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关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晚期症状的主要表现

有关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晚期症状的主要表现

有关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晚期症状的主要表现
有关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晚期症状的主要表现

有关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晚期症状的主要表现?

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动作来观察,比如穿衣、系扣、书写、端水、言语、进食以及步态等,其中包括行走不稳、步态蹒跚以及动作不灵活和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步行时不能够走直线,忽左忽右呈曲线状态进行前进,表现类似剪刀步伐,随着病情的发展越来越严重。

人体的姿势保持和随意的运动完成和神经系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其中就包括了大脑、基底节小脑以及前庭系统等,这些系统一旦收到了损害就会导致运动的平衡障碍以及协调不良等,从而这些症状的体征就被称为共济失调,其中大多数都是遗传的疾病,后天形成的很少,一般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行动中。

患有小脑性共济失调时,走路的步伐会呈为“Z”形状前进偏斜,并且患者会想要努力地用上肢去协助维持身体的平衡,肌张力的改变会随着病情的变化由降低转变成痉挛状态,共济失调的步态也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转变成痉挛性共济失调的步态,站立不稳和身体前倾以及左右摇晃都会立即发生。

当足尖站立或者是用足跟站立时,摇晃不稳的症状会更为突出,容易摔倒是患者常常发生的事,随着病情的发展且不积极的进行治疗,患者就会表现出起坐不稳或者是不能起坐,甚至导致卧床不起,而小脑性共济失调就是由于小脑以及和小脑有关联的神经结构发生了病变所引起的。

对于小脑共济失调的治疗主要就是采用康复治疗,主要是通过这种治疗方法来改善患者运动的姿势基础,增强近端的稳定性,改善平衡的调节度,从而使患者学会小范围的运动,并且还可以改善主动肌、对抗肌以及协同肌的协同,让患者的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流畅和平稳。

开始时会让患者做一些小范围的平稳且流畅的运动,范围也会随着患者病情改善逐渐增大,随着治疗的发展,治疗师也会减少对病人的辅助,渐渐地让患者自己做到一些简单的动作,例如拿取物品以及站立转向某个方向等。

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并不是因为患者不注意什么所得的疾病,是因为遗传基因的问题所造成的疾病,患有这种疾病时千万不要有抵触心理,也不要自暴自弃,要积极地接受治疗,对于这种疾病,只能选择康复治疗,而且必须要坚持下去,才能对病情起到最大的作用。

益脑平衡疗法针对治疗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是经过治疗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修改,最后总结出来的治疗方案,益脑平衡疗法治疗小脑萎缩共济失调针对性强,用药精准,剂量把控严格,针对每一个病人的体质,病情病症,在益脑平衡疗法的基础上加药减药,其疗效也是得到很多病人的肯定。

根据症状,分为以下三型;

①:脾肾亏虚腿足自感无力,起立要用手撑,行走要靠人扶,步态不稳,跨步躯体前倾,足软易于跌仆,肢寒肌肉松弛,动则微有颤抖,平素形寒怯冷,纳少脘胀便溏。舌淡质薄苔白,脉象沉濡微弱。

②:阴虚风劫肢体瘦削,步履艰难,站则摇晃欲坠,步则曲线行进,两脚剪刀交叉,手也难以操作,书写歪斜过大,时有肢体颤抖,动作协调不良,言词含糊顿挫,语句单调不清,伴有头晕目眩,脑转耳鸣,腰膝酸软,或见潮热,手足心热,足跟痛。舌质红或红绛,苔少或见无苔,脉象细数。

③:肾督阳虚下肢痿软发凉,脊柱侧弯后凸,行走下肢艰难,躯干前倾欲仆,手足可见畸形,言语呐吃呆愚,可伴心悸怔忡,阳痿不举,性欲减退。苔薄舌质淡白,脉象沉细尺弱。

本病主要分为上述三型,虽其中二型归于阳虚,实是病涉脾、肾,有肉痿、骨痿之别,

阴虚虽虚火旺之别,故当详察之。

针对其型辩证治疗;

(1)脾肾亏虚

治法:补肾健脾,填精益脑。

(2)阴虚风动

治法:滋肾填精,柔肝熄风。(3)肾督阳虚

治法:温补肾督,强筋壮骨。

什么是小脑共济失调

什么是小脑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是一种影响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表现为协调和运动能力差,言语、行走、精细运动技能、吞咽和视力障碍。它主要影响18岁以上的人(成人发病)。那么,什么是小脑共济失调? 小脑共济失调症即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 ),是一种遗传性进行性共济失调,有20多种已确定的类型具有相似症状。目前尚无治疗或治愈方法来减缓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进展。 小脑是负责协调运动的部分,小脑受损通常是共济失调的原因。但是,神经系统部分受损也会导致共济失调。这种损害可能是由于受伤或创伤、大脑缺氧、长时间过量饮酒,或多发性硬化(MS )等现有状况。共济失调也可能是遗传性的,这是由家族成员遗传的错误基因造成的,他们并不总是表现出共济失调的迹象。 共济失调有三大类: 获得性(非遗传性)共济失调 获得性共济失调通常是由伤害、肿瘤或化学暴露等环境因素引起的,可影响任何年龄的人,并在数小时或数天内迅速发展。它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或改善,也可以保持不变。 遗传性共济失调 弗里德里希共济失调症是遗传性共济失调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有五万人中有一人的症状始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弗里德里希共济失调症患者的预期寿命通常比正常人短,因为它对心脏有损害作用。 特发性迟发性小脑共济失调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种遗传性共济失调,影响25岁至80岁人群,其特点是: 根据SCA的类型,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病因是小脑萎缩,其他形式的共济失调也是如此。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发病年龄一般在18岁以后,进展缓慢,症状在一段时间内恶化。某些类型的SCA可以进展得更快。 SCA可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症状可以从每个细胞中负责基因的一个突变拷贝出现,但有些情况是由三核苷酸重复扩增引起的,其中一部分DNA重复多次。这些重复并不总是引起问题。通常,重复次数越多,发病越早,症状越差。 与其他形式共济失调不同的临床特征包括几个非小脑特征,包括: 共济失调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家族史、排除其他类似症状的血液检查和神经系统评估。12种共济失调症、弗里德里希共济失调症和其他一些共济失调症都进行了基因血液检测,以帮助诊断;然而,某些形式的SCA无法准确诊断,因为它们还没有经过基因鉴定。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约占病例的25%-40%。由于不同类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症状重叠,基因检测可用于具体诊断影响患者的SCA类型。在这些情况下,可能包括大脑和脊柱的MRI扫描的神经检查可用于诊断SCA。 益脑平衡疗法 目前还没有治疗或治愈方法来减缓或阻止SCA的进展或小脑的损伤。患者与神经科医生密切合作,制定个人计划来处理共济失调的症状,包括言语治疗、职业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可与治疗结合使用,以帮助症状管理。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患者的预后是可变的,并且根据SCA的类型而不同。预后通常基于最常见的SCA、SCA 1、SCA 2、SCA 3和SCA6类型。有这种SCA的人通常在症状出现后10 -15年需要轮椅,并且需要帮助完成日常任务。 益脑平衡疗法针对治疗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是经过治疗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修改,最后总结出来的治疗方案,益脑平衡疗法治疗小脑萎缩共济失调针对性强,用药精准,

