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9中药鉴定学归类复习

09中药鉴定学归类复习

09中药鉴定学归类复习
09中药鉴定学归类复习

马兜铃科

1.药材有:细辛、关木通

2.关木通——药用部位:藤茎

特征:有斑状残余栓皮,枝叶痕互生;节略膨大;

断面木部整齐环列的小孔与类白色射线相间排列,呈蜘蛛网状;

髓部不明显;摩擦残余栓皮,有樟脑样气味。

蓼科

1.药材:大黄、拳参、虎杖、何首乌

2.大黄——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特征:表面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锦纹);断面颗粒性;横切面根茎髓部较大,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具放射状纹理;气清香,味苦微涩,

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3.拳参——药用部位:根茎(叶似羊蹄,根似海虾)

特征:长条形或扁圆柱形,常弯曲;表面粗糙,全体具密粗的环纹及根痕;断

面具环状排列的黄白色小点(维管束)

4.何首乌——药用部位:块根

特征:切断面浅红棕色,粉性,皮部散列数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云锦花纹”)

石竹科

1.药材:银柴胡、太子参

2.银柴胡——药用部位:根

特征:顶端有密集的疣状突起的茎痕—“珍珠盘”;表面有多数圆形凹陷小孔,习称“砂眼”;断面木部有菊花心

毛茛科

1.药材:川乌、草乌、附子、白芍、黄连、赤芍、川木通、牡丹皮

2.川乌——药用部位:母根

特征:中部多向一侧膨大;断面可见多角形的环纹

3.草乌——药用部位:母根

特征:呈不规则长圆锥形,中部略弯曲;表面具突起的支根,习称“钉角”;断面具多角形环

4.附子——药用部位:子根

特征:形状较规则,断面具多角形环

5.白芍——药用部位:根(栽培品)

特征:加工时刮去外皮,置沸水中煮至透心,立即捞出放入水中浸泡,取出晒干。

表面浅红棕色,类白色,具微凹陷横长皮孔痕样疤痕;

断面角质样,可见点状放射纹理(菊花心)

6.赤芍——药用部位:根(野生品)

特征:表面暗棕色至黑褐色,有横向凸起的皮孔,外皮易脱落。气微香。

特征:断面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黄色,有放射状纹理,中央为红棕色髓。味极苦。

味连形如“鸡爪”,雅连形如“蚕”,云连形如“蝎尾”,凤尾连形如“虾”。

8.川木通——药用部位:藤茎

特征:表面有纵向凹沟及棱线,常可纵向撕裂,枝叶痕互生;节明显膨大;

断面小孔排列成若干同心环状。

9.牡丹皮——药用部位:根皮

特征:外表面原丹皮皮孔横长突起,刮丹皮粉红或淡棕红色,皮孔痕凹陷;

内表面散在多数亮星点。具特殊香气。

豆科

1.药材:苦参、甘草、黄芪、鸡血藤、苏木

2.豆科根及根茎类药共同性状:多圆柱形;表面多具横长皮孔;断面具放射纹理或裂隙;有

些具豆腥气味。

3.苦参——药用部位:根

特征:表面栓皮破裂外卷呈鳞片状,剥落处显黄色;

折断面有的可见同心性环纹或中央有数个具弯曲射线的星状纹理;

味极苦。

4.甘草——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特征:表面红棕、暗棕色,具横长皮孔;质佳者习称外皮习称“紧皮突肉”。

断面纤维性,具细密放射纹理(菊花心),有裂隙,粉性足;

味甜

5.黄芪——药用部位:根

特征:表面有不规则纵皱纹,有横长皮孔样突起;

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显放射状

纹理——习称“金井玉栏”、“金盏银盘”;

嚼之有豆腥味。

6.鸡血藤——药用部位:藤茎

特征:皮部树脂状分泌物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环(偏心性多环异型维管组织)。

7.苏木——药用部位:心材

特征:表面暗红棕色或黄棕色,具红黄相间的纵条纹及凹入油孔。

碎片—(热水)→(水)红色—(加酸)→黄色—(加碱)→红色

五加科

1.药材:人参、西洋参、三七、大通草、五加皮

2.人参——药用部位:根

生晒参(园参)的特征:断面皮部有黄棕色小点及放射状裂隙;

山参: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

3.西洋参——药用部位:根

特征:表面有密集的横环纹及细皱纹,有横向皮孔;

断面皮部散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无裂隙或放大镜下有时可见细微裂痕。

特征:表面灰棕色“铁皮”或灰黄色“铜皮”,常有蜡样光泽;周围有瘤状突起——“狮子头”;击碎后皮部易于木部分离“骨肉分离”

5.大通草——药用部位:茎髓

特征:体轻;断面有银白色光泽,中央空洞,或半透明的圆形薄膜。

纵剖面薄膜呈梯状排列。

6.五加皮——药用部位:根皮

特征:外表面具稍扭曲的纵纹及横向的长圆形皮孔;断面具淡黄棕色小油点。

伞形科

1.药材:白芷、当归、防风、川芎、柴胡、独活、羌活蒿本、北沙参

2.共性:根头部常具同心环状叶鞘痕,或纤维状叶梢残基。根表面多具横长皮孔。断面常见

棕色油点。多具芳香气。

3.白芷——药用部位:根

特征: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横向突起的皮孔——疙瘩丁;

断面灰白色,呈粉性,射线紧密,自中心向四周辐射,皮部散有棕黄色油

点。

4.当归——药用部位:根

特征:表面具横长皮孔;

断面皮部厚,具棕色油点,木部色淡;

具浓郁的香气,味甜、辛、微苦。

5.川芎——药用部位:根茎

特征:拳形团块;表面具平行隆起轮节;

断面可见波状环纹或不规则多角纹理及黄棕色油点。纵切面形似蝴蝶。

气浓香。

6.防风——药用部位:根

特征:近根头部有紧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皮部有“菊花心”

7.柴胡——药用部位:根

特征:北柴胡——表面黑褐色后浅棕色(黑柴胡);质硬而韧(硬柴胡),断面

显片状纤维性;

南柴胡——表面红棕色(红柴胡);质稍软(软柴胡),具败油气。

玄参科

1.药材:地黄、玄参、胡黄连

2.地黄——药用部位:块根

特征:干生地——断面灰黑色、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

熟地黄——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3.玄参——药用部位:根

特征:断面乌黑色,微有光泽,具焦糖气;味甜;以水浸泡,水呈墨黑色。

1.药材:巴戟天、茜草、钩藤

2.巴戟天——药用部位:根

特征:外皮多横向断裂而露出木部,形似连珠。

皮部淡紫色,木部黄棕色。

3.钩藤——药用部位:带钩茎枝

特征:表面红棕色,光滑无毛;髓部疏松似海绵,或萎缩成空洞。

桔梗科

1.药材:桔梗、党参、南沙参

2.桔梗——药用部位:根

特征:顶端芦头上有数个半月形的茎痕(芦碗);

断面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纹明显,木部淡黄色(金井玉栏)。

3.党参——药用部位:根

特征: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狮子盘头;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豆豉尾;有特殊香气。

菊科

1.药材:木香、白术、苍术、川木香、茵陈

2.木香——药用部位:根

特征:断面有一棕色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散在的褐色点状油点(朱砂点);

气强烈芳香。

3.白术——药用部位:根茎

特征: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云头”;顶端有茎痕“术腿”。

4.苍术——药用部位:根茎

特征:断面散有棕黄色或棕红色油点——习称“朱砂点”;

断面暴露稍久,可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

5.茵陈——药用部位:地上部分

特征:绵茵陈——卷缩成团,全株密被灰白茸毛,绵软如绒;叶展平后2-3回羽

状深裂;气微香。

茵陈蒿——茎带紫色,被短柔毛;下部叶2-3回羽状深裂,两面被白色茸

毛;上部叶1-2回羽状深裂;气清香。

天南星科

1.药材:天南星、半夏、石菖蒲

2.天南星、半夏——药用部位:块茎

特征:顶端有凹陷茎痕,周围有麻点状须根痕。

3.石菖蒲——药用部位:根茎

特征:叶痕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断面纤维性,可见环纹及棕色油点;气

芳香。

1.药材:黄精、川贝母、浙贝母、麦冬、天冬、知母

2.黄精——药用部位:根茎

特征:表面具微隆起波状环节、圆盘状茎痕及点状根痕;

断面略角质,散有多数黄白色筋脉点。

经蒸制后成熟黄精,增强补脾润肺益肾功效,并除去麻味,以免刺激咽喉。

3.川贝母——药用部位:鳞茎

特征:松贝——外层两鳞叶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

称“怀中抱月”;底部平,微凹入,可直立——“观音坐莲”。

青贝——外层两瓣鳞叶形态大小相近,相对抱合;底部不平多歪斜,不

能直立。

炉贝——“马牙贝”;“虎皮斑”;“马牙嘴”。

4.浙贝母——药用部位:鳞茎

特征:鳞叶一面凹入,一面凸出,呈新月形。

5.麦冬——药用部位:块根

特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半透明;断面中央有细小木心。

6.天冬——药用部位:块根

特征:对光照视,可见1细小木心;质硬或柔润,有粘性。

7.知母——药用部位:根茎

特征:顶端残留浅黄色叶痕及茎痕,习称“金包头”。

姜科

1.药材:莪术、姜黄、郁金、干姜、高良姜

2.莪术——药用部位:根茎

特征:断面角质,具环纹,散有筋脉点。

3.姜黄——药用部位:根茎

特征:断面深黄色至红棕色,角质,具蜡样光泽,散有筋脉点。香气特异。

4.郁金——药用部位:块根

特征:断面角质,有光泽,环纹可见。

5.姜科植物果实种子类中药共性:

多具钝三棱;顶有花柱基,基具果柄痕;具连续或断续纵棱,或具刺状突起;

种子团3瓣,种子不规则多面体,被膜质假种皮;气香,味辛。

芸香科

1.药材:黄柏、白鲜皮、枳壳枳实等柑果类

2.黄柏——药用部位:树皮

特征:川黄柏——其外栓皮薄而无弹性;折断面深黄色,纤维性稍强,层片状明显;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可使唾液染成黄色。

关黄柏——其外栓皮厚而又弹性;折断面鲜黄色,呈纤维性,层片状;气

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3.白鲜皮——药用部位:根皮

特征:外表面灰白色或浅灰黄色,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折断时有粉尘飞扬;

剥去外皮,迎光可见小亮点;有羊膻气。

4.芸香科柑果类药材共性:表面有凹点状油室;顶端有花柱基痕,基部有果柄痕;切面中果

皮黄白色,光滑而稍隆起,边缘散有油室,内有瓤囊;具香气。

桑寄生科

1.药材:榭寄生、桑寄生

2.榭寄生——药用部位:带叶茎枝

特征:茎枝节膨大,常2-5叉状分枝;断面皮部黄色,木部色较浅,有放射状纹理;髓小,常偏向一边;叶无柄;呈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圆,基

部楔形,全缘。

3.桑寄生——药用部位:带叶茎枝

特征:茎灰褐色或红褐色,有多数细小凸起的棕色皮孔;嫩枝可见棕褐色茸毛;

断面皮部红棕色;叶具短柄。

唇形科

1.药材:广藿香、薄荷、荆芥、益母草

2.全草类共性:茎方形;叶对生;轮状花序腋生或顶生;多具芳香气。成分多含挥发油。

3.广藿香——药用部位:地上部分

特征:嫩茎略方形,密被柔毛,老茎近圆柱形;叶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大小不规则钝齿,两面被灰白色茸毛;气香特异。

4.薄荷——药用部位:地上部分

特征:茎方柱形,紫棕色或淡绿色,被白色绒毛,四棱处较密;

叶下表面稀被柔毛,有凹点状腺点;

揉搓后有特殊的清凉香气,味辛、凉。

5.荆芥——药用部位:地上部分

特征:茎呈长方形,紫红或淡黄绿色,被短柔毛;

叶对生,3-5羽状分裂,两面被短柔毛,下表面有腺点。

穗状轮伞花序顶生。花的宿萼被短柔毛。

味微涩而辛凉。

6.益母草——药用部位:地上部分

特征:轮状花序腋生。苞片针刺状。宿萼上端5尖齿。

以叶入药

1.药材:石韦、大青叶、蓼大青叶、番泻叶、侧柏叶、枇杷叶、枸骨叶、罗布麻叶、艾叶

2.石韦——叶面密布黑色圆形凹点;叶背密布红棕色或淡棕色星状毛,孢子囊棕色,圆点状。

3.大青叶——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呈翼状;全缘或微波状;上表面灰绿色,或见稍突起小

点,易回潮变软。

4.蓼大青叶——托叶鞘状,白色,膜质,缘具稀疏长毛。

5.番泻叶——(狭叶番泻叶)披针形至狭长披针形;先端急尖有鋭刺;基部楔形,略不对称;

上表面黄绿色,光滑;革质

(尖叶番泻叶)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短尖或微凸;叶基不对称;上表面

浅绿色,微有毛;薄革质,较脆。

6.侧柏叶(枝梢和叶入药)——叶细小呈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深绿色或黄绿色;

叶先端钝圆;气清香。

7.枇杷叶——叶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上部具稀疏的锯齿,基部全缘;上表面具光泽;下

表面密被黄色茸毛。

8.枸骨叶——矩圆状方形,边缘卷曲,先端有3个等大的硬尖刺,两侧有同样尖刺1-3枚。

9.罗布麻叶——叶先端有小芒尖,边缘具细锯齿,常反卷;叶脉于下表面突起。

10.艾叶——叶上表面具短绵毛及白色腺点;下表面密被灰白色丝状绒毛;气清香。

以花入药

1.药材:丁香、洋金花、金银花、西红花、红花、辛夷、槐花、款冬花、菊花、野菊花、

松花粉、蒲黄

2.丁香(花蕾)——呈烟棒状;表面具颗粒状突起,刻划显油痕;花萼四裂,裂片肥厚三角

形,呈十字分开;花瓣四片,膜质,呈履瓦状排列;

入水萼管垂直下沉;

香气浓郁,味辛辣,微麻舌。

3.洋金花(花)——花萼筒状,长为花冠的2/5,先端5裂;

花冠喇叭状,表面微具毛茸,先端有短尖,尖下具纵脉纹3条;

花丝1/2贴生于花冠筒;气特异。

4.金银花(蕾或带初开的花)——细长鼓槌状、棒状,上粗下细,密被短柔毛;开放者花冠

筒状;气清香(蜜样香气)。

5.西红花(柱头)——线形,二叉或三叉;暗红色,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

裂隙;气特异。

花柱浸入水中,柱头扩大膨胀,开呈喇叭状,具特异香气;

入水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水被染成黄色,花柱不褪色。

6.红花(不带子房的管状花)——花冠筒上部5裂,裂片狭线形;雄蕊聚合成筒状;

柱头顶部微分叉;

水浸,水染成金黄色,花冠不褪色。

7、辛夷(花蕾)——毛笔头状,梗上具类白色至红棕色点状皮孔;表面密被长茸毛;

苞片3基数,数轮排列;雄蕊与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气香。

8.槐花——(槐花)花萼5浅裂;花瓣5,一片较大,先端微凹;雄蕊10,9枚基部联合。

(槐米)花萼下部具数条纵纹,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花瓣。

9.款冬花(未开放的头状花序)——“连三朵”;苞片紫红或淡红色,内有白色棉毛状物;

撕开有白色丝状绵毛;嚼之呈棉絮状。

10.菊花(头状花序)——总苞3-4层,外被柔毛;舌状花数轮;管状花多数,黄色;气清

香。

11.野菊花(头状花序)——舌状花1轮

12.松花粉(花粉)——鲜黄色或淡黄色细粉;入水不沉。

13.蒲黄(花粉)——鲜黄色细粉;手捻有润滑感;入水不沉。

果实种子类

1.分类:果序——桑椹子、路路通

果实——五味子、枳壳

果皮——大腹皮、陈皮

假果——金樱子、广东王不留行

维管束——橘络、丝瓜络

果实加工品——麦芽、谷芽

完整种子——苦杏仁、酸枣仁

种仁——柏子仁、肉豆蔻

种皮——绿豆衣、扁豆衣

假种皮——肉豆蔻衣、龙眼肉

种子加工品——大豆黄卷

2.五味子——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特征:北五味子——果肉厚而柔软,油润光泽,或具“白霜”;种子肾形,棕黄

色,有光泽。

南五味子——肉薄干瘪,无光泽,果肉常紧贴于种子上;种子黄棕,颗

粒状,光泽感差。

3.苦杏仁、桃仁、郁李仁——药用部位:种子

特征:共性——表面皱缩,尖端有棱线形种脐,基部有圆形合点,自合点散出多

数筋脉纹。

异性——苦杏仁扁心形,味苦;桃仁扁长卵形;郁李仁卵形,较圆。

4.枳壳——药用部位:未成熟果实

特征:翻口似盆状;表面密被多数油点及微隆起的皱纹;气香,味苦而后微酸。

5.枳实——药用部位:幼果

特征:外果皮具颗粒状突起或皱纹,有明显的花柱残基或果柄痕;切面边缘有1-2 列油室,瓤囊棕褐色;气清香。

6.吴茱萸——药用部位:近成熟果实

特征:表面绿黑或暗黄绿色,粗糙,具细皱纹及多数小油点;顶端有凹窝及5 条裂缝,或裂成5瓣;基部具宿萼及密生毛茸果柄;香气浓烈,味辛辣

微苦。

7.使君子——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特征:具5条纵棱;横切面多呈五角星形。

8.小茴香——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特征:长圆柱形;分果背面有5条隆起纵棱线;气特异芳香,味微甜。

9.连翘——药用部位:果实

特征:具纵棱线及多数突起斑点,顶尖,两面各具一条明显纵沟。

10.栀子——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特征:表面深红或红黄色,具5-8条纵棱,顶具宿萼;果皮内具2-3假隔膜;

