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3

关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3

关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3
关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3

2008年第1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No .12008第48卷JOURNAL OF S UN Y AT 2SE N UN I V ERSI TY

Vol .48(总211期)

(S OC I A L SC I E NCE E D I TI O N )General No .211 

 3收稿日期:2007-10-18

 作者简介:李延保(1942-),男,安徽寿县人,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广州510275)。关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

3

———兼谈现代大学文化建设

李延保 摘 要:在现代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大学文化建设是不能忽视的最核心因素之一;大学文化环境和文化精

神的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并推动学校的发展。文章从中国现代意义大学本身就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

产物,受社会背景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而缺乏现代大学的文化精神,及如何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推进高水平大学

的建设等方面分析,指出提升大学的整体水平,跻身世界先进教育之列,要继续加大教育的开放,包括文化的

开放,让中国大学在多元文化碰撞下,形成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上的新的现代大学文化精神。

关键词: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大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639(2008)01-0189-13

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不仅规模上已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之大国,步入大众化高等教育历史阶段,内涵发展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大学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其中,至少有三件事影响深远。一是“211工程”,近百所高校通过“211工程”建设,强化了学科建设的意识,有了明确的学科发展目标和实施规划,落实了重点建设学科的启动经费,形成了学术团队,带动了学校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对全国高校增强学科建设的意识,推动我国高校学科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是“985工程”,通过对北大、清华为首的少数综合实力强、影响力大的学校重点支持,明确了中国大学必须跻身于世界名校之列的历史使命,瞄准科技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构建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创新基地。三是“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世纪教育质量工程”,明确了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和指导原则,并且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石。从2003年起,对六百多所本科院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学校按照国家制定的质量保障基本要求进行建设,政府组织了四千多名熟悉高教规律的专家进行评估验收,这对理顺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具有基础性、奠基性作用。

这三件事的落脚点都是学校具体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但实际意义远非如此,它引发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其中,从“211工程”建设引出了关于“研究型大学”概念的讨论,一段时间出现了许多关于什么是研究型大学及如何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文章和著作;“985工程”又激发起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议论,包括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标准及中国何时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等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很大程度改善了本科教学的“硬条件”和“软环境”,同时,人们更关注的是究竟如何评价中国本科教学质量及如何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的改革。

教育界和社会舆论广泛地参与各种问题的讨论,每年“两会”代表和委员对教育问题的议论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既有学术性、建设性的意见,也有许多批评性、质疑性的看法,众说纷纭,甚是热闹。杨振宁981

#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博士和丘成桐教授曾经从不同的范畴和角度对中国本科基础教学质量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评价。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和成就,也得到国际教育界同行的认可和关注,但是我国社会舆论总的倾向是对中国大学的现状不满意,准确地讲是对中国大学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与人们的期望相比感到不满足。其中,主要问题是:(1)在以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标志的国际科技竞争力上大学所能提供的支持与服务跟国家与社会的期望相距甚远。在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的时代,中国的大学不仅没有走进社会的中心,反而被边缘化了。(2)我国提出要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必须拥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这就要求高校尽快构建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但是,从整体上讲,中国高等教育的软肋仍然是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力的潜力培养不够。

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将成为国际竞争中决定成败的主导因素,科技竞争力将决定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命运和前途,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新的世纪,中国将逐步实现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经济的发展从依靠物力资源为主向以人力资源为主转变。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快速增长,面临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急需大批能掌握现代科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专业人才。

当前,中国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面临的形势可以概括为:其一,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密切关注、学校十分努力、“问题”尚未解决。一方面,我们的高校得到很多发展的机遇,学校有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为在我国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等关键核心问题上担纲负重,为能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需要进一步从更加本质的层面上去探索成功之路。其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向世界先进教育学习,是教育行政部门和许多高校采用的具体举措之一。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打开了中外大学校长们对话的渠道。许多高校也把推进教育的“国际化”作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战略举措。其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校早已走出国门,和世界各国的大学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大批“海归派”也已成为大学的领导或学术的骨干,中外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已深入到教学、科研、学科发展及师资培养、学生交流等各个方面。这些合作与交往增进了中外大学的相互了解,有了一些共同对话的“语言”。

但是,从中国大学承担的历史使命来看,我们仍然有必要认真地思考:我们究竟要向世界先进教育学习什么?或者说:我们建设现代大学,特别是现代高水平大学最缺的是什么?近年来,我国部分重点大学明确以建设世界著名高水平大学为奋斗目标后,分析了诸多必要的因素,但往往忽视了建设现代大学教育理念这个关键的因素,没有把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文化乃至现代大学的文化精神真正纳入到“211工程”、“985工程”的发展规划之中,并认真地付诸实施。

纵观中国现代大学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西南联大的历史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建设一流大学有诸多因素,拥有一批大师级学者、教授和拥有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是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我们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大学文化的建设,要把大学文化环境和文化精神的建设作为学校的基础事业,从学校文化精神中汲取力量,推动学校的发展。我们在考虑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时,除了一些用数据指标反映的“硬实力”以外,还应当考虑学校文化精神、文化传统中反映的“软实力”,并通过大学的文化建设来提高学校发展和竞争的“软实力”。要想有效地推动大学文化建设还必须解决一些认识问题,特别是必须认清一些束缚我们思想和行动的误区,找到正确的思考途径。这就涉及到如何看待我们的教育,以及如何看待哺育我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和文化环境的问题。

一、中国现代意义大学起步晚,深受各国教育的影响,

本身就是教育国际化的产物

大学是世界上承续时间最久的社会组织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大学教育至少可追溯到2500年前孔091

关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

子讲学,包括汉朝的太学、宋朝的书院、明朝的国子监及清朝的学府等等,讲授的主要是人文知识,讲求修心养性,培养“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领,培养的人才大多是文人墨客和官吏。欧洲中古世纪大学是西方公认的现代大学的直接源头,至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其中,意大利波洛尼亚(bol o2 gna)大学始建于1088年,素称欧洲大学之母,巴黎大学建于1100年,其他如牛津、剑桥大学均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在欧洲大学早期发展的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教学体系,先用3年时间学习语法、逻辑和修辞,打下拉丁文基础,再用4年时间学习算术、音乐(乐理)、几何和天文4门自然和艺术学科,在此基础上如果再进修神学、法律或医学就成为“博士”。可见,西方大学比较多地讲授数学、天文学及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思维训练,培养的学者即便是官吏或神职人员,但大多具有系统的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医学等知识。如,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和《神曲》作者但丁都是从波洛尼亚大学出来的,笛卡儿和莱布尼兹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伟大的数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比利时医生维萨里的《人体构造论》及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著作把天文学、生理学、物理学分别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并且同数学的逻辑推理相结合,开创了近代科学,使科学成为一个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使人们用数学方式来表达自然规律。

西方大学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集“教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大学三大社会功能,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和医生等人才,也直接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工业革命的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源泉和人类文明的标志。哈佛大学沿袭并发展了欧洲大学的模式,师生中拥有4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三十多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培养出8位美国总统。“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不仅指出哈佛建校早于美国建国,更是强调哈佛大学在美国国家发展中的重大影响和重要地位。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并没有和世界同步孕育出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有诸多的原因,旧式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应当也是其中的缘由之一。而且,更可悲的是,在东西方文化贸易的交往中,西方的近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也曾传到中国,但很长时期并未得到重视,只是成为皇室和贵族们的摆设和玩物,导致中国国力和西方工业化国家距离越来越大,这也反映了旧式教育培养的人才无法承接现代科技文明,导致了国家衰败的悲哀,中国的近代历史是在落后之后被挨打,以至变得更加落后。

在中国历史上,现代意义的大学是19世纪末期才逐渐出现的。其源头有二支主脉,一支是传统的“书院”,这是官方体系,1901年清政府下令将官办的旧式书院分别改为大学堂、中学堂和小学堂,并使教育制度化、系统化;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彻底抛弃旧式教育,才真正开始包含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内的现代大学教育。另一支是主要由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这是“西学”体系,1917年全国高等学校中,教会大学约占80%,1924年反对教会奴化教育、收回教育主权运动在全国展开,1926年后逐步收回国人自办。中山大学的前身院校就包括孙中山1924年由广东3所公立大学组建的广东大学,也包括先由外国传教士创办后收回教育主权的岭南大学。

如今,官方认定的第一所现代大学是1895年建立的“北洋公学”(即天津大学前身),次年有“南洋公学”(即交通大学前身),1898年建立了“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前身)等,起初追逐东京大学模式,“五四”运动后,中国开始从学习日本转向学习欧洲和美国。近百年来,日本、德国、英、美和前苏联的大学模式都曾深刻地影响过中国的大学,以至于现今中国大学的教育模式可以说是各国教育模式的混合型。其中,(1)“学制”———本科四年类同于美国,适合于通才教育。但是,对培养工科人才,学制嫌短,只能培养工程师的坯子,美国有较为完善的岗前工程训练体系。中国曾想改回五年,鉴于经费等问题只能作罢,至今工科教育中工程训练不足,工程理念、创新设计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仍是十分突出的问题。

(2)“专业教育”———沿袭前苏联“专业”模式。近些年来,中国高校一直在努力淡化专业,拓宽专业口径,实施在素质教育基础上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使“专业”概念不仅在学校、而且在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3)“人事制度”———类同于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教师和公务员同等看待,享受公务员的部分福利。有趣的是,几年前香港高校为了不减薪而要求和公务员体系脱钩,与此同时,

19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广东高校却在努力争取享受公务员的补贴和医疗保障待遇。(4)“管理”和日本相似,政府集权管理,逐步放权给学校。日本政府近些年来也一直在研究如何下放权力给大学,包括对大学的合并、分类重组、质量评估等等。中国的医学和法学教育至今尚未理清。医科有三年制、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等,医学科学人才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完全界定清晰;法学本科专业几乎遍布所有六百多所本科院校,似乎只要有几个教师就能举办法学专业,没弄清学科性人才还是专业性人才的区别。

