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什么是项目化教学(1)

什么是项目化教学(1)

什么是项目化教学(1)
什么是项目化教学(1)

什么是项目化教学?请列举项目化教学的基本实施流程。

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一个项目是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的工作。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

项目化教学法包括:情景导入,明确任务;收集资料,制定方案;自主协作,具体实施;点拨引导,过程检查;展示成果,修正完善;评估检测,拓展升华。

一、情景导入,明确任务

对学生而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科性质、特点,采取灵活的导课方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像情景剧导入,案例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歌曲导入等,当然也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一堂好课需要教师用教学艺术把学生引入自然美妙的学习环境之中。情景导入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已来完成。这是一节课必要的铺垫,是一堂精品课的序曲。

导入新课之后,要确立一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由认知、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来决定。“能力本位”就是要突出能力目标,把教学活动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动脑、动口和动手的创造活动;专业技能课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要把学习内容分解

为具体的问题或任务,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帮助学生确立学习任务时,注重的不仅是最终的结果,而且包括完成项目任务的全过程,让学生的能力在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学习任务是一堂课的中心与方向,要指向明确,且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可以由教师制定,也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教师要出示学习任务,经过认定,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明白。

二、收集资料,制定方案

教师在上节课结束时,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收集与本节课学习和操作相关的必要资料。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自己解决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圈点不懂的地方,记录存在的疑问。可通过检测的方式,督促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为学习新知、新技奠定基础。“能力本位项目化”六环节教学模式,可采用学生分组的形式组织学习活动。学习小组的构成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便于组内帮扶,又适用于组间竞争。

围绕学习任务,制定学习方案。学习方案的制定可由师生共同制定,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小组制定个性学习方案,方案中要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的学习内容和操作任务。

三、自主协作,具体实施

这是一节课最为重要的环节,要具体实施设计方案,完成学习任务。对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而言,一般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自主学习,每一个学生要独立完成自学的任务。教师在导学案上应明确自学的内容、方法、时间、需要解答的问题、自学结果的测验,学生要独立完成任务,达到检测要求。这个步骤应尽量避免交流,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学生在自学时有困难的可以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以使所有学生都能完成自学任务。二是协作探究。学生经过组内帮扶解决个别问题,把个人单独难以完成的或综合性的问题在组内进行交流互动,通过协作完成任务,利用团队的智慧集体攻克学习堡垒。小组交流使学生由封闭走向开放,在协作探究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增加了课堂生机与活力。

专业技能课,依据学习方案(任务书),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任务,要求自主完成,需要进行合作的任务,由组内成员分工实施,协作完成。

四、点拨引导,过程检查

在“自主协作,具体实施”过程中,要进行“点拨引导,过程检查”。

教师的作用是巡查学生自主协作的参与情况,督促小组长组织完成本组自主协作学习任务,寻找学生合作探究难以克服的难点,学生难以达到操作规范时,教师要进行动作示范,并适时点拨引导,纠偏纠错,防止学生掉队,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生具体实施完成任务时,要进行过程检查和监督。过程检查可以是个人自查、组内互查、组间互查、教师检查等多种形式。通过过程检查,发现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纠正,以防在任务完成时出现无法弥补的错误。在过程检查时,要督促学生完成个人及小组任务,并注意利用小组作用增强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激励意识,防止学生掉队,不留盲点和死角,提高知识技能的应知应会率。

五、展示成果,修正完善

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展示学生的思想感受、独特设计、知识理解、任务成果、口语表达、个性与特长等。这是最为精彩的环节,学生心智的灵光闪现,思想火花的碰撞,精美作品的呈现,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引学生深思和欢笑,让学生刮目相看,使教师喜出望外的精彩片段层出不穷,展现出新课堂的生命力所在。

展示过程,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可按排人人展示,或推荐小组代表来完成。小组代表展示组内成果时,组员可以补充完善。通过小组展示可以反映出小组个性设计的风采和创新成果,也能够充分反映出学生自主与协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小组展示后教师组织组间公开挑战,互相找茬,进行评价和修正完善。对学生的表现按小组进行积分评比,分阶段统计分数,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学生能解决的问题都由学生来解决,教师暂不做任何评判,以免左右学生的思路,禁锢学生的思维。学生修正完善结束之后,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

