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博老师笔记-育明考博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博老师笔记-育明考博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博老师笔记-育明考博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博老师笔记-育明考博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博老师笔记报考分析

一、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博考试参考书目(育明课程辅导中心)

一、公共管理学

1、欧文·E·休斯著:《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竹立家、李军鹏著:《公共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3、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国家战略

1、薄贵利著:《国家战略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

2、张世平著:《帝国战略》,解放军出版社2011年。

3、【美】威廉森·默里等编:《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时殷弘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

三、中国公共行政

1、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2、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3.弗兰克·古德诺(FRANK J.GOODNOW)著:《政治与行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国家行政学院考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

二、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博报考分析考试内容(育明课程辅导中心)

专业招生方向和人数初试内容复试内容

120401行政管理

01国家战略

(薄贵利)

1人

①英语1001

②公共管理

学2001

③国家战略学

3001

①科研基础与科研潜质

测试(80分)

②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20分)

02中国公共行政

(宋世明、李军

鹏、马宝成)

3人

③中国公共行

政3002

03电子政务

(洪毅)

1人

③电子政务

3003

育明考博课程中心张老师解析:

1、国家行政学院考博的报录比一般在8:1左右(竞争比较激烈,每年的缺考率约在15%)。

2、最终成绩=(初试成绩÷3)×60%+复试成绩×40%。

3、初试的三门科目中英语拉开的分差并不大,专业课的分差比较大的,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想要进入复试,必须在英语过线的基础上专业课得

到高分。

4、复试中需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生提交开题报告)和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左右科研潜质测试衡量标准之一。

5、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2016年3月13日加试笔试:思想政治理论;试复试阶段须(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国家行政学院考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

三、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笔记(育明课程辅导中心)

第四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第一节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性质

一,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定义:

【育明教育解析】回答定义时,最好是把特征带上。

所谓战略管理,是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

二,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1、未来导向。

2、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和根本性,涉及组织发展的总体格局,关注组织的长远发展。

3、是对外部环境的管理,具有外向性,是利用外部机会,化解外部威胁,促进组织成长的过程。

4、是直觉和理性分析的结合。

5、战略管理是持续性与循环型的过程。

6、战略管理是前瞻性思考和由外而内的管理哲学

三,公共部门重视战略管理的原因(战略管理的意义)(06年简答)

1、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

2、公共部门角色的变化——领航者而非划桨者。

3、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挑战。

4,公共利益的挑战。

第二节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07年论述)

一,过程:

1、环境分析。

2、战略规划。

3、战略实施。

4、战略评估。

第三节公共部门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

一,战略规划的性质。

战略规划是组织在分析和解读环境的基础上,产生组织战略的过程。

三,战略匹配与选择

1,SWOT分析乃是通过了解自己组织的优势与弱势,掌握外部机会,规避威胁,从而制定良好战略的方法。SWOT分

析的主旨在于给出一个有关组织内外环境、问题的集中图画,并激励组织调动其优势,以便更大限度利用机会,规

避风险。(两个人、三只手)

2,建立SWOT分析矩阵的八个步骤:

1、列出组织的关键外部机会。

2、列出组织的关键外部威胁。

3、列出组织的关键内部优势。

4、列出组织的关键内部弱点。

5、将组织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相匹配,形成SO战略。

6、将组织内部弱点与外部机会相匹配,形成WO战略。

7、将组织内部优势与外部威胁相匹配,形成ST战略。

8、将组织内部弱点与外部威胁相匹配,形成WT战略。

3,经过SWOT分析,一个公共管理部门可以有如下不同的战略匹配和选择:

优势—机会(SO)战略。是一种发挥组织内部的优势而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

弱点—机会(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的弱点。

优势—威胁(ST)战略。是利用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的影响。

弱点—威胁(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的同时规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战

四、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学笔记(育明课程辅导中心)

第七章行政决策

第一节行政决策

一、行政决策的涵义与特点

简述行政决策的内涵与主要特点?

行政决策是具有行政决策权的组织或个人为了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从多种可能的行政方案中作出选择或决定的过程。

(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掌握行政权力的个人或组织;

(2)行政决策的内容是行政事务;

(3)行政决策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

简述行政决策的类型?

