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

特征:⑴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⑵区域内部表现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⑶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是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3.区域的空间结构:

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

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

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

概念: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广义上的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指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注意: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

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③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b)

从时间上看,开放起步于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大,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从空间上看,开放首先从南部沿海开始,从沿海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再向中西部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长江沿海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省会开放城市),在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区。

2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西部开发的有利条件:自然资源丰富

西部开发的不利条件: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缺乏,生态脆弱。

西部开发的重点: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4.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5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案例:长江中下游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规律方法】

(1)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基本思路:需要从两个方向上进行:横向和纵向。横向即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纵向即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2)区域经济发展区位分析模式:

①自然环境:包括所处纬度、离海洋的距离与气候条件、地形与海拔高度、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与严重性等。

②区位条件:考虑与主要经济中心、交通枢纽的距离;边境区域需考虑与邻国的关系。

③自然资源:水、土地、能源、矿产、生物等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开发潜力,对经济

发展的促进作用。

④经济基础:区域原有的产业基础,应从三次产业的结构和发展水平、交通运输、基础

设施等角度分析。

⑤人文因素:从科技、劳动力的数量、素质、政策等角度分析。

1.6 区域经济联系

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 等)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具有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效益;可促进工农牧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具有为工业、居民、农业供水,防洪,排涝等经济效益;利于回升地下水位、保护生物多样化、缓解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西气东输工程还包括从四川、重庆到湖北、湖南等省的天然气输送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可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改善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三条线路。

西电东送的意义:可促进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

产业的发展,促进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为我国沿海较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并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

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调入区及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地理环境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进行工程建设时,要评估工程对涉及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影响和不利的影响,对不利的影响要采取工程或技术手段加以克服。

南水北调:输出区可能出现水资源紧张,生态环境受到影响;输入区获得水资源,改善当地水文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也会在北方地区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

西气东输:输出区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和综合使用,改善产业结构,但管道的建设易破坏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输入区可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

西电东送:输出区加快电力开发和输电线路建设,发展区域经济,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水电站建设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坑口火力电站易加剧环境污染;输入区获得充足的电力供应,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善环境质量。

4、产业转移

①我国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

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因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地价上涨、工人工资上涨、公用事业费等方面的地区差异,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进行的产业转移;

中国台湾企业向中国大陆转移:为寻求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空间而进行的产业转移;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IT)产业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为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进行的产业转移。

②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促进了被转移地区的资源的开发,被转移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促进了产业的更新和升级,推动了被转移地区经济的发展;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人地关系趋向紧张。

区域产业发展在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的阶段以后,产业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才可能逐步减轻。

【拓展提示】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可以看出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工资和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②开拓市场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2.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1、荒漠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3、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

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4、治理措施:①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

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④合理用水⑤控制人口增长。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类型: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功能:

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拓展提示]湿地减少的原因探究: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逐渐消失;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消失。

人为原因——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大量开垦湿地;泥沙淤积严重;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的威胁;引用物种的干扰;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等。

4.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森林资源现状

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⑵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⑶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热带雨林

⑴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⑶雨林生态

①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②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⑷热带雨林破坏

①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②直接原因:人类开发。

⑸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⑹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

保护放在第一位。①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③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④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2.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地理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量丰富,冬春季降水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落差大;

流域内水能、煤炭、石油资源丰富。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成就:

水资源的综合开发是流域治理的核心。流域管理局制定了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内容的综合性开发方案,到20世纪50年代就完成了流域的梯级开发,水力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防洪标准提供到百年一遇。在开发过程中,当地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成就:洪水灾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构建了庞大的航运网,拥有了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建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森林覆盖率高,旅游业发达,流域内人均收入达全美平均水平。

3.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措施

⑴水资源的综合开发是流域治理的核心。通过梯级开发——防洪:减少了洪水带来的经济损失;通过修建水坝——航运:航运畅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

⑵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梯级开发——发电——高耗能工业(有色金属冶炼),电力能源基地]。