举几个学生展示的例子,在我的美术课堂展示模式是:分组分任务,以抽签的方法决定展示组,组长分配任务,赏析、总结、知识点的查找与讲解同时进行。我讲的《大家动手做条龙》小组展示,实行组间交流评价,找到问题并纠正讲解。展示好的组加分,存在问题的组不得分,找出问题并加以完善的组得分。教师总结评价:我们组的同学非常刻苦严谨,大家只要努力,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欢迎大家来我组参观、指导、学习,最后,以我组的组训来结束我的介绍‘我们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谢谢!”。这一番幽默风趣的表白,赢得了广大评委老师的交口称赞。

六、评估检测,拓展升华。

在一堂课的最后,要设置检测环节进行效果评估。由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任务书上的堂清测验,教师为学生提供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采用小组交换的评分方式进行测验评分。教师收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并根据具体情况布置预习任务,特别是对检测不达标的同学要进行专门的辅导,使之课后完成学习任务。

拓展升华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把一节课的内容与学科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把学生的所学知识及技能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把一节课的学习与终生学习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更加强烈的学习愿望,激励学生去预习新的学习任务。

机电一体化学习心得体会

机电一体化学习心得体会 为切实提高我省烟草加工企业设备维修的整体技术水平,加 强维修人员的互动交流,共同提高,河南中烟工业公司组织了高 技能人才机电一体化轮训班。在20XX年X月的第九期高技能人才 机电一体化轮训班为期一周的培训交流中,经过来自行业的多位 专家的精心讲解,我们在理论技术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在很多维修保养方面受到很大 启发。在这次学习培训中,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取得良好 的效果,使我深有感触。 在这次学习中,中烟公司和进修学院花费很大的精力,李源 源老师结合实例讲解了触摸屏编程软件wInccflexible项目、画面、报警及传动、趋势图、用户管理及配方以及wInccflexible 报表和归档组态。吴祖福老师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为我们讲解 了wIncc使用初步和项目管理器及变量管理器的使用、监视软件 同PLc数据交换实现方法和对象属性的动态化、wIncc图形编辑器的使用之对象的事件和用户管理、组态过程值归档及输出过程值 归档、组态报警及报表和脚本系统、触摸屏编辑软件wInccFLeXIBLe项目、画面、报警及传送、wInccFLeXIBLe趋势、 用户管理及配方、wInccFLeXIBLe报表、VBS及归档组态等知识, 使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韩源老师给我们初步讲解了ifix 的配置及画面组态,报警及报表的相关内容。

在这次学习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我进行了重新 认识。现在烟草加工设备绝大部分都已发展为机、电一体化,在 实际工作中机和电联系非常紧密,掌握制丝工艺流程和机械原理 对电气维修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通 过本次培训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名维修技师,必须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驾重驭轻,轻车熟路,达到理论和实践的 有机结合。回到工作岗位上,我一定会把所学知识和交流心得应 用到实际工作中,刻苦钻研技术,知耻而后勇,相信自己会在今 后的工作中会取得好的成绩。 以上是我参加这次学习培训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本次学习 培训丰富多彩,培训内容充实,效果较好,带着这份收获,我一 定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干的更好更出色,希望在之后几期的培训中 能学到更多知识。 经学校安排,我和同事于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去天津 工程师范学院参加了为期十八天的PLc与变频调速技术培训,通 过十八天的上课培训,时间虽短,我还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将培训内容及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此次培训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PLc,前十天由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李波教授主讲,内容包括:西门子S7-300/400和组态wincc的相关知识。首先李老师讲了PLc的结构、硬件、编程指令、组织块、数据块,以及PLc的最高级应用组态组网。着重为我们

教学改革- 项目化教学

实施项目化教学走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之路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求日益增大,因此专业课实践教学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珠三角地区行业发展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就业、发展”为内涵的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改革思想,确立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其核心意义在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教学特点,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确保学生踏出校门之前就能掌握本专业实际操作技能。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根据能力和岗位的需求,-我们将专业课程体系拆分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三部分。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由若干项目组成,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指导学生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成就动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每个项目的下发实训任务都是为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而设计,或从各企业、公司中特别选取出来的,让学生的实践与市场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中。 为了能更好地落实该项教学改革,我系组织了一批校内外专家和校内骨干教师对2016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查与维修技术和建设工程管理四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的修改和优化,最终确定了2016级以项目化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配套的教学大纲。并在下学期对2015级的部分专业进行初步试行,系部将在试行的各个阶段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控和定期反馈,为2016级项目化教学的正式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项目化教学,突显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所谓项目化教学,就是以项目为主线、以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体、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