(1)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

(2)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3)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4)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5)单项决策与序贯决策。

经验决策:是指决策者凭经验制定决策的活动与过程,或者说凭经验进行决策。

科学决策:产生于第二次大战期间,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相对于经验决策而言,科学决策的核心内容是把科学技术及其方法运用于决策分析,出现了决策分析方法数学化、模型化和分析手段计算机化的趋势。

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所解决的问题是重复出现的那类决策,又称之为常规决策或重复性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所解决的问题是不能重复出现的那类决策,又称之为非常规决策或非重复性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指这样一类决策——其所要解决的问题只受一种客观状态的影响,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可以提出各种具有确定结果的方案。

风险型决策:是指这样一类决策——其所要解决的问题受多种客观状态的影响,不论采用何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都会承担一定的风险。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这样一类决策——存在着两种以上的客观状态,但其出现的概率无法加以预测。战略决策:是指那些具有指导意义的、带方向性的、与整个国家或社会的发展远景有关的重大决策。战术决策:是指为解决某一具体管理问题或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所做出的决策。

单项决策:又称静态决策,是有关解决某个时期重大问题、提出总任务的决策以及解决有关某个时点状态存在问题的决策的总和。

序贯决策:又称动态决策,是与单项决策不同,要求做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决策。

三、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论述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1)行政决策贯串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2)行政决策具有优化行政管理目标、节约行政管理成本、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功能;

(3)行政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行政管理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社会以及各项事业的兴衰。

第二节行政决策体制

行政决策体制:是指行政决策的各个子系统的组成、职能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关于行政决策主体的构成及其职权关系的一种制度化的设计。

行政决策枢纽系统:又称行政决策中心,是指领导、组织整个决策活动和最终从事抉择方案的领导核心。

简述行政决策枢纽系统的特点和任务?

特点:(1)行政决策枢纽系统是在整个行政决策体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子系统;

(2)行政决策枢纽系统是一个行使决策领导权的系统;

(3)行政决策枢纽系统是一个对自己领导的机关或部门负有全面责任的系统;

(4)行政决策枢纽系统是一个机关或部门的唯一最高决策机关。

任务:(1)组织领导整个决策过程;(2)确定决策目标;(3)选择决策方案;(4)监督决策的执行。

二、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行政决策信息系统:是属于人造信息系统,是为决策收集、整理和传输有用、准确、及时的信息的一个信息服务机构,是行政机关的信息处理成员与电子计算机及其他传输工具组成的一个人一机系统。简述行政决策信息系统按信息的传输方式所划分的类型及其主要任务?

类型:(1)纵向传输信息系统,是将不同级别的组织之间的信息进行传输的一个信息系统;

(2)横向传输信息系统,是同一级别的组织为了使各自的决策或行动相互协调而将它们各自的信息互相进行传输;

(3)综合传输信息系统,是前两种系统的集合,其中既有纵向传输,又有横向传输。

任务:(1)收集、处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提供制定方案的依据;

(3)帮助进行方案比较和选优;

(4)控制决策实施和计划执行的最佳状态;

三、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行政决策咨询系统:是指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组织系统。

简述服务政府的咨询机构的特点?咨询机构及其人员的作用?

特点:(1)具有鲜明的政治性;(2)具有合理的智力结构;(3)研究工作的相对独立性。

作用:(1)帮助决策对决策问题做出客观的判断;

(2)帮助决策者对决策问题做出内行的判断;

(3)帮助决策者提供全面、更准确的决策信息;

(4)帮助决策者提供备选方案。

第三节行政决策过程

一、决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简述决策过程理论模型包括哪些模型?

(1)理性决策模型;(2)有限理性决策模型;(3)渐进决策模型;(2005年简答题)(4)混合扫描决策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又称科学决策模型,就其思想源而言,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杰里米?边沁、泰罗等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决策有一个绝对标准,即人们在决策时所遵循的是最大化原则,这就是谋求最大利益,有经济领域则是求得最大利润;在抉择方案时进行最优选择,即从全部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其决策过程分为①发现问题;②提出目标;③设计方案;④预测后果;⑤分析比较;⑥选择最优方案。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西蒙,他对理性决策的准则进行了重大修正,提出了著名的满意决策准则,这一准则认为,决策过程中不存在最优决策,而只有满意决策,所以又被称为满意决策模型理论,决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①情报活动;②设计活动;③抉择活动;④审查活动。

渐进决策模型:是由美国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教授,在批判传统理性决策模型的缺陷的基础上,而提出的一套极有特色的政策制定模型,它的主要特点是渐进主义、积小变大、稳中求变。

混合扫描决策模型:又称综视决策模型,主要代表人阿米泰?埃特奥尼,他通过大量社会管理活动的研究,发现理性决策的理论模型和渐进决策的理论模型各有不足,他认为决策过程应该是理性决策过程与渐进决策过程的结合。

二、行政决策过程的基本程序

6W法:是指what—什么,where—何处,when一何时,who一谁,why一为什么,how一怎么样,对行政决策问题的分析要弄清楚六个方面,即问题是什么?问题出在何处?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谁引起的?原因何在?情况怎么样?把这六个方面弄清楚,问题也就基本明白了。

简述行政决策过程的基本程序?

