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基础(理工科)_闫巧_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理工科)_闫巧_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理工科)_闫巧_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理工科)_闫巧_教学大纲

深圳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008600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

开课院系: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制订(修订)人:王志强

审核人:张席

批准人:明仲

2014年8月26日修订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Computers

总学时:56 其中:实验课 28 学时

学分:3

先修课程:无

教材:

[1]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视角,第2版),陈国良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7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实验指导,林少聪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0

参考教材:

[1]大学计算机-信息、计算与智能,李波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

[2]可视化计算,程向前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

授课对象:各学院所有专业一年级

课程性质:√综合必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全校公选

教学目标:

“大学计算机”课程是大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以计算思维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和人类行为理解能力。

本课程围绕着使用计算手段求解问题的全过程来规划所要讲述的内容。首先,讲述问题能否利用计算的方法求解与求解有多复杂,即可计算性和计算复杂性问题;其次,讲述如何利用算法和程序来形

式表达和描述待求解的问题;最后,讲述如何选用合适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来具体实现待求解的问题。

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能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力求做到传承计算文化、弘扬计算科学、培养计算思维,使学生体验计算的愉悦、感悟计算之美。

课程简介:

“大学计算机”课程是大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1+X”课程设置方案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

与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一样,大学计算机课程应讲授计算学科中具有基础性和普适性的核心概念、方法和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而且让学生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到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去。

“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理论与计算模型、算法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IT新技术以及大学计算机素质教育等。课程实验内容涉及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算法工具、计算机网络等,使学生能在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算法工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

1、计算机基础知识

(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3)掌握数值型数据表示和字符型数据编码(4)了解多媒体信息编码

(5)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6)了解计算科学的典型问题

2、计算理论与计算模型

(1)了解不同角度的计算概念

(2)理解可计算性理论和停机问题

(3)理解计算复杂性和公钥密码学

(4)掌握图灵机和冯·诺依曼机

(5)了解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

3、算法基础

(1)掌握算法的一般概念

(2)掌握穷举法、回溯法和递归法

(3)了解分治法、贪心法和动态规划

(4)了解算法的复杂度

4、程序设计语言

(1)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分代

(3)了解编程思想和方法

(4)学会使用Raptor算法工具

5、计算机硬件基础

(1)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2)了解计算机的系统结构

(3)了解嵌入式系统和多媒体系统

(4)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网络体系结构(5)掌握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6)了解计算机的网络安全

6、计算机软件基础

(1)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一般概念

(2)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3)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4)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方法

(5)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

7、IT新技术

(1)了解高性能计算

(2)了解网格计算

(3)了解云计算技术

(4)了解物联网技术

(5)了解大数据技术

8、大学计算机素质教育

(1)了解计算文化的基本内涵

(2)掌握计算科学的核心概念

(3)了解计算思维的哲学含义

(4)了解计算机职业道德和计算机伦理

实验内容:

1、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安装与设置或看教学演示录像

2、操作系统与工具软件

3、文字信息处理

4、电子表格处理

5、演示文稿制作

6、算法设计工具

7、互联网及信息安全

学时分配:

考试与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大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成绩和考勤三部分,期末考试以闭卷笔试为主。学期总成绩按以下公式计算:

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48(讲课32,上机实习16) 学分:2.5 授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不包括工学电类) 教材(名称、主编或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大学计算机基础王保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8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迟丽华,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8 主要参考资料: 大学计算机基础冯博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大学计算机基础李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教程刘春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程基础范慧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是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不包括工学电类)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技术概述(包括日常办公处理、多媒体、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基础性、概念性知识及典型软件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信息安全和社会道德问题等。课程定位为计算机知识非零起点的大学新生,目的是从应用计算机的角度扩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在一个较高层次上认识和应用计算机,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技术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按照本大纲开课的各专业同一教材、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考试。 2.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基础性、概念性的知识应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进行讲解,并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典型软件工具的使用来加深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 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

