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侯国金

四川外语学院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两种虽不统一但颇具影响力的假说,即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的假说,认为隐喻是可以也应该教和学的。然后本文介绍了辨认隐喻的一些方法,最后对隐喻的理解和推断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隐喻;语用;互动;辨认;推断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bstract: P roposing some ways of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the paper highlight s with a perspective of metaphor inference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reading pr ocess.

Key words: metaphor; pragmatic; interaction; identification; inference

0. 引言

现代隐喻理论对隐喻的本质的认识上升到认知和语用的层级上,认为隐喻是认知现象、语用现象和两个语义领域的互动。

传统隐喻理论把隐喻当成语言现象或修辞现象,而Lakoff & Johnson 把隐喻看成“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方式。[7] 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原始的典型思维是身体化活动或“体认”( 2.1.15 ),即把人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既然人有头、腰、脚、冠、身等部分,于是我们创造出“山头”、“山腰”、“山脚”、“树冠”、“树身”等。语言学的历史其实也就是不同语言隐喻的更替。19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一种生物体,有生老病死。20 世纪初Saussure 把语言看成一盘棋,个体的价值决定于它在系统中的位置和与其他棋子的关系。50 年代Chomsky 把语言看成是发展蓝图。人的周围潜在着生命,生活中无处不涌动着生命,人们要表达它们就得借助熟悉的描述人本身的词语和方式,于是就有了隐喻。再者,抽象概念也要借助于隐喻,如

semantic field, culture convergence, black box, hotmail, cold war, “系统过程”、“神经模式”、“电话网络”、“热线电话”、“网络空间”等。

1. 隐喻是语用现象

隐喻首先是话语现象。“话语”就是Saussure 说的parole ,而“语言”是他说的langue 。只有了解了“语言”和“言语”的冲突才能了解语言的创造性。隐喻的使用造成了意义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只能体现于具体的“言语”或话语中。再者,隐喻依赖于多义性。“活喻”相当于“言语”,用熟了便成为多义的创造者,回归于“语言”。

隐喻是以词为焦点(focus ),以语境为框架(frame )的语用现象。

典型的隐喻是A=B 这样的结构,那么我们简单地、武断地把 B 当作隐喻,其实它只是隐喻的焦点,那么A = (= 就是is )就是隐喻的框架。更常见的是本体和喻体之间有很多其他成分,像A=cdefghiBjklmn ,那么除了 B 以外的所有的词都是该隐喻焦点的框架,虽然有的成分(如A )比其他成分更重要。如:

(1)Perhaps Moore would not have been so categorical in his praise of Agnes

Grey but for the blemish in Wildfell Hall… (Anne Bront ? , p14)

blemish 本是“瑕疵”、“污点”,可以喻指人、物或品质上的“小缺点”。这句话的其他词就是焦点blemish 的框架。

(2)To begin with, the stimulus of the new and luxurious surroundings acted lik

e a tonic on his shattered morale. (Anne Bront ? , p10)

tonic 是“补药”,作为比喻就是“激励物”的意思。morale 是“士气”,作为隐喻就是“信心”的意思。shatter 是“使散开”,喻义是“砸碎”,后来产生“破坏”的喻义,这里有“使萎靡不振”的喻义。连在一起就是三重隐喻:tonic on his shattered morale 。这三个词单独都充当“焦点”而互为“框架”的一部分,连同其他“框架”部分构成焦点所需要的总“框架(语境)”。若没有框架,焦点不能成为焦点。单独说tonic 就很难判定它是不是隐喻。

第二点,隐喻只有在一定的语境里才能成为其隐喻。语境小则指前后句和情景,大则指整个语篇和言语使用双方、他们的关系、背景、情景、共享的知识以及上下文。可以说,一个词、短语,甚至句子都不能构成绝对意义的隐喻。而我

们以词、短语、或句子为单位来定位和讨论一个一个的隐喻实在是因为篇幅的限制和分析的方便(参见3 )。如:

(3) Dust thou art. ( Henry W. Longfellow, A Psalm of Life )

单看这句话/ 诗,不能明确理解诗人的意思,更不了解他的意图(是褒是贬还是讽刺?)。再看它所在的语境(限于篇幅,我们提供它的小语境即一节诗):Life is real! Life is earnest!/And the grave is not its goal;/ Dust thou art , t o dust returnest,/ Was not spoken of the soul.

这是9 节中的第2 节。诗人要说的其实是前两行:“人生是实在的,人生是热切的!人生的目标决不是坟墓。”至于第 3 行“你是尘土,应归于尘土”不是诗人的意思,它与下行联系起来就清楚了:“此话指的不是我们的精神。”

2. 阅读过程中的隐喻理解

2.1 隐喻的辨认

阅读过程中每每遇到隐喻,尤其是鲜活的隐喻,都能得到一种惊喜,这种惊喜构成了阅读主要快乐。对隐喻的理解首先在于辨认。而真正意义的辨认就是理解,至少是大部分的理解。

隐喻的出现往往有一定的征兆或标记。主要有话语领域信号、元语信号、强调信号、模糊信号、明喻信号、拟人信号、借代信号、引号信号、语域信号、话题特征信号、身份信号、语用语境线索、语法隐喻信号、根隐喻信号、具体化信号、容器信号、连贯信号等。

2.1.1 话语领域信号

有些修饰词表明所修饰的词或者中心词的意义转移到了另外的领域,这些就是领域信号。如:战争密云;“小鹰”号航空母舰;“大黄蜂”战斗机;关税壁垒;“小马”轿车;美用“空中炮舰”打击塔利班;“火神”双管炮;知识饭桶;intellect ual stagnation (智力的停滞不前);tax haven (免税避风港);psychic ed dy current (心理旋涡)等。

2.1.2 元语信号

对话语本身的意图进行暗示或说明的言语手段称为“元语(言)信号”(me talanguage ),如I mean 、that's to say 、in other words 、metaphoricall

y 、so to speak 、so to say 、as it were 、metaphorical 、compare A to B 、so-called 、“打个比方”、“可以比作”、“所谓的”等。

2.1.3 强调信号

起强调作用的词语叫“强势语”(intensifier )。如“简直是”、“完全是”、“的确有点”、literally 、simply 、actually 、indeed 、this 等。例句:

2.1.4 模糊信号

有时为了使自己的话语不那么绝对于是采用缓冲的方式,即模糊限制语信号,如“ 有点”、“或多或少”、“俨然”、in a way 、more or less 、a bit 、practically 、a touch 、kind of 、sort of 、form of 、type of 、a kind of 等。例句:

2.1.5 明喻信号

明喻一般被看成隐喻的扩张,而相反隐喻则被看成压缩的明喻。虽然后半句的科学性还有待论证,但是对“明喻也是一种意义的隐喻”的说法一般不会遭到反对。明喻的记号主要有:“ 像”、“如”、“如同”、“宛如”、“好像”、“简直就是”、“跟…… 一模一样”、as 、like 、seem as if 、resemble 等。

2.1.6 拟人信号

这种隐喻的特点是把没有生命的事物比作有生命的,尤其是比作人。这也许是因为人们对有生命的实体尤其是自己的了解(自)以为是十分充分的缘故。看例子:

(4) …the shy wind steals through the wood, rich with the pine and the poplar smell…the joyous earth reels like a dancer through April days. (Hamlin Garla nd, April Days )

“羞怯”(shy )的怎能是“风”(wind )?风也不能“溜走”(steal );“大地”(earth )也不能“高兴”(joyous ),更不能像“舞蹈家”(dancer )一样“舞动”(reel )。前后有4 个拟人。

2.1.7 借代信号

借代是以部分代整体或以整体代部分,如:说sail 代替boat/ship ,说Be ijing 代China 。也可以以一事物名称象征性地喻指他物。以gray hairs 代the

old ,以the fair sex 代women 。传统修辞学称前者为“借代”(synecdoch e ),称后者为“提喻”(metonymy ),又说有时难以区分二者。我们把它们作为一种辞格处理。再看例句:

(5) The emerald, the rugby , and the topaz gleam upon its dress. (G. L. L. Buffon, The Humming-Bird )

用具有色彩的宝石“绿宝石”(emerald )指翠绿色,用“红宝石”(rugby )指艳红色,用“黄玉”(topaz )指嫩黄色。

2.1.8 引号信号

引号是语言使用者有意识地使用的隐喻标记,以免受话者误解。如:

(6) Anne Bront ? has been considered in the light of a …literary Cinderella'. (A nne Bront ? , p18)

2.1.9 语域信号

Goatly (1997:312) 对不同语域的语言进行抽样分析,发现在不同的语域里隐喻出现的频率是不等的。口头交际:10% ;国内新闻报道:4% ;科普读物:18% ;杂志广告:22% ;现代小说:28% ;现代英语抒情诗歌:56%

2.1.10 话题特征信号

Katz (1996) 的实验表明,听话者对说话者的话题越熟悉,说话者就越可能使用隐喻以便解释,而不熟悉则可能使用讽刺以便说明态度。我们的意见正好相反。如果对方熟悉某话题还大量使用隐喻,那只是求新求异而已。科学家对宇宙和原子结构的描述大量使用隐喻,否则普通人不懂。英美科学家把银河称作Mi lky Way ,这是隐喻。但是看到孩子在前院小道上写粉笔字或泼了牛奶,说Yo u've turned our path into a Milky Way. 的隐喻价值不如其讽刺价值。

2.1.11 身份信号

Katz (1996:11) 通过实验发现听话者对不同的说话人有不同的隐喻使用可能性的期待(看 2.1.9 ):艺术家:7 ;作家:6.87 ;诗人:6.6 ;记者:5.93 ;律师:5.93 ;卡车司机:2.4

2.1.12 语用语境线索

The old rock is becoming brittle with age. 这句话若说石头就是直陈意义,若是说一个老人则产生话语意义。该语境若既有石头又有老人,则产生双关的语境意义。也就是说the old rock 到底是不是隐喻,多大比重是隐喻,得看语境。任何忽视语境因素的隐喻定义和分析都是有欠缺的。Ortony (1979:74) 提出判定隐喻的三条标准:1) 语境异常条件(contextual anomaly condition );2) 隐喻张力原则可以消除;3) 说话者有使用隐喻的意图。

就第一条标准而言,A 1 B 时却说了A=B ,这就是隐喻。

理解话语和隐喻既可以“自上而下”(top-down ),也可以“自下而上”(b ottom-up )。前者指利用语境来理解,如:

(7)O Captain !, my Captain ! Our fearful ship is done:

The ship has weathered every rack , the prize we sought is won;

The port is near, the bells I hear, the people all exulting,

While follow eyes the steady keel , the vessel grim and daring.

But O heart ! Heart ! Heart !

The bleeding drops of red,

Where on the deck my Captain lies,

Fallen cold and dead. (Walt Whitman, O Captain! My Captain! )

在惠特曼的这首诗里,“船长”(captain )指林肯(Abraham Lincoln )。这是诗人悼念革命领袖林肯的诗。“船”喻指美国,“船长”是林肯。“船长”的不断重复,构成了“船”(ship )的隐喻氛围,于是“经风雨的考验”(weathered every rac k )、“港口”(port )、“甲板”(deck )相继出现。还有同一首诗后面(看(45) )的“船”(ship )、“抛锚(泊船)”(anchored )、“航行”(voyage 和trip )都是这一隐喻氛围的“子隐喻”或“派生隐喻”(参见2.1.14 )。

“自下而上”的话语和隐喻理解指在语境知识不足以让人理解话语和隐喻时着眼于字面意义的相加和拼缀。如:

(8) But then, it flashed upon me that these were very improper thoughts for

a place of worship… (Anne Bront ? , p41)

根据flash 的“闪亮”、“突然燃烧”的字面意义推测it flashed upon me tha t… 的结构的意思大概是“某思想的闪现”或“忽然想到”。

2.1.13 语法隐喻信号

功能语法的“语法隐喻”指故意绕开习惯或规约的表达式而表达类似思想的方式,如,不说There were great changes in Shanghai. 而说Shanghai saw gr eat changes. 不说There has been a lot of development in all aspects in Shan ghai in the last ten years. 而说The last ten years saw a lot of development i n all aspects in Shanghai. 或Shanghai saw a lot… 。

下面的例子选自China Daily2001 年15-16 日头版,都有语法隐喻的意味。domestic demand would bolster it; Beijing's judicial system has clamped dow n on crime involving banks; the crack down on the corruption in official app ointment procedures; the year-on-year increase stood at merely 0.9 per cent; A ctivities aim to deepen mutual understandings; President: China poses no threat to any nation; Exports enjoy solid growth through August 等。

2.1.14 根隐喻信号

认知语言学认为,1) 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2) 隐喻作为人类组织经验的根据。3) 隐喻作为认识事物的新视角。4) 隐喻是类推说理的方式/ 手段。