(1)决策问题的发现和诊断;

(2)决策目标的确立;

(3)决策方案的制定、评估与选择;

(4)决策的实施与完善。

三、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2007年论述题)

论述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

(1)我国行政决策过程存在的问题

①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

②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

③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

④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

(2)完善我国政府行政决策程序的路径

①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

②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

③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

④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

第八章行政执行

第一节行政执行概述

一、行政执行的概念缘起和定义

行政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的多元社会组织,为了落实和实施国家意志、国家目标,依法贯彻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的诸活动的总称。

二、行政执行的特点

简述行政执行的特点?

(1)行政执行以国家行政机关作为主要的主体;

(2)行政执行是目的性和手段多样性的统一;

(3)行政执行具有直接现实性;

(4)行政执行具有灵活性和经常性;

(5)行政执行具有相对独立性。

三、行政执行的地位和作用

试述行政执行的地位和作用?

(1)行政执行是公共行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行政执行是行政决策过程中诸多矛盾的展开和继续;

(3)行政执行是检验公共政策质量的重要标准;

(4)行政执行是执政管理诸方面的集中反映。

四、行政执行类别

请从不同角度对行政执行进行分类?

(1)依据执行的任务的性质可以将行政执行分为常规性行政执行和非常规性行政执行;

(2)依据行政执行任务的渊源可将行政执行分为执行法律的行政行为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行政行为;(3)依据行政执行的主体可以将行政执行分为行政机关作为单一主体的行政执行和多主体的行政执行;

(4)依据行政执行效果可分为成功的行政执行和失败的行政执行。

第二节行政执行的能力与有效性

一、行政执行能力与有效性的概念和缘起

行政执行能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国家意志、国家目标、法

律、法规、公共政策的能力,能力表征执行活动过程中行政执行主体顺利完成执行任务的基本素质、潜能。行政执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意志和国家目标的实现,影响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对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构成直接的影响。行政执行能力的相关因素是什么以及如何提升行政执行能力是行政执行研究的核心问题。

简述行政执行有效性的概念及基于什么现实和理论背景提出来的?

行政执行有效性是行政执行主体通过行政执行过程达到国家意志、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和结果。行政执行能力和有效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行政执行能力走低会导致政策失败和行政执行有效性的降低。(1)政治学-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2)发展经济学-社会学的视角;

(3)管理学的视角;

(4)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的视角。

二、影响行政执行能力和有效性的因素

马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总结的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问题的难易程度法令控制力非法令性因素

(1)技术难度

(2)目标群体行为的差异性

(3)目标群体占人口总数的比例

(4)要求改变行为的程度(1)目标的精确性和重要性

(2)因果理论的符合逻辑性

(3)财政资源的最初分配

(4)执行机构内部或者执行之间的融合程度

(5)执行机构的决策规则

(6)政策执行官员对法令的认同程度

(7)外部人员的正式接触渠道(1)社会经济状况和技术

(2)公众的支持

(3)追随者的态度和资源

(4)统治者的支持

(5)执行官员的献身精神和领导技能

第三节行政执行研究的线索、途径和模型

一、行政执行研究的基本线索

简述行政执行三代研究的概况?

(1)1973年到70年代末期是执行研究的第一代,具有的特征是:①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

②第一代研究主要是小规模的案例研究。

(2)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是执行研究的第二代,具有的特点是:①主要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是与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相对的研究途径,在研究的出发点、关注的中心、执行过程的性质、政策的界定等方面与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相对。②第二代研究逐渐意识到了第一代研究过分注重案例研究,未能形成一般性理论框架的缺憾,试图提出执行研究的一般理论模型。

(3)90年代至今是执行研究的第三代,具有的特点是:①试图综合和超越第一代和第二代的理论,具有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多样性的特征。②扩大了研究的范围,将执行扩展到府际关系的范围和分析层面。

二、行政执行的研究途径

论述行政执行的研究途径?

