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上海松江区高考地理一模习题(附答案)

2014上海松江区高考地理一模习题(附答案)

2014上海松江区高考地理一模习题(附答案)
2014上海松江区高考地理一模习题(附答案)

松江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高三地理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2014.1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分析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正确填涂准考证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正确答案)

(一)右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1.图中两山峰的气温差约为

A.1.3 ℃B.1.3 ℃~2.6 ℃

C.2.6 ℃~5.2 ℃D.0 ℃~2.6 ℃

2.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

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A.101米B.198米

C.298米D.601米

(二)读红海剖面示意图。

3.有关图中①类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B.沉积物固结成岩而成

C.板块张裂而成

D.板块碰撞而成

4.图示区域的地壳

A.以水平张裂运动为主B.以水平挤压运动为主

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

5.图示区域的板块名称及其边界类型分别是

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生长边界B.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

(三)在河西走廊地区,有一处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存在着含有大量生物化石的页岩。

河流落差累计(以占总落差百分

比计)距河口距离(以占总长度百分比计)

6.造成这种形如“峰巢”的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7.下列地貌与“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沙丘B.落水洞

C.冲积扇D.风蚀洼地

8.关于此处花岗岩与页岩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岗岩先形成,页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长期侵蚀

B.页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长期侵蚀

C.页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长期侵蚀

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

(四)下图是四条河流的纵剖面图。

9.从源头到一半流程的河段内,水能资源

最不丰富

....的是

A.①河B.②河

C.③河D.④河

10.四条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面积占其总流

域比重最大的是

A.①河B.②河

C.③河D.④河

(五)右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河流两个不同时期的河岸线。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

B.河岸线的变迁主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C.甲乙丙三处中,甲处侵蚀作用最强

D.甲乙丙三处中,乙处堆积作用最强

12.若图示河段形成“地上河”,其成因可能是

①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②修建大坝,泥沙淤积

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④地壳断裂,局部抬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六)北京时间2013年11月3日19:05起,天宇上演了罕见的“日全环食”奇观(即同一次日食,一部分地区可见日全食,另一部分地区可见日环食,也称“混合食”)。据相关报道,本次日全环食开始阶段,大西洋西部等地可观测到日环食,随后日环食转变为日全食,进入非洲中部,在索马里中部结束。在南美洲

北部、欧洲南部、亚洲西南部等地区可见到日偏食。整个过程持续了3.3个小时。 13.图中正确反映当天月球位置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本次日食发生过程中,由日环食转变为日全食的原因可能为

① 非洲中部地区观测到的太阳视半径大于月球视半径 ② 大西洋西部地区观测到的太阳视半径小于月球视半径 ③ 月球运动造成月地距离在日食发生期间有微小变化 ④ 地表起伏造成月地距离在日食发生期间有微小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下列地区中,有可能欣赏到“带食而落”(指日食还未复原,太阳就落入地平线下)奇

妙景象的是 A .非洲中部 B .南美洲北部

C .欧洲南部

D .亚洲西南部

(七)大气环流反映了大气运动的基本状态和变化特征。

16.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 、c 为水平气流,b 、d

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大小关系为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乙>甲>丁>丙

D .甲>乙>丁>丙

17.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 A .甲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乙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B .一般来说,甲处为多雨带,乙处为少雨带 C .甲气压带与a 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D .a 风带在北半球为西北风,在南半球为西南风

(八)右面为大气受热过程图。

18.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 .①—②—③

B .①—④—②

丁 丙

bcd

C .②—③—④

D .③—④—②

19.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

A .①辐射

B .②辐射

C .③辐射

D .④辐射

20.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而气温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 .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 .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 .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 .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九)下图为部分地区某时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21.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2.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