(1)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软硬件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方法。 (3)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压缩软件、系统维护等实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其他常用微机操作系统的特点。 (4)了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基本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 (5)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概念、术语;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体系结构;了解Internet 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WWW浏览、收发E-mail、利用FTP下载文件等访问Internet资源的基本方法;掌握Windows网络功能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基本的网页设计方法和步骤。 (6)理解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概念和术语;了解动画的概念及动画制作过程。 (7)理解数据库的相关概念和术语;掌握利用Access建立数据库的基本使用方法。 (8)了解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防病毒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防火墙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4.本课程无需先修课程 三.教学内容 1.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数据 信息技术及其主要特征 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 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数据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领域 了解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和含义,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技术、数据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2.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冯式计算机结构 计算机指令与程序 计算机硬件概念及主要硬件

大学计算机基础access实验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名称:大学计算机 实验项目名称:数据库技术基础(Access) 专业名称: 班级: 学号: 学生: 教师: 2017年11月21日

7.查询2000年以前参加工作的所有教师的教师号、和实发工资。 8.查询男女生的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数。 9.查询男女职工的最低工资、最高工资和平均工资(工资指实发工资)。 10.查询所有党员的教师号和,并且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列。 11.查询党员和非党员的人数和平均年龄。 12.查询学号为“110002”的学生的教师的教师号、和性别。 13.查询每个教师的教师号和学生人数。 14.查询每一个教师的教师号以及所教学生的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 四.实验设备与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或 windows 7 软件环境:microsoft office 2010中的 microsoft Access 2007 五.实验步骤与结果: 练习一:表的建立及维护 1打开access2010点击新建将文件名命名为“********”。点击创建,创建一个表。点击开始、视图、设计视图。将表名称改为“Teachers”如图所示 按照表5.2要求输入字段信息、文本类型、字段宽度。如图所示

将主键设置为教师号,(左键点击教师号,右键、左键点击设置为主键)点击开始,点击数据表视图转化后输入“表5.2”容。如图所示: 2同理按“表5.3”建立Students的结构。如图所示 3关闭Teachers表,右键“Teachers:表”,点击复制。粘贴,将表名改为teachers1,同时选择结构和数据选项

同理复制“teachers2” 4(1)打开teachers1表,设计视图。点击一栏,在字段属性中将字段4改为6。(2)按照要求添加新字段,输入信息。表如图所示 (3)点击党员字段名称,长按拖至参加工作年前。如图 5选定表teachers2,然后单击“外部数据”,点击导出文本,后如图 6同5将其导出为EXCEL数据簿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选修/必修 计划学时:35 计划学分: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计算机培训班的教材或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的自学参考书。 课程负责人: 二、课程简介 本书以微型计算机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全书共14个项目,主要包括了解并使用计算机、了解计算机新技术、学习操作系统知识、管理计算机中的资源、编辑Word 文档、排版文档、制作Excel表格、计算和分析Excel数据、制作幻灯片、设置并放映演示文稿、认识并使用计算机网络、做好计算机维护与安全等内容。 三、课程教学要求

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

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 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 1. 理论配合实战训练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实战动手能力; 2. 熟练操作Windows 10操作系统; 3. 能够使用Office常用软件制作各类常用文档;

七、课程改革与建设 该课程为工业和信息化“十三五”人才培养规划教材,教学形式为基础知识掌握+案列讲解+实例训练。相对于过去以基础知识为主的方式,改革后更注重实际操作的学习,通过更多案列,让学员学习到更实用的知识。 平时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在线学习习题完成情况、课堂讨论等方面,占期末总评的50%。期末考试成绩占期末总评的50%。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1-3-2

第一部分:实验前准备 1、在个人存储设备上,例如u盘上建立个人信息文件夹,文件夹命名为:学号班级本人姓名例如:20160001通信1601章实验 2.将第二部分所作的实验全部保存在该文件夹中 第二部分:实验内容 实验一:Windows 7基本操作(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以及其对文件和磁盘的管理。 二、实验内容 具体实验要求如下: 1、熟悉输入法切换:按键盘组合键“Ctrl+Space”、“Ctrl+Shift”;熟悉全角/半角切换: “Shift+Space”。 2、熟悉文件夹显示方式和排序方式。 3、熟悉单个和多个文件的选定,然后进行移动和复制操作。 4、实验操作: 在U盘个人信息文件夹下,建立文件夹:WIN7 (1)在WIN7文件夹中建立一个名为WENHUA和APPLE两个新文件夹。 (2)在WIN7文件夹下创建文件EAT.TXT,并设置属性为只读。 (3)将文件EAT.TXT文件复制到APPLE文件夹中,并将新复制的文件改名为文件BASE.DOCX。 (4)将APPLE文件夹中BASE.DOCX文件建立名为BASE的快捷方式,并将其移动到WIN7文件夹中。 (5)利用Windows的搜索功能,查找文件EAT.TXT (6)删除APPLE文件夹中的BASE.DOCX文件。 三、实验要求

