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典籍翻译中的语义空缺与补偿

典籍翻译中的语义空缺与补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91577719.html,

典籍翻译中的语义空缺与补偿

作者:邢逸风

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0期

摘要:翻译活动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要想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通过翻译将中国的优秀文化翻译成外文。但是在中国古代典籍的翻译过程中会难以避免地出现语义空缺问题。如何对这些语义空缺进行补偿,最大限度地还原经典,促成文化对等,成为了一直以来的研究话题。通过对刘殿爵版《论语》的研读,笔者认为,语义空缺的补偿,主要依靠音译注释法、直译法、增加补充性解释的方法,以及对所引用文学作品加以解释的方法。

关键词:典籍翻译;语义空缺;音译注释法;直译法;补充性解释

一、语义空缺的产生原因和类型

语义空缺是语言、文化与思维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例如,由于地域和生存环境的不同,不同语言的词汇库中的词语和表达偏重就有所不同。语言形式影响着人们观察、描述和解释世界的方式,是人们思想表达的符号系统。因此翻译的过程即是字符转化的过程。在这一符号转换过程中,由于各地域之间的历史、文化、生活差异,一些原语中的文化词或者文化负载词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精准的对应词,此时就出现了语义空缺。

语义空缺的类型主要包括如下几类:词汇方面、区域历史、地理、人文等综合原因导致各语系词汇分布的区别;句法方面,双语翻译过程中难以追求形式一致,内容精确;另外,还有环境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

二、典籍翻译中的语义空缺

语义空缺是符际转化中的必然现象,因此对于语义空缺的补偿也就是必须注意的现象。在中国典籍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文化间的巨大差异,语义空缺及其补偿成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本篇以《论语》翻译为例,分析典籍翻译中的语义空缺及其补偿方法。

首先,笔者认为,古代典籍是可译的。文言文的翻译一般经过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和难点。

语内翻译方面,汉语经过几千年的进化演变,从追求简练古奥发展为现在追求平实和大众化的特点。古代经典追求语言简练,容易导致语意模糊。以《论语》为例,书中内容每一章前后没有明显的联系,没有上下文,没有事件和对话发生的背景。这就导致后世对《论语》的解读产生了很多版本。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对这些版本会做出不同的解读和呈现。

例如,“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篇》)这句话自古以来产生了诸多版本。金

人王若虚《误谬杂辨》、清人史绳祖《学斋占毕》中都认为此句应解读为:“子罕言利,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