A .西北、东北、东南、西北

B .东南、西南、东南、西南

C .西北、东北、西北、东南

D .东南、西南、东南、西北

(十)下图为南极洲等高线图和南极洲4个气象站气温曲线图。

23.法拉第站在哈利湾站的

A .西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24.关于四个气象站气温的正确叙述是

A .最低气温均出现在7月

B .各站之间的气温差异夏季最大

C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法拉第站

D .南极气温年较差为22 ℃ 25.东方站各月气温都比南极点低,主要原因是东方站

A .白昼比南极点短

B .海拔比南极点高

C .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D .终年盛行西北风

法拉第站

哈利湾站阿蒙森-斯科特站

南极

东方站

法拉第站

哈利湾站

南极 东方站

(十一)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曾被称为“旱腰带”。现在该地区道路四通八达,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26.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②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③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④易发生旱涝灾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7.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D.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

(十二)右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

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28.此时A点的区时是

A.7月8日12时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D.7月8日16时

29.此时北京时间是

A.7月8日15时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D.7月7日14时

30.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

正确的是

A.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三点角速度相同,B点线速度大于C点

D.三点线速度相同,A点角速度大于B点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十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31.分析新西兰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3分)

32.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并列举相关旅游特色项目(至少两项)。(4分)33.新西兰东北部海域分布着汤加-克马德克海沟,分析这一海沟的形成原因。(3分)34.与南岛相比,写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优势条件。(5分)

(十四)读2月某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A B

甲乙

新西兰地理简图

部分板块分布图

35.归纳图示海域等温线总体分布规律。(2分)

36.说明A海区与B海区海水温度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3分)

37.分析洋流对甲、乙两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4分)

38.说明图中①代表的渔场名称及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9.若A海域发生石油泄漏,请简述洋流对海上石油污染的影响。(2分)

(十五)读地球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天相应的日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40.在甲、乙两天相应的日照示意图上分别画出昼夜分布情况(用斜线表示夜半球部分)。

(2分)

41.当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B两点的昼长分别是小时、小时。(2分)

42.当地球公转到乙处时,D点的日出时刻为点,日落时刻为点。(2分)43.当地球公转到甲处,且C点纬度为74°时,与上海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度是。(1分)

44.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上海昼夜长短有何变化?(2分)

(十六)下图为欧洲西部1月、7月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甲乙

45.甲、乙两图中,表示欧洲西部7月份等压线分布的是哪张图?说明判断理由。(3分)46.比较甲、乙两图中南北气压差的大小,并分析其形成原因。(7分)

47.分析图中A海域及其沿岸地区多大雾、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4分)

(十七)俄罗斯是我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和友好睦邻,是世界上幅员最大的国家。该国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湿地面积居世界第三。(26分)

48.概述俄罗斯海陆位置特点,并从航运角度评价其优劣。(8分)

49.分析俄罗斯略图中甲地区湿地广布的原因。(4分)

50.分析俄罗斯北部河流易发生凌汛的原因。(6分)

51.中俄就能源合作达成协议,俄罗斯每年为中国至少提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3100万吨原油。分析此合作项目对中俄两国发展的有利影响。(8分)

(十八)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1分)

52.据图说明大气保温作用发生的过程。(5分)

53.简述全球变暖对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2014.01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考试回答合理可酌情给分

(十三)(共15分)

31.地处西风带(1分),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1分),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1分)。

32.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板块构造边缘地带(1分),地壳运动活跃(内力作用强烈)(1分)。观赏火山地貌等景观;利用温泉等地热资源度假疗养(至少列举两项得2分)。33.由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1分),太平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向印度洋板块俯冲(1分),俯冲处形成深海沟(1分)。

34.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1分);地势较平坦(1分),平原面积较大;机场密度较大(数量多)(1分),路网密度较高(1分),港口较多(1分),交通便利;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数量较多)。

(十四)(共15分)

35.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1分);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1分)。

36.A海区等温线比B海区等温线的稠密,说明A海区海水温度的南北温差较B海区大(1分)。因为A海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1分),南北温差大(1分)。

