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漫谈余光中的翻译观

漫谈余光中的翻译观

漫谈余光中的翻译观
漫谈余光中的翻译观

评说·作家与作品

/

2012/9SHORT STORY

漫谈余光中的翻译观

李明轩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1949

年举家迁至台湾,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被梁实秋誉为学者当中的“诗文双绝”。除了诗文方面的造诣,曾在金陵大学外语系、台湾大学外语系以及美国受教的余光中,在中英文翻译方面也建树

颇丰,《梵高传》《不可儿戏》《老人与海》等都是余光中的译作代表,充分体现了余光中的翻译观。他的翻译思想别具一格,不但包含言物之情,而且还有着出众的文采,寓说理于情趣之中,其翻译的每篇作品都能感动读者。余光中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尝试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到目前为止已经翻译并出版了多达13个类型的翻译集。余光中翻译的文学作品具有信、实的特征,并将其作为翻译作品的第一要义,他主张一种形、义兼顾的翻译观,却不赞成以往的硬译或直译的翻译观。余光中认为,能够称得上文学作品,它的价值不在于其说什么,而在于如何说,这就对翻译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非文学作品的翻译只要达意就行。余光中的这些翻译观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翻译的艺术性与变通

在《翻译研究》一书的序言中,余光中说,翻译是一门变通的艺术,是一种兼具科学性与灵活性的、非常难从事的艺术工作。余光中认为,翻译就像婚姻一样,两相妥协才能有所成就。因为翻译至少涉及两种文字、两种语言,但只有一个信息,要将原文的原貌、原意准确如实地转化为译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译者同时具有驾驭两种语言文字的高超能力,此外还要对原文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风格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在余光中看来,作为一门艺术,翻译不仅是对语言而言的,更是对思想、文化而言的。译者在进行这项集语言艺术、思想艺术、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工作时,应变通、机智、灵活地处理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最终的目的是要让译文在内容上和思想上都无限向原文靠拢。变通在余光中的翻译观中极为重要,是决定译文好坏成败的关键。在《变通的艺术》中,余光中说,英译中时既不能让西风压倒东风,也不能让东风压倒西风,既不能使翻译后的中文洋腔洋调,也不能使其油腔滑调。要做到这一点,东、西之间的相互妥协便成为几乎唯一的选择和两全之计。但应该妥协至何种程度,哪一方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应做出较多的让步,却没有固定的规律,只能依靠译者自身的变通之术。这表明,翻译是一门变通的艺术,重点并不是翻译本身的变通,而是从事这项

工作的译者的变通。翻译所接触到的语言文字之间,

必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美感经验以及文字的音、

形、意、修辞、文法等方面的差别,因此,要做一个合格的、好的译者,必须以翻译所涉各种文字的逻辑层次、文法习惯等为依据,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从事翻译工作。余光中进一步指出,所谓变通,并非要强调

“变”

,而一定是基于原文的“通”,也就是在通达中“传真”

。这就要求意译与直译相互结合,译意而不译文。余光中历来强调翻译应无限向原文原貌靠拢,在再造中传真,在变通中忠实。好的译文就有如原有灵魂的投胎重生,是一种灵魂内核不变的再造。翻译当中的再造,绝不是对原文原意的胡乱增减篡改,不能意译过度。翻译当中的传真,绝不是在勿改、勿删、勿增的误区下对原文保守地直译。所谓传真,是指原文文意真实地传达到译文中,而非简单地指原文文字的机械式传达。在《与王尔德拔河

记》中,余光中十分明确地说道:只顾表面文字,

不顾背后文义,只会让直译变成硬译和死译。看来

余光中并非是要用“译意不译文”的观点来反对直译,而是反对处处直译、过度直译或者高度直译。他翻译观中的变通艺术,就是要忠于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尽管余光中从未在他的翻译观中提出“信”

“达

”“雅”的要求,但他的观念至少与严复所提出的翻译的“信

”“达”要求相一致。余光中相信,适当的直译是翻译工作的基础,是以另一种语言文字形式传达原文作者思想意图的基本途径,但那种一句话对一句话、一个词对一个词、一个字对一个字的过度、高度直译,只会令原文被曲解,读者被误导,着实害人不浅。艺术理应是鲜活的,翻译的艺术性也在于于变通中令原文以另一种形式重生,那些公式化、教条化、精确主义的死译只能让原本鲜活的原文在翻译

之后立即失去生命,而这是余光中一贯反对和批判的。前文所提到的翻译变通大多涉及的是英译中的过程,如果是中译英,在余光中看来,变通的难度更大。因为中文有虚有实,虚实变化无常。特别是中文的诗词歌赋,实词常写虚,虚词常写实。这就给中译英的译者造成了不少障碍。如果要变通,必须先要仔细研究诗词歌赋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者所属时代的语言习惯,再于研究之后

039

/评说·作家与作品

SHORT STORY 2012/9

发挥自己经验的作用,尽量在中文诗词歌赋原意基础上就实避虚地译成英文,让英文阅读者不仅在文字上,而且在意境上都能够理解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内容与内涵。在此,余光中所谓的变通的艺术与钱钟书所提的“化境”乃是异曲同工。

