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美国大选看“精英民主”

从美国大选看“精英民主”

从美国大选看“精英民主”

2012-11-06 10:38:18| 分类:路边谈话|字号订阅

最近,继“基层选举”与“党内民主”之后,“精英民主”又成为一个热词。提出“精英民主”的主要是社会精英,包括商人与知识分子,能够代表相当一部分中产的心声。在中国面临下一步改革如何迈步的关键时刻,社会精英们提出“精英民主”不是没有原因的。一方面,借助互联网与公民社会,民主被提上议事日程,由下“倒逼”的民主改革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另一方面,中产与社会精英对民粹主义与民粹民主心生警惕,担心“劣质民主”让拥有众多选票的穷人们实行多数人暴政,最终剥夺精英们的财富与权利。一些不久前还在向民众传播民主思想,呼吁上层尽快实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精英们,猛然发现中国有可能出现另一种民主,一种并非欧美、东亚实行的“精英民主”时,开始反过来担忧民主来得太快。

在我提出的“麻将理论”中,东(日本、韩国、台湾)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西(美国、欧洲)北(前苏联、俄国)中(中国特色)这几个社会转型与民主化的模式中,前苏联是一夜巨变,在没有什么基础(公民社会与市场经济)的情况下移植了西方民主制度,过去20多年,它一直在消化与吸收这个制度,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南边的印尼、菲律宾、泰国等则更多的是民粹民主,精英与中产在社会变革与民主化的过程中作用都不突出;而以美国、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原创性民主,以及受他们影响而完成民主转型的日本、韩国与台湾,则都带有比较典型的“精英民主”的特征。

那么,美国的“精英民主”是如何演变的?中国是否可以步美国的后尘,让一部分人先民主起来,实行“精英民主”呢?

美国“精英民主”的演变

简单地说,“精英民主”就是由有了一定经济、思想、政治基础的社会精英先民主起来,由他们主导并逐步完善的民主制度。美国是典型的“精英民主”。230年前美国实行民主的时候,有投票权的人数不超过总人口数的五分之一,他们是具备一定财力的白种男子,他们是当时社会精英中的精英。后来投票权逐步扩大,到如今,已经是不分种族、财产与社会地位,一人一票了。这个过程走了将近两百年。

那种用投票权来限制大众的“精英民主”在形式上已不复存在了,但今日的美国民主在本质上依然有很多“精英民主”的痕迹,如果不是奥巴马2008年横空出世,也许我们还无法察觉到。记得2008年之前华盛顿智库做过多次的分析与研讨,几乎所有的大牌智囊都得出了

同样的结论:美国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一位黑人总统(少数认为,美国会先接受一位女性总统)。得出这个结论自然不是到民间做了调查,而是根据美国的历史与政治环境得出的,你看看历届美国总统候选人就知道了,要想入主白宫,你必须要得到美国中产、精英阶层以及掌握财政大权的华尔街的支持。在美国历史上,从没有一位候选人在得不到华尔街支持与精英认同的情况下,可以入主白宫。一般来说,民主与共和两党,大体能够在华尔街与精英的支持上平分秋色。

但这次奥巴马竞选连任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怪异的现象,华尔街大多数老板是支持罗姆尼的,听说美国的中产(精英)也大多支持罗姆尼。美国的选举中最重要的两个“票”是富人的钞票与穷人的选票,候选人的造势与拉票(借助报纸、电视与互联网媒体)往往能把富人的钞票转化为穷人的选票,因此在美国历史上绝大多数选举中,筹得更多钞票的候选人往往能够胜出。这也是美国的民主在一些国家被称为“精英民主”与“金钱政治”的主要原因。

然而,无论是2008年大选,还是这场大选,我们都看到,奥巴马凭借互联网,凭借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尤其是社交媒体,深入到以前很难深入的草根选民中,筹集小额捐款,创造条件让原本会可能放弃投票的草根们积极投票。从表面看,奥巴马只是利用了ICT新技术来拉票,而实际上,奥巴马的竞选策略与新技术的使用,正在冲击美国的“精英民主”。他使得“穷人的选票”看上去比富人的钞票还要重要,而且,美国的“穷人”也并非绝对贫困,他们积少成多,累计捐款甚至也可以压过富人。

互联网技术正在提升美国的民主质量,这是毫无疑问的。迄今为止,互联网技术并没有冲击美国的民主制度,从230年前美国“精英”乘坐奴仆们驾驶的马车到城里的投票点投票,到这次奥巴马为了鼓励更多的草根(包括大量的黑人与墨西哥裔)投票而搞出的提前投票,不妨联想到2010年阿富汗利用毛驴驮运投票箱的镜头,代议制民主的形式几乎一成不变。

但互联网技术却隐含了一股新的力量,如果进一步发展,实行一人一票甚至通过互联网实行公投、不需代议而亲自参政议政的“直接民主”并不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美国青年网民中已经有人在探索利用网络提出总统候选人,利用网络投票支持独立候选人的做法,这些做法如果得到公众支持,势必冲击美国的民主架构。当然,可以想像,大多美国精英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他们不是缺乏了兴趣,就是不以为然,少数人甚至流露出强烈的反感情绪。在他们看来,任何冲击美国现存代议制民主制度,试图使用新技术实行“直接民主”的做法都是危险的,都有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最终违背美国的开国时奠定的“民主精神”。

