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OAIS框架模型介绍

OAIS框架模型介绍

OAIS框架模型介绍
OAIS框架模型介绍

开放档案信息系统(OAIS)介绍

【编者按】本文为《中国科学院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课题研究的部分内容。OAIS系统发布时间不长,已经得到国际信息领域的广泛认同和参考应用,也引起国内信息领域的关注和研究,并成为数字档案信息管理所遵循的原则和参考框架。

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请求下,空间数字系统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CCSDS)开始开发一个存档标准以支持数字形式存在的数据的长期保存。CCSDS的这一工作导致1999年5月开放档案信息系统(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 ,OAIS)参考模型的发布。这一参考模型针对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和维护的档案系统提供一个概念性的框架,描述了一个档案系统存在的环境、档案系统的功能组织以及支持档案处理的信息基础结构。在CCSDS和ISO的推动下,OAIS参考模型成为了数字档案系统普遍遵从的标准规范,来自图书馆、档案馆、科学数据、文化传承等领域的相关项目和系统都纷纷以其为准,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OAIS参考模型同时支持数字化的和物理存在的存档信息。它特别对数字化信息给予了较多关注,这些数字信息或者是作为档案的主体,或者是作为对数字化资源以及物理存档资源的支持信息存在。在OAIS参考模型中,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档案信息保存功能,它包括摄入、档案存储、数据管理、存取和分发。它同时论述了数字信息从一种媒体或格式到另一媒体或格式的移植、信息表示的数据模型、信息保存中软件的作用、档案系统之间数字信息的交换等。它还确立了各个档案功能内部和外部的接口,以及一系列在这些接口之上的高层服务。

1. OAIS的环境

OAIS认为,一个OAIS是一个置身于生产者、消费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一个存档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OAIS的环境模型

围绕OAIS进行档案存储、管理和利用的角色分别有生产者、管理者和消费者。其中:

(1)生产者是提供需要保存信息的人或者是客户系统。生产者通过OAIS的摄取过程(Ingest)向OAIS提交要保存的信息,包括元数据。这个过程接受提交的数据并准备到档案系统中存储。生产者与OAIS的相互作用通常被描述为提交协议,具体包括:提交的信息类型、期望生产者能提供的元数据以及从生产者到存档的实际传送管理。

(2)管理者由设置OAIS整体政策的人组成。这一角色确立档案收集的范围,明确档案条目的保存许可,指明资金来源以及监管使用的情况,定期评论OAIS的政策和运作。

(3)OAIS的消费者指的是与OAIS服务交互以获取特定保存信息的人或系统。在OAIS消费者中,包括了被称为“目标团体(DC)”的特殊消费者。

管理者、生产者、用户以及DC在OAIS中更多的代表了功能性,而不是单纯的组织角色。所有这些角色可以被包含在单一的组织架构内,也可以分布在多个不同的组织中。

2. OAIS参考模型框架

在OAIS中定义了6个功能实体和3种信息包。图2描述了OAIS参考模型的框架结构。

图2 OAIS的参考模型框架

OAIS中6个功能实体分别为:

(1)摄入(Ingest)功能。这一实体提供的服务和功能是从信息生产者那里接收提交信息包(SIP),并且对内容进行准备,以便所提交信息能够在档案系统中进行存储和管理。Ingest的功能包括:接收SIP包、对子SIP包进行质量确认、生成符合档案系统数据格式和文件标准的存档信息包(AIP)、从AIP中抽取出描述信息以存入档案数据库,并且协调对档案存储和数据管理的修改工作。

(2)档案存储(Archival Storage)功能。这一实体提供的服务和功能是存储、维护和检索AIP。档案存储的功能包括从Ingest接收AIP,并将它们存储到永久存储系统之中、管理存储系统的组织结构、对存储有档案的媒体进行翻新、执行日常的维护工作和特殊的错误检查、提供灾难恢复能力、并且为Access提供AIP以实现档案提取。

(3)数据管理(Data Management)功能。这一实体提供的服务和功能是植入、维护和存取那些标识并记录档案馆藏的描述信息以及对档案系统进行管理的管理数据。数据管理的功能包括管理档案数据库(维护数据库中概念模型及视图的定义,维护系统的参照完整性等)、执行数据库更新(装载新的描述信息或档案管理数据)、对管理数据提供查询功能以产生结果集,并从这些检索结果集中生成查询报告。

(4)系统管理(Administration)功能。这一实体提供的服务和功能是对整体的档案系统提供操纵管理。管理功能包括与信息生产者进行商讨以决定提交协议,

对提交进行审计以确保提交内容符合档案标准、对系统的软件环境进行配置和管理。它同样还包括一些功能:如监测并提高档案系统运作、详细记录、报告档案的内容,并且对档案的内容进行移植和修改。它也包括建立并维护档案标准和政策、提供客户支持、激发存储请求。

(5)保存规划(Preservation Planning)功能。这一实体提供的服务和功能是监测OAIS的环境,提供相关建议以确保在OAIS中存储的信息在长期一段时间之后,仍然能够被相应的目标用户(DC)所访问,即便是在原有计算环境都退化了之后。保存计划包括的主要功能有对档案系统中的存储内容进行评估,并且周期地提供存档信息建议以移植当前的档案馆藏;对档案系统的标准和政策进行建议;监测技术环境和目标用户(DC)的服务需求及知识背景的变化。保存计划同样包括设计信息包(IP)的模板,提供设计帮助和相关评价以对这些模板进行专业化处理形成特定的SIP和AIP。保存计划还包括开发详细的移植计划,开发移植软件原型系统和相应测试计划以实现管理移植目标。

(6)存取(Access)功能。这一实体提供的服务和功能是支持消费者,使消费者可以判定、了解、定位以及存取存储在OAIS中的信息,让消费者可以请求并接收信息产品。存取功能包括与消费者进行通讯以接收请求,对于某些特别保护的信息进行管理控制以限制其访问,协调请求的执行以实现请求的完全响应,生成响应(分发信息包DIP,结果集,报告)并且将这些响应传送给消费者。