(1)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

特点:①研究的基点是解释为什么政策过程出现或没有出现成功的结果;②从中央政策制定者的角度看待政策执行问题;③“政策过程被认为是由一系列具有逻辑关系的阶段组成:从以因果关系为基础的意向经由决策再到行动,政策执行开始于政策制定终止的地方”;④区别作为创设初始条件的政策制定和把政策假设转化为行动的项目设置;⑤政策执行就是将政策付诸行动的过程;⑥重视外部环境对政策执行过程的影响。

缺陷:①过多地关注中央行动者的目标和策略,其他行动者在执行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被忽略了;

②所谓的完美的行政的必要的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具备的;③为了应付不确定性,各种组织都不可避免地拥有自由裁量权,基层官员的活动将由产生“控制赤字”,因为他们发展出了应付压力的各种办法;④通过强调中央的目标,不但忽视了基层官员的适应策略,也忽视了政府行为的意外结果;

⑤某些政策并不具有明确的目标,它们通过一系列活动者的复杂互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发展和演变而来,因此,并不存在明确的政策评估标准;⑥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理论区分,在执行过程中无法维持,因为政策是在执行实际过程中制定和修正的。

(2)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

特点:①重视基层官员的作用;②认为行政执行活动是多组织或个人之间互动的过程;③从基层和个人出发看待政策执行问题,政策链条中的底层是观察和分析政策执行的基点和焦点;④行政执行过程是不同行动者表达自己意志,提出动议,行动者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过程;⑤政策执行与政策制定是不可分离的,制定政策是执行过程中的内在组成部分,主张用政策和行动关系取代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二分法。

缺陷:①过分地强调基层官员的自由裁量权;②行动者的认知被辩认出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解释;

③自下而上的主张者一开始关心的并非是政策执行问题,而是关注在一个特殊的政策领域,实际的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④对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的批评有失公正,过分夸大了许多因素;有些政策确

实具有明确的目标,因此,弄清楚这些目标是否实现是相当重要的;⑤放弃政策形成和执行的二分法,使人们很难区分政治家和文官的相对影响;⑥将政策过程视为一个变动的无缝隙之网,其中没有决策点,就排除了政策评估的可能性。

(3)综合研究途径

趋势:①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研究成果达成了共识,肯定其取得的成果的同时认识到了两者的局限;②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途径的超越和分析工具的丰富化;③第三代研究概念的形成。三、行政执行的理论模型

简述行政执行模型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行政执行模型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行政执行现象的认识;

(2)行政执行模型有助于行政执行实践的开展;

(3)行政执行模型是开展行政执行研究的必要环节。

简述行政执行有哪几种理论模型?

(1)史密斯的政策过程模型;(2)范霍恩和范米特的政策执行系统模型;(3)巴达奇的博弈模型;(4)马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的综合模型;(5)门泽尔的组织间模型;(6)高锦等人的府际关系模型;(7)萨巴蒂尔的政策变迁与学习的宣导联盟模型。

第四节行政执行的方式

简述行政执行常用的几种方式?

(1)行政执行的管理方式;

(2)行政执行的政治方式;

(3)行政执行的法律方式;

(4)行政执行的市场方式;

(5)行政执行的伦理方式。

一、行政执行的管理方式

行政执行的管理方式:是指在行政执行的过程中,借鉴和吸收管理学的价值、理念、工具、操作手段来处理执行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以效率、效益、经济等管理价值为导向的执行结构,从而实现特定的执行功能。主要体现在①在行政执行中运用管理的理念和价值;②在行政执行中运用管理工具;③运用管理方法评估行政执行结果。

二、行政执行的政治方式

行政执行的政治方式:是指在行政执行的过程中借鉴和吸收政治学的理念、工具和方法来处理行政执行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以民主、责任、代表性、回应性等政治价值为导向的执行结构,以实现特定的执行功能。

三、行政执行的法律方式

行政执行的法律方式:是指在行政执行的过程中,将行政执行看作运用法律和执行法律的活动,遵循法律的理念、价值和方法来处理行政执行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诸如宪法至上、依法行政、权利平等、程序正当等法律价值为导向的行政执行结构,以实现特定的执行功能。体现在①宪法至上;

②依法行政;③权利平等;④程序正当。

四、行政执行的市场方式

行政执行的市场方式: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将市场机制引入到行政执行的过程当中,通过公共产品的多元提供主体之间的相互竞争,利用市场机制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完成行政执行任务的行政执行方式。

五、行政执行的伦理方式

行政执行的伦理方式:是指行政主体自身遵循一定的伦理准则约束自行行为;并通过伦理灌输的方式塑造和影响行政客体,使行政伦理在执行过程中发挥推动与规范作用的执行方式。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

