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3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第二十二届天原杯)初赛试题

说明:1.本卷分两部分,共27小题,满分为120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16 Na-23 S-32 Cl-35.5 Zn-65

3.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一部分 (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 联合国确定今年 “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 Water and Food Security )。下 列跟水有关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

B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

C .饮用水生产

D .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2.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 .硫酸清除金属表面的锈

D .氮气用作保护气

3.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校外调查时发现了下列一些现象,你认为其中不合理...

的是 A .生产农作物时,农民按国家标准适量使用化肥、农药

B .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C .城市的“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作为化工原料

D .一些农民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4.对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3O 2——表示三个氧分子 B .SO 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元素 C . Al ——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D .3H ——表示三个氢原子

5.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

的是 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10mL 酒精和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6.“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

决粮食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硝酸铵NH 4NO 3

B .碳酸氢钾KHCO 3

C .尿素CO(NH 2)2

D .磷酸二氢铵NH 4H 2PO 4

7.白钨矿(主要成分为CaWO 4)是一种重要的含钨矿物,CaWO 4中钨元素(W )的化合

价是

A .+6

B .+4

C .+2

D .-2

8.实验测得某些溶液的pH 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 .稀硝酸

B .硼酸

C .氯化钠溶液

D .碳酸钠溶液

9.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态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甲>乙>丁>丙

B .丙>丁>乙>甲

C .乙>丁>丙>甲

D .丙>乙>丁>甲

10.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蒸发食盐水时,先在铁圈上放置蒸发皿,后放酒精灯

B .测定溶液pH ,先将试纸湿润,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上

C .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取出,后停止加热

D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涂上硼酸液,后用大量水冲洗

11.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2.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

物质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

则①③所属的类别是

A .① 单质、③ 氧化物

B .① 单质、③ 含氧化合物

C .① 化合物、③氧化物

D .①化合物、③ 含氧化合物 13.19世纪末,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中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

氮气密度与从含氮物质中制得的氮气密度有微小差异。他没有放过这一微小差异,在与化学家拉姆塞的合作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于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氩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

B .19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C .瑞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是纯净物

D .瑞利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是纯净物

14.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

的一组是 A .生活中的物质

B .安全常识

C .元素与人体健康

D .日常生活经验 铅笔芯主要成分——

石墨

饮水机滤芯的吸附剂主要成分——活性炭 进入陌生溶洞前——先做灯火实验 稀释浓硫酸——水倒入浓硫酸中

缺铁——易引起贫血 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 区别老陈醋与酱油——闻气味 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

纤维—灼烧后闻气味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0分)

15.(

4

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金刚石、氦气、干冰、生石灰这几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将它们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填写在空格处。(1)用作填充气艇的是 ; (2)用作致冷剂的是 ;

(3)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的是 ; (4)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① ② ③ ④

16.(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填字母序号);

A.蔬菜B.牛奶C.大米

(2)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填“元素”或“分子”),老年人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填字母序号);

A.塑料保鲜膜B.橡胶手套C.棉布围裙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的功能;

(5)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填“食醋”或“食盐水”)。

17.(3分)2011年11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标准,新的监测项目将于2016年1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2)频发的雾霾天气催热了防PM2.5专用口罩的网上销售,医生指导晨练爱好者灰霾天最好待在家里,若要外出必须戴好口罩。常用的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①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②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③N95专业口罩在0.1微米左右。则选择更有效的口罩是(填序号)。

(3)佩戴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

18.(4分)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相等,此时为______℃。

(2)在t3℃时,10g水最多能溶解3gB物质,则10g水

最多能溶解A物质的质量______3g(填“>”、“<”

或“=”)。

(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

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

(4)将A、B、C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19.(3分)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A2和B2,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参加反应的A2与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为。

(2)反应后的物质是(填“纯净物”、“混合物”)。

(3)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用A、B表示)。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0.(8分)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具有如右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1)若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

由三种元素组成,C是一种参与植物

光合作用的气体。则A、B、C、D

四种物质分别是:A ;B ;C ;D 。

(2)若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则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A ;B ;C ;D 。

21.(7分)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CH4、CO2等原料的“C1化学”成为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通常天然气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下图为天然气合成氨(NH3)的工艺流程:

(1)合成氨的原料之一为氮气,该流程中为合成氨提供氮气的物质是。

(2)①处加入Fe2O3·H2O的目的是。

(3)②处CH4与H2O(气)反应生成CO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条件略去)。(4)③处一般加入K2CO3溶液以吸收CO2 ,K2CO3溶液与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钾(K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该流程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22.(12分)

