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综述_周皓

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综述_周皓

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综述_周皓
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综述_周皓

第6卷第5期市场与人口分析V ol.6N o.5 2000年9月M arket and D e m ograph ic A nalysis Sep.,2000

文章编号:1006-4346(2000)05-0031-10

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综述3

周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人口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26)

摘要:对本世纪以来,特别是自7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研究文献进行了量化分析,描述了我国人口迁移研究的大致情况。

关键词:迁移研究;中国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Quan titati ve Revi ew on the Ch i n ese M i grati on Researches

ZHOU H ao

(Institu te of P op u lation E cono m ics,Cap ital U niversity of E cono m ics and B usiness,

B eij ing100026,Ch 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revie w of m igrati on researches in Ch ina since the20th,es pecially after1970’s,the paper summ arized curren t m igrati on researches in Ch ina.

Key words:m igrati on research;Ch ina

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而产生的是大量的人口迁移研究文献,这些文献将是我国人口迁移研究的宝贵财富。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如何避免研究的低层次重复,更加深入地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现象,并拓宽研究领域,已显得非常必要。正如杨云彦指出的“经过一段时期数量型的急剧增长后,现在是对人口迁移研究本身进行回顾与评价的时候了”(杨云彦,1998)[1]。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多数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评价以定性分析为主,而采取定量分析方法的综述则较少。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之一——目录分析(Con ten t A nalysis),对我国自本世纪初以来,特别是自70年代末期以来的人口迁移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分析,以期深入了解我国人口迁移研究

3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得到了我的导师查瑞传教授的指点,深表谢意!感谢浙江大学人口研究所王嗣均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郭志刚教授的指点!中南财经大学人口所杨云彦教授对本文提出了许多非常有益的建议,并提供了部分资料,深表感谢!同时也感谢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的陈卫、王放、段成荣和陈功的讨论!

收稿日期:1999-11-19

作者简介:周皓(1972-),男,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97级博士生,现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工作。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0年第5期

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 数据与方法

111 数据与分析方法

本文共搜集本世纪以来,到1998年为止我国有关人口迁移研究的1125篇文章。其中1977年以前的为14篇,之后的文献共为1111篇。检索所得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国人口信息中心的文献库(按关键词检索)和杨云彦博士提供的检索资料(未包括台湾和香港的文献)。

我国学术界到目前为止,对人口迁移尚无统一的定义,因此本文所搜集的数据包括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文献。其实,就人口流动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来看,两者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但与国际上“人口迁移”的定义仍有一定的差别。

目录分析是对于用言语而非用数量表示的文献,用系统、客观地鉴定文献的具体特征的方法,将文献包含的信息转换为用数量表示的资料。目录分析能针对研究对象进行一个时期内的趋势研究,从事物表面现象入手,发现事物的规律性(郝虹生,陈功,1998)[2]。本文也正是希望借助于这种分析方法,对已有的人口迁移研究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通过不同时期作者关注的内容的变化,以及同一内容在不同时期上的表现来观察人口迁移研究的发展历程,从总体趋势上进行判断、总结,并继而加以简单评析。

1.2 文献的编码

本文在内容分析中所涉及的主要变量有:(1)时间(年份);(2)主题分类;(3)研究类型;(4)内容涉及的地域范围;(5)统计方法;(6)分析层次和数据类型。对每篇文章均进行了编码。

对主题的分类是本文的关键所在。经过粗略的划分,将所有的研究概括为以下10个方面: (1)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其中包括了基本概念的界定(1.1)、基本理论(1.2)、基本方法(1.3)和综述(1.4)等;(2)外国人口迁移状况及迁移理论介绍;(3)我国人口迁移状况分析,主要是指对通常意义下的“人口迁移”现象的描述性研究;(4)我国移民史;(5)农村劳动力转移;(6)流动人口问题;(7)迁移政策;(8)人口迁移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其中包括了人口迁移与科技进步、现代化过程以及教育等因素(8.0)、移民与环境(8.1)、移民与区域经济的发展(8.2)、迁移与城市化(8.3),迁移与人口发展(8.4)以及移民文化(8.5)等;(9)我国向海外的移民;

(10)工程性移民。需要说明的是,文献中涉及两个及以上主题的,我们均取其中主要的一个,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题分类的相对准确性,但仍不妨碍我们了解我国人口迁移研究的发展历程。

研究类型主要分为迁移的原因、过程、结果、综合研究等共五类;凡涉及了两个部分的,均取为综合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的地域范围则分为无特定范围、全国、省级、市级、县级以及国际迁移六类。统计方法是指在文献的分析过程中,所利用的数学统计的方法,分为三类:(1)总量与简单频数;(2)相关与回归分析以及多元统计;(3)数学模型。分析层次按照宏观与微观划分。数据类型划分为纵向数据和横向数据两类。

2 研究成果

211 文献总体数量的变化及阶段划分

由于缺少其他相应的分析如老龄、人口统计等研究的时序分析,此处仅能就人口迁移研究的总体数量状况以及所关心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描述,因而缺乏相应的对比,但根据可得的有关资料可以大致将我国的人口迁移研究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第一阶段是在本世纪的前56年,我国的人口迁移研究处于逐步兴起时期;根据可检索到的文献,我国最早的论述人口迁移的研究文献是卢建业在上海的《南洋研究》1928年第5期上发表的“国际移民问题与中国”[3]。该文主要是借鉴国外的移民模式来讨论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并继而讨论解决中国人口众多的办法。1956年以前有关的文献共为14篇,其中以研究我国移民史(5篇)和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状况的文献(6篇)最多,分别占了35.7%和42.9%,其次是介绍国外人口迁移状况或迁移理论的,为2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向西北地区移民的研究在40年代就已被提出,陈清晨于1940年撰写的《人口西迁与中国前途》一文已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4]与1977年以后的人口迁移研究急剧增长的局面相比,这段时期的研究相对应该说是少之又少了。

第二阶段为1957年到1977年,可称为人口迁移研究“大萧条”时期;我们可以看到,1956年到1977年之间,没有任何有关人口迁移的研究文献;这与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人口研究被列为禁区直接相关。

表1 1977年前各年人口迁移研究的文献数目

年份

主题类别

国外移民状况我国人口迁移状况分析移民史称民与环境

总计

192811 193111 193311 1935123 193611 194011 194411 194622 1956112 195711

总计篇数265114比例14134219351771110010

第三阶段为1977年至今,是人口迁移研究的繁荣时期;自从70年代初以来,我国人口学研究逐步恢复,研究文献也逐步增多。但对人口迁移的研究主要是从1977年开始的。这种滞后情形的产生,其原因在于:我国当初人口学研究的复苏是以人口控制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因此对于人口迁移的研究则仍处于次要地位。而这以后的文献数量可以由图1看出变化过程。在最近的二十年里人口迁移研究又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7年到1984年,文献数量处于缓慢上升时期,能检索到的1984年的文献仅有25篇;第二个阶段即1985年到1990年则处于研究数量波折性急剧增长时期,1985年就达到52篇,是前一年的一倍,这与1984年国家颁布了《允许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的规定,从而出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0年第5期