小脑共济失调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脑共济失调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指由于小脑某种原因的损伤,导致小脑及其有关联的神经结构病变,使患者的肌紧张减退和随意运动的协调性紊乱。临床上采用的治疗有支持疗法,针刺疗法,TMES疗法等等。 人体的姿势保持与随意运动完成,与大脑、基底节小脑、前庭系统、深感觉等神经系统有密切的联系,一旦这些系统受到损害,人体正常的随意运动将无法完成,表现为运动的协调不良以及平衡障碍等,即共济失调。小脑共济失调就是由于小脑损伤或与其有关联的神经结构病变引起的,是共济失调病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小脑共济失调可能是先天性的遗传性疾病,也可能是后天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小脑损伤或病变所引起,患者日常生活动作便已表现出不同于常人之处。 小脑共济失调患者不能很好的完成随意动作,也难以维持自身的平衡。临床上可见行走不稳,步态蹒跚,步行时不能直线,忽左忽右呈曲线前进,动作不灵活。站立时无法站稳,患者身体会保持前倾状态或者左右摇晃仿佛要摔倒。容易摔倒是本病最初常见的表现,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可能连起身坐稳都难以做到,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早些时候对于小脑共济失调的治疗方法较少,一般采用支持疗法,保持患者正常的生命活动,随着医学的进步,现在还有针刺疗法,体疗,TMES疗法和肢体功能锻炼等等,另外,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预防各种其他的感染并积极治疗引起共济失调的原发病。 益脑平衡疗法针对治疗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是经过治疗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修改,最后总结出来的治疗方案,益脑平衡疗法治疗小脑萎缩共济失调针对性强,用药精准,剂量把控严格,针对每一个病人的体质,病情病症,在益脑平衡疗法的基础上加药减药,其疗效也是得到很多病人的肯定。 根据症状,分为以下三型; ①:脾肾亏虚腿足自感无力,起立要用手撑,行走要靠人扶,步态不稳,跨步躯体前倾,足软易于跌仆,肢寒肌肉松弛,动则微有颤抖,平素形寒怯冷,纳少脘胀便溏。舌淡质薄苔白,脉象沉濡微弱。 ②:阴虚风劫肢体瘦削,步履艰难,站则摇晃欲坠,步则曲线行进,两脚剪刀交叉,手也难以操作,书写歪斜过大,时有肢体颤抖,动作协调不良,言词含糊顿挫,语句单调不清,伴有头晕目眩,脑转耳鸣,腰膝酸软,或见潮热,手足心热,足跟痛。舌质红或红绛,苔少或见无苔,脉象细数。 ③:肾督阳虚下肢痿软发凉,脊柱侧弯后凸,行走下肢艰难,躯干前倾欲仆,手足可见畸形,言语呐吃呆愚,可伴心悸怔忡,阳痿不举,性欲减退。苔薄舌质淡白,脉象沉细尺弱。 本病主要分为上述三型,虽其中二型归于阳虚,实是病涉脾、肾,有肉痿、骨痿之别,阴虚虽虚火旺之别,故当详察之。 针对其型辩证治疗; (1)脾肾亏虚 治法:补肾健脾,填精益脑。 (2)阴虚风动 治法:滋肾填精,柔肝熄风。 (3)肾督阳虚 治法:温补肾督,强筋壮骨。

伴神经病变和前庭反射消失的小脑性共济失调综合征(CANVAS)诊断标准建议(中文翻译版)

Neurology ? Clinical Practice 伴神经病变和前庭反射消失的小脑性共济失调综合征 (CANVAS )诊断标准建议 David J. Szmulewicz, FRACP; Leslie Roberts, FRACP; Catriona A. McLean, FRCPA; Hamish G . MacDougall, PhD; G . Michael Halmagyi, FRACP; Elsdon Storey, FRACP 摘要 综述目的:对共济失调症的诊断是一个重要的临 床挑战,因为对疾病的预后、管理、病人的安慰,以 及最重要的未来治疗方案的希望等均依据于此。遗传 性疾病及其影响后代的可能性,增加了预示着健康隐 患、社会和经济等分支的额外负担。 近期发现:CANV AS 是一种遗传性的多系统共济 失调综合征,小脑、前庭及感觉功能均受损害。这种 情况并不少见,但是,尽管有早期的尝试,本病的遗 传缺陷仍尚未确定。随着持续进行的对于致病基因的 寻找,我们发现按照该疾病可能的表型来定义这种综 合征很有必要。 总结:我们基于该疾病确定的病理提出分期的诊断标准建议。我们相信这些标准将有助于临床医生诊断该病,同时帮助研究者进一步阐明这一复杂的疾病。 Neurol Clin Pract 2016;6:61–68 疾病是一种少见的共济失调,包含共济失调的三个关键病因,小脑、前庭和感觉。尽管该疾 病涉及掌管平衡的4个主要功能当中的3个(仅视觉不受影响),与其他类似的共济失调, 比如说Friedreich 共济失调及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相比,本病的进展仍属缓慢。针对该疾 病致病基因的寻找正在进行,但我们的初步尝试表明,遗传的模式不太可能是直接的。 迄今为止,我们的经验表明,作为一个临床综合征,该病可能包括超过一个的致病基因,显示出了相当大的表型异质性及拟表型,存在一种复杂的遗传形式。那些患该病的患者从单发患病到兄弟姐妹共患病,极大程度的接近一种晚发形式的隐性遗传模式。对那些怀疑患有CANV AS 的患者,我们应用这个诊断标准进行严格的筛查,有助于致病基因的分离。我们这个临床标准排除性不是很强,可以减少漏诊那些可能患有CANV AS 患者的机率,特别是当该病已经被证实了具有较大幅度的表型异质性。 相反的是,如果我们的临床标准太过宽泛。就可能难以鉴别出潜在的基因异常。因此我们提出了分级标准,这样就可以在诊断疑似病例的同时保留一些我们所怀疑的CANV AS 患者。这些患者中出现的感觉运动病变和小纤维神经病变混合型的存在进一步强化了表型可变的可能性。我们揣测,一旦确定了基因的异常,回顾这些可变的表型,对更完整的定义表型(或可能确定不止一种疾病)是有价值的。 为临床可能的CANV AS 分型建立一个较宽泛定义的另一个原因是能获得可取的的变异性,以及专长于该