(1)试管是初中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的仪器,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各不相同,如图所示:

请仿照示例,从图中另选一种试管口朝向,并具体说明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示例:图①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应用在给固体药品加热的实验中。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下列仪器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写出下列仪器名称:G___________ ,H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③实验室要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装配气体发生装置时,应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

④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11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丙三位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写出A、B两个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丙进行了图C所示的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3)实验结论:

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乙、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4)你认为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导致其他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因此,如果

的反应,则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4.(6分)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苹果酸钠盐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5.85g苹果酸钠盐,则摄入钠元素的质量是g,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摄入的钠元素质量少g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5.(8分)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仪器零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1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第1次10 m

第2次10 7.4

第3次10 6.1

第4次10 5.6

第5次10 5.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5.6g固体的成分是;表格中,m=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第二部分(共20分)

六、(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6.(8分)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在完成操作Ⅰ之前,必须加入的X物质是。

(2)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

是。该操作中需要将圆形

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

现的情形是(填序号)。 A B C D (3)在蒸发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

等措施。

(4)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其实验目的是。

(5)判断加入的盐酸“适量”的方法是。

(6)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

原因是。

27.(12分)CO2在高温下能与木炭反应生成CO。为验证该反应,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装置图如下(夹持装置及加热部分未画出):

(1)根据装置图,填写下表:

仪器标号仪器中所加物质作用

A 石灰石,稀盐酸石灰石与盐酸作用产生CO2

B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与CO2不反应)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C

D

E

(2)写出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化学方程式。(3)有人对气体发生器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

。(4)验证CO的方法是

一.(每小题2分,共28分)

1.A

2.A

3.B

4.B

5.A

6.D

7.A

8.D

9.C 10.C 11.C 12.B 13.C 14.B

二、(每空1分,共20分)

15.(4分)(1)He (2)CO2(3)C (4)CaO

16.(6分)(1)A (2)元素骨质疏松(3)C (4)乳化(5)食醋17.(3分)(1)D (2)③(3)吸附

18.(4分)(1)t2(2)>(3)t1~t2(4)C

19.(3分)(1)3:2 (2)混合物(3)BA3或A3B

三、(15分)

20.(8分)(1)CaCO3CaO CO2Ca(OH)2(2)H2O O2H2CuO(合理答案均可)

21.(7分)(1)空气(2)除去硫化氢(3)CH4+2H2O = CO2+4H2(4)K2CO3+CO2+ H2O =2KHCO3(5)Fe2O3·H2O

四、(23分)

22.(12分)(1)图③试管口向上倾斜,可做加热液体的实验(图②试管口朝下,可以用来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合理答案均可)

(2)①集气瓶(1分)长颈漏斗(1分)②A B C E G J ③D G H

④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发现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了

⑤CaCO3+2HCl=CaCl2+CO2↑+H2O

23.(11分)(2)BaCl2+Na2SO4=BaSO4↓+2NaCl Na2CO3+2HCl=2NaCl+H2O+CO2↑

玻璃棒a端上铜丝变黑玻璃棒a端下沉

(4)甲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5)B实验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C实验a端铜丝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有气体参与反应或者有气体生成

五、(14分)

24.(6分)(1)156(1分)(2)14.7%(2分)(3)0.9 g (1分)1.4 g(2分)25.(8分)(1)Cu (1分)8.7(1分)(2)44%(1分)(3)19.6%(5分)六、(20分)

26.(8分) (每空1分)(1)水(2)过滤 D (3)间歇加热(或“来回移动酒精灯或蒸发皿”)(4)除尽溶液中的镁离子(5)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

(6)大于提纯的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

27.(12分)(1)(6分)

仪器标号仪器中所加物质作用

C 浓硫酸干燥CO2气体

D 干燥的木炭粉与CO2反应生成CO

E 澄清石灰水(或Na0H溶液)吸收未反应的CO2

(2)CO2 + C 2CO (2分)

(3)可以通过控制加酸的量来控制气体产生的快慢(1分);小试管中充满盐酸,可以起到液封的作用,防止反应剧烈时气体经长颈漏斗冲出(1分)

