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西医】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发生扩张、延长、弯曲成团状,晚期可并发慢性溃疡的病变。本病多见中年男性,或长时间负重或站立工作者。本病未破溃前屑中医“筋瘤”范畴,

破溃后屑“臆疮”范畴。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在四肢血管疾病的大多数病例中,常因静脉曲张及其合并症尤其是溃疡而就。

【发病群体】

1、从事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

如:售货员、空服人员、教师、美发人员、、厨师及运输业

的服务人员等。由于我们腿部的静脉血液要从低处流向高出,若人长期处于站立状态,就会增加血液回流的压力,高压力使血液无法正常回流,这样血液挤压在腿部形成静脉曲张。

2、经常坐着,坐姿不当。IT人员、职业司机、工厂员工及大部分办公室白领都属从事以坐姿为主工作的一群:长时间的坐,会导致血管长期处于循环滞慢的状态,容易引发静脉曲张。

3、从事长时间蹲着或跪着的工作的人群:

如:清洁工人、装修师傅、农夫、园艺工作者、汽车修护员及负责机械保养维修的工程师等,需要长时间蹲着或跪着工作,长时间蹲着或跪着都会增加下肢的压力,使血液无法正常流动,因此,也易引起静脉曲张。

【病理病因】

1.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可以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原有的静脉瓣膜无紧密闭合,发生瓣膜功能相对不全,血液倒流。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亦不能发挥有效的防止倒流作用,导致发病。

2.静脉内压持久升高:静脉血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产生一定的压力,正常情况下对其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这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

3.其次是年龄、性别:由于肢体静脉压仅在身体长度达最高时方达最高压力,青春期前身体不高,故静脉口径较小,均可防止静脉扩张,所以尽管30岁前有患严重静脉曲张,但大多数是随年龄增大,静脉壁和瓣膜逐渐失去其张力,症状加剧迫使患者就医。静脉曲张以女性多见,可能由于妊娠能诱发或加重静脉曲张。但在没有妊娠的女性,其发病率也比男性高(男:女=1:3),其原因可能是女性骨盆较宽大,血管结构过度弯曲以及月经期、妊娠期和绝经期时均可使骨盆

内的静脉增加充血。妊娠期易发生静脉曲张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妊娠期四肢浅静脉的张力降低,使其易于扩张,这种情况在产后可恢复。

【病理机制】

正常情况下,下肢静脉回流是依靠心脏搏动而产生的舒缩力量,在深筋膜内包围深静脉的肌肉产生的泵的作用,以及呼吸运动时胸腔内负压吸引三方面的协同作用。静脉瓣膜起着血液回流中单向限制作用。若有瓣膜缺陷,则单向限制作用就会丧失,而引起血液倒流对下一级静脉瓣膜产生额外冲击,久之就会导致下级静脉瓣膜的逐级破坏。静脉中瓣膜的破坏使倒流的血液对静脉壁产生巨大的压力,即可引起静脉相对薄弱的部分臌胀。而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可使静脉内压力增高,进一步加剧了血液对瓣膜的冲击力和静脉壁的压力,导致静脉曲张。长期的静脉曲张,血液淤滞,最终产生淤积性皮炎,色素沉着和慢性硬结型蜂窝组织炎或形成溃疡。

曲张静脉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静脉壁的中层。在初期,中层的弹力组织和肌组织都增厚,这种变化可视为静脉压力增大所引起的代偿性反应。至晚期,肌组织和弹力组织都萎缩、消失,并为纤维组织所替代,静脉壁变薄并失去弹性而扩张。静脉瓣也发生萎缩、硬化。病变静脉周围组织的微循环亦由于静脉压的增高而发生障碍,引起营养不良,导致纤维细胞

的增生。病变部位的皮下组织弥漫性纤维变性并伴水肿,水肿液内含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又可引起纤维组织增生。静脉淤滞使淋巴管回流受阻,淋巴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又加重了组织纤维化。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局部组织缺氧,抗损伤能力降低,因而容易发生感染和溃疡。

【临床表现】

原发性静脉曲张患者早期多无局部症状,逐渐发展可出现以下临床表现。

1.患肢常感酸、沉、胀痛、易疲劳、乏力。

2.患肢浅静脉隆起、扩张、变曲,甚至迂曲或团块状,站

立时更明显。

3.肿胀:在踝部、足背可出现轻微的水肿,严重者小腿下

段亦可有轻度水肿。

4.并发症:(1)皮肤的营养变化:皮肤变薄,脱屑、瘙痒,色素沉着,湿疹样皮炎和溃疡形成。(2)血栓性浅静脉炎:曲张静脉处疼痛,呈现红肿硬结节和条索状物,有压痛。(3)

出血:由于外伤或曲张静脉或小静脉自发性破裂,引起急性出血。

5.下肢静脉功能试验:

(1)深静脉通畅试验(Penhes试验):用来测定深静脉回流情况,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深静脉往往是通畅的。方法是在大腿用一止血带阻断大隐静脉干,嘱病人连续用力踢腿或下蹲,

由于下肢运动,肌肉收缩,浅静脉血液经深静脉回流而使曲张静脉萎陷空虚。如深静脉不通或有倒流使静脉压力增高则曲张静脉压力不减轻,甚至反而曲张更显著。

(2)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用来测定大隐静脉瓣膜的功能,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丧失。方法是患者平卧位,下肢抬高,排空浅静脉内的血液,用止血带绑在大腿根部’卵圆窝下方处。随后让病人站立,10s内解开止血带,大隐静脉血柱由上向下立即充盈,则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病变部位极可能位于卵圆窝水平,深静脉血通过隐股静脉连接点泄人浅静脉系统。浅静脉如缓慢地(超过30s)而逐渐充盈,属于正常情况,是血液由毛细血管回流入静脉内的缘故。如果病人站立后,止血带未解开而止血带下方的浅静脉迅速充盈,说明返流人该静脉的血液来自小隐静脉或某些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3)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病人平卧,抬高患肢,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先从足趾向上至胭窝缚缠第一根弹力绷带,再自止血带处向下,扎上第二根弹力绷带,一边向下解开第一根弹力绷带,一边向下继续缚缠第二根弹力绷带,如果在两根弹力绷带之间的间隙内出现曲张静脉,即意味着该处有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中医】

本病属于中医学“筋瘤”、“脉痹、“湿疮、“臁疮”等范畴。“筋

瘤”首见于《灵枢·刺节真邪》,日“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得反发为筋瘤”,阐明了筋瘤的病因病机。《外科正宗》云:“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阐述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

“臁疮”为慢性下肢溃疡,属“筋瘤”的后期并发症,在古代文献中还有“裤口疮”、“裤风”(《证治准绳》)、“烂腿”(《外科证治全书》)等名。臁疮首见于《疮疡经验全书》,谓“里外臁疮,三里之旁,阴交之侧生之者,……盖因湿热风毒相搏而至然也。”阐明臁疮的发病特点及病因病机。《外科正宗·臁疮论第七十四》云“臁疮者,风热湿毒相聚而成,有新久之别,内外之殊。新者只用三香膏,乳香法纸贴之自愈,……方可得愈。外臁多服四生丸,内臁多服肾气丸妙。”阐述了臁疮的病因病机及分期治法,强调了内外兼治。

在“因邪致瘀”与“祛邪为先”的学术观点指导下,本病的病因是静脉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摄(久坐、久立、久行、负重、妊娠等),其病机是气虚久瘀,静脉郁热能生风,瘀热夹湿毒成疮。病由淤滞(瘀)、湿热(毒)、生风(痒),三者之间的转化形成的诸多症证。

【辨证治疗】

1.气滞血瘀:

小腿青筋迂曲,隆起或扭曲成团块状。患肢压痛,可见色素沉着,或有刺痛、活动后加重。伴有精神郁闷、烦躁易怒。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涩。本证的辨证要点是:小腿部有明显的青筋迂曲,压痛或刺痛以及舌脉表现。

治则:行气疏肝活血化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用:柴胡12g 枳壳10g 白芍15g 川芎10g 制香附10g 丹参30g 鸡血藤15g 制乳香10g 水蛭粉3g 甘草6g