二、翻译主体的素养

翻译作为一门艺术,其创作者—

——译者最终决定了这门艺术的发展走向。所以,扩展而言,是译者让翻译成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转化的艺术活动。余光中指出,译者要像艺术家一样创造艺术品的生命、实现艺术品的价值,为此必须具有艺术素养。与其他艺术家不同的是,译者无论是默默无闻还是名声大噪,都往往是孤独静逸地生活和工作着,很少直接面对来自艺术受众的鲜花或掌声。但是,译者所必须具备的艺术素养却一点都不能比其他艺术家们少。因为作为一项心理和心智的劳动创造过程,译者与其他艺术家们一样在进行着创作。一方面,译者要表现原文;另一方面,译者又要表现自己,或者至少要表现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这种艺术创作活动,或许比一些其他的艺术创作活动更加繁琐复杂。另外,余光中还强调,翻译者还应该具备学者的素质,其主要任务就是将一本书或作者带入到另外一种语境中,因此,这就需要译者具有深厚的功力,并将其功力体现在其翻译的作品中。在余光中看来,译者要从事好这项繁琐复杂的艺术工作,必须具有以下素养:

第一,良好、扎实的中英文功底是必不可少的。译者必须饱学,能善于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并在运用过程中可以自如地尽窥其妙。然而,在现实当中,不少译者尽管可以掌握几种语言,但难免文白交杂、笔下不通、西而不化。对此,余光中也不无感叹中文的式微。他提出,与英文功底不尽相同,中文的功底要求可能更高,特别是译者要具有诗性语言的素养。而对中英文功底和素养的检验有三种方法:一是翻译专有名词,二是引用翻译诗文,三是校对。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语言素养,对诗文、专有名词等的翻译就很可能张冠李戴,难得妙义精髓。

第二,与心灵为伍,能耐孤寂。作为学贯东西的一位大家,余光中曾语重心长地说道:“译者难有作家的声誉和学者的权威,但其影响未必比作家、学者小;译者在见贤思齐的同时,于心灵深处超凡入圣、意会笔到,并长期独享孤寂。”在余光中眼中,译者不仅要有良好的语言素养,还要能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烦闷,这样才能高质高量、游刃有余地完成跨文化、跨语言的翻译传真工作。三、翻译的方法论

如前所述,翻译历来存有意译与直译的二元对立选择。在实际翻译操作中,译者往往面对此二元选择有些缩手缩脚,或者在缩手缩脚之后干脆不顾

二元约束,天马行空地乱译。摆脱此困境的方法,余光中给出了他的答案:意译、直译不能泾渭分明,而要互补包孕;得意不忘形,才能超越意译与直译的二元对立陷阱,从而实现既存原文,又达原意的翻译境界。除了意译与直译,余光中认为,在翻译方法上还有一种二元对立,即归化与异化。译者在这“两化”中既要回归还原原文的文化价值,又要将原文的文化价值异化为翻译目的语文化,同时还不能超出目的语文化的承载边界。归化与异化、意译与直译的双重二元对立让译者在翻译方法论上必须保证二元的辩证统一,在不可避免的差异中实现高度的和谐。最后,余光中还提出过一个最理想的翻译方法,即同时精通中外文的中外译者并肩合作翻译。中国翻译界的奇葩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即是中外合作翻译珠联璧合的典范。余光中认为翻译者要将原文作者的意思准确地翻译出来,就不能随意更改与删减,需要终于原文,同时余光中还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翻译规律。余光中认为,通常情况下,自作聪明的翻译者往往会删减原文作者的意思,而较多地增加了翻译者本身的意思,还有一些翻译者对原文作品虽然没有任何增减,却喜欢将原文逻辑顺序颠倒,如原文中三种树的顺序是“甲、乙、丙”,但翻译者翻译成为“乙、丙、甲”,其实这些都是一种不忠实于原文的一种表现。因此,余光中曾多次告诫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对翻译工作要有自律精神,不能低估读者的悟性。

总而言之,余光中对翻译变通的艺术性见解,对译者提出的各方面素养要求,对翻译方法的探究总结,使他的翻译观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翻译观对现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翻译实践与翻译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余光中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及翻译实践者,其翻译思想及所发表的多种关于翻译的看法,都与其广泛的翻译实践紧密相关,他认为翻译是一种创作,翻译者要充分发挥中华文字的优势来从事翻译事业。因此,余光中的翻译观对中国的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着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蔡新乐.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M ].开封:河南大学

出版社,2001:81-83.[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

2000:74-76.[3]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117-120.[4]曾玮.余光中的翻译思想[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04).[作者简介]