遗传性共济失调-中医难病诊治

遗传性共济失调-中医难病诊治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组以缓慢进行的共济运动障碍为突出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本病在中医中无特有病名,根据其主要症状,中医常归之于“痿证”、“痿蹙”、“颤证”等范畴。但又不能与之完全等同。有人认为本病可称为“骨摇”,依据是《灵枢·根结》篇提到:“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繇者摇故也。”意思是指骨节弛缓不收,动摇不定之意,与共济失调的表现吻合,后期可发为骨痿,亦相对应一致。 遗传性共济失调病因尚不明确,大都有遗传史、家族史,具有家族系谱,据统计本病约占整个神经遗传病的10%.其遗传方式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为最多。现代医学尚无特殊疗法。本病是一种少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在挪威发病率最高,为十万分之二十三。在我国,至1980年仅报道8例,都很少论及治疗。首先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是北京友谊医院神经科,其于1980年报道了应用薄树芝制剂治疗4例马雷共济失调的案例,均有一定疗效。以中医辨证论治者,自1983年至1990年共有4篇报道,共治疗15例,仅2例无效,且有6例达到临床痊愈的程度,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相当潜力。 一、病因病机 本病系遗传性疾病,在中医理论中显非外感之邪所侵,多为先天之本肾虚之故,且其临床以共济运动障碍为主,系筋、骨、肌肉之病。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故病涉肝、脾、肾三脏。 肾虚骨摇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多因高年肾气虚衰,或因先天禀赋不足,骨痿而致崎形,肾督阳虚,支撑无力,以致站立时身体前倾或作左右摇晃,而成骨摇之症。且肾生髓通脑,肾虚则脑髓失充,筋骨失荣,脑散动觉之气,无气则肢动失常,甚则痿躄不用. 阴虚风劫肾虚为本病之本源,肾精亏乏,则肝阴不足;肝肾阴虚,则筋膜干涩,筋挛而致运动失灵,呈现共济失调之症。阴血不足,虚风内动,其振摇抖动,尤以动作之始末为剧,书写之动作也失之协调,均系肝风之候,且肝失所荣,而可兼有目琉色盲,月经不调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脾虚肉痿肾虚则脾阳失健,脾虚则四肢不用、四肢不收,尤以肢体动作力缓,肌张力减低为其主要表现。故初病之时,以肌肉无力、步态蹒跚为主,并努力使用双上肢协助以维持身体之平稳,以解摇摆不定之势,是为特异之行态。后期脾虚,发为肉痿,且与骨枯而髓减之骨痿并存,遂成痿蹙之症。 二、辨证分型 以中医药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大都为个案报告,多未分型,但从各篇报道不同之病机分析及治则,亦提示本病中医辨证有不同的证型,但本病是为遗传性疾病,当以虚证为主,临床虽有风动、火旺之象,也是阴虚之因。故临床以肾虚为本,涉及肝、脾,病分阴虚、阳虚,尤以阴虚风动多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少年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诊疗指南

少年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诊疗指南 【概述】 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Friedreictl ataxia,FRDA)由Friedreich于1863年首次报告,是西方国家常见的遗传性共济失调,在亚洲及我国均不多见。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定位于9q13~21.1,主要病变在脊髓后索、脊髓小脑束和锥体束。 【临床表现】 (一)一般情况 发病年龄多在2~25岁,少数30岁,平均13岁,男女患病数大致相等。 (二)临床症状 1.神经系统起病潜隐,发展缓慢。首发症状多为走路不稳,步态蹒跚,易跌倒,奔跑困难,站立时身体摇晃,可逐渐出现双手笨拙,讲话含糊不清,经常性眩晕。约0~30%有智能障碍。可因下肢血管运动神经受损出现肢端出汗异常,或迷走神经受损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异常、唾液分泌异常、排尿困难或阳痿。 2.骨骼多数伴有骨骼畸形,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常见驼背、足畸形等。

3.心脏心肌损害是本病的重要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慌、气促、下肢浮肿、心绞痛发作、充血性心功能不全,少数可因心律失常而猝死,晚期因继发心力衰竭而死亡。 4.内分泌10%~19%的患者伴发糖尿病。 5.其他常有白内障、蓝巩膜、听力下降。 (三)体格检查 1.神经系统双下肢共济失调体征较上肢明显,主要表现为阔基底步态,闭目难立征阳性,双上肢可有指鼻不准、轮替笨拙、意向性震颤。四肢肌张力降低,远端肌力低于近端,晚期可有肌肉萎缩。膝踝反射消失,并有下肢的位置觉和振动觉消失,晚期由于锥体束受损可出现病理反射。约1/3有眼球震颤,少数有视神经萎缩和神经性耳聋。大多有构音障碍,甚至出现痉挛性言语中断。 2.其他系统心脏体征有心脏杂音、心律不齐、房颤以及心力衰竭等,骨骼畸形有弓形足、脊柱侧弯或后凸等。(四)辅助检查 可有血糖升高,约40%~50%的患者糖耐量试验不正常。葡萄糖负荷试验后血丙酮酸水平高于正常,乳酸/丙酮酸低于正常,血中丙酮酸脱氢酶活性降低。脑脊液可有轻度蛋白升高。检测血维生素E浓度,有助于鉴别伴有维生素E缺乏的共济失调。