总之,中国现代意义的大学从一开始就是开放的,重视吸纳各国教育的经验,是教育国际化的产物,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本土特有的品质。其中,中国大学具有办学机构和社区管理的双重属性,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学所不具有的基本特征。学校和社区是两个不同概念的社会群体和组织。“学校”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实行精英政策,以“扶优”为主,坚持学术导向,要有激励和约束的机制。评价“学校”的主要指标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科水平、科技贡献率等量化和物化指标。“社区”是稳定要求压倒一切:要构建人人心情舒畅的和谐社会;要坚持公平、公正、公道;要关注弱势群体。评价社区的主要指标是和谐、稳定、不出事。学校领导要在这二者之间寻求“平衡”确实不易,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大学所没有的情况。从办现代大学角度上讲,学校发展以“扶优”为基本特征;但要建立和谐社区,“扶弱”往往成为工作的重心,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大学。“全心全意地办好大学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要两者兼备,这是中国大学为什么需要庞大的党政领导班子及为什么所有领导都会感到很辛苦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中国的现代大学是年轻的、开放的,本身就是教育国际化的产物,同时又是具备中国独特教育模式的办学机构和国家机构。它有着办学机构的一切需求,也存在着国家机构的许多弊病。这是中国大学的现实,我们必须在这个现实的基础上去研究如何建设现代高水平的大学。

二、中国现代大学深受中国社会背景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缺乏现代大学的文化精神

早期中国现代大学的领导大多留学回国,带回西方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知识,相对于中国旧式传统教育来讲是全新的、革命性的,也是奠基性的。最著名的人物是蔡元培,他倡导“兼容并包主义”,认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主张大学实行“教授自治”制度,提出:“大学应当是独立的和自主的;大学应当具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大学学术和思想自由需要相应的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这三个基本原则,由于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无法实现而作为他“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1919年6月15日)。蔡元培和梅贻琦、胡适、蒋梦麟、郭炳文、张伯苓、茅以升、许崇清等人作为现代大学的开拓者,被人们公认为现代“教育家”。

与此同时,二三十年代一批留学归来的学者在大学讲授西方现代科学课程,引进先进科技知识,成为中国现代科学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如姜立夫教授回国时发现当时中国懂得现代数学的人不足几十个,于是他先后在南开大学、岭南大学建立数学系,一门一门地讲授现代数学课程,后又在中央研究院开创数学研究所。这些教育家以及学者更大程度是在引进和介绍西方现代教育和科技上起到启蒙的作用。

但是,由于中国现代大学建立在经济落后且封建主义十分顽固的社会基础上,又经历上世纪20年代的军阀混战,30年代到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50年代的全盘苏化,60年代到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等等,因此,这些教育家的办学理念在中国大学发展中从未真正彻底地实现过。中国现代意义大学的年轻和先天不足,也是中国大学教育理论混乱和脆弱的缘由之一。

美国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克拉克?查尔博士在《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一书中讲到中世纪大学自由精神时指出:“无论如何,那阶段的高等教育的真正历史,几乎完全不像现在在天真的回顾中要暴露的那样乌托邦。例如,苏格拉底的审判和伽利略的被迫放弃信仰;高深的学习常常受到国家的教291

关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

会教义的限制,像巴黎大学、牛津、剑桥大学早期的历史那样,受到国王和王子个人欲望的限制;像在英国,受到明确规定为富裕贵族和牧师服务的限制。”同样,从一开始就和中国社会紧密联系的大学从来就不曾是“理想的乌托邦”。仔细研究中国大学的历史,不难发现当年的大学校长们并没有如今人们想像的那么潇洒。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为了筹集经费,“除了下跪,几乎什么都做了”。尽管如此,各个时期的中国大学确实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乏优秀的栋梁之才。

中山大学诞生于“五四”之后,又由孙中山先生亲自组建,在创办初期35名筹备委员中,31位有着海外留学的经历。因此,从建校初就融入了“科学、民主”的精神,奠定了“开放、进步”的传统。三次主掌中山大学的校长许崇清先生,学贯中西,是最早从德文版马克思原著中领悟和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者。他在20年代、30年代两次出任广东省教育厅长,第一次反对在大学讲“圣经”,第二次反对在学校讲“孝经”,不愧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但是中山大学的发展历史从未脱离过中国的现实:20年代反对西方奴化教育,30年代、40年代投身抗战,先后西迁云南澄江和粤北坪石,抗战后又积极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等爱国民主运动;在1927年、1947年及1949年曾三次被国民党警察包围,逮捕了大批师生。

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共同的前身院校“中央大学”跟中山大学几乎有着相同的经历,如今南京大学的校庆日“5?20”是纪念1947年学生运动中中央大学师生惨遭国民党警察镇压的历史。即便是教会学校和私立大学,由于规模不大,也很难成为中国现代大学的典范。因此,如果用西方传统的大学精神来看待中国现代意义的大学,则当代中国大学和近百年历史上的中国现代大学是一脉相承的。正如中国没有经历过成熟的资本主义阶段一样,中国现代大学也从来没有拥有过西方近千年大学发展史中形成的较成熟的大学文化精神。这不是中国没有人们常说的“教育家”,而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先天不足和国情所致。

另外,尽管中国现代大学借鉴了各国大学的教育模式和经验,但因为植根在中国社会这块土壤和中国文化环境之中,没有也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大学的一套,特别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文化习俗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通过大学的制度和大学管理者及师生的文化素养始终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因此,中国现代大学本质上仍然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延伸。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现代大学可算是当年“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留存的典型范例。其中,中国当代文化背景和大学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有两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一是,社会浮躁风气和实用主义对大学的渗透和影响;二是,中国文化传统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影响。

自鸦片战争以来,饱经沧桑、遭受欺辱的历史强烈地刺激着每一个中国人,无数爱国志士为中国的独立、自由、富强和进步不屈不挠、努力奋斗。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中国人更把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尽快赶上世界先进发达国家作为毕生的历史使命。中国需要这种拼搏、奋斗的精神,中国的面貌也确实在日新月异。但是,正是这种太想尽快改变现状的心态,使得急躁、浮躁和实用主义、急于求成甚至急功近利思想从上到下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包括当年“大跃进”、“刮共产风”及“一天等于二十年”、“××年赶超英、美”等荒唐的口号;也包括如今有些地区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豆腐渣工程”及对环境、资源的掠夺性破坏;在百姓中也普遍存在尽快致富、甚至“暴富”的心态。

中国何时会有诺贝尔奖与中国足球何时能踢进世界杯,是社会舆论时常关注且时常抱怨的话题。正像当年获得体育世界冠军、改变了中国“东亚病夫”形象而举国欢腾一样,今天人们更希望看到如同“两弹一星”等科技成就来证明中国科技实力的强大。但是,社会发展有着自身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有些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发生。如,城市建设经过二三十年可以变得十分现代化,但城市的管理和文明却不是短期能改观的。大学可以在不长的时期内扩大规模,建设全新校区,但即便是一个本科专业没有三五十年不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更谈不上学科的水平。香港的大学是按照西方现代大学模式运行的,办学经费远远多于内地任何一所大学,但至今还未能跻身世界名校,也没有产生诺贝尔奖,因为社会环境、学术研究、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也还没有达到质的飞跃的程度。中国从文盲

39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大国转变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教育大国,是十分了不起的历史性跨越,但还远远不是教育的强国。

西方科学教育已有了近千年的历史。16-17世纪诞生的第一次科学革命是天文学革命。到18、19世纪产生了两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是18世纪蒸汽机发明形成的工业革命,第二次是19世纪电动机、发电机发明后形成的电力革命。19世纪末所谓实验物理学的三大发现,即X射线、放射性元素、电子,引发了20世纪头30年的第二次科学革命,即物理学革命,并成就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大理论体系,引导了其后几十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所谓四大科学模型(宇宙的大爆炸模型、物质结构的夸克模型、全球大地结构的板块模型、遗传基因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和八大高新技术(核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环境保护技术、激光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20世纪人类进入了原子能时代、宇宙空间时代,更是信息时代。21世纪,以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突破,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为代表,会有一场新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革命。

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曾经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贡献,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1620年曾经指出,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大人物对人类事物的影响,能像三大发明那样巨大和深远。马克思说过:“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印刷术则变成新教传播的工具,而指南针使世界航海和殖民成为可能。”然而,后来历史的发展使中国科技落后世界几百年。中国现在仅仅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发明大国,中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依赖于引进技术,据报载:只有0.03%的中国公司拥有其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四分之三为外国人拥有;有些行业存在着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另据南京大学陈骏校长调查,中国目前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已属世界第一,但在国际科学组织中参与领导层的学者仅占2.22%,说明能够进入国际视野的学者、专家数量还很少。

人类科学技术的成果是智慧、金钱和时间的结合体。我国政府正在逐步加大包括大学在内的科技投入,“211工程”、“985工程”是其中的代表,这对加速大学学科水平、科技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奠基性作用。但是试图在三年一期的验收检查时就能看到世界级的成果,可能是“天方夜谭”,其实,目前验收的成果在立项时就已经基本成熟。从整体上讲,我国一流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还比较弱,原创性技术成果少,真正改观还有待时日,对待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社会舆论要宽容,政府要有耐心,学校既要有紧迫感,更要有定力,要坚持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有序地推进,韩国基因科学家造假事件不应在中国重演。中国高校有责任为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不懈努力。特别要尽快改变中国大学发展滞后社会进步的被动局面,为国家当前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键技术排忧解难,真正起到引领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作用。

在大学内部,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已经渗透到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的文化理念之中。过多的评估、过早的拔苗助长、过细的量化指标、过强的物质刺激、过分功利的荣誉与地位,搅乱了原本平静的学术圣地,搅乱了人心,驱使人们不是去做长期、可能会失败的深刻的探索和研究,而是寻求如何早出成果、多出成果的捷径,潜心研究、淡泊名利、追求原创性研究的人少了。许多部门的关心,把年轻学者推进了功利的角逐场,似乎很热闹,大家都在关心教育,都在关心青年人成长,实际上损害了学风,违背了现代大学精神。关心教师、支持教育的关键还是让学者、教授们有体面、安静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条件。学校在对社会发展强化责任、增强服务的同时,还是应当有它的矜持和超脱,有大学的品味和品格,这也是向世界先进教育学习、建设高水平大学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21世纪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要有大批热爱国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大学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但是,如何从体系上解决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问题,一直是中国大学教育苦苦探索而未能解决的软肋。