加减:疼痛加忍冬藤15g、地龙15g;扭曲块明显加三棱12g、莪术12g;患肢畏寒、麻木加附子9g、桂枝15g;患肢酸胀加威灵仙12g、地龙15g。

2.血燥筋挛:

小腿青筋迂曲,挛急疼痛,伴有耳鸣如蝉、眩晕、肢体麻木、两目干涩,舌淡、脉细。本证以小腿静脉曲,张挛急疼痛以及阴虚肝旺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治则:清肝滋阴养血舒筋

药用:川芎15g 当归10g 白芍10g 生地15g 芦荟10g 昆布10g 木瓜15g 鸡血藤15g 防己10g 甘草6g

加减:耳鸣眩晕加酸枣仁15g,远志15g,肢体麻木加桂枝15g、路路通15g;两目干涩加菊花12g、玄参15g。

3.寒湿凝滞:

小腿青筋蜿蜒,下肢浮肿,按之凹陷,朝轻暮重,畏寒怕冷,腿酸胀不适,沉重乏力,甚则跛行。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舌质淡,苔白滑或白腻,脉象濡缓或沉迟。本证除下肢青筋

迂曲外,辨证要点主要是下肢浮肿,畏寒沉重,脉濡缓。

治则:健脾利湿温经通络

方药:炙黄芪30g 桂枝10g 鸡血藤15g 党参15g泽泻30g 防己10g 白芥子10g 干姜10g 木瓜15g

加减:下肢胀甚加茯苓15g;肿甚佳茯苓皮20g、淮山药20g;纳呆、腹泻加白术15g、砂仁9g。

4、气血亏虚:

临床表现下肢青筋迂曲,小腿轻度肿胀,皮肤色素沉着,下肢沉重,伴有全身乏力。疮面下陷,边缘形如缸口;或胬肉突出疮外,疮口周围的皮肤成片地呈紫暗,少有痛热感,皮下硬化;可经年累月,不易收口。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此型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原则补气养血,温通经络,方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白芷9g、肉桂9g、地龙12g、当归12g、丹参15g、川芎9g、白芍15g、党参15g、黄芪30g。对于有破溃的患者,可以外用臁疮膏:制作方法是取轻粉9g,龙骨60g,黄丹60g,当归60g,独活60g,羌活60g为末和匀,香油调匀外敷。

5、热毒炽盛:

症状:青筋暴露,突出皮肤,肢体肿胀疼痛,皮肤发红,按之灼热;舌淡红,苔黄腻,脉细数。

治则: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方用五味消毒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川芎12g、赤芍12g、生地15g、红花9g、桃仁12g、

鱼腥草15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野菊花15g、金银花15g、水牛角15g。

6、湿热下注:

主要证候为小腿青筋怒张,局部发痒,红肿,疼痛,或有溃破,滋水淋漓,疮面腐暗;伴口渴,便秘,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消肿,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减。甘草6g、苍术9g、茯苓12g、泽泻9g、薏苡仁20g、黄柏12g、当归12g、玄参15g、金银花12g、益母草15g、泽兰叶9g、黄芩10g、黄连9g、栀子10g、七叶一枝花15g、白花蛇舌草15g、生大黄9g。

7、营卫失和:

主要证候为小腿青筋暴露,皮肉挛急,或伴下肢坠胀,水肿,舌淡紫,苔淡白,脉浮涩。

方用桂枝汤加减: 桂枝15g 、白芍15g、炙甘草6g 、生姜9g、大枣3枚、赤芍12g、白芥子12g,川牛膝12g,枳实9g。

8、肝火亢盛:

主要证候为下肢筋脉怒张,红肿,性急易怒,头晕目眩,胁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解郁、健脾渗湿,方用清肝解郁渗湿散化裁:地龙

12g,蝉蜕9g,银柴胡9g,独活9g,生地9g,女贞子9g,苍术9g,白术9g,防风9g,赤芍12g,菟丝子15g,甘草3g。

【食疗方】

1、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患肢青筋迂曲,状若蚯蚓,局部有压痛或色素沉着。伴有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舌面有瘀斑瘀点,治宜理气行滞,活血化瘀。

1.桃仁酒熟桃仁30g,打碎,浸泡于500毫升优质白酒(38度)中,密封置于阴凉通风处,每日摇晃1~2次.10日即可饮用。每次取泡好的桃仁酒10毫升,佐餐饮用.每日1-2次。

2.玫红饮玫瑰花60g、红花30g。每日取玫瑰花6g.红花3g,加开水冲泡.当茶频饮,喝完可续水,至味淡即可,每日1剂,连续10日为1个疗程。有出血及出血倾向者禁用。

2、寒湿凝滞型

表现为患肢青筋迂曲,微肿,按之凹陷,伴有畏寒怕冷、肢体酸胀、沉重乏力等,治宜温阳利湿,活血通络。

1.牛膝高粱粥红高粱米100g.提前浸泡一个晚上.牛膝3g(用纱布包裹),加水适量,一同熬煮至高粱米软烂,去药包.食高粱米,每日1次,连续10日为1个疗程。

2.羊肉桂枝汤羊肉500g(切块),桂枝6g(用纱布包裹),食盐、

生姜、大葱适量,加水一同炖煮至羊肉熟烂,去药包.吃羊肉喝汤,隔日1次,吃7次为1个疗程。

3、湿热蕴结型

患肢青筋迂曲,局部红肿有硬结,用手指按压有明显的压痛,伴有舌苔黄腻、发热、大便黏滞、便后肛门有灼热感等症状,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1.双豆汤绿豆30g,红小豆20g,提前浸泡4个小时,加水煮至豆熟烂。食豆饮汤,每日1次.连续7日为1个疗程。

2.薏米酒薏米(薏苡仁)50g.浸泡于1000毫升优质白酒中,密封保存,每日摇晃1~2次.7日即可饮用。每次取薏米酒10毫升,佐餐饮用,每日2次.连续10日为1个疗程。【外治方】

1、选用当归、川芎、鸡血藤、透骨草、艾叶、制川乌、红花、桂枝、怀牛膝各15g。先浸泡40min,然后文火煮,煮沸30min后,趁热熏蒸患部。(注意:患肢与药液要保持距离,以能耐受为度,防止烫伤)。每日2次,每次20min。10天为1个疗程。

红花25g、怀牛膝20g、木瓜50g、透骨草20g、灵仙20g、伸筋草20g、干姜10g

川椒10g、延胡索20g、细辛5g、枳壳15g、桑枝15g、桂枝15g、鸡血藤20g

此方用来泡脚,确切的说是泡腿,加酒醋各100g,每次30

分钟。

2、黄芪(或五爪龙)60g,桃仁。皂角刺、青天葵各12g,红花、升麻、川芎、枳壳、柴胡各10g,川牛膝、赤芍、蒲公英各15g,桑寄生30g。上方加生葱根茎6个,生姜6片,煎后加米酒、米醋各100g。趁温热熏洗患处并泡浴患足。毎天2-3次,每次20-30分钟。

3、熏蒸方:白藓皮30g,马齿苋30g,苦参30g,苍术15g,黄柏15g。

将上药用纱布包扎好,加水煎煮后,过滤去渣,乘热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1小时。如有创口,熏洗后再常规换药。

清热燥湿,主治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湿疹样皮炎等。

4、生大黄30g,制附子60g。细辛30g,赤芍25g。用法:上药清水浸泡30分钟,加水2000毫升煎汤。煮沸20分钟后大渣取汁、趁热熏蒸双足、双腿(膝关节以下部分),待药温降至45摄氏度左右浴足(睡前),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日换药1剂,20日为1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温经散寒、通络消肿。

5、松节15g,川椒20g,川牛膝30g,苏木40g。功效:温经通络、活血化瘀。

6、川芍30g,血竭10g,乳香、没药各15g。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消肿。

7、络石藤、鸡血藤各50g,五加皮30g,伸筋草20g,细辛10g。功效:活血化瘀、祛风通络。

8、当归尾、赤芍、艾叶各20g,桂枝30g,川芎15g。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消肿。