水浸,水染成鲜黄色。

11.瓜蒌——药用部位:果实

特征:表面橙黄色或淡棕色,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果瓤橙黄色,

粘稠,与多数种子黏结成团;有焦糖气。

12.栝篓子——药用部位:种子

特征:表面沿边缘有1圈沟纹;顶端较尖,有种脐;外种皮坚硬,内种皮膜质,灰绿色。

13.槟榔——药用部位:槟榔种子

特征:表面具稍凹下网状浅沟纹,断面具棕白相间大理石样花纹;气微。

14.肉豆蔻——药用部位:肉豆蔻的种仁

特征:表面具网状沟纹;断面具暗棕色与类白色相见纹理;气芳香浓烈。

15.砂仁——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特征:阳春砂——具不明显钝三棱;密生突起软刺状;香气浓烈。

绿壳砂——具钝三棱;突起呈刺片状;香气较淡。

海南砂——具明显钝三棱;突起呈片状分枝,具肋线;香气淡。

16.红豆蔻——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特征:腰鼓状或长圆形;表面橙红色或赤褐色,顶端有黄白色管状宿萼;

种子3-6枚。

17.草豆蔻——药用部位:近成熟种子

特征:类扁圆形或椭圆形,略呈钝三棱;每瓣有种子数十至上百粒。

18.益智——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特征:纺锤或椭圆形,两端稍尖;表面具13-20条纵向断续棱线。

19.王不留行——药用部位:成熟种子

特征:圆球形,表面黑色,有均匀分布的颗粒突起。

20.广东王不留行——药用部位:成熟花托

特征:内表面常具未除净长形小瘦果。

21.木瓜——药用部位:近成熟果实

特征:皱皮木瓜——表面紫红或棕红色,有多数不规则深皱纹,切面边缘内卷;

果肉细腻;荧光检测显蓝色;醋酐—硫酸反应中上层显棕黄

色;

光皮木瓜——表面红棕或棕褐色,光滑无皱纹或稍粗糙,边缘不内卷;

果肉粗糙,显颗粒性;荧光显鲜黄色;醋酐—硫酸反应显

污绿色。

22.山楂——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特征:球形;顶端有浅杯状宿萼;表面皱缩,散有灰白色小点;

横切面具3-5个果核;气清香,味酸、甘。

23.金樱子——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特征:倒卵形,略似花瓶;表面有突起的刺状小点;顶端宿萼残基呈盘状。

24.决明子——药用部位:成熟种子

特征:形似马蹄;背腹面各有一突起棱线,其两侧各有1线形凹纹;

横切面中间具S形弯曲黄色子叶。

25.酸枣仁——药用部位:成熟种子

特征:紫红或紫褐色;一面较平坦,另一面稍突起;平坦面中央具一条隆起

线纹。

26.牛蒡子——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特征:表面散有不规则紫黑色斑点;具较明显纵脊5-8条,中肋明显突出;

两端平截,粗端具1圆盘凹窝;久嚼麻舌。

27.菟丝子——药用部位:成熟种子

特征:表面放大见细密深色小点及微凹线形种脐;水煮种皮破裂露出白色

卷旋状胚,形如吐丝。

28.牵牛子——药用部位:成熟种子

特征:三角状卵形,似橘瓣;黑灰(黑丑)或浅黄白色(白丑);

背面正中具一纵直凹沟;水浸呈龟裂状,具明显粘液。

藻、菌地衣类中药

1.冬虫夏草——药用部位: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

的复合体

特征:头红棕色;全体具20-30环环纹;足八对,头三,中四,尾一;

断面有黑色U形纹;草菇样气味。

2.灵芝——药用部位:子实体

特征:赤芝——菌表红褐色,略光泽;略见环棱及放射纵棱。

紫芝——菌表紫黑色,漆样光泽明显,环棱及放射纵棱明显。

3.茯苓——药用部位:菌核

特征:断面外层淡红棕色;质坚实重,水中可下沉。

4.海藻——药用部位:藻体

特征:大叶海藻——主干及枝具小刺;叶状体基部叶披针形,上部叶线形。

小叶海藻——主干及枝无小刺;叶线形,棒状,偶见顶端膨大成气泡。

5.猪苓——药用部位:菌核

特征:体轻,浮水。

6.苏合香——药用部位:香树脂

特征:半流体,半透明浓稠液体,挑起连绵不断,比水重。

7.乳香——药用部位:油胶树脂

特征:半透明,外表面常被白色粉尘;破碎面蜡样,无光泽或具玻璃样光泽;

嚼之粘牙,唾液呈乳白色。加水研磨成白色或黄白色乳液。

8.没药——药用部位:油胶树脂

特征:红棕色或黄棕色,带棕色油样光泽;常伴有白色斑点或纹理;气香特异。

与水共研,形成黄棕色乳状液。

9.血竭——药用部位:树脂

特征:进口原装血竭——断面光泽或粗糙有杂,黑红色;研粉血红色;

进口加工血竭——断面光泽(亮),红色,研粉砖红色;

国产血竭——断面紫红,显玻璃样光泽。

共性——火烧产生呛鼻的烟气,无油迹,香如苯甲酸,无松香气;

颗粒置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则融化,应无扩散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

红色;

水试:粉末置热水中软化成团,水不染成红色;易溶于乙醇、二硫化碳、

氯仿及碱液中。

10.阿魏——药用部位:油胶树脂

特征:国产阿魏—具强烈而持久的蒜样臭气;水研成白色乳液;颜色为灰白或

淡黄;块状者似白蜡,稍具孔隙,脂膏样者粘稠;质轻。

进口阿魏—具强烈而持久的蒜样臭气;水研成白色乳液;颜色为灰白至

棕黄色,久置红棕色;质重。

11.海金沙——药用部位:成熟孢子

特征:体轻,手捻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缝滑落。

水试时,撒在水中浮于水面,加热逐渐下沉;

火试时,置火中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无灰渣残留。

12.儿茶——药用部位:干燥煎膏

特征:儿茶膏——表面黑色或棕黑色,平滑而稍具光泽;易碎,断面不整齐,具

光泽,有细孔,受潮有黏性;无臭,味涩,苦,略回甜。

方儿茶——呈立方块状,各边均凹缩,棱角多偏斜或破碎;

表面暗棕色至黑褐色,多平坦无光泽;断面浅红棕色;

无臭,味苦、涩。

13.五倍子——药用部位:虫癭

特征:肚倍——长圆形或纺锤形囊状;表面被有灰黄色滑软柔毛,壁较厚;

质硬而脆,易破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

角倍——呈菱形,具不规则的角状分枝;表面被灰白色柔毛,壁较薄。

14.芦荟——药用部位:液汁浓缩干燥物

特征:老芦荟——表面暗红棕色或深褐色,无光泽(肝色芦荟);富吸湿性;

有特殊臭气,味极苦。

新芦荟——表面暗褐色,略显绿色,有光泽(光亮芦荟);断面玻璃样而

有层纹;具不愉快臭气,味极苦。

动物类中药

1.石决明——药用部位:贝壳

特征:壳表具放射状螺肋及生长线,从壳顶向右旋排列成一行整齐的突起,

末端数个开口;壳内面具珍珠样彩色光泽。

2.全蝎——药用部位:干燥体

特征:后腹部呈尾状;有一对螯肢及一对钳肢;后腹部末节具有锐钩状毒刺。3.斑蝥——药用部位:干燥体

特征:南方大斑蝥——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表面具3条黄色或棕黄色

的横纹;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

黄黑小斑蝥——完整的触角末节基部与前节等宽,触角具多个节。

4.僵蚕——药用部位:家蚕幼虫因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

特征: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被有白色粉霜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

头部较圆;腹面有足八对;断面外层白色,中间棕色或棕黑色,有光泽,

内有4个亮圈(丝腺环)。

5.海马——药用部位:干燥体

特征:头略似马头;躯干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体上有瓦楞形的节纹并具短棘(马头、蛇尾、瓦楞身)

6.蟾酥——药用部位:干燥分泌物

特征:棕褐色或红棕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

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

粉末嗅之作嚏。

7.蛤蟆油——药用部位:干燥输卵管

特征:表面黄白色,有的可见红色血丝,具脂肪样光泽;表面手指掐之,显

白色逼裂痕;手摸有滑腻感;热水浸泡体积可膨胀10-15倍。

8.蛤蚧——药用部位:干燥体

特征:头略呈三角形;齿密生于颚的边缘,无大齿;背部灰黑色或银灰色,

有光泽,黄白色或绿色斑点散在;进口者斑点颜色为砖红色;

四足均有五趾,除第一趾外,均具爪,趾底有吸盘。尾长与躯干等长;

尾细长而结实,扁圆形,有6-7条银灰色环带(进口者为砖红色)。

9.金钱白花蛇——药用部位:幼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特征:体背间隔多个白色环纹;每个3至3个半黑鳞片间隔约1至1个半白鳞

片(野生品),形成黑白相间环纹;背中央鳞片呈六角形,并有1条显著

突起的脊棱。

10.蕲蛇——药用部位:五步蛇出去内脏的干燥体

特征:头呈扁三角形,吻端向上突出——翅鼻头;背部黑褐色或红棕色,有

24个灰白色菱方形斑纹——方胜纹;腹部有多数黑色类圆形的斑纹—

—连珠斑;尾部骤细而短,末端有长三角形角质鳞片——佛指甲。

11.熊胆——药用部位:干燥胆

特征:吊胆——上部狭窄,下部膨大成囊状;对光照视上半部半透明状;