OAIS提出了信息包(Information Package)的概念来说明档案生产者向OAIS 的提交过程和OAIS向档案消费者的分发过程。一个信息包是一个包含名为内容信息(Content Information)和保存描述信息(Preservation Description Information,PDI)两种信息对象的容器。内容信息和保存描述信息被认为是通过打包信息进行封装和标识的,而为了使打好的信息包可以被了解和发现,需要通过描述信息对信息包进行描述。

OAIS对提交给它的信息包、它所存储的信息包、以及它分发给其它消费的信息包进行了区分,分别将这些信息包叫做提交信息包(Submission Information Package,SIP)、存档信息包(Archival Information Package,AIP)和分发信息包(Dissemination Information Package,DIP)。其中:

(1)提交信息包(SIP)是信息生产者提供给OAIS的信息包。它的格式和具体

内容通常情况下是生产者和OAIS系统之间协商的结果。多数的SIP通常有一些内容信息和PDI,但它可能需要多个SIP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容信息和相应的PDI,从而进一步形成一个AIP。一个SIP也可能包括需要被包括在多个AIP中的信息。SIP对应的打包信息通常会以某种形式存在。

(2)在OAIS中,一个或多个SIP需要被转换成为一个或多个AIP以进行保存。AIP有一系列完整的PDI和相关的内容信息。一个AIP还可能会由多个其它的AIP 组成。AIP的打包信息(PI)需要遵守OAIS内部的标准,并且在OAIS的管理下,它还可能变化。

(3)根据消费者的请求,OAIS需要以分发信息包(DIP)的方式提供一个AIP的所有或者部分内容给消费者。一个DIP也可能包括多个AIP,并且它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完整的PDI。打包信息(PI)需要以某种方式显性出现,以使消费者可以明确地辨别出所要的信息。根据分发媒体和消费者需求的不同,打包信息可能以多种方式存在。

OAIS参考模型是对与数字档案系统相关的环境、功能模块以及信息对象的概念化。但是这个参考模型并不能用来建立实际系统,主要是因为,参考模型中并没有提及系统的体系结构、存储或处理过程、数据库设计、处理平台、以及任何与建立一个档案系统机能相关的技术细节。但是,这个参考模型是实际系统建立的一个起点,也就是说,不同形式结合起来刻画了实际系统所必须的高层任务、服务以及信息需求。

胜任特征模型 Competency Model

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 在1973年,麦克里兰博士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Testing for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在文章中,他引用大量的研究发现,说明滥用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的不合理性。并进一步说明人们主观上认为能够决定工作成绩的一些人格、智力、价值观等方面因素,在现实中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因此,他强调离开被实践证明无法成立的理论假设和主观判断,回归现实,从第一手材料入手,直接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 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为提高组织效率和促进个人事业成功作出实质性的贡献。他把这样发现的,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Competency(胜任素质)。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胜任素质运动的开端。20世纪中后期,哈佛大学的戴维·麦克米兰(David·McClelland)教授的研究成果,使人们看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的曙光,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种更有利的 工具,即对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外显特征到内隐特征综合评价的胜任特征分析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构建起某种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对于人员担任某种工作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及其组合结构有明确的说明,也能成为从外显到内

隐特征进行人员素质测评的重要尺度和依据,从而为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的前提。岗位胜任特征是指根据岗位的工作要求,确保该岗位的人员能够顺利完成该岗位工作的个人特征结构,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的综合表现。 胜任模型的作用胜任特征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起着基础性的、决定性的作用。它分别为企业的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人员考核、人员培训以及人员激励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它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基点。1.工作分析 传统的工作岗位分析较为注重工作的组成要素,而基于胜任特征的分析,则研究工作绩效优异的员工,突出与优异表现相关联的特征及行为,结合这些人的特征和行为定义这一工作岗位的职责内容,它具有更强的工作绩效预测性,能够更有效地为选拔、培训员工以及为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奖励、薪酬设计提供参考标准。2.人员选拔传统的人员选拔一般比较重视考察人员的知识、技能等外显特征,而没有针对难以测量的核心的动机和特质来挑选员工。但如果挑选的人员不具备该岗位所需要的深层次的胜任特征,要想改变该员工的深层特征却又不是简单的培训可以解决的问题,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失误与损失。相反,基于胜任特征的选拔正是帮助企业找到具有核心的动机和特质的

战略管理分析框架

战略管理分析框架 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规划,主要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 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和连续的过程,下图显示了一个完整的战略管理过程。尽管在企业中有多种因素影响着战略管理的正规程度,但战略管理是直觉与分析的结合,即使是中小企业也能从这一分析流程中得到启发。

一、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与企业周围、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与力量的总体。企业的外部环境是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分析就是通过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明确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行业结构分析 在行业分析阶段,我们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作为分析框架: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卖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这五种力量决定着行业的竞争强度,也决定着行业的利润水平。 (A)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1、信息收集 在进行竞争对手研究时,通常通过下面的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研究竞争对手当地的报纸、行业报纸和期刊的公开报道 ?收集竞争对手领导层的公开讲话 ?收集专业机构的统计数据 ?接触竞争对手的广告机构、咨询机构等 ?进行一定范围的实地调查 ?接触竞争对手的营销渠道、供应商、顾客 ?收集竞争对手的公开报表 ?访问竞争对手的网站 2、竞争对手分析框架 在进行竞争对手分析时,我们通过对综合目标、企业假设、潜在能力和现行战略四个方面的研究,得到竞争对手的战略选择方向。其分析模式可以用下面的图示加以说明。 (1)综合目标研究: 我们主要通过收集的信息,分析下面几个命题,得到竞争对手综合目标的结论:?竞争对手的财务目标 这主要包括竞争对手在长期业绩与短期业绩、利润水平和收入增长、企业增 长与利润分配之间的权衡 ?组织结构及关键性决策的责任和权力分配 这揭示了竞争对手关于各职能领域的相对状态和协作情况,并且突出了战略 重点。