9、外治法:取云南白药适量,根据静脉曲张局部大小而定。用白酒调成糊状,敷在患处,用塑料袋敷盖,胶有固定,每24小时更换1次,至局部肤色恢复正常,静脉隐退为止。对早期的静脉曲张十分有效。

以上这些秘方,都是一绝,着以前民间流产下来的,很多都已经失传了。下肢静脉曲张的秘方,请大家牢记,不妨试一试。

【理疗法】

1、贺老运用火针点刺病灶,待恶血出尽,其血自止;血海毫针刺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共治疗三次,曲张静脉已变平,颜色明显变浅,无肿胀疼痛感。随访一年无复发。贺老认为,该病的病机多为气滞血瘀,火针点刺局部,可直接使恶血出尽,祛瘀而生新,促使新血生成,畅通血脉。火针起了两个作用:一是放血;二是壮阳补虚、升阳举陷。

2、针灸治疗:取患肢静脉曲张之压迫的经络,实施针灸治疗,一般患者静脉曲张多压迫脾经和肾经,针灸取穴:太溪穴、三阴交、筑宾、阴谷、血海、承山。

3、火针治疗:在突起的静脉曲张局部用火针点刺后,局部

拔罐,会有淤血可以拔出。

4、放血疗法:在静脉曲张处,用三棱针点刺令出血,甚至射血,以自尽为度,而后用拔罐器再拔出淤血,每10-15天治疗一次,每次的出血量约100毫升左右,再用艾灸熏烤局部。

5、武连仲教授认为本病主因脾气不足,带脉失约,瘀湿虚相兼为病,治以调理脾胃,约束带脉,通经止痛为法。取穴上主张首取带脉及下肢部脾胃二经的穴位(带脉、冲门、箕门、伏兔、曲泉、阳陵泉、血海、梁丘、四强、膝阳关,内外膝眼),并强调特殊手法及手法的量化。武教授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认识和治疗经验丰富了本病的中医理论研究,促进了针刺规范化的临床应用。刘云霞等_2引应用毫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其主要有腹部取穴以及局部取穴。腹针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气穴(左)、气旁(右)等,下肢对应点。局部取穴主要为: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太溪、太白、太冲。同时腹部用神灯照射,可以加强对腹部腧穴的治疗作用。

6、穴位注射:

取穴:主穴:阿是穴。配穴:足三里、三阴交。

阿是穴位置:曲张的静脉丛处。

治法:阿是穴必取,若为大隐静脉曲张加三阴交,小隐静脉曲张则加足三里;大、小隐静脉曲张者,配穴均取。

药液为复方麝香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各4毫升的混

和液。先在阿是穴避开曲张的静脉垂直剌入,得气后推入药液2毫升。配穴注入药量相同,但三阴交穴,要求针感向上传导至曲张的静脉丛;足三里穴则要求向下传至曲张静脉处。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一般要求三个疗程。

7、磁园梅针

取穴:主穴:足三里→解溪,三阴交→阴陵泉,阿是穴(静脉曲张部位)。

治法:患者倚托直立,重心放在患肢上,以使静脉曲张充盈;医者左手固定患肢,右手持磁圆梅针,以腕部活动形成叩击之力,先从足三里循胃经叩刺至解溪,再从三阴交循脾经叩刺至阴陵泉,各速叩3~5遍。然后,医者用左手拇指固定

按压在曲张静脉团的最上方(近心端),由曲张静脉远端开始,垂直叩刺,渐至近端,叩至曲张静脉团局部隆起,蓝色蚯蚓状曲张团消失,并有温度升高(局部发红或手触发热)为度。

隔15天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本法操作前,需做深静

脉回流试验,回流良好者方可用磁圆梅针治疗。

8、刮痧疗法:部位和经穴:头部:全息穴区。背部:膀胱经(双侧心俞)。上肢:肺经(双侧太渊)。下肢:膀胱经(患侧承山至委中);胆经(患侧外丘至阳陵泉);胃经(患侧足三里);阿是穴(自下而上补刮静脉曲张处局部皮肤)。

【预防与护理】

1.避免长期站或坐,应常让脚做抬高,放下运动,或可能的

话小走一番。

2.应养成每日穿弹力袜运动腿部一小时之习惯,如散步、快走、骑脚踏车、跑步或跑步机等。

3.应养成一日数次躺下将腿抬高高过心脏的姿势,如此可促进腿部静脉循环。

4.保持正常体重不能超重,因过重会使腿部静脉负担增加。

5.避免提超过20磅(约10公斤)之重物。

6.不可使用40°C 以上的高温水长时间泡脚。

7.保持脚及腿部清洁,并避免受外伤造成皮肤破溃。

8.如您腿部皮肤已呈干燥情形,请遵照医师嘱咐涂药。

9.每晚自我检查小腿是否有肿胀情形。

10.放松心情、减少焦虑,积极选用正确的药物进行治疗。10.每晚睡时,将腿垫高约6吋,并保持最舒适之姿势即可,千万不要因此而让腿部僵直,适得其反。

11.坚持穿循序减压弹力袜,因腿部肿胀,通常于下床后站立几分钟就会发生。请于每日早起下床前即穿上弹力袜。12.保持弹力袜之清洁,并注意其弹性功能是否改变。当弹力袜失去弹性之时应立即更换。

【腿足保健】

1、足浴:用热水泡脚,特别是用生姜或辣椒煎水洗脚,可较快地扩张人体呼吸道粘膜的毛细血管网,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使呼吸道粘膜内血液中的白血球及时地消灭侵袭人体

的细菌和病毒,使人体免受感染。经常站立者,易患“下肢静脉曲张”疾病,而足浴能加快腿部血液循环,使腿部的静脉血液及时向右心回流,有利于减轻腿部的静脉瘀血,防治下肢静脉曲张。另外,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还有助于安神去烦,催眠入睡,使睡眠更加深沉和香甜。

2、按摩脚:洗脚后,双手搓热,轻揉搓相关部位或穴位,可全脚按摩,也可局部按摩,多摩涌泉穴(足心)或太冲穴(一、二足趾关节后)或太溪穴(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对头昏、失眠、厌食、面色晦暗、疲劳、高血压、便秘等有防治作用。

3、高抬贵脚:每天将双脚翘起2-3次,平或高于心脏,此时脚、腿部血循环旺盛,下肢血液流回肺和心脏的速度加快,得到充分循环,头部可得到充足而新鲜的血液和氧,同时对脚部穴位、反射区也是一个良性刺激。

4、搓揉腿肚:以双手掌紧夹一侧小腿肚,边转动边搓揉,每侧揉动20次左右,然后以同法揉动另一只腿。此法能增强腿力。

5、扳足:取坐位,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足趾和足踝关节各20-30次,能锻炼脚力,防止腿足软弱无力。

6、扭膝: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膝部前后左右呈圆圈转动,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各20次

左右。可冶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

7、甩腿:一手扶物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腿尖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使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尽量伸直。在甩腿时,上身正直,两腿交换各甩数十次。此法可预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缩无力及腿麻、小腿抽筋等。收起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治疗_附药方)

(1) 急性期及症状发作期应立即卧床休息, 尽量减少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刺激. 床铺最好为硬板床, 褥子薄厚,软硬适度,床的高度要略低一些,最好能使患者刚坐起时, 双脚就可着地. 如果您现在睡的是席梦思床垫, 那就要看您的床垫质量如何, 应该选用那种人躺上去床垫不会有塌陷的那种. 如果是真正的天坛牌的床垫也可以, 因为我就是用的那种床垫. 同时应避免施行作用于腰椎骨关节的椎拿手法. (2) 症状缓解期应注意减少刺激, 避免受寒冷和潮湿, 避免劳累,弯腰拾物及腰部外伤. (3) 急性期因应尽量避免房事. (4) 每日用双手掌摩擦腰部500-1000 次至感觉腰部发热为止 再介绍一套家庭自我保健操, 由腰突症引起的腰腿痛者不妨每天做1—2 次. 第一节:俯卧位, 平卧在硬板床上,做好预备动作. 第二节:俯卧位, 用双肘关节撑起坚持 3 分钟, 然后复原修整1分钟,重复6--8 次. 第三节:俯卧位,用双手撑起,肘关节伸直,坚持 3 分钟后复原1分钟, 重复6—8次.每次可加用深呼吸法, 吸一口气,然后吐气,吐尽为止.此时会感觉腰部

