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标签:教案2008-03-30 09:26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内容上看,感性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现象,理想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本质。

从形式上看,感性认识是人脑凭借感觉器官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具体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理性认识则是人脑在感性材料基础上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式反映事物。

感性认识(初级阶段)理性认识(高级阶段)

内容

形式

特点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只有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一面,而且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和相互趁透,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统一关系。

1.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从认识的来源看,一切真知都是从社会实践中的来的,而感性认识直接来源与实践,在社会时间中,人们首先获得的是感性认识的直接经验,只有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然后才能进行科学的抽象,达到理性认识。因此,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了,承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就在认识论中坚持了唯物论。

英国科学家牛顿受苹果落地的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商品价格---价值规律

2.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

感性认识虽然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但它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它只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真正任务,不是认识事物的表面,外部特征,而是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只有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坚持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在认识论中坚持了辩证法。

有一则故事叫做“辩日远近”,讲孔子去东方讲学,遇到路旁两个小孩在激烈争论什么,便走上前去看过究竟。其中一个小孩说:“太阳早晨的时候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小孩接着说:“不对!应该是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前一个小孩反问道:“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足有伞那么大,到了中午,却变成茶盘那样小,这不是近大远小的缘故吗?”另一个小孩理直气壮地答道:“早上的时候,天气凉飕飕的,中午却热得像在汤锅里,这不正合乎

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对于两个小孩究竟谁是谁非,孔子也难于决断。于是,两个小孩嘲笑孔子说:“谁说你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圣人呢?”在这则故事中,小儿辩日、孔子难断的原因,说明了要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能单凭直观的感性认识,应该重视理性认识,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不仅表现在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上,而且还变相在他们的相互渗透上。这就是说,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交织在一起的。

感性认识渗透着理性认识,主要表现在:

(1)人的感觉是理解了的感觉。人的感性认识与动物的被动感知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感性总是渗透着理性的感生,是在理性指导下的感觉。人在感知某一具体事物时,大脑并非一张白纸,总是有以往的理性认识掺杂在其中,理性认识加强了感觉的明确清晰的程度,并且由于理解而使感觉更敏锐,更深刻。

(2)人的感觉必须通过概念,理论等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纯粹的心理体验是不能作为认识传达给别人的。

(3)感性认识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进行,人总是用自己已有的逻辑只是去感知外部对象的。如看到玫瑰花是红的,黑白是黑的,实际上,人们头脑中早已有了红的,黑的等理性认识了。

理性认识中有渗透着感性认识因素,主要表现在:

(1)理性认识不仅易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要以语言、文字、图像及通信手段等感性形式来传递和表达。越是抽象的理论,越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传递和表达。

(2)对理性思维的深刻理解,往往要借助于丰富的感性经验才能获得。正因为如此,对同一理论的理解,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往往比青年人理解得更深刻。

4 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这一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必须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因为想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只存在于各种现象之中,只有积累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从而为人脑提供材料,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占有丰富的切合实际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前提条件。

“扣盘扪烛”说从前,有个生来就双目失明的人,从来没有看见过太阳。他很想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便去向明眼人打听。别人拿来一只铜盘,告诉他:“太阳的样子就像这个铜盘,是圆圆的”。瞎子接过铜盘敲了敲,听到发出响亮的声音,便满意地走了。过了几天,瞎子听到当当的钟声,以为这就是太阳了。旁人对他说:“不对,太阳是会发出亮光的,就像点燃的蜡烛一样。”于是瞎子又找到一根蜡烛摸了摸,记住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偶然碰到一根竹萧,不禁高兴地叫到:“啊哟!我摸到了太阳。”这则故事中,瞎子想从感性认识开始认识事物,这在方向上是对的。但他不了解感性认识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一味依赖于自己的感觉,而忽视大脑这个思维器官的作用,对听来的、摸到的片面感性材料一概不作分析,结果闹出把钟声、竹萧当作太阳的笑话。

第二,应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正确的逻辑加工,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可靠途径。掌握了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并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想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要进行自觉能动的选择。毛泽东指出:“要完全地反映真个

