采空区抽放;从位置上讲,采用高位抽放、本煤层抽放、相邻煤层抽放;从措施上讲,采用开采解放层、区域性抽放、局部性抽放。 5、放顶煤条件下,如何进行通风、瓦斯管理? 答:放顶煤条件下,工作面需要风量大、瓦斯涌出量高。因此,必须加强通风、瓦斯管理。(1)、工作面一般采用“M”型、“W”型通风系统;(2)、工作面供风量1500~2000m3/min。必要时,还要加大工作面供风量;(3)、加强工作面、巷道的清理、维护,确保工作面通风断面;(4)、加强通风系统管理,确保系统稳定、可靠;(5)、工作面安设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在工作面进风侧、回风侧、采煤机、工作面回风流中安设瓦斯探头。必要时,在工作面上还要加装瓦斯监测

监控探头;(6)、严格瓦斯检查管理制度,设专人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定时、不定时、定点、不定点检查工作面上、中、下、上隅角以及瓦斯涌出较大地点的瓦斯浓度;(7)、加强工作面防尘管理,煤机要安设内外喷雾;工作面支架(分组)上要安设自动或手动防尘喷雾;(8)、工作面、巷道要定期、定时清扫或洒水防尘;(9)、工作面进风流、回风流中,需安设风流净化设施;(10)、采用长孔、短孔对工作面煤体进行注水;(11)、工作面进风、回风侧巷道中,需安设隔爆设施;(12)、工作面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维护人员、煤机手均要携带性能良好的瓦斯便携仪;(13)、加强工作面机电设备管理,杜绝失爆现象。所有机电设备(含通讯、照明)防爆等级要大于隔爆型;(14)、加强工作面内、外因火灾管理,定期检查工作面进风流、回风流、上隅角、巷道高冒、采空区一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其它火灾指标。 6、如何预防内因火灾? 答:(1)、定期检查工作面进风流、回风流、上隅角、巷道高冒、采空区一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其它火灾指标;(2)、巷道高冒时,

煤自燃的原因及倾向性预测精选版

煤自燃的原因及倾向性 预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煤自燃的原因及倾向性预测 作者:贾淑洁 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10期 摘要一直以来,煤自燃都是煤炭开采中比较普遍现象。因此,许多相关人士都致力于研究煤自然原因,结合这些原因实施倾向性预测,确保露天开采的安全性。本文就是笔者依据多年经验,探析煤自然原因以及倾向性预测。 关键词倾向性预测;煤自燃;原因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1-0086-02 0 引言 2012年,山西某露天选煤厂发生煤自燃,给该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事实上对于煤矿企业中的原煤场时常发生自燃现象,不仅仅给煤矿企业造成洗选困难,还会带来不必要损失。因此,探究煤自燃原因以及倾向性预测具有现实意义。 1煤自燃原因探析 事实上造成煤自然因素比较多,关系到煤堆特性、煤质特性及气象环境等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煤化的程度 在低温状态下煤会发生氧化,主要取决煤炭种类。从分析发现煤质较高煤炭,长时间储存就会发生氧化而降低了煤质,一般是不会发生自燃现象;但是煤化程度较低煤炭,比如褐煤,伴随中煤化程度减小而增加了氧化作用,极易发生自燃。事实上煤化的程度越高其含氧量就越低,低温环境下也就极难氧化。所以只要煤化程度加深了,煤自燃就会逐渐减低。 1.2 煤炭中含有大量硫铁矿 煤炭中所含硫铁矿就会从地下还原态逐渐成为地上氧化态,因为空气中存在氧与水分,就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FeS2+3O2→FeSO4+SO2+热量; 2)FeS2+2H2O+7O2→FeSO4+ 2H2SO4+热量; 3)FeS2+3O2→2Fe2O3+8S+热量;4)S+O2→SO2+热量 在这些反应之中都会放出热量,产生出硫酸加快了黄铁矿进一步分解。在加快黄铁矿氧化同时也会产生出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不断聚集在煤炭上,最终达到着火点而自然。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质指标的分级 中国煤炭分类 (2008-06-19 10:04:30)

??中国煤炭分类: 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 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在于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当按b值划分的煤类与按Y值划分的煤类有矛盾时,则以Y值确定的煤类为准。因而在确定新分类的强粘结性煤的牌号时,可只测Y值而暂不测b值。 (中国煤煤分类国家标准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