下沉使腰椎尽量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生理曲度. 第四节:利用家中的熨衣板或木板, 再加一条安全带或强力皮带, 牢牢束住腰部. 俯卧位, 用双手撑起, 坚持 3 分钟后复原, 反复6—8 次. 第五节:俯卧, 腹下放一个枕头, 双手扣紧于背后, 将双腿, 头部和肩膀尽量提起, 坚持一秒钟后, 然后放下松弛,重复6?8次. 第六节:放松动作. 做完上述练习后, 做一下屈曲膝关节的动作. 以正确坐姿休息片刻, 即坐在硬椅子上, 臀部紧靠椅背根部, 若有条件最好是在椅背中央放置一个圆柱形靠背, 肩胛骨尽量紧靠椅背, 双腿自然放松. 第七节:站立伸展. 直立, 双脚微微分开, 手放腰背部, 四指并拢. 手指向后, 以双手作支柱, 尽量将腰以上身躯向后弯, 双膝要保持挺直. 维持一两秒钟, 然后回到开始位置. 每次重复练习时, 尽量尝试将上半身弯得比前一次更后, 更弯, 以达到最大可能的伸展度. 腰突症引发腰腿痛者还应遵守以下三点: 1. 每晚睡硬板床. 2. 仰卧位时, 腰下垫只薄软的小枕头. 3. 当腰腿痛急性发作, 疼痛剧烈时, 应立即卧床休息. 如果不能平卧, 可侧卧或俯卧. 此时不要做上述

下肢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指南

静脉返流性疾病泡沫硬化治疗技术指南 一、引言 指南就是精心制定得系统性推荐文本,旨在帮助临床医师与开业医师在特定得临床情况下对其患者得处理作出恰当得决策。 指南适用于“标准状况”并考虑到相关领域所涉及得最新科学知识。为了与最新得科学发现相适应并满足日常工作得实际需要,指南需要不断地进行重新评价与及时修订。指南并不就是有意限制医师选择最恰当得治疗方法得自由。遵照指南得推荐意见并不一定能保证诊断与治疗得成功。绝对不能认为指南就是完备得。根据个体情况采取合适得决策依然就是医师得职责。 二、定义 硬化治疗就是指通过硬化剂注射定向祛除皮内、皮下与(或)筋膜内(穿通静脉)得曲张静脉以及使静脉畸形患者筋膜下得曲张血管硬化。各种硬化剂均可引起明显得血管内皮损伤,并有可能损伤血管全层。硬化治疗成功并在一点时间后,静脉转化为纤维条索,这一过程成为“硬化”。硬化治疗得目得不仅仅就是使血管内形成血栓(血栓本身可能再通),而就是最终转化为纤维条索。这种纤维条索不能再通,其功能效果相当于曲张静脉得外科切除书术。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症状及分级 1、临床症状 肢体沉重乏力,下肢淤血,静脉压增高踝部轻度肿胀与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皮肤色素沉着、皮炎、湿疹、皮下脂质硬化与溃疡形成 2、CEAP分级 美国静脉论坛(AVF)依据临床表现(Clinic signs-C)、病因(Etiolagy-E)、

解剖(Anatomy-A)与病理生理(pathophy siology-P)提出静脉曲张得分类标准C0-6,如下所示: 0级:无可见或触及得静脉疾病体征。 1级:有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踝部潮红。 2级:有静脉曲张。 3级:有水肿,但无静脉疾病引起得皮肤改变,如色素沉着、湿疹与皮肤硬化等。 4级:有静脉疾病引起得皮肤改变。 5级:有静脉疾病引起得皮肤改变与已愈合得溃疡。 6级:有静脉疾病引起得皮肤改变与正发作得溃疡。 三、适应症 硬化治疗得目得 ●治疗静脉曲张与预防可能得并发症 ●减轻或消除现有得症状 ●改善病理性血流动力学状况 ●达到满足美容与功能要求得良好效果 原则上,所有类型得静脉曲张均适合硬化治疗,特别就是: ●单纯大隐静脉反流;大隐静脉主干直径≤8mm;大隐静脉主干无粗大交 通支。 ●单纯大隐静脉反流;大隐静脉主干直径﹥8mm;全身情况不适合接受麻 醉或开放性手术治疗,大隐静脉主干无粗大交通支者。 ●大隐静脉反流合并轻-中度深静脉功能不全;大隐静脉主干直径≤8mm;

下肢静脉血栓诊疗指南

一、病因和危险因素 DVT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俵1)。DVT多见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大手术或创伤后、晚期肿瘤或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 二、临床表现 DVT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 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血栓位于小腿肌 肉静脉丛时,Homa ns征和Neuhof征呈阳性(患肢伸直,足突然背屈时,弓I起小腿深部肌肉疼痛,为Homa ns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引起局部疼痛,为Neuhof征阳性)。 严重的下肢DVT患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股白肿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 区、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股青肿是下肢DVT 最严重的情况,由于髂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堵塞,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高, 导致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临床表现为患肢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和静脉性坏疽。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堵塞肺动脉,引起PE的临床表现。 DVT慢性期可发生PTS。主要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体征包括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严重者出现足靴区的脂性硬皮病和溃疡。PTS 发生率为20%?50%。 三、诊断 DVT不能仅凭临床表现作出诊断,还需要辅助检查加以证实。 (一)辅助检查 1?血浆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是反映凝血激活及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诊断 急性DVT的灵敏度较高(>99%), >500卩g/L(ELISA法)有重要参考价值。可用于急性VTE 的筛查、特殊情况下DVT的诊断、疗效评估、VTE复发的危险程度评估。 2?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准确性均较高,是DVT诊断的首选方法,适用于对患者的筛 查和监测。在超声检查前,按照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可将患有DVT的临床可能性 分为高、中、低度(表2)。如连续两次超声检查均为阴性,对于低度可能的患者可以排除诊断,对于高、中度可能的患者,建议行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 3?螺旋CT静脉成像:准确性较高,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况。 4.MRI静脉成像:能准确显示髂、股、腘静脉血栓,但不能满意地显示小腿静脉血栓。无需使用造影剂。 5?静脉造影:准确性高,不仅可以有效判断有无血栓、血栓部位、范围、形成时间和侧支循环情况,而且常被用来鉴定其他方法的诊断价值。 (二)临床可能性评估和诊断流程 DVT的临床可能性评估参考Wells临床评分(表2), DVT诊断流程见图1。 四、治疗 (一)早期治疗 1?抗凝:抗凝是DVT的基本治疗,可抑制血栓蔓延、有利于血栓自溶和管腔再通,从而减轻症状、降低PE发生率和病死率。但是单纯抗凝不能有效消除血栓、降低PTS发生率。药 物包括普通肝素、图1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流程 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直接n a因子抑制剂、X a因子抑制剂等。 (1)普通肝素:治疗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使用时必须监测凝血功能,一般采用静脉持续给药。 起始剂量为80?100 U/kg静脉推注,之后以10?20 U -kg-1 h-1静脉泵入,以后每4?6小时根据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再作调整,使APTT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保持在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诊疗规范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是否从事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或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史。 2.静脉曲张家族史。 3.静脉曲张出现时间,有无患肢沉重、酸胀及麻木感。 4.患肢破溃出血及慢性溃疡史。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 2.专科检查: (1)下肢静脉曲张程度、分布范围,有无红肿压痛、静脉内硬结。 (2)小腿皮肤色素沉着、脱屑、萎缩或溃疡。 (3)是否伴发痔、疝或精索静脉曲张。 3.特殊检查: (1)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 (2)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 (3)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肝功能、血生化、尿常规。 2.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3.特殊检查: (1)下肢静脉造影。 (2)必要时结合多普勒超声波、体积描记仪检查及静脉测压。 【诊断】 1.根据病史及体征一般可作出诊断。 2.多普勒超声波、体积描记、静脉测压及下肢静脉造影可更准确地判断病变性质、部位、范围和程度。 【鉴别诊断】 1.原发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 3.动静脉瘘。 4.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 【治疗原则】 1.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患肢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其适应证为: (1)病变局限、程度较轻而无症状者。 (2)妊娠妇女。 (3)估计手术耐受力极差者。 2.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其适应证为: (1)单纯性病变。 (2)处理术后剥脱不尽的曲张静脉。 3.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凡有症状者,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手术治疗; (2)手术方法: 1)高位结扎大隐或小隐静脉;