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人的认知离不开隐喻,概念系统中的很多基本概念都是隐喻性的。“根隐喻”是人类概念系统深层次里的核心概念,制约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例如,Life is a journey 作为很多(绝大多数)语言的很多隐喻话语的根隐喻,发挥着很大的作用。Robert Frost 的诗The Roa d Not Taken 就是借用这个根隐喻来发挥的。人们以起点站、中转站、目的地、抛锚、加油、修车、走不动、别掉队、休息、冲刺、终点站等隐喻概念创造的无数隐喻都是来源于上述根隐喻。

Samuel Butler 的小说The Way of All Flesh 是《众生之路》,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众僧之路。Jonathan Swift 的Gulliver Travels 是周游列国,Daniel Defoe 的Robinson Crusoe 是探险之路(含隐居荒岛直至回英国)。John Bun

yan 的Pilgrim's Progress 是朝圣之路,Sackville-West 的No Signpost in the Sea 是茫茫海路。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是三日长江江水路。

当我们说这样的隐喻时,使用和理解都不困难。因为我们对其根隐喻有同等的理解。

2.1.15 具体化信号

隐喻作为人类组织经验的根据,可以把某一领域的经验迁移到另一领域上去。根据Lakoff & Johnson 的分析,人的概念系统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的基础上。它由“实体和物质隐喻”(entity and s ubstance metaphor )与“管道隐喻”(conduit metaphor )构成。[7] (关于后者请看 2.1.16 )

既然把经验和经历物质化(即抽象= 具体),就可以对它们指称、范畴化和量化。有关物体,尤其是人的身体,为各种本体隐喻提供了存在的前提。如,terrorism 这种人类20 世纪后期到现在最可怕的人类经历本是抽象的,但是可以物质化成某一实体,使Terrorism is the greatest common foe for humanity. 和Let's stand together to fight terrorism. 这样的隐喻表达成为可能。

2.1.16 容器信号

“管道隐喻”(conduit metaphor )把语言特别是词语看成携带意义的容器。“管道隐喻”把人的土地和相关的事物看作一个容器,有包容的外壳,有内容,有大小,有渗透等(即a < b )。例如,把视觉领域看作容器:The ship is out of sight now. 把事件、行动、活动和状态等看作容器:in love 、out of lov e 、in the race 、in the programme 、out of the coma, 、in sight 、out of sight 等。

2. 1.17 连贯信号

衔接是语篇的关键,连贯则是语篇的经脉。衔接的手段有很多,如代词照应、代替、省略、连词连接、词义连接等。而连贯是看不见的网络。有明显的衔接手段的句子可能是连贯的(如9a ),也可能不连贯(即假连贯,如9b )。没有衔接词语的语句可能连贯(9c ),可能不连贯(如9d )。

(9a) She describes him as a lion, thus making him very happy.

?(9b) She describes him as a lion, because making him very happy.

(9c) She describes him as a lion, making him very happy.

?(9d) She describes him as a lion, making him very hungry.

我们这里说的是“隐喻连贯”,即整个语篇或段落都围绕某一隐喻展开。我们可以从该隐喻的网络里找到任何一个单个的隐喻的语义线索。如:

(10) Now, Halford, I bid you adieu for the present. This is the first installme nt of my debt . If the coin suits you, tell me so, and I'll send you the rest at my leisure: if you would rather remain my creditor than stuff your purse with such ungainly heavy pieces ,----tell me still, and I'll pardon your bad ta ste , and willingly keep the treasure to myself. (Anne Bronte, p44)

这是一封题目是 A Discovery 的书信(以书信的形式和口吻写的小说部分)的末尾一段,与第一句呼应:You must go back with me to the autumn of 182 7. 作者(女)或叙述者(男)与收信人Halford 之间根本没有“欠债”的事。但是这个根隐喻有7 个派生隐喻:“分期付款”(installment of my debt )、“钱币”(coin )、“余款”(the rest )、“债权人”(creditor )、“钱包”(purse )、“很重的丑币”(ungainly heavy pieces )、“财富”(treasure )。上文的例(44 )《船长》则是以“船“为根隐喻派生出其他派生隐喻的。(参见2.1.1 2 )

2.2 阅读中隐喻的理解与推断

读者理解隐喻一般有辨认、认知和欣赏的过程。辨认并不难,不论是“死喻”还是“活喻”,凡是他陌生的都权当“活喻”,也不论是明喻、暗喻(即传统意义的“隐喻”)、拟人、借代、提喻还是移觉修饰,凡是把A 1 B 的情况说成A=B 就有理由倾向于把它理解成隐喻。我们以voice 为例:

(11a) Amanda's voice is like magic. (明喻)

(11b) Amanda's voice is magic. (暗喻/ 隐喻)

(11c) Amanda's voice thrills all audience. It does not finish even when she do es. (拟人)

(11d) I like Amanda's vowels and consonants. (借代)

(11e) Amanda has a golden throat. (提喻)

由于读者的认知水平,由于隐喻的无所不在,由于他的隐喻习得的沉淀,由于他对不同文体、话题、情景和说话人/ 作者使用隐喻的数量、频率、深浅、“死”“活”、风格等的期待,他对隐喻的理解(和辨认)一般不难,认知隐喻不太难,欣赏隐喻也不太难。

上面介绍了读者可以运用实际上也是常常运用的隐喻理解线索,要说明的是读者利用这些线索都是很容易的,不为人所察觉的,甚至是潜意识的。Searle (1 978) 提出了推断隐喻的8 条原则。当你听到S 是P 时,实际意义是S 是R 。要知道P 的可能值,可以寻找S 与P 相似之处,而要判断S 和P 的相似之处,可以寻找P 类事物明显的、众所周知、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征。这就是求得R 的可能值的方法。以Sam is a pig 为例,R 的可能值是“肥胖”、“贪食”、“肮脏”等。但是,pig 可能还有其他特征,所以,回到S 词组,看R 值中哪个与S 有最大关联。这8 条原则如下:

1) P 事物在定义上为R 。如:Sam is a giant. 可以理解成Sam is big.

