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课后复习答案

马克思主义课后复习答案

马克思主义课后复习答案
马克思主义课后复习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 P2

答:(1)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的时代的产物。

(2) 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3)

马克思主义是适应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产生的。 2、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 P5-P9

答:(1)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论来源。 (2) 古希腊罗马哲学、 17 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18 法国唯物主义和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 的思

想 ,也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来源。 (3)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

答:(1) 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 ,它就必然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不 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 (2)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 ,而且

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着。 (3)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条件下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主

义推到一个新阶段 ,即列宁主义阶段。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 P14

答:(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3)

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立者的理论 ,还包括列宁、

毛泽东、邓小平等继承人的理论。 (4)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5、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 P16

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的表现。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 (4)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以实践为基础

6、如何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答: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 7、如何正确认识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的意义 ? P23

答:(1)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 (2)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3)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8、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 ? P24-P25 答:(1)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 ,而是行动的指南、研究的方法。 (2)马克思主义并不提供对一切问 的现成的答案。 (3)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的具体之际相结合 9、如何正确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答:(1)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界的伟大工具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

,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

,把马克思

,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产生了一系列

,统一于实践。

? P19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解决本国的实际问 题 。

? P26-P28 人生观、 价值观 ;掌握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 ;所谓理

,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

想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10、如何认识当代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 P29

答:(1)当今时代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既面临折严重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⑵明确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

(3)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⑷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而艰巨的工作,不能把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 结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各自的基本形态 了世界的本质问题。P37-P39 答:(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本原是物质/精神)

(2)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的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

(3)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 题的基本观点,既反对了二元论和唯心主

义关于世界本质问 的错误观点,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 具体的物

质形态的局限性。

2、 结合实际说明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P47

答:(1)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人化自然。由于人的实践活动

使自然界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⑵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不断从事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才能生存和发展。 3、 试述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并说明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怎

样才能坚持唯物辩证法、 克服形而上学。 P 54-P55答:(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

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第三,承 认事物 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2) 二者斗争的焦点或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结合本人or 他人工作学习生活实际,说明坚持用联系的、 发展变化的、矛盾的观点看问, 反对用孤立的静止的、抹杀

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4、 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答:(1)对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应从以下几点加以说明: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 的作用;第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 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能孤立地 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⑵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 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 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其作用。可结合个人实际 or 结合社

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实际 ,说明内因外因的关系。

5、 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对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P 61- P62

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

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方面 ⑵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从看问 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 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式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方面 导意义。

6、 说明掌握辩证的否定观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进行对自身的否定

,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解释 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 ,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方面,说明这一

导意义,特别是要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

,说明其指

P68-P70 ;具有两个特 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作为发展环节和联 ,应该从一切事物采取分

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系环节之统一是扬弃。关于掌握辩证否定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意义

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方面加以论述化和外国文化。

(2)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

,举例说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

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方面说明对信贷化建设的意义。 7、举例说明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

P72/P77

答:(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以科学研究通过大量的偶然现象 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为例,说明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 ⑵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为例 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

意义。

&说明规律的含义与特点,以及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异同、 答:

(1)规律的含义:物质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 规律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3)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自然过程是无意识的、盲目的不自觉的 ,自然规律是通过自然 界各种盲目的力量相互作用 自发地实现的,不需要人的参与。社会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 成的,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4)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辩证发展 过程,不能因为承认人的自觉活动的作用而抹煞和改变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9、 举例说明意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以及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P 82-P83

答:(1)意识的主观性,教材从4各方面作了说明:首先,意识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主 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其次 ,意识是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

,概念、判断、

推理等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反映客观事物的,这些都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 再次,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异。最后,人的意识不仅能够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存在的东西 而且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

意识的客观性也从4个方面作出

了说明:首先,尽管意识是主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但它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其内 容来源于客观事物。其次,意识的感性形式、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尽管是主观世界所特 有的,但都是反映着客观事物的。再次 ,个体意识是有差异性,但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的。最 后,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 ,但这种创造是把客观世界中

存在的事物在观念和表象中加以改造形成的 ,它仍然来源于客观世界。可以举日常生活和工

作中例子加以说明。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可以举狼孩没有意识的例子。 10、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P85-P86