37.甲海区因加那利寒流流经(1分),降温减湿作用明显,对沿岸荒漠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1分);乙海区因北大西洋暖流流经(1分),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1分)。

38.纽芬兰渔场(1分)。成因: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1分),海水易发生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翻到表层,促进了浮游生物生长,吸引鱼类(1分);且冷水

2014年上海市高考压轴卷地理

2014年上海市高考压轴卷 地理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共同部分和选择部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的填写姓名 2.答案必须全部涂或写在答题纸上。所有考生应完成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的共同部分。第二大题选择部分分为A 、B 两组,两组试题分值相同,A 组对应于考试手册中”任选模块一”, B 组对应于”任选模块二”,考生须任选一组答题。 3.应答选择部分前,应将答题纸上选做组别的识别框用2B 铅笔涂黑,填涂的组别识别框必须与实际答题组别一致,如果不一致,两组别全涂或不涂者得零分。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2014首次月全食出现在4月15日,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都可看到月全食的全过程,但我国大部分公众无缘欣赏,只有极东的东北地区及部分东部沿海地区可以看到一点点半影月食。阅读右图,回答1~3题: 1.读图1,月食时,地球的位置应在上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读图2中,2014年4月15日月球大概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3.根据材料推测月全食发生时,我国的位置大约在: A .f B .h C .g D .e (二)读图3,阴影表示夜,也表示地球上与其它地区不同日期的 范围,回答4-5题 4.此时,北京时间是 A.3月20日20时 B.9月24日2时 C.6月21日10时 D.12月22日4时 5.图示时间之后的一个月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会逐渐缩小 B.我国华北平原“小麦覆陇黄” C.南极附近臭氧空洞逐渐变大 D.北半球昼长夜短,但昼长会变短 (三)2012年8月16日—20日 ,我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成功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后,抵达冰岛进行正式访问。8月24日—9月8日,“雪龙”号穿越北极高纬航线,从大西洋扇区回到太平洋扇区,9月9日通过白令海峡离开北冰洋,9月27日回到祖国。该船最北到达北纬87度40分,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大约变化在20°N--4°N 。读图4,回答6---7题 ①②③④图1 图3

2014年高考海南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文科综合地理 第Ⅰ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图Ⅰ示意其一般模式。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转移速度较快。据此完成1~3题。 1、在图示模式中 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 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 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 2、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 A、普通服装制造 B、汽车制造 C、金属冶炼 D、甘蔗制糖 3、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价格 B、交通条件 C、工人工资 D、市场 甲地(位置见图2)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4~5题。 4、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 5、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处在盛行西风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图3)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7、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产品竞争力 8、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缺乏 C、资金不足 D、土地多盐碱 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成为可能。图4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9~11题。

2020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2020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必背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农业生产特征: ①农业地域类型 ②农作物种类及分布 ③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 ④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商品率) 1.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河流、湖泊)、 植被(自然带) 2.地形特征: ①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冲 积扇、三角洲); ②地势——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区域 极值(地势最高、低值); ③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1.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①地处峡谷处,利 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2.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3.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 中间低,四周高。 4.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5.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6.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 蒸发弱。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7.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③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高考地理必背答题模板 1.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南 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 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2.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 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模板--18种