胜任力模型构建三部曲

胜任力模型构建三步曲 2008-3-22 13:53:41 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胜任力模型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胜任力模型的分析和建立,可以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如招聘任用、培训、职业发展、薪酬、晋升、绩效评估等等。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作,一般来讲,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分为构建胜任特征辞典、构建胜任力模型、人力素质测评与胜任力模型的检验修正等几个模块。以下将针对这三大步骤对胜任力模型构建逐一展开介绍。 一、构建胜任特征辞典 胜任特征辞典是提炼出的胜任特征的集合和胜任特征的分级描述记录,这些胜任特征对胜任力模型起到原料供应与测量尺度的作用;它可以看作为搭建胜任力模型的砖瓦以及测量胜任力模型的尺子。有了原材料和尺子,就可以对不同岗位进行胜任特征的提取组合,并对各岗位的胜任特征要求进行级别评价。 举例来说,假如某一个岗位的胜任力模型中要求具备“客户服务导向”胜任特征,那么如何才算具备了“客户服务导向”特征呢?胜任特征辞典会把客户服务导向分为若干级,举例其中的两级:“能够对客户的问题给予基本的答复,但不刻意探究客户的根本需求或问题的原因”:“建立起客户足以信赖的顾问角色,热情、周到、想客户所想,深入了解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发掘客户深层次的需要”。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客户服务导向”所表述的分级的意义了。有些岗位较低级别的“客户服务导向”就足够满足工作需要了,比如前台;但有些岗位就需要较高级别的“客户服务导向”才能够满足工作要求,比如售后服务。 构建胜任特征辞典就是对胜任特征进行归纳甄选并对胜任特征进行分级的一个过程。 二、构建胜任力模型 有了胜任特征词典,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就有了标准化的素材来源。不同的岗位对胜任特征的要求往往是不同的,但大多数特征都包含在了胜任特征词典中。 在这个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岗位,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或者通过对熟悉该岗位的专家、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绩效突出的员工、外部咨询顾问等的综合研讨和评定,就可以提炼出胜任该岗位最需具备的胜任特征,从而确定该岗位的胜任力模型结构。 确定胜任力模型结构后,需要确定胜任程度。胜任程度一般按照基本满足岗位胜任要求、满足岗位胜任要求、高度满足岗位要求等三个层级确定胜任力模型中各个胜任特征级别的组合。举例来说,假如市场营销岗位的胜任力模型由:成就意愿、主动性、信息获取能力、人力理解力、客户服务导向、团队合作、自信、专业知识技能八项胜任特征组成,那么对于市场营销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可能如下表所示:

最新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资料

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2012.07.30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综上,我们对整体应用系统架构图进行了设计,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07胜任特征模型案例(1)

销售人员胜任特征模型 (通用版) 工作分析小组:07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分析第一小组 小组成员:杨平、陈志华、何小兰、 魏欣、蒋金玲、刘璨 指导老师:夏建文教授 工作分析时间:2009年6月

目录 1.胜任特征概述 (3) 1.1 什么是胜任特征模型 (3) 1.2 胜任特征模型的构成要素 (3) 1.3 胜任特征模型的作用 (3) 2. 明确绩优标准 (4) 2.1 SMART原则 (4) 2.2 绩效标准 (4) 3. 收集数据信息(行为事件访谈法) (5) 3.1 确定访谈目的 (5) 3.2 选取访谈样本 (5) 3.3 制定访谈提纲 (5) 4. 分析数据信息 (8) 4.1 访谈记录 (8) 4.2 关键特征数据分析 (8) 5. 提炼胜任特征 (22) 6. 建立胜任特征模型 (23) 7. 论证胜任特征模型 (25) 8. 实习小结 (25) 9.附录 (28) 6.1 附录1:《第一小组胜任特征模型计划表》 (28) 6.2 附录2:《胜任特征模型课程设计须知》 (29)

1. 胜任特征概述 1.1 什么是胜任特征模型 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Assessment Methods)是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评价分析技术,它最初兴起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 胜任特征是指企业成员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以及任何可以被测量或计算、并能显著区分出其优劣的特征。 胜任特征模型是指通过对员工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对其外显特征及内隐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寻找符合某一职位的理想人选。 1.2胜任特征模型的构成要素 技能:较好完成公司所安排任务的能力。 知识:组织和运用与本职业工作相关的信息能力。 社会角色:意欲在他人面前展现的如以企业领导、主人等形象。 自我概念:对自己身份的认知或知觉。 动机:决定个人外在行为的内在思想。 特质:身体特征及典型的行为方式,如善于倾听别人、谨慎、做事持之以恒等等。 1.3 胜任特征模型的作用 胜任特征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起着基础性的、决定性的作用。它分别为企业的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人员考核、人员培训以及人员激励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它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基点。 1.工作分析2.人员选拔 3.绩效考核4.员工培训 5.员工激励

集团战略分析研究框架

某集团战略分析研究框架 1某集团现有战略审计(优劣分析) 2利益相关者分析 2.1国务院对铁路相关企业改革发展的期望与要求 2.2铁道部对机车车辆企业改革发展的期望与要求 2.3某集团领导层对本集团改革发展的的期望与要求 2.4某集团各企业领导层、职工对某集团改革发展的期望与要求 2.5地方政府对某集团各企业改革发展的期望与要求 3外部环境分析:PESTCN 3.1P-政治环境分析 3.2 3.2.1国家关于企业集团改革发展的政策法规(十五届四中全会文件、近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国务院关于铁路企业改革的政策) 3.2.2铁道部关于铁路运输业、制造业改革、发展的政策(十五规划、领 导讲话、原属企业脱钩改革方案、成立货车租赁公司的可能性、网 运分离、各路局改革方向) 3.2.3我国发展城轨交通政策(地方) 3.2.4企业上市相关政策法规(大连、长客、齐车等龙头企业上市及其对 集团的影响) 3.2.5WTO的影响――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可能途径与措施, 对中国相关企业的影响(政策变化、合资合作、租赁融资等是关注 重点) 3.3E-经济环境分析 3.3.1国民经济形势变化对铁路运输业、制造业的影响 3.3.2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机车车辆企业融资、上市的影响 3.3.3融资租赁业务与机车车辆企业发展的关系 3.3.4我国城市发展对城轨交通需求的影响

