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中先行子宫动脉阻断可行性研究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中先行子宫动脉阻断可行性研究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中先行子宫动脉阻断可行性研究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中先行子宫动脉阻断可行性研究

文章编号:1003-6946(2008)07-417-03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中先行子宫动脉阻断

可行性研究Ξ

何爱琴1,陈曾燕1,张玉泉2

(1.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南通226361;2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剥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

方法:根据不同方法对120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采用

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剥除术;对照组60例,采用腹腔镜下常规子宫肌瘤剥除术。

肌瘤数目、大小、发病年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定期随访

观察月经症状的改变,B超检查监测子宫大小及肌瘤复发情况,并将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9215±3112)分钟,与对照组(10318±4816)分钟相近(P>0105);研究组术

中出血量(8715±48.4)ml,明显少于对照组(23310±8610)ml(P<0105);两组随访均在2年以

上,平均随访26个月,研究组失访9例,对照组失访8例;研究组术后2年所有患者E2值均在正

常范围;术后2年,研究组和对照组9411%和7818%的患者子宫恢复到正常大小,两组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月经症状缓解率9316%,明显高于对照组7911%(P<0105);肌瘤复发率

319%,明显低于对照组2311%(P<01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剥除治疗子

宫肌瘤与常规腹腔镜下肌瘤剥除术相比,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更好地缓解月经过多等症状,延

缓了肌瘤的复发,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剥除术;子宫动脉阻断;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R713.4 文献标识码:A

Clinic al St u dy of L ap aros c opic Uterine Arterial Bloc kin g bef ore Myo me ct o my

HE Aiqin1,CHEN Zenyan1,ZH AN G Y uquan2

(1.The A ffiliated Tumor Ho 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Jiangshu2263612,China;2.The affiliated Ho s2

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Jiangshu226001,China)

【Abs tract】 O bjective:T o evaluate the value of uterine arterial blocking before myomectomy in laparo scopic proce2

dure s.Met hods:120patients with uterine myoma treated by laparo scopy were cla ssified into two group s.Study

group had60patients who received uterine arterial blocking before uterine myomectomy;control group had60pa2

tients who received conventional myomectomy.There wa 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 s in patients’age,size

and number of myoma.T ime of operation,intraoperative blood lo ss,po stoperative change s of menorrhea and recur2

rence of myoma were analyzed.Res ults:There were no difference of operativ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 s(92.5

vs.103.8min,P>0.05).Intraoperative blood lo ss of study group wa s le ss than control group(87.5vs.233.0ml,

P<0.05),103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the improvement rate of menorrhea in study group wa 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93.6%vs.79.1%,P<0.05);the rate of recurrence of myoma wa 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3.9%vs.23.1%,P<0.05).Two patients were pregnant after operation in study group,no patient had a2

menorrhea or oligomenorrhea.Conclusions: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method,uterine arterial blocking before my2

omectomy pre sents le ss blood lo ss,more improvement of menorrhea and lower recurrence of myoma.

【Key w ords】 Uterine myoma;Myomectomy;Uterine arterial blocking;Laparo scopy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育龄妇女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生活质Ξ基金项目:南通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S40025)

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肌瘤患者要求保留子宫。探讨创伤小、疗效好的保留子宫的治疗方法,是医务工作者们正在研究的课题。我院自2002年10月开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剥除术治疗要求保留子宫的肌瘤患者,以期达到更好地缓解症状、减少术中出血、预防复发及延缓肌瘤生长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3月收住我院行肌瘤剥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288例,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肌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入选条件包括:①经B超(或CT)检查和临床明确诊断的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患者;②无生育要求;③肌瘤直径小于8cm。研究组平均年龄37岁,肌瘤直径3192cm,浆膜下肌瘤数平均0182个,肌壁间肌瘤平均212个;对照组平均年龄38岁,肌瘤直径3196cm,浆膜下肌瘤数平均0179个,肌壁间肌瘤平均1191个;两组患者在年龄、肌瘤直径、肌壁间肌瘤数目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

1.2 临床症状 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104例,研究组51例,对照组53例;尿频或排尿不畅12例,研究组7例,对照组5例;无症状(妇科普查发现)4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例。两组患者月经异常所占的人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

113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进行,不同之处在于研究组在剥除子宫肌瘤前,首先在子宫峡部水平向子宫膀胱反折腹膜方向打开阔韧带前叶,分离宫颈旁的结缔组织,找出并游离子宫动脉,见其博动后,用两枚钛夹双重夹闭,对侧同样方法处理。如遇患者盆腔粘连使盆腔解剖结构异常,亦可打开后侧腹膜,在子宫动脉水平暴露输尿管再找出子宫动脉已确保输尿管的安全。剥除肌瘤的方法两组相似:以单极电钩电切肌瘤表面的假包膜,钝性加锐性分离出肌瘤,创面大或有活动性出血者予可吸收线全层缝合浆肌层以消灭死腔。两种手术方法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

114 观察指标 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月经症状缓解情况;术后两年测定月经中期或月经前的雌激素水平,了解卵巢功能的变化;通过B超检查监测子宫大小,了解子宫缩复情况及肌瘤复发率。

115 判断标准 手术时间按腹腔镜置入后开始至取出腹腔镜前为止;术中出血量按同一规格的负压袋测量。月经量减少或适量为月经缓解。雌激素值参考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4版);子宫体积按纵径×前后径×横径计算,以文献[1]为标准,超过最大正常值235175cm3为异常。

116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1 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研究组的平均手术时间(9215±3112)分钟,与对照组(10318±4816)分钟相近,两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术中出血量平均(8715±4814)ml,明显低于对照组(233±8610)ml,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212 随访情况 两组患者排便不畅及尿频症状术后均得到缓解;术后定期B超检查测定子宫大小,了解子宫大小恢复情况。随访时间均在2年以上,平均随访26个月。结果表明:术后1周,研究组与对照组8117%(49/6)及8313%(50/60)的患者的子宫恢复到正常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术后2年分别占9411%(48/51)和7818%(4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研究组及对照组术后2年雌激素水平测定均在正常范围,见表1。术后2年研究组失访9例,对照组失访8例。

表1 术后2年研究组与对照组雌激素变化比较

T ab1 C om paris on of Estrogen level between

the tw o groups

研究组对照组

n E2(pm ol/L)n E2(pm ol/L)

E2参考值

(pm ol/L)