项目教学法在PLC教学中合理运用总结

项目教学法在PLC教学中合理运用 为适应社会对PLC应用方面人才的需求,我校在电子技术、机电技术、电气运行、工业自动化仪表等多个专业中开设了PLC课程。自我校开展行动教学法改革以来,我教研组陆续开始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改革,其中PLC 课程改革成效显著,下面以《物料识别与分拣系统的控制》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 (一)确定项目任务 在项目教学中,项目内容的选择是关键环节,项目选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项目教学成败与否。项目选择太简单,学生感觉没有挑战性,积极性不高;项目选择过难,大部分学生通过努力无法完成,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没有成就感,打击了学习积极性,所以项目选择的难易程度要适中,让大部分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都能够完成。所以在进行项目选择应满足的条件: (1)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 (2)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相联系; (3)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联系起来 (4)学生有实施的机会和时间; (5)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6)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其他学科有效结合,具有一定的难度; (7)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8)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可以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 本项目位于自动化生产线末端,系统采用PLC控制,执行机构由气动电磁阀-气缸产生的气压驱动,实现了整个系统的自动运行,并完成物料分拣。项目的特点是在时序上有明显的顺序控制,是学习PLC状态元件、步进顺控指令和选择分支、并行分支步进顺控程序设计的综合项目。 (二)项目任务描述 首先,分发项目任务书,将学生分组,小组人数以3~4人为宜,注重强弱搭配,描述项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主要围绕能力、知识和素质三个层次进行。如本项目的学习目标如下: 能力目标:能根据控制要求进行I/O分配,并画出顺序功能图,准确率达

一体化教师培训心得

一体化教师培训心得 为了提高我们学校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推动一体化教学的实施,2015年1月12日至2015年1月16日,校领导特意请来了兄弟院校的资深教师给我们进行了为期五天的一体化教师培训。这次培训可谓就是非常成功与有用的,通过培训,让我们对一体化教学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同时,也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培训结束后,我对这次培训的内容深有感触,现将培训心得汇报如下: 一.一体化培训的主要内容 1、一体化课程特征及教学文件组成 2、课程标准与学习任务案例分析 3、鱼骨图分析技术 4、不同层次学习任务工作页编写 5、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编写与教学方法研讨 6、一体化教学案例说课 7、一体化教师成长特点及能力要求 8、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技术 二.培训学习的感悟 1、坚定信念,坚持一体化教学改革 一体化课程:指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

体,按照工作过程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与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一体化”教师,就是指教师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下,根据教学项目的要求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技能教学与企业生产管理于一体,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因此,这就要求“一体化”教师不仅要有专业技术能力与相应行业职业资格,还应有丰富的企业生产与管理经验与社会阅历,并能从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这些要求对于我们教师来说都就是比较高的,在此要求下,我们一体化教师就必须拥有良好的身体条件与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做好一体化教学改革。 2、探求多种有效教学方式,为一体化课程积累经验 培训中,我们全校教师以学生的角色共同学习、体验。在此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我们目前所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随着现代知识与技能的不断更新,要求我们这一代人要有新的知识结构,新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优秀技能人才。我们技工职业学校,应该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显然,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技工学校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多采取让学生头脑与手脚动起来的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相信效果肯定要比死记硬背来得好。 此次培训,我们接触到了学习任务学习内容鱼骨图分析法。我们老师也以小组的形式,用鱼骨图分析法完成学习任

