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命题人:姚建民 审核人:申蔚波
满分:100分 时量: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N ~14,Zn ~65,
S ~32, Cl ~35.5,Al ~27,Fe ~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垃圾资源化的方法是
A .填埋
B .焚烧
C .堆肥
D .分类回收
2.蛋白质发生的下列过程中,可逆的是
A .变性
B .煮熟
C .盐析
D . 加入浓硫酸
3.下列物质既可以做防腐剂,又可以做调味剂的是
A .食盐
B .苯甲酸钠
C .柠檬黄
D .味精
4.油脂水解后的一种共同产物是
A .硬脂酸
B .甘油
C .软脂酸
D .油酸
5.下列塑料制品中,属于热固性塑料的是
A .电木插座
B .聚氯乙烯凉鞋
C .聚丙烯材料
D .聚乙烯塑料膜
6.下列有关物质与其用途(括号内为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
的是 A .SiO 2(制光纤)
B .Si 和Ge (半导体材料)
C .钢化玻璃(汽车窗玻璃)
D .氮化硅陶瓷(制导热剂)
7.在一定条件下A 与B 反应可生成C 和D ,其能量变化如图:
下列有关反应A + B === C + D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改变
C .反应物的总能量E 1与生成物的总能量E 2一定相等
D .此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8.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C 6H 12O 6(葡萄糖aq) + 6O 2
6CO 2 + 6H 2O
B .CH 3COOH + KOH CH 3COOK + H 2O
C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酶
D.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
9.已知H2(g)+Cl2(g)=2HCl(g) △H= -184.6kJ·mol-1,则反应HCl(g) = 1/2H2(g) + 1/2Cl2(g)的△H 为
A.+184.6kJ·mol-1B.-92.3kJ·mol-1
C.+92.3kJ D.+92.3kJ·mol-1
10.已知:(1)Zn(s) + 1/2O2(g)=== ZnO(s),ΔH= -348.3 kJ·mol-1,
(2)2Ag(s) + 1/2O2(g)=== Ag2O(s),ΔH= -31.0 kJ·mol-1,
则Zn(s) + Ag2O(s)===ZnO(s) + 2Ag(s)的ΔH等于
A.-379.3 kJ·mol-1B.-317.3 kJ·mol-1
C.-332.8 kJ·mol-1D.317.3 kJ·mol-1
11.已知化学反应:C(s) + 1/2O2(g) == CO(g) △H1<0
CO(g) + 1/2O2(g) == CO2(g) △H2<0
C(s) + O2 (g) == CO2(g) △H3<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相同条件下)
A.56g CO和32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12g C所具有的能量不一定大于28g CO所具有的能量
C.△H1 + △H2 >△H3
D.将两份质量相等的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
12.对于反应A(g) + 3B(g)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v(A) = 0.01 mol/(L?s) B.v(B) = 0.02 mol/(L?s)
C.v(B) = 0.60mol/(L?min) D.v(C) = 1.0mol/(L?min)
13.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增大反应物的量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D.使用催化剂
14.下列反应常温时能自发进行,并既能用焓判据又能用熵判据解释的是A.2KClO3 == 2KCl + 3O2↑B.2Na2O2 + 2H2O == 4NaOH + O2↑
C.HCl + NH3 == NH4Cl D.Ba(OH)2·8H2O + 2 NH4Cl == BaCl2 + NH3 +10H2O
15.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器皿中,反应2NO2(g) N2O4(g) 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2,又达到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
16.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 + Y W + Z,在t℃时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如图所示(V代表速率,t代表时间)下列有关X、Y、Z、W的状态叙述正确的是
A.X、Y、W为气体,Z不是气体
B.X、Y为气体,W、Z中有一种是气体
C.W、Z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D.W、Z中有一种为气体,X、Y都不是气体
17.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 nB(g)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m+n>p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A的转化率降低D.C的体积分数增加
18.在恒温、恒压下,反应N2 (g) +3H2 (g) 2NH3 (g)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Ⅰ.N2、H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 mol / L和3 mol / L;
Ⅱ.NH3的起始浓度为4 mol / L。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途径Ⅰ与途径Ⅱ所得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
B.途径Ⅰ的反应速率v (N2)与途径Ⅱ的反应速率v (NH3)的比值为1∶2
C.途径Ⅰ所得NH3的浓度与途径Ⅱ所得NH3的浓度之比为1∶2
D.途径Ⅰ与途径Ⅱ所得平衡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9.如下图所示,△H1=-393.5 kJ?mol-1,△H2=-395.4 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C(s、石墨)=C(s、金刚石)△H= -1.9 kJ?mol-1
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石墨的稳定性强于金刚石
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
20.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0% ,与反应前
...的体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是
A.16.7﹪B.20.0﹪C.80.0﹪D.83.3﹪
二、填空题(共28分)
21.(4分)“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常用在文学作品中赞美各行各业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其中加点的字的主要成分(除水外)所属类别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淀粉的化学式是,a-氨基酸的结构简式是,玻璃、陶瓷、水泥一定含元素,油脂在体内水解后的不易溶于水的产物是。