(4)点燃气体,火焰呈蓝色,再用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2分)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案例分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教学“圆的面积”时,除了像课本上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用这些近似的等腰三角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从而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后还可以拼成哪些已学过的图形,这些图形的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利用这些图形能否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呢?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学生统一了认识: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还可以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根据这些图形与圆的关系,也可以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类似活动,使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通过实践去感知知识,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概括归纳能力都得到相应提高。这样的操作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索,自己去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二: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把学生置于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去面临问题,在问题的唤起下,

产生求知情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设计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出“1、10、100、”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接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很新奇,这三个数分别是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怎么能用等号连接起来呢?学生陷入沉思,认真思考后,得出了多种答案:1元=10角=100分,1米=10分米=100厘米……,此时教师又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一听,思维更活跃了,纷纷发表了不同意见:1元=1.0元=1.00元,1米=1.0米=1.00米……,我接着说:像1、1.0、1.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这个问题‘小数的性质’。”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 【反思与分析】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是贯穿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也是数学教学的落脚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多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我们应当注意发现学生的“别出心裁”,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在教学时应尽可能多地采用自由、开放的教学手段。 只要一个个新的教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生活情境之中去,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就会积极去探索,去创新。否则,则会对数

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试题

<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第四页> 无机部分(共25题) 1 .为什么煤气灯管被烧热? 怎样避免?(10分) 2 .怎样用简单的方法检查洗刷后的玻璃仪器是否干净?(10分) 3 .称量样品时,双臂分析天平光标标尺移向样品端或单臂分析天平光标标尺向下移动而无法达到平衡,此时应加砝码还是减砝码?(20分) 4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完成后,尖嘴外留一滴液体,应如何处理?(10分) 5 .若要检查蒸馏水中是否含Ca2+,应选用何种化学试剂?(20分) 6 .分析纯,化学纯,优级纯试剂瓶标签纸的特征颜色是什么?(10分) 7 .某人用 0.5000mol·L-1浓度的 HCl 直接滴定 25mL,0.1mol·L-1 NaOH 水溶液浓度,操作是否正确 ? 为什么 ?(20分) 8 .用 25mL 移液管量取溶液,能读取多少毫升?(10分) 9 .为什么实验室盛 NaOH 溶液的试剂瓶,选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 ?(20分) 10 .若不慎浓碱溅入眼中,如何紧急处置?(20分) 11 .怎样配制不含 CO32-的 NaOH 水溶液?(30分) 12 .一水溶液中含少量的 Fe2+,怎样除去它?(20分) 13 .实验室中,为什么不能用无水 CaCl2干燥氨气?(20分) 14 .Al(OH)3和 Zn(OH)2都是白色沉淀,如何用简单的方法鉴别之(只用一种试剂)?(20分) 15 .乙炔钢瓶,氧气钢瓶的颜色?(10分) 16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急剧增加,而 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加很小,如何用 NaNO3和 KCl 为原料

制备 KNO3 ? (20分) 17 .在 K2Cr2O7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AgNO3水溶液,此时溶液的pH值怎样变化,为什么?(20分) 18 .在 NaClO 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KI 溶液,能否有 I2生成? (20分) 19 .一水溶液中含 Sn2+、Bi3+,加过量氢氧化钠有什么颜色沉淀生成?为什么? (30分) 20 .应如何配制和保存 Fe2+水溶液? (20分) 21 .在二只试管中各加入少量 FeCl3溶液,又向一支试管加入少量 NaF 固体,振荡溶解。然后在二只试管中各滴加 KI 溶液,振荡,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是否相同,为什么? (10分) 22 .碘在水中溶解度很低,但为何易溶于 KI 溶液中? (10分) 23 .怎样配制和保存 SnCl2水溶液?(30分) 24 .金属钠需保存在无水煤油中,怎样知道保存钠用的煤油是无水的呢?(30分) 分析部分(共20题) 一. 问答题 1 .体积比为 1∶ 2 的 H2SO4溶液的浓度c(H2SO4) 为多少?(10分) 2 .说明用草酸钠标定 KMnO4溶液浓度时适宜的温度范围,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30分) 3 .测定钴中微量锰时,用 KIO4在酸性溶液中将 Mn2+氧化为 MnO4-,然后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若用标准锰溶液配制标准溶液,在绘制标准曲线和测定试样时,应采用什么样的溶液作参比溶液?(20分) 4 .用经典的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的铁时,用 HCl 低温加热分解矿样,然后趁热(80~90℃)滴加 SnCl2,此过程温度过高或过低会有何影响?加入 SnCl2的量一般控制过量1~2滴,冷却后一次性快速加入 HgCl2以除去过量的 Sn2+。请说明为什么 SnCl2过量不能太多?为什么 HgCl2溶液要一次性快速加入?(30分) 5 .为下列操作选用一种合适的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说出名称和规格。(30分) [1].取 25.00mL 试液,用 NaOH 标准溶液测定其含量; [2].直接配制 500mL K2Cr2O7标准溶液;