答:可以举1958年大跃进违背客观规律造成的危害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尊重客观规 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个例子 ,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

观规律为前提。

从坚持事物的发

,掌握本质

,解释 P78-P80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1、 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P 93-P96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克服了唯心论的认识论和旧唯物论的认识论的

局限,真正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

(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P 104

答:(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把认识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 ,把认识看作是主

体能动地反映客观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

⑶认识不仅能反应事物的现象,而且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

的统一。

3、 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的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答:(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实践的飞跃。

(2) 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3) 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理性认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4、 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 ?P 115-P116

答:(1)真理的绝对性含义: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是与客观世界相符 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 ,这是无条件的、绝对

的。第二,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是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 存在

的根据,必然会陷入神秘主义。

(2) 真理相对性的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 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

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 进一步深化。

(3) 二者的辩证关系: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依存;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 理相绝对真理转化。

5、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P 118

答:(1)检验真理的含义: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 ⑵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只有实践能够判明认识是否正确。 6、 如何正确认识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P 120-P122 答:真理与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是对立的统一。

(1) 真理与价值的区别: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

而价值是之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 ,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2)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成功地改 造世界,以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 ,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 第二,真理与 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⑶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 7、 如何正确理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的关系

?P 123-P124

?P 109

,第一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

第二,从深 ,认识

第一滇 互相渗透;第三,相对真

答:(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统一。

⑵认识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运用。

(3)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P 125-P127

答:(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⑵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这是因为: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样,也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9、如何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P 128-P129

答:(1)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得

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实践课程总结 实践活动名称:用一分为二观点正确分析互联网的利与弊授课学期: 班级代码: 学院: 专业: 学号: 组长: 任课教师: 成绩:

一、实践活动目的和意义 二、实践活动过程 1、实践活动时间: 2、实践活动地点: 3、实践活动内容: 三、实践问题——思想交流或讨论 “唯物论及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理解” 四、实践活动的体会或感受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说“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 质。”1957年毛泽东在《党内团结的辩证方法》中明确指出:“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所说的“一分为二”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可分为两个互相对立和互相统一的部分。就整个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来讲,一分为二是普遍的,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应该看到事物可分性的内容、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一分为二,就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排斥,也要看到双方的联系和统一,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从这个意义上,一分为二也可以看作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表达。 一分为二 “一分为二”也叫两分法、两点论,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观点。 它是指想问题办事情要全面分析,防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之所以叫一分为二,是因为马克思认万事万物中存在着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 一,包含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的两方面。矛盾是存在于每个事物当中的,因此我们在分析事物时不仅要分析矛盾这一面,还要分析矛盾那一面,只有这样才会完整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因此,一分为二是矛盾普遍性这一世界观所要求的科学的方法论 (二)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作业 1.第4题 空间是() A.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B.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D.物质运动的顺序性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5题 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的一切运动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的灭亡 D.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第6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 B.可知论的观 C.辩证法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4.第7题 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高低不同的层次,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A.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 B.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C.先进意识与落后意识 D.有阶级性的意识与无阶级性的意识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5.第8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6.第9题 规律是() 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 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 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7.第10题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革命的是() A.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 B.先进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激烈的政治斗争 D.各种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武装斗争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8.第16题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A.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 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D. 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决定的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9.第17题 在头脑中回忆起苹果的形状、颜色、气味和滋味,这种反映形式属于() A.概念 B.表象 C.知觉 D.感觉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0.第18题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 A.唯条件论观点 B.外因论观点 C.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 D.唯物辩证法观点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1.第19题 社会改革是()

超星马克思主义答案.doc

马克思主义的今日处境 1 【单选题】“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一句出自(C)。 ·A 、《马克思的幽灵》 ·B 、《哈姆莱特》 ·C、《共产党宣言》 ·D、《辩证理性批判》 2 【单选题】在海德格尔看来,胡塞尔与萨特都没有资格与马克思对话,是因为(A)。·A 、二人的思想没有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中 ·B 、二人的哲学研究领域不同于马克思 ·C、二人思想的时代意义不及马克思的影响深远 ·D、二人的哲学研究违背了人类的发展规律 3 【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体现在现代性、有原则高度和(D)三个关键词上。·A 、认识 ·B 、认知 ·C、继承 ·D、批判 4