排卵期2048112~1705172849813~16951936710~1835黄体期3120317~796112421214~8021518410~881

研究组51例中47例术前月经异常,对照组52例中48例术前月经异常,两组术后月经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316%(44/47)及7912%(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研究组肌瘤复发率319%(2/51),低于对照组2311%(12/52)。

213 术后并发症 研究组5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腹阵发性隐痛,经检查排除盆腔感染。用吲哚美辛栓缓解症状,一般1月后能自然缓解。2例术后意外怀孕,1例发生于术后9月;另1例于术后16个月妊娠,均予人工流产处理。无一例闭经或月经稀少。对照组5例术后异常发热。4例伴下腹痛,术区触痛明显,考虑为盆腔感染。1例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加强抗感染治疗效果明显。

3 讨 论

311 该研究的设计原理 随着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

越来越多的生育期子宫肌瘤患者要求保留子宫而选择腹腔镜下肌瘤剥除术。该术式具有创伤小、腹部不留疤痕、术后恢复快且疗效好的优点,但也存在术中止血困难、出血量多的缺陷,同时由于不能触摸子宫,小的肌瘤容易残留,故有较高的复发率。Nezhat等[2]报道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2年随访的复发率为3313%。为弥补其不足,本研究根据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原理,采用现有的腔镜技术,设计了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312 该研究的理论依据 Burchell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表明[3],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可减少盆腔血流的49%,可有效减少静脉血管在动脉循环中的压力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临床实验证明,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明显有效地控制妇科或产科引起的大出血,一般不会导致子宫缺血坏死[4]。因此在肌瘤挖除前先进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可明显减少子宫的血流,利于术中止血;同时解剖学理论表明,子宫动脉阻断后仍有来自阴道动脉、卵巢动脉的分支及盆腔小血管的侧枝循环建立,足以使子宫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有学者通过彩色多普勒监测子宫动脉栓塞前后子宫和肌瘤的血流变化[5],发现栓塞后6个月侧枝循环建立,子宫肌层有正常的血供,而子宫肌瘤中心和周边的血流未恢复,这是由于子宫肌瘤较肌层血供丰富,栓塞子宫动脉后首先影响肌瘤的血供。说明肌瘤剥除术中行双侧子宫动脉永久性阻断可使残余的小肌瘤缺血坏死以至消失,具有降低肌瘤复发的作用。

313 该研究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腔镜下肌瘤剥除术面临两个主要缺点:一是术中止血困难,二是易使小的肌瘤残留。在肌瘤剥除前,先进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减少子宫的血流,使手术野清晰,解剖层次分明,缩短了止血时间;由于阻断了子宫动脉,可以阻止残留的小肌瘤或复发肌瘤的生长,还可使增大的子宫恢复正常,减少了子宫内膜面积,从而更好地缓解月经过多,降低肌瘤的复发率。本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肌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月经症状改善率较对照组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14 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研究术中主要面临两大问题:子宫动脉的寻找及子宫创面的缝合。首先操作者必需有娴熟的腹腔镜缝合技术,如子宫创面缝合可以对创面止血,关闭子宫切口恢复正常解剖。据郎景和[6]介绍,腹腔镜下肌瘤挖除术后有子宫裂开、子宫瘘管形成以及妊娠期间子宫破裂的可能。另外手术者必须熟悉解剖。对于子宫过大导致盆腔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应注意子宫的位置,充分扩展动脉阻断侧的阔韧带,以利于寻找子宫动脉;在夹闭子宫动脉前,必须充分游离出血管,见其搏动后方可阻断,以免误夹输尿管;确定术中夹闭的是子宫动脉而不是其分支,以免影响效果。本研究组术中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有4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腹部非感染性阵发性隐痛,1个月后症状自然消失。分析病史,发现该4例患者肌瘤剥除后子宫体积仍较大,考虑腹痛可能与子宫动脉阻断使异常大的子宫缺血、肌纤维收缩变性有关,随着子宫恢复正常大小而逐渐消失。

315 该手术对卵巢的影响 由于卵巢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腹主动脉发出的卵巢动脉,阻断子宫动脉后,不会导致卵巢缺血而影响卵巢功能。事实上,子宫动脉栓塞或结扎术已成为处理妇产科急诊大出血的迅速有效的方法,少有术后卵巢衰竭的报道。本研究通过测定术后两年患者雌激素值,发现所有患者E2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平均值与对照组相似,说明子宫动脉阻断后不影响卵巢的功能。有研究表明,子宫动脉栓塞后约有116%~12%的育龄妇女发生闭经[7],有作者认为[8]闭经可能与栓塞剂容易通过侧枝循环到达和停留在卵巢动脉,影响卵巢血供导致卵巢功能衰竭有关。本研究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或夹闭方式阻断子宫动脉,无1例闭经或月经稀少现象,弥补了栓塞术的缺陷,使卵巢功能不受影响。由于子宫动脉阻断后,减少了子宫的血流,理论上有影响胚胎着床及生长的可能,本研究组选择了无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结果2例意外怀孕,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未观察到妊娠结局,因此该手术方法对妊娠的长期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超声医学[M].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1266.

[2] Nezhat F R,R oem isch M,Nezhat C H,et al.Recurrence rate after laparo2

scopic my omectomy[J].Am Ass oc G ynecol Laparosc,1998,5(3):237-240.

[3] Burchell RC.Physiology of internal iliac artery ligation[J].J Obstet G y2

naecol Br C omm oraw,1968,75(4):642-651.

[4] 李麟萍.临床介入放射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0:72-

76.

[5] 张璐芳,李 选,刘朝晖.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并

发症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3,4(5):345-346.

[6] 郎景和,冷金花.妇科腹腔镜的现状与展望[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3,15(2):68-69.

[7] W alker W J,Pelange JP.Urine artery embolisation for sym ptomatic fi2

broids:clinical results in400w omen with imaging follow up[J].Br J Ob2 stet G yncol,2002,(10):1262-1273.

[8] Bradley E A,Reidy JF,F orman RG,et al.T rancsatheter uterine artery em2

bolization to treat large uterine fibroids[J].Br J Obstet G ynaecol,1998, 105():235-240.