⑶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

⑷提供环境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综合利用一系列的设施和优势条件,发展旅游业。

4.值得借鉴的经验:

⑴设置专门的开发管理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⑵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的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⑶不断加大开发力度,吸引投资者。

⑷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为开发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美国本土地处25°—49°N,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降水适中,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中部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

经营。

社会经济条件:美国商品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巨大,农业科技水平高,交通运输条件好,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大。

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①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

含义: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优点是: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广泛使用高新技术,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等。

⑵农业带

美国主要农业带:

3、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

过度垦殖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的发生;能源消耗大;化肥、农药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食品安全;高度的机械化生产,能耗大,农业生产成本高。

措施:

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发展农业新技术,采取限耕、休耕、补贴政策和农业生态保护政策,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5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1.鲁尔工业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

煤炭储量丰富和水运便利是鲁尔工业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具体为:

⑴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大,开采条件好。

⑵充沛的水源: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三条河流流过。

⑶水陆交通便捷: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条河流

和人工运河都可通航,为原料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⑷离铁矿产区较近: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期来自瑞典、俄罗斯等地,依靠莱

茵河的运输,铁矿运输方便。

⑸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 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⑴鲁尔区属于“移铁就煤型”工业,其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

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生产结构单一是衰退的内在原因。

⑵廉价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是煤炭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

⑶世界性钢铁过剩危机是钢铁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

⑷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是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原因。

⑸工业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是新兴工业不愿到此落户的主要原因。

3. 以鲁尔区为例,说明资源型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

(2)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⑶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

⑷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⑸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4.我国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

A.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

件好。(大同煤田-优质动力煤,河东煤田-优质主焦煤)

②市场广阔:我国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B.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内容: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三条外运铁路主干线(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2000年以后,山西对外电力输

出增长迅速,此举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①缓解运输压力②减轻大气污染③提高经济效益。

⑷延长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C.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D、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三废"的治理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对外开放政策

④海外侨胞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

⑤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4、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问题:

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高,科技

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③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

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

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

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

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

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

3.1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

定义: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

组成:硬件、GIS软件、地理数据、GIS人员、应用模型。

工作流程:地理数据输入、存储(数字化过程)→地理数据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地理数据分为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不同的图层储存不同的地图要素。)

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略)

3.2 遥感(RS):

定义:一种探测技术,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遥感技术系统组成:

组成: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

分类:

根据运载工具的不同,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工作流程: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波谱特征)→传感器收集→传输与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应用成果。

现代遥感优点:

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用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军事侦察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

3.3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的系统。

由三大部分组成: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用户系统(接收设备)。

GPS信号接收机主要有三种: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接收机。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应用领域:军事、交通、邮电、地矿、建筑、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管理、旅游探险等等。

3.4 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

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数字地球是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 读图,回答下列1~3题。 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补充气源 C.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 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 3.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A.欧洲 B.俄罗斯 C.新加坡 D.日本 4. 读“我国部分民居邮票图”,回答:形成四地民居建筑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 B.气候 C.土壤 D.植被 下图是“产品不同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它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生产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读图完成5~6题。 1 / 12

5.目前,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国,转移产业主要位于产业链哪个环节( ) A.销售 B.加工制造 C.品牌 D.研发 6.在工业生产和产品销售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总部最优先掌握的环节是( )。 A.设备、零件 B.制造加工、销售 C.传播、销售 D.研发、品牌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回答7~8题。 7.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能实现自流的是() A.a、b段 B.b、c段 C.a段 D.c段 8.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世界工业经历了四次产业转移。下图为全球某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9~10题。 9.该图反映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A.生物遗传工程 B.电脑软件 C.普通加工制造 D.石油化工 10.东南亚部分国家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目 的地之一,主要原因为() ①能源充足,机场密集②土地租金较低③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④劳动力成本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11-13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 1.区域的特征(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4)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 ①区别:地域范围大小,乡村大于城市;产业活动,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非农业活动为主; ②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会对乡村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 5)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3.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产业的划分: ①第一产业:农业②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③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产业结构的差异 1)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2)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高;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5.区域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总体发展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 3)区域发展阶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复习学案+经典试题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 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①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3、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例题:读“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