总结范本:_________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 全面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已成为教育教学人士的共识。中学教学作为培养中学生的教育基地,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释放学生自我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共同的使命。同时也不应把素质教育与高考评估机制、高考选拔学生对立起来。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想写出教学上的点滴心得,与同行们共享。我觉得在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实施教育教学创新 素质教学的先导是教育观念的创新,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教法,教法决定成效。传统教育观念已经在许多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中成了“法宝”,比如说:以教师为中心整节课都坚持“填鸭”,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只教书不育人,忽视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思想、感情和创新意识;老师惟我独尊,高高在上、对学生提出的“奇谈怪论”嗤之以鼻,甚至认为学生是钻“牛角尖”,不但不解决,而且还要批评一通等等。这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思维求同,不仅教学效果肯定不好,而且还扼杀了学生创造的内在动机。让趣味无穷的历史变成一个枯燥无味的数字,最终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基本放弃了历史学科的学习。这跟我们的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是不适应的。因此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教学工作者尤其是中老年历史老师就必须痛下决心打破它,改变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学生主体观。从“主演”变为“导演”。在学校公开课上, 第 2 页共 7 页

考博公共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考博公共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一)基础理论经典原著 1、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1988年第1期。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怀特:《行政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7、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8、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沃尔多:《行政国家:美国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论研究》,纽约:罗纳德出版社1948年版。 10、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1、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2、雷格斯:《行政生态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3、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美国亚拉巴马大学出版社1980版。 14、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6、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奥斯特罗姆:《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8、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沙夫里茨、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24、沙夫里茨、奥特:《组织理论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二)基础理论前沿论著 1、怀特、亚当斯:《公共行政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麦克斯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福克斯、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法墨儿:《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20高中历史老师新学期工作计划模板

2020高中历史老师新学期工作计划模板高二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对于每一个科目的教学,老师都要做好详细的计划。下面是 ___网的关于 2020高中历史老师新学期工作计划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一、指导思想: 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教学。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德育目标: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2、教学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化,用简洁有效的记忆方法记忆知识点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纵

横联系,形成小专题和规律性的认识;重视对学生的解题方法的指导,主要是通过高考题的练习来完成;重视对学生引导重新解读课本,仔细分析和巩固记忆课本上的内容,把基础知识落实到课本上;体现历史学科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重视有关人文主义的知识点的挖掘和引导。 3、教学任务: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完成《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学会高中 ___基本学习方法,掌握相关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能力。 4、重新认识、感悟新课程。通过深入学习,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专业素养。 5、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科组的常规管理,认真对待。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 ___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理科班完成历史必修I、II、III基础会考复习工作,争取在基础会考中取得优秀成绩。

考博英语作文范文200篇

2.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Parents are the best teachers. Use specific reasons and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answer. Obviously, the earliest teachers we have in our lives in most cases are our parents, and they are generally the most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 Yet neither are all parents good teachers nor are those good parents the best teachers. First of all, not all parents are good teachers. As normal individuals, some parents more or less have bad habits. Even though parents almost instinctively devote themselves to cultivating their offspring, the outcome might turn out to be disappointment, for all children tend to unconsciously or subconsciously copy every thing from their parents. Another deficiency of parents as teachers is the fact that most parents are lack of common senses of education. All too often we observe some parents tend to pursue their cherished but failed dream by forcing their children to develop in a prearranged direction. Ironically, if their children did not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the children would be regarded as disobedient or allegedly rebellious. In fact, it is parents rather than their children that virtually disobey common senses. Moreover, some parents are qualified as good teachers, but not all of them are the best ones. When children are in the preliminary school,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parents are capable of teaching their children almost every subject even better than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the school. But the situation will not last long. We live in a world where knowledge is accumulated by multiply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becomes more and more specialized. Therefore, to be a professional in a certain field today takes much longer time than ever before. No parent is able to be professional in all fields, though they might be experts in one or more fields. Wise parents often release rather than charge their children as early as possible. They are aware of the possibility outside the family. Parents may, nevertheless, help their children much more than do good teachers. Most parts of children education are virtually beyond teachers' reaches. It is parents that supplement. Psychology studies have shown us that parents' love sometimes has astonishingly magic power to their children. Albert Einstein's mother and Forest Gump's mother are both good examples. On the other hand, parents might do their children harm more than do bad teachers as well. The natures of those children whose parents have divorced are often severely distorted. In a word, it is rather superficial to simply say that parents are the best teachers. [404 words] 4. It has been said, "Not everything that is learned is contained in books." Compare and contrast knowledge gained from experience with knowledge gained from books. In your opinion, which source is more important? Why? Both experiences and books are very essential resources, and both of them have relevant merits. Experiences are the most direct resources we ever have. Almost our every basic skill came from experiences, such as walking, articulating, reading even thinking. Without experiences, some natural born abilities even might los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 baby who was robbed by animals into forest for 12 years lost his ability to talk in human language. Furthermore,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each and every skill develops by experiences, and that's why people always say practice makes perfect. Books are valuable when knowledge is beyond the scope of our experiences. Perhaps the most obvious examples are those fluent writers. They write various stories, the scopes of which are far beyond any individual's experiences. Take Joyce Carol Oates for example, her productivity has been prodigious, accumulating in less than two decades to nearly thirty titles, including novels, collections of short stories and verse, plays and literary criticism. Although some of them appear to come from her own direct observations, her dreams, and her fears, much more is clearly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others. Her fictive world remains strikingly akin to that real one reflected in the daily newspapers, the television news and talk shows, and the popular magazines of our day. Yet either experiences or books may give us wrong information. Our direct observations always are subject to our beliefs, hopes, fears, expectations, and our bias, which might make observations unreliable. People vary in their powers of observation, and the reliability of our observations is no better than the reliability of our memories, which as we know can be deceptive. Information printed in papers sometimes is unreliable either, it may be misprinted, or even deliberately distorted. For example, Definitions such as Marxism, Capitalism, Zionism are totally different in the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between the original edition and the sanctioned Russian edition. 1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与班主任团结合作,结合本班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出勤出力,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指导思想。 教材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历史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历史的价值,增强理解历史和运用历史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历史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历史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认真备好课,突出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三、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历史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历史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历史学 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历史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篇二:2011年至2012年高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教学及进行第二、三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加强专题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第三轮复习,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二、学情分析: 本届文科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平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习。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