(收稿日期:2008203223;修回日期:2008204218)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

+-附件一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 申请人杨洪波申请科室妇科申请日期2013.02 项目名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项目完成人员杨洪波、袁慧、李雪梅、何展誉、廖明 慧、李银山、骆敏婷、李楠、赵荣 项目研究 起始时间 2012.01 当前进展情况(可行性分析报告): 我院妇科于2010年2月开科以来,能开展妇科各种开腹手术,熟练开展腹腔镜下附件手术、宫外孕的保守以及根治性手术。腹腔镜手术主要由杨洪波主任完成,杨洪波主任为主任医师职称,三甲医院工作15年,2001年开始学习腹腔镜技术,曾在北大第一医院学习1年,北大医院腔镜中心学习3个月,在调转至我院之前已经熟练开展此项手术,同时我院妇科开展子宫肌瘤剔除术需要的腔镜设备齐全,因此具备开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条件。 从2012年底我科已经逐渐开展此项技术,目前90%以上子宫肌瘤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包括难度更大的阔韧带肌瘤都可以通过腹腔镜完成,因其微创性,术后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并且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微创性受到患者好评,并且有患者慕名来我科要求做此项手术,此项手术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为需要保留子宫的妇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微创的手术方式。特点是腹壁瘢痕小、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对腹腔干扰少、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吸收热程度和发生率低,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短。该技术最重要的是维持了子宫的生理功能,保持了盆腔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缝合止血可靠,符合微创技术发展趋势。 本项目所需设备及技术要求: 设备:腹腔镜摄像系统、气腹机、腹腔镜器械如:PK刀、超声刀。 技术要求:1.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有熟练的开腹手术经验。 2.熟练的腹腔镜操作如分离、切开、止血技巧,熟悉镜下解剖。 3.熟练的腔内缝合技巧。 4.熟悉肌瘤粉碎器的使用。 科室讨论意见 (科主任签名)

子宫肌瘤腹腔镜适应症(一)

子宫肌瘤治疗原则(一) 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发布日期:2010-1-27 子宫肌瘤(以下简称肌瘤)是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肌瘤的瘤体大小不一,差异甚大,可从最小的镜下肌瘤至超出足月妊娠大小;其症状也是变化多端,又因生育与否,瘤体生长部位不一,故治疗方法也多种,有期待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手术途径和方法也因人而异地个体化处理)。由此可见并非肌瘤均须手术治疗。 一、期待治疗 期待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也越来越多被人们接受,期待疗法主要适合于子宫<12周妊娠大小、无症状者,尤其是近绝经期妇女,每3-6个月复查一次,随诊期注意子宫是否增大,症状有无出现,必要时B超复查。否则随时可改用手术治疗。文献报道,只要有足够高分辨率的超声或MRI作随访,即使>12孕周大小的肌瘤也可选择期待疗法。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肌瘤的重要措施,可考虑药物治疗者:1.子宫肌瘤小于2-2.5个月妊娠子宫,症状轻,近绝经年龄;2.肌瘤大而要求保留生育功能,避免子宫过大、过多切口者;3.肌瘤致月经过多、贫血等可考虑手术,但患者不愿手术、年龄在45-50岁的妇女; 4.较大肌瘤准备经阴式或腹腔镜、宫腔镜手术切除者; 5.手术切除子宫前为纠正贫血、避免术中输血及由此产生并发症; 6.肌瘤合并不孕者者用药使肌瘤缩小,创造受孕条件; 7.

有内科合并症且不能进行手术者。禁忌证为:1.肌瘤生长较快,不能排除恶变;2.肌瘤发生变性,不能除外恶变;3.黏膜下肌瘤症状明显,影响受孕;4.浆膜下肌瘤发生扭转时; 5.肌瘤引起明显的压迫症状,或肌瘤发生盆腔嵌顿无法复位者。 三、手术治疗 手术仍是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1.经腹子宫切除术:适应于患者无生育要求,子宫≥12周妊娠子宫大小;月经过多伴失血性贫血;肌瘤生长较快;有膀胱或直肠压迫症状;保守治疗失败或肌瘤剜除术后再发,且瘤体大或症状严重者。 2.经阴道子宫切除术:适合于盆腔无粘连、炎症,附件无肿块者;为腹部不留疤痕或个别腹部肥胖者;子宫和肌瘤体积不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有子宫脱垂者也可经阴道切除子宫同时做盆底重建术;无前次盆腔手术史,不须探查或切除附件者;肌瘤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等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开腹手术者。 3.子宫颈肌瘤切除术:宫颈阴道部肌瘤若出现过大后造成手术困难宜尽早行手术(经阴道);肌瘤较大产生压迫症状,压迫直肠、输尿管或膀胱;肌瘤生长迅速,怀疑恶变者;年轻患者需保留生育功能可行肌瘤切除,否则行子宫全切术。 4.阔韧带肌瘤切除术:适合瘤体较大或产生压迫症状者;阔韧带肌瘤与实性卵巢肿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步骤方法

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步骤方法 子宫肌瘤剔除术也是治疗颈子宫肌瘤,或者是肌瘤过大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很多人对这种治疗方法不太了解,所以以下就是具体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步骤,科学的选择治疗方法。 ★1.切口下腹正中切口或耻骨联合上横切口。 ★2.探查了解子宫肌瘤所在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决定子宫切口。 ★3.阻断子宫血供行宫体部肌瘤切除前,在子宫峡部的左右侧阔韧带无血管区各作一小口,贯穿置胶管止血带,束扎子宫

动、静脉,暂时阻断其供血。如手术时间较长,每10~15min放松止血带1min。术时亦可向子宫肌层注宫缩剂,以减少术时出血。 ★4.壁间肌瘤剔除在肌瘤表面血管较少的部位,视肌瘤大小行纵形、梭形或弧形切口,深至肌瘤包膜,沿包膜表面钝性分离,至基底部血管较多时,可钳夹后切出肿瘤,缝扎残端。用可吸收线行“8”字或连续缝合肌层1~2层。缝合时注意避免出现死腔。浆肌层用0号可吸收线间断或连续褥式缝合。对多发肌瘤,应尽可能从一个切口切除多个肌瘤。靠近宫角部的肌瘤,切口应尽量远离宫角部,以免术后瘢痕影响输卵管通畅。 ★5.浆膜下肌瘤切除此类肌瘤常带蒂,可贴近子宫壁夹住瘤蒂,切除肌瘤。瘤蒂较宽时,可在基底部做一梭形切口,切除肌瘤及子宫瘤蒂部的浅肌层。 ★6.粘膜下肌瘤切除若肌瘤明显突入宫腔,需进入宫腔内切除肿瘤,缝合肌层时,应避开粘膜层,以免内膜植入肌层,人为造成子宫内膜异位。对带蒂的粘膜下肌瘤,可经阴道进行切除。