2) P 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R 。如果隐喻有效,R 特征是P 事物为人们熟悉的重要特点。如:Sam is a pig. 就是Sam is filthy, gluttonous, and sloppy, e tc. 。

3) P 事物常被人们说成R ,尽管说话者和听话者都知道这不是真的。如:Sa m is a gorilla. 虽然双方以为或知道实际上大猩猩腼腆或敏感,还是可以理解成Sam is mean, nasty, prone to violence etc. 。

4) P 事物不是R ,也不同于R ,也不被人们认为是R ,然而人们大脑里有P 与R 的联系。如:Sam is a block of ice. 可以理解成Sam is unemotional, cold-blooded etc. 。

5) P 事物与R 事物并不相似,但成为R 的条件,如:Sam has become an a ristocrat. 可能是He luckily got a rise 的意思。不是说他是“贵族”,而是说他加了薪水后地位和景况好多了。

6) P 和R 意义相似,但是P (也可能是R )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字面上不等于S ,因此我们既能以addled 描述eggs ,也能隐喻地表达Sam's brain is addled. 。

7) 将原则1-6 用于非S is P 类的隐喻,即关系式隐喻和其他句法形式的隐喻。如:

(12) Sam devours books.

受话人要找出不同于P 关系而又与P 关系相似的R 关系,使得原则 1 成了“ P 关系在定义上是R 关系”等。

8) 换喻和提喻是隐喻的两大特殊种类。

Searle 对隐喻的描述虽然很有意义,但是话语和隐喻的实际情况远远比他描述的复杂,所以我们还是要依靠语境寻找关联。

Wilson (2000) 说,隐喻是一种更进一步的间接表述(a further type of in direct argument )。[23:53] 看John is a lion. ,很多人把它解释为John is brave. 。关于狮子的原型假设使得它产生上述语境含义。可是我们若以关联论来看,那么上面的以原型假设为基础的推断是不充分的。倘若说话者只想说John is brave. ,他为什么不这样说呢?为什么要费力、费时地思想和表达而且给受话人以额外的处理信息的负荷呢?旨在最佳关联的说话人一定指望他的含有隐喻的话语产生额外的语境效果。说话人不仅想表达John is brave. ,他还想透露出约翰是狮子般的勇敢,是体力或外表的勇敢,不是思想、精神或道义上的勇敢等等。说话人要说的像John is brave in the way a lion is brave. 。这样说来,John is a lion. 就是表达这个效果的很简约的表达方式了。

隐喻是与语境关联的简约表达,受话人要寻找出关联。找到了关联也就找到了语境效果。寻找所付出的处理努力越大,得到的语境效果的回报也就越大。

一般说来,读者阅读书刊时不仅不害怕隐喻,还期待着隐喻。对“死喻”有好感,因为它是隐喻,还因为它好懂,很容易就可以定位它与语境的关联从而取得语境效果。读者更欢迎鲜活的隐喻即创造相似性的隐喻,虽然付出较大的努力,但是一般终究能够理顺关联的头绪,得到作者赋予该隐喻的语境效果和阅读的快乐。随着阅读量的扩大和阅读面的拓宽,随着认知能力和对隐喻的敏感度的提高,读者越来越能辨认和理解隐喻,越来越能使用隐喻。

该例子选自英国女作家Anne Bront ? 的小说The Tenant of Wildfell Hall (1994),由G. D. Hargreaves编辑,由Penguin and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于1994年联合出版。下文出现该小说时只交代作者和页码。

转引自束定芳[38:211] 。

参考文献:

[1] Aristotle. 1954. Rhetoric and Poetics [M].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2] Black, M. 1962. Models and Metaphors [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3] Brown, P. & S. Levinson. 1978.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M]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Green, M. Georgia. 1989. Pragmatics and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M].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tiates, Publishers.

[5] Hester, M. M. 1967. The Meaning of Poetic Metaphor [M]. The Hague, M outon.

[6] Johnson, M. 1980.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problems of metaphor [J]. In Honeck and Hoffman (eds.).

[7]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University of Chic ago Press.

[8] 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 eveal about the Mind [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 Lakoff, G. 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 agination and Reason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0] Langacker, R. W. 1987, 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1]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 London: Longman.

[12] Levinson. S. 1983. Pragma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 ss.

[13] Mey, J. 1993.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 ers.

[14] Ortony, A. (ed.) 1979. Metaphor and Thought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 Ortony, A. 1979. The Role of Similarity in Similes and Metaphors [A]. In Ortony (ed.).

[16] Richards, A. 1965.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M]. New York: Oxford U niversity Press.

[17] Ricoeur, P. 1977. The Rule of Metaphor [M]. Routledge & Kegan Paul.

Sack, S. (ed.). 1978. On Metaphor [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8] Searle, J. 1978. Metaphor, in Meaning and Expression [M]. Cambridge U niversity Press.

[19] Sperber, D. & D. Wilson. 1986.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20] Thomas, J. 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M].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21] Verschueren. J. 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Foreign Language T 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

[22] Wheelwright, P. 1962. Metaphor and Reality [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3] Wilson, D. 1999. 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 [J]. In G. Brown et al. (e ds.).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 [A].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4] Yule, G. 1996. Pragmatics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5] Yule, G. 2000. Pragmatics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 aching Press.

[26] 耿占春. 1993. 隐喻[M]. 上海: 东方出版社.

[27] 何兆熊. 1999. 语用学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8] 何兆熊等. 2000.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9] 何兆熊、蒋艳梅. 语境的动态研究[J]. 《外国语》1997 年第6 期.

[30] 何自然. 1997.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1] 何自然. 1988. 语用学概论[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32] 侯国金1997. 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3] 侯国金. 1998. 英语语言学精要问答与考试指南[M]].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4] 束定芳. 亚里斯多德的隐喻理论[J]. 《外语研究》1995 年第3 期.

[35] 束定芳. 论现代隐喻学的目标、任务和方法[J]. 《外国语》1996a 第2 期.

[36] 束定芳. 隐喻的语用研究[J]. 《外语学刊》1996b 第2 期.

[37] 束定芳. 论隐喻的本质与语义特征[J]. 《外国语》1998 年第5 期.