束后保存好完整的电子版实验报告和文件夹。 四、实验准备 认真学习教材中有关Windows 7操作系统的所有内容,实验时需携带教材。 五、思考题 文件扩展名代表了文件的类型。如果修改文件扩展名,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六、实验报告(见模板) 上机实验完成后,打开文件“实验一报告.docx”,填写实验内容。 七、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 本课程考试方式为上机考试,但上机时间有限,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多进行练习(按照以往的经验,分数与练习次数成正比)。 请各位同学按时上机和下机,不要迟到或拖延下课,以免影响机房老师工作或后面同学上课。 严格遵守机房的规章制度,不得在机房内食用任何餐饮。 想望大家在下课后自觉将凳子放回到实验桌下,减少机房老师的重复性劳动,谢谢大家。

Access数据库应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 院系: 专业: 课程:大学计算机II-Access数据库应用编者: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目录 实验一建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简单查询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创建分组查询.................................................................................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报表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五利用窗体控件手动设计窗体..........................................................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六设计嵌入式条件宏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七创建一个“跑动的字母”的窗体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八实验七的改进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ACCESS数据库及表的操作

可编辑可修改 实验一数据库及表的操作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课时:_6_学时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 时间:2013年月日课次:第___________________ 节教学周次:第________ 周 实验分室:_______________ 实验台号:__________ 实验员: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库的创建及其它简单操作 2.熟练掌握数据表建立、数据表维护、数据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数据库的创建、打开、关闭 2.数据表的创建:建立表结构、设置字段属性、建立表之间关系、数据的输入 3.数据表维护:打开表、关闭表、调整表外观、修改表结构、编辑表内容 4?数据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数据、排序记录、筛选记录 三、实验步骤 案例一:创建数据库 1.创建空数据库 要求:建立“教学管理.accdb ”数据库,并将建好的数据库文件保存在“实验一”文件夹中。 操作步骤:

IS 1 丿小? e 叮亍 Micrtilitil ftfdwvi 口 可审业 a 站 j-t 4审时 OffiCfLC WF gm ■ *陆 (2)单击険'I 按钮,在打开的“新建数据库”对话框中,选择数据库的保存位置,在“ 件夹中,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1-2所示。 (3)这时返回到access 启动界面,显示将要创建的数据库的名称和保存位置,如果用户未提供文件 扩展名,access 将自动添加上。 (4 )在右侧窗格下面,单击“创建”命令按钮,如图 1-1所示。 (5)这时开始创建空白数据库,自动创建了一个名称为表 1的数据表,并以数据表视图方式打开这 个表1,如图1-3所示。 J 曰归 图1-1 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1 )在Access 2010启动窗口中,在中间窗格的上方,单击“空数据库” ,在右侧窗格的文件名文本 框中,给出一个默认的文件名“” 。把它修改为“教学管理”如图 1-1所示。 实验一”文