人口的增长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有关人口迁移的抽样调查与普查也逐步展开,使数据得到了充分的保证,特别是198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持的“74城镇人口迁移抽样调查”的进行,使人口迁移研究于1987年和1990年分别达到高潮,文献数量发别达87篇和98篇;第三个阶段是从1991年到1996年,研究文献的数据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文献数量逐年递减。但这种递减趋势于1997年得到了遏制,并于当年形成了另一新的高潮。1997年一年所发表的人口迁移研究的文献数量高达121篇。

2.2 文献主题的变化与分布

2.2.1 主题总体的分布

在所有的研究主题中,以对人口流动与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为最多,两者之和达38.9%;其次是对我国人口迁移状况的分析,占所有研究文献的20.1%;再其次则是外国人口迁移状况及迁移理论的介绍和人口迁移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分别为10.6%和11. 3%。作为我国人口迁移中的两个重要现象,特别是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人口问题的研究在所有文献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可以理解的。还由于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和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中设立了迁移项目,以及198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主持的“74城镇人口迁移抽样调查”的进行,使之从资料提供上促进了对人口迁移状况的研究与分析。

图1 1977年以后我国有关人口迁移研究文献数量的变化状况

而作为我国人口迁移研究的起点,借鉴与介绍国外人口迁移状况与理论则仍是我国人口迁移研究得以发展的另一个动力所在。应该说,7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研究是以1977年发表的介绍苏联人口迁移状况的两篇文章为起点的。一篇是《人口研究》1977年第2期上发表的关于苏联人口出生、离婚和迁移的一些情况[5],另一篇是《苏联问题资料》1977年第9期上发表的“地区人口迁移过程的结构和因素”[6]。这种状况的存在与当时的政治因素密切相关。正是由此开始,我国的人口迁移研究才得以逐步发展起来。

但我国人口学界对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介绍、讨论与研究则相对较少,仅为55篇,占全部文献的5.0%。

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表2 各主题研究文献的数量与分布

序号主题篇数%

1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 54 4186 2外国迁移理论及状况介绍11810162 3我国人口迁移状况分析22019180 4我国移民史787102 5农村劳动力转移15714113 6流动人口问题27724193 7迁移政策292161 8迁移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12711143 9海外移民221198 10工程性移民292161 11总计11111002.2.2 各研究主题在时间上的变化

由于各研究主题在各年份上的篇数相对较少,特别是在1984年之前;同时,为排除各年份之间文献总体数量的差异,因此,在比较各主题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时将运用各主题在该各年份中所占的比例作分析。而且,由于对后4类主题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1984年以后才出现的,因此,在分析中将所有主题分析为前4类和后4类两个部分;还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流动问题两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此将这两类作为一组单独的内

容来分析。

在前4类主题的研究中,对第1类主题,即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的研究文献在各年的研究文献中所占的比例基本上在5~10%之间保持不变,且绝对数量也均在5篇左右。这说明对于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我国的人口迁移研究中仍处于较弱的地位。

第2类主题,即对国外迁移理论和状况的介绍,尽管该类主题研究文献的绝对数量在历年的变化过程中起伏较大,但其相对比例则一直处于降低的趋势;特别是在1987年以后,不仅相对比例不断降低,而且其绝对数量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种现象表明了人们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而转移了兴趣。而且,最主要的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该主题一直是主要的人口迁移研究内容,其比例甚至高达80%,而且4篇文献都是对国外人口迁移状况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说是我国后来人口迁移研究开展的基础性工作。

第3类即对我国人口迁移状况的描述性分析:这一类文献自1981年以来从总体上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其中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1~1985年是处于“低水平”阶段,即这一时期中该类主题的文献在当年的所有文献中所占据的比例较相对较少;1986~1992年处于平衡期,即比例相对稳定在20~30%左右,但却比前期高出近一倍左右;1993年与1994年则是对该主题进行广泛研究的“繁荣”时期,研究文献的比例达到了最高水平(1994年时,这一比例高达39%,是当年有关人口迁移中最热门的话题);其后,这一主题的研究有所下降,但在1997年与1998年中又有所上升。这种变动状况与迁移数据的取得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第一阶段中,由于当时我国对人口迁移的研究刚刚开始,所能得到的资料较少,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完整数据於1984年公布后,紧接着又有1987年的74城镇抽样调查资料和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因此其后的两个阶段中,对资料的开发与一般性的描述占了较大的比重。而到1995年,许多资料已被较多地利用,重复性的描述工作已不能适应,因而在1995年和1996年中,所占比例则趋于下降。但由于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开展,各地对于9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状况再次给予关注,因而在1997和1998年迁移研究文献又有所上升。如果仔细考察该类主题中的分析内容,可以发现对于我国人口迁移状况的分析主要集中于迁移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社会经济结构;人口迁移的距离、人口迁移的趋向等内容上,均为一般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0年第5期

性描述。

第4类对我国移民史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并分别于1991年和1992年达到最高点,占当年有关文献的12%左右。经过了从1993年到1996年之间的萧条期以后,对这方面的研究于1997年骤增,不仅数量比前期高出2~3倍,而且占当年的比例也高达12%。

第5类,即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文献则呈现出波浪性的变动。自从1979年《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山区人口外流的情况值得注意”的第一篇有关文章以后[7],特别是1981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真正实施以后,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有关文献明显增多,1989年达到最高点43124%,之后比例急速下降。而对第6类,即流动人口问题的研究,从1984年开始逐步增加,最终在90年代取代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而占据了主要地位,甚至在1996年时达到57.58%的最高点(见图2)。这种研究内容的变化,一方面与流动人口的剧增,成为改革开放过程中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与流动人口的定义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由于定义与概念的不统一,目前的研究中,许多对流动人口的定义同样也包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部分内容。

图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流动问题研究的有关文献数量变化状况

后4类文献都是在1984年以后出现的,而且各年所占的比例较小,与前4类主题也不尽相同。有关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均处于波动状态,并于1986和1991年形成两个高峰。除此而外,其他的3个主题数量较少,且在各年间的变化基本不大。对工程性移民的研究最早出现在1988年(中共射阳县委办公室,1988)[8],该文主要讨论了滩涂开发中移民的重要作用、必要条件以及主要措施等内容,其余的19篇文献均以三峡工程为研究对象。

