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

讲座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

蒋月梅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些都充分说明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孩子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呢?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低年级儿童自觉性、自控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自我意识不够强烈,容易受外界事物和环境的影响。而儿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学生都具有感染力。作为他们的启蒙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契机,言传身教,时刻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伴随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中,教师的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严谨规范,学生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如马东红老师在教学脱式计算书写格式时,在板书示范的过程中,认认真真的书写,力求规范标准。学生们聚精会神的看着,眼神中流露出羡慕的神情。练习时也一笔一划的写起来,像老师一样用小尺子划横线,有的还特别认真的和黑板上的数字比对,用橡皮擦来擦去进行修改,力求完美。虽然这只是一次平常的示范,但学生已经有

了认真书写的意识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我常想为什么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越来越不喜欢用尺子呢?为什么这种现象如此普遍呢?我个人认为是老师的示范作用没有跟上。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做好示范作用,力求板书规范,书写认真,在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的同时,也传给学生一种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养成学生积极动脑的习惯

面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动脑的习惯。要教会学生做到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1.会听:小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并不容易。要告诉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懂别人发言。为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如老师报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讲应用题,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等。这样练习,促进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边听边想边记,利于培养学生有意记忆能力。

2.会看:小学生看事物一般比较模糊,怎样让他们会看呢?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东西,尽可能不讲或少讲。看数学书上的图,跟看小人书上的图不一样,看小人书上的图,主要是看故事,看数学书上的图,是看数量之间的关系。

3.会想:会想就是思考。课堂上要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老师的提问,要有层次性,便于人人都可以思考回答。坚持这样做,既可以提高提问的教学效率,可使全班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动脑思考,提问时还

可让不会答的优先答,会答的针对前者的疑问答。这样,帮助学困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后教师还要注意及时评价。

4.会说:“说”可以发现小学生的思维的正确性。课堂上要给时间让学生尽量学会说,实际是促进学生想。

数学课上训练说,第一,训练学生大声发言。课堂上教师发现说得好的,要给与表扬。还可结合基本训练,检查复习等教学环节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大声回答问题,还可以采用每个人通过“发言声音合格”的达标验收活动促进学生“说”。第二,让学生习惯于“说想法”。所谓说想法就是说思路,说过程。如个人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等。长此训练,低年级学生就学会了“说想法”。第三,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图意、题意,要求学生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如在教学认识乘法时,强调读一个字“乘”,接着学生跟着读,效果不错。但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有不少学生读作“乘以”。因为有不少孩子之前已经接触过乘法,爸爸妈妈教过他们,但新课标不在强调“乘数”与“被乘数”,读法发生了改变,所以要指出应该读“乘”。这样利于学生掌握数学术语,教师也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考查学生理解的程度,以便在学生叙述中纠正他用语的错误,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

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生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尤其是数学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

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等等,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

四、养成审题和作业规范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是审题错误。没有习惯和审题技能,就很难解决数学实际问题,要提高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每教一例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审题。如在学生的作业中,经常出现加减误算、乘除混淆的错误,把加号看成减号,乘法当作除法,针对这一现象,可以出一组4+4+3,4×4+3,5+6,5×6这样非常相似的题目,通过观察让学生说说哪里不同,再通过算一算体会结果的不同,感受审题的重要性。在平时教学中,通过对一些计算题目的集体订正(一人站起来发言,其他同学听的形式),也可以达到审题能力的训练。有的学生听的仔细会立即发现发言人的对错。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

作业伴随着学生的成长,严谨细心的态度对知识的掌握、作业的高质量完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适当布置课外家庭作业题时,要认

真设计,数量要少,质量要好,解题的要求要高。由于题量少,学生不感到负担,就乐于开动脑筋认真完成,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是基础性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真学习数学的习惯,主要靠课内教学的指导和训练。让我们帮助孩子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不断积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效评价促进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案