李明轩(1978—

),女,河南南阳人,硕士,郑州大学护

理学院英语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法。

040

英美诗歌翻译整理

《英美诗歌》小明讲过的诗歌 1.据说莎翁的作品、《西风颂》、艾伦?金斯堡的《嚎叫》以及艾略特的《荒原》是不考的。 2.这里所提供的翻译也是仅供参考,因为版本实在是很多,不过下面列出大多都是小明在课上提 过的翻译版本。 3.这份翻译是不才花了几天时间整理的,有可能睡眼惺忪之下漏了哪一首。缺漏之处,还望提醒 哈!O(∩_∩)O~ By:张小婕 1. P1 马洛《热情的牧羊人致他的恋人》 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Christopher Marlowe Come live with me & be my love,请来与我同住,做我的情人, And we will all the pleasure prove我们要享受所有的欢乐 That valleys, groves, hills, and fields,而那些幽谷,果园,小山,原野, Woods, or steepy mountain yields.森林,或是嶙峋的山峰,都将为我们歌唱。 And we will sit upon the rocks,我们要坐在高高的岩石上, Seeing the shepherds feed their flocks,看那牧羊人悠闲的放牧着羊群, By shallow rivers to whole falls伴随着河水流动的潺潺乐声, Melodious birds sing madrigals.欢乐的小鸟也会为我们唱出美妙动人的歌儿。 And I will make thee beds of roses我要为你献上玫瑰的花床 And a thousand fragrant posies,和千百束芬香的花束, A cap of flowers, and a kirtle以及高贵的花冠, Embroidered all with leaves of myrtle;和绣满姚金娘叶子的长裙; A gown made of the finest wool我要用小羊羔身上最好的羊毛 Which from our pretty lambs we pull;为你织就美丽的长袍; Fair lined slippers for the cold,我要为你制作有着漂亮衬里 With buckles of the purest gold;以及纯金钮扣的拖鞋; A belt of straw & ivy buds,我愿用那饰以珊瑚搭扣、琥珀饰钉的 With coral clasps and amber studs:常春藤腰带来装点你的美丽: And if these pleasures my thee move,如果这样的快乐能够打动你的心, Come live with me, and be my love.就请你来与我同住,做我的情人。 The shepherds’ swains shall dance & sing在五月的每个早晨,前来求亲的 For thy delights each May morning;牧羊人们都会为你载歌载舞; If these delights thy mind may move,如果这样的欢乐能够使你动心, Then live with me & be my love.那么请你与我同住,做我的情人。 本诗介绍 ―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这首短诗是英国文学诗中最优美的抒情诗。它继承了田园抒情诗的风格。诗中的牧羊人享受着乡村生活,酝酿着对爱人的纯洁感情。通过描写恋人们在无世事尘嚣干扰的山野怀抱中生活,作者传达了一种不可言传的真情。 作者简介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 导读:本文是关于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希望能帮助到您!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一)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通:哪)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二)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注释 ①洛城:今河南洛阳。 ②玉笛:笛子的美称。③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声:声音。 ④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 ⑤闻:听;听见。 ⑥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

英国文学译文

第一部分:早期和中世纪英国文学 第一章:英国的组成 1、大不列颠人(英国人) 在开始学习英国文学史之前,了解一下英国这个民族是很必要的。英国这个民族是一个混血族。早期居住在这个岛上的居民是凯尔特人的一个部落,我们现在称它为大不列颠人。大不列颠人把这个岛屿命名为大不列颠岛,凯尔特人是其原始居民。他们分为几十个小部落,每个部落都以小屋群居为主。“最古老的凯尔特人法律今天归结起来显示出氏族任然充满着生命力”。英国人曾生活在部落社会。 2、罗马人的占领 在公元前55年,大不列颠岛被罗马征服者凯撒入侵,而这时的凯撒刚刚占领了高卢。但是罗马人刚登上大不列颠岛海岸时,就遭到了在首领领导下的大不列颠人的狮子般疯狂的反击,随着罗马将领来来往往的这个世纪,直到公元78年英国从被于罗马帝国完全征服过。伴随着罗马人的侵略占领,罗马式的生活方式也开始融入英国。罗马式剧院和澡堂很快的在城镇中兴起。而这些高雅的文明只不过是罗马侵略者的娱乐享受方式罢了,大不列颠人民却像奴隶一样被压迫着。罗马人的占领持续了将近400年,在这期间,罗马人因其军事目的在岛上修建了后来被称之为罗马路的纵横交错的公路,这些公路在后期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沿着这些公路开始建立起大量的城镇,伦敦就是其中之一,开始成为重要的贸易中心城市。罗马的占领也带来了基督教文化。但是在15世纪初期,罗马帝国处于逐渐的衰落阶段。公元410年,所有罗马军队撤回欧洲大陆再也没有返回。因此,也标志这罗马人占领的结束。 3、英国人的占领 同时,大不列颠也被成群的海盗给侵略着。他们是来自北欧的三个部落: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民族。这三个部落在大不列颠海岸登路,把大不列颠人民赶到西部和北部,然后自己定居下来。朱特人占领了岛屿东南部的肯特。撒克逊人占领了岛屿南部地区,并建立起像韦塞克斯,埃塞克斯和东萨塞克斯这样的小王国。盎格鲁人席卷了东部中部地区,并在东英吉利亚建立王国。七个像这样的王国在大不列颠岛上逐渐出现。到公元7世纪,这些小王国开始合并成为今天称为英格兰的统一王国,或被称作盎格鲁人之国。这三个部落的人混合在一起,被称为今天的英国人,而盎格鲁人占绝大多数。他们说的三种方言自然而然的发展成为一种语言——盎格鲁撒克逊,或者古英语,和今天我们所说的英语有着很大的区别。 4、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社会状况 在盎格鲁撒克逊人定居在大不列颠之前,他们仍过着部落式生活。家庭成员以亲属关系联合在一起,分别定居在不同的村落。主要的战争乐团由年轻人组成,勇士们食用族长的食物与其分享战利品。虽然说族长有权决定他子民的生死,但是将在外难免军令有所不受。他熟悉他的每一个士兵,和他们一起吃喝玩乐。这就是当时盎格鲁人称作为“氏族军事民主”。 在占领大不列颠后,盎格鲁撒克逊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知道,统治管理未屈服的人民是与非犹太人的法令相违背的……因此,非犹太人社会体系需要改革成为国家机关……首先,征服者代表必须是军事指挥官,被占领地区的内外安全需要加强指挥官的权利。这样,军事领导权转变成君权的时刻到来。一切以成定局。因此,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见证了英国由部落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 5、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宗教信仰以及其影响 盎格鲁撒克逊人是异教徒。他们信奉北欧的古老神话传说。那就是为什么北欧神话学说在英语这门语言中留下痕迹的原因。例如,一周中的天数就是由北神命名的。奥丁,我们所说的神,星期三以他的名字命名,星期四以托尔的名字命名,美丽女神弗丽嘉,祈祷者以她的名字命名星期五。星期二则是为了纪念另一个北欧之神--蒂乌。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和习题汇总资料