2.2.3 细分主题的分布状况与变化

如果将研究主题进一步细分,再进行年份间的比较的话,所得的样本由于过少而会失去代表性,因此本文仅对主题1(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及主题8(人口迁移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两大类主题进行一定的细分。这是因为,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是人口迁移研究的基础。只有建立在坚实基础之上的分析才能有所突破。而人口迁移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则是迁移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表3 对主题1的细分及其分布

细分类别篇数%占总篇目的比例(%)基本概念7121960163

基本理论22401741198

基本方法16291631144综述9161670181

总计541001004195

关于主题1的细分。尽管所有的研究在最初总是首先界定定义,但专门对“人口迁移”或“人口流动”的定义作研究的文献却并不多,对迁移人口及流动人口定义的讨论总共只有7篇,占主题1的12.73%,仅占文献数的0. 63%。那么我国学术界对人口迁移是否有统一的定义了呢?这种定义是否与国外的统计标准

相符合呢?自从魏津生(魏津生,1984)[9]于1984年提出按照户籍登记地与现住地的关系来定义“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之后,这一提法在其后的研究中被广泛采用。这种定义应该说是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的,但仍与国际上的人口迁移研究缺乏对比依据。同时,如对这些文献的发表年份进行比较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文献均发表在1991年之前,除1984年有一篇之外,1988、1989和1991年各一篇,1990年3篇。而在其后的几年中,对于概念性问题的讨论似乎沉寂了许多。对这种现象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特别是随着研究主题的不断拓展,基础性工作似乎再也无人问津了,对此笔者甚感困惑!

其次是对基本理论的讨论,在所有23篇文献中,最具代表的是马侠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人口迁移模式的总结与提炼,前后所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都围绕着对我国人口迁移理论的总结而进行[10][11][12]。但其后对这方面的研究却相对减少了。

关于基本方法的研究,共有16篇,主要集中于对迁移人口的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上;其中的文献共有9篇,占基本方法研究的一半以上。由于人口迁移的调查与常住人口的调查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同时,在我国已有的历次调查过程中,对迁移人口的定义及调查方法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看法,因此,如何使对人口迁移的抽样调查更具有代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之中关于研究方法的讨论有2篇。刘传江在《人口学刊》1991年第3期上发表的“宏观微观分析及其结合”[13]已表明我国学者在进行人口迁移研究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微观研究在人口迁移中具有一定的作用;而葛剑雄在《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上发表的“研究中国移民史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一文[14],对于我们在研究人口迁移的其它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其余5篇文献都是集中于数学方法(包括模型)在人口迁移研究上的运用。潘健首次将数学模型引入了人口迁移研究(潘健,1987)[15],而杨云彦在1992年连续发表的2篇文章,对我国迁移人口的年龄结构作了定量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式。[16][17]徐国祥在1994年的《财经研究》发表的“国内净迁移人口数估计方法研究”,运用间接估计的方法讨论了迁移人口数据的获得[18]。黄荣清则从人口迁移后果的角度就人口迁移对人口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黄荣清,1984)。[19]尽管这些研究对数学方法在人口迁移研究中的运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人口迁移研究在基本方法上的讨论仍显得相对贫乏,所有有关文献仅占总数的1.14%。

对我国人口迁移研究的综述最近的文章是吴汉良在《西北人口》1990年第2期上发表的“中国近期人口迁移研究”[20],而在这之前的综述所总结的是剩余劳动力和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等内容。

关于主题8的细分。由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这一类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对人口迁移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0年第5期

与城市化(33篇)、人口迁移与环境(30篇)、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29篇)以及这三个方面的研究,三者在该主题中的比例均在20%以上,三者的比例之和则达到了70%以上。由此可以看到,作为人口迁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历来都被作为一个主要内容来对待。而在人口迁移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中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针对中国人口向西北移民的讨论。这个讨论继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后,在80年初期以后再一次形成了一个高潮。而进入90年代以后,则主要集中于针对西北移民而进行的移民效用评估问题的讨论,当然部分文献也涉及了移民与环境容量的讨论。

相对来说,讨论人口迁移与科技进步、现代化过程以及教育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人口迁移与人口发展、人口迁移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渊力(渊力,1991)是最早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农村人口迁移与流动的[21];俞祖华、季翠兰(俞祖华,季翠兰,1998)则对这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22]。郑文礼(郑文礼,1992,1993)则从人口迁移与文化交流的角度讨论了闽台地区的人口流迁[23][24]。这四篇文献对于研究人口迁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认为,在承认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我们不能否定文化,特别是区域传统文化对该区域的人口迁移的历史及发展等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加强人口迁移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应是今后的一个重要方向。

表4 主题8细分类别的分布状况细分类别篇数%移民与教育等2318111

移民与环境3023162移民与区域经济发展2922183移民与城市化3325198移民与人口发展43115移民与文化86130总计1271001002.3 研究内容涉及的地域范围

在分类中我们按研究区域的大小分成全国、省级、市、县、国际及无特定区域共6类。但在具体分析中,我们将省、市及县归为一类,即省内迁移研究,这样,从大类来看,共分为全国、省内及国际迁移三种类别。同时,我们将主题1、主题2、主题4及主题10所涉及的文献均予以忽略,所得文献共为830篇。

由表5中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人口迁移

研究的区域以全国为主,此项占全部研究文献的56.6%。其次是对省内迁移的研究,占全部文献的近26.39%。如果四舍五入的话,对我国国际性人口迁移的研究则相对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了,这与我国国际性人口迁移较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而且在各年之间的分布也极为均匀。

表5 文献研究区域的分布

类别篇数%

无特定范围364134

全国47056163

省级219

市级76县级18313

26139

9116

2117

37171

国际迁移111133总计8301001002.4 其他内容

2.4.1研究类型。对于研究类型的分类,可能带有较大的主观判断性,特别是研究所针对的是迁移原因,还是过程或结果的分类,并不一定十分准确,因此对此的描述可能也会有偏差。但从中我们仍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迁移研究类型的大致情况。同时,在统计分析中,我们同样也剔除了主题1、2、4和10。所得文献共为830篇。同时,如果涉及迁移原因、过程和结果中任何两者的文献均列入综合研究之列。

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表6 研究类型的分布状况研究类型篇数%原因779128

过程39247123

结果24629164

综合11513186

总计83010010 由表6中的数据可以看到,人口迁移研究主要仍集中于对迁移过程的分析,有关文献占总数的47.23%;其次则是对迁移结果的讨论,占总数的29.64%。这可能与分类中将流动人口的管理纳入了结果研究中有关;同时,如果考察这些有关结果的文献,可以看到,我国对人口迁出(或流出地)的影响的研究相对少,绝大部分的文献都是从迁入地的角度来看人口迁移的后果问题的。相对来说,对迁移原因的研究较少,仅占所有研究的9.28%。