遗传性共济失调临床路径(最全版)

遗传性共济失调临床路径(最全版) 一、遗传性共济失调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遗传性共济失调(ICD-10:G11) (二)诊断依据。 根据《遗传性共济失调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06):459-463 1.缓慢发生、进展性、对称性共济失调。 2.遗传家族史:典型的遗传家族史是确诊的重要依据;遗传性共济失调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部分可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极少数为X -连锁及线粒体遗传等方式,也可见散发病例。 3.辅助检查(血清学检测、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的支持证据。 4.排除其他遗传或非遗传性因素所致的共济失调。

5.基因诊断:根据遗传方式和伴随症状检测基因确定遗传性共济失调的类型。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11遗传性共济失调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2周。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清肌酶、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艾滋病、梅毒等)等; (3)心电图、X线胸片、头MRI; (4)基因检测。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血维生素E或植烷酸水平,自身免疫脑炎检测 (2)体感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眼震电图、肌电图; (3)脑磁共振波谱(MRS)成像,脑SPECT或PET检查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目前临床上仍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主要目标是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1.共济失调症状:5羟色胺1A受体激动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利鲁唑可部分改善症状。 2.锥体外系症状:左旋多巴及其复合制剂、苯海索、金刚烷胺等可部分改善症状。 3.痉挛症状:可选用氯苯氨丁酸、加巴喷丁、巴氯芬等。

小脑共济失调怎么治疗效果好

小脑共济失调怎么治疗效果好? 小脑共济失调疾病,很多患者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家属应该帮助患者保持心理的平衡,给患者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气氛,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家属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按照医生的嘱咐来不断的护理患者的肢体,使得自己能够得到慢慢的恢复,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 小脑共济失调疾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这种治疗的难度比较大,有很多患者甚至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肢体瘫痪,所以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家属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按照医生的嘱咐来不断的护理患者的肢体,使得自己能够得到慢慢的恢复,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那么共济失调怎么护理比较好? 1、对于小脑共济失调疾病,我们并不能够忽视,而且患者的心理状况是非常严重的,一定要维持患者的心理平衡,给患者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气氛,减轻他们各种顾虑以及精神的负担,避免出现情绪太过激动的状况。 2、小脑共济失调的患者一定要在良好的环境当中修养,,如果病情较为严重,那么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一定要有所了解,你要使得患者的心情舒畅,稳定他们的情绪,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3、小脑共济失调的患者还应该保持日常的营养以及热量的摄入,同时有很多脑出血后遗症的患者,容易导致失语不能够表达自己的身体状况,出现小脑共济失调,从而导致患者身体缺乏很多营养需要从食物当中摄取,家属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让患者的心态平稳,积极的接受治疗,按照食谱定时定量地保持患者身体所吸收的营养, 4、小脑共振失调疾病是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对于这种疾病的患者,由于心理状态的承受能力比较差,那么家属应该帮助患者做好相关的康复训练,共济失调最为严重的就是出现肢体的瘫痪,语言和智能的障碍是比较明显,所以采取这种治疗方法需要长时间治疗患者也要有耐心。 小脑共济失调疾病,很多患者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家属应该帮助患者保持心理的平衡,给患者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气氛,让患者减轻思想的负担,尽快的接受医生的治疗,经常参加康复训练,保证自己的各个机体能够慢慢的恢复健康。 益脑平衡疗法针对治疗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是经过治疗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修改,最后总结出来的治疗方案,益脑平衡疗法治疗小脑萎缩共济失调针对性强,用药精准,剂量把控严格,针对每一个病人的体质,病情病症,在益脑平衡疗法的基础上加药减药,其疗效也是得到很多病人的肯定。 根据症状,分为以下三型; ①:脾肾亏虚腿足自感无力,起立要用手撑,行走要靠人扶,步态不稳,跨步躯体前倾,足软易于跌仆,肢寒肌肉松弛,动则微有颤抖,平素形寒怯冷,纳少脘胀便溏。舌淡质薄苔白,脉象沉濡微弱。 ②:阴虚风劫肢体瘦削,步履艰难,站则摇晃欲坠,步则曲线行进,两脚剪刀交叉,手也难以操作,书写歪斜过大,时有肢体颤抖,动作协调不良,言词含糊顿挫,语句单调不清,伴有头晕目眩,脑转耳鸣,腰膝酸软,或见潮热,手足心热,足跟痛。舌质红或红绛,苔少或见无苔,脉象细数。 ③:肾督阳虚下肢痿软发凉,脊柱侧弯后凸,行走下肢艰难,躯干前倾欲仆,手足可见畸形,言语呐吃呆愚,可伴心悸怔忡,阳痿不举,性欲减退。苔薄舌质淡白,脉象沉细尺弱。 本病主要分为上述三型,虽其中二型归于阳虚,实是病涉脾、肾,有肉痿、骨痿之别,阴虚虽虚火旺之别,故当详察之。 针对其型辩证治疗; (1)脾肾亏虚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以小脑共济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以小脑共济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常见遗传病,累及的部位为小脑、脑干及脊髓,表现行走站立不稳,上肢精细动作差,构音障碍,意向震颤等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以小脑共济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 变性疾病,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常见遗传病,累及的部位为小脑、脑干及脊髓,表现行走站立不稳,上肢精细动作差,构音障碍,意向震颤等。 学术术语来源---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鞘内注射治疗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文章亮点: 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鞘内注射治疗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入选病例数较多,且多人接受多疗程治疗,以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 综合评定,随访时间较长。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鞘内注射治疗是安全的,可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改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多疗程治疗有助于多数患者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 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鞘内注射;863项目 主题词: 脐带;间质干细胞移植;注射,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摘要 背景: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以小脑共济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性变性疾病,迄今为止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鞘内注射治疗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给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鞘内注射治疗, 1×106/(kg?次),1次/周,4次为1个疗程。38例患者共接受52个疗程治疗,其中27例接受1个疗程治疗,8例接受2个疗程,3例接受3个疗程。采用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 评定,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 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进行评估,分值越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治疗