下肢静脉曲张的药物治疗

Cjronic venors disorders CVD varicose vein of lower limb 2016-10-24 丁香园 b. 药物治疗:这是患者最期待的治疗方式,既不用手术那么大动干戈,也不用在穿弹力袜那么不舒服和别扭。然而,遗憾的是,查阅文献和咨询临床医生后发现,目前并没有药物可以预防、逆转或是根治下肢静脉曲张。药物治疗只是作为硬化剂治疗和手术治疗后的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静脉活性药物(venoactive drugs,VADs)。VADs 的共同 作用机制是增加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和提高肌泵功能,因而能解除患者的下肢沉重、酸胀不适、疼痛和水肿等临床表现。作为加压及手术等综合治疗的辅助,VADs 至少应持续使用 3~6 个月,以消除症状,提高疗效以及巩固术后效果 [3]。 我国常用的静脉活性药物包括:黄酮类、七叶皂苷类,香豆素类。 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为地奥司明,可提高静脉张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淋巴回流量,具有独特的静脉抗炎作用,抑制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七叶皂苷类:具有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静脉张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水肿的作用。 香豆素类:香豆素来源于草木犀植物提取物。香豆素类的代表药物是消脱止-M,其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血液循环及增加血液流量,促进淋巴回流,有效减轻水肿。 解答因此,药物治疗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却不能预防、逆转或是治愈下肢静脉曲张,因而并不能通过药物治疗阻断早期静脉曲张进展及避免将来的手术治疗。然而,这并不是否定药物治疗的作用。 专家共识明确指出:无论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均应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加压治疗。长期坚持这些保守治疗,对手术巩固疗效、保证疗效的持久具有重要的作用。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诊疗指南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概述】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为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引起,亦称为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继发性类型则是深静脉病变导致深静脉压增高,破坏隐-股静脉和交通支静脉瓣膜,而引起浅静脉曲张。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多见于大隐静脉,也有大、小隐静脉同时发病,单纯小隐静脉曲张较少见。下肢浅静脉曲张发病率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国外统计女性病人多于男性,而在我国男性发病率高。 【临床表现】 1.病人久立、坐位或行走后患肢沉重,酸胀或胀痛,易疲劳,平卧休息或抬高患肢后症状可减轻,有晨轻暮重的特点,病情轻者可无明显不适。 2.好发因素 (1)长时间站立或坐位。 (2)体型高大和肥胖。 (3)妊娠和腹压增高。 (4)遗传和习惯性便秘可能与下肢浅静脉曲张有关。 3.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甚至迂曲成团,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患肢轻度肿胀,但多局限于踝部和足背部。病情长者足靴区可出现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如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甚至经久不愈的溃疡。 4.曲张静脉容易并发浅静脉炎,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可扪及红肿的索条,有压痛。 【诊断要点】

1.患肢沉重、酸胀,且晨轻暮重,下肢浅静脉迂曲张。 2.踝部和足背部肿胀,病情严重者足靴区可出现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 3.Trendelenburg试验可发现有无大隐静脉和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erthes实验阴性,证明深静脉通畅。对怀疑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应做血管彩色超声及血管Doppler检查或静脉造影。 4.血管彩色超声及血管Doppler检查见深静脉通畅及浅静脉和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可以作为手术的依据。 5.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可鉴别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和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导致的浅静脉曲张。无创检查能够确诊的病例不必常规行静脉造影。 【治疗方案及原则】 1.保守台疗适用于病变轻、妊娠期妇女或者不愿手术和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保守治疗只能够减轻症状,而不能治愈本病。 (1)抬高患肢,避免长时间站立、坐位和习惯性便秘等。 (2)对于需要长时间站立、坐位者和妊娠妇女,可以穿循序减压袜治疗。 (3)药物治疗:药物可以减轻下肢水肿、改善微循环及预防血栓形成。 2.手术术治疗是本病的根治方法。 (1)高位结扎和剥脱曲张的大、小隐静脉。 (2)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 3.硬化剂注射治疗曲张静脉内注射硬化剂后加压包扎,刺激静脉内膜发生炎性反应,导致血管腔纤维性阻塞。只适用于手术后残留或复发的局限曲静脉。

四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方

四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方 很多人都受到腰椎间盘突出的困扰,发作起来是疼痛难耐的,这种痛苦只会让人坐立不安,睡不着觉。患上腰椎间盘突出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精心护理,慢慢的进行调养。但是很多人在疼痛的时候回选择去医院开点西药进行止痛,但是效果只是暂时的,治标不治本,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四种能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方。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应以“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而立法。实证治疗以祛邪通络为主,分别采用疏风、散寒、除湿、清热、活血通络之法;虚证则以补益肝肾为要;对病久正虚邪恋者,又当攻补兼施,方不致误。 1.肝肾亏损型 主证:腰背酸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时发时止,经久不愈;或胫酸足跟痛,头晕耳鸣;偏于肝肾阴虚者,伴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偏 于肾阳不足者,伴少腹拘急疼痛,下肢浮肿,畏寒肢冷;舌淡, 苔薄白,脉沉弱。

治法:滋补肝肾,强壮筋骨。 方药: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牛膝10克,山萸肉12克,茯苓12克,续断12克,杜仲10克,白芍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制成丸剂内服。 加减:偏阴虚者加六味地黄丸;偏阳虚加金匮肾气丸。 2.气滞血瘀型 主证:腰背疼痛如锥刺刀割,痛处固定不移,难以转侧;舌淡紫或有瘀斑,脉沉涩。 治法:活血逐瘀,通络止痛。 方药:当归12克,川芎12克,白芍30克,生地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上方加五灵脂9克,蒲黄9克,枳壳6克。腰痛剧烈者,加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兼风寒者加桂枝10克,独活10克,羌活10克;瘀血化热,加丹皮12克,知母12克;兼肾虚,加川断15克,杜仲15克。

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病理及治疗方法 一、什么是静脉曲张? 中医学将下肢静脉曲张称为筋瘤,形成小腿溃疡称为臁疮。历代医家对其认识有以下几种:《灵枢~刺节真邪》;“有所结,中于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外科正宗~瘿瘤论》对筋瘤的描述:“筋瘤者、坚而面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西医学则认为,血柱的重力以及任何增加重力作用的后天性因素,如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等都可以使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逐渐松弛,使瓣膜正常关闭功能受到破坏,而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西医上认为:静脉曲张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其它阴囊精索,腹腔静脉,胃部食道静脉等也会发生静脉曲张。(可以简单的记:血管瓣膜受损,血液回流受阻,血液蓄积下肢,造成曲张现象出现)。 二、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 寒邪治病为主因 《黄帝内经》认为,寒主收引,寒性凝滞。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滞;湿为重浊之邪,其性粘滞。是故寒湿侵袭,易致气血凝滞,脉络痹阻不通,阳气不能通达于四末,肢体失其濡养而发生静脉曲张。