21412 统计方法的使用。这方面的具体数据见表7。如果除去定性分析和使用总数及简单频数方法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利用相关、回归等多元统计方法的文献和利用数学模型来分析人口迁移的文献所占的比例极小,两者相加仅为2.34%。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在分析过程中,在使用数学统计方法方面仍有较大的缺陷,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与统计方法的作用难度有关,另一方面与受数据的限制而无法使用一些高级统计方法有关。

表7 使用统计方法的分布

使用方法篇数%定性或简单总数(频数)103593116相关等多元统计方法121108数学模型141126总计1111100102.4.3分析层次和数据类型。从研究的分析层次上来看,如果将家庭与个人作为微观层次的话,那么所有的文献中仅有4篇是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人口迁移的(不包括主题2中的有关文献),仅占所有文献的0.36%。邓邦林最早于1984年对农村人口的流动与迁移问题从微

观上作了分析(邓邦林,1984)[25];郑桂珍(郑桂珍,1993)首先从微观(个案)的角度对婚姻迁移进行了分析[26];陈贤寿和蔡日方则于近两年中对迁移过程中的家庭化以及家庭决策在迁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陈贤寿,1996;蔡日方,1997)[27][28]。与国外相比,对人口迁移进行微观层次的分析我们仍显得过于落后。

在所用数据的类型上,我们可以看到,利用纵向数据的文献是少之又少,仅占总数的2. 97%。这种情况的存在可能与我国人口迁移的纵向资料的不完整性有重要的关系。但其中仇为之、马侠、杨云彦等对历史资料的整理与回顾对于今后人口迁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仇为之,1981;马侠,1987;杨云彦1992)。[29][30][31]

3 几点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下列几点结论:(1)我国人口迁移的研究领域正在逐步拓宽,研究数量经过急剧增长后,已逐步趋于平稳;当然我们同时也应该承认,数量的增加并不等于一门学科的发展,也不等于研究的进展,但毕竟从数量上表明这一问题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状况、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人口等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从整体研究文献的数量来看,对以下方面的研究仍有待于加强:在研究内容中,关于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理论提炼)、人口迁移与文化的关系等;研究类型中对迁移原因的研究;研究层次中关于微观层次的分析;统计方法中高级统计方法及数学模型的运用;以及对纵向性数据的分析等方面。(3)低水平重复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0年第5期

要阻碍,但是一稿多投的现象却可谓是比低水平重复更为可怕的障碍,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当然本文中所搜集的资料并不一定十分齐全;对人口迁移文献的分类带着一定的主观判断,可能会使所得数据并不十分精确;同时,在分析过程中,本文也未涉及人口迁移研究中的其他方面,如定性与定量分析文献的数量比例,专著类成果的描述等,对这些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杨云彦.我国人口迁移流动研究的评价与展望[Z].广州:第九届全国中青年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1998.

[2]郝虹生,陈功.中国的人口研究与《人口研究》二十年[J].人口研究,1998,(5).

[3]卢建业.国际移民问题与中国[J].南洋研究,1928,(5).

[4]陈清晨.人口西迁与中国前途[M].亚冬图书馆,1940-05.

[5]外国人口组1关于苏联人口出生、离婚和迁移的一些情况[J]1人口研究,1977,(2).

[6]地区人口迁移过程的结构和因素[J]1苏联问题资料,1977,(9)1

[7]山区人口外流的情况值得注意[N]1光明日报,1979-03-311

[8]中共射阳县委办公室.浅谈滩涂地开发中的移民问题[J]1人口研究,1988,(2).

[9]魏津生.国内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1人口与经济,1984,(4).

[10]马侠.中国城镇人口迁移模式及其转变[J].中国人口科学,1990,(3).

[11]马侠.中国城镇人口迁移模式及其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0,(5).

[12]马侠.人口迁移的理论与模式[J]1人口与经济,1992,(3).

[13]刘传江.宏观微观分析及其结合[J].人口学刊,1991,(3).

[14]葛剑雄.研究中国移民史的基本方法和手段[J].浙江社会科学,1997,(2)1

[15]潘健.人口算子本征向量系的完备性与移民控制系统的可控性[J].数学杂志,1987,(2).

[16]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年龄模式及其应用[J].人口学刊,1992,(4).

[17]杨云彦.人口迁移年龄模式的分解与合成[J].人口研究,1992,(4).

[18]徐国祥.国内净迁移人口数估计方法研究[J].财经研究,1994,(4):51-58.

[19]黄荣清.人口迁移对一些人口统计指标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1984,(4).

[20]吴汉良.中国近期人口迁移研究[J].西北人口,1990,(2).

[21]渊力.对中国农村人口流动传统观念的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1,(5).

[22]俞祖华,季翠兰.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J].学术月刊,1998,(10).

[23]郑文礼.浅析闽台人口交流的文化渊源[J].人口信息,1992,(7).

[24]郑文礼.五缘文化与闽台人口交流[J].人口学刊,1993,(1).

[25]邓邦林.农村人口问题微观分析[J].经济文稿,1984,(1).

[26]郑桂珍.大陆赴港定居女性移民及家庭状况调查:20例个案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3,(1).

[27]陈贤寿.武汉市流动人口家庭化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人口科学,1996,(5).

[28]蔡日方.迁移决策中家庭角色和性别特征[J].人口研究,1997,(2).

[29]仇为之.对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初步研究[J].人口与经济,1981,(4).

[30]马侠.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及今后的展望[J].人口与经济,1987,(2).

[31]杨云彦.八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转变[J].人口与经济,1992,(5).

[责任编辑:陆杰华,顾鉴塘]

国内农民发展研究综述

国内农民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人的发展被置于发展的核心立场。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从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到关注农民发展,构成了农民改革和发展的一条主线。近年来,学术界对农民发展问题的讨论持续升温,研究涉及农民发展的概念、农民发展的主体、农民发展的现状以及农民发展权问题。通过梳理研究文献,总结农民发展研究取得了成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民发展研究。 关键词:农民发展;发展现状;农民发展权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即三农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并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农民进城和学者下乡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社会景观。农民问题一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近年来,农民问题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学术术语,即农民发展,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动力,也是发展的目标。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发展。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发展,农民发展既是中国发展的面临的艰巨任务和有待于破解的最大难题。没有农民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农民发展概念的提出,把农民作为发展主体进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从而产生了一批较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学者们围绕农民发展的概念定义与内涵、农民发展的主体分类、农民发展的现状、农民发展权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既有共识,也存在分歧。梳理近十年来有关农民发展的研究成果,总结农民发展研究的成果,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可以进一步拓展农民发展研究的创新空间。 一、农民发展的概念 农民发展,作为一个新近的学术概念,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界定。叶敬忠(2000)将农民发展定义为农民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实现农户及农村社区的变迁的过程。这种变迁表现在很多方面,如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机制与立法、人力与性别、知识与技术及环境等方面。[1]李克强(2007)认为农民发展的内涵就是农民本质力量和本质关系的发展,即农民意识的发展,根本就是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2]赵宇霞等(2012)将农民发展概括为农民生存发展、本质发展和个性发展三个方面。[3]周明海(2008)综合现有发展学的有关理论,认为农民发展至少应有以下四层含义:农民发展的前提是获取平等的发展机会,农民发展的条件是政府均等化的资源投资,农民发展的态势在于可持续发展,农民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消除贫困、实现实质自由。[4]