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习工作。统一复习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四、总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选、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5.最后阶段复习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Removed_2016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记汇总(呼吸系统笔记复习总结)

复习总结:呼吸系统笔记 慢性支气管炎 一、临床表现: 症状: 1.咳嗽:晨间较重,白天较轻,睡前有阵咳或排痰 2.咳痰:清晨排痰较多,白色粘液或奖掖泡沫性 3.喘息或气促 体征: 急性发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湿罗音,在背部及肺底部;喘息型者可听到哮鸣音及呼气延长 分型:单纯型、喘息型 分期:a.急性发作期:一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任何一项加剧 b.慢性迁延期:迁延一个月以上 c.临床缓解期:症状基本消失,保持两个月以上者 二、实验室检查: 1.X线: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下肺野较明显 2.呼吸功能: 有小气道阻赛时:最大呼气流量-容量曲线在50%与25%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 气道狭窄或有阻赛时: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最大通气量减少 三、诊断: 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排除其它心、肺疾患时,可作出诊断。 每年发病中 蛔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亦可诊断。

阻塞性肺气肿 一、临床表现: 症状:在咳嗽、咳痰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体征:捅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 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 听诊心音遥远,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延长; 二、实验室检查: 1.X线: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活动减弱,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的透亮度增加 2.呼吸功能检查:FEV1/FVC%<60% ,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 三、并发症: 1.自发性气胸 2.肺部急性感染 3.慢性肺心病 四、诊断: 1.气肿型:隐袭起病,病程漫长,常发生过度通气,呈喘息外貌 2.支气管炎型: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 3.混合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3.肺血管疾病

考博英语作文范文【三篇】

考博英语作文范文【三篇】 导读:本文考博英语作文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篇:直面困难】任何事业,大至国家事业,小至个人生活,要有所成,必然面对各类困难,这时候,良好的面对困难的品质以及解决困难的方法论方面的问题: 坚持/毅力persistence,乐观being optimistic/positive 团结合作cooperation and teamwork 踏实肯干hardworking 创新意识和好奇心innovation and curiosity 学习意识learning 保持学习习惯(keep the habit of reading and learning 行动实践能力(the ability of action and practice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If you cant do great things, do small things in a great way Each person whether rich or poor has his own difficulties, because life is not always full of smiles and flowers.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have a correct attitude to face up the difficulties.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it. Some people just want to evade and they haven’t tried their best, so they can’t achieve success in the end. But some people believe

2020高中教师个人总结:高三历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高中教师个人总结:高三历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Personal summary of 2020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year end work summary report of senior three history teachers

2020高中教师个人总结:高三历史教师年 终工作总结报告 本学期,本人任教高三年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

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

2021年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考博参考书、分数线、录取人数

2021年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考博参考书、分数线、录取 人数 一、招生目录 二、历年分数线 三、推荐使用参考书目 1.欧文·E·休斯著:《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竹立家、李军鹏著:《公共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3.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5.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6.弗兰克·古德诺(FRANK J.GOODNOW)著:《政治与行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四、解析 党校行管专业招生人数从16年到19年分别为5、7、6、6人,基本保持每年每个导师招收一个学生(招收两人其中一人为定向就业),18和19年进入复试均为9人,最终都录取6人,报录比在8:1左右!竞争相当激烈。