小脑病变主要的表现为共济失调

小脑病变主要的表现为共济失调? 小脑是运动的重要调节中枢,大脑皮质发向肌肉的运动信息和执行运动时来自肌肉和关节等的信息,都可传入小脑。小脑进行整合,并通过传出纤维调整和纠正各有关肌肉的运动,随意运动保持协调。小脑在维持身体平衡上也起着重要作用。它接受来自前庭器官的信息,通过传出联系,改变躯体不同部分肌肉的张力,使肌体在重力作用下,作加速或旋转运动时保持姿势平衡。 小脑病变主要指小脑病变是指小脑部位的疾病,最常见的如小脑梗塞,小脑萎缩,小脑的供血不足,小脑萎缩和小脑共济失调等。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于小脑及其有关联的神经结构病变引起的站立时身体前倾或左右摇晃,坐位时躯干也同样摇摆不稳,行走时不能走直线,忽左忽右步态瞒珊即醉汉步态。所以得了共济失调就应该及时去治疗。

①躯干共济失调(姿势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步态和姿势(站立和坐时)平衡障碍,如站立不稳、起坐不稳、行走不稳、Romberg征(睁眼、闭眼)阳性(不稳),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眼球震颤常无。诊断主要在小脑蚓部(原始小脑)受损害。可见于ADCAⅢ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②四肢协调性共济失调(运动性小脑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肢体完成各项动作的平衡障碍,如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准、辨距不良、轮替运动差、误指试验偏向病侧,眼球震颤较多见(粗大),步态不稳等。一般上肢比下肢的共济失调严重。诊断主要在小脑半球(新小脑)受损害; ③全小脑性共济失调,病损部位在原始小脑、新小脑、小脑核团、小脑传人(出)纤维,临床表现为躯干、肢体、步态的共济失调。可见于ADCAI型等。

御方生髓汤本着“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补脾气;参以《丹溪心法》“痿之不足乃阴血不足也”,根据病机与病因,严谨辨证与精当用方。 御方生髓汤诊疗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止痛通络,修复脊髓神经系统 活血镇痛,通脉透骨,活化病变部位的缺血缺氧状态,改善脊髓的病态肿胀,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兴奋中枢神经细胞,抑制炎性水肿,使触觉逐渐恢复,改善患者的疼痛、麻木、痉挛、僵硬等外在表现! 第二阶段:补精养髓,营养神经提高免疫力

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症状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症状?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这种疾病可以出现的症状其实也是有很多的,因为在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处理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时候,不仅仅是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对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患者也会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需要我们及时的治疗。 1、SCA共同症状体征是,30-40岁隐袭起病,缓慢进展,也有儿童期及70岁起病者;下肢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表现走路摇晃、突然跌倒和讲话含糊不清,以及双手笨拙、意向性震颤、眼球震颤、痴呆和远端肌萎缩等;检查可见肌张力障碍、腱反射亢进、病理征、痉挛步态、音叉振动觉及本体觉丧失。通常起病后10-20年不能行走。 2、除共同临床表现外,各亚型有各自的特点,如SCA1眼肌麻痹,上视不能较明显;SCA2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眼球慢扫视运动较明显;SCA3肌萎缩、面肌及舌肌纤颤、眼睑退缩形成凸眼;SCA8常有发音困难;SCA5病情进展非常缓慢,症状较轻;SCA6早期大腿肌肉痉挛、下视震颤、复视和位置性眩晕;SCA10纯小脑征和癫痫发作;SCA7视力减退或丧失,视网膜色素变性,心脏损害也较突出。 以上对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会出现的症状从疾病的两个角度给出了总结,当然了在一定的情况下我们护理和处理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时候,也需要考虑的就是患者的配合处理和治疗,随着我们对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经验的增加患者的痛苦也会减轻。 益脑平衡疗法针对治疗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是经过治疗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修改,最后总结出来的治疗方案,益脑平衡疗法治疗小脑萎缩共济失调针对性强,用药精准,剂量把控严格,针对每一个病人的体质,病情病症,在益脑平衡疗法的基础上加药减药,其疗效也是得到很多病人的肯定。 根据症状,分为以下三型; ①:脾肾亏虚腿足自感无力,起立要用手撑,行走要靠人扶,步态不稳,跨步躯体前倾,足软易于跌仆,肢寒肌肉松弛,动则微有颤抖,平素形寒怯冷,纳少脘胀便溏。舌淡质薄苔白,脉象沉濡微弱。 ②:阴虚风劫肢体瘦削,步履艰难,站则摇晃欲坠,步则曲线行进,两脚剪刀交叉,手也难以操作,书写歪斜过大,时有肢体颤抖,动作协调不良,言词含糊顿挫,语句单调不清,伴有头晕目眩,脑转耳鸣,腰膝酸软,或见潮热,手足心热,足跟痛。舌质红或红绛,苔少或见无苔,脉象细数。 ③:肾督阳虚下肢痿软发凉,脊柱侧弯后凸,行走下肢艰难,躯干前倾欲仆,手足可见畸形,言语呐吃呆愚,可伴心悸怔忡,阳痿不举,性欲减退。苔薄舌质淡白,脉象沉细尺弱。 本病主要分为上述三型,虽其中二型归于阳虚,实是病涉脾、肾,有肉痿、骨痿之别,阴虚虽虚火旺之别,故当详察之。 针对其型辩证治疗; (1)脾肾亏虚 治法:补肾健脾,填精益脑。 (2)阴虚风动 治法:滋肾填精,柔肝熄风。 (3)肾督阳虚 治法:温补肾督,强筋壮骨。