[38] 束定芳. 2000. 隐喻学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感谢何兆熊教授对本人和本文的指导。

2003 年10 月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侯国金 四川外语学院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两种虽不统一但颇具影响力的假说,即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的假说,认为隐喻是可以也应该教和学的。然后本文介绍了辨认隐喻的一些方法,最后对隐喻的理解和推断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隐喻;语用;互动;辨认;推断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bstract: P roposing some ways of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the paper highlight s with a perspective of metaphor inference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reading pr ocess. Key words: metaphor; pragmatic; interaction; identification; inference 0. 引言 现代隐喻理论对隐喻的本质的认识上升到认知和语用的层级上,认为隐喻是认知现象、语用现象和两个语义领域的互动。 传统隐喻理论把隐喻当成语言现象或修辞现象,而Lakoff & Johnson 把隐喻看成“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方式。[7] 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原始的典型思维是身体化活动或“体认”( 2.1.15 ),即把人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既然人有头、腰、脚、冠、身等部分,于是我们创造出“山头”、“山腰”、“山脚”、“树冠”、“树身”等。语言学的历史其实也就是不同语言隐喻的更替。19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一种生物体,有生老病死。20 世纪初Saussure 把语言看成一盘棋,个体的价值决定于它在系统中的位置和与其他棋子的关系。50 年代Chomsky 把语言看成是发展蓝图。人的周围潜在着生命,生活中无处不涌动着生命,人们要表达它们就得借助熟悉的描述人本身的词语和方式,于是就有了隐喻。再者,抽象概念也要借助于隐喻,如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15830650.html,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作者:张乐 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17期 摘要在认知学领域,隐喻被认为是一个概念化过程,它构成了我们的思想和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就是在隐喻式思考和联想中产生的。本文分类阐述了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和隐喻理据,为词汇学习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隐喻文化负载词隐喻理据 隐喻体现着语言中的文化元素,是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形式,更是 一种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人们的日常用语和行为都离不开隐喻,因此文化从很大程度来说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建立形成而成。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隐喻恰巧成为了传达文化信息的一个工具和方式。通过隐喻中的映射,让词汇具有了文化意义。因此,文化负载词与隐喻的联系不言而喻。 1文化负载词的定义 在英语语言中,一个词通常包含多个意思。根据英语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的研究,语义被划分为七类:外延意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文体意义或社会意义、联想意义、感情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除概念意义和主题意义,其余五种统称为联想意义,因为他们都是人们使用语言时的情绪反应,是特定社会中的文化专有项。 因此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将文化负载词认为是在特定语言背景下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包含单词、谚语和习语。文化负载词汇的意义就是文化语义。 2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 当人类祖先创造语言时,他们将自己所熟悉的东西重新赋予其语言符号,而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扩展,很难也不可能为每一个新出现的事物赋予一个新的语言符号。那么人类是如何赋予新事物其语义特征呢?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答案就是隐喻。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被视为是一种联想机制,它遵从人类认知的规律,即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从空间到时间。当了解一种新事物时,人们常会把己知的熟悉的特征转移到未知事物中,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到极致。显然,正是人类的共性创造出了隐喻的共有工作机制,不分地域限制。这也就是所谓的隐喻的普遍性。此外,由于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的不同,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同的,这也体现了文化专有性。 以“head”为例,这个词的本义指人身体的一个部位,之后在隐喻的作用下,“head”用来指代其他事物的类似部位,并将其意义从具体实物映射到抽象领域。因此“head”一词意义丰富起

“内”“外”的隐喻认知分析

“内”“外”的隐喻认知分析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是行为的基础。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容器隐喻,重点讨论“内”和“外”这两个概念的意义,旨在寻求“内”和“外”的语言规律。 标签:认知语言学隐喻内外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体现了人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概念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是行为的基础。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是隐喻方式的。”[1]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研究,隐喻主要有三大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2]。实体隐喻是以人们生活的物质为基础,把物质看成实体,组建一系列抽象的隐喻概念意义。在实体隐喻中地位较重要的是“容器”隐喻。人们在认识外部世界时,通过对自身的了解投射到对其他具体空间领域和日常生活经验等抽象事物上,从而了解身体以外的其他事物、事件或状态,这样也可将其他事物或事件等看成是人的身体,想象成是一种容器并概念化,于是就产生了容器隐喻。”[3]容器隐喻有边界,有内外之分。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容器隐喻,重点讨论“内”和“外”这两个概念的意义,旨在寻求“内”和“外”的语言规律。 二、“内”“外”的隐喻意义 (一)容器隐喻意象图式的形成过程 容器隐喻属于常规隐喻中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实体隐喻,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即容器隐喻之下是一个基于“内外”关系的抽象的“容器图式”。由于人体是一个三维容器,有“吃进”“吸入”“呼出”和“排除”等生理现象,还有“走进”“走出”等一系列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空间关系,从而形成容器图式。[4]人们可以通过对自己身体和身体经验的了解,投射到其他抽象经验的领域,以形成隐喻概念或概念隐喻。这样,在我们日常身体体验中不断出现的结构——容器,便对人类有了特殊的意义。在容器图式这种认知模式的指导下,我们就可以把凡是有边界或能构想出边界的物理空间都作为容器:城内/外、党内/外、朝廷内/外、关内/外、国内/外、校内/外、海内/外、山外、村外、屋外、野外、天外、言外、外乡、外地。然后人们进一步将这一容器概念影射到更为抽象的领域,把时间、思想、状态、事件、距离、范围、社会关系等看成是一个容器,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容器隐喻。下面举三例作进一步说明: (1)他做了个深呼吸,把新鲜的空气吸入体内。