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经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否则,即使拥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也未必能上升飞跃到理性认识阶段。

伯乐、九方皋相马的哲学启示

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客编写的《淮南子?道应训》中有这样的记述 : 秦穆公对伯乐说 :" 年纪很大了 ,你同族的子弟中有可以派他们去相马的人吗 ?" 伯乐回答说 :" 一般的好马 , 可以凭外貌骨架来识别他。若是识别天下难得的千里马 , 就得注意他身上若隐若现的神韵 , 甚至抛开他的形体不顾。像这种马 ,超凡绝世 , 奔驰如飞 ,不留足迹。我的孩子们 ,都是下等材料 ,可以告诉他们哪种外形的是一般的好马 ,但不能传授他们相千里马的本领。我有一位一起打过柴的朋友九方皋 , 这个人在相马本领方面 ,不在我之下。让我引见给君王吧。"穆公接见了九方皋 ,派他出外寻求千里马 ,三个月以后九方皋回来禀报说 :" 我已经相中了一匹千里马 , 在沙丘。 " 穆公问 :" 是怎样的马呢 ?" 九方皋说 :" 雄的 , 黄色。 " 穆公派人前往沙丘提取 , 却是匹纯黑的雌马。穆公很不高兴 , 叫来伯乐责备说 :" 败兴的很 ,你引见的那个求马人 ! 连毛色、雌雄都分不清楚 , 又能识别什么千里马 !" 伯乐听了深深叹了一口气 , 说 :" 竟然到了这样神秘的地步 ? 这正说明他为什么本领高出我千万

倍 , 神妙的无法估量啊。像九方皋观察到的 ,是马的天赋灵性。他正是看到了马的精华所在而忘掉了粗糟的东西 ,考察到马的内在素质而忘掉了马的外形特征 , 他看的是应该看

的 , 而不去管不必看的。像他这种相马的经验 ,比千里马还贵重呢。 " 马赶回以后果然是匹千里马。所以《老子》说 :" 最直的好像是弯的 , 最灵巧的好像是笨拙的。 "

这段记述中, 九方皋相千里马的高明之处是: 看到马的精华所在而忘掉了粗糟的东西,

考察到马的内在素质而忘掉了马的外形特征,看的是应该看的,而不去管不必看的。

这告诉我们这样的哲学道理:

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 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相千里马: 毛色、雌

雄等外形特征是" 粗"“伪” “表”, 是现象,是事物的次要方面; 马的天赋灵性神韵是" 精"" 真"" 里", 是本质, 是事物的主要方面; 看到了马的精华所在而忘掉了粗糟的东西, 考察到马的内在素质而忘掉了马的外形特征。这正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抓住了事物的主要方面。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不可分割的整个思维过程, 这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的过程,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 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 又要在分析基础上

的综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很多, 贯穿于其中的核心是矛盾分析的方法。它要求: 对矛盾各方面及其关系既分析又综合, 坚持一分为二; 对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

性既分析又综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其他各种矛盾关系既分析又综合, 坚持善

于把握重点和主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伯乐、九方呆相马运用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他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 它是人们认识世界, 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方法具有普遍意义, 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 送人一鱼饱食三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益", 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认识客体的含义: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客体的特点: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2实践性是认识的最显著的特点。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①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一般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失败了的就是错误。 4认识主体的特点:①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5认识主体的结构:个体、群体、人类整体诸层次。 6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是指二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定性,彼此是相互区别的,然而二者又是同一的,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9感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