小脑共济失调word版

小脑共济失调 小脑共济失调又称脊髓小脑萎缩症,Spinocerebellar Ataxia,简写为SCA,由于小脑某种原因的损伤,将使受害者的肌紧张减退和随意运动的协调性紊乱,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种家族显性遗传神经系统疾病,只要亲代其中一人为此疾病患者,其子女将有50%的机率遗传此症并发病。这类患者发病后,行走的动作摇摇晃晃,有如企鹅,因此被称为企鹅家族。 一、简介 人体的姿势保持与随意运动完成,与大脑、基底节小脑、前庭系统、深感觉等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系统的损害将导致运动的协调不良、平衡障碍等,这些症状体征称为共济失调。人的小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随意运动。小脑病变时引发肌肉的张力低下,导致肢体打软,且对运动的距离、运动的速度及运动所需的力量估计不足,还会出现不规则的肢体震颤。 二、病因机理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于小脑及其有关联的神经结构病变引起的。 机体任何一个简单的运动必须有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固定肌四组肌肉的参与才能完成,并有赖于神经系统的协调与平衡。脊髓后索的薄束与楔束贯穿脊髓之全长,薄束传导躯干下段与两下肢的深感觉,楔束传导躯干上段与两上

肢的深感觉。从后索发出的纤维在延髓交叉,经对介的丘脑而到大脑皮质,后束传导肌肉、关节与肌腱的深感觉、肢体在空间中的位置、肢体运动的力与范围的冲动、以及部分感觉与两点鉴别感觉。前旋系统向心传导平衡信息,引起平衡反应。小脑是维持躯体平衡、共济运动和肌张力的重要中枢。这些结构的功能又都是在大脑皮质的统一控制下完成的。深感觉、前旋系统、大脑和上脑的病损均可发生共济失调。

三、临床表现 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受睁眼、闭目或照明度影响,不伴感觉障碍,有眼球震颤、构音障碍、讷吃和特殊小脑步态,即行走时两足分开,步距大小不一,步态蹒跚不稳易倾倒。指鼻试验时共济失调极为明显,可见上肢呈弧形摆动与意向性震颤,并有肌张力减低或消失、关节运动过度、快复动作障碍、肌肉反跳现象。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小脑及其传入传出纤维病变引起的共济失调,特点是既有躯干的平衡障碍而致站立不稳,也有肢体的共济失调而辨距不良、轮替运动障碍、协调不能、运动起始及终止延迟或连续性障碍。1.初期表现症状:①走路犹如喝醉酒(眩晕感)。②动作反应较不灵活,动作的流畅性丧失,提重物有困难。③上下楼梯双腿不协调,肌肉僵硬,无法精确的完成某些特定动作,如跑步、爬山、打球等。

散发性共济失调的分类及诊断

共济失调是一种表现为肢体、躯干及语言运动不协调的临床症状。引起共济失调的病因很多,但主要可分为遗传性及散发性两大类。遗传性共济失调是指具有明显家族史或遗传突变的共济失调。而散发性共济失调是指散在发病的、没有明确 家族史的共济失调。散发性共济失调的病因非常复杂,主要分为:(1)获得性原因,由内源或者外源性的非遗传因素引起;(2)遗传性原因,一些遗传性共 济失调的基因变异也可出现在散发患者中;(3)非遗传的退行性共济失调。本 文所述的散发性共济失调主要指的是成年发病的、没有明确家族史的进展性共济失调。脑血管病或急性颅内感染等也可表现为共济失调,但其多为急性病程,且共济失调只是其诸多症状之一,故不包括在内。儿童起病的共济失调主要是由于先天的、代谢性的或者继发性的原因引起,在这里也不做阐述。 一、病因分类 (一)获得性共济失调 获得性共济失调即继发性共济失调,可以继发共济失调的病因包括:有毒物质蓄积、维生素缺乏、免疫介导、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表面铁沉积等。 1.有毒物质导致的共济失调:(1)酒精性小脑变性(ACD):ACD是一种慢性小脑疾病,主要见于长期嗜酒的中年男性,是慢性共济失调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一项大规模的尸检研究结果显示,ACD在慢性嗜酒者中的患病率为27%。病变主要累及小脑蚓部及邻近的小脑皮质,有的仅累及锥体束。对应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严重的步态异常和下肢共济失调,上肢、发音及眼球运动症状较轻。ACD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包括酒精的毒性反应以及继发的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损害。乙醇、乙醛以及它们的高毒性的衍生物在中枢神经元可以发生多种毒性反应,包括通过与GABA能抑制机制抑制神经元放电,增强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减少抗氧化剂聚合物等。诊断ACD主要依据长期的饮酒史和典型的姿势和步态的小脑共济失调症状,且MRI常表现为小脑蚓部萎缩。严格戒酒可以改善共济失调症状,而继续嗜酒则会导致共济失调的恶化。因此,戒酒是治疗ACD最有效的方法。此外,由于ACD的发病机制与维生素B1缺乏有关,所以患者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B1。(2)其他有毒物质导致的共济失调:除酒精之外,其他化合物也可以 导致小脑损害。临床上最常见的有锂、苯妥英钠、甲苯以及抗肿瘤药物五氟尿嘧啶和阿糖胞苷等。此外,重金属如汞、铅和铊等在体内蓄积也可引起小脑损害。治疗有毒物质导致的小脑损害的最重要的措施是迅速终止及切断有毒物质的接触。对于一些急性中毒,血液透析和血浆置换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