项目化教学六个步骤word版本

项目化教学六个步骤

项目化教学法六个步骤 项目教学法包括:情景导入,明确任务;收集资料,制定方案;自主协作,具体实施;点拨引导,过程检查;展示成果,修正完善;评估检测,拓展升华。 一、情境导入,明确任务 对学生而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要求教师结合学科性质、特点,采取灵活的导课方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像情景剧导入,案例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歌曲导入等,当然也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一堂好课需要教师用教学艺术把学生引入自然美妙的学习环境之中。情景导入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这是一节课必要的铺垫,是一堂精品课的序曲。导入新课之后,要确立一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由认知、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来决定。“能力本位”就是要突出能力目标,把教学活动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动脑、动口和动手的创造活动;专业技能课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要把学习内容分解为具体的问题或任务,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帮助学生确立学习任务时,注重的不仅是最终的结果,而且包括完成项目任务的全过程,让学生的能力在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学习任务时一堂课的中心和方向,要指向明确,且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可由教师制定,也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教师要出示学习任务,经过认定,让每一个写生都清楚明白。二、收集资料,制定方案 教师在上节课结束时,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收集与本节课学习和操作相关的必要资料。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自己解决能力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圈点不懂的地方,记录存在的疑问。可通过检测的方式,督促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为学习新知、新技尊定基础。“能力本位项目化”六个环节教学模式,可采用学生分组的形式组织学习活动。学习小组的构成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便于组内帮扶,又适用于组间竞争。围绕学习任务,制定学习方案。学习方案的制定可由师生共同制定,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小组制定个性学习方案,方案中要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的学习内容和操作任务。 三、自主协作,具体实施 这是一节课最为重要的环节,要具体实施设计方案,完成学习任务。对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而言,一般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自主学习,每个学生要独立完成自学的任务。教师在导学案上应明确自学的内容、方法、时间、需要解答的问题、自学结果的检测,学生要独立完成的任务,达到检测要求。这个步骤应尽量避免交流,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学生在自学时有困难的可以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以使所有学生都能完成自学任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心得体会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心得体会 导读:读书笔记《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心得体会: 深感于自己在语文教学基本素养方面的欠缺,三月下旬至今十分细致地研读了美国教育专家杰基·阿克里·沃尔什博士和贝思·丹克特·撒特斯的优质问题和优质提问教学著作《优质提问教学法》。该书提出并开发了“通过提问和理解促进学习和思考”的专业发展模式,也就是“QUILT”框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过程。 通过有意识地反思,我发现自己课堂提问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 1、提问过多,正式授课过程中,每分钟大约提3个左右的问题,且所提问题中大多是有关事实、回忆或知识的,处于较低的认知水平上。 2、课堂上存在“目标学生”现象,倾向于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 3、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之前,学生回答之后,没有等待3-5秒给学生更多地思考和整理的时间。 4、自己经常在没有探究的情况下接受学生不正确的答案,且自己经常对课堂的问题进行解答。 5、学生几乎不提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 细细想来,自身的教学问题实在太多了。多年来,打着应对应试

教育的幌子,日复一日地进行着低效的课堂重复,从未思考过要变革和创新。在课堂设计上,没有运用课堂规范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和提问的意识,没有运用“脚手架”来支持学生的新行为,更别说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责任的调整了。 以上一些问题深深困扰着我,也困扰着我的学生。《优质提问教学法》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使我的眼前豁然开朗,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一、优质问题的特征 优质问题能够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学习的欲望,具有四方特征:能够达成一个或更多的教学目标,关注重要的课程内容,能够促进在规定的认知水平上的思考,清晰地阐明所问的内容。 (一)优质问题的四个维度 1、教学目标:与一个或多个学习者相关联,激发学生观点并形成个人的认识。 2、关注内容:引导出与要学习的概念相关的知识,引导出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学习的知识。 3、认知水平: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至教师具体设计的和示范的认知水平上;根据学生的准备,要求学生在最高的认知水平上处理知识;鼓励学生掌握关系和类型,展示理解程度、建立关联。 4、句法和词法:运用合适词汇,适合学生年龄、要学生的内容;精确不含糊;清晰地表达问题并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所期望的回答;

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总结

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总结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在情景中学习数学是最有趣的,为生活而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有力地推进了课题研究的全面展开,真正实现了将数学服务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科研之路。经过一个学年的亲身体验、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即学习者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2、“生活教育”理论

在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儿童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 3、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容 1、研究的目标 ⑴、探索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将生活中学生实际事物和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寻找创造生活情景、组织教材开展活动的有效手段,寻找教学策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 ⑵、使学生从思考周边事物,到自主构建“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学习体系,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热爱数学的情感,推动学生素质的发展