纵观近五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未停顿过。撇开一些政治因素外,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要因材施教、实施启发式教学”,主张“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491

关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

合”;60年代初毛泽东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就指出:教改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主要是自己研究问题,要反对注入式教学方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还在“五四”时期就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反?文革十年,教育改革上升为“教育革命”,在提一些“极左”口号的同时,提出了破除“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和拆除“三层楼”(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以社会为工厂,以典型产品、典型课题带动教学等等,中国传统教育被彻底否定和批判,教师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到实践中去。即便是经过这种近乎毁灭性的破坏,文革后随着拨乱反正,传统继承性教育迅速恢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在不断地深化: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或是专业、课程、教材内涵的变化,包括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各种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实践基地等等。

许多改革从方法论角度已达到十分精致的地步,五轮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大批教学改革的精品成果是最好的体现。但是,从总体上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问题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仍然是国家和社会对大学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它一方面说明传统的继承性教育有其合理性和稳定性一面。稳定性来自传统教育依托中国文化传统,有文化传统稳定性的背景;合理性在于中国大学教育基础扎实,是从学习前苏联教育衍生而来的,前苏联也曾培养出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等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高校内部还没有真正找到突破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症结。尤其是我们在学术层面和管理技术层面上考虑得比较多,往往忽视了学校的文化精神、文化传统和校园文化环境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影响。

从中国教育传统来看,“师道尊严”和“轻视实践”是束缚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要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是何等之难。孩子尚未出世,父母已替他们包办了一切,孩子的发展不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而是去实现父母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学校老师喜欢循规蹈矩的学生,领导喜欢听话的部下。这决不是哪个人的问题,而是长期的文化传统渗透到了我们民族的思想、思维及学习、生活、工作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潜能应当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从孩童起就维护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大学更应当鼓励学生思考和提问,进而培植求新、求异和学术批判精神,并勇于实践,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利,允许失败,给予更多宽容和理解。

三、如何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一)什么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是什么?

首先,什么是“大学文化”?“文化”一词本身定义有两百多种。由于“文化”概念的不确定性,教育界对大学文化的理解也有诸多解释,一般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由大学的物理空间、设备、设施等构成的环境文化。即,大学文化通常包括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其他,如学术文化、道德文化等等都蕴含其中。从而,“大学精神、管理制度、人文环境”就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是否具备先进的办学理念、完善的制度规范、鲜明的传统特色就成为评价大学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内涵,也是建设现代大学的文化标准。

“文化”至少有四重表现形式:文化符号;人物及事件;礼仪、习俗、传统;信念和价值。名人轶事是大学文化传统中最生动、最具感染力与教化力的部分,是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当我们身处牛津、剑桥大学的校园,看到一栋栋古朴的建筑,会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我们和历史伟人同在。正是在这些古老的建筑里培养出那么多影响社会、影响世界的伟人,这正是大学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所谓“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大学之魂;大学精神是比校风、学风更深刻的学校文化特征,校风、学风只是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大学精神反映了学校特有的价值取向,呈现了大学的品格,也是影响和指导大学人的基本信念、基本准则。

59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理想模式,教育理念也受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科学的教育理念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当然,教育理念不等于教育的现实,实现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大学领导者的基本素质是既要有明确的教育思想、办学思路,又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高瞻远瞩,把握教育的发展方向,并力求两者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具有自己的、明确的、相对稳定的教育理念,表达在学校校训或办学宗旨之中,并被社会所认同,融入进学校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蕴含大学的“价值判断”,并通过学校的文化传统传授于后人。

欧洲大学最根本的价值观是自治权和学术自由,人们常把“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教授治校”看成现代大学普适之精神。纵观大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调整、不断充实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纯粹的观念;大学的价值追求也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跟现实之间不断抗争和协调过程的反映。大学的理念经历过从定位为“教育的机构”到“研究中心”,到直接与社会联系并为社会服务的历史嬗变,使得“教学、研究和为社会直接服务”成为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

所谓“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教授治校”,更大程度上还只是大学领导者和学者教授们的理想追求和理想模式。正如美国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克拉克?查尔所说,大学处在一个神秘的学术天堂和一个相对现实的人间地狱之间,早期世界主义的大学在地球上消失了近五百年,如今,“大学不仅要为国家的行政和经济的利益服务,成为国家的一个工具,而且要成为社会的灵魂和人民大众的有机组成部分”。克拉克进一步讲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极大地强化了它们对高等教育的兴趣,并使加强干预大学有足够的理由,大学已经越来越少地成为国中之国,“五百年前大学的学者,首先是一个学者,然而现在越来越成为首先是一个公民。铁的事实是,大学首先是国家的机构。我们的信念是,纯粹的学习生活模式的至高无上这个方向和国家的合理指导一致,这是非常长期的趋势。但是,一些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现代大学应当承继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世界先进文化之精髓,推动各国文化的交融;大学是崇尚真理、讲求科学的学术殿堂,在科学实践和论证的基础上发现真理,发展真理,在学术批判中推陈出新,创新知识;大学应当鼓励不同学术见解、不同学术流派的研究,发表不同的意见是学术民主的重要标志。要允许失败,尊重一些“孤独的思考者”,宽容一些学术上的“狂妄者”。对真理的追求和认识是大学发展的永恒活力和动力,是一个曲折的、但又生动鲜活的历史过程。

大学在本质上是希望减少来自各方面的干预和影响,给教授的学术研究、教学工作以更多、更大的自由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是培养大学创新、求真精神的具体要求,因为学术自由的气氛是研究工作最有效的环境,也是学者从事探索和传授他所认识的真理之工作所必需的。但是,大学和社会是互动的,大学需要社会的支持,培养的人才又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任何时候,大学总会受到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乃至宗教等各方面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只存在着有条件、有约束的自由和自治。

克拉克在文章中讲:如果大学的惟一目的是为大学教师的无所事事的好奇服务,那么可以问:谁应该提供资金给大学?曾经担任十多年斯坦福大学校长职务的肯尼迪写道:为何我们言必称学术自由却不常提到学术责任?他引用美国公众领袖盖德纳的一段话:“自由与责任,权力和义务,这是一种约定,缺一不可。”刚卸任不久的另一位斯坦福大学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教授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讲:“世界上最强大的大学就是盼望能够得益于政府给予确实自主的大学。我这样说而不使用完全自由这个概念,是因为完全自由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虽然完全自由是大家所渴望的。”

我们建设高水平现代大学,必须坚持把“创新、求真”作为教育人、培养人和学术研究的主旋律,形成我们现代大学的精神品质。我们主张的现代大学精神是:学术自由、办学自主、管理民主。具体讲: (1)鼓励学术创新,维护学术的尊严和学术研究的自由,同时也要讲求学术的规范、学术责任和科学道德,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社会之责任”三者的统一。(2)依照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社会责任, 691

关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

独立自主办学。(3)实行民主管理,坚持依法治校,以德兴校。

教师既是学者,又是学生的导师,既教书又育人。我们提倡教师独立思考,以创新精神从事教学和科研,享有学术自由的权力,学术研究无禁区。教师作为对社会负有责任的社会公民,也要以国家法律为底线,以教师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我们对现代大学精神的认识是共同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但是,每一所学校体现的大学精神是个性的,是在该校发展历史中积淀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表现出来的学校特色和品格。我们要努力在大学营造融“包容性、开放性、批判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氛围,培植“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兼容并包”的现代大学文化精神,形成“开放、和谐、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校风。

当前,在大学文化精神的建设中,要格外突出科学之地位,阐发科学之精神,特别是批判精神、求实精神及科学的方法论;崇尚真理,坚持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实践,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反对一切伪科学及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学术腐败等不正之风。校风、学风、大学精神及它们在校内文化各方面的具体表现汇聚成学校的文化传统,成为学校的精神财富、不竭的源泉。由于学校的文化传统是在历史的积淀中凝炼聚集起来的,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超越历史时空传承于后世,成为学校被社会认可的特色和属性。中国现代大学的历史并不很长,但一批名牌的百年高校也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文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成为学校的品牌,赢得了社会的声誉。

当前,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大学文化的建设,要把大学文化环境和文化精神的建设作为学校的基础事业,从学校文化精神中吸取力量,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不论是从落实“以人为本”,还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或是构建“和谐校园”,都要求我们把创造有利于师生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大学管理要提倡人文管理,其中包含:对人的尊重,对学术的敬畏,对遵守规则的自觉。大学是学术单位,不是行政机关;大学是社会文明的窗口,是先进文化、文明的策源地;大学应当成为法制化、现代化的先行区。

大学要坚持:学术主导、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在当前大学管理体制下要努力完善:党委领导、行政管理、教授治学、民主治校。党委领导是强调集体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下的分工负责的合作机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校长负责制都要体现党对高校的领导,并没有本质差异,差异是实行民主集中制下的集体分工负责还是实行首长负责制。当前,在学校发展面临比较复杂的社会背景、学校管理比较难的情况下,还是实行集体领导、发挥集体作用比较好。行政管理是充分尊重和发挥校长在学校行政上的领导负责作用;让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工作;教授治学是充分尊重教师在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学校管理中的专家主导作用,吸引更多教师关心学校事业的发展;民主治校是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校务公开、群众监督,特别是对各级主要领导的监督和约束。要逐步完善权力的规范、法律的制约、理性的自律和责任的追究,使每位领导和管理者珍惜手中的权力,为群众做更多有益的工作。

从文化层面上讲,大学应当强调“教授治校”,因为大学是学术单位,应当实行学术主导,弱化行政干预,反对“官本位”,充分尊重教授们在学术评价、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以及其他教学、科研领域中的主导作用,尊重教师的合法权益。但是,从大学的管理运作角度来看,国外大学也不轻易强调“教授治校”,更多地提教授和行政管理的“共治”,力求妥善处理专家决策系统和学校行政决策系统相互制衡和协调的关系。