2007年江苏省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初赛试题

2007年江苏省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初赛试题(调研测试) (120分钟满分100分)设计者:wen-ku 设计时间:2020年设计用途:公开文档类 型:word Document source network, if there is infringement,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S-32 C1-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选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 1.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哪些因素有关: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 ③金属的导电性能,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B.②⑤C.③⑤ D.②④ 2.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3.若用右图装置来制取气体,应满足下列条件中的() 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 水④制得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A.①②B.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人体内含有多种元素,其中许多元素都是人体所需的。 但有些元素尚未证实其生理功能,在食品中它们的含量稍高会引起毒性反应。我国食品卫生法对这些元素在食品中的含量的最高标准有极严格的规定,这些元素是() ①Na ②Mg ③As ④Cd ⑤Ca ⑥Zn ⑦Hg ⑧Pb ⑨Fe ⑩K A.⑥⑦⑧⑨B.②④⑥⑧C.③④⑦⑧ D.②④⑥⑦⑧ 5.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A.CO2B.ClO2C.SO2 D. NO2 6.葡萄糖(C6H12O6)供给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所需能量的反应可表示为: ?酶6CO2 + 6H2O C6H12O6 +6O2?→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医疗上可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给病人输液以补充能量 B.葡萄糖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能量 C.人呼出的气体和吸人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O2的含量减少D.葡萄糖氧化产生的CO2如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则血液的pH将增大 7.室温下,在pH= 13的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3+、C1一、SO42一、Na +K+、SO42一、CO32一、Cl一

最新九年级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问卷调查报告

最新九年级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问卷调查报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操作过程在实验探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而且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我对九年级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动机,态度,兴趣的导向,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从学生学习实验兴趣、实验动机、实验态度和实验能力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揭示初中化学探究中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现状。 一、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要求,探究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新的活动方法,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实验操作新路子,使每位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参与、思考、动手、合作、交流和完成所有实验;达到积极参与、勇于动手,圆满完成实验的目的。 二、调查方法 制定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包括20个小题,最后一题是建议或意见,凡是被调查的同学均可根据我校或自己的实际,填写对实验操作过程的学习或对实验操作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方法、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对象及范围 调查范围为十三中学九年级(9)(10)(11)班各随机抽查20名学生,一共60名学生,学习程度包含好中差。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 四、调查时间: 2018年10月18日。 五、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可以看出: 1. 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掌握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和操作能力。 2. 对实验操作主要还是依赖于老师,不喜欢自己去探究操作过程。 3. 大多数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重视,觉得只要做完就算是完事了。 4.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态度:喜欢想尝试点的90%喜欢但是有点害怕的6%

化学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

化学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 一.进入实验室 1.必须遵守实验秩序和实验室各项制度。 2.按编组规定有序入座,不得喧哗或窜位。 3.未经指导老师许可,不得擅自动用或者调换桌上的器材。尤其不准拿桌上的实验器材玩耍,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二.开始实验 1.清点、检查仪器和药品是否满足实验要求。如有缺损或不符合实验要求应及时报请补发或调换。 2.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以及实验中应注意事项。 3.了解仪器和药品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三.实验过程 1.按照实验内容进行实验。不得随意进行本项实验以外的其他实验活动。 2.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步骤。如需更改实验内容或步骤,必须报请指导老师批准后方可按新的方案进行。 3.仔细观察实验现像并如实记录。若发现自己的实验记录与其他同学不一致时,应以自己的实验记录为准,不得随意更改,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若有实验现象不清或有疑问,可以申请重做一次。 5.爱护实验器材,节约药品和材料的使用,杜绝浪费。 6.严格遵守实验安全操作规程。如发生意外事故应保持冷静并立即报告指导老师予以处置。 7.危险化学药品的使用要严格遵循最小用量的原则,杜绝违规操作。 8.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指引分类放入废弃物存放缸,严禁随意弃置或直接排放。 四.实验结束 1.整理桌面、实验器材归位。清洗仪器并检查仪器是否齐全或是损坏,如有损坏必须报告指导老师处理;凡违章操作导致仪器损坏应承担赔偿责任。 2.离开时把凳子挂于桌子下凹槽处,擦干净桌面并冲洗水槽,关闭水龙头。