修订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编号: 120007 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授课对象: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先修课程:无 学时:72学分:4 课程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应用OFFICE办公软件完成文档编辑、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工作任务,能利用网络搜索信息及下载文件,收发电子邮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建议选用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张小梅等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1、《大学计算机》蒋加伏等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应用基础》黄逸凡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计算机应用基础(winsows7+office2010)》周利明主编南明大学出版社 4、《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级教程:MS Office高级应用(2013年版)》教育考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考勤成绩占10% 期末考试占70% 执笔人:李小红,范建坤 编写时间:2014年12月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通过比较系统、概括性地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并配合必要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和思维方法,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为今后学习、生活奠定计算机应用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表格、演示文稿制作与处理的能力,具有初步的Internet网使用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安全知识,形成必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表格处理、演示文稿的制作、网络信息检索、电子邮件收发以及网络的学习、毕业论文的排版等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 (1)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为后继的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表格和幻灯片制作与处理的能力,具有初步的Internet使用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安全知识,形成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参考答案第1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D 5.D 6.B 7.A 8.B 9.D 10.B 11.A 12.C 13.B 14.A 15.C 16.C 17.B 18.D 19.A 20.B 21.D 22.B 23.A 24.B 25.A 26.C 27.B 28.A 29.D 30.B 31.C 32.A 33.C 34.A 35.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三、填空题 1.二进制2.Shift 3.CBE 4.人工智能5.大规模集成电路6.微型化、网络化7.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8.经济实力、科学水平9.逢二进一10.集成性 第2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C 6.D 7.B 8.D 9.A 10.D 11.B 12.C 13.D14.B 15.B 16.A 17.A 18.B 19.A 20.A 21.C 22.A 23.B 24.C 25.B 26.B 27.C 28.C 29.D 30.B 31.D 32.B 33.C 34.D 35.C 二、判断题 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 三、填空题 1.运算器控制器2.操作码操作数3.1024 1024*1024 4.机器语言

5.内存储器外存储器6.GHz 7.控制总线8.数字摄像头 9.3C 10.主板芯片组 第3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B 5.D 6.B 7.B 8.B 9.B 10.A 11.D 12.C 13.C 14.D 15.D 16.C 17.B 18.C 19.D 20.B 21.B 22.A 23.B 24.A 25.A 二、判断题 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18.√19.√20.√ 三、填空题 1.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2.Alt+PrintScreeen 3.Ctrl键4.注册表5.regedit 6.任务7.程序并发性资源共享性不确定性虚拟性 第4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C 5.D 6.A 7.B 8.C 9.C 10.B 11.D 12.B 13.C 14.B 15.B 16.A 17.A 18.B 19.D 20.A 21.C 22.B 23.D 24.C 25.B 26.B 27.C 28.B 29.C 30.C 31.D 32.B 33.B 34.C 35.C 36.A 37.B 38.A 39.D 40.D 41.C 42.C 43.B 44.A 45.A 46.D 47.D 48.C 49.B 50.D 51.C 52.D 53.B 54.B 55.D 56. B 57. C 58. D 59. C 60. C 61.A 62.D 63.C 64.C 65.D 66.B 67.A 68.B 69.D 70.A 71.C 72.A 73.C 74.D 75.B 76.B 77.C 78.C 79.B 80.A 81.A 82.A 83.D 84.B 85.D 86.B 87.B 88.D 89.D 90.B

计算机基础 ACCESS 要求与操作步骤

项目一数据库的创建与操作 【步骤解析】 1.启动Access2007。 2.在启动界面【新建空白数据库】栏里单击按钮,在窗口的右侧显示创建的数据库 文件名和保存路径。 3.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数据库的文件名“工资管理系统.accdb”,单击按钮, 创建空白数据库。 项目二表的创建与维护 1、在“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创建“人员信息”、“部门信息”和“工资情况”表和“工资等级”表。 2、在“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中,使用设计视图设置表的属性,每个表的结构如下表所示。 “人员信息”表的结构 “部门信息”表的结构

部门名称文本50 部门地址文本100 “工资情况”表的结构 “工资等级”表的结构 项目三表的高级操作与设置表之间的关系 一、在“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创建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1.启动Access2007。 2.打开“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 3.打开任一个表的数据表视图。 4.单击【数据表】选项卡上【关系】组的按钮,打开【关系】窗口。 5.在【关系】窗口中,打开【显示表】对话框。 6.在【显示表】对话框中,选择所有的表,单击按钮。 7.在添加表后的【关系】窗口中,选择【人员信息】表的【部门编号】字段,按住鼠标左 键不放,拖动鼠标到【部门信息】表的【部门编号】字段上,释放鼠标左键,打开【编辑关系】对话框,创建这两个表的关系。同样,创建其他表的关系。