induced ischaemic pain Pain,1995;61:39 8 Wang JQ,M ao LM,Han JS Compar ison of the antino ciceptive effects induced by electroacupuncture and transcutaneous electr ical nerve stimulatio n in the r at Inter J N eurosci,1992;65:117 9 刘红香,许伟,罗非,等.改进的大鼠单发佐剂性关 节炎模型的建立和实验观察.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996;2:22310 王友京.影响电针镇痛的实验研究概况.针刺研 究,1993;18:151 11 符仲华,姜翼,杨传标,等.从针刺治疗大鼠实验性 胃炎溃疡分析影响疗效的刺法因素.针刺研究, 1995;20:40 12 朱丽霞,李文武,吉长福,等.不同强度电针对痛觉 异常治疗作用的比较.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6; 2:26 (收稿日期:1998-11-22,齐淑兰发稿) 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 陈维渝 (重庆市云阳县中医院针灸科,重庆404500) 笔者近3年来采用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肿瘤所致除外)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2年。 2 治疗方法 2 1 取穴 以肾俞、悬钟、三阴交、曲池、大椎、足三里为主穴,以太溪、曲泉、阳陵泉、百会、合谷为配穴。 2 2 操作方法 以上主配穴交替选用,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然后用低频电流治疗仪之两极分别接上肢和下肢针刺穴位上,10分钟两极更换1次,留针30分钟,电流大小以两极附近肌肉有明显抽动和收缩,以患者感觉不痛为度。每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3天,继续第2疗程。 3 疗效观察 3 1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指鼻及跟膝试验稳准。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指鼻及跟膝试验基本稳准。好转: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指鼻及跟膝试验不稳准。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指鼻及跟膝试验极不稳准。 3 2 治疗结果 本组36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10例,占27 8%;显效18例,占50 0%;好转6例,占16 7%;无效2例,占5 5%。有效率9 4 5%。 4 典型病例 向 ,男,58岁,干部。1997年10月6日初诊。主诉:肢体活动不利6年余。曾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效。查:患者两腿站立不稳,行走困难,需人扶持且左右摇晃,步行时两足左右分开较宽,不能保持直线方向前进,如醉汉步态。指鼻及跟膝试验均极不稳准,四肢肌肉松弛,感觉迟钝,膝腱反射消失。舌质淡,脉弦细。诊断:小脑共济失调。按上述方法施治3个疗程后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5 体会 根据本病症状,为肝、脾、肾三脏和督脉之亏损引起。因肾主骨、生髓、通脑,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肾精亏损,则骨软无力,站立不稳等症。治以益气补肾,强筋健骨。治疗取足少阴经腧穴以调理肾经之气,使肾精充盛,则达到健骨补脑之目的。取肝俞配曲泉等穴可疏通肝经之气,滋补肝阴之亏损,根据 肝肾同源 也可达到滋补肾阴目的。取脾经之腧穴是由于脾主肌肉,脾气盛则四肢肌肉充盛有力,脾阳不足不能化生精微则肾失所养,补脾可达补肾之目的。脾肾二脏气血充盛,肝气调达,再调理督脉之百会、大椎两穴,可振奋机体阳气,以达阴阳相对平衡,其疾则愈。 (收稿日期:1998-11-03,赵昕发稿) 46 2000年第1期 中国针灸

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ataxia)是指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但不包括肢体轻度瘫痪时出现的协调障碍、眼肌麻痹所致的随意运动偏斜,视觉障碍所致的随意运动困难以及大脑病变引起的失用症。 任何一个简单的运动必须有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四组肌肉的参与才能完成,并有赖于神经系统的协调和平衡。共济失调的病因很多,深感觉(深感觉是指感受肌肉、肌腱、关节和韧带等深部结构的本体感觉。肌肉是处于收缩或舒张状态;肌腱和韧带是否被牵拉以及关节是处于屈曲还是伸直的状态等的感觉。检查方法①振动觉检查:置振动的128Hz音叉末端于骨突起处(例如内外踝、膝盖、髂前上棘、腕骨或脊椎棘突等处)以试验患者能否察觉。注意感受的时限,两侧对比。②位置觉检查:瞩患者闭目,移动患者一肢的大多数关节,塑成一种姿势,瞩患者保持之,然后瞩患者用对侧的一肢模仿。③运动觉检查:轻移患者的手指和足趾向上及向下,瞩患者说出移动的方向)、前庭系统、小脑和大脑损害都可发生共济失调,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②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③小脑性共济失调;④大脑型共济失调。而一般称呼的“共济失调”,多特指小脑性共济失调。几乎100%的Ias(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有共济失调的表现。还有原因不明的因素,有的伴有智能不全或痴呆。 神经系统的协调和平衡包括: 1.感觉性深感觉向中枢神经系统反映躯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病因有:①周围神经或神经根病;②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简称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是由于维生素B12的摄入、吸收、结合、转运或代谢障碍导致体内含量不足而引起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变性的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等,临床表现为双下肢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及周围性神经病变等,常伴有贫血的临床征象。)、颅底畸形、脊髓病、肿瘤;③脑干血管性疾病如梗塞、出血,多发性硬化、肿瘤;④丘脑顶叶通路或顶叶血管性疾病、肿瘤。 2.前庭性前庭系统向心传导平衡信息,引起体位、视线调节和空间定位感觉等的平衡反应。病因有:①迷路炎、前庭神经炎、特发性双侧前庭病;②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③天幕下肿瘤(儿童天幕下肿瘤按照部位可分为中线区肿瘤和小脑半球、小脑表面区肿瘤两大类。前者自前向后依次起源于脑干、第四脑室,小脑局部及枕大池周围。共同特点为引起中脑导管狭窄或阻碍,第四脑室扩大或缩小,前移或后移很少左右移位)。 3.小脑性小脑为运动的调节中枢。这些结构的功能又都是在大脑皮层的统一控制下才能完成的。病因有:①遗传性;②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③血管性如梗死、出血;④炎症性如急性小脑炎、脓肿;⑤中毒如酒、食物、药物、有害气体等;⑥脱髓鞘性;⑦发育不全或不良;⑧遗传性;⑨外伤;⑩钙化;⑾畸形。 4.额叶性病变部位在额叶前部,运动失调部位是对侧。病因有:①肿瘤; ②炎症;③血管病。 凡病人感到肢体运作不准、行走不稳而可能为共济失调的病人,神经系统检查应注意排除轻瘫、眼肌麻痹,视觉障碍所致的运动障碍;并着重进行有关共济运动检查,可分为平衡性及非平衡性两类。

