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

2019《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概论》课期末考试说明

一、题型、分值

单选题:20个小题,每题1分,计20分

多选题:5个小题,每题2分,计10分

判断题:10个小题,每题1分,计10分

简答题:5个小题,每题6分,计30分

小论文:根据所给材料,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计30分。要求:主题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容详实

二、复习要点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主要容和活的灵魂?

解释容以及灵魂,结合实际,生活中多加应用和发展。

2、如何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尝试;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及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性质是由革命的任务和对象决定的,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容?

两没收,一保护,保护民族工业。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必要性: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由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由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布局决定的。

重大意义:

第一、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和党的工作重心有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从而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第二、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指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第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第四、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第五、它自始至终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这三者的相互关系是:党的建设是核心,统一战线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武装斗争以统一战线为基础;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基本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同时,这一总路线,也集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容。

2、如何理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的主人

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

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

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影响世界举足轻重的力量。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

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

成果?

(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2)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开始了向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进军.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4)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

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

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6)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

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

1、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邓小平同志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中的关键课题,也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性容。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进行不断认识、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所取得的成果。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比较长的历史过程。他的论断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根

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1、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和精神实质?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

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四,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又一代永续发展。

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如何理解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根据?

1.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3、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依据:

1.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

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

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3.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一,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

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二,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

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

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三,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意

昧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

展了发展中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

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

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容及其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容:

第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现代化强国。

第二、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第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第六、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第七、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八、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

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

是做所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所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

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八个明确”,高度凝练、提

纲挈领地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物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

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

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

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

新境界。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新境界。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类文明进步具

有重要意义。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集中最核心的容是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

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如何认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

2、如何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一战略安排,是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之后作出的重大策,也是我们党适应我国发展实际作出的必然选择,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新时代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

础。二是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是要激发各类

市场主体活力。四是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五是要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六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

障,。

2、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如何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生?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第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第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第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第

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富强的重要标

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4、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5、“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容?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层面的价值目标。在当代中国,实现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符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

的共同愿景,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做出不懈奋斗,在实践上极大发展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极大发展了社会的公正和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具有很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决胜全面建成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

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

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

熟更加定型。

2、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必须通过科学的制度和程序,坚持把这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践中。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领导着有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这就使得党的领导对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当家作主,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必然要求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强的政治核心,来广泛地动员、领导和组织人民掌握好权力,管理好、社会事务和各项事业。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这一根本准则在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充分和切实的贯彻和体现。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检验党的领导是否正确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也是检验社会主义民主

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通过党的领导体制实现的,集中反映在党与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党也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党领导人民通过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围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3、如何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人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

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容及其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言简意赅、精辟深刻,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既统揽全局又突出重点,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从大的关系看,是目标引领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都不能缺的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从每一个“全面”之间的具体关系看,也都是彼此联系的。全面深化改革,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容,同时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无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都需要在法治的轨道上、框架下来进行。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4、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第十二章: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容

一是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二是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必须同现代化进程相一致。

三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四是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五是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大力弘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六是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

七是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八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九是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进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十是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

富国和强军统一,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

局,构建一体化的战略体系和能力。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如何推动建立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兴

国际关系?

一、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核心利益。

二、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

三、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四、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五、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还要把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理念提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

2、如何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涵丰富、意义深

远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

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和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一、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

第二、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第三、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创建的。

第二、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第三、党的自身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来源。

2、结束语:《坚定“四个自信”放飞青春梦想》是全书落脚点,须认真阅读理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