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年高考文综考前冲刺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年高考文综考前冲刺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年高考文综考前冲刺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24.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

A.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 B.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

C.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 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25.短缺的土地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

该生产模式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B.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

C.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D.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

26.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北宋诗人宋庠面对落花显得十分坦然:“先落后开应定分,一般迟日一般风。”这种情怀,完全洗却了以往“落花”诗中所寓的伤感情绪而自出新意。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儒者实现了积极干预政治的理想 B.儒者通过诗词以期提高政治素养

C.理学整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 D.理学研究方式影响着诗词的创作

27.明朝在中央各部均设六科给事中,除对六部进行科抄、科参(均指稻察各部事务)外,还具有侍从、规谏、封驳(皇帝诏令如有失可封还)等职能。据此可知()

A.内阁学士形同虚设 B.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C.皇帝直接掌管六部 D.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28.1876年,中日就中朝关系展开论争,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

表2

综合两则对答可知()

A.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 B.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

C.清廷运用条约体系维护宗藩关系 D.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

29.康有为曾说,在此沉族破家、肝脑原野的危难关头,“与其分灭于外,惨为亡国之戮囚,孰若付权于民,犹得守府而安荣”。这反映出康有为()

A.未能摆脱君上民下的传统思维束缚 B.认为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

C.积极策划限制君权以挽救民族危亡 D.倡导以分权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

30.抗战时期,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交,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旧的国际秩序崩解的过程中,中国抓住了机会,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这说明二战时中国()

A.外交的主动性前所未有 B.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缔造者

C.国际地位得以空前提高 D.外交由反应式转变为主动式

31.下表反映了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情况。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

C.“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 D.“一个中国”共识的达成

32.成型于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神话中,神与人同形同在,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懂得人的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这反映了当时希腊()

A.民主思想盛行 B.孕育人文主义精神

C.宗教信仰淡薄 D.盛行理性主义思想

33.小铁片也有大文化,相较“蓝底白字”的中国车牌照,美国各州的汽车牌照设计色彩纷呈,五花八门。

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国()

A.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特点 B.邦联制下的松散无序状态

C.交通管理没有规范的秩序 D.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原则

34.19世纪30年代,巴尔扎克发表小说《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明白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对欧也妮的求婚是为他的财产而来,但加以利用。葛朗台太太去世后,葛朗台让女儿签署文件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该作品()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批判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35.从1979年10月到1988年底,英国共有27家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实行私有化,政府由此取得近200亿英镑的股票变卖收入;私有化并未消除垄断,反而推动国家垄断向私人垄断的转换。这表明英国政府()

A.彻底抛弃凯恩斯主义 B.力求充分激发市场经济活力

C.信奉平等的价值理念 D.加强对劳资冲突风险的管控

二、材料阅读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唐朝的对外开放繁荣,除中外使节的往返,还有商旅流动、僧侣请益、留学生互派等形式。唐廷不仅采取了诸如任其往来贸易、开放官学等种种优惠措施,将大批商人、学者等吸引进来,还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才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外商的介

入使唐代的从商人数、从商规模、市场规模均在悄然增长,从而培育起较为发达的市场系统。为了便于商品外销,手工业者专门制作具有外域文化特征的产品。唐太宗处理当时国际关系的宗旨是“德泽布”,即“天下和为一家”“中国贵尚礼义,不灭人国”。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国家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

彼此丰足,皆有便宜”。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摘编自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的特征及历史意义》材料二近代以来,通商口岸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是“利害参半”。伍延芳等诸多清朝官员认为,对外开埠通商“利多害少”,主张自开商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危局,推动了清王朝自开商埠的实施。清末新政时期,自开商埠为数更多,先后开放岳州、秦皇岛、济南等地。1905年,沙俄企图独占东北。为了抵御沙俄侵略,清政府采纳张之洞的建议,全面开放东北。自开商埠中的各方面主权完全属于中国,更不准在此设立租界。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材料三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自开商埠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自开商埠相比,当今对外开放有哪些

发展。(5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是公认的“现代世界史的最佳入门读物”。《帝国的年代:1875—1914》是它的第三部,其中的第一章概述如下:

资本年代的矛盾渗透并支配了1875年至1914年这一帝国时代。一方面,凯歌高奏的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日趋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实现了科学、艺术的伟大革新,并将其经济和军事上的霸权正式转化为有系统的征伐、兼并和统治,使世界进入一个殖民帝国的时代。另一方面,这一切又不可避免地激起了反叛和革命的合并力量。工人阶级大规模、有组织的运动在这一时期突然出现,并且要求推翻资本主义。帝国格局也慢慢演变成一种越来越恶化,而且超出各国政府控制能力的国际形势,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有关史实,从上述内容中提取一个叙述,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叙述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45.(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隋王朝在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以后,为巩固统一在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文帝即位当天立即宣布恢复汉魏旧制,设置三师、三公、五省等中央机构。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三公“参议国之大事……无其人则阙”,实则只是给予大臣以荣誉的虚职。五省即尚书、内史、门下、秘书、内侍。秘书掌国家图书典籍,位高职闲;内侍管理宫廷内部事务,全是宦官;真正负责国家政务的是尚书、内史、门下三省。五省之外,设御史台掌监察;都水台掌水利。隋炀帝大业三年,又新置谒者台和司隶台,掌巡察内外百官和军民活动,与御史台合称三台,以加强对内外官员的控制和

纠察。……隋炀帝时,把三师、特进官,以及上柱国以下十一等勋官等勋爵虚职进行废除。

开皇三年,文帝正式下令停止州郡中正官品评人物之权,同时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批冗员,后隋炀帝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虽然仍是二级制,但魏晋以来州比郡高,以州改郡,相应也就降低了地方官的品级。同时还并省诸郡。官吏任用方面,隋更确立制度,地方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地方官每年年终到中央“上考课”(汇报工作)。隋炀帝“始建进士科”,进士、秀才等科,有的虽是沿袭前代故事发展而来,但至此已发生质变。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概括隋朝官制改革的主要内容。(7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官制改革的意义。(8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格林纳达西濒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地处海上交通要道。1979年,格林纳达发生政变,亲西方的盖里政权被推翻。随后,苏联和古巴向新政权提供了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总统里根多次声称,美国准备教训格林纳达。格林纳达总理毕晓普试图改善对美关系,但遭到国内反对。1983 年,军方发动政变,将毕晓普秘密处决。美国以应对加勒比诸国的“紧急要求”和“保护美侨”为借口,联合几个加勒比国家,入侵格林纳达。这引起加勒比共同体一些成员国如圭亚那、伯利兹、巴哈马联邦的抨击和谴责,美国西烽。

——摘编自晓岚《美国入侵格林纳达前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影响。(7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杜润生,193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在1953年,杜润生在担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时,就提出要给农民经济活动的自由,就是商品交换、借贷、雇工和租佃关系的“四大自由”。后来又在邓子恢的领导下,提出从农民小生产的特点出发,稳步推进的农村改革意见。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很多主张并没有得到实施。20世纪80年代初期,路线斗争惯性犹在,姓私还是姓公吵得不可开交,从小岗村开始的包产到户搞不好就会夭折。面对这种情况,在中央领导下,杜润生试探性提出,贫困地区要调太多粮食救济,国家耗费太大,不如先在贫困地区试行包产到户。在他主持起草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即中共中央1980年75号文件)中,提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散决策,可以包产到组,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这就是著名的“可以……可以……也可以”,从而让各界都能接受。同样,他提出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简单的一句话,却是改革“鱼跃龙门”的一步。万里曾由衷感慨:“为什么同样的道理,从我们口里说出来,和从杜润生同志嘴里说出来就不一样。话让他一讲,不同意见的双方都能接受。”

——摘编自《杜润生为何赢得那么多人尊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润生主持起草中共中央1980年75号文件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润生身上体现的优秀品质。(7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24.【答案】C

25.【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劳动力要素回报率长期高于土地”,说明中国古代农业实行精耕细作,故选A项;中国传统农业实行小农家庭经营,这与材料“劳动力要素回报率长期高于土地”无关,排除B项;农业大国但不一定出现材料中“劳动力要素回报率长期高于土地”的情况,排除C项;人多地少的现实,也不一定呈现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有些同样人多地少的国家多余的农业人口会进行劳动力的转移,从事手工业、商业等,排除D项。

26.【答案】D 【解析】由“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可知宋庠的诗作表现出对事物规律的思考,这与理学家“格物致知”探寻天理的方式一致,将理学的思维方式引入其诗歌创作领域,故选D项;材料体现是理学对诗作的影响不属于政治,排除A项;据材料“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说明是对事物规律的探究不是政治素养,排除B项;材料“北宋诗人宋庠”体现的是个人思想不是不同价值观念,排除C项。

