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痰的中成药

化痰的中成药

化痰的中成药
化痰的中成药

化痰的中成药:

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

常见化痰的食物:

1、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主治热病伤津,热咳烦躁等症。

2、蒜:有化痰止咳之功效。

3、萝卜:能化痰消胀气。

4、茼蒿:功效暖胃、养肠、利肠胃、化痰浊。

5、葫芦:性味甘、淡、平;功效利水通淋。润肺止咳。

6、竹笋:有消渴、益气、消痰、防止咳嗽等功效。

7、柿子:有清热、止咳、润肠、化痰止泄等功能。

8、杏仁:有治疗气喘、咳嗽、气逆、痰聚、气短等症。

9、百合:有温肺止痰、清热安神、养阴清心等功效。

10、苹果:有补心益气、生津止咳、降压等功效。

11、甘蔗:有滋阴润燥,调中和胃,润肺止咳之功效。

12、生姜:有散寒、止呕、祛之功效。

13、无花果:健脾清肠、消肿解毒、利咽抗癌作用,治消化不良、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喉痛、痈疮疥癣。

14、海蜇:痰饮咳嗽,肝阳上亢:海蜇皮(漂净)30g,鲜荸荠120g,煮服,兼治淋巴结核。

15、罗汉果:清肺止咳,肺热咳嗽和风热咳嗽者宜服。可用罗汉果1个,柿饼15克,水煎服食。

16、荸荠能化痰、清热,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尤宜。每次可用鲜荸荠250克,洗净削去皮,用沸水烫一下,生吃,早晚各1次,连吃3~5天。

17、胖大海:有清热、润肺、止咳作用。因于外感者:胖大海五枚,甘草一钱(3克),炖茶饮服,老幼者可加入冰糖少许。”

18、鸭蛋:性凉味甘,能清肺热。

19、紫菜性味甘咸而寒,能化痰软坚清热。“咳嗽咯吐臭痰(包括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紫菜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1日2~3次,饭后服。”凡属肺热咳嗽或风热咳嗽吐痰黄稠腥臭者,食之皆宜。

20、豆腐:有清热润燥作用,清热,止咳,消痰。凡咳嗽属于风热或肺热者尤宜。亦可选用豆腐皮1张,冰糖适量,加水煮熟后食用,对肺热咳嗽也有治疗效果。

银贝雪梨汤:

主料:白木耳20克,川贝母5克,梨200克

辅料:川贝母5克

调料:冰糖30克

1. 将水发银耳拣去根蒂及杂质,洗净,撕成小片。

2. 将雪梨洗净削去皮,除去核与籽,切成小丁块。

3. 川贝母洗净,泡好。

4. 将处理好的银耳、雪梨、川贝母一起放入炖盅内,加入糖和水1杯,上笼蒸约1小时,取出即成。

健康提示:

1. 银耳功能滋阴补肺,润燥生津;雪梨功能清热生津,润肺化痰;川贝母功能补肺清肺,化痰止咳。

2. 三品共用具有良好的清热补肺,止咳化痰之功;

3. 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肺虚,肺气肿,肺功能不佳所致胸闷气短,干咳无痰或咳痰咯血等症。

食物相克:

川贝母:川贝母反乌头、矾石、莽草,恶桃花。

干贝萝卜球汤

功效:咳喘食谱利尿食谱理气调理食谱滋阴食谱祛痰食谱

主料:白萝卜500克

辅料:干贝25克

调料:料酒10克,大葱5克,姜5克,盐3克,味精2克

1. 干贝洗净,蒸好,备用;

2. 姜葱洗净,姜切片,葱切段;

3. 将白萝卜冲洗净,刮去皮,用小刀削成12个均匀的小球;

4. 将萝卜球入开水锅中略烫一下,捞在凉水中冲凉;

5. 取小碗一个,把蒸好的干贝码在碗底,萝卜球在上面,加料酒、精盐、味精、鸡清汤和蒸干贝的原汤,上放葱段、姜片,上笼蒸半小时;

6. 将蒸烂的萝卜球、干贝取出,拣去葱、姜,滗汤于锅内;

7. 将干贝萝卜球翻扣在大汤盆内;

8. 原汤锅上火,倒入鸡清汤煮;

9. 待煮沸,撇净浮沫,加精盐、味精,调好口味,徐徐地倒在大汤盆内即成。

健康提示:

1. 干贝萝卜球汤以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烦生津、散瘀解毒、清凉止渴、利二便的萝卜为主料,配以养阴滋补的美味海鲜之品干贝而成。

2. 无论是从营养和保健角度来看,还是从中医食疗的食性理论分析,萝卜可作为蔬菜中对人体十分有益之品。

3. 二物配合,共具养阴滋补、化痰止咳、顺气消食之效。

小帖士-食物相克:

白萝卜:白萝卜忌人参、西洋参同食。

北杏炖雪梨:

主料:苦杏仁20克,梨500克

辅料:白砂糖50克

将北杏、雪梨、白砂糖同放炖盅内,加清水半碗,急火隔水炖1小时。

用法:每日2次,食雪梨、饮汤。

健康提示:

效用:化痰止咳,清热生津,润肺平喘。适用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及肠燥便秘等症。

按语:北杏含多种皂甙和微量氰酸,有镇静呼吸中枢、止咳平喘的作用。与雪梨同炖能除其寒性,增润肺平喘之功效,且能生津化痰。清热祛燥,为四季镇咳之佳品。

肺调养药膳

小帖士-食物相克:

苦杏仁:本品与黄芩、黄芪、葛根相克;

川贝冰糖炖梨

简单安全,润燥化痰效果佳,而且不热不寒,副作用少,可常食用,一般以五天为一疗程,方法详述如下:

川贝冰糖炖梨,选黄皮较粗之梨子,洗净后,不用削皮,中间梗挖空,塞入冰糖约10至30克,放入碗内,隔水蒸煮 30至60分钟后,梨子会自然出水,用金属汤匙,挖果肉,连同汤汁一起吃下。痰黏严重者可加用2至6克之“川贝母粉”,先用100至200c.c沸腾之水,煮约5至10分钟后,再与上述冰糖水梨共同蒸煮后,连同汤汁一起吃下。

以上为成人50公斤之剂量,小孩则依体重,按比例服用,例如小孩体重25公斤,25/50=1/2份), (小儿可弄成梨泥喂食,婴儿可用汤汁喂服即可。

注:为节省时间,依个人需求,可一次炖煮2至3份,要吃时再隔水蒸煮温热吃即可,(不建议用微波炉加热),

若食物有化痰作用,但属性温者,就疏导疗法而言,还是不宜服用;除非病人的痰已化很久,而成水水的泡沫状时,才能用这类食物,稍微收敛减少一些痰,但如杏仁或白果等都有微毒,则不宜久服,化痰食物:属性,功用

1.水梨:性寒,润肺、消痰、止咳、降火、

2.白萝卜:性寒,顺气、化痰、止咳、清热解毒、

3.百合:性微寒,润肺、止咳、

4.荸荠:性寒滑,清热、化痰、益气、开胃、消食、

5.白木耳:性平,化痰、止咳、

6.杏仁:性温,润肺、止咳、化痰、(杏仁有微毒,不宜久服)