3.实验室内一切物品,未经准许不得带出实验室。 4.完成实验的后续研究。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撰写实验报告或科研小论文交给指导老师审阅。

浅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浅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体现。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在?笛Э蔚慕萄е校? 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把学生真正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合作者。在教学中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活动活动空间,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主动提出不同的见解。并且允许学生想错、说错,教师要适时点拨,要学生敢说、敢想,形成一种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会激起学生创新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二、夯实学生“双基”,提供创新思维源泉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结构,小学熄灭的创新

意识是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思维如同“海市蜃楼”,创新也只是“空中楼阁”,所以在组织教学时,让学生获得有关数学、数量关系,几何图形一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通过有的放矢地训练,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达到“应用自如”的境界,为培养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基础知识是培养基本技能的基础,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每种能力都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培养出来的,只有牢固地掌握它,思维才能活跃,创新的灵感才能得以激发,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应手。为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时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对课标、教材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要彻底弄懂,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三、培养学习兴趣,点燃创新思维火花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动力,同时也能使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捷而丰富,而没有兴趣的强迫学习只能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扑灭创新思维的火花。可见兴趣是创新的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首先,导课新颖,引发兴趣。常言道:“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的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比如:讲一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提出问题:“方程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有机化学实验试题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2016年7月南京大学The 10th National Undergraduate Chemistry Laboratory Tournament, NJU, P.R.China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 成绩: 阅卷人签名: 注意事项 1.实验总分100分,竞赛时间为6.5 + 0.5小时,包括午餐及完成实验报告。超过6.5小时,每5分钟扣1分,最长不得超过30分钟。请选手仔细阅读实验内容,合理安排时间。2.仪器设备清单置于实验台上,请选手开始实验前仔细检查所提供的仪器及设备,如有问题请及时向监考老师报告。 3.实验时务必注意安全,规范操作。请穿着实验服、佩戴防护眼镜,必要时可使用乳胶手套。 4.若操作失误,在开考一小时内,可向监考老师索取原料重做,但要扣5分。损坏仪器,按件扣1分。 5.TLC板每人使用最多不超过10块;快速柱层析操作方法见附录2。 6.实验报告书写要规范整洁,实验记录请记在实验报告指定的位置上。记在其它地方未经监考老师签字确认或原始数据记录错误,修改前未经监考老师签字确认,均按无效处理。 伪造数据者取消竞赛资格。 7.实验完成后,将装有产品的茄型瓶(瓶上贴好标签,并写上产品名称、空瓶重和产品净重、选手编号)和实验报告(包括问题回答)交给监考老师,并请监考老师签字确认。8.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投放于指定的容器内。实验结束后,清洗仪器,整理台面并将所用器材归回原处(不计入实验时间)。经监考老师同意方可离开考场。

4, 4’, 5-三甲氧基-[1,1’-联苯]-2-甲醛的制备 一、实验内容 1. 4, 4’, 5-三甲氧基-[1,1’-联苯]-2-甲醛的制备:以4-甲氧基苯硼酸和2-溴-4,5-二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制备4, 4’, 5-三甲氧基-[1,1’-联苯]-2-甲醛。 2. 产品表征:用1H NMR波谱技术表征所得产物。 二、仪器和试剂 1. 玻璃仪器和器材

2020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河南赛区预赛试卷

201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河南赛区预赛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 35.5 K:39 Ca:40 Mn:55 Fe :56 Cu: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运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指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2.下列过程中主要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浓硫酸使白纸变黑B.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D.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自制酸碱指示剂 3.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 ..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A.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B.用甲醛浸泡水产品 C.用含NaNO2的工业盐烹调食品D.用霉变花生制成压榨花生油4.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一组物质是 A.干冰、空气B.食醋、加碘食盐C.甲烷、烧碱D.汽水、冰水共存物 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 ..的是 6.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和铁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属于氧化反应 C. 任何情况下呼吸纯氧均有益于健康 D. 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7.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 ...的是 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8.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FeO+2HCl == FeCl2+H2O 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 + H2O == H2CO3 C.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过多胃酸:NaOH + HCl == NaCl + H2O D.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Na2CO3+H2SO4== Na2SO4+H2O +CO2↑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课程。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学生们感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与老师探讨,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实验前理论知识的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资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实验现象等等. 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可能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会感觉实验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的的实验要清楚各实验仪器的接法,如果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会事倍功半. 虽然做实验时,老师一般都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在做什么。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会根据自