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模板——18类题型 各位同学:现将高考地理中常见的一些问答题的规范答题模板印发给你们,希望各位同学要认真识记,并在平时的做题中对应答题模板,规范答题、严格运用地理术语、书写规范、字迹清晰、条例明确,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 特征描述型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是高考中的常设题型。地形特征描述类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经常出现抓不住重点,失分较多的情况。 【答题建模】 地形特征要点特征描述判断依据 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形以平原(盆地、丘陵、高原、 山地等)为主。它主要分布在×× 地区。 海拔<200米的为平原;200~500米的为丘陵;>500 米的为山地;四周高中间低的为盆地;海拔一般>1000 米的且四周等高线密集,中间稀疏的为高原。 地势特征 地势××高××低,或地势由×× ×向×××倾斜。 从等高线的数值变化,河流流向等方面判断。 海岸线特征及分布 海岸线平直,半岛岛屿少或海岸线 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等 直接从图中海岸线分布上判断。 二、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 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答题建模】 1.气候特征的分析和描述方法 (1)气温特征: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温差。气温年较差大于15℃可以认为大陆性较强,气温季节变化大;小于10℃表明海洋性显著,气温季节变化小。 (2)降水特征:主要读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节变化,估算降水总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低于10mm描述时称为稀少,10-50mm为少雨,50-100mm为多雨,大于100mm为丰富。 (3)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对上述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对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进行描述,如7月均温大于22℃、降水量超过50mm,可描述为“高温多雨”。 2.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 (1)气温的影响因素:在分析距离很远的南北方向两个地点的气温差异时,一般考虑纬度因素;在分析距离很远的东西方向的两点气温差异时,一般会考虑海陆分布因素;在分析较近两点气温差异时,一般会考虑地形因素;在分析大陆两岸气温差异时,一般会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2)降水的影响因素:首先考虑大气环流的影响;如果较近两点存在明显的降水差异,一般会考虑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在分析大陆东西两岸降水的差异时,一般会考虑寒暖流的影响。

高考地理提分秘籍——大题答题模版(超全面经典打印版)

高考地理万能答题模板(超级全面打印版) 一、答题总纲: 1.审题干(审“考查方式”、审“考察内容”);2.定思路(构建答题模板);3.整语言(地理术语、要点顺序) 二、具体解题思路如下: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明确试题的考查意图、方法,精准审题是目的。 (1)审“考查方式”,明确回答问题方式,注意关键词,如:描述、指出、简述、分析、说明等。 (2)审“考查内容”,明确考什么。 ①审“空间”,明确图示地区在哪儿。②审“内容”,明确有什么,如:地形区的分布状况、河流流向、水文特征、年降水量分布特点、农业生产、自然因素、改造利用方式、社会经济因素。③审“时间”,明确“在何时”,如:近10年来等。④其他:要注意限制性、转变、原因等通用语言。 2. 根据材料、设问,参考分值等,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等,确定答题思路。 (1)调:有而优(高质量的知识、技能贮备是关键)。 (2)用:结合具体情况(资料、设问、分值等),调用或建构答题思维模板。 3. 组织语言,全面简洁、准确科学、逻辑清晰地加以描述。 (1)要点全面:不遗漏、无多余(2)顺序合理:先主要后次要;先自然后人文 (3)富有逻辑:有因有果、先因后果(4)点面结合:提出论点、结合实际 (5)地理术语:使用地理专业词语-地理名词(6)简洁精炼:不啰嗦、不重复 (7)书写工整:格式整齐,不涂画(8)格式整齐:编“序号”或用“分号”(分点作答)三.一定切忌: 1.针对一点,反复啰嗦 2.违背地理原理违背该地状况 3.自然和人文混杂不清 4.前后矛盾,不通顺 5.“口头语”、“大白话” 6.书写凌乱,字体潦草,错别字 四.特别提示 1.地理综合题常规答题思路整理: (1)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2)条件(有利条件、不利条件)(3)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4)区位(自然、社会经济条件)(5)效益(经济、社会、环境)(6)措施(生物、工程、技术)(7)评价( 积极、消积) (8)要素(总量、结构) (9)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地理试卷及解析--高清版

2014·福建卷(文综地理) [2014·福建卷] 图1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2题。 图1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信信息 1.A[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编辑与更新、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空间决策支持、数据显示与输出。因此地理信息系统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分析、管理空间信息,故A项正确。跟踪动态定位信息要依靠全球定位系统,故B项错误。整合、集成网络信息和获取实时通信信息主要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故C、D项错误。 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聚 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 2.D[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智慧城市建设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信息技术与社区、政务、交通等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从而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故D项正确。智慧城市建设只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实行管理,并不能调整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空间规模没有扩大,也不能加速人口集聚,故A、B、C项错误。