众所周知党校的英语相当之难,由于党校考博英语试题由党校独立命题,所以不同院校的考博英语试 题题型风格不尽相同。就题型而言,一般都含有词汇结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汉英互译、作文题。所 以需要同学们花大把时间去学习和复习党校英语真题。 现在各院校基本都不指定考博使用参考书,参考书也只是一个复习的载体,如何高效率的应用参考书复习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这一点还是有规律有技巧可循的,考试内容也不只局限于书本,而是会和出题老师的著作以及时事热点相结合,所以复习要尽可能全面一些,上述推荐的参考书也只是一个辅助书籍,如有增减会以上课老师推荐为主。 如何在不多的时间里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呢,首先要通读全书,文科类文章注重理解。其次研究真题,搞清楚真题的题型和难度,把握出题方向。最后真题和教材相结合,抓住考试科目核心内容以及重点,做好笔记,融会贯通,该记牢的重点一定要记牢,不能马虎。背诵结合理解能更好把知识点运用到考试当中。另外报考老师的文献,论文也要看,这样能更好抓住老师出题和判卷的方向。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 一 第一轮复习结束后的学情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初步做了基本知识的细化和深化。但是当题目是切入一定的历史阶段,涉及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时, 普遍出现了存在答题不全、思路放不开的现象,从而影响得分不全。还表现下列问题: 1.基础知识概念,内涵掌握不到位,制约了学科能力的提高。 2. 审题做题技巧不熟练,做题能力有待提高。对复杂材料的的解读这一关依然薄弱。从平时测试来看,部分学生不适应综合测试的题量,掌握不好答题节奏。忙于做题,不求 质量,审题不够深入,答题不够全面,书写不太规范,这些现象要通过实战训练,及时调整,才能胜任高考。 转眼间距离高考只有九十多天了,为了更好的做好高考复习工作,第二轮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指导思想 1. 第二轮第二学期进入专题复习与综合考试相结合。要精选专题,紧扣高考内容, 抓紧高考热点与重点,授课时脚踏实地,讲透内容;通过测评,查漏补缺,既提高解决综 合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又能调适心理,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竞技状态。 2.加强学习,研究,注重学生、教材、教法和高考的研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 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考试中历史科备考方法和措施,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历史试卷,树 立以教研求发展,向教改要质量的思想。 3.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和管理。做到“精细化的备课,精品化的授课,精选试卷”的 要求。还要充分发挥各位历史教师的群体智慧,特别是有高考经验的教师。大家分工合作,多研究,多交流,既要集体备课又要主要配合不同班的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历史科的特点,切实做到“一天一小练,一周一大练,一月一综合测”。这可以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积累临场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寻找补救措施,强化复习效果。 4、做好辅导工作,作为科任,要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高 中历史复习的指导思想。通过历史复习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学好历史基础知识 和基本基能,以及其中的历史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注重团结协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 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 试指导纲要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历史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抓 好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把握的历史对象的性质和处理历史问题的基本常用的历史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类比与推理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

医学笔记:人体解剖学之呼吸系统

人体解剖学 之 呼吸系统 张桢

第五章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有输送气体的呼吸道和进行气体交换的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及各级支气管,它们的壁内均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以维持呼吸道的通畅。临床上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把气管及各级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第一节呼吸道 一、鼻 鼻是呼吸道的门户,也是嗅觉器官,包括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部分。 (一)外鼻 外鼻位于两部中央,由鼻骨和软骨作支架,外被皮肤和少量皮下组织,内衬黏膜。外鼻上端位于两眼之间的部分称鼻根,向下延成鼻背,下端为鼻尖。 (二)鼻腔 鼻腔以骨和软骨为基础,表面衬以黏膜和皮肤。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每侧鼻腔向前经鼻孔与外界相通,向后经鼻后孔通鼻咽。 1、鼻前庭由鼻翼围成,内面衬以皮肤,生有鼻毛。鼻毛可阻挡灰尘吸入。 2、固有鼻腔位于鼻阈后上方,是鼻腔的主要部分,由骨和软骨覆以黏膜而成,其形态大