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10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意义: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11论述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的每次具体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所以认识的有限性和认识的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 12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限入神秘主义。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摘要: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或者叫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由于它是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所以,又可以叫做实践论。 关键词:实践;认识;辩证关系; 一、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1.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正是依靠这种中介系统,实践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所谓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 1.2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模板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学生的现状表明: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往往是片面的、表层的、非本质的,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只有帮助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才能抓住历史现象的本质,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实现历史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目标。那么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帮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建立知识的整体结构、弄清史实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揭示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呢?我个人的体会是: 首先,注重教材的整体结构教学。如果不把学生所学习的每个独立的历史概念纳入历史概念的整体体系之中,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支离破碎、容易遗忘。教学中帮助学生把一个个单独概念上下左右相互起来,形成一整套概念体系络,这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由感性认识阶段进入理性认识阶段的标志。例如《中国近现代史》下册中关于抗日战争初期阶段国共两个战场的情况,如果按课文内容的顺序去板书和讲述,学生对纵横交错的历史现象就难以掌握。如果在板书中对课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结果就会一目了然: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组织会战:淞沪、太原、徐州、武汉①制定全面抗线路线②确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1938年春,李宗仁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人民遭殃:南京大屠杀(1937年12,30多万)抗击和牵制了大量日伪军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发展壮大了抗日力量 二、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时地:19378陕北3后果3作用2成就平型关大捷(19379):抗战中的首次大捷建敌后根据地:晋察冀等延安成为抗日指导中心华北:华中:华南:丧师失地{{4原因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害怕人民革命力量壮大内容 1洛川会议 2台儿庄大捷这样不仅对抗战初期阶段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历史人物进行了有效的展示,使学生便于形成整体概念,而且运用推理分析法,引导学生对国共两党的活动及结果、原因进行对比分析。这可使学生把握历史概念的本质属性,找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 其二,重视对历史理论知识的教学。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研究的对象、历史发展的动力形式及规律的探讨。涉及到人民群众的作用、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民族的形成等一系列指导历史研究的重要理论观点。在高一年级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中,涉及到对英、法、俄、美、日、德、意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题 绪论部分 客观题范围: 1,人类进入21世纪之时,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千年思想家”高居榜首的是谁?(2页)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2页)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谁? 4,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是什么?(6页) 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是什么?(见教材第7-10页) 6,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是什么?(教材第10页) 7,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著名著作是什么?(10页) 8,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15页) 9,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16页) 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其最根本的属性是什么?(17页) 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18页) 12怎样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22页) 简答题范围: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阶级基础和理论来源分别是什么? 第一章 第一节 客观题范围: 1.什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28页) 2.什么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有几个形态?唯心主义的表现形式?(29页)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31页) 4.什么是可知论?辩证法?(30页) 5.世界统一于什么?(32页) 6.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时间和空间的特点是什么?(33页) 7.人的存在方式是什么?(36页) 简答题范围: 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的两个方面内容是什么?(29页)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即列宁的物质定义)(31-32) 3.如何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32-34页) 4.什么是运动?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什么?(32-33页) 5.什么是相对静止?(33页) 6.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是什么?(31页) 7.什么是实践?(35页)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是什么?(36页) 8.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34)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认识主体的含义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P97 2、认识客体的含义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P100 3、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4个方面)P93- 96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实践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②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的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③强调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源泉,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P94 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而且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P95 6、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从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证明,唯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P96 7、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然后用这种认识指导人们去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以满足人们的需要。P96

8、认识主体的特点首先,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其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再次,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P97 9、认识主体的结构人是唯一能担当起认识主体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具有自身的结构,它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P98-99 10、认识客体的(特点)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P100 11、认识客体的性质是: 一、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无论是自然客体、社会客体还是精神客体,都具有客观实在性,都是或归根结底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二、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认识客体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但并不是所有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事物都自然而然地成为认识客体,,只有那些与主体活动发生关系、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外部事物,才构成认识的客体。P100 12、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有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主体和客体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第二,主体和客体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第三,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能动地改造和认识客体,客体对主体又有制约作用。P101 13、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P102 14、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在哲学史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前一条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后一条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P102 15、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唯物主义哲学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现实世界,即现实世界是可知的。哲学上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P102-