叮叮小文库【多选题】萨特认为哲学自近代以来只创造了三个时代,分别是(BCD )。 ·A 、柏拉图、苏格拉底阶段 ·B 、笛卡尔、洛克阶段 ·C、康德、黑格尔阶段 ·D、马克思主义阶段 5 【判断题】 1999 年英国 BBC 评选“千年伟人”,最后获选的思想家是马克思。(正确) 6 【判断题】雅克·德里达是德国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家。(错误) 现代性、现代世界 1 【单选题】马克思认为现代世界的本质根据有两个基本支柱,分别是( B )。 ·A 、资本、政治 ·B 、资本、现代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D、经济、现代哲学 2 【单选题】进步、增长和扩张作为现代世界最基本的特征,其来源是( C )。 ·A 、经济 ·B 、政权

叮叮小文库·C、资本 ·D、法律 3 【单选题】以下人物中,( D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分析过分析合理化。 ·A 、海德格尔 ·B 、胡塞尔 ·C、马克斯·韦伯 ·D、卢卡奇 4 【判断题】资本的本质特征是货币的转化。(错误) 5 【判断题】机器代表了自然科学的生产性的应用。(正确) 什么叫原则高度 1 【单选题】卢梭认为使人文明起来和使人没落下去的东西,在哲学家看来是(B)。 ·A 、金银 ·B 、铁和谷物 ·C、金银铁 ·D、工业和技术 2

马克思主义原理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试题答案 单选:1—5 DACAB 6—10 ACDBB 11—15DDDCD 16—20ABDBD 21—25ADABC 26—30BDADA 多选:31、AC 32、ABCD 33、CD 34 CD、35、AB 36、ABCD 37、ABCD 38、BCD 39、ABCD 40、ABCD 41题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2)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答:(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3.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答:(1)对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应从以下几点加以说明: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二,矛 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 物发展的动力。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 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 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其作用。可结合个人实际结合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实际,说明内因外因的关系。 44、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 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理论基础方面,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2)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从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方面,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指导意义,特别是要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