3.3.5我国产业布局、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对运输业、机车车辆业的影响 3.4S-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4.1北方地域文化对集团改革的影响 3.4.2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普遍困难与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3.5T-技术环境发展变化 3.5.1世界机车车辆技术发展历史与趋势 3.5.2我国机车车辆技术发展历史与趋势 3.5.3南北集团技术优劣分析 3.6N-自然环境 3.6.1地理位置、气候等对机车车辆行业的影响(技术、生产成本、业务 布局等-如修厂企业的地理位置) 3.7行业分析 3.7.1行业产品结构 3.7.2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率 3.7.3行业集中度 3.7.4盈利状况 3.7.5行业生命周期等 3.8C-竞争环境分析――波特五种力量分析 3.8.1行业用户研究(分货车、客车与城轨、机车等)――市场容量与需 求特点 3.8.2行业竞争者分析(南北集团比较研究、南车战略研究、国外主要厂 商分析研究) 3.8.3行业供应商与供应特点分析 3.8.4公路、航空、水运等运输方式发展对铁路运输业与机车车辆行业的 影响 3.8.5行业进入与退出壁垒 3.8.6行业竞争成功的关键因素(综合分析得出) 4某集团资源与能力分析 4.1企业内部企业分类分析(依据业务、经营状况、价值链等,关注产品结 构、企业规模、财务状况、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实力及人力资源状况等)

岗位胜任素质模型

岗位胜任素质模型 1. 明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建立胜任素质模型总的指导方针,人力资源管理者应首先分析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研究企业面临的竞争挑战,然后提炼出企业员工应具有的胜任素质,从而构建符合企业文化及环境的胜任素质模型。 2. 确定目标岗位 企业战略规划的实施往往与组织中的关键岗位密切相关,因此在建立胜任素质模型时应首先选择那些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关键作用的核心岗位作为目标岗位,然后分析目标岗位要求员工所应具备的胜任力特征,从而构建符合岗位特征的胜任素质模型。 3. 界定目标岗位绩优标准 企业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是界定绩优标准的基础。通过对目标岗位的各项构成要素进行全面评估,区分员工在目标岗位绩效优秀、绩效一般和绩效较差的行为表现,从而界定绩优标准,再将界定好的绩优标准分解细化到各项具体任务中,从而识别任职者产生优秀绩效的行为特征。 4. 选取样本组 根据目标岗位的胜任特征,在从事该岗位工作的员工中随机抽取绩效优秀员工(3~6名)和绩效一般员工(2~4名)作为样本组。 5. 收集、整理数据信息 收集、整理数据信息是构建胜任素质模型的核心工作,一般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数据库、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来获取样本组有关胜任特征的数据资料,并将获得的信息与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 6. 定义岗位胜任素质 根据归纳整理的目标岗位数据资料,对实际工作中员工关键行为、特征、思想和感受有显著影响的行为过程或片断进行重点分析,发掘绩优员工与绩效一般员工在处理类似事件时的反应及行为表现之间的差异,识别导致关键行为及其结果的具有显著区分性的能力素质,并对识别出的胜任素质做出规范定义。 7. 划分胜任素质等级 定义了目标岗位胜任素质的所有项目后,应对各个素质项目进行等级划分,并对不同的

如何构建胜任力素质模型

随着企业的迅猛发展,员工人数大增,人浮于事的问题日益明显,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加之为响应国家企业减编号召,公司将人员减编提上议程。但是应该“减”哪些员工,如何对员工进行科学准确的能力评价,如何搭建科学规范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就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搭建科学规范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对员工进行科学客观的能力评价就显得迫在眉睫。科学规范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可以公平、公正的评价人员,对人员配置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由此可见,搭建科学规范的胜任力素质模型是企业精简员工,着重培养有能力员工的重要手段。本文是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为某能源电力公司搭建胜任力素质模型的项目纪实。 【客户行业】能源电力公司 【问题类型】胜任力素质模型 【客户类型】大型国有企业 【客户背景】 某能源有限公司隶属于某大型能源国有企业分公司,位于陕西省某市。公司依托集团公司煤、电、路、港、航一体化的资源优势,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方针策略,致力于打造“低碳环保、技术领先、世界一流的数字电站”。公司负责承建多个项目,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十三年的发展,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跨地区、跨电网的全国性发电企业,业务发展遍及国内15个省区及1个海外地区,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近50家(含托管),目前,公司员工数量近千人,涵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基层劳务人员等多个层次类型,安全生产经营形势良好,经济效益明显,正向着“国际一流发电企业”的战略目标稳步推进。 随着企业的迅猛发展,员工人数大增,人浮于事的问题日益明显,同时,为响应国有企业减编的号召,该公司也将人员减编提上议程,但是,应该“减”哪些人、如何有效评价员工各方面的能力成了管理者的难题,因此,该公司力邀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进驻企业,帮助企业设计一套能落地的员工胜任力素质模型。 【客户需求及分析】 该能源公司面临着员工数量过剩、大量人员闲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前进的步伐。公司的发展虽然蒸蒸日上,效益和产量也连获佳绩,但公司员工的过多过剩却分流了一大部分收益,导致公司的利润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滑坡。同时,在国家精简人员政策的号召下,公司也将人员减编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上了管理日程。基于此,公司引入了外部相对较为科学规范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对员工能力和素质进行有效评估,并以此为人员减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将一些不能胜任岗位的人员辞退、调到适合的岗位或是调到一些边缘性岗位上,并培养、重用一些真正有能力的员工。 但是,是应用胜任力素质模型的过程中,公司领导发现,外部的胜任力素质模型都是定性描述,比如解决问题能力的等级划分中,一级的评价标准是“能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二级的评价标准是“能提出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解决一些问题”,这些定性描述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很难划分几个等级之间的差异,虽然有各个等级的划分标准,但是,用的过程中受评价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难易准确划分人员能力的等级。对用一个员工的表现,有的评价人员要求比较严格,认为其解决问题能力处于一级水平,而有的评价人员要求较为松散,可能会认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处于二级水平。这样,就造成了人员评价的不公平性。同时,员工也不清楚自身的提升方向,不知道公司鼓励员工做哪些工作或是怎样做工作,也不知道哪些工作行为是不好的。虽然有的外部胜任力素质模型,在等级划分上相对比较科学,但是又不太适合该能源公司的工作及人员特点,用该公司张总的话说,不是“太学术”就是“无法落地”。基于以上问题,该公司的管理者提出建立一套定制式的、能落地的胜任力素质模型,以公平、公正的评价人员,对人员配置起到真正的指导