浅谈《实践论》中的认识辩证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浅谈《实践论》中的认识辩证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实践论》作为毛泽东同志哲学思想尤其是认识论思想的精华,其中也包含了诸多辩证法思想,正是这些认识辩证法思想,才使得《实践论》永葆活力,成为我们时代精神之精华。 关键词:《实践论》辩证法当代意义 《实践论》写于1937年7月,是毛泽东在长期复杂的革命斗争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所创建的理论成果,在《实践论》中,毛泽东不仅从认识论与唯物史观相结合的高度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述了实践概念的内涵与基本形式、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而且还进一步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相统一,全面阐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等的辩证关系,并最终揭示了“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发展规律,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思想。可以说,正是这些认识辩证法思想,才使得《实践论》永葆活力,成为我们时代精神之精华。 一、关于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①这一观点实际上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方面是说,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现实的、是受一定的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限制的,离开了具体条件,就不可能有它们的真正统一。另一方面是说,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变动的、历史发展的。离开了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人们认识的发展变化,主客观的统一就将是僵死的、凝固的。这一思想不仅是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批判一切‘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倾向的理论法宝,而且也为我们党在新时期制定并实施共同富裕的政策提供了许多启示。 共同富裕包含了两个方面,前者就是要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后者就是要让先富起来的带动后富起来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共同富裕。这也就是实现我们国家富国强民的两步走战略,而这两歩走恰恰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因为我们国家国土面积大,各地区现实条件存在明显差异,这会导致我国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每个地区都能均衡发展,同时发展。但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主要看综合竞争力。如果不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相互协调,就会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所以在这种客观情况下,我们党实时地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政策就是达到了主观同客观的具体的统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成果已经有力的证明,这条富国强民的发展政策是正确的,是完全符合了我们国家客观发展实际的理论方针,这是我们党在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主客观辩证统一思想的理论创建。如果我们不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的统一,就不会有我们党关于共同富裕政策的提出和实施。 当前,我国在实施共同富裕政策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第一步,但是我们还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高度重视第二步的实施,这也是我们实施这一理论政策的关键一步,更是我们党现阶段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因为这一步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导致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失调,造成区域、城乡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过大甚至影响社会稳定等严重后果,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所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党一定要在主观思想上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认识论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绝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其中对于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理性认识,尤其是理性认识三种形式的理解在多次考试当中均有涉及。认识的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 理性认识属于认识的高级形式、高级阶段,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之后形成的,主要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01 概念 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理性认识科学体系核心的要素。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有了大量积累之后,从中抽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就是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然后用一定的物质外壳词语把它标志起来,这就产生了概念。例如:在认识苹果的初期,获得了对苹果的各种感性材料积累,通过对单一的感觉、综合的知觉以及回忆再现的表象整体的思考、分析,最终抽离出苹果的概念,也就

是所谓含义的界定,苹果是水果的一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苹果的果实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02判断 反映事物关系的思维模形式,是对事物的状况和性质有所判定的思维形式,判断其实是展开了的概念,是对某一事物内部联系作出肯定与否定的论断的思维形式。例如:通过苹果是什么、不是什么,将苹果的概念再细化,也就是所谓的判断。苹果是植物,不是动物,形状近乎圆形,不是三角形、方形,颜色常见为红黄绿,不是黑蓝紫… 03推理 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思维形式,是通过对某些判断的分析和综合再引出新的判断的过程,能反映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苹果中营养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可以推理出苹果是美容佳品,既能减肥,又可使皮肤润滑柔嫩;苹果中含有铜、碘、锰、锌、钾等元素以及大量维生素C,可以推理出苹果可以保护人体的心血管、增强人体免疫力并且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等。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区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有着本质的区别。 ①与认识对象的联系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主体通过感觉器官在与对象发生实际的接触后产生的,它与认识对象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具有直接性。理性认识是认识主体通过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而获得的,它与认识对象的联系是间接的,具有间接性。 ②反映的方式不同:感性认识通过感觉器官与认识对象接触,形成关于对象的生动的、直接的形象,它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反映对象,具有形象性。理性认识是通过抽象思维,从现象中揭示出本质,从偶然性中揭示出必然性,它以抽象的方式反映对象,具有抽象性。 ③反映对象的深度、层次不同: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性和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正因为两者有质的不同,所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联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的东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认识,否则,理性认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源。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目的在于用获得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因此,必须使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于实践,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最终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误区点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其中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发展而来的。要准确区分、把握这两个阶段需要正确认识以下六大误区: 误区一:感性认识是错误的,理性认识是正确的 分析:(1)认识必须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而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但这并不等于说前者是错误的,后者是正确的。(2)认识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而不在于它是反映了事物的现象还是本质。只要是真实地反映了事物现象的认识就是正确的感性认识;同样,真实地反映了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就是正确的理性认识。反之,歪曲地反映了事物现象(或本质)的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则都是错误的。 误区二:感性认识是现象,而理性认识是本质 分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二者都属于认识范畴,属于主观的、第二性的东西。而现象和本质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