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

201803考试批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 学生姓名马玉龙学习中心安徽淮南毛集电大奥鹏 学号120905211000153考号120905211000153 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层次高起专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卷 注意: 本学期所布置的大作业,请同学一律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一、凡是大作业的课程必须在规定时间到指定网址提交电子版作业: 1、提交网址:http://202.152.187.8:8081/schoolwork/login.aspx 2、提交起止时间:2018年2月11日-3月18日23:00; 二、电子版大作业提交须知: 1、输入的用户名为学院学生平台用户名; 2、课程考试号可以登陆学生平台,在页面右上角的“个人中心”中查询,为7位的数字; 3、提交的文档格式必须为word文档,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平台只保留最后一次提交的文档; 4、严格按照课程名称提交相应课程大作业,提交错误的大作业,按0分处理; 三、必须严格按照每门课程的答题要求完成作业,不得拖延,逾期不交者,按0分处理; 四、没有按照学院要求来做的大作业,将酌情扣分。 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并按照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一、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 [材料1]陆九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王守仁:“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材料2]朱熹认为,“理在气先”,“宇宙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材料3]列宁:“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话了的绝对。” 请回答: (1)简析材料1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 答:陆久渊、王守仁是中国古代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他们认为只有“心”才是最真实的,而物质世界都是虚幻的,主张“心”即主观精神是宇宙或物质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派生于精神。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简析材料2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 答:朱熹是宋明理学的著名代表。他认为在具体事物(“气”)存在以前,就先有“理”(一种脱离人和具体事物的抽象精神)存在了。“理在气先”,就是指客观精神“理”决定事物的存在,“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马克思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解答: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获得新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这些科学成果,为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从总体上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3、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运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 要努力做到: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应用。大学生必须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要努力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三,不断增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未来规划之我想处个好对象 2014070912027 王嘉豪 现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而儿童,青少年,青年的生活也从艰苦的劳动和效率低下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变得更加自由,更加烂漫,更加丰富多彩。爱情,这个从古至今一直为人所惦念,称道,歌颂的伟大名词,也越来越早,越来越常见地出现在我们学生的生活中,给我们的青春岁月增色不少。 然而爱情正如很多好东西一样,它是美丽的,神秘的,也是来之不易的。如今男女比例天平失衡,每一代中国男子都将有千万人注定单身,夫妻年龄有差距也越发平常,而理工科院校则更甚,我校成电个别班级出现10比1甚至30比1的局面,为大学恋爱平添了不少压力。而当今大学生爱情观也是各种各样,让人难以应对,不少男生同学都在慨叹:想拿奖学金难,想耍个好对象更难!而我,作为广大成电单身男性的一员,也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觉得我的大学生活需要爱情,所以特此针对此问题做出规划。 还记得,新生刚入学的校园里大家还都是形单影只的,而今漫步在校园里,常常能看到青青的草坪上和泛黄的树荫下,一对对大学生情侣背靠背地窃窃私语;校园的小路上,也有一对对的情侣手拉手走在一起,更有亲密的则搂在一起;食堂里,也有共餐的一对对情侣,他们边吃边聊,相谈甚欢。总之,校园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他们相爱的影子,作为旁观者的我也嗅到了浪漫,幸福的气息。 这浪漫的身影和多情的足迹是发展得如此迅速,然而我知道,当今年的冬风真正刮过之时,这不少的浪漫果实都将随风枯萎,凋零。我看到很多QQ好友的状态都与爱情分不开,结束单身获得幸福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是,依照往年的经验来看,分手伤感的人也将要,越来越多了。 是情窦初开的我们真的需要爱情的滋润,还是因为寂寞无聊而盲目跟风呢?无论我们恋爱与否,现在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的 行为,整理下头绪,为我们的爱情观把把脉。 一、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 先来看看这样一则报道,据都市快报报道: 2004 年 5 月,成都市九医院急救了一名服 下剧毒砒霜的男子, 该男子一年里 5 次服毒自杀被送进医院, 原来是因为在感情上受到巨大 打击,令他万念俱灰。所以有了要自杀了念头。 美丽凄美的爱情广为流传, 可是因为受到爱情的的伤害而变得不理智, 那么再美的真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包含全部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0-5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D )1-35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这是一种( A )1-37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 )1-54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C )1-57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B )1-56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7.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1-71 A.风来雨至,电闪雷鸣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摩擦生热,热胀冷缩D.夜尽昼至,昼尽夜来 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 A )2-102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9.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A )2-106 A.感觉B.概念C.判断D.推理 10.把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这是一种( B )2-107 A.唯物辩证法观点B.唯理论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 11.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 C )1-36(与辩证唯物法结合理解)A.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 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 12.下列选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D )3-135 A.语言学B.逻辑学C.数学D.哲学 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3-139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方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7-09-01 10:11:22 一、单选题 1. (5分) ? A. 反映论的观点 ? B. 可知论的观点 ? C. 实践的观点 ? D. 辩证法的观点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1.1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2. (5分) ? A.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B.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 C.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 D.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物质手段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1.1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3. (5分)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属于()。? A.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 B.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 C.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1.2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展开解析

解析 4. (5分) ? A.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 B. 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 C.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 D. 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1.3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5. (5分) ?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 B. 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 ? C. 对人们有用的观点或者理论 ? D.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真理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实践

青岛滨海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实践教学学生记录册 姓名: 学号: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任课教师: 青岛滨海学院思政部制