胜任特征模型

胜任特征模型 概念研究 1.1 与胜任特征探索相关的早期研究 20世纪初“管理科学之父”泰勒的“时间动作分析”(timeand motion study)被誉为“管理胜任特征运动”(Management Competencies Movement),后来被普遍承认为是胜任特征研究的发端。他通过“时间-动作研究”(Time and Motion Study),将复杂的工作拆分成一系列简单的步骤,来识别不同工作活动对能力的要求。这里的胜任特征往往指那些可直接观察的动作技能或体力因素(Physical Factor),如灵活性、力量、持久性等。泰勒的这一思想的影响极为深远,当今盛行的工作分析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时间-动作分析”的延续。 1.2 麦克米兰对于胜任特征研究的贡献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麦克米兰(McClelland)受美国新闻署(USIA)委托,首次采用行为事件访谈(BehavioralEvents Interview,BEI)方法调查了50名USIA官员。结果发现,带来优秀绩效的胜任特征(Competency)并非以往人们熟知的那些管理技能,而是“跨文化的人际敏感性、政治判断力和对他人的积极期待”等潜在的个性特征。根据这一结果,1973年,麦克米兰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Psychologist)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应“为胜任而非为智力进行测验(Testing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在此文中,他首先运用了大量篇幅分析了传统的人才测量与甄选机制存在的问题,他承认传统的智力和成就测验有一定的信度,但是,他对这些测评工具在企业招聘及学校招生方面的实用效度提出了质疑。他明确指出,有必要对那些支持智力和知识测验

企业公司战略管理分析框架

企业公司战略管理分析框架【本文为Word版,可修改编辑!】

战略管理分析框架 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规划,主要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 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和连续的过程,下图显示了一个完整的战略管理过程。尽管在企业中有多种因素影响着战略管理的正规程度,但战略管理是直觉与分析的结合,即使是中小企业也能从这一分析流程中得到启发。

一、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与企业周围、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与力量的总体。企业的外部环境是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分析就是通过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明确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行业结构分析 在行业分析阶段,我们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作为分析框架: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卖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这五种力量决定着行业的竞争强度,也决定着行业的利润水平。 (A)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1、信息收集 在进行竞争对手研究时,通常通过下面的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研究竞争对手当地的报纸、行业报纸和期刊的公开报道 ?收集竞争对手领导层的公开讲话 ?收集专业机构的统计数据 ?接触竞争对手的广告机构、咨询机构等 ?进行一定范围的实地调查 ?接触竞争对手的营销渠道、供应商、顾客 ?收集竞争对手的公开报表 ?访问竞争对手的网站 2、竞争对手分析框架 在进行竞争对手分析时,我们通过对综合目标、企业假设、潜在能力和现行战略四个方面的研究,得到竞争对手的战略选择方向。其分析模式可以用下面的图示加以说明。 (1)综合目标研究: 我们主要通过收集的信息,分析下面几个命题,得到竞争对手综合目标的结论:?竞争对手的财务目标 这主要包括竞争对手在长期业绩与短期业绩、利润水平和收入增长、企业增 长与利润分配之间的权衡 ?组织结构及关键性决策的责任和权力分配 这揭示了竞争对手关于各职能领域的相对状态和协作情况,并且突出了战略 重点。

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内容

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内容 一、胜任素质简述 胜任素质(Competency)又称能力素质,在组织管理中是指驱动员工做出卓越绩效的一系列综合素质,是员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或能力、职业素养、自我认知、特质等素质的集合。 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是将胜任素质应用于实践的第一人。20世纪50年代初,麦克里兰应美国国务院邀请为之设计一种能够有效预测驻外服务信息官员能否做出优秀绩效的甄选方法。麦克里兰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第一手材料,比较分析工作表现优秀和一般的驻外服务信息官员具体行为特征的各项差异,最终提炼出驻外服务信息官员胜任工作且能做出优秀绩效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胜任素质模型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被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实践证明,运用胜任素质模型可以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提升组织竞争力,从而推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胜任素质识别 能否显著区分员工的工作绩效差异是判断某项胜任素质的惟一标准,即实际工作业绩卓越和业绩一般的员工在该项胜任素质上的行为表现是有明显差别的。识别员工的能力素质或岗位胜任特征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 1. 知识 知识层面既包括员工从事某一职业领域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信息,例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科的专业知识,也包括员工在某一组织中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相关信息,例如公司知识、产品知识和客户信息等。 2. 技能/能力 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某项专业知识完成具体工作的技术或能力,例如计算机操作技能、财务分析能力等。 能力是指员工天生具备或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不易改变的特质,例如人际协调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 3.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员工从事具体工作所应具备的思想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例如主动性、责任心、成就欲、忠诚度、诚信意识、团队意识等。 三、胜任素质优化 员工所具备的素质不同,从事的工作不同,所处的组织环境不同,都会影响其工作绩效

07胜任特征模型案例(1)说课讲解

07胜任特征模型案例 (1)

销售人员胜任特征模型 (通用版) 工作分析小组:07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分析第一小组 小组成员:杨平、陈志华、何小兰、 魏欣、蒋金玲、刘璨 指导老师:夏建文教授