7.白果(银杏):性温,温肺、益气、镇咳、袪痰、

(白果有一定毒性,要小心,儿童不宜吃)

8.橘皮(陈皮):性温,理气、燥湿、化痰、止咳、健胃、

9.海哲皮(去盐):性温,软坚、化痰、

10.麦芽糖:性甘温,润肺、止咳、

选用鲜竹沥、止咳糖浆、氯化氨合剂等常见化痰药,其中的鲜竹沥每次一定要服用10~15毫升,每日3次。

《素问·经脉别论篇》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告诉我们水液的运行与脾肺肾三藏有关。若三藏功能失调,水液积聚成痰,由痰作崇,即生百病。可从痰论治,收标治本。

化痰的方法:

1、温化寒痰:如半夏、白芥子、陈皮、干姜、苦杏仁等

2、清化痰热:如川贝、栝楼、冬瓜仁、竹茹、枇杷叶等

3、润燥化痰:如川贝、桔梗、麦冬、橘红、干地黄等

4、治风化痰:如天麻、白附子、胆南星、法半夏等

5、开窍除痰:如菖蒲、郁金、远志、胆南星、白矾、竹沥等

6、化痰消坚:用于瘰疬、甲状腺肿块、肿瘤等。药物有夏枯草、浙贝、昆布、海藻、山慈姑、天南星等。此法治疗时若选用1、2味虫类药,如炮山甲、地鳖虫、全蝎、蜈蚣等,能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

健脾利湿、化淤祛痰的食物

赤小豆

根据历代医家地经验,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健脾止泻地功用,皮肤湿疹多因脾虚失运,湿毒为患,借助赤豆健脾利湿、清热利水地作用,皮肤湿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复痊愈,故无论急慢性皮肤湿疹之人均宜多食常吃圆满。若将赤小豆研为极细粉末,撒患处或用鸡蛋清调跟涂患处,亦颇适宜圆满。

薏苡仁

性凉,味甘淡,有健脾、利湿、清热地作用,皮肤湿疹,湿热为患,食之颇宜圆满。《本草新编》云: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阴阳不伤,湿病易去圆满。……用薏仁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圆满。薏苡仁甘淡利湿而健脾,利湿而不伤正,补脾而兼能利湿,药食兼用,最为有益圆满。

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圆满。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圆满。《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跟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圆满。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愈湿疹顽症圆满。

绿豆

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地作用圆满。古代医家认为它行的意思可以主丹毒烦热,风疹,治痘毒,疗痈肿痘烂等皮肤疾患,均借其清热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湿清热圆满。

冬瓜

性凉,味甘淡,有利水跟清热作用圆满。

丝瓜

性凉,味甘,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行的意思可以起到清热、凉血、解毒地效果圆满。《医学入门》中曾说: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痈、疔疮圆满。这类病症,多因湿热为患,同皮肤湿疹一样,食用丝瓜,均能达到去湿热、解湿毒地目地圆满。

西瓜

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暑、利小便地作用,皮肤湿疹者宜食,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圆满。亦宜用西瓜皮煎水代茶饮,同样行的意思可以收到清利湿热地效果圆满。

山药

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圆满。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圆满。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圆满。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汤皆可圆满。

白茯苓

性平,味甘淡,既能健脾胃,又能利水渗湿,故皮肤湿疹者宜食圆满。《用药法象》中说茯苓淡能利窍,益脾逐水,除湿之圣药圆满。《药品化义》中说它: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便溺黄赤圆满。这些都与下肢皮肤湿疹一样,同为湿热为患,故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圆满。

枸杞子

性凉,味甘苦圆满。《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消热毒,散疮肿圆满。

皮肤湿疹患者就像如感到皮肤瘙痒或发出红疹,小便不利,尿色赤黄,口鼻火热地现象(有时是表面的),可能是血热所致,枸杞头有清理血热作用,用枸杞头煮汤饮服,可见疗效圆满。

黄瓜

性凉,味甘,可除热、利水、解毒圆满。《滇南本草》载:解疮癣热毒圆满。《本草求真》说,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圆满。故湿热为患地皮肤湿疹病人,宜常吃黄瓜,生吃、凉拌、烧食皆可圆满。

金针菜

俗称黄花菜圆满。有清热利湿地作用,凡急性或亚急性皮肤湿疹还有合并感染者,均宜常食圆满。《日华子本草》云:金针菜治小便赤涩圆满。《本草纲目》说它消食,利湿热圆满。实质皆取金针菜凉降之性,湿去热清,湿疹自愈圆满。近代有学者认为,常吃金针菜,能增强皮肤韧性跟弹力,保护表皮与真皮组织细胞,加速皮肤毛细血管血液循环,抵御内外各种不良因素对皮肤地刺激侵蚀,对皮肤起到一点保护作用圆满。

荸荠

性寒,味甘,能清热、化痰、消积圆满。唐·孟诜说它消风毒圆满。《本草再新》记载: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脓血圆满。前人还有用治黄疸湿热,小便不利圆满。这些都说明荸荠有消风、清热、利湿地功效,故皮肤湿疹患者宜食之圆满。

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

呼吸道感染宜吃梨,枇杷,橙子,杏子,罗汉果等水果,可化痰,止咳.

像梨,柑橘,柚子等水果,具有止咳,化痰,润肺,助消化的作用.

罗汉果又称“长寿果”,为我国名贵特产,因其具有特殊的清肺止咳,防癌抗衰。

荸荠味甘,性微寒,能清热生津,凉血解毒,化痰消积等作用.

萝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

款冬花辛温,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作用.

贝母为化痰止咳良药,与雪梨,冰糖并用,则起化痰止咳,润肺养阴功效.

丝瓜味甘性凉,能清热此痰,凉血,解毒.