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学生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认真吃透实验步骤,忙着连接实验仪器、添加药品,结果实验失败,最后只好找其他同学帮忙。特别是在做实验报告时,因为实验现象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将会很难的继续下去,对于思考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互相讨论,请教老师。 我们做实验不要一成不变和墨守成规,应该具有改良创新的精神。实际上,在弄懂了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我们的时间是充分的,做实验应该是游刃有余的,如果说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件难事,那改良总是有可能的。比如说,在做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自制装置将实验改进。 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前题是学生对每次实验的态度。如果学生在实验这方面很随便,等老师教怎么做,拿同学的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寻求生存的重要条件,我们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缺少这种创新能力,都不可缺少这种应变素质。它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要基础和保障,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命力之所在、希望之所在。 怎样认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呢? 创新思维即创造型思维,就是有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表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灵活、独特、新颖”,而且人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对于中学生而言,创新思维包涵有:积极动脑、思维多向、求异;想象大胆、丰富、新颖;口语和书面表面流畅、灵活、生动;接受事物主动、敏锐;与人交往主动、热情、大方;办事有条理、有影响力,就是敢于对书本上的知识产生质疑,在深入理解、领会前人智慧精髓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于学生来言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在对知识学习的选择、处理和运用上,也不仅反映在对新思想、新事物、新技术的发现发明上,而且表现在有没有怀疑的精神、求变的态度和综合选择的能力,有没有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中小学时代是创新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他们往往凭关敏锐观察、直接理解、整体判断、迸出灵感、豁然顿悟、多元求异、创造想象等来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 实践能力的含义很广,泛指人们在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有意识的活动中具备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我认为实践能力不光是指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还包涵以下内容,如: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积累语言文字的能力、处理资料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 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中学语文,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培养民族素质这项伟大工程中的一项奠基工程,它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任。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应成为自己教育活动的一项基本指向,自己应尽的一项神圣职责,并把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作为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中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并努力提高创新素质。 一位著名教育心理家认为:“许多学生之所以未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问题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他们各自特点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时间。 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要真正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认真学习和吸取现代的科学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教育经验和传统,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

“涌泉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 笔试试卷 选手编号:总成绩: 题型一、选择题二、填空题总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选择题为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57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 加热装有溶液的烧杯时,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烧杯底垫有石棉网在火焰上加热 (B) 烧杯底垫有铁丝网在火焰上加热(C) 直接放在电炉上加热 (D) 直接放在电热板上加热 2. 实验室制备饱和硫化氢溶液时,把发生器生成的硫化氢气体用蒸馏水吸收而得。硫化氢 气体通入蒸馏水吸收前应使气体先通过:( ) (A) 装NaOH溶液的洗气瓶 (B) 装蒸馏水的洗气瓶(C) 装固体NaOH的洗气塔 (D) 不必处理 3. 下列干燥含结晶水无机盐的方法中,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的是:( ) (A) 放在装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干燥 (B) 在空气中晾干(C) 无水乙醇洗后在空气中晾干 (D) 在1050C下烘干 4. 下列洗涤量筒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水冲洗 (B) 先用去污粉刷洗,后用水洗(C) 先用铬酸洗液洗,后用水洗 (D) 先用浓盐酸洗,后用水洗 5. 干燥量筒等度量仪器时,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在火上烤 (B) 晾干(C) 用酒精润洗后用电吹风吹干 (D) 在烘箱中控温烘干 6. 下列洗涤普通玻璃仪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水润湿后先用去污粉刷洗,后用水洗 (B) 水润湿后分别用肥皂水刷洗和用草酸浸洗,再用水洗 (C) 水润湿后先用草酸浸洗,后用水洗(D) 水润湿后先用浓碱浸洗,后用水洗