一体化教改培训心得

培训心得 2013年6月22日上午,我们全体教师在十二楼会议室参加了一体化课改的构建与实施培训会,培训课程由广州工贸技师学院的张利芳院长主讲,培训内容主要围绕课堂有效教学设计开展,半天下来,受益颇丰,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 参与一体化教学改革快一年的时间,接触的开始,有过彷徨,有过迷茫,有过思考,但更多的是要求自己完成任务,通过这次培训,对职业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一)育人目标 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培训过程中,张院长的一个问题,引发我的思考,什么是一堂好课?通常,我们认为,教师丰富的知识,风趣的语言,知识的传授准确等内容就是一堂好课,但没有把学生的培养考虑进来,事实上,一堂好课,是你这堂课能给学生带来什么,你能让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现在,每次上课前,总是会思考一个问题,我接下来的这堂课,到底要让学生达到什么目标,比如,汽车构造的相关单词这堂课,首先,需要明白,这堂课是让学生明白记住这些单词的重要性还是让他们学会记忆单词的方法。 (二)综合能力的体现

学生实习工作过程中,总是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一些问题,比如,很多学生强调个人价值,强调个人利益,不会考虑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通过一体化的教改,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小组中每一位成员的作用,能够锻炼小组中的领导者的管理能力,参与者的团结协作、沟通、表达等能力。 (三)职业发展的趋势 我们学校已经逐步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以专业课为主,文化基础课改革的任务迫在眉睫。我们应当好好思考,怎样将理论化非常强的知识,用一项项任务完成,学生能够融入其中,并且加入很多的思考。 二、课程教学设计 上个学期,参与文化基础课一体化教学改革,担任教学工作时,很多时候,是以单个任务的完成来实现课程的完成,比如,日常生活用语,汽车构造英语,汽车营销英语等等,脱离不开传统教学模式,但是仔细想想,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那就失去改革的意义,而课程能否按照一体化的要求,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需要由若干任务组成 教师设计课程时,需要结合任务和项目教学展开,张院长用一些案例,实际讲解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特别是用传统教学模式和一体化教学模式作对比,让人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

模块化教学法

模块化教学法 模块化教育模式以“MES”和“CBE”两种流派比较具有代表性。我国对模块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早于“项目化”教学,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进行探索。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主要以加拿大、美国等为代表。它是以知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可称之为“能力模块”。 两种流派的共性是都强调实用性和能力化。其区别是CBE是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MES是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 我国职教界总结出了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所谓“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就是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正规全日制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 模块化教学相关问题回答 一、何为模块 所谓模块(Modul) ,描述的是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组合,或者说,一个模块是一个内容上及时间上自成一体、带学分、可检测、具有限定内容的教学单元,它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 模块内容包括单一课程,若干相关课程知识点的组合,实验课程,或实习,理论课程与实践的组合,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单元。 二、模块化——教学观念的转变 模块是以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当学生修完某一模块后,就应该能够获得相关方面的能力。 从以知识输入为导向(Input- Orientation )的教学理念的“哪些内容我要讲授” 变成以知识输出为导向(Output-Orientation)的教学理念的“哪些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获得的” 三、模块化的目标是什么 促使教育方式公开化和灵活化,满足高校及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灵活性的需求以及实现教学组织更高的透明化及有效性。 四、模块化的优点是什么 1、灵活的教学安排 模块化的教学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对一个高校而言,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并为有限的资源所困扰,因此必须将自身的优势集中起来。教学安排的灵活性还可满足不断强化的跨学科和国际化的需要,模块化还使得跨专业课程的开设和聘请国内外客座教授开课更为方便。

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

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精选3篇)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 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1 一、转变理念,切实以学生为关注焦点 德国的职业教育目标表述为:独立、负责任的在团队条件下有效完成工作任务。这一目标描述很具体,有较强的操作性。针对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应转变理念,从教学和管理两大方面都切实以学生为关注焦点,真正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服务。作为一线老师来讲,即使再能讲课的老师,也都要认识到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自己表演得多精彩。我们不仅仅是在教人,更是在育人。对于管理者而言,应该帮助老师和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教学工作进而达到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举办这样的培训活动足以说明我们的理念正在转变。 二、配套政策,强化长效机制引导行动 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持续提升需要长效机制作为保证,这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并且政策要不断完善,对于科学合理的部分应保持其长期的稳定性。特别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及时、匹配的政策引导必不可少。另外,好的政策出台后,要宣传到位,特别是一线老师和基层管理人员,一些一线老师和基层管理人员对一些政策不太关心,对一些例行事务的办事程序可能都不太了解,严重影响办事效