项目四查询的创建与使用 一、在“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中,使用查询设计视图查询在质检部的女士信息。 【步骤解析】 1.启动Access2007。 2.打开“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 3.单击【创建】选项卡上【其他】组的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和【显示表】对话 框。 4.在【显示表】对话框中,选择【人员信息】和【部门信息】表,单击按钮, 最后单击按钮,关闭【显示表】对话框。选择的表显示在查询设计视图窗口。 5.在查询设计视图中,双击【人员信息】表的【人员编号】字段、【姓名】字段、【性别】 字段、【出生日期】字段、【籍贯】字段、【部门编号】字段和【开始工作时间】字段添加到查询设计视图中,双击【部门信息】表的【部门名称】字段添加到查询设计视图中,在【性别】字段下方的【条件】栏中输入“女”,在【部门名称】字段下方的【条件】栏中输入“质检部”。 二、在“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中,以“工资等级”为参数查询人员信息。 【步骤解析】 1.启动Access2007。 2.打开“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 3.单击【创建】选项卡上【其他】组的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和【显示表】对话 框。 4.在【显示表】对话框中,选择【人员信息】和【工资情况】表,单击按钮, 最后单击按钮,关闭【显示表】对话框。选择的表显示在查询设计视图窗口。 5.在查询设计视图中,双击【人员信息】表的“*”将所有字段添加到查询设计视图中, 双击【工资情况】表的【工资等级】字段添加到查询设计视图中,在【工资等级】字段下方的【条件】栏中输入“[请输入工资等级:]”。 项目五窗体的创建与设计 一、在“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中,使用多项目工具创建窗体,显示人员的基本信息。 【步骤解析】 1.启动Access2007。 2.打开“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010072 课程名称: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学时与学分:32(8) / 2 先修课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C 语言)、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适应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教材及参考书:《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徐士良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系自动化等专业有关计算机科学的选修专业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概念、熟练上机操作及调试的基础上,加深对软件开发与应用中数据结构的应用的理解,熟练掌握抽象数据类型以及面向对象的方法组织、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和工具。使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掌握数据库应用的一般知识,包括关系数据库的概念、设计方法和使用方法,能够完成有关数据库的简单应用,使学生掌握支持软件开发和维护的理论、方法、技术、标准以及计算机辅助工程和环境等知识,并通过实验(实践)达到灵活动用。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结构化软件设计等。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对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其含义,能熟练运用基本原理解决问题; 2、掌握重要数据结构的概念、使用方法及实现技术; 3、能运用所学数据结构及其有关算法编制有关小型程序。 4、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管理对数据库技术的需求、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5、能运用关系数据库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分析数据库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掌握E-R图、规范花理论、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及其在构建系统数学模型和应用功能中的作用。熟悉和实践数据库管理系统共有的数据存取语言和标准接口SQL。 6、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概念与方法,主要包括软件系统的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7、掌握软件工程中的一些基本技术方法。 8、结合模拟案例,要求学生从实际中掌握瀑布型软件开发过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面向对象分析的方法。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 本课程主要介绍:如何组织各种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传递和转换。内容包括: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线性表、栈和队列、树与二叉树、图、查找、排序等;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任务,多道程序,进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代数、查询优化、关系理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方法和相关技术、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功能设计等几部分。 共分六章进行教学,各章内容如下: 第1章内容:算法 重点:算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要素,算法描述语言,算法设计基本方法、

《大学计算机基础2》课外实验指导书

《大学计算机基础2》实验指导书 2008版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目录 实验一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实验 (3) 实验二Word文字处理软件实验(一) (6) 实验三Word文字处理软件实验(二) (8) 实验四Excel电子表格软件实验(一) (11) 实验五Excel电子表格软件实验(二) (14) 实验六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实验 (17) 实验七微机拆装实验 (20) 实验八计算机网络实验 (23)