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地理环境对区域工业发展影响显著: 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GIS)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大众化应用 一遥感(RS)-----获取信息 1 概念: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 工作原理:不同地物或同种地物的不同性状,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3 工作过程:目标物辐射和反射电磁波→传感器收集传输→遥感地面系统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4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效率高;受限制少;提高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 5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获取信息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1 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2 组成: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共24颗,其中21颗工作卫星, 3 颗备用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 作用和优点:为用户提供---三维坐标、速度、时间 优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4分) 1、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明显受:() A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B区域结构的影响 C区域竞争的影响D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2、读图1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 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 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 3、关于一个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 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 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 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 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4、下列关于图3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 述正确的是:() A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根据表1完成5—6题。

5、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A淡水养殖业B林业 C旅游业D食品加工业 6、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 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 入,必须: 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 构 B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 地位 C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图4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 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7—8题。 7、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 为:() A 37.6:17.4:45.0 B 31.6:30.5:37.9 C 15.5:24.5:60.0 D 37.6:24.5:37.9 8、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9—10。 9、该省可能为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教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教案 篇一: 1.3- 区域发展差异0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全 套教案】 1.3 区域发展差异 教学目标: ▲1东. 、中、西差异①了解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② 理解并掌握我国东、中、 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③掌握我国改革开放的区域差异(时空发展状况) ▲2.南方与北方①了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划分②理解并掌握我国南方与 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1 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 2 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 3.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 难点: 1 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2.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教具准备:1 中国政区图 2 ppt 课件 3. 中国政区空白图(学生人手一份) 教学方法: 启发式图表阅读、分析、归纳等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国地域辽阔,不仅自然地理区域差异大,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我国的国土整治既有其不同的自然地理背景,还有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在学习了中国自然地理差异后,我们将学习探讨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问题。 板书: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开始新内容: (承接)根据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我国客观上存在着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个有差别的经济地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有关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经济差异和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分布等知识。 板书:一东、中、西差异 过渡:(背景介绍)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基本上是按照1983 年国家计委在制定第七个五年计划时的提法。当时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目的是为了正确处理我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一、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含义: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各种标准进行划分的,是农业、工业、交通业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的综合体。 2、区域的特点:⑴区域有一定的_____(如国界、气候区等)⑵区域内部表现出____和______,区域之间则有明显的______ ⑶区域有一定的____、____和____ ⑷区域之间是_______的,一个区域的发展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3、区域的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种要素的_______关系和_______形式,主要由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常见的空间分布形态:城市与工业—__状;交通运输业—___状、___状;农业—___状;城市群和工业区—___状 4、区域的产业结构:至三次产业及内部的比例关系。 产业的分类:第一产业:___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牧业;第二产业:___业和_____业;第三产业:除了一、二产业的其他各业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 一> 三> 二农业文明前期 一> 二> 三农业文明后期 二> 一> 三工业文明前期 二> 三> 一工业文明中期 三> 二> 一工业文明后期 5、区域发展阶段:总体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 常用指标:人均___________、人均________、________比值、 综合指标:人文指数即预期_____、_______程度、_______总值. 区域发展阶段:农业阶段;工业阶段;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二、区域发展差异 1、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129.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13.5% 。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面积为281.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29.3% 。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自治区;面积为541.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6.4% 2、经济地带的发展优势、问题和发展方向 东部:⑴优势:主要农业基地(黄淮平原、珠三角、长三角,水产丰富);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沪宁杭、京津唐、珠三角);交通便利;国际化程度高;对外贸易发达;高科技文化水品(45%的大学、60%的科学家、工程师) ⑵问题:能源原料不足;北方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长江下游防洪问题严重 ⑶发展方向:发挥沿海优势,成为对外贸易、金融、海洋开发基地,增强竞争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优势,开拓高新技术产业,优化经济结构 中西部:⑴优势:能源矿产丰富,煤、石油等储量居全国首位;农业较发达,天然林场牧场;有色金属工业、重工业发达;对外贸易优势(国境线长) ⑵问题:运输能力不足,煤炭外运压力大;生态问题突出,水土流失、过度放牧、乱砍乱伐、洪涝、土地沙漠化…… ⑶发展方向:发挥资源优势,形成能源原料生产基地;改善生态,退耕还林还草保护草原;加强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边境贸易和旅游;发展农业基础,建设商品粮基地,发展林业等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区域的特征(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着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4)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 ①区别:地域范围大小,乡村大于城市; 产业活动,乡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市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②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会对乡村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5)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3.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产业的划分:①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②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③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产业结构的差异 1)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2)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3)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高; 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一)学生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一)1.区域的定义 2.区域的特征 3.区域空间结构的定义 4.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 5.区域的分类 6.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联系与区别 7.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分布形式有哪几种?对应的地理事物分别是什么? 8.区域产业结构的定义 9.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10.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11.区域产业结构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构成 12.说明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13.说明同一区域不同发展时期产业结构的差异