致与骨性鼻腔相同,临床所指鼻腔常指该部而言。 (1)鼻中隔由筛骨垂直板、犁骨及鼻中隔软骨覆以黏膜而成,是左右鼻腔的共同内侧壁,一般不完全居正中矢状位,往往是偏向一侧。 (2)鼻腔外侧壁鼻腔外侧壁形态复杂,自上而下有三个被覆粘膜的上、中、下鼻甲及各鼻甲下方的上、中、下鼻道。 (3)鼻黏膜按生理功能分为嗅区和呼吸区,上鼻甲内侧面以及与其相对的鼻中隔部分的鼻粘膜内含有嗅细胞,活体呈苍白或淡黄色,具有嗅觉功能,称为嗅区。其余的大部分称为呼吸区。 (三)鼻旁窦 鼻旁窦又称副鼻窦,是鼻腔周围含气颅骨的腔,内衬黏膜,对吸入的空气由加温、加湿作用,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鼻旁窦有四对,分别是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筛窦又分前、中、后三群,四对鼻旁窦分别位于其同名颅骨内。 二、咽 (一)咽的位置和形态 咽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是消化和呼吸的共用通道,位于颈椎前方,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续于食管。

考博英语作文范文35篇

英语范文35篇 根据教育部1992年颁布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 的要求:“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入学水平原则上应达到或高于硕士生的通过水平。”《大纲》中对硕士生的写作要求是“掌握基本写作技能(如文章结构、段落展开和起承转合等),能按具体要求,在一小时内写出250词左右的短文,正确表达思想,语意连贯,无重大语言错误。” 第一部分写作文的要求,评分标准及考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考试要求 1.文章内容切题。审题准确,不跑题。 2.表达清楚。语言简洁、准确、说理清楚,读者能从作文内容清楚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3.意义连贯。文字连贯、层次分明、意义表达完整。要使文章意义连贯必须具有一 定的技能,包括较强的语感,遣词造句能力和文章谋篇布局的组织能力; 4.语言规范。符合英语表达的习惯、语法错误较少、语言基本功扎实,最终避免中式英语。 二作文的评分标准及样卷介绍 14 分: 内容符合要求, 包括了标题或提纲中的全部内容;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句式有 变化。词汇丰富,句子结构和用词准确,文章长度符合要求。 11分:内容符合要求,包括了标题或提纲中的全部内容;文字连贯,句式有一定变化,句子结构和用词无重大错误,文章长度符合要求。 8分:内容符合要求,包括了标题或提纲中多数内容;基本清楚表达的主题的内涵; 句子结构和用词有少量错误,个别是大错。文章长度符合要求。 5 分:内容基本切题,基本表达了标题或提纲中的内容;文字连贯,语言可以理解, 但有较多的结构和用词错误,且大错较多。文章长度基本符合要求。 2 分:基本切题,但语句支离破碎,只有少数句子可以理解。 0 分:文不切题。只将预先背诵的某篇文章默写下来,或语句混乱,无法理解。 附:14 分样卷 Topic:With her entry into WTO, China is being plunged into a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talents, and in particular, for higher- level talents. To face this new challenge, China must do something, among other things, to reform her graduate(post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State your opinion aobut this reform, and give the solid supporting details to your viewpoint. With China’s entry into WTO, she is facing a lot of chances and challenges in many aspects. As far as talents are concerned, China is being plunged into a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talents, especially for higher-level talents. In order to adapt this new challenge, China must do something, among other things, to reform her 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本人XX年毕业于西北师大历史系,近年来一直承担高三历史教学任务,现将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做法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求改善教学方法和思路,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借鉴: 一、教学内容方面 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教学中重视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总结规律,找出特点,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机构。夯实基础就是要深刻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教材中的关键字句,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构建知识网络就是要在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在系统中的纵横坐标位置,从宏观上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化的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因果明确。我形象地称这一轮复习为“地毯式”扫描,如果把备战高考比作盖高楼,那么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应是这座高楼的基石。 2、围绕考纲,研究考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教材内容不等于高考内容,考纲内容不等于全考,历史考纲年年有变,但细细研究发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年常考的必考点。这些必考点,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而且要花大力气从多层次多角度来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复习,达到了如指掌、滚瓜烂熟,并且要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和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近年历史科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

识的方法,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现;试题综合性强,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回避热点问题。还要研究考纲新增内容。一般 来说,新增的一定要考。 3、高三历史科复习要掌握三种知识: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结构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这由同学们在校教学复习中完成。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使同学们的历史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在诸多知识的连接点上繁衍出新的知识生长点,这个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也是对同学们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查。历史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加工”过程,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过联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这实际就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要善 于总结规律。 4、强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全面提高解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弱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对给定的热点素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命题的切人点,对于材料题论述题的训练,具体来说:一要阅读和了解背景材料;二要思考这些材料与历史学常识的直接联系;三要自己研究命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四要针对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拟出答题思路及要点;五要书写答案,语言力争规范科学、言简意赅、层次清晰,表述完整。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弱点,各个同学的弱点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学有某一知识上的缺陷,有的同学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缺陷,因此,我除了要求每位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