有效评价促进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有效评价促进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案 建设小学 一、概述 低年级教学,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要关注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去评价孩子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在观察、倾听与表达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措施。 1、个体即时评价:老师恰当使用口头、肢体、实物等方式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 即时的评价。 2、小组星级激励:适时、恰当的运用小组评价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 识。 3、表格星级诊断:用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诊断评价 教师要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依据学习要求,习惯养成过程,确定课堂的观察点,通过各种形式及时记录学生的表现,给予每个孩子个性化的反馈与评价,促进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每一个孩子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素养。其操作路径一般为: 确定评价内容——确定课堂观察点——进行课堂观察评价——及时记录分析——评价反馈 二、具体实施 (一)评价内容:

低年级学生不会有序观察、有效倾听与表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弱,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习惯与能力上存在的问题,经过梳理,我们确立了低年级各学科学习表现评价内容为:观察、倾听与表达。(其实高年级也是需要的) (二)课堂观察点与评价标准: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室要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要关注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明确课堂观察量表。

(三)进行日常观察与评价 1、确定分阶段评价内容和课堂观察点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分阶段确定评价内容 如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课堂评价内容 态度的形成、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每一评价内容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要求,课堂观察点也应随之有所不同。 如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倾听”培养分三个阶段,各阶段目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低年级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低年级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低年级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成才先成人:低年级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江苏昆山●何琼摘要:小学低年级是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从点滴抓起。 关键词:低年级;卫生;习惯;养成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生活习惯抓起,才能使学生成人又成才。 一、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懂得个人卫生1. 结合直观图片和视频资料学习卫生知识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直观意识较强,如果向他们宣传健康知识,他们很难接受。但是,如果结合动画宣传片或视频资料,孩子们就很容易接受,学习卫生知识的积极性很高,会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如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健康教育活动中,我结合视频短片,让学生先通过收看短片,然后说说平时自己是怎么做的?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懂得了有些事情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必须自己完成,不用别人帮忙……这样,学生学习活跃,充分表现,自信满满,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 利用儿歌,掌握卫生知识 儿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易学易懂。因此,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可结合儿歌掌握卫生知识和技能。如《洗手歌》