工作分析时间:2009年6月 目录 1.胜任特征概述 (3) 1.1 什么是胜任特征模型 (3) 1.2 胜任特征模型的构成要素 (3) 1.3 胜任特征模型的作用 (3) 2. 明确绩优标准 (4) 2.1 SMART原则 (4) 2.2 绩效标准 (4) 3. 收集数据信息(行为事件访谈法) (5) 3.1 确定访谈目的 (5) 3.2 选取访谈样本 (5) 3.3 制定访谈提纲 (5) 4. 分析数据信息 (8) 4.1 访谈记录 (8) 4.2 关键特征数据分析 (8) 5. 提炼胜任特征 (22) 6. 建立胜任特征模型 (23) 7. 论证胜任特征模型 (25) 8. 实习小结 (25) 9.附录 (28) 6.1 附录1:《第一小组胜任特征模型计划表》 (28)

6.2 附录2:《胜任特征模型课程设计须知》 (29) 1. 胜任特征概述 1.1 什么是胜任特征模型 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Assessment Methods)是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评价分析技术,它最初兴起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 胜任特征是指企业成员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以及任何可以被测量或计算、并能显著区分出其优劣的特征。 胜任特征模型是指通过对员工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对其外显特征及内隐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寻找符合某一职位的理想人选。 1.2胜任特征模型的构成要素 技能:较好完成公司所安排任务的能力。 知识:组织和运用与本职业工作相关的信息能力。 社会角色:意欲在他人面前展现的如以企业领导、主人等形象。 自我概念:对自己身份的认知或知觉。 动机:决定个人外在行为的内在思想。 特质:身体特征及典型的行为方式,如善于倾听别人、谨慎、做事持之以恒等等。 1.3 胜任特征模型的作用 胜任特征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起着基础性的、决定性的作用。它分别为企业的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人员考核、人员培训以及人员激励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它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基点。 1.工作分析 2.人员选拔

企业战略-企业战略逻辑分析

★★★文档资源★★★ 摘要:战略是企业应对未来的武器。对战略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审视。从战略架构方面看,有几种不同的战略三角解构方式:或内向式的、或外向式的、或发展的,其特征不一而足。从战略思想的脉络看,企业战略更有其逻辑线索,不同的战略观都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战略的逻辑分析给我们深入认识企业战略的奥秘提供了捷径。 关键词:战略,逻辑,战略三角,战略脉络战 和人类民族(国家)在冷战、两次大战及更早时期的竞争形态相似,企业间的竞争在过去也一直是如此——你死我活。随着人类世界新形势、新情况的发展——环境恶化、经济全球化、市场和技术瞬息万变等,企业间竞争的重点不应再是打击竞争者、控制供应商与顾客及阻止新进入者等种种作为上,相反,企业有时要和对手共同努力推进技术进步、共同创造市场,甚至共同分享世界各地市场。因此,企业应有新的战略视野,更重要的是,企业在进行战略思考时,应重视分析战略的逻辑基础,谋求真正适合本企业的生存利益,使企业的战略成为“一个理性的创意过程”(吴思华)。 1 企业战略架构的逻辑分析 企业战略作为对企业未来的指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多学者已对企业战略及战略的管理作过很多的著述,对企业战略作了不同阐述和说明。如美国的安德鲁斯教授认为企业总体战略是一种决策模式:明茨伯格则借用营销学中4P’S提法,从企业战略引5P’S出发,认为战略是一种计划(plan)、计策(ploy)、模式(pattem)、定位(position)、观念(perspective)等。本文在此则试图从企业战略的架构的角度去总结有关学者的贡献,并分析其中的逻辑。 1.1 科利斯内向性的公司战略三角理论。戴维·J·科利斯和辛西娅·A·蒙哥马利在1998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创造公司优势》及合著的著作《公司战略——企业的资源与范围》中都对企业战略的三角形架构作了详细的介绍。根据他们的观点,企业战略的构架是(图1): 图1 企业战略架构 他们认为,杰出的公司战略并非各种基础材料的随意堆砌,而是一个由各独立部分精心构筑起来的体系。战略首先是一个强有力的创意,它指导主管人员针对公司要开发的资源、要参与竞争的业务、以及使其全面运转起来的公司机构等作出决定。正是企业的资源、业务、组织机构等构成企业战略三角的三条边,它们决定企业战略优势的稳定与否,是企业战略的基础。战略三角的稳定程度与构成三角形的三个边性质有关,与三角形的三个节点的强度也有关,需要每个角的紧密结合:当公司的资源对其取得业务成功起决定作用时,就形成了竞争优势;当机构的配置使业务部分能够借助于资源时,就能获得增效作用,并达到相互的协调;当公司的业绩衡量与奖励机制同公司业务相结合,就形成战略控制。科利斯和蒙哥马利把企业的战略构造成三角形,清楚地表明,企业战略的优势的稳定性与企业的资源、业务和组织结构的性质有关,与连接企业资源、业务的合作控制有关。当企业的资源、业务和组织过硬时,当企业的合作与控制强有力时,当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力量超过企业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时,当企业系统与企业憧憬、追求相一致并被企业的适当目标所激励时,就会产生相对稳定的企业竞争优势。正是通过企业之间的不同战略三角的比较,企业的战略优势才能得到展现。 1.2 大前研一的外向性的企业战略三角形理论。如果说,科利斯和蒙哥马利战略三角思想是眼光向内的话,日本学者大前研一的视角则完全向外,从外部来寻求公司战略的构思。 因为企业的环境错综复杂,其中每一个因素都会以一定的方式,在不同方面、不同时间、

公司岗位胜任素质模型设计方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职位胜任素质模型方案 岗位胜任素质模型方案 1.岗位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元素 胜任素质:又称能力素质,在组织管理中是指驱动员工做出卓越绩效