感性知识 知觉认知是认知的主要阶段,是主体对物体表面现象的反映。它包括三种形式:感觉,感知和表示。 (1)感觉:反映客观事物的个体特征和属性。如果说苹果是甜的,那就是感知知识和知识全过程的开始。 (2)知觉: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特征。像一个甜甜而坚硬的红苹果。知觉是高于感觉的一种反射形式,它是感觉的综合,是将各种感觉聚集在一起并将它们组合起来,从而形成对物体外部特征的整体理解。感知比感觉高,但是它仍然反映了事物的外部联系。 (3)图像:是人脑对过去的感知和感知的再现和回忆。我吃了一个红色,甜而硬的苹果。外观是根据感觉和知觉产生的,是感觉和知觉的重组,高于感觉和知觉。表示是感知知识的最高形式。 理性知识 理性认知属于认知的高级形式和阶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整体和内部关系的认知。它包括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1)概念: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和整体,并包含同一事物的共同特征和一般特征。概念是理性认知的最基本形式。苹果,葡萄和桃子是水果。 (2)判断:判断和判断客观事物是否具有一定的属性。如果葡萄是水果,则白菜不是水果。

(3)推理:这是一种思维形式,可以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已知的判断中得出新的判断。如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橙子就是水果,所以橙子中含有维生素。 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1)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既不同又相互依存。 一方面,知觉知识是认知的主要阶段,知觉知识需要发展为理性知识。另一方面,理性认知是基于知觉认知的认知的高级阶段。 (2)感知知识和理性知识相互渗透。 一方面,知觉知识是认知活动的起点,而获得理性知识是认知的任务。另一方面,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辩证统一是基于实践的。 (3)实现从知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飞跃的条件 在实践中获得丰富实用的知觉资料是实现从知觉知识到理性知识的飞跃的基础和前提。使用抽象的综合思维方法来处理感性材料是实现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飞跃的正确方法。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txt心若无尘,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我曾经喜欢过你,现在我依然爱你希望月亮照得到的地方都可以留下你的笑容那些飘满雪的冬天,那个不带伞的少年,那句被门挡住的誓言,那串被雪覆盖的再见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如逻辑格式等等。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曾引用亚当?斯密的话说明这个问题:“他很清楚地看到:‘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所谓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而且理论或认识本身也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所以主体可以也应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式来获取间接经验,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它的意义充分体现在牛顿的一句名言中:“假若我能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而且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即实践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头脑中重建客体模型,并根据这个客体模型推导出应当具有的未知性质,然后再用实践加以检验,当理论预言与对客体的实践结果一致时,就证明头脑中精神地重建的客体模型与客体自身相一致。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最新资料推荐------------------------------------------------------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人的感性认识不同于动物的感觉心理,它始终同实践相联系,同人的认识图式相联系。 人的感觉始终受思维方式的制约,而且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关系等无不渗透并影响着感性认识。 马克思明确指出: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 1 版,第42 卷, 126 页)理性认识不仅表现为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而且还包括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所组成的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是思维反映客观对象的系统形式,是主体观念把握客体的最高形式,其任务就是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观念地反映出来。 如果说感性认识是关于事物整体的一个混沌的表象的认识,是生动的直观、完整的表象,那么,理性认识尤其是理论体系则是关于事物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的认识,是思想整体、思维具体。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 版,第 2 卷, 18 页)在认识过程中,抽象是一个重要环节,充分体现了认识的矛盾性。 1 / 3