(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呀搓,清清水里洗呀洗。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让学生边读儿歌边做动作,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洗手的方法。又如在《保护牙齿》中,针对小学生刷牙的方法大多不正确,容易损坏牙齿的情况,可用儿歌来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教师问一句,学生边答边做刷牙动作。师:唰唰唰,上边的牙齿怎么刷?生:唰唰唰,上边的牙齿向下刷。师:唰唰唰,下边的牙齿怎么刷?生:唰唰唰,下边的牙齿向上刷。 师:唰唰唰,牙齿的咬合面怎么刷?生:唰唰唰,牙齿的咬合面要来回刷。儿歌使儿童不仅学会了刷牙的正确方法,还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再如《保护眼睛》,可运用儿歌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保护眼睛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 保护眼睛很重要,小朋友们要记牢。看书写字坐端正,字要匀称又整齐。走路坐车和躺着,千万不要把书瞧。眼保健操天天做,身体健康学习好。 3.利用游戏,渗透卫生知识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向学生渗透卫生知识,学生更易接受更易理解。如“拍手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个人卫生数第一;(素质教育论文.fwsir.)你拍二,我拍二,不抠鼻子不挖耳;你拍三,我拍三,养成卫生好习惯;你拍四,我拍四,饭前便后把手洗……),学生在三三俩俩的互动游戏中学习了健康知识,懂得了应该怎样做才是健康卫生好习惯,二、找准时机,纠正不良卫生行为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论文摘要】 本文结合近二年来我校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及科学探究活动中的经验,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了解学生,协助学生,给学生选择适合的探究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其评价,提出了让学生走上一条正确科学探究性活动之路。【关键词】 选择探究主题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能力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是将自然科学作为一个整体为中小学生设计的国家课程。为更好地了解小学科学课,走进小学科学教学课,区分好自然教学与小学科学教学,借此机会跟各位同行谈谈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点看法,以此来给大家一点参考的信息,以便日后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能注意到有关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问题。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摹仿的抄袭”。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我们必须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基础教育,要从培养科学探究品质、科学探究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科学探究动机等基本素质开始的教育,也是培养未来发明者、科学家的启蒙教育。世界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科学探究和发明,我们不应该把人才视着为现代化技术的附属品,而应该看成为主宰。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学校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当前最主要的是冲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专轨,培养学生创新的良好素质。以下从我们现有的科学教材来谈一点看法: 一、鼓励学生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我们学完了教材的一些课之后,要做好学生新的科学探究工作,每一学期要给每一个学生至少一个探究主题,这个主题要适合及选择的范围。对小学生而言,题目若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必会提高其参与的兴趣,如洗头水的试验及调查、食物的脂肪含量、冷藏食物知多少、电蕊寿命、面粉的拉力、头发的盛重力、不同洗衣粉的清洁能力、厕纸的吸水能力。其实以上例子包括不少有趣的题目,大部分的内容既和日常生活有关,亦可进行科学探究,而过程和所需器材也不复杂。例如:电蕊寿命——学生可利用电动玩具来测试不同牌子电蕊的寿命;头发的盛重力——学生可向家人或朋友搜集数根头发,然后绑上砝码或适当又已知重量的对象如硬币,测试过程中,增加重量直至头发被扯断为止,若可行的话,可尝试找出年龄或性别与头发盛重力之间的关系。近两年来我校在申报“绿色学校”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我们从“绿色学校”中的有关环保问题出发,提出大量有关适合这方面的探究主题。例如:校园植物的调查、学校绿化率、学校周边环境、废旧电池的回收……,这一些都是很好的活动主题,而且也很适合小学生的思维。 二、引导学生去探索,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寻找答案。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做、用自己的嘴巴去说……十分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周围事物,鼓励孩子提出问题,。问题提出来后,教师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设计好实验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和相互讨论。在教师引导和建议下,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搜索证据、观察、提问、设想和验证。孩子们要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想法、活动情况,与正确答案相比较。 通过几年的小学科学教学,我们在教学中都能感受到儿童喜欢提问题的天性:“天为什么是蓝色的?”、“恐龙是怎么灭绝的?”……,除此,还能感受到儿童回答问题的逻辑:“打雷是因为云彩没长眼睛!”、“太阳把地上的水吸走了!”……。这些可贵的“天性”应变为更为成熟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这不仅是科学家需要的,也是21世纪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假设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所做的可能性回答。例如,对“物体遇冷会收缩吗”这个问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生活经验提出各种假设:“物体遇冷会收缩—人冷了就会缩起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蔡艳茹 古代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局性,习惯之为常。”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正如培根所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功课、发展才智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其自身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开始显露和张扬,此时,正需要我们对他们的习惯进行校正和培养,养成一种有效的学习习惯。 而目前低年级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许多学生坐姿不正,导致视力下降。有些学生书写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长此以往,便产生了错误的积累,严重地影响了后继学习。结合这些不良习惯,对照学习习惯基本要求,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下方面去落实: 一、在常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 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以往,有的老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是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

点在那里,带者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课堂学习效率。教学时间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即使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2、课前准备习惯 课前准备是良好课堂秩序的一种保障,学生每次上完课后及时收拾好上节课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节课用品如课本、工具书、练习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并要按一定顺序摆放。这样既避免了课堂上杂乱无章的现象,又节省了课堂时间。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1、培养良好的坐姿习惯 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柔韧性非常好,但同时也非常容易受到“冲击”。小学生在读写时如果坐姿不正确,久而久之,将养成不良的坐姿习惯,很有可能造成骨骼的变形,不利于身体保持平衡,出现驼背或肌肉疲劳等症状。为了改变这种不良习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要用一句话来提示学生,“坐如钟”一句简短的语言,能提醒学生及时改变不良的坐姿。我还经常告诉学生坐姿与自己的视力也密切相关。不正确的坐姿会造成眼睛的疲劳、使眼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长期以往,势必导致视力的下降。不良坐姿也会影响自己将来身体美,不良坐姿还会影响将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相信正确地引导培养,学生均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低年级学生习惯培养