古代诗歌四首 一、观沧海 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向东来到碣石山,并来观赏广阔无垠的大海。) 水何澹澹[dàn ],山岛竦峙[sǒng zhì]。(海水起伏摇荡、山岛高高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岛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美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瑟瑟吹来,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太阳和月亮好像在海涛中运行。)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灿烂的银河好像在海涛中闪烁发亮。)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 东临碣石临:____到达____ 2. 水何澹澹何:__多么___澹澹:___水波荡漾_____ 3. 山岛竦峙竦:__高起______峙:__挺立______ 4. 星汉灿烂星汉:__银河______ 5. 幸甚至哉幸:___庆幸_____至:___极点_____ (2)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的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3)诗中用一“观”字统领全文,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先写景,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描写海水和小岛,写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显示了大海惊人的力量和宏伟的气象。后四句写虚景抒志,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4)“洪波涌起”一句中一个“涌”字用得好,试说说好在哪里? “涌”字写出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也让我们仿佛听到惊涛拍案的声音。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中“若”字用得好,试评析。 这一句借奇特的想象来表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用“若”字表明写的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想象,体现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6)诗首句交待观海的地点,运用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7)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苍凉慷慨的,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 二、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1)解择加点词语。 ①次北固山下次:停留②客路青山外客路:行客前进的路 ③乡书何处达 (2)这首诗主要写乡愁的,集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3)这首诗首联点题,“客路青山外”一句是诗人的想象,表明他到镇江后还要乘车到别的地方去,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4)诗的颔联写船上景色,此联妙在用“一帆悬”这一小景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这一大景,且“潮平”一语又为颈联中的“江春”一语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尾联借雁足传书的故事抒发了思乡之情,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5)此诗中’潮平两岸阔”有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那个字更妙,为什么? “阔”字更好。更直抒胸臆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的景象。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历来为人称道,试说说它好在哪里。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上册)翻译

英国文学史(上册) 第一章安格鲁—撒克逊时期(450—1066) 1.历史背景 不列颠群岛最早的居民是凯尔特人,他们最初居住在莱茵河上游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00年,他们移居到了不列颠群岛。在大约公元前400到公元前300年时,凯尔特人的一个分支——布立吞人,来到了不列颠群岛,“不列颠”这个名字便是由他们所取。凯尔特人的文化属于铁器文化的早期阶段,他们知道如何铸造铁剑和种植庄稼。关于他们的信仰,我们所知甚少,但是我们能了解到他们五月节的宗教典礼和槲寄生(一种植物)的祭奠仪式,这些已经成为英国人民民族传统的一部分。 从公元前55年到公元407年,不列颠群岛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那时,罗马帝国是奴隶社会,它统治了整个欧洲,并且有很高的文明水平。罗马人打败了凯尔特人,成为了不列颠群岛的主人,伦敦就是在罗马人的统治时期内建成的。 第一个来到不列颠的罗马将领是著名的尤里乌斯.凯撒,公元55年,在他取得高卢战役的胜利后,带领一万名士兵跨过英吉利海峡来到那里。但是他只在哪儿待了几个星期,虽然他在第二年又来到了不列颠,他并没有在岛上驻扎军队,因为他当时正忙于平息欧洲大陆的叛乱,还有罗马帝国的内战。在罗马人对不列颠扩大征服之前,就这样过去了一个世纪。罗马人统治了不列颠三个半世纪,他们筑寺庙、修大路、砌城墙、建军营,但是,对凯尔特人的文化生活却影响不大。他们建成了四、五十个城邑,如今无论何时,如果你在英国听到一个城镇的名字是以“切斯特”或“卡斯特”结尾的,那么毫无疑问,它一定是坐落在一个罗马军队曾经的屯兵之地上。因为这样的词来源于拉丁语“卡斯楚”,它的意思是“要塞、堡垒”。大部分我们所知道的罗马统治时期的不列颠,都来源于凯撒的《高卢战记》,和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 大约公元450年,大批的安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入侵不列颠群岛,他们定居在英格兰,把凯尔特人赶往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等周边地区。安格鲁人和撒克逊人是日耳曼部落,他们占据着易北河的两岸,也就是现在丹麦和德国的地方,这两个部族之间的语言也大致相同。从他们特有的的部族名字我们可以得知他们是非常勇敢的海上民族。古散克逊语“安古尔”意思是“钩子”,从中我们可以得知他们住在海边,以捕鱼为生。而“撒克逊”这个名字则源于“希克斯”,意思是短剑,从这个名字我们可以判断他们是坚强勇敢的战士。尽管遭到凯尔特人的奋勇抵抗,安格鲁—散克逊人最终还是将他们击败,成了不列颠群岛的新主人,也是现在英国人的祖先。 在大约公元500年,在对抗韦塞克斯王国的建立者——国王瑟迪克的过程中,一个传奇人物,凯尔特人的亚瑟王,名声大噪。在都城索美塞特夏,他的宫殿卡米洛特,亚瑟王召集了一批最勇敢的追随者,也就是著名的圆桌骑士。他为他的王国同安格鲁—撒克逊侵略者英勇作战了24年,后来他的故事也成了英国骑士文学的题材。 在从欧洲大陆移民之前,安格鲁—撒克逊人明显还处在部落社会的晚期,在他们移往不列颠之后,部落社会逐渐解体,封建社会开始形成。在将近公元6世纪时,在英格兰已经有7个较大的王国。 从8世纪后期开始,丹麦人,也就是维京人,开始入侵英格兰,起先只是沿着东海岸,