通常,科学家的思维是求变,不怕失败,勇于实践;管理者的思维是求稳,追求系统平衡,把握一个“度”,担心失误,谨言慎行。因此,由教授们组成的专家决策系统特点是开放的、发散的,追求有新意、有创意,寻求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并不太注重可操作性,最适合进行前瞻性、战略性的学术研究;而学校行政决策往往离不开在有限资源下的优化配置,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还必须讲求效率和效益,讲求操作性和适度的平衡。

国外及台湾高校发展的经历告诉我们,单纯强调“教授治校”,过度地运用专家决策系统代替行政决策系统,学校行政工作将是低效率的。实践表明,在明确反对“官本位”,强调“学术主导”的前提下,还是推行“政务公开、群众参与、教授治学、民主治校”更为妥当,进而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行之有效的

79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教授治学、教授治教、教授治校”的科学管理模式。我们提出,要把“尊重教师、善待学生、关心教工、直面问题、排忧解难”作为管理工作的文化理念,渗透到学校每一位管理工作者的头脑之中,要以“是否有利于教师与同学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是否有利于学校事业的长远发展”作为大学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

大学的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角度上讲,建立制度、规则的目的是:保护学校、教工和学生三方的利益,明晰各自的责任;服从学校价值导向,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工作秩序、“游戏规则”,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公平、公正规则,树立良好风尚。制度建设既要符合依法治校的目的,又要体现人文管理的精神;制度建设的水平能看出学校的品位和价值取向。

当前,社会上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成风,大学也早已不是“世外桃源”。我们要认真审视学校有关制度中体现的价值取向,如各种评价制度、人事和分配制度、各种奖励政策及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创新,让教师脱离名利场,让校内少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少一些浮躁的风气,更不能容忍学术上作假和投机取巧,要让“诚信”品质重新成为中国大学师生乃至中华民族的基本品质,要通过制度使“不诚信”付出沉重代价。让大学回复到它应有的矜持和品味,真正成为学术的圣殿而不是名利角逐的战场。总之,大学的管理要着眼文化的内涵,大学管理的创新要基于大学的理念和价值追求。

(二)大学文化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许多高校近年来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推行“研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鼓励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力图在知识传授中,加大学生参与“研究、讨论”的成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探求;开设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实验课、实习课、课程设计及“工程设计教学体系”等;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方案,建立科技训练基地;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和机会等等。

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面,较强的动手能力,还必须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实践,有不惧权威、不怕挫折的勇气和毅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除了考虑智力性因素外,意志品质、思维模式、文化素养等非智力因素也有格外重要的作用。创新或创造的过程实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释放过程。因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不仅仅是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也不是一门课、一个专业的改革就能达到目的。重要的是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实践的校园文化环境,要从鼓励学生乐于提问题、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开始。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讲到,他认为课堂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有学生对他说:“卡斯帕尔教授,你错了。”要让本科生经常地、充满好奇地、有强烈的愿望,对老师说:“你错了!”他还认为,一所大学的竞争优势在于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鼓励和自由上。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廷认为,从学生一入学,大学的主要努力方向就是使他们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因此,研究如何培养大批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时,我们不仅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创新校园文化环境,使之成为适宜创新型人才生长的土壤。从而,大学领导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的文化精神、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师自身的创新素养,应当是进一步推进创新教育的关键。没有大学文化的创新,很难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在回顾他二十多年校长经历时,最满意的是他用自己的思想、教育理念办了一所大学,最不满意的是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还达不到他的要求。可见,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人文素养、思想观念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效,关系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当前,我国高校和世界各国著名大学之间交往、联系越来越多,应当重视本科层面上的交流,包括互派交换生及互派教师给本科生授课。学生亲身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教育,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我们的学生提升了文化视野,学会选择、学会沟通、学会合作,也会增强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互派教师授课能潜移默化地沟通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这对改善我们教育的文化环境、培891

关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

养创新型人才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三)高水平大学的文化建设要向世界先进教育学习什么?

历史上,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失败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仅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搬用西方的管理方法,是救不了中国的。这才有了后来“西用”也要有“西体”的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中国知识分子深感要改造社会,必须改造精神层面,摆脱几千年封建主义的思想束缚,兴起了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爆发了“五四”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中国现代大学正是在这个时期之后才有了新的面貌、新的发展。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教育界在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上一直存在着争论,对中国教育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20世纪初期,陈序经先生曾在《中国文化的出路》和《东西文化观》等著作中深入而全面地介绍了对待中西文化问题的三个派别,即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化的、主张复返中国固有文化的、主张折衷办法的。1921年梁漱溟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指出:东西文化其实是各有优缺点,而且是不同类型的文化。1935年10位著名教授发表的《中国本位文化的建设宣言》提出:中国要有自我的意识,要有世界的眼光,既不要闭关自守,也不要盲目地模仿,要不守旧、不盲从、根据中国的本位,采取批评的态度,应用科学的方法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联系到当今时代,如何进一步深化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的整体办学水平,跻身世界先进教育之列,有如下两个基本看法:第一,要继续坚定地坚持开放的原则,认真向世界先进教育学习,推进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要在大学多元文化的交融中营造富有生机和创造活力的中国大学文化精神,重视“教育的国际化”包括教师、学生及教育过程的国际化程度。

在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国际化”反映了世界就像一个“地球村”,各国之间各种交往、交流十分密切而且相互影响。教育的“国际化”却似乎常常受到质疑。教育是不讲“国际接轨”的,因为不同国家教育制度不尽相同,无轨可接。但是,科学和知识是无国界的,高等教育也有许多共同的规律,培养的人才同时也是“世界的公民”。要教育学生学会在“地球村”中与人沟通、与人交流,学会与他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当前各国大学之间的交流已经不仅仅是科研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多是教育理念、大学文化及培植这种现代大学文化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机制的相互借鉴和交流。要学习世界著名大学维护学术神圣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的文化理念,而不仅仅是方法技巧。结合国情、认真吸取国际成功的经验,构建体现现代大学文化精神的制度体系。其中突出的是要体现:讲求规则、淡化功利,构建公正、平等、合理的机制。

美国加州的公立大学中有9所研究型大学,23所本科院校,其他是社区大学等。近年来州政府准备再建一所研究型大学,不是从23所中选一所,而是另建一所。所有学校定位十分清晰,在各自位置上争取办得最好,成为名校,而不是像中国目前高校始终牵挂着升等升级而忽略了学校发展的本质问题。美国为推动产学研合作,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科技经费资助体系,通过国家和企业两方面提供经费,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使学校始终和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学校得到经费和项目,企业得到技术和发明,学校真正进入社会的中心。美国通过捐赠和减税制度开拓了社会资金对大学的资助、捐赠渠道,大学专门设立基金会向校友和社会筹募资金,同时也合理地使用和运作基金,这些制度和管理迟早会引进中国,是解决大学经费问题的重要来源。

西方大学文化精神中十分强调“人”的作用。强调对人的尊重,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权利的尊重;强调“人”的价值,人力资源上付出的代价占据学校财政经费的绝大部分;强调不同岗位“人”的分工和责任,不少研究型大学每位教师平均有5-6位管理人员、教辅人员为他提供服务。西方大学的管理和发展理念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在不断调整和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为压缩学校开支,许多学校专职教师比例在缩小,兼职教师比例在扩大,这对中国大学未来发展也是具有启示作用的。西方大学并不是一切都好,美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曾有一份联合调查报告,认为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是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没有把精力放在本科教育上。但世界一流大学、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确实有

99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许多可学习和借鉴之处,而且他们目前遇到的问题可能是我们今后发展中就会碰到的问题。

通过“教育国际化”,扩大学校办学的视野,改进学校办学的理念,提升学科和科研的水平,营造多元文化的氛围,构建现代大学的制度,共享人类文明的资源。推进教育“国际化”,通过逐步扩大留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营造多民族和国际化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交流、沟通、认识和选择的能力。吸取多元文化之精神,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视野,开拓学生追求真理的胸怀,培植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且善于解决问题的品质和能力。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不仅要靠教育的创新,更要靠文化理念的创新,教育国际化为我们提供了文化理念变革创新的机遇。

第二,我们的大学和整个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进步,奠定了蓄势待发的良好基础,具备和世界高等教育平等对话的地位;我们的文化传统经受了改革开放后世界多元文化的大浪淘沙,其优秀成分更加璀璨,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中国高等教育和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大学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革也逐步进入深层次、集约化、系统化的提升时期,符合新世纪大学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例如,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学本科教育经历了如下发展的历史阶段:博雅教育→有学科和应用背景的专业教育→重视学生自由选课的通才教育→构建通识课程体系(分类课程、核心课程)下的通才教育。中国现代意义下的大学教育经历了从旧式书院式教育到现代专业化教育再到学习苏联实行行业特色鲜明的专门化教育,改革开放后又逐步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专门化特征的专业教育→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选修制、分类选修)→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下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注重素质教育前提下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其中,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模式,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反映的主要是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思想。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并无本质区别。如今美国的通才教育并不是完全的自由选修,仍然是有一定的学科或职业应用背景的教育,让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中国的专业教育也已不再过分强调专门化方向和就业导向,而是拓宽专业的基础,使学生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具有适应性和发展能力。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共同点,是把“人的培养”,放到“人的全面发展”或“完整的、有教养的人”的平台上和专业知识教育互相协调地发展。

哈佛大学老校长德里克?博克在《美国高等教育》一书中指出:培养不受条条框框束缚的、具有批判能力的、能够吸收人类价值观念的丰富营养,具有应付不断变化、十分复杂社会的能力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体现了通识教育下通才教育的思想,对美国大学教育起到极大的影响推动作用,其中占大学四年学习计划总量25%的基础课程,强调的是基本技能、思考和研究方法,是对本科教育基础的重新定义。