低年级学生习惯培养“三步曲” 宜宾市忠孝街小学 申化成 前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即:使学生“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这一切都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作基础。研究表明:小学教育培养习惯尤为重要,低年级学生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是学生成长的第一重要转折时期,学生入学后,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这给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启蒙上我演绎的是“三种习惯、三个结合、三步训练”这“三步曲”。 “三种习惯”:日常生活习惯、常规学习习惯、学科学习习 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1、常规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的常规学习习惯从时间上来分可分为:学习准备习惯、课堂学习习惯、学习延续习惯。内容包括:课前准备习惯、上课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学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根据根据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课堂教学有序性开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作如下训练。 ①抓学习行为规范化训练。如上课下课的信号和要求、课前学具的准备和摆放、上课发言的规矩和姿势以及“站、坐、行、读、写等”姿势和要求。这些行为的训练一定要细化、要规范化。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我作了如下具体的要求:“课前准备”要做到迅速、准确、整齐。即要求学生听到上课信号后立刻进教室,拿出本堂课的学习用具,按照书放在身体正前方、文具盒放在课桌前右侧、本子放在课桌前左侧的统一要求准备好。“上课规矩”时要做好倾听、提问、交流等。倾听时若是同排或小组内同学发言,要求眼睛看着发言的同学,专注地听别人说,若是其它同学发言则要身体坐端,两耳专注地听别人说,听了之后要能明白别人说的意思,最好能达到用自己的话复述的程度。提问要做到发言要先举手,举手的姿势要举左手(右手要用笔),略高于头,不要碰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黔西县铁石小学:王霞 空间主要研究客观世界中的物体的几何属性与变换,而空间观念则是人们在空间知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大脑表象,它包括对物体的方向、距离、大小和形状的知觉等,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的基本要素,它对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与探究,我认为注重以下几点,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空间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基本图形的识别和再现,这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关键。 1、在识图中建立空间观念 学生只有掌握了图形的基本特征,才能正确分辨各种图形的本质区别,在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中,进行变式训练是深化学生表象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只有通过训练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区分图形的各种因素,确定哪些是主要的,本质的,哪些是次要的,非本质的,从而使他们形成的表象更加清晰。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当学生初步建立了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了解等腰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后,我及时变换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供学生观察判断,有效巩固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理解与掌握。 另外,在培养学生识图能力中,还可以改变其本质属性,使学生正确地区别图形,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如果把其中本质属性进行不同的变式,就会出现不同的几何图形。如果使其中一组对边不平行,就变成了“梯形”;如果使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的成直角就变成了长方形;如果使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变成直角,同时四条边相等,就变成了“正方形”。这样,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各图之间相互联系,就可使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助于学生对空间观念的丰富和逻辑综合。 2、在画图中形成空间表象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主要先依赖于观察、实验和必要的动手操作,再通过心理活动的内化去获得表象,然后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形成空间观念。因此,教学学生学习几

小学低年级学习习惯早养成

小学低年级学习习惯早养成 东营市实验中学晨阳分校李纳纳 什么是习惯呢有这么一个故事: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样荒谬的场景: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由此可见,习惯呀,就是指在长期时间里逐步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使我们的行动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反之,如果不注意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贻害终身。 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年级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作为一年级的老师不可忽视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今后学习或生活的重要影响。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就形成于其中了。接手这个一年级已经一个多月了,在这一个多月里,对习惯养成的理解也越来越越多了,学校把习惯养成作为我校的办学宗旨真是非常有道理,是真正为学生的一生着想。 自工作以来,我一直在低年级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对学生习惯养成也有了比原先更深刻的认识。一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活的起始阶段,是良好习惯的养成阶段。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更显得重要。我们要加强对学生习惯的