共济失调诊治指南

共济失调诊治指南 遗传性共济失调 【概述】 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HA)是一组以小脑和其联系组织为主要病损部位的慢性进行性遗传病。临床上表现为自下肢开始的缓慢进展的共济失调。病理学上变性改变除主要累及小脑外,还累及脊髓后柱、锥体系、锥体外系、脑桥核、基底节或其他脑部位,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而其他解剖部位的病损则不一定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的不一致性是遗传性共济失调疾病的特点之一。另外,不同家族和同一家族的不同成员之间,其病理学改变和临床表现也不尽一致,是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另一特点。 【流行病学】 HA的发病率占神经系统遗传病的10% ~15%。流行病学的资料表明,本病的发病率较低,但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不同的疾病类型其患病率在不同的国家、民族也有较大的差异。例如本组疾病中常见的类型马查多-约瑟夫病(MJD)在某些地区患病率颇高,最高的是葡萄牙所属亚速尔群岛,患病率为40. 8/10万,其中的Flores岛高达900. 0/10万,而葡萄牙本土为9. 0/10万。弗里德赖希(Friedreich)共济失调在欧洲患病率较高,在瑞士患病率为1. 0/5万,在亚洲就少见。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dentatorubral-pallidoluysian arophy ,DRPLA)在日本多见,约占HA的1/3,但在其他国家均罕见。 我国自1958年首次报道HA以来,至2005年底共有文献100余篇,病例800多例,家系180多个,其中以小脑型共济失调最多。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报道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为诊断依据,近年来报道的病例均是经基因诊断证实的SCA,其中以MJD最多见,占40%~50%,次之为SCA2型(SCA2)、SCA1型(SCA1), SCA 6型(SCA6)少见。这些研究引导我们重新认识这类疾病的确切分类和在我国的患病率问题。 【病因及发病机制】 H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 大多有家族遗传史,呈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某些类型与酶活性降低有关,实验证明共济失调患者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减至正常人的15% ~30%, Livingstone等推测小脑中线对丙酮酸氧化异常有选择性的敏感。某些类型的发病与免疫障碍有关,如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某些类型的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如橄榄桥脑小脑萎缩。也有某些类型的发病是由于DNA修复功能缺陷所致,如着色性干皮病。另一方面,具有某些生化缺陷(脂代谢、糖代谢、蛋白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缺陷)的疾病均能产生小脑损害,表现为共济失调,这些症状与上述的经典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相似,可能来源于不同的突变基因。

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遗传性共济失调)最常见的症状,几乎100%的IAs 患者有共济失调的表现。小脑性共济失调可通过IAs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来观察,如穿衣、系扣、端水、书写、进食、言语、步态等。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动作不灵活,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成年发病者,步行时不能直线。忽左忽右呈曲线前进,表现为剪刀步伐,呈“Z”形前进偏斜,并努力用双上肢协助维持身体的平稳。肌张力的改变随病变可由降低而转变为痉挛状态,共济失调步态也可随之转变为痉挛性共济失调步态。站立不稳,身体前倾或左右摇晃,当以足尖站立或以足跟站立时,摇晃不稳更为突出,易摔倒常是患者早期的主诉。患者常常说到:“走小路或不平坦的路时,行走不稳更明显,更易摔倒”。随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表现起坐不稳或不能,直至卧床。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于小脑及其有关联的神经结构病变引起的: ①躯干共济失调(姿势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步态和姿势(站立和坐时)平衡障碍,如站立不稳、起坐不稳、行走不稳、Romberg征(睁眼、闭眼)阳性(不稳),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眼球震颤常无。定位诊断主要在小脑蚓部(原始小脑)受损害。可见于ADCAⅢ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②四肢协调性共济失调(运动性小脑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肢体完成各项动作的平衡障碍,如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准、辨距不良、轮替运动差、误指试验偏向病侧,眼球震颤较多见(粗大),步态不稳等。一般上肢比下肢的共济失调严重。定位诊断主要在小脑半球(新小脑)受损害; ③全小脑性共济失调,病损部位在原始小脑、新小脑、小脑核团、小脑传人(出)纤维,临床表现为躯干、肢体、步态的共济失调。可见于ADCAI型等。 另外,IAs有部分类型有较明显的周围神经损害、脊髓后索损害,而表现有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其特点是没有视觉辅助时,共济失调症状更明显,行走时常常低头视脚下路面,不敢正视前方,夜间行路更困难,洗脸时身体易向脸盆方向倾倒,Romberg征闭眼时更明显不稳,常伴有深感觉(位置觉、震动觉)减低或丧失。可见于Friedreich共济失调,Refsum综合征、后柱型共济失调、Roussy-Levy共济失调等。 发作性共济失调表现可见于某些代谢性共济失调(如Hartnup病)和周期性共济失调(EA)。

中医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

中医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 中医上认为共济失调是属于痿症,是肝肾不足,脾失健运,筋骨失养所致,因情绪激动,气逆于上,肝阳随之升动,血行不畅而致下肢筋脉失常,就会导致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得随意运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或肢体瘫痪严重影响生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中医如何辨证共济失调呢? 中医共济失调外因:外感六淫病邪引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亏损导致共济失调。中医归属血为阴液;具有滋润、营养功效。气为血之统帅,气行则血行,而人体所有生理功能活动与气的推动有密切关系。气血不足,肌肉筋脉失去滋养,则导致共济失调。 中医共济失调内因:七情所伤,累及脏腑,例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肝藏血,主导筋腱;肾藏精,主导骨骼;当肝肾受伤引起这些脏器的阴液及精气亏损时,最易引致本病。另一方面,由于身体素来阴虚容易产生内热,进一步灼液伤津,精血亏损未能灌溉荣养筋腱肌肉,最后产生痿软无力,导致共济失调,肌肉萎缩等痿症。 纯中药御方生髓汤是赵大夫多年治疗患者经验总结,根据不同患者的症状,在方子上加以改善,做到一人一方对症治疗。 御方生髓汤诊疗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止痛通络,修复脊髓神经系统活血镇痛,通脉透骨,活化病变部位的缺血缺氧状态,改善脊髓的病态肿胀,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修补损伤的神经细胞,兴奋中枢神经细胞,消除并抑制炎性水肿,使触觉逐渐恢复,改善患者的疼痛、麻木、痉挛、僵硬等外在表现! 第二阶段:补精养髓,营养神经提高免疫力补肾生髓,滋养督脉,补充受损部位流失的大量营养成份,滋养神经细胞,提高神经细胞的繁殖和再生能力,重建神经网络。改善病灶处的脊髓、骨骼、肌肉组织细胞的活性,增强供血供氧的能力,营养骨膜增强韧带组织柔韧性,从而增强机体组织免疫力。 第三阶段:滋肝壮骨,促进神经繁殖再生逐步激活并修复断裂的神经,重建或通过侧枝重建使损伤的神经功能得以恢复。使神经网络全面更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神经组织,轴突树突紧密相连;从而达到周身经络通畅,气血和谐,肝肾滋养,柔筋壮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