英国文学课文翻译

She walks in beauty 第一诗节:首先描写夫人的步态。“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 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用头韵、明喻等手法,塑造了一个鲜明的艺术形象。诗人把夫人的从容缓步与皎洁无云、满天繁星的夜晚相映衬,以浪漫主义笔触将这种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Thus mellow’d to that tender light / 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描写夫人的仪容与秋波,她的美色泽柔和。 第二诗节:诗人继续围绕美的内涵,延伸美的意境。“One shade the more, one ray the less/ Has half impair’d the nameless grace”对夫人的美做了高度赞美。诗句中的“waves”和“lightens”,将抽象的美具体化。美能飞舞在发上,在夫人的脸上放出光彩。美便有了生命。 第三诗节:从夫人面颊的美深入到她内心的美。“So soft, so calm, yet eloquent”生动地表现出夫人性情温柔沉静。前四行赞美夫人的容颜、微笑等外在美;后两行表现的是夫人的本质美。“A mind at peace with all below,/ A heart whose love is innocent”外在美与内在美完美结合。She walks in beauty,like the night美人缓行如夜移, 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 清空无云动繁星; And all that'best of dark and bright明丽晦深潜交影,Meet in her aspect and her eyes;凝妆娇容汇眸情;Thus mellow'd to that tender light融融月色柔极致,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耀目昼曦难相映.One shade the more,one ray the less,明暗一丝难增减, Had half impair'd the nameless grace莫明优雅易折失.Which waves in every raven tress, 万缕金泽溢雅致,Or softly lightens o'er her face;芙蓉颜面泛灵滋; Where thoughts serenely sweet express适逸安恬若有思,How pure,how dear their dwelling-place.清纯高洁显心志. And on that cheek, and o'er that brow,秀颊柔美多沉静,So soft, so clam, yet eloquent柳眉动人语无声; The smiles that win, the tins that glow,迷人笑嫣光彩焕, But tell of days in goodness spent, 似隐似现年华生.A mind at peace with all below,人间万事平心待,A heart whose love is innocent!痴心一片仍天真. 西风颂珀西·比西·雪莱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有如鬼魅碰到了巫师,纷纷逃避: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呵,重染疫疠的一群:西风呵,是你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像是墓中的死穴,冰冷,深藏,低贱,直等到春天,你碧空的姊妹吹起她的喇叭,在沉睡的大地上响遍,(唤出嫩芽,像羊群一样,觅食空中)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不羁的精灵呵,你无处不远行;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没入你的急流,当高空一片混乱,流云象大地的枯叶一样被撕扯脱离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成为雨和电的使者:它们飘落在你的磅礴之气的蔚蓝的波面,有如狂女的飘扬的头发在闪烁,从天穹的最遥远而模糊的边沿直抵九霄的中天,到处都在摇曳欲来雷雨的卷发,对濒死的一年你唱出了葬歌,而这密集的黑夜将成为它广大墓陵的一座圆顶,里面正有你的万钧之力的凝结;那是你的浑然之气,从它会迸涌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哦,你听!是你,你将蓝色的地中海唤醒,而它曾经昏睡了一整个夏天,被澄澈水流的回旋催眠入梦,就在巴亚海湾的一个浮石岛边,它梦见了古老的宫殿和楼阁在水天辉映的波影里抖颤,而且都生满青苔、开满花朵,那芬芳真迷人欲醉!呵,为了给你让一条路,大西洋的汹涌的浪波把自己向两边劈开,而深在渊底那海洋中的花草和泥污的森林虽然枝叶扶疏,却没有精力;听到你的声音,它们已吓得发青:一边颤栗,一边自动萎缩:哦,你听!哎,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假如我是能和你飞跑的云雾,是一个波浪,和你的威力同喘息,假如我分有你的脉搏,仅仅不如你那么自由,哦,无法约束的生命!假如我能像在少年时,凌风而舞便成了你的伴侣,悠游天空(因为呵,那时候,要想追你上云霄,似乎并非梦幻),我就不致像如今这样焦躁地要和你争相祈祷。哦,举起我吧,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我跌在生活底荆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一)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一)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一)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通:哪)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二)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注释 ①洛城:今河南洛阳。 ②玉笛:笛子的美称。③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声:声音。 ④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 ⑤闻:听;听见。 ⑥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