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计划生育教育--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日期:2007-04-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强,迁移的流向和机制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发生逆转,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城镇化进程加速,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迁移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区的集聚性迁移,中国正在经历着和平时期最频繁的人口流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加入WTO的压力情况下,中国可能发生大规模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大量农村劳动力将脱离传统农业,其中相当部分将以不同形式进入大城市,而城市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变化,必将促使中国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这样,人口的流动性也会随之不断提高。总之,当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迅速与经济转型的历史性重要阶段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 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都是社会活跃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其中,以定居为目的的人口迁移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过程,其研究价值尤为突出。 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性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多项调查。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的研究仍然被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所困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不断加强,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数据却不能反映这一趋势,各次人口普查所取得的迁移数据,则是反映一个时间截面上的存量指标,它是所有年份迁移累计的结果。迁移年度数据是计算迁移强度、测算整个社会人口流动性活跃程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种探索。 人口迁移是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人口移动现象,它和临时性的人口流动,特别是旅游、商务、通勤等类型的人口流动有明显差别。国际上一般将人口迁移定义为改变常住地超过半年或一年的人口移动。但目前在公安部门发布的迁移统计中,人口迁移被局限于迁移手续的那部分人口,即"户籍迁移"人口。而其他没有完成户口迁移手续的"事实迁移人口",则和其他类型的流动人口一起全部被称之为"流动人口"或"暂住人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越来越多的没有办理户口迁移的自发性人口迁移排斥在外,从而不能准确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和1987、199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均按常住地标准统计人口,按其统计口径,迁移不仅包括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的人口,也包括那些没有办理户口迁移、但是离开原住地超过一定时限的人口。我们认为,各次普查/调查所采取的迁移统计口径更能反映人口迁移的真实含义,因此采取这一口径。资料是另一个问题。目前全国性的迁移资料,一是由公安部门发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节人口的迁移练习题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练习题 一、单选题 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1.影响李华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运输B.政治文化C.自然环境D.社会经济2.影响克瑞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务输出B.气候优越C.资源开发D.水源丰沛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3.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最不明显的城市是 A.a B.b C.c D.d 4.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城市的养老服务应该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B.b 城市的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C.c 城市劳动力不足,容易出现“用工荒” D.d 城市要注意发展一些需女工较多的轻工业,以平衡男女比例

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工流动 B.道路建设 C.水利工程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 6.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下图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下列人口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 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B.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口移居东南亚 D.湖南某旅行团到广东旅游 8.若甲国为中国,a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A.从东、西部流向中部B.从沿海流向内地 C.从城市流向农村D.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闯关东”是17世纪至20世纪中国内地向关东(东北)地区移民运动的一种俗称,当时大量的山东、河北等省的破产农民,前往东北地区谋生。近年来大批东北籍退休老人前往海南三亚养老,形成数量庞大的三亚居住半年型人群,又称“候鸟”人群。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山东、河北等省破产农民“闯关东”的基本动因是 A.发展旅游B.戍守边疆C.寻找水源D.获得土地10.近年来,海南三亚吸引大批东北籍退休老人前往养老的主要原因是 A.风景优美,交通便利B.冬季温暖,适宜居住 C.经济发达,就业率高D.房价低廉,便于落户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重。人口红利期指的是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的一段时期。下图是某省人口年龄结构图(含预测),下表是2013年该省流动人口年龄构成(%)表。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据图判断,该省人口红利期结束于 A.2010—2020年B.2020—2030年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基于国外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现状,国内博物馆在几年近也开始陆续免费开放。但是,由于管理机制的缺失,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制度并没有达到十分完善,并且免费开放的标准没有达到整齐划一。具体表现在:同一层次的博物馆的硬件和软件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并没有做到同步的提升。不同层次的博物馆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硬件和软件并没有达到一个递增递减的标准。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外的免费开放博物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他们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学习,来针对国内博物馆免费开放这一举动作出一套完整的指南手册。 以下是对浙江博物馆以及湖北博物馆免费开放前后硬件和软件的变化的调查。 1.针对观众量的剧增,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实施日总人数控制测算。湖北省博物馆原设计的正常接待能力为日均3000人。针对免费开放后的变化,管理者对博物馆的现有接待能力进行了慎重的评估,认为每天5000人为可承受接待能力,因此决定将每天的观众量控制在5000人以内,以保证正常的参观环境和文物、观众的安全。 2)采取发放免费参观券的措施。为适当控制客流,采取了分时段发放免费参观券的办法。博物馆广播定时播放参观须知,讲解咨询人员加强组织疏导,引导文明参观。在馆门口发票处增设了观众排队领票围栏,每天9?誜00开馆发票,上午发放3500张,下午发放1500张,全天基本控制在5000张,下午停止发票前派保安排在领票队伍末尾,及时劝阻后来观众改日再来,有效缓解了观众拥堵现象。 3)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采取提前预约的方式。为调节观众流量,博物馆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实行提前预约,适当错开高峰时期,这样既保证了团队的参观质量,又保证了正常的参观秩序。 4)对观众集中的个别展室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对曾侯乙墓、梁庄王墓等观众集中的展厅,加强引导,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当人数太多时,及时通知安保人员组织观众在展厅门口排队进入,或劝导观众先看其他展厅,以控制和减少展厅的人流量。同时利用技术防范设施对金银玉器展厅和一级文物柜等重点部位进行严密监控,还派出保安在展柜周围人盯死守,并及时劝阻个别人不利于展柜和文物安全的行为。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上海金融学院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人口社会学》课程代码:5322091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 班姓名毛奕琳学号 2013137106 成绩_________ 答题纸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研究 摘要:中国的人口迁移从古至今分为若干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改革,人口迁移活动日趋活跃,而伴随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受到计划时代户籍制度和市场化的双重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体制的牵制,反而言之,大量人口的定向流动又反作用于经济上,两者呈相辅相成关系,所以人口迁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关键词:历史诱因;城市向心力;时代性特征;经济主导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的人口迁移时常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一、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研究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通常受到地理环境、战乱和政策的影响,可以大致地分为三个关键性的时期,从这三个时期可以大致观察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一阶段,公元前221年前的人口迁移,是一种低水平的生存型迁移。根据历史的推测,秦国建立之前的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最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繁殖,黄河中下游平原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当时中国的很大一批人口,然而众所周知,由于当时的地理知识有限,缺乏人口迁移的诱因,人口迁移的速度相当缓慢。 第二阶段,公元前221-公元1376年(秦朝至元末)的人口迁移,是一种强制型和自发型相结合的人口迁移。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一时期正是转乱纷飞的高峰时期,密度大、时间长的战争从而导致了人口迁移在当时十分集中。“安史之乱”、“靖康之变”都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的关键导火索。以北宋末年为转折点的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中国人口迁移》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中国人口迁移》学案新人教版 【考点搜索】 1、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 2.新中国成立后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迁移方向 3.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迁移方向 【教材分析】 ◆知识纲要 ◆学习目标 1、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 2、新中国成立后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迁移方向 3、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迁移方向 ◆学习重点 建国以来的人口迁移概况。 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到80年代中期。这个阶段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户籍(即户口)管理制度控制很紧,人口迁移数量小,频率低,规模不大。第二个阶段是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户籍管理制度也随之放松,并且在城市中取消粮油副食品定量配给供应制度后,农村人口进城由“一发不可收”到迅猛增长的地步。 ◆学习难点 80年代以来的“民工潮”,算不算人口迁移? 在严格定义上看,我国80年代以来的农民进城打工,或者说“民工潮”,这些流动人口,其中的大部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人口迁移。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的居住地一般并不“长期”或者“永久性”改变,改变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例如,大多数进城民工,“户籍”仍在原籍。因此,教材用语是“当年全国流动人口就达到2000多万”和“流动人口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等。 ◆重要图释 图1.19《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流动人口示意》。分析这一时期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流动方向及其成因并与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进行对比。 【学习策略】 学习本节内容主要分三部分:一是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二是建国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三是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把握人口迁移的的特点、方向、原因,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郑真真杨舸 2013年05月14日09:06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和人口的地区差距。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更好的地区,人口老化的地区需要吸引外来年轻劳动力以维持经济增长的活力。近年来,人口流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和发展议题中的重要内容,中国的人口流动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政策和制度变革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降低了流动风险;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持久的劳动力需求;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最先完成人口转变,长期的低生育率导致新生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的人口分布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结构。 人口流动的规模与流向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2亿人(图1),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40%是流动人口。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