中国大学教育从1995年开始在52所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拉开素质教育的序幕。“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的人格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从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到重视知识、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是教育思想的一大突破。“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都强调在大学教育中要树立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教育观:坚持教育中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协调一致;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养培养、实践能力训练的协调一致及教育学生做学问、做事与做人的协调一致。但是,“通识教育”更注重围绕教育的目标构建科学的核心课程体系,并始终要在以博雅教育为特征的古典主义传统和以专业教育为主旨的实用主义传统中寻求平衡。“素质教育”更关注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促使知识内化和升华为学生内在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素质教育思想所强调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文化素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切实推进素002

关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

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十多年来,中国大学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取得长足的进步,并带动了大学文化和大学文化精神的建设,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总体上是应当肯定的,不仅有明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也有东方文化特色的教学传统。如,注重基础、注重课堂教学、注重教学的系统性、注重学生的全面教育等等,我们的学生无论作为交换生还是毕业后出国读研究生,都具备和世界各国大学生竞争的能力和潜力。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外大学领导和教授们的交往中,“话语权”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对中国的大学教育的发展我们应该充满自信,这种“自信”应当成为我们坚持开放、坚持向世界先进教育学习的基础,而不是盲目自大、固步自封历史的翻版。

同时,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对中华文明也要充满自信。“开放”、“多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明只会摒弃我们文化传统中落后的东西,通过吸取世界文化、文明的精髓,会使中华文化与时俱进,更具活力、魅力。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稳定性”已被历史证明,文化的“封闭”只能使中华文明失去其先进性。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尊严,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和特征。文化凝聚了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法、生活样式、信仰习俗。文化价值观不是靠强制性“输出”就能如愿的,强权可以用武力占领其他国家,但实现“文化征服”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但不必过分担心“西化”、“同化”。当今世界,孤立、封闭的民族文化是难以自存的。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很多影响,包括婚姻观、就业观、人才观等等,社会习俗都有很多变化。个性化、多样化已成为当代文化的基本特征。但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本质没有也不可能被“西化”掉,文化传递是一个长期的、互相认同和选择的过程,没有净化能力的文化是没有希望的,没有发展能力的文化也同样不会是先进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经历历史长河发展至今,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自我更新、发展、净化、升华的能力。改革开放,不仅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有影响,同时中国文化传统包括中国人的勤奋、智慧、节俭、注重家庭和教育的品质也被带往世界各地,影响了西方的文化。

在这种观念下,我们要继续加大教育的开放,包括文化的开放,让中国大学在多元文化碰撞下,形成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上的新的现代大学文化精神。要让大学生在开放环境下,纵向看待历史,横向看清世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只有坚持开放、以“时代为体、历史为用”,融合东西方文化之精华,吸纳各国文明之所长,学习先进、走自己的路,才能培养大批具有国际眼光、基础坚实、素质全面、富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使中国的大学教育真正融入到世界先进教育的主流之中。当然,这是一个逐步实现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关键是方向要明确,措施要落实。

【责任编辑:杨海文;责任校对:杨海文,赵洪艳】

102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nese market and secondary data fr om American literature,this paper exa m ines the i m pact of the p revi ous stage on the subsequent one al ong the brand value creati on chain.It discusses brand marketing strategy i m p licati ons and points out the future directi ons. Keywords: cust omer m indset;p r oduct market perf or mance;financial market outcome;brand equity valuati on;brand value chain

A Co m para ti ve Ana lysis of

B i ograph i c Character isti cs and M anagem en t Process of

T M Ts across Governm en t,St a te2owned and Pr i va te Com pan i es

SUN Hai2fa,L I U Hai2shan,YAO Zhen2hua

(R esearch Center for Hum an R esource D evelop m ent and M anage m en t,

School of B usiness,Sun Ya t2sen U niversity,510275)

Abstract: This research f ocuses on pers pectives of power,perf or mance,and scientific devel opment of T MT me mbers and the black box of manage ment p r ocess of T MTs.It reveals that the T M T me mbers still lean t owards pers pectives of hu man cost and de2 vel opment at the cost of envir on ment and res ources.And it finds that they have a high p sychol ogical ownershi p t o the organizati ons and take health and fa m ily happ iness as the most essential values.The level of govern ment T M T me mberπs partici pative decisi on making and effectiveness of its T MTs is l 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 w o entities.Finally,it finds that the causal models of l ong2 ter m perfor mance of all three types of T M Ts dis p lay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T op Manage ment Tea m(T MT);bi ographic characteristics;manage ment p r ocess

A Study on the Dev i a ti on of Va lue Or i ent a ti on i n Government a l Perfor mance M ea sure ment:

An I nvesti ga ti on from S Town i n a Cert a i n C ity,Guangdong Prov i n ce

CHEN Tian2xiang,CHEN Q i

(Center for Public A dm inistration,Sun Yat2sen U n iversity,Guangzhou,510275)

Abstract: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status quo of the research on govern mental perfor mance measure ment in the domestic ac2 ade m ia,and e mphasizes the necessity of e mp irical study on the deviati on of value orientati on in govern mental perfor mance meas2 ure ment,and then p icks up4typ ical di m ensi ons f or measuring the value orientati on of perfor mance measure ment in l ocal govern2 ment,such as bodies of measurement,evaluati on index,evaluati on p r ocedure and the satisfacti on level of the peop le,based on which the questi onnaire was designed.By the analysis of the investigati on in S Town of a certain city in Guangdong Pr ovince,it atte mp ts t o find the deviati on of value orientati on based on“public2orientati on”in govern ment perfor mance measure ment. Keywords: Govern ment perfor mance measure ment;value orientati on;public2orientated;deviati on

So m e Reflecti on s on the Con structi on of H i gh2level Un i versity

L I Yan2bao

(S un Ya t2sen U niversity,Guangzhou,510275)

Abstract: The paper maintains that the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ulture is one of the core fact ors that cannot be neglected in the constructi on of a high2level university.The foundati 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ulture is the constructi on of cultural envir on ment and cultural s p irit,which will p r omote the devel opment of a university.It p r oposes that modern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the out2 comes of the internati onalizati on of higher educati on.Yet influenced by the s ocial backgr ound and traditi onal culture,Chinese u2 niversities are still in need of cultural essence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Theref ore,t o p r omote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and ascend t o the t op of advanced educati on in the world,one should continue t o enlarge the openness of educati on, including the openness of culture.Thus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f or m a ne w modern university cultural essence based on the Chinese traditi onal cultural s p irit under the collisi ons of multi2culture.

Keywords: high2level college and university;innovating ability;culture of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802

大学班级建设策划书

大学班级建设策划书 【活动目的】 为了增强0012301班全体同学彼此之间的了解;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我们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集体,既然遇见,就必要共同谱写青春最华丽的篇章! 【班委工作安排】 班长:奕丽芳 1、总体负责班级工作、安排与协调班委的具体工作,带领全班同学遵守学校各项守则。 2、关心班上每个同学,协调班级外部关系,为同学提供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 3、发挥联系学校、老师、辅导员和同学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传达学校、学院、班级信息并努力完成他们交给的各项任务。 4、审查批准数额较大的班费支出。 5、认真主持班务会,积极协助团支书处理班级日常事务。 学习委员:顾宇 1、统一负责班级日常学习事务,通知并处理考试、教务处报名等工作。_ 2、经常与任课老师交流,向他们反映同学的意见和要求。 3、及时获得各学科的教师笔记、课件以及积极搜集考试复习资料,复印和分发笔记,资料等;负责班级同学成绩查询,做好重修、 补考等事项的通知工作。 4、及时收取同学的作业,做好作业记录。 5、带头搞好学习,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 团支书:何家希鲁一民 1、搞好班级党、团支部建设,负责党、团支部的全面工作,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党、团组织的决议、指示精神,随时向上级团组织请示和汇报工作。 2、搞好党、团员的管理,做好同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好班级政治学习活动。 3、负责检查支部决议的执行情况,总结支部工作,主持支委会和支部大会。 4、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支部工作计划;监督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对班级、班委工作资料讲行汇总,做好留档工作。 5、积极配合班长工作。 宣传委员:朱奕琦

关于本科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本科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本科大学文化是一个整体,从结构上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每个层面的文化又有“体”和“形”两个层面。本科大学精神文化的“体”是办学理念、办学方略、办学特色等内容,制度文化的“体”是体制架构、运行机制、规章制度等内容,物质文化的“体”是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基础设施等内容,这三种文化的“形”是形成这三种文化的“体”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必须从上述三个方面加强大学的文化建设。 关键词:本科大学;文化内涵;文化建设 一、本科大学文化的界定、结构、功能和特征 1.本科大学文化的界定 从系统学角度看,本科大学文化是本科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从文化学角度看,本科大学文化是亚文化的一种,是围绕本科大学教育教学活动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的集合体;从教育学角度看,本科大学文化指的是高等教育文化,其存在范围仅限于本科大学校园之内,其涉及人群仅限于本科大学师生员工,其表现形式也仅仅体现在本科大学内的教育、教学和其他活动之中;从组织学角度看,本科大学文化是以知识和学科设置为基础的、独特的组织文化。综上,本科大学文化是本科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以本科大学为载体、以本科大学人为主体、以知识和学科专业为基础、以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等本科大学文化形态。 2.本科大学文化的结构 本科大学文化有二分结构说,即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三分结构说,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四分结构说,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1]文化,亦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五分结构说,即价值理念及其大学精神、大学形象、发展目标、规章制度和大学环境;八分结构说,即宽广美丽的校园、富于批判精神的文化、以人为本的文化、以学术为中心的文化、多元的文化、开放的文化、超前的文化、智慧的文化。综上,本科大学文化的典型结构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3.本科大学文化的功能 本科大学文化有四功能说,即本科大学文化有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研究文化、融合文化等四个功能;五功能说,即本科大学文化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