★7.宫颈肌瘤剔除应了解肌瘤与膀胱、直肠及输尿管的关系。对宫颈前壁肌瘤,先打开膀胱反折腹膜,锐性分离膀胱至肌瘤下缘及侧缘,切开宫颈前壁组织至肿瘤表面,沿肿瘤包膜钝性分离至基底部,钳夹、切除肌瘤,残端缝扎。宫颈肌层用可吸收线行“8”字或连续褥式缝合1~2层,并缝合膀胱腹膜反折。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317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探讨其临床疗效。结果317例患者中,314例成功获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99.05%。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1.5±23.4)min,平均出血量(174.7±69.3)ml。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均自行好转,1年内未见复发患者。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标签: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可无明显临床表现或表现为月经不调、子宫不规则出血、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等,可导致患者不孕不育,严重时需行子宫切除术,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确切方法为手术治疗,以往常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可达到根治效果,但对患者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且并发症较多,存在一定不足。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17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其临床应用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317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子宫肌瘤,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54岁,平均(38.6±5.5)岁,肌瘤大小 3.2~14.7cm,平均(6.8±1.4)cm,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1.6±0.2)年,肌瘤数目1~3个,平均(1.2±0.2),所有患者均有生育史,其中有剖腹手术史患者104例。 1.2方法术前常规检查,确定患者体质、病情、肌瘤数目、大小、位置及是否具有手术禁忌症等,充分掌握患者情况,在具备手术指征后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规消毒,气孔上缘作1 cm切口,穿刺建立人工气腹,维持12~15 mmHg压力。然后经脐部穿刺孔置入操作套管和腹腔镜,进一步观察患者子宫、附件及肌瘤等情况,取下腹两侧麦氏点作5~10 mm切口,穿刺进入预定位置,作为手术操作孔。宫体注射6 U垂体后叶素6 U或20 U缩宫素(无垂体后叶素禁忌者均采用垂体后叶素注射)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完成,尽量保证肌瘤剔除彻底,肌瘤剔除后据情况给予可吸收线缝合采用适宜的方式缝合,尽量关闭瘤腔,冲洗、止血,止血满意后退出操作器械和腹腔镜,关闭气腹,处理腹部切口,術毕。术后给予抗感染、止痛等常规治疗及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有关子宫肌瘤的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其手术治疗方式包括肌瘤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及子宫全切除术,手术途径有开腹、经阴道或腹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微创手术已成为重要的术式。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仅适用于子宫良性肿瘤患者,因此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排除恶性肿瘤(尤其是子宫肉瘤)的可能,以实施分碎术。早期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患者在临床表现、体征以及相关检查方面很难鉴别,而分碎术后的组织碎片又会影响子宫肿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容易漏诊子宫肉瘤。另外,即使是子宫肌瘤,也存在经分碎术后发生腹腔内平滑肌瘤种植再生的可能性,导致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的发生。因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疾患,肿瘤细胞与组织碎片的播散种植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复发,大多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并且可能影响预后,尤其是子宫肉瘤患者更是如此。时至今日,临床仍可见子宫肉瘤患者因术前误诊为所谓“良性”子宫肌瘤进行了无保护措施的分碎术,而导致不良预后的病例。尽管腹腔镜分碎术可以使良性肿瘤患者获得微创手术的效果,但无保护措施的分碎术却可能会给患者造成巨大伤害。目前,国内尚无有关子宫(肌瘤)分碎术的共识或指南。因此,《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变得至关重要,该共识主要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术前评估、术中处理以及术后监测三部分内容进行指导应用。 国内首个《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实现跨越性进步

《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在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会长郎景和院士及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向阳教授的牵头下,由全国35位妇科肿瘤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1991年腹腔镜电动分碎器问世,虽然子宫肉瘤被分碎的概率很低,但造成的腹腔内肉瘤广泛性播散种植转移对患者的危害却很大。鉴于此,国内学者于2012年5月发表了“关注子宫分碎术对早期子宫肉瘤预后的影响”等文章,对分碎术的不良后果提出了警示。两年后的2014年4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出对电动分碎器使用的警告并停止其临床使用。201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文质疑FDA废用腹腔镜分碎术以及媒体对FDA处理该问题的偏见和批评。在2017年,欧洲妇科肿瘤学会制定了有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共识,并指出子宫肌瘤切除后应该在密闭的分碎袋中进行隔离分碎取出肌瘤组织以防止肌瘤组织转移,从而减少损伤,提高手术预后率。 《共识》的出版有两个意义,一是改变过去把子宫肉瘤误为子宫肌瘤分碎术后造成满腹腔的种植转移的结果。二是改变过去对良性子宫肌瘤未经过保护措施,直接在腹腔内进行分碎,会导致一部分病人术后若干年后再次复发从而进行二次手术,虽对病人的生命没有影响,但是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此前,我国对于腹腔镜下实施子宫肌瘤分碎术缺乏专家共识,这也导致在临床上会发生以上情况。在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的组织下,制定共识的专家们就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方面达成共识,主要目的是为了手术的规范性从而减少术后一系列并发症。此专家共识出台后,对于所有的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术前的诊断和评估至关重要,严格把控风险评估利于术后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配合 一、选题原因: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30岁以上的妇女发生率在20%~30%。至今为止,尚缺乏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因此,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妇女的标准术式。随着内镜手术的迅猛发展,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toctomy,LM)更加趋于微创。LM作为微创手术的经典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它在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和浆膜下子宫肌瘤方面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美观﹑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日短等优势,深受广大医师和患者的青睐。 二、学习目标: 1、掌握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护理。 2、掌握腹腔镜类手术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职责。 3、了解子宫肌瘤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等相关知识。 4、了解腹腔镜类手术的基本器械及用物。 三、学习内容: (一):病情介绍 患者刘美君,42岁,已婚中年女性,孕1产1,1998年顺产一次,平素月经规律,初潮14岁,7/28,色暗红,无痛经,有血块。 患者自诉7年前发现右侧附件区囊性肿块,约黄豆样大,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7月23日,本院彩超提示子宫后壁肌层见一实性低回声团,大小约31x21x26mm,子宫右前上方见一囊性肿块,大小约94x83x65mm,为进一步治疗,拟“子宫肌瘤,右侧附件囊肿”收入院。 专科检查:正常外阴发育,阴道畅,未见异常分泌物,宫颈光滑质软,无接触性出血,子宫增大,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二):诊断: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uterine momma)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绝大多数子宫肌瘤是良性的。但由于子宫肌瘤倾向于多发,因此,在育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肌瘤可能逐渐增大增多,肌瘤剔除手术亦有可能复发。子宫肌瘤的恶变(即肉瘤变)率很低,约为0.4~0.8%。但仍需警惕恶变风险。