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省内流动人口中有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则有近82%来自农村。迄今为止流动人口规模仍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图1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及增长率,1982~2010年(资料来源: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 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一直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流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广东省的流入人口规模至今仍在全国居首位,东莞、深圳、中山等城市的流入人口数量已占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不过,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对经济变化高度敏感,随着各地经济发展进程和经济形势变化,人口流动的地域特征也发生了局部性变化。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和京津冀共同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三大都市圈。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流入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地区,其中以浙江流入人口增长幅度最大。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流入人口更为集中在珠三

高二地理《中国人口迁移》导学案

导学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的变化: 1.迁移方向: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估计,由于“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的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2.迁移原因——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总体上特点 —— (原因:这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1.人口迁移的三个阶段(教材20页表1.6) 2.人口迁移的方向(教材21页表1.7) 净迁出地区—— 持平地区—— 净迁入地区(共24个省区)—— 3.人口迁移原因(7点) 三、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总体上特点 —— 因为1984年,中央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控制。(深层次原因祥见教材22~23页阅读材料: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第二,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契机。第三,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 1.人口迁移方向:(教材21页图1.18) 2.人口迁移原因(目的):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有关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直接原因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 A.移民支边 B.耕地资源的大量开发 C.战争频繁 D.自然灾害 2.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 A.数量少、规模小,多自发行为 B.数量多、规模大,主要受政策制度的影响 C.数量多、规模大,多自发行为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移民支边 战争 自然灾害等

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

文献作业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题目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 指导教师xxx

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摘要: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人口的空间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各地区中的分布状况, 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对人口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把握是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和合理功能区划的前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加之自然环境和城市规划问题,造成了城市局部地区人口拥挤就业人口分布不均匀等社会问题。因此人口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字:人口迁移,城市化,人口政策、 正文: 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再造的空间. 近年来,国外人口迁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① 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 ② 人口迁移的政策研究。 ③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④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 对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研究是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 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 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 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

杨云彦、陈金永, 蔡建明指出自1960~1980 年代大多数迁移的流向是由东向西, 而改革开放后, 人们迁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总体格局由自东向西转变成由西向东。王桂新利用1990 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 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Liang and White 认为北京、上海、天津一直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陕西所接受的省际迁移人口均超过全国总迁移人口的4% 以上, 这些省市大都位于东部地区, 而人口净迁出率较高的省、区大多在中西部地区. 人口迁移的政策变化 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起了政策制定者以及有关专家的关注。一些学者建议将人口迁移纳入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杨云彦,张再生等均认为户口体系是人口迁移的主要障碍之一, 户口体系不利于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户口体系必须彻底改革或者彻底废除。曹景椿认为户籍制度阻碍了人口的合理迁移与流动, 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势在必行。 人口迁移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概念的定义与统计口径问题。目前有关人口迁移的概念界定与统计口径仍未统一。如我国不同地区户籍统计中人口迁移的统计口径不一, 有的地区采用半年, 户口迁出原地半年以上的为迁移人口, 有的地区则采用一年。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 而且客观存在着三大

中国人口迁移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历史上,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因时因地比较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征,并进行科学地预测。 2.通过身边的人口迁移的事例,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学会分析某一事例的深层原因。 德育目标 加强学生对人口观的认识,了解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动向,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口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历史知识与事件,了解我国历史上和建国后的人口迁移状况。 ●教学方法 1.我们可将三个阶段进行对比、比较、分析、讨论各个时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方向和原因。 2.多举一些实例,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 多收集一些我国从历史上到现在的人口迁移的资料与事例,丰富课堂内容,并分析其迁移的原因与结果。还可配合一些资料图片,更直观地反映某个阶段的人口迁移状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了解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其实是相互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了解我国历史上、建国后和当前的相关人口迁移政策及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下面我们来学习: 1.6 中国人口迁移(板书)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些基本情况。教材分作三部分内容来作介绍:首先,我们应私饫 飞衔夜 丝诘那ㄒ聘趴觯黄浯问切轮泄 闪⒌?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最后,我们再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本课内容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展开的,内容比较简单,我们要多注意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有关资料,作进一步分析与补充。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这部分内容,结合历史知识,了解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情况及其特点,将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内容融为一体综合分析。 学生看课文后,老师可组织学生联系历史、政治背景等知识,分析、讨论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方向和特点,最后给予总结。 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位置在空间的移动,是产生人口数量不同的区域差别的外部原因,它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地区性。人口迁移使迁入地区的人口数量提高,从而改变了人口的地域分布。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从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据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分析,由“安史之乱”引发的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纵观中国古代人口空间分布和迁移的大势,概括起来就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人口分布最初集中在中原地区,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移民和开发等原因,到唐代时就出现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的局面。由于人