14.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经历了那些发展阶段 15.说明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6.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7.区域发展阶段比较(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内部经济差异,劳动力就业,中心城市交通,对外开放程度,对外联系,状态等角度比较) 18.四大地区是那些?划分标准?如何判定? 19.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三次产业对比,工业结构) 20.四大地区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原因)

21.四大地区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分布密度,小城镇建设) 22.四大地区对外开放差异(时间,空间) 23.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地理意义 24.比较南方与北方的差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因素) 25.西部大开发的范围 26.西部地区的优势与不足 27.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28.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29.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成效 30.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31.比较南水北调东、西、中线工程(起止点,优、缺点) 32.南水北调对调入区,调出区的影响 33.比较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途径省区,主要地形区,起止点) 34.西气东输一线经过陕西向北弯曲的原因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一)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 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南方 限制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 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4、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5、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 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东线中线西线 调水源地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调水量较大较小大 水质差较好最好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 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 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 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 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 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 动相关产业。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江三角洲多水而质地黏 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江三角洲人口 越来越稠密。(人口迁移)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 地。 现代社会: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江三角洲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 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综合题精选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综合题精选 一、综合题 1、阅读下面西气东输示意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建设4200千米左右的管道,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东送,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9个省市区,供应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沿线各省(区)的工业和居民用气。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干管道由东向西途经地区中,属于全国性农业生产基地的依次 有、、。 (2)西气东输中一线工程“西气”主要来源于盆地。“东输”的重点是。 (3)写出两个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盆地:、。 \ (4)西部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切实可行的是(双选)() A.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B.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C.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播撒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5)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产生什么影响 ① ② ③。 2、左下图为“我国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示意图”,右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南线工程中的龙滩水电站所在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1)近十年来,左图中甲地区一部分产业大规模转移到大陆,是由于大陆存在、等优势,对甲地区有很强的吸引力。(2分) (2)“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的劣势有()(1分) ①水量少;②污染严重,水质差; ③需要大量的移民;④穿越巴颜喀拉山,要修建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④B.③④ ] C.②⑤ D.④⑤ (3)“西气东输”工程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分) 这一工程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又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2分) (4)右图中,龙滩水电站是“西电 东送”的重点项目之一,其所在的省 区属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的 经济地带,这里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是什么(3分)。 $ 3、读我国东北部工业区和美国东北 部工业区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期,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这些城市多是中国在工业化初期迅速形成的,随着当地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城市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正成为这些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两工业区共同的主导因素是。 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请评价工业集聚的利弊。(5分) (2)说出美国东北部地区乳畜业发达的区位条件。(2分) " (3)东北工业区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的地区,你能为资 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3分) 4、读图并根据所给文字材料,分析完成下题。(12分) 材料一:享誉世界的汽车城底特律,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 从世界各地涌入的工人让城市人口一度达到180万人。现在的底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区域的特征(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着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4)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 ①区别:地域范围大小,乡村大于城市;产业活动,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非农业活动为主; ②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会对乡村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 5)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3.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产业的划分: ①第一产业:农业②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③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产业结构的差异 1)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2)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高;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5.区域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2)总体发展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 3)区域发展阶段 6. 东、中、西区域发展差异 1)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①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 ②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 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 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2)差异