率和双方的相互认可。有了好的政策,重点在于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三、打造团队,创建持续改进的学习型组织 无数现实的例子证明,如今“单打独斗”最多能做好事情,而无法成就事业。教书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所有教职员工一起团结协作、各尽其能才能做好。所以,持续改进的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意义深远。通过课程教学团队、教科研项目团队、专业教学团队以及各层级的行政管理团队的不断精心建设和打造,将我院建成“持续改进的学习型高职院校”。 四、推进改革,领导要顶住压力 教育体制、机制和方法的革新,都可能会触及原有的利益均势,对于既得利者可能形成的阻力应充分认识,需要各级领导,特别是上层领导思想统一并顶住压力。 最后,非常感谢学院领为我们组织这次培训,感谢台前幕后为这次培训服务的所有人员。 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2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教学技能视频,我被其中那些真实的案例深深感染,被先进的理念深深折服,感触颇深,下面就与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论文3篇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论文3篇 第一篇 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分析 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指的是通过营造丰富而生动的各类生活情境,来增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体验,并突出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性及开放性等,从而促使小学生可以将通过数学学习到的知识技能,用于实际生活中,进行创造性的运用。生活化教学还具备了以下几个基本的特点:首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当围绕儿童的生活世界来做为活动背景进行,并在活动中不断改变自己,提出新的教学与学习要求;其次,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目标要能全面地体现出教学整体目标,既要包含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也应当包含学生意志、行为习惯及合作沟通、创新能力发展等;最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应当加强师生的共同参与性,促进课堂教学的相互作用及亲身体验。生活化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数学,同时有助于学生培养自身数学能力,并促进学生的智力乃至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1]。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来捕捉围绕学生生活背景中出现的数学现象,进而发掘出数学知识中存在的生活内涵。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措施分析 2.1采用生活化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针对数学语言的一种教学。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抽象化数学知识,转换成可以让小学生更加直观和形象地进行理解并接受的知识,关键在于数学化语言的运用。众所周知,看起来似乎是枯燥乏味的数学,其实里面蕴藏了许多生动而有趣的内容,小学数学教师若是缺乏高素质的语言艺术,是无法将它发掘出来。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语言生活化,即是带领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及理解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圆柱认识的学习过程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充分的认识到圆柱的特性,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动手去摸一下身边的圆柱形物体,并让学生说出自身的体会和感受。一些学生会说摸到的是一个光滑的平面;而另一些同学则可能会说摸到的是一个圆形。此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运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总结,如两个光滑

高中教学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立足有效追求高效形成特色 ——我校新课标解读活动总结 2014年11月14日—16日,在北大青鸟集团和张志强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校邀请到来自河南的四位知名教育专家莅临我校进行新课标解读活动,并对我校的课改工作做了全面而细致的指导。 历时两天半的活动主要包括听评课及专家讲座两部分。14日、15日两天,专家以两人为一小组分别听了我校文理学科各11节课,并对每节课做出了有针对性的评价。16日上午,来自郑州市教研室的卢臻老师做了一场精彩的专题报告,使我校全体一线教师明确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程式。 活动期间,学校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所有一线教师全程参与,认真听讲,积极与专家互动交流,获益匪浅。现将此次活动总结汇报如下: 一、学校高度重视,全体师生热情高涨,确保了此次活动圆满完成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1、学校成立了以王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此次活动的组织协调,同时成立四个职能小组,由副校长任小组组长,处室主任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王校长多次召开专题办公会,对此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与班子成员和相关处室年级主任反复斟酌,最终敲定了活动的具体方案。在此前一周的“教-学-评一体化”讲课

及活动期间,班子成员和学校部分中层领导全程参与,彰显了学校对于此项活动的高度重视。 2、教导处多次组织协调会,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职责,确保各职能小组有序开展工作,为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做了充分保障。各级部班级也积极行动起来,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在班级安排、卫生扫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3、各教研组、备课组多次组织集体教研,每学科精心选拨4名拟讲课教师,并会同学校安排的学科督导人员听每位教师的课不少于两节,最终由教研组长和学科督导人员确定讲课教师。 4、一线教师积极参与。根据学校要求,同学科教师参与本学科听课,欢迎听其他学科的课。广大教师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凡是没课的教师基本都来到活动现场,根据教导处统计,我校专任教师听课共听课921节,均达到6节,并有12名教师听课节数超过10节。在评课环节,老师们认真听,虚心向专家请教,求知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二、高素质的专家队伍不仅给我们带了先进的课改理念,还以踏实敬业的高尚品质感染着我们每一位教师。 此次莅临我校的四位基础教育教学评一致性课题研究专家的专业功底深厚,治学态度严谨,他们曾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教学成绩突出,在理论研究上师从名师,立足国内教育现状,关注世界教育前沿理论。作为业内的权威人士能够来到我校,这得益于北大青鸟集团和张志强老师的鼎力相助,得益于王校长率领的我校赴河南学习小组的虚心与专注。