美国人从来没有否认自己历史上长期存在过的由少数人先民主起来的“精英民主”阶段,很

多学者至今都认为那是让民主稳步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民主的成熟与完善也就是逐步从“精英民主”到普选、公众参与与大众民主的过程。对这一说法,我们当然可以找出不同的理论予以驳斥,但地球上的民主实践毫无例外地证明,这种由统治者(少数精英)控制的民主转型与发展,是代价最少,也是最稳妥与有效的民主制度。东亚模式中的日本、韩国与中国的台湾,也分别在美军占领与威权统治下,以更短的时间走过了美国的“精英民主”阶段。

民主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

简单梳理了美国的“精英民主”,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精英会提出在中国实行“精英民主”了。富人、精英甚至越来越多的中产有理由担心“多数人的暴政”,中国城市化刚刚达到50%左右,而且还很不彻底,这就让城市相对富裕的居民与精英担心,如果实行一人一票,掌握多数选票的“穷人”会不会投票瓜分他们的财产?结合中国几千年来从不懂得双赢,动不动就你死我活的历史来看,这种担忧不是杞人忧天。以前是靠枪杆子“打土豪、分天地”,现在保不准用选票来实行“均富”。但这些精英们比谁都清楚,当今什么五花八门的改革诉求层出不穷,但归根结底就是民主改革,没有民主改革,其他的一切几乎都是小打小闹,只能说是为民主改革打基础、做准备。

在这种想要民主又怕民主的心情下,中国精英转向美国的“精英民主”是自然而然的。率先从美国开始的“精英民主”——那些有财产的白种男人才有投票权——无疑是唯一可以让他们与当权者分享权力的同时,又能防止多数“暴民”来分享他们的财产与地位。

从理论与实践上来说,“精英民主”对目前的中国来说,不失为一个最佳的选择,然而,真的可行吗?这里我要重复以前提出的一个概念,作为一个后发民主国家,我们的优势是有全世界近一百多个国家的民主转型与发展的经验可供吸收、教训可供参考。而后发民主的劣势则是,我们却不知道从何迈步,举例说,很多人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不错,但我们要从哪里开始学起?主张“精英民主”的精英们给出的结论就是从230年前开始,让一部分精英们先民主起来,其中“党内民主”也是这个道理。

可问题就在于:现在已经不是230年前了,资讯如此发达,中国的ICT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根本不比美国差的情况下,你如何说服广大的草根与“奴隶”,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前途,他们暂时不要民主,让一群精英来为他们做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从对民主政治与中国国情的了解,我本人是倾向于“精英民主”的,别说中国这种发展水平,就是欧美、澳大利亚,都有相当数量的普通民众对政治毫无兴趣,几乎从来不想也不去投票。我们看到在西方的政治舞台上,总是那么一小批精英在跳来跳去。可问题在于这些不想也不去投票的草根实际上是拥有投票等民主权利的。你试一下剥夺他们的投票权,告诉他们现在由目前这些精英代表他们玩民主,他们肯定会暴动,会推翻这样的民主制度。

那么,两百年前的美国为什么没有发生这种情况?很简单,科学技术不够发达,民智没有完全开化,这两个原因造成了“精英民主”长期存在并发挥了积极作用。问题是,中国目前却没有这个条件了,我们也许在思想与智力上(由于种种客观与人为的原因)确实比西方落后了一些,但民智已开;而且在信息与通信技术上,世界是平的,我们与美国人处在同一个时代,拥有了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这些新媒体,还有微博等社交媒体。目前你敢对拥有了这些技术的草根们说,你们稍安勿躁,让我们精英先实行一段时间的民主吧?

我想,即便当局与精英达成了共识,开始实行“精英民主”,那么中国非精英(永远是大多数)一定不会安于现状,他们一定会风起云涌地争取自己的权利。其实,这和一部分人设计的“党内民主”遭遇到同样的困境,我早就预言过,一旦真有人打出“党内民主”的牌子并开始实施,就是把党同人民(约13亿非党群众)公开对立起来。民众甚至会问:你们是230年前美国那一小撮拥有财产的白种男人吗?

记住,民主是个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怎么能够由我党与精英率先享用呢?这完全不符合中国人朴素的想法。所以,我们看到,在中国,唯一可以和民主沾边的“基层选举”开展这么多年却没有人去羡慕嫉妒恨,因为,基层民众除了那个选举,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精英们相提并论。

在民主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精英民主”有其必不可少甚至也是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可现实中国已经错过了实行“精英民主”的机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最佳时机,当时普通民众对执政者与社会精英还存有基本的信任,ICT也没有发达到在信息接受与智识上完全模糊了精英与屌丝的界限。那么,如何解决“精英民主”的悖论?

我在上次的讲座中提出,可以考虑用“网络民主”代替“精英民主”。网络民主虽然大多依然是靠精英在操作,但其门槛非常低,你关系国家与他人,原意发言,有承担,你就是“精英”。而“精英民主”的提法本身就严重分化了社会。一个非常关心农民工命运的农民工怎

么也无法变成精英,但这不妨碍他在网络上发言与参政议政。而那些真正关心政治与国家前途的人,总是可以找出时间通过网络实行“精英民主”的。中国要想在民主上走出中国特色,甚至后来居上,可以从网络民主入手。

如果说美国的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站提升了美国的民主质量,那么,中国的互联网则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与作用:一个开放的言论平台,hold了社会道德底线,激起了民众对民主与自由的热情与追求,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西方走了上百年的启蒙之路。过去几年中国政府与网民在互联网上的互动,也是其他国家都没有特色。是否能够发扬这一特色,充分发掘与发挥互联网的在中国转型与民主化中的更大的作用?这不是没有可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