湿性趋于下故下肢、精索部位更明显,更容易受邪。因此寒湿的因素是发生静脉曲张的重要因素。 什么叫寒,打个比方中焦脾胃的血脉,因为受寒过后,立即收缩,气血郁滞不通,局部马上作痛。那种感觉像刀绞一样,有人会说揪着疼,如果你没得过再比如冬天寒冷,冻得打哆嗦,浑身蜷缩在一起,这就是寒邪的收引。中医里有一种方法叫取类比象,再看看静脉曲张,腿部的弯弯曲曲收缩成团像什么,此为寒主收引的具体表现。精索静脉曲张呢,一个道理,阴囊居下焦之极,厥阴之地,阴寒易袭之,气血为之凝塞,故基本病机为寒邪侵袭、凝滞于肝经。具体表现以肝经循行部位冷痛为主证。肝经的循经绕阴器抵少腹,寒邪凝滞肝经,气血运行不畅,故少腹及睾丸阴囊冷痛、畏寒喜暖、痛连少腹、坠胀,并互相影响牵引股侧。这种痛患处必然不红不肿,发凉怕冷。寒为阴邪主收引,寒邪侵袭则筋脉拘急,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故疼痛拒按或遇寒加剧得温则缓。 男性阴囊处的疼痛尤为突出,若严重起来,冷得疼痛不堪,患者根本直不起腰来。这里面肝肾亏虚是本,寒凝经脉为标,此为虚寒证。肝经,作为一条和生殖有着密切关系的经脉,千万别受寒。那些平时生活中隐隐感到睾丸胀痛,或者走路一长就有些疼痛的人,更应该及时就医,查一下精索静脉曲张的问题。 西医上按人群的发病分为以下几种: (1)先天原因:患者的瓣膜可能天生有一些小问题,加上后天压力,便形成了静脉曲张;

小腿静脉曲张怎么治疗

小腿静脉曲张怎么治疗 相信大家对于静脉曲张并不会陌生吧,静脉曲张比较常是出现在了小腿上面,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来治疗小腿静脉曲张才行,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小腿静脉曲张,小腿静脉曲张的临床症状表现出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小腿静脉曲张的病因是什么,知道这些后,我们才能深入的去治疗小腿静脉曲张。 小腿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我们还是有很多种可以选择的,我们可以采用压迫治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药物的疗法,我们还可以采用硬化剂治疗等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有四种,包括:压迫治疗法、药物疗法、曲张静脉硬化疗法和外科抽除手术四大类。 ★压迫治疗法 使用循序减压静脉曲张袜,循序减压弹力袜在脚踝部建立最

高支撑压力,顺着腿部向上逐渐递减.在小腿肚减到最大压力值 的70%-90%,在大腿处减到最大压力值的25%-45%.压力的这种递减变化可使下肢静脉血回流,有效的缓解或改善下肢静脉和静脉瓣膜所承受压力。弹力袜最好是在清晨尚未起床时穿著,一直到夜间上床后再脱掉。 ★药物疗法 药物可以通过本身含有的植物活性分子,可以有效激活麻痹的植物神经,恢复血管植物神经功能,从而阻止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组织器官的纤维化,从而溶解血纤维,再生肌肤和新肉芽,彻底治愈小腿静脉曲张。 ★硬化剂治疗 将高张性溶液(如高浓度盐水或硬化剂)注射到曲张的静脉,破坏血管内膜,使其封愈后消失。但仅能治疗小的曲张血管、且治疗中可能会有剧痛,色素沉淀,甚至发炎,红肿,溃烂等后遗症,且有容易复发及复发后难以处理的问题,所以仅适用於少数患者。 ★外科抽除手术

在腹股沟做切口,切断结扎或抽出大隐静脉,需要半身或全身麻醉,需住院2-3天。若静脉曲张太厉害时,可能需要数个小伤口,一段段的抽除曲张静脉。治疗完整但有皮下瘀青及伤口较疼痛的缺点。血管外雷射或脉冲光:和去除斑点的雷射美容原理一样,优点是只需局部麻醉,治疗时间短,疼痛低,伤口相当小,不会留下难看疤痕,可立刻行走。但只针对微细的蜘蛛状静脉曲张,要自费且需数次疗程才有效。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小腿静脉曲张,我们知道小腿静脉曲张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所以患者要积极的去治疗小腿静脉曲张才行,上文详细介绍了小腿静脉曲张的多种治疗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压迫治疗和药物疗法等方法医治小腿静脉曲张。

《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要点

《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要点 概述 一、发病情况 慢性静脉疾病(CVD)是常见的血管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平均发病年龄为53.4岁,女性发病率(67.5%)高于男性。CVD是指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使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综合征,以下肢沉重、疲劳和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根据病因可将CVD分为三大类:原发性、继发性及先天性。以原发性居多,约为66%;继发性25%,先天性不足1%,其他原因占8%。导致CVD发生的因素有: (1)静脉反流:

(2)静脉回流障碍: (3)先天发育异常: (4)遗传因素: (5)其他因素: (二)发病机制 1. 下肢静脉高压: 2. 慢性炎症反应: 3. 静脉微循环受损: 4. 遗传易感性: 诊断及CEAP分级 慢性静脉疾病的诊断方法有很多,以下肢静脉曲张为例,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是需要必要的检查,以明确下肢深浅静脉和穿通静脉的

情况,才能做出确切的诊断。 一、主要诊断方法 1. 病史询问和体检: 2. 传统的检查方法: 3.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静脉有无阻塞和反流,能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安全、无创、方便、重复性强、准确率高,是静脉疾病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 4. 静脉造影(包括顺行和逆行静脉造影): 5. CT静脉造影(CTV)和磁共振静脉造影(MRV): 6. 动态静脉压测定: 7. D-二聚体检测: 二、CEAP分级

1. CEAP分级:1994年,美国静脉论坛确定了慢性静脉疾病的诊断和分级体系即CEAP,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分类、病例报告及疗效评价(表1)。 2. CEAP分级的改进: 【推荐意见】 采用CEAP分级和VCSS评分系统评价慢性静脉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其疗效。 治疗 一、药物治疗 有CVD症状和体征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改善静脉功能,缓解下肢沉重、酸胀不适、疼痛和水肿等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1.静脉活性药物(VADs):可改善静脉功能,缓解下肢沉重、酸胀不适、疼痛和水肿等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常用的VADs包括:(1)七叶皂苷类:代表药物为马栗种子提取物,

下肢静脉曲张资料

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病理及治疗方法 一、什么是静脉曲张? 中医学将下肢静脉曲张称为筋瘤,形成小腿溃疡称为臁疮。历代医家对其认识有以下几种:《灵枢~刺节真邪》;“有所结,中于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外科正宗~瘿瘤论》对筋瘤的描述:“筋瘤者、坚而面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西医学则认为,血柱的重力以及任何增加重力作用的后天性因素,如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等都可以使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逐渐松弛,使瓣膜正常关闭功能受到破坏,而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西医上认为:静脉曲张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其它阴囊精索,腹腔静脉,胃部食道静脉等也会发生静脉曲张。(可以简单的记:血管瓣膜受损,血液回流受阻,血液蓄积下肢,造成曲张现象出现)。 二、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 寒邪治病为主因 《黄帝内经》认为,寒主收引,寒性凝滞。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滞;湿为重浊之邪,其性粘滞。是故寒湿侵袭,易致气血凝滞,脉络痹阻不通,阳气不能通达于四末,肢体失其濡养而发生静脉曲张。