大学研究生班级建设方案

大学研究生班级建设方案 大学xxx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按照《xxx大学学生党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通过召开支部学习讨论交流会,并结合研究生班级建设的现状,形成此方案。 一、研究生班级建设现状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XX年xxx大学研究生新生达到了1000多人(概数,其中博士生xx人,具体数据隐去),与前几年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且继续增长的趋势十分明朗。人数的增加必定给学校的研究生(主要指硕士研究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由于xxx大学目前还没有建立研究生院,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主要由学校的研究生处和各院系研究生办公室共同负责,如此之交叉管理的价值观问题不在我们学生的讨论范畴。xxx大学研究生总会、各院系的研究生分会以及各研究生党支部成为沟通、联系学校和学生的主要桥梁,但研究生总(分)会以及各党支部的管理归属也不同。 目前,研究生班级主要按专业点分年级组建,班级人数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如xxx 大学xxx学院拥有4个硕士点,XX、XX级两个年级的研究生相应形成了8个班级,每个班人数处于10-40人之间,班级之间人数差距较大。每个班级基本只设置班长和团支书各一人进行日常管理。由于研究生课程不多,没有专门的教室,加上住得分散,部分同学因为种种原因不住学校或经常被派到外地参加科研项目,同学之间的联系不多,班级松散,班级建设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另外由于研究生年龄层次、人生经历、婚姻状况、心理个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给班级建设带来很大的难度。开展班级活动时人员不齐、热情不够、班级凝聚力不强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种普遍现象。 班级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班级建设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着班级成员各方面素质的发展。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情况以及研究班级建设的现状,加强研究生班级建设格外迫切和重要。 二、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研究生班级建设缺乏活力的情形下,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在班级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更具重要性。 1、研究生中党员人数多,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在班级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可行性。 据了解,xxx大学xxx学院全体研究生人数为200人左右,其中党员有85人,并且研一、研二、研三各年级中还有大批优秀的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按照这样的情况,研究生中党员所占的比重基本达到50%。党员数量如此多,若能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投入班级建设中去,敢于对自己负责,先人后己,“先天下之忧而忧”,那么,一个个凝聚力强、学风好、团结进取、互相友爱、生动活泼的班级的建成并非难事。

对加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加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加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李元元 一、大学文化的涵义 目前,对于大学文化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也不是非常明确。对各种观点进行比较综合后,可以认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一代又一代“大学人”对文明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所积累和形成的精神成果以及蕴含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来说,一是根据文化的结构,大学文化包括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个亚层次文化;二是根据文化的形态,大学文化是由以下三个层面的文化合成的文化共同体,即含学校教学、科研、生活所需的物质设施和物理环境在内的物质文化,含学校各种规范性、系统性的规章制度在内的制度文化,含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心里状态、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在内的精神文化。一般还认为,大学文化的内核是大学精神。所谓大学精神,就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整体精神面貌。 对于大学文化的涵义,除了分析其结构和形

态之外,还需进一步了解其生成和功能机理。根据文化最根本的规定性,即“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民族或特定人群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我们可以说,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建立的、自己所特有的、与历史和现实密切相关的一种生存体系,它根植于“大学人”的实践活动中,是“大学人”价值规范与行为规范体系,是从深层次制约和支配“大学人”的个体行为和社会活动的大学运行以及制度安排的内在机理。也就是说,大学文化和精神以反映学校意志、学校传统、学校个性的内在本质为核心,共同作用于大学的方方面面,对外形成大学的社会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对内则影响大学成员形成共同的信念,产生凝聚力。它是使一所大学屹立于社会和大学之林的内在力量,或称为软实力。大学文化和精神既是昨天的,又是今天的,更是明天的。 从以上角度来理解大学文化,一是强调要从总体上,即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在社会变革和转型的环境中,把握大学文化作为大学和“大学人”的一种主导性生存方式及其演化、作用机制;二是强调要从战略上,把握大学文化以

大学班级建设方案

大学班级建设方案 今天上班级管理,学习了关于班集体建设的一些理论,其中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阶段论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其中把班集体的形成归结为五个阶段:1?松散的群体阶段2联合的班级群体阶段;3?初级班集体阶段;4。稳定的班集体阶段;5?优秀的班集体阶段。这五个阶段论有两个特点,一是将班集体发展过于理想化,二是关于班集体的建设强调了“学生干部”的磴要性。 一个班集体的发展真的像书上说的形成这五个阶段吗,其实不然,班集体的发展不可能是一直的良性发展,要依据不同的情况而论。这五个阶段可能是班集体发展的一种途径,而且是最乐观的途径,而一些集体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不良的发展,例如集体之间的相互冲突,不信任,戒备心理较强等等,所以在集体发展理论中,单单列出这五种途径是不合适的。 关于班集体的发展,我更倾向于日本学者关于班级发展的理论和思考。片岗徳雄把班风分为两种类型:支持型风气和防卫型风气。其实这两种风气可以确定成班集体发展的两种结果。在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在集体意志的形成统一阶段,一些矛盾和冲突,以及一些认识误区没得到充分的解决(其实一些矛盾和冲突还是没有被班级管理者及时的发现),班集体的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不充分,班级干部对于班级活动和问题的处理不当,会导致班级发展中出现很多问题,事实是,班级的发展没有按照书上这五个很“美好”的理论发展,却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仍然是小的团体或者分散的伙伴群,并且山于各种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 导致了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加剧,防御心理也逐渐加剧。班级成员对于班级管理者, 班级干部的不信任。最终,形成了一个不良性发展的班集体。 所以说,我认为,班级的发展途径应该有两个,一个当然是好的,可称之为良性发展。另外一个则可称为不ft性的发展。良性的集体发展阶段可分为:1?孤立探 索期2相互磨合期;3?集体稳定期。而不a性的集体发展可分为:1?孤立探索期2 相互磨合期;3?集体分散期。这两个阶段理论中的第一个时期相同,即在班集体组建之初的孤立探索期,成员之间比较陌生,班级成员之间缺乏充分的交往和沟通, 相互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偶然的或随机的,班级成员之间的交往主要还是试探性的, 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行动规范。其实在两个阶段理论中,相互磨合期的阶段的现象和特点也是一样的。这一时期随着班级成员之间的沟通逐渐增多,相互之间已经有了了解和认识,相互联系趋于稳定,但这一时期也是班级矛盾逐渐显露的时期。111 于认识问题和性格问题,加上各种因素(如利益因素,这点大学集体之间体现较为明显),导致了各种矛盾的逐渐显露,而这一时期的矛盾是否能顺利解决。是否能做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决定班级发展的因素。如果处理得到,矛盾得以解决或者被弱化,则班级进入良性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则进入不良性发展阶段,各自分别走入集体稳定期和集体分散期。区分这两种时期的标准是一个较为统一的集体意志的形成。如果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集体意志,则相互之间分歧严重,矛盾保持,不宿任感增强,形成相对较为分散的伙伴

大学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CHINA HIGHER EDUCATION 中国高等教育2012.22 报、中国水利报、科技日报等10余家省级以上媒体刊发专版或较大篇幅报道,人民网等近30家网站进行转载。通过推进“百团行动”,使广大教师深入了解、关注基层水利,让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锻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 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南水北调等世纪大工程的负责人,大都是河海大学毕业生的杰出代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水利系统厅局级领导干部中,河海大学的毕业生约占1/3。近年来,60%以上毕业生在水利重点单位就业。可以说,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大学的贡献。 学校充分发挥水利学科突出、相关学科较为齐全的优势,积极参加重大水利项目的研究、设计、建设与管理。近年来,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5项,在理论创新与知识产权积淀方面有明显成效。在保障国家水安全、解决水利水电科学技术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科技部批准成立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和建设“全球水循环与国家水安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与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培育“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为标志,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高等学校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体现了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引领着我国未来十年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明确了对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支持,为学校未来发展的定位和路径确立了基准。在新的发展历史阶段,我们将紧密围绕国家需求,坚持特色发展方向,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办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作者为河海大学校长】(责任编辑:徐越) 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文学批评家、 伊格尔顿在《文化的观念》一书中详细地对文化进行分析阐释,并深刻地指出:“如这个词追溯了一种重要的历史变迁,那么多关键性的哲学问题。 由与决定论、主体性与持久性、变化性与同一性、已知事物和创造物的问题得到了模糊的凸现。”对于文化的哲学思考也提示了大学文化建设研究的新思路,即以哲学的视角进一步总结大学文化建设并探求大学文化建设的未来。而从现实角度来看,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学文化及其建设实践,在话语体系及实践体系的双重交织下,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探讨似乎更加玄妙,更加远离文化的本真。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对大学文化建设进行提纲挈领式的解析,以回答大学文化建设以前走过什么样的道配。其中,概念是思维科学的重要形式,黑格尔说得更为直接,他鲜明地指出:“只有概念才是真理,或更确切地说,概念是存在和本质的真理。”由此,在这个意义上,“大学文化”概念的提出,实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首先,从实践看,“大学文化”话语及大学文化建设的盛行和兴起,实是大学地位在当代社会更加重要的反映;其次,理论认识上看,大学文化的相关研究,是关于大学文化本身的逐渐自明。因为,“当概念成长为本身自由那样的一个存在时,它便不外是自我或纯粹的自我意识”,凸显的是概念所具有的确定 ◆◆◆◆◆◆◆◆◆◆◆◆◆◆◆◆◆◆◆◆◆◆◆◆◆◆◆◆◆行思探理 14

大学班级建设方案范本

Clarify the implementation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make the plan unified, the action coordinated and the process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班级建设方案

编号:FS-DY-20412 大学班级建设方案 [摘要]入学教育是新生进入大学后的重要教育过程和介入手段,高校班级这种组织建制在高校新生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把新生班级建设作为高校新生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本着系统化、体验式的原则设计了运用于大学新生班级建设中团体辅导的一些方案,试图给高校在进行新生教育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视角和实践模式。 [关键词]团体辅导新生教育大学新生班级建设方案 一、方案设计的背景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进行了不断的大规模扩招,在校生人数急剧膨胀,近几年高校开始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由此带来了班级规模急剧扩大、班级结构相对松散、班级构成呈现动态化趋势。另外,独生子女构成大学生的主流群体,80末的独生子女一代更强调个性和自我。大学新生在从中学走进大学时普遍存在着入学适应方面的问题,新生面临着来