的一系列综合素质,是员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或能力、职业素养、自我认知、特质等素质的集合。 能否显著区分员工的工作绩效差异是判断某项胜任素质的惟一标准,即实际工作业绩卓越和业绩一般的员工在该项胜任素质上的行为表现是有明显差别的。识别员工的能力素质或岗位胜任特征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1)知识 知识层面既包括员工从事某一职业领域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信息,例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科的专业知识,也包括员工在某一组织中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相关信息,例如公司知识、产品知识和客户信息等。知识可以分为: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公共知识。在知识这一维度岗位胜任模型应包括: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和公共知识。 2)技能/能力 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某项专业知识完成具体工作的技术或能力,例如计算机操作技能、财务分析能力等。 能力是指员工天生具备或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不易改变的特质,例如人际协调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 3)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员工从事具体工作所应具备的思想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例如主动性、责任心、成就欲、忠诚度、诚信意识、团队意识等。 4)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是指持续而稳定的行为与心理特征,如开朗型、稳重型、忧患性等。 2. 胜任素质模型 1)素质模型结构:根据从事某岗位的员工所应具备的胜任素质,从知识、技能/能力、职业素养、性格特征四个层面构建其胜任素质模型。

现代酒店HMS管理系统总体框架

现代酒店HMS管理系统总体框架 HMS系统是为了满足现代酒店的管理特别是集团管理而设计的,在架构上体现了这一特色。下图是酒店集团的部署图: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经理决策支持系统(DSS) ·集团预定系统 ·网上远程预订系统 ·... 汇泉旅游酒店集团服务器(WWW) Internet ·前台接待系统 ·客房管理系统 ·餐饮管理系统 ·电话管理系统 ·集成管理系统 ·... 潍坊酒店A济宁酒店B其它酒店C... 酒店集团有一个Web服务器,集团管理者可以通过Internet登录到酒店集团网站上进行对酒店进行管理。企业员工可以登录到酒店执行一些日常办公事务,酒店客人可以到酒店集团网站上进行酒店的预订。 下属酒店的服务器中则存储酒店的日常业务数据,包括前台接待、收银、客房管理、电话计费等业务。这样即使Internet发生故障也不影响业务的进行。 酒店集团服务器和各个下属酒店通过XML的格式进行数据交换,下属酒店每天定时将营业数据提交给酒店集团,集团有需要时也可以随时获取下属酒店的营业数据。 一、产品功能 整个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包括: ●经理决策支持子系统(DSS) ●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CRM)

●集团预定和网上预定管理子系统 ●前台管理子系统(在酒店管理系统中单独做方案) ●配置管理子系统 二、模块说明 1.经理决策支持子系统(DSS) 经理决策支持子系统的目标是让酒店的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握酒店的运营状况,为酒店管理提供事实依据,从而能及时有效的对酒店进行动态调整。 决策支持子系统包括两个模块:报表模块(Report)和在线分析模块(OLAP)。 ●报表模块 以下是报表模块中提供的基本报表,并且提供开放的开发接口,用户可以很方便的灵活定制各种报表。 ez HMS系统提供的报表清单 报表类别序 号 报表名称报表文件名 宾客情况报告 1 宾客来店报告guestList.jrxml 2 宾客离店报告GuestCheckOut.jrxml 3 宾客留言报告LeaveWord.jrxml 4 宾客欠款报告arrearage.jrxml 5 宾客特殊要求SpecialNeed.jrxml 6 宾客预离报告GuestIntendingOut.jrxml 7 当日来店当日离店宾客报告indayoutday.jrxml 8 回头客报告OldGuest.jrxml 9 散客到店日报singleGuestCheckIn.jrxml 10 团队到店日报GroupCheckIn.jrxml 11 外籍宾客入住报告ForeignerGuest.jrxml 12 在店宾客客源分析报告GuestOriginAnalyse.jrxml 13 住店宾客名单报告hotelGuest.jrxml 14 团队离店报告GuestCheckOut.jrxml 15 外籍宾客离店报告ForecastCheckOut.jrxml 房间状况报告1 房间二次出租报表RoomSecondHire.jrxml 2 可用房报告RoomHOUSEAVE.jrxml 3 客房部报告HouseReport.jrxml 4 客房营业报告HouseTakingReport 5 免费房报告freeRoom.jrxml 6 全年预定占用房报告YearRoomState.jrxml 7 散客折扣房报告discountRoom.jrxml 8 团队折扣房报告DiscountGroupRoom.jrxml

知名企业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分类

(二)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分类 根据用途的不同和建模方法的不同,胜任特征模型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现将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介绍如下: 1.按结构形式的不同,胜任特征模型可以分为指标集合式模型和结构方程式模型。 (1)指标集合式模型是指胜任特征模型由一些经过研究和筛选的胜任特征指标组合而成,这些胜任特征可能是概念相对单一的能力指标,也可能是包含多种能力指标的综合因素。指标集合式模型包含两类,一类是带权重的集合方式,即指标之间有重要程度的区分;另一类则是不带权重的集合方式,即假设指标之间在重要程度上没有差异,共同影响岗位的胜任情况或绩效。 (2)结构方程式模型多是通过回归分析等数学统计手段建立起来的关于胜任特征与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模型。结构方程式模型中的因子也同指标集合式模型中的因子一样,既可以是概念相对单一的能力指标,也可以是包含多种能力指标的综合因素。P92 2.按建立思路的不同,胜任特征模型可以分为层级式模型、簇型模型、盒型模型和锚型模型。 (1)层级式模型。该模型是先收集数据,找出某个岗位或职业的关键胜任特征,然后对每个胜任特征进行行为描述,根据其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确定每个胜任特征的排名和重要性。这种模型对于识别某个胜任水平的工作要求或角色要求来说是很有效的,还有助于人与工作更好地匹配。 (2)簇型模型。在确定了某个岗位或职业的胜任特征维度后,对每个大的胜任特征维度用多方面的行为进行描述。比如,“创新性”是一个大的胜任特征维度,其行为描述可能包括:“寻找新的工作方式”“尝试新的程序、流程、技术”“总是尽量寻找以更少的资源获得有效的工作成果,完成工作任务”“冒险”等。这种模型中不列出各个胜任特征的相对重要程度,比较适合于掌握某项工作或某个职业群体的信息,也就是说,它关注的是一个职业群体的胜任特征,推广性较好。 (3)盒型模型。针对某个胜任特征,左侧注明该胜任特征的内涵,右侧则写出相应的关于出色绩效行为的描述。盒型胜任特征模型主要用于绩效管理。 (4)锚型模型。分别对每个胜任特征维度给出一个基本定义,同时对每个胜任特征的不同水平层次给出相应的行为锚,即明确描述相应的行为标准。这种模型的操作类似建立编码字典,但是与编码字典不同的是,它产生于最后一个环节,实用性强,适用于具体的工作模块,如培训和发展需求评价等。 以上几种胜任特征模型各不相同,有些内容相对笼统,有些则很具体。一般来说,建立的模型越具体,所花的时间和费用就越多,模型的通用性就越弱,并且可能阻碍其他创新方式和途径的出现和发展。另一方面,胜任特征模型中的行为描述越具体,管理者就越能清晰地确定和表述绩效目标,进行精确而有效的