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上册)翻译

英国文学史(上册) 第一章安格鲁—撒克逊时期(450—1066) 1.历史背景 不列颠群岛最早的居民是凯尔特人,他们最初居住在莱茵河上游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00年,他们移居到了不列颠群岛。在大约公元前400到公元前300年时,凯尔特人的一个分支——布立吞人,来到了不列颠群岛,“不列颠”这个名字便是由他们所取。凯尔特人的文化属于铁器文化的早期阶段,他们知道如何铸造铁剑和种植庄稼。关于他们的信仰,我们所知甚少,但是我们能了解到他们五月节的宗教典礼和槲寄生(一种植物)的祭奠仪式,这些已经成为英国人民民族传统的一部分。 从公元前55年到公元407年,不列颠群岛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那时,罗马帝国是奴隶社会,它统治了整个欧洲,并且有很高的文明水平。罗马人打败了凯尔特人,成为了不列颠群岛的主人,伦敦就是在罗马人的统治时期内建成的。 第一个来到不列颠的罗马将领是著名的尤里乌斯.凯撒,公元55年,在他取得高卢战役的胜利后,带领一万名士兵跨过英吉利海峡来到那里。但是他只在哪儿待了几个星期,虽然他在第二年又来到了不列颠,他并没有在岛上驻扎军队,因为他当时正忙于平息欧洲大陆的叛乱,还有罗马帝国的内战。在罗马人对不列颠扩大征服之前,就这样过去了一个世纪。罗马人统治了不列颠三个半世纪,他们筑寺庙、修大路、砌城墙、建军营,但是,对凯尔特人的文化生活却影响不大。他们建成了四、五十个城邑,如今无论何时,如果你在英国听到一个城镇的名字是以“切斯特”或“卡斯特”结尾的,那么毫无疑问,它一定是坐落在一个罗马军队曾经的屯兵之地上。因为这样的词来源于拉丁语“卡斯楚”,它的意思是“要塞、堡垒”。大部分我们所知道的罗马统治时期的不列颠,都来源于凯撒的《高卢战记》,和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 大约公元450年,大批的安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入侵不列颠群岛,他们定居在英格兰,把凯尔特人赶往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等周边地区。安格鲁人和撒克逊人是日耳曼部落,他们占据着易北河的两岸,也就是现在丹麦和德国的地方,这两个部族之间的语言也大致相同。从他们特有的的部族名字我们可以得知他们是非常勇敢的海上民族。古散克逊语“安古尔”意思是“钩子”,从中我们可以得知他们住在海边,以捕鱼为生。而“撒克逊”这个名字则源于“希克斯”,意思是短剑,从这个名字我们可以判断他们是坚强勇敢的战士。尽管遭到凯尔特人的奋勇抵抗,安格鲁—散克逊人最终还是将他们击败,成了不列颠群岛的新主人,也是现在英国人的祖先。 在大约公元500年,在对抗韦塞克斯王国的建立者——国王瑟迪克的过程中,一个传奇人物,凯尔特人的亚瑟王,名声大噪。在都城索美塞特夏,他的宫殿卡米洛特,亚瑟王召集了一批最勇敢的追随者,也就是著名的圆桌骑士。他为他的王国同安格鲁—撒克逊侵略者英勇作战了24年,后来他的故事也成了英国骑士文学的题材。 在从欧洲大陆移民之前,安格鲁—撒克逊人明显还处在部落社会的晚期,在他们移往不列颠之后,部落社会逐渐解体,封建社会开始形成。在将近公元6世纪时,在英格兰已经有7个较大的王国。 从8世纪后期开始,丹麦人,也就是维京人,开始入侵英格兰,起先只是沿着东海岸,后来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2课时) 教学目标 1.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注意节奏和韵律;结合朗读展开联想,感受诗歌情境(重点) 2. 感受诗歌中寄寓的情感,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重点) 3. 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师:经过前几天的学习,我们通过朗读学习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独特的春景,也跟随着老舍先生领略了济南的冬天那一份满满的温情。那么今天,我们又迎来了几位诗人眼中那不一样的山河远阔。 二、初诵诗歌,整体感知 师:首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试着读一读曹操的诗歌《观沧海》。 师:我们说朗读时要注意语速和语调,那么这位同学的处理到底适不适合这首诗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一下这首诗歌,希望在之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能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我们在课堂的最后再来对这个同学的朗读做一个点评。 三、诵读运用,细品词句 1. 这是一首古体诗,请同学们结合课后注释自行疏通诗歌大意。思考:作者笔下的沧海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我认为观赏到的沧海是辽阔的,我从“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句句子中感受到。这里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河中的山石耸立,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 师:这里描绘了水和石,想象一下,水波荡漾的动态,山石耸立的静态,一静一动,呈现在你眼前的画面。 师:那你觉得在朗诵这句话时应该怎么读?你能为我们读一读吗? 生:“澹澹”、“竦峙”要重读,“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生范读) 师:读的不错,很有感情,把这种磅礴的气势读出来了。(生齐读) 预设:我认为观赏到的沧海是浩大、磅礴的。我从“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句句子中感受到。大海在秋风萧瑟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极富动态,从水波荡漾到波涛汹涌,气势更显磅礴。 师:你能为我们朗读一下这句话吗?这里的气势应该比之前更加强烈。(生1-2范读) 师:前四联作者描绘了很多景物,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样一副浩大广阔的景象,我们连起来一起朗读一下,读出这种一动一静中的气势。 2. 同学们读的非常好,前四句我们通过具体的景物来感受到了这种浩大的场面,那么后面几句在写什么呢?我们继续交流。 预设:日月、星汉(银河) 师:它为什么从观沧海写到了天上的星辰日月,你有什么理解? 生: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好像都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它们也都好像是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 师:通过同学的理解,同学们在脑海中想象一下这幅画面,这也是作者的一种想象,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若。 师:在这里就是一种虚写,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前面四句是实