胆仁——金黄色的叫金胆或铜胆;黑色或黑绿色的叫铁胆或墨胆;

黄绿色的叫菜花胆。

气清香;以火烧之,起白泡而无明显腥气;

取胆仁少许,投入盛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垂直下沉

而不扩散,溶解于杯底,黄色,无絮状残留物,无异臭;

取熊胆一小粒放入口中,能迅速完全溶化而不黏牙,以舌尝之,

有清凉而持久的钻舌感,味苦而清凉后回甜,苦味很快扩散至咽

喉部,有窜喉感;

取胆囊皮用手撕之,可撕成丝状纤维(习称“纱纸皮”)

12.麝香——药用部位: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特征:毛亮麝香——开口面密被短毛,并从两侧向中心排列,中央具1小囊孔。

内表面皮膜呈棕色——习称“银皮”、“云皮”。

冒槽:用特制槽针从囊孔插入,转动槽针,摄取麝香仁,立即检视,槽内

的麝香仁逐渐膨胀高出槽面。

火试:取麝香仁少许,揉成小团置于酒精灯上或撒于炽热坩埚中灼烧,火

烧初膨胀起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无火焰或火星出现;烧后灰

烬白色,无肉焦臭气,手掐之无颗粒感。

13.鹿茸——药用部位: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14.牛黄——药用部位:牛的胆结石

特征:蛋黄——断面具紧密细腻的同心层纹,易分层剥离;其水溶液可使指甲染

黄——挂甲。

15.羚羊角——药用部位:雄兽角

特征:顶端部分光滑,内有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中药鉴定学总结,推荐文档

中药鉴定学总结 药圈 | 2015-10-16 00:00 这是 2014 年药圈蓝伊芊芊分享中药鉴定总结,前几天她也给大家分享了 11 个中药鉴定学的做题口诀: 中药专业知识一做模拟试题总结的 11 个口诀 大家可以去支持下,2015 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虽然有变动,但中药鉴定变动的内容不多,药用部位总结:1 花蕾:辛夷、丁香、款冬花、金银花、槐米 2花序:菊花、旋覆花 3开放的花:洋金花、红花、槐花 4柱头:西红花 5花粉:蒲黄、松花粉 6、藤茎:大血藤、鸡血藤、木通 7、心材:苏木、降香(树干和根的心材)、沉香(含树脂的木材) 8、茎髓:通草、灯心草 9、块根: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百部、天冬、麦冬、郁金、地黄 10、块茎:延胡索、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芨 11、鳞茎入药:川贝、浙贝、百合 12、根与根茎:细辛、大黄、虎杖、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三七、羌活、藁本、龙胆、丹参、茜草 13、根皮: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 14、干皮根皮枝皮同时入药:厚朴 15、树皮:肉桂、杜仲、黄柏 16、干皮枝皮:秦皮

17、叶:石韦、蓼大青叶、大青叶、枇杷叶、罗布麻叶 18、复叶小叶:番泻叶 19、枝梢和叶:侧柏叶、紫苏叶 19:近成熟果实:木瓜、乌梅、吴茱萸 20:种仁:薏苡仁、肉豆蔻 21:果肉:吴茱萸 22:未成熟果实:枳壳 23:种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 果皮:大腹皮 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橘络 假种皮:肉豆蔻衣 种皮:绿豆衣 胚:莲子心 24、果实:五味子、山楂、金樱子、补骨脂、巴豆、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豆蔻、益智 25:全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钱草、车前草 26:地上部分:淫羊藿、鱼腥草、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 穿心莲、茵陈、青蒿 27:带鳞叶的干燥肉质茎:肉苁蓉 28:草质茎:麻黄 29:带叶茎枝:槲寄生 30:茎:石斛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白皮书的重点)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 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 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3.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 出油样物质。 4.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为异常构造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 5.星点:是指大黄根茎中央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 6.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皮部有4到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 7.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放射状,似菊花心。 8.过桥:味连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9.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10.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 11.芦碗: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 12.艼:人参的不定根。 13.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桔梗) 14.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5.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成凹下圆点状。 16.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包小瓣,未包部分成新月形。 17.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 18.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的表皮细胞数) 19.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20.脉岛: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21.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22.萌发孔:3孔沟(金银花);3个突起萌发孔(红花) 23.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如麻黄。 24.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 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学习资料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

学习—————好资料 精品资料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我国己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 2.西红花的药用部位是 柱头 。 3.茯苓的药用部位是 菌核 。主要活性成分是 茯苓多糖 。 4.黄柏来源于 芸香 科植物,主要活性成分是 小檗碱 。 5.血竭是植物麒麟血竭 果实 中渗出的红色树脂。 6.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有 晒干 , 烘干 , 阴干 。 7.附子道地产区 四川 。商品分为 盐附子 、 黑顺片 、 白附片 。主要成分为 乌头碱 。 8.江西著名道地药材有 枳壳、薄荷、栀子、满山白 。 9.黄芩药材的商品规格主要有 子芩 与 枯芩 。 10.茯苓的药用部位是 。主要活性成分是 。 11.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有 , , 。 12.天然牛黄可分为蛋黄和管蛋,蛋黄的鉴别特征 乌金衣 , 层纹 , 挂甲 , 味清凉 等。 13.蛤蚧的主产地 广西 。 14.血竭的采收加工过程中,将血竭用布包起,入热水中使软化成团,取出放冷,即为 原装血竭 ;加入辅料加工后成为 加工血竭 。 15.枸杞子的主产地 宁夏、甘肃、青海 ,其主要活性成分 甜菜碱 。 16.延胡索的道地产区是 浙江 ,主要活性成分 生物碱类 。 17.甘草的药用部位是 根及根茎 ,其解毒的活性成分 甘草酸 。 18.麻黄的药用部位是 草质茎 ,主要活性成分 左旋麻黄碱 。 19.茯苓的药用部位是 ,其主要活性成分 。 20.中药鉴定学的研究任务是 发掘整理祖国药学、坚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成药的坚定、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21.薄荷来源是 唇形 科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是 挥发油 。 22.大黄来源是 蓼科 科植物,其泻下的主要活性成分是 双蒽酮甙 。 23.红花来源是 菊 科植物。 24.三七的药用部位是 根及根茎 ,其性状鉴别的核心要点是 铜皮铁骨狮子头 二、名词解释 1.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2.镶嵌细胞:伞形科植物果实的内果皮由5-8个狭长的薄壁组织相互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呈镶嵌状,称为“镶嵌细胞” 3.铜皮铁皮狮子头:优质的三七。 4.怀中抱月: 怀中抱月常指鳞茎类药材鳞茎的结合状态。其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5.挂甲:又叫“透甲”。指牛黄用清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使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的现象。 6.云锦花纹 云锦花纹指药材横切面上散列的云朵状花纹,并具色彩。多指根类药材外侧皮部的异型维管束。 7.乌金衣 乌金衣指牛黄药材外部挂有的黑色光亮薄膜 8.走油 是指将加工好的原料放入滚油之中迅速拖过,为继 后的烹调提供前沿基础的加工方法。 9.错入组织:肉豆蔻的外胚乳伸入到内胚乳,形成的称为错入组织。 10.星点 大黄根茎横断面可见的暗红橙色的放射状小点,环列或散在。如星星点缀。 11.芦头:人参顶端根茎 12.通天眼 顶端部分光滑,内有细孔道直通角尖。 13.当门子 气香强烈而特异,成颗粒状者俗称"当门子", 三、单项选择题 1.中药鉴定学研究的对象是( A ) A.中药材及成方、制剂 B.天然药物 C.中成药 D.中药的化学成分 2.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 C ) A.晒干 B.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开水浸泡后晒干 3.那种柴胡有毒,不能药用( C ) A.北柴胡 B.狭叶柴胡 C.大叶柴胡 D.银柴胡 4.甘草中具有解毒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 A.甘草甜素 B.甘草苷 C.异甘草苷 D.甘草内酯 5.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 C ) A.含树脂的茎 B.香树脂 C.含有树脂的心材 D.含有树脂的边材 6.钩藤中具有降血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 D ) A.黄酮类 B.蒽醌类 C.皂苷类 D.生物碱类 7.以干燥的柱头入药的药材是( D ) A.菊花 B.洋金花 C.丁香 D.西红花 8.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 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9.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 、安徽省 B 、江苏省 C 、江西省 D 、湖南省 10.折断时有细密银白丝相连的药材是( D ) A 、桑白皮 B 、地骨皮 C 、肉桂 D 、杜仲 12.番泻叶的泻下成分主要是( D ) A 、大黄素 B 、大黄酸 C 、大黄酚 D 、番泻叶苷ABCD 13.当归主产于( D ) A .四川省 B .青海省 C .甘肃省 D .陕西省 14.牡丹皮中具有镇痛、解痉和抑菌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B ) A 、牡丹酚原苷 B 、牡丹酚 C 、牡丹酚苷 D 、芍药苷 15.药用部位为种子的药材是( B ) A 、小茴香 B 、马钱子 C 、五味子 D 、马兜铃 16.枳壳类药材以(B )产者最佳。 A 、湖南 B 、江西 C 、四川 D 、福建 17.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 、安徽省 B 、江苏省 C 、江西省 D 、湖南省 18.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 C ) A.晒干 B.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开水浸泡后晒干 19.下列有关天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B.具“过桥”这一典型特 征 C.具“鹦哥嘴”这一典型特征 D.质坚硬,不易折断 20.下列有关肉桂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来源为木兰科植物 B.气香浓烈,味甜、辣 C.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D.具分枝状石细胞 25.下列哪项不是猪苓的特征( C ) A 、呈不规则条形、块状或扁块状 B 、表面乌黑或棕黑色,有瘤状突起 C 、体重质坚实,入水下沉 D 、粉末黄白色,菌丝团大多无色 26.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 C ) A 、含树脂的茎 B 、香树脂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总结二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总结二 二、药材性状特征 1.叶柄残基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绵马贯众) 2.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大黄) 3.断面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列成2-4轮同心环(牛膝,川牛膝) 4.断面可见大理石样花纹(槟榔) 5.药材表面常见发亮的结晶牡丹皮厚朴 6.断面有银白色胶丝杜仲 7.形似毛笔头辛夷 蕲蛇中的名词:栖息于丘陵或林木繁茂的山区,阴湿地,常将身体盘着,因此蕲蛇俗称“棋盘蛇”。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翘起,习称“翘鼻头”。背部红棕色,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形成一系列连贯相接的斜方纹,习称“方胜纹”。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的黑斑,习称“连珠斑”。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 全国的道地药材有约 200种 四川 —(黄连、附子、川芎、川贝) 云南 —(三七) 甘肃 —(当归、大黄) 宁夏 —枸杞子) 内蒙古 —黄芪 吉林 —鹿茸、人参 辽宁 —细辛、五味子山西 —党参 河南 —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山东 —北沙参、金银花 江苏— 薄荷 安徽— 牡丹皮 安徽宣城—木瓜 浙江 —玄参、浙贝母 福建 —泽泻 广东 —砂仁 广西— 蛤蚧、肉桂 马钱子—印度、越南、泰国西红花—西班牙、意大利丁香—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番泻叶:印度、埃及、苏丹 四.加工方法 (一)植物药类 (1):晒至半干,堆放“发汗”至内部变黑色,晒干或烘干 (2):沸水中微煮堆置土炕里使之“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时,再蒸软卷成筒状,晒干或炕干 (3):剥下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埋藏于稻草内,使之“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 (4):鲜茯苓堆放在不通风处,用稻草围盖进行“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 后,阴干