7. 把含Fe3+、Cu2+、Co2+离子的混合液负载到氧化铝色谱柱后,用0.5mol·L-1 HNO3为淋 洗液,各离子洗脱的顺序为:( ) (A) 不能分离 (B) Fe3+、Cu2+、Co2+(C) Cu2+、Co2+、Fe3+ (D) Co2+、Cu2+、Fe3+ 8. 下列各组实验中,反应后pH值无明显变化的是:( ) (A) 硝酸银溶液与铬酸钾溶液混合 (B) 硝酸银溶液与重铬酸钾溶液混合(C) 硝酸铅溶液与重铬酸钾溶液混合 (D) 硝酸铅溶液与饱和硫化氢溶液混合 9. 下列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后能生成稳定氢氧化物沉淀的是:( ) (A) AgNO3 (B) Hg(NO3)2(C) Cd(NO3)2 (D) Cu(NO3)2 10. 酒精灯或少量有机溶剂着火,处理方法是:( ) (A) 用湿布盖灭 (B) 吹气熄灭(C) 用水浇淋 (D) 报告老师等待处理 11. 配制作为滴定剂的Na2S2O3溶液的正确方法是:( ) (A) 用分析天平称取准确量的固体试剂,溶于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中,加 入少量固体Na2CO3,冷却后用棕色容量瓶定容并置暗处备用 (B) 用分析天平称取准确量的固体试剂,溶于蒸馏水中并加热煮沸2至3分 钟,加入少量固体Na2CO3,冷却后用棕色容量瓶定容并置暗处备用 (C) 用台式天平称取所需的固体试剂,溶于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中,加入 少量固体Na2CO3,贮于棕色试剂瓶中置暗处3至5天后标定使用 (D) 用台式天平称取所需的固体试剂,溶于蒸馏水中并加热煮沸2至3分钟, 加入少量固体Na2CO3,贮于棕色试剂瓶中置暗处3至5天后标定使用 12. 返滴定法和置换滴定法测定明矾中Al的含量,若滴定管内壁挂有水珠,则测定结果将 是:( ) (A) 两法都偏高 (B) 两法都偏低(C) 返滴定法偏高,置换滴定法偏低 (D) 返滴定法偏低,置换滴定法偏高 13. 分析结果的好坏可以用精密度和准确度来衡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B)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先决条件(C) 精密度高准确度也一定高 (D) 准确度不高精密度也一定不高

201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201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第十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附加题供选用)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Ba:137 3.考试时间:2小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 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 1.2018年10月24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送上月球轨道,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质子数为2, 中子数为1的原子)资源。下列氦–3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2.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 A .奥运场馆周围的路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B .在奥运场地使用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 C .场馆附近的绿化采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术 D .将奥运村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深埋 3.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 .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 C .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 .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均相同 4.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 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O 3和O 2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 B .O 2比O 3稳定 C .等质量的O 3和O 2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是2︰3 D .O 3与O 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高一化学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高一化学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一、物质的检验操作 1.证明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2Na + 2H2O = 2NaOH + H2↑检验H2是否纯净的操作:①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H2;②用姆指堵住,试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③松开姆指,发出轻微 的“噗”的一声,说明收集的是纯净氢气。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检验O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产生O2 3焰色反应检验Na2CO3、KNO3、KCl。焰色反应操作:①取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②再蘸取待测溶液(或固体)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结论:含钠元素的物质(单质或化合物) 焰色反应呈黄色;含钾元素的物质(单质或化合物),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反应呈紫色。 4.Cl-离子的检验方法。操作:①取待测液,先加足量HNO3酸化,无沉淀(以排除CO32-、Ag+等的干扰);②再加Ag 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Cl-。Cl-+Ag+= AgCl↓ 5.氯水+NaBr;用CCl4萃取Br2。Cl2+2NaBr=Br2+2NaCl现象:无色的NaBr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橙色(溴水);加CCl4,上层为水层,近无色,下层为Br2的CCl4溶液,为橙红色。结论:氧化性Cl2>Br2;非金属性Cl>Br 氯水+KI,用CCl4萃取I2。Cl2+2KI=I2+2KCl现象:无色的KI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黄色(碘水);加CCl4,上层为水层,近无色,下层为I2的CCl4溶液,为紫红色。结论:氧化性Cl2>I2;非金属性Cl>I 6.溴水+KI,用CCl4萃取I2。Br2+2KI=I2+2KBr现象:无色的KI溶液中滴加溴水,溶液变为黄色(碘水);加CCl4,上层为水层,近无色,下层为I2的CCl4溶液,为紫红色。结论:氧化性Br2>I2;非金属性Br>I 7.淀粉溶液+I2。碘单质的检验:I2遇淀粉变蓝色(注意KI、I-都不能使淀粉变蓝色)。KI的检验:加淀粉溶液不变色,加H2O2后变蓝色(H2O2起氧化剂作用,其它如Cl2、Br2、HNO3等效果相同) 8 X-(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操作:取待测液,先加足量HNO3酸化(以排除CO32-、Ag+等的干扰),再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Cl-离子(生成浅黄色沉淀的是Br-离子;生成黄色沉淀的是I-离子)。Br-+Ag+= AgBr↓I-+Ag+= AgI↓ 9.SO2的检验: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恢复原来颜色。结论:SO2具有暂时漂白性;实质上是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时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分解恢复原来颜色。 10.SO42-离子的检验方法。操作:①取待测液,先加足量盐酸酸化无沉淀(以排除CO32-、SO32-等的干扰),②再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SO42--+Ba2+=BaSO4↓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素质,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明确的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引奇激趣——迎接创新的使者 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多思多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首要工作。在教学中,兴趣又往往表现为一种好奇心,有好奇心才会有深刻而独特的思维方式,才会有发明创造。教师应该加倍爱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迎来创新的使者,拉开求知的序曲。 1.巧设悬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迸发创新因素,获得新的知识。为此,教师必须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80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3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一巧妙的提问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悬念,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使学习的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2.创设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有的文笔清晰;有的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富有幻想。在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雾凇》这篇课文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雾凇图,教学的开始,教师播放录像(雾凇景象),向学生展示雾凇的奇特和壮观,使学生在欣赏雾凇景色美丽的同时,激起求知的欲望。 3.联系实际 在语文教学中,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教师可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激趣、导语激趣、活动激趣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诱导质疑——催生创新的萌芽 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