[2014·福建卷] 图2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平方千米)。读图回答3~4题。 图2 3.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 3.A[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流域南部、东南部冰川面积大大缩小,而东部、偏北部冰川面积增大,这是因为气候变暖,使得偏南部流域冰川融化,造成冰川面积缩小,故A项正确。冰川面积变化与地壳抬升无关,也不是受流水搬运、风力侵蚀作用导致,故B、C、D项错误。 4.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A.冰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 4.C[解析]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的水源补给主要是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冰川面积减小,河流的流量将减少,地方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了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故C 项正确。冰川面积减小,冰蚀作用减弱,绿洲的面积将缩小,流域面积缩小,故A、B、D 项错误。 [2014·福建卷]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高考夺分】高考地理全面答题实用模板

自然地理答题模板: 1、简述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①地表形态特征:如地形以平原;或以山地丘陵为主等。 ②地势高低起伏:如地势西高东低等 简述云贵高原地形特征:喀斯特地形广布,地形崎岖,多山间坝子;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 2、分析或比较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 (1)气候特征:①气候类型 ②该气候类型的气温季节分布特点,如: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寒冷) 最冷月平均气温特点; 气温的年、日较差大小(表现海洋性和大陆性特点) ③该气候类型的年降水量大小 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如全年多雨;夏秋多雨,冬春少雨。 降水集中的时间和长短等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主要影响该地的气温状况,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主要考虑影响降水情况 季风:夏季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冬季风,来自陆,寒冷干燥,降水稀少 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是每上升1000米气温降低6℃,同时考虑阳坡和阴坡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海陆分布:临海迎风岸,年、日较差小,海洋性较强,降水较多

临海离风岸或陆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小,年、日较差大,大陆性较强,降水较少洋流影响: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降水较多,如遇迎风岸,降水丰富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降水较少,如遇离风岸,降水稀少 3、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开发利用 水文特征:(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为例) 流量:流量受流域年降水量的影响,流域年降水量大的河流,流量大 水位(季节变化):受流域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的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流量季节变化也大汛期:受流域雨季的长短和雨量大小影响 含沙量:受流域植被覆盖率的大小影响,还要受流域地形条件影响 结冰期:受流域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影响,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 凌汛:如果河流流向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该河段在初冬结冰时或初春融冰时有凌讯现象。 河流的开发条件:(水力资源、河航运等) 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①流域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水量充足,河流流量大。 ②流域地形起伏大,地处地形落差大的地区,所以水力资源丰富。 航运开发条件: ①流域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水量充足,河流流量大。

2016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技巧

2016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技巧 一.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 1.五步操作程序: (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 (2)列出“模板”。(见下面的常见模板) (3)仔细“筛选”。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4)酝酿“语言”。“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5)书写答案。“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二.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 ☆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 2.经纬度位置; 3.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 4.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 5.经济和军事位置; 6.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 ☆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伏(大、小)③地势特

征(哪里高哪里低)。 ☆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注意和第1种问题的区别) ☆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 ☆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云贵高原:崎岖不平③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④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⑤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2)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3)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 (4)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5)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6)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欧洲的许多湖泊(千湖之国芬兰的湖泊)。欧洲的地形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9)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15)渭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流水的沉积作用。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高低(决定因素)。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地势。阴坡阳坡,海拔高度 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 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①.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②.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③.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2014年四川省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及解析