27.【答案】B 【解析】“侍从、规谏、封驳(皇帝诏令如有失可封还)”可见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的随意性,故选B项;“内阁学士”与“六科给事中”

没有直接取消关系,没有涉及到内部学士地位的变化,排除A项;“明朝在中央各部均设六科给事中”与皇帝直管六部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侍从、规谏、封驳(皇帝诏令如有失可封还)等职能”体现的是对兵权的制约,不体现加强,排除D项。2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此是谬论特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高丽诸国此是外藩”,清政府肯定条约,维护中朝的宗藩关系,故选C项;甲午战争的诱因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排除A项;根据材料“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日本运用国家实力挑战条约、公法,排除B项;D项用观念的对立掩盖了日本侵略扩张的事实,排除D项。

29.【答案】A 【解析】材料“孰若付权于民,犹得守府而安荣”,反映了康有为主张君主将权力下放于民以巩固统治,这依然体现了君上民下的传统思维,故选A项;康有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但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君上民下的传统思维,材料没有体现限制君权,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君上民下的传统思维,没有体现以分权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排除D项。

30.【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交,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可知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选C项;“前所未有”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成为......缔造者”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19世纪中后期中国逐步建立近代外交,由被动外交逐步转变为主动外交,排除D项。

31.【答案】D 【解析】92年和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与91年相比有大幅增长,这主要因为1992年两岸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故选D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于1979年,排除A项;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于1987年,排除B项;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初,排除C项。

3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希腊的神拥有人类的形象和性格,凸显了神的“人性,”这说明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雅典文化中已经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故选B项;民主思想是正确的,但是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古希腊宗教信仰浓厚,而不是宗教信仰淡薄,排除C项;题干凸显的是人文主义,不是理性主义,排除D项。

3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美国各州的汽车牌照设计色彩纷呈,五花八门”,结合所学,体现了美国的联邦制原则,地方拥有较大自主权,故选A项;牌照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交通秩序,排除B项;在美国,联邦制下,地方拥有较大自主权,只是没有全国统一的规范,排除C项;材料中牌照各具特色,但不能反映相互制衡的一面,排除D项。

34.【答案】D 【解析】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属于现实主义作品,结合材料可知批判了当时资本主义下人们对金钱的崇拜,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拜金风气对人的异化,不是政治腐败,排除A项;材料是批判资本主义下的拜金主义,不是专制体制的腐朽,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现实主义风格,排除C项

35.【答案】B 【解析】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发达国家陷入经济“滞胀”,为了走出困境,英国政府实行“私有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激发市场经济活力,故选B项;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发达国家经济“滞胀”后凯恩斯主义失去了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而不能说彻底抛弃,如材料中说对国有企业部分实行私有化,排除A项;材料是英国政府解决“滞胀”现象采取的措施,看不出平等的价值理念,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劳资冲突风险问题,排除D项。

41.【答案】(1)特点:交往领域全面,形式多样;政府采取措施主动开放;商品生产呈现外向型倾向;秉持“和平互利”的宗旨。(6分)作用:促进了唐朝的繁盛;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提升唐朝国际地位,推动“中华文化圈”发展。(6分)

(2)原因:清政府认为自开商埠“利大于弊”;有识之士的推动;挽救危局,自开商埠;

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8分)

(3)发展:由被动融入到主动引领;由封闭半封闭的开放到全面开放;为世界的发展做

出更多建设性贡献。(5分)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唐朝的对外开放繁荣,除中外使节的往返,还有商旅流动、僧侣请益、留学生互派等形式”可得出交往领域全面,形式多样;根据材料一“唐廷不仅采取了诸如任其往来贸易、开放官学等种种优惠措施,将大批商人、学者等吸引进来,还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才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可得出政府采取措施主动开放;根据材料“为了便于商品外销,手工业者专门制作具有外域文化特征的产品”可得出商品生产呈现外向型倾向;根据材料“唐太宗处理当时国际关系的宗旨是‘德泽布’,即‘天下和为一家’‘中国贵尚礼义,不灭人国’。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国家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可得出秉持“和平互利”的宗旨。第二小问作用,促进了唐朝的繁盛;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提升唐朝国际地位,推动“中华文化圈”发展。

(2)根据材料二“伍延芳等诸多清朝官员认为,对外开埠通商‘利多害少’,主张自开商

埠”可得出清政府认为自开商埠“利大于弊”;有识之士的推动;根据材料“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危局,推动了清王朝自开商埠的实施”可得出挽救危局,自开商埠;