手术室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护理_查房

手术室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护理查房 一、查房目标 了解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体位、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掌握子宫局部解剖知识、洗手护士配合、巡回护士配合、术中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通过这次查房,使手术室护士能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经腹子宫肌瘤手术配合的关键。提高该类手术护理配合质量,保证手术顺利、安全,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问题: 1、子宫韧带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子宫韧带:A、圆韧带: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B、阔韧带:限制子宫两侧倾斜,维持子宫于盆腔正中位置C、主韧带:固定子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D、宫骶韧带:间接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2、子宫的临近器官有哪些?子宫的位置与毗邻:子宫位于盆腔中央,前为膀胱,后为直肠,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宫底位于骨盆入口平面以下,宫颈外口位于坐骨棘水平稍上方,当膀胱空虚时,成人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膀胱、输尿管、直肠) 3、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有哪些?(1、腹式子宫肌瘤除术 2、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 4、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围术期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2、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在手术当日进行,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去除手术部位毛发。 3、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4、消毒前应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皮肤消毒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 5、严格手术操作流程及无菌技术操作规,限制人员进入清洁的手术环境。 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7、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进行微生物培养。 二、病史资料

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及并发症 【摘要】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手术创伤小,愈合快、术后病率低等优点,受到人们的欢迎。腹腔镜是近年来开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微创新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与临床技术水平的提高,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几乎可以完全替代开腹手术,根据肌瘤的部位,大小等可以采用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等,现对腹腔镜下手术及并发症作一综述。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ieiomyoma of uterus),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来源于子宫肌层平滑肌细胞的良性实体肿瘤。在35岁以上的妇女中,患病率约为20%[1]。腹腔镜手术是医生视觉和手臂的延伸,它改变了医生的思维观念、技术路线和操作技巧,正逐步成为许多妇科手术的新模式,其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 1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至今为止,尚缺乏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因此,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妇女的标准术式。近年来内镜手术的迅猛发展使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更加趋于微创[2]。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是指在腹腔镜下切除肌瘤保留子宫的手术[3]。基本操作步骤为剥出肌瘤、修复子宫创面、取出肌瘤。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妇女的标准术式。近年来内镜手术的迅猛发展使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更加趋于微创[4]。 1.1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常见的适应证有:(1)肌瘤引起月经量过多、疼痛及明显的压迫症状;(2)不孕症或反复流产;(3)既往妊娠时并发疼痛、出血、胎先露异常、早产、感染或肌瘤变性者;(4)子宫超过12周妊娠大,肌瘤>8cm或肌瘤生长速度快。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技术受到肌瘤数目、大小及生长部位的限制,其禁忌证为:(1)直径>3cm的肌瘤3个以上;(2)肌瘤直径>10cm;(3)子宫肌瘤向宫腔内生长,并有50%突出于宫腔内;(4)可疑子宫腺肌症。深部肌壁间肌瘤或大的阔韧带肌瘤为其相对禁忌证。[5]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前需详细完善的术前体检及B超检查,明确判断子宫肌瘤的大小部位及数目。并排除子宫腺肌瘤。对于直径大于10cm肌瘤或肌壁间肌瘤小于3cm尤其是碎石样多发小肌瘤建议行开腹手术。[6]并排除心、肺、肝、肾等内科疾病。术前行宫颈刷片细胞学检查或(和)诊刮术排除子宫颈和子宫内膜恶性疾病。 1.2根据术中子宫大小及位置、肌瘤部位和数目决定手术方式。(1)浆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小而有蒂的浆膜下肌瘤,如蒂细,直接用电凝或剪刀切断,摘下瘤体,电凝止血即可;基底部宽的浆膜下肌瘤,于瘤体表面切开假包膜,抓钳提拉瘤体,创面缝合止血。(2)壁间肌瘤剔除术:先在子宫肌瘤周围肌层局部注射10%垂体后叶素6U,在肌瘤表面最突出处作切口,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

+ 附件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操作规程 一、手术指征 1. 症状明显,如月经过多、疼痛,肌瘤所致的压迫症状。 2. 因肌瘤引起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3. 最好选择直径大于4 厘米的单发子宫肌瘤。 4. 多发子宫肌瘤,但个数应在3-4 个以内,且应位于子宫表面 5. 阔韧带内肌瘤也可进行腹腔镜下剔除术。 、禁忌症 1. 绝对禁忌症: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2)凝血系统功能障碍。 3)绞窄性肠梗阻。 4)大的腹壁疝和膈疝。 5)腹腔内广泛粘连。 6)弥漫性腹膜炎。 2. 相对禁忌症:1)既往有下腹部手术史或腹膜炎病史。 2 )过度肥胖或消瘦。 3 )巨大肌壁间子宫肌瘤,直径大于10cm。 4 )子宫颈肌瘤。 5 )粘膜下肌瘤。 6)多发性子宫肌瘤,部分小的肌瘤位于子宫肌层深部。 三、术前准备 1. 全面了解病情,向患者讲解腹腔镜优势,做到良好的术前沟通。 2. 细致地作好全身及局部检查,如三大常规、凝血6项、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的检查。 3. 相关系统检查:泌尿系、肝胆脾B超,以了解各脏器是否合并器质性病变。 4. 肿瘤标记物检查:CA125、CA153、CA199、CEA、AFP等以初步判断肌瘤有无恶变可 能。 5. 术前评估:术前评估的目的主要是准确判断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部位以及肌瘤与子宫腔的关系,从而决定患者是否适合做内窥镜下肌瘤剔除术并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制定最佳手术方案。