化痰祛湿

1.首先,不适宜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里。 2.饮食调节可以选择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白萝卜、扁豆、包菜、蚕豆、洋葱、紫菜、海蜇、荸荠、白果、枇杷、大枣、薏苡仁、红小豆等。少吃过油、过甜、过咸等重口味食物、少喝饮料、酒类,且每餐不宜过饱。 一、健脾的食物 健脾的食物如鲫鱼(健脾、除湿)、胡萝卜(健脾、止咳化痰)、苹果(健脾、使呼吸更顺畅)、淮山(健脾、止咳)、莲子(健脾)、茨实(健脾除湿)、猪肚(健脾胃)、鸭子(清热健脾、化痰止咳)、牛蒡(除湿、化痰)、糯米(健脾)、粳米(益脾胃,除烦渴)等。 二、祛湿除湿的食物 祛湿食物有赤小豆(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薏米(健脾、祛湿)、莴笋(除湿、利尿)、扁豆(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冬瓜(利水消痰、祛湿解暑)、玉米(健胃,利尿)、红薯(补脾益气,宽肠通便)、豆腐(健脾胃、益气)、牛肉、鸡肉、兔肉、狗肉、牛肚、桂鱼、乌鸡、藕、粟子、豇豆、马铃薯、洋葱、平菇、葡萄、红枣、桃、杏等。 三、祛湿的药物 人参(补脾益肺,生津止渴、止咳)、山药(健脾益胃、助消化、止咳)、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化痰止咳)、芡实(补脾止泻,祛湿止带)、莲肉(清心醒脾,脾止泻)、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白扁豆(补脾和中,化湿消暑)、薏仁(健脾渗湿,除痹止泻)、陈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 四、推荐健脾除湿食谱 1、白鲫鱼煲汤 用油将鱼两面煎黄,用开水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然后加砂仁(化湿健胃)3克、陈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鲫鱼性甘平,补而不燥,健脾去湿,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中医认为此方补脾胃甚好。 2、田艾煲鲫鱼 田艾(祛湿,暖胃,清肠)30克,鲫鱼250克,生姜10克,煲汤饮用。此方不仅健脾去湿,还可以预防蚕豆病。 3、砂仁苡米淮山粥 砂仁5克,薏米30克,淮山30克,大米100克,煲粥食用。此方可健脾祛湿。 4、淮山薏米莲子粥 淮山、薏米各30克,莲子肉15克,大枣(健脾益胃)10枚,小米(健脾胃)60克,淘洗干净后与小米共煮成粥,熟后加白糖调匀即成。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差,肢体无力。 五、外洗去湿醒脾法 用生姜100克、陈皮20克、薄荷30克煮水洗澡,可以暖脾胃、去湿、解困,如觉得烦琐,可以用此水泡脚。 3.体育锻炼:痰湿体质的人,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散步、慢跑、各种舞蹈、球类等活动,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松弛的皮肤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的肌肉。

常用止咳平喘化痰中成药

百合固金丸 名称百合固金丸 组成百合、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当归、白芍、桔梗、甘草。 功用养阴,润肺,止咳。用于肺肾阴虚之燥咳痰中带血、咽喉干痛,或自汗盗汗,或潮热、手足烦热、便秘尿赤等症。现代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剂量小蜜丸剂:120g/瓶。大蜜丸9g/丸,内服,9g/次,2—3次/日。 注意忌油腻、腥冷、辛辣、烟、酒。 备注暂无 桔贝半夏曲 名称桔贝半夏曲 组成橘红、川贝母、半夏、桔梗、远志、紫苏子、紫苑、冬花、枇杷叶、麻黄、肉挂、天花粉、苦杏仁霜、木香、甘草。 功用化痰止咳,宽中下气。用于咳嗽痰多、胸闷气急等症。 剂量曲剂:12g/块,内服,3—6g/次,2次/日。 注意暂无 备注暂无

小青龙合剂(冲剂、糖浆、口服液) 名称小青龙合剂(冲剂,口服液、糖浆) 组成麻黄、挂枝、白芍、半夏(制)、干姜、炙甘草、五味子、细辛,功用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等 剂量暂无 注意暂无 备注暂无 蛇胆陈皮末 名称蛇胆陈皮末 组成暂无 功用清化热痰,熄风解痉。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及小儿痰热惊风、惊搐、神昏等症。现代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等见有上述表现者。 剂量[剂量]散剂:o.3g/瓶,内服,0.3—0·6g/次,2—3次/日。 注意孕妇禁用。 备注暂无

固本喘咳片 名称固本咳喘片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麦冬、甘草。 功用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用于慢性交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剂量片剂:100片/瓶,内服,4—5片/次,3次/日、3个月为1个疗程,常年服用疗效更佳。 注意暂无 备注暂无 鸡苏丸 名称鸡苏丸 组成麻黄、苦杏仁,紫苏叶、紫苏子(炒)、黄芩、石膏、远志(制)、白芍、天门冬、紫苑、五味子、知母、法半夏、麦门冬、款冬花、桑白皮、草房子、瓜萎仁、桔梗、北沙参、前胡、桔红、马兜铃、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清肺平喘,润燥止咳,化痰除痞。用于阴虚肺热咳嗽、气喘痰粘、胸膈满闷,亦可用于兼有外感风寒者。现代用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咽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见有上述表现者。

湿热按摩什么穴位

湿热按摩什么穴位 文章目录*一、湿热按摩什么穴位1. 湿热按摩什么穴位2. 湿热形成的原因3. 湿热会有哪些表现*二、湿热的饮食原则*三、湿热的中药调理 湿热按摩什么穴位 1、湿热按摩什么穴位委中穴在膝窝的中心点上。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屈起肘部时出现横纹的外侧段为曲池穴,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汇集到这里。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 丰隆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前外侧,也就是在外脚踝肩部上面大约八寸的位置。它既是胃经的络穴,又联络脾经,对脾胃两大脏腑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是除湿祛痰的要穴。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它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而承山穴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点按承山穴可以振奋人体阳气,起到解除湿邪。 2、湿热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感受湿热之邪。我国地处北半球,夏秋之交,暑热未尽,水湿泛滥,湿热最盛,侵犯人体,蕴结为病。

而东南沿海地区,四季湿气均较重,尤其是每年的3到5月,俗称“梅雨天”,天气渐热,暑热渐盛,与湿气胶结,更易致湿热为患。六淫的其他外邪如外感风热,在脾虚失运内有蕴湿的情况下,外 感风热与内蕴之湿,结合亦成湿热。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嗜酒、过饱、过食肥甘厚味及不洁的饮食,无规律的饮食均易伤及脾胃,引起食滞、湿阻、气滞等,而食滞、湿阻、气滞日久均可化热。脾胃失健、情志因素均可导致。 3、湿热会有哪些表现头身困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且身热不扬,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疮疱;在关节筋脉则局 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大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 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的饮食原则1、适宜:黑豆、山楂、猪脊骨、海带、梨、醋、羊肝、牛蒡、绿叶菜、枸杞、米粥、萝卜、山楂、桂圆。通达肝气的同时要养护肾气和肝血,可以吃些枸杞、桂圆、米粥、绿叶蔬菜、豆芽、萝卜、大白菜等。

健脾祛湿化瘀祛痰食材

赤小豆 根据历代医家的经验,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用,皮肤湿疹多因脾虚失运,湿毒为患,借助赤豆健脾利湿、清热利水的作用,皮肤湿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复痊愈,故无论急慢性皮肤湿疹之人均宜多食常吃。若将赤小豆研为极细粉末,撒患处或用鸡蛋清调和涂患处,亦颇适宜。 薏苡仁 性凉,味甘淡,有健脾、利湿、清热的作用,皮肤湿疹,湿热为患,食之颇宜。《本草新编》云: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阴阳不伤,湿病易去。……用薏仁一、二两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薏苡仁甘淡利湿而健脾,利湿而不伤正,补脾而兼能利湿,药食兼用,最为有益。 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愈湿疹顽症。 山药 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汤皆可。 白茯苓 性平,味甘淡,既能健脾胃,又能利水渗湿,故皮肤湿疹者宜食。《用药法象》中说茯苓淡能利窍,益脾逐水,除湿之圣药。《药品化义》中说它: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便溺黄赤。这些都与下肢皮肤湿疹一样,同为湿热为患,故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 枸杞子 性凉,味甘苦。《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消热毒,散疮肿。皮肤湿疹患者如感到皮肤瘙痒或发出红疹,小便不利,尿色赤黄,口鼻火热的现象,可能是血热所致,枸杞头有清理血热作用,用枸杞头煮汤饮服,可见疗效。 陈皮荷叶茶(减肥茶) 将干荷叶,干山楂,薏米和陈皮清洗一下,捞出放入锅中。锅中倒入700ml清水,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继续煮5分钟。壶中放入冰糖,搁一个漏网,将煮好的茶水倒入壶中,搅拌至冰糖融化即可。体重偏重的人,或肠胃负担过重的人,每天饭后30分钟(中,晚都可以),喝茶连续一周,达到降脂和减肥的作用。