根据材料“为了抵御沙俄侵略,清政府采纳张之洞的建议,全面开放东北。自开商埠中的各方面主权完全属于中国,更不准在此设立租界”可得出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

(3)根据材料三“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可得出由被动融入到主动引领;由封闭半封闭的开放到全面开放;根据材料三“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可得出为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多建设性贡献。

42.【答案】答案示例:

叙述:“凯歌高奏的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日趋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实现了科学、艺

术的伟大革新”。

历史现象:第二次工业革命。

概述和评价: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电为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及垄断组织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出此进入“电气时代”。美国、德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资本主义列强在世界范围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其他参考示例: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帝国的时代》的第一章节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与完成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科学艺术的革新,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二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并发展;三是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力量消长,资本主义国家实力与殖民地呈现倒挂现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可以任意提取一个方面内容进行叙述,结合史实进行概述及评价即可。

45.【答案】(1)实行三省六部制;设立御史台等监察巡察机构;重新确立郡县二级制;裁减

冗员,创设科举制。(7分)

(2)有利于精简机构,提过行政效率;有利于整顿吏治,抑制削弱门阀显贵势力;有利

于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稳定政局,维护统一(8分)

【解析】(1)据材料“真正负责国家政务的是尚书、内史、门下三省”得出实行三省六部制;据材料“设御史台掌监察”得出设立御史台等监察巡察机构;据材料“改为州县两级制”“以郡统县”得出重新确立郡县二级制;据材料“裁汰一批冗员”得出裁减冗员;

据材料“始建进士科”得出创设科举制。

(2)据材料“罢去郡一级”得出有利于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据材料“地方官每年

年终到中央上考课”得出有利于整顿吏治;据材料“正式下令停止州郡中正官品评人物之权”得出抑制削弱门阀显贵势力;据材料“确立制度,地方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

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据材料“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以后,为巩固统一在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结合所学得出稳定政局,维护统一。46.【答案】(1)原因:格林纳达战略地位重要;冷战背景下,格林纳达外交倒向苏联;格林纳达发生政变、政局不稳;美国得到加勒比部分国家的支持。(每点2分,答4点得8分)

(2)影响:美苏在加勒比地区保持了战略相对平衡:侵犯了格林纳达的主权;加剧了加

勒比和中美洲的紧张局势;促使加勒比共同体内部分化;激化了美国与西方盟国的矛盾。

(每点2分,任答4点得7分)

【解析】(1)根据材料“格林纳达西濒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地处海上交通要道”,格林纳达战略地位重要;根据材料“1979年,格林纳达发生政变,亲西方的盖里政权被推翻。随后,苏联和古巴向新政权提供了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格林纳达政变,倒向苏联一方;根据材料“1983 年,军方发动政变,将毕晓普秘密处决”,格林纳达再次政变,政局动荡;根据材料“美国以应对加勒比诸国的‘紧急要求’和‘保护美侨’为借口,联合几个加勒比国家”,美国乘机寻找借口并获得部分加勒比国家支持。

(2)根据材料“联合几个加勒比国家,入侵格林纳达……引起加勒比共同体一些成员国

如圭亚那、伯利兹、巴哈马联邦的抨击和谴责”,导致加勒比共同体的内部分化;根据材料“入侵格林纳达”,损害了格林纳达的国家,并且加剧了加勒比地区局势的紧张;

结合所学,在美苏冷战大背景下,美苏在加勒比地区保持了战略相对平衡。

47.【答案】(1)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启改革开放;以小岗村为代表的包产到户存在夭折危险;人民公社体制存在弊端;杜润生有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8分)

(2)优秀品质:尊重国情;勇于改革;灵活务实;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7分)

【解析】(1)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期,路线斗争惯性犹在,姓私还是姓公吵得不可开交,从小岗村开始的包产到户搞不好就会夭折”可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启改革开放,以小岗村为代表的包产到户存在夭折危险;据材料“早在1953年,杜润生在担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时,就提出要给农民经济活动的自由,就是商品交换、借贷、雇工和租佃关系的‘四大自由’。后来又在邓子恢的领导下,提出从农民小生产的特点出发,稳步推进的农村改革意见”可得出人民公社体制存在弊端;杜润生有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

(2)据材料“杜润生试探性提出,贫困地区要调太多粮食救济,国家耗费太大,不如先

在贫困地区试行包产到户”可得出尊重国情,勇于改革;据材料“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散决策,可以包产到组,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可得出灵活务实,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品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