子宫肌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诊断。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及双合诊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特别是阴道超声波检查,可以准确判断子宫肌瘤的部位,大小及数目,对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极大的帮助。 6. 阴道及肠道准备:阴道灌洗2天,术前晚半流质,术前晚口服番泻叶10g,清洁灌肠,做好 肠道准备。 7. 纠正术前各种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如贫血病人术前需输血,高血压病人给予降压 剂,心脏病者术前应予以控制,并请相关科室会诊,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8. 术前备血200ml。 四、麻醉方式的选择 多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五、体位的选择患者需取头低的膀胱截石位,经阴道放入举宫器,可协助摆动子宫,有助于手 术进行及术野暴露,并可在剔除肌瘤达宫腔时做指示。如患者无性生活,可取平卧头低位,但手术难度明显增加。由于采取头低位,必须使用肩托以防止患者下滑。 六、穿刺点的选择一般在脐部及下腹部两侧置入三个穿刺套管即可完成手术,必要时在耻骨联 合上方放置第四个穿刺套管,由助手协助手术。 七、操作步骤 1. 气腹针穿刺:脐孔是最常用的穿刺部位,穿刺针与腹壁呈45度左右,用均匀的力量进行腹壁穿 刺。 2. 气腹形成:腹腔镜手术需要腹腔内压力在13-15mmHg每, 分钟气体流量控制在1-2L。 3. 观察孔及穿刺孔的套管针穿刺:套管针能安全进入腹腔内取决于几个因素:腹壁皮肤大小适 中;控制穿刺力度和进入腹腔的深度;穿刺芯活动度良好。 4. 举宫器举宫:由阴道置入将子宫举起,便于暴露术野。5.于肌瘤假包膜内注入稀释的垂体后 叶素(10u/50ml 生理盐水)或缩宫素。6.电凝肌瘤表面子宫浆膜血管。 7.用单极电针或者超声刀等器械切开浆肌层,直至切入肌瘤组织内部。8.采用有齿抓钳钳夹肌瘤,边旋转边牵拉,直至肌瘤与假包膜分开,蒂部双极电凝后单极切断。 9.将剔除的肌瘤放在直肠子宫陷窝。10.采用双极或者单极电凝子宫创面上活跃性出血。 11.缝合关闭子宫创面。如果创面较大,为了防止死腔形成,应考虑分两层缝合。12.取出肌

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

第20卷第10期 2012年10月 Vol.20 No.10 Oct,2012中国医学工程 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 ? ? 21 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研究 王善凤1 ,王雅楠2 (1.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妇产科,辽宁 锦州 121000;2.辽宁营口开发区中心医院 普外科, 辽宁 营口 115000 )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单纯腹腔镜、指助法、B超引导法)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9年327例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86例,其中9例半年内复查发现肌瘤,一年后有14例复发;指助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39例,其中16例剔除肌瘤数目多于术前B超检查结果,一年后有5例复发;B超引导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2例,18例剔除肌瘤数目多于术前B 超检查结果,术后1年有3例复发;指助法及B超引导法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腹腔镜组(P<0.05)。 结论 指助法及B超引导法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避免术中肌瘤核的存留,显著降低子宫肌瘤的术后复发率。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指助法;B超引导法 中图分类号:R 737.33 文献标识码:B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different ways in treating of uterine myomectomy under laparoscope WANG Shan-feng1,WANG Ya-nan2 (1.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Jinzhou,Liaoning 121000,P.R.China; 2.The Central Hospital of Yingkou DDA,Yingkou,Liaoning 115000,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laparoscope,finger-assistanted and B ultrasound guided method in treating of uterine myomectomy.【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327 cases with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from 2004 to 200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 【Resluts】Under ultra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86 cases ,9 cases residues myoma nucleus were found in 6 months,one year later there were 14 cases of recurrence ; finger-assistanted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139 cases , myomectomy number in 16 cases were more than B-ultrasonography numbers in ahead of operation,5 caseas recurrence after one year; B-mediated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102 cases , myomectomy number in 18 cases were more than B-ultrasonography numbers in ahead of operation,3 caseas recurrence after one year; recurrent rate of post-operation unter B-mediated、finger-assistanted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were less than significantiy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only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under B-mediated and finger-assistanted can avoid residues myoma in the operation,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ate can be greatly reduced. Key words:laparoscopic myomectomy method;finger-assitanted; B ultrasound guided method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占育龄妇女20-25%。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同时可以保留子宫,维持正常月经、生育功能、内分泌功能并保持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因此很受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青睐,已逐渐替代传统开腹手术[1]。但随患者发病年龄偏小、一些是多个肌瘤,手术后会出现小肌瘤残留,有复发的风险。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9年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27例,其中,单纯腹腔镜下86例,腹腔镜下指助法139例,腹腔镜下B超引导法102例,比较分析三种手术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妇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27例,其中,单纯腹腔镜肌瘤剔除术86例,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42.3岁,15例继发贫血,腹腔镜下指助法子宫肌瘤剔除术139例,年龄21-46,平均年龄39.7岁,26例继发贫血腹腔镜下B超引导法子宫肌瘤剔除术102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9.7岁,28例继发贫血,所有患者均无心、肾、肝、肺等疾病,三组患者术前诊断明确,在年龄,孕产次,子宫大小,肌瘤数目与大小,既往妇科手术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联合静脉复合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常规气腹穿刺,气腹压力为12-14mmHg,腹部穿刺点选择脐下10 mm穿刺孔,左下腹5-10 mm穿刺孔,右下腹5 mm穿刺孔。于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u,以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减少术中出血。(1)单纯腹腔镜组:腹腔镜可探及的子宫肌瘤,用单极电钩于肌瘤正中纵或横行切开子宫肌层,与肿瘤近等长,深达肌瘤,有齿抓钳钳夹瘤体钝锐性分离,逐渐将瘤体完全剥出,肌瘤直径大于8cm者可切开肌瘤包膜先旋切后剥出。如为带蒂浆膜下肌瘤,则以套扎线圈扎肌瘤蒂部,结扎线上方切下瘤体。大的肌瘤由子宫粉碎器(15-20mm,2种型号)取出。病灶周围电凝止血后逐层缝合,冲洗盆腔,镜下查无肌瘤,术毕;(2)指助法腹腔镜组:腹腔镜探查无肌瘤后,将左下腹刺孔扩大,食指从该孔进入腹腔触摸子宫,另一手持举宫器相对用力使食指深切感触肌层的质地及可能存在的肌瘤,确定肌瘤的位置,大小,深度,质地,同时协助分离肌瘤,尽量剔除肌瘤,创面电凝止血,较大出血可于镜下连续缝合以闭合瘤腔,逐层缝合,冲洗盆腔,镜下查无肌瘤,术毕;(3)B超介导下腹腔镜组:腹腔镜探查无肌瘤后,取出腹腔镜手术操作器械,保留4个Trocar放出腹腔内二氧化碳气体,无菌透明术口帖膜敷盖下腹部,同时置入导尿管,沿导尿管注入盐水充盈膀胱,超声医师穿上无菌手术衣后经腹B超检查,当发现直径2-3mm肌瘤时,术中用拨棒依据B超定位后,继续应用腹腔镜剔除肌瘤,最后再次腹腔冲气,腹腔镜全面检查盆腔,拨除Trocar,病灶周围电凝止血后逐层缝合,冲洗盆腔,术毕。 1.3术后随防 术后每3月随访一次,常规妇科检查及阴式超声检查随 短篇论著 ? ? 收稿日期:2012-08-25