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

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实施项目化教学走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之路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求日益增大,因此专业课实践教学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珠三角地区行业发展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就业、发展”为内涵的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改革思想,确立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其核心意义在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教学特点,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确保学生踏出校门之前就能掌握 本专业实际操作技能。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根据能力和岗位的需求,-我们将专业课程体系拆分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三部分。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由若干项目组成,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指导学生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成就动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每个项目的下发实训任务都是为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而设计,或从各企业、公司中特别选取出来的,让学生的实践与市场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中。 为了能更好地落实该项教学改革,我系组织了一批校内外专家和校内骨干教师对2016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查与维修技术和建设工程管理四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的修改和优化,最终确定了2016级以项目化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配套的教学大纲。并在下学期对2015级的部分专业进行初步试行,系部将在试行的各个阶段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控和定期反馈,为2016级项目化教学的正式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项目化教学,突显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所谓项目化教学,就是以项目为主线、以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

项目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项目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石张毛在这次项目教学培训会上,深刻的感受到在教学中,传统教学法在制约着老师与学生的发展,而采用项目教学法即能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与技能,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交际能力、协作能力等,以适应社会需求。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并存,根源在于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有问题:培养学生是要面向职业岗位还是面向职业岗位群;学生的能力培养是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是既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发展学生社会能力、自学能力;课程教学内容是选择学科型逻辑还是工作过程逻辑;课程整合是需要课程间相关教学内容的拼接还是课程内相关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整合;教学组织方式是大班型、集中化还是小班型、小组化。因此,需要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法来改变教育现状,以此来推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因此,学生作为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他们会因为兴趣爱好,或是心理因素而积极地投入进来,从最初的调查到探讨,期间的设计开发,直至最终形成成果,学生都作为第一责任人;在整个过程中,根据社会实际需要为蓝本,旨在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转化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交际能力。通过参与,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的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学生学会自学,这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项目教学法就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学会将知识与技能转换为直接生产力或是符合社会需求的思维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法,能让学生自始自终都处于一个主导地位,他们需要尽早地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做法负责。同时,通过组织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训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项目活动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老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协助者,他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如何应付大量的信息,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同时,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数学生活化研究课题总结

课题 《数学生活化研究》课题总结 中心小学:李月玲 一、课题研究背景 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因此,希望于通过进行“数学生活化研究”,建立学生“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即学习者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儿童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 3、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的目标 ⑴、探索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将生活中学生实际事物和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寻找创造生活情景、组织教材开展活动的有效手段,寻找教学策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 ⑵、使学生从思考周边事物,到自主构建“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学习体系,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热爱数学的情感,推动学生素质的发展。 ⑶、初步建立数学生活化的评价方法,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从而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研究的内容: (1)教材内容生活化: ①导入生活化。教师在教学前,要善于捕捉学生身边的事例中的数学问题,结合所要学的新知,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 ②例题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素材,将它服务于教学新知,吸引学生参与研讨,能达到更良好的教学效果。 ③练习生活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类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以一些实际应用型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生活化: ①运用多种手段创设生活情境。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社区数学实践等手段,创设生活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②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数学能力。努力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计算能力、概括能力等等。 ③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借助生活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爱学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体化教学学习总结