实验一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indows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2.掌握Windows的程序管理。 3.掌握“Windows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 4.掌握控制面板的使用。 5.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常用操作。 6.掌握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等实用程序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要求:请在桌面上建立名为“实验一”的文件夹,把本次实验中可以保存的信息保存在该文件夹下。 1.任务栏和桌面的设置 (1) 设置任务栏为自动隐藏。 (2) 设置“智能ABC”为默认输入法。 (3) 在“开始”菜单“附件”程序组中启动“记事本”、“画图”、“计算器”等程序,通过任务栏中的按钮在相应的程序中进行切换,然后对这些窗口进行层叠、横向平铺和纵向平铺操作。 2.特殊字符输入练习。 启动“记事本”程序,利用输入法的软键盘输入下列特殊字符,并以文件名为“特殊字符.txt”保存在“实验一”文件夹中。 (1)标点符号:。,、;…~ (2)数学符号:≈≠≤≮∷± (3)特殊符号:§№☆★○● 3. 屏幕和窗口复制功能的使用。 (1)打开“附件”组中的“计算器”。 (2)按下Alt + Print Screen ,“计算器”窗口被复制到剪贴板中。 (3)启动“画图”程序,用“编辑”|“粘贴”命令将剪贴板上的内容复制到画板, 将文件保存起来,文件名为 Calc.jpg,保存在“实验一”文件夹中。 (4)在第(2)步中换成按下Print Screen,然后在“画图”程序中进行粘贴,保存文 件为Desktop.jpg,保存在“实验一”文件夹中。 4.在“实验一”文件夹中建立快捷方式和其他对象。 (1)为“控制面板”中的“系统”建立快捷方式。 (2)为“Windows 资源管理器”建立一个名为“资源管理器”的快捷方式。 (3)为Windows XP主目录(一般为C盘的windows文件夹)创建快捷方式。 (4)建立名称为Myfile.txt的文本文件和名称为“我的数据”的文件夹。 5.“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1)分别选用缩略图、列表、详细信息等方式浏览Windows主目录,观察各种显示方 式之间的区别。

《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公共基础 授课对象:计算机应用类专业 计算机公共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在对真实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序化后形成教学项目,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指导学生体验职业活动情境,培养其职业素养。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熟悉计算机的组成,学会操作系统的安装。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掌握Internet的应用。 (3)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WindowsXP的常用操作。(4)了解Word2003的基本知识,掌握其操作方法。 (5)了解Excel2003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掌握数据处理和图表制作的基本方法。 (6)掌握PowerPoint2003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 (7)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CDT各模块功能。 2、能力目标 (1)能按用户需求选购性价比高的计算机。 (2)具备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下载资料等能力。 (3)能熟练操作WindowsXP,并会设置系统环境。 (4)能使用Word2003进行文字、图表的编排。

(5)能使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创建图表。 (6)能使用PowerPoint2003制作演示文稿。 (7)能使用CDT各核心模块,开发简单信息管理系统。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致而耐心的工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5)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7)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8)培养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 (9)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10)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1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设计 项目一选购计算机 一、项目综述 1、项目背景 某学校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购置一批办公用计算机,按标书提供的,进行计算机选型,为投标提供依据。 2、项目实现目标 按用户要求进行计算机选型;安装操作系统。

西南交大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 验 报 告 教学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课程教师:______________ 实验辅导教师:_____________ 西南交通大学 2011年9月

实验一微机基本操作与上网冲浪 教学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机房)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启动与关闭; 2.掌握常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的用法。 3.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 4.掌握下载与解压缩的方法; 5.掌握软件安装的方法。 二、实验任务 1.启动与关闭计算机。 2.利用“键盘盲打练习”软件进行键盘的指法练习。 3.硬盘信息查询。 4.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成都商报,阅读当日报纸新闻。 5.利用下载工具FlashGet在网上下载“NetAnts”软件压缩包,利用压缩工具winRar解压缩该包,并安装该软件。 三、实验检查内容 [ ] 1.能否热启动计算机 [ ] 2.能否下载打字软件(辅导老师可协助将软件下载到教师机上,学生通过网上邻居获取) [ ] 3.能否安装打字软件 [ ] 4.打字速度/分钟 [ ] 5.查看C区总容量 [ ] 6.查看磁盘整理程序对C区的分析报告,看是否需要整理[ ] 7.写出当日成都商报的头版头条标题 [ ] 8.是否将NetAnts软件安装在D区