子宫肌瘤手术方式有哪些 六个手术方式效果好

子宫肌瘤手术方式有哪些六个手术方式效果好 *导读:子宫肌瘤是属于发生在子宫内的一种良性肿瘤,这种肿瘤往往可以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切除治愈,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有哪些?五个手术方式效果好。…… 子宫肌瘤发生后需要及时的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手术效果会非常不错,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有哪些?五个手术方式效果好。 *一、子宫肌瘤剔除术 这种方法是采取保留子宫剔除肿瘤的手术方法帮助患者保 全子宫,一般来说适用于未育的患者或是年轻,不希望切除子宫的患者。这种方法往往不能根除子宫肌瘤,会出现复发的可能,一般来说单发肌瘤随诊5年后,累积复发率在17%;多发肌瘤为43%. *二、子宫切除术 这种方法适合于没有生育要求并且已经快要绝经甚至是绝 经的妇女,手术中往往还会切除卵巢,卵巢是否切除需要看患者的年龄,一般推荐全部切除子宫不保留宫颈,因为如果保留宫颈子宫肌瘤还会有复发的可能。 *三、子宫肌瘤拧除术 这种手术只适合于宫颈部位的子宫肌瘤,这种子宫肌瘤位置比较靠下的可以采取这种子宫肌瘤拧除术,手术途径可通过经腹

部、经阴道、经宫腔镜和经腹腔镜下进行,对于医生技术的要求不高,很多医院都可以做到。 *四、经阴道手术 这种子宫肌瘤切除术,切除的是全部的子宫,适合于子宫轻度下垂或者是子宫松弛的情况,尤其对于合并有子宫脱垂的情况更是适合。 *五、经宫腹镜手术 这种手术是通过阴道在宫腔内放置一个内窥镜,切除突出于子宫腔内的肌瘤,比较适合于子宫粘膜下肌瘤和部分肌壁间肌瘤,一般来说这种手术对于医生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一般小医院无法做到。 *六、经腹腔镜手术 在经腹腔镜手术下可以采取子宫全切除、子宫肌瘤剔除术等,比较适合于子宫较小的肌瘤和单个肌瘤不大的肌瘤,这种方法的手术给患者的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但是对于医生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一般医生可能做不了这种手术。 想知道如何预防疾病?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生病了吃什 么好?生病了怎么护理吗?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马上知道!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操作规程 一、手术指征 1.症状明显,如月经过多、疼痛,肌瘤所致的压迫症状。 2.因肌瘤引起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3.最好选择直径大于4厘米的单发子宫肌瘤。 4.多发子宫肌瘤,但个数应在3-4个以内,且应位于子宫表面。 5.阔韧带内肌瘤也可进行腹腔镜下剔除术。 二、禁忌症 1.绝对禁忌症: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2)凝血系统功能障碍。 3)绞窄性肠梗阻。 4)大的腹壁疝和膈疝。 5)腹腔内广泛粘连。 6)弥漫性腹膜炎。 2.相对禁忌症:1)既往有下腹部手术史或腹膜炎病史。 2)过度肥胖或消瘦。 3)巨大肌壁间子宫肌瘤,直径大于10cm。 4)子宫颈肌瘤。 5)粘膜下肌瘤。 6)多发性子宫肌瘤,部分小的肌瘤位于子宫肌层深部。 三、术前准备 1.全面了解病情,向患者讲解腹腔镜优势,做到良好的术前沟通。 2.细致地作好全身及局部检查,如三大常规、凝血6项、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的检查。 3.相关系统检查:泌尿系、肝胆脾B超,以了解各脏器是否合并器质性病变。 4.肿瘤标记物检查:CA125、CA153、CA199、CEA、AFP等以初步判断肌瘤有无恶

变可能。 5.术前评估:术前评估的目的主要是准确判断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部位以及肌瘤与子宫腔的关系,从而决定患者是否适合做内窥镜下肌瘤剔除术并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子宫肌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诊断。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及双合诊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特别是阴道超声波检查,可以准确判断子宫肌瘤的部位,大小及数目,对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极大的帮助。 6.阴道及肠道准备:阴道灌洗2天,术前晚半流质,术前晚口服番泻叶10g,清洁灌肠,做好肠道准备。 7.纠正术前各种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如贫血病人术前需输血,高血压病人给予降压剂,心脏病者术前应予以控制,并请相关科室会诊,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8.术前备血200ml。 四、麻醉方式的选择 多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五、体位的选择 患者需取头低的膀胱截石位,经阴道放入举宫器,可协助摆动子宫,有助于手术进行及术野暴露,并可在剔除肌瘤达宫腔时做指示。如患者无性生活,可取平卧头低位,但手术难度明显增加。由于采取头低位,必须使用肩托以防止患者下滑。 六、穿刺点的选择 一般在脐部及下腹部两侧置入三个穿刺套管即可完成手术,必要时在耻骨联合上方放置第四个穿刺套管,由助手协助手术。 七、操作步骤 1.气腹针穿刺:脐孔是最常用的穿刺部位,穿刺针与腹壁呈45度左右,用均匀的力量进行腹壁穿刺。 2.气腹形成:腹腔镜手术需要腹腔内压力在13-15mmHg,每分钟气体流量控制在1-2L。

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后护理

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后护理 *导读:通常腹腔镜的伤口在肚脐处是一公分长,在下腹部两则各为0.5公分的伤口,在手术完后,一公分的伤口通常或做简单的缝合…… 一、伤口护理:通常腹腔镜的伤口在肚脐处是一公分长,在下腹部两则各为0.5公分的伤口,在手术完后,一公分的伤口通常或做简单的缝合,此时可能使用可吸收线或不可吸收线缝合,若使用不可吸收线缝合,则应于手术后七天予以拆线,若用吸收线缝合则不需拆线;至于0.5公分的伤口,使用透气的胶布贴合就可,但有时为增加伤口愈合的整齐性,也可能用缝针、简单的缝合。对于这些伤口的护理,要注意的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等伤口完全愈合后(约十天),方可淋浴或弄湿。最重要的是,因腹腔镜的患者,住院天数极短,所以患者返家后,每天一定要注意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的现象,以防感染发炎的发生,不过腹腔镜术后伤口的发炎相当少见。 二、阴道出血:手术时为了使卵巢、输卵管及子宫的背侧检查清楚或提供足够空间手术,通常都会由阴道放置子宫支撑器(未婚者不用),来调整子宫的位置,因而术后会有少量的阴道出血,这是正常的,不过倘若阴道出血超过二个礼拜,就要请教医师,有无异常的现象。至于做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手术的患者,因阴道顶部在切除子宫后,会做断端的缝合,因而二周内的褐色出