钱钟书作品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摘要: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它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中。本文从认知角度对钱钟书作品中的隐喻进行解读,了解作者如何通过丰富的联想,在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中发现相似点,创造新奇的隐喻,来表达智慧和哲理。 关键词:隐喻;认知;钱钟书 引言 对隐喻的使用和研究兴趣自古就有。亚里士多德曾在其著作《诗学》和《修辞学》中对隐喻做出过讨论并指出“成为一个隐喻大师是最了不起的事”。但传统研究对隐喻的认识仅停留在词语层面上,将其看作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修辞方式。随着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对隐喻探索的逐步深入,现代隐喻理论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束定芳,2000)。隐喻存在人们日常的思想中、语言中,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中,是作者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构成文体风格的重要媒介。 本文试以束定芳对隐喻功能的分类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对钱钟书作品中的隐喻进行解读,以期加深读者对其语言风格及文字魅力的感受,同时能够为整部作品的理解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隐喻的认知研究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标志着隐喻研究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研究的束缚,进入认知学研究的新阶段。他们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人类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来讲也是隐喻性的(lakoff johnson,1980)。人们通过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利用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国内也逐渐兴起了对隐喻的认知研究热潮。有学者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的本质和工作机制,如赵艳芳(1995)、束定芳(2001,2002)等,也有学者对英语和汉语中的隐喻认知进行对比研究,如陈家旭(2006,2007)、王寅(2003)等,还有不少学者开始将隐喻的认知功能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从不同的方面探讨隐喻能力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如严世清(2001)、汪少华(2005)。 束定芳(2000)在其著作《隐喻学研究》中对隐喻功能进行了分类,其中从认知角度看,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和组织经验的工具,可以提供认知事物的新视角,能够利用两个领域间的相似性达到类说推理的目的。本文将参考束定芳先生提出的隐喻认知功能,具体从三个方面对钱钟书先生的小说、散文中出现的隐喻进行探析。 钱钟书作品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1.通过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理解陌生的、抽象的概念 隐喻是一种基于经验的由始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通过将始源域的某些特点和结构映射到目的域的事物上,形成相应的认知图式,人们就可以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体验陌生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因此,隐喻能够描写新的,几乎难以描写的经验和思想(胡壮麟,2004)。语言大师通常擅长将抽象的概念通过隐喻转化成具体的或为人们所熟知事物或经历,让读者有更深刻或切身的感受。例如,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一个偏见》) 在这句话中,作者将抽象的概念“偏见”比作人们熟悉的“放假”,并通过“家常日用”和“星期日娱乐”的对比,说明不管人有无思想,都会存有偏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之后又用一比喻,将始源域的没有私人空间,或私下还要装模做样,映射到目的域,形象地说明如果不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何陆敏 看了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让我更加系统地认识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现状,从而对我将概念隐喻方面的理论用语外语教学产生一些思考,启发我在教学中更加有系统地尝试对相关理论的进行实践摸索。 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学主要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Lakoff 1990)。Lakoff和Johnson认为概念隐喻是始源域的概念系统到目标域的概念系统的映射,即“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影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之上”,是人们以一熟悉概念去认识、理解、表现另一陌生概念的过程。映射是隐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抽象的意想图式即认知结构为心理基础,实现不同生活经验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源概念域中比较熟悉、比较具体、易于理解的图式映射到了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目的域,在两个概念领域之间创立关联,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 Saeed(1997.30)认为隐喻的结构是认知性的,隐喻就是概念系统跨领域映射的结果。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性思维反射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促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概念隐喻使得人们在认知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起思维中多方式、多角度的联系,是人们形成新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由于概念隐喻属于人类的深层概念系统,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话语,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影响。隐喻在语言领域中具有普遍性。从广义的隐喻定义范畴来说,隐喻包括拟人、转喻、夸张等多种辞格以及词语多义、惯用搭配、习语和谚语等各种能实现隐喻性表达的语言形式。它可以出现在语言的多个层次:词汇、短语、句子,还能以篇章、风格等形式出现。语言实证也表明隐喻不仅限于文学作品,更多的存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据Lakoff和Johnson的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 0%的表达形式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是人类概念体系中存在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概念隐喻能派生出众多隐喻表达形式,如由“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一次旅程”。这一概念隐喻可以派生出“life is starti ng point, terminal point, transfer station/人生的起点、终点、中转站”等多种具体的隐喻表达形式。概念隐喻对语言表层形式中的隐喻起到决定作用,了解概念

通感的认知阐释

通感的认知阐释 摘要通感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它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既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同其他隐喻一样,通感隐喻也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它是通过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映射而形成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下,运用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来分析通 感,以便探寻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和心理奥妙。 关键词通感隐喻认知方式意象图式隐喻模式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并将它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但是Lakoff和Johnso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将这种说法彻底推翻了。他们提出隐喻是普遍的,不可简化的。人类理解的想象结构直接影响隐喻意义的本质,并规约我们的理性推理。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通感这一隐喻修辞手法,通过对其相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以及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通感的认知性阐释。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synaesthesia),望文生义,指的是人的各种感觉相互连通,身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同时又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它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指我们在思考或交流使用乙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属于甲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以达到新奇、精辟的表达效果。传统上,通感现象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饰手段。例如英语中有 piercing cry (刺耳的声音)、sweet music (悦耳的音乐)、 sour look (怒视)、a loud shirt (颜色花哨的衬衫)、 soft light (柔和的光线)这样的表达方法。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法,如“闻见(香味)、听见、冷眼、清净、音色、声音刺耳、眼睛尖、口味重”等。小孩会说“妈妈的牛奶洗面奶闻起来好甜啊!”。电视台广告中也有“听得见的微笑”之说。在文学作品中,通感更是受到了古往今来中西文人的青睐,被广泛地运用着。 二、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 英语中synaesthesia(也可写作synesthesia)就是与汉语“移觉”相对应的修辞格。该词中的syn,据 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来自希腊语的 aisthēesis,意为sensation。其定义为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孙启耀杨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150001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及其普遍性,进而对非语言现象---图片中的概念隐喻作了分析解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很多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得以发挥。这也证明了人类思维的确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意义不仅以语言的方式传递,而且在非语言现象—图片中也有概念隐喻意义传递的现象。 关键词:概念隐喻;图片;传递 1.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有关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转喻进行再研究的文章俯拾即是。如果说前些年隐喻类文章大多围绕隐喻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的话,而在最近两三年,隐喻研究趋向于研究隐喻和其他理论等结合。范文芳(2007;朱永生(2006 )等在语法隐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廖美珍(2007 )研究了语篇隐喻,刘乃实(2007 )把隐喻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蓝纯(2003)对空间隐喻进行了研究,汪少华分别对伦理概念(2007)和时间概念(2006)中的隐喻分析研究;张祝祥(2007 )对颜色隐喻加以论述,陈家旭(2007 )分析了情感隐喻。以上对隐喻的研究属于语言层面,而对非语言层面的概念隐喻意义的研究还不多见。我们发现一些非语言现象诸如艺术、广告、宣传画中隐喻的研究还未见有论述,本文拟从概念隐喻入手,对图片中所包含的概念隐喻意义进行初步的探析。 2.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是两个相似物体之间的比喻。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形成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但渗透于语言中,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人们的普通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即为概念隐喻或隐喻概念(1980:3)。概念隐喻涉及两个基本要素:源域和目标域。人们倾向于用比较具体的概念(源域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思想或概念(即目标域),从而形成隐喻理解。然而,以往有关概念隐喻的讨论都是以语言材料为基础的。人们对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意义的的传递与理解是否与语言中隐喻的理解是一致的?本文试图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作者:白巧灵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1隐喻(Metaphor)基本含义及功能分析 Ametaphorusingconceptsisadescrip-tionofanobjectorevent,realorimagined,usingconceptsthatcannotbe.Theo bjectap-pliedtotheobjectoreventinaconventionalway,theobjectortheeventbeingd escribediscalledthetarget[1]。西赛罗[2]认为:“隐喻是明喻的简化形式,它被缩减成一个词。这个词被放到一个不属于它的位置上,却好象就是它的位置。”卡西尔将隐喻分狭义的隐喻和广义的隐喻两种:前者是指“有意识地以彼思想内容的名称指代此思想内容,后者是”基本隐喻“或根本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形式、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神话的以及语言的概念本身得以表达的条件”。亚里士多德[3]在《诗学》中定义隐喻是:“隐喻是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构成,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Lakoff等人对隐喻的解读:“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表达中,而且在思维和行动中。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顾名思义就是不明显的比喻,亦称“暗喻”;在功能上,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是思维的问题;在结构上“,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即始源域(喻体)和目标域(本体)之间的映射。隐喻的理解就是两域之间的语义迁移