实验二文件资源的管理与操作 教学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机房)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 2.掌握文件的重命名、属性的设置; 3.掌握文件的查找; 4.掌握文件夹选项操作。 二、实验任务 1.查找文件“notepad.exe”,在D盘上以自己的学号为名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内建一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将文件“notepad.exe”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下面,属性修改为“只读”,然后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2.显示“我的文档”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扩展名。 三、实验检查内容 [ ] 1.是否在D区建立以自己学号为名的文件夹 [ ] 2.是否在学号文件夹中创建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 [ ] 3.是否将“notepad.exe”文件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中[ ] 4.“notepad.exe”文件的属性是否修改为“只读” [ ] 5.是否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 ] 6.是否显示文件的扩展名

access计算机实验报告:报表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年级/班级: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报表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掌握创建Access报表的方法。 3.掌握报表控件的添加和编辑方法。 4.掌握报表控件的属性设置方法及控件排列布局的方法。 5.掌握报表样式和属性的设置方法。 二、实验仪器或设备 每人一台微机 三、实验说明 对实验2中的“商品供应”数据库,完成下列操作, 1.先建立“商品供应信息”查询,再以该查询为数据源,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选定字段为“商品号”。“商品名”、“供应商名”、“供应数量”。按“商品号”分组,按“供应数量升序排列,汇总平均值,显示“明细和汇总”。布局为“递阶”。“纵向”。保存为“商品供应1” 2.为第1题建立的报表添加日期和时间,要求在报表页面中用文本框控件表, 示,并将日期格式设置为“长日期”。 3.为第1题建立的报表添加页码,将“对齐”设置为“左”:“格式”设置为“第N页。共M 页”:“位置”设置为“页面底端”。 4.创建图表报表,用柱形图显示不同商品的平均供应数量,要求横坐标为商品号,懒坐标 为供应数量。 5.利用“报表向导”创建“商品供应信息”报表,数据源为“商品供应信息”查询。要求所有字段都要显示,查看方式为“通过商品供应表”,按“商品号”分组,按“供应数量”降序接序, 6.使用标签向导创建标签报表“供应商信息”,数据源为“供应商”表,标签型号为“C2245”,度量单位为“公制”,标签类型为“送纸”,字体为“宋体”,字号为“12”,文本颜色为(255,0,0),字体粗细为“细”“倾斜”,显示字段为供应商名、地址、联系电话,要求一个字段占一行,每页上打印3列(在页面设置中设置)。 四、实验步骤 1.先建立“商品供应信息”查询,再以该查询为数据源,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选定字段为“商品号”。“商品名”、“供应商名”、“供应数量”。按“商品号”分组,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大纲

说明 为贯彻教育部教指委提出的以计算机思维为切入点的教学改革精神和按照我们历来实施的小步伐快节奏改革思路,实施了分类分层的改革举措,将该课程教学对象分为两种层次或类别,分别有配套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对应: (1)“大学计算机基础B”以“网络、多媒体、数据库三大核心”为主线,适合于一般院校或偏文类教学需要,对应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第5版)教材。 (2)“大学计算机基础A”以“计算思维”为切入点和能力培养相融合,适合于重点院校或理工类学生需要,对应于大学计算机(第6版)教材。 考虑到共享资源课程建设框架的限制,是以“大学计算机基础B”为蓝本建立的;在后面新增了第十章“计算思维和程序设计”,这是“大学计算机基础A”主要增加的内容,学时为0(实际为12学时理论教学),其余内容是在第5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和精简,删除了Flash动画制作,淡化了办公软件的课堂教学,重点在自主学习、实践应用上;腾出6周时间学习新增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B》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48,其中:32(理论教学)+16(实验课内)+16(实验课外)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各领域概念和知识层面的内容和大学生必不可少的计算机基本能力培养。它对原计算机文化课程的提升,是在原技能为主向能力为主教育转变;主要增加了“网络、多媒体、数据库”三大核心内容,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意识,应用计算机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在后继课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和方法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面向专业 一般院校或偏文类学生。 三、课程基本要求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拓宽知识面-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即: 1.拓宽学生的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面: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引入计算机新技术和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 2.掌握计算机基本使用技能:常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使用;