“保护环境,从垃圾分类做起” 1.考察目的: 随着当今社会生产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多日,且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导致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关于环境的问题也日益尖锐。面对迫在眉睫的环境恶化现状,全球人类都在关注和拯救地球,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等主题不断充斥着21世纪的生活。我们现在从国情入手,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入手,将其紧密联系,深入剖析,提出符合国情的措施活动内容 2.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外部空间,人类对自身、社会的改造必将会影响环境,导致环境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人类文明的进程历经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由于生产力的不同,导致处于不同阶段的社会具有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展开,全球面临了严峻的生态危机:空气污染、核威胁、温室效应、能源危机等困扰着世界各国。在这一历史条件下,西方一些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也就把生态学问题纳入自己研究之列,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和关于生态危机的激进主义结合起来,创立和发展了一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一般的生态主义者局限于描述生态危机的现象,并将之归因于科技进步或人性弱点的做法不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把生态危机的产生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及社会制度联系起来考察。认为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大部分国家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生产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导致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造成生产力和资源的严重浪费;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地被运用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了对自然的破坏。 按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自然界并不是没有抵抗的客体,自然界并不服从所有人的需要。人类活动必须尊重自然的界限,同自然界保持和谐一致,不能追求征伐自然,统治自然。否则就会遭受自然的惩罚。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而是为了追求利润,掠夺性地去开发自然资源,结果造成了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 3.活动内容: 1.作为大学生,在能力、知识水平和经验条件都不充足的情况下,本着事实就是的原则,我们选定了实践课题“保护环境,从垃圾分类做起”。 城市垃圾是指为维持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产生的,相对于占有者来说不具有原有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液态、固态和半固态形式存在的废弃物。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垃圾的年产量日益增多,垃圾成份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加上历年来堆存在城市周边尚未处理的60多亿吨陈腐垃圾,使得垃圾的处理难度增加。城市垃圾现象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也已成为人类现代文明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就城市垃圾现象的相关知识宣传,我们小组选择了更为贴合社区居民生活的内容——垃圾分类。然而垃圾分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部分答案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c)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 ) A.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B.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 D.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c ) A.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B.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D.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4.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c) A. 抛弃 B. 纯粹的否定 C. 既克服又保留 D.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b ) A.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B.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C.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 ) A.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B.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 .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bc ) A.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B.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7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DA) A.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 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马克思原理阅读作业

20 钱佳麟经济与管理学院 1.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人及其继承者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马克思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社会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恩格斯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列宁 这几天我翻阅了一下苏汉诺夫的革命轧机。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我国所有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也和第二国际全体英雄们一样迂腐。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对过去的盲目模仿,至于他们非常怯懦,甚至于其中的优秀人物一听说要稍微离开一下德国这个榜样,也要持保留态度,至于所有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在整个革命中充分表现出来的这种特性,就更不用说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第1题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等价交换 B.价格与价值经常相符合 C.价格与价值完全一致 D.价格与价值背离,并围绕价值波动 您的答案: D 2.第2题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您的答案: A 3.第3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 C.朴素唯物主义 D.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 您的答案: A 4.第4题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能()。 A.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 B.把劳动力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 C.保存生产资料价值 D.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您的答案: D 5.第5题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您的答案: A 6.第6题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您的答案: C 7.第7题 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 C.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D.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 您的答案: C 8.第8题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您的答案: C 9.第9题 金融资本是由( )。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您的答案: C 10.第10题 垄断利润的实质是( )。 A.垄断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垄断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D.垄断资本家获得的利润 您的答案: B 11.第11题 垄断资本主义的资本输出的实质是()。 A.垄断资本家、垄断组织帮助他国发展的手段 B.金融资本掠夺和奴役他国的手段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互助互利的形式 D.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的补充形式

马克思主义原理实践演讲稿[1]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阐释“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站在这里,我为大家带来的演讲题目是“和谐社会要以人本”,主要目的是阐释“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存在很多矛盾。这些问题大到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同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的矛盾,小到人际交往的矛盾甚至人与自身的矛盾。这些矛盾给人类社会引出了各种问题,导致冲突甚至战争。充分认识“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将会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化解矛盾,进而构建和谐社会,现在我们切入正题。 首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实践本质的观点是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人”的钥匙。“人”是研究“以人为本”的逻辑起点。马克思认为,人是从事自由自觉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这里的“人”是“实践活动中的人”,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即具有实践本质的人。下面举一个古代以人为本的例子。(放3,4幻)下面具体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放5,6幻) 先看马克思主义对人的阐述: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人分为不同种类。请看大屏幕。 作为一个整体并区别于自然物的人是以类的实践形式存在的,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后代人虽然不在场,但他们与当代人共同拥有进行实践活动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自然环境基础,把其放在“以人为本”的“人”的视域中也是合法的、合理的。作为人类内部、人与人之间具有社会关系的人是以群体或以个体实践的形式存在的,包括不同的利益群体和每一个个人。 在当今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过程中,“人”最根本的是现实的、具体的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劳动者、建设者。 再看马克思主义对本的阐述: 懂得什么为“人”以后,我们来理解什么为“本”。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活动的动因是科学分析“以人为本”的“本”的关键。既然“以人为本”是以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本,那么,我们必须回答以人的什么为本?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人的实践本质与人的需要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人的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由人的需要引起和推动的,并以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那么什么是当代人的需要呢?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不同的种类。请看大屏幕。 人的需要按对象可以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于人而言,基本的物质需要及其满足是不可或缺的。但人是有思想、有精神的社会存在物,精神生活、精神追求是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的永恒源泉。人的需要按结构可以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无论是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还是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都说明人对周围世界的依赖关系,体现为人的需要与需要对象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促使人去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最初原因。(放14)这才有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以居住的房屋发展为例。正是这种矛盾的体现所在。 下面阐述一下社会初级阶段的以人为本: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具备完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它的具体实现形式和内容主要表现为:在经济上,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在政治上,人民的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3