2014年四川省地理高考试题及解析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 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 4.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图2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5—6题。 5.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6.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图3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读图回答7—8题。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运距(Km ) 高速铁路 甲 0 20 40 60 80 100 市场占有率(%) 图1 108° 120° 20° 4° 广州 ② ① ④ ③ 城市 国界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图2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汇编 第一版块基础概览 一、农业小专题: ⑴ 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 气候湿润多雨;② 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 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 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便利 ⑷ 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 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 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② 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 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 ② 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 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 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① 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 ③ 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加强"南南合作";⑤ 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⑼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 自然条件恶劣;③ 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⑽ 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① 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② 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 ⑾ 复种指数问题:① 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 ② 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是: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复种指数低对土地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③ 中国复种指数高的原因:纬度低,人均耕地少 ⑿ 美国印度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远大于中国,原因是:(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

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解析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 【答案】1.A 2.D 【解析】1题,考查时差的计算,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题干上已经给出已知时间为北京时间(东8区区时),所求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0市区区时),0时区在东8区西边,用已知时间减去8个小时,所求结果就为正确答案,A正确; 2题,考查北半球冬夏的气压中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主题干上给出的时间可以知道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此时包括西昌在内的亚欧大陆都在强大的亚洲高压的控制之下,D正确。 图1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 4.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 【答案】3.B 4.C 【解析】3题,考查交通运输,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图中600—800KM处,高铁的市场占有率减少的幅度最大,甲交通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增加的幅度最大,B正确; 4题,考查不同交通运输的特点,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图中反映出近距离选择甲交通运输方式的人较少,远距离选择甲交通运输的人较多,说明甲交通运输方式具有速度快,省时的特点,应为航空运输,C正确。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图2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5—6题。

关于高考地理 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模板 答题总的原则——掌握基础知识是前提+审题(圈关键词) 1.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 (1)回答成因或因素类问题都要往两个大的方面去想,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 自然因素包括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光热水)、河流、土壤、水源、洋流、植被、资源(原料)、能源(燃料)、土地、气压带和风带、大气环流等;人为因素包括人口、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策、资金、工农业基础、历史等。 (2)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3)回答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 2.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有序性:学会采用分点作答;作答特征描述问题时,学会分阶段描述特征。 3.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4.学会看分值,多角度答题 答题时尽量结合题目所给的图上信息或资料作答。 要熟记的地图——做题的基础。 1、经纬网,各大洲和各主要国家和各主要地形区的经纬网图, 2、世界地形图——主要地形区的地形剖面图。 3、世界气候分布图。 4、世界海陆轮廓图——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世界洋流分布图。 6、世界自然带分布图。 7、板块构造图。 8、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型。 9、世界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0、中国各地形区的经纬度。(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秦岭,台湾岛,海南岛,北回归线、25°N、30°N、40°N、45°N、90°E、105°E、110°E、115°E、120°E、125°E穿过的地形区)。

2018高考地理答题万能模版

2017高考地理答题万能模版【简答题】 一.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 1.五步操作程序: (2)列出“模板”。(见下面的常见模板) (3)仔细“筛选”。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4)酝酿“语言”。“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5)书写答案。“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二.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 ☆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 2.经纬度位置; 3.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 4.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 5.经济和军事位置; 6.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 ☆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伏(大、小)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 ☆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注意和第1种问题的区别) ☆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 ☆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云贵高原:崎岖不平③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④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⑤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 (2)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3)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 (4)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 (5)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6)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欧洲的许多湖泊(千湖之国芬兰的湖泊)。欧洲的地形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9)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15)渭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流水的沉积作用。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高低(决定因素)。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地势。阴坡阳坡,海拔高度 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 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①.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②.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③.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④.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①.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②.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2014年高考天津卷地理试卷及答案

2014年高考(天津卷)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第I卷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在图1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 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图2,回答第3-4题 3.在图2所示的时段内,风向从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4.在图2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水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 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 D.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5-6题。

图3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同学们经考察认识到,最有利于该商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A.靠近铁路、公路,货运成本低 B.位于大城市之间,顾客来源广 C.靠近城市边缘,土地成本低 D.远离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优良 6.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 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 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7-9题。 图4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 7.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后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