ACCESS实验答案

实验四Access数据库软件操作实验 1. 建立数据库 创建一个数据库,文件名为Test1.accdb,存放在实验目录中,在其中建立表Teachers,其结构如表1所示,内容如表2所示,主键为教师号。 表1 表Teachers的结构 表2 表Teachers的内容 2. 将表Teachers复制为Teachers1。 3. 用SQL中的数据更新命令数据库中表Teachers1进行操作。 1) 用INSERT命令插入一条新的记录。 600001 杨梦女59 66/04/22 YES 1660 210

SQL语句:INSERT INTO teachers1 ( 教师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参加工作年月, 党员, 应发工资, 扣除工资 ) VALUES ("600001", "杨梦", "女", 59, #1990/02/01#, true, 1960, 210); 本题操作要点:字段、常量间逗号一定要用半角,字符常量一定要用英文的双引号或单引号,例如:"杨梦",日期常量数据一定要用##,例如:#1990/02/01#。 如果在其它机器上用,运行时,access右下角运行出现“操作或事件已被禁用模式阻止”,请更改下安全等级:文件->选项->信任中心->信任中心设置->宏设置->启用所有。然后关闭ACCESS,重新启动ACCESS即可。 2) 用DELETE命令删除姓名为关红梅的记录。 SQL语句: DELETE* FROM teachers1 WHERE姓名="关红梅" 此题操作要点:菜单拦上选创建->查询设计->(此时会打开一个对话框,让用户选择要删除的表,可以不选任何表->直接选“关闭按钮”)->将鼠标移到上部分,按右键,选SQL视图。输入命令代码即可。 3) 用DELETE命令删除年龄小于36且性别为“女”的记录。 SQL语句:DELETE * FROM teachers1 WHERE 性别="女" and 年龄<36; 4) 用UPDATE对表中工龄超过25年的职工加20%元工资。 SQL语句: UPDATE teachers1 SET 应发工资= 应发工资*1.2 WHERE ((Year(Date())-Year(参加工作年月)>25)); 操作要点:类似的更新数据表中的数据的题不建议用向导做。直接进到SQL 视图输入代码要简单些。 此题的难点:要知道YEAR()和DATE()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其含义。Year()是取日期常量里的“年份”数据,date()是取系统时间。 小结:DELETE和UPDATE关键要记住两命令的格式,和写出正确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学分】60 学时; 4学分【开课模式】必修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41学时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开课单位】 一、课程的教学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职中部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强调常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使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搞计算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基本使用方法、文字信息处理方法,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以及一些微机工具基本软件使用方法,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与计算机相关的实际问题提供基本知识。 二、课程的性质、特点及基本要求 (一)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中专各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 (二)特点: 本课程突出实践教学,大量安排上机实践,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多媒体以及案例教学。 (三)基本要求: 逐步培养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能力,举一反三。要求达到计算机的信息管理基本层次的要求。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说明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4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习者了解计算机的分类、特点;掌握进制间的转换;计算所及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了解软件的组成;微机系统的基本硬件配置;还要求了解有关病毒的知识及预防方法。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进制间的转换及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教学难点为进制间的转换。 1.1 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 1.2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4 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5 数制与编码 1.6 计算机的安全 第二章中文Windows 7的基本操作(4学时-包括上机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Windows 7的安装与启动; Windows 7的基本操作、如桌面、窗口、对话框、任务栏、菜单、快捷方式和剪贴板的使用;Windows 7的资源管理、文件管理和程序管理,如文件夹的概念,文件与文件夹管理,磁盘管理,启动与退出程序等;控制面板的使用,如桌面设置、添加/删除程序、打印机设置、日期/时间等设置。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文件/文件夹的操作、磁盘操作、控制面板的使用,教学难点为文件/文件夹的操作及控制面板的使用。 2.1 Windows 7 简介 2.2 Windows 7 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3 Windows 7 文件、文件夹的操作 2.4应用程序的管理 2.5配置Windows 7 2.6 Windows 7的多媒体功能 2.7 磁盘管理工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