23.(8分)常温常压下,断裂1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 (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单位为KJ.mol-1)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⑴由表中数据规律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______ _____ ________ _____ ____ ;
⑵热化学方程式2H2(g) + S2(g) = 2H2S(g);△H = Q KJ·mol-1;则Q = ;
⑶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O2 (g) == O+2(g) + e—?H1= +1175.7 kJ·mol-1
PtF6 (g) + e—== PtF6—(g) ?H2= -771.1 kJ·mol-1
O2 + PtF6—(s) == O2+(g) + PtF6—(g)?H3= +482.2 kJ·mol-1
则反应O2(g) + (g) = O2 + PtF6—(s)的?H=_____________ kJ·mol-1。24.(8分)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请参与下列探究:
(g) + 3H2(g) 2NH3(g) △H<0的K1 = 0.5。
(1)已知在400℃时,N
(g) N2 (g) + 3H2(g) 的K2 = (填数值)。
①2NH
②400℃时,在0.5L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2、H2、NH3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2mol,则此时反应
V(N2)正V(N2)逆(填:>、<、=、不能确定)。
(g) CH3OH (g) △H<0
(2)已知反应:CO(g) + 2H
①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在保证H2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容器的体积,
试根据平衡常数,判断平衡_____________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不移动
②若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t2 时的平衡常数K与t1时的相比可能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增大B.减小C.不变
三、推断题(共8分)
25.(8分)根据下列变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A物质的名称,加B溶液的作用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④、⑥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号中标明反应类型。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共16分)
26.(8分)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和稀硫酸几乎不反应。这和教材中“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说法不一致。为排除因试剂变质等因素造成的影响,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进行下列实验,验证是否存在上述现象。
实验用品:仪器(略,凡是实验需要的都有)
药品:3.0mol/L盐酸、1.5mol/L硫酸、3.0mol/L硫酸,相同大小的铝片(纯度>99.5﹪) 实验过程:往三根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的铝片各一片,再往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3.0mol/L盐酸、1.5mol/L硫酸、3.0mol/L硫酸,观察反应进行到1、2、5、15、20分钟时的铝与酸反应的情况。结果如下:
3.0mol/L盐酸与铝片反应的现象却十分明显。
⑴写出铝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1~15min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根据以上探究“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差异的原因”,你能对问题原因作出哪些假
设或猜想(列出两种即可)?
假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8分)实验测定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方法需要测定不同的数据。
⑴请根据你设计的测定方法,填写需要记录的数据及其单位:
①,单位;
②,单位。
⑵定量分析:如右图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
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
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五、计算题(8分)
28.(8分)在一定温度下(已知在该温度下,容器内所有物质均为气态),10 L密闭容器中加入5 mol SO2、4 mol O2,经10 min后反应达平衡时有2 mol SO2发生了反应。试计算:(1)用SO2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2)O2的转化率;
(3)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长郡中学2009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21.(4分)纤维素(或糖类或多糖等合理答案);蛋白质
22.(8分)(C6H10O5)n;H2N-CHR-COOH;Si、O或硅、氧元素;高级脂肪酸
23.(8分)(1)218 KJ·mol-1 ~330 KJ·mol-1 (2分);(2)-229(2分);
(3)PtF6(2分);-77.6 (2分)
24.(8分)(每空2分,共8分)(1)①2 ②= (2)①C ②B、C
三、推断题(共8分)
25.(8分)(1)葡萄糖(1分)中和稀H2SO4(1分)
(2)2CH3CH2OH + O22CH3CHO +2H2O(2分)(氧化反应)(1分)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2分)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1分)26.(8分)(1)2Al + 6H+ = 2Al3+ + 3H2↑(2分)
(2)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2分)
(3)(说明:可能存在多种假设,但只要假设合理均可)(4分)
Cl-能够促进金属铝与H+反应;
SO42-对H+与金属铝的反应起阻碍作用。
27.(8分)(1)①反应时间(1分),min(或s)(1分)
②生成氢气的体积(1分),L(或mL)(1分)
(或锌粒的质量减少,g;或H+的浓度变化,mol·L-1;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液漏斗(1分)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2分)时间(或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1分)
28.(8分)(1)V(SO2) = 0.020 mol/(L?min)(2分)
(2)O2的转化率:25%(3分)
(3)K = 1. 48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