清热去湿化痰的中成药

清热去湿化痰的中成药 在生活中清热祛湿化痰已经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健康化痰,那有哪些药可以清热祛湿化痰呢?下面是为大家带来关于可以清热祛湿化痰的药物及其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处! 可以治疗清热祛湿化痰的中成药 可以吃茵陈五苓散或葛根芩连汤,如果不嫌麻烦的话,最好就是喝葛根芩连汤,它是用葛根15g,黄连9g,黄芩9g,炙甘草6g一起煮水服用的,我们可以到药店按量去抓这几种药,先煮葛根,再放其它药一直水煎服即可,有清泄里热的作用,对于胸脘烦热,口干舌燥有良效。 用中药一定要去大医院找真正的中医,按中医理论,运用中医四诊法进行辨证,只有辨清证后用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果按中医辨证的确为脾虚湿滞者,可服用健脾利湿之药.此类中医药较多,如常用的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等. 为什么会有痰 痰是一种由许多成分组成的物质,它的高液体含量是上皮对离子和水转运的结果,而它的大分子主要来源于血液的漏出或局部分泌细胞的产物。当呼吸道发生炎症病变时,呼吸道液体的成分就会发生改变,形成痰液。痰液中包含粘液、异物、病原微生物,各种炎症细胞及坏死脱落的粘膜上皮细胞等成分。如果随便乱吐,痰变干后,痰中

成千上万的细菌就会飘到空气中。这些病毒、病菌在自然环境中存活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可在干燥痰液中存活6至8个月;而痰中的结核杆菌随尘埃飘飞,可维持8至10天的播散活力。 如何在生活中做到清热祛湿化痰 1、对付体湿,可以选择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 比如苋菜、冬瓜、扁豆、薏仁、绿豆、西瓜翠衣等。苋菜梗性凉味甘,它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也有解毒清热、通利小便、补血止血的作用。扁豆有滋补强壮、补脾益气、消暑化湿以及利水消肿的功效。 薏仁不仅含有高蛋白,而且还富含B族维生素、钙、铁、膳食纤维等,是一种营养平衡的谷物。因其容易被消化吸收,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以健脾除湿、增强肾功能。另外,冬瓜和西瓜也属于性寒味甘,清热生津的食物,湿热天气多吃冬瓜和西瓜都有较好的利尿作用。 2、保持衣物干爽 我们在夏季不要总是穿没有完全干的衣服,盖着潮湿的被子,被子是需要经常拿出来晒的。 3、保持屋内空气流通 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4、少饮酒

同仁堂中药——清肺化痰

桑菊感冒片 桑叶、菊花、连翘、薄荷素油、苦杏仁、桔梗、甘草、芦根。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痛。 感冒清热颗粒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羚翘解毒颗粒 疏风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恶寒发热,头晕目眩,咳嗽,咽痛。 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 通宣理肺丸 为解表剂,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嗽之功效。主治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复方川贝精片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风寒咳嗽、痰喘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闷、痰多;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川贝母、陈皮、桔梗、五味子、甘草浸膏、法半夏、远志。 气管炎丸 散寒镇咳,祛痰定喘。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气促哮喘,喉中发痒,痰涎壅盛,胸膈满闷,老年痰喘。 麻黄,苦杏仁(去皮炒),石膏,甘草(蜜炙),前胡,白前,百部(蜜炙),紫菀,款冬花(蜜炙),蛤壳(煅),葶苈子,化橘红(盐水炙)桔梗,茯苓,半夏曲(炒),远志(去心炒焦),旋覆花,浮海石(煅),紫苏子(炒),党参,大枣,五味子(醋炙),桂枝(炒),薤白,白芍(酒炙),桑叶,射干,黄芩,青黛,蒲公英。 参苏丸 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用于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 党参、紫苏叶、葛根、前胡、茯苓、半夏 (制)、陈皮、枳壳 (炒)、桔梗、甘草、木香。河车大造丸 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用于肺肾两亏,虚劳咳嗽,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 紫河车、熟地黄、天冬、麦冬、杜仲(盐炒)、牛膝(盐炒)、黄柏(盐炒)、龟甲(醋炙)。橘红丸 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老中医;推荐4款除湿减肥经验方

国医大师路志正推荐名健脾祛湿方:四神汤 路志正认为,除了自身所在的生活环境之外,身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才是我们祛湿的根本利器。因为脾胃虚,湿气才能产生,所以杜绝湿气生成之源才是关键!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祛湿食方,其中“四神”是指:薏仁、莲子、山药、茯苓。这四位“神仙”,汇集在一起后互相补遗,制成的汤水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祛湿、降燥等诸多益处,几乎发挥出了“无敌”的功效,四神之名当之无愧。 四神汤,以甘平为主,甘能治水,故能健脾和胃。山药以补虚为长,茯苓以去湿为长;薏仁有化湿之功,又能清热,因为湿久会化热,变成湿热,薏仁最擅长清湿热;莲子养心安神为首功。四神汤里不但有茯苓化湿,还有薏苡仁来清热,薏仁还能把湿气转化成津液,又有山药莲子补虚,且能镇水,达到安神之功,使湿气不再为害,从而整体调理身体,达到健康。 整体功效:祛湿清热,健脾养胃,美白皮肤,补益心肺,调肝固肾。性平,适宜作为食疗,常常食用之。