中药鉴定学总结

中药鉴定学总结 1、含有石细胞的药材有26种 从前,有个大地主叫吴茱萸。他的大老婆为人厚朴,没人巴结(巴戟天)她。新讨的二房(防己、防风),人称辛姨(辛夷),因生了两个儿子,叫栀子和杞子,就备受宠爱,有四个丫环(叫黄芩、黄连、黄柏、黄芪)照顾她。她每天要吃五味东西:1.豆砂包(豆蔻、砂仁);2.炒肉,当时肉贵(肉桂),就杀了两猪(苍白术);3.鸡血藤上长出的木瓜;4.寄生在杜仲树上的槟榔;5.二参麦冬汤。 这26味中药即:吴茱萸、厚朴、巴戟天、防己、防风、辛夷、栀子、杞子、黄芩、黄连、黄柏、黄芪、五味子、豆蔻、砂仁、肉桂、苍术、白术、鸡血藤、木瓜、槲寄生、杜仲、槟榔、党参、玄参、麦冬。 2、伞形科的13味药 “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藁芎”。 通过这句话可以把教材里伞形科的13味药(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白芷、藁本、川芎)全都记住。 伞形科中药的共同特征是:都有香气,分泌组织是分泌腔,无草酸钙晶体(除川芎含有草酸钙晶体外),都含有挥发油成分。 3、菊科13种药材 “木香2术冬菊红,茵陈青,北公牛紫。” (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款冬花、菊花、红花、茵陈蒿、青蒿、北鹤虱、蒲公英、牛蒡子、紫菀) 药用部位为块茎的药材,即“两天三泻胡半白”。该句可这样拆:两天(天南星、天麻),三(三棱),泻(泽泻),胡(元胡),半(半夏),白(白芨)。我们可以这样联想:“快禁(块茎),两天泻了三回,胡子都白了一半。” 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的药材:“宛西虎仗黄龙胆,山高草长抢仙丹”。即紫菀、茜草、虎杖、大黄、龙胆草、山豆根、藁本、甘草、徐长卿、羌(抢)活、威灵仙、丹参。 含有油室的药:“芎归木丁香油室,吴萸二术泽泻枳”。即川芎、当归、木香、丁香、吴茱萸、苍术、白术、泽泻、枳实。 血竭的性状鉴别可归纲为:“外色黑似铁,研粉红似血。火燃呛鼻腔,香像苯甲酸”。 金樱子的性状鉴别可归纳为:“倒卵似花瓶。顶端有花萼,棕色赤小点。拨开花托后,内有小瘦果。包有黄绒毛,美人把衣脱”。 蕲蛇的性状鉴别为:“龙头虎口翘鼻头,方胜连珠佛指甲”。 何首乌有云锦状花纹,我们可以联想到“乌云”。 商陆有罗盘纹,联想到“商人用罗盘,不然没方向”。 银柴胡有珍珠盘,联想到“银色的珍珠盘”。 十字花科植物含有芥子苷,联想到圣经中的“十诫(芥)”。 樟科植物肉桂,可联想“獐肉”。 肉桂主产广西,广西的简称不就是“桂”吗? 水龙骨科植物石韦,想到“水滴石穿”。 山东(鲁)、河南(豫)主产金银花,不妨想想“路遇(鲁豫)金银,好爽啊!” 广地龙的动物来源是参环毛蚓,联想“广东——深(参)圳”。 含有分泌细胞的红花,想到“分红”。 藿香含有间隙腺毛,会想到“物理学家…霍金(间)?”。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想到“白毛女”,并据此推断赤勺也是毛茛科植物 维管束无限外韧型的是双子叶植物,想到《神雕侠侣》中的“陆无双”。 小檗碱:遇漂白粉产生樱红色。(联想到蜡笔小新的狗小白) 呋喃香豆素:包括补骨脂内酯(呋补谐音“互补”)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 我国己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2. 西红花的药用部位是柱头 : 3. 茯苓的药用部位是'菌核主要活性成分是茯苓 多糖。 4. 黄柏来源于芸香科植物,主要活性成分是小檗碱。 5. 血竭是植物麒麟血竭果实中渗出的红色树月 6. 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晒干,烘干,阴干。 7. 附子道地产区四川—分为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主要—碱。 8. 江西著名道地药材有枳壳、薄荷、栀子、满山白。 9. 黄芩药材的商品规格—子芩丐—枯芩—— 10. 茯苓的药用部位是。主要活性成分是—。 11. 药材的干燥方法通, , 。 12. 天然牛黄可分为蛋黄和管蛋,蛋黄的鉴别特征乌金衣, 层纹,挂甲,味清凉等。 13. 蛤蚧的主产地-广西: 14. 血竭的采收加工过程中,将血竭用布包起,入热水中使软 化成团,取出放冷,即为原装血竭;加入辅料加工后成为加工血竭。 15. 枸杞子的主产地宁夏、甘肃、青海,其主要活性成分甜菜碱。 16. 延胡索的道地产区是浙江,主要活性成分生物碱类。 17. 甘草的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其解毒的活性成分甘草酸。18"麻黄的药用部位是草质茎,主要活性成分左旋麻黄 碱。 19. 茯苓的药用部位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20.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任务是—发掘整理祖国药学、坚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成药的坚定、寻找和扩大新药源。21. 薄荷来源是唇形科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是挥发油。 22. 大黄来源是蓼科科植物,其泻下的主要活性成分是_双 蒽酮貳_。- 23. 红花来源是菊科植物。 24. 三七的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其性状鉴别的核心要 点是 二、名词解释 1. 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2. 镶嵌细胞:伞形科植物果实的内果皮由5-8个狭长的薄壁组织相互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呈镶嵌状,称为“镶嵌细胞” 3. 铜皮铁皮狮子头:优质的三七。 4. 怀中抱月:怀中抱月常指鳞茎类药材鳞茎的结合状态。其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5. 挂甲:又叫“透甲”。指牛黄用清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使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的现象。 6. 云锦花纹云锦花纹指药材横切面上散列的云朵状花纹,并具色彩。多指根类药材外侧皮部的异型维管束。 7. 乌金衣乌金衣指牛黄药材外部挂有的黑色光亮薄膜 8. 走油是指将加工好的原料放入滚油之中迅速拖过,为继后的烹调提供前沿基础的加工方法。 9. 错入组织:肉豆蔻的外胚乳伸入到内胚乳,形成的称为错入组织。 10. 星点大黄根茎横断面可见的暗红橙色的放射状小点,环列或散在。如星星点缀。 11. 芦头:人参顶端根茎 12. 通天眼顶端部分光滑,内有细孔道直通角尖。三、单项选择题 1. 中药鉴定学研究的对象是(A ) A中药材及成方、制剂 B. 天然药物 C.中成药 D. 中药的化学成分 2. 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C ) A晒干 B. 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开水浸泡后晒干 3. 那种柴胡有毒,不能药用(C ) A北柴胡B.狭叶柴胡C.大叶柴胡 D.银柴胡 4. 甘草中具有解毒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 ) A甘草甜素B.甘草苷C.异甘草苷 D.甘草内酯 5. 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C ) A含树脂的茎 B. 香树脂 C.含有树脂的心材 D. 含有树脂的边材 6. 钩藤中具有降血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D ) A黄酮类B.蒽醌类C.皂苷类D.生物碱类 7. 以干燥的柱头入药的药材是(D ) A菊花B.洋金花C. 丁香 D.西红花 8. 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安徽省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9. 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10. 折断时有细密银白丝相连的药材是( D ) A、桑白皮 B、地骨皮 C、肉桂 D、杜仲 12. 番泻叶的泻下成分主要是(D ) A、大黄素 B、大黄酸 C、大黄酚 D、番泻叶苷ABCD 13. 当归主产于(D ) A.四川省 B .青海省 C .甘肃省 D .陕西省 14. 牡丹皮中具有镇痛、解痉和抑菌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B ) A. 牡丹酚原苷 B 、牡丹酚 C、牡丹酚苷 D 、芍药苷 15. 药用部位为种子的药材是(B ) A、小茴香 B、马钱子 C、五味子 D、马兜铃 16. 枳壳类药材以(B )产者最佳。 A、湖南 B、江西 C、四川 D 、福建 17. 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18. 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C ) A.晒干 B.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 开水浸泡后晒干 19. 下列有关天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 A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B.具“过桥”这一典型特征 C.具“鹦哥嘴”这一典型特征 D. 质坚硬,不易折断 20. 下列有关肉桂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 A来源为木兰科植物 B. 气香浓烈,味甜、辣 C. 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D. 具分枝状石细胞 25. 下列哪项不是猪苓的特征(C ) A、呈不规则条形、块状或扁块状 B、表面乌黑或棕黑色,有瘤状突起 C、体重质坚实,入水下沉 D、粉末黄白色,菌丝团大多无色 26. 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C ) A、含树脂的茎 B 、香树脂 C含有树脂的心材 D 、含有树脂的边材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二(答案)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二答案 一、X型题(多项选择题) 1. 《本草纲目》全书(ABCD) A. 共载药1892种 B. 1596年问世 C. 载方11096条 D. 分52卷16部 E. 作者赵学敏 2. 次生代谢产物包括:( ABCE )。 A. 生物碱 B. 萜类 C. 挥发油类 D. 蛋白质 E. 苷类 3. 次生代谢产物包括:(BCDE)。 A. 核酸类 B. 酚类 C. 醌类 D. 苷类 E. 内酯类 4. 中药鉴定工作的依据是( BCE ) A.《中药鉴定学》 B.《中国药典》 C.《部颁药品标准》 D.《本草纲目》 E.《地方药品标准》 5.《中国药典》规定中药的灰分测定有( AC ) A. 总灰分 B. 生理灰分 C. 酸不溶性 D. 灼烧残渣 E. 药材表面附着的尘土 6.中药常用的鉴定方法有( ABCDE ) A. 基源鉴定 B. 性状鉴定 C. 显微鉴定 D. 理化鉴定 E. 生物检定 7.显微鉴定常用的制片方法有( ABCDE ) A. 横切片或纵切片 B. 粉末制片 C. 表面制片 D. 解离组织片 E. 花粉粒与孢子制片 8.用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后,可观察(ACDE ) A. 导管 B. 淀粉粒 C. 石细胞 D. 草酸钙结晶 E. 纤维 9.菊糖主要存在于哪些科的植物中( CE ) A. 毛茛科 B. 百合科 C. 菊科 D. 豆科 E. 桔梗科 10.《中国药典》规定植物药材的来源包括( AB ) A. 原植物科名、植物名、学名 B. 药用部位 C. 采收季节 D. 产地加工 E. 主产地 11.中药质量的限量控制主要包括( ABCDE ) A. 水分含量测定 B. 灰分含量测定 C. 农药残留量测定 D. 重金属测定 E. 杂质测定 12.有害物质检查包括( ABCDE ) A. 有机氯农残量 B. 有机磷农残量 C. 黄曲霉毒素 D. 重金属 E. 砷盐 13.中药质量控制项下“浸出物的测定”中浸出物包括( ACE ) A. 水溶性浸出物 B. 碱溶性浸出物 C. 醚溶性浸出物 D. 酸溶性浸出物 E. 醇溶性浸出物 14.可用碘试液进行鉴别的为( BD ) A. 脂肪油 B. 淀粉粒 C. 树脂 D. 糊粉粒 E. 粘液 15.中药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有( ABCDE ) A.虫贮 B.生霉 C.变色 D.走油 E.有效成分自然分解 16.泛油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的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的油样物 质。这些物质的结构类型包括( ABD ) A. 脂肪油 B. 挥发油 C. 鞣质 D. 糖类 E. 皂苷