作业一 第1题(4分)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 A、世界是精神的产物 B、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 C、上帝创造世界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第2题(4分)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C)。 A、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 B、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的觉悟及其积极性 第3题(4分)客观真理或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 A、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B、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C、真理是人的感觉的复合 D、真理是指客观事物本身 第4题(4分)劳动对象是指(C)。 A、生产资料 B、各种产品 C、引入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改造的物质对象 D、各种生产工具 第5题(4分)辩证的否定是(A)。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 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 第6题(4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A)。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第7题(4分)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是(A)。 A、经济基础 B、阶级斗争状况 C、生产力 D、科学技术 第8题(4分)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D)。 A、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 B、对立面双方相互贯通的性质 C、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 D、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 第9题(4分)唯物史观认为,所谓自由是指(C)。 A、人们摆脱了客观规律的限制

B、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人们可以自主地制造和消灭规律 第10题(4分)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D)。B A、政治原因引起的 B、经济原因引起的 C、精神原因引起的 D、科学技术水平引起的 论述: 第1题(15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100字。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它就必然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其身。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是由它的理论本性决定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其次,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体系,它能正确的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常说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积极合理的内容。 再次,马克思主义不是固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 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产生160多年来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创始人和后继者总是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使其获得新的生命,采取新的形态,从而形成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法发展史。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存在于它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 第2题(15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100字。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或者简要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体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三者之间相互渗透,互相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第3题(15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100字。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原理简答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简答题详细答案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1)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以社会主义 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 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 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列宁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 3)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4)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的共性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 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 1)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 域。 3)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6.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其一,二者相互依存。所谓相互依存,是说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 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其二,二者相互包含。所谓相互包含,一是说,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都只能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把握到的,都只是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的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二是说,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都与谬误有本质的区别,标志着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层次上达到了对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包含着确定的客观内容。 3)转化: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参考答案 一、基本知识填空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19世纪40——60)年代 2、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概括。 3、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完成于(19世纪)初期。 4、(1917)年10月俄国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5、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欧文)、(沙尔·傅立叶)、(昂利·圣西门) 7、(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8、(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起义并建立了巴黎公社。 9、马克思在(《歌达纲领批判》)中,把未来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10、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11、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12、经济全球化趋势萌芽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了。 13、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完成于(19世纪)初期。 14、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1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二、解释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唯心主义先验论 认为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存在的认识理论。 3、社会意识形态

属于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集中反映。 4、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正确理论。 5、辩证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在矛盾推动的自我否定活动,自我否定是扬弃,即包含肯定的否定。 6、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7、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8、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统治思想,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9、英雄史观 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产物。 三、区别基本范畴 1、原因与结果 在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中,引起某一事物的事物被称为原因,被某一事物所引起的事物叫结果,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2、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 夸大人的主观意识的唯心主义是主观唯心论,把人的意识外化为客观精神,并夸大这种精神的唯心主义是客观唯心论,夸大的意识有人的意识与人之外的意识之分。 3、必然性与偶然性 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必然性,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不确定的趋势是偶然性,必然性是一定能够实现的,偶然性可以实现,也可以不实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