自新环境、新角色的挑战,面临从中小学的应试教育走向大学的较为开放的专业和职业教育,从家庭生活模式向社会生活模式过渡,这种过渡需要一段时间,需要学校给予帮助,入学教育是学校协助新生完成身份过渡及入学适应的重要环节。 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尽管内容比较丰富,包罗万象,但时间普遍较短,形式比较单一,参与人员专业性不足,形式主义倾向比较严重。从一些实证研究来看,尽管有些高校尝试用新的教育途径和手段,比如把团体辅导加入新生入学教育环节,但由于时间比较短加之缺乏切实可行的组织形式和合适的活动设计方案,因此,在高校的实践领域运用的并不多,受到相当大的制约。 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尽管内容比较丰富,包罗万象,但时间普遍较短,形式比较单一,参与人员专业性不足,形式主义倾向比较严重。从一些实证研究来看,尽管有些高校尝试用新的教育途径和手段,比如把团体辅导加入新生入学教育环节,但由于时间比较短加之缺乏切实可行的组织形式和合适的活动设计方案,因此,在高校的实践领域运用的并

关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正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措施和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并经过长期积淀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观念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等方面。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目标和理想、信念与追求的集中展示,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校园文化已成为衡量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使挑战与机遇并存 当今时代的迅猛发展,快速地增加了各国信息、思想、信仰和价值观的交换速度与效率。在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群体文化呈现出了视觉多维化、选择多样化的态势。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深刻影响和冲击着许多传统的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也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得到蓬勃发展,使我们的时空概念、生活和思维方式,甚至语言都发生了悄悄的变化。虚拟的空间、自由的平台、丰富的信息,在方便所需,获取知识、信息与服务的同时,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网络社会使高校德育主体的传统主导地位面临挑战,德育教师的权威地位正在被打破。开放的网络与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给大学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欣喜与困惑 1.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大学教育逐渐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学校从研究

合肥师范学院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 合肥师范学院 二○一五年四月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 目录 一、建设基础 (1) (一)抓转型,深化应用型办学定位 (1) (二)强基础,提高应用型办学实力 (2) (三)重内涵,培育应用型办学特色 (4) 二、指导思想 (5)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按照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坚持“师范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立机制、调专业、建平台、聚队伍、提能力”为主要任务,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推进办学转型,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彰显“举行知旗,走应用路,创师范牌”的办学特色。 (5) 三、基本原则 (5) (一)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方案》编制坚持与学校合格评估后的整改提高相结合,与研制学校“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相结合,强化系统设计,统筹改革与建设,统筹校内外各种项目资源,协调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增强改革和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与科学性,凝聚学校发展合力。 (5) (二)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坚持需求导向,明确目标任务,集中资源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形成示范和扩散效应。通过“试点先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跟进”,形成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 (5) (三)错位发展,彰显特色。坚持和发扬师范办学传统,始终保持安徽省教师教育重要基地的传统优势,努力打造服务和支持安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基地,切实彰显办学特色。 (6) 四、建设目标 (6) (一)总体目标:围绕“高教强省”、安徽省主导产业发展、合肥市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等重大战略需求,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创新服务方式,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应用学科优势初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国际合作形式多样的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6) (二)具体目标: (6) ——行知文化有传承,引领“两个服务”: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安徽“文化强省”建设。 (6) 五、建设内容 (6) (一)适应转型发展需求,实施“开放办学制度创新计划” (7) (二)对接产业升级需求,实施“应用型专业体系建设计划” (8) (三)对接行业岗位需求,实施“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计划” (9) (四)对接行业技术需求,实施“应用研究水平提升计划” (12)

大学班风有关的建设方案

大学班风有关的建设方案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精神与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学风的建设是高校校风建设 的重要内容。 下面由学习啦为你整理大学班风有关的建设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大学班风有关的建设方案范文一大学学风是一所大学中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是一所大 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根本所在,是—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一所大学立校之本。 为进一步端正学风, 有效地促进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造严谨、 好学、上进的学习氛围,以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对我们班近班风 学风建设方案如下:一、树立优良班风,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我们 10 级信管 2 班在大一的上学 期,我班委会积极发挥作用,团结组织全班同学认真开展内容丰富,社会实践和文娱活动,在 不断提高全班同学的政治思想、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水平与不断增强集体凝聚力的过程中,把 我们班级打造成为多方向发展的同学热爱的大家庭,把班委会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 大一下学期,我们进行组织换届工作,班委会组织健全,分工明确。 班委主要成员有:1、班长对班级工作全面负责,协助年级主任、班主任做好本班学生工 作。 具体职责为:(1)负责召集班委会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研究、安排本班工作,制定本班的 有关规章制度。 (2)了解掌握本班同学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向班主任或 者辅导员反映。 (3)抓好班委会自身建设,领导、督促、检查班委会各委员工作,定期向班主任汇报工作。 (4)配合团支部书记工作,对本班发展的党团员有责任提出意见。 (5)组织本班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 (6)组织好晚点名,及时传达学校及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要求,并组织同学将要求落到实 处。 2、团支部书记全面负责班级团的所有事务,主持团内的各种活动。 (1)服从班主任工作安排,支持班长工作。 定期主持召开支委会和支部大会,讨论团委有关决议,制定团支部的工作计划、总结,负 责团员的思想教育和团员的奖惩评定。 (2)了解和反映同学们的思想、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政治文化生活。 (3)健全团的组织生活,开展团日活动、批评和自我批评,监督团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 团员的权利不受侵犯。 (4) 负责团员的管理、统计,收缴团费、分发团徽工作。 (5) 配合学院做好入团、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拨、培养等工作.3、学习委员班级学习委员负 责本班学习活动的规划和组织,其主要职责是:(1)协助班主任、任课教师、班长搞好本班的

曹毓民 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曹毓民 (苏州科技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摘要:大学文化的建设要有预见性和科学性,必须走在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前面,起着引领社会文化文化发展的作用。但在建设大学文化的同时,我们必须时刻注意要摆脱功利性的诉求以及避免格式化的陷阱。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建设;功利性;格式化; 作者简介:曹毓民,研究员,苏州科技学院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当我们对某一事物给以足够的关注度之时,就会在我们的耳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或褒或贬。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争论,才有可能让我们能够对事物的本质有所认识,同时这也是由人类社会认识论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对于大学文化建设这一问题也不外乎如此。在整个社会都在关注大学的文化建设以及大学自身也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大学文化建设有可能会出现很好的态势,并有可能会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起着引领的作用,但也有可能会出现装模作样而打造出文化泡沫。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对“大学文化”及“文化建设”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精准的定位。 一、文化、大学文化概念的理解 对于“文化”这一概念可谓人人明白但却又难以准确的定义。在前贤先哲的相关论述中各有所见,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E.B.泰勒(E.B.Tylor)认为,“文化这个复合的整体涵盖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1]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共同认为文化包括价值观、语言和知识及物质对象。[2]通常地从广义上将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狭义上则特指精神

活动及成果。[3]笔者比较认同冯天瑜、何晓明和周积明在他们合著的《中国文化史》中将文化分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四个层次的观点。[4]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而大学文化则应是着眼于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的。 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与内在动力,通过融入大学人的思想观念而影响行为,释放着推动大学发展的持续力量,激励着大学人向着继承文化传统、吸纳时代风气的更高层次迈进。而大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则是塑造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指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学文化和发扬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更是人类发展的需要。 正如前面所论述的那样,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对文化进行宏观、微观以及或者广义或者狭义的界定。无论是“工具理性”的自然科学还是“价值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都属于广义文化范畴。而笔者在这里所谈论的则是侧重于人文社会科学层面的文化与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的要求酒店管理学院计划通过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专业建设实践,丰富专业建设理论,形成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积累优秀经验和实践成果,力求对全省同类型专业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切实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一、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立足,面向全国,按照“适应市场、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建设思路,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旅游管理人才为宗旨,依托我校商科大学的学科优势,紧密结合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以“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为突破口,通过3-5年的建设期,努力探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最终达到如下4个发展目标: (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实验实践教学方法 (二)形成本学科人才培养与旅游实践发展紧密结合的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三)建成一支应用技能高、社会服务能力强、教学质量突出的师资团队 (四)集成我校26年来办学的有效经验和研究成果,形成全省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中的一个特色鲜明的示范点 (五)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教学理论 二、特色专业发展思路与方案 为在本专业建设期末能够实现上述5个目标,我们计划采取如下发展思路与方案: (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实验实践教学方法 立足本科生专业研究、应用能力,对于旅游实践教学,我们增设旅游规划制图实验室、旅游资源展览展示实验室、旅游电子商务与咨询实验室等,努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水平。制订校外实训基地五年规划,依托实训实习基地,在满足学生实践的同时,开展双向科研经营活动,为教师提供科研场所,取得一批产学研成果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建立新的满足教学要求、合作紧密、实践教学效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推进以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产学研作用发挥等为内容的实践

大学班级建设方案

大学班级建设方案 大学班级建设方案 入学教育是新生进入大学后的重要教育过程和介入手段,高校班级这种组织建制在高校新生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把新生班级建设作为高校新生教育的重要阵地。本着系统化、体验式的原则设计了运用于大学新生班级建设中团体辅导的一些方案,试图给高校在进行新生教育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视角和实践模式。团体辅导新生教育大学新生班级建设方案 一、方案设计的背景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进行了不断的大规模扩招,在校生人数急剧膨胀,近几年高校开始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由此带来了班级规模急剧扩大、班级结构相对松散、班级构成呈现动态化趋势。另外,独生子女构成大学生的主流群体,80末的独生子女一代更强调个性和自我。大学新生在从中学走进大学时普遍存在着入学适应方面的问题,新生面临着来自新环境、新角色的挑战,面临从中小学的应试教育走向大学的较为开放的专业和职业教育,从家庭生活模式向社会生活模式过渡,这种过渡需要一段时间,需要学校给予帮助,入学教育是学校协助新生完成身份过渡及入学适应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尽管内容比较丰富,包罗万象,但时间普遍较短,形式比较单一,参与人员专业性不足,形式主义倾向比较严重。从一些实证研究来看,尽管有些高校尝试用新的教育途径和手段,比如把团体辅导加入新生入学教育环节,但由于时间比较短加之缺乏切实可行的组织形式和合适的活动设计方案,因此,在高校的实践领域运用的并不多,受到相当大的制约。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学教