湿性趋于下故下肢、精索部位更明显,更容易受邪。因此寒湿的因素是发生静脉曲张的重要因素。 什么叫寒,打个比方中焦脾胃的血脉,因为受寒过后,立即收缩,气血郁滞不通,局部马上作痛。那种感觉像刀绞一样,有人会说揪着疼,如果你没得过再比如冬天寒冷,冻得打哆嗦,浑身蜷缩在一起,这就是寒邪的收引。中医里有一种方法叫取类比象,再看看静脉曲张,腿部的弯弯曲曲收缩成团像什么,此为寒主收引的具体表现。精索静脉曲张呢,一个道理,阴囊居下焦之极,厥阴之地,阴寒易袭之,气血为之凝塞,故基本病机为寒邪侵袭、凝滞于肝经。具体表现以肝经循行部位冷痛为主证。肝经的循经绕阴器抵少腹,寒邪凝滞肝经,气血运行不畅,故少腹及睾丸阴囊冷痛、畏寒喜暖、痛连少腹、坠胀,并互相影响牵引股侧。这种痛患处必然不红不肿,发凉怕冷。寒为阴邪主收引,寒邪侵袭则筋脉拘急,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故疼痛拒按或遇寒加剧得温则缓。 男性阴囊处的疼痛尤为突出,若严重起来,冷得疼痛不堪,患者根本直不起腰来。这里面肝肾亏虚是本,寒凝经脉为标,此为虚寒证。肝经,作为一条和生殖有着密切关系的经脉,千万别受寒。那些平时生活中隐隐感到睾丸胀痛,或者走路一长就有些疼痛的人,更应该及时就医,查一下精索静脉曲张的问题。 西医上按人群的发病分为以下几种: (1)先天原因:患者的瓣膜可能天生有一些小问题,加上后天压力,便形成了静脉曲张;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手册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 第一部分、住院患者VTE防治工作的意义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rmbi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lumonary thromboermbilism,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thrombosis DVT)两种主要形式,在住院患者中发病率很高,是院内非预期死亡及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已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和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院内VTE涉及多个科室,与患者卧床、高龄、基础疾病或并发症、手术或损伤有关。VTE是可防可治的,针对VTE高危因素主动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或避免发展成VTE;已经发生了VTE也要进行正确的评估,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第二部分、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成员架构 院内VTE防治管理委员会 人员组成:医院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职责: 1.参与制定本医院院内VTE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病监督实施。 2.对院内VTE防治管理的基本标准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3.研究并确定院内VTE防治的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 4.确定院内VTE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及采取的预防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防治工作中的责任。 5.其他院内VTE防治管理的重要事宜。 6.组织开展院内VTE方面的科研工作。 院内VTE防治质控办公室 人员组成:医务部、业务部、护理部、信息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 职责: 1.对有关院内VTE防治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2.对院内VTE防治管理进行检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3.对医务人员进行院内VTE防治培训并考核。 各科室VTE防治管理小组 人员组成:科室主任及指定人员或联络员。 职责: 1.科主任为科室内VTE防治管理第一负责人,对科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中的培训、考核及VTE发生负有管理责任。 2.质控医生监督填报本科室院内VTE相关表格。 3.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科室院内VTE防治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科室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 4.协助各科室完成院内VTE防治的诊疗过程。 5.协助院内VTE防治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部分、院内VTE预防建议 院内VTE预防建议的基本原则 1 . 由于VTE的发生是十分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采取预防措施前必须进行个体 化评估, 权衡抗凝与出血的利弊, 并认真研读药物及器械相关说明书;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治疗方案

腰痛病中医诊疗方案(2015优化) 优化说明:通过临床观察,对腰痛病四种证型选用综合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我科全年收治病例数156例,腰痛病排名第2位,故将 此治疗方案作为优化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中医病名参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657-1995)。西医病名ICD-10编码为M51.202。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及磁共振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特色与优势指南》(罗云坚、孙塑伦主编,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7)。 (1)腿痛重于腰痛,腿痛是典型的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 (2)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感觉麻木。 (3)直腿提高阴性较正常减少50%,兼或有好腿抬高试验阳性,作弓弦试验即腘窝区域指压神经引起的远近两端的放射痛。 (4)出现四种神经体征中的两种征象(肌肉萎缩、肌无力,感觉减退和反射减弱)。 (5)与临床检查一致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包括椎管造影,CT或MRI.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三) 证候诊断 寒湿痹阻证:冷痛重着,转侧不利,卧痛不减,阴雨加重,舌胖淡、苔白腻、脉弦紧或沉紧。 湿热痹阻证:痛处热感,热天加重,活动减轻,放射下肢,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滑数。 血瘀气滞证:腰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转侧受限,痛处拒按。舌质紫,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喜揉喜按:包括肝肾阴虚和肝肾阳虚证。阴虚证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阳虚证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

筋瘤(下肢静脉曲张)诊疗方案

下肢静脉曲张 【定义】 下肢静脉曲张(lower extremity varicose veins)是指仅涉及隐静脉,浅静脉伸长、迂曲而成曲张状态,多见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者。本病属中医学的“筋瘤”范畴 【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外科学》(陆德铭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早期可见患肢酸胀不适和疼痛,站立时明显,行走或平卧时消失。患肢逐渐静脉怒张,尤其是小腿部静脉盘曲成团,如蚯蚓集结,表面呈青蓝色,瘤体质地柔软,抬高患肢或向远心方向挤压,可缩小,但患肢下垂或放手顷刻充盈回复。病程长久者,患肢皮肤血运营养障碍,可发生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发生湿疮和形成溃疡。 (二)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辨证分型】 (一)劳倦伤气 久站或久行或劳累时瘤体增大,下坠不适感加重;常伴气短乏力之气虚之证,中期不足则见脘腹坠胀,肾气亏损则见腰酸,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无力。 (二)寒湿凝筋 或者骤受风寒或涉水淋浴、雨,寒湿侵袭,凝结筋脉,筋挛血瘀,成块成瘤,瘤色紫暗,喜暖,下肢轻度肿胀;寒邪伤及阳气,则见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偿;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细。 (三)外伤瘀滞 或因外伤筋脉,瘀血凝滞,阻滞筋脉络道而成,青筋盘曲,状如蚯蚓,表面色青紫,患肢肿胀疼痛,舌有瘀点,脉细涩。 【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论治 1.劳倦伤气 治法:补中益气,活血舒筋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下肢静脉曲张的常用微创治疗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的常用微创治疗方法 导读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从西医传入我国以来,既往在临床手术上被称为‘四大金刚’手术之一,目前各级医院均在开展,目前手术方式方法多样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曲张静脉分段剥脱TriVex 透光旋切术、泡沫硬化剂、曲张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机械化学腔内消融术(MOCA)等手术方式。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从西医传入我国以来,既往在临床手术上被称为‘四大金刚’手术之一,目前各级医院均在开展,目前手术方式方法多样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曲张静脉分段剥脱TriVex 透光旋切术、泡沫硬化剂、曲张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机械化学腔内消融术(MOCA)等手术方式。 下肢静脉曲张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主要表现是色素沉着、下肢疲劳等,目前常规临床CEAP分级: 0级:有症状无体征 1级:毛细血管扩张 2级:静脉曲张 3级:水肿 4级:脂性硬皮病或色素沉着 5级:已愈合溃疡 6级:活动性溃疡

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来说,无法单纯依靠非手术方法进行根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多实施手术治疗。 下面是笔者手术病例分享: 患者男,62岁,以“发现右下肢蚯状物10余年”为主诉入院。 缘于入院前10余年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下肢蚯蚓状肿物,无局部疼痛,无局部皮肤破溃,无色素沉着,开始时未有重视,未予特殊处理。此后下肢处蚓状肿物进行性加重,屈曲成团,久站、活动后明显,以左侧明显,休息平卧后可缓解,无色素沉着、局部破溃。可正常行走,无跛行,偶有左下肢酸胀不适,伴左侧腘窝疼痛不适,余性质同前,今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门诊拟“右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收住入院。发病以来,精神状态尚可,饮食睡眠一般,二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有“高血压”病史,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规律氨氯地平5mg qd,血压控制情况可。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1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8/76mmHg,神志清楚。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处方

【中药处方】 处方1 【组成】当归、川椒、续断、防风、木瓜、羌活、红花、白芷、乳香、没药、透骨草、黄柏、茄根各50g 【用法】碾末,加白酒、盐各100g拌匀,分3个袋蒸透,外敷患处,1日1~2小时,20天为1疗程。 【功效】养血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治疗398例,治愈382例,好转12例,无效4例。 【方源】中医药学报,1995;(3):46 处方2 【组成】全蝎10g,蜈蚣3条,乌梢蛇10g,当归、白芍、川芎、威灵仙、制乳香、制没药、川中膝各15g,熟地、伸筋草各30g,甘草6g。 【加减】虚寒者加独活12g,制川乌9g、川羌活9g、细辛6g;肾虚者加杜仲15g、狗脊15g、川断12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活血通络。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方源】河南中医,1994;14(6):24 处方3 【组成】归尾、赤芍、桃仁泥、留行子、五加皮、落得打、延胡索、川牛膝各 9g,红花、乳香、没药、陈皮、川芎各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淤血型)。 【方源】中医骨伤,1993;6(4):11 处方4 【组成】麻黄3g,羌活、独活、秦艽、赤芍、牛膝、陈皮各5g,防风、防己、威灵仙、木瓜、地龙、鸡血藤、川芎各9g,三七末2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风寒型)。 【方源】中医骨伤,1993;6(4):11 答案补充 处方5 【组成】防风、独活、秦艽、赤芍、川芎、陈皮各5g,全当归、威灵仙、五加皮、牛膝、防己、桑寄生、续断、炒杜仲各9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祛湿通络,养血活血。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 【方源】中医骨伤,1993;6(4):11 处方6 【组成】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当归、白芍、巴戟天、肉苁蓉、千年健、狗脊、牛膝各9g,川芎、秦艽各5g。