英国诗歌

这一讲我希望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英语诗歌的发展史,英语和中文一样,都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语言之一,前者使用范围最广,后者使用人口最多。英语诗的历史虽不能和我华夏那样源远流长,却也像一棵大树一样,滋生出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英语诗的发展分为如下阶段: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时期、浪漫派、现代派和现代派之后 如果仔细阅读大量的诗歌诗,英语诗的最早作品可能算是《贝奥武尔夫》,这是讲述一位日耳曼部落传奇英雄的故事,但是却是用古英语写下的,不仅难读,而且有很多不同的羊皮纸版本,只有学问高深的学者才能读懂全文。但是,借助翻译版,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古代英伦三岛人民尚武、智慧的特点。 中世纪的英语诗歌可以说开始于1066年的一次民族战争,中世纪肆虐欧洲的维金人(Vikings)的一支在法国西南的诺曼底定居下来,并且皈依了基督教,他们的首领亨利受到教皇封赏,获得了诺曼公爵的称号。诺曼公爵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最后,他带领族人登陆英国,并占领了英伦三岛的大部,消灭了当地原有的部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国,这就是现代英国的前身。 诺曼公爵的入侵对英国语言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入侵者不会讲英文,而讲一种和现代法语有亲缘关系的法语方言。而他们的后人成为了英国的统治贵族,这些贵族老爷开始也不会讲古英语,但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要是老用法语和拉丁语,是很难控制和管理只会说英语的广大老百姓的。因此,在民政管理和法律诉讼这两个部门中,英语得到了普及,而贵族们常用的法语和拉丁语词汇,也渗透到了英语之中,这就导致了中世纪英语的产生。 用这种语言写作的诗人并不多,而且大多出现在中世纪晚期,到了十二世纪,他们中的集大成者出现了,他就是乔叟(Chaucer),乔叟不是一个专职的诗人,他其实是亨利七世的庄园管家,由于有很多机会出使国外,加之教育程度较高,他熟悉古罗马的很多作家,如普鲁塔克、维吉尔、琉善,而且,他还了解但丁和博伽丘的作品,熟悉法国浪漫传奇诗篇《玫瑰传奇》。这样丰厚的阅读底子让他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用韵文写成,第一次生动地描写了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市井之徒的生活和想象,穿插的传奇故事,生动又充满讽刺精神。乔叟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过渡人物,他的创作不仅给后世诗人很多启发,而他的语言就是现代英语的雏形和典范。因为,只有他是用现代英语的母亲,英格兰伦敦方言写作的诗人。 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一人两派”,一人就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两派就是指大学才子群体和玄学派诗人。13世纪开始,英国的大学开始繁荣,并且影响力超出了简单的神学教育,在世俗教育方面也为社会贡献出了大量的有才之士,如著名的弗朗西斯·培根和托马斯·莫尔。在文学方面,大量的文学天才来自大学,比如克里斯多夫·马洛和本·琼生。同样,受过大学神学系教育的人又成为了带有另一种风格的优秀诗人。例如,约翰·邓恩和赫伯特·金,他们在风格上的后继者一直延续到英国革命时期的马维尔。这一派诗人曾经被英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批评家约翰逊博士彻底打入冷宫,本以为永世不得翻身,结果在20世纪,居然被T.S.艾略特重新翻出来,成为一系列最伟大的诗人。 莎士比亚以一个人卓然迥异这两派高手,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真正的绝世高手。大学才子一派的特点,在于善作修辞,而结构散漫,无法呈现某种深刻的人生境界;玄学派善于将深刻的思辨和奇特的比喻烙在一起,形成一种庄严但奇特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翻译(一)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翻译(一)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翻译(一) 泊秦淮唐代: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英译 mist veils the cold stream, and moonlight the sand, as i moor in the shadow of a river-tavern, where girls, with no thought of a perished kingdom, gaily echo a song of courtyard flowers. 注释 ①选自冯集梧《樊川文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②[泊]停泊。 ③[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④[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翻译(二) 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释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

英国文学选读浪漫主义诗歌名家译文[1]

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 华兹华斯(英1770——1850) 我独自漫游!像山谷上空 悠悠飘过的一朵云儿, 蓦然举目,我望见一丛 金黄色的水仙,缤纷茂密; 在湖水之滨,树荫之下, 在随风摇弋,舞姿潇洒。 连绵密布似繁星万点 在银河上下闪烁明灭, 这一片水仙,沿着湖湾 排成延续无尽的行列; 一眼便瞥见万朵千株, 摇颤着花冠,轻盈飘舞。 湖面的涟漪也迎风起舞, 水仙的欢悦却胜似涟漪; 有了这样愉快的伴侣, 诗人怎能不心旷神怡! 我凝望多时,却未曾想到 这美景给了我怎样的珍奇。 从此,每当我倚榻而卧, 或情怀抑郁,或心境茫然, 水仙呵,便在心目中闪烁—— 那是我孤寂时分的乐园; 我的心灵便欢情洋溢, 和水仙一道舞蹈不息。 希腊古瓮颂 你委身“寂静”的、完美的处子, 受过了“沉默”和“悠久”的抚育, 呵,田园的史家,你竟能铺叙 一个如花的故事,比诗还瑰丽: 在你的形体上,岂非缭绕着 古老的传说,以绿叶为其边缘; 讲着人,或神,敦陂或阿卡狄? 呵,是怎样的人,或神!在舞乐前 多热烈的追求!少女怎样地逃躲! 怎样的风笛和鼓谣!怎样的狂喜!

听见的乐声虽好,但若听不见 却更美;所以,吹吧,柔情的风笛; 不是奏给耳朵听,而是更甜, 它给灵魂奏出无声的乐曲; 树下的美少年呵,你无法中断 你的歌,那树木也落不了叶子; 卤莽的恋人,你永远、永远吻不上, 虽然够接近了--但不必心酸; 她不会老,虽然你不能如愿以偿, 你将永远爱下去,她也永远秀丽! 呵,幸福的树木!你的枝叶 不会剥落,从不曾离开春天; 幸福的吹笛人也不会停歇, 他的歌曲永远是那么新鲜; 呵,更为幸福的、幸福的爱! 永远热烈,正等待情人宴飨, 永远热情地心跳,永远年轻; 幸福的是这一切超凡的情态: 它不会使心灵餍足和悲伤, 没有炽热的头脑,焦渴的嘴唇。 这些人是谁呵,都去赶祭祀? 这作牺牲的小牛,对天鸣叫, 你要牵它到哪儿,神秘的祭司? 花环缀满着它光滑的身腰。 是从哪个傍河傍海的小镇, 或哪个静静的堡寨山村, 来了这些人,在这敬神的清早? 呵,小镇,你的街道永远恬静; 再也不可能回来一个灵魂 告诉人你何以是这么寂寥。 哦,希腊的形状!唯美的观照! 上面缀有石雕的男人和女人, 还有林木,和践踏过的青草; 沉默的形体呵,你象是“永恒” 使人超越思想:呵,冰冷的牧歌! 等暮年使这一世代都凋落, 只有你如旧;在另外的一些 忧伤中,你会抚慰后人说: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就包括 你们所知道、和该知道的一切。 查良铮译 西风颂