抽象使认识离开了生动直观的客体,扬弃了生动丰富的现象,似乎是把活生生的东西割裂、分解了,但抽象又提取和分离出客体的本质以及各方面的规定,并把它们综合起来,形成了关于客体的本质和规律性认识,这就使主体对客体的把握更全面、更深刻、更具体。 对于认识社会的活动来说,抽象为重要。 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 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 版,第 2 卷, 18 页)实际上,对于整个社会科学来说,科学抽象法具有普遍意义。 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要自觉地学习辩证思维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抽象力。 (二)非认知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在人的知、情、意这三类意识要素中,知包括主体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能力,属于人的理性因素。 情和意,即情感和意志包括冲动、欲望、本能等一般不以理性思维为基础,在主体结构中属于非理智、非认知的方面,因而被称为非理性因素;同时,人们还时常把认识过程中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顿悟、直觉、灵感等,也包含在非理性因素中。 前一类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活动中;后一类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它同逻辑、自觉

举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doc

举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篇一:举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与理性的区别:①与认识对象的联系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主 体通过感觉器官在与对象发生实际的接触后产生的,它与认识对象 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具有直接性。理性认识是认识主体通过抽象 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而获得的,它与认识对象的联系是间 接的,具有间接性。 ②反映的方式不同:感性认识通过感觉器官与认识对象接触,形成 关于对象的生动的、直接的形象,它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反映对象, 具有形象性。理性认识是通过抽象思维,从现象中揭示出本质,从 偶然性中揭示出必然性,它以抽象的方式反映对象,具有抽象性。 ③反映对象的深度、层次不同: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 表面性和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 律。正因为两者有质的不同,所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是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联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理性 认识的基础。理性的东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认 识,否则,理性认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源。理性认识依赖 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 系,而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目的在 于用获得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因此,必须使感性认识发展到理 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于实践,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 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如客户在用理性来对自己利益进行权衡,可以判断客户处于理性状态,这个状态的客户关心的本质 就是一个问题:“你给我带来的价值是什么?”。.当客户进行理性分析的时候,必须要对他的提问进行正面回答,任何的模糊化和无法 准确陈述产品利益,都无法赢得客户理性的信任,同时,对于销售 人员的重大挑战就在于如何运用理性思考,进行有策略的对话规划, 并用感性的方式感染客户,并将客户锁定在感性状态,这当中运用 的沟通能力、建立关系能力、为人处世能力无一不是考验销售人员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如逻辑格式等等。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 “他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曾引用亚当?斯密的话说明这个问题: 很清楚地看到:‘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所谓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而且理论或认识本身也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所以主体可以也应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式来获取间接经验,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它的意义充分体现在牛顿的一句名言中:“假若我能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而且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即实践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

09马克思原理复习(厦门大学)