四神汤的食谱(四种食材比例1:1:1:1) (1)煲汤:可以单独煮,也可以加入其它任何你要煮的汤里面,一起煮,因为四神汤的味道是甘淡的,不会影响其它汤的味道。 (2)煮粥:煮粥时,将四神汤的材料切成小丁,配合糯米或大米煮粥,长期坚持。 名老中医沈绍功推荐:清暑祛湿茶 沈绍功专门推荐了一款茶饮。这不是一般的茶,是用沈氏女科专门针对夏季三伏天的家传清暑茶的茶方冲泡的。不仅能解暑,还能减肥!沈氏的家传茶方里究竟放了什么? 沈老说,这个茶的茶方是他们家家传的,专供暑气炎炎的三伏天饮用。这个家传茶方能很好的帮助你解暑祛湿。来揭秘里面的配方吧: 功效:薏仁米祛湿。藿香祛暑。决明子、荷叶、菊花清火。 方法:冲泡饮用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趋下;易于阻遏气机、影响脾胃运化。并且常常与他邪夹杂致病。健脾祛湿选用哪些中成药呢?专家指出,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主要有木香顺气丸、健脾丸、归脾丸等药。 健脾祛湿选用这5种中成药 中医认为,湿邪是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饮食不当,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致湿症。湿症还常常与其它因素结合而出现、寒湿、暑湿、风湿等症状。 湿症在天气潮湿时更容易发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晕重、身体倦怠腰腿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或见两眼、腿脚浮肿;胸中郁闷、脘腹胀满、口淡、饮食无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这些都属于所谓的“湿气重”。 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水化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所以温补脾胃是除湿的最好途径。下面我们一起具体来看看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健脾丸 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穴位治疗】一痰生百病,必须知道这些去痰利器

【穴位治疗】一痰生百病,必须知道这些去痰利器 一痰生百病,必须知道这些去痰利器【中医说“痰”】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痰是五脏功能失调产生的浊物,它可以阻闭心、脑、肾或肢体,埋下各种疾病的隐患。有专家指出,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根,这三大器官是人体生痰的主要脏腑。因此要注意调养好这三大脏腑的运化功能,通过防痰治痰来达到祛病保健康的目的。 一年四季,不同的原因都可致人体五脏功能失调产生痰浊。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顽痰可以诱生百病,如肿瘤、乳腺增生、中风、高血压、咳嗽等都与痰有关,因此,古今养生名家都十分注重引导人们防痰治痰症来祛病保健康。 【有痰症状】 1、有形之痰 即常见的能吐出来的痰,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有形痰,这些只是肺胃之痰。 2、无形之痰 人体内还有存在于脏、经络、器官、血脉之中的无形之痰。这类人常会感到疲累,关节处有强烈的重坠感,舌苔白腻,脉象较滑和濡。如果不能及时消除体内的无形之痰,就会直接引发中风、脑炎、哮喘、恶性肝炎等疾病。

3、体内多痰,也会失眠 由于体内有痰湿淤结,失眠严重(可用甘草敷丰隆穴的外治方法解决)。 4、引发其他疾病 体内的痰不仅会使人体的血压上升,而且诱发多种疾病。由痰导致的失眠,通常患者脸上或身上的皮肤会明显泛黄。 【中医里的三种“痰”】 一、脾虚则生痰 即即是脾虚生的痰,这种痰就是经常人们一咳嗽就吐的痰,有型之痰。它其实不是来源于肺,而是生于脾。 脾是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有的人常吃咳嗽药,但是痰总是化不掉,原因就在于肺不是生痰之源。因此要想 根除痰,就必须健脾祛湿。 二、气郁则生痰 即是气郁生的痰,气郁生的痰在身体上最容易表现出的就是脂肪瘤、囊肿,中医叫痰核。脂肪瘤看似是个有形的 东西,其实它是气郁的结果。还有,像扁平疣这类东西,也跟气郁有关。 三、血滞则生痰 即是血痰,“痰蒙心窍”就是指的血痰,也就是现在常说 的高血脂。血流缓慢,停滞住了,然后堆积下来,就形成 了高血脂。

痰湿体质喝什么茶祛湿化痰茶最合适

痰湿体质喝什么茶 祛湿化痰茶最合适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人都有喝茶的习惯,但是对于痰湿体质的人喝茶最好要有选择性,那么你是否知道痰湿体质喝什么茶对身体好呢,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多人都非常想知道的问题,下面是相关的介绍,建议此类患者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还要注意锻炼,这些对于痰湿体质的人来说都是有好处的。一、气虚痰湿体质的症状老中医告诉我们,如果是属于这种体质,那么除了身体更加的沉重以及容易发胖之外,脸色也会变得更差,除此之外喉咙之中也会出现痰湿,人也越发变得懒动起来。随着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气虚痰湿体质已经越来越常见,只要是体内出现了阴阳失调或者是气血运行不平衡的情况,那么身体就非常容易形成痰湿的情况。相比于比较瘦弱的人群来说,肥胖患者更加容易患有,这主要是由于这一类型的人群皮肤之后总含有的油脂比较多,这就决定了身体更加容易出现多汗以及胸闷的情况,这就会出现痰多;另外一些性格更加温和以及善于忍耐的人群也更加容易患有,因为这些人心思郁结于心,难以抒发,所以会出现不适的症状。上述两种体质的人群不仅容易患有气虚痰湿体质,同时相比于其他人群,患有高血压、哮喘以及冠心病还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也是大大的增加。二、痰湿体质喝什

么茶1.姜糖茶姜是痰湿体质者的宝贝。痰湿体质者可适当多吃姜。潮湿天气、早上起床吃生姜较好;天气干燥、晚上睡觉前吃生姜不好。可以做姜茶,把姜片、红糖、枣片一起煮,不用煮太久,然后放在保温杯里,带到单位去,上班的时候随时喝。这种红糖姜茶特别适合女性朋友。痰湿体质的人坚持喝一段时间红糖姜茶,情绪会平稳很多。因为喝姜茶,人会发汗,只要发汗,人体就会通透,情绪就会稳定。痰湿体质者常喝红糖姜茶,耐热能力也会提高很多,同时肤色也会润泽有光。做法是将老姜、红糖、红枣片加水煮滚后趁热饮用。起到发汗祛湿的功效。2.陈皮荷叶茶陈皮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和呼吸系统的疾病,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等。荷叶茶主要有减肥,降血脂的功效。在荷叶茶里加上几片陈皮,主要是利用了陈皮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的功效,所以陈皮荷叶茶的功效就是不但能减肥,而且针对痰湿型肥胖起到对症治疗的作用。陈皮荷叶茶具体比例的配比并无严格要求,比如12克荷叶加上3克陈皮,煮10分钟就行,当茶来喝。荷叶在这里可以起到祛湿的作用,用干荷叶就可以,当然还可以用沸水泡。3.三宝茶三宝茶的做法是:取菊花、陈皮、普洱茶各5克,共同研成粗末,再用纱布袋包好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饮用即可。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