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及练习附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 <<观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次北固山下》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 在一个明丽的春日,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一场春雨刚过。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片,像贴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涨得满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春神把花挂在树上,把草铺在地上,供人们尽情赏玩,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这里绿杨成荫,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自在,真要让人留连忘返了。 《天净沙秋思》 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海角。 七年级语文上15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 一、《观沧海》第一部分: 1、曹操是末年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在文学史上,曹操以四言诗著称,是继《诗经》以后四言诗的又一高峰。曹操与其子曹丕、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 2、《观沧海》的题目是后人加的,原是《》的第一章,选自《》。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 3、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⑴东临碣石()⑵山岛竦峙() 4、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⑴水何澹澹⑵秋风萧瑟 5、《观沧海》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开头以“”字统领以下的十句写景句,其中前六句写,后四句写。“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6、有人说诗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7、《观沧海》诗中描写沧海镜像的诗句中,写动景诗句 是,写静景的诗句是。 8、对《观沧海》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绵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写实景,再写虚景,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D、诗人先全景式地展开大海景象,在描绘山岛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怀。 9、在《三国演义》中和在民间故事中,曹操是一个反面人物,是一个奸雄。显然那是一种误解,是文学形象。请你结合《观沧海》一诗和自己对曹操的了解,说说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的?

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上册翻译1

? ?夏雨给大地带来了喜悦,送走了土壤干裂的三月,沐浴着草木的丝丝经络,顿时百花盛开,生机勃勃。西风轻吹留下清香缕缕,田野复苏吐出芳草绿绿;碧蓝的天空腾起一轮红日,青春的太阳洒下万道金辉。小鸟的歌喉多么清脆优美,迷人的夏夜怎好安然入睡——美丽的自然撩拨万物的心弦,多情的鸟儿歌唱爱情的欣欢。香客盼望膜拜圣徒的灵台,僧侣立愿云游陌生的滨海。信徒来自全国东西南北,众人结伴奔向坎特伯雷,去朝谢医病救世的恩主,以缅怀大恩大德的圣徒。那是个初夏方临的日子,我到泰巴旅店投宿歇息;怀着一颗虔诚的赤子心,我准备翌日出发去朝圣。黄昏前后华灯初上时分,旅店院里涌入很多客人;二十九人来自各行各业,不期而遇都到旅店过夜。这些香客人人虔心诚意,次日要骑马去坎特伯雷。客房与马厩宽敞又洁净,店主的招待周到而殷勤。夕阳刚从地平线上消失,众人同我已经相互结识;大家约好不等鸡鸣就起床,迎着熹微晨光干燥把路上。可是在我叙述故事之前,让我占用诸位一点时间,依我之见似乎还很必要,把每人的情况作些介绍。谈谈他们从事什么行业,社会地位属于哪个阶层, ?容貌衣着举止又是如何,那么我就先把骑士说说。骑士的人品出众而且高尚,自从军以来就驰骋于疆场,待人彬彬有礼,大度而豪爽,珍惜荣誉节操和骑士风尚。为君主效命创辉煌战绩,所到国家之远无人能比,转战于基督和异教之邦,因功勋卓著缕缕受表彰。他攻打过亚历山大利亚;在普鲁士庆功宴上有他,这位佼佼者多次坐首席; 从立陶宛直打到俄罗斯,同级的骑士都大为逊色;攻克阿给西勒有他一个,还出征到过柏尔玛利亚;夺取烈亚斯和萨塔利亚;他还多次游弋于地中海,跟随登陆大军将敌战败。十五次比武他大显身手,为捍卫信仰而浴血奋斗;在战场上三次杀死敌将,高贵的武士美名传四方。他还侍奉过柏拉西亚国君,讨伐另一支土耳其异教军;没有一次不赢得最高荣誉,他骁勇善战,聪慧而不痴愚。他温柔顺从像个大姑娘,一生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对谁也没有讲过半个脏字:堪称一个完美的真骑士。他有一批俊美的千里马,但是他的衣着朴实无华;开价的底下是结识的布衣,上上下下到处是斑斑污迹。他风尘仆仆刚从战场归来,片刻未休息就急忙去朝拜。 论读书 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人们独居或退隐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 那些有实际经验而没有学识的人,也许能够一一实行或判断某些事物的细微末节,但对于事业的一般指导、筹划与处理,还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胜任。耗费过多的时间去读书便是迟滞,过分用学问自炫便是矫揉造作,而全凭学理判断一切,则是书呆子的癖好。学问能美化人性,经验又能充实学问。天生的植物需要人工修剪,人类的本性也需要学问诱导,而学问本身又必须以经验来规范,否则便太迂阔了。 技巧的人轻视学问,浅薄的人惊服学问,聪明的人却能利用学问。因为学问本身并不曾把它的用途教给人,至于如何去应用它,那是在学问之外、超越学问之上、由观察而获得的一种聪明呢!读书不是为着药辩驳,也不是要盲目信从,更不是去寻找谈话的资料,而是要去权衡和思考。 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慢咽,漫漫消化。也就是说,有的书只需选读,有的书只需浏览,有的书却必须全部精读。有些书不必去读原本,读读它们的节本就够了,但这仅限于内容不大重要的二流书籍:否则,删节过的往往就像蒸馏水一样,淡而无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