中国人口现状分析与前瞻性研究综述

中国人口现状分析与前瞻性研究综述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综评4 月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作为新世纪摸清中国人口家底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六普”启动之初,便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切。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人口国情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多国的敏感神经,中国的人口问题俨然也成了一个“国际问题”。美国有媒体认为,正在加速的老龄化进程会拖累目前活力四射的中国经济,劳动力总量的缩减可能会让未来的中国走向“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反方向,并给薪酬支付带来压力,进一步导致通胀率上涨。印度一些媒体则从中国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中,“敏锐”地找到了“赶超中国”的突破口,认为印度拥有更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所以印度未来的发展更有动力。不过,当代世界国家实力的竞争,早已不是人口数量的比拼,而是以人的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为核心。中国的人口问题,也早已不是单纯的数量问题,人口的结构、分布、素质越来越成为深层次矛盾的痛点。纵观1949~2049 年百年人口发展,1949~1999 这50 年,中国曾经历了人口从5.4 亿增加到12.6 亿的巨大压力;而从1999~2049 这50 年,在继续承受人口总量压力的同时,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包括城乡人口结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年龄结构、家庭结构等,正在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的主要矛盾。最新普查结果揭示出中国人口国力的几大变化,如人口总量与人口素

质的变化,人口流动增速迅猛、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分布不均衡加剧、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等,也都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存在的几大变数。过去30 多年,我国之所以能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妥善解决了人口问题,并充分利用人口资源的比较优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未来10~20 年,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也是迈向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此时,全面地认识人口问题,客观分析人口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把握好新的人口变动趋势,进一步完善人口与经济社会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更显紧迫和必要。如果能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充分考虑人口因素的新变化,因势利导,再造新的人口资源比较优势,会极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大动能。相反,如果决策失误或贻误时机,任何一个人口问题都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制约现代化进程、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需要把人口发展战略作为最基础的国家战略,科学谋划相关的人口与经济社会政策。外媒分析:人口结构变化使中国面临挑战【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4 月28 日报道】题:最新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口增速放慢今天公布的2010 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增速已降至10 年前的一半,而且中国人口的城市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和老龄化程度都更高了。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过去10 年中国国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1.“永嘉丧乱”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安史之乱”时期 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4.“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闯关东”时期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7.“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 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编辑本段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这一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表现为:规模小,频率低,受国家政策影响。 1.1954年-1960年,活跃时期 2.1961年-1976年,低潮时期 3.1977年-1984年,回升时期 从迁移方向上看:我国人口净迁出地区有:辽宁、山东、上海、四川;迁入与迁出持平的地区是西藏;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迁移原因

《人口迁移》教案

《人口迁移》教案 《人口迁移》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②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③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④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②通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

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 (二)教学难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流向,尝试分析时代背景。 2.利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播放录像,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我国“民工潮”和“春运”的画面,人口的大量移动。 承转过渡:这些人的移动是人口流动,还是人口迁移呢?什么是人口迁移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6正文第二段并思考这两个问题。 第二阶段:出示问题“什么是人口迁移“,引导、组织学生思考。 ①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人口自然增长是人口变动的一个方面,人口迁移是人口变动的另一个方面。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旅游学院 A0821班 30号王兴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中国人口的流动大 大加快,掌握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中国对人口迁移研究的进展以及国外对人口迁移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与评价。 关键词:人口迁移理论综述评价 1.国内人口迁移研究进展 1.1对迁移人口的社会经济与人口学特征的研究 早在80年代,已有许多研究涉及到迁移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社会经济与人口学静态特征。90年代以来, 对迁移人口的收入,消费状况及行为方式等社会经济动态特征的研究增多。这些研究大多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从年龄结构来说,大多数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以年轻型人口为主。杨云彦、黄晨喜、王桂新等的研究都显示出迁移人口绝大部分都是以年轻人为主[1]。就性别结构来说,迁移人口以男性为主,约占总迁移人口的60%—80%,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女性人口在迁移中也占有较大比例,如张善余、张茂林认为在短距离的迁移中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而省际迁移人口中则以男性为主[2]。就文化程度来说,基本上所有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非迁移人口,蔡建明、马清裕,黄晨喜均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总人口的平均水平,范力达发现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更喜欢向东部地区迁移[3]。就职业构成来说,迁移人口的职业主要以工业、商业贸易及服务业为主,周祖根认为迁移人口更容易获得在政府与教育部门的工作[4]。范新城、吴立军(2007)认为,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城乡收入差距(I)、城市就业率(π1)、现代部门工作创造率(P)。 1.2对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的研究 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5] 王桂新利用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5]。Liang and White认为北京、上海、天津一直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陕西所接受的省际迁移人口均超过全国总迁移人口的4%以上,这些省市大都位于东部地区,而人口净迁出率较高的省、区大多在中西部地区[5]。王桂新利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1995年1%人口抽样资料,发现80年代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主要从中、西部地带迁出,主要迁向东部地带; 90年代以来,西部地带一些地区对中部地带的迁移人口开始形成一定的吸引力,人口迁移流向继续主要向东部地区集中的同时,迁移吸引中心发生多极化;迁移格局中北京、上海是两大全国级吸引中心,广东、新疆是两大地区级强势吸引中心[5]。Liang指出无论是省际或省内人口迁移中,农村为源地的人口迁移占有绝大多数;周皓认为在1990年至1995年间,由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占总迁移人口的60%左右[5]。 1.3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中国海洋强国梦的文献综述