朱进忠补气养阴、燥湿化痰、升清降浊

【名医验案】朱进忠补气养阴、燥湿化痰、升清降浊疗爆咳(气阴两虚、升降失职) 【名医验案】朱进忠补气养阴,燥湿化痰,升清降浊治疗暴咳(气阴两虚,湿痰蕴郁,升降失职) 患者姓名:张某男74岁 就诊时间:2005年1月15日 主诉:糖尿病4年,咳喘气短20多天 现病史:咳嗽,气短,纳差,心烦,嗅到油烟味则恶心、咳嗽、气短加重,喜叹气,疲乏无力,左手浮肿均渐加重;舌苔黄灰厚,脉弦大紧数 刻下症:咳嗽| 气短| 纳差| 心烦| 喜叹气| 疲乏无力| 左手浮肿| 舌苔黄灰厚| 脉弦大紧数 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既往史:糖尿病| 咳嗽,气短,纳差,心烦,嗅到油烟味则恶心、咳嗽、气短加重,喜叹气,疲乏无力,左手浮肿 中医诊断:暴咳(气阴两虚,湿痰蕴郁,升降失职)西医诊断:间质性肺炎、肺气肿、糖尿病 治则治法:补气养阴,燥湿化痰,升清降浊 方名:清暑益气汤加减 组成:人参10g,甘草6g,黄芪15g,当归6g,麦冬10g,五味子10g,青皮10g,陈皮10g,神曲10g,黄柏10g,葛根15g,苍术15g,白术10g,升麻10g,泽泻10g 用法:6剂,水煎服,日1剂。将诸药置凉水中浸泡30分钟,水煎2次,每次40分钟,混合,分温2次服 2.牛××,男,61岁。 阳痿20多年,前医云肾阳不足,治用八味地黄丸、男宝、三肾丸、蜂皇浆等不效。细询其除阳事不举,或偶举即遗泻之外,并时时小腿沉重,甚或轻度浮肿,或见尿热尿痛,头晕脑胀,别无所苦,舌苔黄白而腻,脉虚大弦紧稍滑。综合脉证,反复思之:仲景、叔和均称脉虚大者气血、气阴俱虚之质也,紧者寒也,稍滑者痰热相兼也。其虽证有热而仍宜处补气养血之黄芪、当归;益肺滋肾之麦冬、五味子、生地;燥湿利湿之苍术、茯苓、泽泻;交通心肾之黄连、肉桂等。服药2月,诸证恢复正常。并云:蛋白尿亦消退净尽。 十一、补气养阴法 适应证:偏瘫数年久久不愈,气短乏力,汗多口干,舌质红,苔黄白,脉虚大。 方药:芪脉地黄汤加减:黄芪15克,当归10克,麦冬]O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苍术10克,生地15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 病例:徐××,男,69岁。偏瘫9年,翻身困难,虽两人搀扶亦仅能走六七步,气短乏力,疲乏思睡,食欲正常,自汗盗汗,舌质红少苔,脉虚大。诊为气阴两虚。予芪脉地黄汤40剂后能自如的翻身,60 剂后能在放下拐杖的情况下走路四五百米左右。 十、益气养血,化痰通络法 适应证:气血俱衰,痰浊阻滞,痰多或不多,昏迷或失语,或瘫痪缓纵不收,心悸失眠,烦躁易怒,舌苔白或黄白而膩,脉虚大弦滑。 方药:十味温胆汤加减:黄芪15克,当归9克,丹参15克,麦冬9克,人参9克,五味子9克, 竹茹9克,枳实9克,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9克,甘草6克,川芎9克,知母6克。 病例:岳××,男,71岁。脑血栓形成2个多月来昏迷、瘫痪不见改善,审其证除昏迷、瘫痪外,喉 中痰声漉漉不止,发热,舌苔黄白厚腻,脉虚大弦滑。诊为气阴俱衰,痰火郁结,络脉瘀滞,心窍被蒙。予十味温胆汤加减10剂神志转清,偏瘫好转,继服1个月后上下肢活动明显改善,但行走仍略感不适,半年后诸症消失而愈。

清热祛湿中成药

清热祛湿最有效的药 湿热质是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湿为重浊黏腻之邪,容易影响气机的流通,如与热邪相合,则湿热交困,主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口臭,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舌质偏红,苔黄腻等。湿热质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容易心烦急躁。湿热质者在日常饮食中宜食用甘寒或苦寒的清利化湿的食品,如黄瓜、苦瓜、薏米、茯苓、莲子、红小豆、绿豆等,少食羊肉、动物内脏等肥厚油腻之品,以及韭菜、蒜、葱、生姜、辣椒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湿热主要分为肝胆湿热和脾胃湿热。 肝胆湿热是因湿热郁结于肝胆,疏泄失职,肝气郁滞,不通则痛,因此,肝胆湿热常伴有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或身目发黄或寒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肝胆湿热常热重于湿,湿的表现相对较轻。肝胆湿热质者应清湿热,以“肝”主渲泻。 脾胃湿热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致腹胀,纳呆,呕恶。因此,脾胃湿热常伴有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泻,小便短赤不清;或面目肌肤发黄,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而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脾胃湿热常湿重于热,热的表现相对较轻。 湿热困扰着许多人群,他们主要表现为口苦口干口黏,渴不欲饮,有些人会出现面赤唇红、口舌生疮的现象,甚至上腹胀满,腹痛、里急后重,这些人群大多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濡数。那么清热祛湿最有效的药有哪些呢,下面介绍几款清热祛湿的中成药。 1、湿热片 女人湿气重容易造成身体肥胖,湿气在体内停留,也很容易造成大便稀,不成形,湿热片可以说是女人祛湿的中成药首选药之一,可以有效的清除体内的湿气,湿气走,水肿等现象自然消失,体重也会下降,同时祛除湿气可以涩肠止痢,适用于泄泻、血痢、腹痛、属大肠湿热证。 3、黄疸茵陈颗粒 黄疸茵陈颗粒为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中成药,主要成分有茵陈、黄芩,茵陈为君药,有清热利湿退退黄的功效,黄芩为臣药,具有清肝利胆祛湿的功效。佐

强烈推荐:一张图表帮你选择化痰中成药(痰的分类及中成药用药选择)

导读:中医认为“百病多因痰做祟”。痰是产生许多疾病的重要因素,如何辨痰性选药物?即临床问诊时要仔细询问患者在疾病的症状中有无痰、咯痰的难易程度、痰的颜色、痰的黏稠和清稀(根据痰的黏稠或清稀分为痰和饮)、痰量的多少等,必要时还要亲自查看,以便对痰做细致的研究,并予以定性,临床指导辨痰性选药物进行治疗。 七辨痰性选药物,化痰止咳来治病: 热痰:痰黄黏稠而结块,多因热邪煎熬津液所致。有时热痰亦表现为痰白而黏稠。可选用橘红丸治疗,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功能。如患者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可选川贝枇杷颗粒、露、糖浆,用以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寒痰:痰色白而清稀或夹有灰色黑点,多因寒伤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布,聚湿成痰。寒痰多在清晨咳嗽痰多,可选半夏止咳糖浆治疗,以疏散风寒,宣肺化痰。 湿痰:痰白易咯而量多,多因脾虚失运,聚湿为痰,上犯于肺所致。可选二陈丸治疗,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燥痰:痰少而极黏,难以咯出,多为燥邪耗伤肺津所致。可选用雪梨膏治疗,有清肺化痰、润燥止咳功效。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者,也可选养阴清肺丸,以养阴润肺,清热利咽。 风痰:痰白清稀而多泡沫,多因痰浊上扰,引动肝风,或肝风挟痰,上扰清空。选化风丹治疗。以息风镇痉,豁痰开窍。该药主要用于风痰闭阻,中风偏瘫,癫痫,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 脓血痰:为热毒蕴肺,血肉热腐成脓之肺痈,若将脓血痰吐于水中,浮者为痰,沉者为痈脓。选复方桔梗止咳片治疗,可镇咳、祛痰,用于咳嗽、哮喘及肺痈溃脓期。 痰中带血:为邪热犯肺,或阴虚火旺,热邪灼伤肺络,络破血溢所致,甚则咳吐鲜血。选百合固金丸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三阴交穴位的位置及神奇功效大全