-单纯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诊疗方案

筋瘤(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依据: (1)在下肢,尤其在小腿可见静脉扩张、隆起、弯曲,在站立时更为明显。 (2)病症逐年加重,静脉扭曲成团,结若蚯蚓,隐隐作痛,患肢皮肤粗糙作痒、颜色加深。 (3)后期患肢可出现肿胀疼痛,尤以小腿为重,因营养不良小腿下1∕3内侧可出现溃疡。 (4)静脉呈硬索条状,有触痛时,应考虑并发血栓性静脉炎。 (5)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患者仰卧、抬高患肢、使曲张静脉中血液回流排空,后在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并用拇指在腘窝处压迫小隐静脉近端,然后站起。如果放开止血带(不放开拇指压迫),排空的静脉又迅速充盈,表示大隐静脉瓣膜机能不全,血液由股静脉逆流回来,如果只放开拇指压迫(不放开止血带),静脉又迅速充盈,表示小隐静脉瓣膜机能不全,血液由腘静脉逆流所至。如果止血带和拇指皆不放开,半分钟内排空的静脉又充盈,表示深浅静脉间交通枝瓣膜机能不全。 (6)深静脉通畅试验:患者站立,在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后做膝部伸曲运动10—15次。如果曲张静脉的充盈程度减轻或消失,并无下肢胀感加重,则表示深部静脉通畅。 (7)多普勒超声检查: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同时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8)下肢静脉造影:静脉造影显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瓣膜功能不全,或同时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2.西医诊断标准: (1)在下肢,尤其在小腿可见静脉扩张、隆起、弯曲,在站立时更为明显。 (2)病症逐年加重,静脉扭曲成团,结若蚯蚓,隐隐作痛,患肢皮肤粗糙作痒、颜色加深。 (3)后期患肢可出现肿胀疼痛,尤以小腿为重,因营养不良小腿下1∕3内

大隐静脉曲张-诊疗常规

血管外科诊疗常规(09年修订版) 目录 1、大隐静脉曲张 2、深静脉血栓形成 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4、颈动脉狭窄症 5、动静脉内瘘 6、主动脉瘤 7、主动脉夹层 8、布-加综合症 9、动脉栓塞 10、大动脉炎 11、周围血管瘤 12、血管闭塞性脉管炎 13、颈动脉体瘤14、先天性血管瘤和血管畸 形 15、肠系膜上血管疾病 16、上下腔静脉综合征 17、胸廓出口综合征 18、锁骨下动脉闭塞 19、肺栓塞 20、淋巴水肿 21、血管外伤 22、医源性血栓 23、门静脉血栓 24、肾动脉狭窄 修订说明:本次修订主要为促进在病历书写,诊断和分型上逐渐规范化,以更好的利于临床、病历随访分析、科研工作。 修订时间:2009年10月

一、大隐静脉曲张 (Great Saphenous Varicose Vein,GSVV) (一)疾病特点: 1、久立后患肢沉重,酸胀,易疲劳,平卧休息后可减轻;病情轻者可无明显不适。 2、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站立时明显,平卧后减轻或消失。 3、病情进展时,可出现患肢轻度肿胀但多局限于踝部和足背部,也可有足靴区皮肤营养障碍如皮肤色素沉着、瘙痒、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甚至经久不愈性溃疡。 4、若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局部疼痛,皮肤红肿,局部压痛,曲张静脉呈硬条状。 5、静脉曲张为一大类疾病,血管外科常见的主要为下肢浅静脉曲张,包括大隐静脉曲张和小隐静脉曲张。 6、常见的鉴别诊断主要有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动静脉瘘等。 (二)分级: 0级:静脉疾病不可见或不可触及; l级: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表现、踝部红肿; 2级:浅静脉曲张; 3级:水肿但无皮肤改变; 4级:水肿、静脉疾病导致皮肤改变(色素沉着、湿疹、脂性硬皮病); 5级:皮肤改变伴有已愈合的溃疡; 6级:皮肤改变伴有活动性溃疡。 (三)病历书写要点: 1、现病史:需写清患者症状(例如肢体沉重感,团块出现时间等),变化发展情况,有无合并瘙痒,痉挛痛,静脉性跛行的时间及距离,既往治疗情况,有无服药、应用弹力袜等。 2、专科查体要点:进行双下肢对比,重点检查患肢有无色素沉着、溃疡、水肿、硬结、触痛、静脉瘤,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并要测量双侧肢体周径(测定方法为:髌骨下缘下方15cm处测小腿周径,髌骨上缘上方20cm处测大腿周径),并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 3、辅助检查:患者入院之前一般均有静脉彩超,应在病历中写清,注意有无血栓及反流,并将彩超检查单夹入病历中。 4、诊断规范:○1若患者无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则诊断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并依据病情分级,后面用括号附上分级。○2若合并血栓形成,则增加一条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不会自行愈合、而且逐年加重,很多人到处寻求偏方,其实,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并不神秘,一起来听听来自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曲乐丰教授团队的季相国大夫关于当前正规医疗机构血管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吧。 一、非手术疗法 非手术疗法仅能使病变延缓进展,主要适用于:①静脉曲张局限、程度较轻而无症状者;②妊娠妇女(分娩后症状往往自行消失);③身体差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 主要的疗法包括弹力支持和药物治疗: 1.弹力支持 指患肢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使曲张静脉处于萎瘪状态,弹力袜的压力远侧高而近侧低,循环递减,以便血液回流;同时,应适当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久站久坐等。 2.药物治疗

指的是服用促进静脉回流、恢复静脉弹性的药物。主要是一些植物的提取物,目前常见的药物是迈之灵、地奥司明片、消脱止等。 二、手术疗法 1.硬化剂注射疗法 最适合用在细小静脉扩张,亦可作为手术的辅助疗法,以处理剥脱不尽的曲张静脉。 原理:把硬化剂打入静脉内,破坏内皮细胞,引起血管痉挛、炎症反应而形成血栓、纤维化,从而达成消除静脉曲张的目的。 一般病人无需住院。但此操作需要专业医师进行,若不慎将硬化剂打入下肢动脉内,可以造成肢端坏死及截肢的后果。 2.传统手术疗法 目的是彻底去除曲张静脉。常用的方法包括:大(小)隐静脉剥脱术,单纯曲张静脉切除术等。具体采取何种方法需要根据病变的位置、程度以及有无并发症等而定。

需要强调指出:如果下肢浅静脉曲张是继发于下肢深静脉阻塞性病变,如深静脉血栓、盆腔肿瘤压迫、外伤致深静脉狭窄闭塞等,则手术应视为禁忌。因为此时的浅静脉曲张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性表现,切勿轻易的将曲张静脉剥脱,否则,可引起严重的后果。 在实施手术前,一定要评估明确深静脉是否通畅(如做下肢深静脉通畅试验),只有在确保深静脉通畅的前提下才能实施手术。 3.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术 通过将导管置入静脉内,直接作用于静脉壁释放射频能量,快速使静脉内纤维化,静脉管腔收缩、血管闭合,从而达到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目的。 4.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 激光纤维置入浅静脉主干腔内,末端接触静脉壁及血液,产生光热作用,一方面引起静脉内壁损伤,结构破坏,另一方面引起局部血栓形成,从而导致静脉纤维化以及血栓栓塞,进而导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