《汽车维修》国家高技能人才师资示范培训班学习总结 钟原 2011年7月19日至8月3日,经学院推荐,我有幸参加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全国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示范项目《汽车维修》第四期培训班。这次培训班设在湖北省十堰市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校,十堰因二汽而出名,该学校也因二汽而红火。此次培训共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多所技工院校的30名教师参加,其中大部分教师都从事教学一线工作并担负一定的建设任务,这也为我们在课下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学习、交流,使我对现行的教育教学体系以及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改革方向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本专业的技术运用以及发展趋势和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此感谢学院各位领导给予我这样学习进步的机会。 短短的15天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在东风汽车高级技校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家对我们职业教育的重视,培训处领导、老师热情的接待和周到的服务。还记得第一天看到我们的课表时,我被那满满的课程表吓了一大跳,然而在不断的与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交流中,不知不觉十五天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回首培训历程,我了解到了全国兄弟学校的办学概况,看到了培训学校的优势所在,也看到了我自己作为一名汽修专业教师与培训教师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方法。 本次培训的内容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一体化理念、一体化课程标准解读、教学计划的制定、一体化教学体验(CAN-BUS总线故障诊断与排除、电控柴油共轨系统故障诊断、ABS系统)、教案与工作页、一体化教学的组织实施、学习任务设计及实施等组成。内容上安排紧凑、详实,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培训时间安排紧凑,每天8学时,上午8点准时点名上课,11:30下课,下午14:00—17:30分下课。严格请假制度,有培训中心主任直接考核。 15天的学习,有如下体会: 1、国家重视,改革势在必行 此次人社部组织实施的“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示范项目——一体化课程师资培训”,是人社部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颁布的文件《行动计划》,旨在切实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大

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从化市中小学学科教研会2010年年会论文征集评选 论文题目: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单位:从化中学 学科:政治科 姓名:刘丽怡

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摘要】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面对全新一轮课改以来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生活化不失为一种实现新课程有效途径。笔者就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教学生活化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思想政治课教学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已吹响。教师应当用新课程理念审视传统的政治课教学,由此不难发现:传统的政治填鸭式的教学,以说教灌输为主,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盲目追求既定的理论知识,忽视人的现实生活需要。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内容,因地制宜地注入生活内容,使教学回归学生的世界,回归现实生活的世界,让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观察自然、认识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提高政治课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那么,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教学生活化呢?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改变政治课教学的现状,需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抛弃传统的以灌输、抽象化、规范化为特征的教学理念。树立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理念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作为培养的主体,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发展和人格的提升;其次要树立学生参与教学的理念,教育应扎根于学生的实践,了解学生的生活,使政治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后的思想政治新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学理念。但是,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简单地说,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由远离学生生活的理想化的内容取向转变为贴近学生真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体现“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体现“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总结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中文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于2003年设立,新闻采写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到目前为止已有8年的授课历史。 在2003年9月至2007年7月的4年间,新闻写作与新闻采访课程是分别设立的。现在在校报工作的胡忠青、任自玲老师、新闻教研室的高常老师、涂涓老师、邹华华老师、叶艳芳老师、赵铭义老师先后担任过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戴文雄老师负责中文系网站的新闻编辑工作,对学生网络新闻的采写给予了悉心指导,实际上也是本课程的实习实训教师。 从2007年9月起,根据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内在联系紧密且实践性强的特点,中文系决定将两门课程合并为新闻采访与写作一门课程,并由赵铭义老师和叶艳芳老师分别担任两个新闻班的主讲教师,以不同的授课方式展开教学改革与探索,使该课程初步形成了本校特色。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工学结合是本门课程最突出的特点。胡忠青老师负责编辑的《郧阳师专报》、校广播站及电视台是本专业学生长期、稳定的实践实训舞台;中文系的三刊一报及中文系网站的编采任务,主要由本专业学生承担。在校外,丹江口市电视台、十堰日报社、十堰晚报社、十堰电视台、东风汽车报、东风电视台、汉江电视台也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实训机会。5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各级各类媒体发表的新闻作品已超过1000篇(件),充分展示了我们的教学实绩。 现在,2003级-2005级两届学生已经毕业,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走上新闻传播或信息服务工作岗位。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岗位适应性良好,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转化为他们从事业务工作的核心技能。 二、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及课程教学目标 本专业所面向的市场,是大众传播的中低端市场。所培养的学生,少数能进入地市级以下大众传媒,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内宣、公关及营销工作。不论是哪一类工作岗位,新闻采写都是工作中所必需的核心技能。本专业学生的生源以省内为主,外省市生源约占一半左右,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全国来看,处于中下水平。学习本课程前,学生须学习新闻理论、传播学及基础写作课程,其后续课程是新闻编辑学及其他实践课程。因此,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新闻各文体写作的要领与技巧,形成新闻采写的实操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共分为6大模块。第一模块:新闻选材及新闻价值理论。它解决采什么、写作什么的问题,是新闻采写的入门问题,18学时;第二模块,消息写作。它是新闻写作的重中之重,40学时。第三模块,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修养。讲授职业修养及职业道德,12学时;第四模块,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