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语言学 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杨 梅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10) 摘要:时间概念都是通过其他概念来认识的。从不同的来源看,汉语中的时间隐喻有以下几类:时间是空 间;时间是金钱;时间是实体;时间流逝是运动。汉民族认知和建构时间概念的途径和方式是多样的,大量存在于日常语言中的时间隐喻证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尤其是在日常语言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隐喻; 时间隐喻; 源域; 目的域; 映射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22(2010)0120016204 收稿日期:2009209221 基金项目: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资助项目“异常搭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2008AZZ142)作者简介:杨梅(1978—  ),女,山东肥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看 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传统的隐喻理论也将隐喻当作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普通的修辞现象。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隐喻研究才出现了一个新视角:隐喻不仅被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直接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们在思想中对于不同的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 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1] 。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I. A.Richards )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 隐喻”[2](P.1) 。Lakoff &Johnson 在他们合著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 hors We Live by )(1980)中根据可靠的统计,断言英语中大约有70%的表达方式是隐喻性的。由此可见,隐喻在 日常语言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 隐喻研究的诸多结论是基于英语研究的结果。而认知隐喻研究现在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就是“对英语以外的语言的隐喻系统做大量的基础研究,以求证明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其他语言 中,抽象思维都是部分通过隐喻来实现的”[3] 。本文运用基本的隐喻理论,在分析大量语料的基础 上,从认知角度考察汉民族认识时间这个概念的途径和方式,试图以汉语的例证说明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本质的是一种思维现象。 一、西方认知隐喻研究简述 当代西方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是思维的基本特征。在人的各种认 知能力中,想象力是一种重要和具有普遍性的认知能力,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想象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隐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隐喻让我们通过相对具体、结构相对清晰的概念去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简言之,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 隐喻的心理过程就是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从结构上说,隐喻是以一个认知域,即源域(source domain )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即目的域(target domain )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ed )到目的域上,后者通过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例如,在WORDS ARE WEA PONS 这个概念隐喻中,我们用WEA P 2ONS 去类比WORDS 。由此还可派生出以下大 量的隐喻表达:[4] She used some sharp words.That was pretty cutting language. ? 61?第32卷 第1期 Vol.32No.1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Zhaotong Teacher πs College 2010年2月 Feb.2010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汉语言文学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马玲玲 摘要:汉语中的联合构词可以说是极具特色的,作为合成式复合词中的一个堇 要组成部分,联合式复合词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堇视,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角度入手『对联合词进行分类探析,以期对以往的研究有所增益。 关键词:联合词隐喻阐释 本文所论及的隐喻式联合词是指联合式复合词的意义在原义的基础上发生了隐喻引申,使词义更加丰富。 认知语言学意义上的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人类的思维就是建构在隐喻之上的。 人们的许多经验和活动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人们的概念系统大多是由隐喻建构的。认知语言学家指出,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和灵魂,隐喻就是要发现“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从而用‘‘始源域之名'’代替〃目标域之实"。恰似赵艳芳所论述的「在隐喻结构中■两种本似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而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这就是隐喻的认知基础。”基于此,我们可以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为出发点对现代汉语中的隐喻式联合词试作分类阐释。 二.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性质相似的隐喻 性质相似的隐喻式联合词是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性质相似"为基点,通过隐喻机制,把我们所熟悉的事物投射到了原本不熟悉、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抽象概念中,从而使其易于被理解、接受。以”豺狼"一词为例:在汉民族的思维习慣中,豺 和狼一直是两种非常贪婪、残暴的动物,能给其他很多动物甚至人类带来严更的伤害。当人们想要表达某些人凶恶残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时就以"凶恶残暴”这T 寺征为桥梁产生联想,从而以自己熟悉的凶猛动物”豺狼”来喻指 "凶恶残忍的人"。此类隐喻式联合词还有"爪牙、禽兽、虎狼、堡垒、本末、日苦、钢铁、风雨、机械、锦绣"等。以下面两个词为例具体分析:

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

《鬻语言应用研究 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 口徐乐琼杨新亮 摘要: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广告商为夺人眼球、独树一帜,广告隐喻便应运而生。广告创作者利用高度浓缩的艺术语言来突显产品的特点,让受众透过表层的广告语去领会深层的隐含意义。本文以心理模型的常叛推理理论为视角,探讨广告隐喻的认知动因。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机制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类比联想、心理建模和概念稀释。其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心理建模是核心,概念稀释是基础,类比联想是手段,三者彼此交互作用,实现广告隐喻隐性含意的成功解读。 关键词:隐喻广告心理模型常规推理类比联想概念稀释 一、引言 广告大师雷蒙罗比凯曾说过:“上乘广告的最好标志是,它不仅能使观众争相购买它的产品,而且能使观众和广告界都把它作为~种可钦可佩的杰作而长久不忘。”一则绝妙的广告是设计者匠心独运,精心雕琢的心血之作,它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一字传神,百读不厌。而有的广‘告词表达直白,缺乏想象力,索然无味。为使广告语新颖别致,富有感染力,广告创作者往往利用隐喻,给受众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由此及彼,透过表层的广告语,领会深层的含意。隐喻在广告中的广泛应用,使其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在给广告商和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受到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学者如姚俊(2004)、赵字(2007)等利用F a uconni 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对广告双关语做了精辟详细的解释,王丽皓(2004)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广告隐喻的多重功能。而从文献资料看,关于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机制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以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理论为视角,探讨广告隐喻④的认知解读机制,即通过类比联想、心理建模、隐喻含意推导以及概念稀释来分析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机制。 二、广告与隐喻 (一)隐喻的内涵 隐喻源于修辞学中的一个修辞格。它以已知的、熟悉的一种事物去代替未知的、陌生的另一种事物,通常以形象生动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事物。传统语言学只把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修饰的手段。而早在1936年,隐喻相互作用论的创始人R i char ds就指出:“好的语言是一种圆满的实现,能表达人的感知本身所不能表现的事情。语言是不同领域的交汇点,不仅是认知的表现形式,而且也是它的组成部分。源于日常经验的认知体系构成了语言运用的心理基础。”(赵艳芳,2001:99)此后,Lakof f,G和J ohnson,M的M et aphors W e Li ve跏。书问世后,隐喻不再被简单地视为一种修辞,而是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模式,指以一事物描写或替代另一关联事物的思维和认知式。它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赵艳芳,200l:99)。而这种关联正是两个不相干事物的相似性,借着这相似性 2010.10使我们从某一类事物去认识另一类事物,从而产生新的认知关系。束定芳(2000:14)也指出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隐喻表达的是一种平行关系,即通过指出某物与另一物之间的某方面的相似性来表达某物。 由此可见,隐喻必然涉及两种或两类事物,一个是出发点,另一个为目的地。英国修辞家理查德(I.A.R i char ds)将前者称为“载体”(vehi cl e),将后者称为“话题”(t enor)。莱考夫(G.L a kof f)等人称前者为“源”(sour ce),称后者为“目标”(t ar ge t) (王文斌,2007:16)。汉语中把它们称为“喻体”和“本体”。喻体的某个特征(或称联想意义)被投射到本体上,即形成隐喻意义(s ens e),隐喻意义是在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 (二)广告中的隐喻 广告,顾名思义是广而告之。广告的主要目的是以』1‘告艺术传递商品信息,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使其产生消费欲望,使之购买所宣传的商品。在广告如林的信息时代,广告商为使自己的品牌能够独树一帜,在广告语言中常常使用隐喻等修辞手段,以增强广告的效果。广义上来说,隐喻运用于广告中称之为隐喻广告。也就是说,此广告具有一种暗示性,蕴涵一种隐含的信息。根据隐喻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把隐喻分为显性隐喻和隐性隐喻。所谓的显性隐喻就是修辞学上的明喻,它指的是两事物间的一种对比关系。而隐性隐喻就是暗喻,是一种隐含关系。相比较而言,明喻的相似性更加明显,直接显现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而暗喻中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更为密切。在结构形式上,暗喻要比明喻简洁,但意义却更为含蓄深刻。 (1)房子就像茶,饮是一种需求,品是一种文化,悟是一种境界。(某房地产广告) 这是一个典型的明喻。创作者以茶道的境界来比喻宅居的境界,审视人居的三个层次,传达新的人居理念,展示高品位的生活。 (2)“无形胜有形。”(美国博士伦隐形眼镜广告) 广告巧妙地借用了“此时无声胜有声”,把博士伦隐形眼镜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把此类广告称之为暗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世纪80年代,对隐喻的认知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系统论述隐喻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Lakoff、Johnson、Turner(1980,1987,1989)等。其中Lakoff 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他们合著的Metaphor We Live By(1980)一书成为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Taylor,1989:130)。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1980:3)。他们对隐喻下了一个宽泛的定义,即“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1980:5)。由此可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 Lakoff和Johnson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Lakoff和Johnson 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147)。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投射,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将一个概念域隐喻性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正是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词汇发展了其不同的义项,产生了许多隐喻含义。如:hot一词,其本义是“感觉热的”,通过隐喻影射产生了“辣的”、“热情的”、“兴奋的”、“热门的”等含义(转引自赵艳芳,2001:120)。人类在创造新的语义范畴的同时,也发展了其自身的隐喻思维能力。Lakoff(1987)认为这种隐喻模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具体概念为源域向其它认知域映射而获得抽象意义的认知方式揭示了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之间最本质的联系,他们特别强调认知主体(即人)在隐喻理解中的积极作用,认为它是隐喻理解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同时也忽略了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制约作用,因而无法对隐喻影射的多层含义作出选择(王寅,2001:315)。

芰荷、芙蕖的隐喻意义

“芰荷”“芙蓉”的隐喻意义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是屈原《离骚》(节选)中的 两句。其中的“芰荷”“芙蓉”是什么东西,“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 裳”当中包含着什么深刻的意义,这是学习《离骚》(节选)时必须弄清的一个问题。 芰,古书上指菱,一种水生植物。荷,也叫莲,一种水生植物。芙蓉, 即莲或荷。“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如果光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莲和菱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上衣,把荷莲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下衣。如果可以这样来理解的话,屈原的这身装扮很容易把我们带回到远古的茹毛饮血、衣叶披麻的蛮荒时代。 然而,诗人描写自己的这身奇怪的装束,却有着更为深刻的隐喻意义。 其一,“芰荷”“芙蓉”暗指诗人心中的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制芰荷 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体现了屈原对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菱实的清香可口,荷花的鲜艳入目,都能把人们引导到美好的境界中去。屈原积极投身楚国的政治改革,就是为了实现心目中的使楚国国富民强的美好理想。但由于保守派的嫉妒“众女疾余之娥眉”和中伤“谣诼谓余以 善淫”,他的政治理想成了泡影。楚王还听信谗言,罢了屈原的官,将他流放到偏远的蛮荒之地,“謇朝催谇而夕替”。然而,屈原对其政治理想的追求并不因为自己人生的不如意而有所改变。相反,他要借对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这种“奇服”的描写,来间接表明自己决不放 弃政治理想的坚定信念。“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则把这一

种心声直接表露出来了。 其二,“芰荷”“芙蓉”暗指洁身自好的操守,“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 以为裳”体现了屈原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愿望。莲荷具 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品质,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了屈原心目中的偶 像。尽管当时的社会世风糜烂,“固时俗之工巧兮,俯规矩而改错;背绳墨 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屈原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宁溘死以流亡 兮,余不忍为此态”,他要像莲荷那样“出污泥而不染”。这种内心的追求 与“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外表装扮相为照应,把一个从里到 外、彻头彻尾的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 面前。 其三,“芰荷”“芙蓉”暗指特立不群的个性,“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 以为裳”体现了屈原标新立异、不与恶势力妥协的鲜明个性。菱实的棱角 分明,荷莲的梗直不弯,“芰荷”“芙蓉”的这些特点,正好与屈原的个性 相符,于是它们很自然地走进诗人的生活圈,与屈原成了形影不离的伴侣。在他看来,“方”与“圜”是不能“周”的,“异道”又岂能“相安”?楚 王也好,靳尚、子兰之流也好,“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之信芳”,你们 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内心是确实美好的就行了。这样,诗人通过对 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奇服”的描写,把自己特立不 群的个性充分展示了出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