培养,我认为小学低年级应该养成以下几个学习习惯: 1、学会听 专心听别人讲话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教学时可以按照:教给听的方法,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三步进行。 教给听的方法:要求学生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发言。听时,要做好积极地心理准备,把注意力指向要研究或探讨的问题,先独立想一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再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逐步学会记住他人发言的要点,并用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作积极的信息交流。听时要求学生目光注视对方,用点头、微笑、摇头等非语言信号表示自己在听;用“我明白了”、“老师,我没有听清楚,再讲一遍好吗”等语言信号表明自己的听的结果。慢慢地学生就会达到听懂、听出要点的要求,实现“会听”的目标。 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一定要付诸行动。在教学过程中,对会听、愿意听的同学给予恰当表扬,让他体会到会听的快乐。同时,不断强调听的方法。也可以确立自己班级的榜样,小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整个班级的听课风气。 2、学会说 “说”包括回答老师提问、评价他人发言和小组讨论三种情况。无论那种情况都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逐步做到语句完整,条理清晰,吐字清晰,连贯流畅。并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即回答老师提问时音量要大,语气要肯定,让全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开题报告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课题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 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地处银川市南部,是一所农村移民小学,在校学生160多人, 全为回族。由于学生地处农村,家庭教育普遍比较薄弱,学习条件、学 习环境比较差,导致他们学习比较被动,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譬 如大部分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也不复习,上课不注意听讲,老师布臵 的作业不是抄别人的,就是根本不交,学习不主动,全靠老师的逼迫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 学质量的提高。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习惯是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应用,提高学习效率,并 使学生终身受益。如果让这些不良习惯漫延下去的话,不但影响学校的 学习氛围,也会使学生延误终身,这是教育工作者的不负责任。要想改 变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好的、也是最容易的 办法就是从孩子入学时抓起。为此,我们决定开展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 习惯养成的研究。因为农村孩子没有进行学前教育,所以低年级学生在 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学习习惯。譬如一些学生书写歪七扭八,浮皮 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添字、漏字、错字,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 - 1 -