育尽管内容比较丰富,包罗万象,但时间普遍较短,形式比较单一,参与人员专业性不足,形式主义倾向比较严重。从一些实证研究来看,尽管有些高校尝试用新的教育途径和手段,比如把团体辅导加入新生入学教育环节,但由于时间比较短加之缺乏切实可行的组织形式和合适的活动设计方案,因此,在高校的实践领域运用的并不多,受到相当大的制约。 二、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soial-learning theor)是20世纪60年代由班图拉和沃尔斯特等人提出与发展起来的,以刺激-反应的观点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扩大探讨社会环境(如他人、群体、文化规范或风俗习惯等)如何影响人产生某些习得行为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班图拉还提出了环境(e)、人(p)和行为(b)三者的交互决定论(reiproal determinism)。他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人的认知不仅会影响行为的组织,而且行为的反馈又会使人产生结果的认知与调节功能的提高;人的行为不仅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所以,人不是完全自由、可以为所欲为的实体,因为他受制于环境与社会;但同时,人又不是完全被动的反应者,因为他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以认知为中介的自我调节系统,它们是交互决定的。 (二)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心理学家勒温在研究个人行为所由产生的心理事实时,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

大学班级学风建设3个方案

第一篇:班级学风建设方案 优良的学风可以保证和促进学生高质量圆满地完成学业,可以为班级塑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因此为贯彻我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活动的有关决定,结合各班的具体情况特提出如下方案: 一、不断提高对加强学风建设工作的认识。 1、组织学生党员、团总支、学生会及班干部认真学习学校的有关学风建设文件,并召开动员大会,使他们明确开展学风建设的含义、目的。 2、各班召开主题班会,使学风建设入脑入耳,从而深入到各个同学之中。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打基础。 1、借我院督导教学检查的东风,抓好早晚自习的出勤,抓好早上第一节课、下午第一节课的出勤,对迟到、旷课作好思想教育,并对旷课一定数量者建议给予适当处分。 2、以个体带动整体,抓好全院优良学风的形成。一是深入作好班级学风建设的动员工作。让学生树立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让低年级的2个班先行开展优良学风班级达标活动,与评优同步开展。三是各班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在学风建设起好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 3、以评优为契机,对先进班集体,优秀三好学生等利用宣传工具网络宣传他们的事迹,同时举办报告会感染教育全体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带动其他班学生争优创先。从而掀起学风建设的新高潮。 三、把学风建设和其他工作密切结合,使学风建设渗透到教学、学生管理的日常工作中。 1、把学风建设同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把学风建设与安全教育稳定紧密结和。安全稳定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是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把建立宿舍内良好的学习风气作为创建五星文明宿舍的重要内容,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把学风建设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1)要求学生党员成为学风建设带头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必须成为学生党支部重要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南京中医药大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风骨,是一所大学最鲜明的标志,是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思想情感体认的群体文化,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因此,研究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大学精神的重塑,对于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中医文化是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的源头活水,生命力、生长力所在。中医药院校凸显中医文化、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一定能够助推学校的事业凝聚力、核心竞争力、学术创新力。 一、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现状:近年来不少中医药院校重视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目前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中医药特色环境建设、文化阵地建设和丰富的文体活动建设;把握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律、创新中医药文化载体、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以及探索面向社会的校园文化开放措施等方面。如长春中医药大学王之虹校长亲自创意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及建筑布局;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王群副书记主持“挖掘中医特色,创建品牌校园文化”的课题研究等。 2、问题主要表现为: (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记和灵魂,也是一个民族赖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中医文化是中医学的根基和灵魂,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本质,而且决定了中医学的历史形成和未来走向。中医文化因之必然是中医药院校的灵魂,失却了中医文化这一灵魂,大学将成为批发促销医术知识的卖场,批量生产医匠技工的机器。 当前,中医药院校对中医文化的研究普遍表现为思想重视,行动不力;立足中医学的系统中医文化研究不多;中医学整体理论体系被割裂;基于历史视域的挖掘凝炼不够,基于时代视域、世界视域与时俱进的发扬推演不够;尚未能体现思想的深度、历史的厚度、理论的高度、视角的广度、发皇古义的精度、养生医疗的效度、核心价值的普适度。 1 / 4

济南大学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济南大学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讨论稿)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精髓和灵魂,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大学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弘扬和坚守大学核心价值追求,打造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文化品质和制度机制,是促进学校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我校近期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秉承“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弘扬“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以“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建设优良学风、教风、校风和党风(以下简称“四风”)为抓手,深刻把握大学内涵发展的核心要义,坚定和弘扬大学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审视和梳理现有制度和机制,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按照“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持续性建设”的原则,努力建设先进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为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总目标提供内在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工作目标 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通过文化建设大讨论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学习教育活动、学校形象系统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和“四风”建设研讨等活动,进一步明晰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和任务,凝练出富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济大精神,形成统一的济大标识,树立学校特色鲜明的品牌形象,创设和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形成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科学民主的价值理念和导向正确的舆论氛围,实现学校与师生员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建设原则 (一)坚持文化建设全员参与。发动和鼓励全体师生充分表达对学校历史传统的认同和对新时期学校人文精神的追求和期盼,通过讨论,凝聚共识。 (二)坚持为师生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发挥师生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三)坚持育人为本,体现大学本质要求。突出文化育人主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大学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定位;倡导大学学术自由、学术为本、人文精神的理念;倡导学者独立人格的造就和学者风范的养成。

大学班级学风班风建设方案教学文案

大学班级学风班风建 设方案

XX班学风班风建设方案 大学学风是一所大学中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是一所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根本所在,是—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一所大学立校之本。为进一步端正学风,有效地促进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严谨、好学、上进的学习氛围,以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为此,对我们班近班风学风建设方案如下: 一、树立优良班风,组织建设不断完善 我们10级信管2班在大一的上学期,我班委会积极发挥作用,团结组织全班同学认真开展内容丰富,社会实践和文娱活动,在不断提高全班同学的政治思想、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水平与不断增强集体凝聚力的过程中,把我们班级打造成为多方向发展的同学热爱的大家庭,把班委会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大一下学期,我们进行组织换届工作,班委会组织健全,分工明确。班委主要成员有: 1、班长 对班级工作全面负责,协助年级主任、班主任做好本班学生工作。具体职责为: (1)负责召集班委会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研究、安排本班工作,制定本班的有关规章制度。 (2)了解掌握本班同学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向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反映。 (3)抓好班委会自身建设,领导、督促、检查班委会各委员工作,定期向班主任汇报工作。

(4)配合团支部书记工作,对本班发展的党团员有责任提出意见。 (5)组织本班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 (6)组织好晚点名,及时传达学校及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要求,并组织同学将要求落到实处。 2、团支部书记 全面负责班级团的所有事务,主持团内的各种活动。 (1)服从班主任工作安排,支持班长工作。定期主持召开支委会和支部大会,讨论团委有关决议,制定团支部的工作计划、总结,负责团员的思想教育和团员的奖惩评定。 (2)了解和反映同学们的思想、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政治文化生活。 (3)健全团的组织生活,开展团日活动、批评和自我批评,监督团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团员的权利不受侵犯。 (4) 负责团员的管理、统计,收缴团费、分发团徽工作。 (5) 配合学院做好入团、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拨、培养等工作. 3、学习委员 班级学习委员负责本班学习活动的规划和组织,其主要职责是: (1)协助班主任、任课教师、班长搞好本班的学习工作,创建优良的班 风。(2) 适当组织班级开展各项学习竞赛或活动。 (3)检查早读及班级学生上课情况,并把情况记录下来,及时汇报班长、班主任或年级主任。 (4)做学习上的标兵,各科学习成绩优异,帮助班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 生。4、组织宣传委员 (1)协助班委会成员做好各种活动工作,协助团支书做好团组织活动开 展。 (2)做好外联工作,加强外部沟通交流,多为班级提供有益信息。 (3)负责班级各项活动的宣传报道,要求范围广泛,积极健康正面报 道。 (4)深入同学生活学习,及时掌握班级活动信息及社会实践情况。 (5)负责贯彻学校布置的宣传工作,做好上传下达。 5、生活委员 班级生活委员主要负责本班学生生活管理和勤工助学活动的规划和实施,解决本班同学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其主要职责是:

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师生员工创造、培育和传承而形成的精神物质文化总称。集中体现了大学的价值遵循、精神传统和办学理念,是高等学校校风、学风、教风和管理作风的集中体现。深入研究大学文化,建设新时期具有本校特点的大学文化,是高等院校建设的一项重要使命。 一、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一)意义: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优秀的大学文化,将以其先进性和创新性引领社会文化健康发展、不断创新;以其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师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师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熏陶师生。良好的大学文化,对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指向性和实效性,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大学文化主要涵盖精神、制度、物质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四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同时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组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大学文化四个方面建设的协调发展,是高校树立完整文化形象的基石。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物质文化是基础,行为文化是方式。 1、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大学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体现学校特色和精神的优良传统、校训校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北京大学之所以能昂立于中国高校之首,屡开各风气之先,与其近百年来一直坚持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不可分割。个性鲜明、富有影响力的学校,肯定会有自己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砌构,以及附着于上的自始至终稳定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蔡元培先生构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在北大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引领着北京大学傲然前行、卓而不群。 2、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大学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保障。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含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 3、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大学行为文化是一种素质型心理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师生直接组织或参与校园各项活动所形成的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和人格、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 4、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硬件,主要是指硬件的校园环境建设和大学文化设施建设。清华大学“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园中林山四时变幻,环抱一泓秀水,掩映两座古亭。心旷神怡的美景与优秀大学文化相映成辉形成了百年香醇般的大学文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