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 实 验 试 卷 选手编号: 实验C1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重要说明: ↘ 本实验时间为2.5小时(以监考教师记录及考生签名为准)。每超时5分钟扣2分,最多不能超时20分钟(以5分钟为计时单位,不足5分钟按5分钟计); ↘ 由于仪器数量不足或运行时间较长,需要等待,您可进行后续实验或填写实验报告、回答思考题等,以避免无法按时完成全部实验; ↘ 如果您某个实验步骤完成得较快,确需等待一定时间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实验,请向监考老师提出,由其记录您的等待时间(填写实验报告或回答思考题不能算作等待时间); ↘ 提供给每位选手使用的各类试剂量已足够,请节约使用。如需增加使用溶剂,将被扣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摩尔质量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技术。 2、测定水的凝固点降低值,计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二、基本原理 固体溶剂与溶液成平衡的温度称为溶液的凝固点。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与溶质摩尔质量的关系为: A f B f B 1000W T W K M ?= (1) 式中B 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A W 和B W 分别为溶剂和溶质的质量;f T ?为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f K 称为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其值只与溶剂性质有关,与溶质性质无关。本实验所用溶剂水的f K 值为1.86 Kg·K·mol -1。

溶剂和溶液在冷却过程中,其冷却曲线见图1所示。溶剂的冷却曲线见图1(a),曲线中的低下部分表示发生了过冷现象,即溶剂冷至凝固点以下仍无固相析出,即液体的温度要降低到凝固点以下才能析出固体,随后温度再上升到凝固点。溶液的冷却情况与此不同,当溶液冷却到凝固点时,开始析出固态纯溶剂。随着溶剂的析出而浓度不断下降,在冷却曲线上得不到温度不变的水平线段,如图1(b)所示。因此,在测定浓度一定的溶液的凝固点时,析出的固体越少,过冷程度越小,测得的凝固点才越准确。如果溶液的过冷程度不大,可以将温度回升的最高值作为溶液的凝固点;若过冷太甚,则要作图外推,见图1(b)。 图1纯溶剂和溶液在冷却过程中的冷却曲线 水盐体系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冷冻循环液,图2为NaCl-H2O的相图,供配制冷剂参考。 图2 NaCl-H2O的相图 三、仪器及试剂 玻璃管(包括内管、外管及胶塞等)1套;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模拟)及答案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复赛试题(模拟) 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附加题供选用)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Ba:137 3.考试时间:2小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 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 1.2007年10月24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送上月球轨道,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质子数为2, 中子数为1的原子)资源。下列氦–3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2.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 A .奥运场馆周围的路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B .在奥运场地使用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 C .场馆附近的绿化采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术 D .将奥运村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深埋 3.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 .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 C .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 .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均相同 4.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 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O 3和O 2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 B .O 2比O 3稳定 C .等质量的O 3和O 2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是2︰3 D .O 3与O 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

化学实验教案九年级:李容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实验现象: 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