血仍属正常。要注意的是,在八周内若行房或拿重物,容易造成伤口的愈合不良引起断端出血,因此,应避免之。 三、生活起居:维持舒适的生活,并做微量的运动,有助于身体的康复,施行腹腔镜输卵管手术及腹腔镜卵巢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后二周应可恢复往日的正常的作息,而施行子宫全切除术者,除了在手术初期(二周内)应避免骑马、骑脚踏车、久坐,以免骨盆腔充血,造成术后的不适外,要特别注意,避免提超过五公斤的物品,或增加腹部负担的活动,满八周后,再依个人体力与体质,逐渐加重运动量,如此可减少因暂时性骨盆腔支撑减少,所造成的日后不适。 四、营养摄取:手术后的营养摄取原则上都是一样的,要多摄取水分以补充手术时体液的丧失。通常腹腔镜手术恢复清醒后,应该都可以恢复进食,起先,先喝些温开水,没有不适应的现象,就可以开始进流质的食物(例如:稀饭),隔天就可恢复正常的饮食,由于伤口的愈合需要利用蛋白质,因此要摄取高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鱼、瘦肉、蛋…..),以加速伤口的愈合,并避免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造成肠胃的不适(例如:辣椒、烟、油、咖啡)。腹腔镜术后与一般开腹手术后最大的不同是,因手术中需灌入二氧化碳,以造成气腹方便操作,所以术后容易有残存的二氧化碳气体在腹内,因此术后宜增加蔬菜及高纤维质的水果的摄取,并避免时用产气的食物,诸如:地瓜、豆类、洋葱…..等,如此可以减少术后腹胀引起的不适。

传统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

传统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传统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剥除术,观察组则采取腹腔镜下剥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肠道恢复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腹腔镜下剥除术不易产生过于严重的损伤,术中出血量较少,便于患者术后恢复,可视为保留患者器官与生理功能的一项理性微创术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与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标签:子宫肌瘤;剥除术;腹腔镜;疗效 本文以7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传统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入组病例均经过宫颈细胞学筛查确诊,排除癌性病变者。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30.1±3.4)岁;其中70例患者已有生育史;入组患者中22例为单发肌瘤,10例为多发肌瘤,24例为肌壁间肌瘤,18例为浆膜下肌瘤。按照RevMan5.0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两组年龄、肌瘤类型等基线资料相近而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均接受全套常规检查,特别是盆腔检查,本组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手术指征,均有保留子宫的可能性及要求。对照组患者接受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采取传统开腹手术实施肌瘤剥除术。观察组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取头低膀胱截石位或者平卧头低位,常规建立人工气腹并于患者腹部穿刺,脐部、左下腹以及右下腹分别做一穿刺孔,然后改为头低脚高位,经脐部穿刺孔置镜。取10、10、5mm套针管经三个操作孔穿刺。取6u垂体后叶素或者20u缩宫素于宫体肌瘤附近处注射,促使子宫收缩,然后将子宫肌层作电凝切开处理,钳夹子宫肌瘤并将子宫与瘤体之间的连接组织予以分离,将肌瘤基底部间断并电凝止血。任何部位生长的肌瘤切开长度均应保持为肌瘤直径的四分之三,深度则应到达瘤核,将瘤体假包膜作钝锐性分离后旋转取出,电凝处理待其变白后切断。腹腔冲洗后确认有无活动性出血,消除气腹后常规清创缝合[1-2]。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 除术的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82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下70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浆膜下肌瘤30例,肌壁间肌瘤36例,阔韧带肌瘤4例,术中出血10-400ml平均50ml,手术时间35-270min平均10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1d,开腹手术82例浆膜下肌瘤28例,壁间肌瘤48例,阔韧带肌瘤6例,平均出血60ml,平均手术时间为45min,术后平均住院日为7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优点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占妇科手术的第一位,挖除肌瘤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发展,镜下手术研究倍受关注,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70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82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腹腔镜组70例,年龄28-51岁,平均39岁,月经量增多20例(28.5%),无症状50例(71.5%),开腹手术82例,年

龄37-45岁,平均41岁,月经量增多30例(36.6%),无症状52例(63.4%)。

1.2手术时间:一般选择在月经干净后卵泡期以减少术中出血。 1.2.1麻醉:持续硬膜外麻醉及持续硬膜外加静脉复合麻醉。 1.2.2手术步骤:腹腔镜组,患者取膀胱结石位,阴道置举宫器,导尿,于脐上缘切开皮肤10mm气腹针穿刺,确定进入腹腔后,以CO2气体形成气腹,气腹压力设定为13mmHg沿此孔刺入10mm套管针(Trocar)。由此套管进入腹腔镜,电视监视下,在下腹两侧相当于麦氏点处分别行5mm及15-20mmTrocar穿刺,置入套管为器械操作孔,根据肌瘤的部位采用不同术式,带蒂浆膜下肌瘤用双极电凝后剪断,瘤蒂细者创面直接电凝止血,瘤蒂粗者创面用无损伤线缝合,壁间肌瘤及无蒂的浆膜下肌瘤单极切开肌瘤处的包膜,抓钳钳住肌瘤,剔除肌瘤,双极电凝止血后可吸收线双层缝合,剔除肌瘤用电动粉碎器旋切取出,0.9%氯化钠冲洗盆腹腔,检查创面有无出血,取出器械排除CO2气体,拔出套管,缝合穿刺孔筋膜及皮肤,术毕。开腹手术组:常规开腹进入腹腔,在肌瘤突出处切开肌层,剔除肌瘤,缝合关腹,术毕。两组均于肌瘤剔除术前在其周围的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稀释液或缩宫素稀释液以减少术中出血。 2结果 腹腔镜组:均完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无中转开腹。 浆膜下肌瘤30例(42.8%),肌壁间肌瘤36例(51.4%),阔韧带肌瘤4例(5.7%),肌瘤直径小于6cm50例(71.4%),大于等于6cm20例(28.6%),肌瘤数目大于等于3个10例(14.2%),小于3个60例(85.8%),术中出血量10-400ml平均50ml,手术时间35-270min,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