(岗位职责)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岗位职责)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知识要求】 一、岗位胜任特征的基本概念 (一)胜任特征的概念及内涵 1.通过剖析“胜任”壹词的中文含义,本课件认为,“胜任”表示的是对某项工 作的卓越要求,而不是基本要求。 2.胜任特征是潜于的、深层次的特征,即“水面下的冰山”(P88页图表) 3.胜任特征必须是能够衡量和比较的,即把任何壹个胜任特征指标拿出来放到 人群中进行评价。 4.胜任特征所指的能够是单个特征指标,也能够使壹组特征指标。 综上所述,本课件对“胜任特征”壹词给出如下定义:胜任特征是指确保劳动者能顺利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且能区分绩优者和绩劣者的潜于的、深层次的各种特质。 胜任特征的定义有以下几层含义: 首先,胜任特征含有对个体或组织的基本要求。 其次,胜任特征能够判别绩效优异和绩效平平,区分出表现较好和较差的个体或组织,即具有可衡量性和可比较性。 最后,胜任特征是潜于的、深层次的,不是指年龄、性别、面容、知识等外显因素。 (二)胜任特征模型的概念及内涵 “胜任特征模型”定义:胜任特征模型是指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显著区分某类人群中绩效优异和壹般员工为基础来寻求鉴别性岗位胜任特征,经过反复比较分析,最终确立起来的和绩效高度关联的胜任特征结构模式。

胜任特征模型的定义有以下几层含义“ 1.它反映了胜任的内涵,即胜任特征是区别绩效优异者和绩效平平者的标志, 是建立于卓越标准基础之上结构模式。 2.胜任特征模型是于区别了员工绩效优异组和壹般组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的调 查研究和统计分析而建立起来的。 3.胜任特征模型是壹组结构化的胜任特征指标,能够通过数学表达式或方程式 表现出来,方程中的各个因子是那些和绩效高度关联的胜任特征要素的有机集合。 二、岗位胜任特征及其模型的分类 (一)岗位胜任特征的分类 1.按运用情境的不同,胜任特征可分为技术胜任特征、人际胜任特征和概念特 征分析。 2.按主体的不同,胜任特征可分为个人胜任特征、组织胜任特征和国家胜任特 征。 3.按内涵的大小,胜任特征可分为六种类型,即元胜任特征、行业通用胜任特 征、组织内部胜任特征、标准技术胜任特征、行业技术胜任特征和特殊技术胜任特征。 冯明博士对胜任特征作出了如下描述: 1.元胜任特征属于低任务、非公司具体性和非行业具体的生日特征。 2.行业通用胜任特征属于低任务具体性、低公司具体性和高行业具体性的胜任 特征。 3.组织内部胜任特征属于低任务具体性、高公司具体性和高行业具体性的胜任

20种常见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模型中20种常见素质 企业人力资源部在建立素质模型过程中,经常参考的20种常用素质列举如下——灵活性具有适应不同环境、不同个性或不同人群,并有效工作的能力。灵活性需要对一件事情不同甚至相反看法的理解与欣赏,使自己的方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并保持自己对公司或工作要求的一致性或开放程度。 1. 承认灵活性的必要 2. 灵活地运用标准 3. 采取一定战术 4. 采取特别的战略 影响能力 为了使他人赞成或支持说话者的议程所采取的说服、识别人信服、影响或强迫它人的办法。 1. 采取了单项行动去说服 2. 采取了多项行动去说服 3. 运用非直接影响 4. 运用复杂的影响策略 诚实正直 一个人所行的与他所说的一致,即他或她“言行一致“,公开、直接地沟通自己的意图、观点和感觉。对把问题谈开、诚实持欢迎态度,即便是在与外方艰难地谈判之时。 1.对于工作环境的态度坦诚

2.所采取的行动与自己所相信的价值观一致 3.当为难或有阻力时仍能照自己所信服的价值观行事 4.基于所信仰的价值观所采取的行动可能会造成大损失或冒险。 人际理解能力 即想去理解他人的愿望,是一种对非表达出或部分表达出的想法、感觉、关切点的准确认识与理解。 1. 对现有情感或明显内容有所理解,但却不是两者都能理解。 2. 对目前情感和明显内容都理解。 3. 对当前的、未表达出或表达将很拙劣的意义能理解 4. 理解深层意义 献身组织精神 根据组织的需要、重要性及目标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和自愿度。与那些能提高组织目标或满足组织需要的行为相关。 1. 有努力适应的行为 2. 表现出忠诚的榜样 3. 表现出支持公司的使命和目标 4. 为公司牺牲自己个人的利益 成就导向 希望工作杰出或超出优秀标准。其标准可以是某个人自己过去的业绩;或一种客观衡量标准; 或比其他人做得更好;或某人自己设定的挑战性目标;或任何人从未做过的事。 1. 自创杰出衡量标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