01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基本标志。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人的主观精神的力量,如:“物是感觉的复合。”(贝克莱)“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慧能) 客观唯心主义:强调客观(人之外)的精神(天命\天意\天理,上帝的意志,绝对观念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有:是否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而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对立。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的定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联系和发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普遍性: 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B.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之中; C.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个世界是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 地交织起来的图画。 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从内容上看,感性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现象,理想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本质。从形式上看,感性认识是人脑凭借感觉器官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具体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理性认识则是人脑在感性材料基础上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式反映事物。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只有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一面,而且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和相互趁透,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统一关系。 1.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从认识的来源看,一切真知都是从社会实践中的来的,而感性认识直接来源与实践,在社会时间中,人们首先获得的是感性认识的直接经验,只有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然后才能进行科学的抽象,达到理性认识。因此,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了,承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就在认识论中坚持了唯物论。 英国科学家牛顿受苹果落地的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商品价格---价值规律 2.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 感性认识虽然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但它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它只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真正任务,不是认识事物的表面,外部特征,而是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只有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坚持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在认识论中坚持了辩证法。有一则故事叫做“辩日远近”,讲孔子去东方讲学,遇到路旁两个小孩在激烈争论什么,便走上前去看过究竟。其中一个小孩说:“太阳早晨的时候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小孩接着说:“不对!应该是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前一个小孩反问道:“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足有伞那么大,到了中午,却变成茶盘那样小,这不是近大远小的缘故吗?”另一个小孩理直气壮地答道:“早上的时候,天气凉飕飕的,中午却热得像在汤锅里,这不正合乎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对于两个小孩究竟谁是谁非,孔子也难于决断。于是,两个小孩嘲笑孔子说:“谁说你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圣人呢?”在这则故事中,小儿辩日、孔子难断的原因,说明了要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能单凭直观的感性认识,应该重视理性认识,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不仅表现在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上,而且还变相在他们的相互渗透上。这就是说,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没有纯粹的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3、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 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5、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哪些方面 6、实践的本质及特点 7、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8、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9、意识的能动作用 10、联系及其特点 11、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 1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4、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6、认识的本质及特点 17、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8、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19、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关系 理论联系实际 1、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学习与掌握马克思主义 2、结合实际,谈谈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4、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5、结合现实,举例说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6、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并用它分析批判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 7、结合现实,谈谈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真理观? 8、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当代大学生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应当坚持什么样的态度? 9、运用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分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10、运用矛盾的相关原理原理,分析如何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诸多问题。 8、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当代大学生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应当坚持什么样的态度?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什么是感性认识,什么是理性认识呢? 感性认识,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凭借感官,与事物直接接触所获得的对表面现象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如我们初次与人交往而产生的关于这个人的长相、身高、穿戴、口音等表面特征的认识,就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人有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这些感觉器官时,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人就产生各种感觉。例如,视觉能看到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听觉能听到事物的声响;嗅觉能闻到事物的气味;味觉能辨别事物的滋味是酸甜还是苦辣;触觉能感觉事物的冷热、软硬等。人们靠不同的感官反映事物不同的表面特征。如我们凭视觉看到苹果是红色的,触觉摸到它是硬的,味觉尝到它是甜的等。你初次遇到张三这个人,看见他个子高大,浓眉大眼,身体结实,穿戴朴素,这就是通过眼睛看到的对张三这个人的外表形象的具体印象,这就是感觉。 在人的所有的感觉器官当中,眼睛是最完善、最精巧的感觉器官。在人们获得的外部信息中,许多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使其清洁、卫生、明亮。 我们把对于某一事物的各种感觉综合起来,便形成了对这一事物的完整的印象,这就叫知觉。它是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整体形象的认识。例如,把苹果的颜色、大小、形状、硬度、滋味等

不同的感觉综合到一起,便形成苹果这个整体的形象。你进一步和张三接触,看到张三的身材容貌、穿戴打扮、举止神态,和张三握手,感到他的手刚劲有力,和张三谈话,听到他说的是普通话,说话慢条斯理。这些感觉综合起来,在你的脑子里就有了张三这个人的整体形象。这就是知觉。 表象则更进一步,它是对曾经感知过的而当时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反映,也就是说它是对我们过去所熟知的事物的回忆。如你和张三分别以后,张三已经不在你的面前,可你的脑子里却能回想起他的面貌、神态,甚至他说话的声音、笑声都记忆犹新。我们过去爬过泰山,当和别人谈起泰山时,我们脑子里立即就浮现出泰山那雄伟壮观的景象,云雾缭绕,溪水潺潺,古松怪石,日出东海,等等,都仿佛历历在目,甚至我们终身难忘。 “望梅止渴”这个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一次,曹操带兵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得很,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很大一片梅树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士兵听了,都流出口水来,不再说渴了。曹操的话之所以能使士兵达到止渴的效果,就是因为士兵们听到曹操的话,回忆起过去见到的梅子的样子和过去吃梅子时的感觉,于是似乎觉得又酸又甜的梅子就在眼前,顿时感到不再口渴了。这就是我们大脑对梅子的回忆而产生的效果。这种认识形式就是表象。 从感觉到知觉再到表象,已经显示了认识的发展。这一发展过程是从对事物表面的个别特征的反映到各种特性的综合反映,从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