大数据背景下中国海洋强国梦的文献综述 摘要:中国海洋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海洋梦,才能托起中国梦。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是世界强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在 21 世纪的战略选择。关于中国海洋强国梦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学者们就海洋强国梦的意义、内涵、战略创新及实现海洋强国梦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形成了许多富有见地的成果。本文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以中国海洋强国梦的热点问题为中心进行探讨,对近年来的理论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主要从中国海洋强国梦的历史机遇和海洋现状、中国海洋强国梦的战略意义和内涵、中国海洋强国梦的实现路径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看法及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中国海洋强国梦中国梦文献综述 一、中国海洋强国梦的历史机遇和海洋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建设海洋强国”确定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即“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1进而为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海洋是富饶的资源宝库。在陆地资源逐渐枯竭、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海洋所蕴藏的丰富多样的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海洋运输越来越频繁,海上航运成为当前世界经济最重要的运转方式。海洋是沿海国家的国防前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海洋还在 1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0. 气候调节、生态系统的运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总之,海洋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世界文明演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历史表明,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盛,已经与海洋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一)国外海洋强国战略历史脉络 2500年前的古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和古罗马的西塞罗都提出了“谁能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的思想。2公元前 4 世纪,古代欧洲集运就有了海权思想的萌芽,雅典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伯里克利就提出雅典的根本战略就是发展海军,在一切可能控制的海域确立支配地位。3 1890 年,马汉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提出了海权思想。马汉认为,“成为世界强国的先决条件是控制海权”,他深入研究了 1660-1783 年间的海洋历史及这一时期的欧洲列强之间的海上战争和冲突,提出“一个国家的海上势力取决于六个因素,即地理位置、海岸特征、海岸线长度和防御的可能性、人口规模、国家对海上贸易的态度和政府政策”,从地理环境和政治现象来为国家政策提供理论依据。4 英国学派海权理论的代表人物朱利安·S·科贝特,于 1912 年创作出版了《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他指出,“那种认为一方失去制海权等于另一方马上得到制海权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海洋的正常状态不是出于哪一方控制之下,而是不受任何一方控制。在海战中,最通常的情况是交战各方都不具有制海权”。本书是科贝特对英国百年海洋霸权历史的理论总结,也是最早、最系统最严谨的海上战略理论著作之一。5 2.马志荣.海洋强国---新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6). 3.殷克东.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综合实力测评[J].研究海洋技术,2007,(3). 4.(美)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 [M]. 安常容,成忠勤.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 5.(英)朱利安·S·科贝特. 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 [M]. 仇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20 世纪 60 年代,苏联的谢·格·戈尔什科夫在其著作《国家海上威力》中提出了“国家海上威力理论”,“把国家的海上威力看作一个体系,

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和特点

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和特点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缺乏系统的、可靠的有关国内人口迁移统计资料。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1954~1987年间的全国人口迁移数据,已汇总发表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上,但其中问题不少,主要的就是对统计对象缺乏严格的界定,各种类型的迁移混在一起,更有甚者,不少地区视人口迁移为平衡人口总数的“弹性系数”,统计时随意性很大。典型的如青海省1960~1962年间对死亡人口未作如实统计,缩小了死亡数,夸大了迁出数。天津市在1973~1981年间年均漏报出生人数达4360人,这些婴儿第二年一般均计入“迁入人口”。类似的问题在其它地区也相当普遍。结果造成在中国这样一个国际人口迁移率极小的封闭系统中,迁入总人数不能与迁出总人数相互抵消,有的年份差额竟达数百万人之多,这不能不影响到上述这套统计数据的实用价值。 根据由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统计,1954~1987 年间,中国年均迁入1840万人,迁出 1752万人。由于其中的 1966~1971年间部分省区缺统计,经修正后年均迁入、迁出数分别应为1956万人和1868万人,迁入率和迁出率分别为 23.7‰和 22.6‰。以上可见,迁入与迁出之间有近90万人的差额,表明统计中确有缺陷。但若取二数的平均值,即年均迁移1910万人,迁移率为22.2‰,则是大体可信的。 1987年中国进行了1%人口抽样调查,其中包括了人口迁移的内容,并对统计对象作了较严密的界定。这次抽样调查中的迁入人口,指的是从1982年7月 1日到1987年6月 30日由外市、镇、县迁入本市、镇、县,并一直居住到1987年7月1日零时的人。其中既包括有户口迁入的人,也包括虽无户口迁入,但已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在本地居住不满5年的人。5年内有两次以上迁入,以最近一次为准。很显然,如此清晰的界定,同相对含糊而有缺陷的日常户籍登记统计在科学性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遗憾的是,不同地区在对上述规定的理解和执行上仍有差异。例如,按规定一个城市市区内的迁移是应予排除的,实际并非如此,表62 反映了由市、镇、县三部分组成的中国三大直辖市的市内迁移情况。 从表62可见,北京市完全计入了市区内部迁移,天津市则完全予以排除,上海市在6.88万的抽样人口中统计出3人,年均0.6人,既未完全排除,市区内迁移率又小得难以思议。三大直辖市就出现3种不同情况,这不能不使此次抽样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受到影响。 按1%抽样调查数推算,前述5年内中国迁移人口共3053万人,年均610.6万人,迁移率为5.90‰。与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1954~1987年间的年均数据相比,尚不及其1/3,可见统计范围差异很大,很重要的原因看来是抽样调查只统计跨市、镇、县的迁移,而户籍统计则包括了其内部迁移。 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也包括了人口迁移的内容,从而填补了前3次普查在这一领域内的空白。第四次普查设有“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状况”一栏,以此同目前普查所有地比较,可反映出5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同1%抽样调查一样,这次所统计的也只是跨市、镇、县的迁移,仍然不包括市、镇、县的内部迁移。如上海市的市区包括12个区,总人口达821万之多,但在普查中统统算作一块,其内部迁移未得到反映,从而失去了一次研究城市内部人口迁移的好机会。同1%抽样调查不同的是普查将迁入者的迁入时间由半年改为1年,这一改变显然是比较适当的。 除了未包括市、镇、县的内部迁移和居住未满1年的迁移外,这次普查的人口迁移项目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1)5年中多次迁移的,只计算1次。 (2)5年中已死亡的迁移者,以及未满5足岁的迁移者,均未予计算。 (3)5年中迁出又迁回的人员也未予计算。 因此,1990年普查数据所反映的实际上只是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总量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有偏低的倾向。

高中地理试卷人口迁移练习

2019年02月26日xx学校高中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完成1―2题。 1.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惠民政策 B.家庭原因 C.自然空巢 D.个人原因 2.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上海游览, 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3.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4.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 A.凡是人口在两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5. 十九世纪,我国有大量广东人、福建人“下南洋”。 回答1-2题。 1.这种人口迁移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有组织的迁移 D.民工流动

2.导致这种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宗教因素 6.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度差异 B.国家政策 C.自然资源的丰歉程度 D.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7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据此回答4一7题。 小题1:图甲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号表示一个地区吸引人口的因 素,“一”表示一个地区排斥人口的因素,“0”表示无关的因素。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A.矿产资源丰富 B.文化教育发达 C.土壤盐渍化 D.老龄化小题2:近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人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 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 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 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 8.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 A.外出讲学 B.上街购物 C.外出旅游 D.移民国外 9.下列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对环境无影响 B.工业社会科技的进步削弱了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C.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 D.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在任何时候都大于对迁出地 10.下列关于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迁移促进了经济发展 B.可以缓解迁入地的人地矛盾 C.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分布格局 D.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11.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出现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 A.重大工程建设 B.人口分布不均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经济收入差距 D.户籍制度的改变 12.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政治因素的是( ) 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 D.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移 13.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