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地影响了后继学习。 “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小学低年级是义务教育的最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学习习惯也很难改变,因此,根据儿童可塑性强的特点,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是势在必行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良习惯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运用教育理论,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矫正,能够达到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可以为一线低年级教师提供操作性较强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矫正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以便于在教学实践中参考运用。 3.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进一步认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增强培养学习习惯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在孩子生长的特定时期需要学习和发展特定的行为,如果在特定的关键期- 2 -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黔江区水田乡中心小学校黄义文[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选好读物,激发兴趣;明确目的,计划读书;学会方法,提高效率;内外结合,拓展空间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建议: 一、选好读物,激发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 因此培养小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 一般地,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部和高部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 二、明确目的,计划读书; 美国著名学者诺.波特指出:“谈到读书,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对读书的目的认识得越清楚,读书的信心就越坚定持久。”所以让孩子明确读书的目的实在是阅读的第一要事。许多孩子读书时根本就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样的书?读了这本书对自己会有哪些帮助?这样无目的,漫无边际地胡乱阅读,终其一生也很难有建树。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无计划地读书简直就是荒唐。”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让孩子明白: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育成长。反之,坏习惯不仅降低学习效果,而且有损于身心健康。小学一年级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 一、一年级小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高,再加上刚离开幼儿园不久,还不能立刻适应小学生活。因此,一年级小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 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课堂上时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自己玩自己的,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被少数学生包打了天下,大多数学生成了课堂的陪衬。从随堂观察记录看,大多数小学生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时注意力比较集中,越往后注意力越分散,越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从家长反映情况来看,一年级小学生在做作业时,往往边做边玩,不够专心,大部分家长都是自己陪孩子一起做作业。 (二)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 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常常是老师问题一提出,学生个个举手,有举的高高的,有站起来的,有嗷嗷直叫的。而最终被请到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脸高兴,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未请到则垂头丧气,而不是认真听取同伴的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在完成作业时,往往教师读了几遍题目,但仍然有小学生听不清楚题目的要求。 (三)语言表达的能力不足。 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当老师提问时,所有的小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但是请到个别小学生回答时候,他站起来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有的孩子站起来后,支支吾吾,声音很轻;有的孩子表达内容的完全和题目的要求无关。 (四)作业习惯普遍比较差。 观察发现,大部分一年级小学生还没能掌握正确的作业的姿势,做作业时候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每次都需要教师的反复提醒。个别小学生做作业时随意涂改,页面不整洁,完成的作业也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的要求。 二、一年级小学生应重点培养的几种习惯 学习习惯需要训练,但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区别。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主要是针对一些常规的学习习惯进行训练。 (一)专心听讲。 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老师的要求认真的操作学具,做好练习。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讲课时应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方法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讲。 (二)口头表达。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作为核心任务之一,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探索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将结合实例从空间观念的培养前提、如何培养、怎样发展、如何积累、进而培养空间想象力等方面来进行论述,采用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实物,多媒体运用等手段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关键词:空间观念感知想象 前言: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空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内容包括“数”和“形”两个部分,其中“形”就是指几何初步知识,它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1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然而这部分知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成为老师教学中最头痛的问题。 小学生的空间意识往往是在他们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只有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下面依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结合“空间与图形”中的部分教学内容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 1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表象,它是在对同一类事物的多次感知以后进行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利用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突破单纯认识建立初步空间意识 小学生从幼儿开始就处于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欲望中,从小就通过接触各种图形来认识事物,从而逐步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感知,并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这些图形粗浅的表象2,这些表象的形成就是空间观念的萌芽。 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物都是进行小学教育的宝贵资源,从最初的看图识物到接触实物都是进行几何知识学习的基础。如水杯、电视、门窗、书本、纸盒、房屋、街道等让他们认识了线、面、体、角等相关的初步知识;“太阳从东方升起”认识方向;汽车的行驶,升降旗等现象认识平移;从风车、摩天轮、螺旋桨的转动等观察到旋转现象等等。教师应该针对这时期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教学,将教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利用丰富的现实原型形成他们最初的空间知识。从简单有趣的开始,抓住特点,让小学生形成一个由浅到深的认识过程。 空间意识的初步形成,有助于他们对事物的理解,通过引导,突破单纯的认识,能够具有粗浅的抽象理解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将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思维特点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思维活动的。” [1]通过知识经验的积累,小学生的思维慢慢地由直观形象向抽象逻辑2表象:当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个体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一、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我就适时的表扬。如,“杨家勋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用目光加以暗示。二年级学生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一些。 二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思维更具形象性。在具体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教具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二、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学5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抽出10分钟,教学生看例题,一边摆小棒一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另外,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千万不要以为学生都会了,即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理解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有的算法清晰,有的则仅是形式上会背出答案而已,而对于具体的思考过程、计算方法等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我问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你们是怎么算出来、2只船共有多少人?3只船?4只船?5只船?你能当小老师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这就促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不得 不重新沉下心来考虑如何解释,从而重新思考关于5的口诀的相关知识。而对那些还不会的学生我则引导:“同学们,其他小朋友都知道了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我们可不能输给他们,赶紧想办法试试看。”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就几乎能全部调动起来了。之后,我再请小老师说说自己的算理、算法,其他同学进行验证、补充,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三、大胆发言的习惯。 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但一节课让学生们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提意见:“老师,怎么不喊我呢?”我向孩子们解释:“一节课老师不可能让全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起来回答问题,但敢于举手的小朋友都是爱学习的勇敢的孩子,老师都看见了,这节课老师喊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水南小学林盛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了。因为,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从积极意义来说,课堂“教学”正是为了课外“自学”,“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语)。在平常教学工作中,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引起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的兴趣是阅读学习的关键。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特别是对学生的一些独特看法,更应该赞扬,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阅读就会成为令人愉快的活动,那么,

如何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我认为,最好办法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读。因为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往往想了解老师的学习经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我一有时间就呆在教室里,把自己最喜爱的书推荐给学生,我和我的学生们聊莎士比亚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聊冰心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聊那些读了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著作文章;聊所有我知道的和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就这样影响了大批学生行动起来。在我的带动下,抽时间读书成了班里很自然的事情,同时我也和学生们有了许多共同的话题。我班里就有一些孩子,一到课间就往书架跟前涌,一到外面玩儿就盘腿打坐读起书来,一到讨论问题时就说那本书里怎么讲,甚是可喜。读书成了他们最感兴趣的课余活动。其次,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时老师要因势利导。学生情趣不一,对课外读物的选择也不一,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根据学生不同的志趣与爱好区别对待,诱发其阅读兴趣,逐渐培养其阅读探求的主攻方向。 只要对读书产生了兴趣,就会使学生忘掉疲劳,驱散懒散,使学生奋发。从而把读书看作是最快乐的事情,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会学生预习方法,为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南宋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