(完整版)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定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类型也不同。 二、区域的特点:有的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边界是过渡性质的(干湿地区);层次性 注:两个区域,按照不同的指标,地理界线是不同的。 三、地理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对比 长三角(华东地区、沪宁杭地区):读图和文字得到下列信息: 1、定位:30°N~32°N,120°E~122°E,东部沿海的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与日本隔东海相望。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暖时间长,作物的生长期长。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水稻土,耕地较为分散,多为水田,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长江、京杭运河、富春江、钱塘江、黄浦江 6、作物: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 7、矿产资源贫乏。 8、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发达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轻工业,利用交通优势进口矿产发展重工业)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构成东北平原) 1、定位:43°N~48°N,125°E附近 2、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大陆性稍强),温暖时间短,作物的生长期短。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黑土,耕地较为集中,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有利于机械化的推广,耕作方式相对粗放,亩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嫩江、松花江 6、作物: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辽南为冬小麦) 7、矿产: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8、工业:我国的重化工基地。 四、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是不同的。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为例来分析 1、开发早期:黏重的土壤和稠密的水系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 2、开发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化不利的自然条件为有利的条件。 3、农业时期: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和棉花、桑蚕的产地。(为什么) 4、工商业时期:稠密的水网再次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粮仓地位、棉花生产地位均让位于其他地区。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要熟悉中英文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会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概念:一定的地域空间。 2.区域的特征: a.有一定的界限模糊的:植被区、气候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明确的:行政区(国家之间、两省之间、两州之间、两市之间等) b.相似性、连续性(区域内部) c.差异性(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注:重要的自然区域界线 甲乙为东部季风区:年温差较 小,降雨量丰富,植被覆盖率高, 丙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 量少,温差大,植被覆盖率极低, 生物多样性缺失, 丁为青藏高原区:酷寒,极冷, 温差最大。 注:东部地区分为南方和北方 划分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400mm年降水量,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000m海拔,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

A为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脉 B为一二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山 C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 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 山脉 D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 1.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区域划分(总体上看):乡村地域:范围大、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地域:范围小、非农业生产活动 关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带动乡村地域发展3、区域要素空间分布形式 农业地域——面状 交通运输线路——线状或者网状 城市、工厂——点状, 城市群、工业区——岛状 结论:区域空间结构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三、区域产业结构: 1 、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2、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加工、制造、生产、装配、采掘业等 第三产业:服务业——交通运输、通讯、信息、金融、银行、保险、旅游、博彩、商业、酒店等 3.三次产业的结构差异 (1)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 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例:第二产业轻重工业的比 重,第一产业种植业和林业的比重)

最新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 结湘教版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区域的特征(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4)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 ①区别:地域范围大小,乡村大于城市; 产业活动,乡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市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②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会对乡村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5)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3.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产业的划分:①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②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③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产业结构的差异 1)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2)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3)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高; 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计划

高二地理文(3)班2012年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文3班共49名同学,其中男生24人,女生25人。他们中独生子女居多。不少学生在家长的宠溺下长大,加上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氛围,使得不少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的品质、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或多或少的存在亟须改善的的地方。尤其是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之后,常以一种消极逃避,投机取巧的心理来对待,缺少认真钻研的精神。据初步了解,不少学生是觉着认为文科容易、省事,学不了理科才选择了文科。这样的错误认识,加上高一较为薄弱的基础,使得高二地理教学将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二、教材情况分析 文三班本学期将要学习的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与部分区域地理内容,学习任务重。经过必修1和必修2的学习,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地理环境有了基本的了解,必修3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对前面所学理论知识的一个具体运用,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教材除了学科理论知识外,还增加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还配备了不少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大有裨益。因此,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能力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任务分析 1.顺利完成必修三教材内容的学习。掌握教材中的相关概念、理论,理 论知识基础打牢。通过教材中案例的讲解分析,帮助学生获得区域可 持续发展分析的基本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本班学生的地理空间定位能力较弱,这对 他们的地理学习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在课堂教学中,需尽量结合所讲 知识,使学生积累地理空间的常识,提高空间定位的能力。