(汇总)中药鉴定学复习题(答案).doc

问答题:写出下列问题的正确答案,每题10分。 1.中药鉴定的取样方法和取样原则是什么? 1、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 (1)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 (2)100-1000件,按5%取样 (3)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4)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5)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2、破碎或粉末装药材的取样: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规定: (1)一般药材100~500g(2)粉末状药材25g (3)贵重药材5~10g (4)个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供试品 3、中药鉴定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留样的保 存期至少一年。 2.根类中药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点? 根类中药---性状鉴别 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块根,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主根明显;根横断面有一圈形成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大,中央无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横断面有一圈内皮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小,中央有髓部。 有的断面可见分泌物散布。 根类中药---显微鉴别 1.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最外层大多为周皮。少数根类中药无 周皮而有表皮或为后生表皮、后生皮层;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 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形成层连续成环;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一般无髓。另要注意,有无异常构造,存在部位和排列方式; 2. 单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最外层为表皮细胞,无木栓层,少数根 的表皮细胞形成根被。皮层宽厚,内皮层及凯氏点通常明显。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无形成层。髓部通常明显。 3.简述水合氯醛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 水合氯醛液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为:取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1~2滴,搅匀,用试管夹执载玻片一端,置酒精灯火焰上方约1~2cm 处加热,微沸后,离开火焰,再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小火继续加热,如此反复操作至透化清晰,放冷后滴加稀甘油1~2滴,封片镜检。 4.简述灰分测定在中药鉴定中的意义? 灰分是有机物经高温灼烧以后的残留物称为灰分。在灰分中有包括: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各种中药的总灰分都应该在一定的范围以内,所以测定的灰分数值高于正常范围时,就可能是在加工或运输储存等环节中有其他有机物污染或参杂,药典中规定了中药的总灰分的最高限量(如甘草不得超过7.0%,大黄不得超过10.0%),因此对限制药材中的泥沙和杂质,保证中药的纯度具有重要意义。 5.简述中药来源鉴定的目的和方法? 1.有4大鉴定方法:a来源鉴定b.性状鉴定c.显微鉴定d、理化鉴定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32页文档资料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秋) 单项选择题 0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不包括 A.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B.发掘祖国药学遗产 C.中成药的鉴定D.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E.研究中药质量与疗效的关系 02“本草学”的主要含义是指 A.研究草药的学科 B.古代的药学 C.古代收载草药的书籍 D.古今 研究中药的学科 E.中药学 03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 04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本草原始》 D.《本草经集注》 E.《证类本草》 05最早提出火试和对光照视鉴别药材方法的本草著作是 A.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 C.陈藏器的《本草拾遗》 D.唐慎微的《证类本草》 E.陈嘉谟的《本草蒙筌》 06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本草蒙筌》 07首次出现图文鉴定中药方法的本草是

A.《本草纲目拾遗》 B.《植物名实图考》 C.《图经本草》 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 16“四大南药”是指 A.肉桂、益智、砂仁、槟榔 B.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 C.肉桂、益智、砂仁、蛤蚧 D.莪术、槟榔、砂仁、巴戟天 E.白豆蔻、益智、砂仁、蛤蚧 17“四大怀药”包括 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 B.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 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 D.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 E.怀牛膝、玄参、天花粉、菊花 19下列哪味药材久贮有效成分会自然分解,失去其药效 A.紫萁贯从 B.绵马贯从 C.狗脊贯从 D.荚果蕨贯众 E.峨嵋蕨贯众 20经验证明含水分过少药材易干裂,水分含量过多易霉变,通常认为安全水分含量为 A.12~14% B.4~6% C.8~11% D.2~3% E.6~7% 21下列除哪项外,产地加工时均需经过发汗处理 A.厚朴 B.杜仲 C.玄参 D.白芷 E.续断 22药材产地加工通常使用的“低温干燥”温度是 A.40℃ B.75℃以下 C.60℃以下 D.80℃以下 E.90℃以下 23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正常变化 A.厚朴经“发汗”内表面呈紫棕色 B.天麻蒸透后断面呈角质状 C.山药 熏硫后表面变白