(word完整版)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调查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调查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调查研究 (2011-10-03 12:26:22)中文摘要 习惯是一个人在生活中逐渐养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 反应趋势。良好的习惯养成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它是人生各方面能取得成功一个必备的要素。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学习习惯是学生进入学习生活初始,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模仿、练习而养成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学习方式。 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特别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所以加强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就成为每一个小学教育 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一至二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以教师行动研究为主导,结合调查研究,分析了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用典型的实例阐述行动的过程和经验,为小学低年级的学习习惯养成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结合行动中研究实例,提供并梳理出在小学低年级较为实用和有效的学习习惯养成的四种方法:榜样示范法、行动锻炼法、评价强化法、家校合作法,力求为小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低年级的教师尤其重要。 从教学管理角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维持班级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本研究的出发点,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进行班级教学管理的重 要前提。 一、提出问题 (一) 问题的提出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自学方法,等于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之门的钥匙,学生有了这把钥匙,就有了获取知识的自由和能力。当前,我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强调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就要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化”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习目标,知识规律,以课文为例子教给学生学习各类知识的学习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呢?首先我们要从三方面入手 1、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儿童刚入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生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

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能力。 2、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3、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 如今,知识的更新日益迅速,知识海洋浩瀚无垠。然而,学校不可能把学生一辈子需要的知识教给他。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生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走上

小学低年级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低年级学习习惯的养成 俗话说“人看从小,马看蹄脚”,而小学一年级学生是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注重培养良好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发展。《课标》中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一、发现数学、应用数学 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画出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如,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问一问你爷爷今年多少岁了?量一量你爸爸有多高?称一称你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高?……这些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但通过教师一步步地、有计划地训练,养成了学生把遇到的问题记下来、画下来,并试着去解决它的习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积极性。

二、专心听课 专心听课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包括:看:看老师演示、板书;听: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想:想所学的内容;做: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上课专心听讲,那么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都乐意听,喜欢你上课。 三、思考、交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运用一切手段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四、认真阅读课本 课本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阅读课本应要求学生读懂、理解、记忆,防止流于形式。怎样培养学生阅读课本呢?第一:根据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缺乏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由教师领着学生一起读,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算式和相应的叙述文字,已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讨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根据图意独立阅读课本的习惯。有些学生常常依赖教师读题和提示,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一年级学生虽然识字不多,但是可以

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荣辱观

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荣辱观 儿童是祖国明天的希望,是父母长辈的寄托。他们是否能够健康成长,是否能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祖国明天的辉煌。而如今学生在基本行为方面存在着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方式的出现,很明显说明了学生心中没有正确的荣辱观。歪曲的荣辱观导致了歪曲的行为。所以,如何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义不容辞的首要任务,是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体现。它对与小学生的成长、平衡发展意义深远,是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基础,直接指引着小学生的行为。 那么如何在教育活动中渗透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呢?我想,应该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通过一下面的渠道对小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一、班会活动,创设氛围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青少年活动的极其重要的场所,是班主任根据学校工作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的有效形式。班级生活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决定着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正确与否。 每周一次的班会可以以荣辱观为主题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潜移默化。主题班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性、主动性。班主任有计划地举行一些由班委会或其他学生组织的主题班会,加以引导,既可以达到认识荣辱、感悟荣辱、践行荣辱的目的,又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民主意识,锻炼自理自治能力,协调、组织和合作能力,从而达到树立自我荣辱观,重塑自我,建立良好班风的目的。 开展的荣辱观教育主题班会系列活动,先后以“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争做新时代的好雷锋”、“我向x x学习x x”等为主题,师生共同排练,共同出谋划策,共同参与,共同表演,共同享受成果,共同反思,共同小结,共 二、榜样作用,深化心灵 莎士比亚说过:“榜样如同水面上的水花一样,从一个小圆圈变成大圆圈,不停地扩大,直到无可再大,归于消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