(完整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全套教案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 (2)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3)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性 (3)了解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对有关区域差异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3)通过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和高山地区的旅行,开展研究性活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和制作PPT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乡土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当小导游展示自已制作的PPT,分别介绍四个不同的区域(热带雨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高山地区),引入新课。 (二)、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区域介绍,归纳总结区域的特征。 1、区域主要特征 (1)、具有一定的界线。 (2)、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宁波?各派一名成员作总结介绍,教师评比给分。 并总结归纳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区域,如: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人口、文化水平)、历史的基础等(三)、区域空间结构 1、提问学生什么是区域空间结构?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有哪些影响因素? (学生回答为主,教师补充) 2、提问区域大致划分为哪两个?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为主) 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湘教版必修三提纲 一、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基本含义: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区域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 3、区域空间结构的划分:从整体上可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 城市和工业: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岛状 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一一社会综合体。 5.区域产业结构的划分:根据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 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主要指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主要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如旅游业、服务业等。 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区域发展阶段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常用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

区域发展差异三、 四大地区:1 、 个省级行政区(沿海:京津冀鲁苏、浙沪粤闽琼、港澳台)东部13 个省级行政区(晋豫皖、鄂赣湘)中部6 个省级行政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桂内蒙古)西部12 个省级行政区(黑吉辽)东北地区3,东部以轻型或轻重“南轻北重,东轻西重”产业结构差异是导致四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混合型产业为主,东北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中西部则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 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和东北。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城市化水平:指一个地区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面积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最主要)3、、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速度慢,水平高4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水平低(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改革开放时空发展:1980 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5、 1984 年建立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沿海经济开放区 年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1988 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1990 年1997 年设立重庆直辖市、香港回归 年西部大开发、澳门回归1999 度的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煤炭、石油、铁矿等次源丰富,南北以北纬346、我国南北方的差异:但水资源不 足;南方有色金属矿产、生特资源、水力资源丰富,但多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地形破碎。。西部大开发:1999 年宣布实施,包括西部12 省区及三个自治州(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吉林延边)7、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西部的优势资源: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生态脆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利因素:缩小东西部间的发展差距,推动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将西部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四、区域经济联系(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1 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输送到天津、烟台和威海起止点:东线工程优点:可利用现有的京杭大运河及湖泊调水,建设成本较低缺点:黄河以南需要梯级抽水,运营成本高,沿线水污染严重,水质较差起止点: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输送到北京、天津 中线工程优点:全程自流,运营成本低;封闭式输水,水质好缺点:地形复杂,需开凿运河,建设成本较高起止点: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引水,输送到黄河上游 西线工程优点:从源地调水,水质好缺点:地形复杂,工程艰巨 2、西气东输 一线工程: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到上海起止点:二线工程:从新疆霍尔果斯到广东意义:东部地区: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拉动的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西电东送3、将黄河中上游的水电、山西陕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北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中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以及黔、滇南路:两省坑口火电送往广东。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广东边 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4、产业转移方向: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 为例五、 自然: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深居内陆,降水少;植被的覆盖率低、荒漠化的成因1 为: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设施建设不当。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涉及陕、甘、宁、青、新等省区,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甘肃中部等地尤为严重。 2、荒漠化的表现:植被和地表植被破坏、生物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引发饥荒。 3、荒漠化的防治:1994 年联合国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使其成为全球性行动。 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措施:①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②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草方格沙障工程)③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④合理用水⑤优化能源结构,解决农村能源问题⑥控制人口增长、生态移民。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土质疏松、暴雨集中多暴雨、植被的覆盖率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