2014上海市高考压轴卷 地理 Word版含解析

2014上海市高考压轴卷 地理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共同部分和选择部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的填写姓名 2.答案必须全部涂或写在答题纸上。所有考生应完成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的共同部分。第二大题选择部分分为A 、B 两组,两组试题分值相同,A 组对应于考试手册中”任选模块一”, B 组对应于”任选模块二”,考生须任选一组答题。 3.应答选择部分前,应将答题纸上选做组别的识别框用2B 铅笔涂黑,填涂的组别识别框必须与实际答题组别一致,如果不一致,两组别全涂或不涂者得零分。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2014首次月全食出现在4月15日,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都可看到月全食的全过程,但我国大部分公众无缘欣赏,只有极东的东北地区及部分东部沿海地区可以看到一点点半影月食。阅读右图,回答1~3题: 1.读图1,月食时,地球的位置应在上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读图2中,2014年4月15日月球大概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3.根据材料推测月全食发生时,我国的位置大约在: A .f B .h C .g D .e (二)读图3,阴影表示夜,也表示地球上与其它地区不同日期的范 围,回答4-5题 4.此时,北京时间是 A.3月20日20时 B.9月24日2时 C.6月21日10时 D.12月22日4时 5.图示时间之后的一个月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会逐渐缩小 B.我国华北平原“小麦覆陇黄” C.南极附近臭氧空洞逐渐变大 D.北半球昼长夜短,但昼长会变短 (三)2012年8月16日—20日 ,我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成功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后,抵达冰岛进行正式访问。8月24日—9月8日,“雪龙”号穿越北极高纬航线,从大西洋扇区回到太平洋扇区,9月9日通过白令海峡离开北冰洋,9月27日回到祖国。该船最北到达北纬87度40分,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大约变化在20°N--4°N 。读图4,回答6---7题 ①②③④图1 图3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1(word)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课标卷Ⅰ)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学科网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4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 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 1-3 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0 C. 全年日P<1 D. 冬至日P>1 20 世纪 50 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 2所示。读图 2,完成 4-6 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6.50 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 1 数据为实验地以 2009 年为基数,2010-2013 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 月 30 日)。据此完成 7-9 题。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图 3 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 3,完成 10-11 题。 10.图4 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A.① B. ② C.③ D.④

2020年高考新课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

2020年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植被)、土壤五大组成要素分析。 ☆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状况 ☆位置特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如:东西南北位置、河海交汇处,沿河流分布,沿交通线分布)、半球位置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

(完整版)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总结-精华整理版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总结 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 二、基础:明确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的答题思路。 三、关键: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 ◇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之归纳: 1)原因(自然、人为)2)条件(有利、不利)3)影响(正面、负面)4)区位(自然、社会、经济)5)效益(经济、社会、环境)6)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7)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8)要素(总量、结构)9)评价( 积极、消积) ◇近几年考题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之归纳: 1)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矿产或其它资源) 2)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 3)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4)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 5)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6)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7)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主要地形区、海拔状况) 8)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种植历史经验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9)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分布规律问题: 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

1)"点"状分布一般有"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2)"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 3)"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 4)"点、线、面"综合考虑解答。 四、提升:明确题中常见行为动词的答题要领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这需要平时树立科学的观点,具备正确的地理思想;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五、实践----主观性试题的答案要求“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文综规范化答题的宗旨。1.注意从图中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有效的信息,并能够适当地迁移知识 2.规范用语,回归教材; 3.有多少问,分多少(段)答题,分段分点答题,每个要点尽量序号化。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做问答题首先要了解答题的步骤,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可根学题目的给分来组织答案,一般一个要点是2分或3分.这样如果是8分的题至少就得答出四个要点。 4.要点不自相矛盾、不重复; 5.在指定试卷区内作答,书写整洁,字迹工整,反映思维的逻辑性,卷面整洁,从形式上达到卷面的完美。因为清晰的卷面能赢得阅卷者好感,也许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符合“网阅”要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