中药鉴定学总复习题

中药鉴定技术总复习题 一、填空: 1.药材取样中,同一批药材包件中,数量在100件以下的取样( 5 )件,100至1000件,按( 5% )取样,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 1% )取样。 2.药材取样中,同一包件中,一般药材应取(100-500 )克。3.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光学)和(机械)系统两部分。4.药材本身细胞壁和内含物经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的(无机盐),称为生理灰分。 5.某中药材粉末黄绿色,味微苦,在显微镜下可见在单细胞的非腺毛,晶鞘纤维和草酸钙,粉末加入5%氢氧化钠呈红色,该药材是(番泻叶)。 6.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一滴,浓盐酸一滴镜检:木质华细胞壁可被染成(红色--- )。 7.黄连粉末置于载玻片,加95%乙醇1-2滴,再加30%硝酸一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结果(黄色针簇状结晶)。 8.大黄粉末的升华物镜检(黄色棱针状、羽毛状结晶)。 9.中药鉴定的基本任务是(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10.中药显微鉴定中常用的透化剂是(水合氯醛)。 11、常用紫外光灯的波长为(365nm ),短波(254—265nm )。 12、水分测定中烘干法适用于测定(不含挥发性成分药材)。 13、大黄的稀乙醇提取液、滴于滤纸上,挥散乙醇,紫外光灯下检视显(棕色至棕红色)荧光,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14.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态)

和内含物的特征来鉴定中药的方法。 15.某中药材粉末黄绿色,味微苦,在显微镜下可见在单细胞的非腺毛,晶纤维和草酸钙簇晶,粉末加入5%氢氧化钠呈红色,该药材是(番泻叶)。 16.五味子种皮石细胞有二种,一种大小均匀,直径在28-50um,呈多角形、或类圆形,壁厚,胞腔小,这种石细胞称为(种皮外层石细胞)。 17.某中药材粉末棕色或绿色,味微苦涩,在显微镜下可见有嵌晶纤维,棕色块和角质层突起,并有特异内陷的气孔,该药材是(麻黄) 18、显微测量所用仪器的名称(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 其中(目镜测微尺)的值是通过(物镜测微尺)标化所得到。 19、实验常用透化剂是(水合氯醛),具有(清除有碍观察的细 胞内含物,并能使皱缩细胞壁重新彭胀)的作用。 20.实验中常用的封藏剂是(稀甘油),常用的透化剂是(水合氯醛)。 21.人参树脂道散布的部位是韧皮部 22.党参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菊糖及淀粉粒 23.白术的薄壁细胞含菊糖及草酸钙针晶 24.肉桂最内一层木栓细胞的外壁特厚并木化。 25.厚朴的栓内层为石细胞层 26.牡丹皮的粉末微量升华镜检可见 :长柱形、针状、羽状结晶(丹皮酚)。 27.麻黄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 28.麻黄两棱线间有下陷气孔 29.麻黄的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状物 30.粉末制片时要求将药材磨或锉成细粉,全部通过0.17-0.25㎜孔径

中药鉴定学总结00356

中药鉴定学总结 药圈|2015-10-16 00:00 这是2014年药圈蓝伊芊芊分享中药鉴定总结,前几天她也给大家分享了11个中药鉴定学的做题口诀: 中药专业知识一做模拟试题总结的11个口诀 大家可以去支持下,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虽然有变动,但中药鉴定变动的内容不多,药用部位总结:1花蕾:辛夷、丁香、款冬花、金银花、槐米 2花序:菊花、旋覆花 3开放的花:洋金花、红花、槐花 4柱头:西红花 5花粉:蒲黄、松花粉 6、藤茎:大血藤、鸡血藤、木通 7、心材:苏木、降香(树干和根的心材)、沉香(含树脂的木材) 8、茎髓:通草、灯心草 9、块根: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百部、天冬、麦冬、郁金、地黄 10、块茎:延胡索、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芨 11、鳞茎入药:川贝、浙贝、百合 12、根与根茎:细辛、大黄、虎杖、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三七、羌活、藁本、龙胆、丹参、茜草 13、根皮: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 14、干皮根皮枝皮同时入药:厚朴 15、树皮:肉桂、杜仲、黄柏 16、干皮枝皮:秦皮

17、叶:石韦、蓼大青叶、大青叶、枇杷叶、罗布麻叶 18、复叶小叶:番泻叶 19、枝梢和叶:侧柏叶、紫苏叶 19:近成熟果实:木瓜、乌梅、吴茱萸 20:种仁:薏苡仁、肉豆蔻 21:果肉:吴茱萸 22:未成熟果实:枳壳 23:种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果皮:大腹皮 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橘络 假种皮:肉豆蔻衣 种皮:绿豆衣 胚:莲子心 24、果实:五味子、山楂、金樱子、补骨脂、巴豆、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豆蔻、益智 25:全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钱草、车前草 26:地上部分:淫羊藿、鱼腥草、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 穿心莲、茵陈、青蒿 27:带鳞叶的干燥肉质茎:肉苁蓉 28:草质茎:麻黄 29:带叶茎枝:槲寄生 30:茎:石斛

中药鉴定学总复习题da

中药鉴定技术总复习题 一、填空: 1.药材取样中,同一批药材包件中,数量在100件以下得取样( 5 )件,100至1000件,按( 5% )取样,超过1000件得,超过部分按( 1% )取样。 2.药材取样中,同一包件中,一般药材应取(100-500 )克。 3.显微镜得构造可分为( 光学 )与(机械 )系统两部分。 4.药材本身细胞壁与内含物经灰化后遗留得不挥发性得(无机盐 ),称为生理灰分。 5.某中药材粉末黄绿色,味微苦,在显微镜下可见在单细胞得非腺毛,晶鞘纤维与草酸钙,粉末加入5%氢氧化钠呈红色,该药材就是(番泻 叶 )。 6.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一滴,浓盐酸一滴镜检:木质华细胞壁可被染成(红色--- )。 7.黄连粉末置于载玻片,加95%乙醇1-2滴,再加30%硝酸一滴,加盖玻 片,放置片刻镜检结果(黄色针簇状结晶 )。 8.大黄粉末得升华物镜检( 黄色棱针状、羽毛状结晶 )。 9.中药鉴定得基本任务就是(鉴定中药得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 量 )。 10.中药显微鉴定中常用得透化剂就是(水合氯醛 )。 11、常用紫外光灯得波长为(365nm ),短波(254—265nm )。 12、水分测定中烘干法适用于测定(不含挥发性成分药材 )。 13、大黄得稀乙醇提取液、滴于滤纸上,挥散乙醇,紫外光灯下检视显(棕色至棕红色 )荧光,不得显(持久得亮蓝紫色 )荧光。 14.显微鉴定就是利用(显微镜 )观察药材得(组织构造、细胞形态 ) 与内含物得特征来鉴定中药得方法。

15.某中药材粉末黄绿色,味微苦,在显微镜下可见在单细胞得非腺毛, 晶纤维与草酸钙簇晶,粉末加入5%氢氧化钠呈红色,该药材就是(番泻叶 )。 16.五味子种皮石细胞有二种,一种大小均匀,直径在28-50um,呈多角 形、或类圆形,壁厚,胞腔小,这种石细胞称为(种皮外层石细胞 )。 17.某中药材粉末棕色或绿色,味微苦涩,在显微镜下可见有嵌晶纤维, 棕色块与角质层突起,并有特异内陷得气孔,该药材就是( 麻黄 ) 18、显微测量所用仪器得名称(目镜测微尺 )与(物镜测微尺 ), 其中(目镜测微尺 )得值就是通过(物镜测微尺 )标化所得到。 19、实验常用透化剂就是(水合氯醛 ),具有( 清除有碍观察得细胞 内含物,并能使皱缩细胞壁重新彭胀 )得作用。 20.实验中常用得封藏剂就是(稀甘油 ),常用得透化剂就是(水合 氯醛 )。 21、人参树脂道散布得部位就是韧皮部 22、党参得薄壁细胞中含有菊糖及淀粉粒 23、白术得薄壁细胞含菊糖及草酸钙针晶 24、肉桂最内一层木栓细胞得外壁特厚并木化。 25、厚朴得栓内层为石细胞层 26、牡丹皮得粉末微量升华镜检可见 :长柱形、针状、羽状结晶(丹皮酚)。 27、麻黄表皮细胞外被厚得角质层 28、麻黄两棱线间有下陷气孔 29、麻黄得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状物 30.粉末制片时要求将药材磨或锉成细粉,全部通过0、17-0、25㎜孔径得药典筛 (四、五号筛---80目、65目),过粗与过细都不行。

(医疗药品)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前言 中药鉴定学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中药材及其饮片的真伪鉴定、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本课相关知识介绍如下: 一、考试大纲要求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和执业工作的需要,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委员会对本门课程的考试内容总体介绍如下:1.总论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中药产地、采收、加工的概况及其对中药质量的影响;鉴定依据、一般程序及方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与中药鉴定有关的规定。 2.各论 各类中药材的概述和常用名词术语及200余种中药材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定;13组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定。 二、课程大纲及《中药鉴定学》教材的特点 1.题型 今年的考试有最佳选择题,即单选题、配伍选择题和多选题三种题型。 2.内容 现版的《中药鉴定学》的内容特点:①首先是总论中增加了道地药材的介绍;增加了中药检验的分类;②根据2005版《中国药典》对各论中的具体中药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原全草类药材细辛新归属到根及根茎类中;取消了中药材天仙子;增加了木通、山茱萸及13组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定。 对于大部分中药材饮片的性状鉴定,考生不必紧张。饮片的特征与原药材类似,即饮片的表面(上下切面)特征与原药材断面特征一样,周边特征即原药材的表面特征,气味与原药材一致或略有改变,即增加炮制辅料的味道,如姜、醋味等。 3.比分