三阴交穴位的位置及神奇功效大全 三阴交穴位的位置及神奇功效大全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31858981.html, 2011-07-23 五味论坛收藏到:【我的健康宝典】【打印】 人体穴位图解人体经络图解足部反射区图手部全息 图耳部全息图小儿按摩手法小儿穴位图 如果想了解男性疾病、妇科疾病、小儿疾病、骨科疾病、常见内科疾病等等的按摩疗法请点击这里 常揉三阴交,终身不变老如果你的父母给你存了一笔几千万的财产,你却不知道用。还每天到处借钱,过得穷困潦倒,那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呀?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如今日子越过越好,保养的方法也层出不穷。很多人,花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却眼睁睁的看衰老爬上自己的脸庞和身体。内心充满了愤怒、失望、怅惘…… 其实,三阴交穴就是我们的父母留给我们的巨额财产。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人

的魅力。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三阴交对女人、对人体究竟有什么神奇作用呢? 1、保养子宫和卵巢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和卵巢)。其中,任脉主管人体全身之血,督脉主管人体全身之气,冲脉是所有经脉的主管。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女人只要气血畅通,就会面色红润白里透红,睡眠踏实,皮肤和肌肉不垮不松。 2、紧致脸部肌肉,使脸部不下垂看看张曼玉和赵雅芝,现在脸都紧紧的,没有松垮下来,因为她们的饮食都很规律,脾没有受到伤害。再看看大美人关之琳,经常在家开Part,饮食无节制,喝酒无节制,伤了脾,脸部现在松弛得非常明显,老态骤然显现。经常伤害脾,脸上及全身肌肉都会更快的松弛。如果想在40岁之后,还能对抗地球的引力,保证脸部和胸部不下垂。除了饮食要规律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健脾,因为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哦。 3、调月经,去斑,去皱,祛痘三阴交是脾、肝、肾

穴位祛湿、补钙、化痰、排毒

穴位祛湿、补钙、化痰、排毒 腕谷穴-去身体湿热,治疗糖尿病、便秘 在我们的掌根下有一条掌横纹,侧面有一根骨头,这根骨头前边的凹陷就是腕谷穴。揉的时候,要贴着骨头揉才有感觉,功效才能出来。 腕谷穴是治疗糖尿病的要穴。因为糖尿病人的小肠功能是紊乱的,而腕谷穴是小肠经的一个原穴,所以它就可以调整小肠的功能,对糖尿病有很好的效果。 腕谷穴有时祛湿的要穴,如果您觉得体内有湿热,有风湿症,揉腕谷穴效果会很好。实际上,腕谷穴是靠通利二便来祛湿的,所以还可以治疗便秘。 脾经大都穴-补钙要穴 大都穴在大脚趾跟的位臵上.这个穴位是一个补钙要穴。您知道人体为什么会缺钙吗?不是因为钙片吃的少,而是因为体内不吸收,这才是缺钙的真正原因。而您只要揉一揉大都穴,就能帮您吸收钙了。大都穴除了可以补钙之外,还能治疗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腰腿疼。当然,这些症状也都是因为缺钙引起的。另外,有颈椎病的人也要经常揉一揉大都穴,再在这个穴的旁边找找最痛的点去揉,这样珠联壁合地配合起来治疗,效果会更好。 丰隆穴-化痰强穴

丰隆穴的主要功能是化痰。当出现哮喘、咳嗽、痰多时,一定要多揉丰隆穴,先从里面把痰化掉。揉完丰隆穴以后会有两种情况:一是痰散了,不知道哪里去了。二是老吐痰,而且很容易把痰吐出来。揉丰隆穴出现这两种情况,是不同体质造成的,但都对身体有好处。而且中医的这个痰,包括的范围很广,不光是指从肺里出来的痰,还包括脂肪瘤、痰核、血核(及血脂高)和扁平疣等。 女福穴,为妇女带来福音.周尔晋老先生发现的“女福穴”是专门对付妇科病痛的要穴。 位臵在外踝前侧约1寸处,肌肉微凸,极易辨认,可以用压痛法取准,哪里最敏感最痛就压哪里,每天指压一次,一次7到8分钟,就是用手指头按在上面,二十天一个疗程,可以使得妇女在月经过程中得到快乐和舒适,同时还有强腰壮腿的功能。 此法出自《人体X形平衡法》,里面有很多一穴制胜的好方法。 筑宾穴-人体排毒要穴 筑宾穴在内裸上5寸,是补肾不可或缺的穴位。 筑宾穴的主要功效是清热利湿、化痰安神、理气止痛。在人体内,毒素最喜欢生长在有湿、淤血、痰浊多的地方,而筑宾穴就是一个去毒的要穴。筑宾穴最能排

【痰生百病】化痰八大法

【痰生百病】化痰八大法 摘要:二陈汤化裁的处方名目繁多,按照功用可概分为八类: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治风化痰、开窍化痰、消导化痰、养血化痰、行气化痰、益气化痰。本文立足于临证而进行文献整理,以提供深入研究。化痰的主药只有制半夏与厚朴,各自有自己的主方!通常制半夏是治疗重症的痰,厚朴是轻症的痰,所以,久病之痰在喉咙必先考虑使用制半夏。 二陈汤出自《和剂局方》是由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四药组成。原方用生姜、乌梅入煎,近代不强调。早在《和剂局方》之前,《金匮要略》已有橘皮汤、小半夏汤和小半夏加茯苓汤;《千金方》中有温胆汤。可以说二陈汤正是在上述方剂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简而成为一首治疗痰饮的通用方剂。痰是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病证的引发原因。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半夏具开泄滑降之长,能荡涤痰浊,向被誉为消痰主将。《珍珠囊》说半夏“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消胸中痞,膈上痰,除胸寒,和胃气,燥脾湿,治痰厥头痛,消肿散结”。又气结成痰,治痰须利气,气利痰自愈,陈皮横行散结,直行下降,为利气要药。《医林纂要》说陈皮“主于顺气、消痰、去郁”。《药性本草》也说陈皮“消

痰涎,治气上咳嗽,开胃”。又水泛为饮,凝饮成痰。痰以水为本,因湿而动。茯苓健脾补中,行水利湿,标本兼顾。陆九芝《世补斋医书》目之为治痰主药。甘草可以缓解气管痉挛,为治疗咳喘的常用良药。《别录》说甘草“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咳,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汤剂中配伍甘草,可以使所用药物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李士材论述二陈汤说:“半夏之辛,利二便而去湿,陈皮之辛,通三焦而理气;茯苓佐半夏共成燥湿之功;甘草佐陈皮,共致调和之力。”罗谦甫说:“应用二陈汤治一切痰饮,加竹茹以清热,加生姜以止呕,加枳实以破逆,相济相须,虽不治胆而胆自和,盖所谓胆之痰热去故也……命名温者,乃温和之温,非谓温凉之温。”《医方集解》说:“治痰通用二陈。风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沥;寒痰加干姜;火痰加石膏、青黛;湿痰加苍术、白术;燥痰加瓜蒌、杏仁;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气痰加香附、枳壳;胁痰在皮里膜外加白芥子;四肢痰加竹沥。”文献中,二陈汤化裁的处方名目繁多,按照功用,大致可以指归八类,分述如下。 燥湿化痰二陈汤虽然功专燥湿化痰,但有时嫌其力量不足,常加用芳香、温燥、行气、祛痰之品。如: 1.香砂二陈汤(《证因脉治》):二陈汤加藿香、砂仁。功用醒脾行气,燥湿化痰。可用于夏季感冒挟湿和支气管炎等。 2.

中医常用的种祛湿中成药不看会后悔哦

中医常用的8种祛湿中成药,不看会后悔哦~ 2017/3/30 15:21:0036176次导读:春季乍暖还寒,往往湿气重,容易带来各种“湿症”,人易疲倦、昏昏欲睡,感冒、肠胃不适和皮肤病等疾病也逐个现身。因此,这个季节人们应顺应天气变化做些“祛湿行动”。春季乍暖还寒,往往湿气重,容易带来各种“湿症”,人易疲倦、昏昏欲睡,感冒、肠胃不适和皮肤病等疾病也逐个现身。因此,这个季节人们应顺应天气变化做些“祛湿行动”。 8种常用祛湿中成药推荐 附子理中丸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适应症: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健脾丸功能主治:健脾开胃。适应症: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参苓白术丸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渗湿止泻。适应症: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 归脾丸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适应症: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木香顺气丸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适应症: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香砂养胃丸功能主治:温中和胃。适应症: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保济丸功能主治:解表,祛湿,和中。适应症:用于暑湿感冒,症见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肠胃不适;亦可用于晕车、晕船。 藿香正气丸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适应症: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2款祛湿汤,美味又健康 春日祛湿,汤为先,在煲汤时,还会放些祛湿药材,

祛湿名方

1. 茯苓薏米赤小豆最利湿莲子,薏米,最具有去热燥湿的作用,莲子山药也是健脾祛湿的食疗。荷叶茅根健脾去湿首选白术,还有苍术,陈皮,半夏,砂仁,茯苓,扁豆,黄芪,藿香,佩兰 2.本方能平胃土之不平,故称平胃散。 【组成与方解】 苍术-----苦温性燥,除湿运脾君 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臣 陈皮-----理气化滞佐 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使 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使 本方所治诸证为湿浊困阻脾胃,运化失常,胃失和降所致。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为湿邪所困,则运化失司,胃失和降。脾阳不运,故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浊阴上逆,故呕哕恶心,嗳气吞酸;湿阻气滞,则脘腹胀满;脾不运湿,水湿下走肠间,故常多自利;水湿泛滥,肢体肌肉失养,则身重怠惰。舌苔白腻而厚,脉濡缓,皆湿盛气阻所致。法当运脾除湿,以其振奋被困之脾阳,温化中焦寒湿。宜用辛香温燥之品,去其湿滞、理其脾胃,使中运得复,则诸证自除。 方中苍术苦辛温燥,“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凡湿困脾阳,倦怠嗜卧,肢体酸软,胸膈满闷,甚至月真胀而舌浊厚腻者非茅术芳香猛烈不能开泄,而痰饮弥漫亦非此不化(《本草正义》)”最善燥湿健脾,重用为君;臣以厚朴,苦温行气,燥湿除满,助苍术加强健脾燥湿之力;佐以陈皮,理气化滞健脾和胃,协厚朴下气降逆,散满消胀,且陈皮、厚朴二药气味芳香,能辅助苍术醒脾调中,开启胃口。炙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以助健运,俱为使药。且炙甘草能补能和,可制苍术、厚朴、陈皮之燥烈太过,使本方如有制之师,能戡祸乱而致太平,使湿去而土不伤。诸药相合共奏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阻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哕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濡缓者。 中药健脾祛湿的方法很多,但是在生活行之有效、方便使用的,当属成药治疗和食疗中成药治疗: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1。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2.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3.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作用,临床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便溏,手足不温等病症。 4健脾丸: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5参苓白术丸: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体倦乏力,气短咳嗽,肢倦乏力,健脾祛湿首选《参苓白术散》

化痰的中成药

化痰的中成药: 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 常见化痰的食物: 1、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主治热病伤津,热咳烦躁等症。 2、蒜:有化痰止咳之功效。 3、萝卜:能化痰消胀气。 4、茼蒿:功效暖胃、养肠、利肠胃、化痰浊。 5、葫芦:性味甘、淡、平;功效利水通淋。润肺止咳。 6、竹笋:有消渴、益气、消痰、防止咳嗽等功效。 7、柿子:有清热、止咳、润肠、化痰止泄等功能。 8、杏仁:有治疗气喘、咳嗽、气逆、痰聚、气短等症。 9、百合:有温肺止痰、清热安神、养阴清心等功效。 10、苹果:有补心益气、生津止咳、降压等功效。 11、甘蔗:有滋阴润燥,调中和胃,润肺止咳之功效。

12、生姜:有散寒、止呕、祛之功效。 13、无花果:健脾清肠、消肿解毒、利咽抗癌作用,治消化不良、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喉痛、痈疮疥癣。 14、海蜇:痰饮咳嗽,肝阳上亢:海蜇皮(漂净)30g,鲜荸荠120g,煮服,兼治淋巴结核。 15、罗汉果:清肺止咳,肺热咳嗽和风热咳嗽者宜服。可用罗汉果1个,柿饼15克,水煎服食。 16、荸荠能化痰、清热,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尤宜。每次可用鲜荸荠250克,洗净削去皮,用沸水烫一下,生吃,早晚各1次,连吃3~5天。 17、胖大海:有清热、润肺、止咳作用。因于外感者:胖大海五枚,甘草一钱(3克),炖茶饮服,老幼者可加入冰糖少许。” 18、鸭蛋:性凉味甘,能清肺热。 19、紫菜性味甘咸而寒,能化痰软坚清热。“咳嗽咯吐臭痰(包括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紫菜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1日2~3次,饭后服。”凡属肺热咳嗽或风热咳嗽吐痰黄稠腥臭者,食之皆宜。

8个艾灸祛湿热的穴位

8个艾灸祛湿热的穴位 1、足三里穴艾灸祛湿 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2、丰隆穴艾灸祛湿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3、解溪穴艾灸祛湿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4、关元穴艾灸祛湿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5、中脘穴艾灸祛湿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6、合谷穴艾灸祛湿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7、曲池穴艾灸祛湿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8、白穴艾灸祛湿 脾经的重要穴位。和消化密切相关的两条经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分别循行和相交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 取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手法:艾条灸15-20分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