今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包括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化学)考分比例,仍然为中药鉴定学占60分、中药化学占40分。 三、学习建议 《中药鉴定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内容庞杂、规律性差、大量内容需死记硬背的特点,所以建议考生要合理安排时间。时间允许的前提下要系统浏览教材(即《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中药鉴定学》),因历年来的考题中曾出现过较细、偏的内容,但占分很少。在此基础上可做相应章节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做练习题时,对完答案后一定要对着书理解本题的内容,同时在书上划出对应的考点。 但是,现在已临近考试,相信多数考生已没有太多时间仔细学习教材了!在这种情况下,各位需要把心静下来: 首先,梳理各章的主要考点、易错点,如“果实与种子类”药材中,药用部位易搞错; 同时,明白全书的横向联系点,如来源于豆科的中药材有……(黄芪、苦参、甘草、苏木、鸡血藤、降香、番泻叶、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儿茶等),主产于四川的中药材有……,含有晶鞘显微的中药材有……,主成分为生物碱的中药材有……; 最后,一定要选择一本内容较全面系统、紧扣今年考刚与教材的习题集,从头至尾练习1~2次,对做错的地方要重点注意,明白犯错原因;对于那些猜对的题,也要分析清楚考点所在。还要选做1~2套模拟练习题,熟悉每套题的配题思路,训练时间的把握与考感。 最后,希望我们的努力能给您的备考带来极大的帮助、能为您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预祝大家复习顺利,成功通过考试! 练习题 一、最佳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用显微鉴别法鉴别黏液选用的试剂是

中药鉴定学复习资料

云锦花纹何首乌皮部的异常维管束,横切面形如云朵状的花纹。 罗盘纹商陆的异常VB,横切面呈数个同心环状的纹理,形如罗盘。 车轮纹防己与广防己的横切面,木部有放射状的纹理,形如车轮。 菊花心甘草、桔梗等断面具有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 珍珠盘银柴胡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苞,形如盘中小珍珠。 砂眼:银柴胡表面具孔穴状小凹坑,有的内有细砂,习称“砂眼”。 过桥:黄连有的节间长而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鹦哥嘴:天麻顶端红棕色至深棕色的干枯芽苞,亦称“红小辫”。 环髓纤维:麻黄药材(茎)的横切面髓部的薄壁细胞中含有的纤维。 白颈地龙体前端14、15、16三节处淡色的呈现戒指状的生殖环带。 挂甲(透甲)牛黄用清水调和涂于指甲,染指甲成黄色经久不退。 当门子:香囊中呈现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的麝香仁。 条痕:矿物在白色的毛瓷板上划过后所留下的痕迹。 断口矿物受机械打击后,常发生不规则的碎裂,此破裂面称断口。 解理:晶体沿一定方向的平面裂开称解理,此裂开面称解理面。 北柴胡:①长圆锥形,下部常分枝,膨大的根头顶端残留茎基或短纤维状的叶基;②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③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④气微香,味微苦。 【显微鉴别】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其下为7~8层栓内层细胞;②皮层、韧皮部散有油管;③形成层环; ④木质部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排列成2~多个断续环状。 南柴胡:①根较细,多不分枝,根头顶端有细毛状枯叶纤维;②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③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④具败油气。 【显微鉴别】南柴胡与北柴胡主要区别:①皮层油管较多而大。②木纤维少而散列,叶基纤维多且粗。 半夏:①稍扁斜的类球形;②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③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④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水半夏:①块茎呈椭圆形或圆锥形;②表面类白或淡黄色,不光滑,上端类圆形,有凸起的芽痕,下端略尖;③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④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牛膝:①细长圆柱形;②表面灰黄色;③质硬脆,易折断,断面角质样,中心木质部较大,外周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④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川牛膝:①圆柱形(较大),微扭曲;②表面棕黄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及侧根痕,可见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顶端有时残留根茎和茎基;③质坚韧,不易折断,切断面维管束点状,排列成4—11轮同心环。(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方晶) 关木通:①呈长圆柱形,节微膨大,每一节上有一明显枝痕;②表面灰黄色或浅棕黄色,有浅纵沟及斑状浅棕色残余栓皮;③质坚体轻,不易折断,断面黄色或淡黄色,皮部窄,木部宽广,整齐环列的小孔与类白色射线相间排列成蛛网状。髓部不明显;④气微,味苦。摩擦残余粗皮,有樟脑样香气。⑤形成层明显; ⑥薄壁细胞中含有细小的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川木通:①呈长圆柱…… 如何用性状鉴别叶类药材? 常浸泡在水中使之湿润并展开后观察其特征。 结构:单叶或复叶;叶柄的有无及形状,有无叶翼、叶轴、叶鞘、托叶及茎枝;托叶的有无及形状 叶形:叶片的分裂(浅裂、深裂、或全裂)、大小、长宽比及宽位;叶片的形状及质地;叶端、叶缘及叶基的情况 表面:色泽,有无毛茸(番泻叶)、腺点(补骨脂)、腺鳞(唇形科常有)等;叶脉的类型、凹凸和分布情况; 完整或破碎【桑叶】;平坦【番泻叶】或皱缩【大青叶】;颜色【紫苏下表面紫色】和斑点【桉叶有红色木

如何学好《中药鉴定学》

如何学好《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专业课。在中药专业的学习中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中药鉴定学是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研究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学科。在原有的专业基础课上进一步学习本门课程,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它包含的知识面比较广,因此考生常反映此课不好学。下面谈谈如何学习及考试的要求,供大家参考。药物是入中并治疗与保健人体健康的商品。它的真伪优劣是关系到人民防病、治病的疗效。如果真伪不辨,以假乱真,不但不能治病可能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因此作为中药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知识,为广大患者服好务。当前世界范围兴起回归自然的潮流,中药的应用受到更广泛的欢迎。我国即将进入“WTO”,和世界各国的交往更加广泛,假如假冒伪劣中药进入国际市场,不但害了病患者也有损于我国的声誉。所以本课虽然难于掌握也要下决心学好。 如何学好中药鉴定学? 第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中药鉴定学是应用学科,必须掌握鉴定中药材的理论与技能。学习本课只背出是记不住的,必须要实践,才能记住理论,才能学会鉴定药材的本领。药材的性状一定要对照药材标本来学,不然学不好。只说考试这一方面吧,如X型题,列出药材的多项特征,有的对,有的错。如认不准一定答错题。显微鉴定也要看显微镜,并对照教材上的图来记,否则死背,也记不住。理化鉴别也要在有条件下做一下。有的考生反映中药鉴定难学,实际上是难记。理论联系实际去学,其实并不难学。 第二,掌握规律:每一类药材都有一定的鉴定规律,因为每一类药材(植物药材)都是一个器官,植物的每一个器官都有统一的规律。如根类根类的特点,花类有花类的特点等等。在每一个章节的最前面概述,就谈到本节的药材鉴别特点与规律,同时还可以参考复习思考题,来帮助你学习。 第三,分清主次:本教材共收入药材三百多种,重点药材放在各章节最前面,并附有图。非重点药材,放在重点药材后面,只收文字,未收图(因教材篇幅所限)。重点药材是最常用的药材,或者是易混乱的药材,在鉴定上常出问题的药材,如常见伪品、混淆品、地区用药等等。在复习时可先学好重点药材,有时间和精力再学非重点药材。如果学不好重点药材,这门课的考试则难于过关。下面再简单介绍一下,每味药材的各个项目如何掌握重点。 一、历史:鉴定药材等一定要参考历史,中药收载于古代本草中,经过历代不断继承、修改、增加药味与内容。古代本草是我国的伟大宝库,学习中药必须了解本草历史变迁,所以要了解一种药材首先收载于那一种七草,这必须要背下来。并了解从首载本草到至今的药材其来源品种是否一致,要掌握规律,将首载本草加以归类。如常用中药或本教材重点药材最多的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把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药材归纳一下。其余的少数药材再依次分类列出,如《唐本草》、《开宝本草》、《本草纲目》等等。有的药材未收历史项目,即是说它未被列于古代本草中。 二、来源:来源是决定药材品种的。药材的来源,包括工;科名、植物学名(拉丁名)、药用部分三项,本课不要求记拉丁学名,只记中文植物学名。 三、植物形态:对照科名,每一科有植共同特征,也有不同特征,如是草本、木本、藤本。花的特征,果实的特征(果实的种类)。这是重点。 四、产地:产地有的是地道药材、有的是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所以一定要记住产区。 五、产地加工:要记住采收期。加工方法,一般是去泥土(根、根茎类),再晒干,要特别记住特殊的加工方法,为蒸、煮、烘干、去皮,等。 六、性状鉴别:对照实物记忆,如大小、形状、表面、断面、质地、外表特征、气、味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